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4 03:33: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兴趣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作者:徐海媛单位:呼和浩特市少年宫
在色彩教学基础上若辅以图谱,就更加相得益彰。如激昂的情感图谱,恬静、平和的图谱,浪漫、抒情的图谱,等等。通过色彩教学、图谱教学,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可以培养儿童学琴兴趣,不为枯燥的基础技术训练困扰,而将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创造上,有利于儿童从学习的起始阶段就养成音乐技术学习与艺术学习同步并进的良好习惯。
用“音画同步”教学激趣
改变过去单纯从听觉上学习音乐知识的传统,实践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利用多媒体电脑进行钢琴教学已成为必然趋势。将相关知识、图片、动画、音响等视听素材,制成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儿童参与到表观的意境中,开拓儿童的音乐视野。例如制作色彩鲜艳、情节夸张的动画场面,让幼儿感受从地下到地上,从天空到海洋,五彩缤纷、充满朝气的流动的音乐线条。让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对音乐的感受力,激发儿童学琴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在体验活动中争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体验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它有一个实践、感觉、比较、内化的过程,而“比较”则是这个过程的重要方法和原则。据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案,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巧妙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使他们学得主动,学得开心,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和获得知识后的满足,积累起学习钢琴的兴趣。例如,我在教授《简易汤普森》中的《火车》一曲时,首先问学生见过火车没有,想一想,停着的火车是怎样启动、行走、开出站台和逐渐远去的。然后弹奏这首乐曲,问他们这个声音是否很像开出的火车。之后让他们分小节理解。一、二小节是一列火车,汽笛长鸣表示火车准备开动;三、四小节表示火车启动;五、六小节表示火车由慢到快地行驶着,离开了站台;七、八小节声音由强而弱,表示火车逐渐远去。你们可以到琴上来试试,看谁能弹出火车从静到动、从近到远的声音。学生们积极参与,公平竞争,相互评比,从而评出学问,评出体会,争出兴趣。这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专心致志,情绪高涨。
在实践的个性发挥中延趣
大幕拉开,亮丽的舞台上,神采飞扬的小演员们与辉煌的灯光交相辉映。在稚嫩的小手下优美的旋律扑面而来,这一刻,坐在台下的家长们、老师们都显得非常激动。舞台上,孩子们正在展现出他们生命中最精彩的部分,流淌出他们心中丰富的音乐线条。这一描述展示了舞台实践对于孩子、家长、老师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机会、提供舞台,使学生们通过舞台实践,提高心理素质,张扬个性,激发音乐感受力;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获得练琴的持久的动力,调动其继续求知的欲望和兴趣。这是儿童钢琴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讲好开头,引起“注意”。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课一开始学生就注意听讲,他们就有可能连续认真地听下去。否则,他们的注意就不易稳定,掌握的知识也不全面,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怎样讲好开头呢?
教师对教材应有十分准确的把握,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可以通过讲与本节课有关的故事、成语导入新课;或在课的开头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造成悬念等。同时,教师还要仪表端庄、亲切和蔼、自信心十足。课堂教学语言要生动、条理清楚,并联系实际讲好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意义,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教师走进教室时精神倦怠,讲话有气无力,没有条理,就不难想象学生的状况会怎样,整体教学必然要受影响。
二、多给学生议、练的时间,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学过程是“读、讲、议、练”的过程。对说教篇幅较多、道理好懂的教材,要精讲。要多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议、练的时间。例如,讲初中的《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课时,可出这样的议题让学生讨论:“中学生在爱人民方面有哪些值得称赞的表现?还有哪些不足?应怎样热爱人民?”学生在议论过程中畅所欲言、精神放松、兴趣盎然,既理解了课文,又提高了思想认识。如果教师一直“满堂灌”,学生一定会困倦,收不到好的效果。
三、运用恰当有趣的比喻等方法激发兴趣。
政治课教学可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有趣的比喻、精彩的名言、简短的故事等,突破难点、激发兴趣。
例如,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抽象难懂的哲学观点时,如果教师只空洞地讲述理论,学生难以理解,又会觉得枯燥。我在讲这一问题时,引用了一个故事:有一员外家有四位女婿,分别是文人、做官的、经商的、种田的有一天,他们在员外家同桌饮酒时,天空下起了鹅毛大雪,他们便望雪兴叹对起诗来。身分不同的人作出了不同的诗句。之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①为什么他们对下雪的认识不一样?②他们的不同身份,各自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谁决定谁?学生通过思考、回答,明白了道理,而且记忆持久。
四、政治课教学要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关心的问题,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学生会有哪些想法或疑问,讲课时予以解答。例如,讲“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客观规律决定的”这一观点时,考虑到学生可能会提出“为什么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这样的问题,我便在课堂上对这一问题给予解释,说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曲折性、必然性,排除了学生的疑问,树立了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相反,如果不排除学生的疑问,学生就难以接受教材的观点,甚至认为教材内容与实际不符,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当前,中学生思想活跃,对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心,教师应针对这一情况实事求是地解答学生的问题。我在讲“社会发展史”这部分内容时,有学生问:“地球能毁灭吗?”我没有认为学生的问题和教学无关不该问,而是给学生以鼓励,并解答了问题,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可以说是换汤不换药,虽然使用新课程进行教学,但是教学方式和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没有太多区别,虽然形式上有变化,但是实质上并没有发挥新课程应有的作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是多采用灌输式教育的方式,先学习每个单元的新单词,再对阅读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得到体现。大部分学生习惯了被动式的学习,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不强。虽然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很多教师也采取了一些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尝试着运用一些手段来引导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方法,从表面上看,教师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兴趣,但其实还是学生被动的参与。学生更多做的是老师希望的和家长要求自己做的,缺乏对学习的热情。目前我国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相对滞后,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学。有的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但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比较少。教师的教学过程枯燥单一,教学用具基本上还是黑板、粉笔和课本。以教师的讲课为主,教学过程死板僵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没有把兴趣教学落到实处。
