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3: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什么的启示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照搬材料原文,而是根据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引述时应注意:
1.要有针对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使引述详略得当。
2.要概括。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精要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依据。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对材料的分析,顺势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合二为一”。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因此,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现象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有规矩;既要重点突出,又要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的角度:
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
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
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思考
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
“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
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四、材料运用策略
1.文章忌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作何云。
2.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照搬)。
3.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哎呀,惨定了!”
但是随后,老师又说:“安静!这次考试有几条注意事项:一、在考试时不准交头接耳,否则抄70首古诗一遍;二、一定要看完一遍再做;三、这次考试只有6分钟。四、就算你只得了一分我也给你发奖。”这又引来了一片窃窃私语。我也在心里暗暗地想:6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以前考试,最少也有1节课的时间,可是这次考试的时间那么短,而且,得1分也发奖,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啊!不过,就凭我平时90多分的成绩,6分钟得一份还不是小菜一碟?
正想着,老师一声令下,考试开始了!教师里静得出奇,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地写字的声音。我也埋头“刷刷”地写,把老师说的“一定要把试卷看一遍再写”的话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交卷!”时间真是过得飞快啊!一眨眼的时间,6分钟就过去了。就在这时,我的眼睛扫到第12大题,上面写着:本次竞赛,共有14道题……什么的,我想应该是不重要的吧!
老师拿着红笔“刷刷”地改着试卷从老师的笔法上来看,我感觉出老师改出了很多个“蛋”,希望我不是这些“蛋”中的一员。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陈泰松,零蛋!”这不稀奇,他成绩很差的。可后面的就稀奇了,连大将王邃都落网了,捧着一个“大鸡蛋”回家。可惜我未能如愿,拿了一个象征着吉祥平安的“红蛋”。后面又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蛋”轮番登场,有鹌鹑蛋、鸭蛋、鹅蛋、鸟蛋……最后连恐龙蛋和鸵鸟蛋都来凑凑热闹,真是一个“蛋蛋俱乐部”呀!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得零蛋呢?原来这都是粗心惹的祸---第12大题上写着“本次竞赛共有14大题,但只用做……”这段话,都怪我们粗心大意,才得了零蛋。唉!
“这次考试,大约有30个人抱“蛋”回家……”老师话音未落,就引来了一片笑声,“可能还剩下27个人,就是得分的了,就是说,是可以拿奖的人!”
“耶!”
“太好啦!”
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老师发完试卷后,让那些得分的同学站到讲台上去。然后老师又说:“是靠运气瞎蒙蒙对的人请举手!”5、6个人举起手来,老师让他们回座位站着,说道:“你们纯属是运气好。不过运气是不可靠的,今天能让你得分,明天就能让你丢分。”
老师摆摆手让他们坐下:“是听老师的话而得分的请举手!”呵,有10来个呢!老师也让他们回座位坐好,并赞许地说:“你们都是好样的!”
这时讲台上只剩下几个人了。他们有的是在书上看到过,有的是在作文班做过类似的题目……
从这次考试中,我得到了很多启示:在学校一定要听老师的话,照老师的话去做,还要多读些课外书,以防掉进类似于这样的“陷阱”。不过,都是人,谁没有犯错的时候呢?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少错。我们要牢记住每次错误给予的教训,不要一错再错,以后再在这块绊脚石上跌倒了!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学习兴趣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仍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教育不但是不容小觑的事情,同时也是从事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及专注于教育事业的学者们不断研究的课题。对于有着五千年历史底蕴丰厚的浩浩大国,学好母语、写好汉字、提高孩子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下面,笔者就要对如何调动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浅谈几点自己粗陋的想法。
一、拼音的重要性及兴趣的培养
拼音对于人们并不陌生,甚至好多人认为是老生常谈。对此,我就有切身的感受。我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可以说教学语文也几近三十了。我们这有着与普通话不一样的方言,再加上本地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农村,受到当地教学环境、方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很难把握拼音的正确读法,导致的后果是声母和韵母拼在一起出现的汉字并不是汉字的真正读音。譬如,云“yun”这个读音,学生的发音就变成了“yong”;还有典型的平舌和卷舌不分等问题。作为教师的我有很大的责任,帮助学生改正是我的工作。拼音是学习汉字的基础,就像我们学习英语的音标一样。出现上面的问题,单独的纠正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于教,我只教一遍,接下来的时间都给学生,让学生像教师一样站在讲台上教下面的同学。这样班上的氛围就会变得轻松起来,学生的注意力被调动了起来。如发现教的不对,下面的同学可以一起指正,也是互动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上课,但在学生眼里这更像是游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去记住拼音,同时又达到了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学习方法的目的。学生也不会觉得课堂很枯燥,相反,增添了更多的学习乐趣及享受乐趣。
二、汉字理解和书写兴趣的培养
汉字书写兴趣的培养还是来源于CCTV科教的一个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赛。通过对这个节目的几期观看,才发现我认识的汉字对于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来说真是不值得一提,尤其是那么多平日里常说的但是笔画又是我没有见过的,在我的大脑里萌生了无数个想法:对于一个中国人不会正确书写和认识这样汉字,让那些学习中国汉字的外国人情何以堪。作为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国语都学习的一塌糊涂,会被他们耻笑的。如果有国与国的学习文化交流中,一个中国学生无法读准汉字的发音、书写等,又如何和异国学生交流呢?
