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优美写景散文

优美写景散文

时间:2023-05-29 18:21:59

优美写景散文

第1篇

关键词: 游记散文 优化方法 教学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游记散文所占的篇幅不在少数。游记散文不仅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致,而且寄托了作者积极、健康的乐观情怀。小学语文老师教学游记散文,既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景物描写的方法,又可以引领感受作者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态度。正因为游记散文有着这样强大的教学功能,小学语文老师都能够认真对待游记散文的教学。

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蓝本,教学设计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若是单从游记散文的文体特点来说,游记散文的语言是生动、优美的,所描绘的内容也是新鲜、好奇的,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游记散文的教学素材(文字、图片、视频等)是很容易找到的。按理而言,要设计好一堂游记散文的教学设计并且把课上好应该不难。

游记散文的重要性及出于文体特点的可操性是明显的。可是从具体实操的角度而言,结果不是那么令人满意。因为种种原因,小学阶段的游记散文课堂教学要么陷入热闹却低效,要么陷入沉闷又低效的尴尬境地。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几年来实施游记散文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要使游记散文课堂教学出彩又高效,要先把优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打牢。

一、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

游记散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文章,所以在教学游记散文的时候一定要先抓住游览的顺序,弄清楚作者的游踪。弄清楚作者的游踪,有助于学生搞清楚文章的脉络。在搞清楚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还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对景物的特点进行深入研读,让学生能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叶圣陶先生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先写双龙洞沿途的风光,再写双龙洞洞口和外洞;再接下来写通过孔隙来到内洞;最后写出洞。在行文过程中,双龙洞路上的“明艳美”、溪流“变化美”、孔隙“险峻美”和内洞“奇妙美”得到了显现。此外,叶圣陶先生还始终抓住双龙洞水的特点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比如途中是“一路迎着溪流”,洞口是“那溪流就是从洞里流出来的”、“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而内洞是“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研读并组织学生就游踪和景物特点进行分析,这样,同学们能够对作者的游踪和双龙洞的景物特点有清晰的了解。

二、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

优秀的游记散文在选用表现景物手法上都是很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只有作者运用恰当而且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所要表现的景物才能栩栩如生,具体形象。通过研读并分析文本中的表现景物的手法,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优秀的景物描写的写作范例,提高景物描写的水平。所以说,在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之后,紧接着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景物描写的手法。

还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在文章中,叶圣陶先生运用了列数字、巧设问、写感觉、做假设等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双龙洞既有宽敞又有窄小,感觉上很险峻,但总体上很耐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景物表现的手法进行探究,要求他们在研读文章的同时做好批画圈点,再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归纳出景物描写的手法。结果我发现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探究竟然能够把景物表现手法归纳个八九不离十。后来的作文练习环节更是让我倍感惊喜:正是因为他们对景物描写的手法有了进一步理解,学生运用景物描法竟异常得心应手。

三、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

相比于写人叙事类的记叙文,写景抒情类的记叙文要难教得多。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写景抒情类游记散文的时候常常会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把两三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关联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分析、对照鉴别,这样往往很容易就会找出两文的共同点,加深对写作技法和思想情感等的理解和掌握。在选择课外比较阅读文本的时候,通常的做法是选用同一题材甚至同一题目的文章,再研究比较文本在选材、立意、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比如说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用季羡林先生的《石林颂(节选)》或是《黄果树瀑布》等文章与本比较阅读,也可以选用描写双龙洞的其他游记散文作为比较的文本。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就可以对比较文章的相同点进行归纳、评价,也可以对比较文章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加深对本文的理解,使思维得到发展,提高鉴赏能力。

不管是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意趣上来看,游记散文对少年儿童都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务必提高对游记散文教学功能的认识,认真钻研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要提高游记散文教学有效性,就要先从优化教学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研读表现景物的手法和做好文本的延伸比较等做法,再做具体的教学实施。只有这样,教材例子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景美、情真、理趣的真实体验。

参考文献:

[1]张玉洁.浅谈游记教学中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

第2篇

一、品味语言美

散文的媒介是语言,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虽然散文语言没有诗歌那样简练精粹,但是它也有自己独特的美。既然语言美在散文美中不可或缺,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散文借用语言表达情感,所以,文章不同部分的语言风格是不同的。节奏美是语言美的一个重要表现,散文《荷塘月色》的节奏很有特色,而且在此文章的语言中也应用了很多叠词,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曲曲折折”,“亭亭的的裙”,“田田的叶子”,“缕缕清香”,“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作者通过使用叠词,使朗读语速减慢,从而将文章的节奏美淋漓尽致得展现出来。

语言的温馨美。作者朱自清以近乎完美的笔调,构建了无比温馨的荷塘月色之境,这样的语言描写既突出了文章的语言美,又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他的荷塘世界像是另一个世界,“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这些对树的细节描写,将文中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隔绝,从而构建了一个与外界无关的审美意境。和谐美。朱自清用语言体现了文章的和谐美:月光与荷塘的和谐,光与影的和谐,语言的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和谐。在《荷塘月色》的世界中,有多种语言美存在,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语言美。例如,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时,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文章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在朗读的同时提问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教学提供基础。教师要好好利用朗读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为让学生发现散文美而努力。

二、探究情感美

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绪,也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也就放弃了语文课本里最重要的感情资源,从而使得散文审美无从谈起。在散文的世界中,作者将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入作者的世界与心境,去理解并体会作者彼时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情感美,而后在了解了所有作者的内心世界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从而有了兴趣,也有了成绩。在散文中,情感是它的重心。读懂了情感,就像掌握了船舵一样。既然情感对于散文不可缺少,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体会散文的情感美。

散文的情感美能够打动人、教育人,从而让人获得性情上的陶冶,并使其建构完美的审美情感心理。而学生只有用心灵去感受,去阅读,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荷塘月色》中有很多描写将作者的情感完美展现,例如,作者通过有节奏的语言,词句的叠加,来体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作者的情绪和词句的节奏是一致的,文章叠词的使用使得朗读语速减慢,从而作者的情绪节奏也开始减慢。作者通过慢节奏来延长审美的时间。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品读意境美

