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以桥为话题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话题作文中的所谓“话题”,一般不是文题,也不是主题,而是话头,是说话的起点和范围,让众多的写作者在同一个话题下,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陈述自己的观点,驰骋自己的想象,描述自己独特的经历、体验、感悟等。这是一种既开放而又有所限制的命题方式,它的本质是鼓励广大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写作情境中进行创新,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情和创造力。
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如何在写作中进行思维创新呢?
首先要了解话题作文的命题情况和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通观迄今为止的话题作文,从命题的内容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某种实际存在的事物为话题,即所提供的题目、材料是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等,如以“桥”、“镜子”为话题,便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以某个抽象的概念、词语或句子为话题,即文题是虚拟的、隐寓的,如以“幸福”、“公平”、“压力”为话题,便属于这一类。
对于这两类话题,我们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分别运用不同的写作策略,才能在写作中有所创新。那么采用怎样的写作策略呢?本人在写作教学实践中把它归结为“化实为虚,化虚为实”八个字。
一、所谓“化实为虚”,即虚化理解那些以实际事物为话题的文题。面对某个实际事物,我们要跳出现实的束缚,通过创设情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化实为虚,化具体为抽象,用“虚拟的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如面对以“桥”为话题的文题,怎样写呢?你可以把“桥”当作一种建筑物,写与之有关的人和事;或围绕“桥”的变迁,反映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应该说,这些写法还是不错的,但立意平平,缺乏创新。也有学生以虚实结合来理解“桥”,写“桥”及与“桥”有关的人和事,有写实的一面,也有象征的一面。如河两岸的往来原来靠船,很不方便,现在架起了桥,既方便,又密切了两岸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在人们心灵上架起了交流之桥。这种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写法,和第一种写法比较起来,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而有些更聪明的同学却能完全虚化理解“桥”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全都建立在对“桥”的象征性理解之基础上。如写同学间、邻里间、好朋友间甚至父母子女间由于一次激烈的冲突,出现了一条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后来终于在一个特定的时机,宽容和理解架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心桥”,于是“天堑变通途”。这种写法,入题思路不受“桥”的具象的限制,写作的自由度大,便于展示自己的个性,挥洒自己的文学才华,值得学习借鉴。
二、所谓“化虚为实”,就是把抽象的话题落到“实处”来理解,化抽象为具体。这样能把抽象的话题写得实在可感,把虚的东西写得具体真实,把隐寓的道理说得清楚明白,富有新意。如以“诚信”为话题,如果仅就“诚信”谈“诚信”,弄不好就会苍白无力或空洞无物。如果通过某个具体的人或某件具体的事,因为诚信或不讲诚信,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从而表现“做人做事要讲诚信”的思想,就显得实在了。有一次,我以“幸福”为话题让学生作文,从批阅结果来看,写得好的或比较好的,都是那些善于具体生动描述事物讲述故事的同学,这些学生深得化抽象为具体之道,善于以“烟霞”去写“山”之精神,以“草树”去写“春”之精神。他们或叙写自己在某件事中对“幸福”的感悟,或编述寓言故事,通过动物间的温情而表现幸福、感悟幸福,或以微型小说形式表述对“幸福”的理解和看法。
所以,对于“实”的话题,应从“虚”处去理解,去切入;对于“虚”的话题,应从“实”处去理解,去切入。这样,才能使思维的灵活性、开放性、发散性充分表现出来,才能富有创造性。
(作者地址:山东邹城市大束中学)
但是,由于近几年话题取材比较宽泛,写作角度多向化,文体选择多样化,学生中“少真情、缺真性”的习作增多,有些考生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误解为随心所欲,这样,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品质,提高写作水平极为不利,这里就教学中发现的一些写作常见病症归结如下:
症状之一:审题不清
话题作文与过去的材料作文相比,大大降低了审题难度,强调创新。但是降低难度不等于没有难度,强调创新不是不要限制和约束。
有些学生误解话题,如在以“梦”为话题作文时,提示语中“允许在梦中驰骋想象的翅膀”。题目中的“梦”实际是自己的愿望,但有的习作中丝毫没有提到与话题吻合的做梦,离“梦”甚远。
有些学生审题时容易转移话题,偏离主旨。比如学生在写以“音乐”为话题的作文时,前半部分写自己如何在音乐世界里享受欢乐,可后文却写到后来上了高中,被迫停止练习自己心爱的古筝,接着分析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因而造成偏题。
