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1: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藤野先生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生本教学;以学定教;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一、生本教学、以学定教的理论基础
生本教学、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以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这种教育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根源。
1.人本思想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正逐步摆脱愚昧野蛮的生活,开始追寻自由、平等、博爱的现代文明,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权利,追寻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的主题。
2.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中人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了生本理念的提出,才有了“一切皆语文”、“功在语文外”的观念和说法。
3.学习的本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及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生本理念,以学定教。
二、生本教学、以学定教的具体举措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是服从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课堂气氛严肃,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不能畅所欲言,发表意见。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生本教学、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倡导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赏识学生
积极的情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学会从内心里真正地尊重学生,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要经常地表扬和鼓励他们。特别是对学习差,有“问题”学生,教师要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解与宽容。这样,学生就会树立起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对老师产生热爱、依恋的情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主动学习。
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因而给教师创设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因此在备课中,教师要在教学大纲的指引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甚至根据学生的基础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总之,教学要围绕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围绕考试指挥棒进行。
3.创设和谐民主、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造出轻松愉悦,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才能身心放松,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藤野先生成了一位仍然活着的鲁迅的老师,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藤野先生的事迹,以及他与鲁迅交往的一些片段,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位仰慕鲁迅和藤野先生的采访者,让他们用自己的心灵与文本和屏幕上的鲁迅、藤野先生交流,对话。在想象中,在我创设的氛围中,学生跨越百年的历史尘埃,一席海水的相隔,与这些故去的人物对话。
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情感的积淀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一些看上去似乎普普通通的教师批改作业,关心中国妇女生活的生活琐事,为什么会让鲁迅记忆如此深刻,如果放在现代社会中,你会感动吗?这个问题涉及面很广,也很有深度,是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民族情感以及中国人特有心态的一个深入挖掘,学生畅所欲言,激烈争辩,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4.避免给学生讲标准答案,重视学习的“导”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心中总有个标准答案,习惯于给学生讲标准答案,学生的一点点带有创新的想法都被教师作为错误的答案予以扼杀。“以生为本”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导而不是讲标准答案。
三、结语
教无定法,教无常法,我们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锐意进取。积极倡导“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情趣和活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群英.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学理论,(2010)29
[2]肖景申.浅谈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11(5):39
[3]许传国,汪伟.浅谈生本理念下的语文教学[J].学语文,2011(6):13-14
[4]肖景申.浅谈生本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科学,2011(5):39
一、解题导入法
解题,即从分析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注意教材的内容。很多时候,文章的标题和课文内容有很大的联系,通过分析课题,能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这样导入:“你的童年有印象深刻,令你难以忘怀的人或者事吗?大多数同学的童年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自由、天真、欢乐……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鲁迅先生的童年,感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生活,聆听他那向往美好自由的动人旋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样的导入可以迅速牵住文章主线,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故事导入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感受到,在课堂上提到课外内容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往往很高,对这些课外内容特别感兴趣。所以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效果显著。如在教学《父母的心》一课时,我为学生讲了《小男孩和苹果树》的故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有一棵苹果树,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来跟他玩,摘苹果吃,在树荫里打盹,他爱这棵苹果树,苹果树也爱他。小男孩长大了,他不再跟苹果树玩了。一天他回到苹果树身旁,看起来很难过。他对苹果树说:‘我需要玩具,我需要钱买玩具。’苹果树让他把苹果摘下来拿去卖钱。小男孩把所有的苹果摘光了,然后快乐地离去。摘了苹果后,小男孩再没有来看过苹果树,直到他长成一个男人。一天,他回到苹果树这里,对苹果树说:‘我需要一所房子安身,你能帮助我吗?’苹果树让他砍掉所有的树枝拿去盖房子。男人打起精神来,他砍掉了所有的树枝,然后快乐地离去。……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玩。