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禹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下午看了一则关于“大禹治水“的故事,虽然很早之前就听过了这个典故,但今天再听的时候,却有不同的感受。
大禹是在他的父亲治水没有成功之后,被舜请去治理水患的。当时大禹很是谦虚,表示自己会努力。在刚刚新婚不久,他就开始了长达13年的治水之旅,这个过程中,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行为更是为他人所称颂。
可是在听这个典故的时候,除了听到大禹的丰功伟绩之外,我想到的还是大禹的家人,尤其是他的妻子的付出。
大禹在新婚之初就出去工作了,留了妻子打理家庭,这个中的辛苦也只有她自己清楚吧。
而且当初她在生孩子的时候,大禹路过家门而没有选择回去探望,在大家夸赞大禹的同时,我也在感慨大禹妻子的伟大。她在那样最需要关爱的时候,丈夫在为事业付出,她也就自己一个人扛着,同时还独自抚养着孩子。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个英雄或者一件伟大的事情时,往往只是看到了最前面的那个人,其实在他们背后有很多在默默支持,为他们付出的人。
而懂得感恩,也是这些伟人英雄所传递给我们的另一种品质。
看了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在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学会全方面地去思考,去发散自己的思维,也许你能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1、知识教学:了解神话想象丰富、具有神奇色彩的特点,掌握“窟、栖、悯、矗、拯、疏、跋、涉、锹”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阅读、赏析神话故事。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课文所歌颂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力量。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感受其中精神。
2、难点:分析合乎人物身份、个性化的对话描写以及大禹形象。
[教法]
讲读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幻灯片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的一般知识。
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整体内容。
3、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重点与难点]
1、重点:生字词语的学习,理清课文思路,分析第一部分。
2、难点:理解禹的不平凡的出生。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具准备]
生字词的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古代有个伟大的人物,他一心解救被洪水转困的百姓,十三年锲而不舍、公而忘私、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是谁呢?他就是大禹。
(二)了解神话。
神话指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它借助想象来表达古代人民征服自然力的理想和追求。
(三)出示幻灯,进行字词教学。
1、加点字注音。
栖身()大禹()鲧()虬龙()
会稽山()()窠()堙塞()()
禅让()舜()
3、解释词语。
无动于衷:
跋山涉水:
禅让:
矗立:
(四)听课文录音,理清课文思路。
讨论后明确:
第一部分(1—4)写鲧治水被杀和禹的出生。
第二部分(5-14)写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三部分(15-17)写大禹哭石生启,被尊为“大禹王”。
(五)讲读第一部分。
1、课文如何描绘这场大水灾?说明什么?
明确:课文从田淹、房毁、人们无处栖身这几方面突出了上古这场水灾水势的浩大、灾难的深重。
这样写既点明了治水的必要,也为鲧治水失败被杀作了伏笔。
2、面对这场灾难,众神、鲧、天帝各采取了什么态度?
明确:众神:无动于衷、漠不关心;鲧:费尽心机偷来息壤,拯救人民;天帝对鲧违背他的旨意非常恼怒,派火神杀了鲧。
3、鲧是怎样治水的?如何评价他?
明确:鲧治水方法不对,但他具有为拯救人民而不惜冒犯天帝的勇敢和刚强的行为,是一个英雄。
4、禹是如何出生的?他的不平凡的出生说明什么?
明确:鲧的尸体被剖开后,禹坐着一条虬龙来到世上。
说明:第一,鲧根治洪水的决心未尽,他把希望寄托在禹的身上,具有不屈精神;第二,禹治水既是继承父志,又是反抗天帝,为民造福的行动。
(六)课堂练习(幻灯出示)。
(七)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3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课文二、三部分。
2、理解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过程]
1、讲读第二部分。
①大禹怎样治水?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明确:
第一,禹发动群众与群众共商大计。
第二,采用疏导的方法。
第三,请应龙协助治水。
②分析三过家门而不入。
a.讲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情节。
b.详写两次,略写一次。
c.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他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以身作则、公而忘私。
d.分析人物的具有个性化的语言。
岳母:对阿娇的关怀。
阿娇: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
大禹:诚恳、深致歉意、决心坚定的语气。
③故事主要是说禹,为什么要写他的妻子?
明确:从侧面说明大禹治水的成功与他的妻子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分不开的。
④第14段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治水时间之长,工程之巨,成就之大,有力地突出了大禹的功绩。
2、分析第三部分。
①如何理解大禹哭石生启?
明确:写出他对阿娇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无限悲痛、裂石生启,更是突出了大禹的“哭妻”具有撼天动地的特点,富于想象。
②结尾说明了什么?
告诉我们:谁为民除害,谁就会得到人民的真诚拥护和爱戴。
3、总结全文。
第一部分主要写大禹治水的起因,第二部分突出大禹治水的精神,第三部分说明大禹治水的功绩。
4、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预习《怎样讲故事》。
板书设计:
天帝惩罚世人(灾难根源)
禹治水的起因鲧治水被杀(为民献身)
大禹破肚出生(继承父志)
禹和群众共商大计
治请应龙协助治水
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身作则、公而忘私
妻的理解和支持
《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禹治水教学反思,望大家喜欢。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一《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讲的是古时候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百姓造福,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事迹。大禹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课呢?我想,可抓住“决心”一词来展开教学。文章教学之初,我让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围绕着问题学习课文。并通过了解鲧(禹的父亲)的故事,透过鲧的治水过程、方法和结果,吸引孩子了解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鲧辛苦治水,用堵的方法,十几年下来,毫无效果,惨遭杀害。禹既为失去父亲而痛苦,更为父亲治水失败所造成的更大的灾难而感到愧疚。同时课文中写到“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如此描写洪水的凶猛,灾难的巨大,也从侧面揭示了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在这样的情况下,禹会出来治水吗?用了什么样的方法?在前面的铺垫中,我们就可以理解禹下决心治理洪水的决心之大。学生朗读起来也动情多了。
课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最让人感动。他在外治水1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都没工夫去。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大禹的精神,我设计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想像并讨论:大禹这位治水英雄,三次经过家门他分别是怎么想?又是怎么做的?带着疑问让学生再来讨论,结合课文学生明白了:大禹立志要把洪水治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于是,他全心全意扑在治水上,“舍小家顾大家”。他不光带领百姓治理洪水,还带领百姓发展生产,他的心是属于老百姓的。所以顾不上自己的家了。当我问到学生:古时候没有挖土机,也没有铁器,禹治理洪水要挖河要劈山容易吗?他会吃哪些苦?有的学生说:“他可能会被洪水冲走,有生命危险。”有的说:“可能要在野外过夜,有狼呀什么的。”也有的学生说:“禹在外面可能连吃的东西都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来读课文,效果很好。
第四自然段主要采用深入情境,情中悟理。首先让学生放声朗读,说说心情如何,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老百姓过上了幸福生活,不再流浪等等。并分组与第一自然段作对比朗读,这样安排,与第一自然段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加深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然后出示大禹像,引读最后一句话:从此,大禹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堂气氛调动起来了,学生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达到。有意识地把思想教育融于语言文字之中,含而不入,隐而不晦,使学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熏陶和感染。最后提问:如果你是老百姓,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说:“大禹,你辛苦了。大禹,你真伟大!”言语的发源来之于具体而深刻的情境,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里,进一步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二《大禹治水》这篇课文讲的是古代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精神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艰辛,感受体会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我就在教学中以文本内容和有关大禹治水的资料相结合进行讲解,拓展延伸。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中,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并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再现故事发生时的生活场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继续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让学生说说看了以后的心情如何。这主要是为朗读作好情感的铺垫,再让学生通过读来释放自己的感情。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将画面与音乐良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并且通过读来表现起内心感受,自然而然明白大禹治水的原因。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洪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就无异于纸上谈兵,而学不好这一段,也会影响到后面内容的教学效果。我先让学生自由读,问:“你的心情怎样?为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只基于想象,并不深刻。接着,播放了一段洪水冲毁家园的片段,随即又配乐朗读了第一节,这时再问:“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次学生的回答从简单的字面理解升华到了感性的认知,一个个感同身受,发言积极,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好“无家可归”一词,进而读好第一节,便显得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在此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激发感性认识来促理解练朗读,打响了头炮,为整课教学奠定了基础。
