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柳宗元的作品

柳宗元的作品

时间:2023-05-29 18:22: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柳宗元的作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柳宗元的作品

第1篇

古文运动发生在唐朝,是针对当时流行的骈文而发起的运动,是在“复古”的口号下,主要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

所谓的“古文”,是对骈文而言的。先秦和汉朝的散文,特点是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不受格式拘束,有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而自南北朝以来,文坛上盛行骈文,流于对偶、声律、典故、辞藻等形式,华而不实。西魏苏绰曾仿《尚书》作《大诰》,提倡商朝、周朝古文以改革文体,却未有成效。隋文帝时下诏禁止“文表华艳”,李谔上书请革文华,都未能扭转此风。唐朝初期文坛,骈文仍占主要地位。唐太宗为文也尚浮华。史学家刘知几曾在《史通》中提出“言必近真”“不尚雕彩”的主张;王勃提议改革文弊,但他们自己的作品,仍用骈体;陈子昂也揭起复古的旗帜。唐玄宗天宝年间至中唐前期,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先后提出宗经明道的主张,并用散体作文,成为古文运动的先驱。韩愈、柳宗元则进一步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并写出了相当数量的优秀的古文作品,当时有一批学生或追随者热烈响应,终于在文坛上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古文运动,把散文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韩愈说,“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愈特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而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此外,两家的古文理论体系还包括:1.主张“养气”,即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强调“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答李翊书》),作者的道德修养决定文章的表现形式,所以“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韩愈《答李翊书》)。2.关于学习标准,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韩愈《答李翊书》),不仅重视经史,也重视屈原、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艺术成就,吸取他们的精华,丰富自己的写作(韩愈《进学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3.自创新意新词,不避“怪怪奇奇”(韩愈《送穷文》),反对模仿因袭,要求“惟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认为“唯古于词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所以对古圣贤人的著作,要“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4.在重视艺术形式的同时,特别反对有文采而内容荒谬的作品,认为“是犹用文锦覆陷也。不明而出之,则颠者众矣”(柳宗元《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5.要求写作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不能出现轻心、怠心、昏气、矜气。6.反对盲目地厚古非今,认为“古人亦人耳,夫何远哉”(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对“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的状况表示愤慨,指出当代好作家不少,“若皆为之不已,则文章之大盛,古未有也”(柳宗元《与杨京兆凭书》)。显而易见,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上是利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推动文学前进。

第2篇

古代文学课是中文系语文教育专业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当是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通过对文学思潮、流派及作家作品的解读,把握文学发展之流变。次之,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人物的品鉴,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教化和熏习,审美意识确实得到提高,文化品格和人文素质皆得以提升。“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带有一定的研究性质,但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仅仅通过知识传授和作业考查是不够的,所以,无论从教学效果还是目标达成的不同方面看,都有必要设置一定数量和合理形式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的安排和设置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能引发学生对文学研究的兴趣,也能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高职专院校学情分析

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职专院校中文系学生大致有如下几类情况:第一类是高中时成绩一般,大多数学生严重偏科,在高中阶段成绩居于中下等,因此在高中阶段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较少;第二类是一些学生高中阶段成绩较好,但由于心理素质等原因在高考中失利。这两类学生性格方面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比较内向、缺少自信等特点。因此,在高职专院校的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在沟通交流时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也较少和教师主动交流,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大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虽然大学教育已经不主要承担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但是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性格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可能和社会以及家庭因素有关。大学阶段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继续再教育渗透在许多学科中,它注重潜移默化的、春风化雨式的间接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更乐于为学生所接受。古代文学课的教学就承担着这样一种艰巨而神圣的责任,即通过对经典古诗文作品的赏鉴以及对中国文学人物的品鉴,使学生思想和情感得以教化和熏习,审美意识得到提高,文化品格和人文素质皆得以提升。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比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文化品格和人文素养只是采取潜移默化、自然而然的策略去引导。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对少数知识底蕴较丰富并且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是有效的,而多数同学可能一笑置之,收获甚微。

3高职专院校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革新

基于以上情况的分析,表明专科层次上古代文学的教学不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方法上都应该去尝试创新,以适应正在发展变化中的高校学生情况。首先,在授课中,教师可参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内容进行繁简的安排和适度的侧重,如教师可以侧重那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提升人文素养的内容。特别是对孔子、屈原、陈子昂、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禹锡、柳宗元、李商隐、苏轼、辛弃疾等作品的教授,可以适当改变一下侧重点,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去分析他们的思想及人格品质,从而去感染和教育学生。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即先介绍生平、思想,再总结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最后选讲一些他的重要作品的基本讲授次序。而是进行一些教学设计,突出性格与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从而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教师可以在授课方法上进行创新,比如在课堂上采用讨论法对以上需要侧重的内容进行讲授。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受到心灵的震撼,从而提升人文素养。下面以对刘禹锡这位作家及作品的讲解为例来说明对古代文学教学内容及方法革新。教师在介绍刘禹锡的人生及诗歌内蕴时应重点放在学习作家傲视忧患、坚毅高洁的人格魅力上。教师可以先简要介绍一下刘禹锡的生平。但是在介绍生平时要把重点放在他参与“永贞革新”及失败被贬的遭遇以及他与柳宗元的友谊方面。

