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

时间:2023-05-29 18:21: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

第1篇

那么,怎样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材料网络呢?

文学是“人”的文学,作文也是“人”的作文。无论怎样的作文,都是要谈“人”的,都是关乎“人”的,因此材料网就必须以“人”为中心和原点。

基于这样的思维,材料无非是两类:生活材料和思想材料。下面谈谈思想材料的获取途径。

思想材料是以“人”如“我”为中心、原点的,围绕每一个人,都涉及到与自然、他人、社会、自我的关系,这便构成了这个世界所有思想的来源。

这个世界的关系无论如何错综复杂,但总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在世界处于四种关系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认识的深入,每一种关系都由相离走向相交,由冲突走向和谐

作文的正道乃在于“我手写我心”、“我思故我在”,因此,站在写作的角度,站在学生的角度,这里的“人”就是“我”。

一、人与自然

由于原始社会里人的认识肤浅,人类在自然的伟力面前只有敬畏,敬畏自然便产生神话。随着认识的深入,人类懂得了顺应自然,征服自然。在古代中国,人们生存的方式主要是农业,而自然在农业中起了决定作用,所以,中国哲学讲求“天人合一”。在西方,人们向海洋求取生存,生存难度远远大于农业,因此,西方形成了征服自然、积极与自然抗争的思想。海明威《老人与海》就是表现的人的征服,作者借桑地亚哥的口所说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的名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然而,顺应自然是一种消极的无为,是妥协,征服自然却又包含着破坏,是冲突。妥协和冲突的结果都是人类遭受到了自然的威胁和报复,尤其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以来,人类对自然破坏和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都是空前的。在现代,人们已经认识到,人类可以合理地利用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最终走向和谐,因为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在增强。

因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人类的智者总在解释和发现着自然,达尔文就是其中甚为优秀的一员,他发现了人类的起源,改写“上帝造人”的说法,他发现了自然优胜劣汰的规律。而中国的哲学也指出了相生相克的自然规律。

二、人与社会

人与社会的关系实际是指人与社会道德、法律、民族、国家、文化、风俗、 政治、经济、宗教等属于社会范畴的种种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也要历经一段冲突、和谐的历史。人与社会的冲突最主要的是人的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冲突。社会意识就像一个染坊,为人提供了各色的染缸,不同的人会被染成不同的颜色,而社会却又有一定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当个人的取向与社会的取向不一致时,冲突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冲突的结果有四种:一是个人的胜利,个人的取向形成一种潮流,成为社会、时代的取向,比如老子、庄子等思想家就是这样,他们凭借超前的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的走向;二是个人向社会妥协,个人放弃自我,屈从社会,最终,或被社会异化,或被社会吞噬,西方现代文学就多表现这一点, 如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地洞》中的小动物,格里高尔被社会异化为一只甲虫,小动物为个人安全而累死;三是个人的毁灭,为了个人的自由或价值取向,不惜与社会抗争,最后,因为社会的力量过于强大,扼杀个人,酿成悲剧,如老舍《骆驼祥子》中的祥子、鲁迅《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等;四是个人的逃离,隐士就是逃离,“穷则独善其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个人与社会冲突时,他们多选择隐退山林,自娱自耗。社会不能容我,则返归自然。冲突客观存在,于是个人就有了追求和谐的理想,和谐源于宽容,但不是社会对个人的宽容,而是个人对社会的宽容。房龙阅尽人类思想发展史,写了一部书《宽容》,呼吁社会的宽容,但这种呼吁是苍白的,从人类思想史的悲剧性就知道,社会无法宽容个人。当然,个人宽容社会并不等于个人就完全放弃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实,宽容社会正是为了坚守个人的精神家园。

三、人与他人

人与他人同样上演冲突、和谐的故事。由于彼此文化背景的差异、思想意识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或为物质的生存,或为精神的满足。于是,化解冲突,追求和谐就成为思想家们永恒的命题。然而,尽管思想家们各有表述,但追求和谐的药方却都基于一个字:爱。孔子的思想,基本就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他提出了“仁”,二人为“仁”,“仁” 的本质其实就是去爱人;《圣经》的思想,也是基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借耶稣之口告诉世人:“主说,你们要彼此相爱。”佛教也是如此,释家弟子其实并没有远离他人,因为“普渡众生”是他们的使命与责任,自己欲求功德圆满,却要首先引渡他人,可见,释家超升的方法就是去爱人。爱,是主动地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自然,也有被动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那就是道家鼻祖老子主张的“让”,以“柔弱”“不争”“无为”去换取人与人间的和谐。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他三尺又何妨。这种“让”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太深,后起的“忍”恐怕就是由此而来,但是“让”却并非我国思想独有,《圣经》也是主张“让”的,别人打了你 的左脸,你该怎么办?上帝叫你把右脸也伸过去!可谓“让”的极致。不过,也有差别,《圣经》的“让”是源于无私的爱,无私地“爱”了,我们的精神才能安宁,而道家的“让”却是为了我“得”,“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不争”却是为了自己“争”的更多,这便是一种世俗的功利主义了。

四、人与自我

人与自我的关系,实际是指人的肉体与精神的关系,人性的弱点与优点的关系。按照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思想,人可以分为“原我”“本我”“超我”。人的肉体属于“原我”,充满了原始的兽性,社会道德规范下的常态为“本我”,精神上希望达到的“完美的我”为“超我”。这三者处于矛盾和挣扎中,“原我”覆盖“本我”时,人便表现为强烈的失控般的兽性,当“原我”顺应社会道德规范的约束时,人便表现为“本我”,当人为着精神意义上的目的而行动,人便达到“超我”。身与心的冲突也是必然的,化解身心的冲突,追求身心的和谐,这便是人生哲学所要探讨的问题。但所有积极意义上的人生哲学都主张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最本质的是追求精神上的安宁,而非肉体的愉悦。

庄子主张“无功”“无名”“无待”,以求精神的绝对自由,所以他宁可于江湖间作逍遥游,也不愿入朝为相。美国哲学家梭罗深感人为身所累,为工业而累,于是主张“简单生活”,他在瓦尔登湖边自垦自种自养,充分利用时间阅读,过一种充实的精神生活。罗素主张人生在于悠闲。但作为世俗的观念来看,部分人在处理身心关系中主张“游戏人生”,更主张享受来自肉体的愉悦,更向往富裕的物质生活。精神的沙漠化,心灵的荒原化,已经成为困惑现代人的重大问题。许多现代文学作品揭示着这些问题,比如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本书启示人们:当我们的生命没有了一种责任,选择游戏人生时,我们的生命不但没有获取愉悦,反而会陷入空虚无聊的泥沼。人毕竟是有精神的,我们不能否认精神的存在。克服人性中的弱点,张扬人性中的优点,这也是思想家在探讨人生哲学时通常的主张,许多成功学更是以此为根本。思想家们宏扬的多是理性、毅力、意志等人性的优点。