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就离开父母,只有当我们有需要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无论怎样,父母都一直在那里,尽一切所能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只为我们快乐。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心,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通过这种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创设情境导入法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针对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愉悦的情感进入课文的意境。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我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多媒体课件出示春天的画面:绿油油的春草生机盎然,和煦的春风轻拂柔嫩的柳条,争妍斗艳的春花竞相开放,细细的春雨滋润着大地,一群群孩子在春天里嬉戏玩耍。同学们,这就是春天――一个孕育生命的季节,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一个绽放美丽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的《春》。”运用这样的方法,创设符合课文的情境,使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得到美的享受,同时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提高课堂实效。
四、联系旧知导入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在教授新课的时候,如果联系之前学过的内容,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加深印象。比如在教《藤野先生》一课时,我这样导入:“以前我们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老先生方正、质朴、博学,让童年的鲁迅尊敬、信服。但鲁迅先生也这样回忆道:‘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是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鲁迅先生为什么对他有这样深厚的感情呢?”这样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到新课中。
五、设计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成功》一课时,上课开始,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人都渴望获得成功,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但是如何才能获得成功,却是我们每个人都思考过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你是如何想的?”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可以制造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对课文产生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设计问题导入的关键是在设计问题上,设计的问题鲜明突出,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产生共鸣,让学生有探究欲望,让学生集中思维和注意力,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学生沿着线索积极主动地合作探究进而找到答案,这样就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影视资料导入法
关键词:重视教材;个性解读;活化教材
对于每一个走进课堂,直接面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始终是围绕着语文课教什么、如何教而发生的。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不断翻新的今天,我们似乎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过于求新,追求轰轰烈烈的革新。一节课表面上是师生互动,喧哗热闹,但实际上留存在学生脑海中的精华并不多,甚至没有。纵观我们身边的一些例子,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舍弃课本,课外寻文
有些教师觉得课本内容尤其是一些经典课文陈旧了,就一味地从杂志、网络上选择一些时文给学生,却忽视了去思考这些文章究竟适不适合学生。
二、依赖课件,忽视文本
因为现在教学多媒体的普及,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会儿出图片,一会儿放视频,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去深入解读文本本身,甚至连朗读课文都没有很好地落实,以至于学生学完了还不记得课文内容、读起课文来结结巴巴。
三、依赖教参,照本宣科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教参,缺乏自己的思考或者没有深入地解读文本,变成了教参复读机、留声机,这样学生充其量也就是混个教参答案,究竟能从课本中领悟多少,却是个未知数。
如今,“大语文观”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革新教学模式,树立课程意识”也已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焦点。然而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始终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反复思考的问题。细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要求:“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可见,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是从“本”出发,它是源自文本、立足文本、重视文本,这也就是我们课堂教学时总提的“教好教材”。如何“教好”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
教好教材,在这里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要重视课本,让语文教学走出“看似热闹”的课堂怪圈,重新返璞归真;二是如何活化教材,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素养。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它应该摒弃那种看似热闹的表演,回归朴素扎实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有所收获,让教师在坚实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真正提升。
针对一开始我提出的一些教学弊端现象,能做到从“本”出发,就可以避免和解决。
1.从“本”出发,是重视课本课文的教学,特别是经典课文的解读
从课外寻找文章好不好?有没有必要?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向课外拓展阅读必须以课本为依托,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由课内逐渐走向课外。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教师教学中应该着力把单元里的课文讲深讲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从而活用它去解读一些新的小说。再如第五单元是古典文学单元,那么可以通过扎实的课文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鉴赏古典小说的美,这样有立足点的课程教学才是有效的。
我们的课本里有许多经典名家的作品,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背影》《老王》《我的母亲》都是写人的典范,我们通过学习不仅能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还能从中学到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这里就以《藤野先生》和《我的母亲》为例。《藤野先生》一文关于“我”和藤野的相识、相处到相知,是写身边人和师长的很好模仿范例。初识藤野时,描绘了他的外貌,相处阶段精选了四件事情,从不同方面表现藤野的性格品质,描写注重对话与神态。这些正是中学生记叙文写作中所欠缺的,学生完全可以进行模仿写作。再如的《我的母亲》,它在选材上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文中的母亲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富有层次的。这关键就在选材,首先描绘的是母亲对我的关怀与爱护,这是慈母,是第一层。接着写母亲对我学习的督促和做人的管教,是我的严师,这是第二层。最后又写了母亲的为人――宽容善良和刚气的一面,这是对我无言的身教,是第三层,也是最高的境界。这样文章的选材就富有梯度了,其实我们在写作时描绘自己的父母,也可以选择不同层面的材料,把人物表现得丰满感人,而不是干瘪瘪地只能写出“妈妈关心我”“妈妈照顾我”等乏味陈旧的内容。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深入思考探究课文的基础上。
