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湖心亭看雪赏析

湖心亭看雪赏析

时间:2023-05-29 18:21: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湖心亭看雪赏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湖心亭看雪赏析

第1篇

【关键词】板书设计 实用 美观 精巧

【案例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普及,教学硬件的更新,教学媒体的有效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幻灯机等先进的教学用具纷纷搬上教室,教学板书这一教学行为似乎失去了它往昔的生命力,许多语文教师因此而不再用心耕耘这块土地:随意书写的多了,精心策划的少了。板书是一门艺术,运用好了这门艺术,能够让学生更好更深地理解、掌握课文,正确、巧妙的使用板书,会收到激趣、陶冶情操、增强记忆、开拓思维、培养审美能力的良好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板书设计。

【案例描述】

借着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我选中《湖心亭看雪》来开公开课,而对于本课,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当板书完成的时候,学生变得更加兴奋了,甚至有许多学生发出了赞叹声,而听课的老师们坐直了身子,伸长了脖子,微笑着点头。公开课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在课后交流的时候,与会的教研员和各校的老师也对本课的板书设计给予很高的评价。

【案例分析】

板书设计体现了教师的上课风格,体现了教师行文思路,板书设计成功了,教师的课也就上成功了。而《湖心亭看雪》的板书设计之所以成功,表现在下列几点:

第一,点睛指要,简洁醒目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语文教学中,每一课都应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堂结束时都应使学生清楚自己该掌握的学习重点,所以课堂教学应该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各种活动。那么,作为课堂教学中最醒目、最持久的环节――板书,就必须能够清楚地展示出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及重点。如果远离教学目的进行设计,则板书便失去了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往往使学生不知所向,甚至毫无收获。课堂的教学效果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所以,设计板书时,首先应该针对教学目标与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而本课的板书设计就展示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在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表现了他对故国的痴情。基于对文本的这番研读,我确立了本文的学习目标,即①、讲故事。②、悟痴情。③、品画卷。而在这三个目标中,“悟痴情”是重点,也是难点,于是我在设计板书的时候,紧紧地抓住了一个“痴”字,并以作者的这种“痴情”带动了“痴行”和痴人眼中的“景”,这样本文的学习目标都简洁而清晰地展现在了黑板上,这样的板书语言最洗练但却传达出了丰富的信息,发挥出了以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对本文的内容一目了然。

可以说,本课的板书“点旨摘要,简洁醒目”,就像是提纯的金,琢成的玉。文章的内容,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思路,文章的重点、难点,都高度概括并展现在板书中,让人见板书而知本文要掌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容易记忆、掌握,使学生能够“过目不忘”。

第二,标志思路,动态生成

富有生命力的板书应该随着教学的进程,随着学生的学习变化不断生成。通过这种板书系统地反映出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的思路,并借此启迪学生的学习思路。这样的板书就成了接通师生思路的“媒介”,展示出了本课的行文思路,有利于学生的认知、理解。而《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的板书绝不是提前也不是在最后才写上去的,而是随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在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标志了教师授课的思路,也标志着学生理解掌握的思路,是生动的、活泼的,富有生命力的。

在学生据课下注释读懂了文章之后,我们进入了分析课文这一环节,

我提问:“请你从文中找一个字来概括你对张岱的感受?”学生回答:“痴。”于是我板书了一个“痴”字。

我接着提问:“痴人必定有痴‘行’,请你找也张岱的痴‘行’表现在哪里?”边提问,我边板书了一个“行”字。

我又紧接发问:“你如何看待张岱的痴‘行’?”学生给出了许多合理的答案,于是我就着学生给出的答案,板书了关键词语,比如:闲情逸趣、清高孤傲、山水之乐、与众不同、超凡脱俗、故国情结等等,并且写得比较随意、杂乱。

