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落日的幻觉

落日的幻觉

时间:2023-05-29 18:22: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落日的幻觉,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落日的幻觉

第1篇

一、创设情境,引入体验

体验式教学首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进入情感体验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感语言和诗意语言,激发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学习领域,产生联想与想象,理解文本精髓,引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体验,感受人文精神,生成领悟能力。当然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教学的设计者是教师。所以教师要提供有助于学习的情景材料,围绕学习目标,关注学生最近发展,诱发积极感悟。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动力功能,能驱动主体投入学习客体,并对学习客体进行研习和体认,最终把握事物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自身的关系和对自身的意义。

二、解析言语,加深体验

体验式教学还可抓住文本语言形式的解读来最终把握文本内容,感悟其情感之旨向,实现言语内蕴的“意义情感”和学生解读的“感性情感”之对接,以此深化体验。在解读言语形式的时候要促使学生在理解和联想中生成领悟和意义。领悟和生成虽然与灵感和直觉的产生有关,但灵感和直觉的出现要以理解和联想作为基础。

接下来学生自由朗读《落日幻觉》全文后教师作字词检查:请学生上黑板给加点字注音和听写词语。最后抢答:“夕阳无限好”出自哪首诗歌,请把全诗背诵出来。此时学生积极的参与和表现,课堂气氛很热烈。

三、诵读文本,强化体验

本环节抓住本文文体特点,加强朗读训练,从读中“生情”,从读中“悟情”,以此强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情感体验,产生真切实在的心理感受。为此教师要依据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或诵读文中描写落日变化的一个段落(即第二段)获得情感体验。并且将男女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个为“文学家”组,一个为“天文学家”组。而且分别推选男女各一名学生主持两个部分的教学,当小老师。

四、对话讨论,丰富体验

本环节要求重视学生情感的内化与丰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它以情感为核心,通过师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课堂教学成为富有活力、充满激情的一个流程。对话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促使学生感悟和体验走向更高层次。阅读的兴趣在其中得到激发,阅读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不断的对话与文本作者的情感达到有机的交融。

1.提问:

改第一句的双重否定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改最后一句的反问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请说说这个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第三段在结构上属于过渡段,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下面由“天文学家”毛东宇同学主持教学。

首先他带领大家做了一个视觉小游戏:请欣赏多媒体上两组有关视觉差异的图片。然后请思考:图一中黄色线与蓝色线哪一个更长?(实际一样长)图二中位于中心的绿色球和蓝色球哪一个更大?(实际一样大)

结论: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种种原因对事物产生错觉或幻觉,从而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因此,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那么,形成落日幻觉的原因有哪些? 请快速阅读课文4到7自然段,讨论了形成落日幻觉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同学们找到相关的句子并且概括出关键信息。并完成文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大家可与同桌讨论,3分钟)小老师逐一抽同学回答,并完成文后填表题。再提问:同学们看看左边表格内容和右边表格内容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说说这几段的说明顺序。提取关键信息是说明文阅读学习的主要任务,这个环节是必须的。

第2篇

——题记

蜷腿坐在窗台

风依然吹得轻柔

夜依然静得孤独

我在这依稀的夜里

感到一丝幸福

嘴唇微微一翘

淡淡一笑

所有幸福都伴随你而来

而我

只有去体会这甜美的幸福

是谁

使花开花落不再凋零

使秋天不再是灰色的

使樱花飘满天空

……

寻找幸福的脚步放得那般轻盈

总是感觉

这一帧旖旎而静谧的风景

宛若是甜蜜的归宿

微风摇曳

飘摇云天

落叶纷飞

终要牵动着思绪

飘散在这宁静的星空

冬空带给我的

不只是朦胧的幻觉

也有一丝纯真的回忆

我曾经寻问过微风细雨

为何会有一种雪花飘冬的直觉

在梦与幻之间

在烟雨蒙蒙之间

在炊烟缭绕之间

我寻求到了

飘飘渺渺

恍恍惚惚的答复

那就是因为你

——幸福的殿

深秋以至

我却仍旧有飘雪的幻觉

手捧一片枫叶

却有股莫名的感慨

仿佛十二点前美丽的童话

一般奇妙

……

假若时间停滞

我愿将甜蜜悄然在心头

绵绵荡漾

愿把雪花布满天空

你如诗如歌的神韵

令我折服

如果伤感涟漪中可以容纳一荡波纹

我愿那是你的微笑

即使时光荏苒

也将是心灵的震颤

落日的幸福

是留下破碎的美丽

天空的缤纷

第3篇

帘卷西风,铺一盏青灯,化一弯新月,捧一卷喜爱的诗文,空气中飘荡着夜不着边的旋律,轻轻地碾磨着尘世的烟云,那抹淡淡的伤,今在月光下,回首又见它。

烟雨湿透了江南的柔情,我却在那个城市里浮想联翩连感情也赔得不剩分毫。我以为我是一个有方向感的孩子,可在夜里我却找不到出口的方向,我以为幸福就在不远方,就在那个城市的某个角落,然而,我错了。

我以为我可以一直走在路上,心灵或身体任何一个都可以,只要在那个城市里我可以一直走、一直走,直到走到我想要去的地方。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幻觉,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我却偷偷地抹过眼泪,无数次流着泪说坚强。

无数次,我觉得我依旧还处在梦里,然而我听到了窗外的风声掀起窗帷轻轻地荡来荡去,原来已经深夜了;一卷残月悬在半空,我的脑海里却没有任何值得回忆的痕迹,这种一无所有的感觉,令我不安。唯一能够想起的只有热烈的太阳光,灼伤了我年轻的心跳和略感悲戚的苦恼,我默默地又睡了过去。

在那个城市的深夜里,我不希望苏醒过来,看着残缺的月,听着孤寂的风,我的感情也会变得支离破碎,就像纷纷扬扬的落花,也有着相同的悲哀,一如既往。

铅灰色的天空又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在风雨“嘶嘶”的声音中,我离开了那个城市,那个曾经令我百转千回的城市,那个我喜欢在夜里发呆的城市,那个值得我怀念的城市,那个灯火通明无比喧嚣却隐藏着寂寞忧伤的城市,那个我曾经流下汗水也流过泪水的城市……

