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职场励志小说

职场励志小说

时间:2023-05-29 18:21: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场励志小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职场励志小说

第1篇

“工作会使我们避免更大的麻烦”

阿兰・德波顿新书的原版书名直译为《工作的喜与悲》。相比之下,中文简体版本书名《工作颂歌》被赋予了一定的励志色彩。现从事自由写作的阿兰・德波顿,实际上并不能切身体会到“职场人”对工作的深刻认知,因此,他在新书的书写过程中难免会“走神”,导致《纽约时报》书评人卡雷布・克雷恩批评该书某些章节跑题、不知所云。不过,阿兰・德波顿对待这一选题的态度却极其诚恳,他耐心地走访不同行业的“职场人”,所关注之处包括对伦敦超市的鲜金枪鱼片的寻根究底,可以一直回溯至努力养家糊口的马尔代夫渔民;对会计公司运营的描述,则展示了一切全景、大特写镜头的缤纷应用……不难看出,阿兰・德波顿意图成就“当代工作大全”的勃勃野心。他还就工作观念史作过一番简要回顾,认为狄德罗那批人的《百科全书》之所以魅力十足,并非因其大块头和实用,而是由于它是“一部歌颂劳作高尚的赞美诗”。因此,阿兰・德波顿写作此书也倾向于“赞美现代工作场所体现的睿智、特性、美好与丑陋的一切”。

《工作颂歌》每一章节都独立成篇,佐以古昧十足的文笔、略显刻薄的英式幽默,有着十足的“雅痞风”。

在《工作颂歌》译者、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袁洪庚看来,阿兰・德波顿会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这使得他的随笔呈现出一种深度,同时又不失生活趣味,读来亲切。

“与之相比,国内许多作家的随笔散文很煽情,感情充沛有余,却言之无物,因此作品的生命力不强。”

对于“职场人”而言,通过《工作颂歌》不但可以了解各种不同职业的实际境遇,还能开阔视野,感受国外“职场人”的休闲方式。比如书中有一位高压输电线塔鉴赏协会的成员,乐此不疲地利用闲暇时间沿着高压输电线路跋涉,虽然看似不可思议,但在心态上却让人有所启发。

完全是过来人的人生心得

如果说台湾最大的出版集团“城邦”是何飞鹏事业成就的物质体现,那么《自慢》则是何飞鹏一生中最重要的精神产物。“自慢”一词源自日语,形容一个人自己最拿手、最有把握、最专长的事。“自己的拿手与在行,是不是比别人更好,其实不知道,但绝对是自己最自信、最有把握的事。每个大厨都有‘自慢’的料理,每个职场高手都有自豪的本事。面对职场上的竞争与起落,成功的最关键之处在于态度。”何飞鹏如是说。

作为何飞鹏的“职场私房学”,《自慢》以其真实的职场体验、鲜活的案例、细致的道理,令不少“职场人”受益匪浅,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这部作品的作用还在于能够快速让“职场人”自我解惑,了解到为什么同样的领域、同样的工作年份,不同的人会收获不同的成果与回报,并知晓获得成功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与处世准则。继推出关注创业者的《自慢Ⅱ》之后,何飞鹏又推出了《自慢Ⅲ》,为亲历经济危机的“职场人”提供有益的建议。这部作品延续了何飞鹏一贯的风格:没有空话,没有粉饰,完全是一个过来人的人生心得。

将吸引大批潜在读者

相比于《圈子圈套》、《输赢》、《杜拉拉升职记》和《浮沉》等职场小说的持续畅销,非虚构类的“工作自助书”显得“低调”一些,它们的影响力往往存在于试图依靠这类书“对症下药”的读者之中。不过,“工作自助书”的作者往往非等闲之辈,因此这类书也常因作者的“口碑效应”而大受欢迎。

日本设计师佐藤可士和的新书《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虽然不是明显的“工作自助书”,却能为“职场人”带来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他的“超整理术”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他认为,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工作自助书”的特点:虽然含有励志的成分,却不同于空谈“成功”的励志书,它们有着实用的方法可供使用;虽然大部分出自名人笔下,却区别于一味讲述自我成长经历的名人自传,它们关注读者的体验和需求;虽然强调在职场中的提升,却不像职场小说所传达的“为了成功而拼命”理念,它们往往提倡循序渐进,并关心读者如何能畅快地解决问题。在工作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不断增强的“职场一族”中,可以满足“速读”需求的“工作自助书”将会吸引一大批潜在的读者。继职场小说带来轰动效应之后,“工作自助书”或将引发新一轮的出版热潮。

为什么喜欢“工作自助书”?

实用、“速读”,翻开后即可“有样学样”

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每天阅读时间在半小时内”、“偏爱实用的经管类和职场类书籍”已经成为“职场人”阅读习惯的两大特征。“工作自助书”能够让“职场人”在短时间内“速读”并快捷获取实用方法,其内容背景也往往紧贴着“职场”与“经管”。在节奏快、信息量大的环境下,“职场人”会产生不断获得知识、时刻搜集信息来提升自我的内在需求,“速读”就是一种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的有效方法。读者陈霜在豆瓣网留言说,《自慢》可以让她在工作中少一些抱怨,并全力以赴去完成。读者“岂有此女”还把实用的方法整理成阅读笔记,鼓励自己如书中所说,“活出自己的自慢,成为‘带工具的人’和‘不可或缺的人’。”

具有励志作用,引导读者完成自我提升

第2篇

1.理财、实用、励志与手作书热销

首先是省钱与理财书籍继续强劲,DIY、手作与实用书热卖,特别是2013年不断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更让许多习惯外食的族群纷纷改为自己烹煮,促使厨艺类出版品热销,激励人心的传统励志书也继续热卖。比较特别的是,提醒二十几岁年轻人留意职场发展的作品不少,显然不少人都很担心少子化与在溺爱时代长大的青年朋友的职场竞争力。

2.“小”字辈当道

除了理财书与实用书籍持续热卖之外,最有趣的出版现象当属“小”(与“微”)字辈出版品当道,标榜“小清新”“小旅行”“小确幸”“小革命”“小成功”“小探险”“小练习”“小料理”等“小”的出版品越来越多,如《小尘埃》《小寂寞》《小道消息》《小太阳》《小王子》《小镇生活指南》《小城市》《小城》《小陌生人》《小星星》等。而一些即便书名上没有直接出现“小”字,却也是标榜微小而确切的幸福(小确幸)。

如今,人们不敢期望经济高度增长时期的强大,而改为追求精致小巧、个人范围内力所能及的确切而微小的幸福,看来“小”(与“微”)字辈出版品来年还会继续兴旺下去。

3.慢跑书窜红

最近一两年,台湾吹起了跑步风,不少都市中产阶级高层白领甚至企业大老板纷纷投入各项跑步运动(慢跑、马拉松、铁人三项、极限运动等)。据说,这股跑步热背后有运动产品公司在推动,此股热潮也延烧到出版界,大家纷纷推出了与跑步有关的作品,仅仅2013年11月就出了三本与跑步有关的书,分别是《欧阳靖写给女生的跑步书:连我都能跑了,你一定也可以!》《真实:超马女神工藤真实的跑步人生》《郭老师的跑步课:从入门到进阶,300个正确的跑步要诀》。

到底这股跑步热会持续下去还是昙花一现,让我们2014年继续看下去。

“十二年国民教育”即将实施,探讨“十二年国教”各个方面的出版品纷纷上市,如《图解你该知道的十二年国教》《十二年国教,孩子这样提升多元学力》《未来教育: 2030年教师备忘录》《学习的革命:从教室出发的改革》《学习,动起来1英国:创造力的学习》,销售成绩也都不差,显见台湾社会十分关心影响未来下一代的“十二年国教”问题。

4.村上春树新书中文预售版税创新高

睽违四年的村上春树推出了自己的最新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其简繁体预售版税纷纷开出新高。繁体中文版据传为500万元新台币,简体中文版为50万美金,巨额版税让许多出版人惊叹,同时也担心垫高外文小说翻译预付版税的费用(近年来已经飙涨不少,台湾从过去的1500美金飙升到至少5000美金起价),增加了出版的营运成本。

5.女性小说当道,带动罗曼史销售热

《格雷的五十道阴影》与《谜情柯洛斯》出版后,掺杂女性书写的罗曼史带动新一波的罗曼史销售热潮,也带动伊波罗曼史、女性成长小说(重新)出版,如茱丽·嘉伍德的《新娘》《天使》《礼物》等经典罗曼史改版重译。春光出版企划周丹苹说:“新版吸引许多非罗曼史族群的读者,比旧版销售约增4成。”