那么如何向课外延伸呢?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是这样一种方法――以课本为依托,拓展阅读范围。
我们课本中的课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在教授课文的同时,适当介绍课文的作者以及他的其他优秀作品,则不失为“趁热打铁”的好办法。这种渗透在平日教学过程中的读本延伸正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她的《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我很重要》等名篇;学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时,不妨读读他的《荷花淀》,品味一下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语文课本八年级(上)中有当代散文家余秋雨的《信客》,而不少学生都读过他的《文化苦旅》等散文集,我就抓住时机推荐了他的《坡突围》(配乐朗诵)。这样学生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学习兴趣,把读后听后的感受写进平时的练笔里,我在批改时常能发现今天这位学生介绍某本书,下次另一位学生就在练笔中提到读该书后的感受。此接彼连,班级里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由学习课文入手,到了解作者,进而阅读相关的其他文章或作品,无形中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阅读的兴趣也浓厚了。
2.从“本”出发,就是要深入解读文本,教师对课文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一味地死守旧教学的条条框框。但我认为,“用教材教”的前提是“教好教材”,而“教好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师深入探究文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感悟。比如对《老王》的上法,教师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从解读老王的不幸到解读杨绛的不幸,抓住“幸运与不幸”深入探讨,充满人文关注,学生获益良多。再如《端午的鸭蛋》一课,可以先告诉学生汪曾祺写作此文的年纪,然后抛出问题:“为什么他对家乡的鸭蛋如此念念不忘?”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再如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传统上法是从开头理情节,然后分析人物形象,再到主题,但也可以大胆采用新的方法解读,首先把部分挑出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集中分析此刻亲人的相逢,菲利普夫妇心理大起大落的原因,进而探讨小说的主题。
3.从“本”出发,就是要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理解
深入解读课文,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模式“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1)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在预习课文时,弄清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做上标记并设计相关问题,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现。
(2)读中求悟,以悟促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提供意境画面,让学生边欣赏边朗读;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声情并茂、投入地读;还可以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在读中求解。交流由读所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能力,并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当然,从“本”出发,仅仅停留在课本教学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活学活用,把语文课程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的魅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教材中有关自然景物的优美描写,有河流山川的壮丽美,有花草树木的生机美、秀丽美,还有名胜古迹的神奇美,但是绝大多数在千里万里之遥,不可能让学生随时身临其境。这时,电教多媒体可以助一臂之力,通过优美的风景视频再现课文景物,让学生感到美景即在眼前,并进入其景可观、其物可赏、其声可闻的境地,受到美的熏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学生思考与想象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课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的灵感。例如,在讲解课文时,采用多媒体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可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引导学生打开说话的窗户:让学生通过听录制的各种声音展开想象,将周围环境、人物、事物联系起来编故事;看幻灯片展示的故事情节,想象故事的开头,或交代故事的结尾,逆向推想故事的起因和经过;看配乐录像,引导观察人物或动物的动作、表情并进行描述。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可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3、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
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好多媒体应该注意的问题
1、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设计课件时,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研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几个重要环节,如“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迁移形成能力——拓展知识开阔视野”的实施,并将其编制在课件中,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并能主动选择学习的内容。同时,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应该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
2、课件的使用应是必要的、灵活的、易用的
(1)课件制作,首先要考虑的是课件的教学价值,即这堂课是否有使用课件的必要,如果传统的教学模式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没有必要化费大量的精力去制作课件。因而,在确定制作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效果的内容,即课件是必要的。
(2)课件在素材的组织上应是灵活的,准备的素材要多,将它用菜单的形式提供出来。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调整,确定哪些该用、哪些可以不用,哪些该详细讲、哪些该略讲。同时,要能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随时调整教学进程。不宜把素材制作成固定的模式,非那么讲不可。
(3)课件在操作上应是简捷方便的,这样可以让教师在上课时把注意力集中在组织教学上。要确保教师的教学过程不作电脑的过程所羁绊,课件应该能用键盘或鼠标简捷地控制教学进程,每一个画面的继续可以按一下鼠标或用空格键来进行。
3、要用准时机、突出实效
