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2: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奶奶的遗憾知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知不道 语用学 言外行为 动补结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然而,在北方部分地区的日常生活与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知不道”现象。比如,“请问,你知道火车站怎么走吗?”“知不道”。不懂这句话的人听了之后,会认为你“知”,却“不道”给我,这使愉快的交谈环境马上笼罩了尴尬的氛围。很多人会认为,“知不道”的含义就是“知道,但是不说”,“不知道”是认知问题,而“知道,却不说”是态度,甚至是道德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语用学理论,对该话语进行语用、言语行为以及话语结构分析,以厘清其语义,促进理解和沟通。
一、“知不道”的语用分析
语言学家赵世康考证,“知不道”最初的含义应该是“知不到”的意思,即“未能知道”。刘忠华从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动补结构类推得出“知不道”本该记作“知不到”。从时间的维度考察,该话语来自于“智不到”,比如南宋诗人陈与义在《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有“贪人积胡椒,智不到鬼录”的诗句,意思是“知识和智力到达不了的地方”[1](P4)。再如“我也知不道甚么是争风吃醋。”(《醒世姻缘传》)意思是“认识不到”。由此可见,在古代“知不到”与“知不道”是异体词。“知道”意思是“知也”,即“明白,了解”,它的反义词自然就是“不知道”;而“知到”的语义则为“认识到”“认识了”的意思,其反义词自然就变成“知不道”,即“认识不到,不明白,不了解”等含义。随着时间的演变,“知不道”产生了类似于“知不清,睡不醒,做不到,犯不著”等用法。从地域的维度考察,“知不道”是一种方言,使用范围大概涵盖陕西西安、咸阳的关中方言,以及山西大同广灵,天津宝坻,山东济宁、潍坊等地,安徽亳州,河南正阳县,河北石家庄、唐山、保定、张家口蔚县等方言区。从典籍文献看,该话语也属于官话,特别存现于冀鲁官话、胶辽官话和中原官话的文献里。
维特根斯坦说:“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使用。”[2](P203)语用学是研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如何得体地、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学科,包括如何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如何产生最好的交际效果。语用学研究的是“符号与符号解释者的关系”[3](P9)。词语的含义一是语面意义:语境意义与意图意义;二是言外之意,又称为句子的语用含义或会话含义。语用是一个行为过程,而行为总是由一些基本要素构成的:其一,行为者——行为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其二,行为的手段;其三,行为发生的环境;其四,行为规则。言语行为的主体是发话者和受话者,双方在进行概念理解时处在一个主动探索、积极捕捉的心理状态中。
在日常生活中,例如李金斗、陈涌泉的相声:
(1)甲:我知道,我是说给游客看手相。
乙:游客还让你们看呀
甲:这你就知不道啦,现在人都有钱了,可是迷信的人倒多起来了。
乙:噢!
甲:我还跟你说,迷信啥
此时“知不道”语言符号的发话者与受话者拥有共同的语言经验,“知不道”等同于“不知道”,双方的语言规则和语用规则相同。“知不道”这一语言符号的使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产生了发话者预期的影响和效果。如今大量使用“知不道”的人们在异地他乡学习谋职,若是说上一两句家乡特色方言,不仅可以拉近彼此距离,增强好感,还能重温家乡氛围。“知不道”是一个北方标签(从其使用范围分布可知),就像北方的馒头与南方的大米白饭一样,风格鲜明独特。列文森(Levinson)是荷兰语言与认知方面的专家,他的新格莱斯会话含义理论包括了三个原则: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俞东明,2011)
说话人原则:最少量原则。“话尽可能得少”,也就是只表述实现交际目的所需要的最少的言语信息。
(2)“请问,你知道火车站怎么走吗?”
“知不道。”
“知不道”在说话人看来就是“我知不道火车站怎么走。”
听话人原则:扩展原则。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说话人意图”,因此他找到特定解释的方法去放大说话人话语里的信息,如果他的语言世界里没有“知不道”的语用环境,他就快速依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做出分析,“他知,但不道给我”,他做出这一结论的原因就是“说话人的最少量原则”:“知——不道。”并且认为自己的解释正确无疑,其实已经曲解了原意。由此可见,会话人双方离不开一个大前提,就是共有的语言基础与共识。
从日常话语分析看,“知不道”是“不知道”的一种更为婉转的表达方式,“知不道”是向人解释自己智力或知识达不到,更有一种谦虚而拒绝的意味,“不知道”的回答则干脆、简单、直接。正因为这种表达方式的婉转,所以才会更广泛地流传开来。
二、“知不道”的言语行为分析
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对语言的意义进行研究的理论,言语行为是句子意义的一种功能。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塞尔(Searle)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认为言外行为可以归纳为六类: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和阐述类宣告。表达类中说话人对某种客观状态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的事实而异,比如猜测,赞同,遗憾,感激,悲伤,庆祝等。宣告类是引起命题内容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3)若这么着,他二人的脾气神仙也知不道了。自此待黛玉格外留心。(曹雪芹《红楼梦》)
(4)“我有用处!我要去买一套:‘干部必读’——十二本书!好好加强理论学习,比什么也重要!”“谁还知不道谁哩!加强你的‘冰鸡宁’‘烟斗牌’烟去吧!”(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5)大个子嘻嘻了几声,把钱拿起去,说了实话:会里的事归一个姓唐的管;唐老爷名叫什么 知不道。原先的当差的姓崔,崔三,是大个子的乡亲。崔三每月拿八块钱工钱。(老舍《骆驼祥子》)
(6)叔吊孝原是取好,不管不顾说这么几句叫奶奶心里不自在。刚才不是怪奶奶不说,只是说当家子就知不道有这事,叫人笑话晁夫。(《醒世姻缘》)
以上四个语段中,例(3)不是言语行为,因此不做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仅从“知不道”的用法来看,这段心理描写是林黛玉刚到贾府,王熙凤根据林黛玉和贾宝玉见面后发生的事情,对二人尤其是林黛玉脾气的一种揣测。王熙凤认为二玉同睡在贾母的暖阁中必会发生不轨之事,没想到事实却不是那样。此处是王熙凤针对客观事实分析后得出的心理猜测。她心想,二人的脾气连神仙也“知不道”,此处“知不道”就是“不知道”,意思是脾气难测。自此,待黛玉自然格外留心。
例(4)中两位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对话是基于彼此相互了解的事实以“反问加否定”形式表达心理的想法:我们互相了解,属于言外行为中的表达类。此处“知不道”也是“不知道”。
例(5)中“知不道”的用法是言外行为中的阐述类宣告,“唐老爷名叫什么?知不道”,说话人通过自问自答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不知道唐老爷姓什么。例(6)的用法属于宣告类,意思是明确说明当家人“知不道”这件事,因此你们不要对他有其他的看法。
三、“知不道”的现代汉语话语分析
从话语结构的视角看,“知不道”当归于动补结构,“不知道”是动词前加否定词“不”。李临定用“缩减”检测法来解释动补结构。徐通锵则认为,动补结构是古代汉语中自动句式和使动句式的遗留和变异。自动句中的动词补语的语义指向受事,可以转换成使动句而保持语义不变,因此这种用法可以看作使动句的遗留和变异。
(7)对娘说知此事。(施耐庵《水浒传》)
该句可以转换为“使事情让娘知道”。
第二种类别的句子,动词补语的语义指向施事,适宜从自动句的角度去解释。
(8)风筝飞上天。(曹雪芹《红楼梦》)
该句的意思是风筝自己飞上天,属自动句。
第三种类别的句子动词补语已经虚化,语义不再指向施事或受事,它只是补充说明动词,作用类似于状语,语义就指向动词本身。这种动补结构的来源与使动句或自动句无关;例如:知不道,睡不醒,“不道”即“不到”是用来补充说明“知”的程度,“不醒”用来补充说明“睡”的状态。
究竟如何判断动补结构?[5](P115):第一,“得”是标志。如果动词与后面的成分之间有一个助词“得”,那么该句就是动补结构。例如:打得稀烂,哭得很凶,吵得厉害,笑得流眼泪。第二,如果动词后面有数量词,也可以判定为动补结构。例如:读三遍、去两次。第三,如果动词后面是介词短语或是趋向动词,也可判定为动补结构。例如:来自西藏、走进去、打开、飞出。第四,如果有一个动词短语,单凭前面一个动词无法理解语义。例如“睡”,睡什么?睡得怎样?不清楚。“睡不醒”中“不醒”来补充说明“睡”,也就是说“知不道”(“知不到”)是“不道”(“不到”)来补充说明“知”,“不道”(“不到”)并不是“知”后要进行的下一个动作。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想表达出“知道,但不愿意说的意思”,他的表达应为“知而不道”。例如数学中有一种解题方法叫作“设而不求”,设出未知数,并不去求这个未知数的具体值,知道而不告诉你,这两者之间需要一个“而”作为关联词去体现出转折的语义。因此,在理解对方话语的时候,从语法结构去分析语义往往能得到更准确的效果。
根据以上的认知,汉语语序的变化自然也会带来语义的变化。但是“知不道”与“不知道”语义相同,“胆不大”与“不大胆”语义相同。古代汉语中的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状语后置等虽与现代汉语的语序不同,但语义相同。
(9)“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宾语前置,意思是“吾欺谁”。
(10)“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定语后置,形式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意思是到处都是这样的石头。
(1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意思是在我之前出世。
汉语博大精深,如“老马识途”“小鸟依人”“大笔如椽”,若调换语序变作“识途老马”“依人小鸟”“如椽大笔”,语义变化虽小,但前一组词语是指一种状态,后一组词语却指具体事物了,用法自然就不同。例如:
鸿渐道:“给你说得结婚那么可怕,真是众叛亲离了。”辛楣笑道:“不是我众叛亲离,是你们自己“亲离众叛。”(钱钟书《围城》)
此处“众叛亲离”和“亲离众叛”强调“众叛”和“亲离”的先后顺序,词义已发生了变化。
有些词语序改变,看似没有变化,语义却相差甚远。例如“去不了”和“不去了”,虽然最后的结果都是不去,“去不了”是动补结构,“了”音/liao/,上声。“不了”意思是无法完成,并且多是客观原因。“不去了”是“去”动词的否定,意思是主观上不愿意去。若是其他词语,语序发生变化,意思更是千差万别。比如说“牛吃草”调换为“吃牛草”就不成句子了。
综上所述,对一个词语作语用、言语行为以及话语分析,不仅能够确切推知该词语的原生意义,还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去促进言语行为的发生,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交际双方创造性运用语言符号,结合语境以获得更好的言语交际效果。
(本文系浙江省语言文字“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规划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典雅语言训练机制与实践研究”[批准文号:ZY2011A03]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奥]维特根斯坦著.思想札记[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俞东明.什么是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老师推荐的《航拍中国》之新疆,看过以后,我觉得太震撼了!我们的祖国竟然这么美!我们的祖国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
新疆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南面有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中部有天山。今天我就乘坐着“飞机”从天山开始旅行。天山上有近万条冰川,有美丽无比的山峰,飞行到天山中部,一个美丽的大草原呈现在眼前,蜿蜒的河流在太阳的映射下,神奇地出现了九个太阳。
我又“乘坐着飞机”来到了乌鲁木齐市,这里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离冰川最近的城市。9月,是石河子的棉花采摘的季节,采摘下来的棉花要九千量卡车才能装完。新疆的番茄、辣椒,让我看到了一个火红的新疆。
再向西飞行,来到了安集海大峡谷,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4月,伊犁河谷的杏花,漫山遍野,有白色的,有粉色的,加上草木的绿色,形成了彩色的杏花谷!6月,薰衣草盛开了,我又看到了紫色的新疆。穿过气势雄伟的果子沟大桥,来到了赛里木湖,新疆之旅就结束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进行下一个航空旅行,妈妈说今天太晚了,明天再继续旅行吧!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2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6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17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了文科生,只是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作为了陕西人,我一直是以为对陕西的了解足够深,自己本身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上大学时又很巧舍友中一个是陕南安康人,一个是陕北榆林人,一个宿舍三分陕西,时常因为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的差异闹出不少笑话和小插曲,也是乐趣无穷。对于陕南的安康、汉中有过踏足,毕业之后一直待在陕北黄陵,关中自不必说,但看完《航拍中国》的陕西特辑之后,不禁为自己的无知汗颜,有种坐井观天之感。《看见台湾》中吴念真有句旁白“如果你没看过,那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航拍中的陕西,的确是另一种模样,有一种我不知道的美。对于秦岭的绵延,华山的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坚定了要去爬太白山的念头,不过想来闺蜜是更想去看佛坪自然保护区的棕色大熊猫七仔,大熊猫终于有了彩色照片。对于陕西的历史自不必赘述,第一次从空中看到“泾渭分明”实在令人感叹万千,同是梯田南北竟有如此差异景致,欣喜黄帝陵中的古柏有很长的特写镜头,也很自豪家乡的洽川湿地配以《关雎》出镜,不管漂泊何处,人对于家乡的热爱永远都是植根于心的,看了几集纪录片,还是最爱陕西,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的春节,本来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镜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观,也希望去雪乡体验身处童话世界的乐趣,亦或者坐上小兴安岭的火车来一次森林畅游,当然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也是不能错过。追逐航拍器的东北虎的确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气,冬捕者的收获让我不由想起小学课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东北物产之丰饶可想而知。至于江西那集,就留着日后慢慢欣赏,想来将会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国》带领我遨游天际,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了解到很多自然风光、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在当下忙碌的生活中,每天不知道要错过多少沿途风景,亲爱的你,是时候找个闲暇,趁着心情大好,家国河山大好,出去走走,碧海蓝天吹吹风……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3
《航拍中国》是由余乐导演带领着自己的团队用无人机拍摄的方式记载祖国大江大河的一部优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等综合类地理纪录片。第一季记录了祖国的,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六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势地貌。
正如影片开头旁白所说,带你领略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航拍中国》所采用的特效是很炫酷的,在描述祖国的大好河山时加入独具魅力的视听语言更能突出祖国的神奇壮丽。余乐团队使用无人机用俯拍的方式展现出每一个省份地区的地形地貌,更能给观众营造一种震惊的视觉效果,采用推镜头的拍摄手法更能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影片大部分是解说词,时而也会有无人机轰鸣的声音,更加增添影片的真实感。拍摄每一个地区都会先展示出该区域的动态,地形图。旁白解读出所要经过的路线以及该地的人文历史地理。之后按照规划好的路线进行拍摄 多采用推拉镜头的手法拍摄。在的那一期中,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拍摄的特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田地里的大片红色,从上空拍摄给人以强大的视觉震撼力,随着无人机的下降逐渐看清原来红红火火的红色竟是大片大片的辣椒。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了一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感觉。在很多时候纪录片中缺少的就是这种豁然开朗的神秘感。影片中不仅介绍了各种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关于各地奇妙传说,从而满足观众的好奇感,更能激发观众到此处游玩的兴趣。在影片中,看着能“上天入地,无岁不能”的无人机,带我们领略之前难得一见的风景。我看到了直上云霄的崇山峻岭,看到了坐落于白云之上的建筑。不由得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无人机带我们穿梭于不同气候,不同纬度之间,各具地域特色的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
《航拍中国》带领我们认识了解了许多之前从未见过的东西,经过工作人员数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呈现给观众如此优秀的文艺作品。之前看到《航拍中国》的豆瓣评分就心生好奇,看完之后才的的确确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如果没有如此优秀的团队拍出这种类型的纪录片,许多美丽的景观不被人熟识,欣赏,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纪录片《航拍中国》观后感4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钟拍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更加强调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独特的上帝视角,呈现出了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帧帧是美景,秒秒为经典!
