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媒体转型

新媒体转型

时间:2023-05-29 18:22: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媒体转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媒体转型

第1篇

关键词:财新传媒 新媒体 媒体转型

现在,对于中国传统新闻媒体的议论很多,多数悲观,少数乐观者也似乎无法自圆自说。中国新闻界,如同不少国际同行,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中国新闻传媒目前呈现多元并存的竞争态势:传统新闻媒体、新媒体公司的新闻呈现平台、传统媒体的新闻网站共存于“线上”和“线下”的空间。

中国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代表,还有杂志、电视、广播等,以专业手法生产新闻内容,是典型的新闻内容的生产商和供应商。

新媒体的新闻呈现平台有门户模式、社交媒体模式和移动终端。

门户模式,以新浪、腾讯和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新闻集成(聚合)为典型代表,也包括一些专业性财经新闻网站,例如和讯网等等。这些新闻门户网站主要是将传统新闻媒体的报道进行快速转载,转载中当然又包括标题的编辑加工,以及集纳式专题呈现;此外有极小部分自采和自约的独家内容。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中国的媒体环境中具有显著的“自媒休”功能。用户不仅直接生产内容,而且传播内容,相当于个人通讯社。其影响极大,也,对中国传统媒体的形态和议程设置产生极大影响。“宜黄拆迁”事件、“表哥杨达才”事件等,都是社交媒体主导议程设置的典型。

手机、平板电脑和微信(包括二维码传播)等移动终端,因其便捷性,在新媒体传播平台上越来越具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新闻事件的传播上,也体现在商业营销过程中。

中国绝大多数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过晚。其新闻网站主要延袭了门户模式,除自己的原创性报道,大量采用其他媒体的报道,以海量争取读者。其自身的独家原创性内容,往往也同步提供给主要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网站的雷同性很强,当然也必然地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劣分析

关于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劣分析,曾见诸各方。本文拟从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两个方面归纳分析。

从社会资源而言,传统媒体的优势其实仍然是比较明显的:其一,传统媒体政府或企业资源相当丰富,可以第一时间进入政府和规模企业的新闻会。其二,精英人群在阅读受众中占比高且固定。其三,相当一部分新闻媒体机构具备良好的品牌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尽管这种影响力和公信力均呈下降之势。其四,传统媒体表现出更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其五,由于国家政策的机制与政策规定,传统媒体和其创办的新闻网站具备新闻采访权。

当然这种优势的现实效应十分有限。其原因,可能主要还是因为受众的某种“偏好”。习惯于在海量新闻中自选性阅读的中国受众,对原创和转载的区别、对消息来源及其代表的权威性均不很介意,对“新闻信息盗版”也更宽容。此外,受众的信息饥渴达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人们对不很准确、甚至错误但逻辑合理的信息倾向于相信,对互联网信息的可信度宽容度很大。

另一方面,以市场资源而言,新媒体的优势更为昭然。例如对市场的敏锐度,现代企业治理模式,雄厚的资金和人才实力,传统媒体显然相形见绌。

不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均应关注新闻信息网络版权的使用模式。目前,相当一部分重要传统媒体自己的原创新闻版权一次性卖给门户网站,年度收取版权费用。这种做法的可持续性值得怀疑,因为随着纸媒的衰落,有限版权收入无法抵消巨额采编成本的现实已经相当显著。与此同时,维护版权的成本仍然高昂。

我国法律对新闻报道的分类大致分为时事新闻、时事性文章与新闻作品,其中时事新闻是单纯事实消息,不受著作权法律保护;而时事性文章受到著作权法律保护,但受合理使用的限制;新闻作品则是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是完全著作权法上意义的作品。目前,不少传统媒体已经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版权利益,从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的不完全统计来看,2008至2010年,媒体间的侵权案件呈逐步上升势态;其中,2010年较2009年上升了43.67%。维护新闻原创作品的著作权,对传统媒体已成为生死相关的重大挑战。网络时代的选择:内容或平台?

传统媒体的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新闻内容生产方式和平台的转型。一般来讲,有三种转型模式:

第一种方式为“内容供应门户”+自设电子版。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也略有收入,但事实上并未转型。随着纸媒衰落,最终还是要做新的选择。

第二种模式是“内容+平台”的准门户网站模式。这种模式当然更适应中国网民的使用习惯,但投入极大,而且特色不显著。以目前看,只有在政府支持下才有可能形成持续的规模投入,加上品牌的后台支撑,使生存成为可能,例如新华网、人民网等。但即使这样的媒体,在市场中依然可能遭遇败绩,例如“即刻搜索”。

第三种模式,“特色内容+独特平台”。这是国外媒体,如《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采取的做法。以这些报纸的情形,平台的终端作用是提供创新性收费产品,其依据是内容的独特性与必读性,以及付费习惯和付费市场的形成。由于中国读者更倾向于“免费阅读”,且原创版权保护欠缺,可复制性仍存疑。

财新传媒:中国式的转型与探索

财新传媒及旗下《财新网》的探索,与上述模式均有不同。

《财新网》的网络新闻探索,从战略上来看,亦属于第三种模式,即“独特内容+独特平台”的模式;从生产过程来看,则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平面媒体与网站媒体的有效互动才能形成多重的影响力。

新媒体的影响力来源于持续、迅速、互动的报道;但是作为一个新闻网站,应该厘清平面媒体和新媒体的关系,应该明白,若想对社会产生持续的、有决策辅质的影响力,新闻网站必须与传统的平面媒体形成有效互动。

因此,网站不能用短期眼光满足于时政消息的数量累积式的、连续滚动式的、快速互动式的新闻报道;网站应该是重大报道的“快速反应部队”,是在整体编辑策略之下的实现议程设置的方式之一,是最直接、最快速反应的跟进式报道;平面媒体则延展新闻的广度与深度。两个平台在编辑部的策划之下形成多次互动与撞击,勾画出交替互补的多元层次和连续_生的新闻报道框架,这其中还包括信息可视化和新闻交互设计与实施等新媒体技术,从而更加全面地呈现新闻事实。

例如,财新传媒在策划报道一个重大选题之时,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和广度,先将核心事实或部分新闻报道置于《财新网》上发表,随后是平面媒体的深度报道;或者将视频等素材置于《财新网》播放,平面杂志稿则着重事实与数据的新闻分析。这样,平面媒体与新闻网站,形成“1+1大于2”的强烈新闻冲击;平面媒体不只是内容生产商,网站也不仅仅是平面媒体的附属品。

从财新网的原创新闻内容特点来看,有“常规内容”“特色栏目”和“视听”三个重要板块。

“常规内容”有“经济、金融、公司、政经、文化”等,以滚动新闻、由专职记者撰写的网络新闻和杂志摘录新闻组成。“常规内容”的原创性仍从属于传统新闻生产领域。

《财新网》作为…家新闻网站的原创性则体现在“特色栏目”这一个板块中,包括“火线评论”和“纪念日”,前者是记者或主编对新闻时事发表的观点和评论,一般在记者发稿之后的4-6小时之内。后者则相当于一个“新闻文字信息的数据库”,以时间为序列,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相关报道的整理与归纳,使碎片式的新闻报道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记录,例如2011年7月23日的高铁甬温线特别重大事故的报道的整理与收集。截至2013年12月5日,“纪念同”里共收纳T83个重大社会经济事件。

另外还有“数字说”和“精英访谈”,前者的作用与“纪念日”相似,是“新闻数据信息以及网络可视化的数据库”,例如盘点“创业板上的十次暴跌”“图解小产权的历史与现状”等等。“精英访谈”则是《财新网》和腾讯网共同开发的一档新闻栏目,由财新记者与商界、政界、学界的佼佼者深入对话,就新闻事件或专业话题作剥笋式解读。

内容供应还有“视听”,以一个小型新闻电视台的模式生产了10个分支栏目节目,其中“舒立时间”和“财新视频周刊”两个栏目,则为某些杂志经典内容和栏目的延续和扩展。因此,也成为目前《财新网》点击率最高的板块之一。

此外与内容生产相关的一个栏目“反侵权”公告栏,进行版权自我维护和维权。

《财新网》的“平台建设”,则立足于新闻社区的交互设计和移动终端“财新+”。

“《财新网》讨论场”是一个《财新网》独有的新闻社区,“3秒绑定互通”——绑定之后,网友们在《财新网》的评论可以同步到其微博平台;同时微博平台的评论也会同步到《财新网》,让更多的网友分享精彩观点。

“财新+”是财新传媒旗下移动互联资讯品牌,致力于在移动互联设备上制作、传播、提供财经新闻资讯和服务,公众可免费或有偿订阅这些移动终端随时随地了解财经最新动态。目前涵盖财新传媒旗下《财新网》iPhone版、《财新网》Android版、财新《新世纪》iPad版及财新《中国改革》iPad版产品,以及“目击者”(高清新闻图片)等等。

据了解,《财新网》独特的“内容+平台模式”合作方有众多国内外知名传媒机构和新闻网站,例如美国的彭博数据分析终端、英国《卫报》、、中国《证券时报》,门户网站腾讯、新浪和搜狐等,合作的方式有关“新闻内容共享”“社区互动”和“渠道共建”等等。转型与探索的三个原则

无论对于《财新网》,或其他中国媒体来讲,转型与探索也许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国外的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例子,但未来的路仍将是“不辞负重涉远,不避经险履危”。

以《财新网》的经验,有三个原则必须坚守。

第一个原则,坚守“专业主义”职业精神和行为宗旨。

传统媒体所遵循的专业主义精神和行为宗旨,应该是其最明显的优势。高质量的新闻永远是“稀缺物品”,真实性、客观性和中立性,是新闻安身立命之本,采写新闻可以以一当十,发表新闻却要以十当一,尊重事实永远是新闻发表的原则和底线,若没有充足的事实和依据,新闻就不能发表。

从专业性而言,“新闻寻租”是最具破坏性和杀伤力的。记者必须保持一种道德底线,这是任何职业从业者的基本要求。新闻记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职业,她的工作直接与社会的最弱势群体相关,关系着人类生存与存在价值的表达,同时也维持着社会基本的正直的风气与公德。因此,本文认为,新闻记者身负着社会的某种信誉、道义和责任。也因此,当新闻行业背叛这种期望时,其代价是无可估量的。

第二个原则,坚守新闻呈现的创新。

新闻呈现创新是表达的创新。从新闻呈现上讲,新媒体意味着为新闻呈现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和平台。传统媒体由于技术和人才所限,对于新闻呈现的创新性不太敏感;但是新媒体带来的眼花缭乱的创新却培育了受众对于呈现创新的期望。因此,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对于新闻内容进行可视化、立体式、互动式的创新表达,为传统媒体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第三个原则,坚守新闻原创版权的自我保护。