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课文第二段用简练的几句话叙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教学中紧扣“千辛万苦”一词,引领学生细细品读。首先通过看图理解大禹“察看水流和地形”的困难,以及“走遍千山万水”的艰辛,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大禹可能会吃哪些苦,遇到哪些危险,使学生对“千辛万苦”有形象的认识。其次,抓住“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通过反复朗读和想象,感受治水工程的浩大。以及大禹所承受的难以言说的辛劳,从而加深对“千辛万苦”的理解。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禹的看法。这样,大禹不怕吃苦,顽强治水的形象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学习“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段时,我出示了一组填空,让学生从这一组数字中来体会大禹的公而忘私的精神。教师设计了“儿子会问妈妈什么?”“妈妈会怎么说?”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进课文情境,学生不禁会结合生活经验,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孩子,回答中真情流露。反之感受到大禹舍小家顾大家的伟大。最后治水成功了,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我让学生说说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老百姓,你会怎么感激大禹。另外,课文教学的结尾也相当精彩,在结尾点题:“为什么在禹的名字前面加个‘大’字,叫他‘大禹’呢?”这个问题点明了文章中心,点出了课文结尾“伟大”一词,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了归纳和升华,起到了点题和总结。
在教学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环节,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象说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可是小朋友由于缺少生活经验,小朋友不会说,在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没有充分地了解学情,只顾着自己让自己的教案精彩,所以导致了失败。
在教学中,我发现只有设计多种形式,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要抓住字词句对课文进行渗透,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主阅读。只有多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会表达。所以在今后教学中还应在品读上更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更体现学生的学。
大禹治水教学反思范文三《大禹治水》是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大禹的精神是可贵的,作为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也是极具典型性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课文所要颂扬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达的特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由于学生缺乏对洪水感知的实际经验,因此无法体会到百姓无家可归的悲惨情景,情境创设从一开始就有障碍。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滔滔的洪水让老百姓无家可归”这一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在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然后,再辅助以视频加深、巩固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的了解洪水的可怕与危害。
在禹治理洪水的过程中,教案通过“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大禹为治水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挖通、劈开”等关键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以及个人谈感受等形式,从学生感悟到禹治水的艰苦与不易。
同时,这一教学内容是全文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千辛万苦”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从而也就感受不到禹这个人物的个人形象,体会不到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所以,能让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力是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设计还是比较流畅、到位的,我设计了用动画理解“挖通”“劈开”,让学生直观的掌握了这一部分的内容。
禹在治理洪水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其中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如果从煽情,调动课堂气氛这一角度来说,这一小节是个很好的切入点,于是,我采用创设“情景对话”这一方式来进行教学。问学生“如果你就是禹的儿子,你想问妈妈什么呢?”“如果你是大禹,你会怎么说呢?”利用师生的交流,来对禹的个人形象进行概括和提升——禹一心扑在治水工作上,他舍小家顾大家,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深有感触,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还需要不断努力和改进:
第一,对教材分析还应更加深入地钻研,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合理有效。没有深入的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对文本反复钻研,才能体会文本的精华,从而生发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第二,应该严格遵守“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这一要求进行,教师在教学中只扮演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能回答的,教师一定不能代为回答,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做教学的主人。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需在学生确有困难的地方点拨指导,教给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学。这一点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改进的。
第三,规范教师的语言。说话时应该尽量简炼,评价语应该尽量多元化。
第四,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抓住学生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玉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含义,玉器制作经久不衰,技艺精湛。玉雕是中国独有的技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其玉质之美,琢玉之精,器形之丰,作品之多,使用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清玉雕“大禹治水图玉山子”充分展示了玉雕作品的魅力。在今天看来,这件玉雕作品仍然充满神秘与幻想。优秀的玉雕作品应该是材料与工艺造型共同作用、相辅相成的。
清乾隆年间,新疆和田地区的密勒塔山中发现了一块重达6吨重的特大玉石,这块大玉石色泽青绿,光洁滋润,石质细腻,柔和如脂,是一块天赐的奇石。和田玉天下闻名,可是发掘出如此巨大的玉石,还是十分罕见的。消息传到皇帝乾隆那里。那时清朝皇帝成员,早就爱玉成风,乾隆皇帝更是不遗余力加以提倡,并试图从理论上,为他爱与如命寻找根据。不但,收藏了各朝各代最精美的玉器制品,还在养心殿造办处玉器坊,专门制造各类珍玩玉器。
俗话说:玉不雕不成器。天地之精灵的玉石,还要经过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的雕琢,才能显示出它的灵气和美丽,如何加工这块稀世宝玉?乾隆喜爱书法绘画,其中有一幅画更是让他爱不释手,它就是相传由宋代人画的《大禹治水图》,由于年代久远,这幅画已经破损,逊色了不少。年过六旬的乾隆皇帝,把自己比作大禹的想法,他要把这块天赐的特大玉石,雕刻成大禹治水图。一方面是为了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另一方面是要显示自己效法先王,功绩卓著,以求千古留名。于是乾隆皇帝下旨,要养心殿造办处以宋代名画《大禹治水图》为蓝本,设计大型玉雕图样。
说到大禹,我便要说说大禹治水的故事。四千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叱咤风云的部族首领,他的名字叫尧,尧在位的时候,连年发生水灾,庄家被淹,房屋被毁,人们流离失所,生活苦不堪言。尧召集部落首领,商讨治水的办法,部落首领一致推选大禹的父亲,让他来治理洪水,他采用水来土掩的办法治水,治水九年,不但没有把洪水制服,水患反而变本加厉越闹越凶,于是尧让大禹代替父亲,承担起治理水患的重担,大禹吸取了父亲堵塞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开凿水渠,疏通河道,引水入海,终于制服了洪水。后来,大禹当了夏部落的首领,开展农业发展,划分九州,铸造九鼎,制造兵器,战败了强敌,并且和周围的部落联盟,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夏禹。
大禹通过治水,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和爱戴。乾隆皇帝希望自己也能像大禹一样,千古留名,于是下旨要雕刻一件表现大禹治水的玉雕作品。如何再现大禹带领人民治理水患的壮观场面,造办处的官员和能工巧匠们为此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当时的造办处,荟萃了中国玉雕艺术的各种人才,是中国最大的玉器加工地,同时,外地也有一些接受钦定琢玉任务的城市,像苏州、扬州、杭州、凤阳等,都是全国著名的玉石加工地。那么《大禹治水》交由什么地方来雕刻呢?
说到大型雕刻就不能不说一说山子雕,山子雕是一种,把圆雕、浮雕、线刻相结合的雕刻方法。注意利用自然优美的形态,因色设物,随形施艺,把人物山水,亭台楼阁,花鸟鱼虫,雕刻在一个立体的多重画面上,层次分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当年,曾经流传这样一句话“造办处苏州的玉,作以精巧见长;扬州的玉,作以大取胜。”也就是说扬州的玉雕艺人,特别擅长采用山子雕工艺,加工大型玉雕。
经过反复争论,最后决定把雕刻大禹治水的任务,交给扬州的两淮盐政玉作坊。在中国清代,雕琢玉器依然沿用古老的工艺,即使不大的一件玉器,也需要少则数月,多则数年才能完成。负责雕刻大禹治水玉器的工匠们被分成几班,昼夜不停地赶工,就这样还用了7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件大型玉雕作品,从新疆运送玉料开始算起到玉器雕琢完成,前后一共花费了10年的工夫啊!
这件大禹治水玉雕,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5.3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整块玉石被通体雕刻成山峰状,好像是矗立在黄河中的一座大山,大山间重峦叠嶂,流水飞瀑,漫山遍野密布着苍松翠柏,在悬崖峭壁间聚集着成群结队的治水大军,有的开山凿石,有的抬土运石,在开岩者当中,我们还看到了指挥者大禹的身影。作品生动传神,完美的再现了当年大禹率领民众开山引水的壮观场景。乾隆题诗:“功垂万古德万古,为鱼谁佛钦仰视。图画岁久或湮灭,重日千秋难败毁。”
我被这样一件稀世国宝所感动。大禹治水图玉山在神州大地上辗转万里,从开凿、运输到雕琢经过数千工匠之手,历时十余年,追述着数千年前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故事。帝王用它来夸饰丰功伟业,但有意无意之间,在光滑温润的青玉上,一个个精致工巧的劳动场景似乎影射出一个古老民族勤劳自强的伟大灵魂!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背景:
最近聆听了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整堂课精彩纷呈。令人遗憾的是教者在课后练习4的教学处理上,感觉有点虎头蛇尾,没能抓住所填的这一组数字所蕴含的内容进行挖掘。以下是我的一个片段设计。
教学过程:
师出示课后练习4:禹在外治水( )年,曾经( )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 )次也没有能够进去看一看。禹的儿子( )岁多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师:“哪位小朋友来把你填的读一读。”生:“13、3、一、十。”师:(用红粉笔板书13。)“小朋友你们多大了?”生1:“我今年9岁。”生2:“我今年8岁。”师:“同学们,13年比我们小朋友的年龄还要大。我们现在读二年级,禹治水13年相当于我们小朋友从刚刚一出生一直到六年级小学毕业这段时间。”(生发出惊叹声。)师:“这13年禹一直在做什么?”生:“禹一直在治水。”师:“那么你从这13年的治水时间感受到了什么?”生1:“禹治水的时间很长。”生2:“禹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长期在外治水。”师:“是啊!小朋友们的回答都很好。禹为了解除洪水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长期在外治水,一直没有回家。他真的很辛苦!”
