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产业规划的方法论

产业规划的方法论

时间:2023-05-29 18:23: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业规划的方法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产业规划的方法论

第1篇

赛迪时代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CCID)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它致力于为政府和行业客户提供工程总集成、咨询规划、系统设计、软硬件研发、工程集成实施、IT运维、产品增值、业务流程外包的信息化建设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赛迪时代已经成为中国具有影响力的信息技术服务企业。

“三技一法”智慧城市方法论

10月20日,赛迪时代召开“智慧城市产品与解决方案”新闻会上,宣布2011年是赛迪时代的转型之年,赛迪时代定位于“智慧城市的建设者”,针对城市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建设需求,开始面向“智慧城市”的战略转型。

赵刚介绍说,“智慧城市”战略作为赛迪时代面向未来五到十年的重大企业战略,其核心在于整合全球领先的硬件供应商、软件供应商、解决方案服务商等提供的IT产品与服务,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智慧城市”产业链,为城市生活构筑数字神经网络,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城市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全面提升中国城市信息化水平。

赛迪时代认为,“智慧城市”的概念核心在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城市生活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赛迪时代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是以智慧政府、智慧民生、智慧产业、基础设施为主要内容,涉及智慧城管、智慧应急、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能电网等诸多领域。将先进技术全面融入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中,“智慧城市”是一个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体系。赛迪时代在会中首次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法论――“三技一法”。“三技即以云计算、物联网、SOA等三项关键技术为核心,一法即采用‘梳子型’方法。”赵刚介绍说。梳子法即,梳子的“筋”是可组装可拆卸的智慧城市支撑平台;梳子的齿是若干个独立存在的行业应用系统,与支撑平台组装起来可形成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拆卸开可独立运行。

亚太首个指标体系和规划方法

除了“三技一法”外,赛迪时代还在亚太地区首次提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和规划方法论,并且已经具备了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全程服务能力。据介绍,赛迪时代将从政府服务、人防应急、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四大领域为“智慧城市”业务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面向政府服务、人防应急、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等四大领域,赛迪时代智慧城市系列产品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赵刚说。据了解,赛迪时代在全国已经参与了超过30个智慧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和建设。赛迪时代建成的宝鸡市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平台,成为全国首家地市级城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涉及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劳动就业等关系民生的各个领域,在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部门业务管理的同时,极大便利市民社会事业信息查询服务,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部门工作效率、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数字城市项目顺利推进,北京市东城区楼宇经济智能监测系统项目得到了充分肯定,江西省通信应急指挥管理系统项目也取得成功。与此同时,赛迪时代还与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湖南、陕西、河南、内蒙古、安徽等省市多个城市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些进展为赛迪时代以融合服务打造“智慧城市建设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赵刚表示,作为在亚太地区首次提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和规划方法论的企业,未来十年,赛迪时代将聚焦“智慧城市”建设,实现从产品、解决方案到运营服务的全面发展,完成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智慧城市服务企业之一。

数据库信息资源规划服务

建设智慧城市的一大重要资源是数据,经过近年来的规模建设,我国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和社会公共基础信息都得到了很好的积累,但是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绝大部分被封闭在彼此隔离的“孤岛式”信息系统中,难以共享。当电子政务有新的业务需求时只能进行重复性建设,在浪费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度发展,政务信息共享的社会呼声也愈加高涨。如何整合现有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的全面整合和共享,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甚至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赛迪时代通过对基础数据库以及在此之上的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探讨,并结合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经验,在信息资源梳理的运作机制和实现技术方面提出一种整体性的建设思路,包括基础数据库信息资源规划思路、信息资源体系结构设计、共享数据规划、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的规划设计,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资源建设思路。

记者手记

赛迪时代“智慧城市”重在应用

第2篇

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也是我国重点打造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三峡工程建成,三峡旅游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三峡旅游面临新的整合;重要的是,三峡旅游业的发挥还涉及三峡库区移民稳定、库区经济发展、库区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复杂性、特殊性。因此,三峡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对于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能否对三峡区域旅游进行有效整合已经成为制约三峡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旅游线路统筹这一新的系统认识论和方法论对于打造长江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以及促进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长江三峡旅游线路统筹发展的必要性

1.三峡旅游资源的连续性

区域旅游发展必须符合旅游产品形成规律,这是“旅游线路统筹”模式的一个基本原则。长江三峡是我国典型的峡谷型景观,它以其壮丽秀美的峡谷景观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既存在自然连续性,又存在人文连续性,三峡旅游线路的核心区域――鄂西、渝东三峡区域旅游统筹整合是旅游产品形成内在规律的要求。

2.三峡旅游整体形象的需求

旅游主体对目的地的选择有强烈的心理趋向性,旅游形象设计使旅游地政府和公众对本地旅游的资源核心、产品定位和发展目标有更清楚的认识,使旅游地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以鲜明的姿态出现在旅游者面前。因此,树立统一的、鲜明的三峡旅游形象对未来三峡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培育区域性旅游产业集群

区域旅游发展必须与相关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相生相融,相互促进,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此,发展区域旅游不能单独地就旅游发展旅游,必须从满足需求的创意角度,整合区域内产业体系协调发展。三峡旅游业旅游产业化程度低,旅游业的拉动效应、“乘数效应”以及与其它产业的互动效应未能很好产生,大旅游格局尚未形成。我们应该加强区域旅游产业整合,充分利用三峡各地资源优势进行资金、物力、人才资源的整合,互通有无,共同赢得市场,做大“三峡游”,追求三峡游整体效益的提高。

4.三峡旅游的特殊性

长江三峡旅游在管理上的行政分割性,三峡库区移民的稳定性,库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种种问题都使得长江三峡成为一个极其特殊的旅游风景名胜区。长期以来,长江三峡风景区的旅游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区域旅游整合也缺乏实质上的进展。要将这样一个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的风景名胜区建设成具有统一形象的、健康发展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统筹的方法论对于指导三峡区域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长江三峡旅游区域统筹发展的基本态势

2004年9月6日,鄂、渝双方签订了具有重要意义的“1+3”协定,即两地政府《关于长江三峡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协议》;两地旅游局的《关于加强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协议》;两地旅游质监部门的《关于长江三峡区域旅游质监与执法合作协议》。自此,三峡旅游区域统筹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此之后,国家六部委联合委托北京大学编制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于2005年1月正式出版。该规划以大三峡区域旅游资源为基础,构建了“两极、三轴、三区、四带”的新三峡旅游格局。指出重庆、宜昌是新三峡旅游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增长级,指出了三峡区域旅游统筹发展的重要性。

近年来鄂、渝两地建立围绕三峡区域旅游统筹发展建立了旅游投诉一体化制度、联合执法制度、联合培训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联谊会制度等一系列的旅游合作制度;组建了各种旅游行业协会和三峡旅游联合体等机构组织;采取联合执法、统一票价、共同营销、整合开发等各种手段加强三峡区域旅游整合发展。

近年来,三峡区域旅游统筹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1.在三峡游宣传营销上改变了以往的各自为政,互相竞争的宣传方式,而是树立整体观念,共同打造三峡旅游的整体形象。尤其是鄂渝两省市合作举办三峡国际旅游节,对于打造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整合区域旅游资源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2.由当初“1+3”协议的概念性规划逐步落实到各项具体行动中,如整合出重庆-宜昌-重庆(渝宜渝)、宜昌-奉节-宜昌(宜奉宜)、万州-宜昌-万州(万宜万)等旅游航线,并对游船进行合理配置。开发出兼顾水上与上岸观景的水路联运旅游产品,迎合了现代人的旅游心理;三峡区域旅游联合开展质量监督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3.旅游产业链整合初见端倪。在区域旅游统筹发展大背景下,三峡区域旅游企业树立了通过联合经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意识,形成了建立跨区域旅游企业集团的良好开端。如长江三峡有关港口强势介入旅游市场,将港航资源、景区资源和数百家旅行社市场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虚拟企业或组建经济实体,出现了港、社、船、景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

旅游线路统筹发展的目标是以打造和推出旅游精品线路为核心,整合沿线各种资源和要素,形成要素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态势和格局。尽管近年来三峡旅游整合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旅游线路统筹发展的总体目标来看还存在差距,许多合作行为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以资源、资金为纽带的实质性合作还比较缺乏,因此,在旅游线路统筹方法论的指导下找寻长江三峡旅游统筹发展的正确途径显得十分必要。

