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东南大学怎么样,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土力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Explore teaching methods of soil mechanics
Yi Pan Pan
( Wuch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23)
【Abstract】Soil mechanics and other mechanics compared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rticle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mechanics teaching practice,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soil mechanics. Teaching of soil mechanics to grasp the lesson planning and classroom design of the two areas, but also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content will be complicated systematic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Soil mechanics;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土体的特殊性,使课程的理论较多,内容连贯性较差,给学生理解带来困难,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引导学生尽快的了解课程特点及掌握课程要求的知识技能。本文结合土力学的特点及教学实践,谈谈对土力学课堂教学方法的体会与探索。
1 《土力学》教学体会
1.1 土力学的特点
土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土是由岩石经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以及剥蚀、搬运、沉积作用等交错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生成的各类沉积物[1]。土的形成过程决定了它具有特殊物理力学性质。与一般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钢材)相比,土体具有碎散性、多相性和自然变异性。碎散性是指土体颗粒之间存在大量孔隙,可以透水透气;多相性是指土体是由固体颗粒、水和气体组成的多相体系,每相的质和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土的力学性质;自然变异性是指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性质复杂,且随着时间还在不断变化。因此,土的力学性质较复杂,深刻理解这些特点,有利于掌握土力学性质的本质[2-3]。
1.2 教师应对土力学理论体系整体性把握
教师应重视土力学基本原理间的内在联系,将内容庞杂、繁多的土力学概念、公式,以一条主线贯穿联系起来。以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四校合编的《土力学》为例,全书可分为三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包括:第一章,土的组成;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这两章内容是贯穿全书的基础与主线。第二部分为理论核心。包括:第三章,土的渗流性及渗流;第四章,土中应力;第五、六章,土的压缩性和地基变形;第七章,土的抗剪强度。以上五章主要讲述了土的三大特性,即:渗透特性、变形特性、强度特性。第三部分为土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第八章,土压力;第九章,地基承载力;第十章,土坡和地基的稳定性。这三章内容主要讲了挡土墙的稳定性问题,地基的承载力问题及边坡稳定性问题,是第二部分理论在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贯通全书,可以总结为一个原理:即有效应力原理;两个变形:压缩变形和剪切变形;三个理论:渗透理论、变形理论及强度理论,它们各自又自成体系,有效应力原理将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土力学的基本内容。
2 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2.1 结合经典案例,激发学习兴趣
绪论课对全书内容做出系统性的总结,即一个原理(有效应力原理),两个变形(压缩、剪切),三个理论(强度、变形、渗流)。结合相关工程案例形象化介绍。如加拿大特朗斯康谷仓、香港宝城滑坡、阪神大地震中地基液化属于土体强度破坏问题;比萨斜塔、苏州虎丘塔、日本关西机场属于土体变形问题;九江大堤决口属于渗透破坏问题。播放工程事故的图片、录像(基坑工程失稳事故、建筑物倾斜事故、大堤管涌、路基滑坡事故等),简要说明工程事故中的设计、施工问题及与土力学的关系。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重要性、实用性的认识,使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了解学习内容的应用前景与今后工作的需要,从而激发其努力学习的热情。
2.2 注重课堂教学的启发与互动
课堂讲授注重与学生的启发与互动。上课前做好教学策划,对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理清本知识点在本课程的地位及与其他章节的联系,这样在授课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启发过程中,思路要连贯不能跳跃,以便掌握讲课的速度和调整讲课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层次循序渐进。比如再讲土的压缩特性时,首先提出问题:土体为什么会被压缩?压缩的实质是什么?引发学生思考。进而结合第二章的内容,在土的物理性质中讲到土由三相组成,那压缩的过程中到底是土体的哪一相被压缩了呢?在这个过程中要宽容学生的不同见解,大学生思维跳跃,教师对于在启发过程中的互动与思考,都应给予应有的接纳及正面的解释,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2.3 借助多媒体,丰富课堂内容
应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比如在绪论课中工程背景的介绍,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工程事故的图片、录像,加强学生对工程实际的感性认识。有些章节理论性较强,公式推导及图表较多,板书不易完成,可以通过多媒体清楚生动的展现在大屏幕上。以东南大学、浙江大学等四校合编的《土力学》为例,第四章中地基附加应力部分,采用了竖向集中力作用时的地基附加应力布辛奈斯克解,其中涉及到六个应力分量和三个位移分量,公式繁多且复杂,若采用多媒体辅助板书教学的效果比较好。
2.4 开展实验,激发学生动手与学习兴趣
土工试验是土力学理论研究的基本手段,是土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比如达西做了大量砂土的渗流实验发现了土体的渗流定律-达西定律。库伦通过对粘性土和无粘性土开展了剪切试验,发现了土的抗剪强度定律-库伦定律。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必需做的试验项目有哪些,试验的流程是怎么样的,争强学生的工程意识。
3 结语
土力学与其他力学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应重视土力学基本原理间的内在联系,将内容庞杂的概念、公式,以一条主线贯穿联系起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土力学的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土力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互联网广告;广告设计;广告设计视觉
中图分类号:TP391.41
1 互联网广告的视觉传达的效用
视觉传达的意思是指传达一种视觉符号。使用广告所达到的声影效果,通过互联网商业广告来传达出一种具有宏观的信息。广告图像的信息传递过程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通过图形与符号之间建立起人与物的心底的呼喊,从而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以达到吸引众人的目的,通常有下面两种形式:
信息表现的艺术性。设计者能够依据不同的表现手法形式来展示广告图像,以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最终设计出一个完美的广告作品。
信息传达的有效性。为了能够使商品信息达到有效的传播,广告设计者需要从受众整体性出发,进行全面的考虑及思维,要明白受众需要什么、希望看到什么,由此能够使众人会勾起怎么样的兴趣。
2 互联网广告设计中视觉认知的分析
商家与受众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不对等的,商家目的是想通过有创意的互联网广告来吸引更多的网民眼球。互联网商业广告在整体的视觉认知上是通过多个元素来组成的,其中包括有文字符号元素、色彩元素以及图形元素等,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将元素全面的整合、提炼以及加工,通过配合声影等多种效果来达到一个完整的广告设计作品,使网民消费能够产生美的享受,以至达到信息传播目的,这就是视觉的认知过程。
2.1 文字的运用分析。文字是作为传达商品信息的最直接元素,广告设计者应当重视起来。一般上来说,消费者看到太多的文字内容又会产生十分反感的情绪。所以,对于互联网广告中的图像及文字内容的处理尽可能地化繁为简,容易记住为主,同时在整个的设计上给予消费者有一种美的享受。
文字的视觉美感十分强。在广告设计中,看第一眼的感觉这是一幅眼镜广告图,且眼镜的最大特点是“不闪式”,而图像的下主是弧型的镜边,使人感受到透过镜片看世界更加的清晰。在图像中加入文字通常会使得广告增添更多的韵味,文字与整体布局相得益彰,恰到好处,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整体布局的美感,同时也使得整个图像广告作品水平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给受消费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文字设计的创新性。对于一幅图像广告设计而言,古板而传统的字体难以使消费者产生美的追求。所以在字体的运用中一定需要注重整体的创新性。
文字的组合与编排。文字编排时需要将文字内容全面地融入到画面之中,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大自然所赐的画,二者融合变得天衣无缝。
2.2 色彩的视觉冲击。色彩是我们现实生活的调味剂,它可以让原本普通的东西变得更加有魅力。作为一名消费者,广告的画面首先要给人在色彩上产生一种舒适感,或清新、或者绚烂,而整个画面的打开视觉感也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冲击力,这就是色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如图2,广告内容是展示了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黄色背景与故宫颜色正好搭配,以“善”字体现社会之和谐。人在空中飞舞,体现出一种古典高雅的艺术美。这样的色彩会通过视觉会来激发出大脑的情感变化以及一系列的联想,比如黄色能够联想到权利、丰收、富贵、光明、喜悦。
2.3 图形的情感表达。图形是属于在广告设计中不可少的视觉元素,是充满创意的广告图形,那怕是没有文字的搭配,也能同样可以设计出“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良好广告效果。图形是属于一种语言表达的形式,没有文字的图形广告,在消费者中析出其中的含义之后,就会产生一种“不言而喻”的感叹,有时这种设计会比直白文字的传达信息来得更加有吸引力。因此,在广告设计时,尤其是在有限的广告版面中,文字应当尽可能少的出现,更多的通过图形来表达想要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内容。
3 互联网广告设计视觉案例分析
资料来源:来自互联网(shijue.me),由Zdan设计界面设计中,主体部分位于九宫格交叉点,符合受众的视觉特征。在摄影创作中,一个十分基础的技巧那就是怎么样在拍摄过程中将画面设置成为九宫格,而这种九宫格的交叉点就是十分适合布局成为画面的主体。在这则广告(如图3所示)中采用夸张手法:手提包作为主体元素遵循这一原则,包的中心点处于九宫格的左下方。同时,在布局的大小上,手提包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一左右,且放在黄金分割点最显眼的位置,整幅广告图像显得夸张又适宜,主次分明。巧妙地将人像与广告商品融合在一起。广告商品与天空颜色相近,具有融为一体的视觉感受。
是MS Office XP 宣传片头一,强调XP(经验),所以用了个沧桑的底图。布局很规矩,使用传统的手法。在整幅广告布局的设计中,主要是对文字、图形以及符号综合使用,整体布置恰当,从而达到十分良好Office XP推广效果,在整体视觉上感受完美。在主体版面设计过程中,文字与图像画面之间占到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为背景,使得画面整体呈现出商品是经过长期的检验,得到广大使用者的认同,达到了“画中有意,意中有思,思意结合,画外之画”最佳效果,也是设计中常常所使用的“less is more”的理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中从互联网广告的视觉认知设计角度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图像广告的色彩运用方式、文字使用特点和图形情感表达的使用等,并在案例设计上使用九宫格布局来分析受众视觉特点与布局的细节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晨.中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策略分析[D].吉林大学,2007.
[2]舒咏平.广告创意思维[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太原的孙先生 :父亲为股骨颈骨折,请问如何治疗?
连线医生――太钢迎新医院骨科主任马建平老年股骨颈骨折后有以下特点:轻微外力易骨折、骨折后愈合慢、功能恢复差、并发症多。当患者骨折确诊后,首先到医院让骨科医生根据骨折类型、患者身体状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1、能不做手术的最好不做手术;2、如需要做手术采取最小的创伤方法进行治疗;3、采取能使病人尽早离床活动的治疗方法;4、注意肢体功能锻炼;5、重视并发症预防。
具体治疗方法有两种:非手术治疗:无明显移位骨折、 外展型骨折或嵌入型等稳定性骨折,年龄过大,身体状况差,合并有严重心、肺、脑、肝、肾等功能障碍患者,应选择穿防旋转鞋,下肢皮肤牵引,一般卧床6至8周,同时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足趾屈伸锻炼,预防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或血栓形成,注意卧床不能侧卧。
手术治疗:(1)、对于内收型有移位骨折,难以牵引复位者,可进行切开复位固定;(2)、对于股骨颈骨折能牵引复位者,可行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术;(3)、对于65岁以上股骨颈头下骨折,并错位明显的患者,能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最好做股骨头置换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3)、中西药结合治疗,西医补钙,中医活血化瘀,以预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硝酸甘油为什么能诱发青光眼
河北的柴先生:父亲服用硝酸甘油,可是最近又得了青光眼,这是为什么?
连线医生――太原市第八人民医院五官科崔莉 硝酸甘油是心脏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对一般人来说使用没有太大问题,但老年人需要多加注意,因为硝酸甘油可以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患心脏病的老年人在用硝酸甘油前,一方面,医生要仔细询问患者有无青光眼病史、高眼压史及青光眼家族史,最好在用药前先检查眼科。如有危险因素尽量少用硝酸甘油或换用其他药物,以减少青光眼发作的几率。另一方面,病人也要及时向医生提供有关方面的情况。
如果病人使用硝酸甘油后出现眼痛、眼红、头痛、恶心、视力骤降等青光眼症状时,应立即停用,及早看眼科医生,及时治疗,否则,视力会受到严重损害。同时也要和内科医生讲清楚用药后的反应,提示医生采取其他方法治疗心脏病。
总怕冷是怎么回事
一网友:我生产后,一到冬季就怕冷,请问这是什么原因?中医有什么好的诊疗方法吗?
