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王昌龄的诗

王昌龄的诗

时间:2023-05-29 18:22: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王昌龄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关键词:含蓄婉曲 比兴物象 景象 动作对象

古代学者早就发现了王昌龄诗歌的含蓄美,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少伯深厚有余,优柔不迫,怨而不怒,丽而不”。①但是王昌龄如何创造出含蓄委婉风格,古人并没有归纳总结出来。今人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如毕士奎总结了王昌龄诗歌的三种含蓄表现方法:“烘云托月,以彼写此”;“语近义遥,以浅藏深”;“不著一字,以无胜有”。②问题是其他诗人也用这些含蓄抒情方法,为何王昌龄能用同样的方法创造出比别人更为含蓄的意境?

笔者认为王昌龄在各种含蓄抒情手法里镶入比兴物象,将含蓄抒情手法与比兴物象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才取得了更胜一筹的含蓄效果。

古诗中的比兴物象由来已久,《诗经》创造了以鸟为中心的比兴物象。《楚辞》发展出了以“香草美人”为中心的比兴物象。而陶渊明着重开创了以、飞鸟等田园物象为中心的隐士比兴物象系列。

比兴物象原本使诗歌更加含蓄,但是在长久经验的累积下,比兴物象所表现出的固定意蕴反而成为诗歌意旨明显的表现了,“诗中经常出现的具有象征性的景物会引发人们习惯的联想和固定的情绪”。③所以有的诗人热衷于创造出新的比兴物象来表达更为含蓄的意蕴,如李商隐独创了许多比兴物象。有的诗人则在运用方法上大加功夫,将比兴物象运用得更为圆融无迹。

唐诗中运用比兴物象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种在通篇为比的诗歌中运用,如张九龄的《感遇・其二》全诗借橘发微;一种是在部分用比的诗句中运用,如“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另一种只将比兴物象镶入诗中,如“杨花落尽子规啼”句,将子规这一比兴物象融入了景象当中。其中将比兴物象镶入诗歌是最含蓄最巧妙的方法。

王昌龄成就在于将传统比兴物象融入诗中的技巧达到了了无痕迹的境地,创造出了含蓄婉曲的诗歌意境。王昌龄主要用了两种方法将比兴物象融入诗中:一种是化比兴物象为景象,一种是化比兴物象为动作对象。

一、化比兴物象为景象――情景交融的深化

化比兴物象为景象的手法,是以情入景手法之一。因为比兴物象具有深刻的含义,因而这种方法会使诗歌情感比一般的情景交融更加蕴藉含蓄,因而可以说是情景交融的深化。如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傲放于秋霜的高洁之花。“飞鸟”双翅凌云,是自由的象征。陶渊明在他的篱笆下只轻轻地摘一朵,然后抬头看看飞鸟,就轻松地成了文学史上著名的高洁隐士形象。这举重若轻的美妙意境全靠化用比兴物象的高超手法。

王昌龄的诗中也化用了许多比兴物象。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月是高度情思化的物象,暗喻着作者清明洁白之心。因而“寂寂寒江明月心”这清寂的景象不单纯是送别时的场景,还蕴含着作者与友人的纯洁友谊。李商隐的“碧海青天夜夜心”显然受了王昌龄此诗句的影响,但王昌龄的诗句更形象、更蕴藉,就在于诗人将比兴物象“明月”化为了景物。

比兴物象是传统情感的积淀实体,它本身就是具有一定意蕴的可视性的事物。比兴物象化为诗歌的景象,使诗歌既有深邃的情思,又有优美的画面感,情与景得到了高度凝聚融合。

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从古诗“清如玉壶冰”化用而来,但比古诗更好。原因是少了一个“如”字,将事实的陈述变成景物的描写,比兴物象“冰心”化为了一个冰清玉洁的完美形象。又如《送别郭司仓》中:“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的明月是寄予了作者之心、之情的明月。“明月随良掾”就是我心随良掾,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挂念之情。这与李白《闻龙标左迁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王昌龄的诗句更含蓄、形象。原因也在于王昌龄只是描写了一幅景象,将比兴物象化用为景象,而李白采取了直接叙述的方式。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王昌龄的《送魏二》一样地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这两首诗都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以此来衬托自己对对方的思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

但王昌龄的诗明显地更含蓄、更优美,除了王诗在第一联用以情入景手法而王维用直接叙述笔法外,另一原因就在于王昌龄在第二联用了化比兴物象为景象的方法。王维的“兄弟”们登高遍插茱萸时突然感觉到“少一人”,那么接下来很自然便是思念这个缺席的人。可见王维这首诗的含蓄主要是靠截断情感的流向来完成的。王昌龄诗中的“潇湘”二字自舜帝二妃之后便一直是文人喜用的语象,多为思念的意思。猿声向来就有“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悲切,文学作品中的猿鸣一般为悲伤的代名词。潇湘本就是多情之地,更何况在潇湘的月光之下,听着悲切的猿鸣声,那思念之苦自是不言而喻了。王昌龄诗歌的情感蕴含在他营造的情境里面,在比兴物象的里面、背后;而王维的情感在诗外,这种区别不得不辨。

王昌龄将比兴物象化用为景物的方法运用到极致的当为《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天长沓无隔,月影在寒水。

王昌龄他自己在《诗格・十七势》的谜比势中进行了解释。这首诗除第三句外,句句都用了比喻的手法。用秦楚之远比喻别怨之深,这是明喻。用江中忽起之秋云比喻行人的不可复归,这是暗喻。用月影在水比喻两人似近实远,即梦中相见但醒来却相距万里,这也是暗喻。两个暗喻都是情景交融的情景描写句,了无痕迹地化用了比兴物象入景,所以当时有的读者不明这两句诗意。

总体上讲,王昌龄化比兴物象为景象的手法比较成功,取得了异常含蓄的效果。用房日晰先生的一段话来作结就是:“善于融情于景,用客观景象把主观情感严严实实地包藏隐蔽起来,他的情绪在诗歌里是绝不外露的。”④

二、化比兴物象为动作对象――动作的微妙意味

除了将比兴物象化用为景象之外,王昌龄还将比兴物象化为人物的动作对象,使比兴物象巧妙地融入诗里,既不影响人物动作的刻画,又寄寓了深刻的含义。如《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个身处金屋的女子,夜深人静,她却卧在床上毫无睡意,只能听着似乎永远也滴不完的漏滴之声。夜间躺在床上听各种声响这是很平常的生活场景,但通过王昌龄的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个宫女深深的寂寞。原因就在于“清漏长”这三字,漏是中国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亦即时间的象征。漏声绵长就说明这个宫女觉得时间流逝得太慢,也说明了她内心的无聊、寂寞、空虚。全诗的主旨靠比兴物象“清漏”得以显示。