三、长江三峡旅游统筹发展的对策

旅游线路统筹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运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一个主题,即以某个主题的旅游线路或旅游目的地为核心;三个主体,即政府、企业和居民,构成区域旅游发展的实施者和参与者;三个板块,即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构成区域旅游发展范围;三个层面,即旅游形象、旅游内容和旅游功能,构成区域旅游发展内容,最终实现是推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

1.统一旅游规划

长江三峡区域旅游统筹发展应该制定统一的区域合作纲领或规划,作为整个区域旅游发展的指导。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行业管理两个方面制定具体的合作制度,“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建设开放、统一的三峡区域旅游市场。此前的《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可以作为一般性的指导文件,但对于三个板块――旅游景区、旅游城镇和旅游通道的统筹设计论述不多,这些方面的缺憾需要新的规划给予补充完善。

2.旅游产品整合

长江三峡虽然在国际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三峡旅游一直缺乏高质量的、具有市场美誉度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三峡旅游严重依赖于外在因素三峡工程的建设,而作为三峡旅游业自身“内力”不足。三峡地区的旅游景点虽然较多,但大多数规模较小,品位和档次较低,留不住客,同时景点与景点之间联系不便,未能形成“规模效应”。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人们认识到了三峡旅游必须在“大三峡”理念指导下,大力进行三峡地区旅游产品整合,其核心是鄂西渝东地区的旅游产品的整合。

区域旅游产品的整合有两种思路:把相同的产品串联起来,把不同的产品组合起来。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原则,使三峡旅游产品向多样化、专业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3.旅游整合营销

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模式共同营销,整合三峡区域资源、资金、人力、物力,搭建统一宣传平台,塑造三峡旅游整体形象。三峡旅游的宣传口号定位成“巨变的三峡,永恒的遗产”更能体现新三峡的特点,更富有号召力。

4.统一旅游管理

统一管理机构。旅游线路统筹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是政府的职能之一,但由于长江三峡的行政分割性,因此,建议成立统一的长江三峡风景名胜管理委员会,以行驶跨行政区的旅游管理职能,这一点对于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的统筹发展尤为重要。

在统一管理机构领导下实现统一旅游执法,统一服务标准和质量标准,统一导游词,取消地域限制等手段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目标。

第3篇

对于企业而言,实施ITSS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需方提供高质、高效、规范的运维服务。企业在实施ITSS的过程中一般都会遵循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部署实施、评估优化四个过程,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借鉴PDCA方法论(PDCA是英语单词Plan、Do、Check和Act的第一个字母,PDCA方法论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实现过程控制与改进。同时要紧扣ITSS标准各项要求,围绕人员、资源、技术、过程四个关键要素开展工作,并始终坚持持续改进的理念,最终达到ITSS标准与企业实际情况融合。

应用效果

作为ITSS标准的践行者,在ITSS分会和湖北省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武汉爱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成功通过了ITSS符合性评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实施ITSS的应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升了客户满意度。ITSS标准规定了运行维护服务管理的过程要求,包括了服务级别管理、服务报告、事件管理、问题管理、配置管理、变更管理、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过程。企业按照过程为客户提供运维服务,即规范了服务流程,并借助运维服务工具实现流程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流程的规范和流程的管理与控制,企业就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运维服务,进而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二是提高了运维服务团队的能力和水平。按照ITSS标准的要求,从人员储备、人员培训、绩效考核三个方面对团队进行管理,提高了运维服务团队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提高了SLA(服务等级协议)达成率。依据组织级服务目录与客户签订项目级服务目录,运维服务团队依据项目级服务目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运维服务,再利用SLA考核评估、改进机制,从而提高SLA达成率。

其实,在企业实施ITSS后对企业的运维服务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ITSS为运维服务提供了一套方法论,也需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量体裁衣,摸索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运维业务发展的运维服务体系。

ITSS发展趋势分析

1.国家将继续支持ITSS推广及应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研究制定和应用推广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加强业务标准库、知识库和案例库建设,鼓励相关企业依据自主标准建立服务能力体系”,从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在国家层面对于ITSS的重视。

2.ITSS系列标准将会被更多的企业所接受。在ITSS分会的组织和推动下,目前已经在全国的大多数省份召开了“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宣贯培训会”,在宣贯的过程中众多企业对ITSS系列标准表达了浓厚的兴趣,愿意将ITSS理论导入企业的日常运维工作中。

第4篇

2008年8月,陈钢离开一家大型集团型企业,加盟盾安集团,负责盾安的信息化工作。那时,盾安集团的发展虽然蒸蒸日上,但是世界经济大环境还是给陈钢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陈钢认为,由于全球化、过度竞争、技术升级和产品替代、并购的加剧,导致了市场的动荡。在金融风暴形成之前,企业的生存环境与原先相比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从外部到内部,都有着很强大的驱动力来推动企业进行变革,信息技术就是重新定义传统的商业服务并促成变革的催化剂。

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商业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对商业模式进行重新构建,不仅要改变管理客户的方式,还要使企业的商业流程规范化,并且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对信息的利用和处理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陈钢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做了七件大事:加强信息资产管理、提升软硬件系统对业务的承载能力、建立互联网情报收集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建设、规划实施集团信息安全体系、建立集团信息化管控体系、优化集团财务系统。

找出合适的信息架构

我们可以把企业划分为两大类,就是单一型企业和集团型企业。单一型企业的管理架构比较简单,它的运营流程包括市场、销售、采购、生产、仓储、客服等环节,它的管理及支持流程包括研发、信息、财务、人力资源、审计等环节。而集团型企业管控模式比较复杂,根据集团的定位和对下属企业的控制力度不同,有很多种不同的模式。针对不同的模式,在战略介入和运作支持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陈钢说:“就信息技术的作用而言,单一企业的重点在于运营,集团型企业的重点在于管控。通过业务流程变革、组织创新、信息平台建设,我们可以帮助公司成为一个创新型的组织,来应对外界的变化。同时,这个变革的影响是双向的,企业变革能促进信息化建设,企业的生态环境随着信息化的实施也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

陈钢认为,导致企业信息化投入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是CIO一厢情愿地认为许多基本投资条件肯定与自己想象的一样,而一个合适的信息系统,首先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对假设条件提出质疑,CIO应当引导他们提出正确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塞给他们想要的信息。

有过集团信息化经验的陈钢,很看重IT规划。他说:“很多企业都是一开始就直接上ERP之类的信息系统,不做什么规划。为什么要先做IT规划?这是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处理问题有两种方法论,一种是面向解决方案的方法论,另一种是面向实践的方法论。这两种方法论的使用场合是不同的,它们之间的差别就像是使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差别:非处方药可以自己到药店去买,而获得处方药是要先经过医生诊断的。所以,单一型企业和集团型企业搞信息化的方法是不同的。”

陈钢认为,盾安集团的IT规划要确保信息技术目标和业务目标一致;保证策略性的IT投资获得最优的业务价值,建立起集团内各个企业统一的管理支撑平台和业务支撑平台;针对集团治理模式和管理要求,设计完善的管理支撑平台和业务支撑平台,可以有效地提升集团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在加盟盾安集团之后,陈钢引入了IT治理。他认为,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部分,董事会必须关注内部控制和信息系统,因为它能保证企业做出正确决策。陈钢说:“CEO的重要职责是让企业采用正确的商业模式,是变革的发起人;而CIO的重要职责是找出合适的信息架构,用技术去创造价值,是变革的推动人。”

进行七大变革

致力于做企业变革推动人的陈钢,在盾安集团七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了七项变革。

第一,加强信息资产管理,尤其是对数字形式的信息资产管理。陈钢说:“以前盾安集团的工作重点是重视硬件资产,忽视软件资产,尤其是数据形式的信息资产。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加强对数字形式信息资产的安全管理,主要措施就是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技术手段;加大宣传和培训,提高大家对信息资产,尤其是数字形式的信息资产的管理意识。”

第二,提升软硬件系统对业务的承载能力,对现有系统进行升级。为此,陈钢研究移动技术和3G技术在公司业务中的应用,以满足集团对信息化应用规模不断增长的需求。

第三,建立互联网信息监测体系。陈钢认为,信息监测工作要逐步提升到情报收集的高度。目前采用人工监测,未来计划采用软件自动来进行互联网信息监测与采集,目标是建设成盾安的互联网情报收集平台。