第3篇

关键词:《杜拉拉升职记》 杜拉拉 读后感

《杜拉拉升职记》是作家李可创作的一部现当代小说,被誉为白领女性的职场宝典,讲述了都市白领杜拉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职员,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长为一个企业的高管的故事。接触这本小说,先是从徐静蕾执导主演的同名电影开始,之后便找来《杜拉拉升职记》的原著认真品味起来。发现,书中对杜拉拉的塑造更全面、立体,一位聪明智慧、阳光向上、踏实肯干、不断进取、积极奋斗的年轻女孩儿跃然纸上。

你可以消遣地来看看这本纯属虚构的小说,也可以把它当外企职场工作经验分享之类的职场实用手册来使用,但是我却想以女性的视角来分析杜拉拉的人物塑造。杜拉拉是“女神”与“女汉子”的完美结合。她是普通人家的女儿,靠着自己对工作的热爱,由普通白领成长为外企管理层,她是工作中的“女汉子”,而生活中她真诚、率性、敢爱敢恨,努力追求着爱情与幸福,是生活中的真“女神”。

一、在工作中要做积极肯干的“女汉子”

“女汉子”给人的感觉永远是积极向上、精力充沛、踏实肯干,毫不逊色于男人。小说中拉拉在外企的经历跨度八年,拉拉从一个朴实的销售助理,成长为一个专业干练的HR经理,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也历经了各种职场磨练。小说的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她没有背景,受过较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获取成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而杜拉拉能够成功与其 “女汉子”的彪悍性格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首先,学习是杜拉拉不断成长的重要基础,杜拉拉从国内私企到外企的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她将学习作为每天生活当中的一部分,即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学习人际沟通的方法。即可以通过读书看报来学习,也可以通过与同事、领导沟通,获取他们工中的作经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保持精力充沛、保证头脑清醒理智的思考问题。

其次,勤奋付出是杜拉拉不断晋升的原因。杜拉拉面对工作时,不仅把它当作是一份工作,而是当作人生中的一部分去享受他,在工作中体会快乐。从她初入公司里制作公司发展历程剪报开始,她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与热情去投入工作。她的每一步提升,都是自己不断努力付出的结果。她从不抱怨,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最后,乐观的心态是杜拉拉走向成功的内因。很多人在读书时,会认为杜拉拉是个幸运的人,她在事业上能够平步青云是运气。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杜拉拉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进步,与其积极乐观的心态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女汉子”们通常积极乐观,正如杜拉拉无论是在哪个职位上,都能苦中作乐一样。她每天下班时都不坐电梯而是从楼梯上唱着欢快的歌儿跑下去。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促使她敢于将别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任务接下来,并认真的完成,这也是她事业上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二、在生活中要做有爱心的真“女神”

《杜拉拉升职记》被很多年轻人当作是励志书籍,而我更愿意把它当作女性读物。女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做有爱心的真“女神”。关于“女神”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大致大家会认为能够吸引别人注意的、受人喜欢的女人就是女神。所以,女神不一定要长得漂亮,但是要有懂得装扮自己,让别人看起来阳光、自信、光鲜是很重要的。而这种阳光的外在表现,不仅仅是靠装扮能够实现的,还有内心的修炼。

首先,对同事,要真诚、包容,有耐心,要懂得发自内心的赞美。工作环境是我们生活中的主要部分,大家在工作岗位中与同事相处的时间有时比在家庭中的时间还要长,因此,我们要重视与同事的真心相处,肯于对同事给予帮助、支持。

同时,家庭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重要元素,只顾工作不顾家庭的女人不能算做成功。因此,作为女人一定要重视构建和谐的家庭氛围。要时刻以“女神”之心来面对家人。小说之所以吸引了众多女性读者,与其中的另一主线――“爱情”有着重要的关系。杜拉拉与DB大客户总监王伟之后的恋情发展的起伏跌宕,也成为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最终杜拉拉爱情事业双丰收时,我们看到的是完美的杜拉拉。

第4篇

停滞期的到来并不可怕。人不可能总是处在一路狂奔的冲刺状态上,有一段放缓脚步、停一停、调整一下状态也是很正常的。有句广告词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用它来形容职场也是一样的。职场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进度快慢,并不说明什么问题。但如何在这相对停滞的阶段,调整自己的心态,利用好这段时间,却是很重要的。

你知道吗?加菲猫被坏人抓进地牢时,曾经说过一段极为励志的话:“把我抓进地牢又怎么样?你以为我会在乎这个?我要在这里写小说,我要学习好几门外语,我要在这里冥思,修身养性,这是多么好的机会……”

所以,职场停滞期,请学加菲猫——

杂志社编辑Tony刚进杂志社的时候,也是个斗志昂扬的年轻人。当时这本杂志还是创刊期,他得定期想选题、找采访对象、约作者写稿……忙得不亦乐乎,对各个环节要求也都极高,稿子一改再改,图片一修再修,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

转眼几年过去了,杂志的风格基本形成,Tony也成了资深编辑。但无论是从年纪上看,还是从资历上看,他都还够不上晋升的资格。渐渐地,Tony的工作热情比起几年前有了180度大拐弯。

“现在基本上就是个熟练工。把杂志版面填满,对我来说构不成太大的难度,自然也激发不起太多的创意和激情。有活动就去参加一下,有作者交来稿子就稍微改一下,到做版的日子就签版做版,美编也是合作了很多年的,彼此工作思路都很合拍了……你说说,我若是再保持着那么昂扬的斗志,我该把力气往哪里使?”

Tony认为,职场停滞期是他消磨斗志的客观原因,因为没有外来的压力刺激,所以也无法激发相应的动力反馈。他的问题并不在于做不好工作,而在于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可是要他转而寻求其他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他又顾虑重重。一来不可能完全放弃现在已经累积起来的经验和资历,二来要各方面都满足自己要求的跳槽机会也并不好找。所以虽然遭遇了停滞期,也只能先这么熬着,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充充电,没准哪天杂志社主编跳槽了,晋升机会自然也就来了。

应对措施一:顺势而为

适用人群:熟龄女性,公司结构相对稳固的职场人

这类人群所属的环境力量过于强大,改变起来的确有相当难度。例如有些实力雄厚历史悠久的外企,高层的位置必定是被外籍人士所控制的。这很难说与个人能力有关,更多的是公司结构造成的。又比如,35岁以上的女性,大部分都会不自觉地把人生的重心转向家庭、婚姻、孩子而无法全身心投入在工作上。

对于这类人来说,顺势而为地应对职场停滞期,找到自己的生活重心,同时在工作上保持着敬业的态度,以平常心来对待职场,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应对措施二:蓄势待发

适用人群:有想法、有欲望、有进取心也有执行力的职场人

第5篇

一本专门从职场角度解析《甄嬛传》的书——《职场连嬛计》总结:“甄嬛是一个高智商,以及能够完美处理人际关系的精英白领。”细想甄嬛的兴趣特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既能跟玄清(果郡王)谈情说爱,又能跟玄凌议政论史,还能跟嫔妃们斗斗心计;既能良好地维护同伙的关系,还能鼓舞团队的志气,甚至可以让下属们在关键时刻为她出生入死。

这样看来,甄嬛不仅仅是一个高智商的精英白领,更是精通汉语言文学、心理学、逻辑学、人力资源管理、军事政治、古诗词的通才。

现代女人要跟甄嬛学习的话,还真得下一番狠工夫,要通晓时尚,懂得怎么样打扮自己以及跟闺密们搞好关系,还要多才多艺,谈起恋爱风情万分,同时,也要通晓军事时事政治、财经知识、IT技术,这样才能和另一半聊些高质量的话题,甚至掌握一些游戏的技能与男朋友一起畅游在游戏的世界里。有哪个企业或者哪个男人会嫌弃这样的女人呢?

欲拒还迎很重要

当然除了智商高,情商对于时常伴君侧的甄嬛实在是太重要了。在那些繁复的心计当中,有一项是最令人瞩目的,也是现代女性最难以做到的。那就是——欲拒还迎。

甄嬛使用了这个手段至少两次:偶然杏花雨里相遇,皇上看上甄嬛,甄嬛的境遇立刻大不一样,失意之时突降万般恩宠,换作任何一个人难免得意,但是,这个时候的甄嬛很有分寸地用上了“欲拒还迎”这一招,几次婉拒圣上,把皇上的胃口吊得刚刚好;第二次,是甄嬛再次失势之后,靠着玄清的蝴蝶,终于再次夺回恩宠,这个时候的她仍然能把持住自己,几次婉拒皇上,最后弄得皇上心急到用棋局来赢回让甄嬛陪伴的机会。

放在感情快餐化的现代社会,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有谁能做到如此这般地决绝和坚定?

