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原理笔记

管理学原理笔记

时间:2023-05-29 18:23: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原理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原理笔记

第1篇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

一、《管理学原理》课程现行教学模式分析

当前《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充满了“灌输”,教学过程就是讲解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讲解主体的教师将教材内容、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从现实中获取的经验灌输给耐心倾听的客体――学生。于是,教学就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员,教师是储户。教师不是去与学生交流,而是让学生耐心地接受、记忆和重复材料,结果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和改革精神。具体来说,当前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关系表现为二元对立

教师站在讲台上讲授教学内容,学生则认真记笔记。这种站在讲台上的教师与洗耳恭听的学生是二元对立的,没有对话与交流。

(二)教学内容完全照搬教材,教材是“圣经”

目前高等学校《管理学原理》教材的编写主要参照国外相关教材,教师在使用教材时把教材当“圣经”,教学内容不能脱离它的原文原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经营国际化等外在环境和对管理内涵的认识的变化,管理过程除上述构成部分外,还应包括创新、激励等管理行为。当前这种把教材当“圣经”式的《管理学原理》课堂教学既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教师教育个性的发挥。

(三)教学方法单一、以传授为主

即使偶尔使用其他方法,也只是有其形而无其神。比如,当前教师在课堂上也经常使用讨论法,但讨论的主题和进程都是由教师控制的。又如,在各大高校中,《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案例教学法。相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管理素质,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适用的教学方法。但案例教学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案例教学往往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播放的课件往往使学生对案例的信息了解不充分。

为了解决上述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实现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有必要做好或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课程内容与时代相结合

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应注重管理团队素质与能力的研究,管理理论的方法论和分析工具在不断更新,管理技术、方法、手段亦在不断的创新,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现应包涵最新的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管理理论。

2、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在教学上,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领域的学术前沿与实践前沿;在实习环节上,尽可能多安排时间并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在课外,让学生做一些面向实践的大作业。若有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培养其通过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的改进

现在,研究生全都采用多媒体、投影等手段,报告毕业论文。组织学生自行讲解、互相讨论、角色扮演、教学小结的“讨论式教学法”,如讲企业组织结构设计时,组织学生对“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进行辩论,并由学生自己进行评讲和小结,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多媒体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公众交流平台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虽然跟学生能达到一定的互动,但课堂时间有限,并不是所有同学都能表达他们的观点,如何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交流是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之一,而QQ群、BBS、博客等一些交流平台正好弥补了这点。下面本文以博客为例,简单谈谈博客在《管理学原理》中的运用。

博客具有公开性、互动性、公共性、即时性、私密性、个性化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发展到今天,博客已成为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渠道。总结经验和做法,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引入博客这个辅助工具,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有利于师生课外之间的交流;第二,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平台,博客给了众多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第三,可以缓解教学资源的不足。案例介绍既不占用课堂时间,也给了学生课前讨论的机会,大大提高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要使博客真正发挥作用,必须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博客仅仅是一个辅助平台,不能作为教学的重点;第二,博客是个开放的平台,自由讨论是它的最大特点,发言没有对错之分;第三,博客应该保持其先进性,其资料、热点、评论等都应该是最最前沿的。

显然,博客要真正发挥好作用,博客的质量是关键,因此博客的建设与维护尤显重要,凭一人之力是做不到的,需要团队的力量,需要师生的共同经营。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要发挥管理学教学团队的作用,让教学团队的每一位老师都参与的教学博客的建设中去。尽管目前博客在管理学原理案例教学的应用中还停留在教学展示、作业收发、教学辅导、案例讨论等初级阶段,但它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我们期待博客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共享、协作学习的文化意义能够对管理学原理的教育学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

