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乌鸦受骗以后

乌鸦受骗以后

时间:2023-05-29 18:21: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乌鸦受骗以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自从乌鸦的肉被狐狸骗后,乌鸦一直很想报复狐狸。终于,报仇雪恨的日子来了。这一天,乌鸦在小溪边的草丛中找到了一块发霉的烂肉。发现目标后,乌鸦的脑子里立即闪过了一条对付狐狸的妙计,它赶紧飞到了狐狸家门前的一棵大树上。

狐狸看见家门前的树上有一只黑鸟,便把头伸出窗外朝树上瞧了瞧。“呀,这不是上次被我骗过的那只臭老黑吗?嘴里还叼着一块肉,哈哈,这下子俺老狐不愁没肉吃了。嘿嘿……”想着想着,狐狸的嘴角流出了口水。

它眼珠子一转,走到大树下对乌鸦说:“哟,这不是乌鸦老兄吗?听说您最近得到了一个什么最佳绅士奖,是吗?”乌鸦看了看狐狸,假装没听见。

狐狸见这招没用,又使出了一招苦肉计,只见狐狸“扑通”一声向乌鸦跪下,“呜呜……”地大哭起来,它一边哭一边对乌鸦说:“呜呜……乌鸦大哥,你还在为上次的事生气吗?其实上次我骗你的肉也是出于无奈啊。因为我的老婆孩子都生病了,所以我才骗您的肉啊!请您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我吧!要是您不原谅我,我就长跪不起。”乌鸦看到狐狸可怜兮兮的模样,心有点动摇了,准备把事实告诉狐狸。可是,他瞥见狐狸嘴角边的后,又铁了心。它拍了拍翅膀,点了点头,但就是不松口。

狐狸见乌鸦还不上当,便又使出了激将法,对乌鸦大骂道:“你这只不知好歹的臭老黑,我刚才不骂你是给你面子。既然你不领情,那就休怪我无情无义了。说完,又对乌鸦大骂道:“救你这只臭老黑,还配得上那个什么最佳绅士奖,我呸,呸呸呸……,我看呀,这黄莺支持人和森林里的动物,可真是瞎了眼喽!我真替他们感到害臊。”乌鸦见狐狸这样,将计就计,张开嘴巴,故意让肉掉了下去。狐狸见肉掉了下来,“嗖”地一声窜过去叼住肉,一口一口地将肉吃了下去。

突然,狐狸捂着肚皮“哎哟哟……”地惨叫了起来。这时,乌鸦得意洋洋地对狐狸大骂道:“死狐狸,臭狐狸,你没有想到老鸦我还留有这一手吧。嘿嘿,这就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活该!”说着,它还朝狐狸扮了个鬼脸。狐狸听了,甭提有多生气了。它气急败坏地扑向乌鸦,但肚子疼,爬不上树,扑不到乌鸦。乌鸦在树上向狐狸嘲笑道:“笨狐狸,呆狐狸,你扑不到,就是扑不到,哼!自——作——自——受。”狐狸无奈,只有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从此以后,狐狸再也不敢找乌鸦的麻烦了,而且见了乌鸦就满脸堆笑,把他当国王一样服侍。

江苏省兴化市合塔学校小学部四年级:杨禹

第2篇

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姜琳,正在给孩子们讲寓言故事《乌鸦和狐狸》:一只狐狸见到乌鸦嘴里衔着一块肉,就赞美乌鸦羽毛漂亮、身材健美,并说要是再唱支歌那就更可爱了。乌鸦心里一高兴就开始唱歌,可是刚一开口,嘴里的肉就掉在了地上,狐狸叼起肉得意洋洋地走了。

姜琳讲完故事的寓意,让大家做练习,她说:“同学们,请你们每人对受骗的乌鸦说一句话。”几乎每个学生都是按老师的暗示对乌鸦说:“以后别再虚荣了,听了恭维话就得意忘形,要接受教训。”只有一个名叫董玉素的胖乎乎的女孩说:“乌鸦,你别难过了。再吃肉时我分给你一块。”

小女孩说完,班上同学一阵哄笑。姜老师说:“你这个孩子,是非不分,就像《农夫和蛇》那则寓言里讲的农夫一样,将来走到社会上非吃亏不可。”小玉素心里不服气:“乌鸦受骗心里正难过呢,这个时候它一定最需要好朋友的安慰了。”

接着,姜老师又说:“大家再想想,如果乌鸦和狐狸再见面,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同学们抢着回答:“无论狐狸怎么夸奖乌鸦,乌鸦就是不理它,最后,狐狸只好垂头丧气地走了。”

老师说:“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这时,一个小男孩高高地举起手说:“狐狸是狡猾的,它不会再重复老一套办法了。”老师问:“那你说会怎样?”

于是,那男孩绘声绘色地讲道:“狐狸再一次见到乌鸦,就对乌鸦说:‘乌鸦老弟,上次我骗了你的肉,真是对不起,我妈妈知道后狠狠地批评了我,要我再见到你时,一定要向你道歉,如果你不肯原谅我,我就站在这里不走了。’乌鸦见它说得很诚恳,就对它说:‘狐狸大哥,我原谅你了。’乌鸦一说话,嘴里的肉又掉了,狐狸赶紧跑过去把肉抢了过来。狐狸正要把肉吃下去,忽听乌鸦在树上哈哈大笑,‘臭狐狸,这回你死定了,我在肉里下了毒!’狐狸一听,连忙把叼到嘴里的肉吐出来,跑向不远处的小溪边,不停地用水漱口。这时,乌鸦从树上飞下来,不慌不忙地叼起地上的肉飞走了。”

小男孩讲完,班上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姜老师也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说:“吴宝河同学想象力很丰富,故事讲得也很精彩。好好努力,日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作家的。”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年轻老师姜琳,已经成为一位著名的特级教师。