私奔是言情小说里的事儿

虽然说《后宫甄嬛传》最初是从古代言情小说里走出来的,我更加赞同目前的重新定义——“反言情”。

首先,甄嬛跟那些言情小说里的女主角相比,并不是一个为爱情完全豁得出去的人,无数次面对“私奔”的提议她不敢也不肯。很多读者说,为什么甄嬛在玄清死后就不多等几天?为什么那么快就重新入宫?好吧,按照一般言情小说“虐”的原则,她应该要么死,要么爱,她应该追随玄清而去,或者坚守地不相信玄清的死,等到他回来之后,两人私奔。

这个转折点,让言情小说迷们很是失望,但恰恰是本剧最接近人性的地方。一方面她对家族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另一方面宫里还有她牵挂的女儿和放不下的仇敌。爱情是她人生中重要的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她所选择的就是为了家人、儿女和仇恨,放弃了爱情。

现代爱情所遭遇的束缚其实并不比古代少,每个人都不应该演绎不顾一切的千古爱情绝唱。人还是得像甄嬛那样,走的每一步都必须考虑现实的牵绊。

私奔,真不是什么好玩的。

乔布斯的苹果禅

推荐人:李净

作者:〔美〕卡勒布·梅尔比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苹果何以成为苹果?乔布斯何以成为乔布斯?其背后有怎样的禅意与禅境?《史蒂夫·乔布斯传》522页里只有2页提到乔布斯与禅。《乔布斯:苹果禅》以漫画的方式,洗练的风格,展现《史蒂夫·乔布斯传》中未能展现的乔布斯。乔布斯数十年来虔心学佛,参禅打坐是他一生最大的精禅追求,这都正向地影响他的事业成功。优美的图片更能充分展现生动、直言的演讲家乔布斯,和智慧过人、但说话随性的乙川弘文禅师。

好笑,永远在现实边缘

推荐人:刘瑞兰

作者:〔美〕恰克·帕拉尼克

出版:译林出版社

《隐形怪物》中的女主角几乎拥有一切——英俊的男友、成功的事业以及忠实的朋友。然而,在一场高速公路“意外”中,子弹撕裂了她的颚骨,毁了她的脸。她从众人瞩目的美丽焦点沦为隐形怪物,丑到无人愿意承认她的存在。就在此时,布兰蒂·亚历山大进入了她的生活。这位“超级女王”教导她舍弃过去的自己,抛弃恐惧,引领她开始一段疯狂的“重生”之旅。一个很“励志”的故事,但是落在了邪典大师恰克·帕拉尼克手里,可以想见故事的走向会有多么重口味。《花花公子》评论本书说:“好笑,永远在现实边缘,还染上自恋的深沉恐怖的血污。”

历史上的重口味儿

推荐人:乔颖

作者:咪蒙

第6篇

“上海摩登”之外的“老北京”

新时期以来,随着革命叙述转向现代化理论,一座城市成为学术界和大众文化领域关注的热点,这就是华洋杂处的晚清上海和民国上海。一种在革命叙述中作为腐朽堕落、靡靡之音的旧上海、旧社会华丽转身为侠骨柔肠、夜夜笙歌的老上海、夜上海。这不仅体现在那本著名的现代性和文化研究的著作《上海摩登》 [1]上,还体现为大众文化领域中两种典型的上海形象。一种是上海滩的江湖恩仇、儿女情长,如80年代伊始在大陆取得轰动效应的香港电视剧《上海滩》(1980年)以及90年代初的第五代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1995年)和《风月》(1996年)等;第二种是以张爱玲的小说为代表的大上海都市消费生活,这种30年代老上海的旗袍美女经过90年代的“长恨之歌”,最终演化为世纪之交的“上海宝贝”[2],成为讲述20世纪历史的“新常态”。新世纪以来,上海故事又升级为“民国”故事和“小时代”的故事,从而实现了30年代的夜上海(黄浦江西岸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与东方明珠塔下的新上海(黄浦江东岸的陆家嘴)的完美对接。与这种充满诱惑的“上海摩登”不同的是,80年代以来最早浮现的北京形象是一个革命之前的老北京。

1982年第四代导演吴贻弓拍摄了电影《城南旧事》,这部电影改编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同名短篇小说,以小女孩英子的眼光叙述了一个解放前的老北京故事。电影中没有大历史,也没有大事件,只是用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睛来追忆那些童年琐事,这些琐事就是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胡同里的人和事。《城南旧事》营造了一种对老北京的怀旧气息,仿佛那些命运悲苦的底层人带有地域上的审美意味。考虑到这部作品是台湾作家对老北京的怀念,也是对解放前的大陆文化的乡愁,这部“借来的乡愁”却成为塑造北京形象的重要桥梁,使得解放后的革命北京转变为了解放前的老北京[3]。从80年代中后期,老北京又变身为一种民国北京、文化北京,这是一个没落八旗子弟的北京,一个充满了古玩、字画等传统文化气息的北京,如根据作家邓友梅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那五》(1988年)。这样带有平民视角的老北京在 90年代中期又变身为另外两种北京故事,这突出体现在两类电视剧上,一类是民国北京的商战剧,如《琉璃厂传奇》(1998年)、《大宅门》(2001年)等商家大户的故事;第二类则是帝王戏,如《慈禧西行》(1995年)、《雍正王朝》(1997年)等帝王将相的故事。

电影《老炮儿》一开始就表现了一个生活在胡同里、大杂院里的提笼遛鸟的六爷,这首先是一个以北京土话为特征的老北京或土著北京的空间,不管是深夜偷钱包的窃贼,还是早晨的问路人,都是外地口音;其次,六爷与身边的邻居、兄弟、发小维系着一种大杂院的如乡土般的伦理空间,是江湖义气的,也是互帮互助的;再者,借用六爷把北京游的三轮车夫称为骆驼祥子,这唤起的是一个平民北京、底层北京的空间,而且这种作为底层空间的胡同有着清晰的现实基础,这就是影片一开始城管没收六爷兄弟灯罩儿的煎饼摊。从这里可以看出,《老炮儿》试图还原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原社区,这里既能听到飞翔的鸽子哨,又能看到拥挤、杂乱的大杂院,是一个带有老舍痕迹的老北京。这种“老”还体现在六爷的年龄,以及六爷所念兹在兹的“老话”“老理”上。不过,这种老江湖只是六爷的一个表象,六爷的内里则是顽主和痞子。

“顽主”的精神构成及蜕变

如果说“摩登上海”取代了笔下《包身工》的旧上海,这种流光溢彩的都市景观始终遮蔽、压抑了工业上海、革命上海的历史,甚至上海形象中鲜有50到70年代的历史记忆,那么在以城南为代表的老北京以及包括古玩、字画、天桥艺人等民俗北京之外,还有一种与50到70年代的革命北京相关的北京符号,这就是80年代末期因王朔文学的流行而浮现出来红色北京。

《顽主》是王朔的中篇小说,1988年被导演米家山改编为同名电影。顽主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作为成长于后期的红小兵,他们没能赶上父辈“为有牺牲多壮志”的革命豪情,就连兄长们上山下乡到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插队历史也没有自己的份,他们只有在无尽的懊恼和向往中把自己“镶嵌”于想象的革命大戏里,他们不相信革命年代的宏大叙事,但又保持一份对革命的理想和纯洁想象;他们在80年代最先下海、积极投身经济改革的洪流,但又不屑于做暴发户或拜金主义者,当然,他们也绝非视金钱为粪土;他们宁愿做光明磊落的真小人,也不愿意假装一脸正气。也就是说,在顽主身上既有旧时代的影子,又有新时代的精神。这就是90年代以来王朔的两位精神传承人姜文和冯小刚所扮演的角色。

在姜文改编自王朔《动物凶猛》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3年)中,马小军们尽情宣泄着青春力比多的虚妄,他们在“彩色”的怀旧之梦中扮演或搬演着革命经典场景(如国际歌伴奏下打群架、演绎《列宁在一九一八》等),结尾处马小军米兰未遂的挫败感变成《鬼子来了》(1999年)中愚民马大山被日本鬼子砍头示众以及《太阳照常升起》(2006年)中姜文扮演的唐老师带领一群村里的孩子们在山上放空枪,直到《让子弹飞》(2010年)中革命者/悍匪张麻子以兄长的身份带领着兄弟/学生/儿子们攻占了黄四郎的碉楼,砍下了黄四郎的“替身”(一个戏仿者)的头。出身部队大院的姜文总在讲述同一个故事,一个在一次又一次的戏仿中无法成为革命者/男人的内在焦虑,这成为后革命时代顽主们的主体宿命,任凭他们如何回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他们都无法占据父/兄的位置,只能玩一些过家家式的文化象征游戏。这种骚动不安的青春拉开了红色怀旧的序幕,新世纪以来《血色浪漫》(2004年)、《与青春有关的日子》(2006年)、《大院子女》(2006年)等电视剧则以青春的名义重写50-70年代的故事。这种红色青春故事的意义在于用青春的理想、无知和莽撞来把中国的六七十年代书写为去政治化的“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种红色青春剧也是红色文化与青春消费结合的产物。

