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

时间:2023-05-29 18:23: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精英人才培养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精英人才培养方案

第1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面临着重重困难。高校探索精英人才的培养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国家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也就是国家科学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等方面的精英和代表之间的竞争。精英人才在国家战略层面作为一种重要资源,高等院校必须确定好自身角色定位,加强培养能为国家建设服务的精英人才。当前,我国处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时刻,随着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人才市场更加需求能够适应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需求的精英人才[1]。培养精英人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现阶段时代赋予我国各高校的使命与重任。

1胜任力模型概述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2]。胜任力模型是指对组织或企业中的某一个职位,依据其职责要求所提出的,为完成本职责而需要的能力支持要素的集中表示,也即冰山模型。其中,在“冰山以上部分”的表象胜任力特征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潜在的胜任力特征包括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3]。这些特制不会轻易被外界影响而受到改变,但是对人的决策与行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它能够准确指明任职该职位的人需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完成该职位需要的能力,同样也是人才自我能力挖掘和提升的信息源。与此同时,管理人力资源人员或职业经理人可根据此模型对人才进行有目的性的职业辅导,让工作者或该职位的任职人员具备其需要的某种能力,此模型还能够作为管理人力资源工作者对工作者或该职位的任职人员进行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可以当做制作发展规划的根据和数据源[4]。

2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的内涵

2.1环境科学学科的特色与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环境科学是一个新的学科,近年来专业发展速度很快,学科与自然、社会等等学科都有一定联系,和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生产有更密切的联系,所以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可就业领域非常广泛。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污染的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的问题。环境科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具有广泛的专业覆盖面,研究方向繁杂,导致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色不明显,学科发展速度减慢。课程体系除包含自然环境的环境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等外,近来也比较注意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方面的问题,在综合分析技术上,强调数学、系统分析、电子计算机模拟。环境科学现有的各分支学科正处于发展时期,这些分支学科在深入探讨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中,还将出现更多新的分支学科[5]。随着全球环境变迁、沙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环境科学已从传统的,相对成熟的水、气、固体废弃物治理等方面向碳循环、水循环、水土流失治理、生态恢复与重建、土地整理、城市化的生态问题等方面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结合经济、管理等人文科学,在环境经济与政策方面影响决策;运用计算机技术等解决宏观监测、规划;用生物技术方法治理环境污染。依据环境科学的特色,环境科学学科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环境科学专业目标培养人才应该能全面系统地掌握自然环境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环境监测等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跨专业方向与结合多领域研究成果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提出的解决治理环境污染实际操作中的问题的人才。

2.2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内涵

“精英”一词在语义上与“民众”相对应,指的是在社会中被认为是精品的最佳部分。一般人才的要素包括智力要素、能力要素、专业知识水平等。精英人才要素则指需要较高水平且难以获得的要素,如组织要素、人品要素等。而现代的精英人才更应具有优秀的才能、品德以及扎实的基础知识,能被社会所认可,在不同的建设领域发挥优势,能够引领或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精英人才具体到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上就是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结合环境科学的学科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和精英人才的概念,认为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应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富有心怀群众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创造力;学会利用已由的资源进行整合来解决实际污染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3构建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的重要意义

通过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可以将现有的教育资源与所需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来俯视教学管理。它能使如今我国的教育改革的效率有所提高,使过去的从主观意识来挖掘人才、培养人才,逐渐转移到人才的内在能力开发。通过量化标准的手段,让人才的培养全过程都受到文化与观念的渗透。具体意义如下:

3.1有针对性地培养环境科学专业基础素养,注重创新能力

在胜任力的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培养过程中把胜任力精英人才定位在模型中,进而把较高的能力素质的胜任特点当成重要部门来学习建设,可依据其胜任力实际状况与胜任力模型的差别来进一步设计其培养大纲,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水平和未来工作必要能力有一定的好处。

3.2强化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主动学习

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型可谓人才的个性发展提供依据,在确保基础理论知识得到有效学习的同时,要结合人才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进而极大地提高人才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人才的隐藏潜力,基于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能将人才的能力挖掘的更加全面,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获得比其他人更有价值的才能从而更有竞争力。

3.3大力加强环境科学人才培养,努力推进教育政策进步

根据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胜任力培养过程的打造,使得人才培养的方式不必拘泥于当下,将更多的经历转移到人才胜任力培养的结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胜任力的发展和按照胜任力要求选拔人才进行政策上的部署,培养能够面向未来的人才,可以较大地改善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环境,加强教育体制改革、科教兴国等国家战略方针。

4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关于环境科学专业人才胜任力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和有关专家探讨,将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凝练成3个一级指标(通用胜任力、精英人才胜任力、专业成就胜任力)和15个二级指标,其中通用胜任力是成为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的基础,是环境科学中治理污染的入门知识,而精英人才胜任力则是拥有通用胜任力的前提下获得更强大的环境科学科研研究能力,与其他的一般学习环境科学的同学的专业知识来讲,专业成就胜任力是指在各种相关研究领域使用专业环境科学胜任力所具有的综合素质特点,如此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则会体现更多的方面,体现出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培养的特点与优势,使得环境科学专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拥有不一样的阶段目标[6]。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具有以下特征:

4.1重视通识教育能力

从现代社会需要水平的角度来看,社会需要污染物处理和环境科学的高素质人才专业精英人才;但从纵向来看,它应该重视国家的环境基础政策,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从而把握整体人才素质的广阔视野和思维创新献策的关键时期。推进这些先进的培养方案需要知识的坚实基础、人际沟通和写作实现的能力。扎实的基础知识意味着,精英人才应该具备运用各种人文普通教育资源,并拥有专业的知识,通过第一、第二课堂学习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基础能力的坚实的研究知识。通过基本的沟通交往能力,人才培养可集中于社会能力、沟通技巧和研究思路等方面。环境科学精英人们应该能够有效地开展学术科研知识、沟通和信息流合作。通过课堂学习学术写作、导师辅导,从而让精英人才在文献中得到了很多有用的信息。牢记用来支持细节和关键信息的方式方法,再结合现有的专业框架和个人知识的信息。基于学术规范,论文题目、摘要、正文、结论和参考文献的正确表达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和论点依据。

4.2中间层胜任力在重要人才中地发掘

中间层胜任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学生的人格特质、适应能力、承受能力、思维能力等等隐性性状的发展。围绕知识和技能的特定领域来对人才开展培训的传统核心,旨在让学生拥有丰富而又逻辑的某些方面的知识或增强某种指定的能力,但相对忽视的状态、承受能力、思维能力等隐性性状的发展。在自我管理,持之以恒的工作和学术研究等方面,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当科研工作或生活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的优秀人才,能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信心、承受运动带来的压力和面对自我控制时的艰难考验是实现学术成功的重要前提。同时,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应不断自我测试,工作上可以对同学、同事甚至是学术意见的反对者保持一丝不苟的平等工作、合作的态度。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导致的人才培养方式注重随机应变能力。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突发状况外,社会环境的改变或对胜任力培养液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并赋予越来越多的重视,这将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新态势,紧紧围绕科学前沿,确定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胜任力培养模式的探究,不将把培养人才方式拘泥于当下,对面向将来的人才胜任力的探究和发展以及培养适合胜任力的人才培养方案有一定的好处。满足高校层面甚至国家层面对长期需要的人才培养。

4.3专业胜任力中学术与管理共同发展

在学术研究培训中,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为了解决研究问题、克服科研中的重重困难,必须经过努力学习、仔细思考和长时间的实践,即使有些问题可能没有最终解决。这就需要学术研究的人才具有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和好奇心驱动的探索学术精神。精英人才在学术机构组织和协调的能力,体现在为加强团队整体成绩提升时表现来的个人影响力。在组织合作和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探索科学研究前沿的时代条件下,需要精英人才在团体内展示出的实现强大的团结力和识别成员潜在特性的能力。

5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应用

胜任力模型的另一个核心问题是研究成果的应用,即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胜任力模型和环境科学精英人才的组合[7]。基于这个出发点,胜任力模型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应用。

5.1在人才选拔中体现胜任力模型,系统地选拔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

为了确保参与有关决策的每个人都基于共同的标准,而且标准应该是同一优秀研究成果所关注的胜任力能力,这样才能确保环境科学精英人才选拔地公平与高效率,将一些真正的精英人才选。

5.2在人才培育体系中融入胜任力模型,有目的地培养环境科学专业精英人才

以培养精英人才为中心,建立有利于多方面多角度的全面素养培养机制。在精英人才成长的各个时期,分不同时间段来强调巩固坚实的基础,加强能力建设和创新实践,为保证人才质量、完善制度、个性发展方面提供个性化教育。

5.3在学术绩效管理体系中融入胜任力模型,客观评价环境科学精英人才

为了保证人才能够胜任相关学习、研究、工作等等相关的行为和获得技巧的指导和反馈。可以选择更快、更好地培养新的人才来实现最大的生产力,保证学习、研究、工作三个方面相结合,同时也提高了人才培养机制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韩俞.城镇化准确内涵是什么[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

[2]胡婷.基于胜任力冰山模型的企业知识型员工人力资源开发[J].商场现代化,2014.

[3]代郑重.胜任力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软科学,2013.

[4]郭京生.胜任力模型在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4.

[5]徐微.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1.

[6]刘福成.黄志明.国内外关于胜任力模型研究的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2014,30(10).