二、兴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措施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包容、和谐、民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具有生态性的课堂氛围。如果教师非常注重自己的权威,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包容、体谅他们,会造成师生的关系紧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与教师平等相处,教师能保留自己的自尊。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初中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民主平等的,教师可以给予成绩落后的学生以关怀,鼓励他们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与责备。初中阶段的学生“亲师感”很强,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了好感,就会对老师教的课程感兴趣并且特别重视,愿意花功夫学习这门课程,相反,如果教师不关心学生或者过多地责备学生,会让学生感觉自尊心受伤,对老师产生反感,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和自卑的心理,从心底抗拒老师,就不愿意学习老师教的课程或者故意跟老师对着干。因此,要让学生喜欢英语,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就要让学生喜欢教英语的老师。教师要摒弃过去的传统思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教学成为生命体之间的共同成长、平等对话过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其勇敢质疑。这样,学生和教师之间才能形成真正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会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包容、和谐、民主,同时受到教师的鼓舞和激励,从而增加对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和谐友好、生机勃勃,呈现教师愿意教、学生积极学的效果。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老师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育,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给学生创新的空间,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留下创新的空间。转变分数至上的观念,将学习的中心转移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上。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老师、课本,有自己的思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培养学生的敢说敢问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有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师发问。让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让观察力更加敏锐,学会通过不同的视角发现问题,学会举一反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改变教学方法,转变教师观念。初中英语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明白学生主动学习才是其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英语是一种交际性的语言,英语学科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英语知识,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从而具备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显得特别重要。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角,通常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是老师教、学生学,造成了学生接受知识、学习英语的方式单一。这种学习方式太被动,容易让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和兴趣,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作为英语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台阶式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问题启发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这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阶梯式的问题,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让学生一步一步深入下去。阶梯式的问题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课堂学生练习主体化。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初中英语兴趣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对学生在练习里面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让学生从练习中收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④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学习的能力。任何有效的学习都离不开反思,反思具有总结性、补救性、反馈性的特点。学会一种语言不仅仅是学会某些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要学会如何进行独立学习。这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外语学习能力的自我评价是初中英语兴趣教学的重要环节。
4.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兴趣教学。
合作学习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之间智慧火花的迸发及思想的撞击,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情感沟通,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学会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学会。提高学生的合作参与能力、自学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合作学习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更加关心同伴的英语学习情况。共同分担学习任务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热情,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信心、人际关系、自控能力等。但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同时要注意:合作学习在形式上首先要有正确的分组,教师可以采取按座位进行分组和按学习任务进行分组组合两种形式。其次,教师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倾听的习惯、思考的习惯、敢于质疑的习惯、用于发言的习惯,等等,这些好习惯可以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更佳。最后,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虽然合作学习很重要,但是合作学习也要建立在个人努力的基础上。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再和小组伙伴进行合作、交流。
5.采用竞争机制,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都有荣誉感,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在英语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竞争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并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积极学、愿意学。通过与小伙伴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得更加积极,并从中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从而产生对英语学科的强烈兴趣。
三、结语
强调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培养,强调初步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强调“在英语分为正规教学和非正规教学两种形式,正规教学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英语学习以集中学习为主,非正规教学是寓英语教学于一日活动之中,以随机教学、个别教学、自立学习为主使用中习得语言,而不是学习语言”。
注重教学活动过程中趣味学习、自立学习,使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水平。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一意的多种表达,让孩子口语交流时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就如,“再见”--by-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tomorrow。
另外,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凡是能用英语与孩子交流的,就尽可能地运用。幼儿在情景中学英语容易理解其义,便于记忆和积极使用。孩子又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情景教学成了我们惯用的手段。在集体的情景教学中我们通过歌曲法、游戏法,让孩子学的轻松、愉快。
此外,我们拓宽了原来集体教学中模拟的语言情景,丰富在现实情景中直接学习,力求教无痕迹。我们不拘泥于孩子的集体活动中集体教学,而在孩子来园的一日活动中,在他们的生活、游戏、运动时直接穿插。
孩子学习、运用会相互影响,会互相模仿,我们可以让他们相互学习。这样,我们从单一集体教学形式向多样化教学形式的转变,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向个体需求的差异性转变,允许孩子接受、使用英语的差异性发展,好处在于集体学习中,领悟和接受力慢的孩子没有任何压力,教师的教学也能进行个别辅导。如:我们在孩子的早操音乐、体育锻炼中都用英语口令,让孩子在教师的肢体语言中直接了解其意,而后让能说的开口跟读、使用,由于每天重复,英语口令掌握早晚差异的存在不造成对某些孩子的消极影响。
区角活动中我们还结合单词的巩固与丰富开设英语角。在阅读图书活动中,不管是不是英语图书,都可结合画页上的内容,补充单词、短句的学习,对孩子的发音辅导也更有实效,因为反馈快。 双语教学同步发展。幼儿园注重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提供创设纯英语环境氛围。使常规教学英语化、英语教学游戏化,并利用情景教学,通过图片、实物、歌曲、故事、动画、儿歌、木偶表演、肢体语言等教学方式,帮助幼儿积累词汇,大大提高了本园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每位幼儿均能用简单的英语相应打招呼、问候等,进而提高了幼儿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各种形式的英语儿歌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加以实施。英语儿歌教学实质上是教师为发展学前儿童的英语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幼儿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发展听说的能力。在英语儿歌的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指的是情和境的统一体,情代表人及其所有行为、心理,境则强调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自然性。情与境的结合使幼儿处于一种宽松、自由且贴近幼儿生活的氛围中。情境教学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新的英语儿歌通过情境进行教学和操练,幼儿在情境中兴趣高、理解快、记得牢。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是要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幼儿能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并学会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设情境。
