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优美写景散文

优美写景散文

时间:2023-05-29 18:21: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优美写景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优美写景散文

第1篇

一、感受写景散文的文体美

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彩的语言运用上。多是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二、制定写景散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清楚。我觉得阅读教学就是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

三、凸显写景散文的教学重点

有人认为,写景散文教学就是情感教学、语感教学和美感教学的三者统一。写景散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在让学生从文本本身的抽象文字中,读出具体的画面感和旋律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得到语感的具体训练,在情感上与文本中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目的。写景散文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住写景散文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抓住写景散文教学的侧重点。以人教版第六册《珍珠泉》为例,谈谈在中年级写景散文阅读教学品味写景散文的多种美的实践。

1. 享受写景散文的意境之美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曾说过:“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写景散文阅读教学不能只满足于一般的感受,满足于对有限感性对象的知觉性理解,而要有透视力,能够深入探究,切入文章营构的深层领域,调动一切心理机能去识别和体味,从而领会写景散文的意境。《珍珠泉》教学片断:

原文片段1: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教学片段1:教师范读此段文字

师:听我的朗读,你听出什么了,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泉水周围有很多景物,比如青苔、蕨草。

生1:泉水周围很素雅,绿色特别多。我仿佛看到了绿色的青苔,绿色的杂草,周围到处都是绿色。

生3:泉水周围太美太美了!像个美丽而朴素的花环,围绕在珍珠泉边。

师:同学们,她是否说出了你朗读时的心里话?请大家都来体会着读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描绘的美景。

从以上教学片段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了,静谧中美丽素雅的花环似乎在舞蹈,小读者与作者和自然和谐地交融为一体,物我两忘,情神合一。

2.享受写景散文的自然之美

纵观小学教材的写景散文,我们会特别感到亲切和温暖,因为写景散文大都是和故乡、田野、小溪、山川等场景分不开的。学生们也十分偏爱这些描写山乡自然的写景散文,因为它们往往能够一下子打动许多读者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多么简洁和朴素的文字,又那么有味道。

3.享受写景散文的语言之美

写景散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重点也应该是抓语言。我们要指导学生读出情、读出味、读出效、习得法,要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

教学片段:

【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师:请两名同学读句子,【课件变色,提问:为什么老是分两个同学读呢?】

生:写的是太阳光,水泡的光。

师:用了多少个“光”啊!自己再来读一读。

师:仔细读读描写太阳光的句子: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

师:同样的三个“照”字,字数一不一样,也有顺序,也有变化,读读比较,哪个更有节奏感?

学生朗读体会

在写景散文阅读教学中,作品深层含义的生成,离不开学生对语言的的细心品味和深入开掘。像这样的细节,无论是对写景散文作家的写作,还是写景散文读者的阅读,都是很好的启示。要享受写景散文的爱与美的熏陶,就不能忽略写景散文里这样的细节,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语言揣摩与诵读中,充分的感受到景物的特点,感受到美,享受着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丰富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提高了欣赏写景散文的能力。

四、发挥写景散文文体特长

第2篇

一、走近编者――与编者对话

课文将四篇优美的写景散文编入同一个单元,意向明确:或感受多娇江山,热爱美丽祖国;或品味优美的语言,赏析语言的神异魅力;或运用美的语言,描绘身边的美景。

二、走近作者――与作者对话

四篇课文分别描绘了四季之景。写春天,着重通过描绘五幅春景图,既有抒写春天蓬勃生机、希望和力量的自然美,又有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内在美。写夏天,着重通过描写麦浪、颜色、夏收三幅图景,既抒写夏天紧张、热烈、急促、蓬勃生长的自然美,也表现人们惜时、勤劳、追逐未尽之希望的内在美;写冬天,着重通过描写四幅山水图景,紧扣“温晴”的特点,既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美好风光的喜爱、赞美、感激之情,也表现出作者乐观进取的内在美。写秋天,着重抓住三峡秋天的山林水枯谷空、悲寂凄凉的特点,同时引用渔歌,从侧面表现了当时渔民的悲惨生活。

三、走进本文――和文本对话

看着优美的文句,如何有情味地阅读?又如何品味出其中的意蕴?

1.从写法角度赏析

(1)讲究炼词造句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一段围绕一个“妙”字,突出一个“小”字。“温晴”的特点,决定了雪是“小雪”;由于要突出“妙”字,下文描写时分别用山上松树的“矮”、雪花的“顶”,用山尖白雪的“镶”,山坡上雪色和草色相间,山腰光色的变化来一一照应和体现雪的“妙”不可言。匠心独运,可见一斑。

(2)活用表现手法

写景状物的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较多,本单元运用突出的有以下几种:

①对比衬托,主题突出。“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通过历代文人对春、秋的态度与作者对夏的态度对比,从侧面衬托了作者对夏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突出了主题。

②虚实结合,妙趣横生。“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实写桃树、杏树、梨树的多、艳、甜的特点,虚写了眼前树上的果实,一种喜爱、期盼之情油然而生。

(3)巧用修辞手法

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景物人格化,想象丰富,富有生命力,生动形象地表现景物的特点,在写景散文中运用最广泛、最突出。“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有暗喻,有明喻,将夏景的美,作者的喜爱和赞美巧妙地融合起来,真可谓妙笔生花,妙不可言。