第2篇

摘要:数学科学学院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勇于探索,提出依托一流大学,协同创新培养理念,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形成了具有南师大数科院特色的本科精英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高等数学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精英人才培养;驻学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48-02

南京范大学作为省属“211”高校,实施科研与教学并举,推行“顶天立地”战略,着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数学科学学院作为南师大第一个本科人才培养教学特区,坚持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培养。依托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的优势平台,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培养模式的变革――协同创新、跻身一流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此,学院充分利用与国内一流大学长期交流合作的有利条件,提出协同合作创新培养的理念。(1)依托高水平大学,深度推进“驻学”强化培养。作为以培养拔尖数学人才为己任的数科院,进一步加大与中科大、南大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共享优势,深度推进“驻学”联合培养举措,着力完善选拨机制、滚动培养和优秀学生辐射效应,实施“驻学生助推计划”等特殊培养政策,做好与“驻学”学校的“主动对接”工作,及时全面了解“驻学”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程度地发挥联合培养的积极效应。(2)试行本、硕、博一体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积极探索本、硕、博打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拔尖本科学生(特别是入选校“英才计划”学生)提供优良的成才环境。本科、硕士、博士连读,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参考时间为4+2+2模式)。在每届本科学生完成三年课程学习后,对优秀的学生按5%―6%的比例进行筛选直升硕士生培养,硕士阶段培养一年半后按直博条件选拔直博。(3)建立开放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建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学院大力实施开放办学,遴选高年级本科优秀生出国学习交流,为学生海外交流提供机会和经费资助,为有潜质、有特长的优秀学生提供更优越的成长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课程体系的变革――夯实基础、强化核心、注重实践

1.适度增加专业基础课的课时,建立专业基础课由学科带头人主讲的机制。作为数学专业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与以往相比,要适度增加课程课时。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倡导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与青年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设学科基础课程,打牢数学学科的基础。

2.遴选出多门核心课程,实行“课程讲解+课后研讨”模式,强化核心课程教学。对于核心课程推行“课程讲解+课后研讨”模式,即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原则上具有教授职称)担任核心课程的主讲教师,由新进的高水平博士或具有确定研究方向的副教授带领学生进行课后研讨,参加研讨的学生在专业排名上必须在前50%之内。通过研讨,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学会课程学习,学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力争融会贯通。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课程。突破课程壁垒和学科界限,系统地构建从“自主开放引导基础综合训练项目专题研究自主研学创新的层次化、模块化、项目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对实践教学课程进行优化设计,结合科研项目、科学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等进一步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的变革――倡导研究性教学、实现个性化培养

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单向知识传授型”的教学必须向“讲授、互动与自主探索结合型”的教学模式转变,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1)实施小班化教学,配备最优秀的师资,个性化培养。在教学方式方面强调使用研究型的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学院已经将《计算方法》、《近世代数》作为院内课程试点,进而向全体教师做出教学示范。(2)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遴选优秀教师,在中、高年级开设相应课程的拓展提高班,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科及社会发展保持紧密联系,为优秀学生尽早进入课题研究并掌握科研方法打下坚实基础。(3)基地班的特色培养。“驻学”学生返校后,与校内遴选的10名学生组成特区基地班,实行强化培养。某些专业课实行单独开课,主讲教师由教学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学科带头人或教授担任,且主讲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开设无学分讨论班,由强化培养的导师组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业学习和科研研究训练。

四、辅导方式的变革――开发潜能、发展辅导

强化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学院学生学业发展指导中心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身心协调发展的适宜交流空间。发展性辅导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为主,重在发展。(1)专业认知辅导。在大一上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使学生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认知,加深学生对教师及其研究领域的了解,不断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与兴趣。(2)学习观辅导。每月一次邀请院士、知名专家教授开设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的目的、意义,明确学习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开发学习潜能,引导学术兴趣,使学习成为学生自我的需要。通过学习观辅导,营造竞争氛围,使学生追求卓越、追逐梦想。(3)自学能力辅导。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如辅导答疑,学习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并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其自学能力。(4)创新能力辅导。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及学科竞赛活动,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研究的组织及领导能力。(5)个性化学业辅导。指导学生熟悉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指导学生选修课程;为专业选择、转专业、选修第二学位、跨学科交叉学习的学生进行专业方向指导,为参与计划的学生制定学业生涯发展规划。

五、管理模式的变革――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1.在学院推行“任课教师、本科生学术导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教学管理人员”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有重点、有针对地开展教育管理。

2.创新管理制度,低年级推行“新型班主任制”。“新型班主任”工作主要在于专业指导、学习指导。学院对承担班主任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工作量的减免,并由学院专项经费支付津贴。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由今年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的所有成员全部担任本科生班主任。

3.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在三、四年级实行学术导师制。学术导师由学院从名牌教授中遴选,每个导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8人。通过教授引导,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问题和本质问题,在主动参与和充分交流中启发学生研究和探索的兴趣,使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引导学生有更高的发展要求和学术追求。

六、评价方式的变革――灵活多样、有效激励

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出发点,改革传统、单一的闭卷考试和书面考核方式,形成与多层次、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考核体系。以“多元化、重过程、考能力”为指导思想,在理论课考核基础上,提高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在总考核的权值赋值,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与应用践的能力。通过近8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特区的试点,特别是近5年的“驻学+访学”培养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学院“数学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逐步顺利推进,已毕业的两届毕业生中攻读一流高校的硕士生绝大多数来自于经过驻学培养训练的学生,这也表明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学院将进一步完善驻学培养选拔机制,同时积极深化教学改革,打通本硕一体化的培养机制,力争使此模式在全校其他专业进行示范推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Z].

[2]王宪华,王建立.以“本”为本、打造本科人才培养新格局[J].中国大学教学,2015,(2):12-15.

收稿日期:2016-11-28

第3篇

一、“爱恨交加”的高考制度

我们国家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它实现了人才科学公平的选拔,“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磨练了青少年的意志,促进了社会竞争;为农村学子争取了更好的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形成了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尊师重教。实践证明,高考制度是至今为止比较公平的一个制度,但是高考制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一考定终身”,选拔标准单一;“分数”作为唯一目标,“考试”作为唯一任务,背离了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受到严重摧残,很多地方经常出现高考考场里学生挂着吊水瓶的怪现象;社会就业看重高学历的不良倾向,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过于重视分数,导致高分低能,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浪费等。

总之,客观地讲,高考制度是迄今为止比较公平的一个制度。但是高考主要是通过笔试的方式依照分数的高低来选拔人才,这就必定有其局限性,因此高考制度需要的是不断的摸索与完善,需要其他的选拔制度来与高考制度相互弥补。

二、“左右为难”的教育现状

中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发展综合素质,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而另外一方面高考竞争异常激烈,教育面临两难选择,常常迫于社会各方压力,不知不觉进入“应试教育”怪圈,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主要表现在:1.教育目的单一。以升学为唯一目标,以跳龙门为目的,培养会考试的机器、找到“好工作”的毕业生。学生学习习题化,学习动力功利化,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2.教育内容单一。注重知识的传授,考什么教什么。教学内容考纲化,缺少人文教育内容、人文精神,缺少实践教育。3.教育方式单一。强调理论灌输、单项输入、填鸭式,方法单一。教师教学应试化,缺乏启发式教育、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创新型学生、精英人才如何培养?时间和空间从哪里来?目前的教育现状正说明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在现实中寻求突破

高中教育要走出这样的困境,关键要在体制上进行突破,利用名校和大学的资源,启动教育实验项目,打破中学与大学教育间的鸿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在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方面指出:要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鼓励高等学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南京师大附中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本着真诚合作、创新设计的原则,经过友好协商,并且向江苏省教育厅申请批准,从2012年秋季开始,在南京师大附中建立“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实验班”(其中上海交通大学20人、浙江大学20人)。

1.在选拔体制上寻求突破

我们的选拔步骤是:(1)学生报名。2012年通过中考录取进入南京师大附中高中学习的学生,每个学生可以选报其中一所大学。(2)笔试。报名学生参加南京师大附中和大学共同组织的文化笔试。原则上把此笔试与南京师大附中2012级高一年级“课程改革实验班选拔考试”整合进行。(3)面试。报名学生按照笔试文化成绩进行排序(四门总分相同时,按照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总分排序,再相同时按照语文数学两门总分排序),原则上按照2:1的比例分别确定学生(即上海交通大学方向40人、浙江大学方向40人)参加大学组织的面试。上海交通大学面试把40人按照S型平均分成两组,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综合面试,分别进行排序。浙江大学面试40人都要参加综合组和外语组面试,然后对面试合格的学生进行排序。(4)学生确定。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确定:在参加面试的两组学生中,分别按照面试的等级分(A:3分;B:2分;C:1分;D:0分)进行排序(等级分相同时,按照笔试成绩排序)。每组确定10人,共20人进入“创新人才实验班”学习。如果有放弃,则按照“均衡递补”的原则进行递补。浙江大学学生确定:在面试合格的学生中,笔试成绩排序占50%,面试成绩排序占50%,进行总排序。确定20人进入“创新人才实验班”学习。如果有放弃,则依次进行递补。最后,录取的学生分别由南京师大附中、上海交通大学或浙江大学、学生和家长三方签定协议,报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确认。

2.在培养体制上寻求突破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学校专门成立“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实验班”课程研究课题组,专门制定《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实验班课程方案》。我们开发了三类课程体系:

第一类是素质养成课程,强调基础性、宽基础,强调通识教育——学科素养,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主要由国家必修课程和国家必选课程的国家标准和校本必修课程的附中标准构成。其推进策略是突显问题探究的教学环节,开展研究性教与学改革。

第二类是个性发展课程,强调选择性,围绕学生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多元智力——多元评价,主要由国家选修课、校本选修课和学生社团活动构成。其推进策略是学生的解放,开展体验性教与学改革。

第三类是特色创造课程,强调特色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习惯和创造品质,强调学术性(动脑)与实践性(动手)结合、科学性与艺术性综合。主要包含校本学术性课程、文理综合课程,如“系统思考”“综合剧场”等,包含高层次学科竞赛课程,还有大学先修课程,大学认可学分,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其推进策略是精品课程实施,开展创造性教与学改革。

因此,在《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实验班课程方案》的课程学分表中有:

“E”类课程:数字化学习课程——改变学习方式;

“Z”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体验、探究、合作学习。包括社会专题考察、大学与研究院所见习、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等有组织的活动,并且通过这些社会体验类课程的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T”类课程:学校的特色必选课程,包括:“图文信息检索”“论文写作”“口语表达与沟通”“系统思考”“数学思维”“理科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前沿”等;