首先是利用自然环境,创设游戏情境。丰富多彩的自然界是幼儿学习英语儿歌的活“教材”,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游鱼爬虫、高山流水、日出日落等美丽景色都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孩子们在观察的过程中利用自然界中的素材来学习英语儿歌。例如,教授英语儿歌《buttefly》:“butterfly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goes up.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 fly goes down.butterfly,butterfly,the butterfly goes allround.”(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教师把幼儿带到花园里,让孩子们观察蝴蝶是如何飞舞和采花粉的,蝴蝶一会儿向上飞,一会儿向下飞,一会儿停在花蕊中。幼儿在学儿歌的过程中,边吟唱边在花丛中学蝴蝶飞舞状,他们且歌且舞,兴趣盎然。
其次是利用角色扮演,创造模拟情境。在教师创设的模拟情境中,幼儿扮演儿歌中的角色,通过表情、动作来理解和表达所学的内容。如儿歌《trafficlights》:“red,yellow and green,the traffic lights are seen. red means stop.greenmeansgo.yellow means wait,it shines in between.”(选自《朗文英语儿童歌谣集》(l),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前,先观察生活中红绿灯的变化规律,学习了儿歌以后,幼儿可以根据儿歌内容分别扮演交通警察和汽车司机,以满足幼儿模仿的乐趣。
2.多通道活动法
多通道活动法是让幼儿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活动。用耳听、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让幼儿在看看、听听、闻闻、摸摸、想想、玩玩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儿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刺激,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地感知、理解,让幼儿在各种不同的外界刺激下,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来参与活动,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讲、做的方法。所谓“听”是指教师用英语描述、启发、引导、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和领会;所谓“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生动的客观对象,如实物、图片、情境表演、多媒体等让幼儿充分观察;所谓“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开口讲;所谓“做”是指教师提供给幼儿一定的想像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所学儿歌的感受性和熟练程度。如儿歌(iloveapple》:“appleround,applered,applejuicy,applesweet.appleapple,iloveyou.applesweetiliketoeat.”幼儿在学习这首儿歌时,教师提供给幼儿红红的大苹果,让幼儿观察苹果的形状、颜色,尝一尝苹果的味道,画一画苹果的形状,最后大家把自己画的苹果挂到教师制作的大苹果树上去。幼儿在动口、动手、动脑的综合性活动中获得了英语学习的经验。
3.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totalphysicaresponse简称tpr)是由美国加里福尼亚圣何塞(sanjose)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asher创立,它是一种通过语言与行为的协调来教语言的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科学文化迅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而翻译新的科技资料、参加国际会议、与各国交流文化艺术以及从事外事、外贸、旅游工作等都需要大量懂得英语的企业管理人员,新世纪对人材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21世纪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搞好外语教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备条件,传统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法的讲解和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培养。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中学英语教学将从偏重单句理解和偏重语法知识的传授转到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上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新教材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也就轻松、无负担。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英语墙报、黑板报,开阔学生的视野,结合各类学生的特点进行听力、口语、阅读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开展单词拼写比赛、课文复述比赛、自编短剧表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活动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其心智机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组织、交际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很多“双差生”对电脑比较感兴趣,而电脑里的英语单词有很多不认识。笔者告诉他们:学好电脑将来也能找一份好工作,而学好电脑的前提是学好英语。英语学不好,电脑里常用的单词都不认识,想学好电脑是天方夜谈。因此,“双差生”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
二、用各种有趣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 you用are; 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Double 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看了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
前面7个单词是:cook, wool, word, look, good, book, 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 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 bedroom, meeting 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有趣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三、创设情境,Group task等手段激励学生说英语,体会成就感。
情境的创设努力再现了现实生活,实践证明学生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交流。在上JEFCBook1BLesson74我在讲台上开了一个food shop,有bread, coffee, tea, orange juice, apple juice, coke, Sprite, water, milk, cake, hamburger, apple等事物或卡片。这个场景,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符合了他们的心理,学生跃跃欲试想上来露一手,当售货员的文明礼貌,扮演顾客的精心挑选喜爱的食品。这样的英语交流真实有意义。
Group task是我使用的最多的一种教学形式,因为它符合中学生好表现的心理,而且能给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Group task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做Group task时能获得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此时他们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参与意思,他们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活动中,使内在的语言潜力得以挖掘与发展。每当学生进行Group task时,我穿梭于他们之间,回答学生的提问,不时给学生以鼓励和帮助,促使Group task得以顺利进行。主要以表演对话;编写类似的对话或讨论问题为主。为了及时、准确地得到反馈信息,在Group task的基础上,我还邀请一些小组上讲台来表演,并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在表演的同时使用了英语,一种自豪感,成就感便油然而生。
下文是教学论文的三种类型及其写作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方法型教学论文
1.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不可能凭空捏造,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
2.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
这是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比“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三篇时文美文”,如果换成“用时文美文陶冶学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
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4.陈述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注意。总之,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
