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食堂管理系统

食堂管理系统

时间:2023-05-29 18:22: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食堂管理系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食堂管理系统

第1篇

关键词:食堂管理;信息处理系统;数据;可移植

中图分类号:TP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4-0073-03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的覆盖人口不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2015年,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数已达2625.3万人。此外,还有191.1万名在校研究生[1]。众所周知,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住校比例极高,而他们绝大多数的饮食选择,是各自学校便捷实惠的食堂及餐厅。除此以外,大量的学校教职人员也会选择在食堂用餐。可以说,这些食堂常年作为海量的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人员的“加油站”,为他们日常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提高基础保障。

然而,现行的被普遍采用的食堂管理模式与制度存在较为明显的瑕疵,降低了整个系统的运转效率。本文提出一种崭新的食堂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已有技术,建立大数据平台,通过对基本数据的采集、分析与处理,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从而释放更多的高校人员的智力资源,帮助高校更好地承担“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在本文的“应用前景”部分,又提出了这一模式潜在的更为宽广的应用领域。

1 研究现状

笔者2016年2月对在北京沙河高教园某理工类大学就读的大一、大二年级同学进行了调查。该校区的“风味食堂”用餐环境及服务质量较好,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同学的用餐首选。经统计,高达89%的同学“每日至少有一餐选择风味食堂”。本文即以此餐厅的运营与管理为例进行探讨。

目前,对于“风味食堂”大多数窗口,在用餐时间到来之前,无论是就餐者,还是食堂工作人员,对食堂用餐的人数及其在各个窗口的分布仅能依据经验进行判断,并无任何信息交流。根据该高校作息安排,每日12:00-12:30,5:20-5:50为用餐高峰时段。此时,几乎所有座位均被占用,其中既有用餐者,也有依靠书包等物品占座的。后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座位的有效使用率。根据调查,此时段进入餐厅的用餐者中,24%的同学“总是先点餐”,33%的同学“总是先解决座位问题”,其余同学的选择“与实际情况相关”。点餐之前的排队与之后的等待,是整个流程里相当耗费时间的环节。在调查中,高达91%的同学反映“遇到过等待时间超过用餐时间的情况”。通过分析,上述模式存在以下的明显缺陷:

1)尽管从座位总数来看,“风味食堂”应当能够满足高峰时段的用餐需求。然而,由于就餐者总是倾向于“独占”一张桌子,以及以团体进行就餐时,人们常常需要完整的空桌,因而在用餐人数较多时,现有的食堂运营模式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2)雪上加霜的是,因为占座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座位实际上处于闲置状态。而在用餐高峰,各个窗口的等餐时间也会加长,从而进一步延长了座位的闲置时间。这种“正反馈调节”直接导致了用餐时的“拥堵”状况不断恶化,整个系统因此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3)用餐者在点餐前对所需时间往往并无准确的预判,从而导致实际用时超过预期,严重影响用餐体验。尽管在点菜前,很多同学会向窗口工作人员询问等餐时间,但是他们得到的信息往往非常不可靠。而正是这种无效的互动,导致更多的同学选择在其认为等餐时间不长,实则相反的窗口排队点菜。这是现有模式下普遍存在的另一“正反馈调节”,影响着系统的正常运转;

4)不同食堂之间缺乏必要的关于就餐者“流量”的交流。在调查中,面对“当风味食堂人数较多时,您是否会选择其他食堂”这一问题,仅有46%的受访同学表示“会”。其余同学主要基于“口味不如风味食堂”及“无法确认其他食堂是否有着更好的情况”等考量而宁愿选择风味食堂。第一类问题是无法通过改进运转模式做出显著改进的。但是,第二类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各个食堂之间的信息交换与主动联动进行解决;

5)根据调查,高达61%的同学表示“曾经错拿或者被错拿过饭菜”。这种情况在以下几类情境下通常不会发生:①用餐人数较少;②窗口提供号牌,凭号取餐,如该餐厅内的“香锅类”;③窗口打菜式取餐,如传统的教工食堂。但是,当风味食堂处于用餐高峰时,错拿饭菜的情况就有可能发生,从而严重影响就餐者体验。这是一个细节问题,但是若仅维持现有模式,任何解决它的尝试均可能使系统复杂度进一步提高,从而降低效率;

6)在进行调查反馈时,部分受访同学提到了一个广泛存在的现象:有时,由于寻找座位、要给校园卡充值、与同伴聊天或者专注于电子产品,部分同学忘记前往窗口去取已经完成的菜品。当这种情况出现时,窗口工作人员需要多次使用扩音器进行呼叫。但是,即使这样做,应当取餐的同学也往往未能及时出现。此现象一方面增加了就餐者的用餐时间,间接延长了他们对食堂座位的占用;另一方面,它会导致窗口前更为混乱,从而进一步影响到顾客的就餐体验;

7)现行的模式下,就餐者的意见不易及时传达给食堂服务人员。同时,目前的评价方式不易量化,而且往往会出现顾客的评价指向不够明晰的问题。这一细节上的不足不利于食堂更快、更有针对性地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

2 设计与实现

针对现有模式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如下的新模式。为了方便介绍此模式,下文将描述并分析一个情境案例,仍选取该校食堂系统为对象。

2.1 虚拟排队

为了消除现有模式的主要缺陷,即因未被占用的座位短缺和同一窗口点菜人数过多,而导致的等餐时间过长问题,需要一个基于优先级进行“排队”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下,所有用餐人员必须先指定目标用餐餐厅(即就餐的第一选择,选项包括风味食堂与其他几个相对档次更低的食堂), 然后预约,参与在线排队。过程应遵循下列原则与方法:

1)教师优先:无论在任何场景下,教师(及包含教师的团体就餐者)预约时自动排到当前队伍最前方;

2)有课同学优先:通过与教务系统账号的联动以及数据库之间的交互,每个同学的课表均被导入。在课前40-60分钟预约时,会自动排到当前同学(及仅含同学的团体就餐者)队伍的二分之一处(总数为n,插队后所在的位次为[n/2]);在课前20-40分钟预约时,会自动排到当前队伍内第一个同学(及仅含同学的团体就餐者)之前;在课前20分钟内预约的,考虑到用餐者即使仅仅食用粥等耗时短的食品,也肯定来不及上课,势必会导致迟到或者浪费,因而系统不予以受理;

3)若出现团体就餐需求(如情侣一起用餐、舍友集体吃香锅等情况),可以在本次预约前选择“绑定”选项,这样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参与排队及座位分配。同理,教职工也可与其他教职工或者同学绑定。只要一个就餐者团体中包含教师,则根据上文的处理方法,团体内所有成员将共同享受优先权;

4)本系统需要有必要数量的“机动账号”,以满足学生家长、校外客人等非常规食客的用餐需求。不妨设定:在正常的教学时段(即校历上标注的每个完整的学期),每个自然月,学生享有三次申请调用“机动名额”的机会,且每次不得超过两人;老师享有五次申请调用“机动名额”的机会,且每次不得超过三人;其他的对“机动名额”的需求,需要提前48小时向系统提出申请;

5)除教师外的其他各类用餐人员,一般情况下按先后顺序参与系统排队。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恶意“刷座”行为(即在某一特定时段内,不断为本人或他人预约座位),每人在每个用餐时间段仅能预约一次。若确实有急事,应在预约前至少24小时向系统提交申请,若通过审批可获得插队权。每人每季度申请次数有限;

6)若有其他特殊情况,则视实际需求,派专人对程序进行人工干预,满足需求。

这种设计,在时间上看,将用餐者与食堂服务方之间的互动进行了提前,减少了等座与等餐的周期;从空间上看,它把目前在食堂内完成的入座与排队行为转移到了虚拟世界,既提高了公平性,同时又极大地避免了混乱,从而有力地提升了效率。而在高等学府中,由此节约的智力资源是惊人的。同时,它也提高了宝贵的食堂座位的利用效率:通过预约,彻底杜绝了占座行为,有助于等座与等餐在时间上实现同步,座位“空转”的情况将得到极大改善;最后,从心理影响的角度上看,由于这是系统根据预约时间进行的分配,类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将会有效地缓解与“陌生人”同桌的不适感,进而使就餐者们在空间上的密度上升,提高食堂的利用效率。

2.2 在线下单

当座位确定后,系统会给出用餐建议。这里主要侧重数据处理环节,即通过对易得的数据进行采集,从而做出有效的分析。通过预先进行调查与测试,我们可以对每种菜品的准备时间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估测。系统对各个窗口目前剩余的待制作食品的数量进行实时采集,较为准确地给出对其相应食物等待时间的预计值。为了方便用餐者作出更为直观的判断,系统会用颜色的深浅表示出等待时间长短,在界面上显示,告知食客。同时,系统也会随时更新每个食堂的平均等待时间,并将其显示出来,以供食客选择目标用餐餐厅时进行参考。为了避免某个食堂的等待人数过多,应当设置一个阈值。当平均等待时间超过该阈值时,系统会对选择在该食堂就餐的人员发出警告,将他们分流到人数相对不太饱和的食堂。

食客点菜并确认下单后,系统会自动从其账户上扣钱,并生成一个二维码,发送给食客。同时,系统也会得出预计用餐开始时间,将其传达给食客。同时,出于避免座位闲置的考虑,若在座位确定后五分钟食客仍然没有下单,则系统将视其为放弃点餐,并会自动把其“踢出队伍”。