师:“大禹治水13年,他为什么这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呢?”生1:“因为洪水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害得老百姓无家可归!”生2:“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师:“看来,洪水的危害太大了,早一天治理好,老百姓早一天免受洪水之害。13年中,大禹几次经过自己的家门?”生:“3次。”师:“假如是你13年不回家,你想家吗?”生齐答:“想!”师:“那么他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呢?”生1:“因为他想早点把洪水治理好。”生2:“因为他要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家。”……
师:“是啊,大禹治水很忙,没有时间回去。小朋友们,联系前文说一说,大禹治水有多忙?”生1:“他走遍千山万水,要察看水流地形等,长期在外边走,自然是没有时间回来了。”生2:“他们要挖通9条大河,劈开9座大山,吃尽千辛万苦,所以没有时间回家。”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说得不错!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板书:十。从这里你体会出了什么?”生1:“禹为了治水一次也没有回家,连自己的孩子也没见过。”生2:“大禹的孩子十多岁了还没见过自己的父亲,他真可怜,他是多么需要爸爸呀!”师:“小朋友们,大禹治水可谓是舍弃自己的家庭,为的是老百姓,这种精神就叫做‘舍小家为大家’,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一下大禹?”生1:“大禹你真了不起!”生2:“大禹你真伟大!”
师:“小朋友们,从所填的这一组数字,你觉得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他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会用一句话说一说吗?”生1:“禹是一位全心全意治水的伟大英雄。”生2:“禹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治水。”生3:“禹为了给老百姓治水,宁可自己不回家,不见自己的孩子,他真是大公无私呀!”生4:“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师:“小朋友们谈得都很好!是啊,禹是一位全心全意为百姓治水的伟大英雄。‘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句话就是描写禹全心全意治水的事迹。让我们齐读这段话,一起来颂扬禹这位全心全意为百姓治水的大英雄。”
教学反思:
《大禹治水》讲的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造福百姓,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新课程标准》一二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本篇课文第三自然段出现了一组数字“13、3、一、十”,这些数字很抽象,教学时容易被忽视,但这组数字背后蕴藏的内容又是丰富的,忽视不得。怎样让这些数字词语鲜活起来呢?我在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紧紧抓住课文内容,让学生透过简单的数字,去构建大禹这个人物的形象。首先紧紧抓住“13”,13年这么长的时间,让学生体会禹治水时间很长,很辛苦,他为了老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而长期在外治水,体会大禹的大公无私。通过“3”“一”,明白大禹3次路过自己家门却一次也没有进去看看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让学生联系上文,体会洪水对百姓造成的伤害,体会大禹治水是多么地忙碌!从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自己的孩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进而体会禹为了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精神。学生通过挖掘出数字背后蕴含的内容,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在心目中形成一个为了大家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一心为了老百姓,无私奉献,心中装着天下百姓,舍小家为大家的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典型的事例写的就是大禹治水的事迹,大禹的形象再一次得到丰满,大公无私的精神再一次得到升华!
游客们,大家好,我姓王,大家可以叫我王导,我是呱呱集团里的导游,接下来由我为大家介绍禹王庙。
禹王庙座落在河南省禹州市西炉村的小山上,它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建筑,请大家参观的时候不要在墙上乱涂乱画。
站在禹王庙大门前,可以清楚看到在门前石碑上写着“禹王庙”三个字。大家知道为什么起禹王庙这三个字吗?其实这是为纪念治理洪水,拯救人们的大禹,这里面有这样一个故事。
大禹他是我国的治水英雄,那年洪水夺去了许多人的性命,在这种情况下,大禹决心治理洪水,他不想让再多的人丢掉性命。于是庀开始访问治水的人。第二天,大禹就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对它们说:各位,如今水患当头,人们受尽丁苦难,我们必须要把大水治住,谁能和我一起完成这个任务?在他的带领下治水19年,终于把洪水给治住了,当地的人们感激不尽,就为大禹建造了这座禹王庙。
让我们进去看看吧。首先进入第一座大殿,正坐中间,慈眉善目的就是大禹,他看着国泰民安的盛世,心里一定很欣慰。他上面的墙上有一个倒着的蝙蝠,大家知道这只蝙蝠为什么倒着吗?因为古代人民认为倒着的蝙蝠就是福到了。下面让我们参观下一座大殿。走进第二座大殿,可以看到一尊头戴皇冠,披着披风的巨大人像,他是玉皇大帝,他是人们想象出来的掌管天上人间的皇帝。还有第三座,第四座,第五座,它们供奉着王母娘娘等各大神仙。这些大殿神像前面有香炉,跪垫,鼎,案椅,有好多人前来朝拜。
禹王庙是大禹治水功绩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欢迎你们来禹王庙玩!
一、就地取材用语言
入选教材的文本,其语言大多规范、精美,适合学生积累、运用。在阅读教学中,应创设情境,把阅读感悟和写话表达结合在一起,就地取材,以教材的语言资源为本,让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更深入感悟文本。
以笔者执教《的扁担》(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3课)一文为例,在此文第三自然段中,有这样一段话:“战士们想,同志工作那么忙,还要翻山越岭去挑粮,累坏了怎么办?大家劝他不要去,他不肯。”此处抓住“劝”,进行角色体验,让大家都来“劝劝”同志,并运用课文语言,劝得有理、劝得人情,在此过程中,用语言、练写话。请看案例:
师:大家劝同志不要去挑,他不肯。你就是战士,你来劝劝?
张孟宁:同志,你不要去了。
甘辰韬:同志,你工作那么忙,累坏了怎么办?请你不要去了。
师:不错,这就是“劝”。(从语气上强调,让学生感性认识“劝”的意思。)
师:不过就这样劝,同志他不听,还是要去挑粮。现在,我们试着默读课文一到三自然段,想想用上课文中的哪些话来劝,才更有说服力。想好了,写下来。
(学生默读、然后翻开“写话小练笔”本开始写):
师:现在我就是同志,谁来劝我?
周芷莹:同志,您不要去挑粮了。从这里到茅坪,有五六十里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您工作那么忙,就让我们去挑吧!
师:劝得情真意切!还能用上课文的语言呢。这小鬼真会说话!但是,我不怕山高路陡,我要和大家“同甘共苦”!(板书,并简单解释这个词语)
李若依:朱军长,现在敌人就在山下,随时要进攻我们。您晚上要整夜整夜地想作战计划,都没休息,白天还要和我们一起去挑粮。您的身体怎么受得了呢?请您不要再去了!不然我要把扁担藏起来!
师:我真想听从你的劝告,因为你不仅用了课文中的语言,还把上课介绍的资料都用上了。可是,当我想到战士们都那么辛苦地去挑粮,我怎能不去呢?(学生踊跃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都想劝同志呀?那好,同桌来演一演,一个当同志,一个当劝说的战士。
(学生声情并茂地进入表演,只见有的同学都着急地叉起腰了。)
本课教学的难点便是让学生体会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情操,以上案例,通过练写、对话,不知不觉地突破了这个难点。同时,学生练写“劝说语”时运用了课文前三个自然段的语言,在此过程中,亲历了对文本内容的整理、取舍,对课文语言的选择、提炼,在表达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在情感、语言、思维多方面的发展。将学语言与用语言有机联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自然在这样的训练中得以提升了。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还有许多可供就地取材练写话的文本,比如《美丽的丹顶鹤》一课,课后第4题要求画一只丹顶鹤,就可以让学生当场运用课文语言,描述自己画的丹顶鹤;又如《梅兰芳》一课,可以结合“勤学苦练”运用课文语言进行写话。
二、填补空白巧写话
记得执教《大禹治水》一课时,对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学生很不理解:为什么大禹就在家门口了,却不进去看看呢?有的学生甚至说,大禹这样很不好,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去看,要是我,就不喜欢这样的父亲!面对这些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见解,该如何引导?
笔者从第四自然段“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这句话人手,先通过和第一自然段对比,想象原先无家可归的老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他们的心情怎样,接着抓住“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这句话,想象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请看课堂:
师: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呢?
黄宥铭:大禹,感谢你治理好了洪水,让我们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郑许乐:大禹呀,你还是快回家看看孩子吧!你都十三年没有回家了!
