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雪的词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我解释不了的诸多问题里,为什么要写作,为什么会有记录的冲动,它们的意义在哪里。很多时候写作等于贩卖自己的故事、过往、心情想法,也包括隐私。连带回忆中部分的故人,自说自话将他们一同打包出售。
犹如想要推销自己的悲伤、喜悦、困惑、头疼欲裂的某个黎明。渴望它们变得对他人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小时候写日记,如果被父母偷看的话几乎会有想死的念头。为什么长大了以后,却愿意并开始乐此不疲地写各种内心深处的秘密给许许多多的陌生人看呢。我想要分享什么呢
去年冬天下了让人意想不到的雪。
电视从傍晚一直开到凌晨,二十四小时播放的新闻里都是关于雪的情报。渐渐的,关于它的说法被组成另一个词语“雪灾”,电视里银妆素裹的画面,又与美好无关。而从窗户往外眺望,南方的城市露出让人完全陌生的脸。
很多住户一起握着大扫帚将主干道上的积雪尽量清除,而草坪上已经是,能踩出数厘米深的脚印的厚度了。
鞋沿在摩擦中发出吱吱声,潮湿的,却宛如干涩的触感。
天空银灰,雪从十米,百米,千米的无法探知的地方落下来。
沿用物质守恒的定理。这场大雪,在过去无数次凝结、融化、蒸发与液化的过程里,也许已经和我们有过多次相见。
②雪雾卷起他们向前狂奔,冲起沿途的雪一起加速向山下奔去,奔流的雪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途中的森林带试图阻挡这狂奔的雪龙,但几乎所有与雪流交锋的树木都凄惨地断裂了。森林带之后是一些居民房,这些居民也没有来得及离开房子,就连同房子一起被奔流的雪卷走。沿途4千米的狭长地带一片狼藉,树木、村落、农田、电线……无一幸免。
③这次雪崩的时速达到了250千米,是当时特快列车速度的两倍多,所具有的能量可以达到104~105兆焦耳。如果人不幸被它碰上,仅胸部受到的冲击力就可以相当于15吨的卡车在身体上碾过一样。
④雪崩的发生好像很偶然,它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很难捉摸。好像一片雪花的落地,或者在山上说话声音大点都会引发雪崩,上述阿尔卑斯山的雪崩很可能就是滑雪者打扰了大雪的宁静,因而引发了那突如其来的灾难。
⑤雪崩真的是那么不可预料吗?其实雪崩也是有条件的,雪崩选择的山坡度一般在25°~45°。若山坡过陡,冰雪会因为重力作用而频繁下滑,不容易堆积在山坡上形成较厚的雪层,若山坡坡度过低,雪层没有下滑的动力,也无法形成雪崩。雪崩一般会选择沟槽坑洼地带作为经过的路线。根据这些山坡和路线分布的区域,人们可以划出山上相对危险的区域和相对安全的区域。
⑥雪崩的发生有一定的周期性,雪崩的周期是指在同样的地方相邻两次发生雪崩所间隔的时间,雪崩的周期越长,雪崩时滑落的冰雪往往就越多,雪崩的破坏性就越大。
⑦对于当地人来说,他们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封锁公路,什么时候该疏散村落,什么时候该人工搞些小雪崩来保护滑雪者。这就需要搞清楚雪崩什么时候可能会发生,一般发生在什么地方。
{8}雪崩的发生显然与冰雪能够承负的压力或重量有关。雪和冰都是粘弹性的物质,就是说,雪和冰都会随着它们所承负重量的增加而慢慢变形,一般情况下,冰雪是不容易发生断裂的。
{9}由于雪崩难以预料,因此对它的预报就显得尤为重要。
{10}寻找雪层联系的薄弱环节是预报雪崩发生的关键。利用断层成像技术,人们可以确定冰雪变化的微结构,并且把这些微结构变化与冰雪的机械强度联系起来。这些信息可以确定某处是否会形成断层而引发雪崩。找到薄弱环节后,人们可以用炸药破坏这些薄弱环节,免得它以后酿成大患。
{11}如今,人们还利用统计学来预报某一天雪崩发生的概率,这种有效的方式叫做“最近的邻居”,它是建立在对过去统计数据认真观察的基础上的。例如某一天,我们考察冰雪的某些主要性质以及有代表性的冰雪场地上的天气条件,然后我们回过头来考察过去的最近几十天中,与今天的冰雪和天气状况最相似的某一天,看那天是否发生雪崩。若那天没有发生雪崩,那么今天也不会发生雪崩,若那天确实发生雪崩,我们就可以找到雪崩的类型和规模,发生在哪一天,是什么因素引发的,然后就可以决定是否要关闭滑雪场和公路。
{12}雪崩虽然可怕,但人们还是能找到对付它的办法。
(选自《青年文摘》2008・2)
阅读训练:
1.从全文看,文章开头两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旨在说明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5}{6}两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预报雪崩的方法有哪两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表意的准确性。
(1)上述阿尔卑斯山的雪崩很可能就是滑雪者打扰了大雪的宁静,因而引发了那突如其来的灾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冰雪是不容易发生断裂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上文,对“雪崩”的奥秘你有了哪些了解?请把你获得的关于“雪崩”的信息分点筛选整理于下。(至少写出三点)
关键词:中西爱情诗歌;表达方式;含蓄;奔放