(1)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图像显示模拟逼真,能够使教学内容形象化、表现手法多样化,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多路刺激,从而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讲授课文时,运用多媒体,加深理解。
第一,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情节。第二,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挖掘人物形象。课本中的许多优秀人物形象需要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与可贵精神,如毫无民族偏见和具有严谨求实精神的藤野先生……我们都可以制成课件,上课时把图文并茂的课件放映出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回忆,使文中人物的品德感动人、信念鼓舞人、心灵震撼人,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从而了解人物形象。第三,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以充分体会各种语言。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设情境 兴趣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保持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秘诀。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趣味诱导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的设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变单一知识目标为多元目标。语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变统一目标为多层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要实施导学,将学生散放的心吸引到课堂学习目标上来。成功的导入,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把学生带入思维和兴奋之中,为教学创造最佳的时机。
1.故事导入法。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讲述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有趣或新奇的小故事,导入,新课会产生一唱三叹的效果。例如,教《谈骨气》前,讲述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领取美国救济粮的故事。教《滥竽充数》时由南郭先生的故事导入。
2.歌曲导入法。利用影视歌曲导入新课,可以叩击学生的心扉,点燃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进入文章的情境。例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放唱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风风火火闯九州》。教师引导:“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句歌词在哪个人物身上体现得最鲜明?依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教《孤独之旅》时由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导入。教《春》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
3.诗词导入法。讲授新课之前,朗诵或播放或吟唱与课文有关的诗词,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教《有的人》由鲁迅的《自嘲》诗导入。教《菜园小记》由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导入。
4.影视导入法。利用影视、录像、影碟等放映精彩片段,吸引学生,激发兴趣。例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先放映反映1998年抗洪题材的影视作品《惊涛骇浪》的片段,让学生从视觉上领略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的胸怀。教《泰坦尼克号》(节选)时放映《泰坦尼克号》影片中杰克与罗丝在沉船后的生离死别的片段,再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5.图示导入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课文内容制做成课件,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导入所学内容。例如,教《藤野先生》、《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狼》、《皇帝的新装》等文章时将课文内容以图片的形式投影出来,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形式灵活多样,开拓知识面,激发求知欲
心理学上讲:“兴趣与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的事物优先地给予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到所学的知识需要了解,需要掌握,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学生创新性人格。教师要设身处地地关心、呵护、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1.教材切入要有独创性。独到的切入点能创造想象环境,激活想象欲望,引导多向思维,鼓励创新见解。学习鲁迅的《社戏》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采用了这样的切入点:假如你要和他们交朋友,你最喜欢(A、鲁迅B、双喜C、阿发D、其他少年),理由。这一切入点有很强的独创性,一经出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独到的切入点带动了整篇文章的创新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的老师》(魏巍)一文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处理方式,其效果更佳。
2.课堂提问要有激活性。教师要善于把握和抓住课堂设疑释难的时机,积极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给学生充分考虑的时间与遐想的空间,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寻求言之有理的见解。教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议题:你认为南郭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学生结合课文和动画内容深入挖掘。他们认为:南郭先生是一个靠吃“大锅饭”、混日子的人;南郭先生是一个具有自知之明的人;南郭先生是一个能够紧跟时代步伐的人……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么多合乎情理的中肯的评价,是因为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针对课文的理解,各类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收获。教《木兰诗》也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议题:你认为,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课堂并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实质性的认知交流。这些现象主要有:
1过分依赖多媒体,“机灌”代替“人灌”
一些教师认为,只要有了多媒体,就可以代替教师的讲解,就可以便捷的为学生“排忧解难”,于是就化大力设计与实施“人机对话”,忽视并弱化了教育的本质――“师生交往”。如一位教师教学《藤野先生》,一上课就是点鼠标,屏幕上依次显示课文标题、教学提示、字词理解、练习要求、讨论问题等。在字词理解、讨论问题时都以动画演示方式呈现答案。整个课堂好不热闹,教师可以不多说话,不写一个字,不再吃“粉笔灰”。表面上看,学生发言积极,操作气氛浓郁,整堂课水到渠成。但仔细一分析,这样的课,只要课前反复演练媒体操作,无论谁都可以上下来。这种课堂,教师虽然在行为上操纵着多媒体,但精神却被多媒体所操纵;学生视听虽然被多媒体所吸引,但思维却被多媒体所束缚,师生共同成为“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人”。
2忽视生成,千方百计地维护多媒体的预设性
下面是一堂公开课的一个片断,教学内容是复习不等式的解法。师出示练习题:已知点P(2-m, 12m)关于X轴的对称点P'在第四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解答后。
师:大家是怎么解答的?