这天,她作为教育界知名人士,应邀到一所监狱,为那里的服刑人员做帮教演讲。到了那里才发现,一同受到邀请的还有本市享有很高声誉、由下岗职工组成的“三实”家政服务公司的女经理。她就是当年那个安慰受骗乌鸦的小女孩――董玉素。更让她料想不到的是,演讲结束,代表监狱服刑人员发言的那个穿着囚服的人,竟是她当初预言能成为作家的吴宝河。

两个身份悬殊的人同时叫她老师,让姜琳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听了董玉素介绍的“三实(诚实、踏实、朴实)”公司的经营理念,以及她对服刑人员充满关爱、鼓励的话之后,姜琳老师突然明白,当年自己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一个小女孩,不顾老师提示的所谓正确答案,去安慰寓言中被讽刺、嘲笑的对象――乌鸦,这是多么可贵的童心、爱心!而那个年纪小小,连狐狸都骗的孩子,所表现出的那种“智慧”下面,又隐藏着怎样的东西啊?这孩子生活在怎样的家庭?为什么会有这样狡诈的心计?自己当年怎么就没有想过呢?

[原载2007年第11期《哲思》]

第3篇

狐狸和乌鸦更新传

乌鸦被骗走肉以后,整天琢磨着他“报复计划”。

一天,乌鸦把一根尖尖的树枝肉里,然后飞快的飞到狐狸家门口的大树上,等待狐狸出门找吃的。过了一会儿,狐狸果真出门找吃的了。狐狸一出家门,目光就被乌鸦嘴里的那块肉给吸引住了。于是他又赔着笑脸对乌鸦说:“您唱歌的声音是全森林最美妙,最动听的,请您唱一首给我欣赏欣赏吧!”乌鸦假装再次受骗,“哇”的一下唱了起来,肉也从他的嘴中滑落到了地上。狐狸猛地一扑,一把抓起肉,迅速跑回了他的小屋。不一会儿,只听见屋里发出了“啊......”的一声惨叫,狐狸顺声倒在了地上,这一次狐狸上当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第4篇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莫及。

这天傍晚,乌鸦上当受骗以后,把自己关在巢穴中左思右想,非要报仇,经过它几天几夜,终于想出一件称心如意的好办法。

有一天,乌鸦又得到了一块肉。当它在一棵大树上歇脚时,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它的口水好像河水,永远流不完,狐狸温柔地说:“乌鸦小姐,您好,实在对不起,我那天用花言巧语骗你那嘴上的一块肉,是因为我的夫人快要死了,它最后的遗言是能包餐一顿,在死去,请您原谅我,好吗?”乌鸦听了,心想:这个狐狸又想来骗我说话,好得到我的肉,我才不上当。我一定要惩罚你着狡猾的狐狸。想着想着,就把肉放到树枝上说:“我可以原谅你。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一件事,我的女儿生病了,猴子医生说要在那座“五指山”的山顶上摘十种不同的草药,现在我老了,飞不动,如果你能帮我采到这十种不同的草药,我就把这块新鲜肉送给你,做为你的报酬。”狐狸听了,高兴地说:“好的,我这就去‘五指山’摘草药。”说完,就顺着山梁跑去,乌鸦见狐狸上当了,便叼起肉往家中飞。正是因为狐狸跟乌鸦聊天的地方距离“五指山”有几千米远,乌鸦利用狐狸走到半路时的时间,早就从巢穴跑到菜市场里随便拿了一块病肉到了山顶。太阳快要下山了,狐狸终于爬到山顶时,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看见乌鸦也在山顶上空,感到好奇。乌鸦微笑着说:“辛苦你了,狐狸老弟,我只是想考查你,现在你通过测试了,这块肉就送给你,做为报酬。”狐狸一看,筋疲力尽地说:“肉,这真是肉吗?太好了为了这一块肉,我……。”还没说着,它就津津有味地吃着好像很满足,乌鸦看见狐狸把肉给吃了,开怀大笑起来:“哈哈,你这只笨狐狸,你以为这是一块新鲜肉吗?这呀,其实是一块病肉。”说完,狐狸果然感觉到肚子隐隐作痛。“哎呦”一声,狐狸立刻捧着肚子叫了起来,满地打滚,不一会儿,就从山顶滚下山崖摔死了。

乌鸦开心地说到:“这就叫做自做孽,不可活。”

第5篇

一、讲读课上,教师讲读,示范,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低年级阅读的中心任务是掌握字、词、句。如果文《画鸡蛋》申“用心”一词的教学,是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运用“上挂下联法”。先让学生找出达芬奇学画鸡蛋前后不同态度的词,有“不耐烦”、“用心”这两个词。强调这两个词,是为了让学生在感知课文后留下总的印象:达芬奇开始学画鸡蛋时的态度很不耐烦,后来却变得用心学画。究竟为什么?这个内容就是我们在读课文中要明白弄懂之处。当教到“用心”画这一段落时,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能说明他“用心”画的词语来。学生举出“许许多多”、“一张又一张”。这样的答案只能说明学生从数量上有所认识,我就接着启发他们联系前面第二段老师要求达芬奇要训练好眼力和绘画技巧的内容,找出体现达芬奇接受老师意见之后用心画的词语。这下,学生很快发现了“形状不同”这个至关要紧的词语。因为鸡蛋形状虽然每个都不一样,但是它们非常相似,差别十分细微,要能看出它们的差异需要很好的眼力。达芬奇之所以后来能画出不同形状的鸡蛋,说明他接受了老师的帮助,努力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才达到一定的高度。这样推敲,学生不但理解了词义,而且掌握了揣摩词语的方法。