“X”类课程:大学指导下的先修课程,由大学提供。

此外,我们还实行了“1+6证书制度”。1+6证书制度——即除毕业证书外,还要求每一位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完成六项活动并发给证书:一是开展一项符合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二是操作一项探究性的理科实验或理科综合实验活动;三是实施一项贯穿三年的高中阅读计划;四是参与一项可持续的志愿者活动;五是坚持一项持之以恒的体育运动;六是爱好一项艺术活动。即以学生兴趣、特长为中心,将此六项活动要求,作为毕业标准,并颁发证书,从而逐步建立附色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为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尝试,我校计划投入百万元设立“南师大附中梦想基金”,用于鼓励有梦想、有创造的学生。“梦想基金”是《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实验班课程方案》的一部分,并且逐步推广到附中所有学子。经过近半年的探索实施,学校先后组织了两次开题报告会和一次结题报告会,学生申请并通过开题的项目有二十项,其中已结题四项,两件作品已经申请专利,两件作品参加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并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创新大赛。马安南同学负责的“地沟油再利用”项目先后多次受到南京18频道跟踪采访。给你一个舞台,展现你的风采。附中学子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挥洒汗水,播种希望。

三类课程结构如下图:

3.在学生出路上寻求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方面:“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在南京师大附中读满三年,获得“创新人才实验班” 所有课程的基本学分,综合素质评价合格,按照有关协议直接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不分文科、理科,毕业进入上海交通大学时,学生可以选报上海交通大学当年高考专业目录中所有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根据学生三年的综合表现及特长确定学生录取专业。浙江大学方面:“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在南京师大附中读满三年,获得“创新人才实验班” 所有课程的基本学分,综合素质评价合格,按照有关协议直接进入浙江大学学习。“创新人才实验班”的学生不分文科、理科,毕业进入浙江大学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大类。

但同时,我们对学生实行了淘汰机制,学生在高一年级所有期中期末大考的总评未达到全年级的前50%,则在升入高二年级后分流进入其他课程改革实验班学习。在高二年级开始,原则上不实行学业成绩淘汰,主要侧重道德品行、身心素质的考核。高中三年期间,无法达到高中学生基本要求的予以淘汰,受到校级及以上处分的予以淘汰。原则上总淘汰率不大于30%。

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法学 本科+法律职业资格 唐山学院

[作者简介]张卉芳(1980-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河北 唐山 063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93-02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上承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下启学生专业培养方案和更为基础的课程教学大纲,地位与作用极为重要,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与统领。

一、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常见类型与定位

法学专业作为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近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当前,法学教育层次众多,从一类本科、二类本科、三类本科到高职高专院校甚至社会培训机构都将法学教育包罗其中,而综合各类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术精英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培养模式。近年来,许多学者将国内传统的优质高校定位为研究型大学,并对其内涵进行新的阐释: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研究型大学在高等教育中位于最高层次,以培养各领域学术精英人才为目标,与之相对应的是“精英式”的培养模式,在法学专业中主要指培养法学研究、教学领域的高端学术人才。在研究型大学,法学学生能够享有更好的平台获取学术资源,对于法学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更具深度和广度,其法律思维更加成熟。在“精英式”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将成为推动法学理论发展进步、法学教育全面优化的中坚力量。

2.能力应用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培养模式。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种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倡综合素质养成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浮出水面。目前,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以培养能力应用型实务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现已发展至占全国本科近30%的规模。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关于应用型本科的培养模式问题的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和深入,部分学校提出了“个性化”“创造性”以及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等培养模式。该类培养模式共性表现在秉承“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理念,重视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唐山学院作为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秉承“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的校训,立足唐山,面向河北,服务环渤海地区,在法学专业培养模式中提出的“本科+法律职业资格”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对于尚不成熟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讨。

3.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培养模式。明确的职业指向性是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最为突出的特点,其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法学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其较为主流的培养模式为“订单式”“合作式”等学校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合作、订单培养,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多方受益,用人单位可以将人才要求融入员工的培养过程,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学校一方面可以凭借稳定的就业率保障生源,另一方面可以将实践引入教学,使学生学以致用;学生毕业即可获得就业岗位,没有就业压力,可以专心学习实用知识与技能。

二、唐山学院“本科+法律职业资格”人才培养模式论证

“本科+法律职业资格”具体是指在培养本科法学专业学生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底蕴培养,使学生具备本科生的基本素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倾向性地开展包括司法实践能力和专业应试能力在内的司法考试引导、教育,力争使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得本科学历与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注重能力,面向就业,特别适合以促进学生就业、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现就实施该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展开论证。

1.有利于化解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冲突。法学教育究竟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司法考试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敞开究竟是法学教育的机遇还是灾难,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学生如何利用有限的精力度过大学生活,是为了修习法律知识,还是为了参与法律职业而做准备,亦或只是为了应试。偏激的观点更是认为司法考试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开放将使本科教育沦为为应对司法考试而设置的应试教育和法律职业的岗前培训,从而认为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针锋相对。笔者认为,无论就宗旨还是内容而言,法学本科教育和司法考试均具有内在一致性,其宗旨都是要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法律人才,其内容均围绕教育部公布的法学16门核心课程展开,可以说法学本科教育是获取法律职业资格的前提和基础,“本科+法律职业资格”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连接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考试的桥梁。

2.有利于实现法学教育的自我完善。“本科+法律职业资格”是实现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互补的有效模式。传统的法学教育注重理论教学,强调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学生司法实践能力的培养,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课堂沉闷,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一份记者调查结果显示:“法律专业不扎实、实际工作经验欠缺,法律以外的知识储备不够”让许多用人单位觉得一些法本毕业生“不可用”。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即司法考试以考查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实务处理能力为重点,虽近年来有加强理论考查的趋势,但重实践轻理论的批评声一直存在。将法学本科教育与法律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能够在本科教育中更多地引入实践环节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够改善教学效果,是法学教育实现蜕变和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

3.有利于缓解法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法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当前法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量的法学毕业生面临“一毕业即失业”的窘境。2010年颁布的我国首部就业蓝皮书《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法学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小类中排名第一,法学大类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仅为47%。“本科+法律职业资格”人才培养模式中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多次引入多种类型的实践形式,重视实践基地开发建设与利用,将学生从课堂引入实践一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可了解以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为主的法律职业的常规运行状态与真实情况。同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法律职业必备的敲门砖,也为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三、唐山学院“本科+法律职业资格”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唐山学院自2002年开始招收法学本科学生,十余年的建设历程让我们摸索出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培养合格本科毕业生的同时,我院法学专业在司法考试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2011年我院的司法考试通过率依次为53%,56%和47%,显著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通过总结和归纳,我们提出并践行“本科+法律职业资格”人才培养模式,其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教学方面。第一,合理设计课程体系。突出教育部公布的16门法学核心课程的中心地位,奠定法学本科生必备的专业基础;在高年级结合唐山区位特点,设置方向课程,对民商法、国际法进行深入讲授;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专项开设实务案例课程。第二,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大纲以模块形式制作,设计过程参考优质法学教材和司法考试大纲,将课程核心内容和司法考试内容全面涵盖在本科教学内容之下;将教师参与一线实践的感悟、经验及司法考试真题引入课程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对接。第三,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提升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方面。第一,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在培养计划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周数和学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法律职业,在反复的实践中体验不同的法律角色,形成自己对法律职业的感性认知。第二,合理设计实践环节。设置包括社会调查、认知实习、学年论文、模拟法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在内的实践环节,多角度锻炼并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开发利用实践基地。大力开发建设法学专业实习基地,注重点面结合的实习基地开发形式,即广泛联系政法机关和法律实务部门,尽可能多元化地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基地,通过开展法学实务研究、疑难案件研讨、学术和实务讲座、指导教学、组织学生集中实习等方式深化实习基地利用率。

3.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第一,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现有师资。面对法学本科专业招生时间不长,教师年龄和职称梯队不甚合理的局面,唐山学院法学专业在积极优化教师梯队的同时变不利为有利,充分发挥年轻教师年富力强优势,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进取心。第二,合理配置专任教师的学缘和地缘结构。为开阔学生眼界,防止学术近亲繁殖,在教师的引进过程中注重配置教师团队的学缘和地缘结构。第三,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对教师下达社会实践任务,要求教师走进一线,了解实务,并大力发展双师型教师以密切实践和教学的关系。第四,重视师生关系培养。采取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入学即与导师建立固定的对应关系;多渠道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实现教与学的良好互动。

4.学习氛围方面。第一,注重入学和职业引导教育。开学伊始,通过入学教育、师生见面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引导培养学生树立专业自豪感、尽早确定学习计划,并引导学生做长远职业规划,以确定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在四年学习过程中,教师开展个性化课堂引导,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经验和学科特点从不同角度讲述求学经验,多角度介绍专业学习方法和司法考试经验。第二,重视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广泛交流学习经验。在学生之间形成同年级优秀生和后进生,高低年级老生和新生的传帮带,互相传授学习经验,互相鼓励并共同奋斗。第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在专业书籍、网络资料、教学设施、自习室建设等多方面为学生学习提供保障。

“本科+法律职业资格”是我们在当前背景下对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完善,作为教育理念的执行者和法律知识的传播者,我们有义务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明莉.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刍议[J].职教论坛,2012(17).

[2]戴春涛,陈莹.论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12(3).

[3]郭秉菊.国家司法考试背景下的大学法学教育改革思路研究[J].法学与实践,2011(2).

第5篇

《国际公关》:作为宣亚国际菁英训练营的负责人,请您介绍一下该项目的概况?

吴卫华:菁英训练营是我们半年前就开始筹划的项目,核心是针对公司未来非常有前景的中青年骨干进行专项培养。公关公司最核心的资产就是人力资源,以往对人才的关注和培养大多只停留在表面,多数情况还是陷入到具体业务中去,疏忽了对精英人才的重点培养,而传统的授课培训又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探寻如何用一套体系化的培训项目,结合年轻人的特点,让大家愿意参与和体验,实际提升培训效果。一方面,人才能够在有趣的体验中有所收获,另一方面,公司寄希望于青年骨干,一改传统的培训方式,加速团队成长,满足客户服务的创新需求。此外,公关学界有很多理论研究,但缺乏落地项目,藉由菁英培训营,我们彼此产生互动和配合,可以共同为公关行业人才的培育贡献力量。可以说是综合几方面的实际需求,酝酿出这种多赢的培训方式。

《国际公关》:那么,在培训实际开展上,具体是怎么做的?