接下来继续发问:“看来张岱的痴‘行’正是因为他痴情于故国所致,那么带着这种‘痴情’去看雪的张岱,他眼中的‘景’会是什么样子呢?”边提问我边板书了一个“景”字。紧接着是对写景句的赏析,是对“白描”这种写法手法的理解分析。

分析完后,我顺势问道:“既然白描是一种作画的技法,我们也对这种技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哪一位同学能上来勾勒出这幅画,和老师共同来完成这一课的板书呢?”话音刚落,一位学美术的同学挤出座位,跑了上来,唰唰几笔,一幅画出现了,然后我又根据板书的内容简单添了几笔,这样,图文并茂的板书设计完成了。

可以说,《湖心亭看雪》这一课的板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它标示了老师的教学思路,接通了师生的思路,而且体现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是在一个和谐的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的。

第三,精巧美观,新颖形象

板书设计是建构在视觉心理基础之上的,因此,它既要符合规范、科学的实效性,又要追求美的视觉和美的感受。板书不是文字与线条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教育艺术,是教师通过对教材中精华的提炼而精心设计并画出的直观图形,它既要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又要有利于让学生从板书中得到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众所周知,《湖心亭看雪》运用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就是白描,而白描是一个绘画术语,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不著颜色的画法。这种技巧常用于人物画和花卉画。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不施浓墨重彩,不加烘托渲染.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来.少用形容词,也不借助修辞进行细致的刻划,只抓住描写对象与众不同的地方,作如实的交代。

而我也从中受到启发,既然白描这种写作上的表现技巧是一个绘画术语,那在设计本课板书的时候,何不将二都有机结合呢?于是我在带着学生一起“品画卷”这一环节中,抓住了里面的几个关键景点――湖心亭、一芥小舟、远山,简笔勾勒出了远山,勾勒出了小亭、小舟,同时又用波浪线勾勒出了小的涟漪,这样,一幅写意画就完成了。

第2篇

一、朗读法

朗读法作为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对学生良好语感的形成,语汇的积累,以及对作者情感的体悟,均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朗读法“要求朗读者调动起心、耳、口、眼、脑等器官,揣摩词语的内蕴,体会文本的情味,将文字背后的各种意义传达出来”[1]。笔者在引导学生品味《济南的冬天》时,“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一句,笔者先为学生朗读了一遍,读时,笔者故意提高了嗓门,语气也较生硬。读完后,学生便议论起来。有的说笔者嗓门太高会吓着摇篮里的婴儿,有的说笔者的朗读缺少女性的细腻与温柔。笔者便反问了一句:“大家觉得该怎么读呢?”学生小声试读了几遍,终于体会到朗读该句应柔声细语,充满爱意。只有如此才能体现那圈小山的可爱,以及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里有这么一句:“长大后,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笔者带领学生学习时,先让学生确定该句的朗读重音。有的同学以为“长大后”应重读,因为它表明了这首诗歌的时间线索;有的以为“乡愁”应重读,因为乡愁是该诗的主旨所在;有的以为“坟墓”应重读,因为它承载着作者的乡愁;还有的以为“矮矮的”应重读,因为它表明作者的母亲离世已久,更有利于表达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心情。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基本赞同上述第四种观点。真没想到,一个重音问题竟能抖落出如此多彩的内容,《乡愁》一诗语言之精妙可见一般。

二、对比法

入选课本的篇目,多是名家名篇,至于其语言风格则或相近,或迥异。倘若我们能就其相似语言环境中用词的不同进行对比,可窥见这些大家们的良苦用心。

记得教学鲁迅《故乡》一文,笔者带领学生品味“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中“横”这个词时,便让学生将其与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一句里“卧”字进行对比。“同样是描写村庄,为何前者用了一个‘横’字,而后者却用了一个‘卧’字呢?”笔者问道。学生沉默不语。见此情形,笔者赶忙将问题分解:“一个‘卧’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一分钟过后,一位同学站起来答道:“暖意。”“对呀,正是这‘卧’字所传达出的暖意表现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笔者补充道。“‘横’字是不是也像‘卧’字那样带给读者丝丝暖意呢?”笔者追问了一句。“不是,‘横’字让我感受到的是不尽的凄凉。”一位学生自信地说。

