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项链莫泊桑续写

项链莫泊桑续写

时间:2023-05-29 18:22: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项链莫泊桑续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项链莫泊桑续写

第1篇

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享乐虚荣、拜金主义的思想在当时整个法国都非常盛行。

于是,学生便在教师指导下,找到作品表现“虚荣”、“拜金”的种种例子:路瓦栽先生那么穷了,还不惜高消费,想积了钱去买“高级猎枪”,这是在追慕高雅的贵族生活;佛来思节夫人专为不值钱的假项链配了精美华丽的首饰盒,也是贪慕虚荣;甚至破马车白天不敢上街,只能夜间出来拉活,可见连普通的百姓也自卑自贱,受到拜金主义的腐蚀……

如此典型性格是如此受制于典型环境,这,难道就是作家所要揭示的吗?

为什么不可以就小说论小说,就课文教课文,就在作者所提供的语境中,为需要解说的理由找依据呢?

下面,试就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语文九年级(上)的《项链》一课(选用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郝运、赵少侯的译文),对其中“阅读练习・探究三”所提供的几种意见,结合文本语言试作“整合解读”。

“阅读练习・探究三”的内容是这样的:

1、小说开头叙述了玛蒂尔德的许多梦想。有人认为,这表现了她的虚荣心,表现了她向上爬的思想。你同意吗?

2、玛蒂尔德在晚会获得成功后,小说写她“陶醉在妇女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这样说,是赞美还是讽刺?

3、玛蒂尔德决心艰苦奋斗偿还债务,小说写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英雄”一词与她舞会前后的形象是否矛盾?有人认为,这正表现了她诚信、勇敢、勇于面对现实的品质,这才是小说的主题。你同意吗?

4、小说写道:“人生多么变幻无常,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有人认为这才是小说的主题,你同意吗?

我们可以先说第一印象。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显然是跟她的追求享乐、爱慕虚荣有关,虽然每一个妇女和任何人一样,都有改变生存状况、追求享受幸福的权利,他的丈夫路瓦栽不也在为追求一张教育部长的请柬而大费力气吗?但是从小说的情节描写和故事的发展来看,作者对这种小市民虚荣心的嘲讽,是十分容易读得出来的。原因就在于对任何幸福的追求都不是无条件的。玛蒂尔德的社会地位(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决定了她的美丽、丰韵、娇媚,不可能都像其他社会地位优越的女人,都能“过着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反过来说,上流社会的奢侈享乐,不是单靠美貌、温柔和聪明能够换来的。这很难说是社会的不公平。请看――

“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然而她偏偏只喜爱这些,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她一向就想望着得人欢心,被人艳视,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

“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

不是依靠改变贫穷的生存状况去实现幸福的梦想,而是一心只想以天生丽质去获得财富和尊荣。这里所表现的主人公有着什么样的幸福观、价值观,难道不是很清楚吗?

我们从这些直接叙述的文字中,不难读出作者对玛蒂尔德的嘲讽是相当直露的,还别说小说用了大量笔墨极写了她的“梦想”(接连有8个排比句),她的“沉迷”和“陶醉”(接连有5个排比句),用以和最后丢失项链的窘急与狼狈,构成强烈的反差与嘲讽。

但得把话说回来,这也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普遍价值观影响下,多数妇女的不幸人生选择。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在妇女,美丽、丰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

这分明是说,一个女孩子,要是不美丽、不丰韵、不娇媚,就不配生下来,就是生了也不能给“出生证”和办“身份证”。不聪明、不优美、不温柔,就没有做人的资格,只能降格做被人所“畜养”的什么。

因此,莫泊桑在讽刺玛蒂尔德虚荣心的同时,也同样将批判的笔尖指向荒谬不公的资本主义社会,其态度也是异常鲜明的。

我们再从玛蒂尔德追求一夜风流的结果看,这一种追求是值得吗?且不说由于丢失了向别人借来的一条项链,结果付出了十年的辛苦,葬送了青春美貌的岁月,就算是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十年后的现在会是“怎样一个境况”呢?大概有这样几种可能――

一是,她完全满足了,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上,安于贫困,不再有不切实际的梦想。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不符合玛蒂尔德追求享乐的人生理想。

二是,在既满足又不满足中,她继续过着晚会前她所过的那样的生活,也就是依然在痛苦的现实与虚幻的梦想中度日。时间久了,她有可能始终耽于梦想,(十年后,她不是有时还会坐在窗前,回想当年那个舞会的夜晚是如何让人倾倒吗?)但也有可能幻梦终于醒觉,使她变成另一个玛蒂尔德。

