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痰是什么?它是呼吸道的“垃圾”,本应排出体外。随地吐痰固然是妨害他人的不卫生、不文明行为,但如果“出口转内销”,把痰咽入肚内,同样电是不可取的。
在我们所呼吸的空气中,含有烟尘、细菌和各种有害成分。这些混在空气中的污物虽然体积小,肉眼也不易看见,但由于每人每天要吸入大量空气(约几百个立方米),因而对空气中的污物总量也就不可等闲视之了。据有人估计,正常成人24小时内吸入的细菌,至少有一千多万个。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幸好,我们的鼻孔内丛生着鼻毛,能侈阻隔尘粒、过滤空气。在我们呼吸道管腔内的粘膜层,还含有大量的粘液细胞。这些粘液细胞分泌的粘液,象地毯一样覆盖在呼吸道表面,把较小的尘粒与细菌牯住。粘液内的水分在呼吸道内蒸发,湿润吸入的空气。剩余的浓缩部分和污物形成粘液团,这就是呼吸道的“垃圾”――痰。有时痰里还含有呼吸道和肺组织的坏死细胞,脓腋、血和肺结核病的干酪样物等,这些常常都带有大量的致病菌。气管和支气管的粘膜上还有纤毛上皮细胞,就是它,通过纤毛运动,将痰液推送到喉头。
把这些聚子咽喉部的“垃圾”随地乱吐,会通过呼吸道的途径将病菌传播给他人。同样,把痰咽入肚内,也可以使病菌传播到自己体内的某些脏器,而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便是消化系统。以结核病来说,浸润型肺结核患者一日痰中可发现结核杆菌五千多万个。结核菌的生命力很强,具有含脂外膜,多数可不被胃酸杀灭。大量结核菌随痰进入消化道后,可侵犯回盲部的淋巴组织,形成肠结核。
肠结核是肺结核最常见的并发症。有人对因肺结核死亡的患者进行尸体解剖,发现约有50~80%的人同时患有肠结核。肠结核主要经胃肠道感染。患病后,病人除有体质虚弱、消瘦、盗汗、不规则发热、食欲不振外,可有腹痛,大多数为右下腹或脐周围痛,且多在进食后加重,排便后减轻。另外,还可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常为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由于肠结核病变进展缓慢,在早期多数人自觉症状轻微,常易忽视。随着病变的发展,肠壁淋巴组织受结核菌破坏,发生干酪样改变,形成溃疡,严重者可发生慢性肠穿孔,引起局限性腹膜炎或肠系膜淋巴结核、腹腔脓肿等。当溃疡愈合时,还可引起肠管的环状狭窄,使肠道部分梗阻。
可见,一口痰“内销”,弄不好就可酿成大祸,犹如引狼入室。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既不要随地吐痰,危害公共卫生,也不要咽痰入肚,损坏自身健康。应该把痰蹦:在痰盂里,没有痰盂时,可吐在手帕内,事后再进行消毒处理,或用纸包裹,丢在垃圾箱里。总之,痰是肮脏的,不要随便“出,口”,也不要轻意“内销”!
寒凉天气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童朝晖副院长介绍,从全国来看,呼吸道疾病近几年的排名在往上攀升;从朝阳医院的门诊量来讲,呼吸科的门诊量过去一天是400人左右,现在达到六七百,患者增加明显。这个季节正是过敏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容易高发的时候。
那么,导致过敏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高发的原因是什么呢?童朝晖说有几方面的原因。这些年老百姓防病、看病的意识提高了,过去很多人有小病就扛着,现在人们注意保健,注意预防,感到不舒服,比如咳嗽、感冒会及时去医院就诊。另一方面,呼吸道疾病增加与天气、环境有一定的关系。天气寒冷时,呼吸道疾病就会高发,因为冬天气_卡比较低,空气流通较芹,从这方面来说也是空气质量问题。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比如慢支、慢阻肺、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基础病,在空气不好的情况下病情会反复发作。而对于健康的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空气环境里肯定也会受影响。
健康小贴士:空气不好时,已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等疾病的患者,会加重咳嗽症状,出门时戴上专门的防护口罩,在小环境内使用空气净化器等,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打喷嚏、流鼻涕是感冒症状
在呼吸道疾病中,感冒尤为常见。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都有什么症状?它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吗?童朝晖解释,这几种病都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大家平时说的感冒,就是普通感冒,老百姓有时候叫伤风。普通感冒往往表现为局部症状,一般不发热或低热,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子不通气等症状。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简称,H1N1禽流感、H7N9,都属于流行性的感冒。流感表现的是全身症状,没有局部打喷嚏、流鼻涕等表现,主要是全身高热,肌肉酸疼,甚至很容易出现常见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肺炎,从病情进展、严重程度上是比较重的。流感主要有季节性,冬季、春季发病会多一些。而普通感冒随时都有可能,比如夏天空调过凉,就可引起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总称,比如前面说的感冒、流感,还有扁桃体发炎、鼻窦炎,也就是上呼吸道以上的器官所发生的感染就叫上感。
健康小贴士许多市民往往把感冒、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混为一谈,其实是不同的。流感的最主要特点是流行,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是急性伤风病毒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种,任何季节,如春天、夏天也可发生,不同季节的感冒的致病病毒并非完全一样。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引起流行(但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某些流行),一般经5——7天可痊愈。
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应注射流感疫苗
我们都知道打流感疫苗可预防流感,很多人有疑问,流感每年流行的种类可能不太一样,那打疫苗管用吗?童朝晖副院长说,世界卫生组织,包括中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通过监测进行分析预测今年冬天会出现哪个类型的流感,然后推荐大家去注射这方面的疫苗。即使预测的不是特别准确,但因为流感疫苗有交叉性,因此也会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童朝晖建议,老年人、儿童还有体弱者最好注射流感疫苗;而过敏体质的人,包括对药物、青霉素、牛奶等过敏的人,还有6个月以内的婴儿等人群,则不主张打疫苗。
普通感冒一般不用服药可自愈
有听众说感冒时他就服用维生素和阿司匹林泡腾片,不吃药,童朝晖肯定了这名听众的做法,并提醒大家尽可能不用抗菌药物。他说,得了普通感冒,多喝水、好好休息就可以了,一般一周就能自愈。如果有发烧,咳嗽比较厉害,可以用一些退烧药、止咳药。
对一些普通感冒病人提出输液的要求,童朝晖说,一般普通感冒没有必要输液,更没有必要用抗菌药物,像消炎药、抗生素都不要用。至于那些体弱的老人,有时会因感冒引发细菌性感染转成肺炎,医生对这种情况会做出判断进行对症处理。呼吸系统疾病重在预防
童朝晖提醒大家,对呼吸系统疾病,不要只关心得了以后怎么治,重要的是预防。生活中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吸烟,尤其是患有此类疾病的人更得戒烟。童朝晖说,大部分呼吸道疾病都和吸烟有关系,特别是长期大量吸烟,比如烟龄在10年、20年以上,一天吸一包。这种病人一般到了10年、20年以后肯定要得肺气肿,甚至一部分人会得肺癌,这是有科学研究、证据证明的。对空气污染,客观上很难逃避,但是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在冬天或遇有雾霾天气时,要减少外出和户外活动,尽量留在室内,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外出。
本版文字据《城市零距离》节目整理
专家简介
童朝晖留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呼吸内镜及介入诊治技术、间质性肺疾病、哮喘等方面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卫生部呼吸内镜培训基地主任等职务。2003年因在抗击“非典”中表现突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健康咨询问答
听众问:肺癌患者做手术已经两年半了,现在比较容易感冒,没有过敏史,能不能打流感疫苗?