我慢慢地收拾好行囊,将我的忧伤也一起带着离开,我听到了列车“咣当咣当”的声响,响在了我早已宁静的心房。我没有留下什么,我也没有带走什么。可满满的伤痕,回首又见它。

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我的心莫名地颤动了一下。原来,我以为我可以了无牵挂的走;原来,我以为我可以不迷恋、不痴恋、不留恋、不眷恋;原来,我以为一切都可以与我无关。可当我踏上列车,我的心竟然会莫名地感伤……

我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梦,一些重要的东西已经被我遗失在某个血色的黄昏,梦醒来去无踪,连那个我曾经住过熟悉过的城市也在风月中变得模糊不清。我曾记得,很多事情,原本我并不在乎,只是再回首,一切早已布满了点点滴滴不可直视的伤痕,特别在月光下显得更是清晰可见。

今晚的月光很美,可伤犹在。不知不觉中,我放慢了脚步,停了下来只为等等被我抛开老远的灵魂。

我记得我喜欢在那个城市坐在飞着落花的风里捧着一卷诗书,听听风的声音,树叶镶着月光沙沙作响,它让我觉得很温暖。在那个城市里,原本被弄得满身伤痕,可如今一切却是那般美好,就像湖泊中的水,淡淡的,在指尖清凉。

我是一个在落寞时就会仰望星空的孩子,在那个城市,望到脖颈僵硬,望到眼中噙满泪水,望到内心只剩伤痕。而一切就像一场幻觉,垂落在大漠的孤烟与落日之中。

第4篇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2 d前干活中突然眩晕、颞部持续性胀痛,感恶心、未呕吐。当时未及时诊治,第2天症状进一步加重,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全身乏力、意识状态差。入院后头部CT检查右侧内囊、枕叶脑梗死。既往未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史。查体BP 14/10 kPa、心肺腹()、嗜睡表现、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3.0 mm,光反射良好,左侧偏身感觉减退,左侧肌力Ⅲ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诊断为脑梗死。给脱水、抗凝、活血化淤、激活脑细胞等治疗。住院第3天出现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双侧病理征(+),左瞳孔2.0 mm、右瞳孔1.0 mm、光反射迟钝。双眼球外展受限,右眼球内收受限,右侧落日眼征。急行头MRI检查示右侧内囊后肢、丘脑、右侧颞叶、枕叶脑梗死,临床补充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加大脱水剂量并用激素,治疗25 d,症状渐好转,神志清、无头痛、呕吐,能扶持下行走,好转出院。

2 讨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于1980年由Caplan首次提出。病变累积基底动脉顶端2 cm范围内的5条血管,即2条大脑后动脉,2条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根据梗塞部位分脑干梗塞与大脑后动脉分布区的半球梗塞两组。脑干上端梗塞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动眼障碍、行为异常(嗜睡、大脑脚幻觉)及肢体异常运动三种。其中动眼障碍包括:①垂直注视麻痹患者随意性或反射性垂直注视均消失,此乃由于顶盖前区和后连合梗塞引起上视麻痹,红核的内侧和背侧梗塞可引起下视麻痹;②会聚障碍;③假性外展神经麻痹;④上睑下垂;⑤突然快速或闪电样眼球震荡;⑥歪扭斜视;⑦梗塞对侧单眼上抬受限。大脑后动脉分布区半球梗塞可出现视觉障碍等。头MRI证实本综合征病人有广泛颞叶、枕叶、丘脑、脑干和小脑的病灶。这些部位均由起源于基底动脉后端的动脉供血。本例急性起病,有意识障碍、嗜睡状态,持续时间较长。考虑有脑干上升激活系统部分受损所致。具有明显瞳孔改变眼球运动障碍,表明四叠体动眼神经根或核受损,有明显偏瘫及双侧锥体束征,考虑双侧大脑脚受损。本例行头CT、头MRI发现颞叶、枕叶、丘脑、内囊多处梗塞灶,临床上本例有视力障碍,故诊断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成立。由于CT检查时后颅凹的伪影常使病灶显示不清或遗漏,所以确诊前,最好行头MRI检查。如无条件行头MRI检查,对此类患者要反复头CT复查。本综合征预后不良,但有患者于病后40 d至2个月神志完全清醒者,因此不要轻易放弃治疗。本病急性起病、意识障碍、瞳孔改变、双侧Babinski(+)易误诊为脑疝需注意鉴别。鉴别要点:①意识障碍时间长且相对轻;②脱水治疗瞳孔及意识障碍无改善;③脑CT检查半球无病灶,中线无偏移;④肢体运动及感觉障碍相对较轻。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第5篇

一、创设诗意情境。语文教学有时单凭教师讲解和学生朗读,难以唤起学生的美好想象,难以促使学生理解艺术情趣。而适当运用音乐、画面、语言等手段,则能在课文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浓郁的诗意氛围中体味文本之美。

配乐入境。音乐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情感世界,诱发和感染受众,化抽象为生动,变枯燥为有趣。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闭目聆听,想象文本描绘的画面,感受春天的惬意与美好,景美、文美相互交织,如在眼前。

借画绘文。画面把抽象的东西化为直接感观的视觉艺术,符合人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能再现情境、激发兴趣、培养美感。如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欣赏桃花源美图后顿生向往之情。如此借画为文,依文绘画,形象与抽象沟通互现,让学生感悟艺术魅力,理解文章情感。

以文激情。一般看来,语文教学的艺术美、诗意美似乎总与诗歌、散文、文言文等文体紧密相连,而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教学却很难体现,其实不然。在教学说明文《落日的幻觉》时教师配乐朗诵了一段与夕阳有关的美文,让学生如痴如醉,此时教师忽然话锋一转:“可是,你们知道吗?如此美丽的夕阳,竟是我们眼睛一厢情愿的幻觉。”顿时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冲动。

二、创设体验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激发联想、想象的体验情境,将教材反映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效果甚好。

联想体验。鲁迅《社戏》中描绘了江南水乡令人神往的月夜美景,以及一群农村孩子一起煮豆的情景,读来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然后讲述江浙一带风土人情和鲁迅儿时的童年趣事,学生说得起劲,听得有味,思维就会转向迷人的水乡,产生情感共鸣。