第四,加强信息安全建设。陈钢说:“就是把我们的数据传输由明文传输改成密文传输,对邮件以及协同办公系统上的所有文件都进行加密;增加防火墙等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实施强密码策略;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建设。”

第五,规划实施集团信息安全体系,加强集团内控。在IT、办公、财务等方面加强集团信息安全,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处理,并且经过分类和盘点,分析哪些信息资产需要保护,需要保护到什么程度。同时陈钢还设计了信息安全管理手册,通过政策、行为规范、流程、组织结构,以及软件硬件技术来对信息安全进行管制,并开始在集团内推广。

第六,建设集团信息化管控体系,加强对分公司信息化的管理。明确总部和分公司信息部门的职责,培养信息部门的管理能力,稳步推进信息化治理,制定集团信息化管理制度、流程,完善信息化项目的管理和审批步骤,加强分公司的信息化职能部门的建设,加大基础数据管理力度,建立信息化供应商的资质评估体系。

第七,全面优化集团财务系统。集团财务系统是盾安集团最早实施的信息化系统,但随着集团跨区域、跨行业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系统越来越不适应要求,主要体现在原有系统难以支持互联网做账,只能由各公司分别购买,这造成了在合并报表、远程做账、数据传输等工作上的困难。为此,陈钢带领信息中心研发了技术解决方案,使现有系统能够完成远程做账、数据发送、远程查账、自动对账、合并报表等功能,满足了目前的需求。

第5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方法的定义和渊源,其次在总结旅游系统的特点以及已有的一些规划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方案,从数据的录入与编辑、维护与管理、查询与分析以及输出等方面介绍了其系统结构;最后从区域旅游规划的应用角度指出综合集成技术对规划系统实现其功能都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区域旅游规划 集成 系统

区域旅游规划中综合集成技术的引入

旅游规划可以按地域范围划分为地方性规划、区域及区域间规划、全国规划、国际性规划,按规划时期划分为短期规划(1-2年);中期规划(3-6年)、长期规划(10-25年);按组织结构划分为部门规划、项目规划、综合规划等(何光炜,1997)。其中区域旅游规划是指在区域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的过程。

方创琳(1999)在区域发展规划系统集成方法论中,总结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定性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法、统计图表法、地图描述法、对比论证法、专家咨询法、头脑风暴法、反头脑风暴法、提喻法、推理法、问卷函询法等等,而这些方法在规划中分析问题时,一般遵循收集资料整理加工分析资料综合归纳形成理论体系的思路。除了以上提及的定性方法,区域发展还可用定量方法进行规划,它是以逻辑演绎为推理方式的量化方法,大多数定量都是定性分析思维的归纳和经验积累,定量和定性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区域发展规划目标服务的。

区域发展规划的综合系统集成技术是针对区域发展规划的多主体、多层次、多目标、多时段特点,通过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型和专家判断相结合,提出经验性假设,然后通过经验性数据和资料以及参数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思路与实证研究一致,其实质是将理论模型、计算机仿真技术、专家群体和智能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与政府决策者的经验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官、商、产、学、研“五位一体”的系统集成环境,并通过政府意志、科学理论、专家经验集成的整体优势,寻求区域发展规划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区域旅游规划必须在遵循区域发展规划方法论的大框架下,结合区域旅游业的特点设计集成系统,以此提高规划的效率和成效。

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系统设计

(一)区域旅游规划过程

从我国产业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工业逐步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必然取代工业成为主导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朝阳产业”的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广阔,很多旅游资源亟待开发,而这些资源的区域性又很明显,所以对旅游规划和旅游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区域旅游规划要求处理协调好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关系,使之能够可持续发展。由于旅游规划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空间数据,为了提高规划效率,其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结合成为必然。“3S”技术一体化的发展也使这在技术上完全可行。因此,与会计信息系统一样,区域旅游规划也必然走上信息化道路,而在此过程中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的系统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建立在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旅游规划的对象是旅游系统,具有综合性、模糊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点,所以对旅游系统的认识和把握是旅游规划的核心和关键。从本质来看,旅游规划是一种战略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它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旅游规划的过程如图1表示。

有些学者根据区域旅游规划的实践经验,设计出一套三段式流程设计模式的区域旅游规划技术方法,其由地脉文脉梳理理念认定与提炼、理念渗透与扩散三部分内容组成,是一个脉络相连、互相照应的组织结构。其中地脉文脉的梳理是对地方分散的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加以凝练的概括,理念认定与提炼是以地脉文脉为本源,以旅游地为载体,进行理念认定与提炼,构建支撑整个规划的战略理念。这种战略理念既具有产品形象性,又具有战略方向指导性。理念渗透与扩散则主要包括产品开发和市场规划两个方面,产品开发包括景观创意、城市设计、旅游商品设计、特色餐饮规划、旅游交通创意、地方节事策划、服务设施建设、代表娱乐项目创新等内容,市场规划包括旅游形象市场定位、促销口号、旅游标志、地方名称、营销方式等内容。笔者认为若在实践中运用它,将能使规划用地很好地展现地方个性与特色的效果。

(二)区域旅游规划的关键点

在旅游规划的过程中,以下两个方面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其实施的好坏程度关乎到整个系统的水平。基于此,笔者对其做一较为详细的阐述。

1.战略决策研究。战略是指相对较长时间对全局的决策,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风险性的特点。因此,在区域旅游规划的战略决策研究中,方案制定必须遵循以上几个特点。从指导性而言,是在决策中需要强调方向性,而不是要做到细致入微;从全局性而言,在决策中要强调方案的面面俱到;从长远性而言,是需要决策方案具有前瞻性,预见性;从系统性而言,是需要决策方案的内部有整体性,相互勾稽,相互支撑;从风险性而言,是需要在决策方案中考虑整个决策的风险性,并与此同时做好风险应对措施。

2.与外部系统和谐发展。根据巴纳德的组织平衡理论,任何组织和系统的良好发展,需要处理好组织内部、组织和环境之间两个方面的平衡,即对内平衡和对外平衡。组织的对外平衡是指组织通过外部环境保持平衡,以提高组织效力的过程。而在区域旅游规划中,必须注意系统的外部平衡,即与外部系统和谐发展。但是外部系统不断变化,所以这就要求在规划中留下一定政策弹性,使得在外部环境在发生变化时,能自动调整或者不用对内部系统做出大的调整便能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使得规划系统迅速从与外部环境不和谐纠正过来,以实现新的和谐和平衡。

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的应用

文章对区域旅游规划综合集成技术的讨论主要是基于系统结构模块。而从功能结构模块来看,其一般由四个方面组成:基础资料子系统、现状分析子系统、旅游产品设计子系统和环境建设支持子系统。对区域旅游规划系统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才能更好地应用它。

区域旅游规划集成技术的应用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一般产品不同,旅游产品的开发及销售只能在资源所在地进行,必须依靠旅游者自行前来购买才能实现旅游经济运转,因此决定旅游业发展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旅游资源的丰富度,更在于客源市场的可靠度。其次是旅游设施的选址。旅游设施主要包括旅馆、餐饮、购物、会议、展览、医疗保健、邮电服务及观光、游憩等设施,而选址问题涉及人类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因此,科学选址、合理布置旅游设施对旅游区开发建设至关重要。再次是旅游路线的选择及组织。旅游路线应该有机穿插游赏空间和过渡空间、连接最具风景特征的空间形象且要主体鲜明,既有统一感,又有层次感和变化感为最佳;最后是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要研究旅游环境容量和游人规模,并且要根据供需匹配的原则,使二者实现动态平衡。

综上所述,综合集成技术系统可以定量研究旅游问题,不仅可以将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起来,而且提供了综合分析的工具,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它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规划思维的创新,综合集成技术为解决问题,特别是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更科学的思维方式。它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规划技术的创新与规范,在区域旅游规划过程中,一些规划人员逐渐将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不但有利于提高区域旅游规划成果的科技含量,也有利于大幅度地提高旅游规划工作效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减少规划的主观成分,也实现了规划技术与方法的创新;它还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规划管理的创新,区域旅游规划系统是一个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任何要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系统的变动。综合集成技术集成了规划各个阶段、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对以旅游系统为规划对象的区域旅游规划系统树立全过程地动态管理和监控。这些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有助于促进我国区域旅游规划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伟强,陈文君.旅游规划原理[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刘滨谊.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理论与实践[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宁淼,王奇,叶文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3)