版权保护,是传统媒体在艰难转型过程中的最后的阵营和堡垒,不能坚守或廉价售买原创版权将成为传统媒体的“致命伤”。

第2篇

[关键词] 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开放性;大数据;产业链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媒体融合转型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继纸媒广告近年大幅下滑后,2014年我国电视媒体广告收入首次出现下滑,成为传统广播电视转型的历史性转折点。2014年8月,中央提出《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国家战略层面对媒体融合提出了迫切要求。如何推动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值得探索与实践的课题。

一、新兴媒体之特征

(一)开放性

脱胎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开放性是其最根本的特性。互联网的诞生,使得世界范围内从技术上实现了信息的互联互通、自由流动;实现了信息与人、人与人的自由连接。这种开放性特征表现在新兴媒体上,则充分体现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渠道的两重性。

首先从内容生产方面看,由于网上海量信息的互联互通,开放获取和开放聚合内容成为最典型的新兴媒体模式,前者如google,百度;后者如各类门户,APP聚合新闻,如“今日头条”等。再由于web2.0技术的推出,用户生产内容成为可能,包括较早的博客、播客、微博,近年关于众包、众筹的新闻和节目等,不仅改变了媒体内容生产机制,并且对媒体的影响力、传播力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次从渠道方面看,随着各类智能终端不断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和多元,促使用户选择多样化,致使使用模式趋于各类渠道重新组合,终使多渠道传播组合成为必然。

不否定,开放性对于媒体而言解决了有限的内容生产应对无限多元的内容需求的矛盾,在以往“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的理念价值使内容组织与服务就变得同等重要,甚至成为媒体价值要素之一。但随着物联网等更多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开放性的内涵和外延必将不断丰富,那么,开放性思维必然呈现动态状况,因而需要不断拓展。

(二)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

概括地说,近20年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技术、移动互联技术、视频技术等关键性技术创新对信息传播方式产生了变革性影响。譬如,搜索引擎技术使用户可以主动搜索信息,从而颠覆了以往被动接受信息的消费方式;社交网络放大了人际传播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将人际传播的影响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移动互联技术使信息传播呈现多屏化、个性化、碎片化特征;视频技术则带来视频自由点播,从而颠覆了传统电视线性收看(收听)方式。尤其是随着4G技术的普及和流量资费的不断下调,信息视频化趋势加速。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代基本完成,2014年7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增长至5.27亿,手机网民规模(83.4%)首次超越传统PC网民规模(80.9%),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备,移动端传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1]。

作为新闻媒体人,必须正视的是,由于互联网信息海量分散,对比用户媒体使用时间的有限性,信息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入口为先的特征。譬如,在PC互联网时代,入口体现为各种门户网站,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入口便成为各种热门的移动客户端(APP),并呈现出个性化定制的特性,其中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个性化推荐应用获得了先机,成为重要入口。这说明谁提供了用户最需要的信息获取和体验模式,谁就可能成为用户最多的入口。

(三)平台化

随着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各种媒体越来越呈现出平台化特征。所谓平台化,即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机制,以实现多方连接的互联网生态。平台化具有用户规模集聚效应,可无限扩展、跨界整合、跨界营销。这种跨界扩展用户服务,致使平台化不仅增强了用户粘性,而且打破了传统的行业边界,通过跨界共生重构产业生态,对以往的商业模式构成颠覆性创新,应该说,这是未来媒体集团重要的战略选择。

(四)用户思维――交互性、参与性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实现用户思维的关键在于三方面:一是产品和服务功能定位,要对用户现实生活中的硬需求以及社会心理有深刻洞察,如微信促进熟人关系中的多维社交与互动,打车软件立足缓解城市打车难等问题。二是用户体验、参与、互动设计,对于流程设计要简洁合理,界面友好清晰、易用,同时具有用户参与、反馈、互动功能。三是快速迭代,不断升级和完善。

(五)大数据的作用凸显

互联网上由用户生成的海量结构性以及非结构性数据被统称为大数据。随着数据挖掘技术以及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不仅深刻影响着媒体内容生产、决策与分发,而且对于社会预测、舆论走向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大数据正以科学的个性化精准营销颠覆以往大众传媒时代简单粗放的营销模式,对传统媒体盈利模式带来深刻影响,将成为传媒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之影响

新兴媒体所具有的上述特点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是颠覆性的,这种颠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引发用户分流

新兴媒体使得大众信息消费方式、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见表1)

信息消费方式的改变充分向消费者赋权,用户信息消费观念由被动变为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受众与媒体的关系和互动方式,导致用户加速分流。据第35次CNNIC互联网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在用户结构方面,年轻人是新兴媒体使用的主体,其中以10-39岁年龄段的比例达到78.1%。在媒体使用方面,2015年6月,eMarketer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用户每天花费在数字媒体上的时间已经达到50.4%,超过传统媒体。即使渗透率最高(94.8%)的传统电视的使用时间,也呈下降趋势,表明电视的开机比率在逐步走低,由此可见传统媒体颓势明显,影响力显著下降。

(二)传媒竞争格局急剧变化,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受到冲击

随着新兴媒体高速成长,传媒竞争格局逐渐发生转变。继纸媒广告持续下滑之后,传统强势媒体――电视媒体广告多年来高速增长的态势发生逆转,近年来增长率急剧下降,由2008年的16.8%,下降到2013年的9%,2014年有些电视媒体出现有史以来第一次负增长(-0.5%)。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互联网广告营收规模超过1540亿,同比增长40.0%,首次超过电视广告(1200多亿)。对于高度依赖“二次售卖”盈利模式的传统媒体而言,这种单一的商业模式正随着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受到冲击,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程序化购买日益成熟,这种趋势必将再加速,传统媒体亟需在融合转型的过程中寻求商业模式上的突破,变“二次售卖”为多元售卖模式。

(三)引发传媒产业链巨变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传统媒体产业链包括内容生产机构、内容传输机构、广告、广告主、接收终端及受众,是一个相对封闭、单向、有限、稳定的产业群结构。在此结构中,各要素价值功能相对均衡。因此,新兴媒体发展必然带来产业链巨大变化:首先,诸如内容生产、传输、广告、终端等几个重要环节都呈现开放多元的特征。其次,产业链环节大大丰富,结构更加复杂。不仅融入了平台、版权、衍生开发等要素,而且具有了跨界特征,如与电商、金融服务等相互介入。第三,产业链各环节的价值互有升降。如传统渠道和终端的价值下降,平台和智能终端的价值凸显;受众的地位和价值显著提升,受众不仅是信息内容的接收者,而且是内容的生产者,以至成为所有内容和服务的核心。(见图1)

三、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思考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兴媒体绝不仅仅是新的传播渠道和工具,而是全新的理念、运作模式和产业链体系。在新兴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需要认识到下列基本问题:第一,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传统媒体需要将原有封闭的体系转变为一个开放互动的体系;第二,传统媒体赖以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内容资源垄断优势已经被消解,依靠政策保护机制获得的生存空间也不断被压缩,需要提升自身能力,适应多元化市场需求;第三,在海量信息环境下,有限的内容生产无法满足用户无限多元的需求,在内容生产之外,媒体还应该发挥协调者、整合分发者的角色,聚合内外部内容,寻求新的价值实现途径 [2]。正如腾讯对自身在未来互联网世界的定位所言:连接和内容,这是未来媒体的一体两翼,而技术、商业模式是基础,产业链布局是生态,用户是核心。

传统媒体融合转型发展,需要着重思考以下问题:

(一)搭建开放新媒体平台连接用户

媒体融合的关键并非单纯的网络、内容或具体应用,而是平台。平台的核心功能在于聚合、协调、重组以及交互。平台同时也可以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可能。在传统媒体建立互联网开放平台方面,美国的Hulu和英国BBC的iplayer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Hulu是新闻集团下的FOX公司和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搭建的新媒体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聚合了包括FOX、NBC、迪斯尼、ABC、华纳兄弟、米高梅在内的超过200家内容提供商的优质视频资源,以1%的网络视频流量占据了美国33%的视频广告市场,大大超越了各大传媒集团各自的网站流量和影响力,并快速实现了盈利。BBC利用自己的iPlayer平台,引入其他竞争公共服务广播公司电视台的节目内容,供用户选择,以应对开放发展的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Hulu和BBC的实践,证明了利用平台开放聚合优质内容的价值。

此外,基于互联网去中心化的长尾特性,UGC内容具有相当的价值,被证明是增强用户粘性的有效方式,优酷大约30%的收视率都由用户自主上传内容贡献,其中的优质内容也为优酷带来广告收益。

目前我国传统广电集团对新媒体平台的重视普遍升级,2014年央视CNTV、湖南广电的芒果TV先后通过开启独播模式,应对视频网站的竞争。芒果TV依靠其自身现有的几档现象级综艺节目和数量有限的自制电视剧,短期内获得了流量的大幅增长;央视独揽2014世界杯转播权,垄断节目资源。依靠独播内容支撑平台拉动用户流量,需要媒体机构具有持续强大的自有内容实力。

平台化的核心是开放性和多方共赢的机制。未来“广电”作为一个整体转型,需要思考共建大平台的必要性,摒弃以往的垄断和一台一网的思维,通过开放的平台架构体系、良好的营收分享机制来实现媒介集团内外部内容和服务资源的聚合与流动,驱动用户规模增长,进而促进平台业务和产业生态的良性持续发展和循环。

(二)布局并开放内容产业链

优质内容是媒体发展的核心,是传媒产业链的稀缺资源。传统媒体需要加大内容优势和影响力。一方面,要在内容领域整体布局,根据自身整合资源的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通过自制、收购及与外部合作等方式,在包括新闻、电视剧、电影、综艺、纪录片、动漫、游戏等大类内容领域选择重点或全部进行布局,成为优秀的内容提供商和内容聚合服务商。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转变内容生产方式。利用社交网络、大数据重塑内容生产模式,引入用户参与机制进行快速迭代生产,通过众包、众筹等社会化参与方式开放做内容;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决策,改变以往封闭式、主观性盲目决策和生产。《赫芬顿邮报》有3千多位有影响力的博主,8万名活跃用户。Netflix利用大数据分析独立制作电视剧《纸牌屋》,不仅获得高点播量,并且获得艾美奖。

目前,我国传统“广电”在内容资源上的优势并不显著,电视台自身所拥有的内容,尤其是版权内容,量比较少。电视台的内容生产量远远低于互联网上的内容生产量。

从内容类型上看,视频网站上点击量最高的是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但电视台却大多没有影视剧的独立完整版权。而全国众多综艺节目中,热播的只有几大卫视的几个现象级节目。