(二)CAI系统在《管理学原理》中的运用

CAI系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效果,《管理学原理》系统教学软件就是CAI系统的其中之一。CAI系统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可通过计算机向学生输送声、光、色、形等信息,使抽象的知识变成可视可感的形象,教学内容立即显得简明具体;第二,可以通过示例演示对管理学规律、原理加以验证,以事实说话不仅加强了《管理学原理》科学的实证性,而且使教师讲解更具说服力;第三,CAI实行人机对话,计算机向学生发出刺激信息,学生作出反馈响应,计算机及时进行判断,并输出强化信号,实行了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第四,CAI人机一对一的方式使个别化教学得以实现,充分考虑到各个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虽然CAI的运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教和学的任务,但是,它在任何时候都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任何技术都不能代替教育领域内人的活动。因此,在CAI的运用中,我们一方面要摒弃旧的思想、观点,另一方面又要正确认识其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其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CAI系统中存在着两个角色,教师和学生,因此,CAI系统结构主要由教师端子系统和学生端子系统构成。这两个系统的主要任务如图1所示:

三、网络教学平台在《管理学原理》中的运用

网络教学平台即基于互联网络的教学支持平台,通常由四个子系统组成:第一,网络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课程管理,权限认证等教务管理功能;第二,网络教学子系统,提供一系列的网络教学支持工具,如多媒体授课、网上答疑、网上考试、网上作业、交流工具等等;第三,网络课件开发工具,实施模板式课程开发,实现教学资源的管理和重用,简化部署网络课程的难度,降低开发网络课程的技术要求;第四,教学资源管理:以学科为单位,集中管理各种形态的课程资源,包括媒体素材(文本、视频、音频、图形、动画等)、测验试题、典型案例、优秀论文、文献资料等。

可以说,网络教学平台极大地扩展了教师教学的空间,很好地满足了除课堂教学之外的课外教学,即我们所说的远程教学。远程教学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向那些在空间和地理上与教师相分离的众多学习者进行的教学活动。随着通信业的迅速发展,这种教学模式越来越活跃。远程教学的特点及实现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有如下特点:教师和学生不是面对面地进行教学,他们不在同一个地理位置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共享学校中的教师资源和知识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学习进度。

远程网络教学体系建设一般包括三个子系统:

(一)网络课件库

网络课件库中的软件,要求能够自成体系,又能独立使用。自成体系是指某试点学科中的网络课件要涵盖所有内容领域,不能有遗漏;所谓能够独立使用,是指网络课件的设计,要以知识点为单位,对每一个知识点,要设计适合本教学单元需要的网络课件,它可以独立用于教学。

(二)网络课程建设

网络课程建设要基于远程教学的特点,能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与自觉性。网络课程都必须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还应具备安全、稳定、可靠、下载快等特点。网络课程应有完整的文字(电子稿)与制作脚本。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图片、配音或动画来强化学习效果。

(三)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系统

远程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系统不仅是先进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要符合现代化教育的一般规律,使得远程教学成为一个真正高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所有教学及教学管理软件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教学/学习、课件开发(主要指内容整合)、网上辅导及讨论、自我测验(交互式)的系统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要能够运行多门课程,所有系统的设计要求简单、灵活、使用方便。基本教学环境包括与网络课程学习直接有关的异步或同步网络授课、练习题在线练习或下载、答疑系统、课程学习讨论系统和作业提交与教师管理系统等。

四、结论

《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传统授课方法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这对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管理学的方法原理是比较有效的,但对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在高校中多媒体教学在《管理学原理》课程上使用已经非常普遍,虽然网络教学平台现在还不够普及,但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学平台是当前各种教学模式的有利补充,并可能成为未来的主要教学方式。在计算机领域、通信领域和教育界的共同努力下,网络远程教学必将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对网络教学及互联网协同教学的研究,也将会给其他领域的互联网应用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陈超,顾南,谭涛.CAI在《管理学原理》教学中的运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0(2).

2、陈俊林.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建构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2(7).

3、郭建华等.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教学[J].科学教育论坛,2005(4).

4、架玉芹.网络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和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5、李捷.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

6、刘广斌.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方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9(2).

7、刘琴,周柏林.在《管理学原理》案例教学中引入“博客”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管理观察,2009(5).

8、汪瑾.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5(1).