抒情散文,往往在借景抒情的文章中,作者会构造出一种美的意境,让读者能够深入其中,读者通过想象构造出一幅真实的情景画,从而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优美的情景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例如散文《荷塘月色》,在此文章中,作者对花和叶子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语句,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等描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构造出一幅有助于体现情感的画,由此将读者带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让读者在体会意境美的同时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虽然作者没有直接用语言描述其内心有多么苦闷,多么难受,但在文章所设计的情景中却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一幅幅美丽的画背后,那轻柔的浮云、那淡淡的月光、那薄薄的青雾、那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通过塑造一个朦胧、难为人知的情景,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忧愁,但是愁却在作者的一字一句中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意境的作用。作者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愿望,可以在想像中去实现。读者就是透过景物在捕捉领略、想象补充、欣赏寻味这大自然的神秘之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种特殊情调的朦胧美。

第3篇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研读课文,我们发现:其实作者写作的目的简单地说是倡导人们去创造美,而他自己呢也不囿于成规,写一些陈旧的东西,“赋有自己独立的审美眼光,对每一种美丽迷人的山光水色……说出自己心里的印象,唤出最能够传达它神韵的声音”,着重写出了自己对武夷山九曲溪美景的独特感受。因此,我们选择文章的最后一段――揭示作者写作目的的段落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倡导学生创造美,“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启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

在运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武夷山九曲溪景点和作者简况的基础上,加强自读感悟,然后进入师生多边互动对话的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找寻体现作者写作目的(情)的句子并朗读。要求:1.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情)。2.思考围绕写作目的,作者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生: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现对武夷山九曲溪的热爱。具体内容主要有:溪涧、山崖、丘壑、流水组成的山水景色。

(理清写作思路,明确:写了“山水情”“山”“水”“特写山”等四个部分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鉴赏讨论四个部分写景状物的精妙之处,挑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多读两遍,作一些评点。步骤是:1.分组讨论;2.交流发言。

生组1:(读第8小节)特别是最后一句话“柔情脉脉的碧水”具有一种人性化的特点,将“碧水”写得生动、活泼并具有深情。

生组2:(读第6小节)其中对峡谷的描写形象并且具有一种豪迈的气势。

……

(教师重点导入鉴赏“特写山”,朗读13―15小节,评点)

师: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玉女峰特点的词;分析作者写玉女峰的目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赋有自己独立的审美眼光”)

生:玉女峰特点是娴丽、俊秀、巍峨壮观、顶天立地。

这些描述玉女峰特点的词语的风格并不是和谐统一的(玉女峰形状并不像玉女,偏偏有人把山峰叫做玉女峰),而作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得出了“每一个人都应该赋有自己独立的审美眼光”的观点,甚至建议大家“把这九曲溪畔的三十六座峰峦,都叫出一个最确切和美丽的名字”。

师:(介绍“玉女峰与大王峰的传说”,然后提问)这么优美的传说,如果我们同学写这篇游记,会不会用呢?作者又为什么不用呢?

生:会用。作者不用可能与文章的篇幅有关。(学生都笑)

生:作者始终在说大家要去创造美,如果直接使用美丽的传说的话就好像缺乏自己的创造了。

生:我也赞成刚才第二位同学的说法,作者如果在这里复述别人创造出来的神话传说就不能反映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没有办法表现出自己对九曲溪美的感受,这是肯定不行的,不符合作者的写作要求。

(师朗读最后一段。明确:同学们大多会用。作者不用,是与写作目的有关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倡导人们创造美。他作出表率,不用现成的故事,而是表达了自己对玉女峰与大王峰的独特的审美感受。)

师:我们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来理解林非先生的散文创作。林非先生曾这样说:“纪游散文当然要写出眼中之景,但更要写出心中之景。”其实,不仅仅是纪游散文,所有体式的散文都应如此。林先生还说:“‘美文’艺术的核心确实是在于真情实感,散文家如果能够充分把握自己这股真情实感的激流,不住地汩汩倾泻,肯定就会出现富有艺术光泽的绝唱。”

第4篇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优美诗意的语言,并感受其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2、体会作者笔下江南冬景的可爱、明朗、迷人等特点,感受作者对江南冬景的热爱之情。

3、明确文中所运用的对比、白描、避实就虚等写作手法,能说出其作用、好处,并加以学习。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作者在写江南的冬景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体会其好处所在。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所营造的优美意境。

教学方法:

提问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菩萨蛮》韦庄 《忆江南》白居易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日出江花红胜火,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春来江水绿如蓝。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能不忆江南?

开篇引入两首古人描绘江南春色的词,从而引入江南这一如诗如画,千古文人都为之陶醉的地方,那么江南的春天如此迷人,那其他季节又是怎么的风味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的冬景。

二、作者介绍

书下注释,可简单介绍一下其散文的特点,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浏览全文,理清思路,并思考一个问题,文章中除了写江南的冬景,还写到了哪些地方的冬景?

明确:北国的冬天、闽粤的冬天、德国的冬天。(江南的秋天则可在讲课文时一带而过)

四、研读文本,掌握文章对比的写作特点

1、那么作者为什么写其他地方的冬景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呢?

2、明确:对比

3、请同学浏览文章1、2两小节,试从自然环境和人们的活动两方面来比较南北冬天的特点?