二、讲读课上,还可以试探性地进行“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读书方法

如课文《狐狸和乌鸦》重点部分(狐狸骗取乌鸦嘴里那片肉的经过)教学,我采用摘句法,抓能表现寓意的关键句来挖掘寓意的分法。教学这篇课文,难在如何引导他们认识狐狸对乌鸦所讲的话好听顺耳,但却都不是真心实意,甚至最后一次还说出奉承话。 “奉承”该怎么突破?首先,示范性地讲清最后一次狐狸说的话(奉承话有两句)中的第一句内容。让学生说说乌鸦黑乎乎、麻雀羽毛上有花纹的特点,麻雀与乌鸦外表相比的结果是乌鸦丑,麻雀美;认识狐狸的话与实际情况完全不合;理解狐狸这么说的目的就是让乌鸦惊喜到得意志形,张开嘴巴笑后失掉嘴里的肉;明白这类的话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讨好人家,这叫作奉承。然后请学生按照学习第一句奉承话的方法自己去分析理解第二句奉承话,弄懂了“明明鸟鸦嗓子不好,声音‘哇哇’叫难听极了,狐狸却硬要说乌鸦嗓子真好,叫声像歌声一样动听,大家都爱听”的原因,是要吃到乌鸦叼着的肉,就得让它再次得意忘形,张嘴高唱。使嘴里的肉迅速落地。狐狸真是个狡猾的坏东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既读懂了句子意思,理解内容,明白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是它自己听信奉承话,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能听奉承话。爱听奉承话,会受骗上当;不听奉承话,就不会上当。又认识到抓课文重点句理解的学法,有助于领会文章中心,即文章所阐明、告诉人们的道理。

三、自读课上,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能“自我策动、自我受理”

《看企鹅》课文,是本学用第一次出现的自读课文。本课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性强,接近儿童生活实际,还附有插图。读书时,借助拼音,边读书边观察图画,学生不难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小光正看得起劲,为什么突然脸红了?以往都是老师提的问题或课后现成的问题给学生去思考,而这一课他们自己能发现、提出有关书中很重要的问题。围绕问题,从书中找答案,划出与问题有关的词句,并展开讨论。课堂上还安排他们重点细读第三段有关企鹅吃食的情景,让两个同学分别上台摆出小光想象企鹅吃食的情景以及企鹅实际吃食的情景。学生个个兴趣高昂,都想争着上台摆一摆,这样一摆弄,检测出他们自读的理解程度,说明为什么要这么摆的原因,是因为扣紧书上的“抢、拥、一定”和“有秩序”的词语意思。甚至还课外设制一个情景,如果还有一只小企鹅在大家排队吃食时,它才来到,这时你们想它站在哪里呢?为什么?学生自觉说出这只企鹅虽然小,但是也会有秩序地排着队去等吃食,不会挤到前面去的。通过自读课的学习,他们不仅理解了课文,还明白了上自读课,要自己不断反复、努力去读懂文章,可以边读边想边划(重要的字词句)边摆等。只有这样做,自己才会读懂课文或者看懂课外读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看似可怕的自读课的任务。

第6篇

人的头发丢失了,却去找脚问,头发去那了,而此刻的耳朵说道,在头上,人却大声说道,头发在头上,但是丢了的头发去那了,此刻头上的头发却说道,都是因为你不照顾自己,所有限制了头发的保留,其实他们也不想离开你,只是你的行为和面对,改变了他们的落下,所以现在他们已经走远了,但是你不应该为此而担心,因为还有头发在,若不能启动保护的作用,那么你的行为还会丢失我们。

狼的计算。

狼哭泣着对狐狸说,你都天天骗它们,为什么就不能停止一段时间呢,狐狸却微笑着说道,我是在给它们上课,你有资本也可以去给它们上课,我全是为了让它们改进思维的敏捷,和下次受骗的机会,你要体会我啊,而此刻的乌鸦却飞来说道,如果狼遇见你的时候,不去听你说话,而直接把你吃掉,那么你感觉说话还有那个骗人的必要吗?此刻的狼却转身说道,它有四条腿,还会跑,何况谁知道追上它的时候,谁会出现。

老鼠回家。

老鼠准备回家了,但是在路上看见了猫,于是去把老虎喊来,说道,猫准备吃掉我,所以想请你帮忙,让我回家,老虎说道,我都能吃掉猫,你也有一张嘴巴,可能能吃掉,你还是回去吧,此后老鼠去找乌鸦,说道,我不能回家了,猫在我家门口不远,乌鸦说道,若是我带着你飞过去,那么我们两个的命都会难保,你还是去找狐狸吧,那的脑子好使,老鼠来到狐狸的身边,说道,狐狸大哥,你帮我个忙,我被猫堵在家门外了,不能回家,狐狸说道,你回家和我的聪明没有关系,此刻老鼠无奈,只能去找鱼大姐,说道,你帮我好吗?我不能回家,希望能藏在你的肚子里,然后回家,鱼却说道,怎么可能,这样先死在我肚子里的是你,然后我也会死。

乌龟巡海。

乌龟一天有了翅膀,飞了很久,看到了乌鸦说道,好久不见,乌鸦却说道,你是那里来的啊,乌龟说道,我是东海来的,想让你带我回家,乌鸦说道,我都没去过东海,也没走过那么远的路,怎么能带你回去呢,你还是自己想办法吧,当乌龟遇见鲨鱼的时候,停留在岸上,说道,鲨鱼大哥,好久不见,鲨鱼微微一笑,乌龟说道,你知道东海在那吗?鲨鱼说道,你只要围着海边转,就能到达东海,乌龟飞了一年又一年,到了西海,再次见到了那个鲨鱼,说道,我到东海了。

兔子杀狼。

狼一直的吐血,兔子非常的高兴,乌鸦却发出了怜悯的心情,上前说道,肉吃多了吧,狼刚想说话,看见远方来了一只羊,直接跑了过去,刚准备咬它的喉咙,却吐血一片,然后死在了地上,而羊却顶了一下,看着死去的狼,羊非常的高兴,来到乌鸦的身边说道,我是吃青草的,你去吃肉吧,我已经杀掉了一只狼,以后不会再怕狼了,走了不远,看见了兔子,却说道,你以后不用怕狼了,以后只要叫我,我帮你,第二天狼来了,兔子没有去叫羊而是跑了。

驴的陪伴。

有一天驴会爬树了,每天高兴的不得了,有一天,长出了一双翅膀,让自己更是高兴,能飞起来去找孔雀说话,能在地上和山羊跳舞,主人每天让它在街上表演,赚了很多的钱,当驴子拉屎的时候,却掉下来了金豆子,此刻的人更是高兴,每天都梦想着好多的发财之路,天天看着驴,等着它拉下的金豆子,有一天晚上,它的金豆子被偷,财产也被盗,而醒来的时候,驴也被杀了。