2.3 用餐及座位回收

在到达预计用餐时间后,系统会向用餐者发送提示信息。用餐者前往指定窗口后,通过扫描之前得到的二维码,获取自己点的食品,以此彻底避免错拿食品现象的产生;之后,用餐者会到被分配的座位,开始用餐。用餐结束后,再次扫码,宣布结束整个流程。考虑到就餐者可能忘记宣布用餐结束,系统将设置一个默认用餐时间:比如说,常规食品为25min,烤鱼等较为复杂的食品则为40min。倘若从获取食物后开始计时,在默认用餐时间内未扫码宣布结束用餐,则系统将判定为已经结束用餐。无论以上述的任何一种方式结束用餐,系统均将“回收”该座位并立刻进行再分配,防止闲置与空转。

结束用餐后,本系统将会弹出评价界面,食客可针对“饭菜口感”、“等餐时间”、“服务态度”等多个项目进行打分。同时,他们也可以在“其他”一栏中写下补充评价。食客的评价会立刻通过系统反馈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借助这一评价机制,食堂将能更有方向性地、更为灵活地对服务质量进行提高。

3 可行性分析与改进方向

这个平台需要建立起一个包括老师,学生及其他各类常规用餐人员在内的数据库。这是学校的基本人事数据,易于获得。每个人均有属于自己的唯一ID编号,方便管理。同时,为实现后续功能,满足与其他系统联动、开发新模块等潜在需求,这个数据库应当和校园网、课程中心、教务系统等平台上的账户实现一一对应,在数据上建立映射关系。

这种方案在解决了现行模式诸多弊端的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未来有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3.1 仍存在需要人工参与的部分:超额“机动名额”的调用、插队权的申请,以及出现特殊情况时的干预,均需要人为进行。一方面,这增加了系统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复杂度;另一方面,由于人工的加入,系统在某些时候的行为可能表现出不统一性,进而引发潜在的“不够公平”的风险。再下阶段的完善中,应当设法使更多这样的人工部分被程序所取代;

3.2 由于本模式依托网络交互与信息处理运行,一旦出现网络中断乃至服务器瘫痪等各类系统故障,其正常运转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甚至会完全失效,从而对全校师生的正常就餐带来巨大的不便。因此,一个针对这种极端情况的可靠并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必需的,应当在后期逐步探索形成;

3.3 由于很多同学在饭点前都有正常课程,因而有可能选择在课上进行预约就餐。虽然整个预约过程非常简单,且耗时极短,但它对学生听课质量所带来的影响仍应纳入考虑范围。

4 应用前景

在“设计与实现”部分,这一新的方案具有“数据分析交换、避免闲置空转、加强信息反馈、基于实际调整”的基本设计思想,在上文所述框架的基础上,修改数据库或者对某些细节进行微调,即可将这一系统移植到各个高校食堂上。

由上文的讨论可知,此模式最适合具有“高低”两种档次的食堂结构,因其可

以较好地发挥系统的灵活性。目前,除高校食堂外,为了给予用餐者更多的选择,越来越多的单位甚至社会餐厅也开始采用这种结构。为了提高食堂的运转效率,挖掘餐厅的盈利潜力,更有效地提升二者的接待能力以及用餐者的体验,上述场合都可以考虑借鉴甚至直接使用本文所述的模式。

5 结论

作为一种遵循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原理而构建的新型食堂管理模式,它有效地

解决了现行管理方案中普遍存在的各类问题。同时,本方案还体现了在提高效率中兼顾公平、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等特点。鉴于该模式适用的食堂拥有数量极大且在不断增长的受众群体,它具有较高的推广与发展的价值。本方案仍有一定的完善空间,可以在使用过程里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 中国统计, 2016(3).

[2]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0.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高校;饮食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8-1665-02

在高校饮食管理中应用计算机网络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高校饮食管理的效率。建立高校饮食管理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网络进行管理,对饮食进行分析,管理。

1 计算机网络在高校饮食管理中的应用

1.1订货环节系统应用

计算机网络订货环节与传统订货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订货环节中出现缺货多货的人为错误,提高高校饮食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管理可以在多个站点进行管理,对于订货的数据可以保证其准确性。在订货的环节中计算机网络还可以随时对于进货的最新动态及时掌握,减少过多的人员参与其中,降低了订货环节的成本。

1.2采购和供货管理系统应用

计算机网络对于采购和供货管理的系统中表现在对于各个食堂对于食物的采购上进行监控与管理等多方面。

1.1.1对于订货单的处理

这里主要就是借助网络将订货单转化为总的单据,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可以为食堂的库存提供便利。对于食堂来说,软件对于订货单据的处理是整体管理中的基础,因此计算机网络管理为食堂提供了两种对于订货单据的处理方式。这样为整体食堂的运行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1.1.2对采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更新动态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

将计算机网络应用到高校饮食管理中,这样对于采供中的更新状态及时的进行调整,这样对于菜品的保鲜期能够达到一个良好的水平,减少菜品的过期,在很大的程度能够为食堂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1.3经营环节中物流管理系统应用

在高校饮食管理中进行物流的管理,这样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可以对于食堂的库存现象与食堂的经营状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对于监督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针对食堂的整体运行进行调整找出食堂的不足,这样可以提高食堂的经验效益。

在高校的饮食管理中应用物流系统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食堂的监管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食堂的质量。在很多的程度上有利于高校饮食管理实现其数据化,减少人员的使用,节约了成本。目前,我国各个高校饮食管理应该加大对于物流管理的应用,这样可以促进高校饮食管理的发展。

2 计算机网络在高校饮食管理应用的意义

2.1 为高校饮食提供了相关的数据参考与供货的情况

在传统的高校饮食管理中一般主要是对于食材的选取上主要是针对材料的来源,材料的质量与订货的数据主要进行管理,但是这样的管理中程序过于复杂,但是把计算机引入到高校饮食管理中,这样可以减少人员的使用,节约成本,使利率达到最大值。

2.2 能够优化高校饮食管理的结构,提高食品质量

在传统的管理中对于食品质量的检测过于简单,这样对于食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于师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将计算机网络管理引入高校饮食管理中对于食品的质量的检测可以提供一定的相关数据,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其质量问题。

2.3有利于对高校饮食的监督

计算机网络对于高校饮食的监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其在对于数据的参考有依据可以查询,这样有利于相关的领导进行查询。计算机的应用在高校饮食的管理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相关数据的变化,这样就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相关的调整。这样为领导在了解饮食的状态提供了相对大的方便。

2.4能够切实的推动高校饮食的管理

在计算机网络应用到高校饮食管理中,对于数据可以进行有效的分析。总体上来说,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为高校饮食提供相关的材料采购数据、出库数据与相关财务的数据,其后制定出相关的报表,这样对于高校饮食管理数据话提供了条件,有利于高校饮食管理的深入。

3 总结

在计算机这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其作用已经深深到各个领域中,对于各个领域的影响非常广泛,为其相关的管理技术。在高校饮食管理应用计算机网络对于整个系统的管理起着重大的影响。对于高校饮食的质量提供了保证,可以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对高校饮食的材料采购与材料出库的进行及时的监管,对于高校饮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虽然目前在很多高校都应用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对于整个系统的信息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因此,在日后的发展中,各个高校饮食应该加大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焕琴.浅谈计算机物流管理系统在高校饮食行业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2] 何佳.计算机物流管理系统对高校饮食管理工作的意义及应用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2013(19).

第3篇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校园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1 智能校园概念

智能校园是指把感应器装备到食堂、教室、图书馆、供水系统、安保系统、消防系统、实验室等各种物体中,并且物物相连,形成“物联网”,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门禁、考勤、就餐、消费、会议签到、借书、用水、用电、公共设施使用等功能,方便学校对师生的管理。此外还可以通过短信、WAP等方式实现排课、会议、图书借阅、消费情况、账户信息等各种信息的互动查询,对各种信息的指定下发,具有通知、提醒的功能,实现校园”一卡通”。

智能校园管理系统包含:(1)RFID电子标签卡(校园卡):每人拥有这样的一张卡,卡里面包含了用户全部信息。(2)RFID阅读器:在每个窗口安装一个RFID阅读器,将读到的信息传至后台数据库查询,读取卡上信息,并发出相应指令。(3)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将用户的注册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方便管理员(持卡人)对相关业务的查询。

2 物联网在智能校园中的应用

物联网在智能校园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校园生活管理、教学管理和安防管理三方面。

2.1 校园生活管理

包括食堂管理、水控管理、考勤管理、智能照明测控等。

2.1.1 食堂管理

食堂管理是智能校园重要组成部分,基于RFID技术的食堂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

含RFID电子标签卡(校园卡):卡里面包含了用户信息。

RFID阅读器:在每个售饭窗口安置一个RFID阅读器,将读到的信息传至后台数据库查询,读取卡上金额,并扣除消费金额。

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食堂管理员(持卡人)对食堂消费业务的查询。

2.1.2 水控管理

基于RFID技术的水控管理,可以实现用水自动化管理,主要功能如以:

信息数据实时显示:当RFID卡位于阅读器感应区时,阅读器就显示卡上余额,可立即进入用水计费状态。

消费模式:消费模式采用实时计费模式,即读卡就出水,再次读卡就断水,并根据用水量实时进行扣费;