第2篇

一、从四个层面展开联想

1、时间上的古与今

运用例证法,就是“据事以取义,援古以证今”。列举事例时,选择历史事例和现实事例相结合。历史事实,常常是最过硬可靠的论据,可以启迪人们认清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现实事例,又大多是人们熟悉的事实,这些事实过去不久或仍在眼前,不容置疑。因而,在列举事例时,最好能既列举一些古人的例子,也能列举一些今人的例子,使得文章具有时间上的纵深感,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例如:辽宁高考卷优秀作文《各领?人生精彩》一文的第二小节:“‘人贵有恒’,古往今来,有多少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到达光辉顶点’的故事:苏武持节,牧羊北海19年归汉而不辱使命;甘地投身民族解放运动,终其一生无怨无悔;陈景润钻研数学,呕心沥血破解哥德巴赫猜想。”

考生先列举汉代苏武的例子,再列举当代陈景润的例子,达到了一种“古往今来”皆如此的效果,当然也就有效地增强了说服力。

2、地域上的中与外

在举例时,既要注意到时间上的古与今的跨越,也需注意到地域上的中与外的覆盖。古今中外的事例摇曳错落,不仅可以增强材料的条理性,避免重复堆砌之感,而且具有更强的论证性。

例如: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仰观宇宙,俯察万物》其中一段:“静坐莲池旁,与莲花久久对视,莫奈才能创作出传世佳作《莲花》;走进马群中,与奔马朝夕相处,徐悲鸿才能在画中淋漓尽致地展现马的健美与力量。此二者,皆以亲身接触的方式,走进自然,想必这便是他们得以与自然相感相知并从其中获取心灵的力量的原因。”

此段文字列举了徐悲鸿和莫奈的例子,一中一外,两个典型有代表性的事例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亲身接触,走进自然,才能获取心灵的力量,文中的观点令人信服,深入人心。

3、性质上的正与反

有比较才有鉴别。列举事例时,还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来进行联想选择。正与反的对比,不仅能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通俗易懂,而且能突出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加深对论点的理解。同时,运用对比证明,往往还能形成一定的对比映照,既能使文意更加充实,又能使文事较为生动,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如:浙江高考满分作文《文显其品动人心》作者以“文显其品动人心”为题,鲜明地表达了文品应该与人品相一致,这样文章才能感动人心的观点。作者在文中以列举了袁中郎的正面例子和郭沫若反面例子,分析、思考和探究“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的彼此关系,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文如其人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对比中,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褒扬什么,贬斥什么,在两者的互相映衬对照中,可以得到显豁的表现。鲜活典型的事例,严缜周密的对比分析都显示出作者相当的文化积累和足够的阅读积累。

4、对象上的人与己

在举例论证的时候,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对论证中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是在这些事例的基础上,再由人及己,联系自身和实际结合论点进一步论述,这样更具有现实针对性,更能激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如: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亦坚亦柔,成就和谐》一文中“然而人心在某些方面应有的坚硬并不等同于一味的固执,冰冷刚硬到不可触碰也更不应成为人生的常态,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让心灵受到温存与爱意的滋养,由寸草不生的荒芜变为处处繁花的锦绣。是啊,在这个正在被冷漠的铁壁铜墙侵占的世界里,我们总以为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的自我封闭就是坚强,可如果我们连呵护真诚、期许美好、拥抱真情的能力都已失去,那么这种机械的行为构成的将不配被称为‘人生’,甚至算不上好好地‘活过’。我们既然没有理由封存扼杀美好,何不以最阳光的姿态享受心灵深处的柔软?故而,人心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柔软的东西,与坚硬的组成部分一样,都是构成精彩人生的要素;故而,唯有那些亦坚亦柔的心灵,方能塑造成和谐的自我。”

此文的观点为“人心的奇妙之处,有坚如磐石处,亦有温柔如水时,二者周旋归一,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个和谐的自我,卓然而立”,作者在引用毕淑敏和英国文豪托尔金的语言来阐释人心的坚固和柔软后,联系现实,谈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心灵的“坚”和“柔”孤立与误解,从而使文章针砭时弊,更具内涵和深度,增强了文章的思辨力度。

二、以理服人做到四个一

1、让学生做一点分析

文章要有不容置疑、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一靠具体而周密的分析,二靠充分而确凿的论据。分析总是借助于举例,实例又必须进行分析,二者常常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因而,在摆出事实后,做一点分析,让事实和道理相得益彰。

“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分析,能使议论细致深入,体现出思辨的深度。以真实有力的论据为基础,进行严密合理的分析,视理而破,层层深入,可以切中肯綮,充分显露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特征,使文章的论点立于不败之地。将论点可能存在的问题、读者可能产生的疑问,在分析中一一予以论说,使之周到严密,无懈可击。

2、让学生设一个比喻

比喻是一种形象化的论证方法。用我们熟悉的事物来进行设喻,可以使文章说理具体生动,发人深省;行文明快活泼,饶有趣味;从而收到文章精炼,内容丰富的效果。例如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智慧是一间寂寞空屋》,标题就设喻,把“智慧”喻成“空屋”,作者从“寂寞空屋,耐得住寂寞亦拒绝悲凉”,“寂寞空屋,可有形可无形,是一个人此生生命存在的证据”,“寂寞空屋,给高蹈以平实,给浮华不定的心灵以脚踏实地的依靠”三个层次阐释了自己所理解的智慧的内涵,把智慧阐释得具体明确,又形象生动,令人深思。

3、让学生来一个假设

在议论中来一个假设,也可以使得文章别有一番趣味。选择文中所列举的一至两个事例,运用假设推理对其进行分析。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必须较完整地引述论据,然后提出形成条件并不存在的假设,“设假为真”,进行推理,并推导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反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必然错误荒谬,从而进一步确立观点的正确。

例如: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仰观宇宙,俯察万物》“人本为自然的一个部分,然而,工业文明的兴起,斩断了人与自然间的纽带。人们得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这便使人类对自然失却了敬畏之情,却添了一份征服自然的野心。试想,若只从天气预报中认知自然,又何谈对蓝天白云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识概括自然,又何来对花草树木的珍视与保护?过分依赖科技,却失却了对自然的亲身感触,使人类忘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于是我们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制造出雾霾封城,河水重金属含量超标这样种种的荒谬事情。科技并没有让人与自然更近,相反,它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因此,唯有让我们重返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我们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此段用“试想”进行假设,假设人类过分依赖科技,破坏自然的荒谬性,从而更能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4、让学生找一下原因

很多学生在写议论文时,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文章平淡无味,浅薄无力。在论证中让学生学会进行深入剖析,从“为什么”的层面探究一下事实形成的原因,可以体现中学生思考剖析问题的能力,使得文章充满思考的力度,富有思辨性。