三是,她只会有更强烈的追求,更狂热的梦想,奢侈的欲望更加无法遏止,结果必然摧毁了她的家庭。小说已经有了暗示――

“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

我们已经知道,路瓦栽先生再是怎么一个好丈夫,也只是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顶多只可能为妻子争取到晚会上去一展风情的机会,却绝对不可能让妻子心满意足,从此丢掉富贵的梦想。他想方设法弄来一张请柬,为的是让玛蒂尔德“在那儿可以看见所有的官员”。可是路瓦栽夫人这一晚“得到成功”,能够保证她永远和自己的路瓦栽厮守终生吗?作家不是一开始就说了,这位姑娘“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吗?

问题是,猜想这样的可能恰恰是没有意义的。作者连续写了两句:“谁知道呢?谁知道呢?就是明确否认了读者任何猜测的可能。他想要告诉我们的,仅仅是“人生是多么奇怪,人生是多么变幻无常”这个道理。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见微知著”,可是莫泊桑却说:“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他强调的是没有必然,只有偶然。他已经用玛蒂尔德的遭遇形象地诠释他的观点。一切都不可知,都是偶然。不是吗?分明是一次偶然机会出席了上流社会的晚会;一次偶然地丢失了向别人借的一挂项链;又偶然地不知道是一挂假项链而必须用昂贵的价钱去赔偿,使得她和她的丈夫将十年的青春全耗尽在无数的艰辛劳苦之中;最后,竟又偶然遇到佛来思节夫人,知道了那副项链原来是假的,如此说来,她该会怎样去回首那十年的辛苦和那一夜的风流?我们不知道。“败坏”二字在这里并没有道德的含义,只是说把一个女人有可能享受的幸福断送了。这是令人同情的。但是,由于玛蒂尔德的诚实与正直,她坦然承受了命运的惩罚,没有任何怨言,而十年间在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坚忍和勇毅,则比起诚实正直更加难能可贵,尤其是在一个妇女身上,更尤其是在玛蒂尔德这样的妇女身上,所以作者才誉之为“英雄气概”!这一点很可能又是与她的底层社会地位她的“出身”有关。于是我们看到,命运和她所开的是一个严肃的玩笑,既教训了她,也没有让她的辛苦白白付出,而是成全了她,已经使她成了不再怀抱幻想而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玛蒂尔德为自己能够忠守诚诺、维护自尊而高兴,所以她“得意”地笑了。但是,她并不知道那十年的辛苦竟然的是一场以假当真的误会,在她的笑的神情中居然还带着“天真”。这里的“天真”可不是普通的字眼,它分明是再一次强调:人生的变幻无常,是多么难以逆料!人类在不可知的命运面前,永远不可能成熟起来,永远只能停留在“天真”的童年!小说的这一结尾,就同时具有了悲喜剧的色彩,而不让我们只把它视为悲剧,。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无价值的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玛蒂尔德让自己美好的青春弃毁在一挂假项链上,诚然是可悲的;而她的贪求享受、爱慕虚荣终于自食苦果,又不能不让人感到可笑。然而,我们还要进一步从小说的情节中读出这样的感受:这个身处卑贱的玛蒂尔德,最终还是以她的勤劳、诚实与坚忍,显示了人性的高贵与尊严,作为人的生存的最可贵的价值,并没有为不可知的命运所摧毁,因此,当我们在感到女主人公毕竟还是可敬的同时,是否已经忽略了她的可悲可笑了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莫泊桑呈现给我们的,则也是一部严肃的正剧。

这,也许正是面对玛蒂尔德命运的无常和复杂的性格,我们理应选择的阅读理性。

小说结尾的戛然而止,是十分耐人寻味的,但绝不是特意诱导读者再去猜测玛蒂尔德知道了那挂项链是假的之后会怎样怎样,那是没有意义的。有的教材编者力图引导学生去尽量猜想那“怎样”,有的教师鼓励学生去续写那“怎样”的种种故事情节,我看也完全没有必要。须知作家创作的意图并不是在揭示事件因果的必然性,而恰恰相反,是在演绎他的“偶然性”。作家似乎也不企图塑造典型的人物性格,对人物进行道德褒贬或审美评价。既然人生总是变幻无常,一切都是偶然,那么把一个人的遭遇一直写下去,始终“偶然”下去,还能有什么结果,什么意义呢?他只要截取人生的一个戏剧性的片断,告诉读者一个道理,那就是命运残酷无情,造化诡谲弄人,而人是弱小的,根本无法对抗哪怕极细小的偶然,他也就完成了自己的创作任务。“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作家发出的这声声追问,更像是无奈而沉重的慨叹,其中可能透露出消极虚无的人生观,不过那就需要另作讨论的了。

以上,即多元解读的整合。多元,是可以整合,也是应该整合的。对读者来说,这是否也是学会鉴赏“复杂的单纯”和“丰富的统一”的一种自觉追求呢?