计费方式:按使用的流量计费,外接脉冲流量表,可根据计算产生的流量进行计费。

2.1.3 考勤管理

基于RFID技术的考勤管理工作流程:学生到校后,用含RFID电子标签卡(校园卡)刷卡,门禁打开进入教学楼,离开教学楼时再次刷卡,门禁打开离开教学楼。教学楼内的设备在接收到读卡器发送来的学生刷卡记录数据后,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并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教师可通过浏览器登录到考勤查询网站,可以实时地远程查询学生的出勤情况,并且可将单位时间里的出勤情况统计出来。

2.1.4 智能照明测控

智能照明是利用物联网技术,使校园内的灯能够无线自主组网,使每一盏灯都能远程测控,教室和道路的灯接受控制中心的命令。例如发现教室里没人,可以远程控制灯的开关。

2.2 教学管理

包括日常教学、智能图书管理和实验室管理等

2.2.1 日常教学

利用物联网技术有利于建立全面和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利用RFID技术的支持,有利于拓展学习空间、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物联网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提供支撑环境。例如,观察植物生长系统,就是让学生通过物联网“感知”植物生长情况,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处理和观测数据,交流种植经验,展示研究成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2.2.2 智能图书管理

图书馆工作人员将RFID标签贴在图书上,通过标签中的芯片和天线,再利用物联网构建出RFID的无线射频系统,这样就能让图书拥有了GPS的定位功能。图书经过馆室中的各个检查点,就被跟踪并记录下来,并在服务器中储存相关信息。当师生们在电脑上输入书名,就能实时地掌握图书当前的具置,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书籍。

依靠物联网技术,还可以设计出图书自助借还系统,师生们在借还图书时,来到自助借还设备前,让阅读器读取RFID电子标签(校园卡),记录并显示持卡人借出与归还情况,方便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图书管理。

2.2.3 实验室管理

物联网应用到实验室中主要包括设备管理、实验过程管理等。

设备管理:RFID电子标签存储实验设备的基本属性等信息,利用阅读器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可以远程进行预借。

实验过程管理: RFID电子标签(校园卡)可以帮助学生方便地获取实验步骤、操作要点、使用帮助等信息。在实验过程中,当使用不当时能自动警告并中断实验过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实验数据可以被实时采集并传输给实验管理员,实现实验教学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

2.2.4安防管理

在物联网安防管理平台中,通过RFID射频识别、图像识别、GPS、无线传感网络、遥感等技术,并结合日常的视频监控系统,全面感知校园的环境、人和物的变化,而计算机系统将这些感知信息进行汇总、处理,适时地进行提示或报警。通过这种技术,就可以大大地提升校园的安防自动化水平,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和管理,从而更好地进行安防管理。

第4篇

【关键词】 食品处理和加工;组织和管理;食物中毒;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5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7-0863-02

良好生产工艺(GMP)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不仅对人员配备、素质、教育培训提出了要求,还对食品生产的厂房、设备、卫生设施等硬件提出了技术要求,对生产工艺、生产行为、管理组织、管理制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环节(HACCP)系统是为了防止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应对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食品污染或发生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控制,进而对“危害因素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测控制,通过“分析-控制-监测-校正”的系统方法,保证食品的安全卫生。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件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因而备受关注。教育部、卫生部相继颁布了《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等有关规章制度,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得到了较大的重视和改善。笔者于2007年在对学校食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探讨GMP和HACCP管理系统在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中的应用。

1 对象与方法

按需要重点防范原则,选取贵州省内4个地(州),再根据学校建有食堂情况,按大、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分层,各层根据学校食堂设置情况随机抽取2~10所进行现场调查,共调查大专以上学校10所,中学31所,小学8所,幼儿园20所。组建调查专家组(成员包括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员、卫生监督部门人员、教育部门主管学校安全卫生的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资料汇总,总结主要危害因素,建立关键控制环节,探讨关键控制措施及实施方法。调查内容包括:(1)学校对食堂卫生管理组织机构建设、责任落实情况;(2)学校食堂取得卫生许可证情况、食堂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的情况;(3)食堂内食品采购、贮存、加工及餐具消毒情况;(4)食堂对食品卫生的常规检查、记录情况;(5)在调查地的教育局、卫生监督局收集学校食物中毒发生的资料。

2 结果

2.1 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现状 各级卫生、教育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加强了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工作。对75.0%的学校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了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制度建立、责任到位。抽查的学校绝大多数建立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专人管理学校食堂卫生工作。75.0%的学校建立了校长负责制及责任追究制;81.0%建立了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措施; 62.5%开展了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检查和宣传教育。但仍有少数学校把食堂承包给私人经营,有的甚至就是由校长的亲属承包,疏于管理。有的农村学校食堂面积本来就小,被分为几家承包后,不能满足学生食堂功能分区的要求以至食堂安全卫生隐患增加。

所查多数食堂具备基本条件,但未按卫生部门的要求设置食堂流程。96.0%食堂获得卫生许可证且从业人员均获得健康证;所查食堂均有冷藏设备;87.5%的食堂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存放。但多数(62.5%)食堂“三防”设施不完善;还有17.0%的食堂餐具消毒达不到要求。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并未按照制度来执行,如食品采购要求索证,但很多食堂未执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较差,抽查中发现有从业人员配带首饰,卫生习惯较差。

2.2 食物中毒情况 表1显示,中毒原因主要是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有沙门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蜡样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等;有毒动植物中毒主要是四季豆、发芽土豆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是农药引起的中毒。

3 讨论

3.1 GMP和HACCP理念在学生食堂管理中的应用 HACCP的概念和方法最初产生于美国,后由于其在保证食品产品卫生质量方面的成功经验,FAO和WHO等国际组织一直在全球范围积极推广HACCP的概念和方法[1]。文献检索显示,将这2个理念应用于学校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的[2]。2003年对Iowa州的调查显示,仅22%的学校执行HACCP项目[3]。学校实施HACCP项目应具备的条件,包括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等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学校在执行HACCP项目方面条件不充分[4]。Cenci-Goga等[5]对学校食堂执行HACCP项目的效果进行了评价,以细菌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为评价指标,结果显示,执行HACCP项目提高了食品安全水平。国内也有很多研究者开始重视将HACCP这一理念应用于学校食堂管理[6-9],但HACCP项目的推行确实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将GMP的要求应用于学校食堂,作为实施HACCP的基础或前提条件,将确保HACCP的完整性和加工产品的安全。GMP要求食品企业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该理念应用到学校食堂建设就要求在良好的生产设备方面注重食堂要有与学生进餐人数相适应的面积,合理的功能分区与操作流程,足够的贮存、冷藏、消毒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应从原料采购、粗加工、烹调、存放和销售等环节要求规范;完善的质量管理应该要求责任落实到人,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定期的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各加工烹调过程建立相应制度;严格的检测系统可引申为对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测,组建由学校具体监管领导负责,由食堂管理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和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监督团队,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在学校食堂具备了一定基本条件后,执行HACCP管理措施更能达到确保食品安全的要求。

3.2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卫生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对学生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性质分析显示,常见的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危害因素包括沙门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蜡样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其次是植物性食物中毒,主要危害因素包括生豆浆和四季豆中的皂素和血凝素、发芽土豆中的龙葵素;此外,农药也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之一。由于贵州省特殊的地理环境,毒蕈中毒也是应该特别警惕防范的危害因素。

3.3 建立关键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 学校应认真执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可能引起食品细菌污染的以下关键环节加强控制:(1)原料的质量要保证,这是食品细菌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原料应有良好的感官性状,达到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大宗原料购买如粮油、动物性食品应定点购买,索取检验检疫票证。监控指标为检验合格证。(2)加工与烹调是控制和减少细菌污染的关键环节,采取的措施有:粗加工过程防止生熟交叉污染、工具容器交叉污染;烹调过程要烧熟煮透,学生食堂大锅烹炒食物,要不断翻炒,均匀受热。监控指标测食物加热中心温度达70℃以上;烹调食物存放温度在60℃以上加盖保存,并在2 h内销售完毕;未加工或剩余的动物性食品要分开冷藏。(3)容器、工具的消毒,监测指标观察加热温度和时间(或消毒液浓度和消毒时间)。同时及时将清洁消毒容器和工具存放在保洁柜内。(4)强化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卫生意识。从业人员可因其自身及操作不当导致食品细菌污染,除加强健康体检外,对管理人员和食堂从业人员应经常进行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监控措施做好自查和督查的工作。对易引起植物性中毒的食品其关键控制环节在原料把关和加工烹调措施要正确:(1)豆浆煮沸后再加热5 min以上才能饮用。(2)学生食堂加工四季豆类要先煮熟再烩炒。(3)发芽严重的土豆不能食用。轻微发芽的去芽眼及周围皮,宜红烧、炖、煮吃,不宜炒丝炒片吃。(4)学生食堂不能自行采摘、食用野生蘑菇;不到流动商贩处购买新鲜或干野蘑菇蕈类。(5)蔬菜类是发生农药中毒的可疑食品,尽量选用无公害种植的蔬菜,食用前漂洗30 min以上能降低大部分农药含量。

对以上关键控制环节要建立监督制度,食堂班组长随时自查监督、专职管理员每天监督,食堂管理负责人每周3~4次监督,学校经管领导每周1次检查监督。落实责任,层层把关。同时做好记录、保存工作,记录好原料的来源、质量情况,贮存环境状况、时间,人员、餐具的卫生状况。保存好食品样品。

4 参考文献

[1] HERRERA AG. The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system in food safety. Methods Mol Biol, 2004,268:235-280.