童朝晖答:做了肺癌手术,病人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要比正常人差,所以容易感冒。可以打一些肺炎、流感疫苗。另外,如果经济条件好的话,可以打一些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比如胸腺肽类的药物。
听众问: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
童朝晖答:一般来讲,这种病是去不了根的。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都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易感基因有遗传倾向;外在因素就是环境,比如有的家里养花、养动物、铺地毯,这些都是容易导致过敏的环境。因此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的改善。除了过敏性鼻炎,哮喘,还有慢阻肺,都不能去根,凡是广告说能去根,我说越是说能去根越是骗你的,我们医生,像我们大医院,哪些病能去根,哪些不能去根会明确告诉你。
加湿器中的水最好是蒸馏水或凉白开水,因为经过处理后,水中所含杂质较少,人不会因为吸入杂质而引起呼吸道不适。
1、纯净水:可以,建议加些醋,可杀菌。
2、蒸馏水:可以,沸腾后要放凉,并用滤纸过滤一些其中的杂质和水碱等。
3、矿泉水:一般含有很多的矿物质,会对加湿器造成损伤和对空气造成污染,并且滋生细菌。
4、自来水:不能直接将自来水加入加湿器。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会对加湿器的蒸发器造成损害,所含的水碱也会影响其使用寿命。自来水中的氯原子和微生物有可能随水雾吹入空气中造成污染。如果自来水硬度较高,加湿器喷出的水雾中因含有钙镁离子,会产生白色粉末,污染室内空气。
(来源:文章屋网 )
气管插管有经口和经鼻插管两种途径,经口插管优点;易于插入,适于于急救;管腔大,便于吸痰,气道阻力小;缺点容易移位、脱出、不易耐受,不易长时间使用,一般留置3~7 d。不便于口腔护理,可引起牙龈和口腔出血。经鼻插管优点:不通过咽后部三角区,不刺激吞咽反射,患者易于接受,可在清醒状态下进行,留置时间较长,一般7~14 d,最多可达2个月易于固定,不易脱出,便于口腔护理,管腔较小,吸痰不方便。缺点:不易迅速插入,不易用于急救;易发生鼻出血、鼻骨折;可发生鼻窦炎、中耳炎等。
物品准备:床边备齐气管插管用品、呼吸机用供氧、供气设备、抢救车、吸引器确保用物完整、功能良好。
1 患者准备[1]
①心里准备:心理护理:由于严重呼吸困难、生命垂危,等因素,清醒患者常有焦虑和恐惧心里,因此,需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重要性,并指导患者如何以非语言方式表达其需要。有家属场时,需注意向家属进行必要的解释,缓解家属的焦虑情绪;②准备:将床头移开距墙约60~80 cm,取下床头板,使插管医生能够站在患者的头侧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给患者取平卧位,去枕后仰,必要时肩下垫小垫枕,使口轴线、咽轴线和喉轴线尽量呈一直线。
气管插管时配合:①监测: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缺氧状况,注意有无心律失常和误吸发生;②确保通气和供氧:如插管时间超过30 s,需提醒插管医生暂停插管,用简易呼吸机和面罩进行人工通气,防止因严重低氧血症导致心跳呼吸骤停;③吸痰:插管过程中如分泌物多影响插管和通气时,应及时协助吸引;④确定气管插管成功:最常用的方法是听诊法,用简易呼吸机加压送气,先听诊胃部无气过水声,在听诊双肺有无呼吸音、是否对症。确诊气管插管最准确的方法是监测呼气二氧化碳波形的改变;[2]⑤采取切实有效地固定:选择粘性和韧性较好的胶布作交叉固定,或专用插管固定贴,除此之外,另加一条边带用“双8字”结套在气管插管上,再固定在患者的头部,起到一个双保险的作用[2];⑥注意适当的肢体约束:首先向清醒的患者及家属说明约束肢体是为了防止患者不经意或不小心拔管,希望得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保证人工通气的顺利进行。
2 护理
气管切开后,经气管套管的非生理性呼吸,不利于下呼吸道广阔的黏膜,失去了上呼吸道的生理屏障作用,使滞留在呼吸道的分泌物易浓缩、干燥、结痂,不仅引起气管及肺内并发症而且阻塞管腔,危及生命,为此在呼吸道的护理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口腔护理:是预防、控制气管切开术后感染的基本操作之一,术前采用漱口清洁口腔,4~6次/d,术后口腔护理早晚各一次,重点擦洗舌面,硬腭和牙齿,若术后第3天,患者体力能支持者鼓励患者刷牙;②观察呼吸:气管切开术后仍有可能再度发生呼吸困难,以至患者发生窒息,所以对呼吸的观察极为重要。呼吸异常往往是术后并发症的先兆,必需立即找出原因迅速处理,如呼吸困难伴烦躁不安,或急躁、恐惧、面色紫绀、出汗,说明气管套管脱出,必须设法将套管立即重新插入气管;呼吸困难伴发热、咳、气管中有痰者,常表示下呼吸道可能阻塞,需加强解释痰液和吸痰处理,必要时须行支气管镜检查处理等。所以术后密切观察呼吸变化,以提供病情的动态信息;[3]③气管套管的护理是预防气管和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首先,保持气管切开外管固定,外管系带随颈部肿胀消退情况,适当调节松紧度(以系带与皮肤间恰能一指为度)以防套管滑脱造成窒息。再者,内管要定期取出,清洗、浸泡、消毒、保持内套管通畅,消毒内套管每6 h一次,分泌物多着可2~4 h清洁消毒1次,内套脱离外管时间不得超过20 min,否侧外套管管腔将因分泌物的干燥结痂而部分阻塞,致内套管无法重新插入(最好准备两套规格相同的气管套管)。管口覆盖一层经消毒生理盐水浸泡的单层纱布,干后及时更换,可以增加吸入空气的湿度。需长期戴管或暂不能拔管者,气管套管护理要长期坚持,一定要教会患者人或家属正确操作,有人提出五步教学方案:Acting(由护士单独完成)、Teaching(护士演示给患者如何操作)、Guiding(护士和患者共同完成)、Supporting(由护士监督,鼓励患者完成)、Self-care(患者独立完成)。这样在患者出院后可以获得完善的自我护理;④呼吸道加温和湿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失去了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因此,机械通气时需用加温加湿器,使吸入气体的温度在32℃~36℃,相对湿度100%。常用蒸汽加温湿化的方法,即将水加热后产生蒸汽混入吸入气中,达到加温加湿作用,一般呼吸机均有此装置。注意湿滑罐内只能加无菌蒸馏水,禁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物,因为溶质不蒸发,将在罐内形成沉淀。湿化罐内水量要恰当,尤其要注意防止水蒸干。所以呼吸道的湿化,对术后感染的预防和保持气管套管的通畅起着重要作用;⑤吸痰:术后患者痰液增多,应及时吸出,以防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和干燥后附于气管内形成痰痂,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吸痰管要求每次1管,用具专人专用,每天更换吸痰用生理盐水液,同时为保护气管黏膜,吸痰动作要轻柔,当送入吸痰管时,勿进行吸引,管至一定深度时(至少超过套管长度,根据病情需要,可至气管或支气管)再吸引,边吸边退,切勿上下抽吸过猛或固定一点不动,每次抽吸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s左右为宜,再次抽吸时间3~5 min,否侧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引起气道的损伤,刺激气道产生分泌物,带走氧气,造成患者缺氧症。吸痰指征:a凡呼吸时套管内传出响声,表示套管和气管内有不宜咳出的分泌物,须随时经套管吸出;b当患者咳漱或呼吸抑制时,听诊有湿音,通气机压力升高,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时,应及时吸痰;⑥预防感染:气管切开失去了鼻腔过滤、湿润以及对空气的加湿、加温作用,环境因素可直接造成感染。保持空气清洁、湿润。术前2 d即开始房间全面清扫,紫外线消毒,调整室内温度,以20℃~22℃为宜,湿度以50%~60%为佳。地面用0、2%“84”消毒液湿拖,2次/d,减少室内人员流动,术后吸引装置中玻璃接头浸泡在0,3%“84”消毒液中,每日更换消毒液、引流瓶,每周彻底刷洗消毒。防止切口感染,外套管下纱布垫每日更换2次,早晚各一次,若污染后随时更换。每天清洁气管内套管1~2次,防止感染;⑦如气管插管不使用低压气囊,需定时放气,防止气囊压迫气管黏膜过久,影响血液循环,造成黏膜损伤,甚至坏死。一般每6~8 h放气1次,放气时,先抽吸气道内分泌物,再缓慢抽吸囊内气体,尽量减轻套囊压力,每次放气5~10 min后再充气。气囊充气要恰当,应用最小压力充气,即不让导管四周漏气,又使气管黏膜表面所承受的压力最小。气囊压力应低于气管黏膜毛细血管静脉端压力(18 mm Hg),一般不宜超过15 mm Hg。在进行充放气操作时,应注意防止插管脱出,充气完成后需测量末端到牙齿的距离,并与原来的数据比较,确保固定良好;⑧防止意外:a妥善固定,防止移位、脱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要固定牢固,每天测量和记录气管插管外露的长度。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中的积水,防止误吸入气管内引起呛咳和肺部感染气管切口术的护理关键是呼吸道管理,护理工作须认真、细致、周到,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呼吸管理技术,防止一切感染机会和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疾病早日痊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
[关键词] VAP;护理干预;预防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2-12-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病人,在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48h或原有肺部感染用呼吸机48h后发生新的病情变化,并经病原学证实,或在人工气道拔管48h以内发生的肺部感染[1]。VAP是ICU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国内有医院调查,VAP发生率为43.1%[2],死亡率很高约24%~76%[3]。现就近年来VAP的相关因素和护理进展做一综述,旨在寻找有效的、实用的措施来预防、干预VAP的发生。
1 发生VAP的高危因素
1.1 与环境相关的因素
VAP病原菌的来源包括医疗装置和环境,如空气、水、飞沫、排泄物和ICU 病人等。细菌的交叉传播常见于病人与工作人员或与其他病人之间。
1.2与宿主相关的因素
(1)病人某些基础疾病,如慢性肺部疾病、神经外科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等;(2)误吸高危因素,包括手术麻醉、重置气管插管和肠内营养的病人;(3)年龄≥60岁的老年病人。
1.3与药物治疗相关的因素