人物情感是隐藏的,比兴物象是显在的。比兴物象成为人物的动作对象后,就寄寓了人物的隐晦情感,也就是说比兴物象成了虚拟人物情感的显性代言体。因而读者往往读到比兴物象时才真正明白虚拟人物的真实情感,形成了委婉蕴藉的效果。《西宫春怨》是将比兴物象化用为动作对象的最典型代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珠帘欲卷而未卷、云和斜抱而不弹,说明了这女子毫无心绪。她抱着云和眼睛却望着月亮,以及朦胧树色隐住的昭阳宫。昭阳宫是汉宫殿名,是受宠者赵飞燕姊妹所居处,也即是皇帝常住之处。因此只有读到这个女子所望的对象――昭阳宫时,我们才会明白这个女子无心无绪的根结乃是痴心望幸。这首诗的弦外之音全靠这女子所望对象――昭阳宫才体味得出来。所以李瑛《诗法易简录》说“夜静不寐,但望昭阳树色,不言怨而怨自深。此诗品格最高,神韵绝世。”⑤“不言怨而怨自深”就是在于作者巧妙地将比兴物象昭阳宫作为这个女子的所望对象,让昭阳宫――比兴物象所蕴含的深意来为女子代言。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王昌龄将比兴物象化用为人物的动作对象,将情感蕴藏在比兴物象之中,与一般作家描写动作含蓄抒情相比,情感又多隔了一层。一般作家情感的表达是:情感动作。王昌龄则是:情感动作对象(比兴物象)。章培恒先生注意到了王昌龄诗歌的这种特点,他说王昌龄“善于提炼情思和物色,并把两者凝聚为鲜明的一点,凝眸注目处言语无多,而神情毕现。”⑥“物色”即是动作的对象(比兴物象),“情思”是虚拟人物的情感,“把两者凝聚为一点”就是将情感蕴藏在动作的对象之中,“凝眸注目”即人物的动作。也就是说通过动作描写将人物内在的情思寄寓在物色当中。虚拟人物的情感寄寓过程是:情感――动作对象(比兴物象)。而读者阅读文本时理解情感的过程是:动作对象(比兴物象)――情感。

一首诗歌的抒情方式不管怎么含蓄委婉也要有直接表述的成分,直接表述的多少取决于作者技巧的高超,关系到作品含蓄的程度。王昌龄诗中运用的比兴物象蕴含了诗人及虚拟人物的情感,因而直接交待比较少,显得更含蓄委婉。盛唐诗人刘方平《春怨二首》其二是首较好的闺怨诗: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这首诗和王昌龄的《西宫春怨》一样写的也是春恨,写得委婉含蓄,特别是“梨花满地不开门”是成功的含蓄描法。但是作者直接交待的成分比较多,“无人”、“泪痕”、“寂寞”、“春欲晚”这四个词直接交待了这个宫女的孤独、伤春之情。

王昌龄诗歌没有其他诗人宫怨诗中的眼泪,更没有作者的评述,只有肢体动作和视线动作及动作的微妙对象――比兴物象,其余的让读者自己去领会。

王昌龄刻画人物动作的手法主要存在于他的七绝宫怨诗,这种诗歌有两个情感主体,一是作者自己,另一个是虚拟人物。其他作家同类题材的诗歌隐藏的是自己的情感,但虚拟人物的情感的描写还是直露的。而王昌龄在诗中不仅隐藏了自己的情感,就连他笔下的人物情感也是隐藏的。因而显得比其他一般作家的同类诗歌更为含蓄委婉。

能够像王昌龄这样细致地刻画人物动作的诗人确实少有。他所要表达的情思全都蕴含在他描写的人物动作及比兴物象中了,这使得他的诗歌具有极大的视觉效果,让读者领会到了电影一样的视觉艺术。作者的笔触就像导演的镜头一样,他敏锐地抓住那些泄漏人物微妙心理情感的动作及比兴物象,带领读者阅览作者的意图。而人物的动作就像导演精心安排的演员的表演,只不过在王昌龄的诗中没有台词,在这里台词也成了累赘。

通过上面的分析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将比兴物象的化用与其他含蓄抒情手法结合起来取得含蓄蕴藉的效果是王昌龄诗歌的抒情特点。因而在王昌龄的诗歌中那些能统领全诗的诗眼往往是比兴物象,是名词。而其他作家诗歌的诗眼多是动词。

可以说王昌龄的诗歌是含蓄中的含蓄,委婉中的委婉。将情感蕴藏在比兴物象中,读者需要层层剥笋样地追寻作者的真意。所以陆时雍在《诗境总论》中说他的诗:“襞积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惜后人不善读也。”⑦宇文所安也说在王昌龄的诗中:“被隐藏的只是基本情境或意旨。复杂性常呈现为情绪的模糊性。”⑧房日晰先生亦如是说:“不能仅凭直接感受,而要分析诗里描写的情景,仔细地揣摩和寻绎诗人的感情意向,反复地咀嚼和品味,才能真正体会全诗的意蕴。”⑨

这些评价都注意到了王昌龄诗歌比一般诗人更含蓄的意蕴,但是只有明人黄克缵、卫一凤在《全唐风雅》中说到了含蓄的真正根结:“唐七言绝句当以王龙标为第一,以其比兴深远,得风人温柔敦厚之体,不但词语高古而已。”⑩我们且不管他的评比标准是否客观,而他说的“比兴深远”实在是抓住了王昌龄含蓄抒情的关键,巧妙地运用比兴物象是王昌龄含蓄抒情的特点。

注释:

①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202页.

②毕士奎.试论王昌龄七绝的美学特征.内蒙古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第63、64页.

③赵佩霖.兴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④房日晰.唐诗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⑤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97页.

⑥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第64页.

⑦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388页.

⑧宇文所安.盛唐诗.三联书社,2004年12月版,第121页.

⑨房日晰.唐诗比较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第2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 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现在四川江油)人。唐代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自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意译】

杨花落尽了,子规鸟儿不住地在啼,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去,一路上要经过雄溪、

溪、酉溪、沅溪、辰溪。把我的愁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赏析】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作。据考证,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约在天宝七载(748)。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贬谪远方的王昌龄。

第3篇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你们看过吗?这部电影精选中华五千多年悠久历史所积淀下来的经典中的精美华章,这里有最美的古典诗词。

唐诗是必不可少的。在唐诗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知道了不少历史,也找到了无数的乐趣,认识了许多扬名中外的诗人。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诗让人流年忘返,百读不厌。可我更迷恋唐代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着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代称为"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他的七绝与李白的诗并称为"双璧"。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他的闺怨,宫怨诗也有很多佳作。现存王昌龄的诗180多首。其中,五七言绝句几乎占了一半。因此,在众多的诗人当中,我尤为敬佩他!一首《芙蓉楼送辛渐》深切的感受到王昌龄的决心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明月还是秦时的明月,关塞还是汉时的关塞,去出征的将士们至今还没有回来,只要李广将军现在还在,就一定不会让胡人的兵马度过阴山。王昌龄这种忧国忧民的做法是我难以做到的,如果是我早就不管了,就在家里吃喝玩乐。读了王昌龄的诗懂得了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诵读这些古诗,犹如穿越时空隧道,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话,了解历史与文化的走向,感受人性的关怀与生命的尊严,传承文明,接续未来,以便于我们走向更加丰盈优雅的人生。

经典诵读观后感500字(二)

昨天下午,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经典诵读比赛,场面可热闹了!