爱情,是人类社会文学艺术和诗歌的永恒主题,是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吟唱的人性中美好的情感。爱情的主题是诗歌最普遍的源泉,由于社会环境、文化背景、所受教育、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西方在诗歌方面也存在不少的差异。这个世界的人们对爱情都怀有共同的心理诉求,这就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能跨越语言屏障,彼此欣赏有关爱情主题文艺作品的基础。中西爱情诗歌所拥有的共同主题就是诗人们以饱蘸情感的笔墨,表达他们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爱情的礼赞,描摹他们心目中理想中的爱人形象,抒写得到爱情后的幸福,愉悦及所爱的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忧伤。中西爱情诗歌不仅内容各有侧重,而且风格也各具特色。中国古代爱情诗多是哀婉朦胧,含蓄隐曲的。而西方爱情诗歌则多偏于宣泄,热情似火,直抒胸意。
本文将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和彭斯的《A Red,Red Rose》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并欣赏中西方诗歌中对爱情表达方式的不同。
中国诗歌中对爱情的表达相对含蓄,含蓄是中国文学的本色,是不同于西方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义象贵含蓄”正是要求诗人不要把话说得太直、太露,而是要把意思隐藏起来,不是字面上的简单言传,而是言外之意须使人心领神会。具体说来,汉语爱情诗歌的含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重环境描写,这是由古人传统的作诗手法决定的。第二个方面:委婉表达,含蓄婉约之美是中国诗歌鲜明的特色。中国诗歌忌讳“说破”。“诗之美常常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如何个说法”。中国诗歌的表达常常不是一种一语道破、直露的表达方式,而是一种隐晦曲折的、婉转的、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
一.徐志摩《雪花的快乐》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徐志摩在我国诗坛上,尤如一颗划破中天的流星,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惊人的光亮。他的诗歌,崇尚理想,歌颂光明,哲理深刻,内涵丰富,词句优美。读他的诗,使人感觉到诗里有一种对社会和人生的穿透力,而且回味性强,经得起长时间的咀嚼。《雪花的快乐》发表于1925年1月,收入《志摩的诗》中,是他前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这本诗集里比较完美的一首诗。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前期的思想,也代表了诗人初步成熟的艺术风格。这首诗的最大特征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在这首诗歌中,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体现他酷爱自由,可为了实现理想,他宁可“消溶”,足以体现他的痴迷。全诗层次分明,段落简洁,章节明朗。从其艺术手法上看,是吸收了闻一多关于诗歌创作“三美”的主张。这首诗在音乐美、视觉美、意境美等方面确实下了一番工夫。他把古典诗词的形式美、意境美与现代诗的自由、洒脱巧妙地熔为一炉,实不愧为现代诗作的名作。徐志摩的诗歌,浸润着其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超越阶级和时空界限,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高度和谐统一,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学价值,为中国新诗的抒情艺术树立了一块不朽的艺术丰碑。
二.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与中国诗歌截然不同的是西方诗歌在情感表达方面注重“直接”。如果说“含蓄”是中国爱情诗的本色的话,那么“直接”就是西方爱情诗的显著特征了。西方爱情诗的直接也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与汉语诗的委婉曲折,通过外在环境或具体、典型的外在形象的描写去激发读者的想象不同的是,西方诗人们注重主观抒情,喜欢用直抒胸臆的手法来讴歌爱情。关于这一点,首先,可以比较一下中西诗人在叙述方式上的显著差别。汉语情诗中,诗人们常常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写恋爱中的人的喜怒哀乐,和诗中的主人公们总是隔了一层,多了一种冷静而客观的色彩,例如各朝代描写后宫宫女们的爱恨情愁的宫怨体诗歌就是如此。而在西方的情诗中,诗人们常常开口就是第一人称的直接的内心告白。Robert Burns在《a red,red rose》中用自己的奇思妙想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向世人诊释了他对爱人的炽热。
O,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And fare-thee-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thee-weel,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uve,
Tho' 'twere ten thousand mile!