[2] ALI AA, SPENCER NJ.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evaluation of school food programs in Bahrain. J Food Prot, 1996,59(3):282-286.

[3] YOUN S, SNEED J. Implementation of HACCP and prerequisite programs in school foodservice. J Am Diet Assoc, 2003,103(1):55-60.

[4] Jr HENROID D, SNEED J. Readiness to implement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HACCP) systems in Iowa schools. J Am Diet Assoc, 2004,104(2):180-185.

[5] CENCI-GOGA BT, ORTENZI R, BARTOCCI E, et al.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HACCP on the microbiological quality of meals at a university restaurant. Foodbome Pathog Dis, 2005,2(2):138-145.

[6] 郭小玲.HACCP管理体系在学生食堂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13(5):339-341.

[7] 沙德银.HACCP在高校学生食堂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455-456.

[8] 李兆慧,吴玉萍.HACCP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浙江预防医学,2007,19(4):32,39.

第5篇

2、食堂库房(1)保管负责人:人事行政专员、食堂负责人(2)保管范围:大米、食用油、副食品等。(3)设置建议:靠近食堂

3、综合物资库房(1)保管负责人:人事行政专员、综合库管员(2)保管范围:维修工具及材料、回收材料、绿化养护设备及材料。(3)设置建议:靠近作业班组休息位置

4、危险品库房(1)保管负责人:人事行政专员、维修兼职库管(2)保管范围:油漆、油料、农药等。(3)设置建议:隐蔽区域,地下空间

Tips1:如物业用房允许,各类库房可建立在一起,但必须保证各库房之间进行墙体分割,以保证物资之间无交叉污染或危险因素影响。Tips2:如保洁、绿化分包,则需与分包单位协调单独设置库房。二、物业库房场地选择建议最优:地上、100㎡左右,通风、干燥、可分区隔断,离物业办公室或者班组休息室二者之一较近。 其次:行政库房、食堂库房在办公用房解决;工程、绿化、保洁、安管库房可组成综合库房,设置于班组休息室附近,场地选择于地下设备夹层。 最次:场地不足,分散,行政库房在办公室解决;食堂、工程、绿化、保洁、安管等部门库房分开设置,不利于整体管控。场地大多选择于地下设备夹层,做好除湿工作。三、物业仓库配置建议1、门锁设施

各独立区域需设门禁,并加装门锁;

有毒物品及指定物品要求单独存放,并执行双人双锁管理。2、通风设施:

需保持库房内温度、湿度在限定范围之内;

食品物资需保证不因潮湿、高温等原因变质;塑料类物资高温状态下会分解散发气味;汽油、油漆、农药等高温状态下不稳定;服装、工装物资潮湿环境会发霉、生虫;印刷品、办公用品等受潮影响使用;密封装液体低温状态下可能会结冰膨胀;

3、消防设施

照明灯采用防爆灯,避免灯被碰坏或者碎裂等造成消防隐患;

开关采用防爆开关,避免短路等情况;配置双具灭火器,灭火器种类根据库房储存材料种类确定,干粉灭火器为主。

4、制度展板

库房管理制度

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5、职责展板

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

6、储存货架

(1)市场有组装式货架销售,但相对于物业而言,发挥自己动手能力解决更符合物业的身份,可采用角钢、盒子板或细木工板进行加工,更加坚固和耐用;(2)制作时需整体考虑各类物资的量及规格,货架分层高度可有差异;(3)对于无法上架的工具物料,可采用分区放置,能够立着放置的尽量立着放置,提高空间利用率。(4)灵活使用货架挂件。

7、货品标牌

磁性标签磁性拨码标签,按品种分规格进行配置

8、管理标识

库房识别标识库房管理标识消防安全标识照明使用标识……9、危害仓库

危险品仓库标识MSDS清单及资料表危险品存储时考虑各类物资之间有无互相影响的可能防火、防爆是重点中的重点高度危险品要求双人管理危险品根据性质做好危险分类

10、管理账目

做到帐-物-卡一致对回收物、非采购物、地产维修物资可单独建立账目

11、管理系统

单机版仓库管理系统网络版仓库管理系统再次也得给仓库管理员配合电脑,有无管理系统,仓库管理水平绝对不一样

12、灭鼠设施

防鼠挡板灭鼠笼

13、防汛设施

防汛沙袋防汛挡板四、物业仓库管理技巧技巧1:推行6S管理标准

技巧2:做好库房文化宣传

技巧3:做好库房区域划分,便于物资整理与摆放

技巧4:善用整理箱/整理框,进行物品分类,即整洁又好找。

技巧5:工程物料、工具可挂起来

技巧6:同类物资如果分属不同部门,可以用油漆涂装色环,进行区别。

技巧7:运用标签机,可快速给设备、工具进行编号,便于日常管理与识别

技巧8:食堂库房各类调料、冷鲜食品、粮食、蔬菜等控制送货期限,降低库存量,避免受潮、变质损失。耐储存蔬菜可大批量采购,选择好储存空间,如土豆、白菜、地瓜等。

技巧9:建立子库,用于各班组常用物品临时存放,但用量保证在3-7个工作日内能够用完即可

备注 转载请备注:本文由物管师商学院整理

物管师商学院正在热销物业书:01《物业管理风险防范实务》02《物业管理的本质》03《物业经理365天超级管理手册》04《物业承接查验入住装修手册》05《物业保洁培训》(实战)06《电梯安装维修与管理》07《物业公司成本控制与精细化管理》08《物业档案管理知识手册》09《物业管理师考试教材》10《石材应用护理技术》11《物业管理常用表格及文书写作》12《物业管理与服务158个怎么办》13《物业管理服务标准图示》14《物业公司绩效考核与测评管理全案》15《物业招投标实务与标书范本》16《物业设施设备管理指南》17《物业承接查验操作指南》18《物业公司全方位运营方案》19《物业项目全程运作实战手册》20《物业项目品质管控实施手册》21《现代物业管理:物业公司规范化管理全案》22《物业客服培训》(物业全程培训)23《物业服务案例解析》(物业全程培训)24《商业地产项目物业管理一本通》

25《物业管理工作手册(第二版)》

26《物业服务人员超级口才训练—物业服务人员与业主的70次沟通实例》

正在培训物业证书:01 全国物业企业经理上岗证02 助理物业管理师证(人社部)03建(构)筑物消防员资格证(中级)

各位同行朋友: 大家好,我是老徐。 大量的工作让我们体会到多看专业书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一定量的专业知识才能得心应手地解决诸多问题。 欢迎大家加我的微信(haowuye)在线交流。 如果您在我们这里购买了物业书籍,我们负责退换货、发票(潍坊菁英物业咨询有限公司的图书发票)。我们一般每天下午17:30发货,特殊情况除外。请留言,或者微信告知。 如果您在我们这里培训和继续教育了物业证书,我们负责发票(全国城建培训中心的培训发票)。 如果您在我们这里培训了物业课程(各地物业培训班的课程) ,我们负责发票(由培训班的主办方出具培训发票)。今日推荐好书

第6篇

10月17日,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全国学生营养办)召开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013年秋季视频调度会议,会议指出,将加快学校食堂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学校食堂供餐,国家试点地区食堂建设任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从明年春季学期开始,原则上由学校食堂供应正餐。

教育部副部长、全国学生营养办主任鲁昕指出,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努力,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顺利,进展明显。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鲁昕要求,要切实履行地方责任,按与就餐学生人数之比不低于1:100的比例足额配齐食堂从业人员;食堂从业人员工资、社保以及食品配送等经费要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不得挤占学校公用经费。

事实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将近两年,供餐形式仍是较为突出的问题。今年9月下旬,全国学生营养办已下发《关于切实解决好当前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五个突出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全力支持校园食堂供餐,对责任划分、管理模式等问题做出安排。

《通知》中所称五个突出问题,分别是指食堂从业人员待遇和食品配送费用安排不明确,食堂建设不足,食品安全、资金安全存隐患,以及对突发事件应对不成熟。

此前,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正式接受政府委托,在2012年对营养改善计划进行全面评估。其中发现,有超过45%的学校采用采购成品加餐或课间加餐的形式,其营养效益不足食堂供午餐的三分之一;23.23%的学校还不具备食堂供餐的硬件条件。配套资金不到位,教师激励机制不足,长效监督机制仍待建立,更是普遍问题。

此次《通知》首先解决食堂供餐问题。《通知》要求各地要按与就餐学生人数之比不低于1:100的比例足额配齐食堂从业人员。每生每天3元钱的中央膳食补助资金必须全部“吃”进学生嘴里。食堂从业人员工资、社保,食品配送等费用,则纳入地方同级财政预算,不得挤占学校公用经费和营养膳食补助资金。