当然,有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更改文本中的个别词句,让学生将其与原文对比,以凸显原文语言之精妙。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曾对雪夜西湖之景做过如此描述“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学生在品味该句时易停留在文字表面,而不能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为此,笔者将原句改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只、舟中人两三个而已”。通过对比,学生不难发现改后的句子不如原文好:一则改后的句子不足以表现雪夜西湖的苍茫与旷远;二则改后的句子难以传达作者内心幽微的“出世”之情。

三、情境法

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尴尬的情形,即学生对所学内容缺少类似的生活体验,这时,“教师就要善于有目的地导演‘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让学生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2]。

前两天,笔者在讲授《陌上桑》这首乐府诗时,曾让学生赏析“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一句。以下为教学实录:

师:“少年见到貌美如花的罗敷后,为什么要脱掉帽子,只戴着头巾呢?”

一生答:“他脱掉帽子,只戴着头巾,是想暗示自己已经成年了。”

师搞笑:“他在向罗敷暗示自己已具备恋爱资格了是不是?”

(生一片哗然。)

一生答:“少年此举是为了向罗敷表达一份敬意,以此博得罗敷的好感。”

师质疑道:“脱帽礼是中世纪的欧洲才有的啊。”

又一生答:“他如此做,会显得意气风发,更有活力。”

(生又是一片哗然。)

师:“还有不同看法吗?”

后面的一位同学站了起来:“老师,少年初见罗敷时想看又不好意思盯着看,因而把手按在帽子上作掩饰,但罗敷实在是太美了,这位少年竟看呆了,他的手便在无意之中从头上滑下来,帽子也相随而下。”

(师鼓掌,生相和。)

杜甫《望岳》一诗的颈联为“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大多数老师在引导学生赏析时往往着眼于“决眦”一词,而对“归鸟”不甚在意。笔者在引导学生赏析时却不然。

笔者先问学生:“鸟儿何时归巢啊?”

生答:“傍晚。”

“作者在泰山脚下望了多长时间呢?”笔者追问道。

“从白天一直到傍晚。”生答道。

“在这长久的伫立当中,作者对泰山又倾注了怎样的感情呢?”笔者问道。

“喜爱与赞美。”生答道。

原本很朴素的“归鸟”一词,竟因师生之间的情境对话,而抖落出如此清新的画面,深沉的情感,怎不让人喜出望外。

四、譬喻法

语文课本中不乏传统的优秀篇目,但由于作品所反映年代较为久远,学生在品读的时候颇为吃力。倘若此时,教师能假借故事,阐述事理,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鲁迅《藤野先生》一文中曾写一个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抓获的中国人,学生在评判此人时就比较为难。见此情形,笔者便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强盗闯入一户人家,该家的公子面对强盗的暴行不但不奋起反击,反而在他们因分赃不均打起来时,帮助其中的一方攻击另一方。故事讲完后,笔者让学生来评一评这位公子。这一下学生就有话可说了,有说他是非不分的,有说他愚不可及的。如此一来,学生自然明白老师所讲故事中的“公子”就是那位侦探。

注释:

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处在重要的位置,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交流的重要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提问却一直彰显其独有的魅力,活跃在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中,所以,课堂提问有必要“老调重弹”。

一、相关概念界定

有效提问这一概念是针对无效提问与低效提问提出来的,为了更好的界定有效提问,需要明确何谓无效提问与低效提问,还有其各自的基本特点。

(一)无效提问

无效提问指的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无效的,这类提问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种类型:答非所问的问题;非常复杂的问题;教师能回答的问题;令人难堪的问题。

(二)低效提问

低效提问的问题一般是模糊问题、琐碎问题与抽象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看上去貌似很简单,但是假如教师无休止的问下去的话,肯定会让学生感到反感,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答案越来越模糊,这种模糊性的答案实际上并不是教师所看到的。