②运用排比,增强语言气势,突出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在内容上强调春回大地、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结构上为下文具体描绘春景图作了铺垫,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爱和激动之情。

2.从内容角度赏析

(1)从含义角度赏析

从词句的引申义、比喻义角度赏析:“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既表达了春天有充足工夫、充满希望的特点,但写在文章接近结尾处,还由景及人地启迪所有人:时光匆匆,即使时间充足,也要抓紧春光,努力奋发。恰似一位老者,意味深长地向读者娓娓道来。

(2)从作用角度赏析

有的词句在段落中间,往往少有作用,而在段首、段尾,大多有结构上的作用。如:

①总领全文(总括全文),并引出下文。“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也为下文具体描绘五幅春景图作铺垫――创设了广阔的背景。

②承上启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既总结上文济南有阳光从而“温晴”特点,又引起下文具体描写济南冬天的山和水是怎样的出奇。

③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升华主题)。结尾首先从颜色上照应前文“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其次更进一步突出了夏天在作者心目中分量之重、价值之大。主题得到了深化和升华。

3.从感情角度赏析

(1)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有喜爱、赞美之情,且都是主要的感情,都值得好好赏读。

第3篇

一、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

二、 角度选好,印象深刻

写景,就要突出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好描写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等;描写景物的视角有仰视、俯视、平视、正视、侧视、远视、近视等。

一旦将自己融入对象,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就会灵动起来,描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内心有怎样的感悟就怎样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视觉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运用了听觉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嗅觉描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写出了内心感悟。写出了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这与只用“美丽”、“壮观”等空洞的词比起来,效果有天壤之别。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手法恰当,魅力无穷

确定所写的景物后,为了使笔下的景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于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白描、细节、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化用诗词文等。

运用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运用细节,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想北平》:“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郁达夫描写微雨寒村“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先写有了“河流边三五人家聚在一个小村子里”的场景,再“点些精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些细节使“悠闲”具体而生动,真是“活像”。

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是联想、想象或梦中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属于“虚”的内容。再如《江南的冬景》:“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篷小船、红黄的垂暮天。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这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第三句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这一句是静景描写,第四句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这一句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就是移步换景。

四、修辞润色,文辞优美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平淡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运用我们熟悉的修辞手法、成语、形容词等。如许俊文的《乡村的风》:“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弄乱,再在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的可爱、温馨。

五、巧用对比,突出景物

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将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与江南的冬景对比,写了江南的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在比较中写出了江南的温润晴暖优美。又如《想北平》,在文章中,作者声称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

巴黎热闹?摇?摇?摇?摇北平安静

巴黎的布局“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的橘子?摇?摇?摇?摇北京的玉李

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摇?摇?摇?摇北平接近自然

六、情景交融,诗味悠然

第4篇

[关键词] 朱自清 散文 语言风格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五四”以来最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不论记人、叙事、说理、抒情,都如实抒发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他的情感性感染了广大读者。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的意蕴美是文学创作的最高追求,这种内在美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风格体现出来。

一、口语入文,朴素清新

关于散文的语言风格,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认为这样的文章才能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亲切有味”。通俗浅近、明白如话的“口语化”艺术是朱自清散文突出的语言风格之一。

朱自清的“口语”,以北京口语为主要基础,兼融其他方言中的有效表达成分,形成了具有知识分子口语特点的语言意境。这种境界,既体现出与人交心似的亲切、随和,又具有了一个文思敏捷的文人精心组织后的清新、典雅。如《春》里,他不说春天来临,各种花竞相开放,争妍斗艳,而说“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花赶趟似的。”

……

朱自清散文常常以俗语或方言入文,或起到通俗易懂、言简意明的奇效,或得到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好处。如《话中有鬼》中引用俗语“打是疼,骂是爱”来证明怒骂是恨,笑骂是爱;《论自己》一文中引用“娶了媳妇忘了娘”“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久病床前无孝子”等大量俗语来举例、形容,收到言微意丰的效果。

风华从朴素中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句句明白如话,平易自然,堪称朴素美的典范。

二、善用修辞,音韵优美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咏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朱自清的散文里,不论是朴素美的“淡妆”,还是装饰性的“浓抹”,都使语言生动形象至极,尤其是缤纷的修辞,仿佛优美的旋律,萦于耳际,久久绕梁。

1.巧妙运用叠词叠句

叠字叠词,用得最传神的当数《荷塘月色》。“蓊蓊郁郁”的树,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曲曲折折”的荷塘,表现出荷塘的形状,使读者产生空间的想象。以“田田”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刻画出荷叶的深度,让人眼前展现出荷叶的风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则反映树的错落有致,开阔又有立体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平实自然的叠词,都产生了鲜明的实观效应,同时,朗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2.善于运用常见修辞

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里,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段,把语言装饰起来,以增强语言的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朱自清常用新颖的比喻,使文字别开生面。《荷塘月色》里,“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飘举,翩翩欲舞一般,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看似平淡无奇,可在先生的笔下,却可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修辞韵趣;《绿》里写梅雨亭“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翅浮在天宇中一般。”写出亭子凌空欲飞的气贯长虹之美感。这类比喻可谓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

3.敢于运用常人难以使用的修辞

通感常出现在朱自清的散文中。《荷塘月色》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花香本属一种“嗅觉”,似与“歌声”无甚关联,但作者却抓住了“清香”的“缕缕”与“高楼上歌声”的相通之处――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给人以嗅觉兼听觉的双重艺术享受。“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前一句用“渺茫的歌声描绘出“清香”飘渺,似有似无的荷之清香,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后一句则用“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使人如浴荷塘月色之中,进入诗境一般。

《绿》里,“这里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着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到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作者综合运用博喻、通感、移用的修辞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从视觉、触觉等方面形象地表现出梅雨潭水绿的波状、情致、柔润、清亮,令人叹为观止!