随着老师的号召下,我们来到了四楼会议室,只见里面人山人海,我们按老师的安排坐在五。二班指定的区域,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五。四班,五。四班的同学个个生龙活虎、神采奕奕,他们背诵的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叫、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他们背诵的非常有感情,不停地微笑,仿佛是正在唱歌的仙女,不一会儿,他们便背诵完了。随着一阵掌声之后,五一班上场了,随着一阵阵美妙的旋律,他们开始背诵三字经了,在背诵的时候,他们边跳、边流利地背着,还有许多优美的动作、动人的情节。大约过了十分钟以后,他们便胜利归来。在掌声的“拥抱”下,五三班上场了, 他们开始背诵了,背得抑扬顿挫,表情非常丰富,时间在飞逝,不一会儿,他们背诵完了。下一个出场的是我们五二班,我们背诵得那是相当的好!我们满面微笑,紧张就抛在脑后去了,我们背诵完了以后,掌声簇拥着我们。各个班级都背诵完了,校领导宣布我们班得了三等奖,我们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这次比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比赛应该重在参与,而不是为了拿第一。

经典诵读观后感500字(三)

以千年文明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诵读经典,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体会语句中的精华。

第4篇

【关键词】唐代诗歌;意境

一、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诗歌创作与鉴赏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所谓“意境”,从创作主体而言,它是诗人的主观之情、理与被表现的客观事物之形、神以及诗人对现实人生的独特感悟所形成的艺术画面。绝大多数的诗歌不以塑造人物,描述故事为己任,它所要表现的是诗人心灵思绪的片断,借助的常常是与之相对应的山水草木等事物的形貌,赋之以灵性,寄之以情思,它们不同的艺术形态,则是诗人独特匠心的展示。从接受主体而言,则是凭借诗歌艺术语言的媒介,糅合一己之人生经验,再现诗歌中的艺术情景,并从中体悟、玩索与反观自身,从而产生心灵的回应与共鸣。

最早将“境”作为诗学术语引入诗歌领域的是唐人。唐代诗僧皎然《诗式?取境》云:“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这里的“境”,就包含了主客观统一、驰骋艺术想象的意思,就是指意境的创造问题。皎然还在《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槃经义》中有“诗情缘境发,法性寄筌空”的诗句,也说明了诗人的情思是包容在诗歌的意境之中的。只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意境”,古人往往只称“境”或“境界”。概括古人意境理论之特点,大致具有发散性、相关性和多样性之三端。

二、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演变

(一)、王昌龄:诗三境说

王昌龄最早提出诗歌“意境”这一概念。在其《诗格》中,他对诗境的种类与特征作了分析,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关于“意境”他说:“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他的“意境”说具体是从“意象”角度出发,作用于“意象”并思考,是偏重于物象、偏重于表现情、偏重于表现心的意境。他又在其文章中提出了“诗有三格:一曰生思。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二曰感思。寻味前言,吟讽古制,感而生思。三曰取思。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此“意象”是构思中的“意象”即心内之象。

王昌龄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意境概念,从此意象理论与意境理论并驾齐驱,共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美学体系的两块基石。从王昌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对比来看,就“意境来说便显出了其创作与理论的矛盾。只有到了皎然,吸收佛教的认识论后,才完成了佛教境界说到艺术境界说的转变。皎然就是将掸理和儒遭有关的文艺思想结台起来,形成了自己完整的诗歌美学体系,从此唐代意境理论走出了关键的一步。

(二)皎然:三境合一说

皎然《诗论》云:“夫境象不一,虚实难明,有可睹而不可取,景也;可闻而不可见,风也;虽系乎我形,而妙用无体。心也;义贯众象,而无定质,色也。“境”在皎然诗论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指能够引起主观情思的客观景物或生活环境。皎然在《秋日遥和卢使君游何山寺宿扬上人房论涅经义》中“深穿其境”的“境”义同。二指诗歌作品中创造出来的让人体味无穷的诗境。

诗境既然有实有虚,皎然进而提出“采奇于象外”的观点。诗歌要达到有意境,就不能满足于对事物有限的逼真的描绘,而且要上升到无限之象,从有限之象进到无限之象,审美主体通过联想和想象,体会到诗中的无穷韵味。通过对“象外”之“象”的把握,便可领会“文外”之意”。

然而,身为佛徒的皎然,他所论及的意境也较多地侧重于禅悟之境,因而他所悟的禅境,也就是诗的意境。主观的情性、客观的物象,在皎然那里都被视为禅中之境。禅与诗都能超脱表面的矛盾而趋向通融,即对世界有相同的关照方法。它们追求的都是超自然的,模糊的,非逻辑的,精神的,心灵的王国。在他看来,可以说诗人的情致来自于诗人的心灵,因而不表现心灵就无所谓诗歌,诗的创作过程,实际上就是心灵的感受与展现的过程。

(三)、司空图:四外说

晚唐的司空图提出了“四外说”,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昧外之旨”,是对“意境说”全面而深刻的表述,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标志着“意境说”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意境说已经走向成熟。

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境”。这个“境”包括两个部分,即“象”和“象外之象”,即实境和虚境。《诗品·缜密》云:“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是”指缜密的艺术境界或缜密的艺术构思。“真迹”是自然的迹象,或者是天然固有的秘密。当“意象”在人们头脑中出现时,它天衣无缝,浑然一体,有如天造地设的一般。所谓“意”,是指作家主观的思想情感,创作动机;所谓“象”,是指自然景物与社会生活的场景。艺术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互相渗透、融合、再造的过程。意象是意境的具体体现,意境是意象的组合、序列与整体所形成的。司空图强调“思与境偕”,其意要在艺术构思中营构成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从而塑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所以说,构成意境的基本要素是情与景。

我们都知道,中国唐代的诗歌创作在意境的运用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关于“意境”的理论却只是处在初步形成和发展的阶段。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由王昌龄提出了“意境”一词,并对意境构成的心与物之关系作出了论述;进而皎然将“情”与“境”联系起来,看到了“文外之旨”。正是在、皎的基础上,司空图进一步完善了意境理论,使意境理论不断发展,并渐臻于成熟。

总而言之,在整个唐代诗歌创作实践中,意境理论的提出无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以说,诗人在诗歌创作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王昌龄“三境说”,皎然的“三境合一说”以及司空图的“四外说”的影响,不管这种理论的指导意义是否确实,但是从整个唐代诗歌的创作艺术上来看,诗歌理论的演变也促成了诗歌作品的变化,似乎,随着时间的变化,那种诗歌理论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诗歌创作。

【参考文献】

[1]韦学芳.唐代诗歌意境理论的发展史概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8).