如果说姜文在历史故事中重述顽主无法完满的革命理想与欲望,那么冯小刚所塑造的则是顽主的另一幅“嘴脸”,一个生活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当代人。这不得不从让顽主获得自身命名的电影《顽主》说起,这部电影不仅出现了葛优所扮演的油嘴滑舌的顽主形象,而且形成了《甲方乙方》《私人订制》的叙事结构。三个80年代的待业青年突发奇想,创办“替人排忧、替人解难、替人受过”的三T公司。《顽主》的结尾处,这些想为社会分忧的有为青年发现自己的无力和无助。这种单位制和公司制的错位,使得顽主用利益化的管理方式解构革命奉献和无私精神。顽主看似与旧时代的话语一刀两断,却不经意间采取了他们所批判对象的形式,甚至在嘲讽中他们变成了被嘲讽对象。十年之后,《甲方乙方》变换“好梦一日游”的名头继续帮助人们实现梦想。与三T公司相似,“好梦一日游”就像一个社区居委会,承担着帮人排忧解难的“公共”职能。王朔或冯小刚敏锐地把握住80年代、尤其90年代以来市场交换成为经济社会的主流逻辑,甚至梦想也可以通过市场化的平等交换来实现和购买。在90年代,人们购买的梦想与其说是市场化带来的新梦,不如说更是偿还革命的旧梦,比如戏仿地主剥削佃农、被敌人严刑拷打等。在这里,顽主实现了从解构革命到消费革命的转变,是红色消费或体验式旅游的发明者。

电影《老炮儿》选择冯小刚来扮演六爷,显然是利用了他本人及其作品中所带有的北京记忆,这就是以大院子弟为核心的顽主文化。六爷的顽主身份主要来自情人话匣子的讲述,年轻的六爷是那个独自一个人拿着日本军刀对抗十几个大院子弟的大英雄。在这里历史出现裂隙和误认,胡同混混与大院子弟本来是两拨人,甚至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他们之间的冲突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立场和阶级的对抗,但在老炮儿这里两种身份合二为一了,也意味着老北京与大院北京的“和解”。这种身份混合的前提在于一个“新北京”出现了,这个“新北京”不只是胡同之外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深刻改变着胡同内部的社会空间。比如老六所居住的胡同不光是日常生活,也是老街坊生存、做生意的地方,如摆煎饼摊、开酒吧、理发店等。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新北京,这种“新”不仅是在80年代电影中惯常使用的以胡同、大杂院为代表的老北京、传统北京和以高楼大厦为代表的都市北京、城市北京的对比,更重要的是这种“新”体现为两种社会或阶级空间的区隔。

新北京的双重空间

与顽主式的历史怀旧不同,《奋斗》(2007年)、《我的青春谁做主》(2008年)等电视剧则讲述都市青年人、北漂在北京这个国际大都市奋斗、打拼的故事。只是这种个人奋斗的美国梦/白日梦没能持续多久,就遭遇《蜗居》(2009年)、《裸婚时代》(2011年)的现实窘迫。随后这种青春剧迅速转化为一种职场腹黑剧,这成为2012年出现的两部青春剧《北京爱情故事》和《北京青年》的主题。这些剧开始把在外企或市场经济大潮中自由竞争的故事讲述为负面的职场腹黑术。这种从奋斗到逆袭、从励志到腹黑的文化想象,与2011年前后热播的宫斗剧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电视剧《后宫・甄执》,这部剧让自由竞争、实现自我价值的职场彻底腹黑化,使得“宫斗”成为当下年轻人想象历史和言说现实处境的重要方式。

2012年热播的青春剧《北京爱情故事》讲述了三个大学同窗毕业后在北京“奋斗”的故事,其主创团队来自于2007年轰动一时的军事励志剧《士兵突击》。如果说在彼时许三多式的“又傻又天真”的农村娃可以在相对公平的升级比赛中一步步成长为兵中之王“特种兵”,那么此时农家子弟石小猛大学毕业之后面对北京这个欲望之都,却“清醒地”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奋斗都不可能与同窗好友“高富帅”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连入场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已经变成了与狼共舞的资本战场。在这个看不见的“资本”角斗场中穷小子石小猛再也找不到奋斗、励志和升职的空间,除非他也变成后宫中甄般的腹黑女。这种曾经被作为公平竞争、个人奋斗的白领职场规划,充满了明争暗斗和肮脏交易。这与其说是光鲜夺目的自由奋斗的“人上人”的生活(从90年代中期到2005年前后,外企白领一直是离开体制、公平竞争的理想人生),不如说更是甄式的“超级黑”的后宫世界。从《士兵突击》《奋斗》的清新、向上到《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职场“腹黑化”成为近些年中国社会转型的文化隐喻。

电影《老炮儿》用老六舍命救子的故事来展现了新北京的双重社会空间。影片最动人的段落是六爷向昔日的兄弟、哥们借钱的场景,尽管也有洋火这样的新富阶层,但大部分与六哥同龄的兄弟们都变成了社会底层和贫困的人。不再是外地人或农民工是社会底层,而是那些曾经在八九十年代依然是城市主体或具有主体感的“北京人”变成了穷人。这个时候,六爷褪去了老北京的外衣,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穷男人,一个从电影开始就丧失了性能力的、身患绝症的父亲,唯一可以“提气”的东西就是他口中的“道理”以及残留的关于“聚义厅”的文化想象,而这些在与“富二代”等权贵阶层的对抗中变成了一种无力的表演,就像顽主所喜欢的“戏仿”一样,电影结尾处六哥试图重新扮演一次那个“仁义的”“有担当的”老炮儿。

这部向北京老炮儿致敬的电影也获得了观众的极大认同,这不仅与老炮儿身上所象征的诸多老北京、大院北京的文化符号有关,也与人们借助这部电影来释放这个急剧分化的双重社会里的焦虑和不安情绪有关。可以说,《老炮儿》重新调动了80年代以来关于北京的多重文化记忆,并用这些记忆拼写出一个新的、更加真实的北京故事。

注释:

[1] “上海摩登”借用自美国汉学家李欧梵的著作《上海摩登 : 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

第7篇

从本月开始,《哲思》编辑部本着要么走出去要么请进来的学习原则,积极邀请外界人士来编辑部进行讲解与交流。讲解内容可以涉及职场之道、业务学习、礼仪妆扮、排版设计、生活心得等。本月为大家邀请的是原某杂志资深编辑、现为某公司总经理的张倩大美女,她带来了为她的前同事写的一封信,听完真是受益匪浅啊!

丫头们:

昔日里,大抵是对你们过于严厉苛刻了,我也是从你们这样的年龄、位置上走过来的,自然清楚被严格要求下的不爽。但我相信,你们很快就会明白,身为姐姐,身为领导,我的良苦用心。

我曾同你们讲过,职场如战场,你不知道谁是你的敌人,谁是你的朋友。而自己时刻保持谨小慎微的态度,对待每一件工作,每一个同事,就一定不会错。任何一个世界,都存有相应的食物链,有好人的地方,就有坏人,有君子的地方,就有小人。我们没有必要去思量到底谁是什么样的人,只需要做好你自己。防人之心不可无。或许,这一点你们现在还不需要。日后,总有用得上的地方。做好自己,尊重身边每一个人。要给自己树立目标,也要给自己树立原则。比如,我在职场中的原则是:可以利己,但绝对不损人,说话做事,对得起良心。

在这里,把我多年总结的经验与你们分享,望对你们日后的工作及生活有所帮助――

1.拥有知识比拥有美丽的外表更令一个女人充满魅力。要把看书当作每天必不可少的习惯,如同洗脸吃饭。除了言情小说,那只会让你变得更加敏感。你可以选择看各类书,比如历史、财经、职场、励志、英语等等,不要让自己的头脑空洞。拥有知识,你才拥有力量。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

