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10:45: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方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辽宁高校还具有多重可转化的人力资源。首先是教师资源。辽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近年来队伍日渐庞大,教师素质也在日益提高,思想观念也在逐步转变。老师能够与飞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同步,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为社会文化的发展贡献力量。另外,辽宁高校的学生以辽宁省为主,他们对地方的了解较为清楚,情感也极为浓厚,形成热情与激情并存的资源与力量,而这两种人力资源是任何商业机构都无法轻易获得的,如果开发得当,巨大能量就能很好地释放。除了主观方面的条件外,客观条件也需要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地方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布局、统筹,才能做到让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异彩。一方面,政府对文化发展的区域比较局限,多围绕二人转、民众游等沈阳—铁岭一线的文化产业发展,对其他地区文化的发掘力度缺乏。另一方面,文化发展的方向单一,未考虑不同群体的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对多种艺术形式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发力度不够。第三,对文化开掘深度不够。对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只是作为一种符号简单提及,其系统表现力以及完整性都无从体现,盲目模仿他省。各地单打独斗现象比较普通,各地文化之间缺乏互通与融合,难以形成完整的文化氛围和独特的文化品牌,辽宁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及作为东北重要省份,其品牌形象的价值感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二、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的策略与方法
辽宁高校能弥补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处不足,但目前高校像一个充满清澈甘露的巨大水库,地方文化产业又像是久旱无雨灌溉的农田,亟待清泉的滋润。然而,水库之水无法到达旱田,无渠无道、无法无门,进而导致水无用、田无产,优质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而文化产业又是青黄不接,单纯依靠政府救济于事无补。因此,寻找两者相互交通的途径与方法显得极为必要。
1.内部运力:沿产学研相交错的脉络
高校应该将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将一切可以为地方服务的文化研究都进行整理归纳与开发,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努力开掘一切可以被发扬、推广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应按照受众需求而划分,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和文化产业,带领学生共同投身到这项工作与学习中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让学生懂得文化、热爱文化、贡献于地方文化。实地调研、田间教学的方法可以被广泛使用,新的媒介也可以为学生的文化教育与地方文化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高校内部要形成良好的地方文化研究与转化氛围,不盲目跟随,更忌形成高大上的研究与教育格局,只能立足地方才能放眼全省与全国。高校间要形成文化产业研究联盟,同一课题要互通有无、相互合作,既提高效率,也能够避免重复研究与教育资源的浪费。
2.外部发力:走政企学相结合的道路
高校对地方文化产业进行深入了解后,要由政府来搭台,将企业与学校联合起来,积极调动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排除二者的误会与分歧。政府的文化产业不能仅停留在行政决策的层面,其规划要强调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强调创意性、整体性与系统性。既要有成本意识,更要有价值意识,不能只作为政绩来对待。企业更要加强文化建设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营销层面。既要不断提高意识,认识到文化作为长远投资与回报的价值所在,要投资于实际的文化产业领域,成为辽宁地方文化产业的支柱与新生力量。
三、结语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文化产业亟待发展提高,而辽宁高校以其特有的优势必定可以为辽宁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因而,注重高校的文化力量,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结合与转化方法及模式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
作者:樊丽 单位: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一、民族地方文献的含义
民族地方文献顾名思义就是指研究和记载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地理、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文献。地方文献是某一个地方内容的记载和叙述,其内容丰富广泛,主要包括用汉字记载的有关少数民族问题的文献;用简易图形符号记载的口碑文献;用少数民族文字记载的文献及电子版的民族文献。
二、民族地方文献开发的现状
民族地方文献作为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是祖国文化的宝贵遗产。1982年,文化部颁发了《关于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对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做了明确规定。随后,各个地区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先后被搜集起来,有力的推动了少数民族地方文献的发展。尽管少数民族地方文献已经被搜集起来,但是少数民族地方文献的利用效率还很低。从湖北潜江市图书馆藏民族地方文献的使用情况就可以看出来,2001年湖北潜江市图书馆藏民族地方文献共有2507 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的地方文献。但是在利用上来看,为党政领导、文艺工作者提供反映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及自然资源的专题论文、文艺作品集调查报告等203册次;为编纂潜江县杂志及各类专业杂志提供旧稿等各类民族地方文献资料96册次,为大专生撰写毕业论文提供有关民族地方文献125册次。由此可以看出地方文献的使用率仅为3.4%。地方文献尽管被收集起来了,但这些文献却一直沉睡在图书馆中,其利用价值未得到合理的利用,失去了加强民族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因此,正确认识地方民族文献开发利用的现状,才能进一步探讨民族地方文献的开发措施。
三、民族地方文献开发的途径
(一)加大对民族地方文献的进一步搜集
首先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必须深入民间,民间散落的大部分文献大都是没有被人发现且非出版的,这种文献资料和出版物具有同等重要的开发价值。因此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必须密切联系当地群众,深入调查研究,不放过一本具有开发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采用复制、购买、借抄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收集。
其次向专家学者、社会名流进行搜集。专家学者及一些社会名流一般都是社会文化中的精英,一般来讲这些人收藏的民族地方文献的相关资料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代表性,这也可作为一种收集地方文献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对地方民族文献的保护
民族地方文献是对特定民族地区的文化记载,收集民族地方文献就是为了开发和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其的保护。为了民族文化的长期发展和传承,不能只顾眼前对文献资料的需求,而是要注重民族地方文献的永久保存和长期利用。因此在民族地方文献的利用过程中,应在保护中对此进行利用,这些我们花大力气和钱财从民间或其他地方收集来的地方文献,必须给予妥善保管。
(三)加快民族地方文献的数据库建设
收集地方民族文献,“藏”和“用”要同时进行,改变传统的坐读服务,可以采用上门服务的方式人,让民族地方文献拥有更多的读者。数据库是进行民族地方文献有效开发的重要基础,因此按照专题内容建设各地方民族文献资源库,便于横向关联实现垮裤的链接。文献库的设计应支持多种类型的检索和各种信息的功能,在数据库录入时应严格按照目录格式进行著录。
摘 要 本文介绍镇江市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开发利用上取得的成绩,并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对策与建议。
镇江市图书馆历来对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开发利用十分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笔者仅就此谈一点看法。
我馆在1994年,就将散乱的各部室的地方文献,搜集到了一个部门集中保管,并对其进行了分编,设专架供读者借问。目前搜集到的地方文献(不包括古籍部分)1780余册。期刊报纸合订本(不包括解放前的)共计1660册。我馆在积累了大量地方文献的基础,又在馆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建立了两个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为读者提供了方便,为镇江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1 地方文献的开发和利用
1.1 利用馆藏地方文献资源,配合形势教育编书。1986年,镇江市开展精神文明教育活动,为配合市委的宣传工作,我馆汇集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资料,编辑出版了《镇江市民精神文明读本》,该书介绍了镇江市的概况、自然地理、政治经济和人文史籍,并为镇江市组织的“历史文化名城知识竞赛”提供了详细的资料。2000年为配合镇江市知识工程办公室举行“名城镇江”知识竞赛,我馆又编写了《名城镇江》一书,该书中镇江历史沿革、自然概况、山川秀色、人文荟萃、物华天宝、乡风民俗、名城新姿、千古绝唱等方面内容的编写,都来自于大量的馆藏地方文献之中。该书的大量发行,对镇江市青少年了解镇江、建设镇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1.2 利用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发掘古代文化遗产。镇江面积不大,但文化沉积深厚,文化内涵丰富,是国家级文化名城之一。镇江山青水秀,是名符其实的山水城市。历代名人歌咏镇江山水之作多不胜举,名城因名人而提高了镇江的文化品位和知名度。挖掘这些诗词歌赋的内涵,以及对这些名人的考证,编辑成书籍出版,一方面能使人们了解镇江,另一方面也宣传了镇江,提高了镇江的知名度。几年来,由我馆馆员利用地方文献编辑出版的书籍就有。《镇江书话》、《镇江书史》、《南山诗征》、《镇江南山史话》、《名城镇江》、《镇江人物大辞典》等。