师:老百姓在感激大禹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很多大禹带领他们一起治水的故事。让我们先读读课文,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句子,以“他们说”为开头,将老百姓感激大禹的话写下来!(生小声读课文,然后翻开写话小练笔开始写。教师巡视指导,五分钟后开始交流。还没写完的同学边听边修改)
师:(动情地朗读)洪水被制服了,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他们说:
郑浩扬:大禹呀大禹,为了制服洪水,让我们过上安定的日子,你三过家门而不入,连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没有照顾。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不知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许舒鑫:大禹,为了不让我们无家可归,你吃尽了干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才终于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现在我们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你也可以放心了。快回家去看看妻子和孩子吧!孩子一定很想你了!……
师:是呀,听着老百姓的声声感激,看着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翳子,大禹心里想――
关以勒:我的辛苦没有白费呀!
(就是这个孩子,之前他说不喜欢像大禹这样不爱孩子的父亲,瑰在,他明白了,“父亲”这是为了谁!)
江小其:我的孩子一定会明白我的(说不下去)
师:一定会明自我的苦衷。
这个案例中,老百姓如何感激大禹便是文本的一大空白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展开想象去填补,不仅获得对课文更深入的感受,也使语言表达、写话训练并驾齐驱。
关键词:语文课;激情;融情;抒情
语文是情感的载体,教师、学生和教材是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回路的三个情感源点。但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教师面无表情,语言平淡,教学方法单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交流、沟通。怎么做才能真正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音效渲染激发感情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各种信息的。课堂上,借助媒体——音乐、录像、课件等电教手段,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语言文字所反映的那活生生的事物,引导学生欣赏祖国山河的绚丽多彩,体验感人场面的扣人心弦,感悟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学生便有感而发,情绪大振,激情奔放。如苏教版小语教材第三册《大禹治水》,这个历史经典故事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要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所讴歌的大禹那种为了治理洪水而舍小家保大家的崇高品质是有难度的。教学伊始,我首先让学生通过录像,亲眼看一看滔滔的洪水淹没农田、冲倒房屋,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场面,学生那颗幼小善良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时,我再通过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很快地就把学生带进了课文。由于学生的情感已被深深地激发了起来,对治水英雄大禹,也就不由得肃然起敬。学生在感知形象的过程中,情感得到了调控,由此成为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语言融情煽共情
语言作为思想的外衣,它的物质外壳与思想内容应当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语言不可能不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总带有一定的情感。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要经过感悟、积累、运用的过程。因此,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必须要借助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去联想、去想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为积累和运用语言打好基础。如《大禹治水》一文,我抓住描写大禹决心治理洪水“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挖通、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等重点词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想象跋山涉水、忍饥挨饿、风雨兼程、筋疲力尽的种种艰辛,从而来体会大禹治理洪水的坚定信念,以及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而废寝忘食、绞尽脑汁,为了百姓的安宁生活,饱受沧桑也心甘情愿的忘我精神。抓住大禹在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如果你爸爸在外工作13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来看你和妈妈,你会怎么想?这个问题一下子拉近了大禹和学生的距离,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到了大禹那种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学生在这一创造性的学习中,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教材之中。
三、角色体验抒真情
角色表演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活动。学生阅读教材的过程,也就是情感“蓄积”的过程。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扮演角色入情入境地去演一演,通过角色表演把“蓄积”的情感尽情地抒发出来。角色体验的过程,伴随着思维的过程,语言内化、锤炼、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丰富的过程。如教《大禹治水》这篇课文,在结课前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大禹在外治理洪水13年后,回到家中,一家三口人终于团聚了。想一想:见面时,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学生三人小组讨论后,再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证,因此个个情趣盎然、神采飞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有互相诉说离别之情的,有聆听父亲讲述治水过程中发生的动人故事的,有为父亲捶背揉肩的,有准备丰盛的酒菜来慰劳凯旋而归的治水英雄的……学生在与伙伴的愉快合作中,在口头交际的临场发挥中,在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声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种愉悦之情,无论是在视觉、听觉等生理上,还是精神、智力上,都获得了满足、。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深入学生,主动接触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到亲切。另外,成功的教育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的情感因素,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热爱学习、主动学习的情感油然而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不仅能融洽师生情谊,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果,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情感教育,以情生情,让课堂生命更加灵动!
参考文献:
[1]朱小蔓.儿童情感发展与教育.南京出版社,1998.
一、视听结合,升华课堂情感
电教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强烈的探索欲望。课堂的情感会立刻得到意想不到的升华。