2.拥有美丽的外表,自然也是女人必不可少的。要注意打扮自己,每天以最美的一面面对所有的人。将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美女。我从不认为空有一副外表的女子算得上是美女,但只有知识,不注意外表的,一定也算不上美女。

3.要善于学习身边所有人身上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像海绵一样吸取他人的优点,把其变成自己的,而他人的缺点,不要去点评或讥讽,时刻注意自己不要也有那样的缺点即可。孔子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对你不好的人,不要太介怀。当有人对你不好,或带给你伤害时,不要去怨恨,因为他或她,都没有义务一定对你好。而有对你好的人,也不要立刻去信任,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如果经过长期观察,确实是对你好之人,你要懂得感恩,懂得表达。

5.表达很重要。有时候你很喜欢一个人,很感激一个人,都放在心里,是没用的,要懂得用你的语言或文字去真诚地表达,让对方知道你的心意。谁都不是你的脑细胞,没有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6.要养成自我反省的日常习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有哪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人不怕做错,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比这更可怕的是,知道自己做错了,却不愿去改。勇于承认错误,并及时改正的女孩子,会更加令人欣赏。

7.只要活着,就会遇到困难和痛苦,舒服只留给已经去了天堂的人们。世上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更没有过不去的痛苦。学会告诉自己:一切都会过去。要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杂草精神,才能活得更快乐,更坚韧。

8.这个物质欲望横飞的时代里,保持一颗平常心非常重要。永远不要去攀比,去嫉妒。拥有和睦的家庭、健康的身体、优秀的品德、善良的心灵,是上天赐给我们最无价的珍宝。只有这样,年轻的女子才不会走错路。

9.我的研究生导师曾对我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要多去寻找能够为己师的人,无时无刻都不能停止学习。对你凶的人不一定都是敌人,正如对你笑的人不一定都是朋友。严师才会出高徒,我始终相信,也确实被一些我的严师所教。我将用生命中的每一天去感激他们。

第8篇

1、王耀庆王彦霖参加的综艺 《元气满满的哥哥》。

2、《元气满满的哥哥》是由湖南卫视推出的代际互动观察类游戏综艺。吴昕担任观察室主持人。胡军(队长)、蔡国庆、李维嘉、吴奇隆、王耀庆组成元气大哥队,杨洋(队长)、陈学冬、黄明昊、王鹤棣、王彦霖组成元气小哥队。

3、节目通过集合前后辈偶像,在跨代际新老游戏的对决下,凸显两代偶像的个性反差与思想碰撞,实现代际价值观的输出和相互影响。

4、王耀庆(David Wang),1974年7月15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籍贯山东,中国台湾男演员,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院影像传播系学士。

5、1995年因出演电视剧《水晶花》而出道,1998年因出演电视剧《太阳花》在台湾受人关注。2008年出演舞台剧《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2010年出演舞台剧《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2011年出演舞台剧《红娘的异想世界之在西厢》。这奠定了王耀庆在台湾话剧界的地位 。广告金句奖“再忙,也要跟你喝杯咖啡”是王耀庆的广告代表作 。

6、王彦霖,1989年7月28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2008级表演系。

7、2011年6月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我的灿烂人生》。2013年参演治愈系言情剧《遇见王沥川》。2014年7月参演青春励志剧《旋风十一人》;8月参演古装武侠剧《秦时明月》。2015年1月参演民国爱情偶像剧《千金女贼》;7月在民国玄幻网络剧《无心法师》中饰演顾玄武为观众所熟知 ;12月中旬参演由陈铭章执导,王丽坤、朱亚文、叶青等主演都市职场爱情剧《漂洋过海来看你》。2016年4月1日电影《火锅英雄》中饰演反派唐僧让人印象深刻 ;4月,主演由著名作家桐华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那片星空那片海》;5月主演由吴锦源执导的《楚乔传》,饰演宇文世家的大少爷,宇文怀;7月,主演民国玄幻网络剧《无心法师2》; 2017年4月荣获第一届网影盛典年度十佳网影人气新星 。2017年5月,主演校园青春题材电影《毕业进行时》 。2018年,主演电视剧《继承者计划》 。2019年2月,加盟浙江卫视《奔跑吧》担任MC 。2020年12月4日,友情出演电影《如果声音不记得》 ;12月18日,与彭于晏、辛芷蕾合作主演的电影《紧急救援》上映,在片中饰演交通海上应急反应特勤队绞车手赵呈。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

代表作:《欢乐颂》

影响力点评:五线并进 角色饱满而鲜明

上榜理由:

《欢乐颂》是一部集职场、生活、爱情于一体,以都市女性为主的电视剧。正因为它贴近女性视角、贴近现实和年轻人生活,切中当下社会的痛点,《欢乐颂》引发舆论的爆点,这更多是剧中五个风格各异的女孩演绎着现代社会无数不同身份不同类型的我们。这部剧以清新利落的高姿态占领了市场,视角完全颠覆了以往“大女主”“大男主”的电视剧。它击中了时代,也赢得了它的核心观众,五个性格迥异、年龄层次不一、阶层相距巨大的单身女性故事迅速火爆。袁子弹从入行以来一向以历史题材为主,这次担纲《欢乐颂》的编剧也拓宽了她的创作领域。阿耐同名小说在她游刃有余的架构下,以更成熟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让每个角色都展现出饱满而鲜明的个性。

张蕾

代表作:《中国式关系》

影响力点评:三年磨一剑 台词一针见血

上榜理由:

《中国式关系》的题材和视角决定了它是一部观众代入感极强的喜剧作品,观众可在剧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者找到身边人的影子。尽管是当下社会现实的“浮世绘”,《中国式关系》的剧集风格却并非冷竣严肃的,而是冷幽默喜感的,其间充满了因人际关系裂变和反转、对抗,而出现的各式各样、让人会心一笑的“桥段”。操刀剧本的编剧张蕾精确对准社会脉搏,借着男主人公马国梁在多变的时代于诸多中国式关系纠缠中的“奇幻漂流”,展现出当代社会的横切面,建立并传扬了一种正向的“社会价值”。本剧编剧张蕾的剧本十分精到,运用自嘲、反讽等手段表现台词,达到了妙趣横生、一针见血、发人深省的“笑果”。《中国式关系》台词句句经典,展现出中国式幽默美学。

何晴

代表作:《小别离》

影响力点评:扎根现实 内容引发观众共鸣

上榜理由:

《小别离》作为第一部直面中学生留学热的国产电视剧,并同时聚焦亲子、教育、民生各类热门社会话题,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与共鸣。编剧何晴从熟悉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切口,精准戳中观众的痛点,一直以来都是她所擅长的。这部剧紧紧抓住孩子教育这一切口,从这个相对封闭的切口中折射出的是一个家庭裂变。其中,对中产之家教育观的反思非常真实,他们对孩子成长特殊阶段的精神空间的建设有着强烈的惶恐,虽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这部剧紧紧抓住现实的要害,多角度呈现孩子教育问题。《小别离》的重要意义还在于,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揭开一个盖子,让大家看到在这个宏大的、变革的时代中每个小家庭的喜怒哀乐。

兰晓龙

代表作:《好家伙》

影响力点评:自成一派 另辟蹊径

上榜理由:

十年前,他的一部《士兵突击》捧红了王宝强、张译、李晨在内的“钢七连”一众演员,同样也令“兰晓龙编剧”成为佳剧的标签之一;十年后,兰晓龙、张译、李晨三人再度聚首《好家伙》,从战争入笔,通过每一个人物的成长和内心的摇摆挣扎,来侧面展现恢弘的历史。兰晓龙在军旅、谍战剧方面自成一派,颇具特色。此次兰晓龙在延续个人风格的同时,也在剧情设置和人物塑造上另辟蹊径。《好家伙》更加注重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来展现真挚的情怀和深刻的命题。他进一步颠覆传统革命剧的类型,以真实的历史史实做底,用复杂的人物情感加料,再辅之以大量关于家国人生的哲学议题,在保证影视剧观赏性的同时,也传递出浓烈的哲学意味。

海飞

代表作:《麻雀》

影响力点评: 小切入 大信仰

上榜理由:

“收视喜人,口碑爆棚,‘麻雀’亦有鸿鹄之志。”《麻雀》还原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动荡年代,那些年轻的革命者为了祖国,为了信仰,不计个人得失甚至牺牲生命。“麻雀”不只是一个代号,更是一种精神。海飞选择“信仰”作为《麻雀》的主题,他说,《麻雀》中的每一个员都有一段无比瑰丽的人生。如一道闪电,石破天惊,或像雨后彩虹,绚烂迷人。其实不仅仅是《麻雀》,在海飞的另一些作品如《向延安》《捕风者》等中,他都在传达着这样一种“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的精神。这不仅是一个主题,事实上,这是当时革命者最真实的写照。海飞编剧的《麻雀》“唯国家与信仰不可辜负,唯爱情与岁月不可蹉跎”,堪称铸造了谍战经典。