例如: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亦坚亦柔,成就和谐》中“我想,真正洞察了这一道理的人,一定会懂得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写下的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的温存,因为坚强与温柔是相互融合而非完全对立的存在;一定会明了歌手Hita在《天命风流》中唱出的‘灵秀上眉头,浩气存胸口’的洒脱,因为心坚如石或豪情满怀的人依然需要情感的滋养;一定会欣赏词作者荀夜羽表达的‘击鼓动远雷,琵琶脆涟漪’的和谐,因为勇气与温柔的契合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构形。所以,要想造就一个和谐的自我,要想活出一世动人的精彩,最重要的,便是让这方寸之地,亦坚亦柔,亦刚亦让。”

这一文段,考生结合三个实例来剖析出能洞悉“亦坚亦柔,成就和谐”这一道理的内在心理原因,形成排比句式。使得论述有深度,且文采不凡。

第3篇

关键词:日本民族;水稻;花道;茶道;民族精神

日本民族是一个善于选择与吸收的民族。自古以来就与植物有着不可分割的独特情缘的日本民族,把来自古代中国的稻、花、茶转化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并形成特有的民族精神。

一、稻作文化

日本属于海洋性气候,降雨量充足,空气湿润。这种气候环境适宜水稻的种植。日本属稻作文化圈,历代日本人在湿润的环境中以顽强的忍耐力和精细的技术从事水稻的栽培,并形成了对水稻的特殊感情。

水稻栽培自古以来是在以耕地共有和为保全耕地而集体协作完成灌溉土木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农业共同体的集团生活。在同一片水域,村落居民的命运被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生死与共。在村落的共同生活中,协作、团结、和睦的精神受到推崇,进而也就形成了日本人的集体团结主义意识。新田开发是一项极其艰难的工作,而这极其艰难的工作如果成功,那么以后每年都可以在相同的水田里种植水稻了。于是在日本,对祖先崇拜的思想也一直存在。

二、花道

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宋元时代传入日本,到东山时代即十五世纪发展成花道。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有插花的习惯,他们热爱花的美丽,随着时间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它是日本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日本人爱花,一般日本人家庭的客厅都会摆有一瓶经过精心挑选的鲜花,给人一种赏心悦目、清新别致的感觉。

插花的种类繁多,有立花、生花等。室町时期到战国时期,产生了立花,主要装饰在壁龛、起居室、百宝格上。立花很重视阴阳调和和体现季节感,也表现出端正的符合信仰的姿态。立花可以构成一个立体的圆形的花型,这种圆形在花道中称之为“圆相”。“圆相”在禅宗中又是指作为悟道的对象而表现出来的“圆”,而且以“圆”来表示人与生俱来的心灵的平等,也就产生了人们所追求的人际关系的“和”。

生花是在装饰于壁龛处的投入插花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有一定形式的插花法,其理论核心认为草木的自然生长蕴含着自己的尊严,它代表了宇宙和自然界。江户后期产生象征天、地、人三才的生花。

三才又称三财,是指宇宙生成的三种基本资财———天、地、人。它是生花的世界观。它将引导部分视为天(高的部分),将顺从部分视为地(低的部分),将这两者调和的部分视为人(居于中间保持高低调和的部分),并确定役枝(花枝的主要部分)。三才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精神,突出了人在天地中的核心地位或主体地位,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 花道要求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无邪念,不可三心二意。插花要求人们理解善良的心,因为插花是表现人的心灵的东西,要用心去体会花道中的“静、雅、美、真、和”的意境。插花和樱花一样表现宇宙之美,即使是瞬间也要把它的美丽展示给别人,体现了日本人特有的执着的信念和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精神。

三、茶道

“茶道”一词沿用汉字,这词最早见于《封式闻见纪》,原指茶技而言。弘仁年间(810~824 年)形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其为“弘仁茶风”,此阶段称作茶道发展的起源阶段。

茶道通常被认为是日本艺术的最高代表,是日本民族精神的象征。茶道文化倡导人们通过学习来净化心灵,磨练意志,提高品行,增强责任感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以达到思想境界升华的最终目的。茶道的深刻内涵是:“和、静、清、寂”。“和”是和睦、和谐、和平之意,让人们永远保持和睦相处。“敬”是心灵的诚实,互相尊敬,不分身份高低。“清”是洁净、清幽,是对身体及周围一切事物都要求洁净和美好的一种渴求。“寂”是静寂,倡导无论世俗如何的不稳定,也要求人们如终保持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一切。

日本茶道的茶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大家共有的。茶道的核心便是茶的集会。茶道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通过茶的集会———茶会,让人们远离浮躁,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审美观,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内心深处变得融洽起来。茶道展现了日本人高度的生存智慧,从日本茶道的精神实质可以看出它是在追求人与人平等相爱和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的一种精神。

参考文献

[1](苏)佛·普罗宁可夫.日本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2]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3]佟君.日本花道中的插花与中国古代三才阴阳思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5).

[4]蔡毅.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2.

第4篇

一、寓环保教育于教材感悟中

小学语文课程教材中的篇章无论是内容还是插图都非常的美,既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讴歌,这样的篇章有很多,在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如诗如画的大自然,通过气氛的渲染、情境的创设,让孩子们的心灵获得美的体验,进而激发出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海底世界》描绘了神奇美妙的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它将我们的视线转向蓝色的大海深处。《鸟的天堂》讲述的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中栖息着成千上万的白鹤、麻鹤、灰鹤和其它鸟雀。它们相互交替,俨然有序。白鹤、麻鹤早出晚归,灰鹤则夜作昼息,构成了一个颇为壮观的“鸟的世界”,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景……这些篇章犹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文辞,使人陶醉,令人遐想。仿佛让人目睹着海底的奇异,吮吸着榕树的清香,聆听着百鸟的争鸣,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心旷神怡。教学这些课文,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读中感悟,不断加深内心体验,身临其境,陶醉在课文描写的自然境地中,并由此插上想象的翅膀,获得惬意的审美享受。进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家园的殷实和美妙,并深切地感悟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植物和动物,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二、寓环保教育于教学拓展中

教师要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促进其环境意识的增强。一方面要在课堂上精于渗透,另一方面还应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环保小活动,以此不断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爷爷和小树》后,我让学生在家和父母同种一盆花。学完《哪座房子最漂亮》后,让学生说说我们美丽的新校园应该怎样爱护,并让学生办了以“我爱我的校园”为主题的手抄报。在学生们了解了《云雀的心愿》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写自己的心愿。使学生在运用中学语文,在学语文中学习环保知识,从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生态。

三、寓环保教育于词汇积累中

把环保教育贯穿渗透到词汇积累教学中,这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语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进而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应该怎样和谐相处,共同生存发展等问题。比如,在收集狮子、熊猫、大象老虎、猴子、鹿、蛇、狐狸、熊等有关动物的词汇活动中,看到熊猫这一词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熊猫是仅生存在中国的濒危动物之一,我国特别重视其保护,设立了专门的保护区。世界各国对老虎、大象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也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这样的不断学习和灌输,潜移默化中唤醒了学生环保的意识,孩子们便会真心地希望那些生活在笼子里的动物放回自己的家园,自由自在地生活该是多么惬意呀!