(三)有效提问

通过对无效提问与低效提问的考察,有效提问实际上指教师有目的、简洁明了的提出简短并且是发人深省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积极的回应与回答。有效问题的标准是:能够产生较为复杂的心理方面的活动效果,是经过需要分析、综合、评价与解决问题的活动;能够将问题进行清楚描述,并使学生理解教师问什么;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使学生能创造性与明确地做出相应的回应;问题的提出应该是恳请式的,让学生能回答出其最好的想法;让学生考虑重要的问题;尊重学生情感与意见的问题能产生好的气氛,使得学生能充分发挥自身观点之后,感觉到轻松;学生能从教师提供的材料之中对问题进行推导,允许其已经掌握好的知识去理解主要内涵;问题之中带有“为什么”的字眼,能帮助学生更专注思考问题等等。

二、有效提问的基本特点

上面对有效提问的含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有效提问的基本特点:一是清楚,主要是教师在提出问题清晰,让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回答;二是有目的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明确提出问题的真正目的何在,提问的真正目的是能激发学生想象力和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三是有组织,教师在提出具体的问题之前,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组织,根据学生认知发展层面与材料自身的发展顺序,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能形成清晰事件逻辑顺序,并和原有的知识构建新的联系;四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做到简洁,冗长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在理解上存在的混乱;一次只能提问一个问题,不要将多个问题罗列在一起,与此同时两个或者是多个问题很容易引发学生思维方面的混乱,很难把握好准确的答案。

三、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大部分老师都会遇到这类情况:在课堂上教师一个问题抛出来,全班鸦雀无声无人,或者仅有几只。平常比较积极发言的手。这样冷场、尴尬的课堂让上课教师头痛不已,常此下去不光令学生觉得上课无趣,也会打击到教师的积极性。当然究其缘由是多方面,语文学科本身的因素、教师方面的因素、问题设计上的因素,还有学生方面的因素等。

四、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新的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和学科重点都已发生了变化,那么,课堂教学手段也应做出相应的变化。而作为常规教学手段之一的课堂提问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以下几个方面都是值得考虑的因素。

(一)理清教材,解读文本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利用教材,教材是阅读的文本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把握、解读是设计有效课堂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教师对文本、教材的有效的理解、把握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之转换成一个个有效的问题,串联起整个课堂,那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前提了。

(二)控制好“度”,化难为易

语文是丰富多彩的,课堂是复杂多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剖析教学内容,在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学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精心设计问题。例如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对文本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到,要翻译这些句子也并非难事,如果将问题设计为:“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有哪些?将这些句子翻译过来?”学生会很快答出,问题没有难度,没有了思考的空间,也就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能力,那么稍作改动,变为“请用优美的语言创造性翻译文中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在思考时就要先想一想哪些句子是描写桃花林美景的,然后才能思考下一步如何作答。这样的提问既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又适合中考出题的方向,这样的课堂提问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面向全体,注重差异

第4篇

关键词:文言文 诵读教学 积累 创新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63-02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是博大精深而璀璨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同时文言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但是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难题,教学中,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教师也因为教学效果不理想而苦不堪言。要改变以上局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 重视诵读,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多年来诵读被看作学习文言文的传统的、重要的方法。但是因为文言文教学强调“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诵读时间被“剥夺”,课堂诵读指导则更缺少,使学生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汉语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含义,有些含义甚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学时可以适度淡化文言文“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让学生在适度的“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的轻松的读书氛围中,品味文质兼美的精神粮食。例如《孙权劝学》这篇文章内容言简意赅,人物对话生动传神,富有人情味,寥寥数语,使人感受到说话人的口吻,神态,心理。授课时我把重点放在朗读上。教学新课之初, 除按照课本注释的标音去读外,要求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做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之后小组之内自由读。要求分清句读,注意句中停顿,不能读破句。在此基础上再读,要求读出语气,读出情感。读出语气时要把握好轻重音,说话语调,要读出感情和气势。之后全班同学自由展示读,其他学生根据优劣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我只是点拨和引导。学生们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既感受到历史人物的魅力,又充分领悟到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达到了既传授知识,又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扫除了文字障碍、了解了文章大意,花了不少时间读课文,由最初的磕磕绊绊,到最终可以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这样做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学习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效果很好。