3.1通过介绍作家生平引出第一个讨论的话题

真正的友谊是什么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经济衰落萧条、民不聊生。顺宗永贞元年,刘禹锡、柳宗元以极高的热情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叔文集团当政,于永贞元年实行了变革运动———“永贞革新”。刘禹锡当时任屯田员外郎,与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同为政治革新的核心人物,称为“二王刘柳”。他们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政局为之一新。①因变法触犯到宦官与藩镇的利益,遭到宦官、藩镇的强烈反对。是年八月顺宗被迫退位,宪宗即位。九月,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永贞革新”宣告失败。刘禹锡、柳宗元开始了二十几年的贬谪生活,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后又加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加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两个人分别在朗州和永州为官十年。元和十年,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被重新召回京城。后因事刘禹锡再次被派到播州去做刺史。播州地方比朗州更远更偏僻,在当时还是荒凉之地,没有人愿意去那里为官。刘禹锡此行还要带着八十多岁的母亲。柳宗元得知这个消息后冒着获罪的危险,柳宗元立即“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②后柳宗元客死柳州任上,刘禹锡获知好友柳宗元病故的消息,悲痛欲绝。刘禹锡花用全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并且多方筹资刊印,使柳宗元文集得以问世。保存了柳宗元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江雪》《渔翁》《捕蛇者说》《三戒》《天对》《封建论》等。此处一定要重点介绍,以此引出第一个讨论的话题:真正的友谊是什么?在同学们讨论后,明确真正的友谊是由衷的信任,是永远的无私,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从不撒谎的诚实以及不求回报的奉献,是如刘禹锡与柳宗元这般,至真至挚。

3.2通过分析刘禹锡的诗歌创作引出第二个讨论的话题

如何面对苦难本课第二个重点是分析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中蕴涵的人格魅力,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去体悟刘禹锡坚毅不屈豪迈之气概。通过向学生分析教授《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重游玄都观绝句》、“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词九首》其八)等诗歌,来体会刘禹锡经过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活,不但没有屈服,反而激起他更为强烈的愤懑和反抗。从这些诗歌中我们便会领悟到一种傲视忧患、独立不移的气概和迎接苦难、超越苦难的情怀,一种坚毅高洁的人格内蕴。其次,教师要让刘禹锡高扬开朗乐观之精神去感染学生,重点赏析他的《秋词》,去体会他的乐观精神。又如教师可以重点讲解一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此诗的分析要把重点放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诗句。“沉舟”、“病树”以自比,但不是慨叹自己的潦倒困顿,而是说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向前发展的,新陈代谢总是要继续下去的,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在乘风破浪;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欣欣向荣,至于个人困顿沉滞是算不了什么的,显得意气昂扬,胸次怀抱十分宽广、豁达。全诗沉郁而不失豪放。刘禹锡又多次贬官南方,这也是民歌盛行的地方,所以刘禹锡常常收集民间歌谣,学习它的格调,进行诗歌创作,还有一些完全仿照民歌的作品,如《竹枝词》、《杨柳枝词》等,都很朴素自然、清新可爱,散发着民歌那样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样的写法也形成了这些诗清新刚健、朴素、自然的风格特点,教师也可以从这些作品入手,引导学生去体会刘禹锡几经挫折依然自信乐观,热爱生活的顽强品质。通过以上分析引出第二个讨论的话题:如何面对苦难?在学生讨论后明确我们对待苦难要乐观自信、勇往直前、随遇而安、充满希望来化解苦难,最后取得成功。希望通过讨论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苦难,把困难当成是老天给予的一份礼物,让学生明白与困难一起同来的还有你的自信、自尊、毅力、希望。

4结语

第3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学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天地的文学窗户,让我们领略了独特的文字之美,感受了生命灵动之美,彰显语文人文之美。文本解读是一个协作互动、对话交流、创造发展的过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心灵的归宿。然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缺少“语文味”,忽略了意境的揣摩,远离了感性与激情,忽视了学生积极参与再创造审美的过程。所谓意境是在古代诗词、散文等作品中所呈现的形象传神的情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让审美的语文课堂折射出情趣和灵性,创造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一、意境阐释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从文本角度解释意境。“文因道存,道以文显”。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选篇目都是文质兼美、情境俱佳的文章,教师要引领学生解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还原作者的时代,感受作者的人生经历,读出作者鲜活的灵魂。如在《小石谭记》教学中,教者仅以“唐宋家”、“河东先生”介绍作者柳宗元,难以还原作者的时代背景。教者先介绍柳宗元随父宦游、避乱逃亡、革新运动、永州之贬,步入柳宗元的情感世界,体会挚友之情、父母之情,感受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政治抱负落空,借山水来排遣人生的失意,心理的空洞得以弥补。透过其作品,我们从“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看到了柳宗元坚持理想、不懈追求的积极人生态度,从“嘻笑之怒,甚于裂眦;长歌之哀,过乎恸哭”中看到了柳宗元遭贬谪的悲伤心境,“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倾吐“怨骚”之情。