四.寓环保教育于作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不但注重于方法、技巧的训练,还应重视思想、环保的教育。在教学中,我经常播放有关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风光的视频,以此激起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从而提高环保的意识。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环保方面的小练笔,加强对环保内涵的理解。我多次在班里开展了以环保为题的作文竞赛,像《争做环保小卫士》、《还我绿色》等,在平时学生的日记训练中,我也要求学生注重环保,多写有关环保方面的小故事、小事例,点点滴滴,倾注环保。实践证明,在作文教学中注重环境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写作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绿色环保的意识。

五、寓环保教育于危机意识中

环境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可充分利用儿童是未来的主人,他们热爱自然,当自然遭到破坏时,他们天性中的表现出的抗争心理,能促进儿童把自己的认识付诸于行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抓住这一契机,激发他们的危机感,往往会取得一定的效果。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由于人为的破坏、土地减少了,葱郁的森林消失了,水土大量流失,致使浑黄的河水像脱僵的野马,吞噬了村庄,人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最终人类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生动鲜明的事例让儿童产生危机感,这时教师加以适时的引导,激发其环保的意识,继而投身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

六、寓环保教育于绿色行动中

环保教育不是闭塞的教育,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材为媒介,促使学生领悟知识、形成绿色观念的一个过程。而绿色观念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使语文教学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进而形成环保意识。比如:1.在全校掀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环保活动,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2.加强学生对家乡的环境状况的整体认识。组织学生到县水泥厂参观,了解污水排放物的处理过程,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3.让学生真正关心和参与到环保问题解决上来。走上街头,向街道市民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担当起环保卫士的重任。

第5篇

感谢你,亲爱的妈妈,是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是你哺育我长大;是你教会我做人;是你用辛勤的汗水陪伴我成长,感谢你,亲爱的妈妈,你教会了我一切一切……

记得那年夏天,天阴沉沉的,乌云密布,马上要下雨了。这是,放学了,一个一个家长把孩子都接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了,我当时心急如焚,我知道:爸爸今天有会议开,没时间,可妈妈的了重感冒。怎么办呢?

我正在焦急地想该怎么办的时候,突然,妈妈打着伞,慢慢地向我走来,对我说:“孩子,着急了吧,都是妈妈不好,看,我在家煮了两个鸡蛋,生怕凉了,我特意把鸡蛋放在怀里,我知道你中午没吃饭,现在饿了,快吃了吧!”我的眼睛紧紧盯着鸡蛋,眼里充满了泪水。因为妈妈带着重感冒来接我还煮鸡蛋,心里感动极了。在看看妈妈的手,一个泡连着一个泡,整只手都肿了,红了。我连忙问妈妈这手是怎么回事?妈妈说:“噢,这你不提我还给忘了呢!只是被热水烫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望着妈妈,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激,只是默默地流泪。妈妈瞅着我,我瞅着妈妈,妈妈老了,妈妈真的老了,眼角的皱纹,头上还有一丝丝白发…… “孩子,鸡蛋会凉的,快,快吃了呀!”妈妈说。“妈妈还是你吃吧。你不用担心我,你也不是没有吃饭的吗,还是你吃吧!”“孩子长大了,孩子长大了,好吧,这样吧!一人一个”。我点着头,妈妈用颤抖的手拿出鸡蛋,递给了我,我拿着鸡蛋,心里有对妈妈说不出来的感激,只是默默地念道:“这是妈妈用红肿的手给我煮出来的呀!我含着泪,慢慢地吃着,不知不觉,感觉鸡蛋有千分重,怎么也送不进嘴里……

我一定会感恩的,妈妈辛辛苦苦把我养大,她容易吗?我觉得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会使我快乐。使我懂得珍爱,它教我回报,感恩是伟大的,我一定会感谢我的父母,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

【作文二】

雄鹰高翔,白云逸飞,那是蓝天对大自然的感恩;大海壮阔,小溪幽雅,那是河流对大自然的感恩;稻谷芬芳,硕果累累,那是大地对大自然的感恩.

古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同学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

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社会也将会更加和谐.

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有人说善良的本质就是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说一个人如果有了一颗感恩的心,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对别人的帮助,哪怕是一点,一滴,我们都应当怀感恩之心.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当成为每个人的美德.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尊敬师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才懂得去关心,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勤奋学习,珍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第6篇

表演伊始,大屏幕上出现了热烈的中国红和“中国欢迎你”的标语,红色的礼花弹飞上夜空,红色光束齐射江面,黄浦江犹如铺上了巨幅红地毯,迎接着来自世界的宾朋。小荷白云飘飘网

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梦想,梁启超等曾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渴望自己的祖国“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

时代的变迁,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开放的中国迎来了凝聚人类璀璨文明的世博会。30日夜晚,每一束灯光,每一簇焰火都放飞着国人的世博梦想。

蓝色和绿色逐渐成为灯光主色调,明亮、欢快、热情的节奏,让人感受到城市生活的和谐美好。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在使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困难和挑战。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世博会期间,人们将就城市可持续发展交流经验。白云飘飘网

从卢浦大桥飘来的LED发光球变幻着红、黄、橙三色,顺流而下,绵延不绝。200多艘旗船在三艘快艇的牵引下,与顺流而下的LED发光球在江面上交汇。快艇拖放着焰火,百艘旗船在彩球中穿行。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入场式”。

“浪漫之水”的构思源于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祝》。黄浦江边一组永久性喷泉再现了这段动人的佳话。随着音乐的变化,水的舞蹈变成了水的银幕,大型放映机投射出缤纷的鲜花、万千蝴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

而倡导建立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始终是世博大家庭的理想。

金色焰火从卢浦大桥首先点燃。两岸及江面驳船上腾起五彩缤纷的礼花弹,相互追逐,争奇斗艳。

银色和紫色焰火率先登场,继而各种缤纷炫目的焰火相继绽放。“笑脸”等造型礼花描绘出开放中国的图景。金色礼花从两岸竞相燃放,在浦江上空相迎对接,形成“手牵手”的特殊造型。

随着《欢乐颂》的音乐响起,焰火竞相绽放,所有探照灯、激光、喷泉全部加入光与火的缤纷,一时间漫天璀璨,照亮夜空。

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上海世博会追求的理念,世博局局长助理、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刘文国说,这次开幕式使用的焰火很“低碳”——烟少,声音轻,色彩非常鲜艳。

另外,本次开幕式2000把嘉宾座椅是用废弃牛奶盒制作的,节目单和手提袋等是用再生纸制作的,低能耗音响和LED大屏也被大量使用。而本次开幕式上所使用的200多艘旗船也将赠送给残疾人运动员做训练使用。