另外,对于一些经典美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欣赏。如对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赏析,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赏析等,这不仅仅出于中考的要求,更是增加学生文化积累、学会欣赏的要求。新课标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在诵读中理解、积累、感悟以及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在句读停顿起伏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以声求义,以声传情,以声品味,在读中学,以读促解,形成思想情感的共鸣与交融。反复诵读是学好文言文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文言文字变得有温度,让语言变得有声有色,让人物鲜活起来,把简单的故事读的丰满有情趣。这样才能体现文言语文课堂的语文味。

因此,文言文教学,就必须充分重视诵读和背诵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诵读的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初中课本中的重要文言文都要熟读成诵,尤其是《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名家名篇更要烂熟于心,惟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文言语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才能游刃有余。

2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的学习能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改变古文教学过程中一贯的“替”“灌”做法,这样做,既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为下一教学环节的开展作了很好的准备,可以实现课堂高率。

文言文中词汇的积累很重要。理由很简单,词汇古今变化最大,词汇要靠积累。词汇的积累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

初中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古文中部分虚词的含义及用法,如文言虚词“之”字比较常见,也很重要,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它的意思和用法十分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它的意义及用法有:

作助词用。有四种类型:(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水陆草木之花。(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必译出。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如:公将鼓之。(4)宾语前置标志。如: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代词用:(1)人称代词,译为“我”、“他们”、“她们”、“它”、“它们”。如:具答之。(2)指示代词,译为“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如: 渔人甚异之。

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辍耕之垄上。

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脱离具体的语境,对文言词语作过于琐碎的讲解分析,就会抹杀了文章的灵性,如果简单地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收到的效果也会甚微,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所以文言文教学授学生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下转65页)

(上接63页)

积累是领悟规律、培养能力的基础。学习文言文更需要丰富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苟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大纲要求“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其目的就是“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重在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以及文言文实际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教学的时候,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只有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才真正提高了。

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历史,介绍人物生活的背景和事件的前因后果,让学生在历史的氛围中感知文章的主旨

要指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认识传统文化,做到去粗取精,古为今用,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如《唐雎不辱使命》《公输》两篇课文分别提到了极具正义感和个性魅力的人物唐雎和子墨子。虽然角度不同,但是意图相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历史观和价值观来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授课中突出文章内容的同时,也应彰显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很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4 重视创新,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5篇

一、构建民主平等的提问环境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时故意施展“障眼法”,一个明明简单的问题却偏要故弄玄虚,人为地使之难以理解,导致学生答不出来,过后教师再亮出答案。这样的提问设计,长期使用势必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之情。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教师在提问环节中应该放下架子,虚心倾听,仔细揣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精心设计提问。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一方面教师要实行教学民主,给学生更多的自,使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伙伴的权利;一方面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有力的指导、引导、辅导、诱导,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高效的学习。其重点,一是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二是精心组织学习活动。提供学习平台,也就是创造氛围、空间,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时、人人有提问、发表、交流、展示的机会。精心组织学习活动,要点有:组织好自学,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组织好合作学习,既做到在互动中把学习引向深入,又做到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调控,以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总之,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建构,在这种组织、建构中,逐渐提高语文素养,形成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设置“拦路虎”,激起学生的解题欲望