9、王华强,高映红.新形势下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教论坛,2007(6).

10、吴浩.基于ASP的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第2篇

从2008年我开始参加人力资源管理专科函授学习,学了《劳动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劳动法学》《经济法概论》《公共关系》等几门科目,至今已一年有余了,颇有体会。这个专业培养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技术和工具,熟悉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具有

实际操作能力,能在各级各类组织中承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只可惜,我现在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希望在以后的将来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的知识运用到恰当的位置上,现在到函授学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珠海教学点学习,只是把这次学习当作是一次锻炼自己,一次提高自己的机会。机会是宝贵的,时间显得犹为紧迫。在这一年以来里,我利用业余的时间,按时参加学习,认真听课,认真参加考试,成绩也比较优秀。

函授学习,没有脱产在校学习那样充足的时间,没有老师朝夕相处的系统讲授和辅导,也没有诸多同学之间随时随地的相互切磋学习。面对本来就抽象、枯燥的厚厚的课本就会显得更加无奈,甚至还会失去学习的信心。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在一年多的函授学习过程中,我会利用老师上课讲授时,认真做好笔记,圈划重点,不懂及时向老师提问。课后认真看书,考试前认真复习。只要做到了这些,就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高学习成绩。

在函授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望而却步,一次挫折就败阵收兵,听到一点非议就困惑不解,那学习的叶舟就会搁浅。因此,参加函授学习的决心一旦定下来,就要矢志不移,排除一切干扰,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每学期开学后,都要根据课程计划和安排,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制定比较详细的、科学的自学计划,并将每周的自学进度与计划相比较,做到按时完成各项自学内容。每学期结束后,认真回顾、总结所取得成绩的经验及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克服学习中的缺点,使函授学习再上台阶。坚持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相互探讨学习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的路长漫漫,学习需要有恒心。有了恒心,就有了自我激励与调控的能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也为学习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从而自觉自愿地进行学习。

从这一年以来学习,我深深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深深地感受到,学习带给我的是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我相信,山没有人高,路没有脚长;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这也是我参加函授学习的又一大收获。

还有一年多就毕业,辛苦也要坚持下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自我提升,自我增值,成为公司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报答公司一直对我们基层员工的关爱。

第3篇

一、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突出能力取向

人才培养定位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它是探究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培养模式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培养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取、对学生业余学习和社会实践进行指导的基本依据与前提。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应该以培养人才并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根本,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从而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将其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国内各大高校基本上都把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定位为从事管理工作的人才,而没有从职业分类的角度来加以定位,大多数课程与社会要求存在差距,与社会实际相脱节,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方面定位不够明确,相关课程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师生交往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为核心,缺乏互动与交流合作,对于所学知识对社会发展和生活有什么实际用处,课程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能力培养的效果不够好,给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困难。因此,行政管理人才培养定位应该遵守一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不仅应该符合专业发展的特点,更应该重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定位是: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部门,具备现代管理理念、服务意识以及技能,能够从事行政助理、办公室事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行政管理学是在跨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交叉学科,同时又具备极强的实践性,所以其人才培养的特色是实现人才专业技能的交叉复合,淡化政治学取向,强化“公共管理+企业管理”取向,培养多元化的行政管理人才。