三、寓情于景,意境幽远

朱自清散文有着如诗如画的意境,写景抒情,景语心境,寓情于景,意境幽远。情感是散文的生命。无论写景叙事议论,都须有作家真挚浓厚的情感作灵魂,否则技巧再高明,语言再漂亮,也不过是蜡制美人。先生是个感情丰富且细腻的人,其笔下的事物同样也充满感情。

在《绿》一文中,先生在极尽描绘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之时,喜爱之情不可抑制,奔腾汹涌着倾泻于笔端,此时最能体现其感情的人称是第二人称“你”,一连用十多个“你”,便把他对绿的深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起到了升华感情的作用,将自己内心细腻而真挚的感情合盘托出,如水晶般纯洁通透,似骄阳般温暖人心,像清泉般沁人心田。

《荷塘月色》意在写心中“颇不宁静”,一路写来却又处处见“静”,作者以缜密细致的笔触,把“荷塘”和“月光”表现得出神入化,而作者的感情则完全融会在景物之中,手法高明,方式多样,不着一点痕迹。写荷塘,既客观地写出了荷塘的舒展,也流露出了作者来到“这一块天地”时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写荷叶,使人联想起《天鹅湖》里小天鹅们的圆圆的挺挺的裙子,也点染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即时风过荷塘那一瞬间的现象,也没有逃过作者敏锐的观察,他形容它“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就连不能见一些颜色的流水,作者都感到它的“脉脉”含情。这些描写不仅反映了作者在用整个身心来感受自然,而且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理想来表现美。

对于月光的描写,作者细腻的描绘和生动新鲜的比喻更引起读者梦幻似的感觉,与作者当时的不满黑暗却又不知如何打破黑暗,向往光明却又不知如何走向光明的朦胧的憧憬与追求,形成一种心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的契合。甚至对形成这种朦胧意象的原因──“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作者也十分欣赏,喻之为别有风味的小睡。最后,写由采莲联想到梁元帝的《采莲曲》和南朝乐府《西洲曲》,并引出对江南水乡的怀念,这实质仍是写作者对美好自由的憧憬和延伸,更多的是在“颇不宁静的”心境上又增添了一层怀古之情和乡思之愁。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自清散文.

第5篇

议论这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在散文中的作用

前几节课王老师主要讲解了叙述这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在诗歌、小说、戏剧,尤其是在散文中的作用。今天,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议论这种主要的表达方式在散文中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散文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议论,辅助方式则有描写和说明。今天我们讨论的跟议论有关。那么,我们现要解决的是,什么是议论?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达方法,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议论,通常由三要素组成,即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论证,是运用事实和道理证明论点的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同时,根据论据,论证的类别,我们又可总结出议论方法,即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议论分两大类,即“立论”和“驳论”。在说理性的文章中,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周密;在记叙文中,议论是由叙述和描写引发出的对事物的感想、认识和评价。所以,我们可以说,议论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哲理性和理论深度。

那么,散文又是什么呢?王老师在课堂上,从散文的概念及其嬗变历程开始讲起,从散文概念首创于佛门译经到北宋时期沈括成为佛家以外最早使用散文一词的人,从南宋人邓肃到现代朱自清、老舍,当代贾平凹,详细地论述了散文在我国历史上的每一步的发展史。最后,总结出散文是一种非韵、非对偶的文体。人的发现,个性的张扬,表达个人的感悟和情思,语言文字优美。

散文中有议论,即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属于散文,而不是议论文。但同时它和一般性散文如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又有所不同,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换句话说,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即语言、结构驳杂,思路开阔,但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引发出读者的思考。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教学策略

我们在散文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知道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形式,更主要的是深入其中,通过想象、联想,去再现文章所表现的意境,理解其思想意义,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情感熏陶。

一、巧用导语和过渡语

有人说导语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以苏轼的《赤壁赋》为例,这篇古文紧紧地围绕“月亮”写景抒情说理,呈现出朦胧与明丽、伤感与洒脱色彩,那么导语的设计就应该把情调放得低沉悠扬一些。笔者就由此导入: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它崇高而又优雅,雄浑而又柔和;它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人们感怀并摹写它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籟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缓缓的语调使学生不再有课前的兴奋与喧闹,都静静地沉浸在课文中。这就为课文奠定了一个特定的基调、氛围,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

1.利用媒体画面,凸现古代散文的形象美

美是需要观赏的,它必须带给人以一种直观的形象效果,才能使人赏心悦目。散文作家笔端下的文字再优美,那也只是一种文字的艺术,它需要附之以形象,依托一定的画面把它表现出来。多媒体就能很好地助教学以一笔之力。如教授《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阿房宫赋》《赤壁赋》等文章时,我在课前或课后通过幻灯展现出一系列漂亮的图片给学生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能让学生从优美的文字中获得一种视觉上的直观感受。