第7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教阶段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不仅如此,每个阶段目标中,《新课程标准》都对加强语文积累提出具体的要求。形成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积累“体系”:分级说明了积累的来源(课内外阅读、生活实际),积累的内容(优美词语、精彩语段、古代诗词),积累与阅读体验、生活实际、审美情趣的关系。多年来我特别重视学生对学习札记的运用,我一直把学习札记当成学生积累的主阵地。我的做法是,每天根据需要布置少量作业的同时,分散完成每周的学习札记,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的零散时间,也考虑到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重积累。我把学习札记分成这样的几大板块:生字读写、新词(成语)感悟、古诗赏析、励志名言、美文摘抄、修辞技巧、每周纪事、心声吐露等。每周五离校前上交,周一发下去,我通常利用星期天将学生的周记批改,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批语,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实践中,我发现了很多让我感动的一面,很多学生在做学习札记的时候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兴趣把自己的学习札记做得很有声有色,如一位学生将平时积累得励志名言写在自己的笔记本每页的页脚和页眉处,每次翻阅的时候不自觉得就加强了一次记忆,效果很好;还有的学生把自己的收集的古诗词图文方式显示,看了让人产生联想,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审美的情趣,起到了滋养心灵的效果;也有的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就翻自己的札记,从中寻找恰当的写作素材,并能找到适当的引用语言,如古诗词和名言名句,使自己的作文不再假大空,同时也很有文采。

语文札记,既能充分利用学生的零散时间,扎实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的语文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有的甚至成了学生手头的一本百科全书,真是一举多得。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加强师生与文本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阅读课上,学生的第一要务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自主的读书实践,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从而内化课文的语言材料及其丰富内涵并学会阅读。

如我在教《范进中举》一课时,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文章“封建科举制度对当时知识分子及其他阶层人物的迫害”这一主旨学生通读后很难有效把握,即便有学生知道也大都从参考资料或教辅资料上拿而得来,体会的并不深刻。怎么才能让学生在加强与文本对话的同时深刻理解课文内涵呢?我再次翻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考官周进因为自己有过辛酸屈辱的经历,所以对穷困不堪的老童生范进格外垂恩,先后以全副精神细读范的试卷,第一遍觉得不知所云,是篇坏文字;过了一会读第二遍,却“觉得有点意思”,不坏了;后来读第三遍时竟忽然认为它是“天地间至文,真乃一字一珠”,于是认定自己不是“糊涂考官”。是啊,范进已经五十四岁了,却还在“高考”之路上徘徊,能不能以范进的岁数多大为切入口呢?

“阅读文章内容,推测范进中举时的年龄段?”这是我上《范进中举》时的开篇任务。

如此切入,学生的好奇心立即被调动起来,他们饶有兴味的阅读文本,力求从文中找出能判断范进年龄的内容,有的学生推测范进大概二十多岁,原因是他的老丈人还不老,能杀猪,且按照现在的高考年龄类推,范进年龄不会超过三十岁;有的学生推测范进最多不超过四十岁,因为张乡绅称其为弟;还有的学生阅读更仔细,称范进妻子嫁他的时候都已经三十多岁了,又与范进做了十几年的夫妻,推得范进约五十左右……看似与文章主题不相关的切入,竟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我始料而未及的,然后我因势利导,告诉同学们范进的真实年龄是五十四岁,同学们很多都觉得奇怪,在学生充满疑问与好奇的眼神中,向学生简介古代科举制度,文章主旨终于拨云见日。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知识的延伸

第8篇

一、日本生态动漫——《幽灵公主》

影片讲述了虾夷族少年阿席达卡为救村民一箭射杀魔祟神而受伤招致诅咒,而魔祟神因山猪的仇恨而生。森林里的山猪遭人类枪炮射击,痛苦难耐,怨恨难抑,戾气穿透全身化作万千仇恨触须,所到之处,万物凋零。影片一开始便以这样黑暗混沌的仇恨开始,似乎一开始便告知人与自然终究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状态。

阿席达卡以外乡人的身份介入到了幽灵公主珊与女城主幻姬之间的冲突中。幽灵公主是人类的弃婴,由犬神莫娜抚养,她与森林是一体。在幽灵公主身上可以看到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期望,只是这个共生从一开始便灌注着仇恨的血液,我们看到幽灵公主身上的勇敢与无畏、美丽与矫健,可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悲情的命运,看到幽灵公主对于人类的不信任,对于人类尚存爱意的恐惧,这也许透露出宫崎骏心中对于“共生”理念的不信任。

而女城主幻姬,一看似乎是西方文明入侵的典型象征,拥有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传来的枪炮技术,吸收全球盛行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入侵森林成为时代火速前进的必然。在幻姬的带领下,有尊严的生存意味着,摆脱武士阶层的压榨,远离城市,进驻森林,建造自己的达达城,伐木炼铁,生存下去。这里,我们看到人类在绝望的境地下最卑微的欲望是生存,而此时的生存不可避免的是向自然索取。宫崎骏并没有在影片中谴责幻姬带领下的这种绝地逢生的生存模式,事实上纵观日本历史可以发现,日本人血脉中的森林文化即是从森林中汲取物质,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文明,绳纹时代是以照叶林文化、袍栎树林文化等森林文化为基础,后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形成了稻作文化,进而发展到各种现代文化。

宫崎骏在最后并没有给出一个充满希望的结局。他是理性和悲悯的,他让森林恢复原样,绿荫葱葱,留给幻姬生命让她重头再来;幽灵公主和阿席达卡逐渐相爱却依旧分隔森林与达达城;游僧恐惧于森林之神的力量,最终却叹息没有取得鹿头。一切的问题都存在着,留给自然哭泣,留给人类警醒,人与自然之间没有纯粹的共存,这样的悲情是整个人类不得不直面感受的。

二、美国生态动漫——《老雷斯的故事》

好莱坞是美国电影业的代名词,以电影动画为主的美国动漫,依托于好莱坞电影基地,形成了独具美国特色,与日本等其他国家截然不同的产业模式和动画特点。在生态动漫方面,美国动漫可以说是早已涉及且延续至今。

电影《老雷斯的故事》根据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苏斯博士的原著改编,是一个环保寓言,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胶胶镇(Thneedville)的地方。只是,树木、草地全由树胶工厂制造,内置电池发出绿光;生活垃圾深埋地底,水源污染被当做乐事;居民热衷购物、玩乐、购买新鲜空气;这样看来,这几乎是一个高科技主宰下失去生态自然的“美丽新世界”,在工业巨头奥海尔的控制下,巨大围墙里生活的居民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早已寸草不生,乌鸦满天,而影片主人公泰德为寻找女孩奥德利心中真实的树,离开家乡逐渐知晓关于老雷斯的故事以及胶胶镇是如何建立在森林毁灭的道路上。