在内容开放性上,传统“广电”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广电”集团在内容上的布局较为单薄,还未形成为整体,需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对内容产业链的整合力度。此外,由于数字化数据收集分析系统还未建立,内容制作的数据化决策条件还不足,因而这些都是转型阶段亟待改变的问题。

(三)大力加强对新技术的跟踪和运用

对于这场由技术引发的传媒变革来说,技术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新兴媒体首先都是技术驱动型企业。美国的《赫芬顿邮报》之所以快速获得超越百年品牌《纽约时报》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其对新技术的认识和利用,对于搜索关键字与优化技术的充分运用,让其网站内容始终能够契合网络热点,易于搜索。因为其充分利用社交网络人际传播特性,以轻话题获得广泛关注,所以为其网站带来约20%的流量。

传统“广电”转型要把技术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应大力加强云计算技术运用,建立一云多屏聚合、传送平台,改变原来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建立全媒体中心,由“中央厨房”向多终端分发内容,开发新媒体业务,打造“智慧广电”。第二,应加快有线网络数字化改造与整合,实现各地广电网络互联互通。加快与电信网、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建立与多种终端适配的渠道体系,并与上下游服务关联者建立广泛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一体化内容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第三,应尽快建立大数据收集分析系统,依托大数据进行内容生产决策,提供服务、交互和精准营销。第四,应进一步加强对搜索优化技术、社交网络、移动互联技术、网络视频等新技术的运用,提升信息传播力和影响力。第五,应加强对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跟踪和利用,并将用户服务作为应用新技术的着力点。如CNN的iReport已经提供了google glass版本,供用户随时获取图片,参与内容生产。又如上海文广集团(SMG)新的上市公司将在硅谷一只基金,设立基地,研究发现最新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撬动互联网变革的源头 [3]。

(四)树立用户思维

传统媒体机构必须改变以往垄断的主观思维,全面的以用户为核心,通过生产和组织价值内容,提供多元服务,从根本上重塑与用户的关系和实现自身价值。具体内容包括:内容和服务根据用户需求定位设计;分发遵循用户媒体使用习惯;提供用户参与和互动机制,形成用户粘性,甚至将用户变为粉丝,与用户达成长期友好关系。在用户体验上,注重产品与服务的简单易用,互动友好;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并通过快速迭代,不断优化。

(五)重塑产业链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未来媒体集团之间的竞争将是系统性的产业链与商业模式的竞争,而非仅仅是内容、产品或渠道等局部环节的打拼。传统媒体需要重新审视新的产业价值链,根据自身资源和优势,谋求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或横向整合,拓展多元商业模式,发挥协同效应。在这方面,新媒体领域已有诸多做法,如乐视在内容、平台、互联网电视、智能手机终端等全产业链进行布局;腾讯在平台、IP内容等多环节布局;阿里参股多家内容制作机构,通过娱乐宝实现内容生产融资众筹,布局内容生产及投融资环节。虽然传统媒体的探索才刚刚开始,但为了抢摊占位,2014年芒果TV开始与多家互联网电视厂商达成合作,加大对客厅智能终端的投入力度;湖南卫视通过IP版权内容的多次开发,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上海文广集团(SMG)通过合并下属的百视通和东方明珠两家上市公司,全面植入互联网基因,建立自己的互联网通路,借助资本运作实现内容多元投资和包括智能电视在内的全产业链布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立新媒体子公司央广视讯,并正式启动IPO进程,借以实现资源整合、资本运营、对接产业和市场。在泛媒体的大环境下,传统媒体不仅需要在传媒产业链内部谋求布局整合,还需围绕用户需求,探索与电商、金融、教育、医疗等跨领域合作,拓展新的商业模式。

对于传统“广电”来说,深度的全方位融合转型才刚刚开始,在未来的融合转型路上,影响因素有很多,而其重点和难点将是体制机制这一根本的制度因素。因而在建立新型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集团的过程中,从国家宏观层面,需要突破既有的四级管办的广电体制和区域、行业的经营限制,更需要在公共服务与产业市场之间寻求新的差异化管理和运营模式。从微观层面,媒体集团需要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扁平化管理结构,建立更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这些需要媒体集团的不断实践探索,更需要政府在管理体制机制上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手机上网比例首超PC 成第一上网设备[N].京华时报,2014-07-22.

第3篇

关键词:报业;新媒体;转型;新闻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2-0149-03

一、报业新媒体转型项目解析

2014年1月1日《新闻晚报》正式停刊,唱衰报业的声音不断,也因此激发很多报业开启加速转型之路,积极探索媒介融合趋势,广泛运用新媒介技术,大力推进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全媒体平台建设等。在过去近1年多时间里,部分报媒已实现了从内容生产、终端呈现到平台运营、资本运作等各个方面全面融入互联网。以下我们选取2014年10月在首届中国报业新媒体发展大会上颁出“2013-2014中国报业新媒体项目创新50强[1]”名单,管窥一下这些报业新媒体创新项目的共同点与创新点,藉此探寻其转型变革的方向与思路。

(一)报业新媒体创新50强项目统计分析

表1 报业新媒体创新50强项目统计表

通过对表1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其一,从项目分布及数量占比来看,全媒体平台运营或融媒展示类项目占到了1/4强。作为报媒转型的首选项目,报业希望藉此实现报道全面化、立体化;信息产品呈现多样化、多元化;受众覆盖精确化、广泛化。

其二,从项目涉足的领域来看,报业极大地拓宽了自己的服务领地,从单纯的信息传播领域,过渡到出版、数据服务、电商、电影、演艺、线上社交平台、线下社区服务组织、物流配送等延伸行业,尽管报业跨界运营早已不是新鲜事物,但早期多半是以投资实体产业的方式来运作,而新媒体环境下,报业则是聚焦特定受众,更希望利用自身优质的数据信息资源独立运作更多的服务型项目。

其三,从项目的技术运用来看,当下热门的网络技术、微博、微信、移动App技术、二维码、云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户外数字媒体、电子阅读器、移动采编系统等都在报业新媒体项目中有所体现。尽管有些技术应用还浮于表面,很多报业也会借用现有的商业技术平台进行新媒体运作,但这并不妨碍独立自主创新技术的探索与研发,比如人民网微博平台开发、广州日报自主研发的哇喔WOW平台,以及各种移动App开发,都是报业在技术领域的有益探索。

(二)报业创新项目的共性特征

这些创新项目既有理念的创新,也有内容层面及技术层面的创新,尽管创新点不同,但其创新背后所遵循的变革思路是共通的。

1.突出原创性与数据化

关于报媒是否要继续恪守“内容为王”曾引发广泛讨论,很多人基于互联网思维,提出要以“用户为王”、以“渠道为王”。但回顾过去一年新媒体转型较为成功的项目,我们发现“内容为王”仍是核心,比如报媒转型项目中的代表性产品上海观察及澎湃新闻、界面等都是以其原创高质量内容迅速切入市场并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的。另外新媒体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信息价值依赖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呈现。其中重庆商报社开创的“新财商指数研究院”就是一个以数据解析经济发展趋势的项目机构;另外证券时报社开辟的“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平台”,同样是基于数据监测、分析,为资本市场领域提供舆情研究服务。

2.突出融合性与多元化

融媒理念已成为报媒转型的核心理念,很多报媒纷纷从全媒体平台架构中寻求突破口。全媒体意味着资源的重新整合、工作流程的改变、报道方式的改变、传播渠道的改变,以及资本运营方式的改变等。正如我们随机应用一下报媒新媒体创新项目,会发现多半产品都是融媒化制作手法与多渠道产品输出。

3.突出移动化与社交化

报媒此轮激进式变革几乎全面转向移动端,在上述50强项目中有超过8成以上项目都是基于移动平台运作或利用移动端技术实现的。而移动化又带来随时随地互动性表达、交互、分享、娱乐的需要,因此,很多报媒新媒体项目中都加大了产品的社交属性,丰富了社交化应用。仅以微信端项目为例,就包括新闻问答、粉丝社区、圈内活动、人才招聘、投稿等多种类型。

4.突出服务性与地域性

首先,服务性是这些创新项目中最典型的特征。比如现代快报官方微信项目、泰安日报社移动客户端“最泰安”等,这些项目都专注提供贴合用户生活需求、满足良好体验的服务内容。新媒体时代,用户是核心,做好用户的服务与开发是媒体转型的核心。其次,是突出地域性。报业新媒体创新50强项目中多数来自地市级报刊,尽管有些项目平台运用相似,但产品仍各具特色,这主要得益于内容服务于当地百姓生活,突出地域化。比如深圳报业集团打造的社区系媒体系统,就是将资讯服务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地域性是作出有特色、有竞争力的报业新媒体产品的重要保证。

二、报业新媒体转型对新闻教学的启示

如果说报业变革是紧跟互联网步伐,那么高校新闻学科发展则是紧跟报业变革的步伐,当然这与报业过去十年的主场效应有关,但如今新媒体全面冲击媒体行业,高校新闻教育教学既要从报业变革中习得经验,获得启示,也要跳脱报媒看到整个互联网对信息传播的深刻影响,并以此指导新闻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层面的改革,以达到推进新闻人才适用性培养之目的。

(一)教学内容层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学科到底教什么,怎么教?是目前高校新闻学教育急于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透过对此轮报业新媒体转型创新项目的内容分析及共性特征的把握,我们可以提炼几个核心关键词:原创性生产、数据化再现、逻辑化聚合、日常化互动。这几个词如落地于课堂,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新闻教育教学内容。

1.原创性生产

原创性内容的生产既是媒体的生存之本,也是新闻专业人才最核心的技能。因此,新闻课堂既要教给学生采写编评的业务技能,更要教给学生能够基于用户需求、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新闻发现、新闻策划、跨界新闻生产及传播的能力。例如,指导学生利用微博中的微话题、社区论坛中的原创帖、以及微信圈中的热门分享等发现原创新闻线索,进行追踪采访,制作成横跨报媒、视频、移动端的多元产品,并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终端推送、分享新闻信息。

2.数据化再现

基于数据的价值发现与可视化呈现是目前报媒转型中着力发掘与打造的。这种能力包括四个层面:发现数据,解读数据,制造数据、可视化数据。在课堂上可通过多种任务来训练,比如对热点新闻事件背景数据的挖掘,利用各种统计数据来发现、解读事件,利用各种综合或垂直搜索引擎捕捉舆论走向、进行新闻议程设置,利用新媒体平台去调查问卷等,同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可视化数据技术指导。

3.逻辑化聚合

信息逻辑化聚合已成为信息碎片化时代最急需的一种能力。报业新媒体创新项目中有很多产品内容,都是基于碎片化信息做的逻辑化聚合并输出的,包括微信项目中的新闻专题类产品、新闻评论类产品、以及各种特色服务性信息等。因此新闻课堂要教给学生如何在零散的、碎片化的信息中找到新闻价值所在,并运用因果、对比、并列、递进等逻辑关系来有效聚合信息。