2.利用媒体音乐,渲染古代散文的情感美

古代散文本身就像山间的清泉,叮咚作响,又像缕缕清婉的琴音,诉说着无限心事。散文能给人以乐感,以心灵的震撼。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选择适当的音乐在课件中插入、播放,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赤壁赋》配以轻音乐《春江花月夜》,《滕王阁序》则配上深沉大气的钢琴曲《故宫的记忆》,《陈情表》配上低沉深情洞箫的《悲伤的回忆》。在音乐的氛围中,入情入境地进入文本,感受文本带来的美的享受。

3.利用媒体录音,感受古代散文的思想美

古代散文,由于它固有的文字阅读障碍,有时,学生要把它读通顺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何况是理解它的内涵,感受它的美呢?要让学生读懂、读好、读精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利用名家诵读的媒体录音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与鉴赏

1.多读精思,增广见识

阅读与鉴赏需要有厚实的文学积淀,需要多方面的知识,诸如语言文学知识、文学技巧知识、作家作品知识以及必备的社会科学知识等等。所有这些,务必靠广泛阅读才能获得。关于阅读的态度、技巧、范围和内容,都可以成为方法的重要构件。博览中学会质疑,能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命题进行思考、探究,阅读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2.随文入情,发展兴趣

现代散文的意境,无不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为了“入情”,首先要激发出阅读的兴趣,然后逐步理清散文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其情感结构关系,尽快与作者的情感吻合起来。比如《白杨礼赞》一文,作者写景画形不是目的,“神”才是“礼赞”白杨的根本,白杨的象征意义在“形”里只是若隐若现,须靠想象才能补足,而写“神”时,茅盾一反暗寓之辞,在议论和抒情中直陈白杨的象征意义,使白杨形神毕现。

3.揣摩品味,发挥想象

想象是挖掘现代散文完整深远意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伴随着情感,使鉴赏者领略客体之美,在精神上得到愉快和满足。阅读现代散文,应该充分联系自己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运用创造性想象把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再现于脑海,创造出主观化的新形象,感受言外之意。

四、完善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定位

1.作为老师,要让学生想阅读

所谓让学生想阅读,也就是满足学生阅读的心理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就是说,阅读动机与阅读效果有着明显的正比关系,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主动性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2.作为学生,要改变对阅读的成见

第7篇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香。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梁衡《夏》

文章导读

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是他作为记者多年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因此,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对象,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且也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和形象上的寓意。

精读感悟

一年四时,季节更替,每个季节都被自然赋予了独有的韵致。春的含蓄,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冷峻,无不打动每一个热爱自然的人。每个人又因个体阅历、认知和对美的品味不同,对四季有了不同的感悟。梁衡以见微知著的观察力写就的《夏》,它热情歌颂和赞美“夏”。本文篇幅不长,仅仅600多字,语言浅显,以多情的笔调,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捕捉了夏天的紧张、热烈和急促的特点,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绚烂的夏之图画,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助我们有了一次更深刻更独特的人生体悟。

首段是全文内容和情调的总概括,又对下文起着提领作用。“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这些“特点”是抽象的,但是“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这极具视觉效果的比喻,将夏季的特点具体化了。接着,作者从“夏天的自然景色、夏天的色彩和夏天的旋律”3个方面来描写夏天的景致。

作者描写夏的自然景观时,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实写选取的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又诉诸多种感官,触觉――“热风浮动着”,嗅觉――“吹送着香味”,视觉――“一片金黄的大地”,听觉――“潜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虚写的景象是幻觉――“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拟人写法,想像蝴蝶优美的舞姿,很生动。 像是“舰船”,以喻麦浪疾速、气势雄壮。这些描写都显出夏天蓬勃的生命力。伴随着写景视野的逐渐开阔,语言中的大气也展露出来,“磅礴”、“滚动”、“升腾”等词用在这里都显出大气、刚性气质、男性风格。

巧用对比描写夏天的色彩。以春的绿,秋的赤,衬出夏天的金黄色,还以色彩表现出季节的内涵,突出夏季旺盛的活力。作者给这里的金黄色下了个独特的定义――象征着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承前启后,生命交替,这显然是作者的个人感悟。同时,“春之色为冷的绿”,“秋之色为热的赤”,这极为工整的对仗也体现了作者丰厚的古典文学素养。而“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赋予农作物人一样形象的动作,以跑步冲刺的姿态来形容它们,我们会在强烈感受到农作物旺盛的活力同时也读出趣味儿。

作者直奔浸透农民汗水的麦浪,可见其着眼点已经非常明确。作者把视角转入农民――夏之生命的劳作者上。因为人,才是夏天色彩的涂抹者,人,弹奏着夏天紧张的主旋律。“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4个“快”字,浓缩了准确而真实的农家心情。以农民紧张辛苦的劳作来显出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他们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夏天承接着春的希望,孕育着秋的收获。

末段既顺承上文的写景抒情,又总结上文直抒胸臆。以春秋来作比,并且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先说春秋之好,夏季则浸在苦涩的汗水里,历代文人都赞美春花秋月;然后笔锋一转,大声赞美夏天,字里行间情感态度明朗,语调高亢,无不张扬男子大气。金黄的麦香,金黄的夏天,辛勤劳作的农民正是作者所讴歌的对象!在金黄的基调下,夏的生命,浓烈多姿,蓬勃欲飞。