明确:江南的冬天的特点是:温暖、可爱。

文章第三小节,由老师一带而过,这里简单和江南的秋天有一个小对比,学生能找出江南冬天的明朗这一特点,即可。

4、4、5两小节,主要是讲闽粤的冬天与江南的冬天进行比较,着重写了江南冬季的植物,可以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提问:江南冬季的植物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试着用书中的语句来说说看。

明确:芦花至冬而不败,红叶有三个月以上的生命,野草是野火烧不尽,寒风吹不倒下……

总结出江南冬景的富含生气这一特色。

5、第6段可作为对比探讨环节的结束,略微点下“恩惠”、“清福”、“德国的冬天也和我们江南的差不多”等,感受到作者的那种自豪、幸福、满足以及对江南冬景的由衷喜爱。

五、研读文本,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与意境

1、请一位同学朗诵文章的第7段,大家概括一下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最好能概括成一幅图景)

明确:微雨寒村图

2、从这一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景色?它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细得同粉似的白雨,乌篷船,落日夕阳,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恬淡幽静,色彩素朴淡雅,意境朦胧悠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而展现了江南冬景悠闲、迷人的特点。

作者在这里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作者感受:情调悠闲,胸襟洒脱,得失俱亡,宠辱不惊。联想到岳阳楼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相同也。

所用手法:淡笔素描,略加点染。虽是在写,实似在画。

那我们便再怀着平和的语调,舒缓的语气,齐声读一下本段,再次感受一下这幅微雨寒村图的美妙。

3、欣赏完了江南的微雨寒村图,我们再来看看江南的雪景。先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下第8小节。大家思考一下,本段突出的写作手法是什么?

明确:引用古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是一种避实就虚的写作手法。

赏析这八句诗,可以问问同学们,这几句诗是作者随便选的吗?他们的顺序能够调换吗?大家思考一下,这几句诗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雪景的?

时间顺序:日暮――入夜――夜深人静――第二天早晨

雪势顺序:欲雪――微雪――大雪――雪停

可见作者虽然以诗代文,但是行文的思路,顺序可谓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诗选得巧妙,安排得更为巧妙。

可以再点下引用诗句来表情达意的好处,江南的雪景给人的感觉是喜悦,悠闲,宁静……

六、结合背景,体悟情感

第5篇

【关键词】散文;意境;语言;情感;文眼

“意境者,文之母也”,这是清代翻译家、文学家林纾对文学作品中意境的重要性的阐述。那么,何为意境?散文中意境的作用有哪些?散文意境的鉴赏技巧有哪些?

一、何为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明朝朱承爵 《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散文的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而熔铸在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它是内情与外物、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辩证统一。意境作为中国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中一个传统的美学范畴,它是一种主客观水融的艺术境界。物我一体、情景兼融的艺术境界,从某种程度上说既是一种人化的物境,又是一种物化的人格。它是作者对客观世界诗意的勾勒,也是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的解读。意境源自作者与读者灵动的内心世界,是心与心进行交流时独特的精神载体。

二、散文中意境的作用有哪些

意境的交流只能通过对同一或类似的外在世界中的描述,大致确定散文交流活动的双方处在同一或类似的外在环境,然后诱发读者的感悟,以增加他对类似外在世界的领悟能力,最终实现对意境的交流。以下为笔者所举之例:

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其情景高度完美的融合历来受到人们的推祟和赞许 。所写的景物素净、淡雅,北平的秋景应当有更值得称道之处,如:“郁达夫把笔触定位在下层人民和他们的普通生活,于是,北平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秋蝉’,‘茅房边上’的一株株枣树,都成了作者精心描绘的对象,这种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审美眼光,正是作者平民意识的艺术体现”。无论是秋槐的落蕊,还是秋蝉与秋雨,更或是芦花、柳影、虫唱、夜月和钟声,正是作者带着一双非同一般的诗意的慧眼,才能在平淡中创造出深沉而悠远的意境来。而读者,尤其是与郁达夫同时代又同时对北国的秋怀有浓浓情意的读者,在欣赏这篇文章时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对北国的秋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者与作者达到了心灵的共鸣,最终实现了对意境的交流。

三、散文意境的鉴赏技巧有哪些

从鉴赏角度来看,意境是一种审美感受;这种追求是人的心灵向往之“爱”、“美”、“自由”、和真善美的思想的意境进入人的审美心灵状态,并对个人的文化品格、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有所取舍,形成一种独特风格,温和与优雅、节奏舒缓、信笔信腕、任心而谈,使人文意蕴丰富、语言形象生动、心境自然灵动、意境深远悠长和谐、舒卷自如地抒发个人思感,并提升人格、陶冶情操,也最能考察一个人体验、感悟、鉴赏的程度和水平;作者凭借精巧的谋篇布局,巧妙的措辞选景,手法与技巧,以及意境的生成,形成了象诗一样的跳跃、灵动、飘忽的节奏,来渲染气氛,创造出意境。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的体会感悟谈一谈。

1.品味语言,体会散文的意境

语言就是一汪甘甜的清泉,优美的语言就是一曲慷慨激昂的动人旋律,给人激情活力。要使散文的语言美必须从语音、词汇和句式三个方面的审美意境传递入手。在欣赏散文时,必须了解内容,准确把握字、词、句的潜在意义,善于区别在不同语境中的生发意,才能体会散文中优美的意境。先看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如此优美的语言,多样的修辞手法,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给读者优美的画面、舒适的感受,进而让读者陶醉其中。读者可以通过语言的揣摩与品味,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

2.捕捉情感,领会散文的意境

散文中“境”由“情”生,“情”浓“境”幽,无“情”则不能入“境”。我国大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第一位博士王荣生说:“散文是真实的人与事的书写,不联系到被写的人和事,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离开写作的这个人,也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因此读者可以从文章中窥视作者的思绪和心灵。《囚绿记》作者范蠡从“爱绿――囚绿――释绿”,经历了一个并不平静的情感与理智的纠结起伏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所在。如果不能用心去体会这个起伏过程,文本有可能被简化为一个只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干瘪苍白的叙事文本。从下面这句话“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绿”真诚的赞美之情。寄托了作者对生命,对爱和幸福的珍视,而无法囚住绿,正说明“绿”的顽强与倔强。只有体会出了这层情感,读者才会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

3.抓住“文眼”,领悟散文的意境

在散文阅读鉴赏中,抓住了散文的“文眼”,就找准了理解全文的切入点;抓住了散文的“意境”,就能受到艺术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提高学欣赏散文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散文的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而“文眼”,是“神”的外在显现,具有衔接“形”的作用,即“形”紧紧围绕“神”选材和结构。“文眼”出现的地方一定是那种最富有表现力的、最有助于把握全篇思想和脉络的关键性词语上。下面是“文眼”常常出现在散文中的位置:

(1)在题目,显现思想。蒙田的《热爱生命》从题目上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一曲对生命的赞歌这一主题思想。

(2)在文前,领起全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开头第一句话:“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不仅交代了作者夜游荷塘的原因,而且定下了全文思想感情的基调: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3)在文中,承上启下。茅盾先生的作品《风景谈》一文,六幅风景画后,出现了五次点题性的议论:“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它将不同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里的活动纳入相同的主题之中。反复出现的“文眼”,强调了每一幅画面的思想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4)在文尾,画龙点睛。巴金《小狗包弟》一文的文眼是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我怀念包弟,我想对它表示歉意”,一是披露,二是召唤人性的回归,表达对人性的赞美。抓住了“文眼”,形似散乱的题材就集中地显示出“神”来。尤如画龙点睛一般,点睛是最精彩的一笔,只有点睛了,才能体现出整条龙的风韵和神采,才能真正表现出“形散神聚”的特点。

当然,散文意境的鉴赏技巧不只以上所谈,在此笔者只略谈几个在平时教学研究上的经验,望读者有所借鉴,不胜荣幸。

参考文献:

[1]林菲.《朱自清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第一版

第6篇

教师应该深谙言传身教的无形力量所在。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在教学实践中将深深影响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及其浓厚的文学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并且善于在教学中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用自己独特的文学感受,敏锐的洞察力、思考力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周围所发生的现象,如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促其思考、分析、感悟,找出现象的本质。帮助他们初步形成一定的社会洞察力、判断力,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敏锐的感受力,有了感受的冲动,就有写的冲动,有了写的冲动,就有看的冲动,对文学也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无疑对学语文也就有了兴趣,这也才是真正语文教学的成功。如果学生满脑子学语文就是考个好成绩,也许是大语文教学的悲剧。

一个有一定创作能力的老师,同样也是令学生钦佩的,教师的创作欲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创作欲望。我在教学与闲暇之余常常写些诗歌和随笔,也常常拿给学生阅读,他们在流露出赞叹与钦佩的神色之余也常常产生写的冲动。“我手写我心”,他们有了写的冲动,但在写作过程中也时常词不达意,为了能把自己情感、内心表达出来,他们自然也就产生了涉猎相关课外读物的兴趣,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对文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大,那么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动力。

二、培养文学兴趣的两大突破口——散文和诗歌教学

作为文学体裁的两大样式:散文和诗歌是最具魅力,最富于代表性的,最能直接窥见作者内心世界和剖析社会现象的文章,更不用说语言的高度凝练和优美了。诗歌和散文历来是培育人的好教材。尤其是散文更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优秀的散文作品,能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可学生们如此漠视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此害怕学语文,害怕写作,归根结底还是对文学没有丝毫的兴趣,学语文只是为了升学考试。学习语文只是落得个死记硬背,毫无乐趣可言。

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动力。为了学好语文,培养学生浓厚的文学兴趣首当其冲,在教学当中,学生的表现看,散文和古诗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我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的两大“突破口”。

散文更多的是“再现式”写作,是作家有感而发,因情而作,富于情感性,学生阅读这些诗歌和散文容易领会和接受,并受其影响、陶冶情操。如散文《三颗枸杞豆》和《月迹》,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儿童的心理特征来表达作者对儿童健康成长的人生观和自然、人生哲理的探索。作者把自己的思考与探索融入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中,通过孩子的好奇、爱玩及丰富想象和联想来表达自己对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愿望,同时也希望我们社会中更多的引导者要象在临死前悔恨的三叔和善于引导孩子的老奶奶那样去正确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不断发现问题的愿望。文章内容正是我们现代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学生初看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自然地就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言为心声,情为景生,情景交融”,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之后,应马上找到更深一层理解的切人口,让学生的阅读品质得到升华。我教《三颗枸杞豆》和《月迹》时就是从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切入,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是人物思想的寄托,实质也就是作者思想的寄托。色彩丰富的景物描写及个性化语言描写的引导更容易让学生明白和接受。从学生学习时的主动参与和不时流露出开心的神情,我能感知到他们已经领会了景美、情美,并且获得从未有过的学习激情。课后我向他们了解这样上课,感觉怎么样,他们的回答也正如我所料“老师,在这之前我对散文的阅读从没有过如此的感觉。什么是美景,什么是感情,以前总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只是单纯的记忆,现在总算悟到了这种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文章该如何欣赏了,并且产生了从未有过阅读散文的激情。以前,我们最不喜欢的就是散文,太深奥了,不知道它写什么,老师讲的是什么,现在总算弄明白了,什么是美景,什么是佳情”。此时,我又及时地推荐了贾平凹的散文《地平线》、《丑石》及《读者》给学生阅读,他们都很乐意去拜读。无疑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也就增强了,浓厚的文学兴趣也就随之产生。写文章、看问题也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老师们有时也常感叹学生头脑太简单,写文章没深度,其实能从课文编排的优美散文人手,让学生真正去认识人与自然是相通的,情景是交融的,与他们一起徜徉于这些美景佳词之间,感悟自然、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培养兴趣。

诗歌与优美的散文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作者通过某种思想感情把人与自然沟通起来的产物,通过自然的一景一物来表情达意:或赞叹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赞美或痛失之情;或感悟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或排解抑郁等等。所以我们在教读诗歌时应注意引导,慢慢培养。北师大中文学者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在中学的教育不在于应试不应试,而在于引导,学诗、写诗、鉴赏诗是一种“慢功夫”,要慢慢培养。

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练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教学诗歌,也要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精练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

如教读郭沫若诗歌《天上的街市》,首先从作品背景入手,让学生明白其创作这诗时的心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何要突破传统牛郎织女桎梏的生活变成他所向往的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然后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正是郭老当时所向往的生活吗?更让其明白诗歌的想象与联想的丰富性特点,用凝练、含蓄的语言,形象的生活画面把作者的向往表达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何况学生,生活感受更是变化无常,何不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所不希望的,所想要达到的借助语言来表达呢?其次,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词语。让他们明白诗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特点,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还可以进行再“创作”,给诗歌形象赋予新的含义。在理解了诗人为何写,怎样写后,学生的创作欲望也就不难激发了,有了表达的欲望,兴趣也会随之而来。