生:因为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P'在第四象限,所以点P在第一象限,所以可列不等式组2-m〉0且 12m>0,解得0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我们来看一下这道题,因为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P'在第四象限,所以点P'的坐标是(2-m,- m),得不等式组2-12m〉0且- 12m
(多媒体展示教师的解答方法)
上面这个环节中,学生的分析无疑是精彩的,但教师却没能细心聆听,给学生的分析方法充分的肯定与鼓励,真是非常遗憾。这种逆向思维正是大多数学生所缺乏而需要提倡的,但这位教师却让这位学生闪现的智慧火花自生自灭了。因为老师急于展示课件,出示提前的预设,这无疑统一了学生的思想,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固守预设,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没有在对话中生成“对话”,此乃又一遗憾。
3为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画蛇添足
一节市级课题的开题汇报课,教学内容是《圆锥的体积》。教学过程中,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要研究的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然后学生四人一组,用河沙及自制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模型进行试验,各小组同学通过合作,用圆锥体装沙倒入圆柱体中,或圆柱体装满沙再腾入圆锥中。很快,各小组都得出结论:满满三圆锥的河沙刚好装满与它等底等高的一圆柱,或一圆柱的河沙恰好由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三次腾完。在各小组口述自己的结论之后,老师此时却用课件重复了学生刚才试验的过程,不过是将装沙改成了装水。学生通过动手,既有了感性认识,又都有了理性的结论,何须老师再次演示,不成了多此一举吗?所以,多媒体教学,要符合实际,讲求实用,追求实效,切忌画蛇添足。
4教学手段与教学目的错位
课堂教学是目的,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应该为教学服务。但不少课两者关系处理不当,有的手段与目的没有服务关系,互相脱节;有的为手段而手段,音像的使用没有必然性,更没有带来教学效益的提高;有的喧宾夺主,手段成了主体。一位老师在教学《出师表》时,用视频反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相关片断(因为电视剧中该内容只有两三分钟,所以得反复重播),并配上了课文朗读,使得音像、听读时间就大大超过了语言超作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的性质已发生了变化,已不再是语文课,而成了音像欣赏课,且学生重复数次观看一个画面之后,已早生倦意。试问:老师用一个电视片断,一段标准的朗读就能让学生悟出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吗?语文具有“言尽而意无穷”、“直觉”、“顿悟”的美学特征,是无法完全用直观手段表达出来的,需要读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和认识为基础,理解、感悟,滋生出形象、意义。而多媒体其实就是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对课文非语言讲解性的分析。老师将自己的解读、认知强加给学生,实在有违“课程标准”所提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理念。所以,视听代替不了朗读,只有通过反复的读,让学生从读中临其境,闻其声,见其人,悟其境,明其理;让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去积累,才能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文而异,选择恰当的手段或方法,不可生搬硬套,追赶时髦。
一、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都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很狭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和认识倾向,对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具有定向、推动和激励作用。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时,就会乐意学习,并表现出高度集中的注意和敏锐的感知。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堂上应听不到指责声,感受不到压抑感。哪怕学生得出的是不正确的结论,教师都应满腔热情地予以引导和纠正,切忌生硬否定甚至讽刺,以免泯灭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比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时,课前可以设计一项开放性的预习作业——“走近月球”:(1)关于月亮的传统故事你知道哪些?(2)有关月亮的成语、对联、诗词名句你知道多少?(3)月球上的环境和我们地球一样吗?它上面究竟有些什么?(4)人类什么时候首次登上月球,我们国家的登月计划叫什么?(5)你认为人类该如何开发利用月球?这些问题的设计,给了学生查找资料、合作交流的机会。课堂上,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就有了探究兴趣,就能达到既立足于文本又跳出文本,进行迁移性、发散性的多角度的探究的阅读效果。
二、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情境是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手段,情景对人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利用情景教学,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里驰骋想象,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文章。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情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展示。优美的散文、古诗可配以乐器、图画,说明文设置电子课件,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悟出作者的情感,陶冶情操,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学习课文《贝多芬》可以让学生聆听《命运交响曲》,领悟“命运在敲门”的韵味;学习课文《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可以唱国歌,体验爱国情怀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把握和体会。学习《安塞腰鼓》一文时,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置身于黄土高原鼓声震天的场景中,学生内心因擂鼓那冲劲和节奏鲜明的隆隆鼓声而兴奋,为安塞腰鼓而深深震撼。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感知程度,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学习愉悦感。
三、比较阅读,提高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可以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如,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林清玄的《光之香》,先让学生从这三篇文中找出共性,它们都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语言都很优美。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叙事性的散文是通过事件直接抒发感情的,抒情性散文是通过象征意义的手法表达感情的,哲理性散文语言意味深长,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当学生掌握了这些不同特点以后,再从课外寻找相关散文阅读进行比较。
此外,我还将相同或相近主旨不同作者的文章进行比较,如:杜甫《春望》与张岱《湖心亭看雪》,同样是“悲”,杜甫表现出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而张岱更多的是面对历史走向的无奈。还可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鲁迅,教材中收录的鲁迅作品计有: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藤野先生》,杂文《最先与最后》等。这几篇作品,体裁不一,主题各异,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一个多面的鲁迅形象。还有梁启超,他的两篇作品《少年中国说》和《学问与趣味》被收录进语文教材。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对梁启超的文风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这位文学大师的人品有所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和品味语言的能力。有时,还可以将中外同种体裁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
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开展一些[LUNWE.1kejian.com ]语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新的语文标准强调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怎样开展语文课外活动呢?