2.从情感角度解释意境。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养成,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缺失。语文教学应限制工具性,弘扬人文性,强调尊重人的情感、人格、人性和尊严,发展其内在精神和独立人格。中学语文文本处处洋溢着生命活力,绽放着生命景观,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真情流露,体验生命的交融过程。散文作品更是如此,它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寄托情感,以此来抒发主观情感。如在《背影》教学中,通过“再三嘱咐”、“甚是仔细”、“踌躇”等字眼流露出父亲对“我”无微不至的疼爱。通过三次流泪感受儿子对父亲的爱,从望父买橘,看到艰难背影时的感动之泪;父子离别,依依惜别背影时的惆怅之泪;到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时的思念之泪。品读文章,能从字里行间充盈着慈父孝子间相怜相爱的深情,品味到永恒的亲子之情。

3.从人物精神解释意境。诗歌之美不仅美在语言精炼,似品味琼浆玉液,令人回味;美在韵体和谐,句式工整,韵律流畅;更美在人物精神,讴歌生命,弘扬精神。在学习《蒹葭》作品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追求爱情应放在鲜花盛开的浪漫季节,为何偏偏选择在树木枯黄、树叶飘落、万物萧条的秋天?许多中国人习惯在秋天情绪低落,故有“士子悲秋”之说。士子笔下的悲秋预示着青春不在、生命漂泊、爱好遭受打击等主题。从诗句“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中感受为追求纯洁爱情历经艰难险阻的执着和求而不得的伤感情怀。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境教学

1.抒情散文的意境教学。文章之妙,在于有意境而已矣。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吟诵作品唤发学生的视听表象,将其带入作品创设的意境,感受意境之美。在学习《秋天》时,教者让学生回忆有关秋天的诗句,如曹丕的《燕歌行》、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营造秋天的氛围学习新知。抒情散文语言优美,韵律流畅,情感丰富,意境优美,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高低、缓急、轻重读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从读《济南的冬天》感受济南冬天山的暖和、舒适、秀气和雅致,水的暖、绿、活。抒情散文语言精美、准确传神、意味隽永。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品味语言的生动,想象文中之境,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如在学习《春》中,通过“偷偷地钻”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小草破土而出,表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叙事散文的意境教学。叙事散文情皆在文中,形象由叙事而生,情感借形象而发。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散文的情感,感悟散文的意境美。如《紫藤萝瀑布》中,作者面对重开的生机勃发、辉煌灿烂的紫藤萝花,引发对生命的思考,生命的长河中虽有迂回曲折,但应顽强不息,永远前行。

3.诗歌的意境教学。在诗歌中,作者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客观影象融为一体,是需要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超越于意象之外的境界。如在《雨说》教学中,教者让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欢快、优美的画面,并充分发挥想象力,仿照原有诗句,重新创作新诗,从中捕捉智慧,收获灵感。

总之,如果初中语文课堂脱离对意境的解读,我们很难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美好心灵,感受生命的真谛。我们语文老师应创设协作、交流、互动的氛围,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体验情感,以景传情,意境相随,实现审美超越的心灵历程。

(张颖 江苏省邳州运河青年路初级中学 221300)

第4篇

其次,查阅古代文论资料进一步感受曹操作品的艺术风格。

再次,查阅曹操的生平资料,联系曹操生活的时代、曹操的生平思想,深入理解曹操诗歌古直悲涼的基本内涵。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曹操政治家的身份使得他有关注民生的天然情怀,因此他的诗多写汉末动荡的社会现实、民生的苦难、自己渴慕人才及自己的雄心壮志。曹操本人不喜浮华,语言多不修饰,喜用四言、乐府体,因此显得古直。由此可见,在曹操作品的分析中,通过文献检索法,检索与曹操有关的所有资料,在研究其文学作品的时候,通过文学与文论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明确曹操诗歌的基本特点,之后又通过文史结合的方法,联系曹操的生平思想、时代文学思潮深入理解曹操诗歌特点的内涵与成因。

最后,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进行比较。如曹操与曹丕、曹植的比较能进一步凸显他的诗歌特色。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都有共同点:文学风格都有慷慨悲凉的时代特征。但是也有不同:曹操的诗古直悲凉,有英雄气;曹丕的诗偏娟婉约,有文人气;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有才子气。这与他们的作品内容、生平思想密不可分。

(二)古代文献课上的训练

如上所述,撰写古代文学硕士毕业论文,搜集文献资料是不可缺少的步骤,其中有电子文献的搜索,也有纸质文献的搜索。古代文献教师在讲述文献课时,有理论讲述,也有课堂实践。

比如教师以“欧阳修的词”为题进行课堂练习,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查阅馆藏目录,指导学生写欧阳修的词的版本源流,辨别欧阳修词集的最佳版本,为撰写欧阳修词准备了最核心、最基本的研究资料。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查阅作者生平资料与有关文集,指导学生写交游考,为理解作者的思想与部分作品内涵打下基础。

如上所说,除了纸质文献还有电子文献,指导学生查阅电子文献也是必要的。

(三)古代文论课上的训练

古代文学的研究离不开古代文论的辅助,因此教师在古代文论课上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写作技巧也是必要的。古代文论课上有关宏观的文学观点、文学思潮体现对于具体的文学研究有一定意义,但有关文章写作构思的方法更值得借鉴。《文心雕龙》在论写作方法和技巧时提出“三准”的原则:

凡思绪初发,辞采苦杂,心非权衡,势必轻重。是以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为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酌事以取类,归余于终,则撮辞以举要。然后舒华布实,献替节文,绳墨以外,美材既斫,故能首尾圆合,条贯统序。

设情:是指根据所表现的情志来安排确定通篇的体制。酌事取类:指根据所要体现的事物来选取有关的材料。撮辞举要:运用精要的语言树立文骨。“三准”确定后,再敷设文采,运用骈偶、比喻、夸张等手段做文章。

在古代文论的讲析中可以以硕士毕业论文为例。如硕士毕业论文的题目是《论柳宗元的贬谪诗》,根据设情的原则,引导学生根据文章题目判断文章所要体现的内容,并得出其体制是学术论文,明白学术论文的特点。其次就是酌事取类,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用讨论的方法搜集有关的资料,得出结论搜集的有关资料,包括柳宗元诗的研究现状、柳宗元的贬谪诗、柳宗元的生平资料、柳宗元诗歌的古今文论评价、柳宗元风格相近的诗人诗歌资料等。最后就是措辞举要,明确使学生知道措辞举要就是列提纲。

通过这个例子的讲解,学生不但理解了什么是“三准”,还初步理解了硕士毕业论文的体制特点、资料搜集的方法、列提纲与运用材料佐证论点的方法,对于硕士毕业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课堂教学有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的特点,这同样可以运用到论文中。论文也是高校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如果把这个难点集中到四年级解决,无形之中增加了论文的写作难度。因此,建议在硕士毕业论文写作之前,撰写学期论文。其方式是按照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进程,学期末布置需要撰写的学期论文。

第一学期学生刚刚接触古代文学,能力有限,可以布置单篇篇目,让学生围绕有关作家的作品、某类文学体裁或某个作品集的特点分析作品,进行鉴赏。如以《山鬼》为例,分析屈原《九歌》的艺术特色。这类题目一般是就篇章而谈篇章,不涉及其他资料的引用与论证。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篇章分析能力。

第二学期仍然是单篇篇目分析的练习,只不过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搜集有关该篇目的评析、论证资料,并学会在分析单篇篇目时,综合利用这些材料并对之加以简单的评价。如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为例,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要求学生在分析单篇的基础上,搜集关于该篇的所有资料,甄别之后,并加以利用以论证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第三學期就是命题论文。这种命题论文一般给出明确的角度,让学生围绕命题,搜集与命题有关的所有资料,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论证论文观点。如“论欧阳修对南唐词的接受”,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南唐词风的资料、欧阳修学习南唐词风的资料、接受美学资料等,使学生能运用各种方法有效地论证文章观点。

第5篇

寂寥无人的意思是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出自柳宗元《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解释为: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

中国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异彩纷呈。在几千年的发展演进中,古典诗歌几乎达到了至美的境界。其结构之严谨、语言之优美、风格之深远,无一不显示了其鲜明的艺术性。同时创作主体的多元性、艺术风格的渗透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创作构思的跳跃性又使古典诗歌体现出一种艺术境界的整体性和思想内容的复杂性。针对古典诗歌的这种特性,为了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在含义,笔者认为联想蒙太奇在教学中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蒙太奇本是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接的意思。它是电影导演的重要手法之一,亦即导演为了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单个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片的表现方法。我们在这里是借用电影导演的手法,将古诗词的艺术形象作为单个镜头,在作品整体意境的指导下,组成一系列的画面,通过欣赏主体的再创造(即联想)来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而认识、把握、审美评判作品艺术内涵的一种方法,由于联想是这一蒙太奇手法的内在纽带,故我们称之为联想蒙太奇。联想蒙太奇在教学中有着重要、显著而积极的作用。

一、联想蒙太奇是完成古诗词作品欣赏的最直接、最形象的途径,因而也是最准确的方法

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一个感受形象,体验玩味和审美评判的过程。欣赏作品,首先就要感受形象,即将作品中所运用的语言含义,在头脑中唤起表层的联想,在想象中产生形象感知。这一感知的过程正如电影蒙太奇中镜头的形成,它是借助于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而联想蒙太奇较之电影蒙太奇则更为直接、更为生动。更由于联想本身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调动了欣赏者的感观和体验,它就更利于欣赏者体验玩味与审美评判。联想蒙太奇中的“镜头”(艺术形象)是较电影中的镜头(画面)更为丰满、更为生动、更为真实可感,更能表现作品内涵的艺术形象,也更为直接、更为形象、更为准确。如我们分析唐朝柳宗元的《江雪》中第一句“千山鸟飞绝”,表面上看它似乎强调的是一个空间性的概念,如果我们把它划分为“千山万径而人鸟绝迹”“冰天雪地而万籁无声”“寒气森森而渔翁垂钓”这样几个联想蒙太奇“镜头”,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柳宗元在这里实质上是营造了一种境界,勾勒出一个孤寂的艺术境界,流露出一种孤芳自赏的情绪。这就为我们理解柳宗元从“至难至险”处用心思考,从而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政治形势和自己的处境,表现了他不向保守势力屈服的斗争精神,提供了真实可感的依据。这样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把握通篇作品语言的真正内涵。刘勰说:“诗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俯声,亦于心而徘徊。”就是说,诗人在有感于“物”,产生了表现“物”的创作冲动之后,在构思过程中,还要依附着“物”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联想,在艺术表现过程中还要“随物以宛转”“与心而徘徊”,把内心的物象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只有“意”与“物”称,文与意称,主观的情意与客观事物高度契合,才可能创造出完美的形象,完整的意境。而联想蒙太奇正是达到这种意境的好的教学方法。