1.3 建立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因为镇江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往今来,许多名流学者。或祖籍镇江,或旅居镇江。他们在镇江国下了许多下朽的伟大著作和璀璨的篇章。如: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梁太子萧统的《昭明文选》、宋朝刘勰的《文心雕龙》,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刘勰的《文心雕龙》至今仍有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镇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的故乡,刘勰祖籍山东莒县,他的先辈因战乱举家南甫下,一直住在京口(今镇江),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化名人,有关部门专门在镇江的风景区建设了以“文心阁”为主体的“文苑”,并于2000年4月,由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和镇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但在会上就收到国内外著名学者学术论文56篇。与此同时,“中国·镇江《文心雕龙》资料中心”在我馆挂牌。我馆工作人员采取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发函征集、上门查阅、复印、计算机网上查阅、学术光盘检索和会议上搜集等方式,目前共收到论文2000余篇,港台论文1692篇。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搜集到这么多的资料,倾注了工作人员大量的心血和付出艰辛的劳动。为此受到了专家的好评,也为完善我馆地方文献做出了很大贡献,《文心雕龙》资料中心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分类、装订,然后陈列上架供借阅。同时为方便读者查阅和对外交流,专门建立了《文心雕龙》信息数据库。目前已录入信息2033条,信息数据库按分类、篇名、出版地、出版时间、著者等条目录入。这样读者就可以根据需要检索、查阅有关资料。
目前我馆建立的第二个地方文献信息数据库是“镇江信息数据库”。这个库建于1998年,主要是录入《镇江日报》上刊载的镇江当日发生的动态性信息,按分类、题名、著者、主题词、出处、日期等条目录入。目前已录11000余条。读者来馆查阅1998年以来刊登在《镇江日报》上的重大新闻,可以通过电脑,快捷简便地检索到相应的内容,不再一页一页地去翻报纸,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2 我馆地方文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几年来,我馆在开展地方文献工作中取得了下少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笔者认为:
2. 1 没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文献工作机构,没有专职人员全面负责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保存、开发、使用等业务。长期以来,我馆即没有地方文献室,又没有专职人员负责,都由兼职人员做。他们除了做地方文献工作,还要兼职其他工作,这佯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这项工作,顾此失彼,必然会使这项工作受到影响。另外,地方文献的分编工作,都是由采编部门做,因为采编的工作量本身就很大,也很繁杂,有时就有可能将地方文文分编送到其他部室,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文献在馆内的流失。
2. 2 地方文献搜集的范围不够广泛。杜定友先生在很早就说过:“地方文献是指有关本地的一切资料。”很明确地指出了地方文献的范围,其载体有图韦、杂志。报纸、图片、画片、拓本、表格、传单、票据、文告、手稿、会议文件、电影拷贝、电视片、录像带、照片、多媒体文献等。目前我馆收藏的范围不够广泛,仅局限于书籍、杂志、报纸光盘牟如上所说的其他收藏可说寥寥无儿,这就使许多有价值的其他载体的文献漏存。
2.3 地方文献采访方面的问题
由于采编部门人员少工作员大,完成正常的工作已经很吃力,再难以投入更多的人力去从事地方文献的专门采集。有一些书籍就会漏购。目前我馆还没有建立呈缴本制度。本地区的出版部门没有形成向图书馆呈缴地方文献的意识,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更不好催缴,只能凭情面去征集。
3 开展地方文献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要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有许多重要的因素,如:地方文献的数量和质量,工作规划和组织工作人员素质,数据库建设,整理开发,服务方式等等。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的是:地方文献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发挥地方文献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在区域文化教育和经济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就我馆目前地方文献工作笔者建议:
3.1 建立地方文献专门机构,承担馆藏地方文献所有业务工作。由其专门负责地方文献的采集、分编、保存、读者服务等各个环节,并把地方文献各项业务工作,纳入正规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管理轨道,由专人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开展工作,这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保证。
3.2 尽快建立呈缴本制度。尽快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达成共识,以市政府或市人大的名义,签发有关出版单位无偿向图书馆缴送新出版物的通知,然后加强催缴工作。并要采取一方面接受呈缴本,另一方面给地方文献工作人员以采购自主权的两条腿走路方针,使新书的搜集得到有效的保障。
3.3 扩大收藏范围。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结合本区域经济、人文和科技发展实际情况、地方出版物和地方人士著述,不论其是否与本地有关均可视为地方文献,作为重点收藏,不论何种载体,均在收藏之列。
3. 4 注意出版动态,加大访求力度。采访人员在加强与地县图书馆联系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最新文献的出版动态,特别是院校和出版发行部门,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提供优质服务,以达到互通有无。
3. 5 经常开展书展和图书征集、交换活动,是地方文献藏书补充的有效措施。定期将本馆收藏的有影响的地方文献,有重点的分批进行地方文献作品展,一方面让读者了解馆藏、利用馆藏,另一方面加强市民对地方文献收藏的意识。对赠书者发放“收藏证”,并凭此证在本馆提供优质服务以提高“收藏证”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经常组织本地作家签名售书,以扩大地方作者的知名度。
3.6 加强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有计划地开发地方文献资源。建立多种类型地方文献数据库,充分发挥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的优势,标准化著录地方文献,编写本地区联合书目,建立本市各馆地方文献数据网络,真正达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 姚奎荣 嘉定县建立县内出版物呈缴本制度,图书馆杂志,1991(1)
[关键词]地方文献 服务模式 知识服务
[分类号]G250
1 导语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当某区域的文献积累到一定数量和种类,就相应地有了对该区域的文献聚集和研究,于是形成了地方文献的概念。地方文献是记录某区域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社会活动和与该区域相关的人从事社会活动、精神活动状况的文献。
纵观中国地方文献发展的历史长河,对地方文献的研究、整理工作一直在不断向前发展,而且是随着文献本身的变化和时代文明的需要而发展的。1928年甘肃省图书馆馆长张维先生呈请省政府教育厅征集各县县志以充实馆藏;1943年刘国钧先生明确提出系统收集整理“西北地方文献”的概念;国家图书馆成立方志馆,致力于地方文献的系统搜集、整理、研究、利用和保存,要成为为国家编修方志服务的信息机构,同时要建设成为全国地方文献系列专藏的收藏保存中心,地方文献服务咨询中心,整理研究和学术交流中心。我国图书馆界全面探索地方文献分布、发展、传播和利用的规律,审视地方文献的价值,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构建上多角度审视地方文献的研究,推动地方文献的研究朝着深层次、多方向发展。
地方文献在时空意义上具有系统性,系统连续地记载地区自然和人文诸多信息,记载地方气候、地形、物产、影响于地方人类生活的实例和当地人的精神文化活动;在学术研究意义上具有专题性,集中反映地区某方面的变化规律,正如梁启超所言:“学者之谱,可以观一时代思想,事功家之谱,可以观一代”。地方文献的系统性可以推动地方文献的整体发展,而专题性可以推动地方文献的学术发展,两者相得益彰。
2 地方文献信息服务的五种模式
2.1服务于史学研究的模式
所谓区域史研究,就是专门考察、分析某一地区历史变迁的史学工作。史学的基本在于史料,区域史研究只有得到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的支撑,才能不断深入。目前,我国大多数区域史论著在资料发掘方面没有体现出地方特色,使研究成果的学术深度和理论价值受到限制。地方史学家隗瀛涛先生指出:“由于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不平衡,区域特征各异,史学界日益感到划分若干易于把握的区域空间,进行深入研究,是推动全国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向深度和广度进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地方文献的系统搜集、整理、保存和揭示,可以满足史学家对资料积累的需求,缩短熟悉当地文献的时间,节省研究的精力。
地方文献如族谱方志、墓碑可以对区域史研究提供多层次、多角度支持。“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于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在建始龙氏族谱个案研究中,作者根据雍正、同治、光绪三个版本的建始苗族龙氏族谱,结合方志、墓碑等其他地方史料,考证描述修谱的任务、作用和谱书所反映的苗族聚居区社会变化。周征松教授在学术专著《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中大量运用裴氏家谱与墓志碑传资料,以补正史之阙。
史学研究成果又反哺地方文献。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地方文献就是以西北学的研究成果为核心日渐丰富发展起来的。该服务模式体现了图书馆的本质属性之一,即黄俊贵先生认为的学术服务性。
2.2服务于当地文化精神建设的模式
“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我国地方文化各具特色,但某些地方文化也有不足的方面,例如或重商贸而轻人文,或重科技而轻民俗,或重农作而畏工商,或重个人而轻合作,或重男而轻女,或重民俗而入迷信。地方文献记录并反映地方文化;同时,地方文献服务可以反作用于地方文化和地方精神的塑造。索慧、杨挺在论文中指出,信息用户通过对信息的吸收和实践会形成某种人生观、世界观,形成一种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进而转化为精神产品或物质成果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新观念;他们还指出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工作者通过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参与而影响着信息服务的享用者,并通过享用者影响社会。
服务于当地文化精神建设的模式核心是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对待地方文献,弘扬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推扬其精华,抑隐其糟粕,为地方文化的科学调节和地方新时代精神的塑造服务,增强区域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该模式首先是对文化的定位并形成工作焦点;其次是受者体验的融合,但不是一种别扭的旗号,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感召和文化自觉。
工作内容上表现为对相关文献的回溯收集,对相关人物事件文献的深度开发以及与地方文化研究学者及文化活动组织者和推广者的密切联系和长远合作等。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博客网站应该为信息用户和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通过信息用户、学者和馆员对相关精神文化的谈论及各方面经验的讨论形成对其他读者有益的影响,引起相关读者群体的仿效行为。
2.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模式