例如《再见了,北京!》一文,这篇课文,语言流畅,文质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人们对北京奥运会的留恋与不舍。然而,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知之甚少,字里行间的 “情”就难以激发起来。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情境教学,便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我再现课文中描述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视频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学生犹如亲临闭幕式的现场,心中怎能不情不自禁地涌动起由衷的情,由衷的爱。这里运用电教媒体,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课堂的情感会自然而然地升华。
二、重点突出,增强理解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赏词析句的能力,首先教师要优选范例,也就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点,在课文中挖掘有利于达到训练目标的词句因素。范例选准了,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句,适时施于电教,创造一种最佳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突破难点,突出重点,使学生理解文中词语表达的匠心所在。
例如,教学《大禹治水》一课,我以课件为教学辅助手段,以重点词语的理解训练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选择了关键词“千辛万苦”进行分析理解。当我提出“大禹在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适时演示困难提示,问题迎刃而解。在全班交流时,有的说,大禹路过悬崖边,差点坠入山崖;有的说,山洪暴发了,大禹差点被淹死;有的说,走的路多了,大禹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可见,学生凭借课件演示,从不同角度体会到了大禹治水的艰辛,水到渠成。我乘势提问:“从‘千辛万苦’可以看出大禹是个怎样的英雄?”这一问题紧扣中心,吃苦耐劳、勇敢无畏的高大形象,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赏析词句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得到凸现,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三、拓展丰富,开拓想象空间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想象水平依赖表象的质量和数量,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越深刻。在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可以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刻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想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表象。这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词句的理解、赏析训练,更不能忽视语文教材中作者的妙笔之“点”的利用,即教师要巧借语文教材,找准课文的中心词句,运用电教手段启发学生奇思异想,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
例如教学《梅兰芳学艺》一课,根据本课教学要求,为了达到深化理解“勤学苦练”,全面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媒体的使用:课件演示鸽子飞过的动画,带着学生走进教材,辅之以学生看听说想读的训练,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此课件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开拓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反馈及时,增大教学容量
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堂上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增大了教学容量,扩大了知识面。
例如教学《大禹治水》一课,为了更好地完成背诵任务,我利用多媒体演示课后的填空题,由学生来填空,并及时反馈正误,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背诵情况。在“词语积累”环节,我在课件上出示填空题“千( )万( )”,在学生充分练说的基础上,我及时反馈成语补充学生的未知成语。在提及《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环节,课件演示一些故事梗概,供学生课后阅读参考……大量补充的教学容量,只有在多媒体辅助的课堂中才能实现,多媒体的作用无法取代。
五、小结有序,培养概括能力
语文概括能力是学生阅读、写作的基本功 ,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学习重点段落时,需要培养学生对段落的概括能力。多媒体课件提示,可以引领学生学会概括,学会读出段落中的主要意思。
例如教学《大禹治水》一课,在概括大禹治水全过程时,用课件提示大禹治水三步骤的提示语:首先、接着、最后,学生根据这样的提示找到了概括的重点词句,再对照课件演示的正确答案,学生不但很快知道了概括的正误,而且初步学会了概括的方法。
任老师说,绍兴故事,从越族的先民开始。“历史学家顾劼刚先生提出一个观点,上古时期的海侵,淹没了河姆渡人的居住地,迫使他们往地势高的地方迁徙。一部分南迁的人来到了会稽山,并定居于此,是为越族,成为绍兴人的先祖。”
历史上有大禹在会稽山会盟诸侯的说法。任老先生告诉我,大禹之所以选择这里与诸侯聚会,是因为他治水的中心地就在会稽山附近。上古时代,海水入侵,浙江境内成为洪泛区,所以绍兴才是大禹治水的主战场。“顾劼刚甚至推测夏朝势力范围就在浙江境内,而非黄河流域,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延续千年绍兴城
绍兴城建于公元前490年,已有2500年历史。任老师说,春秋末年,越国被吴国打败,几乎要亡国了。原来的都城毁于战火,于是越王勾践让范蠡重新建造了一个新的都城,来凝聚人心。古城范围就在今天环城河内侧。
“绍兴城的了不起就在于,2500年来,城市的位置一直没有改变。”任老师说,像开封城,原来城址被黄河淹没了;西安现在的城址是隋唐时期延续下来的,原城址早已销声匿迹。“绍兴城选址依照依山傍水的原则,建在会稽山下、钱塘江边,整个城市有大山作为依靠、获取饮用水源非常方便,更兼城内有会稽山余脉隆起形成的九座小山,地质条件好。这些都是绍兴城址能延续这么久的原因。”
亦柔亦刚绍兴人
因为城市依山傍水,所以绍兴人的性格也和生活环境一样,既像流水那样柔和、灵动,又像高山那样坚忍、刚正。“绍兴城河道众多,人能够轻易地触摸到水,水与人是一种亲和的关系。”任老师说,“这就使得绍兴人性情普遍平和,当然并不代表我们孱弱可欺。清朝末年,绍兴城就涌现出了秋瑾、徐锡麟、陶成章三位烈士,用自己的生命开中国一代新风。”
包括戏剧文化,也是如此。绍兴的越剧温柔婉约,而绍剧铿锵有力,正好也是绍兴人的性格写照。
攻 略
主要景点
绍兴行政区划分为越城区、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及新昌县。
越城区即主城区,主要景点包括沈园、鲁迅故居、古轩亭口、书圣故里等,此外还有故居、祖居、徐锡麟故居、青藤书屋、大通学堂等人文景点。城郊有兰亭景区、会稽山大禹陵、吼山景区等。
绍兴县包含柯岩、鉴湖、大香林、安昌古镇等景区。诸暨市有西施故里、五泄瀑布等景点。上虞市有曹娥庙、大舜庙、祝家庄及凤鸣山景区。嵊州市有金庭王羲之墓、百丈飞瀑和崇仁古镇。新昌县最为著名的,则当属大佛寺景区。
此外,绍兴地区境内还有许多山地、户外景区,如覆卮山、穿岩十九峰、东白山、剡溪漂流、十八都江等,适合怀揣一份绍兴旅游地图,集体自驾前往。
地区交通
绍兴城区的汽车站很多,不同方位的车站对应着不同方向的县市。绍兴主城区较小,出租车为游客常用的代步工具。在前往其他县市之前,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询问出租车司机,他们能准确告诉你该到哪个汽车站去乘车。
在唐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是在西部地区,所以,那时的各类史书中记载的“禹生石纽”、“禹出西羌”和“禹出西蜀汶川广柔”等,也是人们的共识,没有人怀疑。关于大禹出生于四川,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母曰修已,修已背剖而生于石纽”。司马迁著述史记的时候,曾经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他详细的记载了大禹的各方面情况,司马迁敏锐的意识到了古代中国实际上存在着东西部文明文化的对待与相互作用关系,他说:“或曰:东方物所生,西方物之成熟。夫作事者必起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故禹兴于西羌,汤起于毫,周之王也以丰镐伐殷。”(《史记·六国年表》),魏晋皇甫谧在《帝王世家》中注解到:“孟子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出西羌,是也。”。石纽究竟在哪里呢?大思想家扬雄在未出川之前也在川西地区做过大量田野调查,他在《蜀王本纪》中说:“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唐代顾胤在《括地志》中说:“石纽山在汶川县治西七十三里”。按照民国时期的汶川县志记载,石纽山就在现在四川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汶川县的飞沙关一带。由于与汶川县毗邻的北川县在唐代时期叫“石泉县”,宋代徐天佑注解《吴越春秋》中关于“禹生石纽”这句话的时候,将石纽注明“在茂州石泉县,其地有禹庙,郡人相传,禹以六月六日生。”。现在四川的北川县与汶川县,在汉代同为“汶山郡”,这两个地方都可能是当年大禹出生地和大禹积累治水经验的地方。
