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体制改革

时间:2023-05-29 18:22: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政体制改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行政体制改革

第1篇

“一站式政务综合体”便民服务

中国内地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厦门市海沧区首创“一站式政务综合体”全方位便民服务。2013年上半年,海沧区审批承诺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4.3%,其中即来即办事项9045件,占比达72%。该行政服务中心为目前福建省县区级审批服务事项最多、功能最齐全的行政服务中心,集行政审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于一体。

在社会管理方面,海沧行政中心同步融入网格化社会服务联动指挥中心,集防火、防汛、防疫于一体;为方便解决群众不同诉求,将社会管理的服务中心、协商中心、求助中心、调解中心、应急中心引入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办事找服务中心、参与找协商中心、有困难找求助中心、有矛盾找调解中心、有急事找应急中心”的便民利民目标。

此外,公共资源配置管理中心还为区级政府公共资源配置指定交易场所,负责全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管理和服务,并且针对海沧台商投资多和有深水泊位的特点,特别设立了企业优惠政策咨询和口岸咨询窗口。

黑龙江省开设网上政务中心

公开审批流程图

2013年9月,黑龙江正式开通省政府网上政务中心,并编制出台《黑龙江省主要经济活动行政审批流程指南》,公开了96项主要经济活动行政审批流程,为社会各界提供便利服务。

黑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的审批流程分为四类:一是企业设立类审批流程;二是固定资产投资类审批流程;三是生产经营类审批流程;四是资质资格类审批流程。

“依据这些审批流程的不同特点,共绘制形成了96个流程图。”黑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刘国中表示,每个流程图上都标注了各个环节的办理主体、依据、条件、材料、程序、时限等事项,基本涵盖了开展经济活动所需的主要审批事项和相关承办部门,明确了各类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

投资人在黑龙江省开展相关的经济活动,就可以按照流程图的引导,到当地政府部门或在网上申请办理相关事项。黑龙江省的各级监察机关将对各个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察,监督和规范政府部门的审批行为,保障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山东省实行金融改革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2013年8月,山东推出《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金融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被业界称为“山东金改22条”,勾画出金融改革路线图,拉开了山东破解“金融滞后”难题的序幕。

山东“金改22条”提出,将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民间融资规范化,努力提高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撑企业创新的能力,“到2017年底,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以上”。

除了鼓励企业发债、上市等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措施外,山东更注重发挥金改的“内涵”,将促进农村抵押物创新,目前不少金融机构已积极行动起来。

山东高青县农行推出“活牛抵押”的贷款,通过完善相关登记、风险分散等措施,成功破解“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这一抵押难题。高青县青城镇胥令公村的黑牛养殖户张新建家里已存栏母牛130头、小黑牛30头。他说:“如果没有农行的信贷支持,单凭我们自身的积累,不知何时才能做到现在的规模。”

河北省人社厅听取群众意见

优化审批流程

2013年8月初,河北省人社厅对141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流程进行开门论证,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70多个审批事项流程或合并调整或修改完善。

据了解,省本级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结算、省本级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与支出结算、省本级农保基金核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中央和省财政补贴资金申请等13项审批事项,今后不再作为审批管理项目,转为内部运转事项。

23项审批流程项目进行优化再造,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审批、养老保险审批、社会保险登记、关系转移接续等办理流程,减少办理环节,简化申报前置条件。

30项审批事项办理时限缩短,办理时限平均减少一半。职业资格证书核发、换发、补发及涉外证书办理,成批次办理的,时间明确为3个工作日,个人办理的即来即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等6项审批,办结时间由10个工作日,统一修改为7个工作日;国家和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申请,办理时限由90日改为30日。

河北邢台市“并联审批”

破解审批“怪圈”

长期以来,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申办营业执照时,经常会遇到多个部门“政策相互冲突,审批互为前提”的现象,造成企业在行政审批“转圈”中无所适从。为此,河北省邢台市推出了“并联审批”制度,制定了新建生产加工型企业审批流程,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审批转圈”僵局,给企业和群众带来了便利。

并联审批的具体流程为:首先,由工商部门出具企业名称预核准通知书后,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工商、发改委、环保部门对申请人进行联合指导,符合申请条件的,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准备有关材料。

其次,由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受理、统一协调涉及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刻制公章及备案、备案证、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所需的有关材料,进入并联审批程序,各部门同步办理审批。

最后,各部门将出具的相关证照或批准文件统一报送市行政服务中心,在统一送达申请人的同时,各部门相互完善本部门所需要的申请材料。申请审批的公司在三个工作日内即可取得三证一章一审批文件,大大节约了公司审批办证环节的时间。

陕西取消下放44项行政审批事项

近日,陕西省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同时宣布取消和下放44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取消21项、下放管理层级23项。预计到2015年,陕西省行政审批事项将在现有基础上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据了解,此次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范围,主要是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重点将减少投资项目、生产经营活动、行政事业性收费、资质资格许可等四方面的审批事项。

第2篇

关键词:电子治理 行政体制改革 善治 政府管理

政府及其权力能够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之政府权力就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并造成资源的浪费。中国政府改革是一场社会再造运动,是借鉴学习国际经验并结合基本国情进行的政府管理体制创新。

一、中国政府改革的历程

1978年以来,中国政府为适应经济体制和社会变化,在理念创新、职能调转,机构优化,制度完善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1982年的改革针对的是政府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结构性失衡状况。经过此次改革诞生了五级政府机构。此次改革未能破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致使政府机构改革出现了“精简―膨胀”的循环怪圈。

1988年的改革提出了实施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调动企业积极性。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改革确立的“职能转变”主线奠定了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的基础,职能划分、关系梳理、职责归类成为改革的主基调。

1993年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侧重于对专业经济部门的改革。此次改革是目的清楚,目标模糊,过于强调压缩减少。

1998年的改革是对前期改革理念的发展,将政府职能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方面。提出依法治国,推进法治建设,实行精兵简政,初步明确政企、政市、政社的关系。完善市场监控体系,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此次改革加大了政府精简的力度,但政府职能转变节奏缓慢。

2003年的改革的重点是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行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2008年改革的目标是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实现政府机构及人员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转变,逐步完善2003年政府职能改革的目标、深化行政机构改革、创立“大部门”体制。

十报告指出,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改革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经过六次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社会步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转型期和重大战略机遇期。六次改革成果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指导思想,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过渡,社会结构从封闭走向开放,政治体制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方向发展,文化建设转为汲取西方先进文化,弘扬传承发展本土文化,政府管理由统治型、管制型向服务型、生态型转变。

二、中国政府治理理念与形式

政府治理凸显了政府是治理的主体,治理对象是公共事务,职能是政策的制定、执行及监督,运行方式是科层制。政府治理应当率先从调整政府的治理理念入手,以“公民为本”作为政府治理理念的价值基点。超越传统的“以民为本”,校正“以人为本”,并以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最基础性价值支柱和认知资源。政府治理的特点是参与主体多元化、体制多样化、机制法制化、信息公开透明化、绩效考核科学化。奥斯本和盖布勒提出了“企业家政府”,认为政府的职责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市场模式将成为最受政府欢迎的革新理念。网络化治理与协作性治理,德治与法治,善治政府与生态型政府的有机结合,将是未来政府治理理念的核心,政府治理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

三、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应履行的职责及其应起的作用与能力。政府职能的转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行政控制色彩浓厚,市场与社会组织发展缓慢。二是政府行政权力结构不合理,政府机构行政权力结构冗余,事权,财权不匹配。三是政府自身利益意识较强,寻租现象,土体财政难以解决。

政府职能转变要取得重大进展,必须从四个方面着手,一要改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机制,改变政府行政控制的社会管理模式。二要将考核指标从经济总量导向转变为公共服务质量导向,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要优化行政权力结构,逐步实现决策执行与监督制约相分离,根除执行力差,监督失灵的问题。四要重塑政府自身,破除利益集团。

四、中国政府体制机制创新

政府在制度创新上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创新与现有体制机制不配套,不便操作;二是创新超出了当地社会的理解水平和承受能力,难以进行。历次政府创新存在四个误区即口号化,形式化,绝对化,教条化。

政府创新是实现目标的方式而不是目标本身,政府创新的重点是解决问题服务于民。政府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社会的发展需求是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根本动力;外在动力是对环境变化的调整。一站式服务,大部门体制,整体协作,适时调整将是未来政府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由之路。创新提高效率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善治运动,是重塑政府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的重大举措。