第6篇

“十四五”规划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起止时间2021-2025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这个时间正值中华民族发展之路的重要性拐点,中国正从旧常态跃迁到新常态,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攻坚期。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更是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绿维文旅认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要先解决好文旅融合发展的问题。

一.《“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意义重大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承前启后的规划。《“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将成为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将开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既要巩固提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果,又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第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在文化旅游领域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统筹发展的规划。应紧密结合新时代背景,符合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文旅和旅游领域的重大课题,找出重大问题的矛盾症结,提出管用实用的对策措施,让《“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统筹到国土空间规划中。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文化不等于旅游,文化价值不等于旅游价值,但文化资源、需求与旅游产品、活动密不可分,文旅融合发展不能仅仅依托传统渗透,而是要着眼于产业一体化,以实现两个产业的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既要认清文化和旅游的差异,也要通过规划实现文化和旅游的乘数效应。

《“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是创新引领的规划。旅游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融合发展,旅游强调文化为魂,文化界非常在意如何有效地与旅游结合,从而落地文化价值。因此,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重点不在于它们是否融合,而在于如何运用创新理念引领融合。《“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是创新理念引领的规划,目前文旅融合的创新型开发还远远不够,更多是块状结合,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还不多。

二、《“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但是,以往的融合一般属于自发性融合,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指导,融合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要指导文旅融合发展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文化旅游融合须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是目前的文旅产品结合仅停留在文化表层,融合内容浅薄,形式单一,游客体验内容单调乏味。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文旅产品的设计总体上还处于简单融合、模仿的阶段,缺乏对现代元素、创意IP等内容的应用,产品创新性不足。

二是文化旅游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差距影响,我国旅游业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点。文化旅游的开发顺应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达的区域,文旅融合程度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尚未形成大规模性的文化旅游产品聚集。因为区域差异,文化旅游发展要找准发展重点区域,树立典型示范项目。

三是文旅融合方法论体系尚未健全。在文旅融合的发展和研究中,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大多只停留在分析融合现状的基础上,对产业融合的思路、方式、结构等方法论体系没有进行深入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本身主动融合的层面很多,但两者在产业发展模式和架构上存在很多不同,需要探索科学系统的融合方式,实现产业间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四是文旅品牌仍需持续培育。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大国,但是文化输出较弱,更是缺乏文化旅游方面的世界品牌。《“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应该加强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扶持龙头企业,让中国文化旅游更多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带动中国文化旅游发展的标杆。

三、《“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重点

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经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正在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专题调研等工作,并且统筹确定了25个“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组织各司局结合本领域工作开展前期研究,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支撑。

在《“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新梳理文旅资源与现状

目前我国的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是在传统观光旅游发展阶段形成的,很难满足体验旅游时代的游客需求。我国地域广阔、人文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多种公共资源,均可与旅游资源进行融合,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础。

文旅融合专项规划编制应突破传统的资源分析框架,挖掘能够充分代表自身文化特质、对客源市场有吸引力、整合后能在具有充分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建立“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文化”的旅游资源分析框架,深挖文化旅游资源内涵,建立完整的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筛选出对规划区最具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

首先,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内涵需挖掘。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具有较大重合性,但传统旅游资源的边界在延伸,文化旅游资源不再是单一的某个景点或具象的吸引物,它可以是一种城市气质,也可以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对应的规划编制中要将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解读,充分挖掘地方的资源价值;吸引更多旅游者,实现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的双赢。

其次,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资源内容在扩充。除了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以现代文化为支撑的城市创意图书馆、博物馆、音乐节、小剧场等都成为热门的旅游资源。

(二)明确文旅融合发展目标与战略

坚持“以文强旅、以旅兴文”,结合当地文旅资源等级和分布,明确各地文化旅游发展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产品,在此基础上明确规划区的文旅融合总体发展目标,并且明确产业增值、区域布局合理性、产业结构优化、产品与服务提升等具体目标。

在充分了解当地文旅资源、市场环境、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出地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地区发展目标和文化定位,完成当地文旅发展的结构调整和重构,制定出文旅产业发展的详细战略和实施方案,培育形成文旅创意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进组建跨界、跨域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形成旅游、文化、体育、娱乐、康复、餐饮、传媒等融合的产业体系。

(三)制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

对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原生文化等优秀地域文化及遗址遗迹进行保护和修复,保护和培养传承人,通过文旅保护与利用专题明确保护范围、规划目标、功能分区、建立保护管理体系、明确保障措施等,实现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需要在分析历史遗存、民族服饰、特色民居、民间工艺等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分析民间习俗、节庆活动、仪式、语言、书法、舞蹈、音乐、戏曲、杂技、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现状,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为核心的开发利用体系。

(四)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成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形成文化旅游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通过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多种创新手段,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其中,注重文化创意与旅游融合发展,明确文创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领域,完成当地文创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和重构,制定出文创产业发展的详细战略和实施方案。要挖掘文旅消费的新动能,构建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建设文旅融合创新业态系统。对于重点产业项目,应该确定行动目标,分解行动任务,保证重点项目的先行突破和落地。

(五)明确重大项目及其空间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对国土空间进行统一部署,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性规划融合,推进“多规合一”。所以,《“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需要明确重大项目及其空间布局。使国土空间规划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实施提供空间保障,这也是《“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环节。

(六)针对重点领域明确战略导向

第7篇

【关键词】系统工程 方法论 煤机企业发展战略

一、引言

所谓系统工程是指从整体出发,合理开发、设计、实施并运用系统科学的工程技术。根据总体协调的需求,综合应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当中有关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并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对系统的结构、信息、要素和反馈等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最优规划和最优设计以及最优管理和最优控制的目的。本文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论分析了煤机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思路、研究步骤,从而为我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思路。

二、煤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系统分析

(1)煤机市场结构。煤机设备占中国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0%左右,其中的55%-65%是用在了采掘设备“三机一架”上。

(2)“十二五”期间为煤机市场提供主要的推动力。煤炭供需的自然增长:2010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32.4亿吨,较2009年的9.73亿吨增长了9%。2010年中国煤炭的消费量达到了17.1亿吨,较2009年增长了10.1%。“十二五”规划预计,2015年中国的煤炭产量将达到37-38亿吨,年复合增长可达3.8%;煤炭开采机械化率提升:煤炭整合的加速,将使得大中型煤矿占比得到提升,也将会推动煤炭机械化率的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15年,大型,中型,小型煤矿开采机械化率将会从“十一五”规划的95%,80%,40%,提升到100%,95%,55%;存量煤机的更新换代:由于国内煤矿运行环境比较恶劣,煤机损耗比较大,煤机的寿命一般比较短,国内煤机的使用寿命一般仅仅在五年左右,也就是说,在2006-2010年之间所安装的煤机,到现在就需要进行批量更换,这就为煤机新设备的需求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来源;售后维修维护市场需求:煤炭产量的显著增加、更加恶劣的成产环境以及日益加强的安全意识,煤炭机械需要定期进行大修和零部件更换。一般而言,大修的费用约为整机造价的30%-40%,小修的费用约为整机造价的10%-20%。

(3)综采成套化石长期趋势。综采是目前井下煤炭开采的最佳方式,国际上,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综采100%,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综采率也将会得到逐步的提高;综采对设备的要求很高,需要设备间协同,稳定,运行可靠。这就迫使了煤机企业需要提供综采成套化设备的能力,以满足煤炭企业开采的需求。同时,综采设备成套化也大大提高了产品售后服务的质量,可以有效帮助煤机企业在招标竞争中获得优势,从而实现利润增加。

(二)研究步骤

(1)明确企业的基本使命和目标。在充分认识企业基本使命的基础上,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要做到力求使企业目标和基本使命保持一致。基于目标市场预期与企业方向选择,制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并建立指标体系。客观的反映和描述企业发展目标。各项指标标准的确定可以定量计算或者容易进行定性分析。

(2)实施战略的总结。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研究新战略提供依据。

(3)现状分析。分析环境: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企业战略管理行动的主要制约因素;发现机会和威胁:在分析了环境之后,就需要对企业进行评估,发现企业可以发掘,利用哪些机会,及企业将来可能会面临哪些威胁;分析企业资源,识别识别优势和劣势,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影响煤机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驱动与抑制因素分析;煤机市场未来的发展格局与可能的前景;未来竞争格局;未来产业格局如法规及监管的变化,技术的进步等;未来长、中、短期主要市场格局,用户细分与用户需求变化,以及业务态势等的分析预测。可采用数学模型法、交叉影响分析法等预测方法。