1.扩大阅读量。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创办图书角、剪贴材料、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读书报告会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交流。还应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把读书的感受写下来,并摘录精彩的词句。
2.注重独立性。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只有提供给学生个人活动的机会,如采访、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书等,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
文章的意蕴美,是作家按照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观点,依照美学规律寄托的某种理想。它铸就了语文的博大精深。在语言、节奏、结构、形象、意境、人性、伦理等众多元素所构成的美学系统中,意蕴美是深层次的,包孕在外表形态中,深裹在意象层内,“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白雨斋词话》)。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充分挖掘文本内涵,享受语文的意蕴美,成了提高学生品位、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品词析句,寻求语文的意蕴美
语言是灵魂的外衣。对文本优美词句或重点段落的赏析,不但能体会作者高明的语言技巧,而且能寻找和把握文本所蕴含的深层次的美学思想。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学生从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色,幽幽的荷香,很容易领略到荷塘月色的静谧朦胧之美,但透过这几乎可以触摸到的自然美,学生会揣摸到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呢?显然,这是属于文本意蕴范畴的美学思想。教学时,如果不加以引导启发,学生难以把握。
于是,教师相机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极力表现荷塘月色的静穆美、朦胧美、和谐美?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研读“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学生似乎感受到了作者那种无处不在、挥之不去的孤独与苦闷心绪。再次品读,学生恍然大悟:作者在寻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理想之美。
二、放飞想象,感悟语文的意蕴美
感悟文本的意蕴,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人物以及细节,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现有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背景之中,进行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中学生的文化差异,在领略感悟文本的意蕴美时,会呈现许多不同。启发学生想象,会使文本的意蕴更丰满,得到心灵的震撼更强烈。如鲁迅的《孔乙己》中,“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在孔乙己迂腐而又善良的人性后面,蕴藏着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想象:孔乙己怎样喜欢孩子?孩子又是怎样捉弄他的?通过想象,学生会真切地明白:本该天真无瑕的孩子也受到了病态社会的影响,从小就不愿与人为善。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自身因素造成的,它属于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而且是众多的社会因素造成的,它又属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悲剧。
深受这悲剧美的感召,学生心底里会不由自主地呐喊:要改变国人的命运,必须先着手改造这病态的社会。
三、沟通心灵,体验语文的意蕴美
让学生以某种角色设身处地与主人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体验文本所隐含的意蕴美,其效果比空洞的说教、条分缕析的讲解、纷繁杂乱的训练要好许多。各种教学手段的配合使用,学生沟通的频率、心灵震撼的有效度会有明显的提高。
1、图片沟通。语言文字的描述,并不全有具体的或朦胧的图画,充分利用图片可将文字描述的内容直接诉诸视觉,产生空间感和质效感,给学生极大的思维空间,方便学生走进主人公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体验文本的意蕴美。
2、媒体创意。借助多媒体计算机,集图像、音乐、文字为一体的灵活可控的信息处理优势,设计动静结合的多媒体语文课件,创设出格调高雅、画面引人入胜、旋律和谐动听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作品,领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充满意蕴的艺术美,获得领悟事理的审美愉悦。
3、表演感悟。爱动,好表演是学生的天性。让学生扮演角色,表演课本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人物形象、思想内容的理解,提高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深刻地体验到文本触及心灵的意蕴美。