中国各地区有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土壤,孕育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其在地方文献里的印记显隐可见。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持续的认同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指出,长期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容易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能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申遗”积极性虽高,却是重申报,轻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模式是指通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文献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并有效地组织与管理、利用的过程。对于发掘、收集当地非物质文化文献资料,地区图书馆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其中本籍工作者对当地语言、习俗和资源的熟悉是重要的一方面。龚菲、刘喜球在论文中提出了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的五种具体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提供服务、开展田野调查、记录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宣传。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将在保护水书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图文影像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电子数据库,在网络上实现共享。吉首大学图书馆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局部的挖掘整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子项目领域开展应用性研究,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献,取得了“湘西巫傩文化遗产”等研究成果,为湘西州政府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提供参考信息。
在当今社会统筹协调功能明显加强的趋势下,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服务模式与社会其他子系统整合利益、协调合作,促使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体系的功效得到优化。
2.4文献保存服务模式
我国公共图书馆设立了三级地方文献征集保存机制,对各地图书进行征集和保存。经过收藏和整理,大批灰色、稀有文献和破旧文献得到抢救,有机会被社会所重视和认可,无论是学术性与资料性较强的地方文献还是默默无闻的地方人士的非正式出版物都会得到妥善保存与利用。
从信息服务的视角来看,保存工作的核心是收集文献和不断完善主题揭示,以提高信息用户查询相关数据的效率。其工作内容包括对原始信息资源载体的收集、整理、贮存、复制,进行分类标引,建立检索索引,编制相应的目录、题录、构建数据库等。地方文献的保存服务模式有下面几个特点。
2.4.1 保存服务模式的针对性部分地方文献零星收录于丛书、总集、文集、报刊等文献中,我们可以通过复印、扫描、摘抄、剪辑等手段收集,采用分析著录等方法进行主题揭示,形成专题信息资源。这一观点体现了保存服务模式的针对性。
2.4.2保存服务模式的人文性地方文献的数字化保存不能替代原物原状态载体的保存形式。例如,对于历史的厚重感,在查阅《申报》的电子版和纸质原版时是有明显区别的,其信息是一样的,但是给予用户的精神体验是不一样的。这一观点体现了保存服务模式的人文性。
2.4.3保存服务模式的科学性 例如经过在本宗姓各支脉之间的转传抄后,有些老族谱的情况变得复杂。我们保存它时,尽可能完整记录族谱的其他相关信息,例如族谱的征集地点、流传地点、保存者的支脉关系、被征人的信息情况及其他相关信息等。这一观点体现了保存服务模式的科学性。
2.4.4保存服务模式的数字化 例如海南师范学院图书馆采用Desi系统进行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
2.4.5保存服务模式的广泛性当地平常人的诗文画作集,非主流的作品,记录风俗的图片、视频、口述音频等均是收藏的对象。
2.5知识服务模式
在Web2.0技术和学科馆员的知识及经验得到充分实践的时代,地方文献建设已经从传统的文献信息建设提升到知识工程建设,从用户角度和信息管理效益的角度二维地来考虑信息内容建设与信息利用。知识服务模式的特点是融入信息用户的信息活动过程之中,“其交互方式和用户参与过程不可或缺,提供解决用户实际问题的文献信息、知识或知识产品,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地方文献知识服务模式要求满足三方面条件:一是服务理念,二是主体优势,三是技术支持。首先,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员必须学会交流、协作和共享。“图书馆信息服务应该逐步走向多元化、公共化,将传统的信息服务与新型网络社区信息服务相结合”,地方文献工作过程就是一个交流、协作、共享和互动的过程。其次,馆员对地方文献信息环境和信息结构的熟悉度,对信息检索、析取、分析和整合技术的深入掌握,与学者专家组的协作和联系以及与用户及其利用信息的过程的密切互动,就是组合式的主体优势。最后,Web2.0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服务过程的交互化和用户的参与。Web 2.0带来的个性化、主观化、动态、交互和可扩展的信息工具为知识服务提供了个性化和特色化的资源集成、信息共享、信息协作处理系统。
地方文献知识服务形成新的知识产品以解决用户问题,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知识创新和信息增值。以广州图书馆的实践为例,该馆建设广东文献书目数据库,采集包括:粤人著述、寓贤与广东有关的著述、粤版图书、前人整理成册(或辑)的广东史料,它成为广东文献普查工作各课题组的纽带。专家的研究、辑录成果随时在数据库中反映出来,它可以形成各辑最新的书目及与书目有关的详细信息。目前,数据库发挥的知识服务是支持《广州大典》编辑部科学地选择入编文献。
地方文献的知识导航与知识评价服务,建设地方学术资源数据库,对于扩大学术影响和用户因论文课题需要而对资源的甄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3 地方文献服务发展的难点与对策
3.1地方文献理论研究的不足
地方文献领域的研究内容局限于地方文献的概念、类型、特点、作用和收集、整理的方法、途径以及具体图书馆或具体某地方文献的管理利用情况。我们需要多视角、广领域地拓展研究方向。现今,图书馆界关于多学科背景下的地方文献研究正在展开,这将进一步促进地方文献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3.2面临多样性人才智力资源的瓶颈
地方文献服务内容涉及各学科专业、各研究领域,用户会针对专业领域研究性的课题提出服务需求。许多高校图书馆在学科馆员的建设中,引进高学历的专业服务人员,但是提供的知识服务质量不高,其原因之一是学科馆员虽有专业背景,但是缺少丰富的学术实践和学术人脉。高校图书馆具有学术人才优势,在配备合理的专业人员的同时,应按学术领域、课题项目经验和学术资源等,与馆外专家建立有效的学术协作网络。
3.3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有待进一步优化
特色数据库是深层次开发信息资源的成果之一,“特而不深”却是许多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面临的悖论。介绍地方新闻、名胜古迹、地域历史、人物、地方企业名录等方面的大量信息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具有普及地方概况知识的作用,却缺乏为学术性研究提供支持的价值,资源整合进入了信息报道的误区。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信息服务的提供者与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服务商区别开来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这种能力是否构成足够的信息知识和运作规模以至成为图书馆的特色服务,这两点值得深思。
3.4推广问题
图书馆的地方文献网页访问量很少。图书馆应通过各种途径适当地向潜在用户宣传利用地方文献的价值,以保证地方文献服务得以有效的公开和适度的推广。图书馆应开展与其他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加强地方特色数据库的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将地方文献资源提供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员使用。
3.5地方文献服务评价指标的研究
对图书馆服务质量及其评价的必要性、意义、原则、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很多,但“深入全面探讨服务质量及其评价指标取值,评判标准的文献几乎难以见到”。地方文献服务评价指标是一个综合评价地方文献服务能力和效益的体系,通过指标分析,管理者对地方文献建设的总体状况和未来发展做
出一定的判断和预测。地方文献服务评价指标应从服务模式、管理方式、软硬件技术、咨询人员和用户等角度出发进行研究评价。建立了一定的评价体系后,我们还需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获取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以用户为中心实施提高服务水平的策略。
4 结语
地方文献以其独特的文献价值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服务是体现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地方文献信息服务模式的探讨是图书馆构建特色馆藏、打造特色服务品牌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不同地区的图书馆采用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模式各有特色,不尽相同,尚有许多模式未纳入本文进行讨论。综观业界对地方文献工作的观点,我们对其发展充满了期待。
参考文献:
[1]刘瑛,甘肃省图书馆所北地方文献的特点,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3):68。
[2]刘国钧,国立西北图书馆筹备概况,社会教育季刊,1943(1):4。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88,293。
[4]隗瀛涛,四川近代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3。
[5]雷翔,龙子建,清代西部开发的民间文本――建始龙氏族谱个案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15―19。
[6]黄俊贵,关于图书馆的定义――与胡述兆教授讨论,图书馆学研究,2003(4)13―4。
[7]易益典,社会学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36。
[8]索慧,杨挺,图书情报机构的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图书情报工作,1997(4):21。
[9]孙家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呈现新局面,
[10]龚菲,刘喜球,试论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兼谈吉首大学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江西图书馆学刊,2008,38(2):73-74。
[11]海南师范学院图书馆。
[12]杨勇,张建中,机构知识库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现模式,情报科学,2009(3):410。
[13]王知津,张恒,图书馆网络社区信息服务模式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3):7。
[14]杨波,Web2,0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中的应用――基于学科馆员的视角,图书馆工作,2009(1):2。
[15]谢妙慧,开发地方文献服务《广州太典》――“广东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述评,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2):98―99。