连线医生――太原市太航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天芸您可能是偏阳虚体质,产后风寒未除造成的畏寒、体虚。中医采取温阳、补肾、祛风、化湿的方法进行辨证施治。此外,冬令进补膏方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现在正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患者进行详细的中医体检后,选择合适的膏方服用。应加强适度锻炼,比如到了夏天时,经常去游泳,进行寒冷锻炼。综合运用背后大刮痧、针灸、拔罐以及穴位埋线的方法,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爱忘事”是早老性痴呆吗
南昌的余先生:我还年轻,却老是忘事,是得了早老性痴呆吗?
连线医生――东南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闫福岭都市年轻人出现暂时性的健忘不叫早老性痴呆症。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增大,中青年人所承受的精神负担较重,出现健忘、记忆力下降往往是情绪紧张、神经衰弱、焦虑抑郁而引起的。如果给自己戴上早老性痴呆症的帽子,只会让自己心理压力更大,症状更加严重。
识别早老性痴呆症,要在排除其它脑部器质性病变或者其它相关疾病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是指健忘行为反复发生,且病程持续3个月至半年。早老性痴呆大多会遗传,这类人群脑细胞容易过早凋亡。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65岁以上仅为3%,而85岁以上则占到了50%。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痴呆症发生率才会增加。年轻人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减压和放松,这样记忆力才会逐渐恢复。
白癜风传染吗
济南的钱先生:我爱人是白癜风,她现在怀孕3个月,请问白癜风传染吗?
连线医生――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304医院)皮肤科主任邹先彪白癜风是不会传染的,但有一定的遗传率。亲属中的白癜风患病率国内报道为3%~26%之间。目前的一些资料显示,白癜风可能是与一种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的多基因遗传病。您也不用过分担心,白癜风与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相比,还是一种遗传率很低的遗传病。
积极调整好孕妇的心情和饮食,避免疲劳是您现在应当为她做的事。如果她对菇类食品不过敏,可以多吃一些,国外的研究显示,菇类食品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也可吃一些黑色食品,如黑芝麻粥等。
乙肝病人吃什么有利于康复
西安的阴女士:三年前我被查出乙肝大三阳,请问平时吃什么对我养病有帮助?
连线医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赵龙风肝病患者每日能量控制在2000至2500千卡,适量的能量可以节约蛋白质的消耗,增强体力,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与修复,但能量过高会造成体重增加,导致脂肪肝。
蛋白质的提供要充足,一般应高于健康人。多吃优质蛋白,如奶、蛋、瘦肉、水产品、豆腐等。脂肪的提供与健康人相当,要用植物油。
当肝功能较差时,则应适当减少脂肪的供给,尤其要控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碳水化合物的提供要适当提高,以利于肝糖元的储备,保护肝脏,维持肝脏的功能,可适量地补充一些纯糖的食品,如白糖、葡萄糖、含糖高的水果等。
为何静下来就心慌不适
保定的卫先生:我父亲今年50岁,只要一静下来,就会感到心慌不适,请问这是为什么?
连线医生――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刘小慧心慌是一种非特异性的主观感受,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结合病人的情况应首先注意排除病理性的原因:1.可查血常规、甲状腺功能以排除贫血、甲亢。2.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排除心律失常。3.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应查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心肌核素显像,甚至冠脉造影以排除冠心病。如能排除上述情况,则可能为心脏神经官能症。
怎样早期发现和治疗儿童斜视、弱视
本溪的马女士问:孩子早期的弱视斜视怎么样发现治疗呢?
连线医生――鞍山市铁东区医院主任医师刘萍0岁~4岁的幼儿,矫治斜视、弱视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幼儿的双亲和保健员、产科医生及儿科医生要观察幼儿有无眼位异常、眼球震颤、视物姿势不正确若有异常应急时到医院眼科检查,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人有无 远视、近视、斜视及其他遗传眼病史
2、患儿母亲孕期有无发病感染及服药史
3、检查患儿视力、眼位、屈光体及眼底,同时要排除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夜盲症)、圆锥角膜等器质性病变。
1.管理理念落后。与高职院校、职教中心相比,技工院校属于职业教育中的弱势群体,招生非常困难,学校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到招生上来。很多技工院校几乎是全民皆兵参与招生大战,无暇顾及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另外,技工院校近几年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趋势,新设了大量的热门专业,真正的专业老师很少,很多情况是临近要上课了,才到处找教师。对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处于原始的人事管理阶段,缺少长期的规划。对如何盘活人力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则研究很少。
2.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由于历史原因,许多技工院校学校常常隶属于某某机关,没有独立的人事决定权,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存在弊端,因人设岗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很多学校本身编制就不足,非教学人员比例过大,冗员过多,人浮于事,人力资源管理带有明显的行政色彩。教学人员更加捉襟见肘,正常的教学无法进行安排,只能请企业技术人员和高校研究生兼课,这样又带来大量的管理问题。有编制的员工依然认为端的是铁饭碗,吃的是大锅饭,坐的是铁交椅。这样的管理体制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不能进,庸才不能出,进而影响了学校的发展。
3.激励机制不健全。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纵观许多技工院校,除了某些民办学校之外,多数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中职,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激励机制。干好与干坏、干多与干少没有多大的区别,薪酬与职称和职务挂钩。尤其是对于行政工作人员而言,很难对他们进行量化评价,与业绩很难对应,年底评先评优往往是轮流坐庄。有许多学校也会把评先评优与招生工作挂钩,但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某一个部门只有一个人完成招生任务的话,不管他其他方面做得怎么样,他就是“优秀”。
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近年来,国家对中职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物力。2007年起实行涉农专业免费入学,每人每年1500元助学金。2012年9月起实行所有专业免费入学,旨在鼓励职业学校能够培养更多的适应国家需要的人才。技工院校必须要面对现实,切实地认识自身的不足,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1.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要有完整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和理念,并把这种观念渗透到各个层面中去。重视人才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要有具体行动,体现在各个层面的工作当中,落实在诸如选人、用人、育人和留人等各个环节当中,让全校师生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理念和思路,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创造条件提升教师的学历水平、技能水平、综合管理水平。笔者所在的镇江技师学院在主管局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一次性选派了34名青年教师赴东南大学、江苏大学深造,攻读工程硕士和MPA,学习费用全部报销。大大提高了学院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学水平、教学能力。
2.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技能见长,培养的是能够在企业的生产中很快就能“上手”的一线专业技术工人。所以,相应地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单纯地引进几个高学历或高职称的教师,教学效果不一定非常理想。笔者所在技师学院在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上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主要是在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引进了六名技师学院、职业院校毕业的在全国或省技能比赛中取得前三名的青年教师,他们只是大专学历,但却有很高的操作技能,具有技师及以上资格证书。他们的到来,为我院数控、车工、钳工等专业在学生实习、技能竞赛、职业资格鉴定、项目建设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是普通教师所不能取代的。
3.改革用人制度。技工院校教师一般有三类人员组成,一类是在编教师,第二是人事教师,第三是兼职教师,即高校研究生和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人事教师和在职的教工待遇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实现同工同酬,而且很难进编,这样就会导致聘任人员没有归宿感,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教学工作当中。所以,学校要想尽办法,选拔业务能力强、基本素质高的人事教师,提高他们的待遇,真正实现同工同酬,并且给他们进编的机会。
4.建立科学、客观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对人力资源进行客观地评价,就必须做到公开识别人才,公正评价人才,公平使用人才。在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考核方法。首先要结合技工院校的特点,根据各类人员的工作方式、内容,制定不同层次的考核方法;其次,要结合岗位管理,根据岗位职责,按照不同的考核标准,严格考核;再次,要兑现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同职称(职务)考核、津贴发放相结合,做到一视同仁,提高考核的功效。
【关键词】原则;现实意义;发展
中图分类号:B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3-003-01
一、正义的两个原则
首先要说明的是,罗尔斯主要考虑的是理想的部分,确立了那些在有利的环境下一个组织良好的社会的原则。一个正义的社会,平等的公民自由是确定不移的,由正义所保障的权利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利益的权衡。这些观点是对长期在现代道德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功利主义的有利抗衡,是对功利主义的否定。功利主义的最高原则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它所追求的是幸福的总量在减去不幸的总量之后的数值的最大化。
由此,罗尔斯引进了无知之幕这个概念,他假设人们是在无知之幕后面选择正义原则的,原初状态的人们不会选择功利主义,因为这个原则允许为了他人的或整体损害一些人的利益,谁都害怕恰恰是自己被选中为了集体而受损害,因此他们坚持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正义原则通过社会基本结构表明了人们希望相互不把对方作为手段,而只是作为自在的目的来对待的意愿,所有的人都有平等的自由的原则去和差别原则,假定能够估计期望的水平,则期望的一般水平在两个原则被满足时可能就比别的原则被满足时更高。
经过反复思考和论证,罗尔斯将正义的两个原则表诉如下: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
二、正义论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上面我主要论述罗尔斯的正义论和自己一些简单的理解,下面我将主要思考一下正义论对中国的现实意义,主要有根据两个正义原则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根据罗尔斯的制度一编考虑法制建设;根据机会均等和差别原则考虑收入分配,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虽然经济发展很快,超越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强国,但是我们国家的社会矛盾是很尖锐的,这些方面恐怕我们没有办法同发达国家比,例如强拆事件、暴力事件等等。怎样将两个正义原则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是我们亟待考虑的事情。
(一)政府部门分配的借鉴意义
社会的分配问题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它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稳定和发展,罗尔斯强调一种纯粹程序性的安排,这种制度应保障与形式上平等相对的公平的机会平等,特别是受教育、培养、择业方面的机会平等,政府还应保证一种社会最低生活线,这要通过对低收入家庭、生病和失业的津贴来实现。政府按功能分为四个部门,一是配给部门,通过适当的税收,补贴,修改所有权的范围和定义来保证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防止低效率。二是稳定部门,它要努力实现合理的充分就业。三是转让部门,它的责任是确定最低生活线,确保一定的福利水平,兑现正当的需求。四是分配部门,它要通过税收和对财产权的必要调整来维持分配份额大体上的正义,它征收遗产税、赠与税实现累进税制促进财产的分散,同时加大税收使政府掌握社会资源,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满足差异原则的支持手段。
(二)减少收入差距
罗尔斯讲过,要找到一种有效率的同时也是正义的分配方式,“效率”是“帕累托最优”,其基本思想是:一个系统或结构如果达到最优组合,其中一个元素的变动一定要引起其他元素的变动。在一个有效率的结构中,一些人状况变好不可能不使另一些人情况变坏。没有改进和变化的余地,除非改变以前的比例,只要一方不吃亏就不必阻止另一方得利,直到达到效率状态,一方吃亏使另一方得利。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不平等不但要有利于不幸者,而且要使有利的程度达到“帕累托最优”。一个社会应当努力避免使那些状况较好者对较差者的福利贡献是一个负数,只应当按照贡献曲线的上升运动,这自然的达到了社会各种利益的和谐。
(三)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我们这一代享受的福利,除了自己的创造,还有上面若干代人的积累和遗传,我们自己享用多少,为后代积累、储存多少,如何确定比例,这就是代际之间的正义问题,我们不能只顾GDP的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试着把发展的速度稍稍慢下了,不能不顾一切的开发,要想想代际这样的问题,想想为后代留下来什么,提高公民素质,不能只考虑自己,科学发展观不是只提下就行了,更多的要使其这种观念深入每个公众的心里,还有政府要加强监管,根据经济发展,适时的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既发展经济同时又能保护好环境。
(四)法制建设
罗尔斯的《正义论》认为程序正义有三种,第一种是纯粹的程序正义,我们日常社会中常见的抓阄、赌博、买彩票、博弈等等,这样的一些做法就是纯粹的程序正义,但这种纯粹的程序正义也是有限制的,也就是说只有在那些参与的人都是抽象的时候,他们都是抽象平等的,没有特殊的要求,这种情况下采用这种方法才是公正的,第二种是完善的程序正义,在完善的程序正义的情况下,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有两个不同的标准,但是通过设置一种程序可以百分百的实现实体正义的标准,所以从实体结果看可能是公正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矛盾,也就是说你坚持程序正义可能牺牲实体正义,而你片面强调实体正义又会牺牲程序正义。虽然怎么样都不能达到完全的实体正义,但我们可以尽量努力做好应该做的。
参考文献:
[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陈兴良.刑法的格致[J].法律出版社,2008.