作者简介

梁衡(1946-),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有《春与秋思》、《只求新去处》等多部散文集,其散文作品《青山不老》、《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多篇文章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作品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第8篇

一、教学设计目标定位要恰当

教学设计目标定位要恰当,大小适度,为突出教学重点,必要时可大胆取舍,不要面面俱到。比如三维教学目标,它应该是单元教学的目标,如果单元内每篇课文都设置这样的目标,显然定位过大。以《荷塘月色》为例,把教学目标侧重在“过程与方法”即讲授散文写景抒情的手法上,其他如时代背景、主题思想等就不必纠缠了。再如《长亭送别》,作为经典篇目,又是古代戏曲,教学时戏曲常识、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曲词赏析等知识点是肯定要讲的,但如把上述内容都加入教学设计,不但课时不允许,而且有重复讲授之嫌。因为本单元《窦娥冤》一课已有涉及,教师只需抓住“端正好”“滚绣球”“耍孩儿”三支曲子长课短教,引导学生品味涵泳曲词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意境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太多时间于字词文意上。

二、教学设计要新颖精巧

教师要通过新颖精巧的教学设计,撩拨起学生对语文课的盎然兴趣,让学生心中激起对文学作品无穷的联想,对每一节语文课怀有憧憬,课后又回味无穷。比如教学《荷塘月色》,过去很多教师讲这一课,基本上延续“作者介绍—时代背景介绍—课文结构分析(逐段)—总结语言特色”的模式,不能说这种模式不对,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到没有什么亮点,时间长了,恐怕留给学生的印象也就寥寥无几了。是否可以这样设计:先让学生陈述自己对朱自清散文的总体评价如写景细腻、语言生动(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朱自清的好几篇散文),然后举第四、五两段引导学生重点赏析、品味,印证自己的评价(当然,可以允许学生持不同的看法),在个别句子理解有困难时,适时地穿插字词解释、背景介绍,重点还是引导学生咀嚼、涵泳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美、章法美。至于其他段落,只留几个问题供学生课外探讨交流。这样的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要达成的目标就非常清楚,对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水平也非常实用。

三、教学设计要追求创新

教学设计要追求创新,但应符合教学需要。新课改推行以来,不少语文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存在华而不实、花里胡哨的东西,呈现泛娱乐化的倾向,实际上丢掉了语文课的本质。有些课堂,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教学,设计了很多问题,却没有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问题链,问得过于琐碎,课堂成了“满堂问”;为了拓展延伸,扩大知识容量,举了很多例子,却没有考虑例子是否恰当,是否与文本有关联,结果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课堂教学,这实际上架空了文本,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得到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启迪。因此,教学设计的“新”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的准确解读上,所有的形式都应该落实到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上,不能追求表面的浮华热闹。如果为拓展而拓展,使得拓展游离于文本之外,语文课只能是隔靴搔痒,浮于表面。好的教学设计,只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教无定法,面对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教师不能拘泥于教学设计。因为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每一节语文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智慧和激情相伴生成的过程,而不是预设好的一成不变的过程。语文课的最高境界就在于知识传授的水到渠成,课堂笑声不断,掌声不断。要想让学生回答出彩,生成智慧的火花并切中肯綮,教师就要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尽量少一些预设的、陷阱式的问题,多一些能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问题。问题设计要有梯度,循序渐进而又不按部就班,前后勾连而又过渡无痕,不要让学生一头雾水,板书最好也随教师讲授进程和学生发言不断补充呈现。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尽可能地考虑周全,设计好相应的预案。

作者:万多君 单位:甘肃嘉峪关市酒钢三中

第9篇

一、听,激发兴趣

倾听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倾听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倾听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那么我就想办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在教学《小池塘》一课时,我首先用一首《春天在哪里》激起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和学生们一起唱歌,又出示图片,和学生一起寻找春天,就像去郊游一样,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上,然后对学生们说,老师也找到了春天,你们一起来听一听,老师在哪儿找到春天的呢?(教师背诵课文)接着换个问题再听,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池塘呢?这样,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情景,学生就会是主动地去学,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和向师性,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是一种极好的语感训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语言文字的音韵之妙,节奏之妙,情感之美表达出来,使学生受到感染与熏陶,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其欣赏水平,朗读技巧,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更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领略感情。

二、看,直观感受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社会经验、知识储备都很少,对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性的感知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课文中的有些内容很难理解,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多采用直观性教学,借助生动的语言、多种图片、视频来充实内容,尽量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我在上《小池塘》这篇课文时,在通过情景导入后,学生听了两遍,对小池塘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同时又充满了好奇,真想现在就到池塘边看看,这时,我再出示一段视频动画,让学生们边看边找自己刚才听到的景色究竟是什么样子。又比如在教《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时,如何让学生理解“涌动”这个抽象的词时,我在网上下载了相关的视频录像,让学生们通过画面来感受人之多,这比教师讲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读,词句感悟

散文因其选材宽泛,组材灵活,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审美教育功能强而成为语文教与学、学生阅读能力考测和提升师生语文素养的重点与难点。那么,低年级学生又该如何读散文呢?

1.抓住重点词语。课文中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很多,通过对课文中相关语句的解析,能够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小池塘》是这样写的: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这句话中的“醒”字把小池塘写得活灵活现,也与把小池塘比作“大眼睛”互相呼应。这样的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反复阅读这句话,让学生自己说说,你喜欢这句话中的哪个词,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这个字,接着我又让学生们说说小池塘没有醒来时是什么样子?醒来的时候,心情会怎么样?这样读它后,学生心目中的小池塘仿佛就是和他们年纪相仿的孩子了,又怎能感受不到它的美呢?又怎能不喜欢呢?