海飞

代表作:《麻雀》

影响力点评: 小切入 大信仰

上榜理由:

“收视喜人,口碑爆棚,‘麻雀’亦有鸿鹄之志。”《麻雀》还原了那个血雨腥风的动荡年代,那些年轻的革命者为了祖国,为了信仰,不计个人得失甚至牺牲生命。“麻雀”不只是一个代号,更是一种精神。海飞选择“信仰”作为《麻雀》的主题,他说,《麻雀》中的每一个员都有一段无比瑰丽的人生。如一道闪电,石破天惊,或像雨后彩虹,绚烂迷人。其实不仅仅是《麻雀》,在海飞的另一些作品如《向延安》《捕风者》等中,他都在传达着这样一种“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的精神。这不仅是一个主题,事实上,这是当时革命者最真实的写照。海飞编剧的《麻雀》“唯国家与信仰不可辜负,唯爱情与岁月不可蹉跎”,堪称铸造了谍战经典。

邓原

代表作:《谜砂》

影响力点评: 形式“烧脑” 内容“走心”

上榜理由:

《谜砂》以生动紧张的节奏、跌宕起伏的剧情、热血鲜活的人物紧紧抓住了观众的视线 ,收视一路飘红。对现实主义的作品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深入生活,作为原创现实题材,编剧邓原说“必须下生活,不能瞎编”。《谜砂》抒写了当代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信仰与欲望、牺牲与奉献,它正是因为直面了这些,所以充满了现实主义的力量。其成功之处在于回归了刑侦生活的本源,是一部既有法制精神又有警世价值的现实主义力作。《谜砂》的突围,表现出的是回应时代变化与现实话语的一股力量。从形式的“烧脑”到内容的“走心”,《谜砂》发轫于一个无比真实、丰满的人物形象,这种对于“使命”的坚韧,亦是我们当下始终在呼唤的精神追求。

王海平

代表作:《三八线》

影响力点评:小人物视角 人道主义观

上榜理由:

《三八线》以鸭绿江边的两个普通渔民的经历与成长为切入点,讲述他们为了国恨家仇奔赴朝鲜,从平凡小人物成长为智慧果敢的爱国战士的故事。作为抗美援朝战争史实题材,这是建国后这一题材电视剧作品的首秀。王海平在人物塑造和人物关系上加强戏剧化效果能够更好地保证对战争大背景的客观还原。与以往只关注战斗部队的战争剧不同,该剧设置了尖刀连、运输班、战地医院三条主线,从不同侧面立体还原一个真实的朝鲜战场,将战争中的亲情、爱情、战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三八线》的创作几经波折,王海平耗费数年时间完成,其间所查资料,拜访之人不计其数,最终成功搬上荧屏。重现这场悲怆光荣的战争,打捞人们记忆中的英雄往事。

张巍

代表作:《女医・明妃传》

影响力点评:古装皮职场核女权心

上榜理由:

从《陆贞传奇》《班淑传奇》到《女医・明妃传》,这些电视剧都出自张巍之手。这些女性励志类型题材,在观众眼中也都有女权主义的文化内涵,这也正是张巍的用心之处。撇开亘古不变的爱情主线《女医・明妃传》,这部古装传奇励志剧将女性职场元素上升到了与男女主角浪漫爱情故事同等重要的地位。女主角的人物形象也不再单纯拘泥于“傻白甜”,而是上升到自强自立、打破社会桎梏并建立女医制度的独立职场女性的高度。不同于现在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与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像《女医・明妃传》这类电视剧的发生时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时代局限性,被天然赋予相夫教子之责的女子想要成为职业女性绝非易事,这也使得此类凸显女性自主励志故事的电视剧张力更为明显。

苏霆

代表作:《金水桥边》

影响力点评:底层冷暖 京味儿与年代感交相呼应

第10篇

《工作DNA》

郝明义/著

海南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定价:23.80元

毫无疑问,郝明义是台湾出版业的标杆之一,这不是因为他先后担任“时报出版公司总经理”、“台湾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兼总编辑”等显赫职务,而是他“与其为了多活几年而限制生命,还不如把生命浓缩于尽情地冲刺”的生命姿态,所以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只能坐在轮椅上,因脊椎严重扭曲变形而被医生忠告最好不要上班,尽量做一些趴着工作的事情的郝明义,却引领了台湾一个又一个的阅读热潮――他为台湾引进昆德拉、村上春树、卡尔维诺,掀起蔡志忠、庸、几米的绘本阅读热潮。

他以自己近三十年的职场心得,阐释了职场中的鸟(职场新鲜人)、骆驼(享受工作的中坚干部)、鲸鱼(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决策者)的生存智慧。

按照郝明义的意思,“工作”本身确实蕴含丰富――其蕴含远远超越“下岗”、“求职”层面,复合着“工作文化”等复杂意味。那么也就是说,如果将“工作”喻为女人,总有韶华将逝、尽逝的一天,但是她大可以“更衣”,修炼气质,首先从穿衣开始。穿对每一件衣服,选择适合的、适宜的生活。

说来说去,郝明义的“更衣记”等于DNA,即生命基因。生命是第一位的,工作应该是一种享受。你瞧好了,你的心态决定生活和工作――倘若每一次都是出发,所谓用心工作,不是劳心的意思,而是当作有一搭没一搭的轻松旅游,善于对所遭逢到的景物、事物、人物,由一些细节,擦出心灵的火花,心有所悟,必定能折射出远方之美,而生出大快乐来。

记得福柯对18世纪哲学家杰里米・本瑟姆的“圆形监狱”很有兴趣,他说:“一个像圆环一样的环形建筑。在中央建筑一个塔楼,上面开很大的窗子,面对圆环的内侧。外面的建筑划分成一间间囚室,每一间都横穿外面的建筑。这些囚室有两扇窗户,一扇朝内开,面对中央塔楼的窗户,另一扇朝外开,可以让阳光照进来……简言之,地牢的原则被颠倒了。阳光和看守者的目光比起黑暗来,可以对囚者进行更有效的捕获,黑暗倒是具有某种保护作用。”

这当然是个关于“权力”和“监控”的问题。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视做当下的“工作”状态。这样的“监狱”,一切与现实逻辑反向而行,“利益”“利润”――它站在“圆形监狱”塔楼之巅,每日依次分配给我们或阳光或目光、或繁华或冷血……

它主宰着我们的欲望。它是权力之上的权力。是分配权力的权力。是我们欲望的董事长、邪念的总经理。同时,也是粘稠、龌龊刺鼻之人性芬芳的采撷者……我们完了。

郝明义在质疑,为什么要工作?在经济压力之下我们不得不需要工作,在从小被教导要回馈社会的观念里,我们尝试不断付出,只是工作到底回报给我们什么?糊口的微薄薪水、疲惫的身体、越来越精明干练的交际手腕。同时,他在矛盾中消解工作的铁质:“任何状况,我们都要告诉自己:这就是我们的最佳状态。应对自如潇洒前进,这是最佳状态。创伤累累地匍伏前进,这是最佳状态。困顿颠簸,原地盘旋,这是最佳状态,奄奄一息,生死不得,仍然是最佳状态。”

写作《追逐日光》的尤金・奥凯利,生前是美国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毕马威的董事长,53岁正是他人生和事业的巅峰,可就是这个时候,他被诊断为脑癌,他发出了“人生的尽头非得是最灰暗的吗?它能否成为最美好的时光呢?”的疑问,他希望自己最后的三个月能成为生命之中最绚烂的记忆,这种基调,与轮椅上的郝明义何异。

我们需要这样的励志书,那些超越功成名就的眼光,那些生命绽放的力量,在无限长的“更衣”过程中,被记录下来,成为生命的源泉和必需。

《高更回忆录:此前此后》

(法)高更/著

新星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定价:18元

1903年5月8日,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饱受梅毒、湿疹折磨的高更孤独地死于希瓦瓦岛。死亡前夕,已经无力作画的高更选择用文字总结自己的一生,就是《此前此后》。画家去世15年后,才第一次公开出版。103年后,有了这第一本中文版本。这是一个拒绝整个文明世界的人最后的内心独白。