这个节目是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前来参赛,我也向我的学生推荐了这个节目。我的目的只是让他们有一个感性上的认识:你们也是可以实现,成为家长、教师和同学的骄傲。我构思出来的方法虽然还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但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试用,希望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前提是每个学生人手一本中国汉语词典,从第一排开始,每节语文课开始之前,学生都要找到一个词,记下来并工整地写在黑板上,标出拼音,同时教其他的同学如何发音,之后是用自己的理解解释这词的含义,不管对错与否。接下来,我的工作就是纠正不对的地方,当然其他的同学也是可以参与其中,最后的工作就是书写。我的方法是让每个学生都用毛笔练习汉字的书写,当然至于书写的工作是回家进行的,也就是所谓的家庭作业。借鉴古人的学习书写汉字的方法也是有一定科学根据的,这既锻炼了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态,使学生知道了毛字的精髓所在。
三、听及理解能力的培养
先说“听”,我对学生的要求是,每天都要抽出10分钟到20分钟的时间去听一些广播(没有图像)。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听力,使学生能快速抓住重要信息。这个活动可以在每天晚上睡觉前进行。为什么会选择在睡觉前呢?原因是梦中的潜意识会激发学生在睡梦不经意间学习并强化。理解能力的培养,我不敢说达到什么的效果,重在培养,在以后学生升初中、高中、大学等都会受益匪浅。这个能力,还是回到我前面说的汉字兴趣的培养中,使学生知道词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词的意思。
四、写作能力的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不愿意写作文。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也是最怕的就是写作文,所以我要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让作文看起来没那么可怕,甚至使学生喜欢上写作。写作文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中对身边事物细致的观察,哪些事情是难忘的、印象深刻的,遇到了及时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日记。电视里有个广告,是一个小孩每天对蝴蝶的形成过程的记录,对我感触很深。我把这个方法运用到学习中,即针对某一个事物的描写。例如写一个植物,我会选择一个植物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个是什么植物,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开的花什么颜色什么样子,闻起来是什么味道的。然后,我告诉学生把诸多问题的回答组合在一起就是对这个植物的描写。以此类推,小动物的描写、人物的描写等都是同理。
另外,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的鼓励。在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应挑选几篇优秀的学生作文,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分析哪些地方是值得大家一起学习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之处。同时,有感受的学生可以随意提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使用和即将使用的方法,希望能对广大同仁有所启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我们的下一代,祖国的未来在经济不断繁荣、日新月异的今天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对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一个栋梁之才。
作者简介:
诚然,“文无定法”,但毕竟“文章有法”。古人主张,作文要“先规矩而后巧”。这“规矩”就是为文的基本方法,作文的规律性知识和要遵循的常格,如,观察取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语言运用,等等。“巧”是推陈出新,是突破定法和常格、走向无法和出格的创意表达。“规矩”是“巧”的基础和途径,“巧”是“规矩”的目的和归宿。不成规矩,何成方圆?这是一条被从古至今的实践所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习作之道,是作文的重要规律。若仅仅为了改革而一味“独辟蹊径”,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就可能步入“暗胡同里瞎摸”的歧途。
由此看来,“自由表达”只是作文教学的策略之一,同时也应是我们所要追寻的目标。片面强调取消限制、冲破常格、抛弃规矩,直奔“自由”而去,有悖于作文教学规律。这就是学生习作时拥有“自由”却不能纵横驰骋而是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当我们只是把“自由表达”作为策略而不是同时把它作为目标时,便出现种种偏向,突出的有:
其一,视统一指导为自由与个性的大敌,否定或者放弃一切统一指导
比如,近期就有人对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作文课颇有微词,认为学生的习作鲜有个性。就公开发表的课例来看,于老师的作文指导往往是,或者抓住生活提供的机会,或者开展各种活动,或者创设生活情境,就同一内容让学生动口说,动笔写,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讨论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这种在提供同一写作素材基础上的统一指导,指明了构思的方向,激活了语库,启示了写法,使学生少走了许多弯路,提高了效率。教师的指点,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缩短了生与生之间的差距,学生的习作大都有模有样,学生易于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起写作兴趣和内驱力。
毋庸讳言,在这样的统一指导下,由于内容相同,写作方法和语言运用的集思广益和取长补短,学生习作往往因此存在类同有余、个性不足的遗憾,但我们相信,一次次成功的写作经历和经验的内化与外向迁移,同样能让学生“自能作文”,最终实现“自由表达”“个性表达”的目的。这种建立在较高水平“规矩”基础上的个性,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目标。
再则,在班级授课且学生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即使教师愿意,时间和精力也都不允许教师进行普遍的个别指导。放弃统一指导,就只能“自由表达”。其结果,在不少老师的课里,学生的习作不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而是文思枯竭,语言干瘪,或者东拉西扯,不知所云。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那些粗糙低劣、五花八门的文字的确不乏“个性”,但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提长学生的语文素养,于事何补!
我们强调不放弃统一指导,不是主张用成人写作的标准去要求学生,更不是要设置框框,求全责备,使学生瞻前顾后,缩手缩脚,而是主张用统一指导拓宽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文思泉涌,下笔成章,用统一指导,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方法,学会“常格”,为“出格”做好准备。一句话,用统一指导,为自由与个性奠基。
当然,在统一指导过程中,要蹲下身子看学生,对童真、童趣要倍加珍惜,对那些在成人看来离奇稚嫩甚至荒谬可笑却是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细心呵护,对学生的创造与智慧要给予热情洋溢的鼓励。同时,也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还应把统一指导与自由习作结合起来,广开迁移渠道,促进“规矩”向“巧”的转化。
其二,视模仿为自由与创造的束缚,不屑或者反对适当的模仿
既然“自由表达”同时也是教学目标,我们就不应当拒绝适当的模仿,因为模仿正是创造与自由的起点。
有人向一位写字教学成绩斐然的老师取经,答曰:第一,描红;第二,天天描红;第三,天天认真描红。
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极言创造的重要性。他的儿子齐良末先生却说起他父亲晚年的一件事:一天晚上,他与父亲同睡,深夜起来,不见父亲,四下寻找,却发现,自己的父亲——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享誉中外的书画大师,正趴在画室里的桌子上,像启蒙阶段习字的儿童那样,全神贯注地描红!张志公先生说:“不仅初入学的孩子爱模仿,中学生、大学生,以至早已离开学校的成年人,也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自己认为好的事物。”抛弃“规矩”,越过起点和基础,急功近利地追求“个性”,放手“创造”,与揠苗助长何异!书画如此,作文亦然。
模仿是获得作文规矩的捷径。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无论观察取材、立意谋篇,还是表现手法、语言特色,都是典范的“规矩”,可以先局部后全面,先简单后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进行模仿,这无疑是让学生迅速直接地掌握写作技法与写作规律的最便捷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文本细节;习作;《和他的大黑骡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6-0060-02
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习作6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心里喜欢或者崇拜的人,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这其中,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学生以往的写作练习中多有涉及,较为熟悉。而第六单元课文中的《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则为学生把握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下面就具体说说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孩子关注动作、神态、语言等一系列细节描写学习怎样写人。这则发生在途中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情节冲突主要在于“杀”与“不杀”大黑骡子,要“杀”,而身边人恳求不要“杀”。情节发展是通过人物对话来解决的,最后决定“杀”大黑骡子。本课的教学价值就在于体会人物对话,人物对话既塑造了人物形象,也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提供了范例。
既然语言描写精彩纷呈,教学时,教师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研读提示语,把握人物身份,揣摩人物内心,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本课的提示语有几大特色:1.出现的位置有前有后;2.提示的角度,有动作,有神态;3.提示语不仅提示了说话的人物,更表现出了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教学时,为了能让孩子知道提示语的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设计教学环节。
首先,圈画关键词,相机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描写:请大家默读课文的3~20自然段,找出你觉得能体现爱大黑骡子的地方,再用“―”画出这些语句,并圈出关键词语。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一出示:
1.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这句话中,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对大黑骡子的爱?)“深情地”描写的是什么?“望”是表示什么的词?是的,一个表情描写、一个动作描写让你感受到了爱。
2.背过脸去。(这句话中,你圈出的关键词是什么?“背过脸去”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它怎样让你感受到爱的?)