五、中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

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系变革应紧紧围绕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人事制度改革,行政法制建设,监督制约机制完善,构建满意政府而展开。

(一)优化结构,回归本位。优化机构职能,提高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为民利民意识,不断深化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重视基层政府的改革,加大基层政府的信息公开化,提高政府公信力,加快基层电子政务建设,减少信息壁垒,加大对基层矛盾的解决力度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合理转变,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执政能力是政府创新的核心目标。(二)权责清晰,合理配置。确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职责分工,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责任与权力;适应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要求,合理划分行政区域,适度扩大省管县的规模;确立以服务为导向的财税收缴关系,合理调整国税和地税的税种,保障地方政府财力;继续深化大部门体制改革。(三)规范用人,德才兼备。确定科学合理的干部人事制度显得尤其重要,干部人事制度应紧跟国际发展形势和中国实际国情进行改革,干部录用制度改革必须坚持法制化,规范化,公开化,民主化,形成唯才是举,考用结合的录用制度,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流通机制。始终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做好干部人事薪酬制度的改革,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和薪资待遇,将以往改革优先转变为服务优先,强化培育法制服务理念。(四)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要坚持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和实效。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光军,政府职能界定与政府职能转变[J],河南社会科学,2007(6).

第3篇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回顾与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一、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回顾与现状

自1978年党的决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经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先后五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行政体制改革。通过这些改革,使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和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对于政府改革的紧迫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取得一定共识,机构和人员膨胀也得到有效抑制,政府职能得到转变,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创新力度加大,政府间关系理顺,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依法治国和法治行政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2008年总理指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改革的总原则与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坚持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由此可见,党和国家是高度重视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行政体制改革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发展与推进,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合理有序发展,从而为我国提升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1)政府管制仍在限制着市场机制的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应该是市场,而政府的作用只是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对经济发展的总量进行调节,制定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政府所干预的范围和力度已经超过以上职责并干预到了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其干预的方向不对,形式选择失当,比如不合理的限制性规章制度过多过细,公共产品生产的比重过大;对各种政策工具选择及搭配不适当,过多地运用行政指令性手段干预市场内部运行秩序,结果非但不能纠正市场失灵,反而抑制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2)政府管理方式单一、落后,对企业干预仍较多,政府职能依旧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政府管理的方式及手段比较单一,相比之下,较多的是运用政治手段而忽视了经济和法律手段。在这种政治手段的干预下,很多企业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从而不利于公正、公平、合理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同时也无法真正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影响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目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市场化仍然处于低级阶段,我国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还没有彻底转变。政府的生产角色、提供角色、安排角色的定位不合理,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等方面的问题。(3)政府内部决策与执行职能不分。在政府内部,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应该是分开进行的,而我国政府内部的这两种职能的区分是不明确的,这使得一些部门忙于具体事务、疏于决策,重审批、轻监管,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这种混乱现象对于提高政府部门效能是相当不利的。(4)地方部门利益观念过重,严重缺乏公共意识与公共责任感。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强调其政绩优异,不惜引进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与项目来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而这种增长实际上是扭曲的,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的,这会严重影响我们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地方部门这种只重眼前利益的表现是对不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是缺乏公共意识与公共责任感的表现。

三、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的对策

由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是在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进行的,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体制改革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既不能照搬照抄西方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成果,也不能关起门来闭门造车。我们应该在将国外的智识经验与本土资源相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推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面对以上几点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相关对策:

(1)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行政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政府应真正做到职能转变,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要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调节,严格市场监管,加强社会管理,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合理界定政府部门职能,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建设现代化的行政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取消对市场的过度管制。(2)切实开展政府机构改革,并进行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政府通过机构改革应做到各部门权责名确,各司其职,杜绝“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的发生。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始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又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改革链条中的联结点位置,为政治体制改革创造必要的平台。因此,行政体制改革必须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且各方面层次和领域的改革应该同步进行。(3)落实行政效能监察,实行“行政三分制”。“行政三分制”,即决策、执行、监督职责在部门间的适度分离,提高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明确界定执行部门的职责分工。“行政三分制”的主要内容是将行政管理职能分决策、执行、监督三部分,在相对分离的基础上,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通过加强决策,提高政府决策效率,使决策程序化繁为简;通过加强执行,使执行部门认真做好执行工作,不推诿、不扯皮;通过加强行政监察,使整个行政过程明朗化,从而抑制政府内部决策、执行职能不分的弊病,也便于对政府部门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全程的监督。(4)加快推进地方政府改革,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由于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体制发育程度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对政府管理的体制、职能、过程和方式的要求也就不同。因此推进地方政府改革时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需而治,切不能搞中央政府决策“一刀切”。应通过改革,让每个地方、部门、单位和公务员都成为改革的主体和推动者,充分发挥其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用自下而上的改革方式进行。中央政府应当适度放权给地方政府,正确处理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进行分税制改革,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更好地为地方建设做出贡献。

总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十分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进程,力求通过改革来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争取早日建成“服务型政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颜廷锐.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58~94

[2]石佑启,杨治坤,黄新波.论行政体制改革与行政法治[M].北京大学出社,2009:46~118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2005:121~215

第4篇

关键词: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科研项目“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探索”(项目编号:Q20120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试论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的现实难题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泰州市两个改革试点镇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除了紧抓大中城市建设外,国家也十分注重小城镇的发展状况。2010年4月,中央编办、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发有关通知,明确在13个省的25个经济发达镇进行“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改革试点,江苏省有4个镇入选。同年,江苏省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又选择了16个经济比较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级试点工作。在上述两个层面改革试点镇的遴选中,泰州市共有两个镇入选,包括一个国家级经济发达镇的戴南镇,一个省级经济发达镇的黄桥镇。这两个镇被选为改革试点镇之后,改革进程中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仍有许多问题出现。笔者收集和阅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对其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试点镇改革的实践现状及初步成效

(一)泰州市黄桥镇的改革探索。黄桥镇是省级改革试点镇,该镇是苏中地区规模最大的集镇。从试点的情况看,该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目前,黄桥镇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20个改革试点镇中处于中下位置。为了促进其经济的发展,泰兴市政府将173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给黄桥,所涉及到的25个市级机关部门全部下移职能、充分授权,在黄桥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窗口,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

2、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中心由引领传统产业向促进新型产业发展转变。作为省级试点镇的黄桥镇,在工业、传统产业上,近年来发展迅速,成效显著。然而,重新审视自身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瓶颈,黄桥镇的改革者意识到,低附加值、高消耗、粗放式的传统产业已经难以支撑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转变思维理念,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以,通过本次试点改革,改革者在未来发展规划中,坚持两手抓,一边抓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另一边抓工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咬定“工业强镇”不放松,最终实现“三化”融合发展、互动并进。

3、建立执法协作和争议协调机制。该镇成立了多个执法单位综合执法平台,通过协作执法和争议协调机制,解决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同时也是为了积极推进执法工作,建立一个稳定、有序、文明的试点镇。遵循合法、公正、公开、便民的原则,坚持行政执法和管理服务相结合、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推行行政指导,引导公众参与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切实强化对外宣传,注重引导舆论氛围,树立公正、文明执法的良好形象。

(二)泰州市戴南镇的改革探索。戴南镇是国家级改革试点镇,从改革的实践情况看,该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机构设置改革。戴南镇对自身的内设机构和下属事业单位的职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重新界定职能的基础上,统一综合设置为“一办七局一中心”,重置的机构均按副科级管理。同时,根据工作需要,还下设股级科室。目前来看,该镇机构改革充分体现了精简高效的原则和基层“大部制”改革的要求。

2、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了能够打造一个强镇,就要有一个强又优的领导班子。因而,该镇对现有的干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德才具备的人留下或者引进,不符合要求的调入其他部门或解聘,形成一种竞争机制,让工作人员感到危机感。同时,创新人员配置方式,打破人员身份限制,行政、事业人员在身份不变的前提下,可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对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实行聘用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

3、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转变职能,吸取传统精华的同时也要进行创新。对于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上级政府重视统筹兼顾,并按照权责一致、能放即放的原则,依法赋予戴南镇在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等方面权限。此外,对于下放的权限,还遵循分期分批下放,稳定有序的方法顺利推进事权下放。