想象体验。教学《死海不死》,让学生闭目神游:“我们首先来到地球最南端,那可爱的企鹅正摇摇摆摆地向我们走来;接着我们来到一望无垠的大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那个惬意啊;这是哪儿呢?热死了,哦,原来是茫茫无边的撒哈拉大沙漠,真想痛饮三百杯啊;最后,我们终于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咦,××同学,你怎么不跳下去啊?××同学,你怎么也不跳下去啊?哦,我知道了,怕淹死啊!不用担心,其实你绝不会淹死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死海!”虽是假想体验,却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了一回。

角色体验。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学生当一次残疾人,或蒙上眼睛,或绑一条腿,或吊起一只胳膊,与作者感同身受后再来读课文,那感受岂是平时坐而论道所得?教学《石壕吏》和《孔乙己》时,将其改编成话剧,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切身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情感冲突,这样,学生对人物、主题、情感的理解更充分,真正学活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是创设情境的核心。教师应重视“问题驱动”效应,积极构建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主动进入思维状态,独立思考问题,深入理解文本,从而获得深刻而美好的感悟。

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课堂提问要有价值,要有层次性、可选择性和广阔性,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感悟、自我发展的空间。在《登上地球之巅》教学中,问题“你觉得文中有几个英雄?”就能全程引领学生阅读、思考,可谓一问贯穿始终。

第6篇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

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也是20世

>> 德国2013年中期IT云指数报告 2013——混合云之年 2013年《体育教学》选题公告(7~12期) 2013年《体育教学》选题公告(8~12期) 《现代企业》2013年1~12期总目录 《现代兵器》2013年1~12期篇名索引 2013年《体育教学》选题公告(10~12期) 2013年《体育教学》选题公告(9~12期) 2013年第12期参考答案 2013年第12期“同题作文月月赛”预告 中考版2013年第12期参考答案 2013年度最佳云盘工具 腾讯云首获云计算ISO 27001:2013认证 《党史文汇》2013年第1—12期(总第298—309期)要目索引 云 2009年“政府云”方兴未艾 腾讯云“云+”计划一年跃变 2年狂砸1亿元腾讯云“云+众创”圈地创业云 《中学生英语》(中者版)2013年12期读者问卷调杏表 北京“云”一期通过鉴定 二期于2010年完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云 2013年12期 云 2013年12期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普鲁斯特")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

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代表作有《追忆似水年华》、《让·桑德伊》、《驳圣伯夫》等。

无论什么时代,无论哪个国家,只要那里的天空不总是碧空如洗,就必定会有云朵以其时卷时舒、如梦似幻的形态,激发人们的想象,勾起人们的遐思。人总能从云中看出亦真亦幻的形象,直到看得撼魂慑魄、心醉神迷。每个人都能从云朵里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它们的轮廓是那么轻盈,那么游移不定……一阵轻风即能使其变形,一股气流足以将其吹散。傍晚,当落日刚刚退下地平线、余晖仍染红西天的时候,云层已经挤成一团,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准备入睡了。那些或虔诚或哲思的人们,被这一诗意时刻的壮丽、庄严和宁静所感染,喜欢驻足仰望天空,陷入心旷神怡;从那铺天云霞中他们能发现自己想象中的巨人、城池、高塔等梦幻奇景。那些美丽的绛色和金黄色给他们的梦幻平添磅礴大气的壮丽勃发,而非细腻雅致的小小激动。尤其在那些轻盈绯红、翩舞天际的小云朵身上,人们能捕捉到犹如少女群舞芭蕾那样的诗意境界。接着,在几乎是不知不觉地走近梦幻状态并让它吞噬之后,人们一点点地忘记了周遭的现实;近旁客观存在的东西,他们开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们开始把现实的特征归附于幻觉,以往真切存在的物体在他们眼里开始亦真亦幻,他们将现实生活交给了在云中恍惚所见的怪状奇形,进入一种他们自己幻化出来的洋洋壮景之中。那些方才他们很自得地看出来的霞中巨人,恍若在无尽天穹里刀枪剑戟地拼杀起来,其中最骁勇的一个个倒在令人晕眩的光与色之血泊中;不久,那些征服者也灰飞烟灭,原本不可制驭的众战神只消让地面吹起的轻风一抹,便作鸟兽状逃散了。接着幻象也散掉了,幻觉也消失了,人们重新跌落地上,回到现实中,带着意犹未尽的不爽,就像早上从好梦中醒来感觉到的那样。

不过,云并非总要和幻觉挂起钩来,其形状也并非总得美得勾起人的想象力;只有那些最自得悠闲的,才能从中找出和人有关的诗情画意。虽则如此,云朵总能让我们做梦却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它们瞬息百变的奇形怪状没让我们心生狂热或狂喜,没让我们的想象力在辉煌梦境中乱了方寸,它们的匆匆而过也会让我们心底一沉,让我们陷入哲学意味的沉思默想。这是因为,人在其内心深处有一根纤细如丝的秘密心弦,它把心牢固系在自然界的万千气象上面,使之与大自然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似断不断,致使人当见到某一景象时,它会勾起他某种他选择或藏或露,但不会不存在的心绪。所以,人喜欢向潺潺溪水吐露内心的愁苦,向自己习惯坐下乘凉的树倾诉心声。不知有多少次,被触动了心弦的我向树叶、向鸟儿讲诉我的苦处,既向着一些我周围的普通事物敞开心扉,同时也向着一些高高在上的自然界之圣物袒露心底,因为它们给予我诗意的慰藉。而在大自然的所有圣物中,没有什么比云朵更能唤我吐露心声的了。向着云朵我吐露的苦水最多,有多少次我让它们承载过多的苦水,致使—— 唉!—— 它们不堪重负落荒而逃。我一直把它们视为知我苦处的密友,可它们却每每朝着地平线逃遁;只剩我孤独一个热病似地思忖,这些好心的过眼飞云一定知我懂我,它们肯定是去向主耶稣传递我的讯息,求他带给我些许慰藉;然后我会疯狂地企盼另一片云朵的到来,好让我重新开始下一轮的幻象和幻想。唉,你们这些美丽的云呐,听了无数次的倾诉却不复述,见过无数次的伤心却不制止,目击过无数次的绝望却不安慰。尤其是对那些在异国他乡终日哭唤他们的妻子孩子、他们亲爱的祖国的人,你们不闻不问。那些戴着镣铐的俘虏,经年累月滞留他乡,盼眼始终盯着地平线,不安与专注的目光时刻细密搜寻着海面,期盼看到一叶风帆什么的,到头来却只看到你们这些轻率的云,他们落难的唯一见证,他们倾倒苦水的唯一听者。然而,我又要感激你们这些美丽的云,因为你们并非没有给予痛苦者大量的安慰。因了你们的走近,给他们注满梦幻般的抑郁和诗意的愁伤,唯此才能缓解他们无法平复的心灵痛苦;因为云能净化、升华这些痛苦,使人生发一种微妙的圣洁之情,骄傲地充斥那些愿意承载它的人的灵魂,把他们从仅仅的痛苦者造就成诗人和哲学家。