3.枪声响了。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你圈出的关键词是什么?)摘下军帽是对军人表达最高的崇敬之情,这时的内心对大黑骡子有的不仅仅是爱,还有什么?
4.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你圈出的关键词是什么?(练习朗读,读出语气)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四句话,说说这四处地方抓住了的哪几点来写,写出他对大黑骡子的爱?
生:表情和动作。
师:除了表情和动作,人物的语言也能生动刻画出人物的形象。
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学生必然将目光聚焦到了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上了,有了这一基础,再次明确提示语的重要作用。
师:同学们,想读好人物之间的对话,就必须关注人物说话前面或后面的提示语。比如这一段话(出示第5自然段)老师揣摩后面的提示语,的话一出口就是命令!决定这样读这句话,“好,全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说说老师读出了怎样的语气。
生:命令、不容置疑。
师:学着老师的样子,同桌找一找这样的提示语,揣摩揣摩,自由分角色读一读3~10自然段。
通过自读感悟,学生知道了在读人物之间的对话时要关注提示语,提示语就好像影片的导演,帮助演员生动形象地将人物的样子呈现出来。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体会到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在课文快学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体会的形象,相机总结出本课的写作方法。
师:刚才,我们品读的这几处文字都写出了对大黑骡子的爱,深切的爱,请同学们再次默读3~20段,想一想你读出了怎样的?(指名答)
出示:( )的(忍痛割爱、当机立断、有情有义、爱兵如子、和战士同甘共苦、顾全大局、关爱他人)
师:课文中并没有用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词语来刻画的形象,你是怎么感受到的?(指名说)
师:是的,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就能把人物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课文给我们的启示。
为了考查学生是否能将细节描写落到实处,可以这样设计小练笔。
师:同学们,课文在开头就告诉我们过草地是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负责垫后的红三军团的战士们吃了肉,有了一些力气,继续过草地。有一天,宣传鼓动员看见了掉队的一个小,这个小又渴又饿,坐在草地上,望着茫茫的草地,正悄悄抹着眼泪……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请你根据课文最后一段,展开想象,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描写。
由于有了课文前面的铺垫,创设了一定的环境,作了适当的提示,学生多数能注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刻画,实现了教学目标。但习作指导教学并不能满足于此。
最后,我这样问学生:孩子们,是军团长,后来又成为将军,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人。既然是伟人,刻画人物时就该选择伟大的事情来写,作者只选择了和他的大黑骡子来写,用意何在呢?
生:以小见大。
师:习作6要求我们不仅要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还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你会吗?回去思考一下!
经过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细节描写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作文选材也不会再是一味地歌功颂德,学生作文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了。
参考文献:
关键词:游戏活动 讲述交流 修改 写作教学模式
游戏活动,是人的一种真实经历与体验,既符合学生的喜好天性与认知规律,又具有现代教育意义,为我们构建新的写作教学模式提供了契机。游戏活动式写作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天性,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唤起学生对话生活的意识、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实现从口头表达能力到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建构学生的写作知识和写作能力的教学过程。
一、理论基础
20世纪,西方主流哲学转向了语言。具有代表性的是,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和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伽达默尔这样阐述游戏的特征:游戏就是游戏活动者的自我表现:游戏作为创造物具有独特的真实性;游戏作为创造物能使人与他者见出自身。他说:“游戏活动者通过他玩味某种东西,即表现某种东西,仿佛达到了他特有的自我表现。”而维特根斯坦认为运用语言是一种活动,为此他提出了“语言游戏”这个概念:“‘语言游戏’这个用语在这里是要强调,用语言来说话是某种行为举止的一部分,或某种生活形式的一部分。”他认为儿童是通过训练和不断实践获得其世界图式的,在日常生活的各种游戏中,你会不断地接纳一些你所相信的东西进入到自己的信念和语言体系之中。
可见,游戏活动是一种真实经历、体验的生活实践。写作就是一种“语言游戏”(包括语言和行为),它的源头就是学生的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式写作教学的出发点正是通过游戏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追忆、体验、“玩味”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表现”即口头描述与书面表达,进而建构起自己的写作知识与生活智慧。
二、教学目标
1.以游戏活动唤起学生体验与反思生活的意识,确立对某个主题的思想情感:
2.以讲述交流、修改发表建构学生的写作知识与写作智慧,实现从口头表达能力到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
3.教师的具体指导渗透在游戏活动、讲述交流和修改发表过程中,促使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游戏活动式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游戏活动、讲述交流、修改发表,建构写作知识与写作能力。依据这样的原则,游戏活动式写作教学的操作步骤可分为以下五个基本环节:组织游戏活动――讲述与交流――书面习作与交流修改――教师批阅后再修改――发表。
1.组织游戏活动。这是寓教于乐对话生活的环节,游戏活动本身就是学生最喜爱的生活之一,在参与游戏活动过程中会唤起学生记忆里的某种生活,这样就形成双重体验,促使学生对话生活,培养丰富的生活情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如组织主题为“我记忆中的一首诗歌”的诵读并赏析比赛。
游戏活动最大的好处,是易于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表达的意识,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实的经历,让学生发现写作的源头――自己的生活。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2.讲述与交流。这是与同学、老师对话环节,是对游戏活动主题进行描述,口头表达。口头语言训练是写作教学一直被忽视的环节。吕叔湘曾指出:“让学生在语言方面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造句连贯,用词恰当,还愁他不会作文?”通过师生交流,不仅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游戏活动主题产生多角度的认识,即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清晰、全面、深刻。