关键词:对外汉语 地方文化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99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专门为对外汉语文化课而编写的教材。文化教材的编写情况能够最直接反映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发展。目前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编写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面面观》、《汉语文化交际》等。但是,综观对外汉语文化教材,专门针对某一地方编写的地方文化教材却几乎没有。地方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内容,探索对外汉语地方文化教材编写的思路。
1 编写地方特色文化教材的必要性
地方特色文化教材的匮乏,说明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地方文化被重视得远远不够。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充分利用和发挥地方文化的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编写地方特色文化教材是弘扬地方文化、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地方文化的机会。随着文化资源日益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促进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和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已经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战略。因此,地方对外汉语教学应当积极迎合这一新方向,在课程体系中增加地方文化类课程,并编写配套的地方特色文化教材。这对于传承和保护乃至创新地方文化都有积极的意义。
第二,好的地方特色文化教材是提高文化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言点的理解和操练是重点,文化教学的内容大部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但实际上,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庞杂、内容繁多,与学生在地方的生活很难很好地结合,所以教学难免枯燥。而相反,对地方文化的介绍在课堂中却往往是零散、不成系统的,大多数留学生对当地文化知之甚少。实际上,地方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更易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在充分了解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学习者才能对更大的中国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和更浓厚的兴趣。
2 对外汉语地方特色文化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
第一,文化项目的选择应能代表当地典型的语言环境。
地方文化是一个特定区域的乡土文化,是当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既有中国文化的共性特征,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定性和环境局限性”的特征。所以,在地方文化教材编写时就应当着重对地方文化中有特色的元素进行导入和介绍,而对于中国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共性部分则可以略过。
第二,文化项目的选择应注重可操作性。
文化内容由于其特殊性,某些可能不适合在课堂上教授,所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的课程设置就非常必要。应当选择那些与学习者生活关联紧密的、可体验性、可操作性强的文化项目。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浸入式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习者与当地文化作亲密接触。除此之外,还可开展以文化课为主导的多种文化主题活动,如文化知识讲座、竞赛、让学习者走进城市社区制作与本地文化相关的录像短片、表演与本地文化相关的小短剧等。
第三,文化项目的选择应与学习者感兴趣的话题结合。
在文化项目的选择上,教材编写者选择的文化项目未必是学习者感兴趣的。教学对象不同,感兴趣的文化项目也不同。比如对青少年来说,流行文化就可能是感兴趣的文化项目。在编写教材前,应对教学对象进行各种方式的调查,把“教师的需求”和“学习者的需求”结合起来,调查学习者喜爱的主题。这样编写出来的教材,结合了教学对象的喜爱,才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3 对外汉语地方特色文化教材内容的编排
第一,注重趣味性,以多样化的文体呈现。
文化教材在趣味性方面可以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而多样化的形式是趣味性的直接来源。首先,在编排模式上可采用与学习者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题模式。如可把文化项目分成衣食住行育乐等专题。其次,对外汉语教材在文化项目的编写应尽可能提供图片、报纸、杂志、音乐、电影等不同来源的资料。再次,课文内容可以多样的文体呈现,如书信、博客、微博、相声、日记、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每一课的内容都从当地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展开,并采用当地常用的词汇、地名,以期能切合实际运用的需要。
第二,内容的编排必须与教学阶段相适应。
文化教学必须遵循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这条主线,按照教学阶段,分阶段、分层次地安排给学习者。初级阶段留学生可安排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具体的文化项目。初级阶段的文化项目可包括:语言交际文化(禁忌、购物、待客等)、非语言交际文化(体态语、礼节动作、衣着打扮、室内装饰、建筑设计等)。中高级阶段的文化项目应以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的介绍为主,如饮食和。
地方文化教材的编写是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研究中的一大缺口。编好地方文化教材将对塑造地方文化品牌、宣传地方文化、提高地方对外汉语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宏勃.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编写思路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5,(9).
[2]张英.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研究——兼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等级大纲建设[J].汉语学习,2004,(2).
[3]马晓红.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的趣味性探讨[J].语文学刊,2008,(11).
[4]方丽娜.国别化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以《阅读华文,细品文化》为例[J].海外华文教育,2010,(2).
[5]杜凤秋,李静.论英语专业地方文化教材的编写原则[J].学术论坛,2011,(8).
[6]孙清忠.浅析对外汉语口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和编排[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2).
[7]王弘宇.中国大陆汉语教材出版的成就与不足[J].世界汉语教学,2003,(1).
[关键词]地方文献;采集
地方文献是某一地域内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以及人的群体活动方式的记录,是地方文化的沉淀,也是人们认识某一地域的工具。它反映一个地域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方面面,以各种载体形式记载,在社会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具有其它文献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地方文献具有分布广泛、流通发行的渠道复杂、种类繁多、载体多样的特点。在我们了解地方文献的特征和内容以后,对地方文献的分布情况要有准确的了解,才能做好收集工作。地方文献分布主要在于三方面:第一,公开出版物,如地方志、人物志、地名志、本地名胜古迹介绍、文学作品、科技论文等有正式书号、刊号的出版物,这类刊物多数是可以买到的;第二,政府内部出版物,如政府工作报告、人大、政协的决议、公报、地方性行政法规,以及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编辑出版的,没有保密限制的书、刊、资料等,如果争取当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制定本地区地方文献呈缴本制度。由当地人大、政府利用地方法规或者布告的形式,向各有关单位与个人下达通知,将当地出版和编写的一切书刊资料送交当地图书馆保存,充分发挥图书馆收藏地方文献的职能;第三,非正式、不定期出版物,如地方戏曲、工农业地方特产、家谱、族谱、名人传记等,这类文献多是非卖品,正因为多为非正式出版物,来源渠道难以掌握,而且流散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有些保存在个人手中的文献资料又多是历史文献,收藏者视为珍宝。一般通过人缘关系,更需要掌握信息,及时去征集。利用工作关系或个人关系多方进行地方文献收集,是地方文献收集工作中比较好的方法。
其中出版物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普遍而言,人们更看重前者而忽视后者,因为前者更具有权威性、可靠性和普遍认同性。但绝对不能因此而忽视非正式出版物的价值和作用,尤其是对地方文献而言。近年来,"非正式出版文献(内部资料)"的价值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和认可,但由于其形式多样、发行范围小、传播不广且易流失等特点,给此类文献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而地方文献中的非正式出版物,据我馆采集的情况来分析,具有以下特点和长处:
一、数量巨大,远远超过正式出版物
因出版限制较少、运作便利、成本低廉及形式灵活多样等特点,各部门、单位、个人容易积极参与,使地方文献中的非正式出版物层出不穷,数量远远超过正式出版物。我馆近年采集地方文献统计显示:在采集的2578种文献中,正式出版物与非正式出版物的数量分别为1027、1551种,前者占39.8%,后者占60.1%,相差之大,可见一斑。可见,非正式出版物是地方文献的来源与构成的大宗,应该是采集的重头戏。
二、在题材和内容上具有广泛性和补充性
非正式出版物因可以较少考虑市场困素,其题材的选择与内容的确定会有更大的自由和范围,也可能更多留存历史的细节和社会的侧面,尤其是一些偏冷的和专指性强的题材。因此说,非正式出版物的大量存在,既是地方文献的显著特点,也是地方文献的重要家族,它极大地丰富和补充了地方文献宝库。
三、具有相对稀缺性和独有性
由于非正式出版物普遍印数较少,发行渠道单一,造成其流通不畅、存量有限的局面;加上非正式出版物多以免费发送形式传播,较为人所忽视,容易随收随弃,不重保存;其发行范围多限于特定区域或行业系统内部;因此其在社会上的存量既大大少于正式出版物,在存藏区域的分布上又显现了极大的本地性与单一性。上述局限反过来又恰恰成就了它的稀缺性和珍贵性,重视对非正式出版物的收藏就顺理成章了。
宁海图书馆根据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状况、产业结构、地域特征等制定地方文献的收藏重点,确保收集到的地方文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亦十分重要。毕竟要收集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的地方文献是不现实的。而非正式出版物往往在这方面占有优势,种类主要有:县市级的专业志、统计年鉴,各机构名录、产品(商品)目录,.学术会议文献(包括会议论文集和其它与会议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报告(包括各类科研报告、社会调查报告、田野调查资料等)各种汇编文献(人口统计、产业调查、资源调查、地方文艺资料集成等),各种会节、景区宣传资料,各种庆典(校庆、厂庆等)纪念册,电话黄页,家谱,论文集,区乡地图等等,这些东西看起来不起眼,许多还是非正式出版物,但它们是地方忠实的记录者!