本文选自《那地方恍如梦境》,金城出版社,2013年7月版。

第7篇

喂——

喂,是你吗

至今尚未碰触的葵花的脸庞

饱胀籽实的欢颜,在把我丢弃之前

喂,是你吗

遥远的你臂弯里的萤火虫

隐秘的灯,不要无故垂怜我

喂,是你吗

篱笆架下的无人搭理的南瓜花

神身旁走失的孩子,一个

一个爬上了花架 ——

刘棉朵的诗(1首)

当我所爱的人有一天不辞而别

当所爱的人有一天不辞而别,剩余的日子就变成了刑罚

就会害怕看到相册,害怕看到你出神的笑

像子弹一样击中我的心脏

害怕自己像一艘被遗弃的木船

泄露海底无限的孤独和荒凉

当所爱的人有一天不幸离开,剩余的日子就变成了刑罚

我会害怕听到别人提起你,你的书,你的湖和山寨

害怕听到你的出生地、天气,你的流放地以及和你有关的一切

甚至不敢听经过那里的火车、飞机、时刻表和站牌

它们的发音都会烧着我,像高烧的烙铁

我害怕记忆每天都会开着火车轰隆隆地碾过我

带着六百六十车厢沙子、海水和不断发酵的面粉

将我活着就无情地埋葬

我害怕独自一人面对逐渐暗淡下来的星辰

汹涌而至的黑

当我累了,再也没有一条手臂将我拦腰楼住

我躺下来,害怕身边留出的大片大片的空白

没有什么什么来填满

我还害怕有一天我老得再也想不起你

不记得我是谁,你曾经又是谁

不记得我们一起曾去过的那些地方

读过的那些书,爱过的那些草木,带过的假牙

仿佛是一场梦,我很想早一点醒来

又害怕早早醒来,空空的连白日梦也失去,连思念你的痛苦也失去

当所爱的人有一天离开,剩余的日子就会被追忆俘虏,每一分钟,如同刑罚

白木的诗(2首)

西宁, 西宁

风吹山动

星星被冻醒

天边,看不见边缘

这灰色荒凉是个巨大的湖泊

空荡震颤

肉眼的幻觉。袒露

裸的力量

我爱——

风尽头,越来越多的尘土熟知:我的泪水,依旧那么骄傲

色拉寺烧水的女孩

那个和尚已成为乌鸦。满山的雪

火焰般叫唤。冬天

去河边——骑自行车的女孩看着对岸,时间滑过冰面

石头上的画紧紧勾住油彩

勾住最致命的虔诚。亲密苦难中,漫天云块会变成金光在人们心底荡漾

杜风的诗(1首)

生日快乐

带我进入你的禁地,植物叶子拥挤的

林子。地上堆积记忆的落叶已经腐烂

光头一样的树皮,和看穿树木的阳光

照亮我的眼睛,没有欢欣,也没有悲伤

也许这些都是经历过镰刀和铁锹的伤害

它们的态度:枯枝,和一潭死水

你望着林子上斜坡的天空,对树干说

这是那片长满夏的林子

大热天,我们一起躺在盛开的夏

怀里。天凉了,只有我一个人散步

听MP3播放何训田的春歌

看落日在黄昏的天空涂满菜花的蜜

你抱住一棵树歪着头,你黄格子羊毛衫

你的笑容,你洁白的牙齿

乌黑瀑布的头发。在一首连续播放的

音乐梦境中。我回到没有雪花的夜晚

坐在词语的阴影里,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欧阳疯的诗(1首)

面对爱人——献给未来的妻子

“我们结婚后,你要更多地考虑

我们的家”。当我说完这句

她的眼泪簌然滑落。把一生托付给

一个男人,显得有些突兀

想起千里之外的双亲和热土

铁轨被生生地掰开。她双肩颤抖。

因为爱,我剥夺了一个人

对亲情的眷顾,使这个怕黑的女子

带着惶惶和不安,去千里之外摸黑

走夜路。用虚拟的幸福做诱饵

作为交换,她要无条件交出

伴随了一生的乳名、阳光和甘泉

在全新的俚语和风俗里

与人勾心斗角,玩心理战

说到羹菜,整个县城也找不到

一个像样的厨师。成长

只是一场梦魇。她的睫毛扑闪

而梦想如发丝,号召我将它梳理

所有的安静都因我混乱、重建

我不得不承认,在爱情面前

我是罪人,让一个完好家庭

从此承受骨肉分离

第8篇

当旅游车离克拉玛依魔鬼城仅10多公里的时候抛锚了。落日的时候,魔鬼城最美,车上的游客眼看越来越低的太阳,一个劲地催促。

旅游车停停修修磨蹭着向前,到目的地时天已全黑,伸手不见五指,魔鬼城只是个黑黝黝的不规则的虚幻影子。这时,车完全不能动弹了,我们必须步行3公里找蒙古包过夜。

大漠飘来阵阵寒气,穿透了厚毛衣。忽然,远处传来呜咽、嗡嗡的声音,如风声,也像狼嚎声,女士们开始紧张,继而恐惧……“大家不要紧张,这是风声,魔鬼城的特殊现象。”导游的介绍,引起我们更多的想象和幻觉。

第二天天蒙蒙亮,我们和一批摄影人一同进入魔鬼城。在明媚的晨光下,所有“魔鬼”一览无遗。这里是个方圆10公里的地貌特殊的风景区,石油勘探工人发现它时,是个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的死亡地带,后来吸引来了许多中外地质家和探险家。