吴卫华:目前菁英训练营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分别针对不同级别的人才,第一期重点培训的是SAE-AAM级别的基层管理者,第二期是AM-SAM级别的中层管理者。我们将人才原有的团队打散,来自不同Team的人重新组队,每个人担任不同的分工,借此机会实现跨团队的横向交流、学习。他们所面临的项目课题,是来自于客户服务中的真实需求,每组依据他们的思考,做好战略划分和方案陈述,最后评分排名,可以说这就是一场PK较量,与真正的提案几乎没有差别。在评分方面,我们邀请外部的领导、专家,比如第二期的外部评委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内部的其他“对手”也会作为打分评委,保证公开公平,导师们还会对每组进行犀利点评,最终获胜的团队和个人会有相应的奖励。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引入了实时非常火热的直播,这将参加培训的人暴露在开放的空间,有些人会因此而紧张,有些人因此感到压力而更具动力,还有些人喜欢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这种传媒介质的改变,让大家更有欲望积极地展示自己,与此同时,我们还增添了一些趣味游戏,活跃培训氛围。

我们预计在元旦之后开展第三期培训,届时会直接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针对公司总监级别的人才,来一场“学院派+实战派”的PK,现场也将有案例分享和整合培训的结合,会更加有意思。

《国际公关》:听您介绍菁英训练营后,最深刻的印象是“有趣的培训”,您能否谈谈此次人才建设为何特别侧重趣味性呢?

吴卫华:从我个人的经验角度来说,当我们要去学习一个新知识时,在公众面前演讲是达成学习效果最好的方式,因为当你要输出一些干货的时候,就要被迫输入更多的干货,经过自己的浓缩、整合之后,才能表达出最佳的内容。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摒弃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培训课程,这不仅效率低,还没有吸引力。采用公开演讲的形式,在此背景下为何要融入很多有趣的东西,因为90后是新生力量,他们注重个人感受,好玩才愿意参与,而好玩的核心便是彼此间有竞争,不断发挥才能展现自我的过程。在直播镜头前,我们发现每个人的演讲都非常精彩,直播的花絮是参观我们的办公室等等,这也成为了大家进一步了解宣亚国际的一个窗口,有点类似“透明办公室”的概念――公关公司在做什么完全展现。此外,在社交媒体时代,我认为最大的力量就是真实,我们真实的工作人员、选手、课题、客户需求、体验和实战,让这个项目变得越来越有趣。

《国际公关》:宣亚国际在人才建设方面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吴卫华:我们鼓励非常有战斗力、有狼性、敢于拼搏的人,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用我们CEO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是:学老大、用老大、做掉老大、当老大。这听起来很有野心,却是我们自下而上非常鼓励的,我们相信这样成长起来的人才更具创新思维和挑战精神,公司才能更好的蓬勃发展。目前整个传播行业的变化日新月异,可以说没有什么统一的标准,替代性因而很高,如果一个团队的领导只拘泥于自己的权位和个人崇拜,那一定会出问题,因为受众已经变了,所有的人和事都是年轻化的发展,不断向前。

《国际公关》:90后已经成为了各行业的生力军,对刚刚进入公关行业的新人,您有什么寄语?

吴卫华:我想对公关新人更多的是鼓励。年轻总是最美好的,他们带着对生活和事业最好的渴望和梦想,对工作充满激情和创意,通过培训,希望他们有所成熟和发展。同样,我也给他们一些建议和忠告。年轻人的关键词是选择,世界上的人和事充满了各种选项,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但如果盲于选择,就会出现问题,因为任何事物和人都会有起有伏,不停或过度的选择就变成了投机。因此希望90后们在选择之上有所坚持,换句话说你选择了一个行业,一开始可能认为是很好的,而看到另外一个更好的,就抛弃了原有的,这种不停选择的人生,会失去自我,懂得坚守的选择会更有价值。

LINKS

第6篇

江苏省泰州市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虽然起步较早,但工作进展不快,还处于试点阶段,有关工作开展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培育对象不明晰;培育环节有薄弱;认定管理有欠缺。针对泰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体制入手,完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强化职业农民认定管理,不断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组织领导,建议成立由市分管领导任组长,农工办、人社局、农委、财政、发改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市一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协调机构,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科学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长期规划目标,分产业、行业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建立部门联席会制度,定期专题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大问题,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建好高效体系。一是加强资源整合。梳理各相关部门承担的农民教育培训职能,加快条块间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加强信息沟通,减少低水平低层次重复培训,提高培训效率。二是界定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职能。市级农业科技培训学校重点承担农业创业精英人才培养、本地特色行业课程教材开发以及市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面职能;市(区)农广校等重点以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农业园区(基地、企业)负责人、农业服务人员等为重点,组织开展职业农民培训普通班、技能教育培训工作。三是强化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加强与省内外高等农业院校共建合作,对市内高等农业精英创业人才,实行委托培养,开展本科以上学历教育;发挥市内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功能,为基层及农业园区培养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快大中专以上农业专业人才培训。

强化认定管理。当地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充分考虑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等因素,根据农民从业年龄、能力素质、经营规模、产出效益等,科学设定认定条件和标准,研究制定具体的认定管理办法。同时,要明确农民教育专门机构在认定和服务上的主体地位、管理协调作用,加强建设和管理。对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信息档案,并向社会公开,定期考核评估,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从认定程序上可以先进行调查摸底,锁定目标进行重点培育,等培育成熟后再进行认定扶持;也可以高标准、严要求锁定目标进行直接认定,给予政策扶持。不管采取哪种方式,认定工作都一定要做好详实地调查,因地制宜制定操作方案;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特别是要确保获证与政策扶持相衔接,使农民得到实惠。

第7篇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国家在十一五发展规划发展纲要里已经明确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我国各大城市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也相继在当地推出优惠政策,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尤其近年来,不管是设计专业的相关院校还是人才培养数量都明显增加,使设计专业成为发展前景较好的热门专业.但其中也存在问题,创意产业的人数虽然占优势,但是大都集中在从事低端制作和加工,缺乏统筹全局的精英人士,行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而视觉传达专业借用视觉符号、传达媒介等途径来促进销售和展示的方式正好与文化创意产业强调的视觉经济不谋而和,因此我国市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其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然而,在我国高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却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因此,本文从市场需求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通过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创新平台的构建,并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发展提出合理的要求,从而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

1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人才培养的现状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思维训练的创新,而对于交叉学科的应用则相对欠缺.主要体现在一下几方面:

1.1创新基础环节薄弱

视觉传达设计在交叉学科的应用过程中对信息的更新速度要求很高,必须时刻关注专业前沿发展动态,这样才能与国际接轨,做到与时俱进.而其相关的专业课程设计方面更新缓慢,不能及时反映学术前沿动态.这样学生只能接触有限范围内的知识体系,没有探求的欲望,也没有探求的条件,从而导致整个专业的发展只能是培养一些略懂专业知识理论的人才,而至于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不景气.

1.2没有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这就要求在人才的培养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课程,而且还要求学生参与到相关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去.然而由于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极具增多,学校的硬件设施和人员配备上都跟不上步伐,导致学校的校内实践教学受到影响.而在课外的实习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指导,也没有严格的实习结果检验机制,导致学生的实践活动很盲目,对工作的操作流程等不能进行深入了解.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他们参与到产学研的过程中去,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潜力.1.3学生缺乏自信和创新意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对于人才的创新性要求很高,可以说创新是视传达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不能够发展.但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创新性发展受到阻碍,再加上教师对学生缺乏引导和启发,学生往往缺乏探索创新的自信,创新意识淡薄.

2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型平台的构建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探索过程中,要求打破纯粹艺术与实用艺术的界限,为现代艺术发展开辟新的途径.为此,学校应该多安排优秀教师和学生参与研讨会,从而进行行业交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基本信息,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完善构建创新性平台.

2.1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学校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要突出重点,明确培养目标,再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完整的课程体系.该专业的主攻方向主要是针对平面设计和影视动漫.在这方面学校要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最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最核心的技能,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艺术素养,才能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才能够在教学中把握教学重点.在教学体系中,首先考察和写生,让学生先对设计的流程和现状有初步了解,掌握专业的研究动态.再通过反复的思维论证开阔学生视野.其次是进入实训阶段后,让学生参与实训过程并将所学的专业技能在实训中得到巩固和升华.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参加竞赛拓展知识面,培养合作思维和创新思维,以比赛促进教学,促进改革.最后在毕业设计和实习方面.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再通过实习让学生参与到真正的实践生产环节,促进学生从学习者到实践者的角色转变,以便尽快适应职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2.2构建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作为产学研的综合基地,不仅要承担人才的培养,还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促进科研能力的提高,最后还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需求的生产力.因此在培养方向上,学校要树立产学研培养目标,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和规律,积极进取,不断探索,加强实训培养.设立二维动画室、三维动画室、微电影工作室、广告设计工作室和VI设计工作室.首先组织学生参与课程实践,打造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其次就是与工作室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和教师参与有关项目或课题的研发与市场操作,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加他们的专业成就感.再次就是将企业文化与设计工作完美融合.从工作室的外在环境到内在的设计理念都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内涵,以企业的要求标准来要求学生,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改变其平时散漫的生活作风.最后就是工作室吸收的人员要广泛,不仅要包含本校的教师队伍,还要邀请企业的精英人士和外聘的专家,学生的参与也应该尽量全面,不仅要高年级学生参与实践,同时也引导低年级学生加入,活跃设计思维.