第2篇

一、重新认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互动关系

阅读和写作两者之间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首先,阅读对写作的主要作用是开阔思路,引起文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俗语都向我们揭示了“读”的基础性作用,只有多读,才有利于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拥有精妙的写作手法,缺少了写作素材也依旧写不出好文章。这就说明,“读”可以丰富我们的写作素材。古语曰:“必尽读天下之书,尽通古今之事,然后可以放笔为文。苟其不然,则胸中不能无碍。胸中不能无碍,则笔下安能有神。”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读尽天下书,尽通古今事则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它却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写作源于阅读,只有读才能为写积累丰富的素材。此外,通过阅读经典文章,除了可以了解写作规律和写作方法,还能提高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规范的语言,灵活运用各种句式。总体来讲,阅读对写作的影响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读得多,积累丰富,下笔才会文思泉涌。

其次,写作对阅读同样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人的言语表达能力。言语是心理结构的外化,在进行写作时,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并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将语言精炼、准确。写作除了能锤炼自身语言,还能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增强对字词句的感悟能力,提高对文字的感受力,进而提高文章阅读的感悟能力,更加容易地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及其内容。此外,写作还能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高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存在的问题

1.普遍存在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脱节的现象

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脱节的现象,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未能意识到读与写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是单纯地强调读,或者片面的强调写。而在写作教学中,通常是就写论写,未能有效地利用阅读教学的便利指导学生进行协作,造成了读与写人为的分裂。另一方面,教材的编排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如今高中语文的教材大都是将阅读和写作进行了分开编排。教材在“说明”部分有这样的陈述:“在阅读教材中,兼顾写作、口语交际;在写作、口语交际的教材中兼顾阅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未能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

2.写作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普遍害怕指导作文,通常为了指导作文,翻阅了大量的作文指导书籍,但是仍然是收效甚微。此外,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较低,普遍认为作文单调无味,绞尽脑汁也没有内容可写。归根结底是学生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和生活积累,对在阅读教学中所掌握的写作技巧无法灵活应用。

三、新课程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在读与写之间构建一座桥梁,充分发挥读写结合的优势,合理地开发和使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写作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就简要介绍笔者对高中语文读写结合的一些教学建议。

1.开设阅读指导课程,为写作积累素材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尚未开设阅读指导课程,致使许多学生虽然明白“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是却不知道该“怎样读,读什么”,这也是造成学生读写能力低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该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在紧张的语文教学中开设阅读指导课程,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同时,在“读什么”的问题上,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按专题进行阅读,例如在“至爱亲情”的阅读专题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纸上阳光》、《别让父母再流泪》、《父亲在拐角处等我》等文章。此外,学生在进行专题性阅读之后,要做好读书笔记,摘抄经典语句等。对于文章中所运用到的独特写作方法,要深入揣摩,并尝试性地进行仿写、改写等。

2.读写结合的具体方式

(1)续写性读写。对于小说、喜剧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发挥想象力,根据文章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进行续写。在续写中,不仅是对文章的主旨和风格进行总体把握,还是对作品的二次创作,从而突破了读与写的界限,使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才华对文章进行二次创作。如学完莫泊桑的《项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文题,要求学生根据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发挥想象,续写女主人公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的故事。

(2)反向性读写。反向性读写是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进行创新写作的关键。自古以来,名言警句通常都是语言的精粹,思想的精华”。在鼓励创新的今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创新的精神,反其道而行之。如“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熟不一定生巧”等题目,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反弹琵琶,另辟蹊径,写出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的佳作。