对于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最喜欢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师教学论文,因为它最实用,学了马上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最容易写的也是方法型教学论文,因为它来自自己的实践,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写起来比较顺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学论文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如何使介绍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导性,这是写作方法型教学论文的关键所在。
二、观点型教学论文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不吐不快;一旦有了新的观点和想法,又觉得它会对现实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 就总想把它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观点型教学论文。观点型教学论文是直接阐明作者观点的,常常用这样的句子形式作为标题《要……》《……是……》《应该(必须)……》等。例如《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应该简单扼要》。观点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根据现状提出观点
观点总是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可以先罗列一些现象,陈述一二个具体事实,然后从现象和事实中概括出自己的观点来。这里的现象和事实必须具有典型性,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观点必须是旗帜鲜明的,不要含糊其辞,当然也不能绝对化或极端化。例如浙江有位教师最近通过尚在使用的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将要使用的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材进行比较后,写了篇教学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建立于两种教材的比较,由于马上要使用新的教材了,因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吸引人,用耸人听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是不可取的。
2.摆出依据分析观点
光有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论证,才会使观点站立起来,才能为读者接受。这一部分就是论证观点。论证通常有理论依据或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就是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演绎或概括,常常要引用一些名人的观点作为佐证;事实依据就是摆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一般而言,依据越充分,就越有说服力。例如上文说的“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作者就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的:
A.课内分量明显增加;B.课外阅读要求提高;C.课文理解难度加大;文本内涵丰富多元;E.知识分布松散无序。对这些依据,作者自然都作了详细分析,或举例说明,或用统计数字,或运用对比等。这一部分是此类文章的重点,它的篇幅应该占全文的三分之二以上。
3.得出结论指出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大班教学,问题,对策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比例的增加。因此,各高等学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就是大班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大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却存在很多的弊端。
一、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班级人数过多。说到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得不说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由于高等学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在逐年递增。数据显示,我国从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全国高等学校录取人数由1999年的16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人教育教学论文,短短十年间扩大了三倍,但是高等学校的教师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倍数的增加。这就直接导致了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因此,很多高等学校为了缓解师资短缺的状况,就采取了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英语课更是如此。现在在很多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的人数都在50人以上,甚至有的人数在150人以上论文格式范文。
2.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本身就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再加上学生人数较多,教室较大,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够充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会有很多学生睡觉、看小说、心不在焉等,以至于老师与学生互动时学生没有反应。这样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差。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听力和口语这两个应用性较强的模块尤为如此。但采取大班授课以后,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地和学生进行互动,不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样就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师授课任务偏重,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教育教学论文,而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因此在我国很多高等学校,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很多老师的周学时都在12学时以上,最多的可能达到每周20学时甚至更多。如果采取大班授课的话,教师的工作量就很大。比如批改作业,一次就可能要批改300到400本,甚至更多。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很少时间甚至是没有时间去对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手段的一成不变,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
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对策
1.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挺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针对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授课结束以后,任课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学生对自己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对下次课所学知识进行预习。
2.根据学生的水平教育教学论文,分组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得在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对所教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分层教学。在给程度好的学生授课时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增加一定的难度,而对于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放慢教学速度,降低难度。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既有程度好的也有程度一般的学生,既有内向的又有外向的学生。然后根据讲授的内容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各组同学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论文格式范文。
3.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授课方式。广大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在上理论性较强的阅读、语法和写作等课时就可以采取大班教学,而上应用性较强的听力和口语课时,就需要进行小班教学。这样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授课方式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4.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的成熟,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文件、教学录像及学习材料等内容传到网上,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教育教学论文,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学生如果遇到疑问,可以进行提问,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答疑。任课教师还可以编写试题库,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考试和评价。这样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高校扩招以后,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这样一种模式,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满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探索非专业英语大班教学的课堂互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姚兰芝.高校英语大班教学的策略[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2 .