(1)抗生素的应用是引起口咽部菌群失调及病原菌在口咽部定植增加的主要原因,广谱或超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多重耐药菌产生增殖,给VAP 的治疗带来困难;(2)免疫抑制治疗或长期类固醇激素的应用使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严重受损;(3)防治应激性溃疡药物的应用,如使用H-受体拮抗剂或抗酸剂后胃液的pH值≥4,病原菌在胃内大量繁殖。当胃内容物反流,即便是微小的误吸进入下呼吸道都可引起感染。
1.4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相关的因素
(1)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直接破坏了人体正常的呼吸道防御功能,上呼吸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口咽部病原菌的吸入或气管套管周围含有细菌的分泌物的漏出,特别是声门下与气管导管气囊间隙中污染积液的误吸,是细菌进入下呼吸道的主要途径。(2)气管插管导致的鼻腔阻塞或鼻胃管引起的鼻腔分泌物清除困难会导致鼻窦炎的发生。鼻窦感染分泌物误吸到下呼吸道可引起VAP。(3)呼吸机管路中冷凝水的污染会导致VAP 的发生,而且是传播院内病原体的细菌存储库。(4)气管导管表面感染的细菌生物膜,引起远端气道栓子的形成、移位、堆积或脱落,可导致VAP反复发生。
2VAP的预防与护理
2.1环境管理
采用屏障式护理预防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最好用空气交换器来更换病室内的空气,并按时紫外线消毒(可每日两次),对病房内的物品如病床、床头柜、呼吸机外壳及其他器械每日2次用1500氯消净擦拭,地面每日3次。减少人员的流动,减少患者外出检查的机会,出入人员换鞋、更衣、带口罩、洗手,减少探视及探视人员,使人员物品及室内空气基本保持单向流动。做好排泄物的处理。将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相对温度22~24℃。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控制的教育,加强对空气、水、飞沫、排泄物、病友交叉等消毒隔离质控管理,加强空气检测及物品检测管理。定期每周1~2次检查空气、湿化器、雾化器、液化水、呼吸机管道、冷凝水及医护人员双手的细菌污染情况及空气细菌检测。按病种或感染的细菌定性给予相对隔离,免疫抑制者应严密隔离单间治疗。
2.2呼吸机的管理
一套呼吸机应一人应用。撤机后行彻底消毒。消毒呼吸机外壳,呼吸机管道48~72h更换消毒[4](包括所有送气回路及测压系统管路以及湿化气罐,雾化吸入器管道应专人使用。24h更换消毒(1600氯消净消毒液浸泡30~60min后,流水冲洗后晾干备用),呼吸机环路是细菌定植的重要部位;一般7d更换一次,最好使用一次性管道,呼吸道或接水瓶中的冷凝水中细菌培养阳性率高达86.7%,其中84.6%在呼吸机管道中,故要做好冷凝水的管理。集水瓶应放在环路的最底部。气道管路中的冷凝水定时倾倒,勿倒流回雾化湿化瓶中,如果在回路中使用加热导丝,可以减少冷凝水的生成。湿化器专人专用,蒸馏水每天更换,终末消毒灭菌,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传感器和气体滤过管道等,定期对管道进行监测。因此,加强呼吸环路的消毒管理可降低VAP的发生率[5]。
2.3气道管理
(1)尽量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做到早脱机早拔管,护理应仔细评估病人的自主呼吸、意识状态、咳痰能力等情况,从而避免或减少再次插管的几率。拔管前应先吸除导管内外的分泌物,包括口腔和鼻腔,气囊上方的分泌物。拔管后密切观察病情,一般禁食12~24h,将胃管留管12~24h,并指导患者发声和进食,注意自己会厌、喉痉挛等并发症。(2)气囊的压力保持在20~25mmHg为宜,可通过POITEX套囊压力测定。3~4h放气囊一次,持续3~5min。(3)密闭式吸痰管优于开放式一次性吸痰管,封闭式吸痰能够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预防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4)经鼻插管VAP的发生率高,当必须经鼻插管时应≤8h或早期气管切开。(5)口鼻腔的气管内分泌物应分开吸引,先吸口咽部分泌物,以减少经气管旁侧流入肺;切断外感染源。持续声门下吸引(张希渊等发现如行有效的声门下吸引,VAP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吸引)。(6)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当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时,插入深度小于人工气道长度,吸痰管的外径不大于气管内导管内径的1/2;成人以10~12号为益,长度为40~50cm。(7)正确有效的气管内吸痰,正确判断吸痰时机,采用非定时性吸痰技术,拍背吸痰,吸引负压使用范围10.6~16kPa(80~120mmHg)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吸痰时间不应大于15s。吸痰后高浓度吸氧1~5min,直至心率血压或SAO2恢复到吸氧前水平,痰量过多时必要时间隔3min以上再吸,分泌物粘稠者吸痰前注入3~5mL生理盐水后再吸,若导管套囊须放气应先行气囊的以外口部分泌物吸引后,换吸痰管再放气囊后的同时,吸引气囊内的分泌物,预防吸痰的并发症。(8)加强呼吸道湿化。一般采用蒸汽加湿湿化,使气道口气体的温度维持在35~75℃,可防止病原菌在温化器中定植和生长,湿化器中的水温应保持在50℃左右,可通过触摸呼吸机管道检测温化气体的温度,温化器中的液体只能用无菌蒸馏水,不能用生理盐水或加入药物,以防形成沉淀;湿化罐内水要恰当,尤其要防止水蒸干。气管内直接滴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间断注入法,一般每隔20~60分/次,每次为3~5mL,持续滴入法中滴速为4~6滴/min,每日温化液总量需根据病情和痰液粘稠度调整,一般200~400mL,以分泌物稀薄痰液容易吸出为目标。同时注意保持环境的适宜的温湿度,以充分发挥呼吸道的自然防御功能。
2.4病人管理
重视病人的护理可使VAP的发生率平均降低40%以上,且费用低易实施。(1)根据患者的病情尽可能采用半卧位(30~45°),休克病人中凹卧位(抬高头胸部约20°,抬高下肢约30°),头偏向一侧。(2)定时翻身,叩背,按摩,每1~2小时1次,叩打应由下向上从外向内重点扣击需要引流的部位,每次5min,床垫及床单要平整干燥,四肢主动或被动运动。(3)口腔护理。牙菌斑和咽部上皮细胞黏附的病原菌易进入下呼吸道,故要每日2次为病人用软毛牙刷刷牙,如无法为病人刷牙,应每4小时用海绵棒常规擦拭1次。可用0.5%的碘伏治疗口腔黏膜损伤;过氧化氢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20%的碳酸氢钠可保持口腔碱性环境抑制细菌生长[6]。生理盐水能促进黏膜损伤的愈合,根据情况选择适宜的措施。(4)病人卫生,勤更换衣服及被服,洗手,剪指甲,注意多种插入性操作的管理。(5)营养。保持充足的营养,以加强抵抗力。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保持在1500~2500kCal。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最好将胃管直接插入幽门下进行肠内营养,以减少内容物反流。(6)加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积极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对建人工气道患者,创造条件尽早拔除插管的同时,合理使用免疫调节疫调节剂可能有助于减少VAP的发生。(7)避免胃过度扩张。胃过度扩张有助于胃肠道内细菌的反流,而避免胃过度扩张可减少VAP的发生,近来避免胃过度扩张的方法包括减少抗胆碱能药物和镇静剂的使用,胃内营养后监测胃内残留物容量,使用胃肠动力药和小号胃管小量持续喂养及直接将营养物输注入小肠等。最近对传统胃内给食和小肠内给食进行比较的研究发现,小肠内给食可减少胃食管反流。(8)适当抬高床头。研究表明,水平仰卧位且长时间保持此卧位是胃食管反流吸入的高危因素,而45°半卧位可有效避免[7]。Collard等[8]研究表明半卧位是预防VAP的有效措施。(9)控制血糖浓度。血糖浓度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密切相关,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者,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63.6%,明显高于血糖浓度正常者(32.5%)。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者其下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此,机械通气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一定意义。
2.5医务人员的管理
(1)加强医护人员的教育和感染监测,提高医护人员对VAP感染危重性的认识,让他们熟知预防技术及护理对策。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进行感染控制。应定期做医生、护士手的细菌培养监测。(2)医护在检查每个患者和执行每项操作前均应洗手,穿隔离衣,带手套,在接触不同病人前后应使用含乙醇成分的溶液洗手或更换手套;进出ICU时更换鞋及隔离衣。(3)熟悉呼吸机的特点和性能,观察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评估工作。由于插管和再插管会增加VAP的危险,在给病人做脱机试验时,护士应仔细评估病人的自主呼吸、咳痰能力等,从而避免或减少再次插管的几率。(4)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使用H-R拮抗剂或抗酸剂后胃液PH≥4使病原菌在胃内大量繁殖,当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等,每班护士都应做好病人的评估及相应的措施,以减少不利影响。(5)积极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注意医疗慎独行为,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对意识清醒的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总之,护理的重点应从患者的利益出发,针对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方式的不同,做好相应的身心护理,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措施,使VAP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 刘明华,张庆玲,府伟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流行病学和诊断进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116.