永林菜市场位于良乡著名的城东市场北侧与城东市场一墙,并有一个共用的市场通道。不知道的居民会误以为永林菜市场与城东市场是一家市场,其实是两个独立的市场。据消息灵通人员透露,起先永林市场初建时,本想与城东市场联盟来个强强联手,称霸良乡的蔬菜市场。可因为秘不可知的矛盾,未能如愿。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将真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联盟未果,永林菜市场便形成一个半死不活,苟延残喘的局面。
悲催的我(文友书店)就是在这个时候,入驻到永林菜市场的,悲催呀——悲催。
2009年8日,我位于良乡长虹小区北侧五街村属地的文友书店面临村镇改造的拆迁,焦头烂额的我这几天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拆迁改造是好事,让百姓们都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可对于我们这些小本经营的商户来说,如何寻找适合我们经营的商铺门面,便是我们的一块心结。
一日,我安排妻子在书店整理店铺的物品,以备搬迁。我便骑上自行车准备到良乡附近的街道、小区去转转,顺便寻找合适的门面。
当我骑车刚到达良乡南关西路西口时,遇到以前工厂的同事,同事问什么去,我便把情况告诉了他。同事高瞻远瞩地为我指出了一条明道,一条让我知道什么叫“悲催”的光明大道。我便寻着同事指引的方向,转身奔向位于良乡南关东路城东市场北侧的永林菜市场。我悲催的永林菜市场的卖书生涯从此正式拉开大幕。
由于位于长虹小区的文友书店急于拆迁,时间紧迫,不容我细细考察,一到永林菜市场,我便看好门面租下了靠近两个市场公共通道旁的由彩钢板搭建的临时房屋,简单的装修了一下,便搬迁到永林菜市场,入驻到永林菜市场我才知道,这个市场有多家产权,管理混乱,事已至此后悔晚矣。由此我与这个市场结下了一段永不磨灭的孽缘,产生了一段段无可奈何、啼笑皆非的故事。
我(文友书店)从2009年8月入驻到永林菜市场到2013年6月被强拆搬出市场前前后后四年的光景,钱没挣到手不说,还经历了五次店铺房门被撬开偷窃、两次店铺被路过的汽车碰撞开裂的情况、两次被人用假人民币蒙骗购物、一次被人用旧光碟掉包。最令人难忘、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就数2013年5月3日的那场差点要人命又没要人命的大火、6月18日的一次令人恐怖心颤的强拆行为。
列位看官,您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咱们还是先说说,我的书店五次被人撬门偷窃的事儿,“窃书不算贼,多乎哉,不多唉。”有孔乙己老先生在此,偷书的事儿,也就不叫事儿,可也是个故事吧。
那是2010年大年初三,本想早晨吃完饺子我就去市场转一圈,看看有什么事儿。包完饺子,正准备下锅时,手机铃响,我一看是早年的同行,书贩子山西小张。春节呀,拜年电话很正常,我嬉笑着:“过年好。”手机那头小张却急促的说:“大哥你在哪儿啊,你快来吧,书店被人撬了!”我一听,嗡的一声,脑袋就大了。挂了电话,我骑上自行车直奔永林菜市场,一路上我都在骂,那孙子大春节给爷爷添堵,还好我家离市场不远,十分钟的路程。
踏进书店,我便左右观察情况,看见书店书架上的图书依然码放整齐,井然有序,没有被人翻乱的痕迹。山西小张安稳地坐在我那张宽大气派、朋友公司遗弃的豪华老板桌前吞云吐雾,他的女儿在一边看书玩。“什么情况,你怎么进来的?”我吃惊的问,小张见到我站起身来,不慌不忙的向我陈述了经过。本来小张是带着女儿找本书看的,可到了书店,没人,店门却虚掩着。推门进来,也未见异常,认为我去了卫生间,便和女儿坐下来等我。左等右等没回来,大约半个小时,小张感觉不对,发现店门的球形门锁有些被人撬动的痕迹,他恍然大悟,门是被人撬开的,急忙打电话给我。小张说完问我:“没丢钱吧?”我说;“没有,钱随身带着,丢也就是几本书,小盗贼,大盗不会偷书的,不够功夫钱。”小张又问;“报警呀?”我说:“不麻烦警察叔叔了,拍照,写笔录,得折腾我一天,拉倒吧!”
这就是2010年书店第一次被撬,此后2011年,2012年,2013年各又被撬但都不伤大雅。您说这他妈的什么市场,每天晚上还有两个老头值班,值班值他奶奶的腿,整夜睡大觉,早晨起来也不巡逻,五次店门被撬都是我们自己发现的,您说这叫什么事儿。
俗话说:人无笑脸莫开店,开店铺的商家应该主动热情,待顾客如亲人,童叟无欺。顾客是上帝呀!可中国的上帝可不比外国的上帝,您甭说我崇洋媚外,事实摆在那儿。我开书店卖书,捎带手卖些影视剧光碟,图书光碟一家亲嘛。因为书店多次被人撬门偷窃,书店没有制备DVD电视等播放器材,有些顾客利用我不能试放光碟的弱点,多次把自己看过的光碟拿回来调换,借口无非是光碟不清晰、有马赛克等等原因。为了招揽生意,一般情况都给调换。有位同市场经商的老兄,换了五六次,最后一次我没同意给调换,从此以后再见面,这位老兄不理我了。呵呵,还是我的不对了。更有甚者,一天有位帅气的小伙到我书店找套电视剧,我热情的接待耐心的寻找,小伙拿着找到的电视剧满意的付款走人。做成一笔生意,我心里也美滋滋地,可不到五分钟,小伙返回要退掉,说家里有人买了。我二话没说,收货退款。望着小伙走进城东市场的背影,我稍敢遗憾,到手的鸭子又飞了。两分钟后,我脑袋里有根筋一蹦,坏了上当了。我急忙打开退回的光碟包装,里面装着两张旧光碟。我怒从心中起,恶向两边生,我锁好店门怒气冲冲的冲向城东市场。我骑着自行车在城东市场内转了两圈,也没有找到买光碟的小伙,当我灰心丧气地要回书店时,抬头看见城东市场肉类大厅内,有买光碟小伙的身影,我不管不顾、横冲直撞地撞进人流熙熙攘攘的肉类大厅,我把自行车横在买光碟的小伙面前,声色俱厉、大声呵斥、让小伙付光碟的钱。我这人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欺骗,我真心对你,你却玩心眼儿。众人立足探询原因,我把经过向众人叙述并拿出旧光碟作证据。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众人纷纷指责小伙,小伙的同伴抱怨小伙并义气地为他掏钱解围。杀人不过头点地,见好就收,我急忙收钱走人。回店经营我的图书事业去了。悲催的永林菜市场,糗事一箩筐。好了好了不说了,还是总结总结难忘的2013吧。
悲催的2013年,打一开年,我就感觉不顺,春节刚过,大年初八市场就通知我们商户,房租上调200元,商户们怨声载道,骂声四起,管理跟不上、不到位,涨房租倒挺及时。我对涨房租很淡然,你房东爱涨房租就涨,房租合适我就干,不合适我就搬家撤退,反正也挣不到大钱,此地不养爷,自有养爷处。
三月的一天清晨,我照例来到位于永林菜市场内的文友书店,已到店门口,我就看到店门又被人撬了,因为一连被人撬过几次和店内没有值钱的物品,我并没有感到意外,有一种处事不惊,见怪不怪的意思。我走进店内环顾四周,图书、光盘及物品,依然码放整齐,一如昨日我关店的模样,只是店门后的小低柜,有被人翻过的痕迹,我仔细察看了几遍,却没有发现有物品丢失,而且被翻过的物品完整无损,贼是奔钱来的,只拿钱不损坏物品,看来这还是个义盗,盗亦有道,盗可盗,非常盗。我坐在宽大的老板桌旁,莫名其妙的笑了起来。
下面咱们再说说,那场差点要人命又没要人命,却引起后面强拆,断送我们的生路和财路,叫我流离失所,沿街摆摊卖书的那场“罪恶滔天”的火灾。
2013年5月3日,小城良乡正在为全市卫生环境大检查,紧张的筹备着,城东市场也在检查之内,市场上下的工作人员全部到岗,使命以待,迎接卫生环境检查团到来,一道之隔的永林菜市场因不在检查之列,安然无恙,平淡如水,省去了人为的规章麻烦,却平添了些许隐患。
中午时分,回到家中吃过午饭的我正准备小息一刻,刚刚躺下,手机声骤然响起,我按下接键,手机中传来同学急促的声音,你在那儿快回来,永林菜市场着火了,我腾地坐起,惊恐万状,同学的声音依然在耳旁,卖自行车的、卖花的、卖彩票的都烧着了,不知你书店的情况,你快来吧!
当我气喘吁吁急促地冲出楼区,骑自行车到达良乡东关路口时,城管的执法车横在107国道通往城东市场的公路上疏导交通,城东市场方向上空浓烟滚滚,巨大的烟柱犹如美国灾难中的龙卷风一样盘旋天空,烟云密布,遮天蔽日。当我赶到永林菜市场时,只见火光冲天,烈焰腾腾,那熊熊大火疯狂地四处乱窜,肆无忌惮地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并伴有"噼啪、噼啪"的爆炸声,强大的热浪灼烧着人的脸,使人无法靠近,刺鼻的焦油味令人窒息,远处由远而近地传来消防车尖锐的警笛声,随即赶到的消防官兵,快速敏捷地进入火灾现场进行扑救,并设置警戒线、疏导车辆和引导围观的群众。那看热闹的群众没有一千也得有八百,俗话说: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真是这个道理。
当我经过重重阻碍,绕过层层的人群进入永林菜市场时,火灾现场经过数十名消防官兵和城东市场工作人员的奋力扑救、火势已基本得到控制,火灾现场已不见明火,但仍有浓烟从烧毁的店铺废墟中冒出,废墟中浓烟弥漫气味刺鼻,消防官兵冒着危险,在废墟中排查隐患。
因为火灾,市场搭建的彩钢板结构的店铺经过大火的烧烤、发生大面积坍塌、一片狼藉,临街的连通店铺已被大火烧的面目全非,只剩下变形的铁皮,店铺内的物品已奇形怪状,烧毁的电动车框架,自行车残体、变形的空调机、破碎的坛坛罐罐和酒瓶,零散的香烟,火灾中抢出的液化气瓶,遍地流淌着积水与酱油、辣椒;调料混合的黄的、绿的、红的液体。
被大火烧毁店铺的店主,有的站在自己店铺前,望着一片废墟,目光呆滞、面无表情;有的边收拾抢出的物品,边唉声叹气怨气重重。最让人同情的是位卖烟的女店主,蹲在地上望着满店铺的狼藉和惨状,失声痛哭、泪流满面、令人感到无限的悲哀。
这场大火共烧毁十几家店铺,其中包括卖自行车、厨房灶具。鱼虫花卉、烟酒店、宠物店、粮油店、烧烤店、日用百货、铝合金装饰,其中还有一家彩票点,这家彩票点从未出过大奖,这次彩票点本家却中了火灾大奖,火大发了。我敢说全良乡的彩票点也没有过此等大奖,本彩票点独此一家。好在此次火灾没有人员伤亡,也算不幸中的大幸了。这火灾是白天要是晚上,后果不堪设想。
最让人感到欣慰和庆幸的就是我了,我那文友书店离被大火烧毁的烧烤店只有三米之遥,这真得的感谢城东市场的工作人员和及时赶到的消防官兵,是他们的奋勇扑救,使火势得到了控制,使我的文友书店逃此一劫,使得我十几年的卖书成果和家底,得以保全,真心地感谢他们,致敬!
您准说是我福大命大造化大,拉倒吧,您呐,我经历的那些倒霉事,要是跟您讲,您一定会鼻涕一把,泪一把,痛哭流涕的。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地方官员,安全监督、公安消防、城管、工商,一波连一波,走马灯似的检查研究讨论。我们这些幸存的商户,每日里诚惶诚恐地小心翼翼,把心悬在嗓子眼上,过着不知天黑的日子。终于有一天盼来利好的消息,永林菜市场及周边建筑属于违章建筑、强拆,我们幸存商户忐忑不安的日子到头了。
2013年6月18日凌晨四点钟。我从睡梦中惊醒冥冥之中感到有种预示,这个预示和永林菜市场有关,我急忙起床穿衣,没有与熟睡的妻子打招呼,出门骑上自行车奔向永林菜市场。
远远地便听见,永林菜市场方向有钢铁撞击的声响,我看到永林菜市场周围黑压压的人群,一群身穿黑色服装的黑衣人,外三层里三层,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把永林菜市场围了个水泄不通、疏而不漏,两台大型挖掘机正在拆除被大火烧毁的临街店铺,而永林菜市场的商户、住户,正在紧张地抢搬店内的货物,这就是传说中的强拆,这个凌乱不堪的市场,拆了也罢,以免后患。
我进入市场,打开店铺,整理准备搬迁的书籍和货物,并打电话通知妻子、弟弟和同学叫他们过来帮忙,等待过程中,有一位领导模样的青年人走进店内:“师傅怎么就您一个人。”我没好气的说:‘市场通知我们商户今天晚上搬完,你们怎么大早晨就拆呀,这么不讲信用。’青年领导和气地说:“是市场通知错了,您别急,我们帮你想办法搬,您搬到哪里。”
阳台上的茉莉花开了,开得清纯,开得宁静,开得淡雅,而一缕一缕的香气,却不由自主地在空气里氤氲着……
当初咬着牙买下这一套房子时,我暗自里最得意的就是这一个奢侈的半月形阳台,有七十多平米,而且又临着汤汤北去的湘江。记得刚搬家那会,我本想再狠一回心配一张仿红木的长条桌,面对湘江书写大字,可妻子菊儿不知怎么却迷上养花了,大大小小的坛坛钵钵摆了几十上百个,虽无什么特名贵的花种,但春夏秋冬的各色花卉却应有尽有。
那是在茉莉花浅浅地盛开的日子里,我只要偶有闲暇便像着魔似的会来到阳台上,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般陪着花仙子们唱起《好一朵茉莉花》来。任歌声在茉莉花的馨香里流淌着,奔放着,然而每当唱到“让我来将你摘下 / 送给别人家”的时候,我的心便不由一颤,似乎就有了一缕一缕的惆怅,在记忆的深处被抽了出来……
童年和少年时的往事,是多么地令人怀想哦。
老家的小镇上,有一家莫姓裁缝铺。
莫裁缝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都出脱得漂漂亮亮。小镇唐家观人称她们是资水三朵花。
大姐莫莉花,二姐莫桔花,三姐莫槿花。
莫裁缝是读过私塾的,是个为人行事颇讲究的谦谦君子,给女儿取名自然也就很讲究,都是按照女儿出生的月份,挑选了该月份最美的花朵给取的名字。
“我叫莫莉花。四月间出生的。”小镇的孩子启蒙迟,上学的头一天,八岁多的莫莉花挎着父亲莫裁缝亲手缝制的小书包,微仰着头,大大方方地向镇小的老师自报了尊姓大名。莫裁缝很绅士地站在女儿的身后,笑不吱声,心里是颇有几分得意的。
“好漂亮哦!就和你的名字一样。果然是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哩!”老师双目一亮,由衷的赞叹脱口而出。老师姓殷,是下放在镇上的知青,刚从省农大毕业就过来了,是小镇上学历最高的教师。
“殷老师您才真漂亮呢!又是大学生,肚子里装满了墨水。”听到殷老师由衷地赞叹自己的女儿,莫裁缝就忙接过了话茬。他说的也是真心话。
殷老师的桃子脸就更红了,她把薄薄的下嘴唇撮过同样是薄薄的上嘴唇,吹了吹额前的刘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大叔您见笑了,你家莫莉花今后会比我更有出息哩!”