《爱情芥末酱》

莎拉・邓恩/著

花城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定价:16元

《爱情芥末酱》无疑是一本让人不忍释手的精彩小说,说它精彩,不仅是指书中讲述的故事,同时,也包括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个人智慧与幽默天性。莎拉・邓恩在书中塑造的是一位知性女人――所谓“知性”,其实是指她的大脑胜于她的美貌,这样的女人固然有着足够的聪明,像一本内容丰富的大书一样耐人品读。但在快餐时代,几乎所有的男人都在追求立竿见影的东西,并没有谁真正愿意耐心品读这本丰厚的大书。所以,知性的女人也就往往注定了她的不合时宜与情场失意,正像女主人公所独创的“约会市场价值”说到的那样:“女性年纪越小,外貌越美,市场价值越高;男性越有钱有势,市场价值越高。”这话虽然说得一针见血,但听起来还是有点愤世嫉俗。

《谈史说戏》

来新夏、马铁汉/主编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定价:24元

中国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戏剧经典,因其固有的历史元素,穴位在满足人们戏剧欣赏需求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历史知识普及的作用,然而,在合理的艺术加工之外,附会,误读,曲解历史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因此需要将史事记载和戏剧中情节加以阐解、分辨,以更益于戏剧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传播。本书的旨趣正在于此。

《天下三国》

李国文/著

漓江出版社2007年1月版

定价:24.80元

第11篇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柴静新书《看见》销量甚好。有出版人告诉记者,过去名人写书大都流俗于某些具体事物的观察,甚至只是简单的东拼西凑,而该书是对社会的思考从而折射一个时代的背景,从这一点上来看,该书将主持人写书提升了一个高度。而随着“粉丝”们的越发理性,不少名人书也在提升质量。

不同于以往的明星作品,因为资讯发达,如今多领域内名人的思想观点被“粉丝”认同。饮食专家于康新作《吃好比好吃更重要2:于康谈怎么吃最健康》一书策划编辑陈丽介绍,“粉丝”的支持更容易得到媒体的认可,例如在微博推广阶段,多个微博图书推荐平台如“优米荐书”、“漫卷读书”等都乐意免费宣传该书。“一本书的‘势’其中之一是‘粉丝’的数量,内在的‘势’是作品的质量。若的‘势’已存在,顺‘势’而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要造‘势’推广,就会颇费精力。”陈丽这样总结。

新书《新周刊2012年度佳作:屌丝传》、《新周刊2012年度佳作:做点无用的事》也是这样一套面向《新周刊》“粉丝”的合集类作品,两本书均于2013年年初上市,目前单本销量已达4万。据漓江出版社编辑莫琪介绍,此套年选是漓江出版社每年固定的品牌产品,经过10余年的积累,目前该品种的固定读者数量逐年递增,此外随着《新周刊》本身品牌效应的辐射,该系列的其他产品销量也有很大的保障。“粉丝”的作用不仅在于此。有的“粉丝”会凭借其身份大量团购图书。据悉,《吃好比好吃更重要2》于2013年1月份上市,首印2.5万册,有一些“粉丝”客户团购,订购量都在1000册以上。

但有“粉丝”助威并不一定能成功,陈丽认为,策划出书还要分析“粉丝”崇拜的原因,分析“粉丝”的忠诚度和性质。若分析透彻,便能对“粉丝”转化成“读者”的比率心中有数。这对于图书的市场预估及确定首印量非常重要。

采访中,不少策划人均坦言,瞄准“粉丝”出书,“粉丝”们短时间内的集中够买,会将图书的销售推上一个高的平台,从而形成“越来越好”的马太效应,相比一般的图书,前期的宣传作用不可小觑。

《谁的青春不迷茫》作者刘同是光线传媒资讯事业部年轻副总裁,他的“粉丝”大多是具备购书能力与欲望的年轻人,该书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据了解,该书首印只有5万册,但书刚一下印厂已供不应求,2周内加印了5次,一个半月的销量已达50万册,如今该作品已售出影视改编权。

为配合《谁的青春不迷茫》的热市,在出版前一个月,作者就开始以“谁的青春不迷茫”为主题定期微博,先为书名进行造势。中信出版社还专门为该书开设了微博,名为“谁的青春不迷茫私享会”,吸引“粉丝”加入。新书分享会上现场女歌手何洁演唱专为该书配的主题曲《你让我相信》,同时播放了刘同本人对青春的回顾、眷恋和总结视频,引发现场“粉丝”共鸣。

活动效果颇为不俗,该书的北京图书大厦跨年签售会上,前2000名到场读者,赠送刘同与陈默录制的“青春私人电台”CD,从2012年最后一天晚6点一直签到2013年第一天凌晨1点,队伍从4楼一直排到地下车库。

由磨铁图书公司策划的《直到世界尽头》是林丹自传性作品。该书首印10万册,销量稳定。据该书策划编辑刘绚介绍,该书伴随林丹伦敦奥运会夺冠同步上市,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焦点。林丹夺冠后首次亮相新书会并在各大城市安排巡回签售会。从策划到宣传该书的巧妙安排,均少不了出版人的良苦用心。

第12篇

“我和孔笙、李雪导演不太像这个行业里的人。孔导和李导恨不得永远不出门,他们要么是待在剧组和家里,要么是跟自己小圈子里的朋友在一起,娱乐和他们没有一丝联系。”和孔笙合作了20年,与李雪合作了18年的侯鸿亮,在内心本质上,亦属同一类人。“我很喜欢高满堂在上届飞天奖颁奖礼上感谢孔笙导演所说的一句话,他说谢谢导演在创作中保持了一颗虔诚安静的心。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能做到“安静”很不容易,能保持对艺术创作的虔诚敬畏之心更不容易。而且这么多年来不改初心,最不容易。”

正是源于对艺术创作同样的虔诚敬畏之心,让侯鸿亮的“业界良心”被业界称许。从《闯关东》《生死线》《温州一家人》《战长沙》到《父母爱情》《北平无战事》《老农民》……制片人侯鸿亮与他的团队为观众带去一部又一部精品力作。

现在,以东阳正午阳光影视董事长身份亮相的侯鸿亮,加盟到孔笙创办的创业型企业,与李雪、孙墨龙等组成了新的实力制作团队,重新起航。

辞职,源自内心的指引

“整个山东影视集团的领导和同事们都拿我当个‘宝’,当我和团队在前面冲锋陷阵时,他们在后面给我们做好所有的保障,大家感情很深。之前也曾经面对过很多诱惑,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过离开。”

但这一次,仅仅用了3天时间,侯鸿亮就做出了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决定,离开体制,自己创业。“我提出辞职的时候,领导和同事都很震惊。在体制内时,我是一个希望尽快推动改革的人,经历了从事业单位转成企业单位,然后再到股份制改造,再到未来的上市,我总是希望我们的步子能迈得再快一点,因为现在的市场变化实在太快了。2013年时,我们进入了上市前的准备阶段。做了半年左右,内心有种说不清的变化,突然发现这些东西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

陈述那段时间的心理变化时,侯鸿亮承认自己内心最喜欢做的事,还是专注在内容。

在上市准备期间,集团跟全体员工签协议的前一天,侯鸿亮提出了辞职。“因为一旦签合同,我这个位置的人再想辞职就难了,属于公司高层重大人动,对券商、股民都不好交待,所以此时我下决心离开。”

2014年11月,侯鸿亮离开了为之工作奋斗了20多年的山东影视集团。除了内心的需求外,他的离开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对我来说,平台给予的已经足够多了。但作为国有体制,它不能给予更多有能力的人足够的回报和激励。对我来说,我更看重团队,我希望团队能更长久持续地走下去。”

对侯鸿亮的离开,山东影视集团的领导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只要愿意跟着侯鸿亮离开创业的,集团全部批准。因此东阳正午阳光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依然是侯鸿亮曾经的同事。“现在,我的工作和原来几乎没有区别,面对的依然是曾经的人和事。到现在为止,东阳正午阳光的项目都是和山东影视集团合作,双方反而变成了最紧密的合作伙伴,我只是换了一个工作的身份和方式。”侯鸿亮称,现在公司的策划总监、发行总监、行政总监、摄制组人员,和山东影视集团还是完全捆绑在一起,跟以前几乎没有分别。唯一不同的是,核心团队的成员身份,从体制内转到了民营公司。

“现在,我可以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只专注做内容了。过去的环境其实已经非常好了,大家相处得很愉快。现在则更为简单,大家聚在一起讨论项目,是让人感觉最舒服的环境。”

未来之路:打响“品牌”

东阳正午阳光影视2011年由孔笙创立,公司业务为他执导作品的后期制作。去年11月,侯鸿亮和他的团队正式加盟。目前运作规划的项目已经有多部,包括《琅琊榜》《欢乐颂》《他来了请闭眼》《外科风云》等。