[2] Cook D.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perspectives on the burden of illness[J]. Intensive Care Med,2000,26(Suppll):S31-S37.
[3] 何权瀛.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6):326.
[4] 张小钗. 侵袭性操作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J]. 护士进修杂志,2003,8(18):740.
[5] 陆连芳,魏朝霞.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人呼吸机管道细菌污染的观察与护理[J]. 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8-9.
[6] 张晓丽,付金华,刁玉静.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护理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9.
[7] 柳韦华,吕梅,王凤,等. 护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胃食管反流后误吸的影响[J]. 护理杂志,2003,20(7):25-27.
关键词:pm2.5;控制;多元化;污染现状
中图分类号:X5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4-0148-1
0 引言
所谓的pm2.5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固体悬浮物。由于其可以被直接吸入肺部并且严重的影响了人们身体健康进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人类的扰动以及工业生产,pm2.5作为空气的微量组成在最近一段时间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因此,在今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办法中将其作为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指标之一。
1 pm2.5的污染现状
1.1 pm2.5的危害
pm2.5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直接危害与间接危害两个方面。在直接危害方面主要表现为pm2.5由于粒径较小可以直接避免鼻腔以及呼吸道的拦截过滤作用直接进入到人体的呼吸道。进而对人体肺部以及其内的气体交换造成一定的影响。并诱发或加重肺部疾病。严重的可诱发肺癌等恶性疾病。此外,由于肺部,毛细血管的过滤作用强度,会导致部分的pm2.5进入血液循环当中去,长期加剧肾、肝等内脏的负担,降低人的寿命。间接危害主要表现为pm2.5具有一定的表面吸附能力。此外,由于来源的不同进而造成pm2.5的成分复杂,往往含有大量的重金属以及包括病原体与细菌的微生物。在吸入人体后随着血液的流动进行扩散。进而影响体内盐平衡,甚至引起人体重金属中毒以及病原性感染。
此外,pm2.5还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在造成雾霾天气的情况下严重的影响了出行能见度。进而,影响交通运输安全,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1.2 pm2.5污染现状
Pm2.5的总量与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程度有关。有研究表明高度的城市化以及高密度的工业聚集区能够产生大量的pm2.5。此种现象从我国pm2.5的分布可以看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pm2.5显著高于其他城市水平。此外,pm2.5还呈现出一种逐年递增的趋势。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提出pm2.5的空气质量监测概念之后以平均每年9%的速度递增。到2011年,我国地区最高pm2.5含量达到80微克每立方米。按照人类平均呼吸水平,每人每天吸入pm2.5总量为8mg,严重的影响了人体健康。
Pm2.5的监测不利也是pm2.5污染出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2012年2月修订的《空气环境质量标准》首次将pm2.5列入到监测与评价的项目中去。在此之前,对此种指标的监测还处于空白。同时,由于监测与监管的疏忽起步较晚,我国对pm2.5仅存在一个平均水平的监测而对其排放源等监测与治理还属于空白。这对pm2.5的综合管理与控制提出了挑战。
2 pm2.5的多元化控制
Pm2.5的来源是多元化的,主要由工业生产、自然风化、建筑扬尘、尾气排放等途径进入空气当中。其控制与治理可以根据切断污染源、降低固有比重、有效的防范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多元化控制。具体的控制方式如下:
2.1 切断污染源控制手段
通过切断污染源的控制手段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染源向空气中持续排放pm2.5,进而防止空气pm2.5污染的恶化。同时可以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逐步降低现有的pm2.5污染。切断污染源的控制手段可以根据其污染来源进行确定。其中自然来源即自然风化来源属于不可控污染源。其他污染源可以看作为点源进行处理。主要的处理手段可以采用静电去除、滤膜去除以及分子筛去除的方法进行。具体的操作模式是确定可能的pm2.5污染物产生与排放点位。比如工业生产的排烟系统、汽车排气装置、建筑工地等、对排放源进行处理装置的安装进而降低其向环境的排放强度。
2.2 降低固有比重控制手段
所谓的降低固有比重控制手段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空气中现存的pm2.5进行有效去除的控制方法。其主要通过自然方法以及人工方法两方面进行。所谓的自然方法是利用自然界的降雨对空气的冲刷作用将空气中的pm2.5转变为雨滴再以湿沉降的形式降到地面,进而降低了空气中的pm2.5固有比重。人工方法则是利用pm2.5在空气中的特性利用人工干预的手段进行去除的方法。主要方法有:利用湿沉降去除原理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将空气中pm2.5进行去除;pm2.5具有一定的聚沉效应,有研究表明此种效应能力的大小与空气相对湿度成正比关系。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增加地面的相对湿度进而促进pm2.5的自身聚沉作用进行去除;Pm2.5与植物覆盖率呈反比,并且由于pm2.5可以被植物气孔进行吸收进而固定在植物体内,因此对于城市中的绿化减少以及防风、防沙林带的减少同样可以降低空气中的pm2.5固有比重。
2.3 增加有效的防范控制手段
所谓的有效防范控制手段是指在空气中pm2.5总量不变甚至恶化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过滤等防范手段来防止空气中的pm2.5进入人体。主要的方式是采用新型的口罩以及室内空气过滤装置来完成的。对于室内空气流通过程中的pm2.5去除相对简单。仅需对传统的空气过滤系统加装水滤系统即可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而对于人们出行过程中pm2.5的防范则需要通过分子滤膜以及高效吸附技术来进行实现。
3 总结
本文从pm2.5的危害谈起,总结了其存在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进而分析了目前pm2.5的污染现状。并从切除污染源头、控制pm2.5总量以及增加防范措施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其多元化控制对策。希望为改善我国空气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玮,汤大钢,刘红杰等.中国PM2.5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1):1-5.
[2] 吴国平,胡伟,滕恩江等.我国四城市空气中PM2.5和PM10的污染水平[J].中国环境科学,1999,(2):133-137.