二、从知识灌输向智能传授转变,突出模块化培养

教育传授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使知识转化为智力和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职业适应能力,提供就业竞争力。但从目前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看:政治学类课程和管理学类基本原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分别占有几乎不相上下的比重,所占的比例为60%~70%,明显偏大,反映了目前中国行政管理学在学科基本范畴上的模糊不清。而行政能力和技术方法方面的课程,如行政公文写作、办公自动化、政策分析、公共关系实务等,不足20%,明显偏小。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考核大多以学分、学习成绩为标尺,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书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判断,学生对书本知识掌握的越全面、越牢靠、越准确,在考试中也就越容易得到高分,这种培养过程压抑了学生对知识的个体化,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无益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智力的开发与技能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的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日益完善,政府行政活动的日益高效,我国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应适应不断变化的各种情况,创新课程设置模式,兼顾专业培养的“专”以及社会需要的“宽”,使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能够具有更宽的适应性,拓宽专业背景。可以采用专业模式化培养,即在专业基础模块基础上,开发若干二级专业小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就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行政管理学、政治学、管理学原理、行政法学、社会学概论、西方经济学、领导学、管理心理学、公共政策分析、国家公务员制度、公文写作、公共经济学、社会调查与统计等。在专业基础模块之外,根据各个学校人才培养取向不同,设置不同专业小模块,比如工商行政管理模块、社区管理模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公共关系模块以及城市管理模块等。突破简单的大一统课程模式,体现出灵活性和特色性,体现“公共管理+企业管理”的复合式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模块化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公共部门行政管理和企业行政管理的技能,体现学生“一专多能”的素质特点,适应在政府机关、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文秘、管理以及咨询工作的多重需要。

三、改革课程教学方法,突出考核的能力导向

教学方法是实现专业改革目标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综合性、应用型人才,这要求知识传授必须与实践结合。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善于思考、勇于质疑,崇尚理性、尊重知识,同时自学能力较强,对学生的教育如果依然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是无法提高教学水平,更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但是大部分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中以教师讲授为主,按照教学大纲“上课—考试”,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方面的锻炼和培养,教学更多地注重规范理论的教学而忽视实证分析与探讨,进一步削弱了学生主体分析和解决行政现象与行政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培养过程成为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课堂气氛不活跃,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思考,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的记忆,缺乏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以行政管理领域的教学案例为依托,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分析、调查和总结,根据课程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选取不同案例,服务于教学,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换位教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进行换位思考,进行角色换位,不仅可以让老师体会学生的需要与诉求,提升教学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扮演行政管理的角色,以全新的角色来审视行政管理活动,理解和掌握其规律,以保障教师与学生都能全身心地融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获得应用技能。真正的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而是教师通过正确恰当的方法引导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变要我学位我要学,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向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从重“教法”向重“学法”转变,实现教学过程的积极化。要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除了变革课堂教学方法外,必须在教学考核体系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应按照“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原则,变传统的形成性考核为发展性考核,变传统的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考核应能充分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首先要打破单一的书面考试、闭卷考试的方式,采取口试、参与科研、实地调查、读书笔记、小论文、实习报告、课堂讨论、提问等多种多样的考核形式。其次,除主干基础课采取闭卷笔试外,其他课程考试方式可根据课程特点和需要由各主讲教师确定,教师的自有所扩大,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最后,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可通过作业、实践、小论文、阶段性测验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增加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变终结性考试为过程考核,可促使学生重视平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实训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促进理论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但是从现实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学实践实习体系不完善,课堂教学很难与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很难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训练,在实践教学方面,处于“松散和放任”管理的状态,以至于在毕业生中出现了“办公软件盲”这样的可笑例子。职业能力实训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真正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第一,重视校内实训。以实践课程、实验室为依托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组织能力、交往能力等,真正让学生发现自己、培养自己、提高自己。以《政策科学》为例,针对课程中政策制定与分析单元,可以设置校外调研,全程由学生自行组织,深入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以面谈、问卷、网络调研等方式获取资料,进行论证,形成调研报告,最后各小组发言人发表小组意见,并接受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提问。学生在调研活动中真正将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重视校外实训。学校应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积极与所在地的各级政府和企业相关部门联系,了解其人才需求和岗位需要,并以此为依据改善实践教学的方法与内容。一方面,通过高校与政府机关的定期交流与沟通方式,增进高校与政府的相互了解,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将学校培养人才和政府储备人力相统一,为行政管理专业对口实习提供新的模式。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认识政府工作的机会,熟悉行政管理的过程,切身体会真实的政府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学生通过与政府工作人员的接触,体会到为人处世的方法,使他们更早地认识社会,有利于毕业后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实现角色转变;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将实践教学课堂带入当地企业中,利用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特点,在工作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际培训,让学生真正熟悉现代企业管理流程,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实现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结合,突出专业的实践性、复合性以及地方性。