2.3构建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基地只是对学生进行的初步实践培训,但校内实践还是存在缺陷.校外企业不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内在的设计理念上,都要比校内的更加真实,也更能锻炼学生.因此构建稳定的、长期的质量高的校外实训基地,不仅有助于提高办学质量,还能充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2.4优化教师结构

视觉传达设计要求创新性思维,教师作为课程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传达教学思维,必然要具备创新性思维,而不是只知道教学.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时刻了解学科前沿动态,还要求具有创新性思维,在实践造作中能够不断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基于此,学校在引进教师人才的时候,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把握好硬性条件,严格把关;一方面要立足现实,积极从本校现有的青年教师中培养和挖掘人才,多开展教师的进修与研讨会,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从而培养学科骨干,建立一支高品质的教师队伍.与此同时,还要开展教师的产学研引导,注重引导教师将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人才的培养.最后学校可以多聘请专家和企业精英,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打造学校课堂办学特色.

3视觉传达设计的实践教学平台要求

3.1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库

国家教育部文件指出国家积极支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并且提供经费支持.完善的教学资源库,不仅有利于开放教学资源环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同时对于高级能人才的培养,终生学习平台和公共数据库的构建也有很大帮助.其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课程资源库、教学素材资源库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及素质拓展教育资源的建设等.

3.2完善管理制度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涉及的相关步骤有很多.诸如在课堂教学课程中就包括课程的设置、教学素材的收集等相关理论教授,还包括教学过程实践课程的训练.此外还有相关的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习等环节.要想构建完整的教学实践平台,就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1)建立严格的人员管理制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做到每个人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学校要建立相关人员的规章制度,要求工作人员都按要求办事.此外还要建立合理、高效的教学评估体系和奖惩制度,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完善教师的职业技能.对于相关的实习基地和课外实习环节也要严格把控.(2)建立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完善的教学环节.从教学的培养计划到教学的实践课程培训,都要严格体现教学的专业特点,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不仅要用心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还要对教学活动实行定期检查,严格监督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和可行性,及时发现问题并向上级管理部门反馈,以便于迅速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3)建立完善的教学实验管理制度.在校内实践过程中,涉及到具体的实践设备供应,实践环节的操作问题.所以学校要建立完备的教学实验管理制度,一方面保证教学硬件设备的管理齐全,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网络管理,及时了解设备的使用及维护状态,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对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把控,确保教师实践指导任务的完成,而不是流于形式.(4)建立完善的校外实习管理制度.校外的实践活动更多的属于企业的责任,但学校对于用人单位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还是要做到全面掌控,为学生的实习提供保障,以确保学生校外教学活动的完成.(5)构建合理的教学实践评估体系.由于教学实践活动在整个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评估体系对整个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不仅要有相关专家的参与,还要有在一线工作的工作者参与,以保证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充分发挥教学实践评估体系对整个教学实践的的导向作用,促进教学实践活动的完成.

4结语

本文通过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解决高校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探讨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创新平台的构建,并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发展提出合理的要求,从而建立市场能力需求与高校教学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快速融入社会工作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工作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陶化冶,张鑫,高群.视觉传达理念下的高校教学网站设计研究[J].高教论坛,2010(07):26-29.

〔2〕文仕江.高职视觉传达设计类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02):25-28.

第8篇

1.财务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基于“3+1”人才培养模式

2.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基础会计》

3.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合肥学院为例

4.后现代教育理论:财务管理本科教育的新视角

5.基于目标起点论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6.优化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思考

7.国外教材在财务管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

8.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目标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9.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10.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探析

11.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12.把握财务管理本科教育特点 加强实践性环节教学

13.财务管理本科课程标准建设的思考

14.论《公司金融》与《财务管理》本科教学差异——内容侧重和教学法的选择

15.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之经验对我国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的启示

16.能力导向的财务管理本科教材设计研究

17.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探索

18.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本科实践教学研究综述

19.财务管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探讨

20.关于财务管理本科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

21.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22.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23.案例教学在财务管理本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4.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货币银行学》教学研究

25.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四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26.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财务管理》课程设置合理性探索

27.财务管理本科“目标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8.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财务技能应用型人才研究

29.吉林省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0.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设置——以海口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为例

31.应用型新建本科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的逻辑

32.本科财务管理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33.新形势下地方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发展定位的SWOT分析

34.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35.财务管理本科双语教学环境下的案例教学研究

36.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37.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38.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9.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0.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41.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研究

42.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

43.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框架的构建——基于Dural System教育教学模式

44.财务管理本科教学的案例教学探讨

45.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培养与教学

46.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

47.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48.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改革与实践

49.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50.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51.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设想

52.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课程研究

53.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54.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思考

55.加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

56.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的构想

57.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58.本科阶段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讨——基于课堂内外的分析

59.关于构建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60.财务管理本科课程内容的优化

61.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校企合作视角

62.“零距离”特征的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63.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64.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探析

65.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理性分析

66.浅谈本科阶段财务管理专业体系的建设

67.我国高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建设的思考

68.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研究

69.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财务管理专业为例

70.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置研究

71.基于就业能力导向下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改革研究

72.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教材若干问题研究

73.《财务管理案例》课程的本科教学调查——来自某师范学院的调查数据

74.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基于对长三角地区企业的调查分析

75.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下财务管理课程标准建设

76.高职与应用型本科“3+2”分段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研究

77.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究

78.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效途径研究

79.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80.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探索

81.转型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82.案例教学法在本科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83.地方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胜任能力框架构建与评价研究

84.新建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规范化探讨

85.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谈本科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86.提高本科财务管理教学质量思考

87.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88.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89.新建本科院校财务管理创新研究

90.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思考

91.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教学误区与创新研究

92.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初探

93.民办本科院校《高级财务管理》教学体系改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94.虚拟班: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

95.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96.珠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97.高职本科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98.本科传统教学模式特征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

第9篇

一、我国电子商务和餐饮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猛,在各个行业间起到了融合、推动、催生新产业等重要作用,无疑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产业质量、增加产业效益的新引擎。2015年5月国务院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但同时,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管理方全不统一、欠缺诚信体制的完善、不规范的市场秩序、相关配套运营体制机制不完善等等,还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体制,制定整治措施、规范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目前我国餐饮业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快速发展,餐饮业也紧随其后。从地域分布上来看,中国地域辽阔,各地人民口味不一,也因此中国自古就有菜系之分,当今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密切,饮食文化也在其列,伴随着菜系分布的还有世界各国的美食样式,不胜枚举;从经营方式上来看,不乏各种中高档的酒店、宾馆、会所,也包含各种茶馆、酒吧、咖啡厅的饱含中西文化特色的经营方式;从经营规模上看’大到集团、企业,小到个体商户,良莠不齐。从吸纳就业能力来看,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的快 速发展,餐饮业经营规模随之扩大,其吸纳就业能力也随之增长,为缓解就业压力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整体来看,餐饮业发展前景仍不乐观,分散零散、规模小、竞争力弱依然是常态。

3.我国餐饮业与电子商务之间适应性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网络的普及让电子商务不知不觉得进人了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餐饮业与电子商务二者同样都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属服务经济的范畴。而服务业是以经营方式灵活多变,以消费者为核心为主要特点的全新产业。服务经济中以餐饮业最为精通服务的本质,灵活的经营方式、以客户为一切工作中心。绿色营销、网络服务,线上线下’作为新的营销理念也逐渐被传统的餐饮行业所接受和认同。

传统的餐饮业操作过程复杂,浪费大量人力财力,新型的电子商务的介人能够把传统操作流程电子化、数据库化,使整个过程的操控更加便捷,也脱坡了传统餐饮业中耗时费力、管理不到位、客源单一等等窘境。

二、我国餐饮业中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电子商务与餐饮业混合式精英人才

电子商务产业是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对于人才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要求比较高,而我国传统普通的餐饮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相对较低’造成整个餐饮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而在传统餐饮业中能够熟练掌握并操作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电子商务与传统餐饮业逐步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兼备高专业素养和餐饮技能的餐饮混合式精英人才极度匮乏。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电子商务与传统餐饮业的融合发展已然成为定势,餐饮管理与电子商务的混合式精英人才是提高整个餐饮行业水平和今后发展方向的重要环节,加强人才培养和应用是电子商务与传统餐饮业融合应用的重要课题。

2.缺少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

单纯的讲餐饮管理是指从组织客源、采购食品加工前的原材料、厨房对原材料的加工生产最后到产品进人餐厅或送达消费者的系列管理过程。那么在电子商务介人、融合到传统的餐饮业的过程中,技术含量的增加以及宣传、生产、加工、销售的标准化流程建设是电子商务在餐饮业中进行应用的前提条件。电子商务在餐饮业的普及已经为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所接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传统餐饮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现实背景下,大部分餐饮业的内部管理并没有以电子化内部管理为主导,仍然沿用着传统餐饮业中手工或半手工的状态,实现电子商务化的环节还不够透彻,对电子商务的优势挖掘还不够深人。

3.网络运营力度严重不足,宣传效果不到位

电子商务是在网络普及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网络是培养网络商务成长的肥沃土壤,但是电子商务发展到这个阶段,赖以生存的网络在规划、发展上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虽巳有部分餐饮企业、个体商户着手建设了自己的网站,但是网络宣传效果,推动力不足、网络营销方式欠缺、缺乏网站维护、品牌意识不强等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着。虽然已经有了利用网络的意识,但是对于网络作用的挖掘、对网络销售优势的运用还有所欠缺,电子商务在餐饮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4.缺少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餐饮行业发展现状是,老死不相往来,各扫门前雪,互相交流沟通少,信息交流共享更是凤毛麟角。餐饮行业各为其主,过分强调自身的发展特色,排斥甚至仇视同行业间的交.流合作。电子商务的介人和融合,能够通过电子商务的手段,由专业的机构进行管理,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信息资源共享优势,共享客户资源。各为其主的发展,各自为营的经营方式,缺少统一机构的领导和规划,使得餐饮行业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未来发展缺乏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前景方案。

5.没有相对应的物流手段

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是物流服务的产生和发展,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基础,然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明显出现供不应求、模式老化的情况,及时出现与电子商务无缝对接的物流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三、在餐饮业中合理运用电子商务的具休措施