“那是!那是!”见身后挤满了家长和儿童,莫裁缝忙拉着女儿的小手退了出来。
“我小名叫栀子花。是井湾里的。今年八岁了。”我姐姐紧跟了上去,像一只活泼的小喜鹊喳喳地嚷着。人群中瞬间就荡起了笑声。
“又是一朵花呵!你的大名呢?”老师也笑了。
“廖栀子。栀子花开的栀子!”姐姐是井湾里的小美女,奶奶送姐姐去唐家观镇小报名,三岁的我也吵着闹着去了。也就是那一次,莫莉花的名字便在我幼小的心里生出了根来。
唐家观与下游的井湾里相隔三里左右。同饮着一江清碧的资水。我的姐姐启蒙读书后,每天一早就跟随着邻家的同学们往唐家观镇小赶,下午放学后,又三三两两地结伴回家来。他们背着母亲或奶奶缝制的小书包,手里拎着一个饭盒,开开心心的样子特令人羡慕。
“我也要跟着姐姐去上学!”姐姐和莫莉花是同桌,俩人特要好。每年寒暑假,姐姐总是会邀请莫莉花到我们家里玩。我也特喜欢同她们一起玩了。姐姐上三年级那年,快满七岁的我有一次硬是吵着要当姐姐的跟屁虫。
“明年吧,明年你就可以启蒙了。”奶奶顿了顿又说:“要是你爸爸当年不去部队耽误那几年,你也该早上学了呢!”奶奶笑得满脸都是瓣,一手拉住我,一手像赶鸡似地让栀子快点跟上其他的同学们。
二
奶奶每月里都会带着我到小镇唐家观去一两趟的。
家里来了客人要去沽酒,没有了煤油,没有了盐,也得到唐家观镇上去买。
从家里出发,过了门前九峡溪口的联珠桥,沿着一条溯江而上的官道,也是纤道的弯弯曲曲的小径,远远地就望见匍匐于资水北岸的小镇唐家观了。那是多么繁华的小镇啊,南杂百货,山珍河鲜,剪纸风筝,琳琅满目;臭豆腐干子,白嫩豆腐脑,糖油粑粑,粟米棕子,糯米青团,应有尽有,看得我眼热嘴馋,口水咕咕地含在嘴里,时不时还滴到了衣襟上。
“看把你小嘴给馋的哟!”母亲病逝后,奶奶既当祖母又当娘,她心疼地说着,就忙从怀里掏出了一个小小的手绢包来,一层一层地打开,拿出几个硬币,给我买了几个糖油粑粑饱口福。可遗憾的是,待我快要启蒙读书时,守了半辈子寡,含辛茹苦了一辈子的奶奶却匆匆地走了。而且姐姐她们班级的学生们也早就作鸟兽散了。姐姐栀子只念过完全小学后就去了龙塘卫生院学护士,跟在没有妈妈照顾的爸爸身边。莫莉花姐姐据说也没有继续升学,而是跟随莫裁缝女从父业了。
姐姐去了龙塘卫生院学护士后,莫莉花姐姐就没有再到我们的家里来过。为了巩固这个残缺的家庭,刚满十七岁的哥哥黎晖也便早早地成亲了。嫂子石榴花比我哥大两岁,就是临村祠门口石岩匠的女儿。嫂子是一个没进过校门的人,却把所有的希望全寄托在小叔子我的身上。
在我们老家井湾里,做女人是很苦很累的。眼看着“双抢”在即,男人们就一个个地都走光了。为赚回几个买农药化肥的救急钱,他们只得把家中及田里地里的农活全部留给了婆娘和儿女们,自己却赶着去给洞庭湖沿岸的产粮区抢收抢插当禾客。我哥哥黎晖当然也去了,他是井湾里的一条壮实汉子,凡外出做拉锯的解板匠,或抢收抢插的禾客等艰辛活,是绝对少不了他的。用村子里恒山伯的话说:“黎晖不去行吗?我们这一支人马中,不就是这一根年轻的擎梁柱子!”奶奶去世后,我心中崇拜的偶像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哥哥黎晖,另一个便是嫂嫂石榴花。
我在哥哥嫂嫂的羽翼下度着失去了奶奶庇护的童年和少年岁月。
是夜,星星在瓦蓝瓦蓝的天幕上闪着,耀着。我却总喜欢在这样的时候唱响着那一首关于星星的童谣:“青石板 / 石板青 / 青石板上钉银钉/ 夜里发光亮晶晶。”悠扬的童稚声与蛙鼓的大合唱,在山村夜晚的水月间明明晃晃地流淌着。
那同时也是我嫂子最忙碌的夜晚。
我倚堂屋的门槛坐着,努力地唱着童谣,给堂中切着猪草的嫂嫂石榴花作伴。可唱着唱着一双眼皮却愈是沉重了,撑也撑不开呢。“我又不怕个么子,都半夜了,还不睡去啊!”嫂子已经不下三次五次地催着我。赶忙揉了揉眼睛,我回过头,装成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说:“我不困嘛!”嫂子就甩了一下散在额前的乱发,边切着青嫩的猪草,边叹了声游丝般轻微气,“唉,你呀!”嫂子心里一定很清楚,强打着精神的小叔子,为的是替她分担些许寂寞。
灯盏里添过两次的煤油也快燃尽了,灯芯的光亮,由白转红,堂屋里看着看着就暗了。嫂子似乎是有所察觉的,三下两下便把碎细的猪草用撮箕撮进灶屋的大锅里,然后,嘱我将昏黄的一豆灯光吹熄,她自己就坐在灶门口生火煮着猪潲。
柴薪很干,灶火正旺,火舌从灶口直往外舔,嫂嫂那黝黑的脸膛,被红红的火光辉映着,像是抹上了一层五色的油彩。我顿时觉得,嫂嫂原来是如此地端庄而美丽。然而,嫂嫂竟叹了口气。她是家里的长女,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都是她帮着母亲拉扯,如今嫁到了我们廖家,又照样是她忙里忙外,风里雨里,劳累得身心疲惫是无疑了。在我们井湾里,流行着这么一句俗话:长兄当父,长嫂当娘。此话于年幼的我来体会,便是愈知其中深意的。我真想扑上前去,安慰嫂嫂,并且告诉她:“嫂嫂,我也是满七八岁的人了,会给你做一个好帮手的!”但我终于没有说出口来,怕嫂嫂反而骂我是个傻小子。顿时就有一种愁绪,在我幼小的心里缭绕着。
三
我最初认识的字,是“天、地、君、亲、师”。那是写在我们家神龛中间的神柱牌位上的,烫着金,辉煌得很哩。父亲偶尔回家时,就会把我举过头顶,一遍一遍地念给我听,可我那幼小的一颗心,并不懂得其中的含义,而且常常走神,总是想起我姐姐的同桌莫莉花姐姐不久前来我们家说过的,“等姐姐也学会裁剪了,你就穿姐姐亲手给你缝制的新衣服好么?”我已记不清那是第几次见到莫莉花姐姐了,但是在我的心里,她是有着天上神仙姐姐般漂亮的。
后来我也终于到了入学的年龄,嫂子石榴花领着我去报名认老师,并且悄悄地告诉我:“她叫殷老师,也是你姐姐的老师,是教学生认字、做人的。”偷眼看那位我幼时见过的,被称为殷老师的人,我心里一愣:殷老师原来还是这么年轻,这么漂亮啊!
铃声响了,我跟着同学们涌进了教室。第一次进校门,心里充满着好奇,一双童贞的眸子溜来溜去,只想着要分辨出哪一张课桌是莫莉花姐姐和我栀子花姐姐坐过的。
“同学们好!”殷老师脆脆的声音响了起来,把我的目光和思绪也拉了过去。殷老师大大方方的,清了清嗓门,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我姓殷,叫殷桃花,以后,你们就叫我殷老师罢!”
那一天,殷老师穿一件袖口同领口均卷着白边的黑色短袖衬衫,着一条隐格的淡蓝色裤子,乌亮的长辫梢上扎一对火红的蝴蝶结,白里透红的桃子脸庞上两个浅浅的酒窝满盛着甜甜的笑意。她的出现,顿时使几十双童稚的目光灿烂无比,嬉笑打闹的教室里寂静一片。“从今天起,由我担任你们的班主任兼教你们的唱歌课和图画课。”脆亮的声音如泉水般淌过来,溢满了孩子们小小的心湖。殷老师接着说:“你们都是小镇上和山村里的孩子,是蓝天同大地的宠儿,对于小小的教室,一时还习惯不了的。今天的唱歌课就搬到野外去上……”仿佛是异口同声,大家雀跃着欢呼:“好啊!好啊!”便紧跟着殷老师来到了学校南边的一片绿叶婆娑的香樟林子里。只是,孩子们很长时间也不明白,学校为什么在开学的第一天就安排殷老师为我们这一群蒙童上唱歌课呢?
那是一个秋阳高照的爽晴日子。有风儿徐徐地拂过,从翡翠树叶间筛落的阳光,带着浓郁的香樟的气味,在孩子们的身上、脚边,蹦着、跳着。殷桃花老师说,“同学们,等你们真正地懂得音乐了,就会感觉出音符就是这个样子的。是鲜活的。是带着香味的。”孩子们都静静地听着,很是入迷,却并不懂得老师话中的意思。殷老师在说这一番话的时候,淡淡柳叶眉下的那一双眸子,格外地明亮。比蹦着、跳着的阳光还要明亮。
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殷老师教唱的第一首歌,是我们也同样熟悉的一首儿歌。歌词是这样的:“雄鸡尾巴拖几拖 / 山里的娃儿会唱歌 / 不是爹妈教给我 / 是我自己聪明捡的歌 / ……”但是,这一首平素唱得滚瓜烂熟了的儿歌子,一经殷老师的口中唱出来,却是那样地动听,那样地韵味十足。有三五只小山雀栖落在香樟树的枝柯间,叽叽喳喳地,它们莫非也在学着老师的歌唱么?那一次,殷老师还教孩子们唱了另一首歌:“长城外 / 古道边 / 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 / 夕阳山外山 / ……”唱着唱着,夕阳当真就滚落进西山的那一面去了。我同样还记得,我的一颗蒙童心是感到了沉重的,只是一时间说不清缘由。我真希望姐姐栀子花和莫莉花也在同学们中间,但一双清澈的眼睛把前后左右都扫了一整遍,哪有她们的身影哦!
四
当然没有忘记,那是镇小放农忙假的一天早上,我是被一阵紧似一阵的打稻机“嗡嗡”的轰鸣声碾醒来的。揉了揉惺忪的双眼,一定神,心里便喊了声糟了!太阳都晒屁股了!盛夏的阳光,穿过窗纸的破洞射入房中,银毫子般跳着蹦着,是火一般的灼人呢。我慌忙下床到阶前张望,金波翻滚的稻浪中,队里的十多名妇女正在抢收。她们已割倒约两亩的稻子了。嫂嫂没有在割稻的行列,她是生产队里的妇女队长,无论做什么工种的农活,都总是捡最重最累的干。那两位脚蹬打稻机、手搂着禾摊子正在脱粒的妇人当中,有一个就是我的嫂嫂。
我一路猛跑着进入田中,完全没有顾忌泥水是否湿了衣衫,仄身一插,便挤在嫂嫂与同样是在脱粒的岩成嫂嫂中间,气喘吁吁的,帮着蹬起打稻机来。嫂嫂没有拒绝我,只侧身望了一眼,什么也没说,便继续着手中的活计。汗珠儿在嫂嫂的脸颊上串了线似的滚落下来,她身上的衣衫已无一根干纱了。
太阳像轮火球,一个在天空悬着,一个在水田里浮着,人就如同置身在火炉了,加上稻飞虱叮人皮肉,稻芒刺人眼目,还有那吸血的蚂蝗也不时侵犯……哦,我在唐家观镇小读书时念过不下百遍的那一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诗,与此情此景中,就觉得根本无分量了。
这样的时候,我见嫂嫂仰脸看了看炫目的天空,太阳已经当顶了,她就大声地说:“大家歇一歇脚吧,要回去吃午饭了。”打稻机的嗡嗡声戛然而止。嫂嫂说歇脚,而手却并没有停下,她顺势拿过一只篾筐,双手嚓嚓地将谷粒往篾筐里填,一筐满了,又接过另一筐……不到半小时吧,禾桶四周的十多只篾筐,就已经全都装满和泥带水的新谷了。嫂嫂是分秒必争地拔出插在禾桶旁的那根扁担,并且招呼另外几名体魄强壮的妇女说:“趁太阳正烈,我们赶紧把出了桶的谷子送到大队屋坪去吧!”自己就率先挑了满满一担,低一脚高一脚地走出泥田了。浑浊的田泥中,嫂嫂踩出的脚凹里正冒着气泡,三个,五个,花朵一般呢。
所谓“双抢”,即“抢收、抢插”。那是一环紧扣一环的。晒完谷子回到家中,嫂嫂只胡乱扒了一碗剩饭,就复又率领队里的妇女们到麦湾冲扯秧去。上午收割后的稻田里,已经有留守在家中的唯一男劳动力岩保叔在吆牛“打糊滚”(打糊滚即夏收时一种耕耘的名称),那一个个短短的禾篼,全被糊滚搅上来的泥浆压住,水田里,是一派淤泥的。
“都到麦湾冲扯秧去啊!”担任妇女队长的嫂嫂嗓门也大得出奇。
“扯秧去噢!”妇女们回应着,也全都出了家门。
选择了麦湾冲播种秧苗是很有理由的,这地方,上午向阳,下午阴凉得很,偏西的日头被一线黛色山脉遮挡着,在麦湾冲扯秧,可以说是“双抢”时的一种享受。只是,不一会儿,农妇们脸颊上复又渐渐渗出了汗珠,已经干了的布衫,也渐渐被汗水浸湿……原来扯秧同样是一种很费力气的劳作。我就站在嫂嫂旁边见习,只见她双腿一前一后叉开,腰杆弯成桥拱的形状,手却左右开弓,嗖嗖嗖一阵水声响过,两手一合,就在眨眼的工夫,一把青翠如烟的秧苗就抛在身后了。这样呆呆地看了一阵子,我终于忍不住说:“嫂,让我来试试吧!”“你要试试?”紧傍着嫂嫂的岩成嫂接过话茬:“等你长出粗毛了再试吧!”秧田里顿时爆发出喧天的欢笑声。我是闹了个大红脸的,偷眼看嫂嫂,嫂嫂也笑得前仰后合呢。笑声过后,嫂嫂冲我正色道:“怕没有你呷苦的时候?还是先练一练弯腰功和腿脚功吧!”我有些不服气,也大人般叉开两腿,弯腰就扯起秧来,可是秧苗还未扯上一小枝,腿肚子就酸了,腰杆也如断了一般难受……我隐约觉得自己的脸色一定纸一样惨白了,嫂嫂见状就摇了摇头,说:“你以为五谷粮食就那么容易呷的吗?”