3.书面习作与交流修改。学生习作之前,教师要提供具体的写作指导;习作之后,要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小组交流修改。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写作和自我修改的好习惯,使作文文从字顺、真情实感、有创意。
4.教师批阅后再修改。这是教师批阅、学生再次修改完善的环节,让学生的作文成为作品。教师的批阅,是学生最终修改的前提。如何批阅?张志公先生曾指出:第一,作文里有突出的优点,必须让学生意识到,自觉地去巩固和进一步发扬的,或者有严重的缺点(包括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必须让学生认识清楚,自觉地去纠正的,要批。第二,全文在结构组织方面的重要毛病,要批,但要学生自己去考虑。第三,重要的修改,而学生可能意会不出修改道理的,要旁批说明。
5.发表。发表包括这样几种形式:在班上或小组内朗读或传阅彼此的作文定稿;小组推荐组员的优秀习作在班报上发表:班级和教师推荐学生的习作在校刊上发表:课外把自己的习作朗读给亲人朋友或低年级的学生好友听;班级出作文集或个人作文集等等。
总之,通过发表,分享佳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使他们的作文因有真正的读者而价值倍增。当学生视自己为作者时,他们就变得自信起来,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变得自主。
四、教学策略
1.游戏活动的设计策略。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前提条件,而游戏活动的设计质量又决定着兴趣的产生,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点,据此设计好游戏活动的主题和开展方案。
首先,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设计好游戏活动的主题和规则。主题应能激发起学生参与的兴趣,引领学生对话生活,进而认识和描述一种真实的生活;规则应能保证游戏活动有效持续进行。
其次,教师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严肃与活泼。只图热闹,忽视教育意义,教学效果不会好。伽达默尔曾说过:谁不是严肃地去对待游戏,谁就是游戏的破坏者。所以,游戏活动要动、静(指倾谈与倾听)结合、严肃与活泼结合。
再次,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文化品位。游戏活动自身可以简单、有趣、易操作,但是游戏活动的内涵却是指向一种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一种具有文化品位的生活。这样,才能不仅建构学生的写作知识,也能建构良好的生活观、生命观和文化观。
2.讲述交流的策略。对话精神要贯穿游戏活动式写作教学始终,与游戏活动对话,与活动主题对话,与记忆中的生活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老师对话,自我对话。可采用这样几种形式进行具体对话交流:课前小组对话交流,课上全班对话交流,课后师生一对一交流,最终实现的是自我对话。对话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组织者、指导者(适当点拨讲述的层次与详略等)的角色,让学生敢于描述、充分描述。可以借鉴奥斯本的“无限制的自由讨论”四原则:取消批评,欢迎随心所欲,形成众多想法,寻求相互结合并且给予改进。
能否唤醒学生的对话意识,实现倾谈、倾听、倾问,是游戏活动式写作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元素。“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
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教师首先要具有这种对话意识,才能有耐心和爱心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做好启发者、引领者的角色。
3.批阅与修改的策略。教师重在批,学生重在改。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习惯和能力。教师的批,要细心且真诚,对学生的优点缺点要指出,要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
修改可采取这样几种方式:习作后自我修改,小组交流后修改,教师批阅后再修改。
4.教师指导策略。游戏活动式写作教学的一个特征是,把写作“前”教学和“后”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体现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有序发展的教学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写作指导很关键,在学生口头表达中,在习作之前之后,教师要坚决避免优、中、差或甲、乙、丙甚或分数之类的简单评价,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指导建议。
五、教学条件
游戏活动式写作教学怎样得以可能?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教师的素养和学生的状态。
1.教师的素养。游戏活动式写作教学需要教师耐心而智慧地组织与指导,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高的写作能力,能够扮演好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表达,具有足够的耐心、诚心、爱心和民主、平等的对话意识。其次要博学,尤其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哲学的、心理学的和教育学的,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机智,使教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学生的状态。中学生仍处于不成熟的状态,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建构写作的知识和素养。关于“不成熟的状态”,康德解释说:“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所以,要求学生“要敢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学生要能在游戏活动中实现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的提高和发展,就要具备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素质,以及与之真诚对话的意识,在持续对话过程中完美自己的写作素养。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唤醒学生对话生活的意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是游戏活动式写作教学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
六、教学案例
游戏活动及写作主题:我记忆里的诗歌
1.教学目标:①用诗歌游戏活动,唤起学生的诗歌记忆;②对话关于诗歌的故事,描述一种诗意的生活。
2.教学过程。
宣布游戏活动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一人接一人在前后黑板上默写出记忆里印象深刻的一句或几句诗歌,不准抄书和笔记;默写结束后,小组推荐1人,选其中一句鉴赏;鉴赏结束后,小组推荐1人,联想童年或小学时学习诗歌的情景,讲述一个关于某首诗歌的故事。以上环节由师生共同评议,根据诗句的多少和准确性、鉴赏的精彩指数和故事叙述指数给小组记分。
游戏活动展开:诗歌鉴赏与故事讲述指导――用普通话讲述,吐字清晰,言语流畅,配合适当表情与动作;说清楚诗歌美在哪里以及你的感受:说清楚学习诗歌的时间以及跟谁学的,重点讲述学习诗歌的细节情景与感受。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时点拨诗歌鉴赏与故事讲述技巧。
根据游戏活动写作:写前指导――写的是“我”与诗歌的故事,真实的故事;要准确写出一首完整的诗歌,要有简约的赏析性语言:重点描述学习诗歌时的细节情景,跟谁学的,怎样的背景以及学习它时的感受与想象。
写后修改:修改要求――自我修改并写好写作后体会,小组交流互评后再修改,老师批阅后再修改;修改指导――至少重读三遍,比较其他同学看看题目拟得是否精彩?看看是否有错别字和不流畅的句子?看看标点符号是否规范?看看引用诗歌是否准确无误且赏析有一定深度?比较其他同学看看故事细节处是否有感染力?看看你所描述的故事是否传达出了你的真情实感?