第5篇

关键词:盛唐;刘虚;诗作;诗风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4-0093-04

在盛唐这样一个诗人才俊辈出的时代,形成了以李白、杜甫独胜,多个才子诗人群体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有创造出静逸明秀之美的山水田园诗人群,有创造出清刚劲健之美的豪侠诗人群,还有创造出慷慨奇伟之美的边塞诗人群。中国诗歌王国这一浪潮,以长安为中心,向东、向南扩展,影响波及于如江西这样在当时还是比较边远的地区。江西文学肇始于东汉,但自东晋陶渊明之后,经历了三百余年的沉寂,终于在诗国的推动下,出现了一个具有较大影响的诗人群体。见诸典籍的盛唐江西诗人有刘虚、綦毋潜、陶岘、熊曜、熊暄等五人,而到唐末则更显示了相当的活力。本文拟以刘虚为切入点,在有限的资料中去还原这位诗人的生活与创作情况,以期对盛唐气象的研究有所补充。

据《唐诗纪事》、《唐才子传》勃记载,刘奋虚(约702-约756),字全乙,号易轩,洪州新吴(今奉新)人。性高逸,8岁能属文,上书,被召见,拜童子郎。他于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接着又登博学宏词科,官授崇文馆校书郎,三度调任洛阳尉,后改迁夏县(今属山西)令。壮年辞官南归,啸傲风尘,游历于休宁、安庆、浔阳、庐山、洪州等地。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于天宝末病逝。刘虚的生平资料很少,《新唐书・文苑传》和《旧唐书・文苑传》中都无传。

考察一位诗人在当时诗坛上的表现,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自然是考察他和同时代诗人的交往。这对刘虚这样的作家来说,又尤为重要。因为这不只是反映着他自身的文学活动,更重要的是,这种交往反映出盛唐诗国的辐射与影响,反映着江西文人融人中国主流文学的历史进程。

刘虚在盛唐诗坛是一个交游广泛、创作活跃的诗人,与贺知章、包融、张旭交游,时称“吴中四友”,并与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往来酬唱,互赠诗章。《江西通志》记载:“(刘虚)与孟浩然、王昌龄相友善。”刘虚和孟浩然交谊甚深,有《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孟去世后,又有《寄江滔求孟六遗文》,词意恳挚。其中,《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以诗代书,从京口附近扬子江暮秋时节的肃杀景象缓缓写起,从迷茫的景色中引出独居越乡的客愁,进而怀想起远在湖北襄阳的友人孟浩然。其中“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写诗人在月下吹起寒笛,夜深天冷,笛声凄咽,思念故人的愁绪就犹如这悠扬而又哀怨的笛声,如泣如诉。然而笛声难达,情思难传,思念之中,也流露出怅惘之情:“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江、汉两地,情思相牵。作者想象,孟浩然今晚也在思念自己,此刻也在赋诗以表达久别后的怀念之情,分处汉水和长江两地的友人,彼此遥望。“咏思劳今夕”一句中的“劳”字,更体现出孟浩然对自己的思念之切。通过写对方对自己的思念,而进一步表现出自己对对方的强烈感情,诗情显得婉曲而深厚。《寄江滔求孟六遗文》则作于孟浩然去世之后,诗中说:

“偏知汉水广,应与孟家邻。”对亡友孟浩然的感情正像那浩瀚奔腾的江水,绵绵不断。“相如有遗草,一为问家人。”刘虚惟恐孟浩然遗著零落散佚,便托江滔代为搜求,表现了这对莫逆之交的死生之情。孟浩然也有和刘虚交往的诗作,如仇日于龙沙寄刘大虚》:“海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歌竞乘流去,滔滔任夕波”,同样表现出对刘奋虚的深刻怀念和分别之后难以相见的惆怅之情。

和刘虚交往甚深的另一位盛唐诗人是王昌龄。刘虚亲赠或怀念王昌龄的诗歌不见流传下来,但我们从王昌龄的诗集中却可以寻绎到一些蛛丝马迹。王昌龄有《宿京江口期虚不至》,诗中说:“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樽。”因刘虚相约而不至引发如此强烈的失落心情,足见二人交情非同一般。王昌龄还有《送虚归取宏词解》,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青桂春再荣,白云暮来变。迁飞在礼义,岂复泪如彼”,与刘虚忧喜相共、情怀真挚,千古之下读来都令人感叹。

刘诗中有交往记载的还有高适。但和王昌龄一样,高适诗中也保留了他和刘虚来往的诗篇。如《另刘大校书》一首:“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此诗应作于天宝末年,那时刘、高都在长安,由于安史之乱,刘虚想南归,因此高适便有此送行之作。细味诗意,高适对刘虚的“才望”是十分钦羡的,而对他的弃官南归,也便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惋惜及委婉地规劝。以落落有奇节的高适尚且如此看重刘虚,则刘虚当时受文坛的推重情况可想见一斑。

刘睿虚所交往的还有一批当时在仕途或诗坛上还不那么显耀的诗人,如阎防、薛据、乔琳、韩平、郭微等。阎防,字号和生卒年均不详,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好古博雅,诗语纯真朴实,颜真卿甚敬爱之,但不肯为官,放浪山水,曾与诗人薛据读书于终南山,刘虚《寄阎防》,便写于防时在终南丰德寺读书时:“青暝南山色,君与缁锡邻。深路人古寺,乱花随暮春。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应以修往业,亦唯立此身。深林度空夜,烟月资清真。莫叹文明日,弥年徒隐沦。”对阎的隐居生活给予深切而真挚的慰藉。全诗所写皆寺中景物,非深入其境者不能道,这也可见两人交往之深。刘虚还有《赠乔琳》一首:“去年上策不见收,今年寄食仍淹留。羡君有酒能共醉,羡君无钱能不忧。如今五侯不待客,羡君不问五侯宅。如今七贵方自尊,羡君不过七贵门。丈夫会应有知己,世上悠悠何足论。”这首诗表现了对尚未遇时的乔琳以十分同情的思想,其实也是刘自己“脱略势利,啸傲风尘”思想性格的写照。

丹纳在他的《艺术哲等》中曾说过,在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思潮中,有主唱者,也有团结在他们周围的和声,他们合在一起,才形成一个时代的大合唱。应该说,刘虚的交往中,像孟浩然、王昌龄、高适,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至如阎防、薛据他们在唐音交响中,则是不可或缺的和声。刘虚也是以自己的歌吟,融入了盛唐诗歌这一雄伟壮丽的大合唱之中,既在这诗国中深受这些大小诗人的影响和熏陶,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

刘虚的诗文在当时颇负盛名,殷瑶在婀岳英灵集》所选的24名诗人中,刘奋虚位列第四,在常建、李白、王维之后。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将刘奋虚与王维、韦应物并列,称为“大名家”。有《集》五卷传世,可惜至今却湮没不闻,《全唐诗》中仅存其诗1卷15首,残句一。