山冲里有凉风拂过来,我不由得打了个冷颤。嫂嫂也一定是腰杆发痛了,空出一只泥水淋漓的手来,轻轻地捶打背脊。泥水溅落着,星星点点地,就落在嫂嫂的那件粗蓝布衬衫上。看着看着,我就觉得,嫂嫂的粗布衬衫变成了她做新娘时穿的那件花衬衫了。“嫂嫂,你好漂亮噢!”我在心底里由衷地赞叹着。这样的时候,岩成嫂抬头看了看天色,尔后侧过身子对嫂嫂石榴花说:“呃,怕是该起秧了吧?”嫂嫂点了点头,立起身,又一次履行起妇女队长的责任来:“石山婶和岩保婶还有恒山伯娘,你们到大队屋坪里收谷子去,其余的,把秧挑到段上田垅里,插完了散工回家呷晚饭。”见我还不置可否地站在她身旁,便说:“呆着搞么子,帮石山婶她们收谷子去嘛!”声音粗爽,却深含爱意。
五
时间过得真快,又是一个学期过去,唐家观镇小再一次接纳了一批启蒙的新生。殷老师照样还担任着全校四个班级的唱歌同图画课老师。那样的时候,我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学会了唱许多新歌,一下课就唱,放学回家的路上也唱;学会了画许多图画,教室墙壁上画,学校操坪里也画……童稚的世界,充满了歌声,涂满了色彩。殷老师的学生们是多么幸福和快乐啊!
同学们活动的天地更加广阔了。上图画课的时候,为了节约纸张,殷老师征得校长的同意后常常就把同学们领到资水江边的沙滩上练画画。汤汤东逝的资水,清清粼粼,在水中游写着自由体诗句的鱼群常成了孩子们临摹的对象,还有往来江中的帆船,船上的艄公同水手,以及从孩子们身边经过的负重的纤夫……都成了我们图画中的景物。沙滩是上帝赐给孩子们的画布,我们尽情地在这块硕大无比的画布上任意涂鸦,慢慢地,慢慢地,居然能够把眼前的景物画得愈来愈真切了。“仅仅画得像还不行,这还只是走出的第一步,”殷老师舒展着淡淡的柳叶眉说,“因为,艺术的真实并不等于生活的真实。艺术要融入自己独到的思想,要有深远的意境。”怎么会是这样呢?刚刚以为自己已经成为画家了,又说我们还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殷老师准是看出了同学们的疑惑了,就笑笑说,“先休息一下吧,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活动了。”立时,几十位同学就作鸟兽般散开,在绵软的沙滩上打滚,游戏。
时值初秋,夏日的暑气还很稠酽,有几位年龄稍大一点的男生便悄悄溜进了江中游泳。那样的时候,殷老师正坐在江边的一棵树荫下想着心事。她的坐姿真美哟!白里透红的桃子型脸庞上有甜甜的笑意流淌着。老师一定是沉浸在美梦中了,她是在想象着我们这群山村和小集镇的孩子脱颖成为了歌唱家,成为了画家么?我再一次陷入了蒙童的遐思中。
然而乐极生悲,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那几位悄悄溜进江中游泳的男生中,有一位名叫牛儿的同学已经被江湾的旋流卷进了江心,待同学们发现时,牛儿已经精疲力竭,小脑袋在激流中一仰一仰地就要沉入江心了。“出大事了!牛儿快要被淹死了!”同学们的呼喊声把殷老师从甜梦中惊醒过来。说时迟,那时快,殷老师立时弹起,连衣带裙便冲向了江中。殷老师是识水性的,她从小就同驾船的父亲在资江里生活过。只见她双臂挥动,如一支离弦的响箭,浅蓝色的裙子同江水融成了一色。仿佛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殷老师就托住了正被江水呛得“啊扑、啊扑”的牛儿……
牛儿终于得救了,在快到下游崩洪滩的入口处爬上岸来。然而,学生们最亲最敬的殷老师却被崩洪滩汹涌的激浪卷走了。“快来人哪!快来救我们的殷老师啊!”我的声音率先响了起来,顿时,江湾里童稚的呼救声响成一片。但是,美丽的殷老师却不见身影了!闻讯赶来的人们从很远的下游才追上被激浪卷走的殷老师。这时,她已经永远地失去了青春和美丽,仰躺在由牛儿家自愿捐出的一副棺木里,双唇乌紫,脸色惨白……
大人们一片惋惜地说:“殷老师是因为心急没有来得及脱掉皮鞋,吃水后的皮鞋太重,使她双脚无法施展才遭厄运的。”
我至今还能清楚地记忆起殷老师出殡的场面来。小镇唐家观和井湾里凡是能够走路的男女老少全都出动了,人人胸前佩戴着白色的小花为殷老师送葬。手捧着殷桃红老师遗像的牛儿走在出殡的最前面,随后是刘校长、蒋老师……人们全都低垂着头,流淌着悲怆的泪水,恸哭声震撼着汤汤资水两面的群山……
殷老师就安葬在我们家屋后左侧的金鸡岭。站在高高的金鸡岭上,能清楚地听到镇小叮叮当当的上课铃声。
六
在经历了奶奶的病逝和殷老师的早逝,尤其是在龙塘乡卫生院当医生的父亲被打成黑帮后,我倏忽便觉得,人生原来是如此无常,美好的事物居然是那么地容易失去。我小小的心中也就曾一度布满了阴霾。成天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晚上回家作业也懒得做了,早上的晨读懒得练习了。
“瞧你这个没出息的样子,天会蹋下来呀!”见小叔子我一早起来又在望着一江资水发呆,嫂嫂石榴花就实在有些忍不住了,劈头盖脸地对着我吼道。
我着实吓了一大跳。正待我慌慌张张地想要进屋取书包去镇小上学时,嫂子又喝道:“今天就别去上学了,就这点承受能力,亏你还是个伢儿!书读得再多又能够做成个么子事嘛!”
我傻傻地望着眼前这个平时对我呵护有加而又目不识丁的嫂子。眼眶一热,泪水就险些儿淌出来了。嫂嫂的脸庞更加黝黑了,腆着怀胎七八个月的大肚子,腰间系着的粗布围裙像兜满了江风的帆篷隆起着,为了给她的小叔子我挣钱交学费,白天照样上山下田挣工分,而一早一晚还要扛着锄头背着竹筐去挖山药,去采金银花,不就是指望我能好好上学读书,长大了能有个好前程么?我终于止住了即将夺眶而出泪水,啪地一声跪倒在嫂嫂石榴花的面前:“嫂嫂,我知道错了!”
“哪个要你下跪啊!男儿膝下有黄金,嫂嫂指望的是你能长成一个经得起风雨,担得起重担的堂堂汉子!”嫂嫂慌张地把我拉了起来,心痛得真想要煽我几个响亮的耳光。
也就是那一次,嫂子石榴花居然脱口说出了一句让我铭心刻骨的文雅话来:“无情男子非好汉!我小叔子今后肯定会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我似懂非懂地连连点着头,心里就满是阳光了。
从童年到少年,仿佛是一夜间的事。
睁开惺忪的眼睛,再去唐家观镇小读书时,我似乎就有了更多的发现。走过弯弯曲曲的小径,到唐家观街尾的口子上,便是七个平平整整的青石板台阶,尔后就是五栋依山临江的木屋。这一段木屋的前面是没有吊脚楼的,而是用枕木铺成的悬空街道,外面是用上等杂木做成的临江护栏。人在上面行走,低头就能看到汤汤流过的澄碧资水。终于有一天,我就这么走着,快要接近吊脚楼的街巷处时,耳际便忽然响起了“吱,哒哒哒”的缝纫机的歌唱声。那是流泉飞瀑的声音,那是百鸟啁啾的声音……想着想着,我猛一抬头,不小心就被一双隔窗的水汪汪的明眸怔住了……
这就是莫莉花姐姐。这就是我天天都想见到的莫莉花姐姐。
“是黎稼弟弟吧?都长这么高了啊!”明明亮亮的声音就追了过来。我居然紧张得连头也不敢抬,一溜小跑着就远远地走开了。再经过这一扇窗户时,我总是勾着头,虽然连做梦也想碰到那一双水汪汪的目光,但又害怕自己会不小心就掉进到那两个神秘的深潭……也就是从那时起,少年的心中就无端地生出了几许朦胧的惆怅。
十三岁那一年,我总算有机会名正言顺去见莫莉花姐姐了。“我们去请你莫莉花姐姐做新衣裳吧!”姐姐学护士出师后,直到十七岁才被正式招进龙塘卫生院,也终于领到了第一笔工资,她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给我扯了一段蓝仕林布,让我穿着这一套新衣服去跟随堂叔学做蔑匠。我把所有的激动全压在少年的心中,大大方方地跟随姐姐进了莫裁缝的家门。却没有见到莫莉花。
“你找莫莉花呀?”莫裁缝不无遗憾地说:“她同母亲去江南外婆家了。”我的脑海里“嗡”地一声,但心里仍很紧张,总觉得有一双水汪汪的眼睛就在身旁。
“是啊!好几年没见到老同学了!”姐姐说着,就把手中的那一段布递给了莫裁缝。“那就只有麻烦莫伯伯了,她还亲口承诺过要给我弟弟做衣服哩!”
我木木地杵在那里,心里七上八下,郁闷得喘不过气来。
“来来,小少爷把腰杆挺直了,莫伯伯给你量一下身材。”莫裁缝说着,就拿出塑带尺在我身上比了一比,然后把姐姐带来的蓝仕林布轻轻一抖,便平平整整地铺开在裁衣的台子上,只见他顺势拿了一块划片,横竖斜勾地划了几下,手起剪落,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块整布料裁剪成衣和裤的雏形了。
我就是穿着这身衣服去跟堂叔学蔑匠跑江湖的。
临出门的那一天,姐姐早早地就起了床,把崭新的衣服送到我的房间,还借着窗外溢进来的晨光,把衣服抖开,边看边夸赞,“你看看,这衣服的针脚缝得多密致,肯定是大美女莫莉花的缝纫机缝成的。”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兴奋,我一跃而起,便麻利地穿上了新衣,还有意地挺了挺年少的腰杆,说:“姐,你看我像一个男子汉么?”姐姐似乎敏感到了些什么,笑笑地说:“你今后也娶个像莫莉花姐姐那么漂亮的女子当媳妇啊!”一语道破天机,我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又或许姐姐根本就是无意,话音未落,便旋风般地去了厨房,帮嫂子石榴花做饭去了,留下一串咯咯咯地笑声陪着自称是男子汉的我偷偷地乐了许久。
七
那样的几年里,我一颗多梦的少年心却是快乐而充实的。
“学徒学徒,什么事都得学着做!”嫂子石榴花每次都会苦口婆心地告诫我。“知道了,我会做好的。”我理解嫂子的苦心。
虽然,我跟随师傅做蔑匠包工活,是在资水中上游的老山界上,寄居的东家是由卖竹子的生产队安排的,而且是自带干粮和干菜,还得自己学做饭菜,晨起给师傅打洗脸水,摸黑收工还要清扫场地,最后还得把洗脚水送到斜端着一根竹烟竿、翘着一双二郎腿的师傅面前,然而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厌烦。心里头盼着的就是干粮干菜快吃完时,师傅能委派我回家去取粮草。
“师傅,粮食快吃完了呢!”我把暖暖的洗脚水送到师傅的面前,怯怯地提醒着说。
师傅吸了口烟,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
“我给您洗吧!”为了得到师傅允许我回家取粮食的恩赐,我极尽讨好之能事。
“你去打听一下看,这几天有便船就回去一趟嘛。快去快回啊!”师傅总算松口了。
因回家的路途遥远,来去总是得事先联系好资水跑长途的便船。
一切安排妥当后,那一天便是我的节日到了。
早早地起床,穿上平时压在枕头底下由莫裁缝家裁剪的,而且肯定是由莫莉花缝制的蓝仕林布衣服,就赶到江边等侯便船启锚开船。
“依哟嗬――!”船佬大一声吆喝,船就开了。资水汤汤,江风习习,两岸景致甚是迷人。船佬大悠闲地操作舵柄,时不时就扯开嗓子喊起了粗犷的野歌子来:
对面大道上如花的女子,好漂亮
你可睁大水汪汪的眼睛
望一眼船上的俊俏郎
郎学杜鹃啼血声声喊
喊不应岸上如花的娇娇女好心伤
……
声声如诉,字字如泣。而年少的我却心不在焉,只是眼巴巴注视着前方,看是否快到小镇唐家观了。船过马歇滩,我便迫不及待地请求船佬大靠北岸莫裁缝家门口的莫家码头停一停。还未等船头靠岸,小小少年便纵身一跳立在码头上了,也来不及向好心的船佬大挥手作别,便一路小跑着拾级而上,为的就是能从莫莉花工作的窗前虔诚而过……然后,怀着一颗踏踏实实的少年心步行回家。
“你叔叔回家啦!你叔叔回家啦!”我老远就望见嫂嫂石榴花怀抱着小侄子站在门前向我招手了。
我就又是一路小跑,立在嫂子的面前,恭恭敬敬地叫了声“嫂子”,尔后就把胖嘟嘟的小侄女抱了过来,走到门前的石榴树下,唱起了即兴自编的《芬芳满天涯》的歌谣:“淡雅栀子花 / 素洁茉莉花 / 血色樱桃花 / 灼灼石榴花――”我忽然就停了一下,感到似乎还遗漏了一朵什么花似的,但当我看了看自己抱着的两岁都不到的小侄女甜甜地笑着的样子,又立马接着唱了起来:“女人都如花 / 芬芳满天涯 ……”
八
茉莉花又开了。开得清纯,开得质朴。是啊,我真正有资格面对面请莫莉花做衣服的时候,她已经初为人妻了。也就是那一次,让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狼狈,而又令我终生难忘!