2.欣赏优美的句子。每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小池塘》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第二自然段分别用四个比喻句描写了白云、太阳、月牙、星星,工整的句式用得恰到好处,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教学这类的句子时,我会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教师范读和学生试读相结合;段落表演读和佳句品味读兼顾;略读、精读和研读并重。在“读”中感受散文“形散神聚”的写作特色,揣摩语言的用意和内蕴,品味语言的情调和褒贬色彩,联想语言的文外之意和空白形象,从语言修辞中吸取营养,以提高语言的鉴赏力。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个性化的自我感悟,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转化、升华。

四、想,意境延伸

第10篇

什么是圈点批注呢?圈点,就是读书时,用一套自己规定的符号,在书页上划出文章中的重要词句,标出文章的层次段落,点出疑难之处等。圈点的过程是读、思、记的组合过程,可促进理解,增强记忆,便于复习,便于检查、摘录。批注,即批语注释,是指对一些生词难字加以注释,在段落层次前写大意,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手法加简评等等。

在散文阅读中为什么要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呢?

首先,圈点批注的过程是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流于形式,学生读完,很难有深刻的印象。比如学生在做现代文大阅读时,读一遍,再去看问题时前面读过什么已经不记得了。读了题目忘了文本,读了文本又忘了题目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真正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圈点批注的形式,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时时记录个人的思考与感悟,阅读效果自然不同。只有深入文本才能读懂文本。

其次,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与鉴赏”一章讲到“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只有在自我的个性化的阅读中,把自己欣赏的词语和句子勾画出来,并时时关注自我的内心体验,并用批注的方法把这些体验记录下来,才能很好地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进行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进而实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的意义。

再次,散文自身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散文主要指文学性散文,即偏于写景、抒情、言志之作。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聚。而文学性很强的散文,在艺术表现上意境、情韵等美感因素正是它的艺术魅力。而这种魅力是蕴于文中,需要提炼才能深刻领会的。学生在阅读圈点批注中,就能把这些“神聚”的东西提取出来,拨云见日。这种提取,需要学生自己完成阅读才是有效的。同时,散文鉴赏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象、联想和补充,把自己的想象和生活体验与作品融合在一起,以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补文本的结构空间,品出其中之味,获得艺术享受。分析散文意境的完整和谐,理解其情感或事理逻辑,还可侧重从语言美、结构美、意蕴美等方面入手,要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这味、这语言的艺术享受,都需学生记录、批注在文本中。

有哪些是需要圈点批注的呢?大致归为两类:

一是需要圈点的语句。表示主旨或文眼的句子;表示作者情感线索的句子;总领全文、总结全篇或过渡句;难懂和不理解的句子;以及学生自己觉得优美或重要的语句。

二是给文本作批注。点评语言、品评人物、提出疑问。任何个人感受都可批注在文本中。

这些需要圈点和批注的内容实际上都是暗含在单元提示、教学建议和课后练习中的。例如《必修一教参》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试着评点课文,评点课文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赏析课文语言”。《记念刘和珍君》中提到让我们在指导学生“找生词、难句,自己先试着理解”,这个“找”就是圈点,这个“试着理解”就是批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讲演》课后第一次的要求是“本文对一次演讲中的梁启超做了精彩生动的描写。请找出这些描写的语句,仿照示例作些旁注”。《荷塘月色》教学建议中提出“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好的语句,说说好在哪里”,说说好在哪里实际就是学生在朗读或默读的过程中记录自己感受的内容,实际上是学生自主品评优美词句,个性化的理解和解读自在其中。

语文阅读特别是让散文阅读的最高境界应是课标提出的“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种能力的获得、情趣的培养、素养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如果学生能够在阅读中真正落实“圈点批注”,那么这些目标都可以达到。作为语文教师,最关键的事不在于领着学生读了几篇文章,也不在于让学生读懂了几篇散文,而在于让学生自己领略散文的美,从而使他们一生都钟爱并珍爱阅读让“圈点批注”的方法,提升学生阅读的自我价值。

(曹琳 石家庄市第九中学 050000)

第11篇

关键词:三毛;散文;语言风格

散文是三毛的主要创作内容,一生出版了14本散文集,包括《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等我们比较熟悉的篇章;当时三毛在整个文学界掀起了一阵旋风,其散文语言色彩的个性化特点是主要原因。如今,很多人都执着于探索作品内容,注重褒贬,而没有充分重视其散文语言。在文学作品中,文学语言是不可分割的一个内容,因此,积极研究三毛散文语言,可以帮助我们对其作品更加客观的评价。

一、朴实真挚,生动传神

三毛经常标榜自己,用我的手来抒写我的口,她自己讲过,文字并不深,即使一个小学生都可以看懂,老少皆宜;事实也如此,三毛散文语言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朴实真挚;研究我国整个文学史,很多作家都采用了通俗语言,其中比较有典型性的是唐朝白居易,他要求自己写的诗,老人都能够理解。老舍也仅仅用2000多个常用字,就写出来了《骆驼祥子》。