试点地区学校建设食堂,则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通知》要求各地尽快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其他供餐模式,中央补助资金用于国家试点地区的比例不低于90%,用于学生食堂建设的资金比例不低于90%。到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国家试点地区学校原则上应由学校食堂供应正餐。《通知》还指出,要优先解决好699个国家试点县学校食堂建设问题,尽快实现学校食堂供餐。要加快学校食堂建设,实行“倒排工期”、进度月报和问责等制度,保证按时竣工交付使用,尽快以学校食堂供餐替代其他供餐模式。

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通知》要求对大宗原材料实行政府采购,执行供餐“黑名单”制,并建立膳食委员会,参与到食堂的管理、评议中。《通知》强调,要严格落实食品采购“四统一”等工作制度,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问题。

资金方面则重申实名制信息管理,坚持阳光操作,公示相关信息。要严格落实实名制和公开公示制,有效防范资金安全问题。要充分应用实名制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对受益学生数、补助标准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控。

此外,在公众、媒体沟通方面,《通知》要求各地每学期至少开一次新闻会和公众座谈会;对于各种突发事件,也要及时回应和澄清。

第7篇

一、食堂管理及食谱制订。

首先,食堂人员都要按规定操作,厨师必须持证上岗培训,操作时需戴帽子、带口罩。在现有的消毒设施下,进一步树立消毒、无菌观念,要把食堂用具与消毒刹虫剂严格分开,确保食堂的环境卫生与安全。另外食堂要把好食品关,坚决杜绝“三无”食品,熟食加盖,生熟分开,凡已腐烂变质食物不能给幼儿吃,严防食物中毒。并且每天做好食品留样工作,留样时间保持24小时。为了保证幼儿的营养均衡,园医要每天进行一次营养分析,及时调整伙食,要经常深入班级,听取意见,以确保幼儿的伙食,使我们的食堂管理更加规范。

二、提高后勤队伍素质。

为了提高后勤队伍素质,本学期按排了厨师上岗培训,更好地为幼儿服务,另外,为了使幼儿能安全地在幼儿园,门卫还将配备保安。除此之外,各部门还将定期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尽能力抓好后勤人员的思想和业务工作,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三、重视安全教育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宁波市中小学生安全条例》管理,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本园将把各项安全工作列入重点议事日程,让幼儿不断增加安全意识。另外,还将完善幼儿园管理系统,使家园联系更方便。幼儿园每天还必须做好常规安全工作检查,以便能及时整改。

四、完善园舍设施。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各活动场所,本学期还将增添几个大型玩具供小朋友活动。还将对原来的玩具进行适当的修理,另外,对园所内各处需要修理的地方汇总上报,以便能及时地解决。并且,每周要进行安全设施检查,对于园内环境卫生,要实行片区包干,落实到人,

让幼儿园有一个整洁的园貌。

五、把好财务管理质量。

财务人员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制订每月的预算计划,及时做好收费、催费工作。做到帐目清楚,按时完成报表,对园内每一项的支出能尽可能用到恰到好处,尽量做到不必要的浪费。对于购置的固定财产、物品要专门有人进行入帐登记、核对,并且做到物品领用清楚,

使财务制度更加完善起来。

六、配合幼儿园各项活动,做好后勤工作。

本学期中,幼儿园的各项大小活动,我们后勤人员都要尽力配合,如场地布置、物品供应、有关事谊联系等都要满足活动的需求。

第8篇

1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

(1)当前,我们国家有许多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模式比较单一与陈旧,有的高校虽然应用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但是其信息化的程度与水平较低,完全不符合当前的教育改革目标。不仅如此,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水平与方式大有不同,并且发展层次极度不平衡,有的学校应用了比较高端的管理信息系统,但是有的高校仅仅只是运用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技术,例如基本的办公软件与统计软件等,这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后勤管理现状。

(2)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有些改进与完善,例如,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中运用了IC卡来管理学生的食堂管理工作与生活用水等方面的工作,这虽然为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之处,同时也避免财务问题的出现。但是这种简单的后勤信息管理系统仍然不能够满足到其他的后勤管理工作的发展要求。

(3)我国高校整体的后勤管理信息化水平差异化比较明显,有的高校管理化水平较高,有的高校管理化水平仍然停滞不前。后勤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的高校主要体现在:管理信息系统设施比较陈旧与落后、后勤管理工作的制度与标准不健全、相关方面后勤人员的信息更新较慢。不仅如此,学校在后期人员培训等方面投入的时间与资本较少,使得后勤人员的专业性稍弱等。

2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范围比较广,并且相关方面的规模比较庞大,因此在进行管理的时候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必须加强相关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质量。当前,许多高校都有自己专门的Web网址,这样就有利于加强后勤管理工作质量,加强内部管理信息之间的沟通。当前,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采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理念以及信息化技术等,这样才设计出符合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系统。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在设计的时候要深入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联,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理念应当始终贯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学校的后勤实际情况纳入其中,不能够盲目的借鉴其他高校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各部分改革工作的进程。设计的板块主要是指:后勤管理工作信息系统、系统运行数据库以及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板块等。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统计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以及日常事务管理系统等。基础设施设计系统是指物业保洁基础设施、校园绿化的基本运用工具、设备维修工具、食堂内部基础设施、保健部门的设施以及车辆等的统计与管理工作,均利用此项系统进行统计与管理。资源管理系统以及日常事务管理系统都是统计资源与日常事务所需物资的购进与发放,以此来详细的反应后勤管理过程中物资的流动方向、用度开支以及损害情况等。高校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主要是利用各种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统计学技术、管理知识理论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不仅仅涵盖了学校的后勤工作,同时也为其他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3结语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世界各国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国家的信息化水平也有所提高。在市场经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前提下,高校后勤工作的开展纷纷采用了新型的管理信息系统,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后勤管理工作的质量。一旦高校后勤工作的质量提高,那么高校整体管理工作也会随之提高,有利于提高高校的信誉值与形象,从而扩大了高校的知名度。

作者:曹雅萍 单位: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第9篇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后勤管理队伍较弱、管理模式较传统的现状,结合学院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提出以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推进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即引入信息技术应用于后勤管理的各领域,以期提高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改善管理效率,实现服务水平和师生满意度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信息化;高职院校;后勤;精细化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行业都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如电商平台、网上支付等。由此,也启发我们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来实现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精细化发展。

一、后勤管理现状分析

(一)管理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趋势明显,但队伍建设仍亟待加强

随着学院的发展,后勤管理队伍也实现了快速发展。自2010年以来,后勤管理岗位先后补充了7名高校毕业生,涵盖了工程类、设计类、管理类等与岗位相关的专业,使得一线管理岗位全部实现年轻化、专业化,改善了整个管理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但是,随着师生对管理和服务水平要求的逐步提高,管理队伍优化的速度仍难以满足提升管理水平的现实需求。其主要问题如下:一是后勤社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保洁、绿化、食堂经营、水电维修等项目已逐步实现社会化托管,公务用车、宿舍管理等部分职能也逐步实现社会化,由此导致后勤职工队伍中原有的人员编制结构日益不合理,管理岗位少与工勤岗位多的编制结构亟待转型,但受制于事业单位人事编制制度的刚性约束,转型步伐较为缓慢,这种滞后直接制约了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既有管理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年富力强的中间层,而且管理岗位中,技术型管理人才仍然严重不足。青年职工成长尤其规律性,学历高并不能弥补其经验不足的短板,甚至还成为其深入一线开展工作的障碍。在技术型管理人才方面,因传统上高职院校后勤作为服务部门在地位上处于边缘,其职业成就感决定了职位吸引力的弱势地位。加之部分岗位,如工程管理工作存在阶段性,基建工程结束后,其职业发展面临转型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后勤亟需补充的预防医学、工程管理人才迟迟无法得到满足。

(二)管理上推行制度化、流程化,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亟待加强

结合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省级示范校创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活动,学院后勤部门在管理上持续推行制度化、流程化,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基本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流程化,保障了后勤管理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但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仍然亟待加强,已推广应用主要包括:食堂结算一卡通系统、学生宿舍电费智能电控系统、校内报修网络平台等。这只是在部分模块初步实现了信息化,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师生员工,也为加强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但随着学院办学标准的逐步提高,教学、实训等方面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广大师生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与信息技术的接触也日益增多,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便捷使得师生对后勤保障服务的效率及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吸纳能力,将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与学院实际相结合,打造智能服务平台,实现管理上的精细化和服务上的友好化、便捷化。

二、推进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后勤管理的内在需求

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高职院校后勤保障事务繁杂,推行精细化管理,坚持从小做起,从细微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有利于将工作做实、做细。精细化管理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丰田公司,借鉴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等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是一个全面化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精细化的分析,即通过信息化等手段,将经营中的问题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和从多个层次去跟踪,借以得到最精准的资料和信息,帮助企业衡量决策的可行性。第二,精细化的规划,即用最严谨的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方法将规划做得科学、合理、可实施又不缺乏灵活。第三,精细化的操作,即将基础工作做精、做细、做扎实。第四,精细化的控制,即对工作流程进行有效控制,以尽量避免疏忽导致的控制漏洞和控制失灵,实现有效管理。第五,细化的核算,即做好各项收支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审核工作。根据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后勤保障工作实际,推进精细化管理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推进后勤精细化管理是突破后勤管理现状的现实选择