药方: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在写作时,要审清话题范围,把握重点,准确立意。要弄清题目究竟要你写什么,怎么写,要善于“化小为大”,也要善于“以小见大”。如2000年高考作文,如能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样一个大范围;化而小之,变成一个具体的小范围,就容易多了。可以写生活世态,也可以写历史人生,还可以写个人修养、个性发展等。化大为小,以小见大,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典型性。
症状之二:标题太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就像一壶好茶,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考场上,一个靓丽新颖的标题能迅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扣住他们的心弦,所以,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
但在部分学生中,对标题的斟酌不够重视,有时只是在原话题上简单地扩展,增加个别字词,这样的题目必然平淡无奇,让人感到“眼睛”无神,失去灵性。
药方:要提高学生的拟题能力,须注意以下两点:
(1)题目不能太大
题目过大,内容往往不易写深、写透。如学生在写以“书”为话题的作文时,有人拟题为“思想的源泉”,这要在短短的六七百字的篇幅里,怎么才能说清?最后只能蜻蜓点水,泛泛而谈了。不过,也有学生拟了“书缘”“书迷”等题,显得既精练,又有一定的文采。
(2)适当运用一些简易的拟题方法
a、关联法:以相关的并列词语作标题。如2001年北京一个考生就拟了“诚信.人生”的标题,简洁明了。
b、引用法:可以直接引用或间接改动一些诗词、歌曲、广告语等,如2001年上海一考生的作文标题为“把根留住”。
C、修辞法: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作标题。2001年安徽省的中考作文,话题是“最需要”,有两个考生分别拟出的是“我最需要一剂良药”和“发展了,我们最需要绿色”,这些题目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D、公式法:可以借用一些数学公式来作标题,如:“7-1=0”
症状之三:文体感不强
话题作文打破了文体的界限,给学生在考场上更大的表现空间,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优势、情趣爱好来选择合适的形式加以表现抒展。但现实生活中,学生对“文体不限”的理解还不够,“文体观念”淡薄,一下笔便是哲理,便是抒情,最终便是“四不像”。
药方:要培养学生清晰的“文体感”,除了加强对学生的基本表达方式的训练外,还应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和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长于形象思维的学生,可以选择写记叙文;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同学,可以选择写议论文。同时,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那些熟悉而典型的材料,经过优化遴选,或用作叙事的题材,或用作议论文的论据。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什么文像什么文。让我们记住江苏省高考语文阅读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呼吁:“江苏中语界应当十分重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基本训练,让学生写出像模像样的‘记叙文’和‘议论文’来”。
症状之四:套作、抄袭屡见不鲜
有一些人认为,平时背诵或熟记几篇范文,考试时根据题意套上去也能获得高分。这些人以其不健康的心态和投机心理,利用话题作文的长处钻空子,仿写、宿构甚至抄袭现象时有发生。
药方: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就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品质,扎扎实实训练,实实在在做人,不剽窃他人的劳动果实。作为教师要努力炼就一双“火眼睛睛”。作为命题者,在命题时,也应适当增加一些限制,让学生明白:要写好话题作文,应首先知道话题是什么,对话题的限制又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充分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调动丰富的生活积累,选择切合话题的立意,选择能展示才华的文体,运用流畅、有意蕴的语言进行写作。那种以侥幸心理采取走“捷径”的做法,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症状之五:随心所欲、杜撰编造
话题作文倡导创新,构思常往“独”里想,力图“独辟蹊径,亮出自己”,吃“独食”。这正如清人郑板桥所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文贵创新,但不是随意编造,那些随意杜撰的文章,其感情必定是虚假的,行文必然是矫揉造作的。
药方:话题作文要求对所供材料进行深入思考,找到与材料题意完全吻合的“规定情境”,把自己思考的创造性成果,再用一定的文体形式,通过恰当的表达方式,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关注社会,着眼科学素质的培养,重视想象力的开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文有创新、有特色,才能使阅卷教师眼前为之一亮,有沐春风、饮甘露之感。
随笔化作文并不能随意,需要具备作文的完整性和主题的明确性,还需要根据作文的要求对材料进行加工和整合。我们不否认很多随笔完全可以当主题鲜明、表达细腻的作文来看,但就整体而言,随笔需要和作文接轨,两者才能有机结合,否则很容易出现把作文当随笔写,把随笔写成作文的情况。