4.日常化互动

新媒体是社交全面融入媒体的时代,社交关系的构建与维护常以分享个人日常生活为前提,通过这种随时随地的在场拉近距离,增进了解,藉此强化认同与归属。日常生活是最鲜活的新闻现场,新闻课堂要教给学生能够从中捕捉细节,发现个性化新闻;教给学生能够在这种日常生活的直播中敏感觉察群体性的生存状态,抽离共性的社会化心理;教给学生如何能够以日常化直播的手法呈现新闻事件;教给学生能够依靠个性化的表达聚合受众,实现用户化管理。

(二)教学方法层面

1.工作坊教学法

依循报纸、电视、杂志、新媒体等不同工作流程设立的工作坊,以其小而灵活的方式有效地满足了“理论+实践”的新闻教学要求,是目前国内外新闻院校广为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随着融媒趋势进一步发展,基于不同媒体平台设立的独立工作坊在培养全媒体人才方面开始出现瓶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我国较早推广职业新闻学教育,探索工作坊教学模式的高校之一。学院目前成立有清新时报工作坊、清新世界工作坊,一个专注于纸媒,一个专注于视频媒体,两个工作坊基本上是依托课程,外加社团管理等模式独立运作。尽管在融媒理念下,各工作坊在小范围内开始融媒实践,比如清新时报内容已由报端过渡到微博、微信端,但跨界视频及其他终端则较少。

当然平台是为教学服务,工作坊不能为了融合而融合,还要充分考虑软硬件客观条件。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可考虑用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全媒体技能:一是“常规+机动”模式。平时采用分散而灵活的工作坊模式指导学生制作不同门类的新闻产品,而对于较为重大的新闻报道,则从各工作坊中机动调取人员,组建临时融媒团队,进行多元稿件的采制,多通道;二是工作坊轮岗制。工作坊成员间可以定期换岗、轮岗,已习得多元融媒技能;三是在各个工作坊之外,构建一个学习社区,不同工作坊成员间可以共享知识与技能,实现互助学习。

2.微传播教学法

在谈论这种教学法前,有一个现实需要正视,移动媒介使得媒介化生存变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逼真的一种生存方式,人们对移动媒介依赖成瘾,一旦离开就会出现焦躁、困惑、易怒、抑郁、孤独等情绪[3]。有人据此提出“去手机化”的理念,但现实证明不可行。尤其对于新闻专业学生,面对网络化、移动化、数据化的新媒体环境,更不能轻言弃之,而应思考如何善用。我们或可将手机全面引入新闻课堂,将课堂改造成一个可以实现“微传播”的媒介场域,而课堂中的师生则改造为一个媒介运营团队,而教与学的过程转变为直接的媒体传播过程。

我们以运营“课程微信公众号”作为举例,通过下图来看一下基于媒介运营的微传播教学如何组织与实施。之所以优先选择微信公号,因为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建立的社交媒体,学生全面介入可以先行保证公号的正常运维。

基于微信平台的微传播教学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部分主要包括微传播与微互动,教师将理论、技能知识,练习、测试以及学生典型错误问题等进行有效分割聚合,制作成适宜在微信端传播的图文、视频、语音等微内容。而学生一方面通过线上答题等方式进行微反馈,另一方面针对其他微信订阅者开展学术性、服务性以及娱乐性等信息推送,并通过开展分享、问答、抽奖、讨论等线上活动以增加订阅量及提高粘度。线下部分主要在教室完成,师生共同就线上运维进行延伸讨论,讨论的过程可以利用微信端进行现场直播,继续与其他订阅者分享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学生、其他订阅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开放式、共享式、互动式的微传播主体。另则,微传播教学法的效果评估可以直接利用微信平台提供的阅读数、点赞数以及订阅量来做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

除却微信平台,师生还可将微博或其他微传播平台,改造成一个以课程教育教学为主题内容的媒介运营平台,由师生共同运维,最终推进新闻课堂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理念层面

除却教学内容、方法这些具象层面,报业新媒体转型对新闻教学启示可能是从根本上诉诸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层面上的转变。

早在1908年,密苏里新闻学院创建人沃尔特・威廉姆斯院长就提出“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4]。时至今日这一新闻教育理念仍指导着新闻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只是不同时期,对实践的内容有不同阐释。当下新媒体环境下,动手实践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扩充。

首先,动手实践不再局限于采写编评等业务技能的实践,而应包括对用户需求的分析、生产基于用户需求与体验的产品,对用户习惯的培养,以及实现对用户化的管理等;其次,动手实践不再局限于课内外,而应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广泛参与媒体实践,实现对各种渠道传播特性的了解;再次,动手实践还应包括基于媒体产业链延伸领域的实践锻炼,以实现对泛媒概念下产业融合的理解。

报媒是整个媒体产业链中的重要单元,尽管当下报业新媒体转型还处于尝试与探索期,但一旦深入很多报媒依然能走在媒介发展的前沿。作为高校新闻学科要能够从中把握前瞻性的变化,并藉此思考更多适合新闻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2013-2014中国报业新媒体项目创新50强出炉[EB/OL].温州网,http:///system/2014/10/16/104245254.shtml.

[2]胡国洪.新媒体语境下的内容生产[EB/OL].金华新闻网http://.cn/zt/2013-12/11/content_3036301.htm.

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档案管理;影响;创新措施

编号:辽宁省档案局L-2016-X-10 项目名称:利用新媒体平台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创新研究与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新媒体时代,给档案利用服务工作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新媒体的应用,使档案信息存储方式日趋多元化,其服务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方便人们更好的查询和利用自己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档案资料的利用效率和利用效果。因此加强新媒体对档案管理工作影响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媒体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转变

1.1 档案管理模式发生转变

档案管理工作属于我国传统的工作类别,其工作模式较为单一,档案信息一般以纸质版呈现,主要依靠人工进行管理、分类以及查询。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信息不断增多,信息种类也有了很大范围的延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无法发挥档案管理的服务效能。如今,新媒体在传统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极大的改变了档案管理原有的工作模式,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管理,既解放了劳动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水平,提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得以充分的实现。

1.2 丰富了档案信息载体和宣传途径

档案管理作为我国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职能的开展和实现离不开传播载体的有效利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传统途径十分有限,无法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降低和档案馆的服务职能。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新媒体时代,档案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材料,微博、微信等新型的信息载体逐渐应用到档案信息的宣传工作中,既丰富了档案信息载体也扩宽了档案信息宣传途径,使档案管理信息更加贴近广大受众的需求,提高档案管理服务职能。

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提升档案利用水平、促进档案服务社会化。变革传统档案信息利用方式,采用网络、微信平台、录音、录像、展板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大众,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示学校发展历史促进高校档案服务的社会化。

1.3 档案资源的利用方式更加快捷和高效

传统的档案信息材料的利用率不高,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无法得以充分实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管理和查询方式落后,流程繁琐,耗费大量的人力。但是新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模式以及档案信息载体形式,还改变了档案信息的利用方式,极大的提高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使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得以充分的实现。新媒体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信息平台,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资源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进行有效的传播,公众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有效、快速的查询自身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档案管理的服务质量也了明显的提升。

2 新媒体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理念

2.1 开放式的工作理念

新媒体技术是依托于开放的网络技术实现的,本身不受时间、地域的影响,具备较大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因此,新媒体时代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具有明显的开放式、共享式和互动式的特点,与此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工作理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将不断增加。档案管理的开放性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并且也有一定的技术支持,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同时也符合档案管理创新服务职能的需要。不可否认档案管理资料本身就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的工作,但是如果无法充分发挥档案信息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种投入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此,在档案资料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开放式的工作理念,实现公民的知情权,使档案信息的价值得到真正的实现。

2.2 以服务为核心的工作理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工作理念在社会岗位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同样,档案管理工作也积极变革传统的工作理念,将工作重心由“管理”转移到“服务”中。并且为了适应档案管理工作中心的变化,提高自身的服务职能,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档案信息的利用途径,转变档案信息的服务方式,使其更加适应现代人的需求。

3 新媒体在档案管理服务效能应用中的具体措施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下,档案管理的服务职能面临巨大的挑战,档案管理工作要想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顺应历史,正视新媒体对档案管理服务职能实现的重要性,并且采取具体的措施,提高新媒体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3.1 加大档案管理工作中新媒体技术的投入力度

档案管理部门要重视技术投入力度,调选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及较强的业务能力的工作人员进行档案信息化处理;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大设备投入,通过现代化设备及技术应用,达到档案信息由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化档案的目地;档案管理部门要重视新媒体环境下的安全技术支持,使档案利用即合理合法,提高效率,又使之可行安全高效;档案管理部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特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成档案利用的最大化。

3.2 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效能的发挥。因此,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档案管理工作团队,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提高档案管理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数字化的构建以及新媒体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不断应用,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档案管理的相关单位,要针对档案管理人员开设完整的培训课程,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学习相关的管理条例,完善相关管理要求,同时,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的信息技术,以便更好的适应档案管理工作中底只技术的需求。同时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力度,使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下档案信息合理良性运转。

3.3 加强合作,构架共享式档案服务平台

在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管理部门应实现与社交媒体的对接,通过互通消息,实现资源共享,既扩大了档案利用的影响力,提高了档案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为社交媒体提供了素材。

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加强各级各类档案馆之间的合作,通过各级各类档案馆的馆藏资源共享,实现馆际合作,为大从查找相关档案资源节省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

在新媒体环境下,与知名社会人士、档案学者进行合作,扩大档案信息受众群体,适时宣传,同时也可以为知名人士提供质量较好的信息资源,从而实现共赢。

综上所述,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新媒体,给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宣传工作以及档案服务职能的发挥都带了巨大的变革,使档案管理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的应用优势,将其更好的辅助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中,使档案馆的服务职能得以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艳侠.新媒体背景下档案宣传工作及其方式拓展[J].黑龙江史志,2014,(15):127-127.

[2]张占武,史慧.档案数字化、媒体化建设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11):29-31.