(3)体验性读写。体验性读写,即要求师生用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来诠释、补充文意,将课本内容同生活进行紧密结合。尤其是生活类散文的读写,“体验”则是其文章感情真挚的关键。如阅读贾平凹的的散文《我不是个好儿子》,通过认真的品读,我们由衷地感觉到一种见证:母亲对“我”的眷眷之爱和“我”对母亲的拳拳之情。由此,我们就可以将阅读同写作结合起来,“岁月催人老,不老的是亲情”。请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4)生成性读写。教材中的选文大都是名家名篇且独具匠心,往往给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引发读者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些作品的“无字句处的精彩”更易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不同情境的设置,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完成文本的体验及内化过程。如小说《套中人》的结尾是:“确实,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许多多,将来也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呢!”作者没有直接交代结局,给我们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读,了解别里科夫的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造成他这种套中人性格的社会环境,然后让学生进行生成性写作训练,其意义远远高于单纯性的读写。依托课本,关注社会形式,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创作灵感,是我们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归宿。

第3篇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进行的描写。如对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的描写。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表达主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常我们所说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描写,把人物刻画清楚。在描写人物时,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揭示人物的内在精神和思想感情,让读者洞悉人物的内心隐秘和感情起伏,从而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突显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进行描绘,其方法多种多样。在中学课本中我们学到的心理描写的方法主要可分为两大类: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通过人物对话、内心独白、行动、姿态和面部表情等直接深入到人物的内心去描述,这就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言行,包括人物的衣着打扮,无不受思想的支配,所以写言行实际上也是从另一面揭示人物的心理。借助景物描写、气氛渲染及周围人物的反应等侧面进行烘托,这就是间接描写。

【技法指导】

1.直接刻画,展现人物心理。

直接描写包括内心独白、梦境幻觉描写等。

内心独白就是将自己在特定状态下的心理活动,通过自言自语,详尽生动地呈现出来。

如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里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这是主人公小弗郎士――一个将失去祖国的孩子的内心独白。当他知道这是“最后一课”时,内心悔恨万分,懂得了“最后一课”的意义,对“最后一课”倍加珍惜。此处的心理描写具体细腻,形象可感。

人在特定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就会出现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将这些内容详细准确地描绘出来,就是当时人物内心的最好写照。这种描写也称幻觉描写。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的结尾是这样的: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鲁迅先生通过心理幻觉的描绘表达出当时自己对先生的思念和敬仰之情。

2.侧面烘托,暗示人物心理。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的情感可以通过景物描写来映衬。陶渊明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体味闲适之情,杜甫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寄托悲伤之感。这种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法,能够收到“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如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有两个片段: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这是文章的两处环境描写,分别展示了菲利普一家人在见到于勒前后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轻松愉快和失望沮丧,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

【典例分析】

1.“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须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

分析:以上对皇帝内心活动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通过一波三折,进退维谷的心理活动描写充分展示了皇帝爱慕虚荣,外强中干,愚蠢可笑的性格特征。

2.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莫泊桑《项链》)

分析:“她”的神情昭示着她内心的喜悦,周围人的表现更烘托出了爱慕虚荣的“她”陶醉在幸福中的愉悦。

3.“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他想:不过这条鱼给我弄死了,我倒是过意不去。现在倒霉的时刻就要来到,我连鱼叉也给丢啦。“Detuso”这个东西,既残忍,又能干,既强壮,又聪明。可我比它更聪明。也许不吧,他想。也许我只是比它多了个武器吧。

(海明威《老人与海》)

分析:这段内心独白,充分体现了老人内心的坚定,性格的刚强,意志的顽强。

4.一个嘴巴打将去。众人和邻居见这模样,忍不住的笑。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

(吴敬梓《范进中举》)

分析:胡屠户为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女婿治疯,打了他一个嘴巴,那细微的动作“颤”,则将此时胡屠户的恐惧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5.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魏巍《我的老师》)

分析:这是一段典型的幻觉描写。一个孩子在暑假里,做梦都想着要去找老师,可见他对老师的感情是多么的真挚,多么的深厚!

【实战演练】

1.判断下面的选文运用了哪几种心理描写方法。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都德《最后一课》)

思维拓展:这是《最后一课》的结尾部分,“脸色惨白”是对韩麦尔先生的外貌描写,“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是“我”的心理描写,也是对韩麦尔先生的侧面烘托,后面还有动作和神态描写。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通过韩麦尔先生痛苦的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他内心难以言状的悲痛和愤懑,从而使爱国主义的激情在读者心中产生了共鸣。

2.当你在某次作文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时,你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侧重写出心理感受。

思维拓展:人逢喜事精神爽,当得知自己在作文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时,内心的喜悦与自豪是不用说的。但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在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上是不一样的,因此外在的反应也必然不一样。只有仔细思考了这些,才能合情合理地表达。