五、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突出双师型师资队伍

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实际教学水平都与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的要求存在差距,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较早的院校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较高,但在大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由于行政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与职称层次还满足不了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要求。一方面,授课教师大部分非行政管理专业科班出身,大多是在硕士阶段通过跨专业考试考入行政管理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基础比较薄弱,同时拥有行政管理博士学位的教师比较更少;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本专业的教师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缺乏实践经验与专业技能,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非常匮乏,教师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是陈旧的、不合时宜,教学往往隔靴搔痒,不能对症下药。没有良好而合理的师资队伍,再合理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也无法推行。在行政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在注重引进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培训、进修等制度,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知识水平,改善知识结构。其次,聘请既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又具备一定理论素养的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担任部分课程讲授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课题论证。最后,根据实际需要,有计划地派遣专业教师到政府及事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真正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教学的“常教常新”,为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作者:聂飞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

第4篇

[关键词]大学教学;课堂呈示模式;多媒体技术;深层结构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49―03

一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课堂呈示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课堂上所使用的呈示工具,除了少量实物呈示之外,主要是由传统的黑板和投影屏幕构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板书一直是教学呈示的主要形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投影呈示发展很快,电脑加上投影设备不但可以呈示文字和简单图形,而且还呈示包括视频在内的多媒体内容。就媒介能力而言,数字投影的传播能力远远超过了黑板和幻灯投影等传统手段。在同等条件下,计算机技术不仅有富裕的“信息数据的传输能力”和“意义符号的传达能力”,而且还具有更好的表演能力(performing capacity)。从传播层面来讲,信息充分将有助于受众意义的还原;反之,如果信息(特别是象征符号)匮乏,受众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解码,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课堂观察表明,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能更强烈地作用于受众的感官。当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下降时,一段小小的动画或音效可以提振他们的精神。因此,课堂多媒体呈示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于数字技术对课堂教学呈示意义方面的研究,学界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其中相当部分都是对这一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这些研究在承认新媒体技术正面影响的同时,都认为普遍存在使用的误区和问题,问题之一就是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潜力而只是板书电子化。我们也通过本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记录了200门非实验性课程的课堂呈示方式,所收集的结果也表明这一点。在多媒体教学环境里,绝大多数的非实验课程都有呈示。其中数字投影呈示形式占据了97%以上,纯板书的只有2门。大部分课堂上数字投影仍以“图+文”为主,板书作为补充与投影并用;部分课堂几乎不用板书,只用投影;另外,影视、音效、动画等视听多媒体的使用十分有限。统计的结果为我们提供一个研究的前提,即在大学的课堂上,虽然计算机投影呈示能力的种种优势,但目前的主要呈示模式仍然是“文字+图片”的简单形式;数字技术带来的最大便利是图片的利用能力。那么,为什么教师们没有更多地利用技术潜力(渠道和表现)而仅仅满足于最基本的图文呈示呢?

本研究的理论前提是:技术是社会的产物,如果没有应用,再好的技术潜能也不能转换成为现实。一种技术如何被应用的关键还在于使用者,而以往的研究却很少深入分析使用者的主观理解和使用意愿而过于注重技术的特征。事实上,一个人对技术的理解和选择离不开个人的社会参照体系。参照体系包括社会语境、使用环境和经验。尽管人的认知能力有限,对社会意义的参照也往往是片断的、片面的和矛盾的,但他仍然可以“理性地”选择一种行为方式。我们认为,排除个性因素,要真正理解大学课堂教学的呈示模式我们应该研究这种模式背后的深层结构,而不是简单地列举技术应用的是与非。在Giddens的社会建构理论里,结构指的是社会系统的规则和资源(rules and resources)。本文范围内所探讨的“深层结构”更接近社会心理学者Edgar Schein所说的基本假设(basic assumptions)。根据他的文化分层理论,基本假设是社会文化的基础,它包含了假定正确的观念和取向,驻扎于我们意识的底层,成为社会行为的重要依据和核心参照。如果教师们多采用一种呈示模式而不是另一种,应该与他们关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假设相关。