二、联想蒙太奇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联想蒙太奇是通过欣赏主体的再创造来得以实现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联想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中介。“镜头”的组接是借助教师的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最终形成的。一方面是教师将自己在创造的“镜头”作用于学生,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再加工和再创造,这就从主客观两方面激发了学生联想与体验、认知与审美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具体可感的教学手段又使古诗词中抽象而隐含的情绪浸透到学生的体验中,成为具体真实而可感的心理体验。这就在启发式的能力历练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联想蒙太奇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写作能力的两个基本方面即是布局谋篇的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通过联想蒙太奇中立足点与着重点的移动,可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和安排材料在学习中的运用安排,并通过立足点与着重点的变化,影响着文章意境的拓展与主体的提炼。

值得提出的是联想蒙太奇并不是准确把握古诗词内在含义的唯一途径,它是在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扫清了字词障碍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审美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意象复杂、用意深远的作品,其作用尤为明显。相反,对于一些浅显简单的诗词,几乎无须画蛇添足。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在合理、正确地运用时,它才显示出独特的魅力和超凡的优越,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 中国天津民航大学)

第7篇

真的是这样吗?笔者不敢苟同。一般来讲,一个小品组合是否立得住,要看素材是否全、是否象形,而一个作品在立得住的基础上,评价它是否组合得妙,立意准,意境高,这就不在于相关素材的齐全程度,而主要看是否契合主题(名称)。张先生把他的作品起名“寒江独钓”,取意于唐代柳宗元的名作《江雪》之诗意,这就要看作品是否扣住诗的主题――“寒江独钓”

按照这个标准,我认为,这个作品不缺鱼篓,更不缺鱼,那缺不缺素材呢?我以为说不缺也可以,那个第一稿。叫它“寒江独钓”,也勉强立得住。要说缺,还真缺东西,缺的是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寒江雪”这种特定环境及氛围的表现,离开这种特定的环境及氛围,诗中“孤舟”、“独钓”的点睛笔意,便难以显现,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太难,比如,把底盘改用一块白色的戈壁石,或旁边再加一点表现雪天的其他素材,氛围与渔翁的相互衬托的效果就出来了。如果我们不去注意这主要因素。反而仅从一个“钓”字出发考虑问题,又是加鱼篓,又是加鱼,钓鱼的因素倒是全了,而《江雪》中“寒江独钓”的意境却大大地冲淡了,这个小品组合也只好改名了,叫“独钓”或“钓趣”等等。意犹未尽,就此赋诗一首。

原本无它胜有它

――读《中华奇石》《一条鱼的‘石门事件’》有感

赏石最重意境佳,

岂必求全添鱼娃,

一僧担水寓“古寺”(注1),

蜜蜂追香蕴“踏花”(注2)。

看似组合瑜有瑕,

素材随题可减加,

“江雪”诗意非钓“鱼”(注3),

原本无它胜有它。

注1、注2:指的是中国画写意和含蓄手法的两个著名的故事“深山藏古寺”和“踏花归来马蹄香”。

第8篇

一、巧用“史传笔法”

司马迁在《史记》开篇中总是先简明扼要地介绍人物的籍贯、身份、性格等,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为人物的命运作暗示。《种树郭橐驼传》就巧妙地运用了《史记》的“史传笔法”,开篇简明扼要,“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介绍了主人公郭橐驼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为读者初步刻画了一个残疾、朴素、豁达的人物形象。

我们还可以发现:郭橐驼“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驼业种树”这样的形象也有很深的文学渊源。《庄子》中所描绘的许多人物,有的畸形残疾,如《养生主》《德充符》中都写了失去单足或脚趾的人,《人间世》中则写了一个怪物支离疏;有的则有特异技能,如善解牛的庖丁,承蜩的佝偻丈人等。作者写这篇传记,把这两种特点都集中在郭橐驼一人身上:他既有残疾,又精于种树。作者写郭橐驼不仅仅是效仿《庄子》的形象的写法,更重要的是继承了《庄子》中体现的文化精髓。本文以老庄学派的无为而治、顺乎自然的思想为出发点,借“郭橐驼”这一形象,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在安史之乱后,并没有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恢复元气,甚至有时打着爱民、忧民或恤民的幌子施政,仍旧民不聊生。因此,文章开头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一位顺乎自然的文学形象。

作者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巧用“史传笔法”,使作品开头既简明扼要,又不失生动,真可谓一箭双雕。