同时,《史记·夏本纪》记载了“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姓姒氏。……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也,命曰会稽。会稽,会计也。”。即,司马迁认为当时舜的部落是在现在山西、河南交界的阳城、安邑一带,由于大禹给这里带来了重疏导的先进的治水经验和“与益予众人庶稻鲜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所以他受到了舜和这里人民的爱戴,舜去世以后,大禹接受了舜部落的人民的要求,取代了舜的儿子而在这一带建立了夏王朝。后来,当了夏王的大禹在巡视江南的时候,病故于现在浙江绍兴会稽山一带,禹墓也就在浙江会稽山。
这就是说,历史记载的大禹是西蜀人,他接任舜部落而成立的夏王朝的都城,是在现今山西南部与河南中西部地区,他在任夏王期间,病故于浙江。由此可知,当时,大禹是以西蜀、山西河南、浙江的大三角地区为中心区域,而初建出了中国大一统文明文化格局。
但是,随着元明清三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移及其东移,中国知识界中的“黄河文明中心论”思想大为抬头,怀疑中国历史上是否真有大禹其人,及其怀疑大禹是否是出于西部四川的言论,也就出现在中国知识界中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清初顾炎武说的“禹生于汶川之石纽村,颇为无据。”(《天下郡国利病书》卷65),以及现代学者田继周说的“禹之生地,不可能远在四川汶川、茂汶一带,应在禹父母生活的地区,即今郑州、嵩山、密县一带。”(《先秦民族史》)。由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注解的“禹”字义是“虫也”,王矩切,应该发音成为“骛”(wu),所以,清代段玉裁注解此字的时候说:“夏王以为名,学者昧其本义。”,这样一来,使许多学者在“大禹”究竟是什么上更是蒙上了雾霭。至于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疑古大家顾颉刚,则干脆认为历史上是否是有夏代,都是个问题。
由于以上所说的原因对中国近现代史学界的影响,以及近几十年中国史学界又在历史上记载的夏都城的山西河南的阳城、安邑一带发现了“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所以,现今中国的历史文本都将夏文明定在了山西南部与河南中西部一带,则将历史上记载的大禹出生地的巴蜀地区及其大禹会诸侯且葬身的浙江地区划出了夏文明之外。这就是说,中国夏代时期,大禹是否真是西蜀之人,当时的蜀地是否是大禹建立夏王朝的基础之地,大禹是否曾经会诸侯于浙江会稽山,现在竟然成了学术界中的悬案,或者说是已经不被中国“正史”所载了。
二
四川本地人从来都没有怀疑过大禹是确有其人其事,也从不怀疑大禹就是西蜀人,但是,大概是受到元明清三代的北方和东部学者怀疑大禹是否是出生在四川的“疑古”影响,四川的汶川县与北川县也各自引经据典开始争论大禹出生地的“禹里‘石纽”究竟应该在哪里。这样的争论持续了几百年,在20世纪的80年代达到了高峰,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大禹故里应该是在四川北川县禹里羌族乡的“禹里沟”。而历史上记载的“禹出汶川”的四川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的汶川县,则因为没有北川那样多的“禹里”文物遗迹,在这场争论中处于了下风。笔者长期以来,常常去属于大禹古故里的岷江、湔江、大渡河、雅砻江等高原山区流域一带旅行,对大禹其人其事,自是有自己的视角与看法。
历史上记载的大禹有三个重大功劳,一是他生平完成了“丰水东注,唯禹之绩。四方攸同,皇王维辟。”(《诗·大雅·文王有声》),建立起了重在疏导的治水方法,并从治水经验中总结出了“水、火、金、木、土、谷;正德、利用、厚生。”的六府三事九功的和平文化文明模式。这个文明文化模式,不仅是后来中国各朝代的立国宗旨,且是中国文明文化的中心特征;二是他在当时中国各地区推广了“稷降播种,农殖嘉谷。”(《尚书·吕刑》)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使人民进入了安居乐业的农耕文明文化时代;三是“伯夷降典,折民惟刑”(《尚书·吕刑》),由大禹建立起了各部落方国之间的联合国家政体与相应的国家 管理制度。
夏、也就是“华夏”之国,是不是最早产生在四川呢?大禹又是不是象《史记》等典籍记载的那样是出生在“西羌”呢?也就是出生于现在四川的北川地区与汶川地区呢?笔者认为,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上古巴蜀文化文明的历史遗迹的发掘,及其对巴蜀地区民族民俗的深入了解,应该说,答案是肯定的。
什么是“夏”?“夏”的文训之义,就是“中国之人”的意思。什么是“中国”?现在人们大多是从地理的“中原”位置去理解的,或者是从旌旗屹立的指挥“中心”去理解的。但是,“中”在汉语里是“上下通和”的意思,这就是说,“中国”在上古时期是相对于当时还处于在“不火食”的尚未开化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而说的,并不定指某地域与某民族。而“中国之民,曰五方之民,咸有安居利味,咸有利器知道之俗,今之有量地度,居有城廓,地以度邑,邑以度民,以观安危……有君长正之者乎,公曰善哉”(《大戴礼记》卷九)。按照现代语言解释,当时的“中国”就是指已经进入了“安居、熟食、农耕、有城市、有生产生活管理制度与各部落所共同的祭祀崇拜礼仪,有解决人民矛盾纠纷与困难的机构,有公平公正机制”的国度。这就是说,在中国历史上,哪个地方最早进入稳定有序的农业、渔猎、放牧生产生活先进文明文化形态,并有了多种功能的城廓和乡村组织机构,且对外产生了同化的影响作用,那个地方及其那里的人民就是“中国”与“中国人”,其与地域的中心位置并无直接关系。其实,这样的虽然地处偏远,却因为自己的经济、文化与技术的发达而在客观上成为世界“中心之国”的情况,在现在已经是个常识了,近两百年地处地球北端的西方世界的崛起,就是个证明。而根据现在农史考古发现证明,世界上的农业都不是最早发生在平原地区,而是最早发生在山谷地区,然后再逐步向平原地区发展的。中国也不例外,由于中国是东平原西山峦,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最早都出现在中国西部山谷地带,旱地农作物最早是产生在四川与西藏接壤的“康藏”地区及其甘肃大地湾一带,水稻则产生在云南与四川接壤的横断山脉一带。而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发达形式的水利农业,则最早形成于后来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地区。
《尚书·禹贡》记载,四川在夏代为“梁州”,《诗经·大雅·韩弈》则说:“奕弈梁山,唯禹甸之。”。在四川本土语义中,“甸”是农村村社的意思,因为四川本土语言中没有翘舌音和后鼻音,所以,说四川在夏代为“梁州”,大禹开辟的农耕之地为“梁山”,那多半都是北方人的误读,“梁州、梁山”在四川语音中应该发音成“连州”或“联州”;“连山”或“联山”。“连、联”当然就是联合、连结的意思,既指西部所特有的连绵起伏的大山脉,也指联合的文明形态。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古城廓遗迹中就发现了众多不同生理面貌特征与不同服饰及不同礼仪姿态的青铜人像,共同在朝拜有十只鸟头的神树,这说明四川地区在中国历史上最早进入不同民族部落和平相处的联合政体的文明文化形态。《史记·周本纪》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四川地区有庸、蜀、羌、茂、徽、泸、彭、濮等不同的部落联合体,他们又各自称自己为尔戈、比尔干、立尔矛、矛其誓。而现在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人就称自己是“罗罗”,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的羌族人则称自己是“尔矛、冉駹(庸茂)”,阿坝地区中至今还留有介于藏族与羌族之间的一种独特民族“白马藏”(濮矛赞)。藏人中的主要民族是有悠久农耕传统的康巴人,而康巴人都知道自己的根本就在雅砻江上游地区,即现在西藏的昌都与四川西部地区,就是以前称之为“康藏”和“西康”的山区。现在四川的羌、藏、普米、纳西、彝等少数民族所生活的岷江、雅砻江、大渡河、湔江流域的中上游地区,恰好就是后来历史记载的大禹当年生长与活动的地方。这就是说,农业最早发生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山谷之中,后来,农业在四川盆地地区与中国东部地区的平原得到高度发展,这些地方的人后来就逐步变成为了以农业为主的“汉族”,而继续留在山区与高原地区半农半牧的人们则成为了现在中国西南与西北的“少数民族”。
四川广汉三星堆的出土的高三米的大“神树”上有十只“鸟头”,在《尚书·尧典》中,这些鸟头称为“星鸟”,也就是后来的人们说的“朱雀”,既代表星宿,也代表着太阳的意思。同时,这些鸟头还代表当时四川地区不同民族部落和方国的人们所共同崇拜的“凫”,“凫”即可以是鱼鹰,也可以是大雁、鸭。由于“禹”的古音的“鹜”(wu)是“鸭”的意思,也与“五”这个“中”之数同音义,而三星堆中出土的金权杖中就有“凫”与“鱼”的图案,且川人历来有崇“五”习俗,这样,“骛、凫”同为“鸭”,鸭与雅同音,雅与夏同义,五为“中”义,所以,最早的华夏之国很可能就在四川。三星堆古城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最大的上古城廓,其内部的祭祀、商业、筮卜、铁器玉器制造等功能齐全,而且,该城廓就建立在古称“洛水”又称“鸭子河”的旁边,现在,这里依然还是野鸭与家鸭成群的地方。古代人们说的大雅小雅,其实就是大夏小夏的意思,其义都来自于“鹜”,这与四川上古时代的蜀人崇尚“凫”(即鱼鹰、鸭等水候鸟),及其藏族人崇拜鱼(藏族人认为鱼为水神,所以他们的旧习惯是不吃鱼的)也是不谋而合。