当前我们面对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网络的普及,他们中的很多人早已精通电脑的操作,QQ、MSN等聊天工具早已走进了他们的生活,遇到书本上不会的知识他们会选择“百度”一下,而不是去请教老师,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在这样的学生面前变得模糊。但随之而来的弊端也正逐渐在这一代人身上显现:没有阅读较长文本的习惯;网络聊天表情达意大多以图标代替;对名著知之甚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不少学生学习课文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深入解读文本,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设置“拦路虎”,使每一位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和赏识,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余映潮老师在讲解《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时,在教学初始环节设置了一个问题:本文中最难准确翻译的是哪个字词?这个问题一抛出来,一下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每一名同学都认真地阅读文本,主动思考,积极举手回答自己的见解。很快,疏通课文这个教学步骤就顺利完成了,并且效果非常好,也为这节课后面的课文赏析环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当这些学生完成了教师设置的提问时,同时也就收获了思考钻研过的乐趣,并进一步增强了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通过高明的提问,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的促进者、引路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真正融入到文本中去。

三、以提高语文素养为宗旨,切忌“杂问”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该精心设计并且充分利用好每一个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发力点,转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文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如果教师只是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设计课堂提问,那么就忽视了学生的阅读体会,从而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钱梦龙先生依据丰富的教学实践,深入地挖掘了“提问”的内涵,他认为提问就是有目的设疑。匡锦认为:提问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式。

仍然以余映潮老师的一节公开课为例,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行文严谨、思路清晰但生动性欠缺的说明性课文时,他的教学创意是说明文思路分析能力训练。余老师设计了五个问题:1.分析第1、2两段与其后段落的关系;2.分析第3段与其后5个段的关系;3.分析“赵州桥”与“卢沟桥”的位置关系;4.分析“赵州桥”的两个段之间的关系;5.分析“卢沟桥”的三个段之间的关系。五个问题通过幻灯片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立刻被调动起来,有的在独自沉思,有的在你问我答,有的唇枪舌剑辩论起来。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激发了每一名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大家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每一名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和锻炼;同时也充分体现了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一内涵。

第6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价值;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悠悠古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璀璨文化。很多民族文化精华都引入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古代先贤们的博大思想、精深智慧、精妙哲理,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情况。面对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结晶的文言文,究竟该如何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呢?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流行说法:学生学语文,文言文、周树人、写作文成为三怕。这三怕值得我们教师反思,在害怕和厌恶的情绪下学习文言文,那么文言文的学习效率何在?文言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何在?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文言文现状

教师的文言文教学不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习,教法单一乏味,致使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学习兴趣更无从谈起。一些教师认为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就在于字词疏通,字词句意思理解了,文章就基本理解了。他们只注重字字落实,上课花大量时间疏通字词,逐字逐句翻译。有的教师备课囫囵吞枣,草草了事,只知道照搬教科书和“教参”,根本忽视学情,僵化地套用一种或几种课堂教学模式。文言文的人文价值、文化深意荡然无存,这样的文言文教学枯燥乏味,没有感染力,没有生命力。

(二)学生学习文言文现状

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学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已经完全跟不上时代的潮流。“现在的潮时代,大家都说网络潮语,谁去学那些老掉牙的‘古董’(指文言文)?”所以很多同学认为应该多接触新鲜事物、时代流行语,如“也是醉了”“且行且珍惜”“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成为他们经常交流的语句。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意义,他们不会也不屑去深究,于是就硬着头皮敷衍了事来学习。有些同学为了考试而学,那也是考前匆匆突击背诵整理,考完就完全放之脑后。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新事物的不断涌现,让90后、00后这一代赶潮流的学生越来越疏离文言文,文言文教学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二、明确价值,激发学习内驱力

上述现象告诉我们,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认识不清,缺乏学习的欲望和内需,这是影响文言文学习效果的首要因素。因此,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言文的价值所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就已经向文言文有效教学迈进了一步。