在电影《老雷斯的故事》中,我们看到年轻气盛充满抱负的万斯·勒尔先生为得到制作衣服的原材料——Truffula树而召集大家砍伐了整个森林,建立起了自己的工业王国;看到了阴险狡诈却受居民爱戴的奥海尔对市场的热爱以及经济增长无限制的推崇,即是让城镇污染更加严重从中换取售卖新鲜空气的巨大利益;也看到了勇敢的泰德为了重现绿色城镇而抵抗统治保护最后一粒树种。整个电影的叙事中,环境的悲剧与重建都设定在了个人自由的内在缺点与优点上,把个人责任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影片展现了一个人自由内心的转变,年轻的万斯·勒尔先生在践踏自然不可再生资源的道路上建立起庞大的工业王国,最终意识到这一致命性的错误并托付泰德利用最后一粒树种还原整个森林,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

三、大众传播促进动漫生态意识的传播

1、议程设置

麦克姆斯和肖所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有意集中报道某些问题,而忽视另一些问题就能够对受众产生影响。而受众往往倾向于关注和谈论传播媒介所给出的议题,并按照传播的先后顺序给各个议题定下一个传播者需要的重要性排列。因此大众传播可以通过转移受众的注意力,安排问题的前后次序,从而间接达到影响舆论、左右人们的观点和思想的目的。

我们在宫崎骏的动漫电影里可以发现这种议程设置的现象,宫崎骏的作品中往往布满了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矛盾冲突,让受众一开始接受影片信息就感知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处,把受众引领到一个生态环境十分恶劣的人类社会。在影片的部分,又进入了宫崎骏个人对于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反思,揭示出生态环保的重要性,在影片的最后给出一个理性的结局,并让受众感受到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2、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倡导站在受众的立场上,通过分析受众对媒介的使用动机和获得需求满足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类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同传统的讯息如何作用受众的思路不同,它强调受众的能动性,突出受众的地位。该理论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使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的需求和愿望。

好莱坞的商业电影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娱乐功能,满足着受众的需求。好莱坞的动漫电影也不例外,在生态动漫制作方面,美国动漫有效的结合了电影的娱乐功能,受众的观影需求,以及生态意识的传播。在《老雷斯的故事》里,动画人物的形象均是广大受众喜爱的可爱形象,如金鱼、小熊;影片的故事情节也符合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偏爱冒险,影片中男主人中独自出城找寻种子的历程正是冒险的旅途。在此之外,影片所变现出来的生态意识也在剧情的一步步发展中缓缓向受众表达出来。

四、我国生态动漫的传播及现状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动画片的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质量却远远无法与国外动画相比。近20年来,在动画电影方面,稍具影响力的大概只有《小倩》、《宝莲灯》、《麦兜故事》系列、《摩比斯环》、《喜洋洋与灰太狼》系列。在总体数量上升质量不佳的情况下,涉及生态领域的动漫少之又少。唯一值得一提的两部动漫电影《长江7号爱地球》、《梦回金沙城》虽然与生态主题沾边,通过画面展现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而没有在影片中渗透环保主题以及生态意识建立的重要性。事实上我国动漫所存在的问题直接决定了生态动漫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

1、缺少创新意识

当前,国内很多所谓的原创动画都是简单的模仿,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风格、画面质感等方面都有比较多的“崇日”、“崇美”等痕迹。有内涵的中国文化在现今的国产动漫片中几乎没有什么体现,更别说我国所倡导的和谐生态理念。动画片的制作偏重于说教,画面表现粗糙,缺乏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动画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不高。

2、受众定位长期错位

我国动漫长期将受众定位于13周岁以下的儿童,动漫的功能也仅仅被限定为教育儿童。这种狭隘的受众定位和功能限定,导致国产动漫制作水平、思想观念,艺术水准长期定格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而无法提升,阻碍了我国动漫产业消费群体和市场的扩大,并造成了我国动画的畸形发展。当前的动漫,早已超越了儿童的世界,成为越来越多的成人的娱乐产品和一种生活方式。

3、产业链不完整

近年来,国家为推进动漫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从体制、政策、市场管理等方面明确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思路,并试图构建立体化的播映体系,培育动漫交易市场,以充分调动国内动画制作和播出单位的积极性。然而,体制上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各种弊端仍然导致了许多问题,比如,有些动漫机构打着动漫产业的幌子建立形象工程,不进行原创作品的开发,而依靠做教育片、区域宣传片、文化片、政府形象片等来获得政府的补贴。

参考文献

①牛实为:《人文生态学》[M].中国和平出版社,1995

②李世书:《生态学的自然观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③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④卢斌、郑玉明编:《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2》[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⑤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第9篇

一、从课本中找到下锅的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写作时头脑空洞洞地,苦于没有素材只好说空话、假话、套话,作无病之状。其实教材就是一个素材库,在课本中接触到的自然风物、文学形象、历史事件等不胜枚举。可以有意识地把教材中存在相关或相似的事例,分类整理,冠以“爱国”、“亲情”、“生命”、“性格”等话题加以汇总,以备不时之需。

1.亲情

母亲越俎代庖,干涉子女自由,终酿成焦仲卿、刘兰芝“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的悲剧;项脊轩的变迁承载着归有光物是人非的感慨、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怀念;忠孝两难全,李密先守孝,后报国的拳拳之心。

2.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一般表现为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毅然辞官回归田园;屡遭贬黜的苏轼在黄州“侣鱼虾而麋鹿”。

3.和谐相处

和谐可以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也可指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赤壁赋》描绘了夜晚泛 舟所见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与水色辉映,置身胜景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鸿门宴》,项伯徇私情,项羽不听从范增的计谋,集团内部的不团结致使刘邦的计划流产。而刘邦杀掉曹无伤,内部更团结。《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蔺相如意识到搞好和廉颇的团结意义重大,因此一再忍让,避免和廉颇发生真执,最后用自己的行为感化了廉颇,两人成了“刎颈之交”。

4.听取意见

面对他人意见,不可不考虑,但不能盲目听从,要有选择地采纳。齐王听从了邹忌的劝诫,悬赏纳言,“战胜于朝廷”。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范增的意见,对范增不理不睬,打破了范增借鸿门宴杀刘邦的计划,放虎归山。秦伯听从烛之武的建议,共同退敌,获得双赢。

从课本中发觉煮饭的法

一旦有了米,巧妇就能大显神手,做成香味扑鼻、脍炙人口的佳肴。而笨妇就不同了,她可能把好米好菜糟塌掉,做出来的东西令人难以下咽。如何才能成为巧妇呢?同样我们可以从教材中汲取众多的写作方法,打造优秀的文章。 转贴于