从方法上,本研究采用了小样本无问卷的访谈方式。我们共访谈了20名不同专业的任课教师,请他们解释自己课堂呈示手段形式的选择理由,并从中归纳出支撑这种行为模式的基本假设。虽然样本不具代表性(representativeness),但我们以为结果还是能够反映大学教师群体选择和使用课堂呈示手段的一般心理。

二 访谈结果的分析

在被访者所陈述的选择理由中,常常出现的关键词是课程内容的需求、技术操控能力和课堂效果。

1 课程内容的需求

课程需求是教师们来证明自己的呈示方式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讲的是X法,文字呈示足够了”;“《XX基础》是一门基础知识课程,呈示主要是解释、电路图,最多再用一些照片”;“讲数学用公式或文字就够了”;“讲电影不看片子肯定是不行的”。对不是自己讲授的课程,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分为“不需要多媒体”、“可用可不用多媒体”和“应该使用多媒体”几大类。诸如法律、社会学、管理学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程只要“文字就足够了”,而图片或其他影像呈示只是一种调味剂;另一些诸如工程类、医学类或电子电气类课程,其内容涉及到形象内容,使用图片呈示对学生理解则“非常有帮助”;而建筑类、影视艺术类课程则属于应该使用图片或影片等多媒体呈示的课程:同样,外语类也应该使用包括电影在内的视听呈示工具。虽然《唐老鸭漫游数学仙境》这样的动画短片能激发观众的兴趣,但被访问的数学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呈示数学公式和运算过程大概“只需要板书的效果”;再如呈示《管理学原理》,要超越文字与图表用多媒体形式呈示也必须花费一番脑筋。因此计算机呈示技术对于这些课程来说只是一种板书工具的改进。但对于建筑或美术之类的课程而言,任课教师认为如果没有图片或影片呈示支持,课堂效果会大不一样。

对照相关课程的实际应用,我们发现使用的情况和被访问者的阐释大致相符。各学科最常见的呈示是ppt加板书,并以文字形式为主。而少量的视频则往往集中于部分社会科学、艺术类和语言类的课程。除了ppt模板中现成的动画功能以外,3D数字动画形式非常少,在我们的样本中只有《机械设计》一课中曾经使用。然而,虽然教师们对课程呈示整体需求的理解相同,但在不同呈示形式的采用比例上却可以存在相当差异。例如,有两名被访教师讲授同一门关于技术社会学类的课程,他们对课程的属性、范畴、内容和目的理解基本一致,但在呈示选择上,一位教师偏重文字加少量图片,另一位却尝试更多地使用图示乃至网络视频:“考虑到我们的课程并不是技术型的,比较空泛,而本科生对这类课程不是很热衷,所以在呈示形式上添加一些多媒体形式可以调动他们的注意力。”

由此看来,一种课程的内容呈示需求并不是客观的或唯一的,但的确存在着一种社会共识。在这一框架下,教师个人寻求一种自己认为最能满足自己课程需要的方式。

2 课堂效果 在理解课程内容需求的前提下,大多数被访者还会把课堂 效果当作选择和使用呈示方式的动力。课堂效果可以包含

许多层面,有知识传播的效果和课堂的氛围。在许多教师们的眼里,学生的注意力程度和喜欢程度是课堂效果最直接的体现。Vroom在他的期待理论中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把效价(valence)、期待(expectancy)和手段(instrumentality)联系在一起,因为希望得到某种回报而付出自以为相应的努力。随着大学评教体制的建立,教师们纷纷意识到上课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还必须考虑让学生喜欢:“好的呈示就是一个可以活泼课堂形式的有效工具。”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不少课堂呈示多媒体化努力的一个重要动因。一位被访问的教师说:“像我们这样比较务虚的课程,如果没有视频呈示,仅靠语言表达来保持学生两节课的注意力不是件容易的事。”大多数教师认为,排除内容的需求,多媒体呈示的可看性的确超越了单纯的文字呈示,所以部分教师表示会利用ppt软件的一些动画小功能来活泼形式。