1.加强精英人才的培养

在目前餐饮行业从业人员普遍素质较低的现状下,餐饮业复合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及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协调相关教育机构,设立培养电子商务及餐饮复合学科专业,扩大学员招收,为现代g饮电商复合企业提供更多的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成人培训机构,全方位多层次加快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在现有从业人员的再培训与发展方面,首先应提高餐饮行业人职门槛,各个岗位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并制定相关从业人员行为标准和规范,同时设立相对应的奖惩制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餐饮行业中。尤其是对于企业上层的管理部门,要加强培训和管理专业水平的提升,起好“领头羊”作用,逐渐形成“以上带下,以下促上”的和谐发展环境,促使整个企业甚至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传统餐饮业的优势,从而适应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

2.合理完善生产管理体系

首先,作为新鲜血液进人餐饮业的电子商务要充分发挥电乎智能的优势,在传统餐饮业的各个环节实行无缝对接,用高科技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来提高销售服务的准确性和质量。在管理形式、用餐饮食标准化、烹饪技术现代化、生产加工过程自动化等方面都要同步实行电子智能化,通过各个环节的优化来促进提升整个行业的服务水平。

其次,在企业内部的人员出勤管理、收支统计、财务报表、员工业绩等方面也要实施系统的电子化管理,充分利用电子技术自动、准确的优势,全面系统的对各环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做好市场预判和未来发展规划,同时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

最后,利用电子商务的智能、精准优势,在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建立电子商务一体化服务。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各种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餐饮业的成本控制被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原材料采购、加工和保险程序上。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有机结合,扩大餐饮行业原材料的选购市场和产地多样化,用有限的成本换取最高的原材料标准,从而提高服务水平,优化行业标准。

3.开展多元化网络营销手段,扩大宣传效果

网络的普及让网民的群体逐年成倍增长,年龄已经不再是网民的具体标识,面对不同层次网民的需求网络宣传手段也需要多元化,用以促进消费人群的多元化。虽然在人数上占了优势,但是当前网络营销机制不健全、消费者参与积极性不高和企业从业者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无不制约着网络营销的宣传效果。当前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净化网络环境、建设机制健全的网购平台,同时保证资金安全流动,确立了实实在在的网络运行规则’才能够确保消费人群的稳定,获取消费者的信任。同时也要进一步健全网络营销的各个环节的行为规范。当前,各种网上订餐软件、团购网站层出不穷,同时也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此前3?15晚会曝光某网上订餐软件对上市餐厅审查程序不严格,作坊加工产生的食品出现安全问题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开展多元化的网络营销手段的同时也要同步进行加大管理力度和制度化。

跳出传统形式的营销手段,与时俱进,如设立社区营销,把消费群体固定统一在某一小区或地区、如设立博客论坛,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和美食专家加人讨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调整整个企业的运营方向和改进方向、如简化网上订餐服务’通过电话智能订餐和APP下单等多种方式同步进行,针对不同的人群出台相应的营销方案,达到预期效果。

4.进行信息化建设和合理的发展规划

电子商务融合应用到传统餐饮业的过程还需要很长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传统基础扎实的餐饮业首先需要确立的就是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合理的发展规划。

首先,面对种类繁多的原材料、人员登记、仓储管理,需要建立庞大的信息管理系统,把整个运转系统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用先进的电子化设备管理纷繁复杂的运营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准确和自动化使整个企业的运营更加的计算机化。

其次,重视培训和招收高素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现代管理中将企业运转与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使整个系统能够全面包含企业运转全过程的控制。

最后,在发展规划上积极推动传统餐饮业与各种网络企业的合作交流,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武装tfc化传统餐饮业的消费人群、生产加工程序等等各个环节的发展趋势。

5.提高物流手段,保证物流质量

在电子商务融合应用传统餐饮业的整个过程中,物流信息化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物流手段的提高、物流效率的保证是让消费者接受并认可的基础。

建立健全一个为大众认可、诚信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享行业信息资源,并对运转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为运营行业及消费者提供物流安全保障和行业安全监管’同时制定行业进人门槛以及服务规范和消费者、经营者的责任义务规定,建立诚信管理监督问责体系,并联合其他行政部门进行同步监管,优化物流环境,提高物流水平。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同样各行各业的发展,人才的储备及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需要涉猎计算机、贸易经济、物流管理、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培养时间长,因此人才的培养显得极为重要。仅仅依靠科班院校出身的人才显然巳经供不应求,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在职培训也是行之有效的。

物流公共信息交换平台系统在物流领域独树一帜,发展迅速,为普遍的企业及消费者所认可’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单纯的现代电子商务技术,还需要结合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先进、开放、实用和安全的原则下,对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共享、优化配置,提升行业的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软件工程;工程实践;成熟度模型

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定位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建院以来,学院建立以软件工程本科学位和专业硕士学位等多层次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数学、工程和职业基础知识为基础,以软件工程’知识体系为核心,以软件应用、软件工具和领域知识为扩展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设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案,建立强化学科专业基础、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适应产业人才需求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及实验、实训、工程实践一体化的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体系。

1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链是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的理论模型,是软件学院遵循的人才培养规范。在人才培养链的探索过程中,软件学院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软件人才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形成了软件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60%以上的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实训课、工程实践、论文及答辩构成了软件人才知识和技能培养的链条。基础语言课、听说语言课、人文课和讲座、创业课和讲座等构成了软件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链条。英语和日语成为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

图1和图2分别是软件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才培养链示意图,图中圆括号数字意义如下:

①在编教师;②IT公司教师;③境外教师;④公司团队教师(多位教师按角色上同一门课):⑤工程实践基地导师。

2 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型

2.1 模型框架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了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型,又称为软件人才工程实践能力成熟度模型(Soff-ware Talent Practice Capability Maturity

CSDA涉及的15个知识领域Model,STP-CMM)。STP-CMM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面向认知的实践级别(认知级)、面向课程群的实践级别(课程级)、面向项目案例的实践级别(项目级)和面向软件工程的实践级别(企业级)。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型是软件学院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3所示。

2.2 模型等级

2.2.1 等级1――认知级

在认知级时,学生刚刚入学,一般不具备软件项目实践的基本知识,对于软件行业也没有清楚、系统的认识。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和软件相关基础知识课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导论等,还要掌握一门基础性编程语言,如c语言等。

等级1时,学生的实践能力基本为零,因为他们的行业背景比较弱。所以该阶段的实践内容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和编程领域的起步。

等级1的关键过程域如下:

(1)掌握高级编程语言。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一门高级编程语言,能够独立自主完成一些初步的编程问题,开始了解软件项目开发的一些基本知识。

(2)行业接触。本阶段学生的行业背景相关性弱,所以在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了解一些行业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增进对软件行业的认识。

2.2.2 等级2――课程级

在课程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本科一年级的课程,对软件工程领域有了基本认识。这一年,学生将接触软件工程基础核心课程群,如软件工程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操作系统原理等,专业知识和编程能力比等级1都有阶段性提高。

等级2时,学生的实践能力比等级1有了质的提高,能够高效完成核心课程涉及的项目实践,还能够实现一些行业内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要了解一些简单的工程管理细节。

等级2的关键过程域如下:

(1)核心课程实践。学生要能够灵活运用课上学到的核心课程的知识,编程实现其中的实践内容。

(2)实现问题解决方案。本阶段的学生需要灵活运用学到的软件工程理论知识和编程技巧,实现行业内一些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实现过程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2.2.3 等级3――项目级

项目级时,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实践,已经打下了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并且具备了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在这一学年,学生上课学习的是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内容,例如需求工程、数据库开发、软件构架实践等。

等级3时,学生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实践课程内容上了,要慢慢开始接触各类中小型项目级别的实践活动,开始体会项目团队开发的流程,包括角色扮演、团队协作等。

等级3的关键过程域如下:

(1)提出并实现问题解决方案。学生对软件行业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编程水平有了更大的提升。这时他们需要分析一些行业内的特定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运用掌握的知识和编程能力实现提出的解决方案。

(2)开发角色模拟。本阶段的学生要开始组成团队,完成软件项目,学生在开发过程中需要担任团队中的具体角色,与其他团员分工合作,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及沟通能力。

2.2.4 等级4――企业级

在企业级时,学生已经到了毕业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都已经得到良好锻炼,职业能力也有了一定提升。在这一学年,学生主要接触一些专业方向课程,如前沿技术和领域动态讲座。

等级4时,学生最重要的目标是提升职业能力。在这个阶段,学生将体验业界真实开发环境,扮演企业级项目开发团队中的角色。同时,学生还要具备提出并实践行业深度解决方案的能力。

等级4的关键过程域如下:

(1)领域问题接触。本阶段的学生除了要提出并实现行业内某些单一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还要对领域问题作深入调查研究,以锻炼学生提出和实现行业深度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

(2)企业级开发管理。学生已经在等级3体验过中小型项目管理流程,本阶段将更进一步体验企业真实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管理流程,具备更良好的职业素质,毕业后更快更好地实现与企业的对接。

(3)遵守职业道德标准。学生即将踏入社会,这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软件工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模型内涵分析

在介绍了STP-CMM的四个成熟度等级后,我们对STP-CMM模型进行一定的分析说明,其特征和目标总结如图4所示。

图4中的“表现方式”一栏清晰地说明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成长过程。在认知级,学生初步接触软件工程领域知识,对学到的基础课程知识不能进行系统级别的认识,所以各科知识呈分散状态。到了课程级,接触了学科基础核心课程群后,学生已经能够将各种知识组织成一个聚合的系统,但对于学科间内容的交互还没有明确认识。然后是项目级,通过中小型项目的锻炼,学生已经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科知识交互 解决问题,也开始接触项目团队开发流程。最后是企业级,学生已经能够在企业化开发管理的框架内,通过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编程能力,遵循特定的企业文化,合作完成企业级项目开发的目标。

3 软件工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践与特色

2001年12月,原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华中科技大学首批设立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2002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正式成立,同年开始招收全日制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学历研究生。2002年9月,软件学院同时招收四年制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和两年段软件工程专业2+2本科生;2003年起停止招收两年段软件工程专业2+2本科生,开始招收在职申请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