【关键词】 ICU; 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危险因素
重症脑出血是我院ICU常见的急危重症,因发病和救治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引起院内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甚。一旦发生医院感染, 轻者影响恢复, 重者促进死亡,严重影响着重症脑出血的病程与预后。因此,探讨ICU重症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对策,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问题对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内肺部感染回顾性分析,同时提出相关的对策。
1 对象与方法
1. 1 方法与对象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3月,ICU住院时间≥48 h 的重症脑出血患者肺部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 2 诊断标准 重症脑出血诊断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院内肺部感染的诊断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2]。
1.3 统计学处理 资料处理采用χ2检验和构成比。
2 结果
2.1 感染率 本组病例共124例,发生院内肺部感染32例,感染率为25.81%。
2.2 危险因素 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不同组间院内肺部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的因素有:年龄、总住院时间、呼吸机应用、气管插管/切开、吸烟史等。详见表1。
2.3 病原学检查 32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38次, 病原学培养共分离出病原菌28株,以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中同时感染>2种病原菌的有6例;分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2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菌株2例,均由肺炎克雷伯菌产生,其构成比见表2。
2.4 感染与预后 32例感染患者中,致原发病加重19例,
作者单位:533000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护理部
促使恶化3例,死亡3例。
3 讨论
本次调查ICU重症脑出血患者的院内肺部感染率为25.81%,与其他住院患者相比较要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与重症脑出血患者疾病本身病理变化特点及相应救治过程有关。
此类患者病情危重,且多有并发症,如昏迷、应极激性溃疡等,救治的难度大、时间长,客观上增加了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因素,也必然增加了其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3.1 年龄与院内肺部感染的关系 年龄≥60岁患者的感染率比
3.2 住院时间与院内肺部感染的关系 本组资料显示,患者总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住院≥14 d组比
3.3 呼吸机的应用与院内肺部感染的关系 本组病例感染率为37.50%,比未用呼吸机的感染率高21%,也有研究表明,连续机械通气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性比未用者高6~12倍[3]。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抢救中,常因呼吸衰竭而应用呼吸机,特别是长时间依靠呼吸机的患者,呼吸道黏膜受损,破坏机体防御机制,同时气体未经上呼吸道过滤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对空气湿化作用和黏膜表面分泌型IgA抗体的作用也难以发挥,加之患者呼吸道分泌储积,导致了肺部感染。有人研究发现呼吸机管道及其冷凝水在使用3 d后即有细菌生长,这也是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之一[4]。
3.4 气管插管/切开与院内肺部感染的关系 重症脑出血患者常因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而实施气管插管/切开,本组调查中气管插管/切开患者的感染率为34.21%。重症脑出血患者气管插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显著高于其他的报道,原因与气管插管/切开后破坏了呼吸道的正常防御屏障、呼吸道失去了正常情况下对病原菌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的作用,而且气管导管气囊周围潴留的分泌物容易淤积和下漏进入下呼吸道。加上呼吸机辅助呼吸、反复吸痰等操作,均可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王辰[5]曾报道,所有气管插管/切开的患者,3d后在气管分泌物中均可检到G-杆菌或厌氧菌,其中半数可见>2种致病菌。气管插管/切开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越长,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越高。国外曾[6]报道,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每天按1 %的危险增加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
3.5 吸烟与肺部医院感染的关系 本组资料显示,吸烟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56.86%,明显的高于非吸烟者(P
3.6 病原学检查 ICU是院内肺部感染的高发区,细菌的分布因不同的医院、不同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而异。本组资料显示:我院ICU重症脑出血患者院内肺部感染致病菌群中真菌感染居第1位(25%),与文细毛等[7]报道相似。追究其原因与广泛使用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及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关;与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有关;与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各种侵入性操作有关。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是条件致病菌,重症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常合并应激性溃疡等,机体抵抗力低,多数患者应用呼吸机及气管切开,破坏正常呼吸道的免疫防御功能,损伤呼吸道粘膜上皮,使分泌型IgA 浓度下降,削弱气道纤毛的清除能力,使细菌易于通过其自身的黏附结构吸附并定植于下呼吸道。意识障碍者,正常的吞咽功能及咳嗽反射等呼吸道清除控制不全,均使细菌易于进入并留存于下呼吸道而发生感染。
3.7 对策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要做好以下预防和控制工作:①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救治和护理工作是极其复杂和艰巨的,在ICU 工作的医护人员一定要有娴熟的技术和快速的处理能力,要熟悉ICU病房的管理制度,严格无菌观念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发生;②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环境的整齐和洁净,限制人员出入,谢绝探视;保持空气的畅通和洁净,采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空气,同时做好室内空气、地面、物品表面及床单位终末消毒工作;③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加强监测:医务人员均要严格落实无菌制度;消毒剂、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以及有关器械要定期监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呼吸机、冷凝水等要定期做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④早期恢复和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由于重症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应激、抗感染等情况下机体免疫功能遭受减弱或破坏,极易诱发感染也可使原来的感染更难以控制。有研究表明早期使用免疫增强剂可提高机体防御机制,刘长庭等[8]的研究表明胸腺肽α1在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中,明显减少了感染的次数,即使感染,也容易控制。同时,丙种球蛋白、集落刺激因子、抗-内毒素的抗体( ES和HA-IA) 、IL-1受体拮抗剂等均可恢复或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ICU病房的医院感染,一部分与抗菌药物的大量长时间使用有关。重症脑出血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并不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相反容易发生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和病原菌耐药性增加[9];⑥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其是减少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手段。充分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认真进行口腔、呼吸道护理;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罐、接头每24~48 h更换消毒。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注意翻身、拍背,防止发生误吸和压疮;尽量减少仰卧或平卧位的时间;鼻饲时和鼻饲后0.5 h内采取半卧位以防胃内容物返流。
参 考 文 献
[1] 王新德.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华医学杂志,2001,81(5):314-320.
[3] 黄小红.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研究现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96.
[4] 钟晓祝.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51.
[5] 王辰.正压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其防治.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6):327-328.
[6] Seidenfeld JJ,Pohl DF,Bell RC, et al. Incidence site and outcome of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th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m Rev Respir Dis,1986,134(1):12-18.
[7] 文细毛,任南,徐秀华,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4):142-144.
人的一生平均有超过6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这个比例在城市里高达80%。因此,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
家庭室内空气污染两大罪魁
气体污染物。如厨房煮饭炒菜产生的一氧化碳,氦氧化物及强致癌物。室内装饰材料、化妆品,新家具等散发出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甲醛,苯,醚酯类,三氯乙烯、丙烯腈等挥发性有机物等。人本身也是空气污染源之一,有关数据显示,每人每天呼出约500升二氧化碳气体,人的皮肤散发的乳酸等有机物多达271种。
微生物污染物。如细菌,病毒,花粉和尘螨等。室内潮湿的地方,容易滋生真菌,造成微生物污染室内空气。真菌在大量繁殖的过程中,还会散发出令人讨厌的特殊臭气。
居室空气污染元凶:有毒物质
寒冷的北方冬季门窗紧闭,室内温度较高而且屋子里面非常干燥。人们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造成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脱水,弹性降低,黏液分泌减少。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咳嗽,也容易发生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而来自墙体以及家居装修的有毒物质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湿度下降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加快释放,紧闭的门窗让我们身处险境。长期吸入会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头晕,呕吐,乏力等情况。高危表现:中毒反应抗污措施:消除室内有害气体
①装修房屋的时候,要选择带有环保标志的绿色装饰材料。
@充分发挥抽油烟机的功能。无论是炒菜还是烧水,只要打开灶具,就应把抽油烟机打开,同时关闭厨房门,把窗户打开,这样有利于空气流通,消除污染物。
@空气净化设备适当使用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可以有效地去除灰尘,微生物,消除室内环境污染+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可根据居室,厨房、卫生间的不同污染物选用具有不同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如空气净化器、抽油烟机,臭氧消毒器等。