在《伶官传序》中学习文章结构的建构。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观点,然后叙述?庄宗恪遵父命得天下、一改初衷失天下的史实作为论据,从正反对比的角度论证了庄宗成则由人、?败也由人的观点。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正反分析——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议论,显得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在《雨霖铃》里学习虚实结合的手法。此词以实景入笔,寒蝉凄切,长亭分别,船家相催,别情浓浓。而后由“念去去”三字领起 “烟波”“暮霭”“楚天”的实在景物,虚写越出极目远眺的范围之外,自己将行江上的情景,后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片的逐层推想,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逼真地刻画出离人落寞孤凄的心理状态,这里景是虚景,情是实情。“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里“良辰好景”是虚景,“千种风情”是虚情,词人以虚景、虚情收结全篇,写出“清秋节”之实景可以随时令之推移暂告消失,而“伤离别”之实情却是随时令之推移与日俱增,转换得极为有力而看去又似极不费力。整首词以实写虚,以虚写实,虚实相生,堪称虚实结合的典范。

第10篇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会有这样的感慨:学生“谈作文而色变”。通过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搔破头皮难下笔”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常见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头脑中不留痕迹,写作就没有材料:不细心体验,就缺少感动和共鸣:不深入思考,就没有顿悟和发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的首要责任就是强化学生观察、体验、思考的意识,尤其要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什么是感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有所感触而领悟。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悟便是写作的生命。罗曼・罗兰说:“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要有阳光。”写作时,有真情实感的投入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真实的感触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感悟很深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好文章。因此,要写出佳作就要敞开心灵去感悟生活。

现实生活中引起人们感悟的东西不外乎生活(包括林林总总的具体事物)和文字。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生活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鲜活的故事,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勤思考,不断发现生活中新鲜的故事与动人的细节,然后经过加工处理,把它储存在大脑的材料库里以备使用。但现实生活毕竟是感性的、芜杂的,甚至带有偶然性,如何进入我们的作文视野,成为“于我心有戚戚焉”动人心弦的篇章,还需要一个再加工的过程,而感悟的重要作用就是提纯的艺术。生活中的材料是信息获取者发现的,是他独特的体验。临场写作时,根据作文要求和主题表达的需要,把这些材料从大脑材料库中调取出来,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再处理,再加工,写在作文中,自然就能切中作文评分标准中“内容丰富,材料新鲜”的得分点。人们常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世事奥妙,天地玄机,尽藏蚁动风摇之间。清人袁枚有首诗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生活”之表现在作文中,是具体的、实在的,一片树叶、一块石头、一首歌曲、一丝味道、一份触觉、一个平凡的人、一件身边的小事或是一个场景等等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而这也就成了观察、感受、思考的具体对象。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一景、一物、一画面,如果你用独特的目光去审视,就能读出全新的意境: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一群蚂蚁能抬走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能滴穿岩石,那是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从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含羞草默默地收回叶片,那是在告诫我们切莫张扬……

“人是能思想的芦苇”(法国・帕斯卡尔)。我们读书,要读出人生哲理、时代变迁,要读出科技进步、文明发展,要读出人情冷暖、社会变化。既不能死读书,也不能读死书。应把书本理解透彻,使知识活在脑中。几何证明所用的思维方法,使我们懂得了思维变化的规律:牛顿定律的发现,向我们体现了认知精神:海平面不断上升的自然现象,给我们说明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至于语文课本和课外阅读,更不必多言。《庄子》中的《秋水》《逍遥游》和鲍鹏山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让我们领悟到道家“生死齐一”的自然生命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让我们感悟到“自然与生命的和谐”;沈从文在《边城》中构建了一个未被现代文明浸染的封闭的湘西乡村社会,勤劳、善良、朴实、勇敢的乡村人安分守己的生活着,作品中表现的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是那么地和谐优美、纯净本色,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是那么地至善至美、栩栩如生,作品所展示的故事情节又是那么地真实明了、凄美落寞,让我们领悟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些感悟,不仅能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更能促进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鲁迅先生说得好:文章怎么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这就清楚地阐明了阅读感悟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如读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有的学生便情不自禁的提笔写了以《幸福》为题的作文。有的认为有父母的呵护就是幸福,有的认为在学校得了好成绩就是幸福,也有的认为拥有真挚的友谊是幸福,甚至于人为春风飘拂、阳光和煦也是幸福。最后悟到幸福是无所不在的,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去体验,用心去领悟。这样,从阅读到思考,由思考到感悟,由感悟到创造,整个学习过程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也。研读《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时,我和学生一起着重理解和品味那些充满真情的语句,如“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句话最关键之处在于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痛苦心理的感受,是对母亲的深切理解和爱,以此来揭示母子之间各以对方为重的纯真感人的深情厚意,极具感染力。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变“怕写”为敢写、想写,后来有很多学生在周记中都写出了感情真挚的好文章。

爱默生曾说:“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读者和作者都是生活的参与者和感悟者,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在思维的角度和方式上都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品味――感悟”学会鉴赏,那些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追求的美文,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学生现实世界以生命的亮色:那些重在美好人性开发与启蒙的美文,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建立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学生通过对情趣高尚、文笔优美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培养他们的灵性和悟性,提高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阅读的范围应该是宽广的,可以让学生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可以让学生读自己同学的作品,更值得注意的是要发挥教师对学生阅读指导的作用,利用阅读的平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只要教师适时引导,恰当点拨,有步骤、有计划地让学生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优秀作文就必将源源而出。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悟是写作的决定性因素,感悟是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之间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感悟是写作的生命,作文因感悟而精彩。

第11篇

关键词:教学资源;农村;社会文化

随着信息的快速发展,语文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少寡是能否适应当今语文教学和学习,在新课程改革后变得更加灵活自由,更具自主探究、自我发展性的关键。在资源相对贫乏的农村语文教学中,如何拓开新的一隅,挖掘出农村所独有的教学资源,成为每个农村语文教师新的抉择。农村清新怡人的自然环境、淳朴美好的人文特色、厚重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是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入的极好素材。

一、引导学生采撷丰富多彩的农村自然资源,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形成亲近自然的“大语文”学习观

一切文学大师成功的秘诀,在于他们是真实的发现者,他的作品也是其个性和审美态度的产物。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巨子,故乡是他们文学中一个永恒的母语,通常也成为一个人灵魂永远的栖息地,在农村中学生的视野里,农村所独有的、简单的景致:青山、绿树、小河、古井、黝黑的石板桥、风雨中的小楼阁、低矮的屋檐、古朴老屋……不再是他们视觉上的形象,已成为写作中可以撷取的素材,有时候也成为他们情感的归属地。2006年的全国中学作文大赛,云南省荣获全国一等奖作文《我家住在荞麦地》的作者,正是通过亲身观察山村独特的自然景观、人俗风情,最终以饱含深情的笔墨诉诸文字,才打动了评委,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可以说作者的成功,正是因为他读懂了自然,头脑中有着自然这个“大语文”,才成功的。学生阅读自然更能让他们悟尽自我,农村自然景致的美好能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宁静,摒弃一些客观干扰,守得一隅精神家园。同样,农村丰富的生活画卷也在向学生打开,譬如花灯、庙会,各民族的特色风俗:打歌、赛马……内容以饮食、百货、游戏为主,有着浓厚的喜庆气氛,而又知识层面广泛,内涵丰富。这些素材根植于生活的土壤里,散发着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有着质朴无华、天然的生动性,可是它们也常与平庸、粗俗等因素沉浸在一起。对于这独特、纷繁、复杂的场景,可以进一步指导学生的习作不仅选材要“严”,而且挖掘领悟要“深”,才能把这些独特的写作资源与个人内在感悟融合起来。只要持之以恒地留心自然,学生不但能从乡村自然社会中学到并积累丰富的语文知