(4)战略态势的确定。把握战略时机,充分考虑客观条件进行战略调整。形成新的经营战略:煤炭市场的转型与煤机运营企业发展的重点,煤机基础业务与增值业务的统一战略安排与管理,单一业务的运营模式选择与创新;业务发展战略:固定煤炭厂家需求发展、增值业务发展;市场开拓战略:面向除西山煤电以外的煤矿生产企业市场拓展策略;营销战略:企业品牌宣传、产品市场营销;竞争战略:与各大煤机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合作伙伴战略: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对整体生态环境的控制;技术支持战略;企业信息化与管理现代化战略;技术发展战略;资本运作战略;资本管理战略;战略投资战略;风险投资战略;集团运作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公共关系、政府关系与企业风险管理战略。

战略评价和选择:对所提出的新战略的合理性,可行性,结合对实现企业目标的潜在作用做出评价,为企业战略选择最终提出可行的依据。

战略筹划:确定战略阶段,战略重点,战略目标及战略措施等。

战略实施:制定中长期规划及短期计划。沟通思想,储备人力,完善政策体系。

(三)研究方法

通常,在企业战略研究方面,经常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比如具有代表性的SWOT分析法。可以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对煤机企业战略管理进行研究: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企业战略与企业发展环境及企业发展能力有关系。因袭将企业发展环境和发展能力这两个因素,建立起量化的尺度,对企业战略环境量化可采用专家评分法;对企业战略能力量化可采用功效系数法。

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确定一个适当的模型,从而综合有效的反映出各种复杂因素间的关系,通过分析观察各种复杂因素在发生波动时,对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影响,从中找出一些关键因素,并研究其稳定性。

系统建模的原则:数学模型的建立要满足现实性,简洁性,适应性和强壮性。系统建模的步骤分为:问题形成、变量选定、确定变量关系、确定数学结构的模型及参数的辨识、模型真实性检验。

第8篇

ABSTRACT: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urban morphology in studies on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structures , forms and development rules. The application of urban morphologic theories to the urban spatial strategic develop ment planning is explored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Shenzhen and Suzhou.

1  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问题

“战略规划” (概念规划) 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城市为适应全球化时代特征, 适应快速多变的环境要求而进行的规划方法改革探索。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规划界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它一方面希望对目前的总体规划到详细规划在宏观性、灵活性和战略性等方面的不足给予修正, 同时它也对现行城市规划体制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实效性进行挑战。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战略规划” (概念规划) 还面临着地位、作用和技术方法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就技术方法而言, 主要难题涉及到城市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如何把握战略规划的研究重点, 形成完善有效的技术方法关系到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1.1  城市科学与城市规划

城市具有物质性和社会性这两重性质, 这是其复杂性和综合性的重要原因。城市由物质实体构成, 但城市并不止于无生命的“物质”, 而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来建造、管理和运作的, 因此就产生了我们所熟知的城市文化传统、社会网络、城市经济、生活习俗、城市管理、法制建设、公众参与等社会性( 张庭伟,2001) 。两者相互影响, 不可分割。如果将城市的社会性看成是城市物质空间背后的深层结构,那么可以分为社会文化结构、经济技术结构、建设环境结构、政治政策结构等4 个方面8 个重点(段进, 1999) 。针对城市的这种错综复杂, 研究城市规划的理论必然也是多方位和多元的。有城市经济学, 城市政治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环境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计划学等许多方面。我们将其归类可分为3 个方面: 城市科学、规划理论和规划设计方法论。城市科学的重点在研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机制与动力, 物质与社会等发展规律以及问题与前景; 规划理论则更关注于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城市的生存环境, 更多地讨论城市的物质性一面。显然, 这两方面的理论应该是互补的、彼此支持的, 而不该互相排斥。城市科学从各个方面对城市的发生、变化、发展进行探索, 其目的就是通过科学研究逐渐地了解、把握我们的生存环境, 并对未来的发展和理想作出正确的判断。城市科学探索的发展规律应在城市规划中得到应用, 通过规划实践去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而规划设计方法论是研究规划设计的程序、组成及手段的科学。它既包含规划方法的改革, 如“倡导性规划”, “概念规划”的提出; 也包含设计理念的更新, 如“公众参与”, “滚动规划”等。通过以上的论述, 我们有理由认为, 战略规划技术方法的成熟有待于寻找到强有力的城市科学和规划的理论支撑。战略规划的提出, 正是试图通过规划设计方法的改革, 更有效地运用城市科学进行城市规划的实践。

1.2  当前我国战略规划的问题

在我国, 战略规划作为一种“非法定规划”目前已经进行理论与方法的探索和规划实践。从规划内容上来看, 我国的战略规划(概念规划) 重点放在空间发展方向、城乡空间结构、区域与城市发展模式、产业选择与功能定位以及景观特色等方面。从规划方法上来看, 其技术核心为区域分析、产业研究、空间结构、支撑系统和生态保障等(王凯,2002) 。从规划目标上来看, 战略规划的定位是通过宏观、粗线条的战略研究, 达到把握城市未来发展大的趋势、方向、动态和结构。但从目前的规划实践分析, 我国战略规划仍然面临着体制和技术两方面的问题, 体制上“法定地位”和作用还未得到认可。技术上, 要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法, 在上述的规划内容上完成规划的目标, 并达到把握的准确性, 思考问题的层面就需要有区域规划的广度和总体规划的深度, 同时还要有社会规划、经济规划、大基础设施规划等技术的有力支撑。显然, 这在技术上具有相当的难度, 也有悖于战略规划提出的初衷。这就使我们又提出了新的问题: 战略规划(概念规划) 是包罗万象, 还是具体的对某一重点问题的研究; 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发展框架, 还是多方案的咨询研究; ⋯⋯我同意其它一些学者的说法, “战略规划在技术上还谈不上成熟, 方法的系统性也不明确, 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张兵, 2002) 。如何发展, 需要我们各方面的进一步探索。

本人认为, 从战略规划的内容和技术核心来看, 空间的结构与形态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区域、产业、环境、人文等因素是其研究的重点, 可以说研究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性和合理性是战略规划的核心和前提。鉴于此, 笔者尝试借鉴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城市空间战略规划之中。首先, 让我们来考察城市形态学的特征与方法。

2  城市形态学考察

2.1  城市形态研究方法

“城市形态可以被定义为一门关于在各种城市活动(其中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规划过程) 作用力下的城市物质环境演变的学科” (谷凯, 2001) 。“我们认为空间形态是城市空间的深层结构和发展规律的显相特征”(段进, 1999) , 从这个显相特征出发, 形态研究通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两个重要思路: (1) 从局部各种影响元素到复杂整体结果的分析方法; (2) 强调事物演变过程研究的方法, 探寻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在内的完整序列关系。

总结我国1990 年以来城市形态研究进展, 其主要思路仍基于以上两点。关于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包涵了历史发展、地理自然环境、交通运输条件、经济与技术进步、社会文化因素、城市职能、城市规模、城市结构、政策与规划控制等各个方面(郑莘、林琳, 2002) 。而关于城市形态演变的规律研究, 则主要是动力和机制的研究, 着重研究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内部功能地域的空间演变关系。它涉及到了政治政策、法规制度、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等, 既提出了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也提出了城市发展的自组织力。与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 逐步形成了城市历史研究, 市镇规划分析、政治经济学方法、环境行为研究、文脉研究、场所研究等较为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和方法。简言之, 城市形态学的方法就是通过城市结构与形态的形成过程与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政策等各方面作用力关系的研究, 来探寻城市物质形态的发展规律, 属于城市科学研究。

2.2  城市形态研究对战略规划的作用

城市形态学长期努力进行城市发展的规律性研究, 取得了相当的成果, 这无疑是我们进行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可运用的理论方法之一。