[3]文健.论英语大班教学的利弊及交际教学法的运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 教学导入
导入语是开场白,是为了引导、启发学生进入新课所运用的语言。它一般很短,只有两三分钟,但却十分重要,不可缺少。好的导入语可以使学生涣散游离的心在短时间内能集中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被将要学习的知识所吸引,产生学习的兴趣,使整个教学进行得和谐自然。历史教师说好课堂导入语尤为重要,因为初中历史这门学科在现实中的地位要求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因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导入语的设计。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导入语呢?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历史教师必须做好几个准备工作:一、要全面熟悉教材,深入吃透教学内容,抓准教学重点和难点。二、要善于通过报刊、书籍等多种渠道,关注生活、时事,收集、积累各种与历史知识有关的资料、信息和图片等,这样设计导入语时才会有丰富的内容。三、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设计切合学生实际的导入语。
关于历史课堂导入语的设计,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因人、因课、因事而异,只要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行了。在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有如下一些方法:
1.开门见山法:
又称破题导入式,就是抓住标题,从释题入手,解释课题,导入新课。例如,《两汉与匈奴的和战》导入语的设计,就可从释题入手:“两汉”,就是指东汉和西汉,“匈奴”,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和战”,就是友好往来、和平共处与战争。这样,用一两句话就把要讲的内容讲出来,使学生心中有数,教师也好围绕这个问题扩展开来。它不仅用语简洁而且能突出中心。
2.复习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是教师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来引出这一节课的知识,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如:在组织《挑战“两极”》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二战后国际关系呈现出怎样的格局?两极是哪两极?再进一步追问:这种两极格局是不是稳固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引:那么西欧和日本是如何对两极格局中的美国形成挑战的?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同走进《挑战“两极”》。这种导入法比较简单,但教者要能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的放矢,正确复习,注意整体,言简意赅,切中要害,使前后知识连贯起来,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设疑导入法:
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在导入时能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就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新知识的教学做铺垫。例如:在教学《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武王伐纣使商朝灭亡,周武王夺得了江山,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西周,大家想一想紧接着他就要做什么事?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们七嘴八舌,答案当然也是五花八门的,这时教者可以趁势引导学生明白:统治者当务之急是考虑如何管理广大的地区和人民,以此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周武王是如何巩固他的统治的?通过本节课的学家就会知晓的!学生就这样被自然而然地引进新课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范文。
4. 音乐导入法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心理角度来讲,学生在听歌时,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满足的同时,会产生兴奋情绪。因此,将歌曲这种形式运用到课堂导入,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了《国际歌》,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坚定不移、坚贞不屈、昂扬进取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导入到新课“巴黎公社的建立”。
5. 图片导入法
对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导言,激活学生的思维,也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在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上,每一课都有几幅插图,再加上我们平时积累的一些历史图片,这些图片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都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活用这些素材可以一举多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机遇与挑战》一课时,教者先展示一幅美国波音飞机零部件示意图,让学生具体了解一架飞机零件来自一百多个国家,感受全球经济联系空前加强,具体感知全球化的概念,从而引出“走向全球化”这一框题。这样就轻松地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
6.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用故事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从故事中获得所要教育的思想。这种导入法是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学论文,积极探索。当我们走进历史课堂,从学生兴犹未尽的脸上看到他们还沉湎于课间的某项活动时,我们可以说:“让我先来讲一段故事”。例如我在讲《第一次然遍全球的战火》一课时,先讲了一个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故事。立刻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我就抓住这个时机,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及时转换到有意注意上来。
7. 材料导入法
以材料为背景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信息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在教学《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初,我出示两段材料: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通过这两段材料引出工业革命,学生已经对工业革命的威力有了粗略的了解。
下午好!