以信息化为驱动的精细化管理可以革新管理理念,以更加精细的工作流程、更加清晰的价值导向指引各岗位人员将工作做实、做细,从而实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同时,信息技术的引入将使后勤各项事务从日益繁杂趋于有序变化,各类信息技术工具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将使后勤管理者更加便捷地把握各项工作的规律性,从而在充分掌握真实数据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管理决策。管理理念的变革与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就像两个翅膀,助力后勤管理突破现有管理队伍在人员结构和素质方面的不足,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实现管理水平的突破与提升,满足广大师生在教学、实训和生活中日益复杂化、多元化的保障需求。

(二)推进后勤精细化管理是创建示范校的题中之义

到2020年,福建省将着力建成10所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有幸列入创建行列,根据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在全面推进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实训条件等方面建设的同时,信息化建设、学校治理等方面的提升也是重点,即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领域全面应用,并以强化内涵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建成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必然要注重管理理念的更新,实现后勤保障服务水平的大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后勤管理上的快速发展。

三、以信息化推动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精细化

建设数字化管理平台,使信息技术在后勤管理的各领域都得到更加深入的运用,强化各方面监管,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改善管理效率,从而实现服务水平和师生满意度的不断提升。在食堂管理模块,要借助软件实现统一采购、智能仓储管理、细化成本核算、全面数据分析等管理功能,并提供一个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从而提高食堂成本核算、供应商结算效率,提升餐饮采购工作的管理水平。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要从纸制资料拓展到纸制资料和数据资料并存,更重要的是实现采购、经营、管理等全过程的数据整合。这种整合,创造了一种标准化联接的可能,为食堂数据与校园一卡通系统及其他系统对接创造了条件,从而实现手机APP、电脑等多种方式接入。也就是说,广大师生、管理人员、食堂采购人员和供应商等有关各方,均可以不同的用户权限便捷地接入食堂管理系统,给食堂监督管理带来质的飞跃。这也有助于帮助实现采购原料追溯,食堂成本核算与毛利率控制也将变得简便易行,从而有利于加强食品安全、成本管控等方面管理。同时,可建立面向师生的智能食堂服务平台,推介食堂最新优惠信息、主打菜品等,实现线上互动,改善师生用餐体验。在学生宿舍管理模块,因学院原规划办学规模较小,近年来学生数量增加后,学生宿舍床位日趋紧张,在宿舍管理方面,既要充分利用房源,及时调配宿舍,保障学生基本住宿需求,又要及时掌握各学生公寓设备设施、卫生成绩、违规违纪等信息,保障学生公寓正常的住宿秩序。这就要求借助软件实现住宿、房源、设备设施、卫生成绩、公寓违纪信息等的智能化、自动化管理,同时还要通过与学校学籍信息库、校园一卡通数据库、门禁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与学校其他数据的对接、共享,从而获得学生住宿历史信息数据库,包括历史门禁刷卡信息等重要数据,为积累学生校园生活大数据做准备。通过数据分析及统计等报表的制作,也可为学生管理等相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学生作息等情况。同时,可建立面向学生的线上服务平台,方便学生选择和调整宿舍,提报晚归、外宿申请或告知信息等,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效率,提升学生对宿管服务的满意度。在节能管理模块,随着国家对节能工作的日益重视,政府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节能工作的监管也日趋严格,根据学院用电设备设施较多,总体能耗交大,地下供水管网受地面沉降影响漏水多发等实际,可考虑引入智能用能监控系统,实现对水、电消耗数据的实时监测,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要实现实时,提高对用能异常处理的响应时间,而且要实现更加精准定位,即结合用能分户统计核算的有关设施,准确定位出现异常的具体区域、部门、宿舍或办公室,从而真正提高查找及解决漏水、违规用电等问题的效率,将节能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在修缮管理模块,现有网络报修平台仅发挥了接收报修信息和回复报修情况的功能,根据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可考虑引入更加智能的报修平台。学生报修时,不仅限于文字描述,还可上传图片、视频短片等多媒体资料,有助于维修人员更详细地了解现场情况,从而做好维修评估与准备工作。同样,维修人员在施工完毕后,不仅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文字回复,还可以提供相应的多媒体资料佐证维修结果。同时,信息化智能报修平台还可以提供服务评价、服务互动等一系列更加友好的服务界面,以更加精细化的服务改善师生对维修的满意度。对于后勤管理者来说,这种平台在维修资料的保存上大大提升,对托管服务的评价也有了更加坚实可靠的基础,在大大降低工作量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效能的改善。

作者:谢宗颖 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左臣婕,陈展.高效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8).

[2]王芳.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的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第10篇

【关键词】社会化,餐饮管理,问题,对策

1999年,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开始实施,高校食堂是学校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后勤保障部门,它的经营管理情况如何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正常发展。在高校中,有一句被广泛认可的话“全国稳定看高校,高校稳定看食堂”,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办好高校食堂的重要性。高校后勤餐饮社会化改革就是学校参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将高校后勤餐饮服务经营人员、相关资源及操作运行,都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餐饮经营实体,实行模拟市场化、企业化运作。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化改革,使学校对后勤伙食的补贴逐渐减少,最终在学校不补贴的情况下,使这项工作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达到既减轻学校负担,又提高伙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目的。近年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也不断暴露出一些问题,需切实加以探讨、解决。

一、我国高校餐饮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餐饮基础设施不足。高校餐饮服务的基础设施滞后、建设发展资金缺口大,是制约高校饮食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高校餐饮服务普遍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已经很不适应日益扩大的教学规模和需求水平提升的需要。

2、餐饮经营成本不断增加同高校餐饮公益性的矛盾。近年来, 市场上主副食品原材料料价格上涨较快,人工工资及社保支出逐年提高,餐饮职工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 使餐饮经营成本大幅度增加。市场经济应该随行就市,完全放开进货价格,但高校餐饮价格却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涨价。因此, 随行就市、完全放开的市场价格, 同相对稳定的校内餐饮价格之间就出现了矛盾。饭菜价格若完全市场化, 学校食堂的服务性和公益性就会被弱化,就餐者难以接受,处理不好, 还会影响学校的稳定。但是长期人为地维持低价格, 又会出现亏损。

3、当前高校餐饮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程度不高。高校餐饮队伍大体上由两部分人组成: 一部分是属于学校事业编制的人员, 他们大部分担任管理职务,人数少,年龄偏大,积极性较低,缺乏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素质。另一部分为编外人员,主要从事一线工作,其专业素质、文化程度较低,安全卫生意识淡薄,技术骨干流动性大,员工竞争意识淡薄。

4、高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存在隐患。由于高校食堂普遍存在竞价承包和二级窗口承包等现象,经营者往往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加上一些经营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承包人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为了短期经济效益或采购廉价劣质原材料,或操作不符合卫生要求,这就造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经营者的卫生安全意识淡薄,食品生产流程安全操作不规范等。

二、高校餐饮管理对策探讨

1、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创设一流的就餐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如河北省高校伙食管理专业部)的参谋指导作用,统一制定高校食堂的软、硬件设施标准,为高校食堂新建、改扩建项目提供政策依据,并通过与主管部门的合作开展实施监督工作。另外,整合本地区餐饮市场和相关资源,为各校搭建供需见面的市场平台。各校均应逐步开放餐饮市场,引进社会优质资源服务,缩小自办后勤份额,以利加速形成区域性大市场,不断提高市场化建设水平。

2、建立合理浮动的价格机制。行业协会定期餐饮供需信息、价格信息,包括各种炊具设备和餐饮主料、辅料、调料、燃料等的质量规格、指导价、成交量、合同价,预测、跟踪市场动态,详细核算食堂各种原料、能耗、人工、管理成本,制订行业性耗用指标与劳动定额,规定主要饭菜品种的“毛利率”与“公益性”水平,并规定合理的浮动范围,以利宏观控制与监督检查。监督食堂饭菜价格“平抑基金”的使用情况,并及时汇总上报,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3、建立合理用人与员工培养机制。高校餐饮工作必须以人为本,以员工发展为基础,建立一整套选拔人、培养人、使用人、激励人的制度。 (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加强与烹饪专业学校和人才市场的联系,引进适合企业发展的相关人才。(2) 完善人才培训机制: 根据队伍的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的内容、人员、方式等。(3) 完善人才考核、激励机制: 要彻底革除僵化的人事管理形式,充分考虑员工的利益,尊重知识、能力、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价值。使人事管理与考核纳入正规化、科学化的轨道,营造一种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内部环境。同时,要做好编制外用工的聘用与管理。

4、加强宣传学习教育,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学校及后勤部门以及相关单位积极组织宣传学习《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卫生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法》、《餐饮卫生管理办法》等。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消防部门及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管理者对食堂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要求食堂员工除应具备健康的身体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相应的食品卫生知识,食品营养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

随着各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后勤改革的全面推进,作为高校后勤工作重点的饮食管理服务部门来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又面临各种挑战,如何保证学生饮食健康、安全,是一件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的大事,要切实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要做好餐饮服务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敏,浅议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食堂管理[J].法治与社会,2011(8):218-219.