――华生,著名经济学家,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现任燕京华侨大学校长、中国社科院、东南大学兼职教授、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不对题的争议
《财经文摘》:《劳动合同法》出台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不管是资方、媒体还是学界,都有许多声音批评其过于偏向劳方,或者超越了中国国情。您怎么看?
华生:现在大家争议的,基本都不是《劳动合同法》的内容,而是1994年《劳动法》的问题。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加班要付3倍工资、必须要上保险等,都是《劳动法》早已规定了的内容。《劳动合同法》中有些条款的规定,甚至是一个字都没改,从原文照抄过来。
因为《劳动合同法》只规定合同,所以,很多条文从《劳动法》中抄过来以后,反而还放宽了。比如,《劳动法》规定加班要付3倍工资,可《劳动合同法》只说加班要付加班费,并没有规定具体数额;《劳动法》对加班时长做了具体规定,《劳动合同法》也没有提到。所以,现在大家拿起《劳动合同法》猛批,实际上有点文不对题。
如果有意见,应该是对《劳动法》有意见;如果要说超越了国情,那应该是1994年的《劳动法》超越了国情。现在已经过了14年,中国国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怎么能说《劳动合同法》反而超前了呢?很多出来批评《劳动合同法》的人,恐怕根本就没有看过《劳动法》。
《财经文摘》:那么,这一次的争议反映出什么问题?
华生:第一,时代进步了,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了。过去有《劳动法》,可是规定什么没人在意,很多人也不执行。而现在法制观念增强了,大家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了。尽管是从《劳动法》抄来的,但是一研究,就发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不胜任工作的员工可以解雇,但是谁来规定不胜任呢?既然很难找到人证明他不胜任,所以有人说,这就是“铁饭碗”。一条完全从《劳动法》抄来的规定,十几年来都按此做,现在却成问题了。这其实说明,人们的法制观念比以前增强了。
第二,客观地说,它反映了资本力量的强大。14年前的时候,资本没有多大力量,也没有什么声音。民营企业还很弱小,能给个生存地位就不错了,国有企业那时也没有搞上市或者资本化。
然而现在,从那些在“两会”上、媒体上批评劳动法的资方人士,以及替他们说话的知识界的精英,就可以看出,资本力量是绝对地强大了。这些年来劳资关系失衡非常明显,资本力量强大了以后,自然会要求经济权利,要求政治权利。这一点应该是很明显的。
第三,它反映了法律条文规定本身有含糊的地方。过去的含糊条款,大家都不在意,现在法制观念增强了,社会进步了,再含糊就不行了。
比如,《劳动合同法》里,规定了十几种可以解雇的情况,其实只要有一条成立,就没有“铁饭碗”了。其中一条是:当职工不胜任职位的时候,经过调换或培训,仍然不能胜任的,可以解聘。按照常理来说,胜任不胜任,肯定是领导对下级的评价。也就是老板觉得你不胜任,就可以炒你鱿鱼。如果司法解释这么解释,那其他可以解雇的条款我看都不用了。但是如果司法解释说,必须本人承认不能胜任才能解雇,那就等于不能解雇。不能胜任究竟谁说了算?法律却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
随着社会进步,个人权利意识增强,有一些过去被认为是约定俗成的条款,或者比较含糊但大家不在意的,现在都必须做明确的司法解释。这样才可以减少争议和诉讼的成本。
《财经文摘》:那么这些所谓“含糊”的地方,是立法者当时没有意识到,还是或多或少有意为之呢?您怎么看?
华生:我觉得两种情况都有。一方面,《劳动法》已经公布14年,谁能想到现在抄过来会突然抄出争议和疑义呢?我觉得这不能苛求立法者。要说是故意,有些故意也是14年前的故意。
另一方面,立法专家和机构可能确实觉得现在劳资关系严重失衡,因此在一些地方表达得含糊点,以便进行劳动仲裁时,劳动部门能做出更有利于劳工的裁定。是不是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看起来也是有的。但这一点肯定是不对的,时代进步了,法律就是要很清楚,不能含糊其辞。
“大”法律“小”工会
《财经文摘》:《劳动合同法》更倾向于劳动者,是否与中国工会的作用缺失有关?
华生:这是中国劳资关系失衡的一个很重要原因。自由派说,应该让工人和资本家自己去博弈。但中国的国情是,工人自由组织工会的空间很小,没有自由罢工的权利,他们的手脚被捆住了。所以,在劳资关系中,劳动者的利益比较容易受到侵害。也正是这样,《劳动合同法》中才会有潜在的、倾向劳动者的一面。这种法律偏向,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在内。
但是话分两头讲,工会的问题是更大的政治改革问题,不是《劳动合同法》能够解决的。这个问题的存在,实际上是让我们看到:保护劳工权益,在中国特别重要。
《财经文摘》:但是工会力量不足,会不会影响《劳动合同法》的实际效力呢?就像毛寿龙先生所说的,中国可能还需要10万名“劳动法警察”。
华生:随着保护劳工的法律加强,工会和劳动保障部门也可以部分地起到工人组织和工人利益代表的作用,而且现在这作用越来越大。
实际上,这次《劳动合同法》最大的变化,不是条款更严格,而是加强了执法力度,加强了威慑力。过去的《劳动法》也规定,用工要签合同、要给劳动者上保险。但是没有规定不签合同、不上保险怎么样。
《劳动合同法》则明确规定,如果不签合同,视同已经签了合同,并且要付双倍工资。这次《劳动合同法》会引起这么大反响,也是因为它的惩罚条款比较多。因此其出台以后,我们看到,合同签订率已经大幅上升。
中国的全国总工会作为一种官方组织形式,肯定是既有做得过头的地方,也有做得不够的地方。但是要看到,它还是有一定作用的。比如在推动《劳动合同法》通过的方面,他们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也承受了来自资方的很大压力。
对于工会的力量,也不应该太理想化。从全世界范围看,工会的作用也不都是绝对的。一方面,工会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可以自由组织工会未必就会有强大的工会。因为工人是分散的,利益是不同的,也是可以被收买的。所以,对这一点不能理想化。
对企业影响有限
《财经文摘》:有报道说,《劳动合同法》实行后,一些外企受其影响已经开始大规模撤资。您认为《劳动合同法》对外企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华生:客观地讲,真正的跨国公司还是比较规范和守法的。只要中国政府规定了的,他们都做得比较好。做得比较差的,是台商、港商、韩商这些中小外资企业。超常的劳动时间、恶劣的工作条件、不安全的劳动环境、不上劳动保险,基本都出现在这一类企业中。
对于规模较大的西方跨国公司来说,因为本身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规范,所以,《劳动合同法》实行以后,他们增加的成本是有限的。
韩商的大规模撤离是去年,那时新法还没有实行。《劳动合同法》才出台两三个月,就算有反应,也不会这么快。所谓撤离,实际上,是受人民币升值、劳动力短缺、生产、环境包括劳动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导致的。
《财经文摘》:有观点认为,劳动者现在是弱势群体,处境艰难的中小企业也是弱势群体,《劳动合同法》则可能成为压倒许多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您怎么看?
华生:弱势群体很多,但是什么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果说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都要区别对待,那就成了“法律面前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其实,这里提的是不同问题。就业困难,我们可以有《就业促进法》;中小企业重要,我们可以有《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不能说,因为是中小企业,所以不执行税法,或者不执行劳动法。
再具体说来,什么是中小企业?怎么定义中小企业?如果按照员工人数来算,资本密集型企业,比如核电站,可能只有几个人,但你不能说它小;制鞋厂、服装厂可能有几千名员工,你也不能说它大。根据利润大小来分,可能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最后还是亏损的。
中小企业这个概念很糟糕,因为无法定义它。照顾人数还是照顾资产或是利润?没有定论。
《财经文摘》:有学者说,国家要“割肉补疮”,应该到“超额利益所得者”那里去割“肉”,不应该割普通经营者的“肉”。您怎么看?
华生:社会中确实存在超额利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国有企业垄断,但它毕竟是国企,其资产都是国家的。它们的税收分红,包括石油的暴利税收几百亿,都交给国家了。国家减免农业税、提高低保,也可以说,超额利润都已经用到这里了。
当然,确实还有使用不当或者流失的,但这是怎么加强法制的问题。还有一些超额利润所得者,像小煤窑主这样的,他们破坏环境、虐待工人。这个问题也只有靠加强法制建设来解决,不能直接剥夺他们的私有财产。这跟《劳动合同法》没有什么关系,你不能要求财政部门把收来的税发给企业,全世界都是企业给雇员上保险。
低端劳动者受益
《财经文摘》:中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大量劳动力剩余。很多人认为,《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可能会使中国的就业形势进一步恶化。您怎么看?