其时,我已经跟堂叔学徒年满三载,可以正式脱师从艺了。脱师后我想要做的头一件事,是多么地令人激动而又令人怀想哦。在学徒的那几年里,师傅每月会给我伍毛钱的理发费,而我却为了省钱一咬牙去剃光头,每月就能有三毛钱的积累,再加上三年来每逢过大年师傅发的小红包,到小镇唐家观布店里买一段当时流行的草绿色布料该是切实可行的。我当然知道,自己潜意识里是想着去莫裁缝的店里请他女儿莫莉花做一件体面的军便装。然而,没想到手头的积攒刚好只够交布料钱。
“您再算算看,是不是算错了!”我清点出所有的整钱和零钱,接布料的手就有些发抖了。
“不信任我呵?你自己算嘛!”营业员一脸横肉,把算盘往我面前一推。
我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从井湾里去小镇唐家观布店途中的复杂心情。快接近街尾入口处裁缝铺时,老远就听到了缝纫机的“吱,哒哒哒”的歌唱声,那样的时候,我的胸腔就像是怀揣着一只小兔子,心砰砰砰地乱跳着,但我终究没敢抬头,只一心想着买了布料后堂堂正正走进裁缝店,理直气壮地请神仙姐姐莫莉花为我做一件流行的军便服,并且还假设了许多种与她见面时的美好场景。
可口袋里却掏不出付做衣服的手工费了。
我怀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懊恼和失望的心情悻悻地往回走。那是初夏的一天,一连几日暴雨刚刚放晴,资水陡涨了好几丈,倾泻的江水一浪高过一浪,从两岸冲下的枯木杂草,时而垒成喜鹊窝,又时而摆成一条长龙,唐家观下游入口处的护栏边,站满了望大水的人群。我却一点看热闹的心情也没有,只顾埋着一个十六岁的圆圆光头往家里赶去。但没有想到的是,刚走近莫裁缝店门口的时候,一个甜甜脆脆的声音就飘了过来:“呃,小帅哥,做军便服是吧?”循声抬首,我险些儿一脚踩空。原来是那一双自己做梦也想碰到的水汪汪的眸子在笑笑地盯着我。此时,我肯定是手忙脚乱,一脸窘态的,但也就是那一抬首的瞬间,我想象中的神仙姐姐和现实中的莫莉花,便牢牢地定格在我年少的记忆深处了:鹅蛋脸白白净净的,两个浅浅的酒窝里,涨着红晕,盛着微笑;水汪汪的清澈双眸中,一尘不染;偶一眨眼时,两缕柳叶眉就颤了一颤,没有一丝儿惆怅;一头刚剪过不久的齐耳短发,在江风的吹拂下,一根两根地飘动着……我一时语塞,不置可否地腼腆笑着。莫莉花就像看穿了我的心思,忙大大方方地说,“进屋吧,进屋啊!”便轻捷地走在前面,把我领进了裁缝铺。
也许,是为了驱走少年的尴尬,莫莉花接过我手中的布料,一边比划,便一边同我道起了热乎的家常,她说:“才几年不见啊?就不认得姐姐了!”顿了一顿,她又接着说: “这身衣服啊,就算是我履行当年的承诺免费给你做吧。”话语声就像泉水似的,在我忐忑不安的心间淙淙流过。我就只是一声不吭地听着,我能说什么呢?那些懵懂童年的稚语,情犊初开的少年心里话,全都只能是深深地藏在心里,到老来休闲看天边燃烧的夕阳时独自品味的。正这么想着时,布料就裁剪成形了。“你看看,多帅气噢!”莫莉花说着,还有意拿着裁剪后的布料把我领到长长的穿衣镜前,让我自己从下到上打量了一翻。我微低着头,装成毫不在意的样子,一双黑亮的眸子却总是不自主地跟着镜中莫莉花的身影梭来梭去的。莫莉花一定是看出什么了,“扑哧”一声就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哪有这么追着姐姐看的啊!”手中的布料就飘落到地上了。我忽然就觉得,眼前的这一位神仙姐姐,也许真的就是我上一辈子或下一辈子的亲姐姐哦。
在那一个初夏的夜晚,我终于领略到了失眠的感觉原来也可以是那么地美好。
窗外月色如水。从窗格里泼洒进来的银辉,在我的床前漂浮摇曳,如少年的思绪。一定是有夜风儿在轻拂着,窗外的树影也在微微地摇动呢。忽然就闻到了茉莉花清雅的馨香了,一颗少年的心,也就渐渐地平静下来。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入睡的,但那一夜所做的那一场少年美梦,却始终清晰地记得:踏着曦微的晨光,我独自爬上了后山,就循着一缕一缕的香气,于万木丛中寻找着初绽的茉莉花。曾听姐姐栀子说过,在资水中下游一带,其实有着许多种类的茉莉花,但于初夏开放的却只有被乡人们俗称为香魂或木梨花的一种。且一般夹生在春夏里蓬勃生长的灌木丛中。虽是贱生,却很特别,每一枝桠上所开花朵都是单数,通常是一朵或者三朵。我想,那就只采摘一枝一朵的吧。那一朵说不准就正是神仙姐姐莫莉花的花魂呢。也就是在那一场梦里,我终于把一枝滚动着清亮晨露的茉莉花,虔诚地送到了神仙姐姐莫莉花的手中……
哦,虽然是梦,但梦由心生。少年的心于是就这么安安稳稳地放下了。
……
人人都有少年时。而在我多梦的少年季节里,在我的记忆深处,划出一道道如纤痕般痕迹的,不也是美好的事物么?我不禁又想起了自己即兴编成的那一首《芬芳满天涯》的歌谣:“淡雅栀子花 / 素洁茉莉花 / 血色樱桃花 / 灼灼石榴花 // 女人都如花 / 芬芳满天涯 / ……”
是呵,一路芬芳,芬芳一路,芬芳满天涯……
父亲,我们之间不能见面已经快三个月了。我知道,你此刻正躺在故乡这片我们都熟悉的也是我们为你选定的山坡上休息。山坡位置较高,既能看到远方那些连绵起伏的山头,又能看到几里外山脚下那条弯弯曲曲悠悠流淌的小河。选择这块地的时候我们就想,这里可以让你站得更高些,从而可以看得更远些,心胸放得更开阔些,这样下辈子你就不用那么心事重重,愁肠百结了。
这对你的一生非常重要。而令我感到万分遗憾的是,你这辈子偏偏解不开这个心结。你的一生是在太多的愁绪里度过的,你的病,也因为这种愁绪而彻底板结――你离开了我们温馨的家,永远地住在了这片寂寞的荒山上。
从去年六月初检查出你的病情,到你住在那片山坡上,整整半年,我们兄弟妯娌几个就一直被梦魇笼罩着。从北流到南宁,经过几家医院的检查和复查,最终确认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心如刀割,背着你偷偷落泪。想你才58岁,却已有39年教龄,人也不算高龄,做了一辈子的乡村教师,离光荣退休还有两年,却到了病危时刻。我们不愿意相信,可无法否认,那种整天仿佛患了痴呆症一般的模样,谁人能理解我们的内心。
医生也许都无法解释,但是我们却敢说,你的病是几个原因造成的。首先,你本身就具备了形成这种病的一种病源:患有乙肝小三阳,却一直没有因此而重视,而去想办法治疗。早些年我们家境困难,除非身体很明显地生病,谁也不会想到去吃药、去检查、去预防。近些年,许多机关单位的人们都加强了保健意识,一年一度甚至多度组织到医院检查身体,可就是没见过你学校组织一次老师去作检查。日子就在你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中过去了。
其次,你的病还源于你不是一个开朗的人,至少在我上初中以后你就是如此,可能你以前也是,但是我上初中以后才显得更自觉地记事,所以也就记住了你的寡言少语,记住了你的严肃苛刻,也记住了你的一腔心事。
二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在老家小学做民办教师的你和做农民的母亲就长期肩负着供养三个儿子读书、供养这个家柴米油盐的重担,家境一向显得窘迫。常常一个星期才吃一顿饭,吃上一次猪肉,其余每餐几乎都是能照得见影子的稀饭,间或有一顿红薯、芋头。幸亏那时教师子女就读本校还能免掉学费,你的负担就减轻了一点。
我上初中后,小学享有的那种优惠自然就没有了,而且需要缴交的学杂费比小学多得多,家里本来就困难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了,每个学期都要向亲戚借钱才能交清学杂费。我和二弟读高中的时候,三弟也进了重点初中,我清楚地记得,那年我们三兄弟三百多块钱的学费和伙食费是你向一位在广东做了老板的远房侄孙借的,这位侄孙的父亲也就是你的侄子当面说你:“借这么多钱,我担心你的孩子以后还不起啊!”如果是别人听了这句太伤人自尊的话,可能二话不说就走了,可你沉默了许久,终于说:“还得起的。”后来你跟我们说起这段往事,承认说当时听了那句话之后的确也想一走了之,可你实在是不知道该去哪借来这么一笔钱了。第二年春天,你和母亲看着自己最小又是最聪明的儿子因为家贫而从初一春季期起辍学,你们足足有大半年时间为这事唉声叹气。家道的艰难,让你一个乡村知识分子颜面全失,无可奈何,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人生的悲哀。
1992年秋天,我因为没有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而只好读了那种需要支付很多费用的委培生。当时学校有规定,要拿着委培表到当地县政府盖章后才能上学。本来我说好自己一个人去办,但你生怕我把事情办砸了,一定要陪着我去。当我和你走进县政府办公室找到那位管理公章的领导时,我永远忘不了他睥睨着我们说过的那句话:“你读这个书是没有用的,白读的,回来不会有单位要你!”我当时被他这盘冷水泼得全身冰凉,你也在一边默默无语。章盖好了,我们走出政府办门口,你说话了:“儿子,别听他乱说,好好读,会有出息的。”我牢记你的话,在大学里我没有像别人那样沉迷于吃喝拍拖,而是苦读专业,特别是培养出了一门专长,毕业后回到县城顺利地找到了工作,数年后又调进了市委办公室。在你感到欣慰的时候,我也想起当年政府办那个人说的
话,有一段时间我很想找找那个人,但是我忍住了。“儿子,别听他乱说,好好读,会有出息的。”我把你当年说过的这句话当成了一种风度,一种涵量,更是一种鞭策。弹指一挥间十五年过去了,一直到如今,我也没有打听过那个人。
一年后二弟也被迫无奈地读了自费大专,这段时期是我们家最困难的时期,我每年的培养费用和学杂费加起来要五六千块钱,二弟每年的费用也差不多。我们两兄弟每年的学杂费都是你和母亲一点一滴从一家人的嘴巴里省下来的,还有就是硬着头皮再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再厚着脸皮年年向亲戚借的重债。
三
尽管三弟很快就务农了,但是家境依然困难。到了后来,光靠省吃俭用和厚脸皮借债已经不能支付起对我们来说算是昂贵的学习费用,年近五十的母亲只好像一个打工妹一样,离别了你,也离别了我们,去了六百多公里外的东莞,在那位你曾经多次求他借钱的侄孙那里打工,他在东莞承包做水泥纸袋,母亲在那里每月领取六百多块钱,合着你的除掉家里吃用剩下不多的一点工资,每月准时寄到学校给我,一部分又给了二弟。不久,三弟也跟着我那位做了建筑包工头的小学同学、也是你当年的学生去深圳打工,家里就剩下你一个光杆男人。我知道,你一个农民式的民办教师,也有着自己一个农民式的自尊,农民式的志气,没到真正的艰难时刻,是不可能让自己的相濡以沫的老婆离开身边远走他乡的,当然也不想让因为贫穷而失学的才十六岁的小儿子外出卖劳力做建筑工。
母亲和我们三兄弟不在老家的日子,你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既要做好你的本职工作――民办教师,又要做好你的副业――上完课回家当农民。你在世的时候和去世之后,邻居叔伯们都多次向我们兄弟仨说起你的早出晚归,说起你一个人总是早上就做好了中午甚至晚上的饭菜,中午和晚上回来热一热就吃。你上午早早起来喂了猪,去学校的路上扛着一把铁锹顺便给田里的稻子看看水。当然田工并不就是扛一把铁锹到处走走那么简单,不上课的日子,你还要挑担施肥,清除田草。每天中午和晚上回来还要再各喂一次猪,然后才将剩饭菜加热,一个人在厨房里坐在偌大的旧餐桌旁,埋头吃着那点米饭,夹着那一小碟青菜,也是在默默地品尝着一个人在家中生活的艰辛和寂寞。
正是想到了你的处境,每年暑假寒假我和二弟都要早早回来陪着你。更多时候你是独自一人在家忙碌。许多时候我曾想,要是当年你和母亲给我们添一个妹妹,你就不会那么孤单了。但事实是除了我们兄弟仨你再没有儿女了。曾经有一些好心人在背后形容我们家:“家里唯一的女人去打工,三个儿子又不在家,剩下一个大老男人守家,真可怜”。那真正是你一生中既当教师、又当农民的尴尬岁月,也是狼狈岁月,而且这一当就是两年。我想,你中年时期就已畸形弯驼的脊柱可能就是那时候累成的。
尽管,有一年农忙时节母亲和我们都赶回来了,但你依然是一位犁地耙田的好手,挑秧担谷的勤人。这种好把式就是你在九十年代初民办转正后也一直保持着。想起那年将近年关,你转为公办教师后,母亲和你的三个儿子都在家,你一脸的高兴劲儿,直说:“做了二十多年的民办教师,今天终于获得转正了,工资高了一大截,这下可好了。”你那种苦尽甘来的渴望和想当然,令我们感到多么的欢欣啊!