3.教后笔记。这次作文课很活跃,赏析比较到位,故事讲述有趣且感人,作文佳作较前增多。诗歌默写共156句,一组18句,二组18句,三组17句,四组25句,五组16句,六组19句,七组20句,八组23句。所默写诗歌内容,几乎全是唐宋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有同学在当天的日记里这样描述道:“……我们组由我赏析。我一到黑板前就发现了问题――一共14个字,我们组竞写错了两个字,这两个错别字把我的赏析全给打乱了。正当我要改的时候,老师却说:‘这又是一个细节!’糟了,要当典型了!我都不清楚自己说了些什么,但同学们送给我的掌声还是挺热烈的。一堂课很快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4.学生习作。
永不褪色的童年游戏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吴宫……”
“孩子,背下去呀!”
我的童年,是在爷爷家度过的。听爸爸说,爷爷曾是一名乡村民办教师,后来被辞退了。我和爷爷在一起的日子里,最常玩的游戏是诵诗。爷爷一句一句教读,我一遍一遍朗读,直到背得滚瓜烂熟。在我大声诵读的时候,爷爷在方桌上摆开他的文房四宝开始写字,把我背的诗写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遇到我“卡壳”时,爷爷一定会从那架在鼻梁上的黑边圆眼镜后面拿眼睛盯着我,然后小声地吟出下句来。什么“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什么“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什么“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当我大声背下去后,爷爷就笑眯眯地继续低头写字。
一首诗背完,写完。爷爷会把写好字的纸举起来,吹几口气,上上下下地欣赏。爷爷陶醉的时候,我就在土炕上翻跟头,享受童年那莫名的快乐。
每天“白日依山尽”时,常常是爷爷和我温习当日“功课”的时刻。于是,小院子里,石榴树下,传出朗朗诵诗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一片诗声里,一个又一个太阳“依山尽”了。爷爷和我不倦地玩着一个“不求甚解”,只重字正腔圆的诗歌游戏。
上小学后,我有了许多作业,于是游戏也变得断断续续。偶尔去爷爷家,爷爷仍习惯地让我背上一两首唐诗。再后来上初中了,我有了做不完的作业,童年的游戏渐渐停止了。只是在语文课上学习诗歌时,我会突然察觉某首古诗我“认识”,但我一直不喜欢背诵老师翻译的古诗,那么枯燥乏味。爷爷也偶尔过问我的学习情况,听我说了后常常感慨万千地说:“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精粹,要诵出其中的韵味,诵出其中的精神才好啊!”
现在,我懂了。那是一个属于儿童的、美丽的早期教育游戏,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在大声诵读声里传承下来的。责任,使命,用春风化雨般的爱融化进无忧无虑的自由动人的诗歌游戏里。可是,现在爷爷“走”了。诗歌游戏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有时,做作业累了,就随手翻翻爷爷留给我的那一大摞已经微微泛黄的写满诗句的宣纸,信口念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忽然无语,泪如雨下。朦胧中,我觉得依然在玩那个美丽动人的游戏,游戏者还是我和爷爷:仿佛爷爷正捏着一管毛笔,坐在方桌后,从那架在鼻梁上的黑边圆眼镜后面拿眼睛盯着我,笑眯眯地说:
“孩子,背下去啊!”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该习作荣获第十二届“语文报杯”作文大奖赛国家级特等奖作者:戴书晴)
【教师评语】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三字经》作为我国旧时的一部优秀启蒙教育读本,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和重要的教育价值,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三字经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三字经心得1《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启蒙教育读本,大家对它也十分熟悉,“人之初,性本善”,耳边仿佛回荡着几百年前,私塾里的学童正咿咿呀呀地诵读声,我就情不自禁地拿起书,有滋有味地看起来。
读到“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块刚掘出的碧玉,经过工匠长年累月地精雕细琢,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玉器。人也是这样,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学习、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可我有时候也不能坚持到底,有些计划实行一两个星期就以失败告终。有一次,我计划每次写完作业就要检查,提高正确率。开始时我还认认真真从头到尾看一遍,检查出些小问题。三四天后,就没耐心了,草草地瞟一眼,看两下,就做别的事去了。凑巧“屋漏又逢连夜雨”,有几天作业特别多,我一写完连看也不想看了,热情从沸点降到冰点。后来几天又偷懒,隔两天检查一次,最后还是没能持之以恒。
《三字经》最后的“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值得我们去深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勤奋努力地学习,一定会获得成功,而天天玩乐、懒惰是没有益处的。我们要引以为戒,应该勉励自己努力去学习。这可以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它告诉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可虚度岁月,蹉跎光阴。我们是小学生,爱玩是我们的天性,但我们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不要整天沉迷于游戏。学习时也要改掉懒惰的毛病,要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学习,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回想以前,真是惭愧。有一次,我在做一些奥数题,每一道题就像一座座迷宫,让人看得一点头绪都没有。于是,我就懊恼的丢下它们去看电视了。然而,我的脑海里却一直没有丢下那一座座迷宫,心情焦燥不安。可是,引人入胜、趣味横生的电视节目,不久就把我的思绪带到九霄云外去了。直到晚上,我才记起奥数题还没做,心中一阵紧张,没办法,只能挑灯奋战把它们做完了。后来,我才发现其实题目很容易解答,早上却因为偷懒没有认真思考。看来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啊!学习不就在于勤吗?要是学习不勤奋,再聪明也没用。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明天呢?懒惰是我们学习中最大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战胜它,并要持之以恒,不断的超越自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三字经》里面还有许多精彩词句,值得我们深思。每天读一读,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不断的鞭策自己,让我们离成功更进一步!