一般来说,通过散文和诗歌的有效引导,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生活再现,感悟散文和诗歌的景美,情美,音乐美,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再加上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与创作感受的影响和熏陶,同学们都会慢慢对语文的学习,文学作品感兴趣。有了文学兴趣,自然他们就能够更主动去学习语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习语文的一切能力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

如上课精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有些家庭,“留守儿童”放学后,需要协助家人从事一定量的家务劳动后才有时间去学习。这些儿童由于学习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也极大地影响到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对改善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建议

1.学校要肩负起改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主要责任

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如果学校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他们家庭教育上的缺陷。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留守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的主动性,而不是任由“留守儿童”通过尝试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行为模式。要应让“留守儿童”明白什么是好的习惯,应该保持;什么是不好的习惯,应该消除。

学校教育如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这还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而且要求学校教育应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还要彻底调查“留守儿童”在校外的学习情况,定期主动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家庭应承担起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责任

首先,监护人不要让“留守儿童”干过多的家务活儿,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学习环境;应指导“留守儿童”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刊,观看积极向上的影视文艺节目,用大量健康的、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信息去占领他们的思维空间;

其次,监护人不能只关心“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中的某一项习惯的培养,而是要注重他们整体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会使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再次,监护人还要选择周围学习习惯不良的反面典型,从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和后果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深刻剖析,教育孩子提高识别和改正不良习惯的能力;

最后,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监护人应主动与学校联系,借助学校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3.政府各部门要为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创造必要条件

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本地就业岗位,让外出务工人员重回家乡就业,结束“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

政府相关部门还要下大力度整治学校周边文化环境,铲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滋生社会负面影响的土壤,整顿规范文化市场,坚决查禁社会丑恶现象,清除文化垃圾,净化社会风气,为“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扫清障碍。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教育“留守儿童”。如由关工委牵头,将责任心强、乐于从事公益事业的老教育工作者、老干部组织起来,参与到关心“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担任“留守儿童”的家长,组建临时家庭,指导初中“留守儿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来协调进行,缺少任何一方都不会取得整体教育效果,甚至可能使其他各方的教育效果相互冲突,相互抵销。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齐心协力,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纽带,社会为依托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赋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刘丹.乡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K].中国农村研究网.2004-7-20

[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3]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何奕敏.加强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2004.6.

[5]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7.

[6]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留守儿童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抽查[J].中国统计.2005.1.

[7]黄应圣,刘桂平.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11.

[8]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8.

第7篇

王国维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家们在散文写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借助特定的景物描写,达到或突出,或渲染,或烘托的艺术效果,取得了诗情画意的作用。简而言之,笔者总结了景物描写在初中语文散文作品选中有以下几种艺术处理。

一、对比

红花尚须绿叶衬。有的景物在与其他景物的对比中才能更显神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在文章一开头,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么一来,作者的情感通过对比一览无余,让我们从未去过济南的人也对之心驰神往:济南的天气太好了,任何地方只要和济南一比,都有欠缺,仿佛只有济南,只有冬天的济南,才得天地之精华,最适宜人居住,冷暖相宜。

《行道树》为了赞美行道树,将它和生活在原始森林里的同伴进行对比:“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都生活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里。”而行道树则不同,它们“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煤烟”。这里用生活在森林里的树作反衬,更突出了行道树的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当然,这种对比衬托均带有作者的临时偏见和主观色彩,并非说这些用以衬托的景物不美,换一个作者或者换一个角度,它们也可以成为被赞颂的对象。

二、组合

有些景物单一来看,并无出众之处,不是很美,如果将类似的景物组合起来,就显得富有情趣了。

例如,知了的叫声,黄蜂的轻吟,碧绿的菜畦,单独成景,都怕难成美景。但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作者采用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将石井栏、皂荚树、桑葚、油蛉、蟋蟀等景物组合在一起,加上人在园中的活动,百草园中一幅生气盎然的春夏秋景图就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确确实实感受到百草园的确是每个小孩子童年的乐园。这就是景物组合的魅力了。

三、设境

有的景物在特定的情境下才能产生美感或特定的意义。梁衡《夏感》一文,写到夏天“好像炉子上的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将夏天来临的过程用比喻的方式形象写开了,同时用“太阳”这个特定情境下的事物将夏天的特点写了出来,没有太阳的夏天,是夏天吗?肯定不是的。此外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又是怎么去做的?文章虽没明说,但从语境中透出的景物却告诉我们,人们的勤劳,迎来了丰收,取得了硕果,你可以看到麦浪一直延伸到山边。如果不是夏日的来临,我们就很难看到这么一个充满着热情、丰收的景象。

当然,在《春》这一课里,提到春草的描写,在这一段结尾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绝对不是春草发出的,而是去踏春的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春游的雅兴,而在这一情境的激发下,人们在如此美景引诱下,才会成群结队在春天里进行游戏,给这春天添加生机。景是美的,如果缺少了人类活动,就会显得死气沉沉;只有有了人类的踪迹,才能创造一个生趣盎然的大自然。这也是作者由衷要赞美的春了吧!