第5篇

专家们指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转型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学术期刊编辑应深入思考学术期刊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积极的态度、稳妥的步伐应对数字化的挑战,通过加快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的数字化、国际化步伐,全面提升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使我国学术期刊在世界学术期刊的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一、学术期刊第一要务是内容经营

要办好学术期刊,不论是从单本还是集群来说,都必须从编辑、出版、市场等期刊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全面提升工作质量。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副社长肖宏认为,中国的期刊长期看重编辑工作,但对出版和期刊的市场工作往往不够重视,造成国内许多学术期刊出版质量上不去,经营能力薄弱。内容是刊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本刊物内容的好坏,主要依赖于论文原始质量的好坏:缜密、原创的思想,创新、合理的设计与方法,令人激动的突破性结果,以及基于科学结果的大胆推测等。肖宏指出,学术期刊的第一要务是内容经营。

一流刊物要有一流的主编。首先,必须在国际专业领域享有盛名,精通某一专业,了解该领域学科的进展状况和前沿的研究,认识领域里最优秀的人,以保证能获得他们的稿件而发表出最优秀的论文;其次,正直、热情,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热爱期刊事业,乐意为科学界提供服务;第三,有相当强的组织、策划和管理能力,具有宏观战略管理和经营意识,具有一流的团队沟通和领导能力;第四,团结协作,目标明确。

除此之外,肖宏还认为须完善审稿人建设,其中包含三个要点:入选标准、审阅水平、动态管理机制。并且,需要防范审稿人不端行为。在这方面,他表示,国际期刊比国内期刊要做得好,指出国外很多学术期刊已经实现跨国际的高质量的组稿、审稿,但国内有些期刊约请的编委,虽然知名度高,但多是“挂名”,未必真正参与到期刊的发展中。

肖宏还提到,明确定位,才能明确刊物的发展出路,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醒刊物思考定位:

1.内容定位

必须明确回答刊物报道内容集中在哪些学科方向和研究前沿上,内容特色是什么?栏目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栏目设计是否有特色?报道类型是否被清晰、合理地表述?必须明确地回答刊物的内容定位和适宜作者对象。

2.层次定位

中国的期刊按照办刊层次可分成四个层次定位:立足国内,面向国内;立足国内,面向国际;立足国际,面向国内;立足国际,面向国际。层次定位不同,瞄准的发展目标(例如进入什么样的核心期刊数据库,在什么范围内有影响)就不同。

要了解刊物的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包括近期、中期、长期目标),才能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因此,刊物的办刊宗旨必须简明扼要地予以表述。

3.市场定位

从刊物刊期、发表周期、年载文量、发行量、定价等来了解刊物的市场定位。主营方向是什么?盈利点是靠发行、广告还是版面费、在线阅读?

刊物要明确回答出读者对象、发行对象、广告对象具体是什么情况。

二、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人们一直在问:期刊是不是不行了?实际上,印刷业并没有死,只是需要进化和革新。对学术期刊而言,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压力之下求生存,学术期刊领域变革的聚焦点是什么?计算机世界媒体集团总编辑黄翔认为,在新媒体崛起的大背景下,信息和网络技术正在颠覆期刊业,读者和广告客户都在发生变化,这些意味着:期刊业传统的商业模式将逐渐失效。在他看来,在读者指定的时间,用读者喜欢的方式(平台,内容呈现)提供新闻和信息服务,并提供互动,是目前学术期刊正在发生的改变。

以IDG为例,黄翔介绍了数家主要杂志品牌媒体全媒体转型的经验教训,帮助期刊编辑了解转型的思考方法、成功模式、常用工具和要避免的陷阱。IDG在美国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媒体公司,计算机世界媒体集团是IDG来中国后最早的一份媒体,曾经是大陆市场当中最赚钱的一份杂志。差不多近十年来,整个行业传统媒体不管从国外开始还是在国内,受到新媒体冲击很大。中国学术期刊现在面临的共性问题是,刊物本身的读者并没有减少,但新媒体冲击来了之后,部分读者转去在平板电脑、手机上阅读这些期刊,这便直接影响到期刊的发行量,从而造成凡是依赖于广告的期刊就比较惨了。

说到数字化转型,成功的例子虽然比较少,但不能说完全没有,黄翔以国外的B2B刊物为例,比如说计算机类的刊物,在国外转型有的还不错。从IDG角度来讲,甚至可以说是转型基本成功,因为IDG在国外是一个纯粹技术类的媒体,经过这几年来的努力,收入结构已经彻底打翻身仗,现在在线收入是第一大收入来源,目前IDG已经不是一个传统媒体,而是完全以网络为基础的媒体,传统的会展只占百分之十几二十。

如何看待未来期刊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黄翔表示,将来的期刊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提供给消费者阅读,新媒体确实就是往这个方向在走。他提到,实际上在数字化领域,图书、期刊、报纸的边界正逐步模糊,很多其他领域的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比如英国的《卫报》,在2011年,该报的广告收入有20%来自数字出版。

三、学术期刊从经营载体到经营品牌

新媒体对于期刊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对于龙头期刊也不例外。《读者》杂志近年发行量受到数字出版网络的冲击有所下降。

第6篇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类智能终端产品的出现,人们的阅读媒介变得越来越方便、灵活,以互联网阅读、手机阅读、手持阅读器为代表的数字阅读方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现在,世界六大出版集团数字出版业务已经占到总收入的20%~30%,2012年3月美国子书已经超过纸质版精装书,预计到2020年,90%的传统出版物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

数字媒体被业界称为新媒体,新媒体的发展,让传统纸媒有了一种“狼来了”的感觉,然后也都在担心传统纸媒的夕阳末路。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年代,新媒体固然有它的优势,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而传统媒体经过多年的发展,更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与优势,当前最重要的是要认清在如今多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认清新媒体的不足,同时弘扬传统纸媒自身的优势,然后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共同发力,这应该是传统纸媒应该积极探索的方向,也是完成传统纸媒的升级与转型的趋势。

二 新媒体的优劣势

新媒体存在于互联网和移动增值这两个最重要的领域,是最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新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手机智能化的微信和其他等触摸媒体。新媒体的主要特征是:交互性与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性化与社群化。美国《连线》杂志对其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就是新媒体,也就是说采访者和读者是同一个人群。

其优势在于,传播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全球化。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领域上都具有无限的创造性,边界也不断变化,呈现出多媒体融合趋势。目前,最为强劲的新媒体形式有两种:(1)手机智能化的微信这一系列平台,它也被业内人士认同为第五媒体。在信息上绝对领先,甚至把网络电脑上能呈现的一切可能性、先进性变成传统性。(2)正在运行马上就会浮出水面的三网融合、电视视频、网络传输的主流平台,这一平台将成为广告销售行业增速最快的主流平台。随着这两个平台未来的成熟,其对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的冲击不仅仅是有多大的问题,从信息到广告收入来说都将是颠覆性的。

目前新媒体的劣势表现有两点:(1)信息内容上,海量无处不来的信息源,实际上内容杂乱无从把握,真假难辨。没有文化思想属性,甚至没有道德底线,没有信任度,更没有权威性。(2)它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完全形成,这将给传统纸媒带来调整和应对的时间。

三 传统纸媒的生存价值和优势

新媒体的出现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对传统新闻媒体形式的一种变革。对于新闻行业而言,新闻不仅不会消亡,还可能会因新媒体的出现使其更加繁荣。而新媒体“一切人对一切人的传播”这一属性,决定了其内容的真假难辨、鱼目混珠、没有文化思想甚至没有道德底线,这种没有社会责任的传播将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冲击更大,对于媒体本身的冲击,尤其是对我国这样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性的国家来说,这一点可能会更加可怕。

因此,传统纸媒的权威性、公信力、文化内涵、思想性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应该是传统纸媒尤其是报纸现存的优势。与国家利益、党的方针政策、老百姓的真正需求以及真实性的报道与传播是未来生存的根本。而更为具体的优势是,新媒体只是传播形式上的优势,其技术终端并不在其手中,而是在通信领域如联通、移动、电信这样的大公司手中,这些大公司因没有采访权和采编队伍而无法获得他们所需的新闻内容,从而不能达到他们的获利诉求。而传统纸媒恰恰有着优秀而成熟的采编队伍,有着采访并编辑来的大量新闻内容,如果能将最大化的新闻编辑内容与通信领域的最先进的技术平台相结合,这将是未来的转型方向。

四 传统纸媒尤其是党报的升级转型

对于任何一个报业集团而言,所承载的业务无非分为三块:党报公益性、子报刊网市场化、非报业经济。

对党报而言,因其读者人群是公勤人员,目前看似新媒体对其冲击不大。甚至因新媒体自身的一些弊端,反而更能凸显出党报的某种权威性和公信力。可以说,随着新媒体对都市类报纸和期刊的弱化,广告商在纸媒的投入会像面对公勤人员群体的党报方向转移,这是其中的机会。最重要的是,传统纸媒一定要充分融入到新媒体当中,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完善与自身的网络、手机报等的经营搭配与内容重组。形成纸媒+网络信息化平台+手机智能化平台的组合,就是现在媒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只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机制,把三者整合起来,其未来发展经营空间绝对没有问题。同时打破原有传统纸媒的营销方式,顺应市场,建立属于自己的赠销渠道,以锁定广告投入商。把握住通信领域三大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与其建立新的合作模式,以权威性、公信力、丰富的采编内容和这些公司合作来融入新媒体。同时尽早与三网融合平台嫁接,分取蛋糕,早日实现转型。同时打破原有不顺应市场的内部机制与体制,重建能与新市场、新媒体相对应的内部体系。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国内各报业集团尽早尽快地从整体上来调整结构,已变成规定性动作。而非报业经济收入所占整个集团收入的百分比,已成为衡量一个报业集团整体转型快慢的重要标志。浙报集团是国内第一家整体上市的报业集团,年营业收入超过36亿,非报业营业性收入已达到70%以上,它已被公认为国内经营最好的报业集团。《辽宁日报》的未来发展规划,已将到2015年非报业营业性收入提高到总收入的50%作为必定目标。可见非报业经济不是发不发展的问题,是必须发展的问题。

五 结束语

第7篇

运行数月来,湖北日报的图片报道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原本由湖北日报摄影记者唱主角的版面格局被颠覆,摄影记者拍摄的图片不再是编辑的“宠儿”。发稿难让不少摄影记者愁容满面;而署名为“本报视界网”的签约摄影师占据了每日报纸的各个版面,并常常以鲜活的新闻图片毫不留情地把“记者摄”排挤到报纸中心视觉以外。有数据统计,湖北日报1月份见报图片281幅,其中记者发稿84幅,不足视界网签约摄影师发稿量的1/3。是什么原因让经验丰富、设备精良,且受报社长期培养的专业摄影记者,在与“草根摄影者”的“版面交锋”中“顿失滔滔”呢?专业摄影记者又该如何面对全媒体时代对传统新闻摄影观念的强势冲击,突出重围,寻求一条发展之路呢?