三字经心得2通过学习《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到自豪,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了《三字经》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诚实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要有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心,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
所以,我觉得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对于一个集体或是一个团队,更能够体现出它的实力。
《三字经》中有很多学习的典故,生动深刻,有很多都是在自身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奋发努力,最终取得成就。俗话说人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不仅是我们生存、工作的必需手段,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和自身价值的提高.学才能有所用,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句给我的启示是比较深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孟母确实是个英明伟大的母亲,早在几千年前就看得如此深远。有如此孟母,才会有如此有名的孟子。现在有很多当父母的双双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甚至有些放在亲戚家里,孩子不光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也不好,就谈不上要好好学习了.然而作为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成才,那么在这方面,孟母真可谓是典范,值得所有人效仿。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为一切之根本。感恩,首先要感恩于给予你生命的父母,因为有了生命才会有一切。古有二十四孝,感人至深,传颂至今。无论你活在多么优越的条件中,或是你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应该尽心尽力的让你的父母过得舒适一些,舒心一些。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说,你孝顺你的父母,那就是给你的子女做出榜样,那么当你变老的那时候,你也会得到良好的照顾,这就是为什么孝道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依然不变的因果。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真实发生着的故事,一些特殊人群,他们和正常人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应该说他们做任何事都比正常人要艰难得多。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一种不屈的精神,他们甚至在处于这样的条件下,不抱怨任何人和事,他们总是带着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给予的一切,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虽然有别于其他人,但是却因此得到了更多珍贵的东西,所以他们带着这种感恩去努力,去奋斗,最终取得成功,在我们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的一些小事,他们却很感谢,而且因为有这种感恩的心态,他们不会去抱怨什么,所以他们也是快乐的。这是一种境界。更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精神
二十四、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夏传子家天下。这些人都是因为知道了这些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才去为国家作出无私奉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一人立志,万夫莫敌,”因为每个人都把成功的秘诀当作自己的坚定目标。成功是希望与奋斗的结合,那么我们都会和平相处。
《三字经》学习最后一课讲的是礼仪,人与人初识,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我们随时都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着装整齐仪态端庄,语言大方得体,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在外谋事也会事半功倍的。当然光是这些还远远不够,一个人还应该有良好的修养,这就需要有丰厚的知识内涵作后盾,大气的处世作风,凡事点到为止、拿捏得当。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有德有才,有益于整个社,意义深远!
通过这次学习,的确是让我获益颇多,不仅仅是对《三字经》本身的认识,也加深了我对教育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对我国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处世为人也有了更深刻的理念。
三字经心得3作为教师,熟读经典名著,大有裨益。所以在我首选《三字经》一读,圆了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愿望。中国的启蒙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众多的启蒙学经典中,《三字经》当居首位,是中国古代流传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国学经典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很小的时候,便从长辈的教导中略知《三字经》的一些内容,但没有详细研读,也没有机会研读。现在为了充实自己的文学素养,为了积累教学素材。业余时间研读了《三字经》,真是获益匪浅。
《三字经》含有大量历史知识,概括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朝代更迭、帝王兴废,尤其劝学、勤学部分使用著名的典故,使于儿童学习理解。《三字经》还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它不受文字限制,以通俗的文字将中国文化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三八经史”。
作为启蒙教育读本,从形式上,《三字经》是三个字一句的诗歌。虽然只有三个字,但每句简洁明了,含意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易读、易记、易解。从内容上,《三字经》丰富多彩,有自然常识、有道德常规、有历史故事、有人生哲理等等。其中有激励人们学习的典故,如头悬梁、锥刺股,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告诫希望我们趁年轻的时候刻苦学习,长大成才,为国效力。作为教师,我比较欣赏这几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们古代的人都知道教育孩子受环境、方法、时间、恒心的制约。我们现在条件这么优越,一定要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我们要大力搞好学校文化的建设。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改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教师做好服务工作就好了。教不严,师之惰,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懒惰,注意研究新的教法,不怕苦,不怕麻烦,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只有学好了,才知礼、义。
作为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人民教师,应自觉提高自己各方面的文化素养,研读经典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学习,可以潜而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年语文教师,从自己学生机角度出发,现在一年级孩子最为重要的就是多认字。《三字经》通篇千余字,熟读成诵则无形中掌握了近千字,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并且可以利用它作为很好的德育教村,教育学生懂得人生道理,让成长中的学生走正确的道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丰富的词汇,在可以将来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更要激励学生趁年轻时刻苦学习,长大成才,报效祖国。
历史上许多有识之士,从小就身受《三字经》的熏陶,博闻强记,长大后,文化底蕴深厚,文学功底强,厚积薄发。于是,便出现了许多的饱学之士,爱国之士。他们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今天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更应该了解历史,借鉴历史,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为人师,多读一些经典书籍,在教育后人中,就会多引经据典,增加说服力,同时运用圣贤的智慧,教书育人。
三字经心得4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社会进程中,国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国学经典便是其中的精华,它把历史装扮得绚丽多姿,美不胜收,《三字经》便是国学经典中最为辉煌的篇章。
《三字经》诵读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古典文化的熏陶中,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丰富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他们修身立德,传承文明,弘扬美德,在孩子心灵上植下纯洁希望,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积累细腻的涵养。
《三字经》一开头就讲到人出生之初,禀性本来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较大的差别。如果对孩子不严加教育,孩子善良的禀性就会改变。教育一个人按照本性发展的方法,贵在教导他专心致志,始终不懈地学习进步。
从这几句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三字经》是何等重视后天对人的教育作用,教育对培养人才是何等的重要。我们应该认真吸取古代中华文化的精华,争当家长、学生、社会都满意的教师,教育好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为建设和谐的、富强的祖国输送合格的优良的人才。
最近我在教读“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时,当我把注释告诉学生时,此时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爱心也是五常之一。”有的说:“是呀,我们从小就要有爱心。”于是,我就因势利导,趁热打铁,把有关四川汶川等地遭受强烈地震的消息告诉大家,他们情绪激动,表示要向灾区小朋友伸出援助之手,有的流下了眼泪,学校捐款那天,他们有的100元、40元、20元,每个小朋友都拿出自己的零用钱,带着一份纯真的爱心,投进了爱心捐款箱。