老鹰的羽毛。

年少的老鹰想飞翔,却没有丰满的翅膀,于是找到了很多的羽毛来做伴随,就这样飞上了天空,但是就当狂风大作的时候,自己的羽毛却一一丢失了,就在哭泣的时候,掉在了白兰鸽的身上,自己说道,哈哈,原来我的羽毛是白色的,我长大了,可以翱翔了,不用那些粘补的羽毛了,就在此刻白兰鸽却一瞬间飞走了,老鹰继续坠落,掉在了乌鸦的身上,此刻的老鹰更是高兴了,说道,哈哈,我的羽毛变化真快,太好了,这样下去,我就能有一天和孔雀比美了,就在此刻乌鸦飞走了,孔雀飞了过来接住了老鹰,老鹰说道,哈哈,我的羽毛能转变,孔雀的羽毛不会改变,而孔雀走后,老鹰落地而死。

乌鸦的肉。

乌鸦看到鱼在吃鱼,听到鹰在捉鸡,微笑着说道,我的位置,我的颜色,还是好的呢,此刻它身边的肉被狐狸叼走了,转身的时候看到了凤凰,说道,你那么漂亮,却每天要躲避那么多的动物,它们不躲避却无法避免死亡,而我却还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肉,凤凰微微一笑却走了,乌鸦回头一看,肉也没了。

老鼠回家。

老鼠的眼睛丢失了往日的光明,来到猫的身边,猫说道,大叔你去那啊,老鼠认为是一位同路的老鼠,非常的怜悯自己,就说道,我回家,猫说道,其实你找就该回家了,我的肚子就是为你准备的,最好的家,就这样把老鼠吃掉了。

镜子的每天看到什么,内心就得到了什么,当它看到纸的时候,却哭泣着说道,你怎么那么的丑,纸没有说话,当圆珠笔来的时候,描述了很多,挥写了很多,镜子一看,上面却写着,我并不拥有太多,绘色的时间才是我生命的价值,白纸说道,其实在人照镜子的时候,说的不是你美,而是他们的容颜,。

老鼠和猫。

一只老鼠每天躲在洞里,从不出门,猫十分的着急,每天饿的发慌,说道,你不出来,我就不会饿死,会等着你死,老鼠这才说话,我不出来,你就吃不到我的肉,看不到我,就让你做一个吃素的猫,过了几天猫饿的没有了办法了,却哭泣,老鼠也饿的出门说道,你还是想吃我,但是我不出去,你就得等,哭泣是没有用的,我不会用我的生命开玩笑,猫说道,老鼠会死,猫也会死,猫吃掉老鼠再死,老鼠说道,老鼠吃素,猫吃肉,看到肉,吃不到素,老鼠就得看着猫死。

狼和老虎。

老鹰飞在天空,看着老虎说道,你家着火了,老虎却微笑着说道,前面的狼走了,我今天的损失会更大,于是自己就直接追狼,等了一会,一只狐狸来了,说道,你家着火了,老虎说道,今天追到狼的家,我一切的损失就回来了,等了一会,狼来到悬崖,看着老虎说道,为什么你家着火你还追我呢,老虎说道,我家都着火了,但是不能再次丢失眼前的猎物啊,而此刻的狼却直接跳下了悬崖。

狼回家。

猴子在山洞里吃肉,此刻的狼走了门口,说道,为什么你在我家吃肉,而猴子说道,你走进来,那么这里就是你家,我也会成为你的食物,但是你若不进来,那么你就得看着我吃肉,狼就这样饿了三天,才回了家门,看到猴子已经把肉吃完了,而此刻怎奈,出现了一只老虎,直接扑向狼,然后猴子它们就瓜分了此刻的狼,狼无奈的在地上写到,“为了危险而饿着,不如吃饱在外”。

大象的飞翔。

大象学会了飞,每天骄傲的炫耀,原因是因为尾巴摆动,此刻的它来到凤凰的身边,说道,谁能飞的快,那么谁就做森林的主人,只见凤凰说,我今天就离开这了,你可以随意炫耀,就这样,大象每天飞来飞去,几乎忘记了吃饭,炫耀着心中的梦想,飞的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当没有体力飞翔的时候,当老虎看到它,说道,你能飞,我也能飞,不如咱们比试一下,若我赢了,你以后听我的,大象落下了,老虎直接咬断了它的喉咙。

蚊子和蜘蛛。

蚊子和蜘蛛相识很久了,但是蜘蛛就是不告诉它,自己的家在那里,这天蚊子追着蜘蛛回家,掉在了蜘蛛网,当蜘蛛想着出去玩的时候,看到了家上门那个好朋友,自己就上前哭泣,说道,告诉你,不要到我家来,为什么你来就不会通知我呢,现在我也无法拯救你了,只见网上写着两行字,“如果死能到你家,那么我的生只是为了等你的相识”。

水的深处。

一只蚊子在水中游泳,看到海鸥说道,这里的水那么的浅,你怎么不下来啊,海鸥继续飞翔,看到了大象要下海说道,别下去,水很深,而此刻的大象却说道,不要嘲笑我,连蚊子都在游泳,我比它大,怎么能淹死我呢,就这样下去了,一直没有上来,此刻的猴子来了,也准备下去,蚊子说道,不要下来,这里不是游泳的地方,而猴子却说道,大象都能在水里呆那么久,海鸥也能在上面溅水,我下去没事的,就这样,猴子也淹死了。

凤凰之面。

凤凰飞到了乌鸦的身边,说道,你那么的黑,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朋友呢,乌鸦却说道,明天我就能召集更多的朋友了,这天晚上,看着很多的动物聚集,乌鸦说道,凤凰都能来找我玩,你们以后要听我的,很多动物都担心得罪凤凰,从此没有那个飞禽感与乌鸦抗衡,很久以后,它又遇到了凤凰,凤凰说道,我快死了,还不如你,乌鸦说道,那么说明我的朋友会在以后更多,此刻隐藏在深林的走兽,看到它们说话,都不敢动,就在第二天,它又当上了森林之主。