一、新闻摄影的草根时代到来

以前,平面媒体从体制和机制出发,投巨资打造一支依附于本媒体的新闻摄影“特种部队”,用高精尖装备和大量的人力成本。来支撑报纸在版面视觉和新闻报道竞争上的需求,而草根摄影者的新闻图片因为质量、新闻时效、拍摄技术等诸多因素,只能成为被摄影记者一统版面下的“点缀”。

随着数码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今天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报纸上的图片新闻报道已经不再是摄影记者的“自留地”。一方面,文字记者开始在采访过程中普遍使用照相机,学会以两条腿走路:另一方面,物质基础得到较大改善的基层通讯员,对新闻摄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是视界网的开通。草根摄影者通过这样一个互动的网络平台,一下子和湖北日报的摄影记者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并且使在许多方面有着的先天优势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利用和发挥。比如新闻图片的时效性。过去,摄影记者受图片传输渠道的制约。很难为报纸提供当日新闻图片。即使是便捷电脑的配备,摄影记者外出采访受空间距离、信息来源等诸多因素影响,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即拍即传。相比报社摄影记者,草根摄影者离新闻现场更近,他们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新闻。记录新闻,他们甚至就是这些突发新闻的现场目击者或参与者。另外,从数量上分析,视界网的草根摄影者是本报摄影记者的几十倍。他们分布在全省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各个角落,每日上传的图片近200幅。让报纸版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而“海量”也正是他们在与专业摄影记者比拼中取胜的重要法宝。

狂飚发展的数码相机正以极快的速度褪下裹在摄影记者身上的“专业”标签。新闻摄影报道不再是摄影记者的专利。已经越来越草根,简单到一个揣在口袋里的傻瓜数码相机,甚至一个带有摄像头的手机,你就可以实现在报纸上刊发新闻图片的梦想。摄影记者必须直面与草根摄影者同场竞争的现实。

二、平面媒体摄影记者“最后的晚餐”

几年前,西方传媒界就流行这样一句话:声讯听广播,消息看电视,深度读报纸。如今,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又将网络媒体推到了“破局狼”的位置,网络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迅速改变着原有的新闻和信息传播格局。报纸作为最早产生的一种传播媒介。以往具备的时效性、信息独占、图文并茂等相对优势不复存在,唯一能与其他传播媒介抗衡的利器就是报道的深度和观点。

面对报纸向深度拓展发展空间的转型需求,作为报纸的一个常用表现形态。新闻摄影注定在报纸版面竞争中要更加强化自身特点和优势,放弃普通,突出特有,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突破瓶颈,重获新生。湖北日报新闻摄影专题《焦点》就响亮地打出了“用相机做深度报道”的口号,《影像点评》这样一种有话就说的解析性图片报道模式。也从经济版延伸到其他版面,乃至一版,并深受读者欢迎。另外,从视界网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深度报道也是报纸留给摄影记者“最后的晚餐”。做草根摄影者不能做、无法做的影像报道,报纸版面才有摄影记者“露脸”的机会。

据报载资料显示,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今日美国》等大型报纸的专职摄影记者数量在50~80人,个别报社的摄影部在全盛时期超过150人,而现在缩减为30人上下。这些能够在裁员中“幸存”下来的摄影记者往往是专业素养很高的记者,甚至是某些领域的“专家”级人物。湖北日报新闻摄影品牌栏目《焦点》已经推出276期,独立承担完成5期以上的摄影记者不过10人。由此看来。报社为摄影记者保留的最后的生存版面,并非人人有份,而是为有精耕细作本领的人准备的丰盛晚餐。

三、化危为机,摄影记者由一专迈向全能

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于文国,最近在其个人博客发文《深度变革已经开始――简析影响2009中国新闻摄影的五个关键词》,关键词之三就是“全能型摄影记者”。文中列举去年《新快报》摄影记者拍摄的一组现场新闻报道。说明摄影记者用摄像设备可以同时完成报纸所需的图片报道和网站播放的视频新闻。他认为,全能型摄影记者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摄像记者,又不同于多年来就职于报纸的摄影记者,也不属于此前在手中提着普通DV摄像机的网络视频记者。全能型摄影记者采回的新闻素材既可供电视使用,又可为网站供稿,同时还能满足报纸截取单幅瞬间新闻照片之用。特殊的角色决定了他们的拍摄角度、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在专业上是综合性的。全能型摄影记者的诞生,客观上为正在转型的报媒降低了成本,还为转化摄影部门的富余成本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与以往传播媒体不同。网络媒体基于传播方式和受众的特点,图片和视频是其最主要的两种传播方式,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延伸的手机报、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如果在传播中不倚仗图片和视频的力量,那是不可想象的。同时,电视媒体也已经开始在动态的、过程性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引进静态的、瞬间性的新闻图片来辅助。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都不约而同地把橄榄枝伸向新闻摄影,看重的就是新闻图片在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打开一扇窗户。”摄影记者在报纸的生存空间不断挤压、路越走越难时,其他媒体对影像的运用却越来越多,图片的市场越来越广阔,客观上为报纸摄影记者的转型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从技术层面看,摄影记者长期从事影像拍摄工作,熟悉视觉传播,完成从一专(摄影)到多能(摄影+摄像+网络视频)的转变较其他报媒从业人员

更具优势,而且现在市场上推出的数码照相机多数具备高清摄像功能,其制式完全可以满足电视和网络媒体的播出要求,对具备采访、文字写作、拍摄能力的摄影记者来说,只是在拍摄影像瞬间的同时,熟悉动态视频的拍摄方式,掌握视频编辑技术,就能迅速转型成为为全媒体提供影像的全能摄影记者,在这一新领域重新扮演重要角色。

四、图片编辑是新闻摄影向全媒体图片转型的关键一环

视界网的创立对于湖北日报摄影部人员结构最直接的改变是图片编辑的大幅提档。创办视界网的初衷是满足湖北日报改版后对新闻图片的迫切需求。摄影部在保持原有外采记者不变的情况下。以增加2名专职图片编辑为切入点,在极短时间内开通并推动视界网快速成长。成功实现了摄影部工作重心由“采”到“编”的转变。原来。版面发稿主要依靠摄影部记者提供,加上通讯员来稿,每天不过二三十幅。现在,在摄影记者当日实际供稿下降的情况下,由视界网提供的鲜活图片,每日一般可达到150余幅。随着视界网的进一步发展。签约摄影师队伍必然不断壮大。图片源必将极大地丰富,自然而然,摄影部必须具有强大的图片编辑处理能力,才能从“海量”的图片中筛选、编辑适合湖北日报版面需求的好图。据统计,英、美各大报纸的图片编辑每天图片的阅读量超过千幅。

第8篇

关键词:老年期刊;媒体融合;文化产业;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4-0085-02

一、引 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龄化社会的到来,移动新媒体的普及,以及中年人阅读习惯的改变,传统老年媒体面临拐点。尤其是地域传统媒体由于受制于内容、人才、资金等有限资源,靠自身的循环发展很难做大做强,融合发展和向产业之路延伸势所必然[1]。

限于篇幅以及笔者的职业所在,本文针对老年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和产业转型做出自己的一点思考。

媒体数字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实施便是当务之急。老年杂志和杂志社发展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二、内容生产和平台建设

相比其它媒体传播形式和渠道,期刊特别是老年期刊确实存在传播单向、时效性差、便捷度弱、呈现形式不够立体丰富等不足。但是老年杂志也有着其它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内容提前进行了认真甄别和筛选,更具有权威性和可信度。而且老年读者对纸质媒体有很深的感情,依赖性强,粘度高。可以预见,老年期刊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不论将来“融媒体”以何种形态和方式出现,其传播信息的基本功能不会变,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不会变。因此,作为老年杂志,重视刊物质量仍然是头等大事。为确保杂志质量不断提升,应进一步加强策划和编辑工作,改变以往闭门造车、等米下锅的工作作风,改变老年杂志谨小慎微、面貌陈旧的一贯风格,注重时效性和参与性。应经常在刊物、网站或其它网络平台进行广泛调研,放下身段,深入实践,随时随地了解读者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量身定做适合他们且能引领他们口味和思想的新鲜内容。

同时,在和新媒体的对接上,可以借鉴网上期刊数字平台如龙源期刊网、中国知网的做法,尝试联合全国三十多家老年期刊,努力打造全国老年期刊数字平台,让老年读者在网络平台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内容。

对那些酷爱阅读的老年人来说,众多老年期刊的汇集,可以让他们付费很少且足不出户就能看到更多内容。而那些习惯电脑和手机阅读的中年人也可以在诸如健康养生、游山玩水、天伦之乐、老年婚恋等方面的内容搜索后加入进来,汇集成为新的读者群。

网络阅读平台能锻造和延伸期刊产业数字化传播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在拥有了众多的读者用户之后,就能成立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和网点,寻求更多为读者(或消费者)服务,自身也能创造更多效益的机会[2]。

未来媒体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对用户的掌握和服务上,也就是对用户数据库的建设和使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好的媒体内容衍生的产品。

三、老年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利用

截至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3亿,约占总人口的17%。未来20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届时每天将有3万人加入老年队伍。我们面临着“老年人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严峻形势。

面对广大老年人过上幸福晚年生活的殷切期盼,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急需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的支撑。

作为老年刊物,在老龄化市场中有着难得的品牌优势。如同许许多多的老年品牌那样,老年刊物已经在读者心目中建立起一种独有的、稳定的和不可替代的物质和感情依托载体,要努力使品牌资源成为推进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转向“品牌资源”要效益[3]。为此,作为老年刊物,可尝试进入能够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的行业,做与老年人有关联的产业和项目,努力为杂志读者服务,为老龄化社会服务。

如何才能有效利用品牌效应结合老龄化社会的实际需求,把老年产业做大做强呢?