④活性炭活性炭具有极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多孔的含碳物质,其发达的空隙结构使它具有很大的表面积,炭粒中还有更细小的孔叫毛细管,这种毛细管具有很强吸附能力,能与气体杂质充分接触,当活性炭与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接触,立即将有毒气体分子吸入孔内。
⑤植物排毒在室内养殖一些能够净化室内环境的植物,不仅可以用来点缀居室环境,而且是净化室内空气的一件利器。例如,长青藤,铁树可吸收苯和有机物,居室内种植吊兰,芦荟等植物可吸收甲醛。有研究表明,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芦荟可以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
@多吃排毒食品膳食中的蛋白质、维生素c和酸类食品可以促进排毒,如牛奶、酸奶,奶茶。茶叶,大蒜,胡萝卜、生菜,菠菜、卷心菜,绿豆,豆制品,乌梅,柠檬、柿子葡萄,香蕉、苹果以及土茯苓等。
小贴示:正确使用加湿器
获得良好的加湿效果,要综合考虑房间面积和加湿器的加温量等因素。例如20平方米的房间适宜使用加湿量为270ML/H以上的加湿器,40或50平方米的房间则应选择加湿量为540ML/H的加湿器。
经实验测定,湿度为45%RH~65%RH时人们感觉最适宜,最利于健康。因此,最好选用具备自动恒煜功能的加湿器。如果使用的加湿器没有自动恒湿功能,最好在室内放一个湿度计,以随时了解空气湿度,并根据湿度调整加湿器的工作状况。
加湿器要放置在0.5―1.5米高的稳定平面上,要远离热源,腐蚀物和家具等,避免阳光的直射。
每周要清洗加湿器一次,清洗时不可将机器放入水中,清洗时水温不得超过40。
南方 居室空气污染元凶:霉菌
高危表现:过敏病症
冬季低温时间不长,湿度却较高,且人员多室内活动,门窗密闭,通风条件差,空气污浊,有利于空气中霉菌量上升。霉菌活力很强,一般温度在25℃―30℃,湿度在80%以上,并有充足的氧气,便会生长繁殖。这些生长在墙角,家具或食品上的有毒霉菌(如曲霉菌和青霉菌),不仅产生大量的毒素,还把大量的孢子释放到空气中。吸入漂浮于空气中的霉菌孢子,或是吃到被霉菌污染的食品,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据医学专家介绍,霉菌对衣服与人体的不良影响有,使纤维材料变色;纤维材料脆化分解,降低强度,易感染传染性疾病(汗斑、足癣);婴儿易得皮肤炎;老人易得褥疮。患有哮喘,过敏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人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在接触到霉菌后,鼻子,眼睛,皮肤等都会产生不良反应。研究显示,在成年人中,各类霉菌导致的哮喘比花粉及动物皮毛过敏导致的哮喘要严重得多。
抗污措施:除霉战斗总动员
除霉的原则是,消除有利于霉菌生存的环境。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保持家居室内环境清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清新干爽。
②清除能引致霉菌滋生的积水或潮湿的源头,厨房墙壁和垃圾箱等霉菌容易滋生的角落进行经常性地擦洗。
③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60%以下,保持室内的干燥。
④在厨房和浴室安装及使用排气扇,将室内废气抽到室外排放,如怀疑是地漏的问题可以换一个。
⑤拆除及弃掉已受污染的物品,如发霉的地毯。
⑥使用稀释漂白剂清洗曾受霉菌污染的表面。
⑦空调大都有排湿的功能,但在开启时,不要忽视了对空调的清洁工作。使用有效的隔尘网减少霉菌粒子进入空调的通风系统,并定期清洗消毒过滤网和隔尘网。
洗衣机
洗衣机能把衣服洗干净吗,恐怕大多数人从未怀疑过。有专家对家用洗衣机进行了专项检测,结果发现,新洗衣机使用5个月后,内桶里的霉菌开始明显增多,并寄生在内桶夹层不断堆积的污垢内。霉菌在内桶里繁殖,发酵,霉菌孢子随水流散布,洗衣时会污染衣物并带给人体,因此有人皮肤瘙痒过敏,甚至得皮炎。
可以选购含抗霉菌剂的洗涤剂洗衣,这样可以在洗衣时有效消除衣服上原有的霉菌;也可以用含氧漂白剂将洗衣机内桶浸泡一个晚上,或者用45℃至55℃的热水进行清洗,可有效杀灭洗衣机内的霉菌。
布艺沙发
与皮革沙发相比,布艺沙发更容易滞留灰尘和脏东西,而且还容易吸潮。如果不常清洁,布艺沙发容易滋生霉菌,螨虫,污染居室环境,影响健康。
保持沙发的清洁,最重要的是定期除尘(建议每周一次),先用干毛巾拍打,把灰尘去掉,再用湿毛巾擦拭布面。如果家里有吸尘器,可以给吸尘器装上扁型吸头,将吸力调整至中等强度,清除沙发细缝里的灰尘。沙发的扶手,座垫和缝隙应重点清洁。
沙发表面洁有污渍时,可用干净抹布蘸水或霉菌清洁剂从外向内抹拭,直至去掉污渍,切勿用大量水擦洗,免得水渗入沙发内层,反而滋生霉菌。若使用霉菌清洁剂清洗,使用时要戴手套和口罩,且必须把清洁剂彻底洗掉,因为霉菌清洁剂有极强的腐蚀性,对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
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Na+)等。
雾霾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不会在短期内消失,治理雾霾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治霾任务仍然艰巨。
一、雾霾来了
何为雾霾?霾也叫雾霾,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霾与雾、云不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二、PM2.5
关于雾霾,见诸报端的一个常用术语是PM2.5。PM2.5即细颗粒物。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细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OC)、元素碳(EC)、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Na+)等。
三、雾霾的形成
中科院的“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研究结果表明,雾霾中有4类有机组分:氧化型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北京周边,它们在整个污染过程中所占比例最大,为44%;油烟型有机物,主要来自局部地区烹饪源排放,占21%;氮富集有机物,一种化学产物,占17%;还有烃类有机颗粒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和燃煤,占18%。
1.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没有先进废气处理装置的柴油汽车也是颗粒物的来源。燃烧柴油的卡车,排放物中的杂质导致颗粒物较多。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在发展中国家,煤炭燃烧是家庭取暖和能源供应的主要方式。
现有科研已明确解释了持续雾霾,只要大气中满足了颗粒物浓度,又遇到相对湿度以及静稳天气就可以形成。而近几年之所以雾霾持续时间更长,是相比以往大气中的粒子有所不同,人为性污染的粒子较多,其吸湿性更强,在满足了特定气象条件下会迅速膨胀,造成雾霾持续,且不易驱散。但就污染物的来源仍有存疑。
四、可怕的“怪兽”
雾霾是近两年来最来势汹汹、危害面积最广的一种“怪兽”。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颗粒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细颗粒物能飘到较远的地方,因此影响范围较大。
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要更大,因为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μ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2μm以下的可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细颗粒物进入人体到肺泡后,直接影响肺的通气功能,使机体容易处在缺氧状态。
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然而,虽然空气污染作为一个整体致癌因素被提出,它对人体的伤害可能是由其所含的几大污染物同时作用的结果。
对颗粒的长期暴露可引发心血管病和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此外,PM2.5极易吸附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使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几率明显升高。
人们一般认为,PM2.5只是空气污染。其实,PM2.5对整体气候的影响可能更糟糕。PM2.5能影响成云和降雨过程,间接影响着气候变化。大气中雨水的凝结核,除了海水中的盐分,细颗粒物PM2.5也是重要的源。有些条件下,PM2.5太多了,可能“分食”水分,使天空中的云滴都长不大,蓝天白云就变得比以前更少;有些条件下,PM2.5会增加凝结核的数量,使天空中的雨滴增多,极端时可能发生暴雨。
五、生活中如何应对雾霾“怪兽”?
专家提醒:
1、雾霾天气少开窗,最好不出门或晨练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月亮出来再开窗通风。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高,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升高,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食管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2、外出戴专业防尘口罩
一般常规口罩不会起到作用,因为颗粒物太细小,KN90,KN95,N95级别的防尘口罩才能有效过滤这类细颗粒物,同时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口罩,避免不密合导致周围泄漏。另外,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的肌肤。比较好的防PM2.5的口罩主要是滤片而不是口罩,比如有活性炭滤片的口罩以及医用口罩是无法防PM2.5的。
3、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加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4、少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太少,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压抑、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蜂蜜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食品。
6、深层清洁
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尤其是在繁华喧嚣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危“肌”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所以自我保护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层清洁肌肤表层,清洁毛孔。
7、尽量减少吸烟甚至不吸烟
烟雾中有大量PM2.5,会对人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危害。如果无法阻止周边的人吸烟,那么应该尽量远离烟雾。
六、治理雾霾任重道远
雾霾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不会在短期内消失,治理雾霾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治霾任务仍然艰巨。根据国务院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共需投入17500亿元。这个行动计划制定的具体指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
政府已经采取各方面措施应对雾霾。如,首先完善法律。国外治理大气污染立法先行,现已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立法尚不完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已实施13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订, PM2.5控制的法规体系。如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增加区域联防联治内容,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通过立法修订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等。
其次是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化石能源占中国整体能源结构92.7%。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以化石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亟需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洁能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
再次是企业节能减排。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就是要‘倒逼’企业转型升级。企业要推进清洁生产,靠科技的投入转变生产方式,使用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而实现节能减排。