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我今天来,主要是向大家学习来的。谈起教育教学,在座的各位都是行家里手,在此,谨将自己的工作情况以及点滴心得体会汇报于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与时俱进,努力创新
在教学工作计划中,没有什么论资排辈,唯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特级教师更应该保持永远清醒的头脑、时常新鲜的血液。
任教以来,我坚持不懈地潜心研究教学规律,自觉进行教学改革,从尝试单项、个别的微观课堂教法入手,逐步探索出一条以“调控教学节奏”为线索的教学改革新路,使自己的教学克服了盲目性、随意性、局限性,朝着科学化、理论化、整体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经验总结《谈谈调节教学节奏》,被省教委有关领导誉为“节奏教学法”,多次在全国或省级交流并被多次节录发表。而后,进一步发展为“快乐教学、节奏教学、创新教学”的教学理念,发表了多篇论文,交流或获奖。
我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教学手段,使自己的教学理念一直处于领先水平。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在陈培胜老师及化学组全体老师支持与参与下,自拍兴趣实验录像,用于辅助教学,被化学老前辈陈国欣老师赞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又是全国少数最早使用flash制作课件的人,我曾经建立了三个化学网站,被许多化学搜索引擎收入,一些关于教育类的e网书籍也做了介绍,后因收费而停止。今年,我又建立了化学博客,才几个月,已逾六千多人浏览,并有本地及外地老师来信交流。
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特级教师更需要保持“学高”、“身正”这一境界,要学知识,要学做人,修身养道。“学习,学习,再学习,终身学习。”这是我的座右铭。
作为一个特级教师,更应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勉踏实,忠于职守,为人师表,无私奉献,以教育为荣,以学校为家,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从不挑三拣四,再多、再苦、再重的任务也乐于承担,这两年,由于二中化学教师不足,领导让我承担跨年段超课时的工作,我二话没说,义无反顾地履行了一个人民教师应尽的职责。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同志诚诚恳恳,对学生循循善诱——这是我的终身追求。
在信息化时代,人人都需要充电,特级教师更应注重本身素养的提高。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我们再也不能满足于用粉笔来教学了,而要把计算机和网络当作新的教学工具,进一步把我们的课堂进行延伸,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要求。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上,从理论到实践,我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发表了《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思考》等文章,并被聘为“莆田市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巡回讲学团”成员,主讲的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三.教好书,育好人
人们总是说:“为教育事业做贡献。”从我个人理解,就是教好书,,育好人。我几十年的教育生涯,就是最好的注释。
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学生涯中,我尽力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爱护每一位学生,特别是所谓“差生”,总是想方设法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春风化雨暖人心”。虽然我现在不当班主任了,仍然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在培养年轻教师方面,我能与年轻教师打成一片,平易近人,不摆架子,主动帮助年轻教师解决教学难题,很受年轻教师的欢迎。每当年轻教师开设汇报课或观摩课时,总是来找我当参谋,我也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毫无保留地提出最诚恳的意见,对教案、教具、教法、教态、教学课件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辅导,使年轻教师得到尽快的提高。
曾经被聘请为市化学科骨干教师上课,因此,有一些市骨干教师打来电话或通过伊妹儿求教;一些本地、外地化学老师,通过网络留言或发伊妹儿求教,本人均尽最大努力给与帮助。
四、业余兴趣,舞文弄墨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方式 转变
随着新课程教育的不断深入,各种教育的方式方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确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变。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要着眼于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抓好备课透析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课外辅导教育的巩固,规范班级管理和教学经验的及时总结等方面。因为我们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研究者,所以我们更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对新课程教育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过程。具体措施有:开展快乐课堂,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快乐的课堂上学习,轻松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也有利于记忆的持久性;展示自我平台,树立学生信心,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学生的学习风格;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充分调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抓好备课,透析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准备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透析好学生与教材的关系,才能备好课,为上好课做好准备。方法有:认真研究教材,把握知识的转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学习教材内容,把教材上的知识转化为教师自己的知识,使所教内容十分精通,这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科学知识水平的过程;了解学生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加强集体备课交流,提高教师备课能力,集体备课体现了新课程的集体理念,有利于教师间的备课经验交流,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
三、在课外辅导实施中加强巩固教育
课外辅导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上课的继续和必要补充,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对学生知识的加深巩固起着深远影响。
(一)对优秀生的拔高辅导:在课外辅导中,结合所授知识让这些学生多做一些开发智力的题,提高难度,来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欲望,不仅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防止他们骄傲情绪的产生。
(二)针对良好生的巩固辅导:中等生在一节课学习中基本能掌握知识要点,但还不能达到熟练程度。课下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完成这一课时的问题,并加以延伸,多加练习,巩固所学内容以达到熟练程度。
(三)针对落后生的基础辅导:对于落后生在辅导中要热爱、相信、尊重,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引导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树立能学好的自信心。在辅导中不仅要从他们实际水平出发,点滴入手,先帮助他们达到近期的学习目标,逐步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捕捉闪光点给予鼓励,让他们在学习中树立信心,培养积极学习的习惯。
四、规范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班风
良好的班风是教育教学的环境因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培养良好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古时候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一)强调班级卫生,形成良好习惯:良好的班级卫生环境是一个班级的"脸",代表着一个班级的形象,更影响着学生学习的适宜性。只有在一个干净舒心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从我做起,积极带头参加,督促学生全面细致的做好卫生工作;还要教育学生养成对班级卫生的良好保持习惯,不随便破坏环境,使教室卫生保持整天干净舒心。
(二)抓好纪律工作,形成良好品行:抓纪律首先要抓干部,只有抓好班委纪律工作,才能进一步说服学生,带动学生。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促进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扼杀学生的一切创造性思维,合理引导,使其健康发展。
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师生相处也应该是这样。只有教师尊重了学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得到学生的尊重,与学生建立"朋友式"的良好师生关系。学生中男生比较活泼、好动,好动是男生的一种天性,只要顽而不劣,我们就应尊重他们的这种天性,合理引导使其健康发展。
(四)搞好班级文化,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班级文化代表着班级的整体文化素养,影响学生的学习气氛。班级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意识,在教师引导下利用班级教室的有限空间,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首先,要充分利用板报,把板报分给各小组去轮流设计完成,并组织评委打分,评出最佳板报。其次,在教室左右两面空闲墙壁上开设书法绘画栏,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再次,开办由学习委员任主编,其他学生干部为成员,语文教师任顾问的《班级周报》,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参与,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使班级的文化氛围更浓厚。
五、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与研究
论文关键词:“班班通”——高效课堂建设的左膀右臂