第9篇

一、“最后一寸”产业链:从“苹果园”到“苹果迷”的无缝连接

有许多学者认为:“苹果”的超额利润,源于其产业形态的相对封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它能够更灵活、有效地适应高速变化的市场。这一说法不乏道理,但笔者以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苹果”率先实现了信息传播模式与盈利模式的高度吻合与全程对应。

在大幅降低信息传播和使用成本,使之无限趋近于零的前提下,以“点对点”的方式,在数字互联网络上实现互动传播,这正是数字化媒体最本质的特征。

对数字化媒体来说,基于这样的信息传播模式,有效消除所有多余的中间环节,直接将内容产品和增值服务,从生产原点传送到最终用户,将有助于实现整体产业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数字媒体产业的价值最大化。

然而,即使是位居IT业前列的谷歌(Google)和脸谱(Facebook),目前也尚未实现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从生产原点到消费终端的“点对点”直达传送,而是将自己的内容产品及其增值服务,通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方式,嵌入到其他合作伙伴生产的个人电脑、移动手机等终端上,与用户之间留下了最后一寸距离。如果没有“苹果”的存在,这倒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支配下,大家各自发挥最核心的优势,通过合作共筑产业链,生存的空间会更广阔。

不过,“苹果”却以其独特到极致的封闭姿态,依靠持续热销的iPod、iPad和iPhone等众多品牌终端产品,成功地完成了从厂房到消费者之间,那“最后一寸产业链”的构建,不仅让用户通过实体或虚拟的“苹果”专卖店,直接将钱付到“苹果”的口袋里,而且连售后维修、服务升级等事项,都一一包揽。

“苹果”的封闭非常典型地体现在“苹果”智能手机iPhone上:iPhone的软件平台与硬件设计融为一体,从软件安装、升级、备份、文件同步,一直到程序管理等,都紧密结合着“苹果”的在线音乐软件 iTunes来运行。所有的合作运营商不但得接受排他性的限制,如在美国市场上iPhone 只限于AT&T 的通讯网络,而且必须支持iTunes,不能强行推广自己的音乐或相关软件下载服务。[1]此外,iPhone的操作系统不允许修改核心软件,也不允许在操作系统中安装“苹果”认为质量低劣或与其设计目标不符的第三方软件。不仅如此,“苹果”还严格控制iPhone的出售地点,只在自己的专卖店和网店交易,同时任何售后问题,从硬件故障到软件性能,都一概大包大揽,从不推卸。但前提是,你得接受类似这样的极端条件:iPhone的电池是内置式的,不能拆卸,如果电池坏了,手机也一并得换掉。

iPhone在商业模式上的封闭性也一脉相承:一切都由公司掌控,惟一的目的就是卖得既贵又多。当然,前提是让用户体验发挥到极致,成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苹果”的操作系统虽然封闭,却十分成功,其宗旨是让移动设备更了解用户,而不是让用户去了解移动设备。因此,“苹果”的用户会明显感觉到:“苹果”手机操作起来既简单明了又乐趣无穷。iPod的环形操作键面、iPhone的多点触摸,无需复杂的命令和繁杂的步骤,只须手指一划、一摇就能完成指令。

由此,“苹果”给了那些正在谋求数字化转型的传统媒体(如CCTV),以及已经在数字媒体阵营里追求数字化生存的新兴媒体(如SMG旗下百视通公司的网络电视[IPTV]),一个非常实用的启示:只要拥有现实可能,最有效的转型路径和生存策略,就是高度重视用户体验,同时努力实现从生产原点到用户终端的无缝连接,完成纵向产业一体化的“最后一寸”价值链延伸。

当然,这需要有充足实力,不可盲目模仿。谷歌在尝试创造自己的品牌手机过程中,也屡遭遇挫折,至今仍在探索。

二、独善其身的开放 还是审时度势的过渡?

由于一直全面坚守封闭性经营,“苹果”在即时通信和办公套装软件领域里,逐步体现出过分限制第三方软件带来的束缚和损失。于是,一贯封闭的“苹果”在第三方应用软件方面,主动给出了例外。2008年,“苹果”应用软件平台AppStore正式上线,为第三方软件开发者提供销售渠道,也藉此创造了手机软件销售的新模式。此前,在现实的巨大利诱下和高昂的反垄断诉讼威胁下,“苹果”最终在第三方应用软件开发上,选择了有限度的开放。它的限制集中体现在前文提到的不允许修改iPhone操作系统的核心层面,不允许在操作系统中安装任何“苹果”认为质量低劣或与整体设计目标不符的第三方软件等。据2010年底的较新统计数据,目前AppStore上的应用数量已达到30万个。

就在“苹果”的智能手机及第三方软件领域逐渐形成垄断趋势之际,谷歌(Google)的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宣布上市,并同时面向智能手机和平板设备两大市场。与“苹果”的思路恰恰相反,谷歌安卓选择了全面开放,这意味着所有使用安卓操作系统的手机,不会被集成到任何形式的桌面管理程序中去,安卓本身及第三方软件可以在不同品牌的手机上、以不同形式实现自由安装、升级、备份、文件同步、软件管理和云同步。由此,“苹果”与谷歌之间,在合作之余,形成了日渐激烈的竞争格局。出生于互联网的谷歌,在安卓系统上袭承了开放、免费的特性,允许任何移动终端厂商加入到安卓系统联盟,很快吸引了众多第三方软件开发商,2010年底其开放平台上的软件应用量迅速达到10万个。据美国咨询公司Gartner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安卓在全球市场上的占有率从1年前的3.5%迅速上升至25.5%。安卓系统的出货量甚至超过了“苹果”和黑霉(RIM)。

不过,即使谷歌安卓的优势渐强,由于暂时缺乏这“最后一寸”产业链,使得安卓在拓展进程中常常力不从心,甚至险象环生。

谷歌因为暂未生产相关硬件或终端,其与智能手机运营商的关系很难维系得像“苹果”那样紧密,这非常不利于安卓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整合与推广。比如:众多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手机,都想尽办法突出和强调自身的品牌,以充分地有别于竞争者,使得安卓的存在被忽略和淡化,人们最终体验和记忆的,很可能是摩托罗拉的MotoBlur或HTC 的Sense,同时很容易将相关的疏漏记在谷歌安卓的账上。比如:由于第三方应用软件的良莠不齐,使得用户抱怨安卓的质量不佳,而不久前Android Market引发的恶意应用程序,[2]造成非法收费和用户个人隐私泄漏,更使得用户对手机安全忧心忡忡。

反观“苹果”用“最后一寸”产业链所做的无缝连接,就像是想要把庞大的互联网想方设法地移植,甚至盆栽到封闭的“苹果”园里来,而不是像众多竞争者那样,把自己放养到自由、开阔的互联网田野里去。

然而,开放与封闭总是相对而言。“苹果”有限度的开放,能否实现长久的独善其身,还是会在不久的将来再次作茧自缚?谷歌的免费与开放是否过度,安卓又能否克服第三方软件带来的病毒丛生和恶意侵权等现实问题?这一系列疑问,需要做更深入的理论分析与探讨。

上述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有待数字化转型的传统媒体或追求数字化生存的新兴媒体来说,意义深远。比如:如何有效推行免费和共享,以化解三网合一中的利益壁垒?如何合理权衡开放与侵权,以促进传统和新兴媒体对于用户行为偏好的智能分析,从而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个性化需求?等等。

三、“苹果”的悖论:利润最大化与价值最大化

现实常常是矛盾的统一体。

笔者以为: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苹果”,将很难持续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为数字媒体阵营里的任何成员,其价值最大化的根基,都必须深深扎在社会价值当中,也就是大规模持续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创造更多可供公众免费使用的自由资源。比如:免费的信息搜索、邮件传递、文档储存等,然后从中寻找用户愿意付费的有偿服务与盈利市场。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最提倡自由和创新的新媒体,其产业基石是建立在免费经济基础上的合理垄断,而新媒体产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则是在持续创造并提供自由资源和社会价值的前提下,通过充分共享来实现混沌盈利。

毕竟,基于数字互联网“点对点”双向传播模式的新媒体产业,比较于“点对面”传播的传统媒体,最根本的优势在于:

第一,借助于数字互动网络,新兴媒体大幅降低了信息传播和交易的成本,通过提供大规模的免费使用,创造着社会化的自由资源(Free resource)或者信息福利。换句话说,新媒体产业在典型的国家和市场意志与作为之外,创造和提供着一种新的公用媒介(Public use media),并打算以人人均享信息传播与接受权利的方式,让社会个体与国家、市场一起,来实现对自由资源的直接管理。此前,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出现大量的自由资源,在经历暴力革命或律法规治之后,最终大都以或委托的方式,部分或全部地交给了国家或市场,而不再由社会个体直接来管理和经营。具体到媒体产业,20世纪初期,无线电波最开始是作为自由资源而存在的,在大量私人电台盛行后,最终因电波频率资源的相对稀缺、产业秩序混乱和国家安全等原因,收为国有,而后又逐步商业化,最终分化为公营和商业电台,私人电台沦为非法。时至今日,人人都可以成为播客(Podcast),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字电台,因为数字网络将原本稀缺的频谱资源,变成了供过于求的非稀缺性资源。

第二,伴随着信息传播成本的大幅降低和信息传受(传播与接受)权利的均享,一种从未大规模存在的可供每个人之间实现即时沟通协商的议事体系由此形成,为直接民主提供了现实可能,这对于现行的代议制间接民主体系给予了有益的补充和完善。眼下的谷歌(Google)和脸谱(Facebook),正在高校、政府等社会的各个阶层中,成为正式和非正式网络社区“个人偏好”最广泛的聚焦地和意见表达场所。从这个视角上看,谷歌和脸谱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包括埃及、伊朗等多个国家的民主社会运动,一点也不奇怪,甚至有着某种内在必然性。

第三,借助于数字互动网络,新兴媒体拥有了即时了解并汇总社会个体各类需求偏好的潜能,可以持续完善对高度差异化个性需求的满足,前提是将最大多数人纳入到同一个供需体系当中,利用信息产业独特的边际效益递增,有效提升信息生产、传播、反馈、沟通的效率,以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大范围、高程度的市场垄断。

目前,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产业的市场份额,已然接近绝对垄断的程度,而这却是“苹果”所难以企及的,因为它不具备帮助每一个独立社会个体充分显示其“个人偏好”,并将其汇总、转化为社会偏好的功能。

据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2010年谷歌在欧盟搜索市场上的份额高达90%,而实际上可能达到了95%。在美国本土搜索引擎市场上,谷歌的占有率也高达65%。

尽管谷歌因此正面临来自欧盟和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反垄断调查,甚至可能导致搜索引擎产业格局的强制性结构调整或转型,这与早年微软的垄断有几近本质的差异。一方面是因为微软为广大网民提供的免费服务相对较少,创造的社会价值非常有限,而谷歌从成立之初,就一直面向所有网络用户提供大规模免费服务,持续创造着巨大的信息福利,也就是社会价值。目前,尚无迹象表明,谷歌会把这些社会价值全部转化为经济价值。换句话说,相对于谷歌所创造的社会价值,其盈利性经营行为并未占据企业行为的主体。如果在反垄断诉讼中将它与唯利是图的微软一视同仁,那么以服务于公众为宗旨,绝对垄断着本国广播、电视产业,同时又深受国民信赖与关爱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和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势必要排在谷歌之前,成为反垄断调查与诉讼的首选对象。

其实,如果谷歌真能兑现“不作恶”的承诺,大多数民众未必不能接受它有着内在技术依据和现实需求的垄断。毕竟,“帕累托最优”的理想社会是针对每一个人而言的,一个将所有人都平等纳入其中,并促进资源自由、优化匹配的信息网络,本质上符合社会个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基本利益和发展趋势。

针对谷歌的反垄断和版权诉讼,笔者无意多作评判,只是想强调:谷歌的垄断,目前仍属于根植于社会价值创造的新型市场垄断,基本兑现了谷歌“不作恶”的自我承诺,倒是对于以国家和企业为主体的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应早日以法律形式确立基本原则:

第一,最大限度确保社会价值的创造;

第二,最大限度地保护可供公众免费使用的自由资源,不利于此的任何市场干预或政府干预均有所不宜。

对于很多方面更接近微软而非谷歌或脸谱的“苹果”,笔者想指出:如果继续维持对社会价值创造的漠视,其现有的盈利模式可能难以为继。因为社会价值意味着为民众提供更多的自由资源,不仅可带来有望被广泛接受的合理垄断,而且会产生和积累更多的用户行为依赖、情感依赖和消费依赖,维系着某种价值认同和归宿感,创造出大规模的虚拟国民,他们不会像对待微软那样视之为技术工具,而是会像对待谷歌和脸谱那样,视之为朋友、家人,这才是数字新媒体产业的价值核心和增值基础。

谷歌安卓的后来居上,也许就是一个现实的预言。只是,这个预言对于一直受惠于“一味逐利”,且现在门庭若市的“苹果”来说,很难起到什么警示作用。

“利润最大化还是价值最大化”的“苹果”悖论,对于数字化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和数字化生存中的新媒体,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数字网络生态下的垄断,不一定要靠强力控制;

其次,以社会价值为基础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所带来的利润,往往比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更有效。

整体来看,“苹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深刻而又充满矛盾。

注释:

[1] Prince McLean.深入谷歌Android和“苹果” iPhone OS:商业模式.微博文章,2009-12-06 00:05

第10篇

关键词 媒介融合;传统媒体;新闻编辑;转型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58-0066-01

网络的盛行便捷了我们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与传统媒体相比,立足于网络的新媒体具备明显的优势,这也就使得传统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_击。虽然现阶段传统媒介的境况十分的“尴尬”,但受制于客观条件,传统媒介不会消亡更不会被取代。在全新的媒介融合背景之下,新闻编辑者应正视新环境给自身工作带来的冲击,并以此为激励,不断创新自己的思维,提升自身能力,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1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编辑面临的挑战分析

新媒体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更改变了人们的习惯,新媒体在诸多方面都要优于传统媒体,这就使得原本属于传统媒体下的一部分受众转投各类迅速崛起的新媒体“门下”,传统媒体丧失了自己的观众,市场竞争力大幅度下降。在这种客观条件之下,如果传统媒体不懂得及时的整合,仍旧固步自封的维持着原先单一的媒体层面,媒体形态无法发生变革,也就很难融洽、科学的进入媒介融合时代,落实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从报纸新闻编辑角度分析。新媒体时代下,诸如计算机、数码相机、扫描仪等先进器械被应用进了新闻编辑的整个过程,这使得新闻编辑的内涵得到了丰富。网络的便捷性使得新闻编辑不再受到地域、空间的制约,新闻编辑的质量以及新闻编辑的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次,从广播新闻编辑角度分析。广播新闻经历了播报报纸新闻、独立的新闻发展阶段、现场报导、专业化报导这4个阶段,新闻编辑者的工作量变得更大,为了节省工作时间,主持人与新闻编辑这两个身份科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然而这对编辑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从电视新闻编辑角度分析。电视新闻的最开始是复制广播,随后变成了“文字+视频”编辑,直到现在的现场直播时代,可提供给新闻编辑者的编辑时间逐渐缩短,编辑们需要具备在事件发生现场即时完成电视节目的制作,并落实直播的能力。

传统的新闻编辑流程主要指新闻编辑工作者对新闻相关的图片文字等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媒介融合时代,报纸与网络有机结合,素材获取的渠道变得更加的宽泛,这就给信息的表达形式提供了可选择的余地,新闻编辑工作可以落实分类加工(图片、视频、音频)。总的来说,广播编辑与电视编辑工作流程较为相似,两者都重视现场的声像,因为依赖线索说理,因此对于线索有着强的依赖性。在媒介融合后,从多个渠道反映出的人民心声也成为了编辑人员说理的“证据”,因此新闻编辑的过程也还应对网友的评论进行筛选和控制。

2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新闻编辑的转型策略分析

随着媒介融合的加深,“报纸即将消亡”“电视没有未来”的言论不绝于耳。为了生存,各个新闻媒体都在努力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于是全媒体发展战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编辑的传播观念受到网络化的传播环境和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影响,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新闻编辑必须进行调整与改革。首先,调整信息观念。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混合共存,在信息的接收方面,受众更具备选择权利,这在某种意义上就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想要保证受众不流失,新闻编辑者不仅要保障快速供给新闻,更要及时的对信息进行梳理分类,从对信息把关的角度向着信息全方位管理的方向不断地发展。现阶段,新闻的信息量越来越巨大,要保证新闻的质量,编辑必须严把质量关。与此同时,相关者也应该加强交流,配合工作。其次,调整受众观念。传统的新闻媒体缺乏及时的反馈机制,但是新媒体给受众提供了数字化的反馈方式。新时代下,编辑者应该改变思维模式,调整受众的观念,从媒体人决定新闻形态的模式向着市场导向新闻产品形态的角度发展。新闻编辑应树立大编辑理念,跟广告、发行、经营等部门协同配合,全面展示“受众为本”的受众观念,为电视新闻争取增值点,添加持续发展的动力。最后,调整品牌观念。品牌竞争指新闻编辑应该具备打造品牌、维护品牌的思路和意识,改变过去的“只注意打造某一个名牌栏目、某一个名牌版面”的朴素的品牌观念,提升媒体的品牌形象。

采取有效的措施让编辑主动适应现阶段的市场模式,符合现阶段的社会特点,优化编辑的传播方式和行为。在具体的落实上,新闻编辑首先要从宏观层面出发,主动的做好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中介,加强受众反馈意见的收集或建议编辑部调整栏目设置、媒体定位等。例如,题目是新闻节目给人的第一印象,编辑人员要注重电视新闻标题的加工,善于从新媒体中吸收经典的词汇,赋予电视新闻时代的活力。再例如,在落实编辑工作的时候,突破传统思维,另辟蹊径,用新的形象吸引观众,将媒体报道的“档次”下调,在关注重大新闻事件的同时多关注基层,关注那些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其次,从中观层面出发考虑,做好总编、编辑部主任和记者之间的中介。加强新闻策划和编辑选题策划,搞好预测性新闻和解释性新闻等深度报道,落实以人为本的编辑思想,用敏锐的眼光挖掘独家新闻,增加新闻编辑的竞争能力。

培养编辑的能力主要是要培养其胜任编辑角色的能力,使编辑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要求。具体的落实可以包括如下5个方面:第一,普及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二,熟悉网络新闻传播的相关知识。第三,掌握网络阅读方法。第四,掌握新型的网络写作手法。第五,培养良好的判断力,能对新闻信息进行甄别、挑选。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更为先进的思想,更丰富的知识以及更熟练的技能。而想要保证人才具备上述这些特征,就必须从教育角度出发,完善学校的教师队伍,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复合型人才。因为教育者的能力决定了教学的质量,因此高校方面应该有意识的对师资队伍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构,科学的融合媒介技术,完善教师团队。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落实科学教育,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夯实基础。

第11篇

蔡雯、翁之颢在《新闻记者》撰文认为,传统媒体在融合进程中对人才的具体需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传统媒体岗位对从业者的需求发生了变动;二是各类媒体机构中与新媒体相关的部门与岗位近年来持续完善和扩充,涌现了大量新媒体部门与岗位,这些岗位对相关从业者提出了针对性的需求。

1. 在专业背景方面,传统媒体岗位同时需要跨专业的融合型人才和精通某一领域的专才。

从收集整理的2013~2016年主流传统媒体的招聘公告,发现如今的传统媒体在专业背景、职业技能素养、性格素养等方面都对应聘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 在职业技能素养方面,传统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的要求更加多元、具体。

传统媒体对应聘者提出了较高的新闻基本功要求,包括文字能力文字处理能力采访沟通能力采编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新闻专业素养和图片处理技术、网页制作与编辑技术、视频技术等技术素养,具有市场互动客户管理等方面的技能素养。也要具有快速适应和学习的能力。

3. 传统媒体在融合进程中对人才素质新要求不断提升。

在媒体融合时代,团队协作、抗压、创新等成为从业者重要的素质要求。几乎所有岗位的招聘要求都提到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团队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成为媒体看重的重要素质。媒体需要热爱新媒体并且对新媒体保持持续热情的从业人员。新媒体是一种灵活的、个性化的媒体形态,媒体要求对应岗位的从业人员具有发散思维能力,不断推陈出新。

4. 传统媒体在融合进程中提供新的工作岗位不断出现。

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深入,在传统媒体内部,出现了数据工程师、可视化编辑、网络互动编辑、产品经理等諸多新的工作岗位。

第12篇

抢滩市场,新华三集团以“融媒体云 联中国网”为主题参展CCBN2017,重点打造融媒云解决方案展示区,针对广电各类客户的细分需求,提出了多个场景化的融媒云解决方案,分别定位为融合媒体制播云、服务云、监管云。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运营商事业部总经理黄智辉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华三在云计算产品上有独特的市场优势和研发优势,我们希望做好广电全媒体转型的推手。”

用云改变

一直以来,广电各类业务制播系统基本上相对独立,重复投资严重,制作流程复杂,制播效率不高;与此同时,新业务制播能力增强的敏捷性不够,缺乏技术协同手段,严重制约了广电全媒体转型的步伐。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顾建国表示:“广电应当充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来建立和完善台内的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实现多来源内容汇聚、多媒体融合生产、多元化的新型传播体系。”

用云再造广电传播体系已经明_列入广电的“十三五”规划中。规划提出,大幅增强广电融合媒体制播能力,省级以上广播电视台基本建立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实现全国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互联互通。

与此同时,规划提出,全面提升广电融合媒体服务能力,省级以上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机构基本建成广播电视融合媒体集成服务云平台。

黄智辉告诉记者,正如同只有众多媒体形态的有机相融,而非简单相加才能推动广电媒体行业的转型发展一样,各种新技术也只有在开放架构的基础上,实现有机融合,打造一体化智能化的融媒体技术平台,才真正符合广电媒体融合业务发展的内在需求,由各类产品技术简单堆砌叠加形成的系统很难满足广电中长期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这也是新华三融媒体云解决方案的优势所在。”他说。

被市场认可

自2015年以来,新华三的融媒云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多个省市广电媒体机构客户,包括河南大象融媒云、北京电视台融媒云、浙江广电集团国际影视中心云平台、湖北台长江云中央厨房、云南电视台七彩云、宁波广电集团融媒云、河南广播电台云平台等十余个融媒云项目。近两年,融媒云解决方案还在持续精细化打磨。

“项目云平台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广电的媒体融合业务发展,客户相当认可新华三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将帮助客户持续优化现有系统,实现云平台的高效稳定运行。”黄智辉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