当然,现在四川广汉三星堆被定为是殷商时代的文物,但是,其文化文明特征却应该是夏文明文化的继承,这从大量的民族民俗和考古材料中可以得到许多证明。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晋代常璩所著的中国西南地方志的《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载了夏代天下分九州时候,梁州包含了夏之前就存在的华阳、黑水和江汉三地区,这三个地区,就是现在的四川、陕西、甘肃一带。“华阳”是指梁州之中心地区,而巴蜀又是华阳之“中国”,梁州与巴蜀都是禹治水之功所成。而到底什么是“华阳”?这个问题则如同一个历史悬案给搁置了几千年。而按照笔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解释,川人因为无翘舌音与后鼻音,所以,阳(yang)其实应该念成为“雅(ya)”或者“雁(yan)”,所以,上古的“华阳国”可以念成为“华雅国”或者“华雁国”,前面说了“雅”与“夏”同义,所以,上古时代中国西南地区的“华阳国”很可能就是最早的“华夏国”。只不过由于后来大禹扩展了中国的疆土,人们又编造出了“人皇居中州而制辅八方”的“中州”说法,这样,“中国”就转移到现在中国的中原一带去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夏人尚黑尚玄不理解,其实,人们只要到大禹当时生活的地区中,也就是牛羊成群的四川高原的草原地区与水利农耕发达的成都平原地区,去看看那里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颜色,自己就会恍然大悟的。因为,这两个地方的土壤,就是地理土壤学中说的中国最大的“黑土区”,其由远古时代的热带腐植物质所形成,后来随着地质变动,一部分成为高原草原,一部分成为了盆地平原,这样的黑土十分肥沃,非常利于动植物生长与生存。大禹的“六府三事九功”的中心,就是“土”,即我们现在说的“以土地为本”。这就是说,因为夏禹时代的中国已经进入了农耕与稳定放牧时代,所以,对水土的重视与崇尚也就相应出现了,夏人尚黑,其实就是指进入农耕时代的夏人尚肥沃的黑土的意思。现在,四川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彝族人依然有尚黑且以黑为贵的传统习俗。夏人尚“玄”,常常有典籍把“玄”注解为“黑红”为“玄”,红与“日”同义,所以,黑红之“玄”就是指的红日黑地的“天地”。同时,“玄”与“元”同义,“元”为周期性旋动的意思,所以,其还指农耕民族对太阳周期性所表达出来的律历法则的崇尚,也是表达放牧民族定时间空间的周期性的放牧和平生活生产方式。当然,也与这里的人民崇尚旋转形状的“螺”有关系,现在,四川西部地区中的羌族与藏族农牧民还有在自己生产生活的区域中塑立“尼磨堆”的习惯,“尼磨堆”是一种用石头所累积起来的旋转型的圆锥体,型似海螺状,这里的人民都知道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在远古是海洋,螺是他们的崇拜物。同时,“尼磨堆”也是自己部落所生活的空间的记号,是与其他放牧农耕群体和平共处与互不侵犯的象征。
转贴于
为什么要将夏人称之为“华夏人”呢?因为“华”与“花”相通,笔者在四川西部高原藏族人民生活的草原地区中发现,这里一年只有4月到9月是放牧与农耕的黄金期,其余时间都是白雪恺恺,所以,这里的人民特别向往与珍惜农历中说的夏天。而草原人民判定夏天来临的象征,就是“尼磨花”,汉语是“太阳花”的意思。“太阳花”的确很有意思,它的花心在一天的白天中一直向着太阳自旋转,一天中自转180度,夜晚,“太阳花”再次自旋转180度将花心向着太阳即将升起的东方。这种“尼磨花”在夏天遍开草原,是这里的人民美好生活的象征,也是人们判断季节的标志。同时,大禹出生地的四川北川县禹里沟,有一处专门用以人们判断夏天来临的标志地域,这就是“杜鹃花林”,每年5月,这里遍山都是各种颜色的杜鹃花,极为壮观。而四川西部的高原山区,就是《竹书纪年》、《史记》与扬雄的《蜀王本纪》中说的“禹出西羌”的西羌之地。这就是说,所谓的“华夏”,就是表示充满生机的“夏花”的意思。所谓的“华夏人”,就是生活在“夏花”之地的人,这刚好与“禹出西羌”不谋而合。
历史典籍还常常记载大禹有行“禹步”的习惯,什么是“禹步”?人们大多将其解释为大禹因治水有腿疾而行走的跛步,或者说是一种左右摇摆的“鸭步”,后来的中国养生学还因此创造出了“禹步功法(又称巫步功法)”。其实,在四川西部所特有的崇山峻岭区域中,人们就会发现,这里的人们都有行“禹步”的习俗,原来,所谓的“禹步”,就是山区人们走山路的时候所用的一种省力的左右摇摆的行走方法,其状似鸭步。特别是藏族老人,即使到了平原,也改不了这样的“禹步”习惯。而且,现在生活在这个地区中的羌族人,至今都还有尚花的传统,他们习惯把八瓣花绣在自己衣服、头巾和鞋子上。最有意思的是,羌民族中的挂毯,实际上都是用花与动物生肖绘制成类似于“河图、洛书”那样的图案,根据羌族老人讲,在过去,这是非常尊贵的象征物,只有“比摩”(部落中观天地象与预测吉凶的巫师,又称为“端公”)才能够使用,其意深刻,一些羌族人把这种挂图叫做“氏图”。
同时,“夏”是“胡雅切”,古音应发音成“哈”。而将“下”发音成为“哈”,现在仅见于四川、甘肃与陕西地区,所以,四川大学徐中舒先生也从语言学角度认为夏民族最早是活动在崇山(四川西部高原山区)与陕西伊洛流域一带,后来才由河南向山西一带发展的(见徐中舒《先秦史讲义》)。笔者在人迹稀少的四川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与四川绵阳地区的北川县的大山区中发现,这里一直就存在着一种与现在的羌族、藏族和汉族有区别的“土人”,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及其语言有自己的特色,他们自称自己是大禹的后代,这些人究竟是什么人呢?后来,笔者才知道这样的现象也被民国时期的一些有识之士注意到了,有人认为这些“土人”是这里最早的原始民族,比现在的羌族藏族都还要古老,他们害怕这些“土人”的情况灭绝掉,特别将这些“土人”的一些特殊语言记录了下来。这里,笔者抄录几段所谓的“土人”的语言与汉语所对照,以飨读者,表中的土语发音用汉语字代替:
注:此表参照了1934年的《汶川县县志》
三
在《说文》中,许慎把“禹”解释为“虫”,为何“禹”为“虫”,长期以来,对巴蜀文明文化不了解的人对此十分困惑。其实,许慎也同时把“蜀”解释为“葵中蚕,从虫。”,把“巴”解释为“虫,象蛇。”。四川地区,气候潮润,十分适合于蛇与蚕等虫类动物生存,现在四川阿坝羌族藏族自治州的金川县地区,历史上就是著名的养蚕之地,盛产桑树与蚕,现今藏族的“献哈达”,就是代表的这里的人民最早是生产蚕丝与“帛”的民族的意思。为什么藏族人会把丝帛叫做“哈达”,且认为向人献“哈达”是很高的礼仪,笔者在藏族老人那里得到一种说法,他们认为,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原始部落一直是母系社会,母系社会的中心,是部落中最长的女性,在进入农耕时代以后,女性的主要工作就是织布与接待客人。所以,他们叫祖母为“哈达”,后来,哈达就成为了珍贵的象征。而笔者在四川云南交界处的泸沽湖地区的彝人与摩梭人中了解到,他们那里至今尚存在的母系社会中同样也有这样的习俗,只不过他们把部落中的最长女性叫做“老子”或者“老者”,他们向客人敬献的是酒,表示友谊天长地久的意思。现在四川出土的汉代的“神树”(俗称摇钱树)中往往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有以“西王母”为至尊的塑像,二是有人们载歌载舞而农桑的塑像,这与现在少数民族习俗完全相同。
至于“禹、巴、蜀”为何为蛇虫,前面说了,农业最早都产生在中国西部山谷之地,农耕族最要紧的知识就是季节判断。四川的西昌地区的农业区域,是日月常挂的高地热带地区,可以根据观察日月天象去定时间季节。而在一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的日照期的四川盆地地区及其川西连绵起伏的山区中,农民们判断农时季节的主要手段,就已经不可能在观察日月天象了,而只能根据蛇虫等动物的冬眠与苏醒及其蜕变的时期来判定农业耕作的时间和季节,所以,蛇虫崇拜就因此而来。这样的蛇虫敬仰习俗现在都还存在于西部偏远地区,笔者当年下乡的川西南农村,老乡们决不打与食蛇虫,还有在春天用糍粑敬喂这些蛇虫及候鸟的习俗,老乡们认为,这些动物是人们判断时间季节的标志,理应保护。春夏的到来,对于农民来说,就代表着一年生机与生计的开始,农历节气中的“惊蛰”,就是由此而来。这就是说,大禹之所以被东汉士大夫的许慎注解为“虫”,则又没有去多解释,实在是因为他不熟悉大禹时代中国进入农耕时代以后,因不同地区的条件,所出现的农时季节判断的标志情况所致。
出成都市西门往西行,经过都江堰市,便进入了汶川县山区,在湍急的岷江河的北岸,有一座小巧的市镇,这里就是相传大禹治水的“绵凫(fu)镇”,又称“绵虒(zhi)镇”,不远处,有一山洞名“飞沙关”,在往前行,就是“刳儿坪”,所谓的“刳儿坪”,就是相传圣母剖背大禹母亲接生大禹的地方,刳儿坪山上有形状似人的白石,据汶川县文物管理所的汪友伦老先生解释,那就是“石纽”,表示天地生大禹的意思。如果把大禹说成为是山崩裂而出的圣人,或者说成为是圣母剖其母背而生,都不过是神话,但是,从巴蜀文明文化中的“大石崇拜”上去解释,却是说得通的。四川历史上一直有“大石崇拜”,号称“石笋”,其俗可能来自于石器时代人民对石器工具的崇敬。1960年,中国古人类研究所与四川省博物馆在四川大渡河流域的汉源县(古称凫里、伏里)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汉源文化”,也就是大型的石器加工作坊,并从这里出土的动植物化石及其文物中可推断出上古时代四川西部山区的气候湿润温暖,十分适合农耕与其他养种植业。所以,说大禹可能是石器时代的人,是有道理的。