四、优选

自然景物有优有劣,写入作品,当然必须经作者进行优选;符合作者文中宣扬基调的,明确写入;不符合的,再好也要予以舍弃。例如《土地的誓言》这篇散文,作者为了突出对东北故乡的思念,写出东北特有的景物与事物,“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志漂亮的白桦树,奔流似的马群,嗥鸣的蒙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这些东西无一不是作者熟悉的,魂牵梦绕,始终记挂着的。而这些也只有在东北大地上才能见到,这是作者故土的标志。并且只有这些景物,才把作者对故乡的牵挂写得淋漓尽致;才写出了东北的富饶与美丽。可是,这么美的故土,却陷入了日寇铁蹄之下,是多么令人愤慨。通过这些景物,我们不难读出人的情感,依恋着,痛苦着,渴望着,完全切合作者所要营造的浓浓的思念的情境。如果把黄土高原、小桥、流水等写进该文,则会显得不伦不类。

再如《济南的冬天》,写水的清、绿,突出济南天气的暖,赞美济南的冬天。作者在文中写的是水中植物——水藻,反复突出水的清、绿,天气的暖。例如,“水呢,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多么形象,多么可爱。其次写了垂柳,仅仅简单一句话: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侧重水的清来写。但作者全方位考虑,依然优选水藻,淡化垂柳,都是为了突出济南的天气服务的。

五、引用传说

有些散文,景物写得很多了,让读者从景物中感受到风光的无限美好,如果再附以神话传说,就会使之具有神奇色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完了百草园中春夏秋之景,已经很美了吧,让人觉得再无可写之处了。但是,作者笔锋一转,“长的草里是不去的”,不觉吊起了你的胃口,为什么?十分自然地插进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年青人在独处时,听到美女蛇的叫声,赶快答应了,结果引来杀身之祸。幸被老和尚识破,借此逃过一劫。这一故事渲染了百草园的神秘气氛,将百草园作为乐园的另一面揭示了出来。乐园之中也有秘密,让人惊惧。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教W;文眼;情感;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1501

高中语文教材里散文模块比重较大,由于散文文体的特殊性,对于如何展开有效的散文教学一直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以下几点提高散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供读者参考。

一、抓住文眼,体会主题

每篇散文之所以能做到“形散神聚”,是因为都具有一个中心线索――文眼。教师在散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体会主题,感知散文的结构与韵律之美。

例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有使文章显得枯燥乏味,反而读起来更加生动优美。本文的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故都的秋”就是此篇散文的文眼,“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指一种文化底蕴;而“秋”字则确定了描写的内容,与“故都”联系在一起,达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艺术境界。“清”“静”“悲凉”为文章的题眼,形象地勾勒出故都之秋的特点。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景,抒发了对故都向往、眷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教学生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穿插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其中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留下一定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也夹杂着一丝苦涩。

抓住了文眼,也就明确了文章主题,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才不会有偏差。在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正确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散文的特征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梳理文章中的“形”是怎样的结构特征,文章中的“神”又传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只有“形神”兼通,才能推动高中生散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由境入情,引发共鸣

散文之所以给人美的享受,是因为其中借助景物营造出生动的意境,意境里又暗含了作者真挚的深情。意境与情感有紧密的联合关系,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对意境的解读与情感的传输结合起来,让学生由景入境,再由境悟情,去聆听、感知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散文的独特魅力。

例如,《江南的冬景》全文没有直接写景,而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侧面烘托了一份闲适、清淡的意境。文章引用诗句较多,比如“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等,使整篇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是“泊一只乌篷小船”中的一个“泊”字更是点染出了悠闲、宁谧的意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指引学生展开想象,这只乌篷小船很可能是刚忙完一天的营生,终于回家了。可它似乎并没有沉寂,还在等待着明天的启程。若换成“系”则会显得沉闷呆板,毫无生气;若换成“靠”则又显得太过匆忙,破坏了场景的意境。可谓是一字传神!全文体现了“自然之美是心灵与自然的融合”的道理。整篇行文跌宕多姿,有着说不尽的余意,化不开的情,散文的最高境界莫过于此。

有的散文侧重写景,有的散文侧重记叙,但不管怎样的文章都少不了情感的表达,而且不仅仅是为了写景而写景,为了记叙而记叙,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抒情。散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和体会作者的情感,真正融入其中,达到情感的共鸣,这是散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三、自主阅读,倡导个性

受到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大多数学生对散文的阅读一直停滞在“模式化”的环节,教师在教学中一味采用灌输式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一成不变,而且相当枯燥乏味,致使学生对散文的兴趣不浓,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所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不妨突破传统模式,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形成个性化阅读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散文的动力。

第9篇

作文中优美动情的景物描写可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产生强烈共鸣。那么,如何用好教材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进行景物描写,从而避免作文淡如白开水呢?教材给了我们这样一些例子。

【例一】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节选《春》)

分析:这段文字,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是一幅“春花图”。通过动静、色味、虚实、高低多个角度,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画面。可借此指导学生写景应该抓住描写对象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外,还可以抓住描写对象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二】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节选《爸爸的花儿落了》)

分析:这是“我”参加完毕业典礼回到家后的一段景物描写,很好地渲染了爸爸去世后的悲凉气氛,有力地烘托了“我”沉重、悲哀的心情。

【例三】伤心崖是戛洛山的一座山峰,像被一把利斧从中间剖开,从山底下的流沙河抬头往上看,宛如一线天。隔河对峙的两座山峰相距约六米左右,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节选《斑羚飞渡》)

分析:这是文章开头,就用三两句话,点出了戛洛山山高崖险的特点,而不像一般游记里写山的记叙文那样展开来描写。因为本文的重心不是表现戛洛山的风景如何,而是表现被逼入险境的斑羚群是如何摆脱困境,获得种群的生存的。如此描写景物不仅可以使情节更加真实、吸引人,还能自然地推动情节发展,为后好铺垫。

写作指导时,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明白游记、写景状物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要像例一这样,用到联想和想象将自己所写之景做到具体而带有个性体悟。而写人叙事一类的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则讲求一个恰到好处,在其应该出现的地方出现,就像例二、例三这样:景物描写像散落在草原上的小花一样分布在文章各处,不宜出现大段的景物描写,而且也不宜像例一的景物描写那样细致,要注意考虑景物与上下文的联系。

大教育家叶圣陶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想:用好这个例子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能力与追求。

(作者单位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中心学校)

第10篇

一、 影响初中生解读散文的障碍因素

1. 文本的因素

在大阅读环境下,社会上所能提供的阅读文本,提倡“快餐文化”,一些没有欣赏价值、没有品位的网络文化充斥整个社会,学生不喜欢阅读纯文学性的散文,而宁愿选择这些通俗书籍一睹为快,不利于学生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有些散文的内涵较深奥,学生在阅读时无法把握和理解其精华部分,阅读散文的兴趣自然无法提高,不利于学生阅读、欣赏散文能力的提高。