但是生活并没有因为你转了公办就有太大的好转,家里依然困难,我和二弟的学费依然还要向别人借一部分。这时,你除了辛勤劳作之外,似乎表现最多的就是寡言少语了。在家里,你总习惯坐在屋檐下的那张小木凳上,捧着一根水烟筒“噗嗒噗嗒”地抽,一直抽到烟雾缭绕,烟屎满地,偶尔搭理一声母亲的提问,此外就没有更多的说话。从那时候开始,我们更加确信你是一个心事很重的人。
其实想想,我们也基本明白你的心事。你一直都为家里紧巴巴的日子操心。作为一个十九岁就当上民办教师的农民,虽然一个月领的是二十来块钱工资,可在那时你却是村子里许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羡慕甚至眼红的对象,我们也曾经为此感到骄傲,不光光是因为你吃工资,更因为你是一位人民教师,包括你岳父母在内的许多人还亲切地称呼你为“教师佬”。一些你早年教过的较早有出息的学生对你也非常尊敬,有的暴发之后还多次来家里探望过你,塞给你钱。你也曾经为他们敬重你而眉舒目展。在我的记忆中,这时候的你才是最开心的。
教师虽然光荣,但是却很清贫,不久以后你就难堪地面对着这种窘迫。时代不同了,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也会随之改变。随着外出打工机会的增加,许多没有读过多少书的青年相继发财,并且陆陆续续在村子里建起了漂亮的楼房,当年那些曾经羡慕你的同辈人,这时候却因为和你儿子差不多同龄的儿女有了出息而得意洋洋。而你的三个儿子,一个大学才要毕业,一个刚刚进了自费的大学,为了学费还要你和母亲四处奔走求人,一个却因为家里拮据而从当时的乡重点初中退了学。于是一些风言风语就来了,什么“一家都是读书人有什么用”,“想当读书王呀”,让你和母亲以及儿子们心情沉重。望着自家那几间泥砖瓦房,那已经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几座简陋瓦房,你的目光是忧郁的,可我也读出了坚毅。许多次,一家人围在餐桌前吃着粗茶淡饭的时候,你看着我们兄弟仨说:“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了,这时候读书的就只能继续读书,回家的就要当好农民。”“读书的要坚持,要有发奋之心,在家的也不要自馁,可以一边当农民,一边学点技术,譬如跟我学中医,也可以出外打工。”你的话不多,但是我们已经深深地认识了其中的意义,可能这也是一条道理。家在农村,许多时候我们只能面对现实,或者说遵循着冥冥之中的一种宿命。其实这命也是由我们制造的,刚开始的时候就注定下来了。所谓的宿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物质的决定,也就是家境的决定。所以我常常想,我们这些生在农村的孩子,走什么路既是自己的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父辈的决定。因为父亲你的坚持,因为父亲你的默默之中的鼓励,我们的脚下就走出了一条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路,也是一条像故乡的山路一样曲折的人生路。
农村人的现实通常是那种能够吹糠见米的现实,这与城里人的现实不大一样。当我初中毕业考不上重点高中,而我又不忍心在那么困难的家境下复读时,你已经为我考虑了今后的谋生之道,那就是教我学医,以你自学的医术教我背起了医书,我至今还记得那篇《汤头歌诀白话解》:“诸药特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令你意想不到和感到欣慰的是,三个多月后我去复读了,并且在第二年考上了县重点高中。而你教我背熟的那篇歌诀,虽然我不行医但肯定会记忆终生。
我小学一到三年级你都是我的班主任,教语文。你是我的爸爸,更是我的老师。我的学习成绩不够稳定,贪玩,你对我总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迫切。长大后我才知道,你一直对你的三个儿子寄予着深深的期望:走向城市,不用在这个偏僻乡村过种田人的生活。毕竟,那时候的农村的确太穷了。和我一起读小学的农村伙伴们后来大多数都务农或者出外打工,只有我读了大学,毕业后又进了机关工作。这在我们那个遥远偏僻的小山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其实想想,我的资质实属平平,除了作文稍稍突出外,我十多年的读书生涯乏美可陈。能有今天体面的工作和生活,全靠你平常的严厉要求和坚持不懈的培养,比如我和二弟考上普通初中后你坚持要我们复习考重点初中,考上普通高中后又要求我们复习考重点高中。我们本属智力平凡之辈,许多农村伙伴读着读着就辍学了,我们今天能有体面的工作全赖你和母亲长期把我们磨砺而成。我对你的感恩同时超越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恩。
四
随着你民办转公办,几年后我又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家境也终于逐渐地好转起来了,读书的债务已经逐步还清。这时候在老家起房子就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也是一项迟来的决定,因为当时的泥砖瓦房已经破烂得基本不能住人了,而旁边早已楼房林立。我深深知道你和母亲的心事,因此我说服了妻子,把当时自己工作五年仅有的一点积蓄全部投入到家里建房之中,房子即将入住的后期,面临着再也无钱简单装修的困境,望着你一脸的愁容,我咬咬牙再向朋友借了一笔钱。虽然那年仅仅起了一层,但入住新房子那天,你眉开眼笑的样子,让我又一次看到了你今生的最开心的面容。
我羡慕别人家的父亲总是笑口常开,即使家里一无所有也是一个乐天派,比如你的堂哥,我的十三伯父,终日靠拣些破烂也可以乐呵呵地换酒喝,而今他年近七十身体老当益壮。不像你,房子还没忧心完,又开始了子孙之忧。我和二弟属于自由恋爱,女方的娘家十分开通,结婚的时候我们都基本不用付什么彩礼。当时你知道后,也曾为此松了一口气。等到三弟也结婚后,你眼巴巴看着的就是等来三个孙子。可是我们让你失望了,兄弟三人都只给你添了一个孙女,这对养了三个儿子的你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打击。在左邻右舍亲兄堂弟的嘲笑中,你更加沉默寡言了,每当他们聚在一起话中有话时,你总是选择低头走开。对你的几个儿媳似乎再也没有以往的热情,你还常常跟母亲说起我们的不争气,甚至还说我娶错了人,娶了一个新疆那么远的说普通话的老婆,连探一次亲都那么难。我妻子也曾为此生你的气,但最终还是表现了识大体,每次回老家都对你恭敬有加。你也不是对我的女儿不问不理,小伊丽是在2005年春节期间真正懂得走路的,而正是你在地坪上一步一步地教她学会了行走。当然,你日夜想着的还是抱一个孙子,有一次你对我们母子四人说:“为这事我肾都忧凹了。”你的忧心忡忡的确也让我们兄弟几个诚惶诚恐,已经辞掉单位工作做了乡村医生的二弟为此还动员妻子冒险再怀胎(二弟的妻子患有糖尿病,生孩子就有生命危险),终于如愿以偿生了一个男孩,从此你有了一个真正的孙子。你蹙紧的眉头稍稍舒展了一点,久违了的笑声又从你的嘴边悄悄滑落,你在亲兄堂弟们的面前也有话可说了。但也仅仅是舒心一点而已,你对我的处境尤其感到不满意,因为你一直希望我作为全家仅仅的一名国家干部能有一个儿子,这样对祖宗才是一种荣耀,你的脸上才会更有光彩。但是父亲,注定今生我要让你失望了。
父亲,我是你一个不孝的儿子,我没有让你的希望变成现实,你注定只能在忧愁里把一种虚空守望。你当然是对的,因为你属于现实,属于不能逃避的人间烟火。细想一下就会明白,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民或者农民式的人还没有从根本上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特别是当这种束缚还笼罩在社会保障不是很健全这个背景中的时候,农民或者农民式的人要求按照他们的意志愿望去达成一种几千年的传统目的就是情理之中的了。基于此,我们的社会是否不要过多地责怪他们,而是从变革自身来适应他们,导引他们,从一种很人性很人情味的途径抵达他们,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曾经那么顽固的父辈其实也是很开通的,由他们而派生出去的农民或者农民式的人其实也是拥护改革的,当然也是现实的,是现阶段体制之外精通人生追求幸福一生的当代人。
我想,我的父亲你当然也应该属于这一类人。而且,你在坚持这些无可厚非的观念的同时,一些传统的优秀品质你也坚持着。作为一名乡村教师,你曾经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甚至在身体多次不适的情况下,在单位数年都没有组织过教师体检的情形下,你还坚持站在讲台上。就是检查出患了绝症之后,你在我们没有告知的情况下,在镇教育辅导站和学校领导同意请假的情况下,也坚持了三个多月按时上课、按时值班守夜,一直到你终于没有更多的力气去学校。那时你的肝癌已经扩散到全身,腹部肿大且疼痛每天都在折磨着你,你隔不够12个小时就要服一粒吗啡片,睡在木床上,你已经瘦骨嶙峋,再也无法起身。
你的同事还记着你。他们中的好几位在你走后,曾多次跟我说起:“梁老师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我们都很敬佩他。”自从知道你患了重病之后,学校的领导就批了你长假,同事们都劝你回家休息,到医院治病。在你走的前一个月,你的同事两三次集中来家里看望你。就在你走的前一天,校长还带着全体教师来看你最后一面,那时你虽然双眼还能睁开,却已经不省人事,老师们面色悲伤,校长大声呼唤你的名字,你却毫无反应。最后,他们放下一袋猪肉、一袋水果和一袋面条,还有两百块钱,黯然离去。
你的学生也还记着你。他们跟家长说起你教书有耐心,讲得清楚明白易懂。你生前教过的六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在知道你身患重病之后,也数次三五成群来家里看望你,小小年纪的他们,也从做农民的父母爷爷奶奶那里讨来了几块钱,凑起来给你买来了一些水果、滋补口服液,还有猪肉。你将要走的一个星期前,一班的班长林明还和同学凑钱买了一支漂亮的黑色英雄美工笔,另外用稿纸包了八十多块钱,还附了一封信送给你,怕你不要他们的东西,这个班长和十来位同学把东西放在你放药的桌子上就跑了。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在信里说:“最近,天气冷了,您要多穿衣服;人老了,不要太逞强;不要多到高处。……老师,你知道我们的心儿吗?您可能会以为,我们现在学习很好,不会爱戴您,不会敬仰您,不会想起您。其实,您可能错了,我们一班,可(您)不知有多么想您回来教我们。在信旁边,您可能看见了一支钢笔,这,可能不算是什么,但里面有着我们对您无比的崇敬、爱戴。您那带布(着)温柔的目光在我的脑海中,是怎样擦洗,也不可能洗得干净(去)的。啊,老师,快回来!我们一个班,可有一期快毕业了呀!您可要看着我们毕业呀!您可要看着我们走向成功之路呀!我们的心里话可有个没完!老师,我们敬爱的老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别看那些孩子才十岁出头,那种善于体谅人的心思还是很强烈的,还有,他们也看出了你平日的多思,不够开朗,所以在信后说出了那么强烈而美好的祝愿:“祝您身体健康,心想事成,开开心心每一天!”
孩子们的话语饱含着多么美好的愿望,却也像刀子一样剜割着我们的心。因为我们知道,你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虽然你从教已达39年,但你的生命却像差两分就及格的考试成绩一样,永远定格在“58“这个不能算是及格的数字上!
五
还在三年前,我们作为儿子儿媳的就多次催你做身体常规检查,你总是推托着说:“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嘛,检查多麻烦,又没有时间。”或者说:“一个班就是两位任课老师,走了一位就肯定给另一位添麻烦了。”我有一次气鼓鼓的,抢了你一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还真的想当焦裕禄啊?”说归说,可一次也没办法把你劝下来检查。前年夏天,在医院工作的妻子有一次回乡下时发现你明显瘦了,担心你有什么大病,就三番五次打电话催你赶快进城检查,我也打了几个电话劝你,还说了一些硬话,你拗不过儿媳和儿子,终于勉强下来了,但是才抽了一次血,做了一个胸透,你发现儿媳为此付了六十多块钱,又听医生说暂时没发现大问题(其实要发现大问题还要等做了B超和CT检查后才能知道),你就不高兴了,说儿媳:“根本没有什么大问题嘛,花那个冤枉钱干什么?”等到儿媳去开了检查单子过来,早不见了你的身影。一直到下班也没见你回来。下班回家一打电话到乡下,电话那头传来的竟然是你不以为然的声音!
你的固执还表现在为了房子的事和你的三个儿子争执上。我们老家早几年建的那一层房子因为墙体裂缝而很难再住下去了,去年8月开始我们就一直讨论着拆旧建新,结果你和我们在房子的设计上产生了分歧,好不容易统一了大部分意见,但在客厅和楼梯走廊的大小上你一直坚持己见,认为我们把客厅和楼梯走廊留得太大,占掉了其他房间的面积。尽管你反对,房子的设计还是按照我们的意志进行。后来你就一直闷闷不乐。现在想想还是我们不懂事,我们应该按照你的意思去做,那样才不会惹得你生气,而你的病是最不能动气的。
真的,我们作为儿子的做得实在是太不够了。我总是想得自己太多,想自己的前途,想自己的理想,想自己的小家,借口单位工作忙,很少回一次乡下老家看看你。更为可悲也是悔恨的是,二弟作为一位医生,竟然也没有留意到你的变化,对那种闻之色变的绝症看不出丝毫预兆,没有一点儿警醒。二弟每每和我们谈起这些,常常追悔不已,痛恨自己这辈子白白学医。三弟虽然长年在家,但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和警醒,也没有做到该做的预防。今天,任由多悔恨也抹不掉我们的痛心疾首,人的生命不可能第二次重来,我们的悔恨是一生一世的忧伤。
实事求是地说,现有医疗体制的不健全,那种只有住院患者才可以报销医疗费的规定,那些昂贵的检查费用,使许多农村学校的困难教师不敢踏进医院大门。当然,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做儿子的不够尽心,也因为你的固执,因为你的不爱惜自己,你错过了很多次控制病情的机会,也是错过了很多次延长生命的机会。去年六月的检查,也是我们听了从乡下进城的母亲说的话:“你爸爸一天比一天瘦了,总说不想吃东西。”闻及此,我和妻子二话不说,找了一辆车子回老家就把你拉下来了,结果一检查,你的病已到了晚期。
六
你是母亲一生的男人,母亲却是你一生最恒久的女人。你在母亲嫁给你之前曾娶过一个女人,终因为她没有生育而被你遗弃。母亲最初的愿望是嫁给一位城里人,因为别人说了你的许多好话,她最终选择了你。你和母亲曾经为了一些不是生计的问题争争吵吵,一段时间甚至双方都很不愉快。但从经年累月看来,你们还是有感情的,我在读小学的时候,睡的一张床紧靠你和母亲的床,有很多次我半夜憋尿醒来,都偷听到了你们一些恩爱的话语,虽然我那时候还懵懵懂懂,但已经能够让我记忆终生。
我还在读小学的一年,母亲因为患了脑血管疾病奄奄一息,你到村公所打电话叫县医院救护车,因为路程较远,你在等待的过程中心急如焚,当救护车历经一个多小时来到家门前的路边时,是你急急忙忙地背起母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走下门前一百多米又陡又窄的石板路送她上车。当母亲终于转危为安时,你站在病房外热泪长流。
好不容易等来工资提高了,你便经常从工资里拿出一些零花钱给母亲赶圩,虽然每次都是五块十块的,很少超过二十块。但就是这一点点钱,也足以让这个当年差点儿没嫁给你的女人高兴和幸福上一阵子。
母亲是在2004年7月被我接进城为我们带小孩的,从那时候开始,除了逢年过节,或者是家里有事,母亲才回一趟乡下老家。小别胜新婚是对年轻人说的,但是结婚将近四十年的你们也为这句话做了注脚。村里人曾经多次告诉我,母亲每次坐班车回老家,不管是大包小包还是两手空空,到了村小学门口下车后,你总是用摩托车搭她回去,进城时又是你用摩托车送她到村小学门口上车。村里的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说你们:“看他们老俩口的样子,不比年轻人差呢!”特别是到了你的后期,这种接送就显得一次不落,因为你总是不时地打电话给母亲,询问何时又回去。你是不是生怕母亲回去不告诉你而错过了接送,哪怕仅仅是一次?