而非正式出版物还有一些其它形制的文献,即所说的另类文献,如契约、文告、碑文、明信片、毕业证书、委任状、成绩单、价格单、藏书票、另幅图照等。这些另类文献有其独到的功用,如宁海县发现的道路指示碑,上刻有“岔路,西至天台,南至台州”,是浙江古代交通史的重要见证;当然,图书馆收藏上述文献可以更多采用拍照、拓印、复制等形式,如对摩崖碑刻的拓印,对纪念章、明信片、委任状等的拍照,对文告、老照片的复制等,这样既可以节省收购的高额开支,也可以避免图书馆收藏实物的尴尬。
另类地方文献的采集,其中散页薄册是占有很大比例。即指以单页、数页或十数页资料形式出现的地方文献,其内容多为宣传推介性文字,涉及对象包括区域、景点、企业、产品、会展、节庆等;可以说,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时段了解特定区域社会发展状态的具有特殊价值的文献资料。当代,无论县各级部门都出有不少这类散页簿册,但各级公共图书馆却较少重视它们,既不屑花费精力四处收集,也头痛其非书非刊形态无常,难以融入正常的分编、加工、入藏流程,于是放弃和回避就成了普遍现象。散页薄册的特点可归纳为:散,薄,小,简,精,杂,专,非正式,免费。散页簿册文献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获取容易,系统收藏却难,加工整理亦难,开发利用取得效益更有待时日;因此不被重视,随得随弃,少有留存。也正因如此,其独特、稀贵性便值得我们去珍惜。
【关键词】群众;摄影;辅导;创作
摄影技术的出现,虽然不过才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它却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群众文化的发展,摄影也成为群众文化领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艺术门类。为了促使群众摄影文化健康发展,文化部门也将群众摄影辅导、管理和创作提上了议事日程。
1.群众摄影文化的特点
传统的摄影艺术,以专门从事摄影工作的专业人士为主,它对创作主体的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对摄影作品的艺术性、审美要求也较高。与传统摄影艺术相比,群众摄影艺术的参与主体是普通群众,群众摄影活动的普及性、大众性较强,此外它还具有简易性、便捷性、亲和性等特点。因为群众摄影艺术参与主体广泛,所以,在群众摄影活动和摄影艺术中创作的摄影作品,都可以视为大众文化、全民艺术的产物。如何欣赏和评价摄影作品,完全要由大众审美需求和喜好来决定。因此,那种传统的摄影评价方法并不适合用在群众摄影作品评价上,那些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记录生活、能激发观赏者内心情感的群众摄影作品,都可以称得上是好作品。群众摄影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在社会文化发展与繁荣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个体摄影技术水平的提高,需要建立在相关知识学习、长期实践、经验交流的基础上的。一些普通民众虽然摄影热情高涨,但是他们的摄影技术水平并不高,但时许多人又没有时间、不能花钱请专家为他们提供帮助。地方文化馆、文化部门肩负着群众文化组织、辅导、创作、培训、推广、保护重任,因此,做好群众摄影辅导与创作工作,发挥自身在群众摄影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就成为地方文化单位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
2.做好群众摄影辅导与创作工作的建议
2.1 完善群众文化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文化部门的组织能力
地方文化部门、单位是地方文化的领导者、带路人,肩负着群众文化引导和服务重任。群众摄影文化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在地方文化馆、文化单位的带领下前进。鉴于此,地方文化部门首先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按照公益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确保群众能享受到免费、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然后,提高自身的文化服务能力和业务素质,建立地方摄影创作辅导队伍,面向基层民众进行摄影教学宣传和辅导。与此同时,与群众文化社团、非营利性文化服务机构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允许他们有组织地进入到公共文化领域中来,打造地方摄影文化圈,营造公共文化共同治理的文化服务格局,以实现群众摄影文化、活动的良性发展。
2.2 以地方文化单位为基地,做好群众摄影组织与辅导工作
文化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是文化产业、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这给地方文化部门的群众文化服务和引导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地方文化部门要秉承“自发自愿、规范引导、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群众文化辅导工作要求,做好群众摄影辅导、创作服务工作。确切来说,地方文化部门要以地方文化馆为基地,加强与地方图书馆、文化站、群艺馆之间的联系,开班摄影辅导班,并抽出摄影骨干对基层群众进行轮训,使群众一边接受辅导一般投身摄影创作活动。与此同时,及时了解地方摄影爱好者、摄影发烧友的活动动态,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以文化站摄影骨干为主,建立地方群众摄影艺术团队。定期或不定期低将本地摄影爱好者组织起来,举办摄影艺术座谈、交流和宣传活动,以传播摄影技术知识,提高队伍的摄影理论和技术水平,为群众摄影创作活动注入新鲜血脉。
2.3 加强摄影艺术人才培养,开展摄影艺术培训
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发展,都要建立在人才培养、人才储备的基础之上。同样,群众摄影文化发展和摄影活动开展,需要发挥摄影骨干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而摄影骨干培养,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作。地方文化单位要担起自身在群众文化人才培养中的职责和任务,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建立摄影艺术人才培养机制,面向社会招生,分批、分次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摄影培训班,聘请地方摄影技术人才、骨干、文化单位的专业摄影师来培训班传授摄影理论知识和技术,为业余摄影群众、民间组织的摄影培训提供专业指导。然后,将受训者组织起来,开展各种群文竞赛性摄影活动,锻炼和提高群文业余人员的摄影能力和组织能力,并带领他们深入生活,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进行摄影艺术创作,通过学练结合提高他们的摄影水平,以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为群众摄影文化发展打好基础。
2.4 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群众摄影辅导活动
在互联网时代,政府一再加大了文化事业投资力度,完善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层文化体系建设、信息共享工程也全面展开。在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工作者要积极探索群众文化活动规律,借助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优势来开展群众文化辅导和创作活动,以优化群众文化活动效果。如文化部门可以借助网络组建业余摄影群、专业辅导群,辅导业余摄影群众如何去创作通俗易懂的摄影作品,怎样从普通人的视角去反映新生活,弘扬主旋律。当然,文化工作者还可以借助各种文化微信群、QQ群,向群众推荐更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和摄影辅导节目,有计划地办好辅导传授工作。在日常辅导之外,文化部T还要抓住机会,利用节假日、地方节日举办一些线上、线下摄影创作活动,如摄影展、摄影比赛等,以提高群众的审美情趣,促进基层文化事业发展。
综上所述,做好群众摄影的辅导与创作工作,是地方文化部门群众文化服务管理工作的重心。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地方文化部门尤其是文化馆要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强群众摄影文化人才培养,同时利用网络积极推广和传播摄影技术,以促进群众摄影文化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群众摄影活动的组织和辅导研究[J].大众文艺,2012,14:197.