2. 学生的因素

学生因为阅历较浅,所以阅读散文时只能停留在文本的表层含义上。学生更多的精力放在应付各种考试上,每天要做大量的题目,根本没有时间顾及散文的阅读,长久以往,学生的阅读量减少了,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降低了,无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 苏教版初中散文教学内容编排特点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安排了不同专题的散文。在7年级上册,安排了“金色年华”(第二单元)和“多彩四季”(第四单元); 7年级下册,安排了“童年趣事”专题;8年级上册安排了“至爱亲情”和“江山多娇”两个版块;8年级下册安排了“咏物抒怀”和“人生体验”两大主题;9年级上册在第一单元“学会读书”模块中,安排了《鼎湖山听泉》等4篇叙事散文;9年级下册在第二单元和第五单元分别安排了《热爱生命》和《雪》等多篇散文。这些散文主要围绕着热爱生命、关注亲情以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主题的教育。

三、 提高初中散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1. 把握文章写作背景,理解散文的“神”

散文的写作背景与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讲授鲁迅先生

的作品时,如果不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在其散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通常会感觉处于“云里雾里”一般,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其意思,根本理解不了字词或语句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例如9年级下册《雪》一文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理解鲁迅先生写此文时的背景,只会把“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雪”进行简单对比,错误地把本文当作一幅山水画来阅读和欣赏。就会错把本文的中心理解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所以应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国共两党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形式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争极其激烈。在此背景下,教师加以指导,学生才能明白“暖国的雨”、“江南的雪”以及“朔方的雪”的实际意义。

2.以生活感悟理解散文的“神”

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散文和“热爱生命”的主题相关,在执教此类散文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去理解文本,把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内涵挖掘出来,达到热爱生命的教育目的。例如苏教版8年级下册《散步》一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我搜集了一些生活中和生命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例如汶川大地震的照片、反映家庭亲情的视频以及感恩教育的图片等),播放这些资料,学生观看之后自然会联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感悟父母等其他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准确了解文章的中心句――“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也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寓意,即对生命和社会的一种责任感。

3.渗透美学教育,突出散文的“神”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些散文通篇以细腻的笔墨描写景物,在写景的过程中寄托着自己精神世界及对生命力的呼唤。在此类散文中,教师应该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鉴赏其文笔的优美,从而感受文本内容在“神韵”方面的美。

例如宗璞所写的《紫藤萝瀑布》“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它泛着银光,响着欢笑,吐着芬芳,溅着水花,不停地生长着、流动着……”作者以瀑布自喻,通过描写美丽的事物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壮美人生的不断追求。另外,前文的“我不由得停止了脚步”和结尾之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在这前后呼应的结构美之中,隐含了作者和全国人民内心的欢笑,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欢笑,人们才没有停留在“”所造成的创伤中,而是满含微笑,大踏步前进,追求美好的生活。

第11篇

意境是诗歌散文的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意,即作者的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事物。意境就是作者在描写生活情景时,内心的情感与外部的环境高度融洽所创造出来的美妙和谐的艺术境界,是情与景水融、物与我浑然一体的艺术结晶。因此,优美的意境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心驰神往。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堪称散文意境创造的经典之作。朱自清通过精美绝伦的景物描写,将其郁结的心声艺术地折射给读者,通过文中营造的幽静深远的意境,巧妙地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情怀,让读者在品味作者清丽优美的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优美意境的艺术洗礼。

作者是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和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朱自清渴望光明和进步。然而面对血与火的交战,一介文弱书生的他却又没有参加实际斗争的决心和勇气。作者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却只能在现实面前徘徊,只有在幻灭中苦涩地咀嚼自己的矛盾与痛苦的心情,被动地感受着时代的重压。时局的困扰,现实的黑暗,使他活得太沉重了,他需要片刻的开脱,希望有一个让精神暂时逃避、思想得以暂时休憩的自我空间。于是,作者把这种向往之情融进对荷塘月色的描绘之中,摒弃尘世的喧嚣,力求心境的宁静。

作者把一切景物都描写的那样轻柔淡雅、恬静优美,期望营造一方可供精神喘息的净土,文中到处弥漫着宁静淡雅、温馨舒畅的韵律和情趣,这种柔美雅静的景物描写与作者不满现实世界,追求“恬淡自适”的意境相契合。“我”在月下自由独处、尽情地受用的这个“另一世界”正是作者心境的一种追求,是作者移情于景、借写景来抒情,让物我反复交融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意境。

在这个清幽恬静的月下世界里,“我”可以尽情地放下生活的困扰和现实的负重,身心可以在迷人的夜景中逍遥自在。“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什么都可以不想”,只剩下一个人独处的妙处,跟着作者的思路,置身于作者营造的梦幻般的境界,人们不禁也和作者一齐放开心怀,轻松地徜徉在没有烦恼与喧嚣的尘外世界里。

《荷塘月色》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充满了一种淳朴至诚的情感。然而,在这种情感后面,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一份厚重的历史和现实的承载。正是这份真挚厚实的感情被悄然无声地外化在令人惊叹的精美描写中,景物才被情意化成,而变成诗意盎然的意境,作者不露痕迹地在意境的营造中托寓了 自己的情思。

《荷塘月色》描写的主要对象是荷花和月色,可是作者把大多笔墨都用在了意境的营造上面。去荷塘的路“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静的路”。把路写得如此蜿蜒幽静,目的就是为了营造文中“恬淡自适”的意境。郁闷的“我”,踟躇在月色下,心绪正是通过这条幽静的小路,由内心的不宁静来到宁静的月下荷塘的。作者写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不说荷叶如何茂盛挺拔,而是说荷叶宛如玉女临风,舞裙飘曳,将荷叶的丰姿写得轻盈柔美,飘逸洒脱,也是为了营造文中“恬淡自适”的意境。再看月下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里不写荷花如何绚烂艳丽,却从其他方面细腻地描绘荷花的清丽幽雅。先是荷花的姿态:如少女娉娉婷婷,婀娜多姿;再写荷花的神态:犹如含羞女子,娇羞妩媚;接着是荷花的颜色:像玉盘里的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蓝天里的星星那样闪烁着柔和的亮光,又如刚出浴的美女,那样温润纯洁;最后写荷花的香味,如随风飘来的歌曲若有若无,那样飘渺悠远,沁人心脾。作者千方百计把荷花的神态色香写得如此轻柔娇媚,同样还是为了营造文中“恬淡自适”的意境。