二、活用对比手法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首先,文章第三自然段写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的经验,关键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柳宗元从种植的当与不当进行对比,把这一道理阐述得更深刻、更有说服力。究竟什么是树木的本性呢?“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中的4个“欲”字,既概括了树木的本性,又提示了种树的要领。郭橐驼正是顺着树木的自然规律栽种,从而保护了它的生机,因而收到了“天者全而其性得”的理想效果。这正是郭橐驼种树“无不活”的诀窍。“他植者则不然”,他们违背树木的本性,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因此必然遭致“木之性日以离”的恶果。柳宗元运用对比手法,塑造了一位具有善于植树的能者形象。

其次,作者将郭橐驼对待树的态度和长人者对待百姓的态度进行了对比,进而刻画了两种风格迥异的形象。郭橐驼植树顺乎天性,刻画了其主张在掌握事物内部发展规律下积极适应自然的形象;而“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故病且怠”,这刻画了封建统治者扰民、伤民的形象。

此外,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同样也是运用了对比手法。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灵活运用对比手法,把郭橐驼、他植者、长人者等不同的形象刻画得具体而生动。

三、运用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富有表现力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描法。《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多角度多层次地运用细节描写,进而深刻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塑造了人物的性格。

文章开篇正面描写了郭橐驼的体貌特征,“病偻,隆然伏行”,寥寥几笔,形象而生动。文章主体部分就是郭橐驼答话的正面描写,叙述郭橐驼种植的秘密以及他植者的不当,长人者的扰民,庄谐杂出,语精意丰,进而刻画了一位善于种植,顺乎天性的人物形象。

第9篇

关键词:永州;地域文化;风景油画;地域风格

1 永州地域文化对风景油画风格的影响

永州古称零陵,是潇湘二水汇合点,古时雅称“潇湘”。永州是舜文化之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物产丰富,常留有文人墨客的足迹,并为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唐代柳宗元被谪居永州10年,并写下“永州八记”和《捕蛇者说》等千古名作。受柳宗元影响,唐以后许多文学爱好者,都慕名寻胜而云集在永州吟咏著述,并共创永州文学的繁荣,使永州曾有“诗文潇湘”之誉。永州市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从一些方面上反映了当时永州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蕴藏着无穷的精神和智慧的力量。永州境内少数民族众多,民风纯朴,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使得地方庀⑴ㄓ簦这些地域文化对艺术创作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任何有品格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风格意义。艺术风格的形成是艺术家是否成立的标志。所以艺术风格对艺术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很多艺术家为了追求风格的成熟,甚至付出一生的努力。风景油画个人风格的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生活环境、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等,特别是风景油画风格的形成与艺术家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风景油画是艺术家所关注他的那一系列地域特征所创作出来的。

永州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对生长在其中的每位艺术家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永州风景油画经过当地艺术家多年艰辛的艺术探索,出现了一些优秀的风景画家,如吴建陵、何明惠的艺术作品中表现出个性鲜明的风格,正是他们不断地吸收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素养,关注自己生活的那片熟悉环境,在艺术创作风格上作出的努力,形成自己独有的艺术表现语言。

2 永州风景油画地域性认知分析调查

通过永州地域文化对风景油画风格形成的影响。主要针对生长或长期工作在永州,受永州的地域文化影响较深的优秀油画风景创作者中,吴建陵就是其中代表画家之一,他是一个有探索精神的画家,他把中国山水画的特色与油画表现技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品位,特别是在题材上表达一种朴素的山水美感。

对于吴建陵近十年来作品,主要分两大系列:分别是太行山系列与湘南系列。太行山的山石树木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艺术启示,让他受益匪浅。但永州的山水是他生长的地方,伴随他的艺术蛰伏期、酝酿期、发展期。如果说:太行山――是启示他的前行路标,那么潇湘水――赐予他的艺术灵气。

吴建陵曾说:“我一直在永州工作生活,并热爱这里,画永州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在创作《永州八记》之前,得先去研读柳宗元的原文,再去现场观察与写生。创作《小石城山》时,先研读原文后再去对照现场,感觉整座小石城山的氛围变化不是很大,但古韵意境怎么在画面得到表现,他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最终这幅画吸收了中国山水画的一些表现手法,在构图就采用了中国式立轴构图,再采用散点透视来经营画面中山、水、树、人,画中去掉绚丽的色彩,追求整体色调的微妙变化,点线面的皴擦点染与写意用笔,使整体画面的效果给人感觉是轻松、宁静、怀旧、相思。吴建陵在《小石城山》风景画中寻找回归古典心性文化传统道路,寻找出自己的人生感悟,表达自己对永州山水土地的眷恋之情,优雅的冷色调系的运用,流露了南方人特有的温润、含蓄的性格。

何明惠是永州市资深油画家之一,几十年来,他用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对待他所爱的油画艺术,他喜欢去大自然写生,特别喜欢近距离来描绘生他养他的永州。常年生活在永州,何明惠有着湘人的豪爽之气,喜欢呼朋喝酒,酒在他的艺术生命中,是个永恒的主题,每次大醉都因一件满意的作品完成,或是意趣相投的画友相聚。