第11篇

1、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司管理也需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我公司推出的一卡通系统是一套功能强大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它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卡技术于一体,将大厦内部各个分散的管理和服务设施全面纳入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中,实现整个智能化管理系统的高度集成,真正实现全方位“一卡通”智能综合管理的目的。它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了方便。

根据目前企业的需要,拟建立感应消费系统、考勤管理系统、门禁系统等。系统应支持一卡多用,除满足当前应用的需要外,同时还能支持今后应用的扩展,并要求能为遗留系统提供数据接口。

2、设计总则

我们在进行一卡通系统方案设计时,遵循如下的总体原则:

采用先进、可靠、实用的技术

目前,感应式智能卡技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在技术上要提高其科技含量,要有相应的档次和水平,要有适度的前瞻性。要强调其应用的成熟性,不允许任何带有实验性质的应用。在使用上要求可靠、简便实用。

系统应具有集中统一的管理能力

由于各类应用分布在各个相关部门,位置分散,但对数据的共享应是集中统一的。因此,要求系统应具有集中统一的数据中心,并实施科学化的管理,使系统的效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系统应具有开放性、可扩性、兼容性和灵活性

对于系统来说,以后可能还有其他的应用需要加入和集成。因此系统要求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随时适应对系统的扩展要求。同时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灵活性,能适应升级换代,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系统设计和产品选择应国际化、标准化、规范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类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使智能卡产品形成了国际化的市场。为便于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的设计和产品的选择必须走国际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系统必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

系统本身的安全性是系统工作成败的基础。系统中所采用的设备及系统整体可靠性是关键性指标。用户的层次和素质不齐难免导致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被误操作,故要求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自检功能。

合理的性价比

在系统设计规划时,应为投资者考虑,应尽量提高性价比,降低系统的工程造价。

系统解决方案

1、IC卡的选择

IC卡的种类繁多,其性能指标因卡而异。非接触IC卡又称感应卡或射频卡,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成功地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结合起来,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

可靠性高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器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此外,非接触式卡表面无的芯片,无需担心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题。这样既便于卡片的印刷,又提高了卡片的使用可靠性。

操作方便、快捷

由于非接触通讯,读写器一般在10cm范围内就可以对卡片进行操作。所以不必插拔卡,非常方便用户使用。非接触式卡使用时没有方向性,卡片可以在任意方向掠过读写器表面,即可完成操作,这大大提高了每次使用的速度。

加密性能好

非接触式卡的序列号是唯一的,制造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已将此序列号固化,不可再更改。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进行加密,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感应卡由于采用射频技术,没有较统一的标准,市场上存在不同品牌、不同频率的卡片。这些卡片主要分为只读卡(只有一个ID编号,称ID卡,如MOTOROLA、HID、TI、EM等)和读写卡(具有存储空间,称存储式IC卡,如MIFARE等)。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和日趋成熟稳定,在智能大厦、智能小区、校园管理、企业管理等这种局部“一卡通”系统中采用哪种类型的卡已变得不再重要,因为所有的数据信息都在系统数据库中得到可靠保存。因此,采用何种卡来实现“一卡通”可由用户根据各卡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这些特点由读卡距离远近、卡片厚薄、价位高低、是否具有存储空间等来决定。

根据用户需求,卡片除了满足一卡通餐饮、考勤、门禁功能外,还需具备员工证的功能。这里我们推荐价格比较低的ID卡。  2、一卡通应用系统结构

根据目前的需要,当前的“一卡通”系统主要由以下应用组成:

食堂消费管理系统

考勤管理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

整个“一卡通”系统呈现如下特征:

使用分布式特征:即员工持卡使用的地点呈分布式;

数据集中化管理:即所有数据应集中在一个数据平台进行管理,以满足系统的稳定、可靠及数据共享。

消费管理系统

1、消费管理系统由消费管理软件、收款机、发卡机、网控器、感应卡及网线等组成。

2、计算机网络结构见下图:

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支持实时联网、脱机的工作运行方式

感应ID食堂消费系统正常情况要求工作在联网方式,由计算机对消费机进行自动实时消费管理,无需专门数据收集;

脱机时,消费机可进入记账工作模式对卡进行扣款,消费数据暂存在消费机上,等联网后消费数据可自动上传至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系统卡识别及异常报警

每个应用系统都有本项功能用以识别正常卡及非法卡。其中,异常分为挂失、非法、坏卡等,同时挂失卡能够即时生效。

完善的人事管理

包含了人员的基本信息,具备人员名单的导入、导出功能,减轻批量办卡手工录入的繁琐程度。

完善的卡押金、管理费、搭伙费管理

有些单位对卡要收押金,有些单位对外来人员办卡要收管理费或搭伙费。这些要求在系统中均能实现,并能提供相应的报表。

窗口机具有部门分组功能

窗口机具有分组功能,既可指定几台窗口机属于一层食堂、二层食堂等,又能指定窗口机属于小卖部、浴室等,并可分组进行营业额的统计。

完善的查询统计功能

具备按日、月或某个特定时段的统计、查询、报表功能;

具备按关键字(工号、姓名、部门)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查询功能;

自动汇总交易数据,实现金额结算并生成相应报表。

完善的补贴管理

系统具备对员工进行补贴分类,补贴发放,补贴查询等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补贴发放能够即时生效,无需再去刷卡。

采用网络数据库便于多用户接入软件,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平台,彻底支持网络共享,同时该数据库具有极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数据维护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归档等功能

操作员管理模块可以对操作员的使用权限进行

设定,如操作员只有处理数据的权限、操作员只有浏览报表的权限或只有充值的权限等。

硬件参数介绍:

系统最大容量为256台收款机;

感应距离大于5cm;

计算机和收款机之间采用RS 485协议通讯联网,最大通讯距离为1200米。

收款机可脱机工作,脱机时工作于记账方式,记录消费数据存储在收款机中;

具有掉电数据保护功能,数据保存时间大干等于10年;

窗口机可设成多种方式:计算器方式、份饭方式、定额扣款方式。

考勤管理系统盘

1、员工考勤为了实现员工出入控制、数据采集、信息查询和考勤统计过程自动化、完善人事管理现代化,代替以往的人工签卡、打卡,方便管理人员统计、考核各部门出勤率,准确掌握员工的进出情况。

2、该系统由感应卡、感应式考勤机、考勤管理软件等组成。其应用结构如下图: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班次定义用户可自由设定上下班时间、时间误差范围、定义各种班次。

出勤设定

对每个员工进行出勤设定,可根据班组等实施快速定义。

特殊情况处理

可对每个员工进行手工设定出勤处理,如加班、请假、出差处理等。

考勤处理

根据刷卡数据及手工设定数据进行考勤处理,对每个员工自动统计其出勤情况,包括出勤天数、迟到早退次数及时间、中途进出时间、请假天数及日期、加班天数及日期、出差天数及日期等。

综合查询及报表打印

能根据时间段,员工姓名,员工号等组合条件查询原始记录、出勤表等并打印输出。

数据接口转出

可将考勤数据以EXCEL、TEXT等格式转出,同时可根据用户要求定制数据接口。

3、技术参数

感应考勤机可支持飞利浦系列感应卡;

感应区感应距离大干5cm;

考勤机尺寸:17×11.6×2.5cm

考勤机具备RS232和RS485两种通讯接口;

考勤机最大存储记录数为16000条;

考勤机可提供32位DLL动态库;

考勤机通讯波特率为19200Bit/S,

考勤机支持最大发卡量为65535张。

4、系统特点

系统采用SQL server2000数据库,完全适用于大型网络的应用;

系统采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系统在联网方式下支持数据自动上传。

门禁系统

1、概述

非接触式IC卡门禁管理系统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磁电技术和非接触式IC卡技术于一体,使IC卡和锁之间实现完整的“对话”功能,以智能来控制门锁的开启,从而开创了门禁管理的新概念。它给管理者提供了更安全、更迅捷、更自动化的管理模式,而且也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地方便。

系统内有时钟设置,可规定进入管理区域的时限或对公共区域实行自动化管理。系统是多功能的,可作门匙,也可作考勤、巡更用,可以对一张卡进行不同授权、个人化处理。管理部门可对内部人员实行时段管理,具有对人员进出授权、记录、查询、统计和防盗、报警等多种功能,既方便内部人员或用户按权限自由出入,杜绝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又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

本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系统使用,但考虑到实际情况和应用上的便利性,门禁系统纳入了整个大楼的“一卡通”系统中。本系统在设计时将根据“严密、合理、可靠、经济、完善”的设计思想,努力做到安全、周密、兼顾其它。由于系统的对象是以内部员工为主,出入口管理系统的目的除了维护大楼的安全以外,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目的是服务于管理,给管理提供现代化的手段。

2、系统组成

智能门禁管理系统主要由卡读写器、门禁控制器、电控锁(剪力锁)、出门按钮、非接触式卡、电脑及管理软件等组成。

3、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功能

刷卡记录:当人员进/出门时需持卡在读卡器前进行读卡。读卡器读取信息后,将信息传送到主机,主机首先判断该信息是否合法,如合法则发出开门指令(即向电锁发送一接通信号,使门打开),不合法不发送开门指令并可发出警报。同时主机会将刷卡信息、日期、时间等数据保存以供查询或直接传输到电脑中进行处理。

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电脑可分部门建立员工资料库,如动力中心、维护中心、管理中心等,定期或实时采集每个门的进出资料,同时按部门进行汇总、查询、分类及打印等。主机的各种参数均可由电脑进行设置,也可在各主机直接设定。