2006年底,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评估,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特别是实训实践环节得到了好评。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均入选教育部质量工程――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分别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湖北省教学成果奖。我院的人才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着力构建产学合作的教学框架体系。软件学院充分发挥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努力争取行业、产业等各方资源,以创新的思路构筑校企合作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平台与环境。学院建立了以系为核心的教学组织架构,每一个系都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和组织机构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院所合作的办学模式,建立学校教学与产业实践互动,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和创新实践的培养机制,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缝接轨,成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工程型软件精英人才基地。

二是优化配置三三制师资队伍结构。由于软件产业发展快、升级迅速,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这就要求软件学院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内容应随着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并及时跟进。为此,我们提出构建面向软件产业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的三三制结构的师资队伍,即教师队伍由学院专职教师、IT公司兼职教师和境外外聘教师组成,实行动态管理、结构优化。

三是精心设计工程化的软件人才培养方案(链)。为加强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学院构建了理论教学、课程实践、项目实训、工程实践一体化的软件人才培养链,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行业需求和教学计划,与企业联合制定分层次、阶梯式的综合实训实践方案,丰富理论教学内涵,弥补实践教学不足,做到软件工程能力综合实训、实践不断线,循序渐进,校企合作,共同实施。我们强调实践能力层次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设定阶段能力目标分步实施实训实践教学计划,并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最终达到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目标,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第11篇

【论文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国际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迅猛发展对我国的数学物理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形势,我校积极建设数学物理综合班,力争培养出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掌握扎实数学物理基础的高层次研究型数理精英人才。本文以福州大学数学物理综合班为例,对创新性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实践,以期对国内外其它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启示。

科技创新是新世纪发展的主题,在知识经济时代,持续不断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人才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的、高层次的、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对推进社会生产力大踏步前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要适应新时期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高素质的、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型人才。从2010年开始,福州大学根据国内外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组建了数学物理综合班(简称:数理综合班),目的是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型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使我国数学物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国际标准接轨。争取培养出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较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数学物理基础厚实的、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发展的战略眼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求知欲望,踏实的工作作风,较强的创新意识;在知识结构上,理科功底扎实,具备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知识衍生能力,是未来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开拓者;在能力结构上,着重培养三种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创造知识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科学研究与开发能力)。在继续教育方面,将为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优质生源。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并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培养模式。

一、实施特色鲜明的培养措施

1.淘汰机制的引入是培养研究型人才的质量保证

数理综合班生源的选拔遵循优中选优的政策。通常情况下,每界数理综合班招收50名学生,其中在福建省提前批次录取40名品学兼优的同学。另外10名从全校外省考入福州大学的新生中择优选拔,从而保证数理综合班有一支高素质的学生队伍。四年本科结束以后,数理综合班品学兼优的学生将被免试保送进硕士阶段学习。基于这样一个培养方针,为了保证学生质量,数理综合班管理上引入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淘汰机制,在公平竞争的原则下实行优胜劣汰政策。分别在第一学期期末和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时,进行两轮竞争淘汰。

第一轮淘汰设在第一学期结束后,根据数理综合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评定,实行末位淘汰制,将有5~10名学生被分流到其他专业(数学专业或者物理专业)继续学习。同时在自愿报名的前提下,从数学和物理专业选择5~10名有志未来从事数学和物理基础研究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充实到数理综合班。第二轮淘汰设在第四学年毕业推荐免试研究生时,数理综合班同学在差额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情况下,仍有部分学生无法直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综合考核不达标的同学将无缘保送研究生。这个阶段被淘汰的学生如果达到本科毕业的要求,将授予学士学位,并发放本科毕业证。同学可以自主选择直接就业还是考研究生。

淘汰机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可以鞭策数理综合班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另一方面,淘汰机制也给数学和物理专业优秀的学生提供了进入数理综合班学习的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数学和物理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被淘汰的数理综合班学生如果能努力学习,仍有机会考取研究生继续学习。淘汰机制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在操作过程中,主要参考因素包括:①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②学生的日常表现;③学生科研能力,以及科研论文的发表、科研立项等情况;④学术委员会、数理综合班主任和学生导师对学生科研潜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⑤推荐免试研究生时还须经过专家组的严格考核打分。淘汰机制的引入,增强了数理综合班学生的竞争意识,为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质量保证。这样的良性竞争使同学们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为日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2.培养方案基础厚实,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数理综合班培养方案本着“加强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创新”和“教学标准高起点、教学要求高难度、教学进程高速度”的“三高”原则,制定全新的培养方案。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前两年集中强化数学和物理基础、计算机和英语基础,同时开设“大学化学”等课程,要求学生跨专业选修10个学分课程,形成多学科综合优势,为学生今后长远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本科学习后两年,学生自主选择学科(数学方向或物理方向),个性化专业分流培养。如果学生选择数学方向,本科学习结束后,可被保送到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等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如果选择物理方向,本科毕业以后,可被保送到光学、物理电子学和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等专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公共基础部分由学校和挂靠学院统一制定,学科专业部分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由学科导师负责制定,力争做到充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原则。公共基础教学和学科专业教学实施“统分相济、交叉进行、贯穿全程”,不是截然分为前后的两个阶段。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进一步凝练和突出专业方向,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集中选修相关课程。学生可选择其中一个学科模块为主选方向,其他为辅选方向。以上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对数学和物理专业研究基础和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和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向某个硕士学位点研究方向倾斜,从而为其日后进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其尽快进入研究角色。

为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学院将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教学设备投入到数理综合班的培养过程中,期望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对学生个性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综合班的任课教师或学科导师由学校直接选聘全校优秀教师担任。这些高水平教师,一方面具有广阔的视野,而且教学内容直接接触科学前沿。学生在指导教师的熏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得到潜移默化的增强;另一方面责任感强,能有意识提供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的机会。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独立科研的能力。导师制执行双向选择政策,每位导师指导不超过3名数理综合班学生。学生进入本科第三年学习之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指导教师。这些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事实证明,导师制对于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指导教师每个月都要与所指导学生见面3~5次,解答学生在学习科研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向学生介绍专业研究动态和传授研究方法。在这种紧密的师生互动关系下,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显著提高。不少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高质量的研究工作。

3.设立科学前沿讲座,开阔学生视野。

为数理综合班学生定期开设科学前沿讲座是数理综合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学校、学院积极创造条件,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为数理综合班学生开设数理学科不同方向的前沿专题讲座,如聘请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欧阳钟灿院士为数理综合班做平板显示技术的专题报告,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聘请中科院北京物理研究所曹泽贤研究员为数理综合班同学做物理学趣事方面的讲座,引起了同学们对物理学的积极兴趣。还邀请短期回国的专家学者和科学院及其他院校的专家学者为数理综合班授课。此外,数学和物理专业各个学术带头人也分别就相应专题开展讲座。这些讲座一方面为学生介绍各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开拓学生视野,另一方面讲座者能从自身科研经历出发,鼓励学生立志成才,为科学而奋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种讲座形式不仅使学生们能领略名家的讲课风采,而且使他们能亲身感受学术熏陶,领略最前沿研究动态,因而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敏锐度和“研究”意识,对他们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转贴于  4.政策倾斜,管理方式体现以学生为本。

为了适应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数理综合班的管理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方面,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启发式、研究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管理方面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采取本人提出申请和学校建议分流相结合的办法,在学期结束时。主要依据学生的学业状况和综合评定,对难以在数理综合班坚持学习的少数学生,允许其分流到数学或物理专业学习;鼓励学生争取科研立项。在严把质量关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申报学院、学校、福建省乃至国家级的科研立项。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们文献检索、资料收集和学术规范方面的意识;设立数理综合班专项培养经费,每个班,四年学校共计投入约30万元,作为数理综合班学生的科研、科技创作和社会实践以及聘请专家学者的课酬及其它管理费用。此外,综合班学生在图书馆借阅图书资料享受研究生待遇;每学年享受160学时免费上机;安排专用教室自修;优先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免试推荐研究生指标单列等。利用这一系列的政策,为学生们的又好又快的成长保驾护航。

二、取得的实践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福州大学数理综合班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①数理综合班班风正,学风好,团结友爱,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工作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带动了全校各项学生工作的开展。②学习积极性高涨,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同学们思维活跃,敢于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见解。同学们基础扎实,成才意识强,发展后劲足。③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为突出。经过强化基础教育及以研究、创新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使得综合班学生具有较突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④数理综合班的影响越来越大,吸引力越来越强,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纷纷要求进入数理综合班学习。数理综合班已经成为人人向往的一个集体,成为向社会展示我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的一个窗口。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数理综合班的培养模式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来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在以后工作中逐步克服。例如:①数理综合班作为拔尖创新类人才教学改革试点班,其教学观念、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与普通班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对我们现行的一些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现行的管理机制不能满足数理综合班良性快速发展的要求。②知识膨胀与有限学时之间存在矛盾。必修课程增多,讲座报告增多,科学实践增多,从而导致课时安排的紧张。因此如何科学的安排数理综合班教学体系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③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数理综合班同学日常学习科研任务繁重,心理负担较重,因此出现个别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不容忽视。④每位数理综合班同学的发展方向不同,都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统一标准,如何评定成绩才合理,需要进一步讨论。⑤还需要说明的是数理综合班立足于培养未来的杰出人才,是一种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不仅需要较高的成本投入,而且需要严密的组织,还需要一大批富有奉献精神甚至牺牲精神的人们为之而默默无闻地不懈努力。

每一次的教学试点改革,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数理综合班培养模式就能克服现有困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较强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数学物理基础厚实的、具有精英意识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庞启华、黄文芳.综合班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J].微生物学通报,2005(3):135~138

2 钟春玲.拔尖创新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2):104~107

3 张传恒、王根厚、王训练.地质学理科基地班课程设置的改革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5(1):49~52

4 邵瑞珍.布鲁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 邵培仁、颜洽茂.高质量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文科综合班培养方案为个案[J].中国成人教育,2004(12):23~26