母亲作为一个没有上过什么学没有什么知识的农民,她对你的爱却富于生活的启迪。打检查得知你患了重病后,我们一直不敢向她透露你的真正病情,可她常常盘问我们,每次我们都巧妙地搪塞过去了。但是看着你一天比一天瘦下去,直到几乎咽不下任何流质东西,她为了你的病情愁眉苦脸,甚至泪流满面。当你快要不行的时候,母亲甚至焦虑地让我们抛弃了医院的救治,而去求救一些江湖游医。你三次住院治疗的那些日子,本来我们三兄弟和妯娌们都想天天送饭的,可许多次母亲都是坚持让自己送。我们出门有摩托车,可她出门却要打三轮摩的,为的是尽她作为一位妻子的责任。往回走的时候为了省几块钱,她竟然不顾自己腿有病,一步一步地沿着足足有两公里的街道往我家走。正因为我们看到了这点,你决定从城里回到乡下继续治疗后,我们也决定让本来一直替我们带孩子的母亲回到你的身边,当然也是回到你的心里。而我们已经上幼儿园的三岁的女儿,我们夫妻就只好自己接送哄带了。我们只是想让母亲在你最后的日子里不留下太多的遗憾。
七
在我对你一生的记忆里,你是不会哭的,父亲。在病魔残酷地折磨你的那些日子里,我们没有看到你哭,就是日夜守候在床榻边的母亲也没有看到。一直到了你将走的前一个星期,我和二弟带着各自的爱人孩子回来探望你,看到你已经米汤都咽不进去,瘦得不成人形,头发几乎要掉光的样子,你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和我们那几个并不怎么懂事的孩子有气无力地说了几句话,我强忍着几乎要夺眶而出的眼泪。因为工作确实很忙,也因为家里拆了旧房子盖新房子,家里仅仅剩下两间可以住人的瓦房,一间你和母亲住着,一间三弟一家三口住着,我们当天回来,当天又要回城。父亲,曾经学过医的你肯定知道自己患的是什么病,也肯定知道自己已经余日无多,就在当天,我坐在你病榻前的小矮凳上,用我所想到的人生道理劝说你,也就是尽量含蓄地劝说你把人生看得开想得透时,你冷不丁说了一句:“我知道我要去哪里了的,人总是要走那条路的,你们到时候不要搞得太复杂就行。”父亲,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又一次想哭了,可是当着你的面我强忍住了。你这句看似想得开的话语,实际上是一把狠狠地抓住我的心的铁爪。天色傍晚的时候,我深深地看了你一眼,转身离去准备回城。也许人真的是有预感的,我预感到这一次离别回城可能是我们跟你的最后一次见面。当我转身离去前凝视着你的那一刻,对你有无限的留恋,心头有无限的酸楚,还有无限想说又来不及说的话语。你唯一的孙子和两个孙女满口稚气地说着“拜拜”,和你挥手道别,当时你嘴角是有一丝笑意的。但是后来母亲告诉我们,在听到我们乘坐的小车走后,一辈子坚强的你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过后我想,你那眼泪的含义是颇为深刻的,你肯定哀惋我妻子没有给你生下一个孙子;你仅有的一个孙子还不够两岁,注定今生连你这个爷爷的容颜都无法记住;你也肯定哀惋你的三个儿子还在创业的初始和艰难之中,这辈子你再也无法看到我们今后怎样摸爬滚打的样子,再也无法看到我们兴旺发达的时候。
尤其痛惜的是,那天,果真是你最后一次和我们见面和说话。一个星期后我们被母亲悲痛的话语召唤回来时,你已陷入了严重的昏迷,第二天你就与世长辞,任谁大声呼唤你都没有知觉和视觉了。
真遗憾啊,父亲!作为儿子,我们很想在你最后的那些天里日夜守候在你的身旁,但是母亲坚持要和你在一起,坚持不肯搬出房间,同时我的工作很特殊,三天两夜就要加班,于是就没有坚持呆在老家陪你。母亲是在你将走的前一天被我们力劝后搬出来的,其时你已经陷入昏迷,眼睛睁得很大很直,身边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大声呼唤你,你却毫无知觉。但是当母亲走进房子,泪流满面地伸出手最后一次抚摸你的额头和脸,并且轻轻地呼唤你的名字,叫你保佑儿子、保佑全家人时,你竟然奇迹般地眨动了两下眼睛,眼角渗出了两点细细的浊泪。父亲,你在没有知觉的状态下竟然还会哭,你是不是弥留之际的一点点清醒?你为什么要哭?你肯定是想到了自己即将一别阴阳,你还那么年轻,实在不甘就此离开人间,更要紧的是,从此再不能看到你的三个儿子怎样创业,再不能看到你没有给过什么福享的母亲。
我一直认为,母亲虽然不是你的第一个女人,虽然几十年来你们也有不少时候争吵,但你是从心底里爱着她的。这除了从数十年来你的一些言行可以知道外,还能从你弥留之际的表现看得出。许多目睹过和你同类病情的病人挣扎的人都说过,像你这种病到了后期,大多数病人因为疼痛会把床板都捶断,有的还会跳楼自杀。而你呢,睡在房间另一侧的母亲虽然经常听到你的喊疼声,但那仅仅是低声的。有好几次深夜,母亲因为你的太过安静而出声问你疼不,你也只是低低地回答:“有点疼。”母亲后来回忆说,看你吃药呕吐时眼泪一滴一滴滚下来的样子,你当时肯定是非常疼痛的,但是你不大喊,那是因为你怕吵醒母亲休息,怕增加母亲的心理负担。
有一件事,母亲一想起来就会哭,这也是在你走后我们才得知的。6月初检查出的病情,到了8月你就凭着了解和直觉知道了,但是你一直在你几个儿子面前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房子拆旧建新时我们请了村里的风水先生,也是我们家的亲戚陈文和帮忙选日子,事后我们才得知,你曾经偷偷地对陈文和说:“我得了绝症了,这几个月来,我几乎每晚睡不着。我最多能撑过这个年,新建的房子我是住不上了,要是我还能住得上,我是不会同意孩子们把客厅搞得那么宽的。”又叮嘱文和说:“你千万不要把我的话告诉仁惠(我们母亲)知道,我担心她经受不起,会很伤心。”
一直以来,没有上过什么学的母亲面对种种不顺,总是用她的信念构建起来的方式来阐述这个世界。比如,自从知道你病了之后,她心事重重地一次又一次去询问算命先生,又一次又一次地满怀希望地去请她认为能够行使法力的人帮忙驱灾,我们平常给她的零花钱,我可以说起码有一半以上被她拿去办了这些事。母亲通过这种不可理喻的方式为你祈祷,也是缓解她心中的忧愁。好几次,我看到母亲请人做过那些法事之后,她的心灵总有一段时间的安宁,或者说心存侥幸。尽管我们都知道母亲心灵的虔诚,但是上苍依然不为所动,还是要你撇下她走了。
你走了,我们根据农村的风俗用了五天时间操办你的葬礼,这五天五夜也是最折磨母亲的日子,她几乎没有合过眼。母亲卷缩着靠在床头,一次又一次的以泪洗面,伯母婶婶一帮女人们在床边轮流陪她开导她,母亲只是在差点咽不过气的哭腔里翻来覆去说一句话:“辛苦一世,什么福都没能享受上……”那些天,本来就有冠心病的母亲哭得我心胆欲裂,她的病情几次发作,我们事前为她准备好的一瓶速效救心丸几乎全给她吃光了。我终于见证了一个人可以一夜额发全白。她既在哭你的命苦,哭你一辈子操劳没得到什么享福就走了,也令人惊奇地不时告诉我们葬礼上的一些必不可少的步骤和附加上去的环节,包括一定要我们买一整套你在冥间使用的房屋、小车、电话手机、衣被鞋帽,还要焚烧大量的纸钱。母亲还流着泪对我们说,你们的爸爸在世时是一位老师,走了也要让他在阴间过得体面一点。她的许多反复叮嘱在平时我们也曾听别人说过,曾经不以为然,但出自母亲之口我们是凡话必听,凡事必做,比如她叮嘱我们在你身体还有最后一点温暖时为你穿上一套新鲜干净的衣服,为你买一双崭新的皮鞋,可惜因为村里的代销店没有而只好买了一双解放鞋。这些实在是她老人家在极度悲痛之时表露出的对你的深厚感情。一些按照农村风俗该送给你的东西我们都送了,为的是让你走得体面一点。要知道,五十八岁在农村实在算不上高寿,因而只有那些高寿的人才能享有的一些礼节和步骤就很难得到族人的同意。正是因为母亲的哀泣和督促,我们兄弟三人终于克服了一些困难,统一了一些人的思想,为你制作了得到村里村外全族人赞同的流传子孙的轴幅,那上面记录着你艰难而又不算平凡的一生。
从母亲的身上你能想到一些什么吗?父亲。一个真正爱着男人的女人是从宽容和勤劳走来的。我摆出这样的观点其实也是想向你说明白,女孩也是很不错的孩子,比如你的大孙女铧允,活泼而早早懂事,你在世时她隔三岔五就会打电话给你请安,二孙女秀凤,小小年纪说话像个大人一样有意思,就是你不常见的三孙女我们的女儿伊丽也是一个聪明而倔犟的孩子,有一段时间她天天拿起电话就说:“我要打电话给爷爷!”社会上女儿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的事迹太多了。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我们的精心抚养,她们都会成为一个自尊、自立、孝顺和有事业心的好孩子,她们也肯定会成为你最满意最放心的好孙女。
我们兄弟仨你就更不用担心了。我有我自己的事业,而且我一向做得很好,二弟的生意渐渐兴旺,三弟也在农村经营着田亩果林,间或做一些生意。重要的是我们兄弟妯娌很团结,互相关心,一呼皆应,对母亲都很孝敬。你应该相信我们的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我还要对你说,像你这一辈的人大多数都是些奔波忙碌的人,在国家战争时期和困难时期度过童年时代,在国家动荡时期度过青年时代,在国家改革开放时期度过壮年和老年时代。而且你们都生活在农村,享受的机会当然就更少一点。和你出生成长的这一辈,有的儿女发财了,但是来不及享福就走了,这是自然规律;有的儿女还没有发财,可一样是过一天算一天,最终也逃不出自然规律。你们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一个时代的必然,也可以说是一种规律,既然是必然和规律,我们就无法改变它们,而只能适应它们。何况,你所创立的这个家,现在我们正牢记你的教诲,发奋自强,越来越好,这个家也成为了一个受到别人尊敬的家。我们当然痛心你走得太快,眼看着好日子来了你却走了,可是想想,不少与你同辈的人更加困难,甚至一生都没有享过什么清福,这样想过之后,悲痛就会减轻一些。
八
父亲,我可能犯了一项弥天大罪,一项人神共愤的恶行――我把你活埋在了荒山上。真的,我一直有这种罪恶感。我是唯一看着你落下最后一口气的,也是第一个泪流满面地哽咽着告诉兄弟叔伯们:“我爸爸走了。”当我讲完那句话后,你的亲哥哥我们的伯父叫我们兄弟仨轻轻地把被子盖过了你的头部。从那一刻开始,大家都承认了你的死亡,叔伯兄弟们开始操办你的丧事。可是我,虽然明明看着你走的,但是心里一直有一种你其实没走的感觉。我甚至感到,那些远亲近邻卖力地操办着的事情,全是因为我一句话开始的,我是宣布你走向另一个世界的人。那么,我的责任就显得太大了。由此我几天来都在想,我是不是看错了?是不是宣布错了?在你身体很弱的时候宣布你的不幸消息?如果是这样,我就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人,一个不可饶恕的人。这种感觉,在两个多月已经过去后,依然萦绕在我脑海。我恍惚记得,昨天还看到你清瘦而鲜活的面容,今天的一个什么时候你还会出现的吧,或者是在明天的一个什么时候,说不定你就蓦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但是一直没有。他们抬起你上山的那天,我是很想送你到山上的,但是按照农村的风俗,规定作为你大儿子的我和大儿媳的明月只能送出门口,然后下跪目送你远行。那天,梁贵和祖南他们都去送你,我和明月一起下跪着,明月一手抱着小伊丽,一手挽着我的肩膀,我们泪流满面地目送你在一阵一阵的鞭炮声和哀乐声里远去。
一个多钟头后,他们埋好你就走了,按风俗我们去你的坟前复山(当天的祭祀),我们虽然跪着拜着泪也流着,烧两柱红烛点五柱香,焚一大把纸钱衣帽车房,却怎么也不愿相信你已被埋在下面;就是农村风俗的三七日到了,我们又一次在你的坟前叩首、流泪,犹不相信你已经入住九泉。
可是,两个多月已经过去了,你再也没有在我们面前出现。看样子,你是真的走了,可能永远地走了。村里人说过,一个亲人走后会给活着的亲人托梦,告诉自己在世时未了的心愿和要求。于是我便一直留存着一种幻想,幻想你托一个梦给我,在我的梦里告诉我今后应该怎么做。可是,至今你也没有托给我这样一个梦。
倒是我经常想起过去时光中我们跟着你在一起的那些往事,那才是像美梦一样美好的东西。我记住了满天繁星和一轮月亮。夜色像牛乳一片笼罩在老家门前的河面上,河面隆起一大片的石头石板,在其中的两块稍大而且平坦的石板上,分别睡着你和我,有时还有二弟和三弟。往往一觉醒来,月挂中天,星河遥远,你拉起我们就下到河边,在流水平静的河湾里一把一把地拉起一挂渔网,又一挂渔网,随网而来的,是活蹦乱跳的大鱼小鱼和我们兴奋的嚷嚷声。那些日子,我们几乎每晚都能打上十来斤鱼,除了留给自家让我们足够解馋外,就是叫我一斤两斤的送给左邻右舍。这样,我们家的菜盘里除了常有的一碗青菜外,还有被母亲煎得金黄喷香的河鱼。
我记住了那些在弯弯山路上行走的岁月。当我们还在童年的时候,我们总是跟着你到大山上打柴,山路崎岖,本来你肩上就扛着一把八九十斤重的木柴,而我仅仅扛着二十来斤,但是走了一大段的下山路后,我已经累得双脚打颤,于是走十来米就要放下木柴歇一歇。经常扛着重担走下山路的人都知道,过多的歇息反而会动弹不得。你扛着重担,就是在我们歇息的时候,你也不会放下肩上的木柴,而只是在儿子的身后扛着站着,一直到我们扛上木柴重新走路为止。许多时候,你干脆一手挽着肩上的木柴,一手拎起儿子的木柴,让儿子就在前面空手摆臂走着。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想到的并不是你的吃力劳累,而是想:我们的爸爸力气多大呀!