随笔化作文应该遵循下列原则。
一、写作材料生活化
随笔是记录写作主体对生活的观察、感受、思考、想象的,作文也是对生活的反映,在这方面两者是相通的。随笔可以为作文积累写作素材,而作文可以促使写作主体对平时的随笔和生活体验进行反思和提炼,两者密不可分,水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把日记、读书笔记、随笔本等作为随笔训练的载体,作文时学生只需把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剪裁、加工、整理,就可以“炼”成随笔化作文。因此,写作材料的生活化可以架起随笔和作文的桥梁,为写作提供源头活水。
二、保证一定的写作量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也是这样,需要以写促写,没有一定的作文量,必然缺乏“手感”,手不应心也就在所难免。因此随笔写作必须经常化,可以和日记、读书笔记结合起来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那些平时畏惧和厌恶写作的同学,引导他们在练笔中说真话,抒真情,使他们逐渐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保证他们不游离于正常写作范围之外,以期量变引起质变。
三、作文时要对随笔进行加工和提炼
有时候,把随笔简单组合就可以成文,但这仅限特例,比如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学生只需把随笔中有关幸福经历和感受的片段进行组合就行了。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作文不是对随笔进行简单粘贴和缝补,而是对写作材料重新组合衔接,要根据作文的要求,对随笔中的写作素材进行加工,不只是语言的加工,还需要对多篇素材进行取舍和充实,然后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将其融为一体,进行必要的提升。这样的作文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体现。
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作文的本质是做人,杜甫、陆游、范仲淹、文天祥等大家的文章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他们伟大的人格。作文时,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张扬个性。但真话很多时候并不能表现为思想正确,有的反而表露出消极、自私等不健康思想。从这个角度上说,写作教学就是育人的教学。我们不能认为随笔化作文就意味着不受拘束,信马由缰,天南海北,任意驰骋。所以,教师对学生的随笔不能听之任之,要引导他们把写作当成完善人生的健身器,并要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评改,以让他们在随笔和作文写作中锻造出崇高的思想、健全的人格。
五、写作形式要多样
随笔化作文训练当然要以话题作文为主,因为话题作文开放度较宽,对学生的限制较少,便于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同时,教师也应该给学生自由选材写作的机会,让他们或者针对生活事件,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随心所欲地写作,抒发自己独特的性情。当然,教师也应进行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训练,通过有意识的命题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掌握常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作文训练安排上,要尽可能多种写作形式交叉进行,通过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素养,同时也让他们保持写作的兴趣和新鲜感。
关键词:初中作文;阶段训练;过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147-01
新课程语文教材的实施,是在实践着“大语文”的思想,力图使读、写、听、说能力训练得到全面提升,大力体现语文的“人文性”、“综合性”。在教材编排上,把作文教学渗透到“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中,虽仍与阅读教学紧紧结合,但有些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对表达方式和文体意识的淡化也是新课程精神的体现,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又削弱了作文教学的有序开展,没能很好落实作文教学的“阶段性”要求。加上当前作文教学比较随意、阶段性训练模糊不清的现状,我们应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参照教材编排,灵活有序地进行阶段性训练,围绕生活,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写出来。
初中作文阶段性训练,要在阅读教学的引领下,与学生知识体系构建过程保持一致,围绕其生活经历和阅读经历,解决“写什么”、“怎样写”、“如何写好”的问题。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认知过程角度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七年级进行“写见闻”训练,达到有内容可写、能分清结构、写明目的的要求;第二阶段,八年级进行“写体验”训练,进一步做到快速审题构思,快速选材行文,写明情感体验;第三阶段,九年级进行“写思想”训练,螺旋式提高,要有新立意、新构思,有丰富的材料,有自己的风格和思想。