第12篇

(一)研究背景

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产物,是我国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由于实验班培养模式尚处于初步实践和构建的阶段,因此,针对实验班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也是少之又少。本人经过大量的文献检索和查阅,没有发现此方面的学位论文与专著,仅有几篇针对个别大学实验班培养的学术论文,如刘淇、叶民(2012)对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实验班的优秀生选拔机制进行研究,并对其具体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陈向明(2009)、金顶兵(2011)、李克安(2012)对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实验班的课程建设、管理制度等方面作探讨和评述。另外,还有一些针对本科大类培养方面的研究,如李秀娟(2014)提出,“通过按学科大类招生构建平台与模块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王京芳、曾又其、杨艳(2011)探讨了通识教育在院系按专业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中的作用。这些学术研究主要从实验班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的人才选拔、课程内容与建设、相关管理机制、大类培养模式与构建等方面探讨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但这些研究多是针对本校的一些人才培养实践做简单介绍或概况,没有系统的论述与分析,更无理论基础做支撑。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选择应用型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作为研究课题,有利于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寻求适合相关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培养模式。应用技术大学既是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构建的实施者又是其科学性、合理性的研究者。构建合理、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利于应用技术大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也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研究内涵

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创新实验班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教育专家周远清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本课题探索创新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归纳了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总结国内现有创新实践班的培养实践,以不同大类培养为单元,从不同角度总结实验班培养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应用型大学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框架,同时,初步构建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实验班培养模式,并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二、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实验班

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实验班按照教育部对本科专业办学要求及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面向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酒店企业,依托本地酒店行业的龙头集团企业———纽宾凯酒店集团合作开办酒店管理创新人才实验班,旨在培养适应酒店行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酒店管理的理论知识,具备酒店经营与管理能力,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职业发展潜力大,富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够在纽宾凯酒店集团旗下的星级酒店、连锁商务酒店从事中高层管理岗位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武汉商学院纽宾凯酒店管理创新人才实验班”通过选拔优秀学生,为合作酒店企业定制式高端培养酒店精英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道构建课程体系,尤其是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课程。从2013级招录的120余名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30名左右组成实验班,设置个性化定制课程,安排校内外优秀师资授课,为纽宾凯酒店集团定制式高端培养酒店精英人才。学生选拔过程合作企业全程参与,校企共同制定遴选标准,共同组织实施考核,入选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实验班日常管理中实行校企共管,校企协同授课,实行多学期、连续性、阶段性弹性实践教学;并基于学生特长优势、志向以及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加强企业和学校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工作,毕业后从事酒店管理岗位工作。

(一)探索“循行导教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武汉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创新实验班是基于“循行导教、产教融合”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理念,适应地方旅游与酒店行业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推行“3+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酒店行业发展规律,以为合作企业定制培养从事酒店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的,按照“3”和“1”两个培养环节来实施教学,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一种培养模式。“循行导教3+1”中的“3”表示三年的校内学习与实验实训,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项技能的学习和实验实训“;1”表示1年的校外基地的专业教学实习、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二)创新实验班课程建设

坚持校企携手共建、贯彻工学结合思想,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推进课程及教材建设。1、基于和企业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见附件《“本科酒店管理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遵循行业发展趋势和酒店人才的成长规律,制定富有特色的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课程;2、每年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理事会会议,适时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3、课程负责人和企业经理人一起制定课程标准,请企业人士审定课程大纲、课程考核方案等教学文件,充分收集酒店企业素材,编写课程教案及PPT;4、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上围绕酒店工作需要,一些课程的模块直接引用企业的内训模块,使本专业课程教学始终站在行业前沿。我们拟引进了纽宾凯酒店集团旗下酒店“岗位工作流程与规范”“、员工绩效管理”“、酒店安全管理”等课程内容。5、建立相应激励机制、培训机制,鼓励并支持教师联合纽宾凯集团共同申报2-3门各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6、适应酒店业的国际化要求,加强素质教育,对《酒店餐饮管理》、《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实行“双语”教学,并将逐渐扩大“双语”教学课程范围,加大“双语”教学的力度,并积极聘请纽宾凯集团外语水平过硬的部门经理、主管承担“双语”教学任务;7、根据课程改革需要,加大教材的建设力度在项目建设期间,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理事会及酒店职教集团为纽带,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材开发,将企业培训理念、文化、职业情境直接纳入教材。在原有校内讲义和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能满足酒店职业素质培养和工作能力培养需要,反映酒店管理规范标准、业务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艺术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组织师资联合纽宾凯集团的优秀经理人一同编写《酒店督导》、《酒店连锁经营》等课程本科层次教材。校企合作教材编写工作以课程建设团队为依托,对兄弟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开展调研,邀请企业人士及课程建设专家共同参与研讨,确立教材纲要,充分收集纽宾凯集团等合作酒店企业的案例,充实教材内容。在2015年—2017年,我们还将联合企业,重点探讨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综合性实训实验课程,修订与完善课程实训(实验)指导书。

(三)科研合作

现阶段武汉商学院已经承担了《武汉纽宾凯集团十三五规划》项目,在技术创新应用、职业资格认证、科学研究方面都有着较大的科研创新空间。近年来,纽宾凯集团拥有重点业务板块,发展十分速度,在现已开展科研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将在酒店连锁管理技术创新与应用、企业筹备筹建管理、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科研合作。我们将面向区域经济构建行业技术服务与创新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教师参与,协同创新,促进新技术转化应用。以我校经济研究所咨询机构为平台,充分发挥师资科研优势,通过承接国家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和行业企业的科研合作,不断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及实际效用。力争每年完成行业企业咨询管理项目2-4项,每年完成企业培训项目5-6项,充分彰显我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对区域经济的智囊作用。

三、创新实验班的具体做法

(一)与企业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

本专业从2013年开始与纽宾凯酒店集团进行校企合作,武汉商学院把纽宾凯酒店集团作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纽宾凯酒店把武汉商学院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双方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基础,进行多方面的合作探索和实践。其一,人才输出与人才容纳的基础。纽宾凯集团拥有酒店、餐饮、休闲娱乐、旅游服务等一流的子公司和相关场所设施,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涌入,本专业的开设能有效节约企业在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酒店管理专业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从2013级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开始与纽宾凯酒店联合创建酒店管理创新实验班,按照企业实际需要,双方一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行业技能需求,创设教学实训条件。其二,社会服务的合作基础。我校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从2013年开始多次为纽宾凯酒店开设管理人员培训班,讲授课程10余次;专业教师参与开纽宾凯集团转型提升项目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其三,资源共享和共建的基础。纽宾凯酒店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认知实习、顶岗实习等实习实训机会。2013年以来,酒店管理专业每年都带领学生到酒店进行校外认知实训、见习和专业顶岗实习。纽宾凯酒店也为专业教师提供挂职锻炼机会,曾凡琪、周耀进等多名专业教师多次在酒店进行企业实践活动。(5)校企合作进行应用型本科教材等建设。

(二)实施校企师资共建,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者,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办学水平和保证办学质量的关键。我们要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保障师资数量,提高师资质量,优化师资结构。到2018年,专业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超过92%,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形成以教授、博士为专业带头人,以副教授为中坚力量,以行业专家、职业经理人为依托的教学团队。力争博士达到4人,占专业教师的16.7%,硕士达到18人,占75%,实现教学团队博士硕士主体化、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并培养一批在行业项目策划、经营管理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中坚人才。

1、构建良好的建设机制

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健全教师职称聘用制度,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尤其是熟悉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

2、校企人才共育,加强基地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坚持教师赴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制度,实行半年到1年期的“赴企业任实职计划”,要求专业教师100%参与企业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工作,积极承担企业的咨询管理项目和培训工作,要求未来3年教师的参与度达到80%,完成行业企业横向项目不少于5项,企业培训项目不少于20次。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从实习实训基地聘请5名左右热心企业人才教育事业,有较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的优秀职业经理人作为兼职教师,担任课程教学任务,参与实训(实验)指导及专业实习的指导管理工作,并对兼职教师开展教学能力培训,引入他们参与应用技术项目开发,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的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能力。

3、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和学习

每年选送相关专业教师到有关高校进修与本专业相关的课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本专业相关主干课程的主讲教师的培养,未来5年选派10名教师完成访问学者项目,每年选派10名教师到国外管理学院学习,选送英语和专业基础较好的骨干教师进修学习,以适应双语课程教学的需要。

4、教师学历提升计划

通过引进“双高”(高学历,高职称)名师、派出进修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优化现有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一是可以从有关业务单位引进人才或聘请业务骨干任兼职教师;二是鼓励教师带薪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除报销学习费用外,并给予相应奖励,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提高本专业教师研究生学历的比例。

5、加强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

目前专业的实践教学队伍中缺乏专职实验员,需要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并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通过建立团队合作机制,开展实践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后动。如不定期邀请企业兼职教师为本专业教师和学生举办专业技术应用讲座或操作技能演示,每季度组织1次教学研讨;邀请兼职教师参与实践课程教学、实践教学体系开发、实践课程建设等教研活动,使教学活动紧密联系企业实际。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上岗实践,不断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基于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湖北省职教集团的平台,努力将酒店管理实践教学团队打造成为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和一流的教研水平的优秀教学团队。

(三)加强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本创新实验班由学校分管教学与科研校长刘萌和纽宾凯酒店集团总副总裁负责,相关院系负责人、学校教务处、财务处以及相关专业负责人组成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确保实训基地的建设推进顺利实施。同时运作好校企合作理事会和湖北省酒店管理职业教育集团。武汉商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于2010年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理事会的主要职责:研究校企合作重大事宜,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协调校企合作内外关系,指导校企合作工作顺利进行。该理事会每年开展1-2次定期活动,并进行成员班子的调整和优化。2012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我院为牵头单位,成立了湖北省酒店管理职业教育集团,为校企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还要发挥本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专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1—2次会议,其主要负责对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的重大问题提供指导和咨询意见。

2、制度保障

学校与纽宾凯集团签订了深入建设创新实验班的协议,双方权利义务明确。学校制定了《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规定》、《学生实验实训实习守则》、《教学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实训室开放管理暂行办法》、《师资队伍建设管理规定》、《师资培训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锻炼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基地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正常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项目实施后,学校将制定专门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保障基地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基地建设成效的达成。

3、教学质量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