华生:说中国存在大量劳动剩余,必须有的放矢。实际上,现在就业最困难的,是刚毕业的大学专科、本科毕业生和部分城镇就业人员。我们看到的就业困难,基本上都集中在这一部分劳动终端上。
低端劳动力现在不是就业困难,而是十分紧缺。“民工荒”已经延续多年。低端劳动力的待遇正不断上升,但直到最近都是依然紧缺。而《劳动合同法》保护的正是低端劳动者,对中高端劳动者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财经文摘》:可是也有观点说,《劳动合同法》中备受争议的无固定期限合同等条款,实际上保护的是工作原本就比较稳定的中高端劳动者。一般低端劳动者的工作流动性很大,不太可能达到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
华生:劳动合同的时间长短和劳动者高端低端关系不大。如果雇主想要回避无固定期限合同,其实十分容易。比如第一次签2年,第二次签7年,然后就不签了,这样也满足不了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条件。中高端劳动的工资一般也相对较高,雇主降低薪酬,不管是什么期限的合同,员工自己就会辞职。所以,不要夸大合同期限的作用和意义。
当然这是指守法的情况,如果不按法律走,那签不签都无所谓,《劳动合同法》就“无影响”,那就不在我们讨论的范畴了。
假定它有影响,他就要跟农民工签合同。签了以后,问题就在于,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城市里没有农民工的立足之地。农民工基本都是十几岁或二十几岁出来打工,到30岁以前就要回家结婚。安家之后,40岁再出来,又没人要了。所以他工作时间比较短,也不稳定,说无固定期限合同对农民工没有多大意义也是这个意思。
关键词:柳宗元;旅游文学;山水文学
一、文学与旅游文学的相关概念
文学主要被看做是审美的语言作品,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反映客观的现实、体现作家心理感受的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游记、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心里的感情及再现特定地域和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文学”这个名词也随之出现。现在的旅游文学是指反映旅游者旅游生活的文学,它以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作为表现对象,书写旅游者或旅游工作者的感情、思想和审美情趣。其比山水文学的表现对象要更加的广泛,不仅涉及了山水风景、文物古迹而且包括了风土人情等社会事物。
二、柳宗元文学的旅游价值
柳宗元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他是“唐宋家”之一,是文学上的大家,思想上的伟人。柳宗元被贬到偏远的永州和柳州后,虽然政治理想破灭了,但是远离了政治的斗争,他致力于文学的创作,最终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柳宗元的旅游文学作品主要有游记和纪游诗两大类,一般被称为“山水文学”。
(一)柳宗元文学丰富了永、柳二州的旅游资源
永州和柳州两地比之与国内其他著名的旅游地来说,旅游资源比较贫乏。柳宗元的那些经过精心绘制的描写两地自然风光的著名杰作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无疑是他给予两地的一批非常有价值的珍宝。柳宗元文学不仅使两州旅游地的旅游景观更加丰富,还增加了两州旅游地的历史文化内涵。柳宗元没被贬到这里之前,两州的自然山水风景和人文历史景物的品质是怎么样的,我们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那时候的山水是没有多少人欣赏的,是寂寞的。柳宗元到了这里之后,它才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并逐渐远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位置,是柳宗元发现并宣扬了这里奇山秀水的美丽,使它传扬出去广为人知。
(二)柳宗元文学提高了两地旅游资源质量,增加了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和旅游吸引力
在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因为文学是非物质的,是一种语言,所以,它往往是融入其他的旅游资源之中,增添这些旅游资源的人文色彩,而不是独立存在的旅游资源。中国古代的文人雅士一直是传统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历朝历代因为文人游览而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记游、咏物之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丰富了旅游景观的人文内涵,增加了旅游吸引力,提高了旅游景观的美誉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著名山水风景和名胜古迹的形成发展,大都和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
柳宗元文学是永、柳两地的旅游文化的精髓,而柳宗元文学主要是游记和游诗,这些都是在经过实地的游览之后,融入作者的内心感受而创作出来的。
(三)柳宗元的文学无意识地宣传了旅游景观
依照现代传播学的理解,受众对隐性宣传的信赖程度远远超过商业宣传,文学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隐性宣传方法。因为它拥有特别的审美效果和穿越时空的传播作用,使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审美感受。旅游文学是一种表现美的文学,具有非常强烈的美感。作者在创作旅游文学作品时,是出自内心真挚的感情,描绘山川美景等自然风光,没有掺杂任何商业宣传营销目的,因此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再加上旅游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山水风景是自然景观的真实再现,但是又要高于自然景观,是经过作者文学艺术加工出来的,其与自然景观相比更加具有美感,也更能引起读者到此一游的兴趣。柳宗元文学对于永、柳两州的意义,有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他对两州美丽自然风光的宣传这方面。客观的景物美要经过“人”的主观加工作用方能更加显现出来,柳宗元曾经说过:“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与空山矣”。他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肯定没有料想到,他对于贬谪之地的永州和柳州来说,恰好扮演了他美学理论中强调的“人”这个角色。正是因为有了柳宗元的存在,他所创作的旅游文学作品流传于世后,才使偏远孤陋的、埋藏于荒山野岭的永、柳两州诸多旅游景观传扬出去,广为人知,成为令人向往的旅游地。
在柳宗元的文学作品中,经过其文学加工,永州和柳州不再是贫穷僻陋的偏远之地,而是处处皆是美丽风景的世外桃源,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俱是世上少有的美景。小石潭的奇石、西山的奇与怪、袁家潭的山风、钴镯潭的清澈等等,柳宗元在说起这些景物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而这些可能本来很普通的风景在柳宗元的妙笔生花下,增添了很多独特魅力,让读者陶醉其中,产生到此一游的兴趣。
(四)柳宗元文学是永、柳二州旅游文化的精髓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已经基本上得到了满足,大家越来越要求享受精神生活。这种现象反映到旅游活动中,就表现为人们渐渐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纯游览性的观赏自然风景,观光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逐渐开始追求旅游活动中的审美情趣和享受高品位的文化资源,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
柳宗元的旅游文学刚好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它以自身散发的文学艺术魅力和强烈的影响力激发读者的旅游欲望,它是在永、柳两州的奇山丽水之中开出来的一朵奇葩,它理所应当地永柳两州旅游文化的精髓,是两州旅游文化中最具吸引力,最有魅力的一部分。
三、旅游文学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用及发展
在文学旅游景观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充分依托景区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背景,利用丰富的旅游文学辅之以多种形式的营销方式、手段,向外界介绍景点,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这种借助旅游文学进行营销,迎合旅游者对文化的追求,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种旅游发展形势。
(一)文学与传媒相结合的营销方式
现今,湖南吉首的凤凰城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但它在90年代末之前并非如此。虽然凤凰城的旅游资源非常有特色风情,而且还有文学上的大家沈从文先生其著作《边城》的独特魅力,但其还是在90年代末借助当地政府与湖南卫视联手打造出了独特的旅游品牌,使文学与影视的影响相结合。自此,凤凰旅游一炮走红,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方案。
由此可见,我们也可以把包装对象放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突出的文学形象上,或创办一些专门用来做旅游宣传的节目、频道等。通过对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多种传媒渠道融合来对文学旅游资源进行包装和宣传。
(二)将旅游文学作品运用到旅游景点的广告语中
广告语要求朗朗上口,语言精练,讲究含蓄且有意境,要能给人以无尽的遐思空间。对于旅游广告语来说,也要重视名人效应。
坡曾以“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是憾事!”来赞美虎丘,虽然对于虎丘的美丽风景和名胜古迹等只字未提,但是却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心,激发了读者到虎丘旅游的兴趣。流传到现在,这句话已成为了虎丘旅游的宣传广告语。杭州旅游业的广告语是“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句就是出自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这一首诗。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到现在,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了,而且还将继续传扬下去。当时,杭州征集旅游广告语,这句词通俗易懂却又意境无穷、有独特的魅力,从众多的广告语中脱颖而出,被杭州市相关旅游部门定为杭州旅游的广告语。因为这句特色的广告语,杭州区别于其他众多的江南旅游城市,在宣传上取得了优势。
这样把文学作品里的某个句子应用作为旅游景点的广告语的例子有很多,而且大部分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深入研究柳宗元文学作品,利用其在文学上的地位及在大众中的影响力,设计旅游广告语,使其在同类旅游中脱颖而出。
(三)模拟文学名著开发景观
模拟文学名著开发旅游景观,通常是以文学名著或以其为蓝本改编的电视剧等在大众中产生了轰动效应为前提。回头看看,这些年来我国模拟文学名著开发的旅游景观,几乎每一轮模拟景观热都与文学名著或以其改编的电视剧等的轰动联系在一起。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我国名著《红楼梦》为蓝本改编拍摄的电视剧播出后,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因此,先后诞生了北京的大观园、上海的大观园和河北正定县的荣国府。国外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评为“全球第一大畅销书”,它在全球的范围内有数量巨大的书迷。它不仅吸引了读者的目光,也吸引了旅游开发商的目光。华纳公司与奥兰多环球影城携手在奥兰多环球城内建立一个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蓝本的“园中之园”——“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The Wizarding World of Harry Potter),这个“魔法世界”作为环球影城冒险岛主题乐园的一部分于2009-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
以文学名著为蓝本的模拟景观因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再加上影视剧播出后产生的轰动效果,必定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波.旅游文化学[M].青岛: 青岛出版社,2001
[2]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3]曾金秋.论柳宗元对永州旅游文化资源的提升作用[J].黄岗师范学院学报,2002.22
[4]贾鸿雁.论柳宗元的旅游思想与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
[5]Cevat Tosun. Limits to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Process in
[6]卢宁.论柳宗元山水诗的复与变——兼及佛教对其审美理念的影响[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7]黄云眉.韩愈柳宗元文学评价[M].山东: 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
[8]丁晨.论文学的旅游价值与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J].湖南社会科学,2006.2
[9]曹瑞丽.论柳宗元文学的现代旅游价值[J].华章学报,2011.26
[10]陈雁谷.试论柳宗元的社会旅游思想——兼谈永州市的旅游开发[J].零陵师专学报,1994.1
[11]张佳音.心境与家世——柳宗元与刘禹锡山水诗文比较[J].北方文从,2006.2
[12]蔡梅良.论柳宗元的观游思想[J].船山学刊,2007.4
关键词: 南京 形象 国际化
一、南京国际化发展的背景
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南京在扎根本地实际的基础上,更积极地顺应国际潮流,面向国际舞台,推进国际化发展。
首先,经济的国际化。作为被国际上看好的21世纪亚洲环太平洋地区最具发展前景的城市之一,南京经济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南京的工业种类已经较完善,工业门类超过120个,石化、电子、机械与建材等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发展良好,是长江流域渝、汉、宁、沪四大经济中心之一。同时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区域中的西翼,南京在电子技术、石化产业、货物流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更明显。2007年,南京被《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当下,南京正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等。自2009年起南京市正式开始实行医疗改革,经过5年的努力已基本做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形成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交通发展方面,城市道路形成地面、空间、地下格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交为骨干大运量、快速度的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增加以电力为能源的交通工具,加快建设地下铁路交通,形成了由城市地铁、轻轨交通和高架路等快速通道组成的主体交通网络[1]。又立足于构筑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综合运输体系,在现有的宁沪、宁通、等公路干线的基础上,尽快建成宁杭公路,充分发挥长江内河运输主通道,形成干支相连、脉络相通的综合运输网络[2]。
其次,文化的国际化。南京是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六朝风韵、民俗艺术、美食文化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客来宁游玩观赏。从现有的南京文化遗产和非文化遗产名录,就能感受到南京文化的魅力和极大的潜力,其中,工艺、文学、书画等都是南京杰出的代表。南京良好的文化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舒适的人文环境更为南京的国际化发展增添了许多色彩。
此外,2014年南京承办了青奥会,备受全球关注和肯定。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赛事之一,南京良好的基础设施、交通设施、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等众多方面的建设对南京国际化城市形象形成与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南京传播其城市形象的专属平台。同时,南京在筹备与举办青奥会的过程中,也与各个国际体育组织及各国体育代表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他们的世界话语分量和对南京的肯定性评价,使南京的国际形象加倍提升。
但是,一个城市形象塑造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外人对该城市的评价,更取决于该城市的居民及长期留在该城市的外来人口的评判。因此为更深入地感知南京在国际化进程中的形象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二、国际化进程中南京形象的调查与分析
(一)南京市民关于国际化建设意见的调查分析
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南京市民是决定力量,南京形象对外的展示,南京人民是主要宣传者,每一个南京人在这一过程中都承担着对外展现南京风采的重大责任。
在本次实践中我们一共调查了100位南京市民,男女各50位,其中年龄18岁以下两位,60岁以上的两位。调查区域主要涉及鼓楼区、建邺区、浦口区、玄武区。就调查的结果来看,百分之百的人对南京有好的印象,但这中间略有差异,其中38%的被调查者对南京的印象非常好,51%的人认为南京一切良好,而剩下的人则觉得南京一般。而在38位非常满意的市民中,有42%的居民对南京当地环境非常满意,认为南京的环境相对其他城市来说无论治理力度还是污染程度情况都要好得多,其余人则认为南京开发中对环境重视力度不够,导致空气中有害颗粒物增加;24%的人则主要是因为南京经济发达,易于就业;13%的人对南京教育抱有好感,其余则因为南京市民良好的人文素质而青睐南京。
在南京的基础建设方面,总体上90%以上的市民对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其余的人大多是因为对交通、教育等方面不看好的感到不满意。但即是在90%满意的市民里,也有少许人对交通问题持消极态度。
就青奥会问题,其中68%的市民认为青奥会在南京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京是一所国际知名的城市,而21%的受众则表示二者没有关系,青奥会在南京的举办并不能说明南京本身已经达到国际城市的水平,只有11%的市民认为南京已经完全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城市,正因为这点,南京才能以其魅力获得青奥会的举办权。
我们还将焦点集于南京市民对南京未来发展的信心上,信心作为人意志的体现,在人对自然的改造中起着重大作用。通过调查,高达58%的人对南京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其余的人则对南京的未来期待一般,而这部分市民主要是对南京印象一般,他们大多对南京交通、住房、物价方面抱有不满情绪。
(二)留学生关于南京国际化建设发展意见的调查分析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某个城市的总体认识与评价,是科技、经济、文化、市民等诸方面的综合反映。我们通过对南京各高校的将近50名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得出数据。其中约35%来自非洲国家,25%来自东南亚,15%来自北美地区,15%来自欧洲国家,10%来自韩国,种族分布上以黑人与黄种人居多。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有过在其他国家生活的经历,且在南京生活的时间有1年以上,能说简单的中文。
留学生对南京的印象,对初来者来说,一个城市的形象与魅力往往取决于感官。当问及初到南京自己最直观的感受是怎么样的,我们发现留学生对南京的第一印象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理想。从数据来看,近48%的人告诉我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认为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其中59%的来自欧美国家。一个在浦口区的留学生说,“我觉得南京与上海在外表上没有什么不一样,但我们这(指浦口)并不像我想象的一样”。32%的人觉得南京很好。至于说到南京民众是否表示出友好时,留学生似乎有所保留,64%的认为友好,36%的认为只是有些友好,与其他城市相比还不够。而根据南京建设的战略性构想来说,南京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思路与要求是:既要实现经济发展国际化,又要实现城市全面现代化,还必须做到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社会发展的协调化。但这些战略性构想的实践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从外国人对南京的第一印象中即可得到印证[3]。
留学生对南京的接受度
南京的国际化需要市民素质的提高,需要他们能从心里接受先进的外来文化,需要他们有主人公意识,与海外友人和睦相处,彼此尊重。当问到哪些城市的发展比南京好时,很多留学生都选择了上海和广州,占比约65%,并说起他们去过这些城市;2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北京、天津、大连、青岛等,还有少数认为香港较好。当问及原因时,基本上都说到经济水平、市民素质、环境等。
目前,对国际化城市描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第一,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世界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力与控制力。第二,具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联通世界的通讯网络、方便的交通体系等。第三,具有国际水准的城市管理水平。第四,具有显著的国际地位[4]。继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之后,南京又于2014年成功举办了国际性的青奥会。毫无疑问,青奥会在南京国际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至于问到青奥会的举办能不能说明南京已是国际化都市时,得到的答复不完全一样,有14%的人认为不能,其余的被调查者在一定程度上对南京的国际化水准做出了肯定。
青奥会举办能不能说明南京是国际化都市
三、调查总结与反思
随着项目的进展,我们对南京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南京现代的风貌、古典的人文内涵,让我们感受到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魅力。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南京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
第一,南京对历史文化的利用不充分,导致南京独特的魅力不为外人所知。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就应该着力于其独特性进行大力宣传。可是当下及之前南京并没有整合媒体,对南京的历史文化遗迹作系统的宣传。而南京要成为国际都市,就必须获取广泛的国际舆论支持,而新闻传播则是最迅捷的方式。南京应该整合宣传手段,广泛宣传南京特色文化,建构世人心中的南京形象。
第二,南京人民对南京国际化及建设良好国际形象认识不足,所作所为没有体现出一个国际大都市应该具备的自信热情。中国是古老的礼仪之邦,而南京是其文化重要的传承地,所以在与外国接触中不但需要体现南京特色,而且应该注重传统中国人的形象。
第三,南京诸如交通、公共游乐园的基础设施规划不够完善。无论经常性的堵车还是公共场所缺少餐饮等设施,不但影响南京形象,而且影响南京市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南京没有国际知名的品牌或活动,对传统南京的习俗方面的传承工作也没有重视。如巴黎的时装秀,东京的樱花,当人们想起这些活动时就会自然地想起这些城市。南京给人的是六朝古都的感觉,但这个六朝古都到底有哪些值得看的景观,值得品尝的美味,值得了解的习俗,我们却又知之不全。所以,南京在全面发展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南京传统的挖掘与利用,真正打造一些南京独有的文化景象。
第五,南京对周边的城市利用力度不够。作为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南京的邻居有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有传统天堂之称的苏杭,还有经济相对发达的镇江、无锡、常州等。每年到长三角的旅游、出差、求学的国内外人数不可不谓庞大,南京应该利用这些机会加强宣传,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南京的知名度。
南京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做到尽善尽美,正如张鸿雁教授强调的“城市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形象的定位与体系的搭建,更取决于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的运作形式、推广力一式、长效管理与推广水平”[5]。南京国际化形象的塑造和发展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彭安玉.南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其运作机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4(S2).