一踏进魔鬼城,就被无数千奇百怪、张牙舞爪的地貌所憾动,奇怪的土丘酷似巨人猛兽、妖魔鬼怪、城堡楼榭,令人无限遐想。沿着“搓板路”颠进“城”,我们左顾右盼:这里是“天安门”,那里是“布达拉宫”。还有那“济公”与“鲁迅”的奇妙合体,戏水的“海豚”、昂头的“骆驼”……

因为沙岩质地坚硬和四季多风,魔鬼城没有植被,也就没有那象征生命的颜色――绿色。所以,太阳下的魔鬼城,就用它最本质的颜色――黄色,坦荡地展示着它的粗犷,它的苍茫,它的孤傲。日落时分,眼前这漫漫黄丘,会慢慢由黄色变成橙黄,再变成红色,直至笼罩在夜色里。想到以往看过的魔鬼城的精美图片,我似乎也看到了那迷人的一刻,眼前的峥嵘丘壑,演绎着由黄变红的奇幻,红黑相间的壮观。其实,即使在骄阳下,细一看,魔鬼城也是五彩斑斓:褐黄的岩面,灰绿的沙土,赭红的石子……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就是那一抹抹鲜亮的红色,就像是绣在黄丘上的条条丝带,随着山体起伏蜿蜒,无处不在。在一座独立出来的山堡上,几缕鲜红顺着浅浅的沟痕自顶而下。恍惚间,似乎看见一只在争斗中受伤的野兽,在孤独中舔舐自己千百年不曾愈合的伤口……

在魔鬼城,如果微风吹拂时,人们会听到一阵阵从远处飘来的美妙乐曲,仿佛千万只风铃在随风摇动,又宛如千万根琴弦在轻弹。可是旋风一起,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那美妙的乐曲顿时变成了各种怪叫:像驴叫、马嘶、虎啸……又像是身边婴儿的啼哭、女人的尖笑;接着狂风骤起,黑云压顶,鬼哭狼嚎,四处迷离……城堡被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昏暗中。

走在“城”里,轻摸斑驳的岩石,踩着轻响的沙砾,走在巨石长长的投影下,让人很自然地气定神闲。走到一条山谷前,据说当年拍《卧虎藏龙》时,章子怡的驼队就是从这里走出来……作为全国外景摄影基地之一,很有一些著名的影视剧以及广告在这里拍摄。

魔鬼城怪声的奥秘在哪里?科学家在经过实地考察后,提出“风成说”,断定那些声音是肆虐的风的作用。现在,地球科学家通过对“魔鬼城”种种现象的研究,确定了“雅丹地貌”的概念。“雅丹”是维吾尔语,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质学上,雅丹地貌专指经长期风蚀,由一系列平行的垄脊和沟槽构成的景观。

第9篇

扎达土林,让我神往多年,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我期待着用相机去记录它,用心灵去触摸它。古格王国的神秘让我心潮涌动,我们几个朋友决定背上行囊,带着梦想,追着落日,奔向远方。

古格王国遗址座落在的阿里地区扎达县境内,象泉河畔,距著名的千年古刹托林寺仅十几公里。曾经延续了200多年辉煌的古格王朝就诞生在这里,300多年前这个盛级一时的古格王朝突然淡出人们的视线,神秘地消失了。

历史上没留下任何古格王朝的史料,也没有找到王朝百姓的后裔。如果尚存的古格王朝遗址不能残留至今,几百年前盛世空前的古格王朝又有谁能知道呢?

2008年9月12日,我们辗转多日后从的普兰向扎达行驶。原打算晚上在一个兵站过夜,因为当时的形势,部队有新的指示,不允许接待人员。因为是无人区,没辙,我们只有连夜赶路。

寂静的夜只有汽车的灯光,看不到一丝光亮,也辨别不了方向。靠着汽车的灯光沿路行驶,遇到岔路也只能靠自己的经验识别走哪条路。崎岖的山道坡急路险不能有一丝马虎,在每一个转弯处都要格外小心。

我全神贯注地注视着艰难险阻的路面,左右摇摆着方向盘,试图把车开得平稳一些,心里默默地祈祷着,“安全!安全!”。盘山路下就是万丈深沟。从山顶滑下来的石块错落无序地掉在本来就很难行驶的路上,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扎破轮胎。因为是夜里行车,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古格王国必定不远了。

13日凌晨3点多,我们的车终于驶进了扎达县,漆黑的县城也看不到什么光亮,想找个人问路都没有。我们只好顺着路标向古格王国遗址继续前行。大约走了十几公里,进到一个河床里,眼前出现好几条叉路,又不知道怎么走了,我们只好停车休息。耳边依然有呼呼的风声,路边似影子绰绰,像进了魔鬼城。我们又累又困,在车上蜷缩着,一会就都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4点多钟了。耳边依旧是呼呼的风声,像有人在呼号,天呐!难道这里真的是魔鬼城吗?

昏昏沉沉又睡了过去,突然听到有人喊:“啊!土林!”天已经亮了,原来古格遗址就在离我们的车几十米的地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

我们一行人拎着各自的“长枪短炮”朝遗址上爬,爬到上面都气喘吁吁了。对面是大片的遗址和峡谷,在峡谷中,远远的,看见有一个红点边走边停,像在找着什么。我们都瞪大了眼睛,因为,那好像是一个女人!红衣女人一个人徘徊在峡谷中?够胆量!大姐说:“用镜头看一下!”我们这才想起来身边带的大长头不仅是拍摄用的,还可以当望远镜用。大姐已经端起了她的“大长头”,我们各自也都端着自己的“长头”一起朝那个红点望去。嗨,这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个男人,穿着一件红色的马甲,不,是一个男摄影师,因为他也扛着我们熟悉的“长枪短炮”!