第一阶段,七年级要解决“写什么”的问题,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让其“写见闻”。
学生大多数不喜欢写作文,只因无话可写,产生了作文训练中“无‘米’”现象。许多学生写作文脱离了生活,作文成编出来的语言组合,缺少切身体验和真实情感。七年级上册阅读教学主要围绕“认识生活”展开,让学生明白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因此,刚进入初中,要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杜绝作文胡编乱造的思想念头。训练要从自我认识开始,写自己,写理想,写经历。教师命题要具体,多以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为主。如第一单元教学,以“我是一个___的男(女)孩”为题介绍自己,并在语文活动中展示,让他们互相认识,在有趣的活动中完成作文训练。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以“认识动物世界”为主题,作文训练就以“身边的小动物”为话题,去写自家的或邻居的小动物。这样,把学生生活见闻经历作为材料,学生有“米”下“炊”,作文就不是学生的负担了。在此阶段中,主要通过写自己身边的见闻,培养学生的叙述和描写能力,让他们在“生活—感知—表达”的思维过程中完成作文训练。
第二阶段,八年级要解决“怎样写”的问题,适当加入文体知识和表达方式的训练,让他们既要“写见闻”,又要“写体验”。
新课标中,淡化文体和表达方式的做法是为了纠正过去过分进行语文文体知识的教学和琐碎的分析,让学生感受语文的人文性,感受语言的人情美。但语文学科的应用性,训练目的要落到读写听说的能力培养上。八年级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有话可写,还要写情感写体验,把作文教学生活化,具体化。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道不尽的桥”的训练中,直接让学生写话题作文“家乡的桥”,提出文体要求,可说明某座桥的特征,也可叙写家乡某座桥的变化反映社会的进步,更可通过桥的连通作用论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作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科海泛舟”中,可让学生写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进而可发出保护环境的呼吁。虽按课标要求,淡化文体知识和表达方式的运用,但为了让学生作文有法可循,应该加入这方面的训练。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了说明文的知识,作文就以“我们的学校”或“家乡的桥”为题写说明文,。这此阶段中,按照“生活—感受—表达”的思维过程,表达方式的运用很重要,八年级上册以叙述、描写、抒情能力的培养为主,下册加入说明能力培养为主,要给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以便九年级作文训练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阶段,九年级要解决达到“如何写好”的问题,淡化文体要求,有目的的运用表达方式,写感悟,写思想,达到应用语文技能的目的。
对于作文教学,新课改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求得学生人格、智慧和创作才能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学生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使之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提高,从而求得一种学生自主下的作文创新。那么,如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关键是要把握学生作文成功的内在因素,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得到落实,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一、抓住三“点”,激发欲望。
1、巧抓关注“点”。从作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把“自己有了感想马上写”作为作文成功的第一要素,由此,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用我文抒我情”,一定要注意学生在关注什么。如果抓得巧,就会“一石击破水中天”,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创作出理想的作品。如各种有意义的节日,像母亲节,学生畅亲情,抒母爱,赞母亲,神采飞扬,欲罢不能。我抓住这一“关注点”创设情景,让学生写各种畅想,学生的创作热情异常高涨,写出的文章真挚感人。再如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如伊拉克战争、奥运会等,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这时让他们写作只不过是情感的自然流泻。
2、把握感情“点”。学生写成功作文时,大都伴有强烈的感情,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引导,创设写作欲望的情感氛围,把学生带入创作的情景中,让他们体验、感悟生活,使之热切地投入到写作之中。如在教师节,用诗向学生倾诉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挚爱,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我及时抓住这一“感情点”,让学生写讴歌老师的文章,学生个个充满激情,创作的油然而生。