这种多媒体呈示和效果之间的关联度并不总是成正比的。一些教师认为,过于花哨的呈示形式影响了学生对内容的注意力,从而影响了知识传播的效果。多媒体呈示所带来了的负面影响还体现在:一些内容来源于网上,缺少了教师自己的思想:过于依赖呈示内容,讲课缺少了激情:呈示先于讲解,影响了学生听课的专注程度:因为许多老师都同意拷贝课件,因此有些学生不再做笔记,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深度等等。这些问题在许多分析多媒体教辅的文章中都有陈述。当呈示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时,教师制作精良多媒体课件的动力便大大降低,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因此一些教师为了“改善课堂效果”而刻意减少呈示内容或改用无法直接拷贝的板书。在我们的调研中,绝大部分的教师都不抵触多媒体呈示,但是都分享这样的共识:“教学的核心形式仍然是宣讲,而呈示课件只是教辅,并不能取代讲课”,因而并不刻意追求精美课件。

以上的数据表明,呈示课件的工具性在相当程度上既取决于教师个人对于效果的期待和理解,也取决于教师对呈示的依赖程度。即使非常重视呈示形式的教师也同意呈示只是一个辅助手段。

3 技术能力与素材资源

尽管教学的核心是宣讲,但我们发现,除了小部分教师对ppt呈示的教学结果不满以外,大部分教师都希望有“更好的呈示课件”因为“好的课件更能吸引注意力”,“能减轻讲课的负担”,访谈和观察结果表明,对于好课件的追求部分受制于教师的软件操控能力和可支配的素材资源。

如前所述,计算机技术具有包含传统呈示功能在内的更强大的呈示潜力,但这些潜力能否得到利用还取决于使用者的操控能力。虽然三维虚拟图形/视频要比二维图像更为“真实”,但没有能力设计和制作。被访问的教师中所有人都会拍照和拷贝照片,部分有过摄像和非编的经验,2人掌握3D软件技术(3DMax或Maya)。这个比例虽有样本的局限性,但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对照课程,我们发现教师所采纳的图片大部分来自于网络等外部资源,一小部分来自自己的资源,而视频内容几乎都是外部资源(电影碟片或网络视频)。两位掌握了3D技术的教师也不制作三维演示课件。一方面是因为对课程需求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愿意在呈示课件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以为,在实际应用中,作为影响因子的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条件之一,而使用意愿(包括愿意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才是技术能力转化的催化剂。如果教师认为不值得花费太多的时间或运用过于繁琐,他就不会去运用已经掌握的技术知识来改进呈示的形式。事实上,如果没有现成的资源支持,被访问的教师认为他们一般不会考虑去编辑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呈示,或考虑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课堂呈示方式。

三 关于课堂呈示模式的深层结构的思考

社会行为模式(pattern)是从社会生活中浮现出来并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社会行为方式。虽然课堂呈示方式是教师个人的选择和决定,并不缺少个性化的演绎,我们仍然可以从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观察到这种“文字+图片”的典型呈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只是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显性的部分”,而下面支撑的则是在特定环境中教师的主观意愿和行为能力。我们上面所分析的当然只是在任课教师的意识中比较突出的三个影响因素,而实际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要复杂的多,只是没有那么显性罢了,特别是隐藏在行为模式背后但实实在在存在的深层结构。通过教师们个性化阐释,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基本假设:

第一、大学课堂讲学的本质仍然是“语言性传播”。虽然教学模式总在不断演变,但其语言性本质并未改变。作为语言传播的延长,文字呈示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住要点,而其它视听形式则作为语言的补充,可以弥补语言描述的困难。我们以为,ppt之所以受到普遍应用的根本原因就是它完整地延续了语言性的传统并兼容了图片的呈示能力。