虽然三毛的散文,采用的语言都比较的通俗朴实,但是却将十分丰富的内容给表达了出来;以《爱的寻求》为例,“这是一张已经四周都磨破角的照片,里面是一个阿拉伯女子,穿着欧洲服装”。在本篇文章中,介绍了一个沙漠青年,寂寞孤独,对一个阿拉伯女子痴恋情深,甚至这个姑娘还骗他钱财。在这个故事中,将口语句式大量运用过来,甚至在全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字眼是生僻的。在描写女子照片时,“四周都磨破了角”,说明青年十分迷恋这个姑娘;在描写女子外貌时,“如果真人来了,加上香粉味,一定更精彩”;短短两句话,女子身上的香味仿佛可以被我们所闻到,并且在走来的过程中,皮鞋和首饰还会发出声响,我们抬起头来,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令人眼花缭乱。虽然这两段话采取了比较浅显的叙述方式,但是却传达出来了十分丰富的内容,读者仿佛可以看到青年的一往情深和女子的美丽,读完这个故事,自然而然的就感慨唏嘘,既同情痴情青年,又鄙视那个女子。往深处去探究,这个青年,即使碰到的爱情是虚假的,也会奋不顾身的抓住。在第二段引文中,作者将女子身份暴露后青年的表现给描写了出来,青年人为了赚到更多的钱,在面包店兼职的过程中,不慎烫伤了手,他单纯的以为,只要让女子获得更多的金钱,就可以不分离,因此他义无反顾的努力工作,而此刻却打碎了这个美丽的幻想,悲伤异常。青年人只是呆呆的“望着手”,十分木然,从这三个简单的字中,我们却可以感受到他那复杂悲伤的情感,此处留白,让读者充分想象。

二、善用诗歌,格调高雅

虽然朴实无华是三毛语言的一大特点,但是文言用语也并不排斥;从散文语言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三毛的文学绘画功底。相较于一般的古代词语,文言成语和诗词歌赋因为有着较美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得到了广泛传颂,这些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体现,在今天依然需要重视,将其继承下去。三毛在散文中,自然巧妙的运用了成语和名句,以《永远的马利亚》为例,作者分别运用了各得其所和步步为营两个文言成语,恰如其分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而在《卖花女》中,又用陶渊明的诗歌来描写自己的家居生活,结庐人境,不闻车马喧;在《梦里不知身是客》中,活用了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句诗歌,她用沧海来比喻饺子,用水来比喻其他的菜肴,活泼中透着睿智,整篇文章也顿时生动了起来。在三毛的散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诗句的化用,语言的文雅格调得到了提高,通俗流畅也丝毫不受影响;甚至从题目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如《梦里花落知多少》、《梦里不知身是客》等,对名句直接引用,却毫不晦涩,勾起人的阅读欲望;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三毛的生命中已经融合了这些诗歌,她用自己的语言来活用诗词,赋予了新的生命。

三、充满感情,真挚动人

著名学家朱自清曾经讲过,情感是文学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三毛的作品就是如此,每一部都将心中的情感给描写了出来,各个事件和人物,都是自己受到感触的。不管是叙事散文,还是写景散文,都有浓厚的情感蕴藏于其中,给人以吸引力。三毛个人比较的善于感知,她的心灵不仅会被人所触动,就是那晨曦下一根草上的露水,都会觉得感动。三毛用散文语言来外化自己的情感,写出来的作品自然情真意切;描写生活的,将自己的感受融入进来;描写景色的,则是对情怀的间接抒写。以《白手起家》为例,描写了刚进到撒哈拉沙漠中,三毛眼中的世界;沙漠在落日之下,沾染上了鲜血的红;而季节则是初冬,在原本期待着炎炎烈日的心情下,大地化转为苍凉。这片沙漠是其十分向往的,终于来到,有比较复杂的情绪,首先是激动,其次是生活中的各种考验随之而来,又带有一份沉重之情。描写了凄艳恐怖的落日沙漠景观,苍凉之中却饱含诗意;显然这段话已经将作者那复杂的心绪给融入了进来,与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的理念十分切合,以我观物,万物都会有我的色彩。再如《黄昏的故事》中,对三毛黄昏散步之前的情况进行了描写,有人将其称之为流水账,做完了家务,热着咖啡,烘烤着蛋糕,荷西已经回来,穿上凉鞋,搬出菜点,然后对荷西说,“我走了”。深入体会一番,这段没有抒情的文字,其实也将作者的心情给融入了进来,这样的生活让三毛感觉到轻松和满足,她挚爱着美丽的大自然、荷西以及平凡朴实的生活;通过融合作者的情趣、生活情况,营造了一幅令人陶醉的意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三毛的散文中,将朴实优美的语言运用过来,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加上广泛流传的古典诗词,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也有人用粘合剂来比喻三毛的语言,仿佛粘结起来了感情、景色、人物、事件等要素,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令人着迷和向往。笔者认为,用汩汩流动的小溪来比喻三毛作品语言更加贴切,滔滔不断,却又清澈见底,老幼皆宜,却津迷雾锁。

参考文献:

[1]刘薇.浅析三毛散文的独特语言风格[J].北方文学旬刊,2013,2(10):123-125

第12篇

摘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Ⅰ)第一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散文,其中前三篇是中国现代散文,《瓦尔登湖》是外国作品,其写景状物的细腻生动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等是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色,但仔细品味,中外作品特别是《故都的秋》与《瓦尔登湖》在写景状物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笔者不揣浅陋,试做简要分析。