3、采集精彩“点”。中学生十分关注生活,喜欢联想,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点燃写作的欲望。为此我经常把学生放入生活中让他们去发现生活的美,去领悟生活的情,去体验生活的理。写作的范围,一下扩展了若干倍。经过长期观察,学生不仅学会了从生活中获取素材,而且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分析社会。这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思想变得更敏锐、更深刻,促进了学生作文的创新。
二、及时引导,激活思维。
1、细点拨。从写作实践中发现,大部份学生喜欢老师指导作文,因为初中生尚未形成独立创作能力,尤其是审题,构思、立意、组材的技巧都需要老师引导入门。因此,教师及时点拨,才能使学生作文向更高层次迈进。
2、勤交流。学生是创作的主体,教师的引导只是穿针引线,推波助澜,而不能越俎代庖。如学生以“水”为话题作文,思路不甚开阔,我就组织学生说一说,水有哪些特点?由此你联想到什么?可以写成哪种样式的文章?大家一交流,思路立刻打开了。有的写散文,有的写寓言,有的写水给人类的一封信……写作之前,组织学生各抒己见,使之互相启发。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着无数个方向扩展,所得的知识就是立体的、多维的,而且是灵活的。
3、精评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为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养成独立修改的习惯,我将作文交流和修改纳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评价作文,在修改过程中,养成认真思索的习惯,当学生在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交流作文,交流中评价优劣,提出修改意见。待学生评价结束之后,及时组织学生对作文进行再修改。采取同等水平的学生之间的互批互改、优秀学生给差一些的学生修改、学生根据评价独立修改等形式。这样作文不等到教师手中,已经作过多次精心修改。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明,贵州凤冈县天桥中学教师。
一、激发学习兴趣
影视作品以其特有的直观性特点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历史事实生动而又逼真地反映出来,使虚构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使寂静的语言文字变得有声有色。小学生正处于知识和心理的成长时期,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要求教师积极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使他们乐学、爱学。影视作品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感官,最大限度地激活各种思维和认知系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在上课之前引入相关的影视作品,就能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身心入境,这种导入有利于教师新课的讲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帮助理解课文
影视作品画面精彩,场景生动,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与理解。电影资源的这种优势,不仅能给学生提供认知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而且能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帮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较多的中外名著节选,一般来说,品读文学作品很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品味语言,对故事情节、人物外貌、语言、心理、矛盾冲突、环境描写有所认识,把握并体味小说的意蕴与作者流露出的情感。教师可以在文字解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视觉性的解读,即通过影视作品的欣赏加深理解。
三、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优秀影视片的台词、解说词及片中插曲的歌词,都是经过艺术家们提炼加工而成的,都是一些很规范、很生动的语言。许多经典的语言,学生在看影片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学到语言,有的还会把这些语言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的把这些语言运用到作文中,比如“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等语言,就常常在学生的说话和作文中看到及听到。还有的学生从优秀影视片中学到一些语言,拿来为话题作文中拟定文章的题目服务。比如以“阳光”为话题写作时,有的学生拟的题目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就是受了电影电视的题目及歌词的影响,这使学生拟出的作文题目丰富多彩。
四、提高鉴赏能力
好的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增长、眼界的开阔和心灵的愉悦,从而受到以美感的启迪、教育。影视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刻程度和艺术质量方面存在优势。如《开国大典》、《任长霞》、《亮剑》、《英雄》、《十八岁的天空》、《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都是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优秀影视作品。引导中学生观看、欣赏、读解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好的影视作品是一座充满魔力的桥梁,把学生引向文学的殿堂,引向无限广阔的审美鉴赏天地。