[2]马鹰.基层摄影团体在摄影文化传播中的辅导工作[J].神州,2011,17:129.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67-02
一、文化生态学的起源
早在1870年,“生态”一词就被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使用,当时主要是指生物的聚集。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文化地理学之父卡尔・苏尔从景观出发,研究文化景观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对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进行了探索,创立了“伯克利学派”,又称“文化生态学派”。1921年,美国学者卜欧克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首先提出了“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这一学术术语,他和伯杰斯开始在芝加哥大学带领研究生展开对该问题的研究,被称作是城市科学的“芝加哥派”。[1]同时,美国人类学家弗兰兹・博厄斯和克罗伯提出了文化的“环境决定论”和“环境可能论”,为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生态方向。目前学界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文化生态学诞生于美国,由美国人类学家J. 斯图尔德提出,他在1955年出版的专著《文化变迁理论》中完整地阐述了文化生态适应理论。在该书中,斯图尔德认为文化变迁就是文化适应,这是一个重要的创造过程,称为文化生态学。[2]这一观点的出现也被认为是文化生态学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文化生态学比较重要的观点是“文化生态适应”理论、“文化核心”与“文化余留物”理论。
二、文化生态学的发展
斯图尔德正式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整个50年代,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人类学领域,并且没有形成一套正式的方法论和学科范式。直到60年代末,在斯图尔德的影响下,三部重要的文化生态学著作问世,即R・内廷的《尼日利亚的山地农民》、R・拉帕波特的《献给祖先的猪》和J・贝内特的《北方平原居民》。这些著作丰富了文化生态学的内容,界定了研究范围。
70 年代,霍利对赞比亚的多加人继承模式的变化进行研究,哈里斯提出“文化唯物论”,这些文化生态问题的成果,大大地深化和拓展了斯图尔德的研究。[3]在这段时期,文化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也开始扩宽,如加拿大心理学家伯里认为,生态背景与社会政治背景通过人类的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发挥作用,人类个体接受生态影响、遗传传递、文化传递及文化融合等的作用,产生可观察的行为和可推测的心理特征。[4]
80年代,美国学者哈里斯创立了文化唯物主义,并出版了同名著作《文化唯物主义》,这标志着文化生态学的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哈里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主要强调“基础决定论”,即基础结构决定结构、结构和上层建筑构成文化体系。[5]
90年代,美国学者罗伯特・F・墨菲指出,文化生态理论的实质是指文化与环境(包括技术、资源和劳动)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富有创造力的关系。[6]同时期,文化生态学也成为了美国人类学系和人文地理系的核心课程。1994年,芬兰总统M・阿赫蒂萨里在国际传播研究年会的致辞中首次用“文化生态”来表现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的严重问题以及在“信息有产者”与“信息无产者”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7]1995年,日本学者发起了关于文化生态学的国际研讨会,并于1997年出版了D・克里克的《文化生态学:文化中的传播》。1999年9月在吉隆玻召开了“文化生态学国际讨论会”,来自亚洲和欧美等国的学者分别对本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交流。
三、文化生态学在中国
我国早在20世纪初,就有学者开始关注文化生态,如、冯友兰、梁漱溟等人在研究文化生成机制时,就试图从生态环境角度说明文化的差异性和民族性,进而进行优劣比较与选择。[8]尽管这些属于静态研究,但是启发了我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与反思。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民族调查的兴起与发展,我国文化生态研究也呈现出一片热潮。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关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迅速增多,学者们不断对斯图尔德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如江金波提出,现代文化生态学理论应包含进化论、人地关系论、文化时空耦合论、系统结构论、生态功能论、景观感知与映射理论等。[9]尤其是21世纪,文化生态学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一门与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教育学、传播学交叉的新兴学科,文化学是其研究对象,生态学是其主要的研究方法。
四、文化生态学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意义
(一)有助于深刻认识地方文化资源的本质与特征
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在长期的历史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如燕赵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等等,就是不同自然环境下产生的文化资源。在文化生态学的视野下研究不同的文化,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的整体性、延续性和发展性。
(二)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保护的意识,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文化生态学主要侧重于研究在自然、文化、社会等环境中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等内容。将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融入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是一种系统的、整体的保护,在保护过程中既要保护文化资源本身,也要注意环境对文化资源的作用,使文化资源与环境处于和谐状态。
(三)有利于提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出现庸俗化开发
纵观我国现在的文化资源开发现状,无不是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以地方文化资源为主体。这种资源依托型开发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对资源无节制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资源的重复浪费。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庸俗化开发,如对古镇的开发,全国各地的模式如出一辙,毫无新意。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提倡文化生态学中对文化的尊重和认可,让文化资源体现出它的生命特征与价值。提高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就保证了文化资源在时间上的传承和在空间上的扩布,文化资源也会因此而更多元和丰富。
参考文献:
[1]邓先瑞.试论文化生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94.
[2]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19-120.
[3]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5):2-7.
[4]侯鑫.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城市空间研究[D].天津大学,2004.
[5][美]马文・哈里斯著.张海洋,王曼萍译.文化唯物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3.
[6][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79.
[7]黄育馥.20世纪兴起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文化生态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9,(06):22.
[8]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0.
[9]江金波.论文化生态学的理论发展与新构架[J].人文地理,2005,(04):122.
作者简介:
英文名称: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主管单位:四川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乐山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9-8666
国内刊号:51-1610/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摘 要:地方文献记录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背景及人文历史等多方面情况。后人根据文献记载了解探究当地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收藏价值和历史人文价值。地方文献的真实性、完整性对当地历史的记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图书馆收集管理地方文献对还原历史、传承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图书馆在对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过程中也遇到了关于收集范围、收集办法和管理原则上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能更好完成收集整理地方文献的任务而不断努力。
关键词:地方文献 收集 整理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158-02
在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中,怎样去提高地方文献的收集和管理水平,怎样对地方文献进行开发和利用、如何实现共享,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关注的。在当前的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中,应当遵循合理科学的方法,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引入先进的收集与管理模式。地方文献的资料收集工作十分繁杂,涵盖范围也非常广,如:民间故事、史志、杂志、报纸、调查资料等,涵盖了风俗、地理、人口、文化、经济、历史等多个方面。
1 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现状
我国拥有悠久丰富的文化历史,为了更好传承历史,建设发展我国的精神文化生活,收集整理记载着我国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人文历史情况的地方文献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公共图书馆担负着保护文化遗产的重任,而由图书馆负责收集、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正是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体现。我国政府一直对地方文献收集和管理工作非常重视,而且地方文献收集和管理工作正在日趋完善,但在工作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为地方文献复杂多样,生产单位各不相同,自成体系,出版发行渠道也不断变化,再加上有些地方在思想意识上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相应的资金短缺,现行的图书馆系统缺乏共享机制等问题,这些都严重阻碍地方文献收集和管理工作的发展。
2 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的意义
地方文献,顾名思义,是关于某一地域的文字、符号记载。地方文献在内容上详细记录某一地域内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发展状况,通过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及其发展背景,是探索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历史的重要途径,所以地方文献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对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地方文献有两个特点:地域性和史料性。地域性是指收集文献的范围,无论文献记载的内容是什么,都要求是这一个地区范围内所发生的事情;史料性是指所收集的文史资料必须真实客观、具有考察价值。正因为地方文献具备地域性和史料性的特点,所以对地方历史资料进行的保护工作会为后人研究地方历史提供可靠的依据。
3 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收集与管理地方文献不够重视
地方文献收集和管理工作在我国已开展几十年,但同国际同行的文献管理模式相比,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一些地方图书馆对地方文献收集和管理工作的意识薄弱。首先,地方文献在概念含义上模糊不清,各地方自行定义,导致收集到的资料良莠不齐。内容偏杂不正规的文字记载也被当作文献保存,造成图书馆资源的消耗,影响工作效率,而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文献资料由于出版等原因,得不到图书馆的发现、认可,使这些珍贵的文献没有得到应有的保管,失落民间。这些现象都说明,在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上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意识,同时在收集管理方法上也存在问题,例如:收集的范围、方式都存在不当,造成资料重复、劳动重复。