3.李攸轩的父亲是位军人,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中秋节了。当李攸轩得知今年中秋节父亲要回家团聚时,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试写出来。

思维拓展:长久的思念,酝酿出团聚的欣喜。在得知父亲要回来过中秋节的喜讯时,李攸轩的惊喜之情该是如何溢于言表?可以直抒胸臆,还可以结合神态、动作和语言等描写来综合表现人物内心的欢畅喜悦。

第4篇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探究性学习 能力培养 中职生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独立思考、研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逐渐获得阅读能力和探求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顺应学生的个性特点,为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提出的学习方式。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能适应岗位变化要求、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初中级技能人才、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中职教育目标体现了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那么,无论中职生的专业技能还是文化学习,都必须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现结合教学体会,谈一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感受情感熏陶,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一、巧设情景,激发探究

探究始于问题,而问题是思维的催化剂,是探究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问题的发现及提出常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张力”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针对一些教学的重点知识和难点部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启示下去主动思考,探求新知。如教《论语十则》一课,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同班的同学,同样的老师和课程,可有的同学能轻轻松松学好功课,有的同学很努力却成绩总不见起色,这是为什么呢?”问题一经提出,便很快激发了学生的讨论:“是有的同学天生聪明,有的天生愚笨,有的……”课堂上很多学生满脸疑惑,陷入思考,于是,教师趁机引出:“这是由于同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造成的,你们想了解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吗?请大家阅读《论语十则》”。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感悟、发现,激发探究兴趣,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鼓励质疑,积极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新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怀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从一定意义上讲,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学习就应该有敢于反驳的气概,才能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如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可以根据内容设计“质疑问难”的环节。当学生看文章提出问题后,教师进行筛选,确立研究的重要问题,如“为什么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让学生在自读中探究问题,慢慢地感悟文章中的语言。最后,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正因为大堰河死前承受了数不尽的苦难,命运悲惨、凄凉,因而她的灵魂才高贵华美。盘剥人的人,死后肯定不高贵。”在这里,不仅使学生弄清了“紫色”的象征意义,也自然地教育了学生一种为人处事之道。学生在阅读探究中展现了独立思考的个性之美,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敢于探究的精神。

三、比较阅读,深入探究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俗话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阅读是理解、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引导学生回读的《水调歌头・游泳》,让学生对两首词进行比较阅读,深入探究:“两首词都写了长江,诗人笔下的长江各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在阅读比较中,就自然地发现出两词的写作方法、写作背景及表达主旨的不同。《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长江的激荡、雄伟、刚健和粗犷,诗人这样写是用长江衬托古英雄轰轰烈烈的业绩,表达一种不平静的心情。《水调歌头・游泳》描写了长江的浩大宽阔、动静相宜,诗人这样写也是根据题旨的需要,用长江来展现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以及广阔前景,抒发轻松、愉悦与自信、自豪之情。两词都是描写长江,但苏轼采用的是直接描写,采用的是间接描写。通过多角度的比较,使学生有目的地深入阅读,不断发现问题,了解不同的作者,所处的背景不同,为了表达不同的意思,赋予了同一描写对象不同的特征。通过比较阅读,也使学生对长江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技巧。这样的比较阅读,远比单独讲述《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方法、写作背景及表达主旨的印象来得深刻,效果也好得多。

四、展开想象,引发探究

第5篇

面对学生的诉求,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积极有效地回应,并把语文作业的改革纳入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范畴。为了有效架构语文学习读与写的桥梁,笔者就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进行了“以写促读”作业模式研究,主要探索三种作业设计,以下一一阐述。

一、设计前置性作业,创设学生与文本交流的情境,提升课堂效率

在教授新课之前,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文章、解决生字词、归纳主旨或者是完成课后习题,这样预习作业的弊端是学生产生无所谓的心态或者是抄作业的行为。而所谓的前置性作业是指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老师设计的问题指引下的写作,表达自己的见解,以备课堂交流之用。

教师要对课文有深入的研究,设计时要尽可能强调“一课一得”,着力研究学生的兴趣点,找准课堂突破口,然后设计出简单、根本、开放的作业。概括说要做到以下两点:

1.设计的前置性作业要有很强的目的性,教师一定要明白设计的作业是为了解决本课的哪个重点。

2.设计的前置性作业要有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门槛不要太高,既要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又要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莫泊桑的《项链》一课,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位为学会分析人物,于是前置性作业是“阅读小说后,以《我看玛蒂尔德》为题,谈谈你对这个人物的看法”。学生的习作中,除了一些传统的观点外,更多的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分析玛蒂尔德。