五、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的形成,有很多途径,利用影视资源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观看影视作品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学生观片的过程就是观察的过程。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表情等,观察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学会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重点,有目的地进行观察,不断提高观察质量。如电影《爱》,讲述的是发生在一对母子之间的动人故事,学生在观看后更深刻地认识到母爱的伟大,写出许多感人至深的文章。
其次,观看影视作品能丰富学生的积累。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内容丰富多彩,“上下五千年,纵横全世界”。如在观看了《感动中国》系列片之后,学生就可以了解邰丽华、刘翔、聂海胜等人的感人事迹,从而既开阔视野,又积累丰富而感人的素材。
作家秦牧曾指出:“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是很难真正理解教材中写作上的微妙之处的,是难以真正教好语文课的。”教师下水作文,其功效显而易见,报杂网络见解杂陈,概而言之:一者,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其动笔欲望;二者,教师提供了现实的优劣参鉴,学生取舍有;三者,有了范例引领,趋向取向更为明晰,预设的目标更易达成;四者,师生互动,教学偕长,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强化教学生长的内驱力。
凡此种种,无须赘言,紧要之处,在于教师如何以长久的践行,对学生产生长期的、深刻的、革命性的影响,对学生的写作习惯、认识水平、思维角度、技能方法、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的长效发展与良性蜕变,产生由量的积累而生成的质变,并对其应试能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铺垫蓄势。基于此,在长达十余年的“弹唱结合”中,我确立并贯彻了以下操作思路。
一、形为先导,领其上路。
纵览当今高中学生作文之现状,大都一无技法,二无文采,连学生自己都觉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教师的评语也往往是“平平淡淡,亮点寥寥”。据此,教师下水作文,择取技巧运用、语言锤炼为突破口,由点而面,可操作性可掌控性显著,颇切实际,也易收成效。如在训练学生“以类比方式开头”的环节中,我随堂写了《解不开的球结》,开篇第一段是这样的:
这人间,有一些情,一经萌生,就会顽强生长,分蘖拔节、生枝添桠,密密匝匝,缠缠绕绕,盘根错节,直至拧成一个结,怎么也解不开。比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的老聂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过五关,斩六将,大挫了东洋人的锐气,于是,古老的“国粹”被哄抬出场,围棋一时热浪滔天。你看那堂前檐下,老老少少,不是在围着一盘棋指点比划,便是在眉飞色舞地谈论棋道人道。围棋成了一个结,一个一代人的心结。
但我在这里要说的,是我们(1)班解不开的球结。
另外,在语言的铸炼上,鼓励学生多务实,少务虚,多“去陈言”,少当“搬运工”。记叙文多创设情境,多让文中人物自己登台表演,少去做“代言”,少去“替人受过”。如2002年上半年,我班学生以“选择”为话题作文。我结合自身实际,取题为《我选择这样的生活》。下面是文中一段:
没有原因,没有理由,我又鬼使神差地漠视了黄土地上学子们渴望的眼神,作别故土,混迹于都市的滚滚红尘。几回回,临风把盏,朋友们苦苦相劝:算了,改行吧!我无言,我恪守着如金的沉默。而第二天的清晨,在凛冽的寒风中,当我一如既往地“老夫聊发少年狂”,单薄着衣裳,率领孩子们奔跑在操场上时,我知道,孩子们急着要见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那里贮有我未见的美妙诗行。北风呼呼,脚步匆匆,热血在奔腾,青春在激荡,我岂能放慢自己的脚步?
二、神为中继,促其叩门。
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方苞,首倡为文应重“义理、考据、辞章”,认为无“义理”的文章没有灵魂,当为下品。在实施了训练技巧、训练语言的基础上,在初步完成“形”的平台搭建与基本建设之后,着手“神”的触击与开掘,遵循了渐进性原则,也符合学生思维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文体自然有别,但灵魂的贯注与统摄却没有区别。叙述类作文讲求叙述流畅,情感丰沛、饱满、真挚,流露自然,切忌游离与矫情。2001年,为配合讲评学生作文《校园红绿色》,我取达夫先生旧题,写了《春风沉醉的晚上》,旨在寄托一份复杂的师生之情。下面是其中几段:
教学楼六楼。独自凭栏。身后是我的班,那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高三(1)班。数学张平老师那洪钟般的声音正拂过孩子们的耳际,透过玻璃窗,播扬并消失在广漠的夜空。我回头看看教室,张老师正在讲圆锥曲线,孩子们都很专注,或静静地看,或细细地想,或痴痴地算。不时有学生提问,那里有我――一个二十年前的文科生都觉得并不复杂的问题。张老师顿了顿,略带苦笑地点了点,孩子们也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又跟着老师继续赶路。我不觉想起了白天课堂里提及的“悲壮”二字,想起了二战初期的波兰战场,而我身边的这些孩子又何尝不是当年那些装备恶劣却英勇不屈的波兰人!