《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小说改编,被称为古装“权谋的巅峰之作”。该剧投资过亿,“不以烂俗的爱情桥段博取眼球,不拘泥前朝的历史起落,更反映了男人之间的义薄云天。文戏细腻缜密,武戏恢宏壮观,或将打造古装剧的新标杆”。由山东影视传媒集团、山东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北京儒意欣欣影业、北京和颂天地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圣基影业有限公司以及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白玉兰奖最佳导演孔笙、李雪合力执导,胡歌、刘涛、王凯、黄维德、高鑫、陈龙等联袂主演。

《欢乐颂》则是一部都市女性的职场励志情感剧,改编自阿耐同名小说,由孔笙、简川在执导,讲述了先后住进欢乐颂小区22楼的五位女性,彼此间发生的交集和一波三折的故事。该剧紧扣时代节奏,从婚恋、职场等方面试图传递女性独立、自主、坚强的价值观。

《他来了请闭眼》是侯鸿亮团队首次尝试的网络自制剧,是一部网动电视剧,将在东方卫视以周播栏目的形式,和搜狐视频同步播出。该剧改编自丁墨的同名小说,是一部推理悬爱小说。

“我对公司的未来规划是,做剧目品牌。比如《琅琊榜》,我们目前的规划是做两季电视剧,两部电影。《欢乐颂》从剧本阶段规划的就是要做三季。《他来了请闭眼》最初是想做电影,后来搜狐说服了我,先做网络剧,后面肯定还有电影计划,之后还会再推出丁墨的另一部作品《蜗牛爱情》。”

侯鸿亮认为,单纯围绕剧目做品牌是个笨办法,每一部都要做成精品,赚的是慢钱。但通过一部一部剧的积累,让团队、公司、剧目形成品牌后,价值一定会体现出来。“这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一家公司如若拥有007的版权,还用发愁吗?我一直挺排斥IP的说法,我更喜欢谈品牌。剧目品牌不仅仅只是一部热门网络小说或一部电视剧,它在未来应该是可以得到延续和成长,随着时间和作品的积累,含金量也会越来越高。”

类比好莱坞的电影,其票房收入往往只占作品的30%-40%,剩余收入来自版权保护的其他方面。“我国的版权保护不像美国那么严格,产业也没有像美国那样成型,但我相信这是未来趋势。关键问题是,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做出真正具有高含金量的IP来。”侯鸿亮表示,目前与剧相关的手游、页游等产品,公司也都有配套开发,已经为公司带来了很大部分收入。

侯鸿亮坦承,做《他来了请闭眼》这部剧没有利润,公司希望借助这部剧更多地了解互联网和自制剧的规律。“我感觉收益很多,传统媒体的需求我基本了解,这次与网站合作,发现他们有很多需求和传统媒体是存在差异的。”他表示,未来网络剧质量会越来越高,网络受众绝对不像人们想象得那么低端,只有吸引到真正喜欢看美剧、英剧的群体来看国产网络剧时,互联网视频的春天才会真正来临。

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

侯鸿亮认为,现在的电视剧市场是个不稳定并快速变化的市场。“做艺术商品,首先肯定要符合商业规律,在此之上有多少文化和艺术含量,那就要看创作者的自身能力。”

面对自主创业可能会面临的创业风险,侯鸿亮表现得冷静客观。“在市场乱局中,既能符合市场需求,同时还要能保持创作者的个人表达――确实比过去难了很多。我们肯定不能让项目在商业上失败,一旦商业失败,就意味着我们创作上的失败。公司天生就是追求利益的,商业项目当然可以做,但也绝对不能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甚至为了利益不惜触犯一些规则和禁忌,比如说抄袭、复制,这就会将整个行业带入到没有创新的境地,这个行业就会失去活力。”

身为制片人的侯鸿亮,其实更多时候需要把控投资,在成本回收和艺术创作之间寻找平衡。他认为“商业”其实是个中性词,本身并不含有褒义或贬义。“我不排斥资本,但是我不希望资本让我变了颜色。”现在的文化娱乐产业,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多数投资人所持目的是希望短期内赚到快钱,这也让行业整体显得浮躁。

“《北平无战事》剧本是刘和平用7年时间打造出来的,这和有些编剧一年写7部戏,质量肯定是无法比较的。刘和平曾经说过,他写的戏要不同于其他人,要不同于自己以往创作的戏,如果所有创作者都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精品会更多。但现在的市场环境,让商业大于创作,能够保持初心的人不多了。我们希望扎扎实实把每一个项目做好,慢慢积累,最终一定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侯鸿亮也曾经尝试过赚快钱,但是发现根本行不通。项目之初,他给出的预算只有3000万元,可是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实在没办法忍受粗制滥造的内容,最终演员、美术、道具等都提升了档次,投资追加成了6000万,至少达到了他心里设置的那条无形的“及格线”。“即使我的审美能降下来,我团队的审美也降不下来,或者是做完这件事儿后让我们羞于见人,那又何必去做呢?”

对话东阳正午阳光影视董事长侯鸿亮

“对项目要怀有敬畏之心”

“我希望公司未来能发展成美国独立制片公司一样,虽然美国六大电影集团都是上市公司,但他们也会跟卡梅隆等非常好的独立制片公司合作。”侯鸿亮表示。对于电视剧行业精品大剧资源稀缺的现象,他认为存在即合理。纯商业的剧存在市场需求,艺术精品剧也有需求,东阳正午阳光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寻找能够被市场接受的方式,寻求创作上有开拓性的表达,无论是思想文化上的、拍摄技法、表达方式上的创新,“我们都会勇敢尝试。”

《综艺报》:回顾这些年的经历,最让你感到骄傲的事情是什么?

侯鸿亮:我最骄傲的是,我们出品的戏,没有羞于见人的。每部戏都代表了我们想要对世界表达的一种声音,这种世界观,通过电视剧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实这是做这个行业最大的成就感。如果做项目只是为了挣钱,那等于把这个职业最美妙的东西失去了。

《综艺报》:企业想做大做强,要有危机意识,你对未来风险考虑最多的是哪些?

侯鸿亮:重要的是认清自己,认清公司,认清市场。市场大势要去适应,个人的东西要能够坚持。除此,人还不能有太大的贪欲,失败往往是因为欲望太强烈。当然,做企业追求利益是必然,但当你的利益最大化时,风险必然最大化,要看管理者如何平衡。

《综艺报》:公司跟竞争对手相比优势在哪里?

侯鸿亮:我们的强项还是做剧、做品牌。我们的优势在于我们工作都特别认真,对项目都还怀有敬畏之心。

《综艺报》:在公司上市前离开,是否需要放弃很大的利益诱惑,比如原始股等,是否会有内心的挣扎?

侯鸿亮:这个倒从没想过。体制内、外挣钱,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体制内挣的钱,肯定不会比体制外多。促使我做这个决定的原因有几点:第一,由于长期合作,我变成了孔笙、李雪导演和山东影视的一个情感联系纽带,如果我不走,他们不好意思接拍别人的戏。但是作为创作人,他们更希望有自由选择拍摄题材的空间,而不是被一个单位束缚住。另外关键的一点是,除我之外的团队成员,离开体制后肯定要挣得多。大家都是股东,可以按照公司利润分成,这比拿创作稿酬差异是很大的。

《综艺报》:目前公司的人员结构和工作流程是如何设置的?

侯鸿亮:按照电视剧的产业方式运作。从策划到制作、发行,配合市场宣传、艺人经纪等。我们比较民主,大家会在一起讨论拍什么题材。策划总监可能会先拿出一个项目,导演、市场等核心团队大家在一起发表意见,确定这个项目上不上、由哪些创作人员承担、确定项目责任人等。项目开始启动以后,就会按部就班走下去。这期间其他项目也都是在同步进行中。

《综艺报》:一般情况下,我们如何挑选项目?

侯鸿亮:各种途径。有些是长期合作的编剧;我们也会开发一些网络小说,例如《琅琊榜》《他来了请闭眼》等;还有就是一些我们所信任的年轻创作者,我们愿意花相当长的时间成本,伴随他们一起成长;再者是基于对团队的信任,有团队成员从外部找来的项目。

《综艺报》:面对广电体制内想出来创业的同仁,你会给出哪些忠告和建议?

侯鸿亮:遵照自己内心想的去做,但要承担自己决定的后果。如果想走,那就立刻下决心;如果不想走,就在行业内好好做。个人创业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是必然的,要保持积极的态度,看到好的一面。人生苦短,想做的事情要抓紧时间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