首先, 就其对象而言, 城市形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就是城市空间拓展的结构与形态, 其范围涉及区域形态和城市形态,这也是战略规划的重点; 其次,就其内容而言, 城市形态的研究如前所述, 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影响因素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而且对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进行了研究, 战略规划的决策正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综合性的困扰; 其三, 城市形态学还研究了理想城市、人类美好生活家园的问题, 探讨了生存环境、地方特色、理想形态、优美景观以及构成方法等问题, 体现了以自然和人为本的原则, 建立起规划的一种价值标准和目标取向; 再者, 城市形态学对国内外城市发展历程的规律的总结和发展模式的理论探索, 为战略规划提供了一个对比和借鉴的参考系。

战略规划所关注的无论是城市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空间结构等宏观层次问题, 还是城市容量、产业结构、生态建设、交通网络、信息化、空间形象等中观层次问题, 都同样需要对其发展的规律和目标价值取向这两方面进行研究, 毫无疑问, 城市形态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具有许多可借鉴之处。笔者在深圳南山区分区规划和苏州相城区等概念规划中, 正是将城市形态这两方面的研究成果在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进行了运用。

3  城市形态研究在空间战略规划中的运用

3.1  深圳实践———城市形态发展规律的应用

3.1.1  深圳带形城市发展的形态分析在与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合作进行南山区分区规划时,为能对南山区有一个较好的全面把握, 我们首先进行了4 个专题的研究, 其中之一就是深圳市带形城市发展的形态与趋势分析。我们将深圳这20 多年来迅速发展的政策、经济、文化、区域等各种动力因素与城市的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清晰地展现了深圳城市带形发展的轨迹和时序特点。同时, 我们将国外带形城市发展的形态特征和发展阶段的规律( 顾朝林,1998) 与其进行对照比较, 发现深圳已经发展的3 个阶段的特征与规律, 基本符合其发展阶段的规律。

透过以往的发展, 进一步分析现状和未来发展条件。我们认为深圳带形城市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和未来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 城市形态的发展规律成为我们这次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它引导了我们对整个南山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态规划。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深圳前海湾和西部通道空间发展战略的思考。

3.1.2  关于深圳前海湾及西部通道的规划建议根据城市形态的分析, 深圳的带形发展将通过宝安继续向前延伸。深圳市总体规划(1996 -2010 年) 确定, 一期港口应建在大铲岛, 远期在港湾内扩建;西部通道先靠宝安中心区走, 再入海, 跨过宝安机场。而目前正在规划设计的大铲湾港区中, 其半岛式集装箱码头紧靠宝安中心区, 加上西部通道, 深圳带形城市发展的生活岸线将中断, 同时港内的水环境极易污染, 妈湾地区城市景观遭到破坏, 对整个深圳的城市形态、空间总体战略以及用地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我们提出了岛式港群的空间战略设想:

(1) 近期: 利用大铲岛、小铲岛扩展形成两个港区, 以取代原有规划的半岛式集装箱码头;西部通道沿港的东侧走线, 通道西侧设置绿化带, 形成宝安中心区的海上绿廊对景, 过小铲岛后与陆地的港区腹地相连(与原总体规划同) 。

图1  苏州的城市格局从“一体两翼”转化为“四角山水十字发展”

图2  相城区产业与空间发展模式

图3苏州古城完整的城市风貌系统

(2) 远期: 西部通道继续在海上走线, 直接与原总体规划确定的跨机场的海上线路相连, 港口成珠串式在西部通道的西侧扩建, 再选一适当的位置与陆地相连, 既利于持续发展, 也避免了线路海陆不断变化。这一设想解决了城市形态的发展问题、港湾的水污染问题、西部通道的景观问题和港区的使用问题。

3.2  苏州实践———城市形态理想模式的建构

3.2.1  “四角山水, 十字发展”的城市形态

2001 年3 月, 国务院批准撤消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 行政区划的调整促使苏州对城市原有的“一体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格局进行重新审视, 并举行全国“概念规划”设计竞赛, 我们从“一体两翼”到“四角山水, 十字发展”的规划方案获得了第一名。

“四角山水, 十字发展”空间发展战略的提出, 其基本理念建立在构筑一个理想、完美的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之上。苏州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其空间的发展应该纳入到苏州古城的历史传统格局之中。新的空间形态构架延续和完善了古城内“假山假水城中园, 路河平行双棋盘”和古城外“真山真水园中城, 路河相错套棋盘”的空间形态特征(图1) 。四个角的“留空”, 引入城市外围原有的自然山水, 而相城区中新规划的绿色生态中轴线, 不仅是苏州古城中轴线的延续, 而且在概念上提出了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生态型特征, 结合两边的产业和居住走廊的布局, 规划为苏州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图2) 。

3.2.2  环古城风貌保护概念规划

在整体的空间发展战略落实的同时, 苏州又进行了环古城风貌保护概念规划的全国竞赛。这其中除了改善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质量之外, 寻求理想和优美的城市空间形态和景观形态, 毫无疑问是这次竞赛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仍然是一个遵循发展规律和可行性, 探寻理想模式的问题。规划中我们将上一层次“四角山水, 十字发展”的“九宫格”空间战略作为本次规划的前提, 通过水环———环古城河风光带, 陆环———串联历史街区的风貌街道网, 节点———水陆交汇的重要景点(阊门、胥门等) , 构筑成一个优美的、生态的、突出文化古韵的城市风貌系统( 图3) 。这其中不同层次空间发展战略(概念规划) 的结合, 城市形态构成规律的运用, 古城历史和空间形态的研究等强化了规划方案的全局性和战略性的优点。最终以“水陆双环, 墉关三分, 一船城中游; 四门内蓄, 四角外张, 绿野织百川”的空间概念获得了本次竞赛的第一名, 并作为实施方案的依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张庭伟. 城市规划的两重性和规划理论问题. 城市规划, 2001 (1) .

2  谷凯. 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 城市规划, 2001 (12) .

3  王凯. 从广州到杭州: 战略规划浮出水面. 城市规划, 2002 (6) .

4  张兵. 敢问路在何方———战略规划的产生、发展与未来. 城市规划,2002 (6) .

5  凯文·林奇(美) . 林庄怡, 陈朝晖, 等, 译. 城市形态. 华夏出版社, 2001.

6  段进. 城市空间发展论.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第9篇

怎么理解全价值链体系化的精益管理?

全价值链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来谈。从内部来讲,全价值链是一个从研发、制造到销售链的闭环;从外部讲是一个全产业链的集成。

首先,从内部看,全价值链是从研发设计、采购、制造、营销,到售后,整合的PDCA的闭环。同时,从战略的制定,到经营目标的规划,层层分解,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网,让每一个环节没有浪费,让每一个环节价值最大化。从人来看,无论研发设计人员,采购人员,生产销售人员,还是售后人员,所有人的理念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工具,都是用精益化的管理方式。

从外部看,全价值链是全产业链的集成。企业主体,从上游的供应商,到下游的客户,用精益的思维方式把它网络起来,不管用金融的杠杆,还是用网络化、大数据把它集合起来,做成价值最大化,这就是全产业链。

再来看第二个概念——体系化:从基层员工到基层班组长,到基层管理干部,一直到决策层,都要用同一个理念,同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去集合,朝着一个目标去努力。

体系化不是领导少数的精英,它是全员参与。从内部来说是全体员工参与。从外部来说,企业家要从全球视野去集合企业经营有效的资源,为你所用。

如果我们所有的国企认真地推行精益制造的话,我们很快就能脱掉粗制滥造、高浪费、高能耗的帽子。

大家最头疼的是ERP的实施、信息化的实施,两化融合问题。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企业为什么两化能融合呢?同样的ERP系统、SRP,这样的企业能够做到很贴合、很随动。根本的秘密就是它的管理是精益化的,精细化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可追溯的,比如说西门子、波音、丰田、本田。很多企业,精益化刚刚开始,甚至还没有推行的时候,推动信息化就是孤岛作业。我们信息化的最大问题,就是没弄清楚本和末。一定是管理在先,IT在后,没有精益管理为前提,你很难做到两化融合。

那么,为什么大家很信奉,并践行精益呢?因为精益管理从全价值链上两手抓,一手抓事儿,一手抓人,人的能力的培养是通过问题的解决实现的,所以精益管理是双轮驱动。这实际上是纪实的EMBA课程,你解决每一个问题的同时,就把这个模块相关的管理者和操作者培养出来了。

所以实施精益制造和精益管理的企业,人才培养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

第10篇

关键词:反规划理论;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Abstract: the planning theory in the field of urban planning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priority control, to realize the city space planning.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lanning theory and its value, combined with a partial town town planning status and version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lanning theory into a new round to the town planning, so a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space planning and land use planning of rationality.