不由自主地,目光又落到了第一组第三号那个空空的座位上。那是《一碗阳春面》里的“二号桌”,虚位以待陈婧。不过陈婧是不会回来了,这个承载着我太多关注与幻想的女孩,曾信誓旦旦要考个象样的大学为我争口气,却没有来得及给自己几近完美的中学生活打下一个句点,便毅然决然,匆匆打点行囊,远走异域,去寻她的另一种好梦了。陈婧不参加高考,或许是我心中永久的痛。
议论文是高中作文的重点,议论类作文崇尚理性与思辨,讲究观点鲜明,事例典型,理性充盈彰昭。如何将诸多材料有机整合,如何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这是议论文写作首当其冲的问题。此外,学生作文在中心论点的确立上也易入误区,或观点林立,或主旨飘浮,或看法偏激,不一而足。强化中心意识,是作文之路上极其重要的一程。此文开头提及的我在1995年那堂公开课上的下水作文,标题为《人要有点量》。此处节选几段:
人生在世几十年,风风雨雨,坑坑洼洼,尽在意想之中。然而是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呢?我看未必。常言道:“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要能忍,就得有点量,有了量就能透过眼前的风雨,窥见未来的曙光。同在三国的舞台上,曹操的表现就远胜于周瑜。当兵破赤壁,败走华容时,曹操为什么能从关羽的利刀下悄然走过,继而重整旗鼓,再定江山呢?这就是因为曹操有“量”。细心者不难发现,关羽曾经被迫寄寓曹操麾下,然而在得知刘备去向时,毅然头也不回,单骑走千里,过五关,斩六将。而此时的曹操,已对关羽的忠肝义胆钦佩得夜不能寐,只得三遣信使,令沿途关隘悉数放行,其大人大量可见一斑。倘若没有此时的大量,又何来走投无路时的路呢?
由此看来,“量”既抽象又具体。纵使人生路上再多跌跌撞撞磕磕绊绊,但有了气量,有了度量就有了更多的留住青山、柳暗花明、逢凶化吉的可能。
最近几年,新课标逐渐施行,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顿成教育的时代性主题。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问题,倚靠传y文化之大树,掺合时代元素、时新观念、流行主调,写出既具历史感又具时代感的文章,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思考与实践的课题。下面是我几年前与学生同观美国电影《热血教师》,同题《请为平凡中的执著鼓掌》而写的文章中的片段:
影片里未曾介绍,我们无法揣摩克拉克老师的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无法断定他的天资他的悟性,也一时无法明晰所有这些与他后来人生成就之间的必然或偶然关系,但,相形之下,我们这些起点高、悟性好、多少有些自命不凡的人,却经受不了几场人生的酸雨,挨受不了几顿命运的鞭笞,用余秋雨的话说:“几乎要走到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现实交手不了几回合,便迅速地败下阵来,垂头丧气地浩叹终身。”更其可悲的,还喜欢用一些过往的诗家词家的话来自我解嘲,如“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却木然浑然,全然不知“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三、形神兼修,助其入室。
虽说前路迢远,但有了引领、激励与扶掖,学生一路思考、一路拾掇,一路尝试磨砺,也会日渐贮满行囊,步履矫健。有了侧重于“形”的训练,也有了着眼于“神”的操习,完备的作文雏形逐渐浮出水面,形神整合,汇演合练,则学生“登堂入室”为期不远。
形神兼修,重要的是“和谐”,是余光中先生提倡的“感性与知性的统一”,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汇合。同时,应务求“到哪山唱哪山的歌”,因题而变,因时而化。下面附录参观上海世博会所写的《变》的结尾:
两天甜蜜的煎熬过去,第三天的上午,导游给了我们40分钟游览外滩,聊作道别上海的最后一瞥。原本占地不多的黄浦公园不见了,那块“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醒目刺目的招牌自然也不见了,旁边1906年由外人修建的铁桥――外白渡桥依旧,前来留影者一拨一茬的;外滩内侧的万国建筑群依然赫然矗立,其方正与伟岸似乎仍在昭示着某种不愿褪却的威严与凛然,但楼房的脸面上,大都早已嵌入了“中国”二字。尤其有趣的是,这个群落与隔江而立的由“东方明珠”、“经贸大厦”、“环球金融”以及其它诸多现代建筑组成的摩天楼群悄然对峙,难免让人思绪丛生,浮想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