我记住了跟你第一次去县城的情景。那时候镇上通往村里的还是一条乡村小道,我坐在你的单车后座兴高采烈。毕竟是没见过世面,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我看到拖拉机和汽车以为是什么庞然大物,吓得浑身发抖,一次又一次地赶紧往你身后躲,以致遇到长长的上坡路我也要赖在车上不敢下,你劝我大胆一点我也不听,这样,来回将近100公里的大路小路,上坡下坡,我都是在你的单车后座上度过的。夏天艳阳高照,你在前面蹬车出了一身汗水,我却在你身后双手起劲地把玩着一只在县城也是第一次买到手的乒乓球。
我还记住了你对儿子的严厉。曾经有许多次,因为我们牵牛出去吃草的时间太短,因为我们上山打柴偷扛了别人的柴,因为嘴馋每年都要偷摘别人的柑子和李子,或者是因为玩筑水库而断了别人家田里的水,暴跳如雷的你拿起竹鞭或者木棍狠狠地打我们的手心和小腿,你边打边骂:“这样多手多脚的孩子,以后怎么会有出息!”有一次我逃避你的惩罚,你挥舞着一把柴刀追赶我,我跑进生产队的一间柴房里躲起,你找不到我,就在柴房外骂声连连,说要是找到了就要劈了我。其实据我的感觉,你已经知道我躲在哪了,只是你没有冲进来。若干年后我再想起这件往事,凭着我也做了父亲的感受,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你是找到我了,但是你没冲进来砍我。父亲,任你是再凶狠的父亲,又怎么会在关键时刻去伤害自己的儿子呢?
就在我刚领到镇上重点初中的录取通知书那天,你坐在檐街下打开通知书看着,那是我在你的强迫下,在别人的鄙视目光中复读一年之后终于等来的好消息,你自然非常看重,我也在你身旁手舞足蹈,得意忘形。我一不小心碰跌了挂在你头上的一根手腕大的晾衣竿,“啪”的一声打在你的背上,那是炎热的夏天,你只穿着一件薄薄的背心,我知道这一打击给你造成的疼痛,你先是目光严厉地看着我,我怯怯地低下头,等待着你一顿打。可是你没有,我抬起头,看到了你已经转为慈祥的眼光,你说:“就要上重点初中了,如果你想自强不息,不被人小看,以后学习和做事再也不能毛手毛脚了啊!”
高中毕业考大学那年,数学基础极差的我落榜了,心犹不甘而又满腔悲酸,只好一个人偷偷地遛到雷州半岛大伯父所在的农场,不顾大伯父一家的规劝,跟随着堂哥砍甘蔗,妄想忘掉刚刚发生的不幸,同时也是决定走上艰难的打工之路。半个月下来,一直呆在学校的我手脚被甘蔗叶割得伤痕累累。正当我犹豫不决内心迷惘时,好不容易打听到消息的你连夜坐车赶来了,你一身疲倦,可坐下来连水也顾不上喝,当着大伯父一家的面,你掏心掏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你心甘了我还不心甘呢!你不知道村里人怎么说你,我和你妈都快没脸皮了。这几天几夜里我们替你想了,你吃不了这种辛苦,还是回去再复读吧,能考上的,也算是为祖宗为我和你妈争口气。”啊,父亲,为什么你的话语总是令我感到沉重感到压抑,也感到一种悲愤,到头来,我只好带着满腔的沉郁和悲愤的决心,朝你期冀的道路坚韧地走下去。
你一辈子都望子成龙,希望家业振兴,可惜我们迟迟没法实现你的心愿。你一走,我们都曾一度觉得奋斗失去了意义:纵使我在政治上有更大的进步,纵使我们很快把你曾经梦寐以求的房子建好,你又能看到吗?你辛苦一生,守望一生,到头来却看不到我们的这些事业,这实在不是你的不幸,而是我们的不孝啊!
尽管如此,父亲,你走后我还是很忙,但我忙得更有目标、也更显老成了。你走前几乎没有什么嘱咐留给我,但是我明白你的心事,你的担忧。你曾经在病重时对母亲说过:“晓阳和梁贵我不怎么担忧他们了,我忧心的是祖南,他留在农村,又没有什么基业,阿芳(三弟的妻子)又不熟悉田工。”在一次母亲为你喂药时你说:“我要是走了,你以后怎么才找到几块钱用呢?”母亲当时就哭了。父亲,我写下这句话的时候是流着泪的,父亲你想得真是太多太多了。
九
父亲,我还是经常出差。有一次我经过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门口,我一下子就想起了七个月前我和三弟陪你上去检查确认病情的情景,禁不住心潮起伏。得知已无法再做手术时,我们的心在下沉,却只能强装笑脸,编着一些话哄你,恍恍惚惚地陪你走出医院门口。那天,我们陪着瘦骨伶仃的你走在宽敞亮丽的大街上,你说:“大城市跟北流那个小地方相比就是不同样啊。”看上去你菜黄色的脸上有一丝儿兴奋。这时候我才想起,你这是第一次来到大都市,也是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来到南宁。恍惚之间我又想起15年前的秋天,你陪着我去广西师范大学报到的情景。在桂林站下了火车,无知的我更犯了愚蠢,自以为是地认为,学校会轻看让家里人陪着来报到,于是让你留在车站买返程的车票。后来我才知道,陪着自己的儿女报到的家人在师大门口络绎不绝。我还知道了,你很想看看儿子即将在那里读书的大学是什么样子,更想仔细地看看举世闻名的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又是什么样子,而且你熟悉的小学语文教材上就有《桂林山水》这篇文章,那里描绘得多美啊,你每年都要在课堂上对你的学生赞叹桂林山水之美,其实在这之前你根本没到过桂林。那年终于来了,也确实想看一看,可是,当时你身上只剩下五十多块钱,是用来准备买返程火车票的,你借来的三千块钱全给儿子拿去交学费做伙食费了。人生地疏,你只好一个人在车站广场上走走看看,来到了地下商场门口,走出来一位时髦女郎先是叫后又拉你进去看电影,没见过这阵势的你吓得七拐八弯逃离了地下商场,跑回了车站候车大厅。夜幕即将降临,你心有余悸而又兴奋莫名地站在大厅门口,只看到了那么有名的桂林刚刚亮起的一角斑斓灯火。终于,你心有不甘地踏上了回玉林的火车。每每念及此,我是多么后悔当年没有陪陪你看看向往已久的桂林呀!
回忆去年6月陪你去南宁检查,因为我和三弟的心情都不好,你也无精打采的样子,我就没有带你好好地逛一逛,没有好好地让你见识见识如今许多农村老年人都可以领略到的大城市的美丽繁华。
我们甚至没有给你做过一次生日宴会。你和母亲都是在1949年的闰七月出生,一生中要想等到一个真正的生日非常难,因为闰一个七月要隔38年或19年。于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你们的生月也就只能是每年的七月。早些年因为家境不好,大家都没想到要给谁办生日,这些年生活好点了,你和母亲又不讲究,所以几乎没给你和母亲办过生日。也有某次偶尔想到了,也仅仅是杀只鸡买点酒小庆一下而已,想不到的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好不容易等来了2006年的闰七月,连伯父都提醒我们说:“你们爸爸终于可以过一个真正的生日了。”但是,那时候包括母亲在内大家都知道你的病情已经不轻,根据农村的风俗,人在患病的时候不宜办生日仪式,否则会更加不吉利。母亲是很相信这个的,所以就不让我们办。只有我们兄弟仨知道你可能是过最后一个生日了,曾经尝试着想让母亲同意搞这次生日宴会,可是信命的母亲坚决不肯,我们又不敢告诉她你的真实病情,只好无奈地放弃。那时认为你还有治好希望的母亲对我们说:“你们爸爸今年不爽利,就不办生日了吧,等明年再认真办一次。”可怜的母亲,她还想到明年给你办生日!她不知道,就像我们没有带你去看过那些你很想看的大城市一样,这次没给你办生日也注定只能是一次一生不可弥补的遗憾!
真的,许多事一错过就是永远的错过,成了一生不可弥补的遗憾。
十
父亲,你走的时候那些做法事的人给你算过了,你归于天道,变成了一只飞鸟。这么说,你一生在教室和田地里劳苦耕耘,终于能够轻松解脱了,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飞翔了,这应该也是你的在世奢望吧。我高兴着呢,是抹着眼泪的高兴,是心里觉得酸酸的高兴。从此,无论是在家乡的野外,还是去到遥远的自然保护区,只要看见飞鸟,听到鸟鸣,我就有了一种与已往不同的感觉,觉得十分亲切,也会勾起一种深深的思念。童年时代甚至在这之前,我曾经那么渴望打鸟捕鸟吃鸟肉的念头一下子消失,代之而来的是无论哪种鸟儿,一进入我的眼帘仿佛就成为了我的亲人,我总是热切而又忧伤地看着那些鸟在鸣叫,在飞翔,觉得它们的鸣叫已经成为一种说话,而且说的什么我也似乎已经懂得,真期望其中有一只飞过来,和我轻轻地交谈,轻轻地说些往事。我还跟孩子们说了,今后要爱护小鸟,不捉小鸟,更不能伤害小鸟。每次,在我说这些的时候,还不怎么懂得的小伊丽总是笑嘻嘻地看着我,还有作姐姐的铧允也半信半疑地看着我。也难怪,还处于天真无邪时代的她们,怎么可能知道那些不时高低起伏地飞翔,不时啁啾鸣唱的鸟儿,就是已渐渐地在她们脑海里远去的爷爷的化身啊。
真的,她们毕竟还小,可能长大后就会淡忘了你的形象,就像我在很小的时候遭逢爷爷不在一样,现在我也已经淡忘了爷爷的形象。对你的记忆,今后我们除了从你仅有的十来张照片辨认外,这个世界上再也无处寻觅你作为我们至亲之人的踪影。
十一
你终究是走了,父亲。你的病是一种沉疴,除了早有的一种病源,很大程度上是你的心病导致。现在,积集在你心中的块垒我都一块块给你找出来了,你的在天之灵是不是觉得多少心中有些顺畅了呢?
你最揪心的问题之一房子问题,我们已经建好第一层,第二层也即将建好,可能还要建第三层。因为家里不够住,定在2007年农历大年初四先进住第一层。那天,母亲坐在你曾经不赞成建得那么大的客厅里,看着我们说:“客厅是大了点,可惜你们爸爸住不上了。”客厅其实很符合现在的住居标准,但那天不知为何,我也觉得客厅太大了,显得空空荡荡的。我赶紧把母亲的话岔开去。这次,我们没看到母亲流泪,只是眼睛里有一种遗憾的光。
父亲,恍惚之中我觉得你还在家里。我想一想就觉得你是去学校了,拿着铁锹去给田里看水了,或者骑着那辆破烂得经常要维修的摩托车去哪里了,不多一会儿你又将放学回来,或者手里拿着个什么东西回来。我还能看到你那瘦削如柴杆的身影,还能听到你那带痰的吃力咳嗽声。你没有走,你虽然身体不好,但你还没到走的时候。你年轻着呢,家里的许多事情你还要数点数点,还要筹划筹划,这个我全部知道。
你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人,但也决不是一个复杂的人,用一句话很难概括你的一生。同所有的农民父辈和乡村教师一样,我知道你也有一些缺点。但就你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评价而言,你的一生可以判个三七开。
十二
青山依旧,绿水长流。父亲,你没有走,你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村里的习俗:新坟不过二月二。就是说祭祀新坟每年不能超过二月初二。早上我从城里赶回来,一进厨房就看到母亲一边捏糯米饭团一边啼哭不已,她在给你准备在天享用的飨食。因为伤心难抑,母亲的泪水不停地滴在糯米饭团上。我只有默默无言,其实我心里也辛酸得快要控制不住。中午,我带二弟梁贵、三弟祖南以及你的孙子晋彬(明月和二弟媳鸿梅因工作的原因,你的三个孙女铧允、秀凤和伊丽因读书,在家的三弟媳阿芳因做田工都没有来),来到你长眠的土地上向你告慰,愿你在另一个世界里过得轻松宽心,愿你从此忘记所有的遗憾,愿你在天之灵安息!
这辈子我都是你的不孝儿子,父亲;为了有机会报答你给儿子的恩情,抚平儿子心中的悔恨,我请求上苍还把我定做你下辈子的儿子,你也要答应在下辈子再做我的父亲。
儿:晓阳于公元2007年3月20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初二)伏泣告慰
补记:
公元2007年3月30日凌晨接近5点(父亲去世刚好阳历3个月的第二日,实属于29日晚),农历二月十二日(父亲去世刚好农历三个月的第三日,实属于十一日晚),父亲突然出现在我的梦中,具体地点不详。其时我扶住父亲很僵硬的身躯,父亲用生前通常使用的那种淡淡的语调对我说:“我的事情你都办通了吗?”我以为他是问我为什么早早就办了他的葬礼,因为我一直都有一种父亲没走的幻觉,就回答说:“都办通了,反正你得的这种病治不好了的,迟早都要办的。”父亲低着头不做声。我又问他:“你知道你生的什么病吧?”父亲似应非应地哼了一声。他开始伸手翻我在二月初二那天写好烧给他的那篇文章,翻看了一会儿,就直起身躯说:“好吧,那我就驾鹤西去吧!”言毕须臾不见。我接着就从梦中惊醒,恍惚良久。天大亮后我告诉了明月,又打电话告诉了梁贵和祖南,我说,可能是爸爸在二月二那天看了我烧给他的那篇文章之后就显灵吧。大家都有一番唏嘘。
呜呼,奇也巧哉!可能这就是村人常常说的“托梦”吧。但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