4、组建综合执法局。未来的发展中,戴南镇将从“管制”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和“法制”型政府。为了方便于民,将执法类的权限全部进入综合执法局。戴南镇通过探索和创新综合性行政管理执法模式,从而不断提高执法效率。

二、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难题

这两个试点镇在改革进程中,虽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和百姓的支持,但改革中也遇到了不少难题。

(一)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难题。所有试点镇的工作都需要相关的行政管理机构来配套服务。然而,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上,泰州两个试点镇却遇到了一些难题。既有的改革,并未能完全明确地理清纵向与横向之间权责关系。此外,经济发达镇既有的行政体制本质上与一般的乡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其本身却要承担众多压力,如人口快速膨胀的压力、城市管理和建设的压力等。因而,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客观上表现出更大的艰巨性和更多的复杂性。

(二)财政上的管理体制难题。从现实情况来看,现有财政制度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黄桥镇和戴南镇的发展需要。镇政府财政收入与支出若不对等,导致这两个镇在民生和城市建设等方面难以顺利进行。此外,由于相关改革主体一定程度上受自身利益驱动,使得改革遇到了诸多阻力,这也导致在财政管理体制上改革幅度不大。

(三)权力下放承接问题和人员设置难题。由于县级与镇级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和本本主义,权利下放承接就会出现问题。一方面县级政府有着本本主义的思想,害怕权限下放后,对他们的利益造成损害,所以明放暗不放;另一方面镇级对于下放的权力项目,面临着权限如何接、何时接,试点镇能否承接以及相关法律障碍等问题都需要妥善解决,而且害怕县级的权利下放只是一个形式场面,会造成权责不对等。此外,人员设置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镇级的业务量增多了,但是相应的人员设置上却没有多大的变化,有的部门更需要专业人才,但是镇级别的工作人员知识水平是有限的,这就造成了人员编制与承担的工作职能任务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

三、对策建议

通过剖析泰州市两个改革试点镇改革现状,由点及面,我们认为今后我国经济发达镇行政体制改革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类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经济发达镇要分类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不能一窝蜂的都采取行动,而是规划好一个整体框架,再结合渐进式的方式加以推进。此外,应加强事后追踪再调查,及时采取民众的意见,根据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

(二)事权和财权要对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若要把经济发达镇发展好,必须把财政作为基础,否则镇政府是寸步难行。过去,镇政府上交财政收入后,所留无几,再加上返还的不多,不足以支撑日常的开支,导致镇政府是“拆东墙补西墙”,经济一直搞不上来。因此,要建立完善的财政体系,如财政补贴、相关财税返还机制、转移支付资金等。当然,财政体系有了保障,事权也要与之对等,若事权与财权不配套,必定矛盾频出。因而,在抓财权改革的同时也要紧抓事权改革。

(三)科学规范、循序渐进地推进具体权项的下放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县级政府和镇政府要双向交流,科学规范、循序渐进地将权项下放到位。不论是县级政府还是镇政府要淡化本本主义和利益博弈的思想,从大局出发,互相协助做好相关下放的工作,从而实现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此外,改革中还要注重加强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从而满足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实际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叶中华,王楠,.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1.1.

第5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职能转变;行政干预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有了深刻转变,从微观转向宏观,从直接干预转向间接调控,从行政依赖转向法治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增强经济活力的发展要求相比,我国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还存在一定问题,亟待借助新一轮的政府改革实现根本的转变。

一、当前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经济资源的控制依然突出,市场垄断依然较多

一些市场领域的垄断程度依然较高,特别是竞争性领域也呈现不对称竞争局面。近期,经济学家魏杰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指出,当前政府经济职能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他特别强调政府基本垄断了四大资源:第一是货币资源;第二垄断了物资资源,石油、煤炭、电力基本垄断;第三,垄断了物流,像航空、运输、铁路都是政府的;第四是垄断了信息,从电信到邮政都被垄断。

(二)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干预从显性变为隐性

一些经济许可审批事项从表面上看随着行政审批的改革而取消,一些审批事项总量上看是减少的,但仔细观察,却是小项的归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审批事项和管制活动,被从经济管理部门下放或转交给其下设的事业单位或主管的行业协会,政府对市场和企业的干预控制从台前走向幕后。

(三)政府直接经济活动依然突出

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是正确的,但不少地方政府在推进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时,采取了政府在前台直接活动的形式,直接介入市场活动。以投资为代表的政府经济活动依然较多,不少地方政府热衷于大力招商引资,主要精力仍放在洽谈引进项目,争取税源等,这种行政化的经济行为仍比较严重。

(四)微观经济运行的行政干预过多

仅以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环节为例,像行政许可、申报审批、营业执照、标准设立、场所选定等管制繁多,一些投资活动或项目建设还要经过各级政府、跨部门(包括垂直机构)的层层审批,公文旅行、公章叠加等现象在一些地方仍然常见。如果加上经济领域其他环节的管制,市场主体面对的行政干预仍然较多。

(五)市场要素配置的行政化色彩依然较重

一些重要的市场要素在配置上并未按照市场机制运行,政府的行政控制或行政利益使这些资源的供给更倾向于政府自身和国有企业。以资本市场为例,中小企业、民营经济融资借贷困难,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惜贷,于是不得不向地下金融机构高息借贷,而政府、国有企业可以轻松地获得银行贷款,但资金使用效率极低。房地产市场上国资或国资背景的企业对价格不敏感的高价竞地,违背了市场运行规律,民营企业无法与其竞争,土地价格非正常抬高,一定程度上造成房地产调控更为困难。

二、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的困境和阻力

(一)部门特殊经济利益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经济的控制权力能够带来稀缺经济资源的分配和部门的直接利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管理权力带来的利益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因为政府掌控的无论是经济资源还是特殊政策的制定权,都可以通过市场和行政之间形成的落差让经济主体得利,同时让市场主体甚至是下级政府、行政部门产生依赖,政府自身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获得特殊利益,职能的转变势必遭遇部门的阻力。

(二)经济建设型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加快经济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它直接影响着地方各方面的建设进程、规模和质量,同时也关系着地方财政和政府队伍自身的收入福利,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中,经济建设的成绩事实上成为一个重要成分,出于任期立即见效、易于掌控等考虑,政府自然更倾向于动用自身掌握的丰富资源直接介入经济活动,近年来地方政府高涨的投资情结也就不足为奇。由此造成了一个经济建设型的政府,经济职能突出,直接介入微观经济活动过多,亟待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

(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利益关联

经济管理职能和其他政府职能一样,职能的转变必须简政放权,这就意味着一级政府、一个行政部门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经费等方面的变动,涉及到人事制度改革,从政府自身看,是一种深刻的利益调整与割舍,势必遭遇较强的阻力。

(四)地方保护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不断下放权限,伴随着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获得了较大的资源配置权和经济规划权,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和利益主体。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是开放的,其又面对其他地区产品的进入和对本地资源的争夺。由此,最简单地就是以行政手段代替经济手段,达到排他利己的效果,违背市场规律、价值规律的管制干预的行为频出,地方保护现象开始蔓延。在对项目和外资的竞争中,这种行政主导不懈代价的排外竞争同样突出。

三、进一步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建议

(一)科学准确定位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

从职能构成上看,经济职能在全部政府职能中的比例应继续降低,成为一种有限职能,而公共服务的社会建设的职能分量应加大。由此,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这两项纯粹的经济管理职能应该做精,做准。从职能定位上看,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目的应回归其经济本质,改变出于自身政绩考核等类似非经济非科学的目标导向,将政府经济管理目标定位于通过规范的制度安排,为市场主体创造重公平、有效率、有秩序、要素支撑完备的市场环境。

(二)紧密围绕改革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进行制度设计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变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部分,而行政体制改革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发展目标应服务和围绕于这一总目标来进行顶层设计。

(三)减少面向微观经济领域和企业的控制干预

以新一届政府大部制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和收费,减少贸易补贴,向市场放权、向企业放权、向社会放权。同时,规范整顿清理面向企业的检查、评优等各类活动,减少对企业的干扰。任何的经济管理行为依据法律进行,发挥经济法律的作用。

(四)促进政府经济管制职能的结构调整

适应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要求,调整政府经济职能的重心,将中央政府经济管理的重点集中在建立有序的市场、产权和市场法律体系,不再过多干涉市场主体的微观行为。经济领域中的各个行业管理部门,将主要力量集中于制定和组织实施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国家标准等方面。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宽进严管,理顺市场监管体制,整合执法监管力量,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