第10篇

【关键词】上活语文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B-0110-02

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就必须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要想把语文课堂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健康地发展,语文教师必须设计一套别具一格的课堂模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笔者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艺术化地设计导语

有趣的一堂语文课好比一出好戏,导语部分应该就是这出戏的“序曲”,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学生一拿到新课本,就把整本书浏览一遍,然后专门找精彩的篇目看,加上课前老师布置他们有针对性地预习,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在老师上新课时,部分学生已经有所厌烦而不想听课。要想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进入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必须讲究导语的设计,吸引学生积极地进入课堂。比如,笔者在教《苏州园林》时是从俗语上去设计导语的。笔者说出“上有天堂”这一俗语,学生便接着说下句――“下有苏杭”。笔者立即发问:苏杭能与天堂媲美,是凭空捏造的吗?学生纷纷说出苏州与杭州的不少驰名中外的景点,如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等等。这样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着急于去学习本文,看看苏州园林怎样驰名中外的强烈愿望。再如,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笔者是这样设计导语的:“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古诗词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学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堪称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诗词的艺术殿堂。”激昂慷慨的话语,把学生引入古诗词鉴赏的课堂,一起领略古代文人笔下的风花雪月,聆听他们对世迁的慨叹的声音,感受他们非凡的气度。有“气吞万里如虎”的粗犷,有“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的豪迈,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浪漫,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清丽婉约,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婉凄苦……这样,学生才能触类旁通,才会使古诗词鉴赏课上得妙趣横生,才会收到极高的效果。

二、巧妙地设计悬念

悬念也就是常说的“吊胃口”,它能激发学生极强的求知欲望,教师巧妙地设计悬念,会让学生乐学乐知。

比如教小说《不朽的失眠》这篇课文,可先提出:是谁失眠?(悬念一)由此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第一要素―― 人物(张继);接着又提出:张继为什么失眠(悬念二)由此来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环境;(张继因落榜而失眠),最后可用“为什么称不朽的失眠”作为第三个悬念,引导学生学习下面的情节。(张继因落榜而失眠,因失眠而成就了传诵千古的不朽诗篇――《枫桥夜泊》。附诗如下:

叶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最后再分析人物形象,张继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设计悬念,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始终全神贯注地听课,从而把这篇小说的三个要素掌握得一清二楚。

再如,在讲授鲁迅的《藤野先生》时,课文很长,笔者同样通过精心地设计悬念来吸引学生。作者为什么有机会遇到藤野先生?(悬念一)作者为什么要去日本留学?(悬念二)作者为了拯救国民而去日本学医,但是他一直学医吗?(悬念三)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悬念四)作者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个典型事例?(悬念五)藤野先生对笔者的人生有怎样影响?(悬念六)通过层层设计悬念,让学生化繁为简,积极思考,从而轻松地把握了课堂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思想。

如果教师时刻注重设计悬念,时常重视“吊学生的胃口”,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听课,收到理想的效果。

三、灵活地将知识进行联系与拓展

要把语文课上得活,还要注重知识的联系与拓展。一方面,可以横向联系,包括各学科知识点的联系。比如,在上《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我们讲到“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几个因素,即纬度因素、经度因素、高下差异、古今差异”时,我们必须结合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否则学生就不会理解。在上《落日的幻觉》《山市》等课文时,落日产生的幻觉、山市蜃景等现象,涉及物理学科的“光的折射原理”。可见,各科知识点的联系很密切,上课时我们将它们联系起来,对于某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另一方面,可以纵向拓展升华,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发挥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的优势,尽量挖掘语文教学资源,纵向联系,“温故而知新”。在教杜甫诗歌时,更需要我们前后联系,盛唐时期杜甫诗歌表现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晚唐时期又表现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愤以及“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哀伤。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知识的迁移,以达到拓宽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的目的。特别是鉴赏古诗词的时候,更需要联系历史背景和相关联的内容。例如,在鉴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名作《武陵春》中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时,先联系此词的写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南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当时作者已经53岁,为逃避兵乱而流离失所,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她的处境更加凄惨,内心悲痛欲绝。那时,她暂时住在浙江金华,写了这首反映她真实的生活片段和思想情感的词。联系这些历史背景,学生才更容易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我们除了联系历史背景与整首诗内容外,还可以联系关于写“愁”的名句,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这些诗句跟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它们联系起来,学生才容易理解当时李清照的心境,才感受到她在国破家亡、颠沛流离时的愁绪之浓重,更深切体会到她的凄凉与无奈。

横向联系,纵向拓展,可以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比照联系,很好地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的语文课堂也肯定是生动活泼的。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角度,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原始信息归结为最基本的媒体:声音、图画、文字、动画视频。语文教学中,若能运用多媒体,将会收到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效果。

借助声的功能,我们可以把音乐引入课堂,使学生沉浸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之中,渲染情境,以愉悦的精神状态领会知识,感悟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借助图的功能,我们可以用直观的图像来显示画面,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更为深入显出;文的运用更为广泛,凡属文字表达的随时展示。这样,综合运用音乐、图画、文字、动画视频的组合重构来沟通古今,创设出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审美时空,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因此,各个感官都调动起来,学习语文就变得容易很多。

例如,笔者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时,先给学生欣赏《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接着引用几句话导入新课:风靡神州大地的《好汉歌》,唱出了所有梁山好汉的心声,“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上九州……”就是本文主人公鲁智深的真实写照。然后直奔部分――“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在学习此部分时,先播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视频,让学生观看“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过程,整体感知该片段的内容;接下来给学生大声朗读有关此内容的文段,并配上乐曲,让学生领会鲁提辖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然后再倒过来分析鲁提辖为什么打镇关西?在打镇关西之前做了哪些事?打死镇关西之后去向如何?最后再把各个画面重展一遍,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这样,学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全部内容,分析归纳出鲁提辖是一个有勇有谋,胆大心细、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肝义胆英雄好汉形象,反映了的主题。

再如,在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诗,先让学生欣赏歌曲《荷塘月色》,很自然地引入课文;接着再播放配乐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是怎样的幽美静谧;然后在“问题探究”时又适时展示“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段视频辅助,画面很直观。教师再适当引导点拨。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那种“淡淡的哀愁”情感等问题就一清二楚了。

学生在如此愉快的情境中学习,不但轻松地掌握了文本的各个知识点,而且使他们的思维走向更广阔的天空。

在教学中,多媒体载有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的特点。运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耳闻其声、目睹其形、身临其境,学习过程中大脑会形成并保持广泛的兴趣点,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运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达到上活语文课的目的。

第11篇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既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各自独立的、互不相干的,而是互动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教学中角色、地位的转变,不是说教师的作用被弱化了,甚至变的可有可无了。相反,我认为这是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体现在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课堂优化效率,学生活动体现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要把这两种效率最大化,最终还要靠教师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向45分钟要成绩,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有重点解决、难点突破的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因为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时期,容易产生躁动情绪,很难让他们在45分钟内高度集中学习、活动。要让学生的大脑思维张弛有度,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针对性要强,不要拖沓散 乱。这样教学任务也就能轻松完成。