这首诗是彭斯诗集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炽热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诗人这首诗是送给他的恋人即少女琪恩。诗人在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丽,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感情和对爱情的坚定决心。这是彭斯最有名的爱情诗,节奏强烈,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作者没有利用环境去渲染,烘托气氛而是采取开门见山的的手法直奔主题,毫不掩饰。“ my Luve's like a red,red rose”写得十分热烈直接,激情飞扬。并用玫瑰来表达对爱人的的情感和留恋。在读者心中产生获取了强烈的艺术效果的同时,也凸现出诗中主体的鲜明形象。诗的开头用了一个鲜活的比喻DD红红的玫瑰.一下子就将恋人的美丽写得活灵活现,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的感情。在诗人的心中,恋人不仅有醉人的外表.而且有着柔美灵动的心灵,像一段乐曲,婉转动人地倾诉着美丽的心灵。
诗人对恋人的爱是那样的真切、深情和热烈。那是种怎样的爱呀! 要一直爱到海桔石烂,爱的火焰在诗人的心中强烈地燃烧着,诗人渴望有着美好的结果。但是,此时的诗人已经是囊中羞涩.诗人知道这时的自己并不能给恋人带来幸福,他已经预感到自己要离去。但他知道这样的离别只是暂别,自己一定会回来的。
这首诗是诗人的代表作,它打开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对济慈、拜伦等人有很大的影响。诗人用流畅悦耳的音调、质朴无华的词语和热烈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千百万恋人的心.也使得这首诗在问世之后成为人们传唱不衰的经典。诗歌吸收了民歌的特点,采用口语使诗歌朗朗上口,极大地显示了民歌的特色和魅力.读来让人感到诗中似乎有一种原始的冲动。一种原始的生命之流在流淌。另外,诗中使用了重复的句子,大大增强了诗歌的感情力度。在这首仅仅有16句的诗中,涉及“爱”的词语竟有十几处之多,然而并不使人感到重复和累赘,反而更加强化了诗人对恋人爱情的强烈和情感的浓郁程度。
三.造成中西爱情诗歌表达不同的原因
(1)西方美学历来强调在审美或进行艺术创造时要遵循审美主题要主动地将“主气”,“灌注”给客体审美对象。西方哲学家都强调了主体情感的主动,积极的外射,比较直观外露,畅达热烈。中国的哲学思想与西方不同,因此,情诗也表达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在中国的哲学里,大自然的人鱼鸟兽,花草树木都是灵气之物。大自然包罗万象,生生不息。而人又居其中与其声息相通,如庄子所云“与天地并生,与万物并齐。”这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感发,物情与人的心情交融合一,使传统美学不着重主体情感的单向投射,而是主张主体,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这就是中国古代爱情诗之所以体现出朦胧含蓄之美的一个重要原因。西诗热情奔放,感情如火般热烈,其文字常常爽直率真,直抒胸臆,甚至直言不讳。而中国占诗则委婉含蓄,哀婉朦胧,迂回曲折,欲语还休。
(2)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家传统观念,男女之间必须遵守的道德理念一直深深的束缚着人们,也使他们的爱情受到道义责任的约束,因此男女在表达爱情显得含蓄委婉。和西洋诗相形之下,中国旧诗大体上显得感情不奔放,说话不唠叨,嗓门不提得那么高,力气不使得那么狠,颜色不着得那么浓。在中国诗里算是浪漫的,和西洋式相形之下,仍是古典的。在中国诗里算是痛快的,比起西洋诗,仍然不失为含蓄的。听惯大声高唱的他们只觉得低言软语。这里用来体现中西爱情诗的差异恰到好处。