(五)同步推进“大部制”改革与职能转变

国务院的大部制改革已经启动,地方政府的改革也将相应启动,从中央政府的改革方案看,符合了十和2008年《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注意的是,要解决好大部制建立后内设职能部门的“统”与“分”问题,防止出现部门归并,行政运行程序依然复杂或分治的情况,要不仅重组机构,还要实现职能优化和职能行使方式的转变。

(六)破除各类垄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制定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加强执法,消除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出台更高层面的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破除阻力,使相关扶持落到实处。国有资本应发挥其优势,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转向回收周期长、竞争程度弱的基础和环境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基础领域技术研发、产品中试、技术创新奖励支持和信息化网络构建等领域。

(七)推进政企分开科学引导企业活动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将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的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运行功能分开。政府对国有企业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突出抓好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由企业自主决策管理。运用产业政策、税收、科技扶持奖励等方法激励企业投资、技术创新,运用市场和法律手段引导企业建立公平的工资机制,使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内部工资关系。

(八)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和发挥应有功能

第6篇

摘 要:在政府机构改革突出强调实行交通大部制的背景下,在构建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下,道路运政的多头行政,责权不清,道路运

>> 中国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思考与建议 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研究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程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 浅谈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文化职能视野下的文化体制改革 道路运输行政职能改革 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等 贯彻投资体制改革决定 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推进乡镇体制改革 论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推进工商职能转变全面深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选择分析 成才视野下的中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路径研究 财税体制改革对交通运输行业筹融资影响及对策研究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职能调整与转变的探讨 行政体制改革中的职能科学及其实现路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郑育林.《新世纪道路运政职能的转变》.《交通企业管理》.2000年第13卷.

[3]郝大鹏.《浅析我国道路运输管理职能转变的途径和方法》.《公路运输文摘》.2004年,第4期.

[4]翁垒.《转变道路运政管理职能的探讨》. 《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第13卷(第1期).

[5]张晶,董岩.《道路运政管理发展探索》.《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年,第6期.

作者简介:吴委哲(1989.04-),女,汉族,山东省滕州市人,长安大学2011级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李艺(1990.04-),女,汉族,湖南省邵阳市人,长安大学2011级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

第7篇

总体来看,我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然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结合审计工作实践,笔者就如何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提一点肤浅建议。

1、市级和县级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凸显。一方面,省财政直接与县财政挂钩后,市级财力弱化,迫于支出压力,市级政府便将主要财力放在如何增强中心城市实力、拓展中心城市功能、增加中心城市影响力上,减少了对县级财政的利益分配。另一方面,改革后,在收入分成、资金调度、争取上级转移支付等方面,市级和县级财政之间处于平等的竞争关系,是利益分配的直接挑战方。这种财政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将内耗政府公共资源,不利于提供跨区域公共产品和服务。

2、市本级下拨的专项补助资金无法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在传统的“省、市、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下,市本级下拨给区县的专项补助资金在市本级财政列“补助下级支出”科目,在县级财政列“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省级财政对县级财政直接下达收入计划、下拨财政资金、办理财政结算,而市本级财政与县级财政之间没有了资金拨付关系,致使市本级下拨的专项补助资金无法列入县级财政“上级补助收入”科目,未能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管理。

3、区县税收征管体制未做相应改革,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一些省份调整和下放了部分省级税收,基本上实现了税收属地入库。但由于省以下税收征管体制未相应改革,省地税直属局、市级国税直属分局和市级地税涉外分局的征管权限没有相应下放,导致各区县税收征收机关不减反增,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税收征管难度。

4、市级政府财权事权改革不配套,增加了县级财政负担。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省集中的财力越来越多,但行政事务权、行政审批权、人事权等没有实施同步改革,市本级各部门的宏观职能依旧覆盖全市,市级政府在有限的财权范围内仍然承担着诸多事权。市级政府出台各类财政配套政策,增加了县级财政负担。

1、健全财政配套改革措施。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进一步研究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措施,明确制定关于省财政与市、县财政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的指导意见,理顺省与市县、市与区县之间的财政关系,规范市级财政下拨专项补助资金流程。另一方面,省财政应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省政府及其财政主管部门应以强化基层财力保障能力、提高县级民生保障水平、均衡地区间财力差异为出发点,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力度,确保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重逐年提高,逐步减少和弥补县级财政支出的缺口,提高民主支出在政府性支出中的比重,保障各项民生政策的有效落实,促进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与此同时,规范市级人民政府出台配套政策行为,按照“谁出政策谁买单”的原则,不再增加县级财政配套压力。

2、完善行政配套改革制度。一是逐步推进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行政体制改革,以省、市、县各级政府的事权划分为核心,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切实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二是逐步实现行政管理权和财政管理权相一致,充分调动市县各级政府发展区域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有效缓解市级、县级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三是省政府各职能部门提高针对“省直管县”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建立专门面对直管县(市)的办事机构和工作机制,保持对市县的信息畅通。四是调整税收征管机构设置,理顺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相适应的税收征管体制,减少县级政府组织税收收入工作的协调难度。

3、实施审计配套监督机制。为确保对县级财政的有效监管,必须要建立健全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相适应的财政监督机制,实施审计配套监督。由省级审计机关组织建立针对省直管县财政的“定期轮审”制度,直接部署对县级财政的预算执行审计,并通过加强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的上下联动,形成多层次的审计监督,对省直管县的各级政府性资金实现有效监管。

4、增强省级宏观调控力度。为增强省级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必须要确保省级财政因调整财政体制集中的收入增量,主要用于均衡省内地区间财力差异,通过减免财政困难县市的体制上解、增加对财政困难县市的转移支付补助,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让新的财政管理体制真正提高县级经济活力,促进县级财力持续增强

第8篇

一、“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局限性

自“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带来了县级财政根本性的变化,理论界也充分肯定了财政省管县体制在经济发展中所体现的巨大成效,并公允地肯定了它的现实合理性,但与此同时,省管县财政体制也连锁显现出了一些其本质局限性。随着财政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继续扩大和向纵深推进,“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局限性与体制弊端就越发凸显。学术界也已多方面就“省管县财政体制”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和体制弊端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概括的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与行政体制不适应,导致市县摩擦增加

在省管县财政体制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不相适应这个观点上,学者们形成了广泛的共识。贠杰认为,要充分发挥“省管县”体制的作用仅凭借财政领域的改革是不够的。因为强化财政领域的“省管县”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果,但最终会与现行的“市管县”行政体制产生矛盾和冲突,会导致地级市政府和县级政府在事权与财权方面的分离,并直接影响财政领域“省管县”的功效。[2]所以,从财政体制与行政体制相结合的角度,全面推行“省管县”体制,将具有更深层次的实践意义。王福全等人认为,“三级政府,两级财政”这会造成行政体制与财政体制不配套,也就是体制摩擦问题。[3]政府管理的实践也证明,如果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财政的调节功能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因为财政系统毕竟是行政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它直接受到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和制约。如果仅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就不可避免地出现摩擦:一方面,市县在财政上平级了,而在行政上县级仍隶属于市级管辖,市级财权与事权明显不对称;另一方面,当市级对县(市)没有了财政拨款和管理权,市级在统筹“省管县”的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就大打折扣。

(二)不利中心城市发展,影响城市化的推进

从发达国家城市发展规划以及我国城市发展远景计划来看,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区域的发展至关重要。麻睿认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率只有40%左右,尚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期,“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影响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4]何显明认为,县域经济分散化的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模式客观上制约了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发挥。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中心城市的增长极具有生产、贸易、金融、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科研和决策中心等多种功能,能够通过对相关部门及周边地区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来促进其自身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在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付出的一个重要代价就是中心城市及其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功能发育滞后,无法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分层次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5]省管县财政体制在激励县级政府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同时,却制约了地级市的资源汲取能力,抑制了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对地市等中心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降低市级政府和财政的积极性

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下,市级财政的财政供养范围并没有改变,但是收入来源受到限制,收入渠道减少,给市级财政支出带来巨大压力。王金国认为,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使市级政府和财政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影响。省在取消市级财政体制的同时,相应取消了市级体制集中财力,但由于行政体制没有同步改革,除财政部门外,各市党政领导机构及部门单位仍在履行全市性事权,市级事权与财权不对称问题突出。这样市级财政必然会把财力更多的投向本级,帮扶直管县(市)发展的积极性将明显降低。在上级争取项目上,市级更多地要考虑市本级,易忽视直管县(市),特别是在项目的配套资金方面,能不配套的就不配套,能少给的就少给,可以不给的就不给,使得直管县(市)在项目的资金配套方面存在“缺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工程的实施进度,增加了县(市)级财政压力。[6]