[2]殷骏,李鸣.2020年主要指标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同期平均水平[N].南京日报,2008-4-28(A01).
[3]王佶源,邓小文.南京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战略性构想[J].长江论坛,1996(01).
[4]于水,任燕.青奥会契机下的南京城市国际化发展路径探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1(9):23-26.
近年来,成都市掀起了屋顶绿化热,政府就屋顶绿化出台了相关规定:今后市区所有建设项目,均应按规划要求的指标配套建设附属绿地,附属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化种植面积不低于其绿地总面积的75%.同时,大型公共建筑,在符合公共安全要求下,应建造屋顶花园。
一位老师,对他花34万人民币购得的位于育才中学附近的一小区环境有待改善的二手房相当满意。究其原因,在于该二手跃层不仅住宅面积比以前的大一倍左右,更重要,更让他满意的时屋顶近70平方米的屋顶花园。笔者在勘察现场,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结合业主的意见的基础上做了大胆的尝试性设计。最后在交方案图的时候,业主就方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综合分析,笔者总结了些在屋顶花园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荷载问题是前提屋顶应采用整体浇筑或预制装配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作结构层,有条件者,可用隔热防渗透水材料制成的“生态屋顶块”。一般情况下,要求提供350千克/平方米以上的外加荷载能力。同时在具体设计中,除考虑屋面静荷载外,还应考虑非固定设施、人员数量流动、外加自然力等因素。为了减轻荷载,应将亭、廊、花坛、水池、假山等重量较大的景点设计在承重结构或跨度较小的位置上,同时尽量选择人造土、泥炭土、腐殖土等轻型材料。屋顶绿化的形式应考虑房屋结构,设计时以屋顶允许承载重量为依据。必须做到:屋顶允许承载重量>一定厚度种植层最大湿度重量+一定厚度排水物质重量+植物重量+其它物质重量。在了解好这些之后,就应根据屋顶实际承重能力,设计不同功能的屋顶花园。
防水排水是关键为了保证种植屋面上的植物既能培育生长,又要防水和排除积水,做到不渗不漏,才能满足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如果一旦发生渗漏现象,整个屋面必须翻工重做,不但工程量大,费用也较昂贵,因此,防水排水问题是解决好荷载问题之后最重要的问题了。在本设计中的屋顶防水处理采用的是1:2.5水泥砂浆铺好厚度为20毫米~30毫米的找平层;用3毫米厚的APP聚酯卷材和3毫米厚的抗根卷材做好防水层,用1:3水泥砂浆做好厚30毫米的保护层;用10厘米~15厘米厚的卵石做好排水层;用每平方米250克~300克的聚酯无纺布做好过滤层;最后是25厘米厚的植物土壤层。如此选材和施工,就可根治屋顶花园的渗漏问题。
屋顶花园的防水处理
全国建筑协会防水专业委员会理事邓天宁认为,屋顶花园的防水要比一般住宅防水要求高一级,即起码是二级防水,二层柔性防水层。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叶林标将种植屋面各构造层次分为七层:种植介质、隔离过滤层、排水层、耐根系穿刺防水层、卷材或涂膜防水层、找平层和找坡层。隔离过滤层是在种植介质和排水层之间,采用无纺布或玻纤毡,可以透水,又能阻止泥土流失。隔离过滤层的下部为排水层,排水层可采用专用的、留有足够空隙并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塑料排水板、橡胶排水板或粒径为20毫米~40毫米、厚度80毫米以上的鹅卵石组成。耐根系穿刺防水层是起隔断根系以免破坏防水层作用的,通常采用铝合金卷材、高密度聚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土工膜、聚氯乙烯等作为耐根系穿刺防水层。卷材或涂膜防水层是在耐根系穿刺防水层下部再铺设的1~2道具有耐水、耐腐蚀、耐霉烂和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适应性强的卷材(如高分子卷材)或防水涂料等的柔性防水层。找平层是用水泥砂浆等找平以便在其上铺设柔性防水层。找坡层则是为了便于迅速排除种植屋面的积水,宜采用结构找坡,其坡度宜为1%~3%。
屋顶花园的排水
防水层中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非常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防水问题。一般通过屋面坡度排至屋面排水沟或排水管,如排水不畅会引起植物烂根现象。
种植土的选择是重点种植介质是屋面种植的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层。由于屋顶承重所限,要求所选用的种植介质应具有自重轻、不板结、保水保肥、适宜植物培育生长、施工简便和经济环保等性能。一般可选用种植土、草炭、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细砂和经过发酵处理的动物粪便等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泥炭可作为主要的栽培基质,它的容重很小,一般干重在0.2-0.3克/厘米2间,而普通土壤的容重是1.25-1.75克/厘米3,湿重约在1.9-2.1克/厘米3间。由此可以推算出泥炭在干重时是普通土壤重量的18-20%,而湿重是普通土壤重的33%,建造屋顶花园如果100%用泥炭,则可减轻2/3—3/4的重量。当然,建造屋顶花园不可能全用泥炭。一则全用泥炭相对成本偏高,二则全用泥炭的最大缺陷是抗风固根力不够强。因此在实际使用中一般采用在二份普通土中渗入一份泥炭做成混合土来建造屋顶花园。或者还可加入适量的糠灰。这样不仅可减轻土基重量的25-30%,而且也改善了土基的透气性和土基的养分,所以说,泥炭是建造屋顶花园的理想材料。种植层的厚度一般依据种植物的种类而定:草本15—30厘米,花卉小灌木30—45厘米,大灌木45—60厘米,浅根乔木60—90厘米,深根乔木90—150厘米。
屋顶花园的植物配置设计屋顶花园时应注意一个问题——负荷量有限。而屋顶花园往往比较高,所以风力也比较大,另外还有屋顶土层薄、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湿度小、水份小,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喜光,温差大,耐寒、耐热、耐旱、耐瘠,生命力旺盛的花草树木。最好是灌木、盆景、草皮之类的植物,总之使用须根较多的树种,水平根系发达,能适应土层浅薄的要求,尽量少使用高大有主根的乔木,若要使用重大的乔大,种植位置应设计在承重柱和主墙所在的位置上,不要在屋面板上。还应该注意的就是屋顶的种植土是采用轻质的,再加上屋顶较高,所以高大乔木的抗风能力明显的弱于地面上,因此,要采取加固措施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可以使用无土栽培的草坪,带芳香和彩色的植物应用这样我们不需要出门也一样能闻到花香。草地与灌木之间以斜坡过度。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屋顶的乔木较少灌木和草本花卉较多,所以我们设计时特别要做到树木花草高矮疏密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合理。
对屋顶花园设计的进一步思考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对于二手房,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些旧物品,轻者废者可丢弃,可对于又重丢了又觉得可惜的大件物品来说,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其合理的利用起来了。
在笔者所设计的屋顶花园中有一个纤维板制作的蓄水池,已荒废没用,高一米左右,有盖。在设计中,笔者增加了一个高60厘米、宽40厘米、长80厘米的木制水池,并将原有水池的盖去掉,在其外表面饰以12厘米的清水砖。两个水池一高一低,一砖一木,都是采用的自然材料,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显得犹为珍贵。本小品的改造设计令笔者及业主相当满意,并当场许诺一定将变为它为现实,此举是对笔者最大的鼓励。取名洗鱼池!
在笔者所设计的盆栽植物区中,盆栽的容器即是利用原有资源修建起来的。朴实、简洁、美观是业主的评价,同时这也是我设计的理念!
从了解业主做起
就家庭式屋顶花园而言,其重点服务对象是房屋的主人,那么设计出来的东西一定要能够满足业主的需要,就像裁缝为别人做衣服一样的道理。怎么样做到这一点呢?那就要对业主有充分的了解才行。笔者认为对业主的了解包括其家庭组成、个人喜好、从事的行业等等。
将现代科技与生态科学完美结合
随着“屋顶花园热”的兴起,屋顶、凉台等特殊场所的绿化材料和技术应运而生,造就了“立体绿化产业”。日本著名的三泽房屋公司、鹿岛建设公司、岛田公司等都积极参与了屋顶花园绿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推出了一批新技术、新材料,促进了立体绿化产业的发展。日本最大的防水材料生产厂家还开发出了“屋顶防水绿化系统技术”,这套技术由防水保护层、排水层过滤层和轻质土壤组成,所有材料全用废弃物生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相结合,这是受够了城市公害的人们的一种反思。只有将现代科技与生态科学完美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屋顶花园这块园地里有更多更好的作为。
结语
屋顶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改善由于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各种废气污染而形成的城市热岛效应、沙尘暴等对人类的危害;它能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生态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和推广,形成城市的空中绿化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杨永胜,金淘。屋顶花园设计浅探。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营建技术[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董卫。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李嘉乐。园林绿化小百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章士巍。空中花园不是梦—屋顶绿化技术探讨[J].园林,2005(5):32-33.
[5]张梦欣。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6]赵定国。屋顶绿化及轻型平屋顶绿化技术[J].中国建筑防水,2004(4):17-20.