四、关注生命,延伸语文的意蕴美
审美教育,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善于从教学文本中发现美,更在于找到美,心灵受到感动后,该怎样做。当欢乐或泪水洒满阅读之旅后,灵魂会因之而飞升,倘若灵魂飞升后双脚仍死死留在原处,这的确是教育的悲哀。因此,延续美的教育还应该放在“人应该怎么生活”这个主题上。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师一方面要教育他们关爱、珍惜自身生命,了解人类生命的价值,俯察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意义,进而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另一方面,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永远是养育人的母体,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于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感悟、体验文本所表达的意蕴美之后,千万别忘记激励学生用美的习惯生活,把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改造成处处洋溢着美的世界。
自2002年至今,我校语文组一直在探索实践一种教学法——“五文”教学法,并形成了初步的框架和理论。
“五文”,即文字、文本、文学、文化、文明,即感悟文字、阐释文本、鉴赏文学、滋养文化,传承文明。这五个方面有时是各自独立、逐层递进的,更多时候是互相渗透、彼此融合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读文本,对待文本我们着力使学生在四个方面受益:知识和能力(即文字)上有所增进,文学技巧和思想性(即文学)上有所感悟,知识和视野(即文化)上有所拓展,思想情感和道德(即文明)上有所提升。概括讲,就是要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驾驭文本。
感悟文字
汉字是表意文字,遣词造句主要依靠语感和对词语语境意义的把握。文字和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汉文化的载体,语文教学必须从感悟文字、品味语言出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汉民族语教育,是我国的语文教学之‘魂’”(钱梦龙语)。淡化了对汉字的感悟,就动摇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语文学习,首先是从阅读文字开始的,以文字为依托,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强化语言文字教育的主要途径还是立足文本,依靠它我们可以训练语言能力,同时培养人文情怀。若冷落了文本,让学生主要观看课件或视频,则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真。
阐释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待文本,我们本着一个总的原则:要综合考量其中的语言、认知、思维、科学、艺术、情感道德、写作模仿等价值,要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得到充分训练。
首先,要确定正确合理的教学内容,据此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王荣生教授认为,从教学内容角度评价,好课的“理想标准”有三条:“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1]确立教学内容,应该立足挖掘文本的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能力性等几个方面,在这几个维度的统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文本,还要关心学生是不是驻留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语文体验。
其次,从工具性考量,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提炼概括能力凸显到重要地位上。余映潮先生曾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提炼能力是第一科研能力”[2],笔者认为,对学生也几乎如此。教师对文本的关键词句、过渡句、中心句等都应该精熟地把握。笔者教学一般先引导学生将文中重要信息圈划出来——甚至隔句、隔行、隔段地圈划(对例子也可跳跃地提炼)——对原文进行最精炼地“缩写”。“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3],对训练学生准确、全面、严谨的思维品质很有效——尤其教读议论文和说明文。比如《思考的威力》,将文中的观点、例子、过渡句都抽取出来,就是文章的浓缩,对写议论文有直接的示范作用。这样提炼文本,同样能将所谓“枯燥”课文抽丝剥茧,鞭辟入里。此外,《十首足矣》《我一生中八个重要抉择》等文章的思路也都很规律,很值得这样梳理。笔者所在学校邢智宏老师平时授课多让学生提炼要点,设计结构图示,后来在市公开课《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上,学生设计出了多个图示,概括能力明显较强。
当然,这也是依托“文字”和“语言”来进行的教学。