(四)政府间财政竞争加剧,省府工作压力大

鲍晨辉认为,由于各个政府都是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其间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利益摩擦,上级政府希望将事权向下集中,而为了提高自身管理调控能力,又集中了本辖区内大部分的财政资金,下级政府为了应付这种局面,势必通过各种手段尽力推脱事权和滞留财政资金,这就形成了不同层级的政府间财政竞争。[7]县与县、县与市之间引发的竞争无疑给省政府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五)导致市场分割与跨区域公共产品提供的缺失

根据西方财政分权理论,财政层次的设立需要考虑到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规模效益和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机制问题。宋凤轩等人认为,“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导致了市场分割以及跨区域公共产品提供的缺失。“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权得到扩大,但政府定位模糊不清,加上约束软化,则出现了趋利化短期行为,导致为追逐政绩而侵蚀市场机制,从而加剧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危害区域经济的整合和发展。在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后,市级政府集中县财力的权力丧失,市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支出责任也将随之弱化,从而引发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缺位和区域性公共品供给短缺问题。[8]另外,各省对于扩权县发展业绩的考察往往看经济增长率,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可能导致县级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而忽视质量和效益。

二、“省管县行政体制”的可行性分析

针对“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局限性与体制弊端,开启“行政省直管县”改革大幕,实行减少行政层级改革就是大势所趋了。由此可见,建立扁平化的省直管县市的行政管理体制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和战略选择。理论界对省管县行政体制可行性分析的研究视角是多样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视角:

(一)省管县行政体制支撑理论的视角

庞明礼认为,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具备理论的支撑。他指出了三条理论依据:一是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动态匹配问题。一个组织的管理层级保持在一定合理的数量有利于信息的上下沟通,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从这个意义上看“省管县”有其合理的科学依据。层级少、幅度大的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符合当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二是官僚制的逆向效率悖论。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分权化改革,地方政府越来越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性的利益主体,要求上级政府的相关政策能够考虑其实际需要,然而我国高度集权的等级模式很难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其调整就是不可避免了。三是信息结构与信息效率。调整现有的“省—市—县—乡”多级模式,减少“市”一级参与者,减少省与县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以提高信息效率,减少信息传递过程失真,以此保证政令畅通的必然选择。[9]樊建飞、周俊俊则提出了另两条理论依据: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论。影响行政组织结构的最重要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体制,现代化的高速公路、铁路系统、因特网等先进便捷的设施使时空范围大大压缩,为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和扩大行政管理幅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城乡统筹发展决定论。城市是人口和资源高度集中的经济、社会空间。实行省管县行政体制,市、县平行管理则有利于城乡的资源平衡配置,实现均衡发展。[10]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只有市、县在体制上实现平等,才能从根本制度上实现发展机会的平等。

(二)省管县行政体制的优势以及积极效应的视角

省管县行政体制具有很多的优势。学者张占斌综合各种观点,将省管县体制的优势概括为四点:其一,有利于增强省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增强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和布局特色性。其二,有利于增强对省域经济利益关系的统筹协调和社会公平的把握,增强省级政府对省域城乡统筹协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三,有利于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清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通过实行城乡分治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其四,有利于通过减少行政层级的“扁平化”革命,增强政府政策信息传递的准确性、有效性和管理绩效。[11]王雪珍则概括了省管县行政体制的积极效应:一是有利于县级政府转变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更直接、更主动、更高效地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有效服务。二是审批环节减少和审批时间缩短,企业生产经营不受影响,为企业减少了相关费用,也为企业早日开拓市场赢得时间。三是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筹城乡均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12]

(三)省管县行政体制的技术可行性视角

史卫东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论证了省管县行政体制的技术可行性:一是交通运输条件的突破性发展,有利于压缩行政管理层级,扩大行政区域管理的幅度,为行政区划体制的结构性调整创造了条件。二是网络通讯技术的普遍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行政管理基础。网上办公、远程会议、虚拟机关的产生,打破了政府工作的时空界限,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从而使行政组织中的一些中间管理机构被撤销,形成行政组织结构形态的扁平化,这为我国政府机构改革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也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13]

(四)比较古今中外行政层级设置的视角

从世界范围看,包括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日本等国家在内,大部分国家地方政府层级的设置均实行二级或三级制。浦善新对世界上217个国家和地区的初步统计表明:地方不分政区的有13个,实行一级制的有53个,实行二级制的有92个,三级制的有51个,二级制与三级制合计为143个,占总数的65.9%,而实行四级及以上的只有8个,仅占3.7%。[14]同时,中国古代行政层级设置的数据表明,从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国家实行郡县二级制开始,到中华民国末期为止的2100年间,实三级制和虚三级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常见的地方行政建制模式。[15]

(五)“强县扩权”与“扩权强县”实证分析的视角

很多学者从实证视角分析了“强县扩权”与“扩权强县”这两种改革,阐述了省直管县体制的可行性。张占斌认为,近年来,浙江、湖北、广东、辽宁等省“强县扩权”的改革已收到了较好的功效。实践表明,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已不适合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省直管县具有可行性,应当是改革的发展方向。[16]何显明则基于浙江的个案研究认为,2008年浙江省的第五轮“扩权强县”改革致力于提高县级政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自主决策、科学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为县级政府全面履行职能提供制度保障。此轮改革朝着“省管县”行政体制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市、县脱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据初步匡算,扩权强县事项下放后,平均每年为浙江每个县(市)的老百姓节约费用1000万元。同时,实施“扩权强县”,为县级向省委、省政府的汇报以及加强同省级部门的联系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和联络平台,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向省直管县行政体制的转变。

三、“省管县行政体制”的路径选择

从“省管县财政体制”转向“省管县行政体制”会对政府的运行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从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建立扁平化政府、促进匀质型城市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维护基层组织合法权益、缩小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我国建立省直管县行政体制。因此,讨论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转变的可行性上,还必须深入到这种体制转变的具体思路和路径选择上。归纳理论界的观点,大体按照下述步骤展开:

(一)扩权强县

“扩权强县”是减少政府管理层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发挥基层政府创新积极性的必由之路,也是大势所趋。“扩权强县”的重点,首先就是把省、市两级的一些审批权下放到县,使县一级政府拥有更多的自主发展权,加速经济的发展。刘金发认为,“扩权强县”能进一步精简机构,优化行政层级、减少行政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行政效能。“扩权强县”也将加快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提升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统筹协调水平,探索政府辖区的最优规模,实现行政区划制度的变革。更重要地,“扩权强县”能够“富民强省、留利于县”,实现名义上的城乡合治向城市独立经营、乡村自我治理的转变。[18]实施“扩权强县”改革,是从省管县财政体制走向省管县行政体制的第一步,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有利于进一步调整理顺省、市、县三级政府的权责关系,探索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新模式;有利于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能,创新运作机制;有利于县级政府转变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更直接、更主动、近距离地为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省事、省时、省钱的有效服务。

(二)市县分治

“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市县分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省与市县,以及市与县之间的职责权限分工体系。何显明认为,“市县分治”首先是一种行政层级的改革,即以市县脱钩的方式,改革现有的市领导县的体制。实行“省管县”行政体制后,地级市不再领导县,演变为管辖市区及其郊区的城市型的行政建制,同县(包括县级市,下同)一道均为省政府管辖下的二级行政建制,其与县原有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变更为平等的伙伴关系。“市县分治”的核心是根据城乡分治的原则,对市县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实行分类管理,在此基础上建立省与市县,以及市与县之间的职责权限分工体系。实行市县分治的目的,是解除市县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使市县能够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通过辖区内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来确定市县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19]实行市县分治,这并不意味着撤销地级市,而只是要取消“市管县”的领导体制,地级市仍然保留,但不再领导县,市和县处于同一竞争平台。市县分治,有利于改变既有的城对乡的剥夺性体制、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我国行政层级体制的有效运作,能够发挥市、县各自的积极性。