因此说《三字经》确实是一本难得的读本,很好的教材,教育学生懂得人生道理,让成长中的学生走正确的道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积累丰富的词汇,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更要激励学生趁年轻时刻苦学习,长大成才,报效祖国。
三字经心得5《三字经》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读物,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通过学习《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感到自豪,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了《三字经》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因为坦白就犹如是诚实和勇敢的生成物质,我们要拥有良书,要有益友,拥有一颗纯洁的心,这会是理想中最完美的生活。用纯朴的心灵去体验别人的困苦不堪。
所以,我觉得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对于一个集体或是一个团队,更能够体现出它的实力。
《三字经》中有很多学习的典故,生动深刻,有很多都是在自身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奋发努力,最终取得成就。俗话说人一辈子活到老学到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不仅是我们生存、工作的必需手段,也是我们实现自我和自身价值的提高.学才能有所用,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一个体现。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句给我的启示是比较深的,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孟母确实是个英明伟大的母亲,早在几千年前就看得如此深远。有如此孟母,才会有如此有名的孟子。现在有很多当父母的双双在外打工,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甚至有些放在亲戚家里,孩子不光是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所处的环境也不好,就谈不上要好好学习了.然而作为父母也都希望子女成才,那么在这方面,孟母真可谓是典范,值得所有人效仿。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百善孝为先”可见“孝”为一切之根本。感恩,首先要感恩于给予你生命的父母,因为有了生命才会有一切。古有二十四孝,感人至深,传颂至今。无论你活在多么优越的条件中,或是你身处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应该尽心尽力的让你的父母过得舒适一些,舒心一些。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一句很通俗的话说,你孝顺你的父母,那就是给你的子女做出榜样,那么当你变老的那时候,你也会得到良好的照顾,这就是为什么孝道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依然不变的因果。
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真实发生着的故事,一些特殊人群,他们和正常人有着不一样的地方,应该说他们做任何事都比正常人要艰难得多。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种精神,一种不屈的精神,他们甚至在处于这样的条件下,不抱怨任何人和事,他们总是带着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给予的一切,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虽然有别于其他人,但是却因此得到了更多珍贵的东西,所以他们带着这种感恩去努力,去奋斗,最终取得成功,在我们看来也许并没有什么的一些小事,他们却很感谢,而且因为有这种感恩的心态,他们不会去抱怨什么,所以他们也是快乐的。这是一种境界。更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精神
二十四、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夏传子家天下。这些人都是因为知道了这些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才去为国家作出无私奉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一人立志,万夫莫敌,”因为每个人都把成功的秘诀当作自己的坚定目标。成功是希望与奋斗的结合,那么我们都会和平相处。
《三字经》学习最后一课讲的是礼仪,人与人初识,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我们随时都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着装整齐仪态端庄,语言大方得体,能做到这一点,相信在外谋事也会事半功倍的。当然光是这些还远远不够,一个人还应该有良好的修养,这就需要有丰厚的知识内涵作后盾,大气的处世作风,凡事点到为止、拿捏得当。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有德有才,有益于整个社,意义深远!
模板一: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很快结束了,回想起这其间的点点滴滴,我不禁又深深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所在。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著名的唐诗、宋词、元曲到法洒脱的现代诗,这些好诗都让我们禁不住拍手叫绝。我们在学习古诗与现代诗的同时,也了解到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与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而现代诗形式自由、意象也要比古诗更新奇、更富创意。哈哈,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短小的古诗寻么难读懂了,现在,我还真佩服大诗人们能写出这样简练精彩的诗句!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老师让我们在课外找来了许多诗,并在班级里诵读,这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走入诗歌的殿堂,感受到了诗歌的奇妙境界。
另外,我们还当了一回小诗人,我写了一首《小乌龟》,被老师当范文朗读,受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好评。当然其他的同学写得也不错,李辛夷的小诗《星星》写得十分童趣,活泼的语言使我们感受到小星星的调皮与可爱;陈颖莹的诗作《蛋糕》写出了她妈妈对她的关怀与她对妈妈诚挚的感激与深切的爱,写得十分感人,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我们还将自己的诗歌写在制作好的小卡片上,一张张精致的卡片代表着我们的天真与梦想,五颜六色的小卡片上的儿童诗,首首都那么精彩,我们静坐着,听着他人深情的朗诵,一起遨游在诗海里,感受着一首一首的小诗带给我们的启示。
课余,我们还展示着自己收集的诗歌知识,并互相提问,这让我们的课间充满了乐趣,有许多兴趣浓厚的同学开始制作诗集,有的同学还别出心裁,与绘画好的同学合作,一同配上优美的插图,一下课,我们便围在一起,乐此不疲地交流着诗歌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本次活动在我们的恋恋不舍中结束了。但那一首首妙趣横生的儿童诗及同学们原创的充满乐趣的小诗,全都深刻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中,使我们时不时地回想这充满魅力的诗歌,回想起诗歌带给我们的影响。啊!诗歌,你是多么美妙,我为你感到深深的骄傲、自豪!
模板二: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的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了如何欣赏诗歌,学习了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诗,并且自己动手尝试写诗,从中体会到了诗歌文化博大精深。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别收集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了现代诗和古诗。我尽情的欣赏这些诗人千古传颂的作品,我新认识了一些诗人,如柳永、高适,还有唐宋四大家关汉卿、郑关祖、白朴、马致远。我又认识了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桂文亚、雨果、狄金森等。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经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它凝集了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还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题材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这次活动让我感觉在诗的海洋里徜徉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是比作沙漠,我觉得我只得到了一粒小沙子;如果把诗比作细雨,我只得到了一滴小雨滴;如果把诗比作天空中的星星,我只得到了群星中最小的一颗。我要继续在诗的海洋中遨游,尽情感受诗歌的无限乐趣
模板三: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作文活动总结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结束了。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广泛地阅读了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丽与感情,了解诗歌的内涵,真是受益匪浅。
我们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在学习了写诗歌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试着自己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们的诗中虽然还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趣,令我们自己赞叹不已。
诗歌是一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的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读、不同的诗比较着读、边描绘画面边读等,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歌,也可以让我们走进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知道了诗歌的特点:
1.现代诗一般以句子,词组为诗行,纵向排列.
2. 现代诗篇无定句,句无定字,形成长短不一,参差错落的诗行.
3.现代诗的段落可以整首诗为一段(节),也可以一首诗分为若干段(节).
4.要懂得现代诗的押韵,押韵让句子更优美,但不一定要句句都押.
5.现代诗要精炼,不要拖泥带水,要用最简洁的文字容纳最丰富的内容.