一方山水养一方艺术家,在何明惠的许多风景油画作品中,处处洋溢着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眷恋,如作品《桃花盛开的季节》、《挑花红了》、《老家》等。这些作品用笔用色都非常简洁、概括,用笔上以大写意的线条来概括各种繁杂的景物,使画面充满生机和活力,用色上特别注重画面对光色的捕捉,善于调动不同的色调,特别是作品中红橙色系巧妙的穿插,及粗犷的蓝绿色块与暖色系进行强烈的对比后,极大地丰富了色彩层次,在强烈的对比中求变化、和谐及统一,使画面给人一种绚丽的火辣感 ,这种色彩的表现堪比早期的印象主义。这种绘画方式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南方的丘陵地区郁郁葱葱的植被,在太阳光照耀下的金光闪烁的流动感。在这些作品里,可以看到地域的风景及国画的大写意和欧洲的印象主义及表现主义对他艺术风格的影响。

彪炳史册的画家潘天寿在谈论中国南北画宗形成的各种因素中指出:“地理气候、自然环境对艺术风格形成有直接的影响。”何明惠作品中的红色,使我联想到湖南人每日必食用的辣椒,这种地域性的文化标志在他的作品中无意的流露。喜酒好客也折射出湘人特有的性格。吴建陵对于家乡故土的挚爱,他的作品取材大多是南方常见的田园风景,他的作品大多是灰绿和褐色调子,有朦胧诗一般的意境,用色纯净并庄重典雅,具有一种古韵之美,表现了一种古典主义的典雅风格。

得出地域文化不仅影响了一个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还引导人们对这种风格特征的认同,是一种艺术观念和艺术表达同步推进的过程,是艺术家懂得任何有价值的艺术创作,都脱离不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

3 永州风景油画地域风格的发展方向

丹纳在《艺术与哲学》中写道:“艺术作品的产生和环境必然完全相符,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从永州地域文化对当地风景油画创作风格的影响,得出地域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是受到民族、时代、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

艺术要发展就要有自己民族、地域特色。永州风景油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在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必须立足本土地域文化,挖掘地域文化与画家特殊的精神关系和情感联系,将本土的民族审美和人文精神拓展在油画风景领域中,使本土的风景油画既保持了油画语言的高度,又表现出本土的地域意味,从而呈现出个性鲜明的地域风格。求新求变也是推动永州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艺术家坚持自己的内心感受敢于突破并与时俱进,才可能将一种技法和一种风格样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形成个人“符号性”的风格化语言,才能有效地促进永州风景油画的生存与发展。

第10篇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柳宗元是散文大家,并不以诗著名,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在诗作方面也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个代表当时流派的杰出诗才。其抒情诗善于运用清新俊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出自己的心情。

基于其出身经历和对当时黑暗腐败政治的认识,柳宗元抱着儒家的“入世”态度,积极参加了当时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触及宦官、豪族、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极力反对,这次史称“永贞革新”的改革仅进行半年便失败了。参与者纷纷被贬,作为其重要成员,柳宗元更是被一贬再贬:先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市)司马。十年后,即元和十年(815)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在三月又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这次一同被贬的还有: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浦县)刺史,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开市)刺史,刘禹锡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他们四人就是这首诗题目中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饱受打击,屡次遭贬,前途未卜,其心情自然是非常苦闷的,这首诗写于元和十年(815)夏天柳宗元到达柳州任刺史之后不久,登柳州城楼怀念同遭贬谪的友人,寄赠给韩泰、韩晔、陈谏和刘禹锡这首诗,这是其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两句“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第一句写诗人满怀苦闷登上城楼远眺,看到苍茫大地一片荒凉,正是其被贬地景色的真实写照。当时的柳州是什么情形呢?用柳诗的话说自然环境是“炎烟六月咽口鼻,胸鸣肩举不可逃”,“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葡”;治安环境是“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第二句写诗人的愁思正如大海一样茫茫无边,是写情。这里的情与景并不是孤立的,眼前的“大荒”正是“愁思”中所感受到的,而诗人之所以起“愁思”也是因为这眼前的“大荒”之地。

颔联“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是写眼前风雨之景,水中芙蓉、墙上薜荔在狂风急雨中摇摆挣扎、起伏不定,是写景,但又暗喻了作者饱受打击、处境险恶的状况。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客观事物融入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纪昀评这一联的特点是“赋中之比,不露痕迹”。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这是本诗的点睛之笔,也是本诗的灵魂之所在。远处的山岭和树木阻断了诗人眺望的目光,诗人要望什么呢?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写道:“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在这里李白化用了陆贾《新论・慎微篇》中的“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说法,用来比喻奸佞当道,壮志不得施展的心情。柳宗元踌躇满志积极参与政治革新,欲强国富民,却招来接二连三的打击,也应该有同样的心情。故园千里,长安不见,抱负难施,返都无望,同道四散,所有这些让诗人愁肠百结,正如眼前的柳江曲折回旋。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一联照应题目,是寄友之作。“百越”是当时五岭以南少数民族的泛称,点明了他们贬地的偏远,寄封书信都十分困难,更增加了诗人的悲愁,也是写情。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讯,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便是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越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第11篇

也难怪,诗词是以“意象”为核心来表情达意的,所以诗词作品中的“物象”比比皆是,而这些“物象”到底是为抒情服务的呢,还是为表达作者的志向服务的呢?如果不注意区别这二者各自的特征,确实难以辨别。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定义