(三)转变政府职能

“省管县”改革必然是一个渐进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职能能否实现彻底的转变,是“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能否取得实际成效的关键所在。何显明强调,[20]必须把转变政府职能的主题贯穿于“省管县”改革的始终。他认为在政府职能转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经济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效的情况下,“省管县”改革的绩效必将是有限的,充其量只能在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果政府间公共服务供责缺乏明确的分工,或者缺乏相应的财政体制支撑,公共服务的供给将会出现供给严重不足与严重过剩同时并存的局面。他认为,如何发挥省和市、县两级地方政府的优势,建立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分工体系,进而明确省和市县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是“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问题。周仁标认为,转变政府职能是实行省管县的关键。[21]要切实转变政府的职能,需要在解决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和错位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一要解决政府职能缺位的问题;二要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的问题;三要解决政府职能错位的问题。要依法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责权限,在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上,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四)调整省县规模

“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就是要减少一个中间管理层级,扩大省一级的管理幅度。但由于我国省级行政区划规模普遍偏大,辖县数目普遍过多,容易导致管理不善,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理论界认同调整省县规模的学者颇多。吴金群通过对我国26个省区的聚类研究认为,合理调整省县规模这项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渐进展开:一是适度增加直辖市数量。二是逐步划小面积过大省区,并对版图分布过于狭长的省区进行调整,逐步增加省级政府数量到50个左右。三是积极探索新的设市模式。除有条件地重启切块设市和整县改市外,积极探索县辖市体制,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四是渐进整合县级政区。一部分发达县(市)可以遵照相关条件升格为地级市,并划入周边个别县(市)作为市辖区;通过定量计算,适当合并规模过小的县(市),扩大县域管理规模;为给大中城市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部分与市联系紧密的郊县可调整为市辖区,或依然保留为“较大的市”下属的县。[22]黄德林、李珲认为增设直辖市也是划小省区,实现省直管县体制的重要的切实可行的途径。从政治因素考虑,适当增设直辖市,保持其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对于国家和跨地区的经济发展及政治上的安定将是十分有利的。[23]我国现有四个直辖市,数量明显偏少,而且布局不合理,除重庆外,都集中在沿海北部和中部,不利于全国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不符合中央所提出的西部发展战略。但理论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调整省县规模在现阶段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有的学者从政治稳定和特殊的国情论述了大规模重新划分和调整省级区划的不可行。还有的学者从共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认同感上分析这种重新布局的可能性不大。但从长期来看,要全面建立省直管县行政体制,调整省县规模应该是形势使然和大势所趋,只是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一刀切。

(五)扩展中心城市市辖区

我国的地级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已经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储备了一定的基础和实力,是连接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中坚力量。姚中杰认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实行地市合并以来,中心城市一般都经过了一次或几次扩容,即把周边的县整建制或其中的部分乡镇划为市辖区,变成市的一部分。未来的改革可以继续把就近的县改为市辖区,通过这个办法缩小管理幅度,给予市更大的缓冲余地,保障并预留其未来发展空间,发挥其已经具备或潜在的辐射带动力。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中应继续扩大中心城市规模以减少县的数量或为目前市管县范围的适度缩小,进一步培育市的发展潜力,向国际化、高水准的都市迈进;使省直管县(市)的幅度和市管县的管理幅度都适度。[24]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也认为,市的改革要合理扩大市辖区,保留市级只负责管理城市自己本身。[25]为此,在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中,应以“市县分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都市化战略或者说中心城市战略,及时、合理扩展中心城市市辖区,从而将中心城市培育成为支撑“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刺激社会总体消费需求。

第9篇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核心;重点;政府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都较为迅猛,在此现状下,企业的发展对于行政管理体制的运行,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为我国当前发展中必经的路途。我国政府部门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基于此背景,针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进行简要的剖析研究,以期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提供参考。

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经贸文化等方面发展都较为良好,其中政治体制的发展,也获得了较多的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民众对于参政议政的热度也逐渐提升。在此现状下,笔者针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具体涉及的分析方向为:社会体制发展的必经之路、有助于政治理念落实和提升政府公信力。

1.1社会体制发展的必经之路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政治团体的形成,乃至最终国家的形成。其中政治体制则为主要的核心问题,政治体制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并且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国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行政体制的改革需求也逐渐增大。在此背景下分析,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社会体制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政党对国家的治理,并且能够提升民主政治的发展,有效地改善了民众对行政体制发展的认知。

1.2有助于政治理念落实

政治体制在发展的过程中,由若干政治团体组成。行政管理体制则是政治体制发展的具体表现,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的现状,对于政治体制的发展影响重大。当前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整体的发展态势较为稳定。政府针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有助于政治团体政治理念的落实。促进民众对于政治团体执政理念的明确,加强政治团体在后期发展中的基层力量。并且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治团体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快速了解民众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需求,并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和改善。

1.3提升政府公信力

当前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其根本原因为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出现了滞后性,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国家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民众的稳定性,对于国家的发展以及政党的发展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前在我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过程中,政府针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能够有效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明确政府执政中对于问题的反馈。

2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政治体制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此背景下,我国各政治团体的发展现状较为稳定。国家整体的经济各领域发展也较为良好,当前政府部门为了保障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发展的同步进行,针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化改革,在此过程中整体的改革现状较为良好。但在细节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人治大于法治”现象严重、行政管理内容较多、市场经济改革不彻底等。

2.1“人治大于法治”现象严重

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人治管理诞生较早。例如皇权制度,皇权制度在封建社会时期,对于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统治有着良好的保障作用。究其根本,可以看作人治管理现状。但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治管理已不能适应国家的发展现状。因此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以法治推进社会的管理以及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当前主要的治理背景也为法治管理。但由于国情历史发展背景,以及我国当前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对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2行政管理内容较多

行政管理体制的推行,主要目的是确保基层社会发展的合法性、安全性和统一性。在此背景下,当前我国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之一为行政管理内容较多。行政管理内容较多,造成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于行政管理的要求极高。一旦出现策略性问题,即可造成较大的影响。并且当前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部分行政管理内容较为广泛,执行准则与法律规定出现冲突,具体体现为地方政府规定与法律规定冲突等现象。此类现状的出现,对于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3市场经济改革不彻底

我国当前在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整体的改革现状较为良好。但在市场化经济的改革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当前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和政社不分的现象还较为严重。此类现状下,导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并且相继出现了更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并且使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了较多的风险问题。此类问题最终导致我国企业在对外竞争中,以及市场扩张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3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核心与重点

当前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改革效果,以及改革手段都较为良好。为我国后期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此类现状,针对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与重点,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其中具体分析方向为:转变政府管理理念、优化行政管理体系、积极落实权力下放、注重深化民主政治的发展、明确法治管理的权威性、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和注重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公开化。

3.1转变政府管理理念

随着当前科技的发展,信息全球化越来越快。在此背景下,各类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政治信息则是主要的信息类型之一。因此民众对于政治信息的敏感度,以及政治体制发展现状,具备了一定的自我分辨能力。基于此背景,政府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转变政府的管理理念。由传统的管理理念转变为服务理念,以此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增强民众对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感受,转变政府形象,促进国民实力的整体提升。

3.2优化行政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凸显的问题之一是行政管理体制管理内容较多,并且审批程序复杂。此类现状下,虽保障了政府部门管理的权威性,但对于经济发展的效率性,以及当前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类现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行政管理体系的优化,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行政管理内容,针对部分管理内容,以行业约束的方式,替代行政管理模式。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发展的进程。

3.3积极落实权力下放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其核心与重点的改革内容之一为行政权力的下放。行政权力的下放能够一定程度促进市场发展的进程。当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政策推行进度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权力下放现状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上级政府机构应定期针对基层政府部门的执行状况,进行抽查巡检。严肃处理基层政府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违规现象,以此确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效果。

3.4注重深化民主政治的发展

政治在发展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基层政治的发展,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重点问题之一为民主政治发展现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落实改革效果,发挥改革的作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更注重深化民主政治的发展,强调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性,明确政治民主化发展的根本目的,以此促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政治体制的良好发展。

3.5明确法治管理的权威性

“人治大于法治”为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此类问题的出现,使得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在发展的过程中,针对具体事物的执行落实程度较好,但在权力下放和优化行政结构的发展中,还存在了较多的问题。针对此类现状,政府纪检部门应严格进行审查和管理,严肃处理政府干部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违规现象,明确依法治国的决心,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明确依法治国的权威性。

3.6加强反腐倡廉工作腐败问题

为政党发展中主要凸显的问题之一,当前我国执政党在发展的过程中,腐败现象也大量出现,此类现象也成为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阻碍因素。针对此类现象我国政府也开展了大量的反腐倡廉工作,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背景下,为了良好地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以此提升政党的外在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推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3.7注重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公开化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发展的过程中,政务公开为主要的内容之一。因此当前在落实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机构应注重政务公开现状的落实。针对重大事项的处理结果,以及公开性政策的执行准则等内容,进行公开化、透明化。以此提升政府执政过程中的廉洁性,改善政府外在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

4结语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在改革的过程中,整体落实的效果较为良好。但在部分细节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类现状,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应朝着转变政府管理理念、优化行政管理体系、积极落实权力下放、注重深化民主政治的发展、明确法治管理的权威性、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和注重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公开化等方向进行发展,以期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岳丽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5(4):114-115.