从刘虚现存的诗歌来看,在内容上主要有描写

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的,如《阙题》、《江南曲》、《浔阳陶氏别业》、《登庐山峰顶寺》、《寻东溪还湖中作》、《越中问海客》、《积雪为小山》等;还有一些是用作赠别唱和的交往诗歌,如《九日送人》、《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送韩平兼寄郭微》、《寄阎防》、《海上诗送薛文学归海东》、《寄江滔求孟六遗文》等;这些赠别唱和的诗歌也多写歌咏清静秀美的山水田园风光,表达对隐居读书生活的向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哪一类诗,都反映着他所受唐代山水田园诗风的深刻影响,和唐代那些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一样,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刘虚开元中举宏词科,累官崇文馆校书郎,本来是有着积极人世的人生态度的,在《登庐山峰顶寺》中表白“虽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以及在《寄阎防》中对友人的劝慰“应以修往业,亦惟立此身”。但在历经仕途坎坷之后,他最终挣脱名利的桎梏,效法五柳先生,乐赋山水田园。《浔阳陶氏别业》说:“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表达了对陶氏先祖隐居在明丽、澄澈、清旷的生活环境中的艳羡,并抒写向往归隐的情怀。与此情怀相似的还有仇日送人》:“海上正摇落,客中还别离。同舟去未已,远送新相知。流水意何极,满樽徒尔为。从来节,早已醉东篱。”是诗人向往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写照。这种山水田园情怀最终在历来为选家所青睐并被选人《唐诗三百首》的五言诗《阙题》中得到酣畅的倾吐: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诗歌为“阙题”,是原题在流传中已散失,后人便题作“阙题”,还是本意就是“无题”,我们尚难论定。但这首五律在艺术上,却是十分值得称道的。唐诗以韵胜,浑厚典雅、蕴藉空灵,这种特点在刘奋虚诗中同样显得很突出。这首诗,按空间顺序由远及近,从外向里而行,在人们的面前展现了一幅清丽幽美的山水画卷:山道弯弯,伸向白云深处;春意浓浓,沿着清溪流淌。清清溪水,常有落花漂过;阵阵花香,随溪中流水飘向远方。门朝山路,那样的寂静,没有尘世的喧嚣;柳掩书斋,多么幽雅,正宜山中隐居。在这空山密林之中,每当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洒在衣襟上,清辉熠熠,这又是何等的舒适潇洒。落英缤纷、青溪潺潺、花香馥郁、杨柳堆烟,无人却有无限生机,用王国维论意境的话来说,这便是“无我之境”,情意完全寄寓于境中,给人以无穷美感,生动地体现出诗人自甘淡泊而又自得其乐的闲适情怀,而这正是盛唐山水田园诗共同的审美追求。显示出刘虚诗歌创作所达到的艺术水准。

另一方面,刘虚的山水诗创作,从观物方式到感情格调,都带有受禅宗思想影响的文化意蕴,饶有禅意和禅趣。《唐才子传》也说他“交游多山僧道侣”,“善为方外之言”,如最具代表性的《阙题》以及《登庐山峰顶寺》“孤峰临万象,秋气何高清!天际南郡出,林端西江明。山门二缁叟,振锡闻幽声。心照有无界,业悬前后生。虽知真机静,尚与爱网并。方首金门路,未遑参道情。”其中“心”、“业”、“有无界”、“前后生”等都是佛教特有的范畴,都流露出他的禅学修养。

山水诗派诗歌艺术风格,总的说来,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人以恬淡之心,写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前代诗论家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派诗人的淡远风格。胡震亨引《震泽长语》中说:“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如辋川诸诗,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无非是言其“淡”。明人胡应麟以“简淡”概括浩然风格,评孟诗云:“盂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可取者,一味自然。”并把王孟与高岑相比较:“王孟闲淡自得,高岑悲壮为宗。”闻一多先生形容:

“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人疑心到底有诗没有。”“淡远”,是这派诗人的共同风格特征。而在刘虚的诗中,又具体体现为两个方面。

1、诗境空明

刘虚在诗歌中经常体现出对“空明”境界的追求。比如《寻东溪还湖中作》:“出山更回首,日暮清溪深。东岭新别处,数猿叫空林。昔游有初迹,此路还独寻。幽兴方在往,归怀复为今。云峰劳前意,湖水成远心。望望已超越,坐鸣舟中琴。”其中“清溪”、“空林”、“独寻”、“幽兴”等意象有类似王维诗歌空灵优美的禅韵。再如上文所引的《阙题》一诗中的“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两句,于空静中传出动荡,平淡里秀出幽深。表现的是诗人静观寂照时感受到的自然界的轻微响动,以动写静,喧中求寂,超以象外而人于诗心,显示出心境的空明与寂静。

空明澄澹的诗境,在盛唐山水诗派的作品中是俯拾即是的。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等等,往往给人一种空灵、玄远、寂静、闲适和清丽的审美体验。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立公房》:“何如石岩趣,自入户庭间。苔间春泉满,萝轩夜月闲。”等等。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花,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正是这种特点,而这在刘奋虚的诗歌中也同样体现了。

2、清幽兴远

刘虚工于五言,其诗清淡悠远。殷瑶给予刘奋虚很高的评价:“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人,然声率宛态,无出其右,唯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以还,可杰立江表。”

刘虚的很多诗歌都体现出一种“清淡”之美,他善于用清淡的语言,写清淡的景物,抒发清淡的情感。即便是描写浓艳的景物,也不用浓笔重彩对它作直接的绘声绘色的描绘,而是首先用“清淡”的审美意识对它进行审美观照,然后再以表现出“清淡”的审美效果为前提对它进行“淡”写。这样,无论多么“浓”的景物,在诗人的笔下也就变得“清淡”起来了。在诗歌作品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诗句中的景“清淡”了,赖以表达的情也就会随之而变为“清淡”,情景都“清淡”了,那么写景诗“清淡”的风格也就形成了。比如,夕阳晚照的景色,应是一幅金光散射、红霞漫天的浓艳图景,可是在刘窨虚的笔下,却是“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和“日暮还家望,云波横洞房”《江南曲》)。两句都没有直接写夕阳的光辉与色彩,前句侧重写日落后海天“青苍”的冷清景象,后句侧重写日落时湖面上与水相接的云,使夕照呈现出一派“清淡”的景象。在五彩斑斓的自然景物面前,诗人选取写入诗句的景色却往往是舍艳求淡的,这在诗歌史上是很有特色的。

从分析刘虚为数不多的诗作中,我们可以得出诗人是以写田园山水隐逸诗为主的印象,这既是对陶渊明田园诗的发扬,同时也是受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影响,带有盛唐人士特有的隐逸情结:傲世独立的高洁人品,返归自然的精神享受和慰藉,寻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美天地。

与盛唐这样一个以李白独胜,多个才子诗人相辉映的壮丽景象相比,刘虚的创作是十分微不足道的。但是,相比陶渊明之后的三百年内江西文坛一片异乎寻常的沉寂状况,以刘虚为代表的盛唐江西诗人通过与盛唐名家们的交往,初步打破唐以前江西诗坛封闭低靡的状态,开始走向全国,并由此开启了中晚唐江西诗坛的活跃局面。其代表山水田园诗风表现了与王孟山水田园诗派的契合,是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渗透和沉积的又一次佐证。