第二、在现行的社会意识中,口头讲授乃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而呈示只是教辅。事实上,虽然较为富裕的多媒体形式比简单的图文呈示更具视觉吸引力,但教师对其教学作用的普遍理解是“呈示方式不是影响课堂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没有必要让教辅的表现能力超越它的信息功能,特别是在没有现成资源的情况下。

第三、不可否认的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技术的层面上提供了众多的可能性。但从社会应用的层面看,这些潜能能否被充分的利用,还要看技术的便利程度。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教师在选择媒介和方式时,更多考虑的不是技术的可能性而是技术的方便程度,如果制作较为复杂的多媒体呈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文字和图片已经能满足信息传递的需要,

“省力原则”会使大部分教师更倾向于选择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的简单形式。

第5篇

关键词:体育 理论教学 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随着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体育相关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体育理论教学从内容和深度广度上都有进一步提升。《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作为体育人文社会学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俱乐部管理理论和实践都起着指导作用。在理论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运用并体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学习观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体育理论传统教学困境

《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是体育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的选修课程,此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体育产业、俱乐部经营、体育场馆、体育营销及市场开发等多方面内容,课程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在教学中既有理论教学的共性又有体育教学的特性。作为体育人文理论课程的教学与普通的课堂教学形式一致,从教学内容的差异和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可发现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此类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学习兴趣不浓厚。一方面,虽然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具有较为完整、严密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很强的可操作性等优点,但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教学过程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相较体育技术课程,理论课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针对此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也采取了改变教学方法,增加教学手段等多种形式,但效果差强人意。另一方面,本课程是在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专业选修课程,一般将课程设置在大三、大四阶段,而此阶段学生面临实习、就业、升学(等)压力,外界环境相对浮躁,便使得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维持稳定、踏实的学习心态。

(2)学习效果不理想。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必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必然会影响学习效果。然而,即便教学中激发了学习兴趣,但仍存在实际操作的能力不足的问题。在理论教学中只注重“讲”、“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习”的能力。对于课堂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与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研究发现,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和学习观,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通过“情景”的创设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利用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目前各学科都在进行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研究显示,建构主义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等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是根据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提出的,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配合教师的启发引导,通过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或通过情景的设定,借助各种媒体资源,由学生自己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理解。

3、建构主义在《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课程中的运用

(1)设定学习情境或实践内容。

“情境”是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通过学习情境的设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广泛兴趣,还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与课程内容一致的实践学习,更能突显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身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等内容,可根据学校现有资源,让学生走进俱乐部,切身了解俱乐部运作的流程,以及经营管理中面对的问题。通过对俱乐部的调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但不能忽视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要适时的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设定学习小组与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基础讲解的前提下,设定学习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这一方法能有效的强化学生间的协作能力。“协作”作为建构主义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情境的设定和相关资料的查找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作课堂发言,教师在课上对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讲解和最后的补充。另一方面,对通过实践学习的学生可在实践前根据学生的具体实践内容,布置学习任务,实践结束后上交实习作业。

(3) 注重媒体资源的使用频率与效率。

随着教学手段的创新和教学工具的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极为普遍,但并非等于现代化教学,目前仍是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在教学中,应利用多媒体把把以教师传播为主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情境教学。学生在实践学习或情境学习中,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手段,更有效的理解、掌握知识。

(4) 学习效果评定方法与标准

学生课堂表现、查阅资料、小组成员的协同配合等情况要与课堂学习成绩挂钩,并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项指标。对于实践教学的学生来说,学生作业以论文形式为主,以论文的评定等级作为本项课程成绩的主要参考内容。

小结

建构主义《体育俱乐部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提倡由学生主动进行课程相关知识内容的意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侧重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进而会对整个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并将推动体育理论课程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军,李国强.建构主义视域下的体育教学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5):158-159.

[2]王林.高校体育课程的学科特点与建构主义教学改革[J].2007(3):87-89.

[3]郑言霞,建构主义视野下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