[2]高杰.针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进行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6):219.

[3]罗辉.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7X):19.

第10篇

党的十报告强调了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为目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1]报告对加强综合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政府应进一步推进部门体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近年来,在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定位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影响和制约和谐西安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所以迫切地需要依靠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来促进西安和谐社会建设。

一、西安城市综合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安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现阶段城市基础公共服务管理还是存在矛盾,基础设施现状和公用事业的发展还落后于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因此,经济发展与高速的城市化之间的差距加重了城市综合管理的压力,给政府管理带来很多问题。部分网友总结出西安市“十大顽疾”和“火车站十大乱象”,被称为西安“双十乱”。2010年8月10日,西安市市委、市政府召开集中整治“双十乱”现象动员大会,拉开西安市集中整治“双十乱”的序幕。“双十乱”已经成为西安市的“牛皮癣”,严重影响了西安市的形象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占道经营、疯狂渣土车等都是城市管理中呈现的问题。

以新城区为例,每周开展2次集中整治,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非法占道早市进行了取缔,先后取缔了非法占道早市2处,东一路、长乐西路、西京医院、康复路等地区出店经营28家,暂扣三轮车15辆,手推车7辆,非法机动车11辆。同时,加强建筑工地和渣土车管理,全区9个出土工地8个已安装自动冲洗设备、4个已安装监控设施,并投入使用,另外,5个建筑工地的监控设备正在安装之中。对全区的3家清运企业资质重新审定后,对所有渣土车及驾驶员按照“一车一档、一人一档”的要求建档造册,建立车辆档案402辆,驾驶员档案430人,加强夜间检查查处各类渣土车交通违法行为595例,扣查渣土车28辆。

二、西安城市综合管理存在的问题

1. 职能范围不清

以渣土车为例,在2011年底引起了广大西安市民和市政府的关注,从西安市2011年媒体报道统计数据来看,就有51人因拉土车违规违章营运而不幸遇难。渣土车如此疯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拉土车的运营资质需经由西安市园林部门审批,而渣土清运是由城管部门管理,车辆违章是交通部门监管,权责分散是导致渣土车问题难以根除的根源。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城管执法处于城市治理的末端,直接面对的是繁杂的社会矛盾,承担的是政府执法职能中最艰难的部分,也是社会矛盾的综合聚焦点。”[2]因此,积极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工作,对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政府权责、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正式消息宣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西安“打包”获批的一系列政策十分引人注目,包括国家统筹科技资源示范基地、综合保税区、增开大量国际航线、国家加大对大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投资引导等。同时,国务院批复并赋予西安一个全新的定位:国际化大都市。对于西安而言,这可能是城市扩大区域影响力的新动力,西安迫切需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才能把握这次机遇获得有效的长足发展。

2.相关机构间协调机制不顺畅

城管执法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大都是从其他机构分离出来的,这就产生了同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的问题,协调、配合不好就会影响城管执法的工作效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优势也难以显现。城管作为主体执法机关与其他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存在普遍的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指导、监督工作不协调等问题。如工地夜间持续施工造成噪音扰民问题,城管执法人员接到市民投诉后到达现场,发现施工方持有夜间施工许可证,建委作为发证机构与城管执法机关未及时进行信息共享所致。有的部门虽然表面配合,实际上是面和心不和,采用的方式是找各种借口不配合工作。更多的时候是问题出现后相互推卸责任。形成有利大家争、无利都不管的局面。如城市道路保洁,执法局承担着渣土运输车辆的沿途洒落泥土的处罚权工作,环卫处承担着道路的保洁工作。一旦出现道路污染,环卫处说执法局没有对违规车辆进行处罚或处罚力度不大,导致渣土运输车招摇过市、目无法规,沿途随意洒落泥土,破坏道路卫生。执法局却怪环卫处清扫泥土不及时,保洁不到位,从而影响市容市貌。部门之间的权力相争各有各的依据,结果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加上市委、市政府没有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使得部门权力相争难以协调。

三、西安城市综合管理改革途径探究

加强西安城市综合管理就是要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为目标;响应十的号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府自身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能力,优化城市综合资源;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政府应加大力度,大力推进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改革步伐。

1.坚持依法行政

行政管理如果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对法律的充分尊重,没有建立在法律之上的社会程序,就不能有良好的治理。鼓励西安市民广泛参与公共治理,推动城市与社会、政府与公众的互动,实现公共关系的理性化,最终实现和谐西安。“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依法治国的关键。”[3]按照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并结合西安市城市综合管理的实际,在新形势下城市管理人员必须树立依法行政的科学发展观念。

2.坚持以人为本

人的因素决定着组织的成败,城市是由人组成的,以人为中心的改革,就是改革行政人员的知识、技能素质。促进行政人员的全面发展将会成为西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特别是改革行政人员的服务态度、行为以及群体的行为,以便达到提高行政效能的目的。大力构建和谐西安,就应以满足市民的物质精神需求作为和谐发展的首要目标,提高西安市民生活质量,保障市民的各项权益,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全民。

3. 转变政府管理理念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这为西安政府行政改革提供了指导要求及改革方向。以市民为本位,转变政府管理理念,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政府服务宗旨。

4.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

指出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转变,现实生活中社会不公正现象日趋严重,公共服务失衡严重,导致负面效应的产生,为构建和谐西安,西安市政府应以公共管理部门为核心,完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在基层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应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尽可能地保障市民享有同样的权益。政府应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市民人人享有公平公正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将政府的机构改革与公共服务产品优化结合起来,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为市民提供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产品。

5. 调整政府权限

政府对社会事务治理,是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互动的过程。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健全政府职责体系,规范垂直管理关系,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西安市推动事业单位改革,给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力的支持,确保公共服务的高效,同时推动发展,促进西安和谐。

6. 完善西安市政府公共服务运行体系

加大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必将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西安市政府在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矛盾和问题,各个执法主管部门要把握住与市民经济、社会及生活权益相关的,易出现不公正的重点、难点问题,敢于面对问题,实在解决问题,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西安。

7. 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

构建和谐西安、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管理能力的关键点是,民主决策制度不断完善,社区职能扩大化,社区在政府日常公共服务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社区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日益成为西安市政府民主自治、综合管理的一个重要载体。改善和完善社区民主监督体制,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科学民主决策、执行顺畅、监督有力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政府可将部分公共服务职能交予社区承担,社区居民间互相了解,积极参与管理,优化社区资源,化解社区内部矛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幸福感与归属感。

十报告指出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经济繁荣是西安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条件,我们要以经济的长足发展做为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就有强力的支撑。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要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为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报告摘选)[J].天津科技,2013,40(1)

[2]马怀德、车克欣.北京市城管综合行政执法的发展困境及解决思路[J].行政法学研究,2008, (2)

[3]曹现强、王佃利.行政管理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

作者简介:

第11篇

[关键词]省管县 财政体制 改革

一、背景

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为了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发展县域经济,开始推行县级财政省级直管制,来充分提高财政工作的效率,保证财政资金的及时到位。就山东而言,自2009年起我省开始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试点改革,将包括商河、莱阳、高青、安丘、惠民在内的20个县或县级市纳入本次改革试点的范围内,并已开始逐步实施。

相对于传统的市管县,省管县是指省级财政跨过市一级财政,在政府间收支划分、转移支付、资金往来、预决算、年终结算等方面直接面对县级财政开展相关业务的一种财政管理形态。这种财政管理形态可以充分解决以往市一级对县级干涉过多,对其省级拨付资金进行部分截留,县级对其自身经济发展没有发言权的弊端。除此之外,还可节约大量的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率,有效的解决了信息失真发生的可能性。