最后,要提倡低碳生活。节能减排是需要全民参与的事业,每个人都应该增强减排意识。需要全面实施绿色转型,包括发展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就每个公民而言,环境的清新需要每个人的力量。从自己开始,努力做到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自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专家表示,要从根本上治理雾霾,就要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一是要把能源消耗量降下来;二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三是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排放。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76-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不断完善的卫生保健事业,使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1]。然而,由于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尤其髋部是骨质疏松的好发部位,因而髋部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另外,老年人常并存其他系统的疾病,增加了护理的复杂性及难度[2]。我院骨科于2004~2006年对6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护理上根据老年患者的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特点及老年人心理特点,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情况,制定并实施详细的、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4例,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56~89岁,平均73岁。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股骨颈骨折24例;跌伤47例,车祸伤17例;24例股骨颈骨折均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粗隆间骨折15例行人工关节置换,12例行钢板固定,13例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64例患者在伤前均并存各种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其中并存1种10例,2种29例,3种19例,4种6例,并存的内科疾病依次是: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中风后遗症、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前列腺增生、贫血及营养不良等。
2老年患者各器官、系统生理特点及护理干预
2.1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特点及护理干预:老年人呼吸系统逐渐出现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老,主要表现为胸廓僵硬、肺泡减少、肺弹性降低、小支气管扩张、肺活量下降、防御功能降低等。正常情况下,吸入肺泡中的微小尘粒及病原体均由肺泡内的巨噬细胞吞噬,并带至细支气管,再由黏液-纤毛系统排出。随着年龄增长,巨噬细胞的数量、吞噬功能及纤毛的移动能力均降低,不能有效地清除这些微尘及病原体。加之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表面的免疫球蛋白A分泌减少,从而降低了呼吸道的灭菌作用及中和病毒的活性作用,故老年人在围手术期间,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有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进展快、病情重、病死率高的特点。本组患者均并存不同程度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资料表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卧床后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就是肺部感染,尤其是在原有肺部疾患的基础上。所以,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护理是高龄手术患者能否进行手术及影响预后的关键。
2.1.1.病情观察,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体温、咳嗽、咳痰情况,加强肺部听诊,必要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全面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呼吸道感染情况。
2.1.2增加肺活量:根据护理评估为患者制定详细可行的肺活量锻炼计划。如病情允许给予半卧位;指导患者深呼吸的方法;拉吊环每日3次,每次5~10下,以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
2.1.3加强口腔护理:口咽部细菌的吸入是产生细菌性肺炎的主要途径。老年人口腔和牙齿疾病较多,因此保持口腔卫生,防治口腔和牙齿疾病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可用生理盐水或呋喃西林液清洁口腔。
2.1.4维持适宜的空气环境:老年人鼻黏膜萎缩,其纤毛脱落,导致鼻腔对空气的加温、湿化及净化功能减退,干冷及含尘粒的空气易进入下呼吸道导致下呼吸道炎症。因而注意维持病室的温度19~21℃和湿度,定期紫外线空气消毒,减少空气中尘粒,避免扬尘。对张口呼吸者用2层或3层湿纱布盖于口鼻部以湿润空气,吸氧患者做好氧气的湿化,调节氧流量,避免氧气对鼻黏膜的长时间直接冲击等。
2.1.5促进排痰:老年人呼吸道清除痰液的能力减退,加之老年人神经系统老化,对外界刺激反应差,神经传导减慢,呼吸肌萎缩,造成咳嗽反射减弱、咳嗽无力、痰液不易咳出,易形成痰栓阻塞小气道。痰液阻塞与肺部感染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关系,促进痰液的排除是预防和缓解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指导患者正确的咳痰方法,鼓励自行咳痰;对低效咳痰者2~3h给予翻身、叩背,刺激咳痰;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如无禁忌,鼓励患者饮水,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
本组64例患者中有1例85岁的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8例出现肺部感染,经过及时对症治疗与护理,出院前呼吸道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其余56例均未发生明显呼吸道感染。
2.2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特点与护理干预
2.2.1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本组病例均为老年患者,半数患者存在高血压、冠心病,静脉血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同时术前骨折下肢活动明显减少,术后切口疼痛、麻醉反应等又使下肢活动明显受限,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以上因素导致老年患者术后易发生静脉血栓,危及生命。
2.2.2抬高患肢:术后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同时将患肢抬高20°~25°,利用重力原理,促进静脉回流。避免患肢受压,尤其是避免窝受压,避免过度屈髋,以促进静脉回流。
2.2.3保持引流通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要保持引流通畅,减少局部受压,以影响静脉回流。
2.2.4早期积极活动: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存在许多静脉窦,这些静脉窦内的血液几乎只有依靠肌肉泵的作用才能向心回流,仰卧时这种情况更为突出,因此易发生静脉血栓。早期积极活动,如主动肌肉收缩活动关节、被动肌肉按摩和关节伸屈以及翻身等是预防静脉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根据护理评估因人而异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并督促实施。一般术后麻醉消失后即指导患者行主动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每2h20次,并辅以下肢肌肉被动按摩;每2h协助翻身1次,避免患肢内收、外旋;术后1~2天主动行股四头肌及小腿肌肉等长收缩活动,每小时40~50次;根据病情协助床上坐起,每天2~3次,每次不超过30min,同时行髋、膝关节屈伸活动,逐渐由被动活动过渡到主动活动。
2.2.5下肢血液回流观察:治疗静脉血栓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般静脉血栓的高发期是术后1~4天,在此期间注意加强对肢体肿胀程度、肤色、温度、浅静脉充盈情况及感觉的观察,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注意对比观察,必要时测双下肢同一平面周径,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2.2.6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术后患者常规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和肝素抑制血栓的形成,治疗过程中注意低分子右旋糖酐的滴速要缓慢,一般30~40滴/min,防止发生肺水肿;注意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渗血情况、引流液量,防止术后出血性休克。
本组病例中2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因发现及时,处理得当,逐渐康复,余未发生深静脉血栓。
2.3老年患者神经精神系统生理特点与护理干预:老年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功能衰退,有反应迟钝、易疲劳、记忆力差、睡眠缺乏规律、行为不能自制等特点。另外,创伤、住院与手术均易造成老年患者知觉剥夺,产生认知障碍,如错觉、幻觉、时间感觉障碍、谵妄等精神症状。护理人员白天按分级护理巡视,经常与患者交流。对于骨折合并偏瘫侧肢体的护理十分重要,将肢体放舒适位置,避免骨突部位受压,避免足踝部下垂,定时、定量对患肢进行被动功能锻炼。对外伤后老年反应性精神障碍、躁动严重者,除药物治疗外,使用约束带和床栏,24h不间断陪护,防止坠床等其他意外事故发生。本组并存脑血栓后遗症偏瘫15例,摔伤后老年反应性精神障碍10例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2.4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特点护理干预:随着年龄的增加,肝脏细胞数减少,结缔组织增加,肝细胞酶活性、解毒功能及蛋白合成功能降低。肾单位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均下降。本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对慢性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应用抗生素药物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质,记录每小时尿量及24h总量,监测肝肾功能变化。本组64例老年患者未发生肝肾衰竭并发症。
2.5老年患者泌尿系统特点与护理干预:老年男性患者并存前列腺增生引起尿潴留,易使细菌繁殖生长;前列腺液减少,可降低尿道抗菌能力。女性患者更年期后,雌激素减少,尿道黏膜发生退行性改变,阴道pH值相对升高,难以抑制局部细菌生长,细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引起感染。本组病例术后即行留置导尿,鼓励患者多饮水,定时开放导尿管排尿,定时用呋喃西林液冲洗膀胱,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清洁会皮肤,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素预防泌尿系感染。
2.6内分泌系统特点与护理:老年患者由于环境、遗传等因素易发生内分泌调节障碍,最多见的是糖尿病。高血糖可影响伤口愈合,对术后恢复十分不利,因此,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对该类患者的护理重点。本组42例患者并存糖尿病,请内分泌科进行会诊治疗。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行饮食护理,每天监测血糖尿糖,使其空腹血糖控制在6~9mmol/L,餐后血糖维持在10mmol/L以下,尿糖控制在(+)以内。患者顺利通过手术,术后无一例出现切口、伤口感染。
2.7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出现多种心理异常。第一种情况是由于创伤、住院、手术等重大应激易出现恐惧及退行性心理,表现为行为异常、过度兴奋、多疑等症状。对于这种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尊重患者,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第二种情况是老年患者反应能力下降,往往对治疗和护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配合。如术后不敢活动,担心切口裂开、出血、关节脱位、疼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用鼓励性语言对患者的每一个动作都给予指导和肯定,使其树立信心,自觉地进行练习。第三种情况是老年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担心拖累家庭,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开导鼓励患者,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使患者处于接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3]。
3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然而,髋部骨折常常是老年人的一个致命性损伤,在高龄患者中保守治疗,一年内的病死率可达50%以上[4],不但给患者自身造成了身心痛苦,而且也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护理负担。通过对本组64例围手术期的护理,认为除按照骨科护理常规,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有针对地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外,还要根据老年患者易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反应能力下降、思想负担重等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护理,从而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正华,肖蓬.人口老龄化和老年医疗保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13(12):706.
[2]侯平,冯应树.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中国医师杂志,2006,5(11):1523.