多级管理:本系统能很方便地实现多级管理功能。控制中心通过电脑可设置每张卡(即每个人)的进出权限、时间范围、节假日限制等,如高级管理者可随时进出任何一扇门,部门管理者可进出本部门所有门,而一般职员只能在上班时间内进出本部门的门、超出上班时间将无法进出,还可以结合密码输入来确认持卡者的合法性,然后决定是否开门,各种权限可由用户自由设置。

系统扩充:本系统最基本的配置是1个读卡器、1个控制箱、1把电锁及1张卡片,可达到门禁管制的目的。当用户需要扩充功能时,系统可按照所需功能增加相应的扩充模块来达到目的。如:

每台主机可只连一个读卡器(单门),也可增加到八个(四门);

通过加装MDDIDO模组可接收外界各种输入信号(如火警、煤气漏、非法进入等),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接通报警、打开消防通道等),加装打印模组可直接接通打印机将各种信息打印出来,而无需电脑。

硬件特点

控制箱

质量:本产品采用SMD技术生产,具有CE及FCC APPROVED;

容量:可记录6000张卡片资料;

体积:长15cm、宽10cm、高2.5cm,

控制门数ZMK-2管制两个门,ZMK-4管制四个门;

通讯方式:整个线路以RS485(1200米以内)协议传输信息,与电脑连接需配上通信转接器RS485-RS232(系统提供),通讯波特率为19600;

系统网络:每个网络可连接256台控制主机(管制1024个门),由一台电脑管理;

软件功能:管制每张卡、每个门、每个节假日、24小时分段时间控制,并具有3层反潜回管制功能;

工作环境:温度2度~55度、功率1~10W、电压12VDC、电流400mA。

读卡器

A体积:ZMD(长11cm、宽7cm、高1.5cm);

外观:乳白色、黑色;

直通讯方式:RS485(1200米以内)协议传输信息;

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通过为学生提供营养膳食,切实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二、基本原则

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部门管理、学校实施”的基本模式,坚持“安全第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和“经济、营养、卫生、方便”的基本要求,稳步实施。

三、实施内容

(一)实施标准、范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实施的对象为农村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补助标准为每生每日3元(全年按照学生在校时间200天计算);补助以食品实物形式由学校负责发放,供学生食用。

(二)供餐模式、内容。供餐采取学校食堂供餐和蛋奶供餐两种模式。具备食堂条件的学校按照营养食谱由学校食堂提供营养午(早)餐;不具备食堂条件的学校,暂按蛋奶供餐模式过渡运行。

四、资金来源

实施“计划”所需资金,其中营养餐学生补助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待遇及水、电、燃料费用待全面实施后由区财政统一协调解决;学校食堂建设由区教体局商财政局科学制定学校食堂改造建设规划,并统筹义务教育工程项目资金,将学生食堂和必要的设施设备优先建设,通过三年基本完成全区食堂改造建设任务。

五、主要工作及有关要求

(一)核定实施对象。区教体局负责建立营养餐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学生人数、补助标准、受益人次等情况的动态监控,严防套取、骗取资金行为的发生。

(二)制定营养食谱。由食药局牵头,教体局配合,组织营养专家制定营养配餐标准和操作指南。食谱制定要结合学生体质状况、当地饮食习惯和物产特点,科学制定。做到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并保证学生每周食用一定数量的牛奶和鸡蛋。

(三)招标采购。营养餐所需牛奶、鸡蛋、粮油等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供货商;蔬菜、肉(禽)类等农副产品,由实施学校实行定点、集中采购,并与供货方签订质量安全保证协议。各供货企业,均须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供应学校的米、面、油、酱、醋、盐等食辅材料必须有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QS)。食品原料配送服务要纳入招投标合同或采购协议。招标采购工作由区财政局牵头,教体、卫生、食药、质检、物价、监察等部门参与,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价格公正合理。

(四)加强食堂管理。学校食堂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重点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严把食品质量关。严防霉变、腐烂、污染和生虫不洁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要持证上岗,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卫生习惯。凡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患者,严禁从事学校食堂工作;加强学校食堂供餐管理。实行试尝制度和陪餐制度,加强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学校食堂实行独立核算、财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检查。学校食堂结余款项,要专项用于改善学生伙食,不得用于教职工福利或其它方面的支出。各相关部门要依据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指导工作,确保食堂供餐安全。

(五)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由区卫生局负责,教体局配合,制定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方案,并定期开展监测评估工作。

(六)组织培训。由区教体局牵头,人社、扶贫、卫生、食药等部门配合,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

(七)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区卫生局牵头,公安、食药、宣传、教体等部门配合,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突况下的应急措施,细化人员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情应对等具体工作方案,并组织演练,做到防患于未然。各实施学校要建立本校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管理应急机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计划”实施的领导,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及分管教育领导任副组长,教体、财政、食药、发改、监察、农业、卫生、审计、工商、宣传、质监、公安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区营养办)设在区教体局,具体负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各镇(办事处)也要成立由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实施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二)明确部门责任。“计划”实行“三长负责制”,即部局长、镇(办)长、校长是实施工作第一责任人,其工作职责是:教体局长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计划”实施方案和各项管理制度;全面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工作;牵头负责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对学校食堂、供餐服务企业进行食品安全检查;配合财政局做好“计划”专项资金的日常监管工作。财政局长负责制订和完善相关政策;负责“计划”各项经费的筹措和按时拨付工作;负责“计划”专项资金的日常监管工作;牵头做好食品及原材料的招标采购工作。发改局长负责将营养改善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开展生产成本调查,组织对食品价格进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计划实施及流通环节费用减免政策。农业局长负责组织对供给学校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农牧企业、农村经济联合体和农户面向农村学校定点生产、加工和集中配送食用农产品。工商局长负责供餐企业主体资格的登记和日常监管;负责食品流通领域的安全监管,制定实施方案,履行工作责任;每月检查供应商库存条件至少一次,对食品材料进行查验并做好记录;安排工商所定期检查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户的食品安全,防止“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及过期食品进入校园;根据本部门工作相应职责制定“计划”实施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并按照年度计划组织开展工作。质量技术监督局长负责对供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监管;履行自身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定期对供餐食品进行抽检,对实施现场检查和抽样检验;查处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对“问题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依法出具科学、公正的检验报告,为处理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卫生局长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协助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对学生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制定营养宣传教育方案,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指导学校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做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工作;协助教体、劳动部门培训从业人员,对学校师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根据相应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履行工作责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长负责学校食堂以及供餐单位(个人)食品安全监管,制定不同供餐模式的准入办法;会同教体部门与学校和供餐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负责制定营养食谱;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贮存、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切实做好日常综合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协助查处食品安全事故;负责制定具体的食品安全培训方案和教材,对实施计划的中小学校长、食堂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供餐企业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制度和行业规范培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根据相应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履行工作责任。监察局长负责对有关部门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计划”实施过程中群众对违规、违纪人员及事件的举报和反映;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追究违规违纪及失职、渎职人员责任,促使“计划”实施公开、透明。审计局长负责对“计划”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效益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保证资金安全。公安局长负责配送车辆的监管和服务工作;建立配送绿色通道,确保食品材料安全及时送达;负责实施过程中刑事案件的立案和侦查工作。人社局长负责配合教育、食药、卫生部门制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计划,免费对实施“计划”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素质。镇(办)长负责本辖区内“计划”的实施工作;组织成立本辖区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督察小组,定期研究辖区内“计划”实施的相关问题;整合辖区内各部门工作职能,定期检查各校的具体实施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化解辖区内“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矛盾和纠纷;根据相应职责制定实施方案,履行工作职责。负责学生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监管工作。中心校长负责制定辖区实施方案,细化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组织对辖区学校实施过程的日常监督、检查、指导工作;每周对学校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对“计划”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设立监督电话和意见箱,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制定“计划”实施的绩效考核方案,调动教师参与、支持营养改善计划的积极性。各实施学校校长负责制定本校“计划”的实施方案及详细的管理措施,负责“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做好食堂管理工作,重点加强食品采购、接收、储藏、出库、加工、试尝、留样、分发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及食堂卫生监管,保证校园食品安全,确保安全运行;做好周食谱公示工作;组织和管理学生安全、文明就餐;负责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对学生及家长进行营养与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建立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并充分发挥其在日常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做好学校食堂建设工作;负责建立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

(三)深入广泛宣传。各相关部门要从保障学生健康及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出发,充分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实施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重要意义,为实施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积极开展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要认真抓好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要以实施“计划”为契机,全面加强中小学生体育、卫生工作,促进中小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长。

(四)强化监督检查。各级部门要加强对原材料采购、配送及食堂加工、学生食用全过程的监督,做到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和饮食卫生安全。在实施过程中,由区政府办牵头,监察、审计、教体、财政、卫生、食药等部门组成监管工作组,加强对“计划”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各镇、办事处要成立由纪检领导、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组干部、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学校实施“计划”监管小组,加强对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计划”落到实处。

(五)实行目标考核。“计划”实施工作实行目标考核,区政府对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镇办进行目标考核,教育局对实施学校校长进行目标考核。

七、责任追究

(一)工作责任追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计划”实施过程中,引发或造成不良的后果,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二)质量责任追究。凡向学校配送不符合国家卫生安全和质量安全标准的蛋奶粮油及原辅材料,造成中毒事件或其他食源性疾病发生,取消供货商资格,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