[7]郑达谦。给水排水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提要:工程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重要的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的关键步骤,施工阶段各方面工作的好坏对工程建设产品优劣的影响是难以更改的,因此施工阶段的项目进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值得人们去思考、探讨。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
一、引言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持续时间和衔接关系编制进度计划,并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通过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等方式进行管理,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确保项目进度总目标的实现,即工程项目的工期。项目进度控制,与投资控制和质量控制一样,是项目施工的重点控制内容之一,它是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
二、工程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制约因素多,管理不到位
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影响进度的因素很多。诸如: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环境、劳动力需求状况、设计变更的影响、资金问题、物资供应问题、 风险问题、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的影响等等。工程承包商对这些问题并没有什么积极有效的措施,往往是一个因素影响了就会产生一种 “共振效应” 带动其他因素的影响。项目成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考核机制,目标分解不够明确,在进度滞后的情况下找不到直接的负责人,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扯皮,最终不了了之,以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表现的就是进度目标一直不能按期完成。
2.没有把握好进度、 成本、 质量之间的关系
工程进度与成本、质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成本与进度之间的关系是加快进度就要增加成本。因为要采取赶工措施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进度与质量的关系是加快进度会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高低,由于人、机械的高强度作业改变了施工条件,可能就会影响到质量,可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承包商们并没有花费心思去思考怎么样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均衡。要么重质量要么抓成本,要么赶进度,总之是没有把这三者综合考虑。假如说进度滞后了,承包商一搬都会采取赶工措施,就要花费成本,但又不想花费太多的成本,那就只能在质量上下功夫了。可是由于质量不达标得不到业主、监理、质检的认可又返工,接着是进度又拖后了。 这样依次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最终的结果是进度越来越拖后,成本也越加越多。
三、 加强进度管理的对策
1.设定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标准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既然以项目的建设工期为管理对象,那么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成效就必然由项目建设工期控制的有效程度来表征。由于没有标准也就无所谓控制,因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必然首先要求设立相应的控制标准,这就是目标工期。施工承包企业在目标工期的确立过程中通常作出以下几种选择。
(1)以预期利润标准确定目标工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总是要以承包一项工程任务可以取得的预期利润为判断准绳,以决定是否参与这项工程的投标竞争。而一旦取得了工程承包合同,施工企业将动用其技术管理力量并全面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从事施工生产活动,直至最终形成质量合格的建筑产品,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上述预期利润,但它并不是一个与工程进度无关的孤立过程。事实上施工企业不能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保持其必要的施工进度水平则可能引起企业生产流动资金超期占用、利息增加、人员工资和机械使用费用加大,以及向业主支付误期损失费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企业在该工程建设项目上的预期利润无法实现。
由此可见,施工企业的预期利润目标是目标工期取定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实际上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事务中,施工企业常常需要由预期目标利润来推算目标工期的取值。
(2)以费用工期标准确定目标工期
施工企业在确定目标工期时往往并非只是单纯求快。由于工程进度过快,将会因为赶工增员或采用超常技术措施或大量使用机械化设备从而造成工程总费用的不合理支出,施工企业常常在工程进度管理过程中努力追求一个费用最低工期并以其作为目标工期。在这里,目标工期的“工期短”、“费用低”两重属性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复合性控制标准。事实上,由于工程费用中的直接工程费随着工期缩短而增加,其间接费却随着工期缩短而减少,这样在工期制定不合理的情况下,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之和的工程费用将会较少:工程网络计划技术中将寻求这一恰当工期的过程称为工期费用优化,相应使工程费用达到最小取值的该恰当工期则被称为“费用最低工期”。显然施工企业以费用最低工期作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过程中的目标。是保证以最低的工程建造成本完成工程承包任务的追求。 转贴于
(3)以资源工期标准确定目标工期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过程中,施工企业的进度计划将根据施工过程中实际可以调配的劳动力、施工机具设备、建筑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资金的具体状况决定。为此,企业时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资源供给受限的情况下如何使工期达到最短。这一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便是施工企业确定目标工期的过程。因此“资源限定”和“工期最短”的两重属性同样构成了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一个复合性控制标准。施工企业将其作为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中的目标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一种或多种建设资源供给受限而导致的工程延误,从而保证企业不致因此陷入被动。
2.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1)建高效团队,实施科学管理
如果项目组织成员工作效率低下,组织机构臃肿,成员之间缺少合作精神,团队意识淡薄,人员流动频繁。就不能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和潜力,出现 1+1
(2)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其他计划
进度计划的制定是进度管理中的重点工作,计划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后续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多承包商在开工前并不重视计划,为了满足合同工期,草率的编制了一份施工进度计划。在满足了业主的要求以后,计划就搁在一旁了,更谈不上用计划来指导今后的工作。导致后面的工作杂乱无序,无法有效开展。因此在工程开工前,承包商一定要编制一份详细的、经过论证可行的进度计划。以施工进度计划为主,制定其他的劳动力和材料供应计划、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采购和租赁计划、质量控制计划、安全环保计划、资金供应与支付计划等。
(3)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工程计划,进行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评价
这个计划不仅要包含施工单位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包含业主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工作、监理单位的工作,以及充分考虑与施工密切相关的政府部门的工作的影响。建设方根据各方计划,合理拟定现场工程项目总计划,再反馈各方实施,并及时听取各方意见,及时调整。
四、 结束语
目前,我国一般的建筑企业管理薄弱,业主有必要按照科学的程序对工程的进度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为建设项目按照预定的计划投产、运营、产生效益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曾禾民. 《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山西建筑,2005.
关键词:运河城镇集合轴;新长三角;江苏城市;梯度发展理论
Abstract: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our country strong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rea, the only one of six metropolis circle in the world of China, the state council also re-defined and localizes it from nation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re is obvious gradient urban structure in Yangtze River delta metropolis circle and three metropolitan of Jiangsu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planning, aiming at the question, research gradient development relations between cities of south Jiangsu, tension, northern Jiangsu,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anal town set ax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suggestion to the Jiangsu province c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canal town set; new delta; Jiangsu cities; axial gradient development theory
中图分类号:C91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04-33(4)
1新长三角带给江苏城市的历史发展机遇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来源于长江和钱塘江冲积成的三角洲,传统意义上由上海市、江苏省东南部和浙江省东北部构成。总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目前这里已经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实力也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城市发展最为成熟的地方,是我国唯一跻身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既有研究一般认为,长三角十六个城市所构成的都市圈从中心到边缘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是以上海及其周边的昆山、太仓、嘉兴构成的上海都市圈;中间是由西部苏南的苏、锡、常三市,南部浙江的杭州、湖州等地构成的中间地带。其他地区是长三角的地区。长三角地区以不到全国1%的土地,不到全国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五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外贸出口。
为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出台,正式将长江三角洲地区界定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在内的两省一市所构成的经济社会共同体。2010年5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完成,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等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面积为21.07 万平方公里。规划以上海市和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泰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16 个城市为核心区,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规划期为2009~2015 年,展望到2020 年。从国务院意见和规划可以明确看出,长三角的准确范围和空间结构层次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予以明确。
由于长三角地区的先发优势和重要地位,《规划》在指导思想上将长三角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在战略定位上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在发展目标上,到2015 年,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 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可以看出,中央对于长三角地区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给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江苏省经济总量占长三角总额的近一半,全省是长三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这一规划的重要支撑。“现代地区发展战略主要取决于城市发展战略”,所以江苏的发展也取决于其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城市的发展。江苏近年来重点推进建设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建设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江基础产业带、沿东陇海线以及沿海“三横一纵”四条产业带。从城市定位到产业发展,思路明确。然而在长三角地区重新界定和规划出台是否切合地区发展的现实?新的规划带给江苏省怎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又该如何重新思考江苏省内城市间结构关系?
2规划的问题不足与梯度发展理论的提出