Key words: the planning theory; Town planning; Land use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P285.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镇化健康发展。” 《纲要》要求确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兼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镇总体规划和发展目标。

反规划理论概述

2.1反规划理论的提出

“反规划”(Anti-planning)一词最初出现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它不仅代表着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同时也代表了一种城市建设和规划的逆向思维过程。“反规划” 理论相对于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的最大区别在于:“反规划” 理论将环境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先行条件,它主张首先从围绕环境和生态空间的非建设用地入手,通过科学的方法首先实施对非建设区域进行控制和把握。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以前,首先应该针对城市的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状况进行城市发展的评估,了解城市发展的环境承受力与生态支撑力及其对城市发展规模与速度的总体状况,从而决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性质与空间布局。这种反规划理论更多的被称为是一种生态规划理论和景观规划理论。

“反规划” 理念作为一种积极地应对城镇化进程中的无序扩张的思维方法,并非是主张不规划,或者是反对城市规划,而是相对于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逆向规划思路与途径。它主张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优先对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状况(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用以保障居民高质量生活的自然系统的空间格局)进行规划和设计。在城镇建设过程中,依据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将导致城市规划的滞后与被动,造成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非建设用地随意被侵占,用地结构失衡,环境持续恶化的结果,城市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2反规划理论的价值分析

2.2.1反规划理论是对传统规划理论的继承和重要补充

对比两种城市规划理论,将城市与环境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和关系分别形象地比作“图”和“底”的话:就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而言,城市被当做“图”进行详细规划和设计,而环境则被当做“底”,镇规划则是以城市为核心的建设用地的规划和设计;而反规划理论则重点强调了环境作为“图”的设计与规划的科学性,在环境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的规划。反规划理论的提出是对传统规划理论的继承,同时也是对实际执行中存在的忽视生态空间和规划被动、滞后性的问题的有效补充。反规划理论重视对大地景观和生态原貌的保护和保存,它强调作为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提供持续发展条件的自然景观生态基础设施是恒定的、不变的,一旦作为大地中的河流湖泊、绿地、湿地、土地资源因城市建设面积的急剧扩张而发生极大的变动,供应人们生存和生活的自然系统将出现恶化、功能减退甚至带来极大的自然灾害。反规划理论是在对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的继承和反思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带入城市规划理论中,以自然生命系统的内在联系为基础,并反思人们的经济发展活动对自然系统的破坏,从而构建合理的城市规划理论。

2.2.2 反规划理论是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性的重要方法论基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和突破。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土地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整治的总体协调、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都逐渐得以完善和发展。土地资源的规划也从追求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发展到追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政策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种建设用地的规模也在不断膨胀,随之出现城市非建设用地被肆意侵占,城市绿化用地转为他用,城市肌理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城市生态格局发生急剧变化,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利用反规划理论逆向思维,将土地看成是一个有生命、有结构、有不同空间构型的完整的系统。在有生命的、有限的土地上既能够保证生态空间的合理化和健康发展,同时又能够满足人们对镇化发展的急切需求,这种思维方式才是反规划理论向我们呈现的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性的重要方法论基础。

3.上一版的茂林镇镇规划概述

3.1 茂林镇上一版镇规划项目简介

茂林镇位于玉林市东部,南流江上游两岸,是玉林市东部出入北流市、容县、梧州及通往经济较发达的广州的门户。现有企业主要是资源消耗型为主的夕阳行业,如:采石场、水泥厂等,发展后劲已明显不足;企业主要以私企为主,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镇内道路狭窄破损,路网密度偏低,道路等级不高,只有玉容一级公路与玉梧公路路况较好,交通发展滞后,制约了茂林镇的发展。工业园区的推进没有实质性进展,新兴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集群效应。镇内水泥厂、石灰厂、泥石场等高排放企业制约了镇经济发展的步伐。《玉林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规划对镇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的茂林镇而言,有必要对镇的发展建设进行重新考虑。茂林镇2004-2008年工农业产值对比如表1所示。

表1茂林镇2004-2008年工农业产值对比表 单位:万元;%

3.2 上一版镇规划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从实施成效上看,规划并没有使茂林镇统一发展,茂林镇目前还处于一个分散建设态势。在与下位规划的衔接上,总体规划也基本上失去了指导意义。从反规划的理论出发,茂林镇上一版镇规划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茂林镇的城市规模预测没有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进行思考,在规划过程中,并没有对茂林镇当地的生态系统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预测时也较少考虑到周围的玉林城区和北流城区对其的辐射影响。二是茂林镇的建设不集中,用地过于分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合理。

3.3 反规划理论在新一轮的茂林镇镇规划的应用

3.3.1绿地系统与生态空间规划

一是充分保护利用现有自然山体生态资源,将自然树木与人工绿化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从人文关怀和地域文化的角度,建设适宜生活、发展和谐的人居环境。二是突出镇区特色原则:突出镇区周围山体环抱、镇区内部南流江流淌、水塘镶嵌的环境特点,构筑镇区特色绿色生态空间。坚持生态优先,稳步发展原则,正确认识茂林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引导培育茂林镇的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三是引导建设生态强镇,综合分析茂林镇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以及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对茂林镇发展的影响,探讨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在充分利用有利因素推动村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3.3.2土地综合利用规划中的反规划理论应用

反规划理论强调在对镇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状况评估的基础上去确定整个镇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从茂林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土地规划是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土地的综合利用规划也要在反规划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一是从反规划理论出发,在编写镇规划之前,对镇的生态空间与结构进行规划,在此基础上,严格控制镇建设用地规模,不得擅自变更、扩大用地范围,切实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镇建设用地必须严格按照法定要求进行控制和建设,对于已建成的用地中如有与规划不相符合的,则不得扩建和新建,必须结合旧城改造按规划实施。对于拟建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用地的审批程序办理,并定期进行现场核查。

二是土地开发和利用中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就茂林镇而言,切实保护耕地,严格实行基本农田转用许可证制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强力推进农业观光园建设,提高地力水平,认真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4.结语

“反规划”理论在城市规划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对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的继承与重要补充。茂林镇在发展过程中,将“反规划”理论充分应用到实际的镇规划过程中,使自身的发展规划与布局更加的合理,同时也为其他镇的发展规划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唐宁,廖铁军.县域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2).

[2]侯伟,徐苏宁.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的“反规划”思维[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第11篇

关键词:区域高速公路;物流;经济发展

0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发展的今天,高速公路物流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产业的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本文针对高速公路物流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主要以山东临沂的高速公路货运物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说明高速公路物流与经济发展是如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

1综述

对于高速公路物流业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Savitskie.Katrina在其博士论文《Theimpactoftransportationandlogistics》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运输在物流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物流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山东大学刘岗在《山东高速公路物流系统规划》一文中,系统地分析了中国高速公路及物流的发展情况。由此可见,目前的研究并没有真正细致地研究高速公路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本文重点从这个方面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定性的分析,解决上述问题。

2高速公路物流与经济发展

高速公路物流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主要体现在:(1)高速公路物流的发展有利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首先,高速公路物流的发展促进了公路网的完善和运输业的发展;其次高速公路物流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在沿线产值变化、外向型经济的崛起、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发展。(2)经济发展带动了高速公路运输的发展,经济增长对高速公路运输的需求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并且产业结构调整提升高速公路物流的质量。

3临沂市高速公路物流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3.1临沂市高速公路物流发展概况。临沂市高速公路归属临沂市公路局管理,下辖京沪高速公路临沂管理处、京沪高速公路临北管理处、日东高速公路临沂管理处3个副县级事业单位,辖区内高速全长公路330.4公里。近几年临沂市内高速公路得到逐步发展,图1为2000年以来临沂市内高速公路里程。临沂高速公路物流量近几年也明显的增快,2003年至2008年物流量如图2。

3.2临沂高速公路物流与经济关系分析。假设临沂当地的GDP为x,临沂高速公路货物运量为y,临沂GDP与临沂高速公路货运量存在着线性关系,根据SPSS16.0进行分析。表1、表2为临沂高速公路与物流量分析参数表,数据来源:临沂统计网。

所以,根据分析数据,临沂高速公路货运量与临沂GDP发展的关系为:y=-0.487+0.001x

分析中R为0.941,R2=0.885,拟合度良好以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临沂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当地的高速物流就会有0.001个亿吨货物的增长量,这也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4发展区域高速公路物流业建议

由上分析可知高速公路物流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因此:(l)临沂市应当加大对整个物流产业的投入与扶持尤其是高速公路物流。(2)要做好高速公路关联产业经济带的发展工作,推动高速公路沿线经济。(3)做到多种物流方式协调发展;做好高速公路物流与其他方式物流的协调与相互补充,使得整个物流产业共同发展。(4)高速公路管理应该配合当地的物流运输,从政策、便利性方面给予相关的支持。(5)物流运输企业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应该把握政策方向,利用当地的高速公路资源构建自己的快捷运输网络。

5结论

高速公路物流的兴起,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又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充分利用现有的高速公路资源,并与先进的物流理念相结合,是区域高速公路运输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地方经济的增长能够促进公路物流,同时,公路物流的发达又反过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把握不好,二者可能会出现相互制约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陈荫三.高速公路联网后的综合运输格局[J].综合运输,2005(4):23-24.