一、目的不同

《故都的秋》写于20世纪30年代,作品着力表现的是作者在特定时代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并以此来折射那个时代的某些特征。所以,写景本身不是目的,即非要表现景物之美和自然之美,而是借景物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和趣味,表现内心的忧郁和感伤。作品描写故都秋天的风物,着眼于“清、静、悲凉”,“清、静、悲凉”如其说是景物特征,不如说是作者内心的一种体验,所以,作者写秋,虽也状秋形,绘秋色,摹秋声,但处处突出的是自己面对秋景所产生的一种感觉,即秋在自己心中所引起的“味儿”。作者的思想情感,独特的审美情趣在秋景里得到了曲折而充分的体现。《瓦尔登湖》这篇散文,作者抓住了瓦尔登湖的静谧、纯净、博大、深厚、富于生命力的特征,以极细腻的笔法对瓦尔登湖上的景致做了具体而又独到地刻画,生动地表现了瓦尔登湖令人神往、使人陶醉的自然之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热爱和眷恋。同时,作者也借对湖的描写,完成了他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塑造。换句话说,瓦尔登湖在作者笔下不仅是一处优美的所在,更是借瓦尔登湖完成他对生命本质与灵魂生活的深刻关怀。

二、手法不同

《故都的秋》以景写心,景因情设,《瓦尔登湖》则景在眼中,情因景现。一个重主观,一个重客观,一个重虚,一个重实,一个物我交融,“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一个静静欣赏,景在眼里,景中自然有我的喜悦。郁达夫这样来写:“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训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自然而然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其中“一椽破屋”、“很高很高碧绿的天色”“青天下训鸽的飞声”、“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萧索的意象、冷冷的色调、静寂的氛围,不仅是故都秋景的特征,更是作者心灵的映现,“十分的秋意”不过是作者在“看”、“听”、“细数”、“静对”时“感觉”到的,因此,作者心中那一份惬意、那一份恬适、那一份孤独落寞随着几个简单的意象倾泻而出,并氤氲整个庭院。秋姿、秋色、秋声不是来自作者的笔下,是从作者那颗秋心中汩汩流出,因而都渗透着“清、静、悲凉”的味儿。再看《瓦尔登湖》中的描写:“划桨到了那些地方,我才惊奇地发现我自己已被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寸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给水面一个小小的水涡,有时还留一些小小水泡在上面。在这样透明的、似乎无底的、反映了云彩的水中,我好像坐了氢气球而漂浮在空中,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它们成了一群飞鸟,就在我所处的高度下,或左或右地飞绕;它们的鳍,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此段描写把成千上万的鲈鱼在水中游泳、嬉戏的情态生动而逼真地刻画出来,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作者用笔极工,鱼形、水色、水面上的小水涡小水泡,都逃不过作者的眼睛,都那般地诗情画意,而小鲈鱼游泳的情态,更让作者凝神聚力,并心生快慰。无疑,这里的描写渗透了作者泛舟湖上的无限喜悦之情,甚至直接用比喻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其目的还是为了状写湖水的清澈、透明和鱼儿在水中游泳的轻快神态,以表现瓦尔登湖的美和生机。

另一方面,《故都的秋》选取片段、零星而平常的景物来写,表现故都之秋无处不在、味浓、味永、味烈的特点。而《瓦尔登湖》则立足于全局,对瓦尔登湖上的景物做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刻画,给人以整体印象。再者,《故都的秋》把描写与叙述、议论、抒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情生景,借景,“物”“我”交融,作者深沉的情绪情感得到了充分体现。而《瓦尔登湖》在融情入景,借景抒情之外,还常常在绘景之中直抒胸臆,情随景生,情景亦浑然一体。

三、效果不同

《故都的秋》犹如一幅写意画,含蓄、深远,味之无尽。《瓦尔登湖》则是一幅工笔画,工稳细腻,形神毕肖。郁达夫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诗词的修养,也深得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不用浓墨重彩,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副深远的图画。一株槐树、几丝日光、几朵牵牛花就让故都的庭院中充溢着浓浓的秋意。而在小小的庭院之上,再加上一抹青天,青天下再点缀一两只飞翔的驯鸽,就把人的心神带到广袤的天地之间:连绵的山峦,寂静的原野、萧疏的山林、清幽的湖水、野花枯草在秋风中摇曳……真是“拢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言有尽而意无穷,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从全文看,作者也是惜墨如金的,他选取了兰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秋蝉的残鸣、果树奇景以及雨后斜桥影中的都市闲人这些极为平凡的故都风物,并把它们融为一体,形成一副立体的阔远深邃的故都风物画卷,给读者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瓦尔登湖》用的则是工笔,既有整体形象的描绘,更有细节的雕琢。湖周围的峻峭的山崖与茂密的山林、玻璃似的湖面、湖面上的掠水群与水蝎的滑水的动作、梳理羽毛的野鸭、梭鱼跳跃划出的圆弧以及其在水面制造的小小水涡和水泡,无不形神毕肖,每一细节,每一处刻画,都因为作者情的浸润而生动感人,令人忘俗。

总之,《故都的秋》和《瓦尔登湖》在写景状物上都极见功力,但因作者的情感、情趣、爱好、修养的不同而甚异其趣,个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