(3)西方的爱情诗一般与表现人伦融合在一起,写人伦往往也以恋爱为中心。中国的爱情与人伦是有明显区别的。如果说西方始终重视男女的爱情,而中国的诗则更偏重于人伦。中国诗中表现亲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的内容几乎与爱情占有同等地位。在西方诗人中如歌德与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兰与兰波诸人虽也以友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他们大量的写男欢女谑、男女情爱,从恋爱中去寄托人生的析理,去享受生活的无穷乐趣。
(4)中西爱情诗表达的侧重点不同。西方爱情诗多以追慕爱人,赞美爱情,勇敢追求爱情为主要内容,中国爱情诗则着重表达与恋人的相思别恨,悲欢离合。因此,闺怨诗、送别诗、悼亡诗在中国爱情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总体而言,中国的诗歌在吟咏爱情时往往都是遮掩式的,表现得较为含蓄和内敛,情调委婉、深沉、绵氏、隐约而又细腻入理,使读者有思考和回旋的余地,并讲究意境的渲染,独具中国园林式的美学蕴致。而西方爱情诗则热情奔放,犹如大河奔腾,直奔爱的主题。他们描写爱情总是比较喜欢竭力表述情感之深厚,写一种自然的、纯粹的爱情。西方的爱情诗,为表现那种汹涌磅礴的激隋,总是竭尽渲染夸张之能事,情感的表达是热烈奔放,原始狂野的。在表达方式上,西方诗歌以直接热烈深刻取胜,中方诗人则把“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诗歌以含蓄微妙取胜。
参考文献:
[1]许杰.徐志摩新评序,胡凌芝:徐志摩新评[M].学林出版社,1989.
[2]罗良功.A Survey of English Poetry[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邂逅哈尔滨
有人说来哈尔滨,不去圣・索菲亚大教堂和中央大街不算来过哈尔滨。所以在第一天抵达后,匆匆在香坊永泰喜来登办理完入住,赶在夜幕降临时来到了中央大街。不得不承认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夜景令人着迷,五彩霓虹灯投射在各式建筑之上,所产生的美轮美奂的街景,是令人迷恋的。
我喜欢各个城市的夜景,同样的灯光效果,投射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建筑形态上,呈现出不同的景致。不得不承认哈尔滨这座城市是和别的城市是不一样的,它的历史赋予了这座城市与众不同的特质。从第一眼看到这座城市,就想到了一个词语“大气”。它很像一个大家闺秀,有教养,有内涵,还有故事。也许这一切都是历史所赋予它的,现在冰雪已经成为它的一个新的标志和符号,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精湛工匠们的一凿一削,将哈尔滨装点成一个独一无二的冰雪童话世界。
既然是冰雪世界,冷的温度是标配。哈尔滨的早晨和傍晚是寒冷的。那种冷驱使着你无时无刻都想要动起来,让你全身的血液流动起来。一旦停下来,瞬间全身就会被寒流所侵袭。虽然和北京同处于北方,但是τ诠尔滨零下二十六七度的温度还是一时无法适应。
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北京的人,对于堵车早已习以为常。而哈尔滨的堵车是我完全没有预想到的。无论出发去哪里,总会比你预计的时间要多很久很久,而目整个路上的红绿灯也很多。后来我才知道,哈尔滨的拥堵曾经超越过北京,夺得过全国最堵城市之一。
哈尔滨的拼车文化盛行,在哈尔滨打车,经常会看到已经载客的出租车会停在你面前,问你去哪里。开始会觉得很奇怪,但通过一辆辆已载客车辆从你眼前走过,你会发现也许拼车才是最快捷的方式。因为等到一辆空车真的不容易,就算你成为了第一个乘客,他也会尽可能带上同一方向的人。但有可能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就是出租车不太喜欢拉同一拨太多的乘客。在哈尔滨用APP叫车、预约车都是很方便的。
在路上,去旅行,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它总是会赋予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当我们回过头来再回味那段经历,你会感激曾经所经历的一切!