作者是这样写荷花的,同样也是这样写月色的:“月光也是淡淡的”、“如流水一般”。既非皓月当空,也非晦月深沉,而是淡淡的,如脉脉的流水,多么清净淡雅。还有远处“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近处“稀疏斑驳的倩影”,路旁一两点“没精打彩的像渴睡人的眼”似的路灯,用“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衬托周围环境的寂静,确实是一处放飞思绪的胜地。正是因为一切景物描写都围绕着静谧的意境来描绘,所以所描绘出来的景物必然又同时染上意境具有的共同特色。因此,文中“恬淡自适”的意境才会如此鲜明和谐,深邃悠远。

即使谴词造句也是为营造意境而服务的。如“月光如流水一样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用“流水”来比喻月光,不明不暗,不浓不淡,紧扣柔和恬淡的文中意境。用“静静地泻”既写出了夜深人静的环境,又描写出了温柔娴静的月色,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荷塘的寂静和月色的柔美。一个“浮起”,顿时烘托出一个月色轻笼的梦幻般的境界。这类词语的运用,成功地营造出作者心驰神往的那种安谧静穆的环境氛围。

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在散文的创造中,意境的营造是十分重要的,作者必须将自己的情感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定格下来,并升华成为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才能使读者爱不释手,作品也才会获得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游记类课文 教学策略

游记是记录旅行途中的见闻及感悟的一类散文。游记类散文的取材广泛,可以是名山大川、异国风情的风景描述,也可以是山野村趣、休闲漫游的所见随记;可以偏重于人情风物的记录,也可以侧重于内心感情或者事实哲理的借景抒发。游记类散文在小学语文的教材中所占比例不少,且描写直观形象,语言生动贴近、情感真挚丰富,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和进行作文的典型作品。做好游记类课文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游记类课文的特点

游记类课文的教学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但是游记类课文也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游记一般有较强的现场性,既所表现的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景观,都离不开对景物的生动描写。例如《观潮》一文中,作者从声音、颜色、形状等方面钱塘潮进行了描写,令人身临其境。二是文章的结构简单、脉络清晰,大多游记类课文都按照一定的顺序作为行文的主线,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先外洞、后内洞再出洞的顺序来写的。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记叙型游记、写景型游记还是散文型游记,都包含着作者的自身体会。如《草原》表现了草原的景色美和人情美,《黄果树听瀑》表现对瀑布壮美景色的崇敬之情,《索溪峪的“野”》则表现了对自然野趣的追求,有寄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感情。

二、游记类课文的教学意义

小学阶段的游记类课文主要安排在中高年级,所选课文文质兼美,语言上精炼准确、生动形象,结构上写作顺序简单、脉络清晰,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经验水平,对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情感体验,进行写景类习作学习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游记类课文时,教师应注重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在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积累的同时,重视与具体的景物相结合,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美的关注程度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然而,当前对于游记类课文教学的研究不多,很多教师在进行游记类课文的教学时,容易侧重于游记中的景物描写,把课文上成景点解说词,或者侧重于语言文字的训练,忽视了师生的双边活动,忽视了优美意境的赏析和学生的自身感悟。

三、游记类课文的教学探究

如何搞好小学游记类课文的教学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和对2011年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提出如下做法:

1、自主阅读,理清文章的脉络

游记类文章的脉络比较清晰,一般是按照游览的顺序,如空间的转换、时间的顺序等来行文,找到了这样的顺序,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结构,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写作思路、学习写作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自主、快速的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是按照游览的顺序来写作的,比较容易找到理清文章脉络。教师让学生快速浏览,进行分段,并概括出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很容易就能够理清文章的主要结构——游洞前的介绍、路上所见、外洞情景、从外洞进内洞的经历、内洞见闻、乘船出洞,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饶有兴味地跟着作者去品味洞穴的神奇。

2、欣赏品读,品味意境之美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游记类文章描写生动优美,更需要对课文进行深入地欣赏与品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默读、背诵等不同形式的阅读,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对话,抓住重点的词句进行品味揣摩,感受语言所描绘出来的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例如在《观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千万匹白色战马起头并进”“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等词的品读,来体会潮来时的势、形、色、声方面的特点,感受钱塘潮的壮观之美。同时,每个学生由于不同的生活阅历、个性修养,会在阅读中产生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也可以在阅读中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对话,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和个性的发展。如在《草原》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草原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草原的景色进行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承担着一定的字词教学任务,进行深入品读,首先要解决课文中包含的生字词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将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进一步的品读打下基础。例如《颐和园》一课,教师可以根据句子——“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结合关键词,让学生体会、感悟“神清气爽”的含义。

3、多感官参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喜欢直观形象的东西。教师在教学游记类课文的时候,可以采用直观教学,利用音乐、图画、视频等形式,调动学生多感官的感受,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感受游记中的景色描写,感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颐和园》一课中有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片体会颐和园的宏伟;如《桂林山水》,教师可以结合图画、文字、视频资料,深刻感受桂林山水“绿”“奇”“秀”等特点,感受于美景描写中的陶醉之情。

4、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在游记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例如在《记金华的双龙洞》后,可以引导学生按照地理顺序进行景物描写。在《颐和园》教学之后,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颐和园的更多情况,初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但是也要注意拓展延伸的方向和“度”,切不要“种了人家的田,慌了自家的地。”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游记类课文的时候,要根据游记类文章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的教学,让游记类课文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感受自然之美、体验丰富情感的纽带,充分合理地利用游记类课文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