关键词:公共场所; 集中空调; 通风系统; 污染
中图分类号: R 126.4 文献标志码:B
随着城市越来越现代化,建筑楼群都基本采用了全封闭式集中空调系统,这对改善公共场所环境的舒适度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长期运行、安装和管理不合理、清洁不当等原因,往往会成为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控制建筑物集中空调系统的污染,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预防通过集中空调系统传播疾病,保证生活、工作在空调环境中人群的身体健康,提高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水平,已成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工作中的重要课题。为掌握舟山市目前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状况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军团菌的污染情况,为改善公共场所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依据,我们于2007年8月和12月开展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的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规范》的要求,抽取32家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单位,其中宾馆饭店14家,商场7家,医院5家,写字楼6家为调查对象。
1.2 检测项目
采样检测空气中CO、C02、PM。新风量、细菌总数;通风管道的积尘量、真菌总数、细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送风口细菌和真菌总数;冷凝水、冷却水中的嗜肺军团菌。
1.3 方法
1.3.1 CO、CO2和新风量 CO采用GB/18204.23―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测定方法》;C02采用GB/18204.24-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新风量采用GB/18204.18-2000《公共场所空气中新风量测定方法》,由仪器现场读数得到结果。
1.3.2 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PM10、积尘量、嗜肺军团菌空气中细菌按GB/T18204.1-2000《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将琼脂培养皿打开后置于空气中5 min,盖上盖子在37℃下培养24 h后检测;送风口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PM10积尘量、嗜肺军团菌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年)中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及检验。采用无菌棉签擦试通风管道口,然后放人10 mL无菌生理盐水中保存,送实验室检测B-溶血性链球菌。
1.4 评价标准
采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年),GB/T17903―1997《室内空气中细菌总数卫生标准》及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1.5 资料统计
仪器监测的数据和样品采样检验后的数据,经核查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再将数据库全部转入SPSS12.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与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1.1室内空气情况 空气中CO、CO2、PM10、新风量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0%、81.25%、100.00%、62.50%,空气中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00%(表1)。
2.1.2 管道积尘污染情况 在调查的32家单位中,通风管道积尘量合格的有26家,合格率为81.25%;通风口真菌总数和细菌总数浓度范围较大,不合格单位的真菌总数和细菌总数超标严重,合格率分别为65.63%和81.25%。未检出β-溶血性链球菌(表2)。
2.1.3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口情况 送风口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的合格率较低,分别为37.50%和46.88%,不同单位之间检出浓度的差异较大(表3)。
2.2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嗜肺军团茵监测结果
检测冷凝水32件,冷却水24件,军团菌检出率为35.71%,其中冷凝水的阳性率为15.63%,低于冷却水的阳性率62.50%(表4)。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舟山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对室内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以送风口细菌总数合格率最低,仅为37.50%,其次为送风口真菌、新风量,合格率分别为46.88%、62.50%。通风管道与送风口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数合格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与空调通风管道的清洗状况有一定的关系,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对于中央空调的清洗、打扫一般仅限于过滤器、空气处理机组部件,而忽视了送风口、空调外部的清洗。所以中央空调工作时,送风口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数较高。目前国内大多数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着新风量不足,通风管道积尘量、细菌、真菌总数超标等问题。各家单位应采用专用机械清洗设备对风管进行清洗,风管的清洗工作应分段、分区进行,在风管清洗工作段与非工作段之间、进行清洗的风管与相连通的室内区域之间应采取有效隔离空气措施。
关键词:空气微生物;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监测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8009102
1引言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气,空气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须条件以及重要物质,它保证了人类进行生产等活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污染的也会威胁到人类健康。特别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大地植被覆盖面积减少,加上一些不正规的动物养殖场和垃圾处理厂,如果没有做到有效的卫生防治措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空气污染。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急剧上升,并且这些微生物中包含了大量威胁到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会随着人类的呼吸,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可能造成呼吸道疾病或者肺部感染。所以,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对于保护人类健康是十分有意义的。
2空气微生物污染及其污染现状
虽然空气微生物不能被人类的肉眼所看到,但是其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不可被忽视的。空气微生物一般由一些细菌、病毒、放线菌等细微生命体构成,在不同的地方其组成浓度一般不同,空气微生物的数量也是空气质量的重要标准。空气微生物的种类繁多,目前的研究表明,空气中的真菌种类多达4万多种,而细菌和放线菌的也有上千种。这些空气微生物来自于地球表面的各个地方,如土壤,湖面等,并且人类的活动也是空气微生物的来源,其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养殖场、垃圾处理厂等地方,由于有大量的动植物,会导致空气中出现大量微生物。这些空气微生物并不会直接在大气中存在,虽然一部分空气微生物对于这种较干燥的环境以及紫外线有一定的抗性,但是空气微生物在空气中还是多以微生物气溶胶的形式存在,此外,真菌会以单个孢子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微生物气溶胶,简单的来说,就是存在于空气中的一个分散体系,其实质是一些固态或者液态的微粒,在这些微粒上依附着微生物。根据不同的空气微生物种类,这些微生物气溶胶颗粒的大小也是不同的,较小的微生物气溶胶颗粒粒径只有0.1μm,而较大的生物气溶胶颗粒例如花粉的粒径可以达到100μm。这些微生物气溶胶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不会太久,根据当地的气候情况,都会带动微生物气溶胶的运动,它们最终会在气流的运动或者其它原因向下落到地表或者动植物的表面。
近几年,对空气微生物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就目前国内的传染病状况而言,情况不容乐观。禽流感病毒依然在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就如几年前的肺炎一样,席卷这片大地。如今,禽流感病毒从一个地区,通过大气,传播到另一个地方,对国内甚至是全球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大对空气微生物的研究,减小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程度,并且需要将环境监测和公共卫生管理进行相适应的结合,保障人类的健康。
3基于微生物生长的空气采样器
随着社会的进步,利用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经过不同研究者的设计,目前已经有了多种基于微生物生长的空气采样器。最基本的有通过自然沉降的方法进行采样,这种方法即利用微生物自身的重力,让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缓慢的自然沉降,通过一段时间的采集,空气中大部分微生物已经落到下面带有培养介质的装置上,即完成采集,同时进行后续的培养。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很明显,一些悬浮在空气中的小颗粒的微生物,不能被此方法检测到,同时,外界空气的流动也会对此采样方法的结果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这种方法一般仅仅作为一些菌粒子沉着的研究。为了避免上述采样方法的缺陷,研究人员发明了通过静电进行采集的方法,并制造出了静电沉着采样器。这个仪器通过制造高压静电场,让空气中的微生物带上一定量的电荷,这时,这些微生物就会被同时带有相反电荷的采集面吸引,这样就完成了空气中微生物的采集工作。但是,有一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采集器的采集范围过小。这时候,动力类的采集器便应运而生了,其实质就是在动力类空气微生物采集器内部设置了抽气泵,对于动力类空气微生物采集器,可以进行现场空气抽取采集,相较于传统的利用重力或者静电力的采集器,动力类空气微生物采集器的采集范围更大,并且采集过程更加快速,采集效率得到了质的提升。
经过采集器采集到的微生物,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培养,一般来讲,利用一些常规的培养基即可进行。但是空气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添加适当的抑制剂或者其它选用试剂,同时,空气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也是必须注意的。
4无需培养的快速微生物检测方法
4.1需辅助试剂类
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因为要进行培养等操作,耗费时间长,且结果误差较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随着微生物实时荧光光电检测技术的出现,便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已经在医药等行业得到普遍应用。这项技术将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将微生物的检测时间大幅度缩短,并且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也大大减少。其最根本的技术就是利用三磷酸腺苷与其他试剂的反应,一般是与三磷酸腺苷酶进行酶促反应,通过添加荧光素来显示反应的信号,因为三磷酸腺苷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通过检测这种反应放出的信号,确定微生物的含量。这项微生物检测技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以及日本已经得到发展和应用,相应的此类产品也比较成熟。在国内,此项技术也被应用于食品的检测以及卫生监督。
4.2无需辅助试剂类
虽然荧光检测技术有其先进性,但是在使用上,仍然不能避开较为高昂的试剂费用,相较于此,一种新型的检测方法优势更加明显。这种新的检测方法是通过分析生物体的代谢产物以及核黄酸,最终确定微生物的含量,虽然这种方法利用的原理仍然为荧光检测原理,但是相较于传统的荧光检测技术,此方法不用等待酶促反应的时间,能够在瞬间得到数据。此外,这种方法与计算机科学以及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发展成为一个实时O控系统,能够实时的提供检测数据,这种设备普遍应用于医药行业,特别是药品制造行业。因为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做到了对微生物的监测,从另一个角度看,药品的生产过程没有了人员的参与,也减少了由于人员参与制药过程带来的污染。
5结语
近年来,关于空气污染话题的讨论越演越烈,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要想对此问题作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就要对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进行准确的监测,瞬时检测系统的使用必然会成为将来的主流检测方法,并且通过对其成因分析,进行有效的治理,保障人类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锷,万东,褚可成,等. 空气微生物污染的监测及研究进展[J]. 中国环境监测,2014(4):171~178.
[2]董晓寅,王卫涛,王文峰,等. 现代空气微生物监测技术概述[J]. 现代科学仪器,2013(3):29~32.
[3]王春华,谢小保,曾海燕,等. 深圳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监测分析[J]. 微生物学杂志,2008(4):93~97.
[4]薛阳,徐庆莲. 抚顺市内居民社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及防治对策[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00~101.
[5]薛林贵,姜金融. 城市空气微生物的监测及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2017(3):152~157,162.
[6]李冰洁,赵菁,刘宏. 校园内外空气微生物污染情况监测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2015(7):109~110.
[7]王佳楠,崔硕,郑力燕. 校园空气微生物时空分布特征及与人群活动的关系[J]. 实验室科学,2014(5):31~33.
[8]傅本重,赵洪波,永保聪. 昆明市不同功能区夏季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J]. 中国环境监测,2012(3):104~106.
[9]傅本重,赵洪波,洪英娣. 昆明部分地区秋季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与评价[J].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1(12):1111~1112.
[10]魏贤莉,胡良勇. 空气微生物检测仪对生物安全柜中人员污染的监测[J]. 中国测试,2011(4):35~36,44.
[11]陈双红,徐雄利,武文斌. 全封闭式作业舱室内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及评价[J]. 职业与健康,2010(18):2045~2047.
[12]孙平勇,刘雄伦,刘金灵. 空气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0(11):33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