老鼠的威风。

一只老鼠非常的胆大,但是看到猫的时候却非常神勇的说道,快让开,不然今天主人不会给你食物,而此刻的猫走开了,老鼠撞见了狗,狗一直的叫,老鼠却说道,猫都怕饿死,你难道吃了我就不怕死,此刻的狗走开后,老鼠看到了主人,刚准备躲开,主人放下手中的猫,直接扑了上去。

乌鸦和蝴蝶。

一只蝴蝶,在白菜上飞翔,当一只乌鸦来的时候,看见它就直接一口吞掉,此刻的乌鸦却喉咙难受,来到医生身边,对着老鹰说道,帮我看看,我的喉咙好难受,而此刻的老鹰说道,你吃的什么,那么你再去多吃,你的喉咙就会好多了,而乌鸦飞到了菜地,一直的吃蝴蝶,直到吃死为止。

狼和狐狸。

狼救了可爱的狐狸,鹰问乌鸦,为什么它不吃狐狸呢,乌鸦说道,为了利益,吃了它,就会饿死自己,而第二天还是一如既往,狐狸还是帮狼欺骗森林的动物,乌鸦说道,你每天看它们吃肉,为什么不去帮它们,或者去救森林的动物呢,鹰低着头说道,我怕落地,现在已经感觉很好了,若我去帮助它们,我还担心它们会吃掉我呢,或者被别的动物欺骗,把我给吃掉。

狐狸的借口。

第7篇

一、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要准确无误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一个最基本条件是要准确无误。语音是口语表达的第一要素,教师准确、清晰、流畅而富有节奏变化的语音,能够刺激学生听觉神经的兴奋,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教师要善于组织自己的语言,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配上相应的语声、语调,使语声高低错落,或高昂、或低沉、或激越、或舒缓,抑扬顿挫,各得其妙;轻重缓急,各领其趣。语言的准确性,还表现在用词准确上,遣词造句,要有法度。此外,语法也要合乎规则,前后连贯,语脉相承;上下衔接,过渡自然;立论精辟,推导有致。

二、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要生动形象

教师在做到语言准确的同时,还要强调语言的生动形象。因为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激发孩子们大脑中的表象,进而形成新的兴奋点,产生无穷的遐想。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能根据课本的内容,时刻联系生活的实际,用身边的人物、事物作参照,生动形象地描述或讲解。在讲到有情境的文章段落时,要运用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孩子们带入文中设定的特定的情境中去,让他们身临其境。例如:我在教学《船长》一文时,当学生读到哈尔威船长如同一尊雕塑随着轮船缓缓下沉时,我就问学生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学生们摇头,他们没有见过这种大场面啊。我就结合泰坦尼克号的内容模拟当时的情景,讲述当时那可怕的情景,学生仿佛看见了那惊心动魄的场景,听得目瞪口呆。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来引导他们体会船长那可贵的精神就容易了。

三、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要感情丰富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教师的教学语言如果缺少感情就会苍白无力,缺乏激动人心的力量。而只有融进了情感的语言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其智慧的火花。总览小学语文教材,有多少文章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人生画卷啊。他们需要我们语文老师用富有感情的语言、用心灵去引导学生,去分析、理解、感悟文中美的人和物。通过学习,孩子们会知道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认识到大海的广阔,天空的高远。也会因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可贵品质,而从小立下雄心壮志。由此可见,教学中运用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能产生惊人的艺术魅力。

四、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能循循善诱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语文课堂中,老师的教学语言一定有启发性。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能引起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去探求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语文老师要能讲究设疑提问,掌握提问艺术。教师无论讲授或组织讨论或指导练习,都要注重启发性。准确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像钥匙,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我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当学生在学完文章都在责怪狐狸的狡猾时,我就问学生:这个故事仅仅是告诉我们狐狸太狡猾吗?乌鸦就没有错误的地方吗?这一问,无疑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翅膀,他们又陷入疑惑之中。我就要孩子们再次通读全文,重新思考。读完以后,我就适时有效地引导他们思索。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乌鸦也犯下了严重的错误,它如果能及时看破狐狸的诡计,不听信它的花言巧语,也不至于上当受骗啊。

五、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要目标明确

课堂上话可不能随便说,一定要有针对性,做到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发挥语言的优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语文教学中,常常由于文体的不同、作品情调的差别,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各具特色。既有叙述语言的委婉有致,娓娓动听;又有描写语言的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还有说明语言的清晰条理,言简意赅;更有抒情语言的婉转细腻和议论语言的鞭辟入里。教师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教学对象不同,教学语言也要随之改变。教师要研究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解,做到目标明确。同时,课堂上,教师还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范围内选择最能接近表达学生思想感情的词句,运用准确、生动、通俗、风趣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创造乐学的情境。

第8篇

一、 激动、期待,搭建个性发展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满怀信心的期望,能够转化成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产生“期望效应”。在教师的期望下,学生的感知、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会异常活跃,有着展示自我生命的欲望和勇气,并能达到最佳的兴奋点,使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和谐统一,这样的评价无疑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的确,给学生一个激励和期待,他们定会还你一个永恒的瞬间。

特级教师贾志敏在面对一位读书声音细小的学生时评价堪称精妙:“你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不信,你试一试!”激励期待的话语如同甘泉流进孩子的心田,成为孩子积极向上的源泉。“你读得真好听”,一下子让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被肯定的快乐,同时激起了学生积极向上的愿望。“你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好了”,在不挫伤孩子自尊的同时,让他们听着顺耳,乐于接受。“不信,你试一试”,旨在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信心。大师的教学评价艺术由此可见一斑。

二、 自评、互评相结合,打造有生命力的课堂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评价共同体”,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应与学生平等地对话,自由地交流,耐心地协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融入到评价中来,变“要我评价”为“我要评价”。当然,参与评价的个体要对问题的观点有一定的感悟、批判和发现能力,才能在评价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省,经过再创造过程,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案例】《丑小鸭》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指名学生读“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猫吓唬他”三个短句后,指导学生互相评价。

生1:我觉得他读得很好,不仅没有读错字、漏字,而且语言流畅,很有感情,我听后真的感受到丑小鸭好可怜、好可怜啊!