在汶川县岷江河的“飞沙关”的对面,是“西川第一羌寨”,寨子中的许多见闻不多谈,到是羌族人的“天公、地婆、栖伏”的三石崇拜物把笔者看呆了。西川的羌寨和藏寨,大多是用石头砌的楼房,汉人称之为“石室”,他们自己则称之为“邛笼”和“碉堡”,这是笔者早就知道的,无非是说他们是从邛地(现在云南与四川的横断山脉一带)所来,碉堡其实就是指“颠高”之房。但是,在寨子中央塑立三块呈现三角形的大石头,号称“天公、地婆、栖伏”却是笔者以前所不知道的。根据寨子中的老人介绍,这是非常神圣之物,任何人不得对其有不尊,否则就要被严厉惩罚。汉族也有“天地人皇”的崇拜,但是,没有用 三块对等的石头代表的,这说明羌族既古老,又有平等观,崇拜物还是石器时代的产物。特别有意思的是羌族老人们将“栖伏”称之为“媳妇”,根据他们介绍,羌人一直就尊敬妇女,老妇人是部落中最受尊敬的人。当然,按照古代语句的倒置现象,他们说的“栖伏、媳妇”应该是人皇“伏栖”的意思,当笔者“纠正”他们的时候,才发现其实他们都知道这些,他们一边说着“雅唯”(“是”的意思),一边说这样的叫法不必改了,也无伤大雅嘛!到说得笔者不好意思起来。
羌寨里老人们至今还在使用的“说卦”,简直就是最原始的“易经”,这里都不多谈了。
北川县的古县城叫“郅(zhi)城”,因为“氏”(双音字,有zhi、shi 两个发音)与“郅”同音,所以,中国古代往往将“羌”与“氏”联系起来说,是有道理的。郅城紧邻湔(jian)江 与白草河二水合一处,所以,“郅城”是水城的意思,其现在是“禹里羌族自治乡”的所在地。郅城下游是“旋口镇”,也就是湔江急弯之处,上游则是岷江中游的茂县,湔江流入涪江。距禹里乡西北10多公里,是白草河、青片河与青氏沟的三江汇合之处,沿青氏沟往上在走5公里左右,就到了“禹里沟”,禹里沟临近大熊猫最多的“蜂桶寨”羌乡。禹里沟现在是禹里羌族自治乡的一个特别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这里的小镇只有一所小学和10来户人家,但是,羌族村民们却大多独户散居在大山深谷处耕种。禹里沟现在有禹王庙与“岣嵝碑”(一种用独特的文字符号记载的大禹功劳的碑文)。这里的山川十分雄伟,有“誓水柱、刳儿坪、洗儿池、禹穴、禹床、血石流光、采药山、杜鹃林”等多个关于大禹传说的名胜之地,这些都自不言说,笔者关心的是这里的自然地理与人文条件为什么会产生出以疏导洪水而著称的大禹。
笔者发现,禹里沟(青氏沟,或称青水沟)实际上是由大山深处的溪流汇集起来出山的一条河沟,由于两山之间只有100米宽左右,这里的人民就世世代代在沟河两旁狭长的地带边耕种。一旦遇上大雨之时,河沟必然要涨水,在加上整个蜀山都非常的年轻,常常会发生山崩,所以,随时都有大块石头滚下山堵在河沟里,这样,就必然造成河流堵塞而淹掉河沟两岸的农田。笔者发现,禹里沟现在也堵有不少山上滚下来的巨石。1995年夏天,禹里沟发生了山崩,巨石堵塞河沟,把这里的田地房屋全淹了,但是,也在洪水之后,给这里活生生的冲出了一块宽几十米且一米多厚的肥沃滩地。正因为这样的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史书上记载“禹生石纽”很可能是文人的笔误,应该被称之为“禹生氏里”。因为四川本土音中没有翘舌音,“氏”(zhi)应该与“孜”(zi)同音,而“孜”是水的意思,“里”是地方的意思,所以,说“大禹出生在河流很多的地方”,才与多方面情况符合得起来。而“禹生石纽”中的“石纽”也很可能是“绵水”的笔误,因为,“纽”是代表“弯弯纽纽”的意思,同时,川人将运动说成“纽”,现在,藏族人就把流动的河流称之为“曲、渠、柒”,这主要是指山区中的河流特有的弯纽曲折的形态。四川人还有把经久不息的现象叫“绵”的习惯,而四川西部是树林集中区域,一棵树就是个小水库,所以,这里的河流是长年水流不断,现在,四川绵竹县境内就有叫“绵水”的河流。所以,“禹生石纽”,也可以解释为是禹生“曲水”与“绵水”的意思,这样,才说得通。笔者之所以在这里大量使用了语言学来说明历史问题,是因为四川语是中国非常古老的语言,其中有许多古音义。而现在我们使用的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则没有古入声等,是在宋代以后才产生出来的。中国上古历史中的许多问题之所以后来混沌,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元明清以后流行的“北方官话”所造成的。
笔者在沿湟河、黄河、夏河、洛河、渭河考察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即,这样的由纯粹黄土质所构成河床的河流,多半没有疏导的可能性,也没有疏导的必要性,因为,黄土高原上的河流只有泥沙淤积现象,而没有象四川禹里沟那样的巨石堵塞河道的现象,泥沙淤积河床,除非河道彻底断流了才能够实施疏导。黄土高原土地广袤,如果黄河在雨季涨水了,人民另外转移耕作居住地方就是,而禹里沟地区的农民就因为崇山峻岭而决无它处可去,所以,他们必须与洪水争夺一尺一寸的土地。而且,滔滔黄河,怎么个疏导法呢?不要说古代,就是现在,对于大江河的中下游也只有堵与放弃耕地的办法,所以,三门峡的“神、鬼、人”三门,不可能是人为的结果,当然也就不会是大禹所劈。大禹当年对河流的疏导,只可能是在季节性质的河流中实行。即,在雨季来临之前,就地取材,用火烧堵塞在河沟中的石头,然后在用水浇烫石,将其炸裂,然后在将小块石头搬运出河沟。或者,在枯水期间对浅水的河道进行梳理。笔者在四川什邡县洛水镇的章山的李冰墓地处,就发现这里流传与记载了当年李冰沿袭大禹治水方法,用火烧石头炸裂堵塞在河沟中的石头的故事。这就是说,现在我们说的大禹疏导治水法则,主要就是在季节性质的河流中用以上说的方法实现的。
笔者在走访羌寨羌民的多年中发现,川西蜀山之所以能够成为山青水秀之地,之所以能够流水长清,就是因为这里的人民长期对山林的爱护所致。羌族藏族人民有在日常生活中敬仰山、水、树、农作物、动物等多种习俗,他们且实行火葬、天葬、水葬,不与山林农田争夺土地,所以,这就保证了山林长期茂密和动植物生机盎然,水流当然也就清澈了,这样,河道也就几千年不会发生淤塞现象。笔者在湔江、岷江各支流的的大山区中发现,这里的老百姓守着茂密的山林却不去砍柴,而是习惯在河边“捡河柴”回家当薪柴,“捡河柴”是这里人民的一项传统习俗,所谓的“河柴”,就是那些被山水冲下来的杂树枝。但是,在岷江中上游的一些“开化”地区,依靠砍树与开挖江河两岸的矿石而至富者到是有不少,所以,近年来这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山坡沙化现象,令人触目惊心。说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长江上游地区已经出现了生态危机,是一点都不夸张的。长江上游如果生态恶化,长江水位就要被淤泥抬高,长江也就要成为第二条黄河了。大禹当年的治水肯定不止是治理河道本身,还有山林保护措施在其中,这从他的故里的羌族藏族老百姓的良好生态保护习俗上就 可以看出来。
姜维城是一段位于威州镇镇区一座不高的小山上的破败城墙,说起它的历史,直可追溯到三国时期。相传当时蜀国大将姜维镇守此间,修筑了这么一段在当时算的上庞大工程的城墙来抵御西羌的进犯,姜维城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说来可笑,我出生的姜维城脚下,又在它脚下完成了小学的学业,但却一直没有一次机会来到它的近出瞻仰它苍老的仪容。到是经常从长辈口中听说姜维城的传说故事。我出生在一个羌族世家,而当年用来抵御羌人的城墙现在竟成了羌人们时时谈论和回忆的话题,其中的背景和道理看来只有我自己上一趟姜维城才能稍稍地同他们分担一些。于是我决定,乘着寒假有空,上姜维城走走。
说来也巧,好友杨正恰巧有空,同意陪我一起上姜维城!行李很简单,我和杨正一人一瓶可乐!这样很好,行李少了,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探访这残残破破的城墙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也有更多的空间来期待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初春的太阳已经升的老高老高,但姜维山上的草却没有一点绽放出绿色的意思,依旧我行我素,把那枯黄的外套紧紧裹在身上。或许正因为此,整个姜维山都泛起和那段古城墙一样的颜色,使这样一个相对的庞然大物在这矮矮的小山上处的竟然是如此和谐,可谓到了相得益彰的地步。杨正和我谈着往事,笑嘻嘻地走到了城墙的脚下!不知道为什么,笑容停止了,也许面对这样一个沧桑老人,任何表情和情感都不应该在自己身上过多的流露,剩下的只应该是缄默的沉思,慢慢地将残存在记忆里的画面补充起来,完善起来,然后再想好一句发自内心的话语,向姜维城墙尽情地吐露出来!这样做不为什么,就单单为它能在风雨中伫立几千年而不倒的这一股孤傲又坚强的精神,也无悔如此!或许姜维城墙已经历太多的风霜,太多的誓言,太多的倾诉,它麻木了也累了,那么就让我们悄悄的与它告别,让它回到它那传奇而唯美的世界吧!
临走时,我才静静地在心中默念:我会记住你还有你的魂灵!
杨正脱去了衣服,看着他那惬意的样子,我忍不住也扯下外套,跟这山顶的风混合在一起,体验初春的风的凉爽。人又充满了精神,好似所有的疲劳都随着风儿欢腾地飘上了天外的云朵,那好吧,就让我们继续前进!
杨正带着我穿过条条黄泥小道,我抬眼望去,只见一座泛着古典气息的建筑隐约在了眼前,怀揣着希望快步走上前去。禹王祠闪现在了身旁。好大一座庙宇!这是我对它的初印象,但随后我发现,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单从字面上理解,这是一座纪念大禹王的祭祀地点。不错,里面供奉的正是大禹王,至于为什么纪念他,那不用说,当然是为了治水这件事了。从各个宗教的典籍中,都表明,几千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极大的水灾,其危害程度,几乎使整个人类灭亡,但当外国人还在渴望天主的诺亚方舟拯救时,咱们中国出现了大禹,他接替父亲,带领人们疏导江河,成功时,自己也成了中国第一个王朝的王。他的这种决心,能力,不能不被后世所敬仰!
传说,大禹出生在汶川,所以在这里出现他的一座庙宇不足为奇。祠堂门口有两座洁白的石狮子,楼梯间还有两条盘旋在天际的飞龙,仅仅这一点就使人从内心泛起一种庄严的神情,把大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提升到了极高的高度。在殿外仰望大禹像,好一位威风凛凛的治水英雄,不免觉得他离我们的高度实在太远了,叫人不敢轻易地踏入殿门,那就在殿外默默祭拜吧!
风逐渐刮大了,我俩拖着疲惫的身体还在与盘山公路打着交道,但我此时的心情是平静不下来的,我对自己说我不会忘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