参考文献:

[1]周广同等篆修,江西通志[M],明嘉靖四年刻本,1525

[2]曹寅,彭定求等编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辛文房著,唐才子传[M],舒宝璋校注,开封: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4]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胡应麟,谈薮・内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闻一多,唐诗杂论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7]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8]殷瑶,傅璇琮校笺,岳英灵集(上下卷)[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第6篇

关键词:英雄气魄;仁者心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92-01

唐朝经“贞观之治”和武周改制,到开元盛世已成为国力强盛的泱泱帝国。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边疆,开元天宝年间,边疆征战频繁。由于国力强盛,使唐王朝在战争中占有明显优势。同时,为激发将士征战疆场的勇气,唐对边将的赏赐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战争的胜利和国力的张扬,加上立功受赏、授官升迁的诱惑,使许多诗人投笔从戎,希望“功名只向马上取”,这为边塞诗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深厚基础。

在众多的边塞诗人中,如崔颢、王维、张谓、岑参、高适、祖咏、李白、李颀、王之涣等,都有过从军入幕或游历边塞的经历,王昌龄也毫不例外。王昌龄于开元十五年及进士第,躬逢千载难遇之盛世,对“盛明今在运”的认识和“乘运共跃鳞”的愿望,使得诗人抱着承运而起、建功立业、为国效劳的人生理想去探索人生。他常以班超、傅自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汉书 班超》。“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这种急切求得功名的心情使他不甘再做“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像当年许多文人一样,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的英雄气概,在中进士前后,游历西北边地,写下了大量的边塞诗。

这些边塞诗中,诗人一方面以奔放狂热浪漫侠气和豪迈粗犷的英雄气魄去热情讴歌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及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另一方面,又以悲悯的仁者心怀去关照久戍思归的征人和独居深闺的军眷无尽的思念与孤寂。所以,王昌龄的边塞诗中,一个主题是歌颂保国安边的英雄气魄,另一个主题就是满怀同情地抒写远戍战士怀乡思亲的忧愁和痛苦,这两个矛盾的主题互为交融,共同突出一个主题:出征战士思念故乡和立功报国两种心情的矛盾,并从矛盾心理的刻画中突出展示战士的全部生活和精神面貌,他们的欢乐追求忧愁和痛苦,并始终洋溢着昂扬向上的盛唐精神,这也是王昌龄不同于其他边塞诗人的特点之一。

“少伯塞上诗,多能传出义勇。”(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像高岑一样,王昌龄的边塞诗中,诗人也以奔放狂热的浪漫侠气和豪迈粗犷的英雄气魄去热情讴歌雄奇壮丽的边塞风光及将士们报效祖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如他被列为七绝之首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中久远辽阔苍凉的时空背景,暗示了战事的频繁和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同时后两句的一个假设也含蓄、巧妙地表现出守边将士奋勇杀敌、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其中最典型的还是他的《从军行 七首》(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通过长云雪山、孤城、黄沙边地景色的描写,把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淋漓尽致的展现,“百战”至“穿金甲”更是写尽了战争的艰苦频繁、战斗的惨烈及戍边时间的漫长,从而使迸出的“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志越发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表现了戍边将士“男儿本自重横行”的大丈夫气概和保家卫国、廓清边纷的雄心壮志,从而凝成战斗豪唱。

战争是关系生死存亡的残酷事实,对个人而言可凭无畏勇气,无视生死地肯定“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的执着,然而“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后面隐藏着多少父母妻子永恒的思念与绝望,所以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同情心的诗人,王昌龄并非一任性情率意而行,让英雄气魄激越狂热地奔腾宣泄,一旦诗人从现实出发,游历边地,亲眼目睹“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乙亥岁二手》)的残酷,王昌龄不免要从“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不暇思索的狂热到循理内省的沉思,从而对戍边的证人、独居闺中的军眷甚至交战的对方真诚流露出同情悲悯的仁者心怀。

面对连年的战争,久戍不归的将士难免有思乡怀亲的哀伤和失却战友的痛苦,但同时又有着廓清边患的责任和担当,对这种矛盾心情的抒写,是王昌龄许多诗歌表达的主题,体现着诗人对戍边者的人性关怀。如《从军行 七首》(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中“怀土思亲”的别情、“久戍思归”的边愁、“边患未平”的边离、建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愁及对山川风物的热爱等都在这短短四句诗中包括,充分表达了征戍者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王昌龄边塞诗中另一种从边塞经验中体会出人性之不忍的温情的是感人之深的军眷闺怨诗。如果说王昌龄笔下那位“春日凝妆上翠楼”的“闺中”“悔教夫婿觅封侯”的“闺怨”尚是她自己造成的,而另一些闺怨诗却来自边关血战的无情拨弄,是独处幽闺的思妇所不能把持的。如《从军行 七首》(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第7篇

据考证,追星族的闪亮登场可追溯到唐朝。

一个名叫魏万的年轻人为了一睹诗仙李白的风采,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下开始,锲而不舍地追踪偶像的踪迹。历时半年,跋涉三千里,终于在扬州风尘仆仆地追上了李白。

杜甫也有追星族,其中包括重量级诗人张籍。张籍相当单纯地相信“吃什么补什么”,他将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加入膏蜜,像喝补药一样,每顿必饮,并且发下誓言:“喝下他的诗啊,让我的肝肠从此改换!”

在名家辈出的盛唐诗坛,王昌龄以擅长七绝闻名。他曾被贬谪到龙标(今湖南黔阳),日子过得异常艰难,跟随的老仆人需沿路捡拾落叶枯枝当柴烧。但他诗名满天下,经常有人在路边跪拜,向他求诗。

和王昌龄一样,贾岛也是位苦命诗人。但他身后不乏众多追慕者,其中一位是晚唐诗人李洞。李洞“酷慕贾岛”,他的头巾上佩戴着刻有贾岛头像的铜片,他的手中持有一串为贾岛祈福的念珠。每听说有人喜欢贾岛,他必亲手抄录贾岛的诗相赠,还叮咛再三:“此无异佛经,归焚香拜之。”

以上都比不上白居易的追星族疯狂。荆州有一名叫葛清的街卒,狂热迷恋白居易的诗歌,“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诗,凡三十余处”,连后背也刻上了白居易的诗句,且配了图画,图文并茂。如此体无完肤的疯狂,被人称为“白舍人行诗图”,“若人问之,悉能反手指其去处,沾沾自喜”。

不过,当时连唐宜宗都写诗赞白居易,诗日:童子解吟长恨歌,胡儿能唱琵琶篇。自居易的《长恨歌》还流传到日本,受到上自天皇下至平民的喜爱。

广泛的崇拜并没有使白居易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说起来,他是李商隐的“粉丝”。《唐才子传》记载,白居易晚年退休在家,很喜欢李商隐的诗文,他常说:“我死之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知足了!”白居易仙逝后不过几年,李商隐果然得了一个儿子,他也不客气,干脆把这个儿子取名叫“白老”。可惜此儿智商不高,长大之后更无半点诗情。温庭筠就跟这个愚钝的小子开玩笑:“让你做白居易的后身,不是辱没了他吗?”