生2:听了他的朗读,我感觉自己就是一只丑小鸭,感觉真的没法在家里待了……

当读到“小鸟叽笑他,猎狗追赶他。他没有朋友,只好孤零零地走着,泪水扑嗒扑嗒往下掉”时,学生评价道:

生3:你读得很流畅,但是音太直了,应该让人感到他被小鸟讥笑,被猎狗追赶,连树林里也不能呆了那种孤独、绝望的心情,那样眼泪肯定就会“扑嗒、扑嗒”流下来。

师:同学们读得精彩,评得也很精彩,希望你们一个个都能成为漂亮的小天鹅。老师祝贺你们!

【剖析】课堂是师生演绎智慧的舞台,是师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渗透于教学流程每一个环节的评价也应该是丰富而灵动的。生生互评,这既是知识的再现,同时又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思。通过评价真正地让学生走进文体,读出原作的味来。构建个性化艺术课堂评价,不仅能丰富学生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潜在机智,开启心扉,引吐真情,促进儿童生命的逐渐觉醒和显现,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 明确指向,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航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评价的依据,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由于遗传、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等因素的不同,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多元解读的语文课上,学生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合理的,所以教师的评价指向一定要明确。当孩子的认识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时,教师的评价必须予以引导,为学生指明方向。

【案例】《狐狸和乌鸦》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学到这儿,你想对狐狸和乌鸦说些什么呢?

学生沉思片刻,踊跃发言,其中一位学生说:我想对狐狸说,可爱的狐狸,你真聪明,竟然能从聪明的乌鸦口中得到喷香的肉。谁叫乌鸦爱听奉承话,上当受骗是自找的!

其中一位教师是这样评价的(惊讶):你的想法很独特,其他同学都没有想到,好样的!

而另一位教师却是这样评价的:你的想法与众不同,值得肯定。但像狐狸这么狡猾,靠欺骗别人的办法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它以后还会有朋友吗?没有了朋友它会快乐吗?所以,它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很不――学生马上答道:聪明的!

【剖析】当学生发言有明显的错误时,教者仍激励评价说“你的想法很……”,课后还理直气壮地解释,我们要尊重儿童,要蹲下来看儿童。这导致学生黑白不分,是非不明,价值取向偏离。千万别认为,否定就一定意味着伤害,纠错就是不尊重的表现。课堂上,评价语言要引导学生取得正确的价值判断,学生的认知出现错误时,教师、同伴应因势利导提高认知水平,获取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才是顺应少年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

第9篇

语文教学 语感 培养

【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318-01

1以读为本, 在朗读中感悟语感

以读为本,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通过读,让学生与语言文字多次面对面的接触,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1.1范读导引。教师的范读可以熏陶学生的语感。教师在范读时,要动情入境,用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熏陶学生。特别是一些抒情性课文,教师应用真情来范读,给学生以情绪的感染,进而整体地把握文本内涵。如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在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时,我配上哀乐,含情范读,学生静听,感知当时人们悲痛的心境。学生在听读中感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进入了课文的意境,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只有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心的范读,才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

1.2多读感悟。教师要使朗读形式多样化。对于课文的对话部分,教师要抓住人物表达感情的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此外,还可采用“接读、默读、轻声读、集体读、个人读、感情引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为感悟文本内涵服务,为表达文本情感服务。

让学生通过朗读感知课文的语言文字是培养语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的教学中,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先同桌分角色读,再由小组分角色竞赛读,接着小组展示学生表演读。在读中,学生充分体悟到公仪休的机智灵活、廉洁自律,学生守法意识得到了增强。

2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这就是说,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生活体验。缺少了生活经验,就难以获得语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多方面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积淀语感。

要想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就应该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让学生不断积累各种表象。在借助影视、幻灯、画片让学生获取表象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拥抱美丽的大自然。让他们观赏日出日落,蓝天白云,春耕秋收,湖光山色;观察城市行色匆匆的人流,感知城市人生活的节奏;让他们目睹农村镇区的建设,体验农民生活的艰辛。这样,当学生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之后,朗读时就容易进入情境,语感也自然增强了。

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来激活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感。如教学《游园不值》一课:

师:同学们,诗人找春却进不了朋友的园子,与满园春色擦肩而过,多么令人伤感!但是我们能否想象一下满园春色的情形?

生1:我想园子里有许多树,桃树、梨树、杏树都开满了鲜艳的花。她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着在春风里展示自己迷人的风采。树上还有许多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真是鸟语花香山。

生2:园子里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曲径通幽……

3广泛积累,在读背中发展语感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熟读成诵,广泛积累,是培养语感的一个必要环节。

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文质兼美,对于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反复地诵读,读出其韵味、体验其美妙,直至背诵。通过背诵,学生就能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内存。

除了熟读成诵外,还应广泛阅读。实践证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都是语感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比较准确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扩大学生阅读量。如学习了《三顾茅庐》,就介绍学生读《三国演义》等。同时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摘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他们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读物,以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

4语言实践,在练习中深化语感

“通过熟读、背诵形成的语言积累,还要经过迁移性的练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在教学中设计迁移性练习,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可促进学生将书面语言向自身语言转化,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学生的语感。

第10篇

关键词:视觉审美 意识 情感 色彩

引言

视觉审美的“意识情感”是区分文化和自然科学的主要要素,具有历史的性质。通过意识,人们可以重新体验另一个人的内在心灵感悟,意识是人类所有知识的本质,只有通过对意识的探察,知识的解释才是可能的。