借景抒情,也称“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感的一种手法。比如杜甫在《登高》一诗中,以登高所见悲凉广阔之景――“猿啸哀”“鸟飞回”“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充分表达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寓情于景,浑然一体。

托物言志,也称“托物言情”,是通过描写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志向、人生态度或感悟的一种手法。比如,于谦在《石灰吟》中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不同

(1) 描写的事物不同

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都是借某种事物来表达情意的。但是,借景抒情描写的是作者眼前的风景,会随时间、地点、情形的转换而不同。比如《登高》中的景物,是杜甫登高时所见,换一时换一地就不一样。

而托物言志常常借助某个事物的特性来表达志向,比如《石灰吟》一诗就是借助石灰经千锤百炼才成型的特点,表达自己不怕牺牲的意愿。

托物言志的“物”一般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意蕴,有些“物”的意蕴在中华文化体系中数千年不变。比如,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花是高洁品质的象征,月与思乡有关,红豆则是相思的代名词……

(2) 表现的事物不同

借景抒情,表现的是人物一时一地的情感。比如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借“客舍青青柳色新”抒发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愁”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借用“枯藤”“老树”“西风”“瘦马”表达游子的愁思,等等。除了愁情,这种情感还包括喜、怒、哀、乐、悲等。

托物言志,表现的是人物一以贯之的人生志趣。比如骆宾王在《在狱咏蝉》中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蝉喻己,表明自己品行的高洁。又比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中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要表达的“特立独行”的精神全都在“西山”这个意象里,“西山”,实际上是柳宗元精神品格的外化。

(3) 应用的目的不同

中华文化有含蓄蕴藉的特征,诗歌又是极讲究趣味的,因此很多情感的表达都不是直白的,而是选择间接地通过景物来传达和强化。因而借景抒情的使用特别广泛,它使得诗词变得委婉含蓄而有趣味,所以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毫不过分。

“托物言志”的使用往往是出于清高之士不愿直说,或迫于高压不敢直说的情形。作品中的寄托往往跟诗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人生态度、生活作风、价值取向等有关系,这一点我们要特别关注。比如,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运动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母亲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故写下了《始得西山宴游记》。

【练一练】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①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

②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诗歌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2)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liàn):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第12篇

一、熟读成诵,随声入境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习惯用吟诵书籍的方式来学习。桐城派作家姚鼐就说过:“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吟诵时声音的高低起伏、语速的急缓变换、腔调的升降曲折,可以快速整合学生的视觉、听觉、联想,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受到情绪的感染,陶醉于诗歌的意境之中。

以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为例,“日照香炉生紫烟”可以读得轻柔缓慢,展现阳光照射下烟雾缭绕升腾的曼妙景致,把学生带入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中,随诗人踏上庐山之行;“遥看瀑布”四字则轻快短促,似在提示即将出现的景色,引发学生想象遥看的美景,然后吟出“挂前川”三字,面对如此奇景,学生油然而生欣喜向往之情;第三句铿锵有力,直面瀑布,仿佛已能亲身感受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第四句扬声赞叹,跟随作者一起大胆想象、啧啧称奇,这莫不是九天银河坠落凡间!通过吟诵,文字会随声波在大脑中绘制出一幅壮观的庐山瀑布图景,学生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与此同时,诗歌独特的声韵、婉转的节奏,会形成美妙的声波保存在记忆中,易于学生理解背诵。

二、诗中有画,画中悟情

宋代文豪苏轼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结合是中国画的传统特点,诗情画意更是古诗至美的境界。小学课本中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如李白的《望天门山》、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鹿柴》等等。教学此类古诗时,可以抓住其“诗中有画”的特点,通过画面的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丰富联想,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诗作。

例如教学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诗中的景物画成一幅画。因为意象较为简单,学生们的作品大同小异:连绵的群山,无人的小路,白茫茫的雪景,毫无生气;只有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独坐于小舟上,在冰天雪地中垂钓。“画由诗中来”,学生既然能画出诗作,对诗意自然也已经理解。接下来我只消稍作点拨并辅以延伸,柳宗元孤寂清高的形象便一下子跃然纸上。“由画入诗,诗画结合”,有了图画的铺垫,加上一定的想象,不仅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诗歌,而且为学生感受意象提供了场景,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理解等语文能力。

三、不求甚解,但求适解

巴金在《读我的散文》中这样说过:“从小读过不少散文,当时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古诗又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体,一味追求字词句的翻译,只会加大学生学习的负担。再者,很多古诗一经翻译,其特有的诗歌意境便荡然无存,不如不译。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以“这个夜晚,诗人张继睡着了没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诗眼“愁眠”。接着提问:“在‘愁眠’中,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随后又将目光聚焦到“对”字上,让学生感受诗人的孤寂与落寞。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老师既没有刻意强调对诗意的理解,也没有一味放任学生的自读自悟,而是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在“愁眠” 和“对”这两个重点词语上,让他们自发感受文字背后的诗人情感。这般教学,诗所特有的空灵的意境、隽永的情味才能被完好地呈现出来,自主探究的过程也能让学生深刻感悟古诗的音韵美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