所谓课前早准备,上课早交流,学生带着这样的作业参与课堂的讨论,课堂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其实课堂的设计就是问题的设计,以上前置性作业问题看似大但不算难,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所说内容会较好,层次较好,层次较低的学生也会有话可说。不过老师自己要准备充分,才能够及时做出点拨和评价。

所以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一定以讲作导,也可以以作业作导,直接进入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导向可以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之前,先行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尝试,在写作活动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发表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起到导向、定向作用。

二、设计巩固性作业,促进学生全面科学地吸纳所读的文本内容

粤教版必修教材具有课文内容的经典性和表现形式的示范性的特点,在安排作业的时候可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并从文本出发,进行各种类型层次的写作训练。作业设计的关键是读写的有机衔接、巩固性作业主要有两种形式:

1.仿写作业

大凡学画学艺等,起步都是模仿和临摹,写作也如此。在已有初步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直接从所选课文中学习构思谋篇、表达剪裁等,体验作者独具的匠心。如学习《荷塘月色》,不妨布置仿写作业:“熟读课文4、5、6段,学习其中对景物的描写方法,选用不少于两种修辞手法,任选校园中一景,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情景交融的文字,题目自拟”。学生在写作时,会留意身边的景致,运用恰当的修辞,抒发真实的情感,层次高的学生可以运用更多的修辞,一般的学生也能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这样由容易到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设计作业,有的放矢,以仿促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创造性写作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我们可以依据课文素材,创造性地启迪想象思维,延伸原作情节,拓展写作空间,对课文进行二次乃至三次创作。

例如必修三《微型小说两篇》中的《差别》,让学生对此进行故事续写或新编。设置的场景为三年后的经济繁荣期或者是三年后的经济萧条期。《巩乃斯的马》的作业设计“周涛《巩乃斯的马》认为马‘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如果这世间真的有轮回,我想周涛愿成为巩乃斯的马吧。那么,你呢,你将选择怎样的一个新的生命?是一只盘旋的鹰,一条快乐的鱼,一只轻盈的蝴蝶……还是仍旧做一回现在的你?请展开联想作文”。

这样的作业能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增加了课堂情趣,而且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调动了学生探讨作品意义、参与社会生活思考的积极性。

三、设计研究性作业,搭建联通课内课外的桥梁,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合作、思辨中发展

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是富有个性的,他们在兴趣、思维、生活经历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设计研究性作业,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不同的层次和坡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1.个人研究性作业

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研究,依然是语文学习的内容。这样的个人研究性作业具有深化和提高的功能,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它蕴涵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比如,粤教版必修教材的“表达交流活动”是一种作业性的单项学习活动,主要是写作与口语方面的活动,规模小,目标单一,有一定的研究性。比如必修三的“珠联璧合觅佳趣”活动,通过对对联知识的了解,安排学生去摘抄喜欢的对联或者讲述对联故事,然后可以就自己熟悉的校园场所或者是能打动自己的课文拟写对联。这些作业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个人阅读和研究,尤其是写作更是成了每次小型学习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总结升华,提升了语文能力和素养。

2.小组研究性作业

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改不断深入,语文研究性学习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而语文研究性学习不该仅仅限于语文课堂,作业则是语文课堂研究性学习的必要延伸。

粤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极具特色的是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5个方面,设计了“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5个活动写作单元。这些单元活动有明确的人文主题,我们一般要求学习小组用两周时间准备,之后进行班级的交流。比如必修四的“关注社会”,我设计了《关注社会——畅所欲言对对碰》的活动,学生要完成的作业是:

①找话题、定话题:关注社会,捕捉自己认为新鲜而又有社会价值的问题来研究。组长组织分工,将搜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概括成简洁明了的话题。小组再讨论,确定大家共同关心,但又有不同看法,值得进行辩论而又辩得起来的话题。

②找例子,辩一辩:从现象中提取自己的观点,为自己的观点积累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自由发表意见。

这次研究性作业的实施过程:收集和分析信息资料——确定研究的问题——写成文章,形成个人观点——组内交流——班内展示交流。这样的研究性作业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研究,深化思考,同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几人一组,合作完成一个研究课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使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产生碰撞,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语文学科是最不能为了考试而教的一门学科,它涵盖面广,范围宽,牵连的知识多,丰富而厚重的综合性知识基础,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语文成绩的提高,与其他课程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积累过程,不能与做题的数量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