惊喜总是在意料之外
早上7点左右抵达・圣・索菲亚大教堂,相比而言,哈尔滨早上的冷更令人难耐,所以这时候的人不是很多,恰恰给我们拍片赢得了很好的机会。充满了浓郁的异国情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历经风雨,饱经风霜,也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它突出的拜占庭建筑风格,标准的大穹隆,红碑结构,巍峨广场,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
很早就听说很多人喜欢把来圣・索菲亚大教堂喂鸽子作为来哈尔滨的行程之一,如约而至的我们看到了传说中一直守护着教堂的鸽子,有的地上啄米,有的散落在教堂的各个地方。仿佛它们和教堂就是一体的。
看着这个百年的老建筑,无法不缅怀它丰富的历史经历,它对哈尔滨发展的见证,纵观干变万化,它一直不变。时间的推移只会让它更加有岁月的味道。
夜幕下的中央大街
尽管冬日零下20多度的严寒,但依旧抵挡不住人们对中央大街的热情向往。中央大街的夜景果然名不虚传,欧式独特造型的建筑和美轮美奂的灯光相结合所营造出来如梦如痴的夜景。尽管冒着严寒,还是不乏可以看到路人手持相机、手机抓拍的场景。中央大街是目前亚洲最大最长的步行街,始建于侣98年,初称为“中国大街”。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全长1450米。上百年的历史,赋予了它更多的含义。它不再只是一条老街,步行街,更是哈尔滨建筑艺术博览街。
满布中央大街的欧式建筑,五步一典,十步一观。欧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发展史,在中央大街上都体现淋漓尽致。
雪国里的冬日恋歌
太阳岛是一座四面环水的岛屿,被松花江包围。进入景区以后,会跨过一座桥,桥下刚好是结冰的松花江支流。雪花姑娘便在桥的那一头翘首企盼我们的到来,雪花姑娘是每年的保留作品,会换不同的展示形式。今年的她是以植物为头冠,雪花为耳饰,双手撑着下巴,玲珑的双眼看着远道而来的客人。无论是头饰、耳坠都被工匠们雕刻得如此细腻、逼真,既有东北人的大气,还有点混血的味道。
《大吉图》是以一个以雪为背景,以燃料为笔,在雪上作画的雪雕。红白色相映呈现出对新的一年寄予美好的愿望。主高侣米《金鸡报晓》以母鸡、小鸡、牡丹花为主角,既突出了对2017年的美好愿景,也展现了花开富贵的繁荣。细腻的雕刻手法使公鸡的头部鸡冠、鸡尾的羽毛都是那么活灵活现。《欧风国韵》刻的是3位女性穿着中式旗袍拿着折扇,将浓浓的中国风与欧洲的建筑相结合。在观赏精美雪雕作品的同时,沿途还可以看到科普展。有关于雪花的形成,雪花的种类,还有雪雕的雕刻过程,历届雪博会的过程回顾和历年来的经典雪雕作品。
在刚刚结束的第22届国际雪雕节中,来自俄罗斯、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日本、瑞士、韩国、拉脱维亚、新西兰、蒙古等15个国家的32个代表队119名参赛队员参赛,其中包括7个中国代表队共28人,主要来自哈尔滨、内蒙古牙克石等地。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内蒙古牙克石的中国二队作品《复活》以独特的构思和创作在此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拉脱维亚队作品《雪之心》、俄罗斯维亚泽姆斯基队作品《诱惑》,以及蒙古达尔汗队作品《苍天之子》获二等奖。
《雪博来客》就是一个卡通版的大雪人,带着一群迷你版的小雪人。采用3D的雕刻手法,有一种人物从镜框冲出的既视感。《雪之心》是由拉脱维亚队创作的并获得二等奖作品,看似一个简单的方方正正的雪雕框,四周同一个位置刻着镂空的六角雪花。但真正的亮点却是在中间有一位美丽的冰雪女神,胸前精致的镂空雪花和前后方的六角雪花在一条线上,难度及复杂的工艺令人叹为观止!