再次,“阐释文本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文本导读,要启发学生注意隐含在文字背后的重要信息。”[4]明朝文学家何景明早就说过:“(诗文)辞断而意属,联类而比物也。”[5](意思是:诗文辞语有所停顿而意思前后连贯,要联类以取义,比物以兴情)“辞断意属”正是文脉中似断实连之处,好比几何图中的“辅助线”,隐含着过渡信息,很容易调动思考,帮助理解,培养探究品质。“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备课时候,要找出因果联系正好在那里挂钩、初看起来不易觉察的那些交接点,因为正是这些地方会出现疑问。”[6]“学生由生疑、质疑,再到思疑、解疑,整个过程充满了积极求知的主动精神,其所获知识印象更深。”[7]课堂设计要尽量与文本的逻辑性协调起来,提问要多从语文知识和文本逻辑性上入手,从细处入手,常变换角度,让学生通过努力才能回答,忌讳问题的简单和重复。
还有,确立合理的课堂线索和文本切入点。比如《把栏杆拍遍》,这是篇写辛弃疾的传记,其中引用了词人八首词,容量很大,但它们又恰是诠释词人思想的线索,是突破难点的重要依据。赵香梅老师执教市公开课时让学生自己解读这些词,串联起辛弃疾的坎坷人生和心路历程,经纬分明,情理俱佳,收到了深课浅教长课短教的效果。再如,赵晓老师执教市公开课《都江堰》时,先以动画片直观演示了都江堰贮水、引水和排泥沙的功能及原理,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更深地理解了作者的敬仰之情——这就是敏锐地发掘了文本的科学价值和理性因素。
鉴赏文学
于漪谈到,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当然,绝不是只针对文学类作品——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学效率也必然提高。教读文学作品,要注意如下四个方面。
首先,把握好一元解读与多元理解的辩证关系。“首先必须坚守一元诠释,尊重历史事实,尽力逼近文本的原初意义,承认原初意义的普遍性及其永久性的历史价值,这是古往今来得以彼此沟通的桥梁,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但历史传统对我们来说又是一道障壁,教学不能满足于本义,必须结合当代现实,这就有了文本的多元诠释,要求学生从自身的社会时代与生存处境出发,思考文本对我们意味着什么。激活文本的隐藏意义,丰富其内涵,这就是文本意义的引申。”[8]比如对《项链》的人物和主题,不断有新的理解,但若脱离写作背景而只赞美玛蒂尔德的守信担当,就背离了创作初衷,所以我们仍然应从揭示人物虚荣心的立场去阐释,在尊重文本原初意义的基础上拓展延伸,才符合历史唯物观。
其次,陌生化文本,对文本解读出新意和深意,全面深入地把握写作背景、作者情感及其它关联作品。比如,井源老师讲《再别康桥》,大胆地以徐志摩与林徽因在剑桥的恋爱故事做线索来解读该诗,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等意象和“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等诗句的深意,感悟出作者的真实情感。这堂课从市里到省里讲了好几次,每次都得到好评,就是因为还原了作者深层情怀,才处理得理性、新颖而深刻。
再次,抓住文本动情点,促动学生共鸣;扩展文本迁移点,深挖主题,把课堂推向。文学作品的生彩之处往往在推出主题时,要“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9]笔者在执教市研究课《药》时,补充了鲁迅《明天》中单四嫂子的儿子被庸医致死的情节,其它小说中百姓观赏革命者被游街和被杀的场景,还有《藤野先生》《〈呐喊〉自序》中关于民众麻木的论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将课堂推向。
还有,以辩证观点分析人物,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比如,笔者执教市公开课《孔雀东南飞》时,对刘兰芝这一形象总结出三个统一:温顺与刚强的统一,柔弱与反抗的统一,绝望与痴情的统一。挖掘出了人物性格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得到了同行的赞同。
滋养文化与传承文明
滋养文化是语文教育中较高层级的环节。“人类的文化知识是以各种物质载体如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符号或非符号的形式存在,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就是要把这些静态的知识活化。教师将书本上凝固的文字与火热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具有现实性和生活性,成为学生在自主发现中认识社会、理解生活的指南。知识活化过程就是他发现真理的过程。”[10]
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经典往往又是多元的,教师要善于利用其中的爱国、历史、审美、道德、情感、科学等人文因素来滋养文化——当然这也是在传承文明。“文明”与“文化”相比,有交叉之处,也有高于之处。宏观地理解,即是世界观、价值观、民族观、道德观、时代观和文化观等的教育,也就是德育教育,因为语文教育将永远承载着教化向善的使命。
德育教育可以就文中动情点或拓展点集中展开,但更多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比如,边力老师执教市公开课《海洋与生命》,以人类对海洋的保护为突破,插播了海洋受严重污染的一组图片,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这既是滋养文化,也是传承文明。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2]余映潮.培养青年教师,“制高点”很重要[J].中学语文教学2010,(12).
[3][9]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Z].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7]李镇西.我的教育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8]蒋成瑀.生成、理解与再创造——阅读教学的意义诠释结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