若说白居易是唐人心目中的文学偶像,那么坡无疑是宋朝的著名品牌。坡的诗文影响之大,以至于他的生活情趣都被人视为经典加以模仿。例如与他相关的几道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一直流传至今;他曾在具有制壶传统的江苏宜兴小住,随即便出现了流行全国的“东坡壶”;甚至他所戴的那种高筒短檐帽,都被士大夫争相效仿,称为“子瞻帽”。总之,凡是与之相关的东西:一封信、一支笔、一块砚或者一把扇子都会变成众人收藏、争购的对象。

第8篇

一、品鉴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在国学经典中歌颂亲情与友谊的诗歌数不胜数,众所周知孟郊的《游子吟》将慈母深厚细致的爱心与儿子的一片孝心交融在一起,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也写出了儿子对母爱的感恩之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王昌龄遭贬时李白所作的诗歌。诗人把自己的愁心寄予明月,伴着落寞的友人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难以相伴,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这份患难与共的牵挂正是源于对友情的珍惜。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王维的《杂诗》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强烈的热爱和恋恋不舍之情。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二、品鉴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的内在修养

作为语文老师可以借助于经典诗文的教学,以帮助学生摒弃错误的价值取向,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通过孟子《攘鸡》的故事,教育学生有错就要及时改正:“斯速已矣,何待来年”;从“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中,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不要一事无成而后悔终生;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中,教育学生应有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坚持不懈的追求态度;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中国说》)中,让学生确立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的远大抱负。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他们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等,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三、品鉴名家名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作为“文以载道”的语文学科来说,在讲解名家名篇中,侧重于把诗文所表述的完美主观思想与客观景物相结合的意境展现给学生,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从而提高文学素养。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友人渐渐远去,直到友人的船只消失在水天一线之处,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样,令人回味无穷;“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悲壮崇高,体现了进取旺盛的生命活力;“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画面辽阔,感情豪迈,表现了生命的坦荡与生活的富足;在“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雨霖铃》)中,以这样的神态动作将两人内心的千言万语,不忍分别的深厚之情表现于言外;“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把内心的雄心壮志显露出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了梅花的优美姿态和浓郁的花香。这些古诗歌积淀着中华文化的精华,有着丰富的内涵、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刻的哲理,分析、鉴赏古代诗歌是一个浩瀚的工程,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规律,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理解诗文内容,达到提高文学素养的目的。品鉴优美的国学经典诗文,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美,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发展他们的情感、自我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使命感和有高尚情趣的人。

作者:朱茂英 单位:大连市技师学院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古典诗词 青少年 道德情感

论文摘要: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中蕴含的丰富的人丈精神对培养青少年的道德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阶段,加强对古典诗词的教学,可以净化心灵,培养青少年良好学风和道德品质。

我国学者鱼霞在《情感教育》一书中说:“情感教育是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情感和智慧主要积淀在古诗文中。优秀的古诗文,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国粹语言,又使学生受到教育与启迪,从而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教育。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古典诗词是一种充满灵性的艺术,包涵着丰富的情感。选入教材的诗歌,大多属于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所具有的情感性和审美性,适合培养丰富细腻的感情和健康美好的人性。

因此,加强诗词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态度体验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词借助凝练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抒写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可以依托的思想和情感的教育。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留传下来的那些洋溢着真情的伟大诗篇时,真挚的情感会给我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震憾人心的力量。它能以其优美凝练的诗句带给读者强烈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将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灵之中。

一、树立坚定的民族责任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而伟大的民族,为了祖国的统一、民族的独立,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史上,孕育了一大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仁人志士,他们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民族责任感,是华夏历史上动人心魄的精神文明之花。他们留下来的无数诗篇,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传统。也是古往今来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和坚定的信仰,这个信仰是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的忧国忧民、是屈原身怀才能,却一生遭遇忧患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贞不屈、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蔑视权贵、也是杜甫在年迈贫困处境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博怀。吟诵古典诗词,那字里行间挺立着一个个不屈的民族灵魂,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铸造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他们忘我追求的豪情壮志,在朗朗书声中能使学生激情彭湃,增强民族正义感和责任心。

二、培养深沉的爱国情怀

著名学者杨叔子先生曾指出:“我们对青少年、大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要有中华魂,要有民族根,而中华诗歌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就是爱国主义。”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爱国的诗词,这些诗词充分展现了诗人们炽热的爱国情怀。“诗圣’牡甫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很多诗篇都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全貌和为国而忧、为民而愤的爱国思想。《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由作者目睹到的一片衰败景象,到为战乱未平、国势危急的忧虑,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安危紧紧联系在一起,充分表现他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肺腑忠言和人格写照。他鞠躬尽瘁的行为,死而后已的决心,聪明睿智的谋略使昭昭爱国之心千古长存。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诗歌教学同爱国情怀融合起来,将爱国精神通过诗歌传递给学生,感染熏陶培养生的爱国激情。

三、培育一颗感恩之心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准则,在中国文学史上歌颂浓浓的亲情和真挚友谊的诗歌不胜枚举,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将慈母深厚细致的爱心与儿子的一片孝心交融在~起,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也写出了儿子对母爱的感恩之心;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黾李白听到王昌龄遭贬时所作的一首抒发真挚友谊的诗歌,诗中表现了对王昌龄深切的同情和牵挂。诗的前两句点明了季节、环境及事件:暮春时节,眼前是飘飘扬扬的杨花,耳边是杜鹃啼血般的悲鸣在这种凄凉的氛围里,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且己过五溪,岂不更令人忧伤?后两句里诗人把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伴着落寞的友人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难以相伴,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这份患难与共的牵挂正是缘于对友情的珍惜。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对父母长辈的宠爱呵护习以为常,认为别人对他们的关爱都是理所当然的事。因此,诗词教学要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浓烈的至爱亲情和真挚的友情,用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去感染他们,使他们懂得感恩从而关爱家人、孝敬父母、珍视友情。朱光潜先生曾说:“自从有了诗歌,人生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东西”,因此,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美,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使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使命感和有高尚情趣的人。

第10篇

我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容包罗万象异彩纷呈。有的讴歌壮丽河山,有的抒发爱国情怀,有的描摹四季景物,有的感叹悲欢离合,有的赞颂亲情友谊,有的反映人生百态。这些古典诗歌对学生情感的陶冶、人格的培养、道德境界的提升有巨大作用。但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阅历、经验有限,因此对古典诗歌的接受还是比较困难的。尽管入选小学课本的古典诗歌相对较为浅易,可是很多学生还是未能读懂,更谈不上进行赏析。因此,老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怎样让学生读懂一首古典诗歌?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首先,看诗人与时代。诗人写作一首诗歌,其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与他本人所处的时代和他自身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的。在一定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诗人和什么样的诗歌。面对一首诗歌,我们切不可忽视对诗人与时代的了解。比如,教学王昌龄的《出塞》,如果学生知道诗人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人,又知道盛唐的社会气象和精神风貌,读懂该诗就没那么吃力了。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蓬勃向上。奋发进取,建功立业、追求自我实现就成了盛唐诗歌的主旋律。王昌龄和同时代很多诗人一样,青年时代就志存高远,漫游四方,西出陇西,远出玉门关。亲身体验了边塞军中生活。他的诗作多描写和抒发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与英雄气概。与高适、岑参等人成为边塞诗派的领军诗人。学生明乎此,阅读《出塞》一诗就很容易体会诗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所传达的情感了。