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具体优势

1.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施后,由于市一级中间环节的取消,省级财政可以直接结算至县,实现了市级与县级财政主体地位的平等化,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市一级对省级财政资金的截留,而通过省级与县级的直接交流和对话,可充分增强省级对县级财政的调控能力,有效避免了由于存在中间环节所导致的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以山东为例,由于第一批所试点的20个县(县级市)大都属于经济不发达的县域,有些甚至为贫困县,本次试点改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即为财政资金的拨付。

2.有利于“三农”事业的发展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在财政方面对公共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其目的就是从体制上解决县级财政资源不足的问题,使其可以集中财力发展县域经济以及各种社会事业,提高乡镇居民、农民的人均收入。由于县级所直接面对的为基层乡镇和农村,农业问题的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都需县级财政直接予以解决,因此从这一点上看其意义重大。在改革后,县级财政可以有足够的资金投向上述领域,极大的推动了三农问题的

解决。

3.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了充分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必须对其县域经济进行重点扶持,通过更多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的投入,来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城乡稳定。在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省级可通过对其财政的综合调控,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来将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资金和政策给予充分落实,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软件环境。就县级而言,其可以充分利用发展空间扩大,权力使用灵活,财政资金充裕这一良好机遇,推进自身县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向上发展。

三、省管县体制改革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国内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施的具体模式来看,可具体分为三类,一为全面放权模式,即省财政将原来隶属于市一级的大部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至县级,其以浙江为代表;二为区别对待模式,即改革的对象主要为省内经济不发达县,通过对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补助力度来扶持其发展,其以山东为代表;三为稳妥渐进模式,即由省市先共同对县级财政进行管理,再予以逐步放权,其以吉林为代表。虽然这些省市在其改革初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同时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主要如下:

1.行政与财政管理体制的矛盾

从目前来看,已实施改革的各省市所遭遇的首要问题即为行政与财政体制存在着固有矛盾,这是由于财政在实行省管县后,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却没有随之予以改革,依然按照省管市、市管县这一传统体制来予以管理,因此使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实施省管县后的县或县级市的行政权、审批权、人事权和其他行政管理依然由市级来进行管理,明显超出了其财权所能承受的范围,形成了市级财权与其事权不对称的现象,这种财权的架空将必然会为今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留下隐患。

2.市级财政管理的积极性下降

在实施省管县后,市一级不再具有对其改革县或县级市财政的重要管理权,因此其职能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主要以监督检查、报表汇总以及业务指导为主。由于这些职能仅属于财政管理的一般权限,不具有硬性约束的效力,因此其必然会影响市一级实施管理的积极性,后者不会再对省级所出台的对县级增支政策和项目资金予以相应的配套。此外,省管县的实施还会使市一级财政工作的重心予以转移,其极有可能不会再加大对县级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从而也影响了县级其他工作的相应开展。

3.省级财政管理总体压力加大

以山东为例,在实施省管县前,省级财政直接管理的只有十七个地市,而在此次改革实施后,省级财政直接管理的范围将扩大至三十七个,除了原有的地市之外,还增添了二十个直接管理的县(县级市)。由此可见,省管县必然会使省级财政管理的压力加大,这不仅表现在财政工作的强度和难度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现有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上。目前县级政府所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县乡财政困难,而省管县的实施虽然可以初步缓和这一矛盾,但更重要的是中后期的持续拨付,这无疑又给省级财政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省管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的改革建议

1.统一行政与财政管理体制

在实施省管县后,省、市、县三级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要予以相应明确,并努力将地市级财政的主要职能转移至保证该区域公共职能发挥、为其辖区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上,实现市、县两级行政职权的合理划分。对于县级与财政相关的行政管理权限,市级应逐步予以退出,而对于包括县级在内的全市的社会公共事业,依然需要在市、县两级共同予以分担,且市一级还要加大对其的投入力度。此外,市级还应负责对县级财政工作的执行质量及力度进行监督检查,这也是对省级财政予以协助的表现。

2.充分理顺市、县两级关系

改革后,市级依然要加大对县级财政工作的支持力度,对县级经济发展进行扶持,努力使此次改革的效果落到实处。虽然原由市级财政负责的对县级进行财政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各项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助、贷款资金管理等转由省级财政负责,但是市级财政依然需要对县级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政策和制度以及综合性工作进行管理,依然需要发挥其在调查研究、决策、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长期来看,由于市级仍然是县级的领导机关,因此上述职责的履行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

3.积极完善省以下分税制度

由于在省管县后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有所变化,因此必须以政府职能、税基流动性、财政需要、受益范围等为依据,对省、市、县三级税收进行重新设置,以合理平衡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为此,首先应将税基较广、流动性不大、收入稳定和有利于征管的税种作为县级财政的主体税种,以改变目前县级没有主体税种的不利局面。其次,对于省、市、县之间的共享税,应通过省级财政根据各级政府财力状况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分享比例,再予以合理划分,在必要时还应向市、县两级予以倾斜。

参考文献:

[1]罗 彬 张红珍: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J]. 德州学院学报,2010(01)

[2]李继红:关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 .[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2)

第12篇

第一,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行政管理的体制与当前经济形势的联系十分密切。我国的经济体制不够完善,并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都不尽相同,相比于其他发达的欧美国家,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在社会矛盾逐渐得到凸显的今天,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仍然是当前行政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做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是打造具有特色化、民主、法制化、创新化政府行政服务的关键。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对行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并且逐渐体现出我国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政策出台,使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并且为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铺垫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新的经济形势下,政府的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对宏观调控能力进行提高,并且构建统一、开放化的市场体系成为了当前的工作重点需求。通过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可以更好地实现政府的管理创新,并且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行发挥,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创新推动力。

第三,行政管理改革对于实现创新、特色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和原则,并且与其他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进行配套。当前国内外形势较为复杂,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也要与之进行更好的适应,并且坚持正确的理论方针,不断地开拓进取,为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提供良好的基础,更好地突出行政体制改革的特色性与创新性。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核心与重点

第一,明确思想。在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要明确思想,并且关注核心问题。行政体制的改革,要将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社分开作为工作的核心内容,充分地将市场调节机制的优势进行发挥。各级政府要树立相应的责任思想,对于自身的审批过程进行改革,规范政府权力。不同部门和岗位要确立不同的权责,并且给予企业充分的自主决定空间,让社会组织自身的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和实现。

第二,加强宏观调控。在开展宏观调控的过程中,要对于调控的体系和机制进行不断的调整,对宏观调控的效果进行有效的强化。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政治的阶段,农业化、农业化与城镇化逐渐推进,并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面对快速增长的经济形势,要对当前人口问题、就业问题、环境问题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以提高经济发展稳定性为目标,制定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将稳定经济、就业增长,促进从而对于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平衡经济发展。

第三,确定政府职能范围和改革目标。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对于改革目标进行确立,并且将构建社会主义公共行政体制,作为整体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改革过程汇总,要对于制度、机制以及体制等多方面进行统一的创新和发展。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应该实现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杨、监督有力。市场经济环境下,行政体制的改革要不断的完善,并且真正地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凸显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服务性与公正性的特点。

第四,行政管理内容的确定。在公共管理职能的确定上,要对于公共的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并且关注优势的公共领域,集中精力针对于当前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公共医疗、公共教育、社会保障以及公共科技等)进行服务。在行政权利体制的确定上,要保证相关权力行为的约束力度。行政管理机制的改革,必须要对于人民、法律以及立法机构进行负责。在公共组织体系的构建上,要将政府的执行职能与决策职能进行分离,进而提高公共组织体系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在公共治理结构的创新上,要实现公共服务补给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并且采取分权化和自治化的权力结构模型,落实基层、地方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另外,在公共效能管理上,要对于公共行政管理活动进行关注,对于服务流程进行不断的完善,充分地落实政务公开化的要求,保证行政活动符合经济性、效能性的原则,提高行政服务的质量。

第五,管理机制的创新。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是为了实现政府职能的改变和效能的提高,从而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在管理机制创新上,要关注政务公开的落实,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度。在改革过程中,也要对于决策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且落实相关责任,提高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政府还要提高法制建设水平,落实依法行政,并且推进电子政务,调整和再造政府管理流程。对于公共危机管理上,要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改进和完善当前危机管理制度。与此同时,政府还要积极推进绩效管理制度的落实,设立政府管理质量奖,并且行政问责制度,提高行政监督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