(一)引导学生发掘文言文的应用价值

首先,学习文言文可以促进文学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现代汉语中的很多成语、文化常识、习俗等都是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学习了文言文,对这些成语、俗语、文化常识会理解更透彻,运用起来也会更准确自如。如“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学生经常把“源”字写成“园”。后来学了《桃花源记》,明白“桃花源”是在溪水的源头处,因此“世外桃源”就不会写成“世外桃园”了。其次,学习文言文可以促进写作素养的提高。如写作素材的积累,像《孙权劝学》《隆中对》《陈涉世家》等就可以增加学生写作历史人物的素材;像《论语》《孟子》《礼记》及唐宋家的文章包含了很多治学为人处世的箴言,如果在作文中巧妙引用,那么学生的习作在文采和思想上都将增辉不少。积累一定的文言文也有助于改进写作中的语言表达。韩军曾说过,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古文,打好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来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比较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

(二)引领学生感受文言文的文化价值

文言文涵盖了古代文化的精粹,是反映古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好好利用,尽量多拓展课文相关资料,如写作的社会背景、作者经历、作者思想等,这样学生认识到的是整个古代的文化传承变迁,也能真正认识到古代文化精华对于现代人的意义。诺贝尔奖获得者曾提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可见世界顶尖人才对中国传统思想的认可和重视。先秦诸子散文中,有许多传统美德精神光耀千古。也可以不时给学生介绍一些在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之下走向成功的人。如杨振宁先生,他曾说,影响他最深的不是他专长的物理学,而是两千多年前的孟子思想,因为幼年时所背的《孟子》在他心中形成了不可磨灭的思想准绳,成为他日后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学生听了以后,惊讶的同时也感叹,原来文言文也有如此的影响力,这无形中就增强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和动力。

三、促进文言文学习的有效途径

在阐明文言文的价值、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教师也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常文言文教学有诵读法、质疑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那么是否可以探索尝试运用现代元素来促进文言文学习呢?余文森教授认为,教学是否有实效最重要的是看学生是否有学习主动性以及是否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肯定是能改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投入学习,让他们能自主参与到文言文课堂中,能丰富学习文言文的体验等。

(一)拉近古今的距离

文言文堪称中华文化的精华,只是学生觉得文言文同现实生活的距离太遥远,很难理解古人的精妙情思。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把课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拉近文言文与生活的距离,让他们认识到经典其实很实用很有价值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大家都知道于丹的《论语心得》,它之所以能够吸引广大读者,就是因为于丹能尽量联系生活的事例来解读《论语》,把《论语》生活化了,拉近了大众和传统文化的距离。她的这一做法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如教学《〈论语〉十二章》时,我首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去周游列国,在前往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这个孩子霸道地拦住了他的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能继续通行。一个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回话说:“那么,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它的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之后,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呀,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故事讲完了,我问学生:你怎么评价故事中的这个老师?他是谁?这样的导入首先给学生一个谦虚好学的孔子印象,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就会结合日常生活的事例,理解难度降低了,理解深度加深了。学完文章后,我又提到这一故事,问学生这一个事例证明了文章中的哪些格言。这就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联系起来了,学生对这两则语录的理解当然是更进一层了。然后追问学生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和这两则格言相符或相悖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经历和感受。这样学生自然就得到了思想情感的熏陶,无形中会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行反思修正,“见贤思齐”就在课堂上产生了,岂不妙哉?

(二)运用网络流行语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网络已经非常普及,网络流行语、年度热词纷纷亮相,层出不穷,这些“流行语”“热词”成为现代人语言交流的“新宠”。在这样的时代,网络语言无疑给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如此看来,面对当前覆盖生活方方面面的网络语言,语文教师不能全部采取拒绝排斥的态度,而应该抓住时机为我所用,这在文言文教学中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如看了《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学生对张岱这一痴人很是好奇。我借鉴了网上最潮老师的教学方法,在大量介绍了作者的资料后,结合文章让学生理解张岱的“痴”,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现在的流行语瓜、雷、囧、呆代替“痴”,你会用哪一个,把这个字代进去读读文章,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对此极为兴奋,课上出现了好几个版本的“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而且学生对这些网络流行语都非常熟悉,解释起来颇有现代味道,这就把文言文学习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难以理解的古人的思想也和现今社会打通了,学生自然印象深刻,自然也喜欢上文言文课了。学生在课后还抛出了一句流行语:师上的不是课,是寂寞。