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是新世纪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几年来,我校牢牢抓住教育信息化这一发展契机,并在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现了教育装备的现代化。特别是2010年上半年,为响应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积极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我校建成了“班班通”,即在每个班级装备了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电脑、电子白板、使每个教室都能实现上网、演示课件,并可以进行学校统一信息的播放等等;到2010年下学期,学校的“班班通”工程已经成功使用并步入正轨。通过具体的实践与应用,“班班通”给我们带来教育装备条件改善的同时,更带来了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也为学生的学习方法找到一个新的途径,为学校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班班通”已经成为高效课堂建设的左膀右臂。在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班班通”给我的教学工作和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诸多方便。以下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提高了教师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紧迫感
现代教育技术是依托计算机、络网等现代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育技术。由于我校教师年龄结构(老教师居多)及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不平衡,特别是刚起步时小学教学论文,有的教师认为,搞现代教育技术是摆花架子,应付形式和上面的检查而已;有的则认为,这在城市一些重点学校才会有的,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学校,条件不允许、时间还不成熟,所以就抱着观望和等待的心理。然而,“班班通”的实现,彻底打破了教师的上述想法,以前,是学校鼓励你学电脑,现在,却是当前教育模式逼着你学电脑;面对已装备好的高价教学设备,面对学生渴求的目光,你能舍弃这些现代教育设施而坦然地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是在这种压力下,教师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热情得到极大的激发,课余时间教师之间相互探讨着计算机应用教学方面的问题,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和经验。就连那些老教师也不甘落后,积极学习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进行多媒体教学,五笔输入字根记忆量太大,就用拼音输入法。
据我校相关记录和调查,目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率已达到90%,而且随着应用水平的提高,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已成为教师们的一种自觉行动论文怎么写。教师们反映,学校网络环境的建设为信息资源超时空的传递交流消除了跨地域沟通的时滞,扩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和学生的能动性,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正在我校形成。教师们能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媒体,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成好的教学效果。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曾经指出:不要总埋怨教师观念落后,只要我们给教师提供足够的现代化设备,他迟早会用起来的。如今,“班班通”的实现,为教师们提供了探索教学改革的平台和资源,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自然也就能大胆创新。除此外,这个平台也促进了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教师们的应用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目前,人人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氛围已在我校形成,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再也不是一花独放,再也不是点缀摆设的东西了。
二、促进教师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班班通”的实施,实现了教师备课方式的改革小学教学论文,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本文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教师可以登陆学校网站的“网上备课系统”进行电子备课,备课系统可以集教案、教学素材(课件)、课堂练习、作业等多种资源于一体,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在学校的电教室里备课,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在局域网内通过网上邻居上传下载信息,并把自己制作的教案、教学素材(课件)上传到网上备课系统。也可以在家中将自己设计的教案、课件等直接上传到学校网站的网上备课系统,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从互联网上检索、下载教育教学上所需要的教案、课件或论文等各种有用资源,并进一步加工整理,为我所用。同时,多媒体与网络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演示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让学生通过课件来讲讲思考方法,并在练习时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来展示,让学生讲讲他自己的简便方法。通过这一手段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力的促进了高校课堂的建设。
视频展示台的配备也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的操作演示,通过电视屏幕让每一个同学都看得清;学生的作业用它投映出来进行讲评,简单方便;写字教学用它来指导书写,直观形象。比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上学期思品《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时,播放1997年7月1日,祖国怀抱的视频,学生看了视频后,热血沸腾,自尊感和快乐之情油然而生。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此外,利用配套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可以全方位地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潜力,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同时优化教学过程,帮助拓宽加厚学生的认知基础,并形成迁移、创造和实践能力。视频展示平台有利于展示学生的练习情况,为学生的展示节约了时间,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
三、改变了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传统理念中,人们往往推崇“师道尊严”小学教学论文,强调教师在教育中占绝对支配地位,导致某些老师往往放不下架子,难以用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不能主动与学生交心;因为在学生看来,教师总是比自己懂得多。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广度呈现倍增效应,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听着学习,很可能成为新的文盲,教师不再是知识拥有的权威者,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未必贤于弟子”的现实, 要求教师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地位:一方面要不断充电,夯实自己;另一方面,要以合作者、指导者的身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求过程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近期的实践,我校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意识在课堂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例如,我在思品课教学《唱响自信之歌》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以前相比已大不一样论文怎么写。许多学生在预习的时候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帮助他们了解更多的关于我国目前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因为他们觉得利用以往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而从因特网上可以找到他们所需的大量相关资料,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了,我想在其他科目上同学们一样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开拓视野。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设备,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有效,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真正以学习合作者以及学习共同体成员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共同获取知识和能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这样的学习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四、增加了德育教学途径
“班班通”不仅改善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也大大提高了学校德育教学的效能和水平,它逐渐成为学校德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教室可以看新闻了解国内外时事信息;另外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我们想方设法挖掘这些设备的潜在功能,服务于学校的德育工作。我们利用它进行集体晨会、心理辅导、安全教育讲座和家长会等等。以前,召开家长会颇令学校领导头痛,主要原因有:首先,学校没有一个足够大的会议室能够容纳家长们。其次,开家长会时大多时间是领导或班主任在上面讲小学教学论文,有些家长在下面讲,会议纪律不是很好,效果也差。可是实现“班班通”后,这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我们让一部分家长坐在主播室,其余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教室里,通过闭路电视系统进行收视,效果非常好,深受家长的欢迎。另外,实现“班班通”后,极大地丰富了德育内容。在学校安全课、思品课中,各班能利用学校网站的视频资源库或互联网上的视频节目,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有选择地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不仅实现了信息化德育,而且愉悦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我认为,现代化的装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用,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益,需要每位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研究中去。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班班通”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取得突飞猛进地提升,作为一名老师我更要努力学习掌握各种教学手段,让我的学生们学得更轻松、更有趣!已经成为我们学校教师高效课堂建设的左膀右臂!