第二,教师的课堂教学应给学生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烘托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这个自由开放是要有度的,不能理解为教师可以放手不问了,因为课堂教学过程必定是教师设计的,一定要在可控范围内恰当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教师的课堂教学应提供互动学习的机会。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知识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是信息的双向流动。课堂教学中,是允许学生对问题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甚至对老师的见解进行质疑,让他们在辩论中达成对问题全面准确的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渊博的学识,平易近人的风度拉近与学生的心里距离,给他们提供互动学习的空间,有效实现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我在上《敬畏自然》这一课时,坐着有关“人的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这一观点,同学们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我随即予以鼓励,然后再把作者的写作意图解释清楚。这样,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相互“碰撞”,学生对课文的主旨理解就更透彻了。

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历来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标尺,在这把标尺上,“听”还是放在第一位的。“听”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听”出说话人说话的条理、重点、中心等,还需后天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堂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记录和复述的习惯,帮助学生通过联想和思维的发散寻找零散知识点的偶然和必然的联系,锻炼学生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善于归纳和总结。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有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对一些重点的东西既有记录,又有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课堂效率就大大地提高了。

第五、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传统语文教学过于注重狭隘的语文观念,凡教课文,一定是字词、中心、写法,学生死记硬背。其实,学科之间的独立是相对的,融合、渗透是绝对的。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打破学科界限,树立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比如,《落日的幻觉》(人教版 八年级上)包括了天文学、物理学等相关知识、《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上)包含了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等相关知识。我在教这些课文时,先让学生课外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这些科学知识,再学习课文就容易多了,也节省老师大量的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效率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值得所有教师去思考、研究。

第12篇

协调的布景

1.有利的姿势

这位模特把头偏向光源的方向,这样可以让模特的皮肤和面部获得更美的、更柔和的照明效果。柔光箱把光线反射到模特的眼睛上,让模特拥有了很迷人的眼神光。

2.细节

摄影者把引人注目的首饰戴在模特的皮肤上,营造出了一个漂亮的对比。侧面的手势,让这个戒指显得高贵但并不太扎眼。深色的项链为观者制造出这样一个视觉三角:观众的目光从项链移到肩膀,然后通过手臂重新回到起点。

3.黄金分割

均衡的安排:深色区域占整个图像的三分之二。

最好别这样……

1.生硬的光线

虽然模特的鼻子很漂亮,但这个正面的姿势以及生硬的用光,让鼻子看起来略微有些倾斜。此外,侧面光凸显了皮肤上的小瑕疵。由于侧面用光的原因,在略微张开的嘴唇后面的白色牙齿也看不到了。

2.太突出

手在画面中显得太扎眼,手遮挡着脖子,只能让人猜测,在它后面可能有项链。彩色的指甲油虽然与嘴唇的颜色相呼应,但这让前景中的手显得更为突出。

3.无趣

构图比例沉闷:深色和浅色区域在图中几乎占据了相同的比例。

高贵的姿势

1.温暖的光线

为了拍摄这张照片,摄影者选择了日光和灯光的混合光线。灯光给画面增添了一种温暖的色调,与金色的背景墙很协调。此外,日光与背景中的头顶光产生了一种对比效果,把观众的目光引导到模特身上。脸部的轮廓光,把模特的脸从深色的头发中烘托出来。

2.青蛙视角

在很多摄影书中,都提到不要使用青蛙视角拍摄人像。这有一定道理,因为对于不是特别瘦的人,这样的视角并没有什么好处:它会强调人物的双下巴。不过在这张照片中,青蛙视角却有着很独特的效果。模特有意识向下的目光,给人一种很高贵的感觉。

性感人像

1.侧面光

侧面光强调了模特的轮廓和剪影。摄影者利用浅色的窗帘作为一种布光的秘密武器。这个窗帘轻微遮挡了室外照射进来的强烈太阳光,同时给阴影区域补光。为了避免背景和模特之间的亮度对比过大,必须要用白色的反光板照亮模特。这个反光板以自然的中性色调把光线反射到模特身上。

2.私密性感气氛

这位女士正旁若无人地沉浸其中,陶醉地把目光投向窗外。这样的眼神往往比模特直盯着相机更显性感。为了获得这种私密性感气氛,在拍摄照片时,应该让尽可能少的人留在现场。另外,要随时与模特沟通你的构图想法,因为在这里,沟通是最重要的。

3.作为边框的窗口

图中图:两侧的窗帘为这位女士加上了一个边框。侧身站立的姿势,强调了模特的视线,同时与边框很好地衔接。为了把模特从背景的风景中烘托出来,摄影者使用了F5.6的大光圈。因此在照片中只能看到很模糊的沙滩、海和天空。

创意的模糊

1.景深游戏

在这张音乐会照片中,情调体现在前景中。这位音乐人正在忘情地弹奏乐器。你要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虚化某些部分来强调这种异常兴奋的情绪:这位摄影者用F4.0的大光圈并把焦点设置在了前景的手上。

2.大小对比

利用一些小技巧,可以营造出动感效果。例如,你可以这样做:利用短焦距和近拍摄距离相结合。这样拍摄到的画面,前景中的手以比较夸张的“大”展现出来。与此相比,背景中的人物显得很小。短焦距的一个好处是,镜头在广角端通常能达到最大光圈。

3.可用的光线

这位摄影者有意识地放弃了闪光灯,而宁愿使用高感光度数值。在使用F4.0的大光圈时,曝光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可以把这种光线情调保留下来。

情调的光线

1.给题材补光

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在婚礼摄影中,逆光照片是非常受欢迎的。在逆光下,长长的婚纱被完全照亮,显得很轻盈,好像阳光完全撒在上面一样。虽然这个效果很漂亮,但是也有个缺陷。在逆光下,人物的面部通常不能得到足够的照明,显得太暗。为此,相机内置的闪光灯或外接闪光灯都可以用来补光。为了获得引人入胜同时具有高对比度的用光效果,摄影者把闪光灯放在了人物的右侧。为了让补光效果看起来尽可能自然,我们需要根据光线情况随时调整闪光指数,在必要时通过调整[-]以降低闪光指数。