其次,看标题和注解。注解是对诗中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或典故做解释,我们当然要充分利用注解,这不必多说。而标题每每是诗歌内容或主题的概括与揭示,决不能等闲而视。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相信,学生还未具体阅读就知道该诗所写的内容了。教师在教学时只需提两个问题就能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思维。其一,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其二,这个节日在我国民间有什么习俗?当学生知道九月九日是重阳节,民间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时,老师进一步提问:诗人在这一天登高忆起哪些人?这说明此时诗人身在何方?如此,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有了七成的了解。再如杜甫《春夜喜雨》,标题中的一个“喜”字透露出当时诗人的欣喜之情。诗中写夜、写雨、写花,无不渗透着喜悦的情绪。至于诗人为什么对夜雨如此欣喜,在进入具体阅读时,老师稍加点拔,学生就能心领神会。又如《游子吟》、《示儿》、《别董大》等诗作,标题都直接呈示诗歌的主题。

再次,看诗歌类型。古典诗歌根据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我们只要根据诗歌的不同类型而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阅读,就会对诗歌有更为便捷、更为准确的理解。比如咏物诗,它是以某一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其特点是“托物言志”;写景诗则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这叫“借景抒情”;而以凭吊古人或遗迹为内容的怀古诗,则多半表达诗人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惆怅。此外,还有送别诗、怀人诗、叙事诗、说理诗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们从诗歌标题就可知晓其类型。如《别董大》的标题就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有的则需从诗句中得知,如李白的《劳劳亭》。确认了诗歌的类型,我们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的情感意向。教学《别董大》一诗,老师需要特别提醒学生的是,这首送别诗与一般送别诗所表达的依依难舍、缠绵悲伤的情感不同。它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的劝慰,有乐观豁达的情怀,这从“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看出。例如《竹石》显然是咏物诗,是“托物言志”之作。《竹石》是通过对竹石形象的刻画,表达诗人自己愤世嫉俗的心情和正直倔强的性格。而像苏轼的《题西林壁》,便是说理诗,重在理趣。老师只需让学生着重玩味后面的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即可。

第11篇

韩翃《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李白《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昌龄《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阴山。

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刘禹锡《乌衣巷》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韩愈《春雪》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陈与义《襄邑中》

第12篇

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花鸟虫鱼、风雷雨电……都可以作为多情诗人笔下的意象出现,而在众多的意象中,月亮历来成为众多诗人的“宠儿”,成为了诗人们反复歌咏的永恒题材。这一轮皎月究竟有何魔力,能让这么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诗人们都对它情有独钟呢?中考试卷中也非常注重诗歌鉴赏的考查,所以很有必要对教材中出现的诸多月意象的功用进行探讨,以此为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将月喻人

太阳的光芒璀璨夺目,如一个充满阳刚威猛之气的男子,令人无法正视,敬而远之;而月亮的光芒却柔和皎洁,如同一个欲说还羞我见犹怜的美女,令人心驰神往,欲罢不能。圆月美满、丰盈;缺月柔美、回旋。无论圆缺,它都有一番独特的神韵,这些都符合唐宋文人的审美世界。在中国美丽的神话传说中就告诉我们广寒宫中似乎真的住着一位美人嫦娥,令人遐想不已。因此在古诗中明月往往是美人的象征。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中的“婵娟”原指姿态美好或美女,这儿借指月亮。李商隐也曾赞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二、以月表时

月亮在古代的诗歌中大多表意时间。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月”和“半夜”相呼应,同时点了词题——《夜行黄沙道中》,词人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夏夜去游山村野乡,更是乐趣无穷。同样,一心归隐的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也点明杜牧游秦淮河是在一个月色迷蒙的夜晚。

三、借月抒情

此时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却有情。“月”虽无言亦无情,但这个亘古永恒的女神却被那些夜半难眠,敏感多情的诗人们赋予无限的情意。

1.月下忧国

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国后无奈地浅唱低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落魄的人,孤寂的心,这一弯残月又寄托着他无尽的亡国之恨。晚唐诗人杜牧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目睹了民不聊生,感受到唐王朝的风雨飘摇的背景下,在“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凄迷冷清的秦淮河上竟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这怎能不让忧心国事的他大为愤慨呢?

2.月下思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白如话的诗句非但未曾引来非议,反而代代相传。月亮寄托着从古至今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思乡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同样,月下思乡之作还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等。

3.月下思人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唐朝时整个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个时代的男儿志在四方、漫游成风,他们纷纷辞别父母,泪别妻儿,北走幽燕河陇,南游荆楚吴越,去求取功名,戍边守疆。于是常常经历着悲欢离合,人们在人分两地、天各一方之时,心中的相思无法倾诉,只好让苍穹中的一轮明月寄相思。月意象也就成了诗人创作时表达离别相思之苦的首选载体。

(1)思亲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于是他也举杯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但是由于他生性豁达,并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对生活的热爱使得他最终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不但祝愿弟弟子由,也祝愿所有离人,显示了苏轼旷达的胸怀。

(2)思友

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听到老友被贬的消息,立刻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他将自己关注友人的一颗“愁心”寄给明月,让明月代替自己陪伴有人去荒僻的被贬之地,聊以慰藉友人那孤寂的身影。一轮明月承载了李白的一颗诚挚之心、一腔问候之情。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3)思爱

风花雪月、花好月圆、花前月下……古代还有“月老”的称呼:月老在中国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主管着世间男女婚姻,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可能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月亮清冷皎洁的光辉,情人们似乎特别偏爱在月夜传情达意。李商隐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描绘了与自己的爱人想见却不易见,见后却难分难舍的纠结情怀。这两句形象的描写出这位女子日思夜想,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夜吟”句更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被相思折磨的她揣想“君心似我心”,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只能对月吟诗遣怀,但是月光寒冷,心情也必将凄凉。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此时的月是一段凄美爱情的见证。

四、托月明志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影响的特点。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豪兴大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前句写晴昼秋空,很明显此句中的“明月”,并非实景,这“揽明月”的看似狂放大胆的想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在北征乌桓时所作,这次征战的决定性胜利,巩固了他的后方,最终才有了他第二年的挥军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这次的乌桓之战可以说是曹操事业的转折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则联系广阔无垠的宇宙,从大处落笔,描绘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茫茫大海与天相接,浩瀚无边;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此句中的“月”是作为一种衬托大海的意象而存在。言为心声,难怪沈德潜评价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