(三)巧妙编演课本剧

初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有些叙事的文章,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活,很适合用课本剧的形式来增进对文章的理解,如《陈太丘与友期》《邹忌讽齐王纳谏》《孙权劝学》《愚公移山》《陈涉世家》《曹刿论战》等。这里的课本剧不是指经过长期训练搬上舞台的,而是课堂教学中的小表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人物有邹忌、妻、妾、客、君王等。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表演这一任务布置下去,学生分组编写好剧本,确定好角色,熟悉自己要表演角色的对白,想好一些环节的衔接,补充一些自己认为合适的情节话语。每组同学演完之后,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作点评,指出他们表演中的优缺点,评论他们的表演和课文的实质内涵是否一致,对他们的表演有什么建议等。这样的点评其实就是对人物风貌的良好再现、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人物精神的领略,这是在表演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

(四)结合影视歌作品

《新课标》实施建议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部分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可以包含电影、电视、广播等。由此可知,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忽略影视作品这一教学资源的恰当运用。

1.合理引入影视作品

如今媒体飞速发展,电影电视已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也深受中学生喜爱。这时,在文言文教学中恰当加以运用,充分发挥其直观形象的优点,通过形象鲜活的画面,帮助学生了解那个距离现今久远的世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时为了表演需要,影视剧对文言文作品要进行改编,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观看影片后与课文进行比较研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如教学《隆中对》时,我引入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让学生认真观看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特别是主要人物诸葛亮、刘备。看完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指出和文言文原文相比,电视表演的优劣。学生纷纷扬扬讨论后,师生再一起交流总结。这时,很多惊人之语便从学生口中说出来了。有些同学指出了电视表演中的一些小纰漏,有的同学甚至能联系诸葛亮的其他事件来评价电视表演,达到意料之外的极佳效果。当然,影视作品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把语文课上成影视欣赏课,这就失去了文言文教学的初衷,也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2.巧妙结合流行歌曲中的“古风”“中国风”元素

“古风”“中国风”是近几年音乐界出现的一种风格,“古风”是指具有古代的风韵,而“中国风”主要是指在歌词中融入古诗词句或者化用诗词的意象意境。近几年,“古风”“中国风”元素在网络中非常流行,甚至网络流行起歌词和文言文的互译,让传统和流行巧妙结合起来。这也给我们文言文教学带来启示,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并不矛盾,流行文化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比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时,在了解了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这首歌的歌词和课文有什么联系,请你根据课文评价一下这一歌词创作。这个问题一抛出,有些学生马上精神高涨,因为他们对《愚公移山》这首歌很感兴趣,于是边回忆歌词边讨论。课堂其乐融融,学生非常投入,而且结合歌词,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愚公的不怕困难坚忍执着的意志力和精神。最后我让同学们共唱《愚公移山》歌曲,记住这个非同一般的“愚公”。这一节课没有传统课堂的追问、逼问下学生眉头紧皱、昏昏欲睡的情景,而是在非常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这和新课标倡导的让学生有个人的独特体验是不谋而合的。

以上列举了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实践,但任何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如果教学文言文时矫枉过正,过分追求形式,如滥用多媒体、滥用影视歌作品、随意讨论探究、放任自流美其名曰自主发现式学习等,片面理解新课标的精神,摒弃了传统的讲授法、诵读法、训诂法等教学方式。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低效学习,课堂上看似热热闹闹,学生似乎讨论得很热烈,但最终学生对重要内容却模糊不清一知半解,这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的问题。总之,我们需要找到贴近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合适方法,加以灵活运用,巧妙把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文化教学中,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体现文言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