一、视觉审美的意识情感的来源

1 形式主义和感觉主义

19世纪视觉形式研究呈现两条主要路线,一条是形式路线,一条是感觉主义路线。形式路线被称为“艺术科学学派”,以费德勒、希尔德勃兰特、李格尔、沃尔夫林为代表,强调视觉形式不受外在因素影响的自律性和独立自主性。其源头可以上溯到齐美尔曼、霍尔巴特,直至康德。后者以费歇尔父子、李普斯、沃林格尔为代表,它利用19世纪移情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主体生命意志和感觉出发说明形式问题,认为形式的本质是生命力向外的投射,是意志的物质化外显。

2 以费德勒、希尔德勃兰特等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路线

费德勒的视觉形式理论是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形式主义艺术史学的重点基石。费德勒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研究艺术家如何以视觉 形式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和把握。他认为,人们已经失去正确看待事物的能力,往往用哲学的认知方法来对待艺术作品。而这种能力在艺术家的身上却得以保存。艺术家有一种给予世界形式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视觉“格式塔”的能力。

费德勒的视觉格式塔能力的概念与后来视觉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建立的格式塔艺术心理学理论具有相同之处。正如阿恩海姆所说,“如果艺术过分强调秩序,同时又缺乏具有足够活力的物质去排列,就必然导致一种僵死的结果。而在装饰艺术中,这种单调性不仅是允许的,而且也是不可缺少的……严格的对称在艺术品中是少见的,而在装饰艺术中确是频繁出现的。”阿恩海姆认为,绘画构图的一个永恒的原则,就是避免使用规则性很强的式样。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只有那种意在揭示生活中某种呆板秩序的喜剧中,才允许严格对称出现。阿恩海姆也认为,视觉就是一种格式塔的呈现,它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来的,视觉形象的真正本质是以圆满的知觉讲演传达出意义的能力。视知觉是一种形知觉,它把眼睛的视觉投射所提供的形状组织起来,结合起来。这些并非按照传统的表意文字那样组织的形状,能够产生出使照片可以理解的视觉概念。它们是我们得以接近形象的丰富的复杂性的关键。希尔德勃兰特认为,在视觉形式的创造过程中,构形是艺术获得“独立性”的最佳方法。这种构形能力是艺术家具备的一种不同寻常的能力,借此他可以“在一眼之间就抓住物象”。而从观者出发,要想把握视觉形式的整体结构,需要主体和客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凝神观照,从而在刹那间达到对视觉形式结构的把握。

3 以费歇尔、李普斯、沃林格尔为代表的感觉主义路线

以费歇尔父子到李普斯,移情理论所说是人的主观感觉在审美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李普斯认为,审美享受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审美享受就是在一个与自我不同的感性对象中自我娱乐的本身,即把自我融入到对象中去。“我移入到对象中去的东西,整个地来看就是生命,而生命就是力,内心活动,努力和成功,用一句话来说,生命就是活动,这种活动就是我于其中体验到某种力量损耗的东西,这种活动就是一种意志活动,它是不停地努力或追求。”沃林格尔把人类视觉创造活动看为某种深层心理需求或精神需求,这种心理和精神需求具体分为抽象与移情两种,艺术作品也依次而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让人感受舒服的自然亲切的艺术,其表现特征为线条柔和,形象生动,充满了生命力,它们所指向的是肯定有机生命力的心理需求,因此被定义为移情的;另一种是表现出硬拙、紧张的几何性抽象的风格,如古代的埃及艺术,人们在其中寻求的是自身从变幻莫测的现象世界中解脱出来,心灵获得永久的安宁和永恒的价值。沃林格尔认为,与移情相反,抽象是早期民族的人们“由外在的世界引起的巨大的内心不安的产物。”

康定斯基说,所有艺术形式都源于一种内在需要,而内在需要始于三个要素:第一,每位艺术家,作为一个创造者,都具有想要表现的东西。第二,每位艺术家,作为他的时代之子,总是被迫去表现他的时代精神,这一要素取决于艺术家所属的时代和具体的过度。第三,每位艺术家,作为一个艺术的仆人,不得不促进艺术的事业向前发展。要实现第三个要素,必须完全理解前两个因素。康定斯基注重突出艺术形式的精神使命,认为音乐,绘画,戏剧和舞蹈虽然表现形态迥异,但是存在着相同的内在的精神意义,都是伟大精神的时代象征。

塞尚认为,抽象和变形是知觉与生俱来的能力,在艺术中进行抽象和变形是促使人们回到前定的“混乱的知觉”中去。因此到了20世纪早期,许多重要的艺术家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就是从早先热衷于描绘可辨识的景观或形象,转向完全或几乎完全抽象风格的成熟阶段――抽象成为现代艺术最突出的特征。

二、视觉审美的意识情感与色彩的关系

色彩意识情感表现性决定了它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色彩感情的语言,对于艺术来说它的作用是巨大的。因为色彩具有符号特征,通过色彩,人的内在精神和心理活动得以反映或者说揭示出来。人们借助色彩不仅可以清晰地了解画家的视觉认知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探究到艺术家深层的、丰富的心理世界。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表明,色彩不仅能引起人们大小、轻重、冷暖、膨胀、收缩、前进和远近等物理心理感觉,而且能够唤起人们不同的情感联想。作为视觉形式的物质载体,色彩与视觉意识的其他因素一样,是艺术家表达情感,与自然界沟通的有效方式。由于人的视觉对色彩十分敏感,因而色彩所产生的美感最为直接和强烈。因此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印象派画家响应库尔贝面向自然的号召,在面对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光和色的变化,对周围环境中瞬息即逝的色彩有了相当的认识和了解。他们追求以“纯真之眼”看待色彩、阴影和反射光,在绘画中还原它们在视网膜上的面貌,不再以传统的色彩连贯性作画,从而创造出了绘画史上最令人愉悦的艺术作品。印象派之后出现的一系列现代主义画家,都有着对色彩的热忱和痴迷,由此可见,在20世纪的艺术理论中,色彩被看作为重要的研究。