[关键词] 以小见大;物理教学;课程改革;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习惯老师讲学生听;而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独立的自觉意识,而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则是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树立学习的兴趣,初中属于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我采取从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这种“以小见大”的思想中培养其学习物理的兴趣。而所谓的“以小见大”就是在生活中的小细节中发现物理知识和理论,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以小见大在我们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符合课程改革目的的,比方说,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小事件,而这些事件能让我们看到许多物理理论,并引起我们的思考。冬秋季我们晚上睡觉在脱毛衣的时候经常看到小小的火花,这就可以用我们物理学的知识来解释,在我们上课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这点出发来探讨这个问题,从而给学生讲授摩擦和静电的知识。当然生活中声音的发出,物体的落地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而下面我将以初中入门的第一堂课来论证以小见大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和大多数人一样,学生对于新兴的事物是非常感兴趣的,而第一节物理课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认为实现这一个改革目的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首先,用实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也是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方法。因为许多实验在小学的时候许多孩子都有所接触,所以第一节课的实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简单却是很多学生很少接触的实验来开课,而不是引言中所介绍的实验。
比方说给大家做个“会走路的杯子”的实验:用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玻璃一头放在桌子上,另一头用书垫起来(高度约5厘米);拿一个玻璃杯,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用点燃的蜡烛去烧杯子的底部,玻璃杯会自己缓缓地向下走去。 在做完这个实验的时候学生就会自己主动地猜测是为什么,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氛围也就更活跃和积极了。这个时候再追加几个小实验会让大家的兴趣更加浓厚,这些实验当然也是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比方说做个彩虹再现的小实验,把镜子斜插入水盆中,镜面对着阳光,在水盆对面的墙上就能看到美丽的彩虹。对于这种现象学生会很好奇的,这个时候孩子的积极性已经很高了,下面就是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了。
其次,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自己给我们讲述日常生活中的奇怪事例,这个时候对待学生的态度是以鼓励为主,老师可以首先给学生讲述一个小故事,比方说简单的摩擦生热和凿木取火的故事等,这样的小故事会给学生很多提示,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当然这个时候对于学生讲解的故事我们也要简单的给予一些解释。告诉学生这属于什么现象,在什么时候我们会学到。
再次,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动手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新课程改革追求一种合作、探究和自主的能力,这也是我们的素质教育所重点培养的能力。比方说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些和声音有关的实验,让他们了解声音是怎么发出的,比方说让他们做个传声筒两个人进行交流;让学生比赛谁能利用课桌上的东西发出最多的声音等。这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理所当然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样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出发,我们可以让学生学到非常多的有用的东西。当然这种活跃的教学氛围也会培养学生非常大的学习兴趣。有些老师会认为,不可能每一节课都有这么多的实验、故事让学生来参与,其实,物理的学习也是一个培养观察力的学习,我们在每次上课结束的时候都让学生回去自己观察一些相关的小事件、小故事,下节课讲课的时候给他们自由发挥的时间,这在培养自主性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的学习贯穿于各种小故事、小实验中,不但可以避免学习的枯燥性,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与时俱进,改变老师一味的讲,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现状,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为以后更深层的学习打下基础。当然这种学习中的兴趣是不可少的,正如我们在上文中所讲的,以小见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于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这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是极其重要的,这也能让学生培养合作、探究、自主的能力。所以我认为,“以小见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符合课程改革的重要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韩根秀,中学物理教学论文写作,阴山学刊,2001年12月,第六期
[2] 张帆,脱胎换骨,耳目一新——与青年教师谈高质量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技巧,思想政治课教学,2001年21期
[3] 吴强,怎样撰写中学物理教学论文,物理教师,1999年,第20卷第11期
[4]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