《规划》也意识到长三角地区的既有问题,如区域内各城市发展定位和分工不合理,区域整体优势潜能未发挥;重大基础设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配套与衔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的制度环境和市场体系有待完善;产业层次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水平和服务功能有待提升;外贸依存度偏高,贸易结构还需优化;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国际竞争力尚需提高;土地、能源匮乏,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行政管理、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还不到位,改革攻坚的任务仍然繁重。然而在就事论事的《规划》之外,还有一些更为重要的问题尚未被充分认知,形成了规划的一些问题:一是忽略了城市的多样性。须知各个城市发展程度不一,所处阶段不同,怎可设定一致目标?比如上海已经基本实现现代化,苏南地区也基本实现全面小康,苏北还有较大的距离。设定一个长三角区域共同的发展目标,实现齐步走是不是可行值得思考。二是城市个性彰显不明显。《规划》力图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一核九带”,对其中的大多数城市都提出发展相类似的产业发展要求,而在具体的城市定位上语焉不详,并未有明确研究。三是在管理体制创新不足。中国的城市化是“制度投入型”城市化,制度投入的力度和水平决定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和层次。长三角地区发展上最大的制约因素是各地依据行政管理范围条块分割,甚至相互掣肘,这在一些省市交会地区的产业布局上表现尤为明显。地方政府管理的协调不足将使得《规划》操作起来的执行力大打折扣,使得规划目标难以顺利达到。所以,需要对地区尤其是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重新思考,这是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我们往往简单地把复杂的中国社会归结为“城乡二元结构”关系,然而在城乡二元之外,还有更复杂的地区和城市多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在蓬勃展开的城市化进程中,地区发展的差异并没有因发展而缩小,甚至已经固化了各自的发展模式。各种发展模式构成了我国一种梯度化的结构。经济的转轨、社会的转型更强化了这一结构,从而形成张鸿雁教授所言的非同步化的多层次的社会结构变迁和多类型的区域社会。正是这种非同步、多元化造成了当代中国社会出现多类型的社会问题。中国社会是一个多类型的、多元的、多层次的社会结构体,这必须要清醒认识。反观长三角地区也是一个多类型、多元的、多层次的社会结构体,所以要尊重这一“社会事实”。《规划》未对各城市进行多样性和个性进行充分考量,这就需要各地在执行中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战略,最终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实现规划目标。
当然,我们既要看到“城乡多梯度差异社会结构”存在的城市差异性,也要看到城市间互补与融合的可能,这正是城市带发展的本意所在。城市带理论最早是法国地理学家简・戈特曼(Jean Gottmann)提出的。上世纪中期,简・戈特曼在对美国东北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做研究时,提出了“城市带”(megalopolis,也译作特大城市或巨型城市)的概念,认为城市带应以2500万人口规模和每平方公里250人的人口密度为下限。城市带是城市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同时也是国内或国际次区域合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规模是国家级甚至国际级的。在城市带的视野中寻找自己的差异化特色,已经成为城市带尤其是进入世界级城市带的各类城市运营的首要命题。江苏省域规模不大,但苏南、苏中、苏北城市发展跨度不小,给各类城市的梯度发展策略提出了空间与挑战。
3江苏城市梯度发展的现实视角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而形成的一般划分方法,江苏省内分三大区域:苏南有苏锡常镇宁五市,苏中有通泰扬三市,苏北有徐连宿盐淮五市。在城市空间结构上,目前的江苏城镇体系规划是以中心城市为节点,快速交通体系为依托,构建三个都市圈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的复合交融、时序协调、地域开放的城镇体系。以城镇作为产业发展的抓手,形成以城市空间结构为主导的发展脉络。这样的一个划分使得江苏城市梯度发展的面貌十分清晰:从南到北呈现从高到低三个发展阶梯状态,彼此差异明显,从经济规模、城市化水平、城镇发展集中度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都存在梯度差距,形成了一种“梯度城市带”的格局。一种共识是,苏北的振兴是江苏实现大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苏北的发展必须以苏南发展的溢出效应,苏中发展的相对成熟为前提的,也就是说苏中作为江苏城市发展的“中场”,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针对这一面貌,在全省战略部署层面上江苏省近几年最为重视苏中沿江开发,以促成长江南北互动发展的整体优势,从而辐射苏北发展。但是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沿江开发是横向发展,江苏既有的发展轴线主要都是横向发展走向,如徐州至连云港,南京至苏州,苏中沿江开发也是如此。但从长江到苏北的主轴陇海铁路有约300公里,这个距离太长以至于苏中辐射难以触及,而且由于苏中天长、淮河、洪泽湖以及泄洪区的自然隔断和轨道交通的不便利,即使苏中沿江发展起来对苏北的辐射也很有限,此其一;二是苏中、苏北发展的困难主要在于腹地基础不佳,连云港作为亚欧大陆桥桥头堡没有发达的腹地,所以港口发展迟缓;徐州市50公里范围内没有城市,100至200公里范围内中级城市寥寥无几,这在城市密集的长三角地区是比较罕见的。因此,苏中、苏北的发展应该着重于改善腹地基础,而不能仅仅指望少数城市发展起来以后的辐射效应。而且如果腹地发展起来,辐射效应可能转化为吸附效应,加深苏北的困境。
因此,苏中沿江开发战略不应局限于长江北岸的发展,而是要适应乃至引导全省发展的中心力量,这就需要在横向战略的基础上提出纵向战略。江苏近两年加大沿海开发,希望在黄海沿海地区形成连云港直达南通的沿海开发带。然而,沿海开发带主要指沿海一线,对于广大的苏北、苏中腹地来说依然需要更有力的发展轴线。或者说,沿海开发可以为“”发展提供支持,但是对全省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
4江苏纵向发展的可行轴线
应该说江苏城镇体系规划的发展路径并不清晰,可行性不强,尤其是纵向的发展轴向上。既有的两条集合轴:新宜城市集合轴、连通城镇集合轴由于跨越的城市战线过长,且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水平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苏南苏北长期相对隔离的发展模式很难使得这些城镇集合轴成型,至少在现在提出这种城镇集合轴是不现实的,至多这只是未来的一种理想性。而且新宜集合轴只是两个县级市的层次,在江苏省内属于“轻量级”城市规模,难以挑起区域发展重任。从尊重江苏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在沿海产业带之外,“运河城镇集合轴”提法更加合适,也更加具有可识别性。运河所流经的地区不仅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而且目前的发展势头也比新宜城镇集合轴更为迅猛,尤其是苏北的邳州比新沂、宿迁比沭阳带动优势明显,更能体现对苏中、苏北发展的引导意义。
无独有偶,此次长三角旅游规划中提出发展“沿运河发展带”,与“运河城镇集合轴”所涵盖的城市基本一致,主要包括运河沿岸市县。依托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成为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生态产业走廊。旅游业作为最具前途的第三产业之一,是体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产业。以此为切入点,可以看出,“运河城镇集合轴”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图1)。
“运河城镇集合轴”作为纵贯江苏主体区域的一条南北大动脉,出省以后连接浙江的绍兴和杭州。在江苏省内连接了经济实力最强的苏中沿江开发带和苏南城市带,南北两个节点城市就是镇江和扬州。距离扬州和镇江最近的大城市就是江苏省省会南京。目前南京已经着力和镇江、扬州打造“宁镇扬同城化”工程。这一工程对于江苏、长三角乃至全国都有重要意义。宁镇扬是江苏全省发展的重点,也是全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南京作为长三角的西部发展极,是连接长三角和长江流域沿线城市的据点城市。南京的发展对于国家高度重视的皖江城市带战略也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镇江东融入南京,西融入苏锡常,还是宁镇扬连接苏南和上海的前沿阵地。江苏未来发展的重点还是在苏中和苏北地区,扬州是宁镇扬、苏南辐射苏北的传导器。所以对于苏北的发展来说,扬州承南启北,是地位最重要的“区域传动轴”城市。
扬州在“运河城镇集合轴”与苏中的“区域传动轴”的空间作用,决定了其在江苏城镇空间结构中的地位。而扬州最近几年的主打“世界运河名城”的城市运营,正在逐渐体现其定位的差异化过程,也是一个塑造个性的过程。城市定位的问题是经营城市的第一步,问题的核心是回答“我是谁”,并且要区别于其它城市;城市定位高于一切,没有准确的城市定位,就谈不上城市的发展战略。扬州将历史文化名城与水文化尤其是大运河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城市文化资本的运作”, “世界运河名城”提法和一系列的做法是必要的,也是合适的,具有借鉴意义。江苏省的运河城市都要进一步打开运河城市的运作思路,尤其是苏北地区。淮安的运河文化十分丰富,曾是“南北之孔道”、京杭大运河四大漕运中心、世界都市,运河遗产不可谓不丰富。宿迁不光具有大运河,还临近洪泽湖,主城区更是贴近运河湖泊骆马湖,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俱佳。徐州作为大运河流入长三角地区的门户城市,大运河横贯全市,河岸人口密集,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更应该重点建设。当然,作为更高一级的行政单位,江苏省对于运河城镇集合轴有着更重要的责任和作用,在产业定位、城市布局、河道疏浚、文脉挖掘、活动组织、资源整合等方面都大有可为,从而促进长三角后发地区的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R].
2010.
[2]张鸿雁.论当代中国城乡多梯度社会文化类型与社会结构变迁――依据“ 社会事实”对“二元结构”的重新认知[J].南京社会科学,2007,11.
[3] 张鸿雁.中国沿海城市群与内地城市“嵌入性结构关系”论──一个关于国家可持续安全发展的重大战略[J].城市问题,2007,11.
[4] 沈玉芳,刘曙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组织模式的结构与特征[J].人文地理,2008,6.
[5] 张鸿雁,张登国.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品质之城;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城市营销
Abstract:The cultural taste needs to be protected by generations. Hangzhou, a qualitative living city, its leisure capital fame hides crises. If Hangzhou could not administrate well its city spirit, image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they will decrease its famous culture taste, and finally delay the city’s s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Qualitative city;City Image;City Spirit;City Marketing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04-20(5)
杭州作为 “天堂之都、休闲圣地”,被世人给予了太多的赞美与偏爱,也获取过太多美誉,如2004起到2008年,连续五年获媒体及商业机构颁发“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以及“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榜首。但2009年杭州连续出现“富二代”的“跑车七十码撞死浙大学生事件”和“打工妹在杭州爱心斑马线旁被保时捷车撞死”事件,不免让人对杭州城市的“安全感”产生怀疑。本来在易中天眼中,杭州人是特别闲适的市民,但是跑车撞人,却一点都不让人闲适得起来,走在马路上,都非得十分小心。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是安全。[1]在70码撞死大学生事件出来之后,杭州这个城市所表现出来的浮躁与戾气,已经让城市的品质生活之城形象遭遇“滑铁卢”,而三个月之后的“保时捷撞死外来妹”事件却似已成为了对杭州的一种嘲弄。一个城市在面对公共危机质疑时候的那种沉默,已敲响了一个城市文化历练的警钟。
1 杭州城市精神与市民性格之间的文化矛盾
杭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更是一个富庶的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已经给杭州的美丽富饶烙了“钢印”。坐拥新旧三十景的西湖、千岛湖、钱塘潮、龙井茶、丝绸,已经足够让杭州驰名中外。经济上,今天的杭州依然是中国最富裕的长三角地区的最富裕城市之一。2011年,杭州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11.8亿元;全市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万元,约合12380美元。杭州市2010年城镇人均收入达到45025元,农村为23678元,双双位居全国前列。杭州各项经济指标,均比同处长三角的北翼中心南京市高出10%以上。因此,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杭州的城市精神层面,应该处于一个更高层次。杭州概括出“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精神品格。精致,因为有了西湖、丝绸、美食,杭州的确堪称精致城市的典范。和谐,这是几乎所有城市都在追求的目标,杭州并非显得更为优越独特。大气,杭州在很多层面也说得过去。比如杭州建有大手笔的西溪湿地、大气魄的钱江潮与钱江新城。开放杭州,却并不明显,大多数杭州人都有“西湖自恋症”,杭州人大多不愿意离开杭州,总觉得哪里都比不上杭州。杭州是“天堂”,也就不服气“阿拉上海”。[2]杭州虽有沿海城市的开放经济形态,但杭州的本地化的民营经济,显然也并不逊色于外资经济。杭州倡导的城市精神,在指导市民行为层面,似乎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它是一个城市通过历史积淀而成的精神品格,是一个城市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城市精神既以观念形态、心理状态等形式存在于城市居民的大脑中,如城市居民的价值观、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同时也表现为市民的行为方式、行为规范。[3]因此,城市精神必须能够从市民的行为方式与行为规范中体现出来。如果一个城市的市民现实层面表现出与城市精神背道而驰的特征,要么是城市精神本身有偏差,要么就是内化性太差,未能用于指导一个城市的普遍性的市民行为方式。在一个讲求生活品质的杭州城,需要的是一种慢生活、精致生活、闲适生活、优雅生活的淡定和温和,但如果经常性地出现飙车压死人或者活不下去要跳湖、跳楼、自杀,那么一个城市怎么样能够闲适起来呢?浙江大学的海归博士因为杭州高房价而难以寻得安身之所而自杀,女青年因为不堪生活重负而跳西湖,市民愤而读者投诉“图书馆免费向乞丐和拾荒者开放”[4]的封闭心态,诸种场景如何传递出精致、闲适和品质之城的温情呢?城市精神与市民具体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精神面貌的冲突,让城市文化性格遭遇尴尬,使得城市精神流于形式,最终是城市文化资本的流失。杭州最近几年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浮躁、急躁、烦躁、暴躁,便是给城市精神、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形成负竞争力。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城市吸引人的重要指标。人们对于一个城市的喜爱程度,可以从很多层面折射出来。负面的新闻故事或者令人恐惧的恶性事件,一定会让人对这座城市的喜欢与向往大打折扣。幸亏杭州不愧为一座千年古都,人文素养极其深厚,不至于让单一不良事件形成巨大冲击。杭州图书馆馆长也坚持以“你有权利选择换个区域读书”来果断抵制市民提出的质疑,杭州图书馆也被网友评为“史上最温情图书馆”。因而一定程度上也算换回了一个城市的颜面。市民与网友的心态不同,掩盖不了杭州市民那种狭隘和排斥弱者的心态。
2 杭州城市文化形象的褪色与纠谬