冬日恋歌是本届雪博会最大的一个雪雕作品,全长103米,主高31米厚度20米,施工难度非常大,由上百个人大概半个月的时间雕刻完成,一个美丽的少女和飞鸟对唱的一个创意。《神圣米兰》原型为米兰大教堂,哥特式的建筑。紧挨着的便是《塞北风光》,以东北冬季农村为原型,彰显这东北人乐观、豪放的性情。除了获奖作品以外,还有很多很棒的作品也是非常有趣的。像韩国队的代表作品《昨天今天明天》,一个单眼皮的韩国人托腮呈现思考状的,看着就很有趣。
遥想当年一首郑菊兰老师的一首《太阳岛上》,红遍了大江南北。如今太阳岛雪博会便是是冬季里永恒的歌谣,天空、大地与人浑然交响,自然之美与人文积淀美妙合奏。这里是童年的雪,爱情的雪,浪漫、欢乐的雪,畅想、梦幻的雪,情纯似雪,梦美如花。
来一锅酣畅的铁炖锅
到达餐厅时,正是晚餐的高峰期。这时候的一楼大厅,二楼的包厢都已经坐满了,整个餐厅的装修也颇有东北的特色,采用东北红配绿色调的墙纸,在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间简直是一条东北老民俗的影像墙,土墙上晒干的一串串红辣椒,谷穗子、簸箕,老式录音机,还有革命时期的宣传画,仿佛一幅幅老东北的影像从眼前而过。
二楼的包间都是用木材间隔出每个小包厢空间,门前都垂挂着红灯笼,整齐地堆放着烧火的木材。草帘子围墙,每个包厢的名字也颇有创意,有乡长家、书记家、大姨家、舅舅家、丫蛋家等,不免会联想到电视剧《乡村爱情》。厚重的桌面中间放着一口大铁锅,周围摆放着瓷盘、瓷缸,有些地方磕碰掉了漆,配上一些革命时期的宣传口号,反而更有年轮的味道。座位就像用砖砌起来的大炕一样,墙上还贴着旧时期的报纸。一个硕大的铝制锅盖就挂在门外,还有秋收后的麦穗和高梁穗。
把材料放入铁锅中后,开始生火,把整齐的木材添加进去。我们选择的是鱼锅、排骨锅。配菜是白菜、粉条。炖一段时间后,鱼和排骨快熟的时候,再把玉米饼子贴到锅边上,粉条一定要最后放,就像火锅一样,过早放进去容易糊锅。约四十分钟,熟了揭锅,腾腾热气伴随着香味扑面而来,用大铲子过瘾的翻着锅里的食物,让所有的食材融汇在一起,各种美味交汇在一起。白花花的鱼肉一大块一大块,一筷子下去,如核桃股大小的肉块夹到嘴里,一口咬下去牙缝之间被又咸又香的鱼酱汤塞满。玉米饼子泛黄后,沾着锅里的汤,各种香味浸^到玉米:饼子的缝隙当中,粗粮的自然香味和铁锅汤的香味融合在一起,那真的太好吃了。
炖菜相比炒菜总是给人一种粗犷有余,精致不足的感觉,铁锅炖更是把这种粗犷发挥到极致。无不透着东北人的热情和实惠,你可以使劲造!
记忆中的老东北味道
夜幕中的冯家菜的名号格外瞩目,“冯家菜”是以创始人的姓氏而命名,是东北地道老菜馆。简约大气的装修,古朴的东北风情,加入老式的浓郁的中国风,处处彰显着“记忆中的味道”。在美丽的哈尔滨,品尝老东北有的滋味!