识,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心灵,完成语文思想情感的学习、陶冶和锻炼。

二、激励学生挖掘民间厚重的文化资源,进而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广义上的热爱

我国几千年深邃的民间文化资源,蕴涵着广博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精神,对于语文学习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如何让学生对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有更深刻的领悟,“到民间去采风”,学生对身边的民间文化的关注,从传统佳节到地方特有节日,从祖辈口中听到的典故、传说到幼年唱到的童谣等,都会在学生的调查和回顾中越来越鲜活。这对语文素材的学习和积累、语文情感的熏陶都将事半功倍。

三、利用淳朴的民风熏陶学生情商,让他们辨伪存真、乐观

向上

农村、乡下相对城市纷繁复杂的生活,有着它特有的清新恬静。人文环境的淳朴,为身处农村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清新怡人、幽静美好的家乡好比陶渊明向往的“桃花源”,邻里的和睦比城市钢筋水泥的隔膜要温暖许多,朴实农民勤劳、向上的本色,更让与之朝夕相处的学生心灵受到良好的熏陶。而这种情商的存在,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如鱼得水,语文学习本来就是一种触及心灵的领悟,能把农村独有的淳朴的民风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更能让学生守望一份真诚而单纯的精神世界。作为农村教师,教学中更应该有效利用这种情感上的资源,在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在文本与生活的对话中,让学生秉承对真、善、美的追求,教会他们通过观察、对比,领会感悟,达到辨伪存真、乐观向上。

四、让淳朴乐观、卑微却坚韧向上的农民形象成为鼓舞学生不断前进的不竭源泉

从古到今,农民形象是那些关心民生疾苦,深知农民百姓乃天下根本的文人墨客、有识之士心目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杜甫“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直至2008年总理向武警战士们喊出“是谁在养你们,是人民!”可以说每一个朝代的更迭,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民都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学生走近农村,亲近农民百姓,增进感情,学习农民的本性和精神,学会不忘根本,了解农民的生活现状,去挖掘出一个个鲜活的素材,语文学习中、写作中学生还会文思枯竭吗?当然不会,他们会更加热爱他们的家乡,热爱他们的亲人——农民

百姓。

在农村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特有的浓郁地方特色和文化风情这一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寻常事物中体验生活的情趣,引发学生在各个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淀。新课程标准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师应从课堂到课外,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学生对生活有精微的发现和感受,把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融汇在一起,激发学生对艺术、对生活之美永恒的渴求,如此,农村语文教学工作才可谓成功。

第12篇

高考新课标卷到底新在哪里?我们通过研读考试大纲,特别是把大纲版和课标版两个版本的考试大纲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了解课标版的最新理念。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原来的考试内容分五大板块:“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古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新课标高考卷分为六大部分:(1)现代文阅读(9分);(2)古代文阅读(36分);(3)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4)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5)语言文字运用(20分);(6)写作(60分)。从考题的设置及分数的分布来看,新课标更注重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加大了对古代文识记理解能力的考查力度。

(二)现代文阅读由原来的“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变成必考题的“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和选考题――文学类(小说、散文、歌、戏剧等)、实用类(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文本阅读。

(三)删掉了考查“文学常识”一项。

(四)把原来的考查“名句名篇”放在了第二部分“古代文阅读”中,这无形中告诉考生要考查“古代文的背诵”,掉了现当代文默写的考查,且不再是二选一,2007、2008年是四个题选做三个,近三年都是必做题,而且选句涉及初中、高中教材及传统文化经典,例如2011年考到了《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

(五)从五年来的新课标考卷看,必考题是自然或社会科学文,考查能力没有变化,仍然是“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选做题的“文学类文本阅读”一直在考查“小说”体裁的文章,选做题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一直在考查“人物传记”类文章。预计2012年高考语文卷也应该以此为模版,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六)选考题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能力变成“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增加了对“探究”能力的考查。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探究”能力要求:(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是一个信号,要求考生有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某一问题,能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考查考生答题方法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同时,还考查考生的内涵、人文修养和潜在的价值取向。

(七)语言文字运用中的“修辞”除原来高考考纲明确要求的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外,还增加了“反复”。成语、病句、衔接、仿写四个题型五年来很稳定,占十五分。2012年高考在题型上变化不会很大,只是在成语的考查上更关注熟语和俗语,在仿写修辞上更注重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的运用,在仿写内容上更注重学生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一部分题型和考试内容不断变化并呈现出开放的趋势。“语言文字运用”有一道题是不断变化的。五年考了五种题型,命题灵活:2007年是用赞扬的语言概括保洁员董劲松的事迹(压缩语段类),将推荐材料补充完整(表达得体类);2008年是将几个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连贯得体类);2009年是指出并改正一则文稿在表达上的五处不妥当之处(病句修改及得体类);2010年是为“感恩教育”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补写内容(情景表达类);2011年是长句变短句(句式变换类)。2012年可能考到其中一个题型,也可能考到短句变长句、漫画图表类或新闻消息类等题型。

(八)作文在材料的选用上,时代性更强,甚至选用一则时事让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关注社会生活,关注世道人心,关注励志成长,这是高考作文立足现实的体现,也是高考指引当代年轻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如:2007年的作文,通过别涅迪克博士获得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的事例,让学生思考“创造需要什么样的精神”;2008年的作文,通过放生小鸟的故事,促使考生和整个社会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2009年的作文,通过几个高中生在街头探讨的一幕,引发“诚信与行善”的思索;2010年的作文,涉及人才成长的问题;2011年的作文希望考生就“中国变化”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写真心作文,不套作、不虚假,要能够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并有所感悟,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结构上,鼓励采用灵活自然的作文形式。语言方面,要求质朴、真实,不一定要做到雕章琢句、铺排华丽。堆砌带有浓厚人文气息却与中心无关的名人事例,都存在套作嫌疑。

(九)个别题分值有变化。古鉴赏(11分)较原来分值增加了3分;名篇名句默写(6分)较原来的分值增加了1分,文本阅读(选做题)共25分,分值增加了3分。

针对考纲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一)夯实基础,强化识记,联系课本,构建知识网络,融会贯通。

(二)全面备考,重点训练必考、常考题型,掌握答题技巧,强化解题步骤,规范答题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