杭州作为江南婉约之城的文化意象日渐被城市化浪潮所淹没。婉约是一种具有女性气质的格调。杭州的确是一个很女性化的城市。易中天先生在《读城记》中描绘,“提起杭州,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女人,西施啦,白娘子啦,苏小小啦,冯小青啦。即便想到男人,这男人也是女人气的小男人,比如许仙。……平湖秋月是女人的含情脉脉,苏堤春晓是女人的妩媚动人,曲院风荷是女人的风姿绰约,柳浪闻莺是女人的娇声嗲气。”[5]特别是春天的杭州,烟花雨巷之中所散发的似乎都是女人的浓妆艳抹之香艳,特别让人陶醉。所以也才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喟叹。应该说,除去女性化的某些负面信息,杭州这个城市的“东方女性美”文化意象,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城市文化意象。杭州人特别具有一种富家女的矜持的风骨,“看音乐会,不管多大的腕儿,杭州人总是温文尔雅地鼓着掌,冷静得要命,就连摇滚音乐会在杭州也是温温柔柔的,哪怕是西湖狂欢节,杭州人也是在旁边彬彬有礼地看着,看来杭州人实在是没有在公共场合放开来玩的习惯。”[6]这种女性气质,的确让杭州呈现出一种贵妇人的淡定与从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美丽的女人,让杭州变得娇美与妩媚起来;文学著作中那么多的凄美爱情故事、传奇、典故,让杭州充满了一种“真爱”的气息。
在一个追求特色竞争力的时代,有个性、有气质、有故事的城市大多占据了先机。杭州就是占据了很多历史文化故事的城市,其中的东方爱情故事,便给杭州的城市旅游营销创造了巨大的机会。历史上有名的《梁祝》、《白蛇传》、《论雷峰塔的倒掉》,还有金庸、古龙小说中的西湖刀光剑影的故事,都一次又一次地为杭州做了深入人心的促销。这些杭州历史形成的“女性化”的城市气质,更成为了城市营销的绝佳注脚。其实女性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并非负面形象。女性化气质包涵了优美、妩媚、婉约、动人,充满令人向往的魅力。可以说杭州这些广为传颂与传播的女性气质型的历史文化传统、典故、遗产,“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城市人个人的文化资本和心理文化结构要素的一部分,这会转化为城市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资本要素之一,并具有典型的象征性。”[7]在男性化气质占主流的时代,女性化气质反而显得更有竞争力。起码杭州的知名度与旅游目的地形象,便与这些女性故事脱不了干系。尤为关键是是,这种美丽女性文化资产,是杭州城市经由历史自然而然形成并通过文学、典故、传说乃至影视作品累积型塑而成,是杭州最为珍贵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张鸿雁教授认为,“我们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历史中可以发现的是,一些城市的基本文化元素是无意识形成的,是在城市各要素的运动中不自觉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斗争形成的。”[8]杭州的女性化城市意象,并非刻意挖掘,而是自然天成。到今天,早已演化为了杭州城市魅力、美丽、婉约的象征。
但是杭州却主动放弃了女性化城市意象所塑造的城市文化资本。今日之杭州,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逐渐随波逐流地成为了千城一面的水泥森林。从西湖远眺,杭州虽说也西雅图和温哥华,更像武汉和南京,杭州本身的气质倒越见得少了。杭州与南京是两座极为相似的城市,玄武湖与西湖,都倒映了一座水泥森林般的城市,让人分辨不出一个城市的属性。杭州不仅以男性气质的高楼大厦打破了女性气质,更以大马路、大社区、大开发区、大工厂等冲击了一座城市的柔美与婉约。同时,在文化产品、文化品牌、文化节庆层面,杭州更是借助于具有男性气质的“动漫之都”,彻底抛弃了一个安静的城市灵魂。千年宋城与印象西湖的婉约之美,终究抵不过动漫小子的嘻哈之风。杭州没有很好地抓住国际小姐选美大赛的机遇,做大“美女文化”品牌。海南的三亚,却抓住了沙滩美女的文化意象,做大了“美丽经济”,塑造了一个响亮的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的永久性会址。诸如化妆品、女性服饰、香水、选美、时尚杂志、美容等一系列美丽经济的产业,按理说杭州都有足够的历史文化底蕴去占据产业品牌开发的先机。美丽经济早已成为一种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产业的不可或缺的门类。但是,我们今天谈论杭州的知名商业品牌如阿里巴巴、西子奥的斯电梯、娃哈哈、万向、绿城、宋城、张小泉剪刀、天堂伞、好孩子童装这样的企业品牌。几乎没有一个与杭州这一最具个性特色的女性美相关联。杭州这种主动抛弃最具盛名的文化形象的做法,在今天的城市文化产业开发与城市文化资本经营战略层面,不啻为一种舍近求远、舍本逐末的做法。
杭州应该重新拾回“东方女性美”与“精致生活”的文化意象,通过产业开发,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美丽经济产业。通过丝绸织物、印染、布料等产业集聚的条件,引进国际知名服装设计师、品牌发展商,率先打造知名的女性服饰品牌。并通过世界顶级的模特大赛、选美大赛和开发“西施文化节”、“西湖天使”之类的活动,建立广泛的美丽经济文化载体,最终延伸到时尚杂志、香水、美容、化妆品、家具等系列产品。从而继承一个城市最经典的文化形象,经营最具前景的美丽产业。这样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更以时尚创新理念,打造了富有竞争力的时尚产业,用现念经营好杭州这一丰厚的城市文化资本。
3 杭州城市文化空间的滞后与提升
杭州在当代城市文化地图上的空间弱化现象日益凸显。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城市的重要文化空间符号形象。地标型的文化空间,物理形态上可以塑造一个城市的著名景观,人文形态上可以增进一个城市的软实力。因此,城市著名文化空间的兴衰,可以直接改变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因此,世界范围内的城市都在不断开发重量级的文化空间,以增进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衰弱工业城市毕尔巴鄂市,通过兴建古根海姆博物馆,一举扭转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并在一定时期内注入了强大的文化旅游振兴剂。无锡在之前开发了三国影视城,最近几年又发展了“灵山梵宫”,一举成名,标志了无锡启动了最新的文化空间竞争战略,目前每年灵山梵宫的旅游收入超10亿元,已然成为“21世纪世界佛教新圣地和世界人文旅游目的地”。西安在曲江新城,大手笔建造“大唐芙蓉园”,再现大唐盛世的辉煌文化,一经面世便令世界惊艳。这种城市文化空间的复兴而撬动城市文化振兴的战略,越来越被视为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当一个城市缺乏这样的重大标志性文化空间时,各种新生发展机会便容易被其他城市抢先夺走。作为长三角的兄弟省会城市,南京也正在着手复建世界著名的大报恩寺、兴建江苏大剧院等一批重大的标志性文化空间,届时或将成为国内又一批新的重量级文化空间。而杭州,除去浙江博物院、浙江自然博物馆、浙江省美术馆、杭州美术馆等省字头公共文化场所空间之外,依然还是依仗西湖、灵隐寺、宋城等传统文化空间。而在一个新的文化大发展时期,杭州作为一个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经济发达城市,如果没有新的标志性文化空间,必将大大影响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级与文化竞争力。
精致生活或可成为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新文化趋势。杭州作为中国历史上精致文化生活发源地,应该深度整理与挖掘南宋时期的中国精致文化生活形态,并结合现代社会结构变迁的趋势,打造出一种全新的标志性文化空间符号。这种新的文化空间符号,需要具备几大元素。首先是一定要从物理空间形态上,具备世界唯一性。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建筑体量、色彩、材质、形态必须具有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具备成为国际化品质的旅游景观的格局。其次要有标志性的文化内涵植入空间形态之中,做到“秀外慧中”。城市标志性文化空间,最核心原则是要做到秀外慧中,外观极具视觉审美冲击力,内部文化含量或文化功能十分突出,具有极具新奇体验或认知的诱惑力,这样才能引发文化旅游者的浓厚兴趣,进而成为一种文化消费空间。第三,要有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或民族文化底蕴的强力支撑,建立在一个城市能够承载的经济、文化、历史、社会基础之上,并与城市有着文化上的基因联系,这样才能接地气,重塑出一个具有历史连续性的文化记忆与文化符号。第四,要有大师主持设计,建立一种文化地标的名人效应。在文化创意产业或时尚产业中,大师创造是一个普遍原则。这四者可以成为杭州塑造中国精致生活品质之城新文化空间符号的基本方针。如果杭州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重塑一个新的世界级的文化地标空间,必将能够重拾一个城市的新千年文化自信,并摆脱单纯的杭州西湖的桎梏,走一条新的文化创新之路。
4 杭州当代文化名人的缺位与补位
名人是一个城市宝贵的文化资本。名人包括各种领域的高知名度和高声誉度的人。政治明星、科学巨匠、文化名人、影视娱乐明星、体育明星等都可能被认定为名人。名人作为一种资源,在当代社会日益产生出一种名人效应。名人效应是名人的出现所达成的引人注意、强化事物、扩大影响的效应,或人们模仿名人的心理现象的统称。名人具有强大的“营销”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名人效应已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影响,比如名人代言广告能够刺激消费,名人出席慈善活动能够带动社会关怀弱者等等。名人效应相当于一种品牌效应,它可以带动人群,它的效应可以如同疯狂的追星族那么强大。名人之于城市,便是最具人文深度的情感连接的营销利器。比如现在经常出现于各地的“城市形象代言人”、“旅游形象代言人”,便是希望充分借助名人效应来拉抬一个城市传播力的一个方面。山东曲阜的“三孔文化”孔府、孔林、孔庙便是基于孔子这一历史文化名人而开展的旅游文化发展战略。当前发生在各地的历史文化名人“故里之争”更深刻体现了城市营销的一种名人促销策略。比如安徽涡阳、河南鹿邑、甘肃临洮开展老子故里之争,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对李白故里之争,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开展的诸葛亮故里之争,河北省晋州市、河北省馆陶市、河北省巨鹿县等小城开展的“魏征故里之争”,包括尧舜禹、黄帝、炎帝、曹操,乃至美女二乔、西门庆、秦桧等都有地方在争夺。争夺的目的不外乎通过新闻炒作来营销自己,提升知名度,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如能争夺成功便获取了名人资源的合法开发权并做实“名人经济”,获取城市经济收益。所以,一个城市的文化名人,往往能够最大效应地放大一个城市的城市文化形象并且能够增进一个城市的文化认知度、文化美誉度以及文化影响力,并最终转化为一个城市的经济收益。从这个角度理解,城市文化名人便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本,通过经营便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
文化名人往往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城市发展进步不可缺的无形资产,它能将有形的文化名人经由一种文化的象征意义或者传播功能,逐渐内化为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并最终内化为一种精神的、心理的、性格层面的自信心。所以在大众生活层面,我们绝大多数人在提到自己是某某地方人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以某地出了什么名人来补充说明自己的出生地,并心生由衷的自豪感。另外,在一个地区的文化史中,必定以地方名人作为一种激励工具,给市民以一种精神刺激。因此,城市文化名人是一个城市文化自信和精神激励的重要“代表物”。不管是历史文化名人,还是当代文化名人,都具有重大的城市营销和文化激励的效果。
杭州市在经营或挖掘文化名人的战略层面,也存在缺失。杭州本地出生的文化名人在今日中国文化名人版图上,日渐稀少。上世纪、高阳、马叙伦、梁实秋、章太炎、郁达夫、戴望舒等杭州籍文化名人曾经为民族文化科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但今天人们到杭州,依然苏堤、岳飞庙、秦桧、许仙这些几百年前的名人遗产。杭州当代名人出了娃哈哈宗庆后、阿里巴巴马云,以及日渐退隐的万向集团鲁冠球等企业家之外,文化名人几乎难寻踪影。国内外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学者、科学家、影视明星、体育明星几乎集体缺位。这概因杭州缺乏更多的大学、科研机构有关。浙江大学以工科见长,人文社会科学相对较弱,更没有其他知名的文科发达的大学。因此,高等教育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的落后,导致杭州城市难觅当代文化名人。浙江卫视的“蓝”究竟抵不过湖南卫视的“快乐”和江苏卫视的“幸福”,更抵不过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杭州的中国美院也难以盛产四川美术学院那样当代艺术群星。西泠印社最后还是没有包装出本地化的畅销书作者。杭州如何利用历史文化优势和经济发达的优势,培育出一大批当代文化名人,以撬动一座城市的当代名人文化效应,这是一个城市文化勃兴的重要选择。
5 杭州城市文化营销的可能方向
沙立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一座城市的建筑便知一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这种朴实的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恰恰证明了一个城市的外在形象与城市市民文化性格的内在媾和关系。杭州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经济发达的现代城市。在文化已经作为重要发展命题的时期,一座城市如何营销其文化,将决定一座城市的文化发展命运。因此,尽管杭州因为某种浮躁而忽略了更高品质的城市文化开发与重构,但杭州依然具有巨大的文化爆发力。
杭州可以在“宋城”的基础上,重修定位宋朝特别是南宋时期中国文化首善之区的文化意象。宋朝精致生活方式确立的过程,也是杭州城市文化复兴的策源地时期。杭州需要对“宋城”进行否定之否定,通过“城市差异化营销”原理,建立整个城市的文化定位与品牌,因为,推广一个城市品牌实质上就是售卖一座城市的形象与精神。[9]因此,杭州最为突出的文化形象与品牌还应从南宋文化首善之区,中华精致生活方式发源地这个角度,嫁接今天的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趋势,打造一座中国顶级“精致生活之都”的文化意象与城市形象品牌。并通过标志性的文化地标空间、文化节庆品牌、文化博览、文化生活、文化气质、文化格调、文化产业、产品开发、产业链塑造、环境建设等方式,引领后工业社会时期中国精致生活方式集散地、集聚地、目的地的城市文化与产业定位。
借助精神生活品质之城的文化定位,杭州最终可以确立真正的“东方巴黎”的城市格调。宋朝的杭州,很像19世纪之后的巴黎,咖啡馆是巴黎的象征,茶馆则是杭州的主色调。品质享受催生出来的精致生活、格调生活,源自杭州。而今天的巴黎,当然地成为了世界性浪漫品质生活之都,巴黎还有卢浮宫、蓬皮杜艺术中心、香榭丽舍大街和拉德芳斯,但巴黎的时装、美女和咖啡,永远是一种城市主色调。杭州应该借鉴巴黎的文化营销,建构出属于自己独特历史文化美丽的精致生活时尚品质之都的意象。唯有此,杭州的文化及其文化营销,才有可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建构出“后发优势”,并最终成为一座世界级的文化时尚城市。
一个伟大的城市所依托的是城市居民对他们的城市所产生的那份特殊的深深眷恋,一份让这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感情。[10]如果一个城市总是制造浮躁与戾气,文化上总是故步自封,或者抛弃历史,发展目标上没有独特个性,或者发展质量上不再温情与充满人文关怀,那么长此以往,这个城市便必然成为一个自甘平庸的城市。平庸的城市,很难给人以深深的眷恋。平庸,也是走向衰弱的第一步。杭州这个千年的古都与现代的富裕之城,如何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并在新的城市世纪更加脱颖而出,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
参考文献:
[1] 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9.
[2] 吴柏鸿.你是哪里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149.
[3] 叶辛,蒯大申.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文化大都市的内涵及其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42.
[4] 邱瑞贤,武威.杭州图书馆对乞丐开放遭读者投诉馆长称无权拒绝[N].广州日报,2011-01-21.
[5] 易中天.读城记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6] 吴柏鸿.你是哪里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149.
[7] 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8.
[8] 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与“伟大文化”的建构.中国名城.20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