3.2 收集文献的资金不足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必要保障。地方文献收集需要人员通过采购、探访、交换、复制等方式进行,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近年来政府虽然加大在图书馆文献收集方面的投入力度,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需要常年不断坚持进行,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文献更为珍贵,但因地处偏远对文献资源不够重视,已有部分文献资料失传。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保护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但往往因为当地不够重视,资金长期处于缺口状态,珍贵的文献资源得不到应有保护。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当地相关部门和文人学者支持,而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能保证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3.3 缺乏较好的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地方文化、旅游文化日益兴盛起来,这就要求地方图书馆不仅要保存好地方文献,还要大力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资源宣传该地的独特民俗,促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图书馆和地方政府没有意识到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价值,这种只管不用的现象应该尽快得到改进。
3.4 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
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是一种复杂需要协助的工作,在某一文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也许会需要几个附近地方图书馆或当地相关部门的支持协助,而目前我国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的机制中,缺乏共享机制,这也给地方图书馆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带来困难。由于各地图书馆之间,各个相关部门之间不能积极配合协同收集,致使一些宝贵文献资料遗失。同时,给读者需要异地文献资料时由于]有共享机制,不便使用,造成资源闲置,不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4 对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4.1 树立科学的文献收集与管理观念
地方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的主体,要明确科学合理的文献收集与管理观念,正确认识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想采取适当合理的方式方法把收集文献这项工作做好,首先在地方文献含义的确认问题上要制定出统一,完善的标准;其次采用科学管理文献的方式,学习先进经验,从地方文献的保存、分类、目录制作等着手,建立完善的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体制,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精神享受。
4.2 保障资金投入,保障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正常进行
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工作,特别是其中的收集工作,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及相关的政府部门,把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放在首位。在人员配备、物力资源、资金投入等方面持续关注,重点扶持,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工作,把地方文献记载的当地文化特色与企业活动相结合,互相带动、互相促进,获得企业资金支持,搞好地方文献的收集与管理工作。
4.3 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
随着近些年我国旅游文化的兴起,一些地区的民俗文化成为带动当地旅游经济的重点,而正是对地方文献充分开发和利用,才起到了促进地域特色文化传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公共图书馆和相关部门在做好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基础工作的同时,还要发挥文化窗口宣传的优势,大力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从而促进地方的发展。
4.4 建立起完善的文献资源共享机制
为了更好完成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为了更好为读者服务,为了能高效利用地方文献,建立完善的文献资源共享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地方政府在文献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要负责协调各相关部门间的关系,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各图书馆之间地方文献资源实现了共享,这样就方便异地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阅读。
5 结语
总之,公共图书馆作为智能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的作用。地方文献不仅记载和传承着地方文化历史,若充分开发还能带动地域经济发展,因此,要勇于面对问题,采取适当措施,改变观念,把地方文献收集与管理工作长期稳定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1]高校在弘扬和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方面,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而高校图书馆又是典藏和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阵地。笔者以“高校馆藏资源服务地方文化”为主题,时间跨度设定为25年:“1989-2014”,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模糊”检索,结果为:“找到19条结果”。将检索条件由“主题”替换为“篇名”、“关键词”和“摘要”分别进行了3轮检索,前2个检索条件的结果为“0”,后1个检索条件的结果为“19”。通览被检出的研究论文后发现,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为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实践研究成果却很少,操作性不强。笔者以安徽科技学院(以下简称安科院)图书馆为例,对其多年来利用自身馆藏资源主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做了翔实的介绍,希望他们的这些做法对相关实践及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一、安徽科技学院所处的地方文化概况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需要,安科院仍然扎根于安徽省滁州市的凤阳县城,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在县城办学的本科高校。凤阳县的历史渊源深,文化积淀厚,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里,保存下来的文物古迹就有130处之多,有作为蓝图营建南京故宫和北京故宫的明中都皇故城,有洪武帝的发祥地――龙兴古刹等;有被分藏于县文化馆、图书馆、龙兴古刹、档案馆、中都鼓楼、文物管理所、安科院图书馆等处的大量凤阳地域文献资源;有2006年被评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凤阳花鼓;有“蛇头、龟背、鹰嘴、鹤腿、如意冠、九尾十八翅”独特凤凰造型的凤画;有外皮焦黄酥甜里面软嫩可口的凤阳宫廷豆腐;尤其是成为红色旅游基地的地处县城东部的小岗村(系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发源地)。深厚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化如何传承好、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已经成为安科院人和凤阳地方有识之士的共同思索并积极付诸实践的重大课题。
二、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实践
(一)转变思想,树立服务社会的理念
在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安科院图书馆人自上而下顺应形势,及时转变服务理念,彻底摒弃高校图书馆只为本校师生提供馆藏资源服务的观念,并集思广益,积极思考,探讨如何利用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尽其所能地为发展凤阳地方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让丰富的馆藏资源真正惠及当地群众,造福一方,实现高校馆藏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利用馆藏资源主动对接地方文化发展的需要
1.主动为发展地方文化量身定做一批馆藏资源。为适应地方文化发展和研究的需要,安科院图书馆及时采取调整馆藏资源典藏布局、成立地方文献典藏室、创建反映地方文化特色的电子资源库等一系列措施。比如,自2006年8月26日安科院成立“安徽蚌埠明文化研究会”之日起,安科院图书馆就专门抽调业务骨干,从五十多万册纸质图书中精选出三千余册有关明文化的书籍单独作为特藏书收藏于特藏书库。与此同时,图书馆人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里开辟出专门介绍明文化的特色资源数据库专栏,其中包含了明代历史概论;和明朝有关的视频、音频、声音、图像资料;明代艺术遗址古迹;明朝社会大观等一系列栏目,供校内外读者检索和使用。
2.主动对接地方文化的艺术创作。扎根于凤阳的安科院,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创作氛围。为支持凤阳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安科院图书馆多次采取为地方搭台唱戏的举措。诸如2010年4月一部由著名导演陈国星执导,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等共同拍摄的关于“沈浩日记”的电影在安科院拉开了序幕,安科院不仅在吃、住、行等方面为剧组提供了必要的后勤保障,而且根据剧组拍摄需要多次提供图书馆的场地、群众演员以及大量文献资源。整个拍摄的两个月也是安科院图书馆跟踪服务的两个月;为方便凤阳地方艺术品的展示,安科院图书馆及时腾出展厅,促成了多届凤阳凤画展在安科院展出;凤阳新华书店利用安科院图书馆展厅成功举办了多次书展;支持校大学生进行地方文化艺术的不断创新也是安科院图书馆的一贯做法,图书馆为一批批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编排形式多样的凤阳花鼓节目提供全程的馆藏资源保障服务。比如,2012年5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回声嘹亮》节目中,由安科院在校大学生表演的《火火的花鼓敲起来》和《新凤阳歌》两支舞蹈,就再次精彩地演绎了凤阳花鼓的艺术魅力[2]。这些大学生通过系统培训后,一方面,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民间艺术素养,另一方面,在奔赴工作岗位后能将凤阳花鼓这门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艺术带往各处,扩大凤阳花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
(三)面向社会开放馆藏资源
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馆藏资源,经历了几轮本科教学评估后的安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为了充分发挥馆藏资源优势,接好地气,更好地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安科院图书馆早在十年前就陆续向社会读者提供室内阅览、馆内复印、图书外借、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借阅证的办理与年审等一系列服务,同时配套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公布于学校图书馆网站上。安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跟进服务,为研究地方文化的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获取学术性文献信息资源的平台。
(四)实现了高校馆藏资源与地方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与互动
安科院图书馆紧跟形势,为建设地方文化提供了必要的文献保障,其馆藏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地方文化的建设成果也极大地丰富了安科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夏玉润、孙祥宽等一批社会读者先后无偿向安科院图书馆赠送了他们的著作。如夏玉润编著的《朱元璋与凤阳》、《小岗村与大包干》;陈怀仁,夏玉润编著的《起源:凤阳大包干实录》;陈怀仁编著的《明史论文集》、《凤阳名胜》;凤阳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凤阳古今》、《凤阳县志》;周群等编写的《凤阳大东关与卞庄》;《安徽美术丛刊》编辑部编写的《凤阳凤画》;王剑英等编著的《明中都研究》;孙祥宽编著的《凤阳名胜大观》等等。安科院图书馆馆藏资源与地方文化建设之间已形成良性的循环与互动。
信息资源是一个国家知识储备和科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
信息资源管理(IRM)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成为重要经济资源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有文献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本文拟从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入手,浅探一些相关的问题。
1 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如果我们以文献的内容是否涉及某一特定地域作为分类标准,便可以将人类全部的文献系统划分为超地域性文献与地方文献两大系统。而后者则是从地域角度出发,对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进行详细、客观的记录和研究。所谓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上具有地域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的文献。只要文献具备了以上两个特征,则无论其出版地、出版期、文种、文献形式、载体类型如何,都可纳入地方文献的范围之内。