“冯家菜”在既有着地道的东北特色的同时,又在不断的创意着自己的特色菜品。人均消费约40元左右,是实惠的大众路线。一楼是大厅餐厅,二楼是两个全封闭的包房,和筛霭胧桨房,最多时候可容纳上百人。
妈妈鱼、黄蘑扣肉、泥锅烀骨头、罐牛罐虾都是店里的特色菜,也是客人点餐率最高的菜品。“特色妈妈鱼”之所以叫妈妈鱼,因为有着家中妈妈做鱼所用满满的心意,才会有它不一样的味道。选用2.5斤左右的鲜活鲤鱼,油炸来固定形状,上循环的老汤,再用小火慢炖,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待鱼出锅后,撒上香菜、蒜末,浇上浓浓的老汤,添加更多的调料,鲜味、香味就会扑鼻而来!
妈妈鱼不仅是因为严格选材、工序细致以及对于味道和数量的把控,每天的只出锅2次,一锅只有12条,次数和数量都是固定的,所以想要吃这道菜的一定要提前预订!
黄蘑扣肉是所有菜中工序最为复杂的一道菜品,偏成口味,肥而不腻。选用上好的五花肉,切成均匀的肉片后码盘,用料腌一下,再上黄蘑,封上保鲜膜后,放进蒸箱里,大约4个小时左右,把油分蒸出去。黄蘑的清理非常繁琐,需用人工一把一把地捡,然后十遍八遍是过,待泡开时再清洗。
罐虾罐牛最早是属于俄式的菜品,经过店里师傅用心的改良以后,有了自己独特的味道。尝起来酸甜口。用番茄酱配上土豆块、胡萝卜块,浓郁的汤汁,完全浸入到烂糊的牛肉了。泥锅烀骨头选用猪脊骨加上老汤,上水晶粉,配上青菜叶,是一款营养汤类。冯家手把排绝对是热销的爆款。一根一根分明均匀的肋排,闷汁、孜然、花生、辣椒丁,既好吃又过瘾!
店里的所有菜品都会经过严格的采购、加工流程,每一道完成的菜品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考核标准。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能确保吃到放心的食物。
只为便捷生活
全季酒店在哈尔滨有多家店,遍布哈尔滨各个繁华街道,无论是交通、购物及到哈尔滨各个重要景点都非常方便,可以根据自行需求来选择。全季酒店(哈尔滨文昌街林业大学酒店)靠近哈尔滨西客站,周围云集了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所以在酒店也可以随处感受到浓浓的书卷气息!
走进大堂,暖暖的灯光瞬间温暖人心,哈尔滨冬季寒冷的温度顿时一扫而空。大堂内整个装饰简单大方、线条明朗又不失时尚。摆设的十分简洁明快,两侧的干净、整洁的书架,让整个氛围更具书香气。很容易让人一下子喜欢并迷恋上这个地方!
接待处是长方形的柜台,背后的墙面上是圆形的全季logo,服务人员穿着整洁的服装,梳着干净利落的发型,热情地询问着每位乘客的需求。大堂中央的顾客等候区,有一个长方形的木桌,配备着造型独特的木椅。桌子上摆放着电脑,可供客人等候期间娱乐、办公,为您营造出一个闲雅的社交氛围及休憩环境。
书架上有一台小巧精致的咖啡机,来到大堂的客人可以随心取用现磨咖啡。柠檬水并排摆放。紧挨着自动售货机,里面有各种饮品和一些日用品,可以满足日常的基本需求。
推开房门那一刻,随之而来的便是意料之外的惊喜。整洁、干净的大床房,蘑菇形的圆桌搭配灰色系简洁的沙发。最令人惊喜的属日式风格的榻榻米,以草面为席面,葱郁的绿植,瞬间有种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之感。盘腿而坐,背依木椅,在夜晚暖黄色的灯光下,把书摊开在木桌之上,一缕书香,一缕茶香,一缕思绪,淡泊宁静,心也安定!
房间配备了零压系列床上用品;零压床垫和零压枕是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和人体的生理曲线精心设计的具有释压功能的床垫和枕头。可以将与身体所接触部分的压力减少40%-80%,趋于零压状态,抵消反作用力,为身体提供最均匀、真实的支撑,使身体长时间接触的部位处于无压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