[2]秦璐,葛喜俊.高速公路服务区物流节点布局规划方法及实证研究[J].物流科技,2007(1):12-15.

[3]吴勇往.高速公路对区域物流网络布局影响分析[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06(12):31-32.

第12篇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管理方法

培育当代中国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如何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科学内涵,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本文特从管理哲学方法论角度略述一二,供讨论。

一、求真务实的思想管理方法

新型职业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他们是未来现代农业建设的根本支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求真务实。

(一)按照性别比例,确定主要培训对象

城镇化的推进给我国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已有2.6亿多人,在数量众多的农民工中,男性占66%,女性占34%。这些人从乡村流向城市后,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传统村落出现了“空心化”现象。有人戏称现在农村是“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年人,农村劳动力严重出现妇孺化现象。因此,我们应急需按照性别比例,确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象。一方面,要吸引一批青壮年男性农民返乡创业,加大农村务农青壮年男性农民的培训力度,培养初高中毕业生一定比例的男性学生成为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后继力量;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一定比例的农村妇女参加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妇女在农业生产中半边天作用。

(二)按照年龄结构,实施分类培训办法

当前我国务农劳动力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全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50多岁,年轻人相对较少。根据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需按三个层次实施分类培训:一是农村务农青年。据调查,务农农民中,18-35岁的占25.3%,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的加快,这些务农青年已逐渐向 “职业农民”过渡,亟需有针对性地加以培育。二是农村两后生。我国每年初高中毕业生未能继续升学的人数在500万左右,这其中大部分是农村学生。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免费培训、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等措施,将一部分农村两后生培养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三是返乡农民工。面向年龄18-50岁返乡农民工,发挥他们拥有资金和创业经验的优势,围绕农业新兴岗位,以就业技能为重点,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

(三)按照文化层次,开办不同培训班级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是农民素质的转变。据调查,目前我国务农劳动力文化水平仍然偏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超过55%,初中文化不足40%,高中文化不足5%,大专以上仅占0.2%。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按照农民不同的文化层次,开办不同培训班级。一是实施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面向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开展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好的技术工种培训,对文化基础差的劳动力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业及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实用技能培训。二是实施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主要面向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生产技术等知识培训。三是实施农民创业培训。主要对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初中以上文化的人员,开展创业必备知识和能力培训。

(四)按照产业布局,设定专业培训目标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留在农村务农农民的分工分业呈加快发展趋势。一些农户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逐步成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农机大户,甚至有了家庭农场;一些农民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投入,逐步发展成为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或者是农业企业家、农村经纪人;还有一部分农民,随着农技服务业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等技能服务型人才。我们要要根据农业产业分布情况,组织开展专业培训,引导新型职业农民开发特色产业,创办经济实体。从现在农村发展的情况看,培育新型的经营主体,第一是种养大户,包括家庭农场,要有一套扶持的政策,要开展大规模的培训。第二是农民合作社,要引导和扶持其健康发展。第三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要正确发挥其作用。

二、因事制宜的人本管理方法

面临农户的兼业化问题,农民的老龄化问题和农村的空心村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做到因事制宜,实行人本管理。

(一)从人口老龄化实际出发,放宽培训对象的年龄设定限制

中老年农民文化层次偏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对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不熟悉,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我们要从“人口老龄化”实际出发,放宽培训对象的年龄设定限制,加强三个方面的培训:一是对未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招生对象扩展为20―45岁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以及同等学历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复转军人和返乡农民工等。打破只招收初中应届毕业生及部分高中生的限制,真正为新农村建设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骨干力量;二是主要针对45岁以上农民和即将走上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劳动力,通过集中办班等形式开展初等农业技术培训;二是主要针对45岁以下,有转移输出愿望的农民和即将走出校门的初高中学生实行转岗职业技能培训。

(二)从产业空心化的特点出发,狠抓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提升

据一些粮食大省调查,专业化规模经营的水稻亩产水平比一般农户普遍高出100公斤,专业化规模饲养生猪的精料肉比为2.5-2.8∶1,而一般散养农户的精料肉比为3∶1。随着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越来越明显,要重点开展好两个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是面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农机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大户,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方法等内容的系统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颁发新型绿色证书,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获得政府政策扶持的技术资格凭证。另一方面是面向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水利员等技能服务人才,重点开展所从事行业和岗位的职业技能系统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进行技能鉴定,合格者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证书,作为其聘用上岗的资格凭证。

(三)从信息碎片化的现状出发,增强培训对象的知识整合能力

针对农村劳动力信息比较闭塞,信息来源比较单一,传播速度较慢的现状,面向农民开展学历教育,是解决部分农业院校毕业生学农不爱农、不务农问题的长远之策。目前,每年农科专业招生人数接近20万,但毕业能够到农业生产一线服务的人员比例很低。要改变这种状况,需从两方面出台相应政策:一方面,要制定特殊招生政策,明确农业院校的培养任务,因地制宜确定招生考试要求,补充出台农民参加中高等学历教育的吸引政策;另一方面,要改革教育模式,农民学历教育的专业要以种植、畜牧、水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类型划分,通过脱产学习、函授、送教下乡、远程教育等形式,突出实践教学、强化跟踪服务,切实提高农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培育一批“知识型”新型农民。

(四)从经济边缘化的趋势出发,激发培训对象的励志求知精神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经济越来越被边缘化。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激发新型农民的励志求知精神。一是探索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提出包括知识技能水平、产业发展规模、生产经营效益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及退出机制。二是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成为专业种养大户。大学生“村官”对新技术拥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对新市场拥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在农村就业创业,会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和带动作用。三是把家庭农场主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由于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会自动实现代际传承和新老交替。鼓励家庭农场主的子女就读涉农专业,对他们实行现代农业经营领军人才培养。

三、精巧管用的战术管理方法

2012年8月,农业部在全国100个县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必须采用精巧管用的战术管理方法。

(一)与推广农业科技相结合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普遍推广。一要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作用。鼓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发挥科技推广前沿阵地的作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农民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二要开展普及性培训。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要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通过进行田间培训、入户指导,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信息及时送进千家万户。三要实施“送教下乡”活动。“送教下乡”变农民“进城上学”为“家门口上学”,让农民学习种养技术。四要要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整合当地现有农民培训资源,聘请涉农部门、科研院所的专家、技术人员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致富能手作为兼职教师,使农民培训人才资源得到最大优化共享。

(二)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

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是现代农业对经营方式的内在要求。发展现代农业,一要依法保障承包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二要加大对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三要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民的职业化。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第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提升农业科技水平,而农民是农业科技应用的主体,只有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发展现代农业;第三,发展现代农业,要在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三)与强化政府责任相结合

目前,一些地方把农民教育培训当作“软任务”,培养效果不明显。抓紧建立和完善目标责任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感十分必要。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如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农民的知识化、职业化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要求到2020年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比例达到35%。当前,应该借鉴和推广江苏等地的成功经验,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任务和持证农民数量纳入政府的综合考核。一要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统筹资源、分解培训任务;二要加强经费投入,落实培训资金,提供物质保障;三要配置农业生产经营必备的培训设施,配套完善生产体系;四要加强培训管理,优化培育环境,开通现代农业投资创业绿色通道;五要加强督查,实行目标责任考核,保证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论我国领导者领导方法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