第一:色相对比。色相对比是人类绘画史上最早出现的,经过艺术家对它们之间的面积调整,便可获得由最明确的色相所组成的稳定色彩结构。欧洲的传统绘画的色彩主流一直属于色相对比,直到文艺复兴后期,由达・芬奇首创的色彩的明暗对比逐渐取代色相对比而成为欧洲绘画色彩的主流,并延续到19世纪末的印象派之前。蒙德里安将红黄蓝三原色设置于严谨规整的方格之中,通过这些色彩中色相的质量感来控制色块的大小和方向,创造出稳定的色彩视觉效果。可以说,在绘画作品的所有色彩结构中,色相对比是以最简明的颜色直接表现人的内在色彩本质的途径。

第二:明暗对比。明暗对比是用色彩来塑造三度空间和幻觉感极为有效的手段。达・芬奇著名的油画《岩间圣母》和壁画《最后的晚餐》都显示出画家利用色彩的明暗对比来建构和掌控空间的能力。明暗对比的绘画色彩结构在所表现得对象的空间感和质量感方面具有其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艺术家从表现鲜明的本质色彩转向了反映物质表面的视觉真实,通过驾驭细微的明暗色调,实现了人的色彩感觉的精微化。应该说,色彩的明暗对比是表达物象的空间感和全面丰富性的最坚实的绘画色彩结构。

第三,冷暖对比。色彩本身不具有冷暖,冷暖感的产生源自人的视觉感受所带来的心理感知。相比色相和明暗,色彩的冷暖对比更加关注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和情感的表达。19世纪末,印象派画家脱离架上绘画,开始走出室外描绘缤纷绚烂的外光,舍弃以明暗表现的阴影和空间感,而代之以冷暖色彩表现。在外光的表现中大胆地使用蓝色倾向的色彩来表现暖色对比中的闪光。冷暖对比是绘画色彩结构中对人的感情产生最大的影响力的色彩对比。人对色彩的冷暖反应一方面证明色彩的冷暖与光色的波长,频率以及光的振幅有关,另一方面证明冷暖的感觉也和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有关,这些因素从多方面作用于人的肌体和视觉。色彩的冷暖对比在绘画中得积极呈现,表现了画家的主观意识的觉醒。

第四,补色对比。色环中央圈内相对的颜色称为互补色。不管这种补全光谱色的视觉效应能否有效地维持明显的视觉平衡,最稳定的色彩和谐依靠的最终原则还是互补色精确建立的色彩视觉平衡。

第五,面积对比。同一种纯色相,由于面积不同,其造型能力以及对于人的感情影响力会产生巨大的差异。影响面积对比的主要因素的颜色的色相、纯度和明度。因此,面积对比被认为是一切色彩对比中重要的形式因素。

康定斯基在色彩中感受到了更多的情感特征,他对各种色彩都进行了情感象征的描写,每一种色彩中感受到了更多的情感特征,每一种色彩都仿佛是带有能量,不断成长的生命体,与人的心理和生理做着或聚合或分离的运动,同时还是人的精神的某种象征。所以,不同个性的人对色彩具有不同的反映,它源于人的性格解构所影响的知觉表现。

三、关于视觉审美意识情感的作品分析

高更在色彩应用方面的突破,大大加强了绘画描绘心灵的能力。塞尚那句名言:“如果你感觉苹果是红颜色的,那么就强化它”,到了高更手里,使得颜色完全突破了物象的束缚,以一种个人主观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以高更的名作《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往何处去?》为例,在此画中再也看不到古典绘画中所讲究的透视法则,也看不到印象派所追究的光源色、环境色,我们看到的是画家自由任性的机理。如画面中人物与景象的安排,高更没有运用古典透视法则,而是采取了近大远小的概念性处理方式。在他绘画中一直存在着简化倾向,把人与物都作为一个个符号来看待,这种方式使得高更获得了表达情感的自由。可是在他获得这种自由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个简化了的事物,或说在画面中简化了人与事物交流的过程,为以后绘画中单纯依靠心灵、脱离事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这幅画中,绘画可以自由表达人的心灵,不再为物牵制。在高更的绘画中,人、物都成为了一个符号,成为了表达艺术家观念的符号,这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

再看蒙克的《呐喊》,作者有意简化并夸张地表现对象。比如“主角”的那张脸,和涂鸦差不多。也许是为了表现呐喊的力量,他把海湾和云彩都画成弯弯曲曲的形状,令人联想到音波的扩散。就是说,蒙克把主观印象置于首位,为此可以歪曲所有事物的造型和色彩。这样一来,习惯于欣赏古典绘画的那些观众就难免感到无所适从,困惑、恼怒、感到上当受骗等等感受接踵而来。蒙克的“表现主义”由来已久。他是北欧画家中最先自觉探索“语言”的“时代性”的。为了表现“呼吸着的,有感觉的,受苦受难而又在爱着活生生的人”,必须抛弃古典技法。

凡高的绘画中明显表达出了一种孤独、敏感和愤怒的激情。或许因此,人们容易把他的个人病例与他的绘画联系起来,称他为一个疯狂地天才,而这种称呼又极易使人认为他在绘画过程中是疯狂的。实际上,凡高有着十分理性的一面。以他的作品《麦田上的群鸦》为例。强烈的色彩对比,线条造型的手法等。但是他在色彩上处理极为理智,画面中心处是黄色麦田与红色的土地的对比,而绿色的加入增强了这种对比,从而构成画面的中心。对于天空的处理,凡高也是非常讲究,近乎黑色的天暗示了近处,加了白色的湖蓝色则表达了远处的天空,如果我们注意其色彩变化以及天空和地平线的边缘的交界的话,会发现这位画家是很用心的。天空上两块白云的处理,看似随意的两块白色,其大小不一,明度不一,其原因明显是因为一块处于近处和画面中心,另一块则是远处之故,同时,添加这两块白色,不仅使画面平增了许多生动,也减弱了由于过分利用对比色带来的冲突,使画面趋向和谐。另外,画面中乌鸦连接了上下画面,取得和谐。所以说,绘画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单纯依靠一方面不可能创作出杰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