地方公共图书馆具备着地方文献资源积累的条件,而这种资源的积累能够相对全面地代表本地的地方文化。同时,它在为促进当地的各类事业的发展和建设、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助力。
2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信息量激增、用户需求日趋多元化,各种新技术的应用使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也从保存文化的功能发展到信息传递乃至信息服务的功能。
依据上述的社会职能,在地方文献工作中引用图书馆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同时,研究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搜集、整理、传递等业务程序,认为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上大致上有三种模式:即馆藏模式、服务模式和市场模式。
2.1 馆藏模式
是指将收集、贮存的各类地方文献信息进行集中分编处理,并编制各种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及确定文献典藏方式等一系列地方文献藏书建设相关的工作模式。
在讨论具体工作模式以前,有必要探讨一下地方文献的业务工作性质。由于地方文献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地域性、史料本质等,决定了地方文献工作虽依附于地方公共馆内,但文献的采集、分编加工、开发利用、研究等一系列的业务环节的工作模式大都有所不同,其工作的展开更近似于参考图书馆或研究图书馆的性质。因此,将其完全置身于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各部分里,不利于地方文献工作的展开。
2.1.1 地方文献的类型
上面已经谈到,只要内容具备了地域特征,又具有重复使用价值,无论其文种、文献形式如何,都列入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在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的今天,网上信息也是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
2.1.2 拥有相对独立的分类思想与文献标引依据
从地方文献的内容来看,它所反映的是特定地域范围内客观事物的“存在”现象,而不是人类现象的主观认识。因此,它与一切学科体系本身存在着较大差异。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地方特性,而不是该事物超越地域范围的共性。它所容载的内容并不是学科信息,而仅仅是地方事物的客观记录,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本质。
依据学科的事物属性类分图书资料是图书馆整理文献的一种标准。而地方文献的分类体系如果完全依据事物学科来划分的话,是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地方文献内容本身的特征。因而,分编人员使用基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主观认识的分类法,如《中图法》、《科图法》,或其他同样的方式来类分地方文献,显然会在读者与文献之间造成明显的沟通障碍,因而是不适合的。反之,以客观存在的地方事物作为地方文献分类的依据,制定《地方文献分类表》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地方文献的分类标引如此,地方文献的主题标引也是如此。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都是以揭示文献内在特征为目的的标引方法,只是揭示的角度不同。
由于地方文献是对某一地域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客观描述,它所表现出的地域性和专指性极强。用综合性的《汉语主题词表》来标引各地的地方文献,则将有相当部分文献不能被准确地表达其主题概念。其次,地方文献的内容范畴与反映人类所有学科内容的《汉语主题词表》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参照《汉表》(其选词全面,用词规范),编制适用的《地方文献主题词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对地方文献进行主题标引。
2.1.3 地方文献的典藏
地方文献专藏库的设置,不是关于业务布局的单纯技术问题。不仅仅是出于插架方式和保藏手段的考虑,其主要原因仍在于地方文献特有的内容、读者对象的专业性和分类排架方式与大馆中其它文献有所不同。它关系到读者服务方式的主动程度,关系到信息开发的方式与规模,关系到是否能够从专业化的角度来开展地方文献事业。
2.1.4 地方文献的目录与索引
应编制反映全部地方文献专藏的公务目录和读者目录系统。每套目录系统中都包含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书目目录和责任者目录。此外,还要根据文献类型设立报刊目录、照片目录、缩微目录、金石拓片目录、特征文献目录等。
为适应读者和用户从信息元的角度检索地方文献的需求,地方文献的分类目录中强调使用各种辅助著录法,对一些论文集、史料汇编等,在作出整体著录的同时,要求对其中与读者需求相关的单篇论文或信息点作出分类分析款目。
另外,根据社会需求编辑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知见目录和专题目录以及各种类型的索引,如专题文献索引、报刊资料索引等,它是开发利用、研究地方文献的基础。
2.1.5 各种数据库的建设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编制各种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是地方文献信息开发和建设的物质基础。各地地方文献机构应选择技术先进、功能完整、运行可靠、容易维护、易转换的统一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利于地区之间的数据共享。
2.1.6 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问题
文献资源共享是研究文献资源的社会利用问题,但这种利用已不同于传统的小范围图书情报机构的文献借阅。要想真正实现大范围的文献资源共享,首先要进行文献整序、编制馆藏文献资源联合目录和建立数据库,这些工作本身的性质已不属于文献借阅的内容,而是属于文献资源整体布局的内容。
地方文献的统一整序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尽管地方文献的内容被限定在各自的地域范围之内,但它们的共性是相同的内容范畴。地方基础信息的范围,至少包括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方事物三大要素。具体而言,大致包括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历史、人物、经济管理、工业、农业、城乡建设与管理、政治与法律、社会、文化、教育和地方艺术等等。
基于各图书馆地方文献机构采取统一的手段处理各地的地方文献,并采用统一的格式编制本馆的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以及实现文献信息的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就能实现地方文献的资源共享。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主要目的与一般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不同在于,不是解决经费重复使用所购置了相同的文献,更主要的在于开展有关地方文献方面的研究,拓宽地方文献搜集者的思路,从不同角度把握地方文献产生的渠道,同时,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为社会服务。
2.2 服务模式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服务模式是建立在丰富的地方文献藏品资源上的。随着为读者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服务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读者来馆到走向读者;从局限库藏本身所拥有的地方文献转变为开发利用多种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从提供一、二次文献的服务转向高层次、针对性的专题信息服务。
2.2.1 地方文献的用户
读者与信息用户的概念不完全相同。读者是通过阅读一次文献来获取知识;而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为获取信息,除一次文献外,他们还接受口头传递的信息和二、三次文献以及利用其他信息渠道。由于地方文献内容的专业性所决定,地方文献的用户多数为研究级人员,他们都不单纯使用一次文献,而是向地方文献工作者提出自己的信息需求,完全依靠地方文献工作者所作的一系列文献情报服务。
2.2.2 提供多种信息为用户服务
研究型用户的目的是探索未知领域,其信息需求难以准确预见,因而,他们习惯于自己查阅一次文献。在资料的查找过程中,其信息需求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或扩充,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科研课题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地方文献工作者对这类用户的服务方式,以提供书目、索引和信息数据库等二次文献为主。
2.2.3 专题信息服务
应用型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具有明确的专指性、时效性和实用目的。他们希望在明确的时间周期内得到完整、适用的信息产品。这实际是地方文献工作者与用户之间的一次劳务协作,信息服务者通过参考咨询和专题文献信息服务,向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信息产品,并要对用户的使用效果承担一定的责任。
2.3 市场模式
将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已成为共识。按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和理解信息的生产、交换、提供的过程,这也是完全可能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市场模式是利用丰富的特藏资源,科学、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以及地方文献工作者的市场经营意识,为社会提供加工好了的地方文献信息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图书馆社会地位,创造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是实现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增值的过程。
2.3.1 地方文献信息产品的生产
专题咨询服务为信息用户提供加工好的情报产品,是地方文献工作者为社会上的个人或团体用户所提供的一种参与型的专项服务。在用户事业的全部过程中,咨询人员负责有关知识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将文献信息中杂乱无章的思絮整理成对用户有用的清晰思路,乃至完整的思想。专题信息服务的用户,一般不再参加或至少不参加全部的文献信息收集、选择、整理工作,而只负责在专题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演绎,最后升华成为决策、理论、设计或具体产品等成品形式。
咨询人员所做的特种服务在用户的全部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将通过用户的事业表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地方文献的信息产品中,不仅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简单的事务性劳动,同时还包含着图书馆专业咨询人员的创造性劳动。
2.3.2 地方文献信息产品的市场前景
我国的信息服务业从7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后期进入有偿信息服务阶段。目前,一些政府信息机构逐步改变仅为内部服务的做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备、技术力量等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在转向以服务为重心的过程中,进入信息市场实行有偿服务也是大势所趋。从文献信息内容服务上看,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地方文献内容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信息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具有独占性。因此,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无论是以专题资料汇编形式,还是以书目索引形式;无论是纸本形式,还是数据库形式,甚至以网络形式出现,都会有相当广阔的前景,是其它文献信息资源所无法取代的。
3 模式之间的关系
地方文献资源管理的三种模式并不是后者取代前者,而是共同向前拓展,不断丰富。三种模式并存及互相渗透。
随着地方文献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使得特藏的结构有所改变。电子文献、机读文献的收藏丰富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内容。再加上网上信息资源的采集,使得地方文献工作者必须针对新形式的要求,认真研究文献资源的加工整序、相关数据库建设、藏书资源的体系与结构,以及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等工作。所以,馆藏模式在新的形势下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是建立在丰富的文献资源基础上的。服务的能力也通过所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的规模和质量来体现。随着读者服务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服务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读者到馆到走向读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提供原始文献到高层次、针对性的信息咨询服务。因此说,以馆藏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服务模式,是逐步发展起来了的新模式。它的发展过程也是从传统的“重藏轻用”转向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想认识过程。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地方文献提供信息服务所生产出来的信息产品,推向社会以后,必然会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市场模式就是面对信息市场化和用户的新需求,地方文献工作者投入专业劳动和时间,并将其与文献信息资源一道转化为有形的信息产品的工作过程。此种模式目前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