2.动感

倾斜放置的相机可以让画面产生一种动感效果,草地呈现出一个视觉三角形,以留驻观者的目光。这种构图方法在摄影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精确的结构

1.黄金分割

为了让“黄金分割”的比例划分更明显,我们在这张图上画了一些网格。这些线条之间有着同样的距离。在线条交叉点上的是重要的图像元素――牛仔。在图像下方三分之一处的马群,形成了一组元素,同时以“黄金分割”的比例将照片划分开来。

2.大小对比

由于扬起的尘土和因此而出现的单色背景,题材的景深效果显得相对较弱。为了让作品获得更好的景深效果,摄影者拍摄了第二个牛仔。这里,中心透视法则同样起作用:物体距离越远,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就越小。这样的大小对比营造出了景深效果。

3.色调

图像的色饱和度可以通过软件进一步调整。这种棕调赋予了作品一种温暖的感觉,并强调了西部的魅力。

高调和低调

1.讨人喜欢的光线

当你遇到这样一位金发碧眼的模特时,高调拍摄会显得特别温馨。在给美女们拍摄照片时,高调照片时常会用到。这种照片会让模特的皮肤变得容易讨人喜欢,同时减少了小皱褶和皮肤的不平之处。高调让这张照片的背景有点曝光过度。在这张照片中,浅色调占据了主要的部分。

2.紧凑的构图

少就是多。要尽量把照片缩减到最紧凑的程度。这种紧凑的构图特别容易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人物的面部。在这张照片中,模特的眼睛由于这样的发型而被强调,同时让这张圆脸显得更修长一些。

3.男人的肖像照

这张低调照片制造出了一种充满神秘的情调。同时,摄影者用侧面光强调了一张有形的脸和皱纹。与高光部分相比,阴影部分曝光不足。一般来说,低调照片都具有非常大的对比度。

时尚的建筑

1.青蛙视角

在传统的建筑摄影中禁用的一些东西,在现代摄影中可以作为某种特殊的构图方法使用。通过向上倾斜地握持相机,摩天大楼看起来似乎要向下倾倒。在前玻璃上反映出的第二个建筑让观众的目光再次停留在了画面中。

2.反射

白云反映在这座摩天大楼的玻璃墙面上。在拍摄这样的题材时,不适合使用偏光镜,因为偏光镜会将反光过滤掉。

3.太阳和阴影

由于使用了侧面光,这种三维效果得到了强化。一般来说,与阴沉的天空相比,更应该在有阳光的时候拍摄建筑。这其中的光影游戏会给照片带来很生动的画面效果。

夕阳中的剪影

1.计划好的题材

拍摄落日,我们常用的方法是把画面处理成剪影。这比较简单,但又能达到一种很艺术的效果。通常,画面中会安排一个人物。当同时把一群人布置在场景中时,照片会显得更吸引人。人们伸展的手臂会让这种欢乐的气氛进一步弥漫开来。

2.调整

太阳会给相机带来比实际所需更多的光线。这样的结果就是一张曝光过度的照片。因此,摄影者可以让题材欠半挡曝光。利用这个方法,可以让画面颜色显得更有张力。在光圈优先模式下,可以通过[-]调整曝光时间,以达到想要的画面效果。

3.正确的时间点

照片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线情调。这里,需要考验摄影者的耐心。只有当太阳相对较低同时天空已经染成了相应的温暖颜色时才是该行动的时候。为了让光线情调尽可能自然地复现出来,应该把白平衡设置为日光。

冷色调

1.吸引眼球的东西一座普通的并不起眼的停车楼,在合适的光线情调和正确的构图下,也可以成就一张成功照片。写着“Garage”(车库)的这个闪光的牌子用来作为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构图元素。为了营造出更好的效果,摄影者把这个牌子放在了“黄金分割”点上。

2.画面构成

拍摄线条图形这类题材照片时,画面中的线条方向笔直,会让照片有很好的效果。为此,具有可显示网格显示屏的相机显得很实用。这样,摄影者可以根据相机显示屏上垂直或水平的线条,调整某些图形结构元素的方向。

3.白平衡

轻微的色斑并不总是坏事:这蓝色的色斑与题材很搭配。当然,这张照片是经过后期编辑过的。不过,在现场可以做更多有趣的试验,例如,可以把白平衡设置为灯光。

幻觉

1.镜像

这是一张让很多人大吃一惊的照片。第一眼看过去,可能还不会有太大的冲击力。但仔细观看时,这些柱子好像在向无限远处向上和向下延伸,让人产生了一种幻觉。

2.景深效果

足够多的光线通过宽阔的窗户照射进来,均匀地照亮了整个空间。因此,这展现了一个制造出空间深度和有规律图案的光影游戏。走廊的昏暗尽头给观众的目光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所。没有它,这张照片会显得太闹。

3.静态结构

这些静态的图像结构和样式制造出了一个抽象题材的作品。拍摄这样的照片最好使用三脚架,因为相机一定要保证垂直放置才行。为此,一个带有水平仪的三脚架非常有必要。

灯光与日光交汇

1.光线绘画

当使用短曝光时间在视觉上定格运动时,摄影者对曝光时间把握得很好。一个很棒的效果是,利用1秒的长曝光时间,不仅可以看见飞驰的汽车,还可以看到形成彩色光柱的灯光。

2.亮度对比

虽然这张照片被定位于夜景照片,但是摄影者不能在深夜才开始拍摄,而是要在所谓的“黄昏时刻”就动手。当太阳消失在地平线,同时天空中一片深蓝时,就该开始拍摄了。这时候,光线对比度还不是特别强。

3.颜色对比

与亮度对比不同的是,在“黄昏时刻”的颜色对比相当突出。蓝色的天空与发着黄光的建筑物和金黄色的光轨形成了互补性的对比。这种互补色相互间进行了强化,同时还显得更有张力。

阴影的位置

1.不合适的阴影

把人物安排在直射的阳光下进行拍摄,这是初学者时常会犯的一个错误。确实,蓝色的天空作为背景,的确很漂亮,但是在鼻子和眼睛下面的阴影却会让照片效果大打折扣。右侧照片中,摄影者为了拍摄这个小男孩,宁可选择在一个有光的阴影位置拍摄,也不愿安排小男孩在直射的阳光下。这样拍摄可以得到一个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其中,太阳也只是作为“头顶光”使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