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为了很好地进行本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老师特地带领我们去图书阅览室借阅了有关诗歌的书回来,让我们用心品读。老师告诉我们:诗歌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力,甚至一个世界文学界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所以说:我们务必要认真读诗歌,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多收集诗歌,还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 通过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还学会了诗歌的分类,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因为是个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跳跃,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达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 2.联系生活实际 3.想象画面 4.各种诗歌做对比。所以说,这一次综合性学习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有了放飞想象的方法,那就是写诗歌。 这是一个让我们难忘的综合性学习,因为它可以影响我们一生轻叩诗歌的大门活动落下了帷幕。 此次活动秉承中华诗歌优秀文化,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同学们的审美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国是一个诗的大国,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了诗歌总集《诗经》。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写的古诗让我们过目难忘:冰心、金波、艾青、郭沫若他们的现代诗使我们难以忘怀。诗海拾贝、与诗同行,我们组织小组收集、分类诗歌,学习、创作诗歌,等一系列的活动,让我们进入了诗歌的店堂,感受诗歌的无限魅力。我们在收集分类诗歌中感受了合作的快乐。在诗歌朗诵会中,我的诗歌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此时此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歌的伟大,诗歌的艺术魅力,我为自己身在一个拥有悠久诗歌历史的过度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活动中,我们也学习到了许多知识,古诗对仗工整、韵律严格:现代诗语言自由,形式洒脱:儿童诗充满童趣,富有想象。还明白了诗歌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和读懂古诗的方法。活动虽然已经结束,但各种活动依然在我记忆深处。轻叩诗歌的大门,让我们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自由徜徉,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2.这学期,我们开展了轻叩诗歌大门与诗同行的活动。在这一次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中,我们广泛地阅读了诗歌,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而且还深深地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美丽与感情,了解诗歌的内涵,真是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小组的四名同学制定了活动计划,进行了明确的人员分工,各自回家搜集唐诗、宋词、元曲与现代诗,并将搜集来的资料聚集在一起,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阅读与交流。在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古诗与现代诗的不同之处:古诗的语言比较凝炼、内涵丰富;现代诗的写法则比较自由,更适合抒发诗人的情感;我们还了解到了诗歌的分类与诗歌的表现手法总之,我们学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这次活动,使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畅游的同时,也大开了眼界。 当然,我们也学会了许多阅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技巧。例如:我们在读诗的时候,知道了去联系生活实际读、不同的诗比较着读、边描绘画面边读等,这些都是我们通过学习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诗歌,也可以让我们走进诗的意境中去,感受诗人当时的情感。
在学习了写诗歌的方法之后,我们还试着自己写了几首童趣盎然的小诗,感受了一回当小诗人的感觉。我们的诗中虽然还有着欠缺的地方,但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趣,令我们自己赞叹不已。
虽然这次活动时间很短暂,但轻叩诗歌大门,在我们面前展出了一个美丽的诗歌的世界,从而让我们挖掘到了诗歌海洋中的无数珍宝。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成长!
3.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歌在中国文化的宝库中,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璀璨的光辉。本学期我们展开了与诗同行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走进了诗歌的国度,去欣赏诗歌,体会诗歌所描述的意境,领略诗歌独有的魅力。
首先,我们自发地分了组,制定活动计划,确定了每个人应该干的活,如:我们这组就由马昕宇等人收集现代诗,柯霁虹等人收集古诗,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后,就开始行动了,大家将收集来的资料按内容进行了归类整理,在网上将有关诗歌简介和诗歌背景的资料整理成文,这些对我们理解和欣赏诗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徐火通(teng)《御儿舟中别朗公》我们就是通过收集来的资料,品出了作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人将自己对朋友的无限思念融入了钟声与鸡的鸣叫声中,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还收获了许多了知识,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了如何去欣赏诗歌,尝试了自己写诗,在这当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欣赏诗歌的方法。就拿王昌龄的《出塞》来说,这首诗我是通过收集诗歌背景资料来理解欣赏的。在资料的帮助下,我体会到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耐人寻味,有历史变迁,征战未断的感叹,第二句写的是出征的人还未回来,多少个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第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们的共同心愿,希望有龙城飞将的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当然,欣赏诗歌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平时欣赏诗歌时总结出来。尝试自己写诗也让我明白了写诗不一定要用多么华丽的词语,而是要写出自己眼中的事物,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活动结束后,我进一步感受了中国诗歌带给人美的享受,也让我明白了读一首诗,并不仅仅限于把这首诗背熟,而是要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掌握并欣赏诗歌的方法,这样才算真正弄懂了一首诗。诗歌还有一大妙处,可以让人放松心情。当你觉得很疲倦时,不妨试试,闭上眼睛,跟着诗走进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那种感觉是你死读书读不来的。
这次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诗歌的热情还没有消逝,我们要多读诗,品味其中美好的乐趣,将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4.上个星期,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的活动。活动中,我们学会给诗歌分类,欣赏诗歌,还学写了儿童诗呢!。
活动一开始,我们先制定了活动计划。我们计划在一周的时间内,搜集关于诗的知识,学会给诗歌分类,能够正确地赏析诗歌,我们还希望能自己学写一首小诗呢!为了完成计划,我们确定了组长,并给每位同学合理地分了工。。
我是负责查资料的,上网进入了google页面,输入了关键词诗歌。哇!关于诗歌的知识可真不少呀,据google搜索统计现共有2850万个词条是关于诗歌的。我立即点开了其中几个网页,进入了诗歌知识的海洋《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距今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另外两部诗歌总集分别是《楚辞》《汉府乐》、,我国的元曲,是一种小令,兴盛于元代,大多由民歌而来,泰戈尔是亚洲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在诗歌知识的海洋里,我流连忘返,增长了许多知识。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可不小。我们小组的同学搜集了许多的古诗和现代诗,可这么多的诗,涉及面这么广,怎么整理呢?当我们学会了给诗歌分类后,这些整理的事情就变得容易得多了,真是小菜一碟。我知道了诗歌分类可以按作者分、按题材分、按形式分、按体裁分我们按照作者给搜集来的诗歌分类,不一会儿,就把小山似的资料整理好了。
我们还学会了欣赏诗歌,知道了欣赏诗歌前,要先把诗多读几遍,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读,可以用不同诗人写的诗对比着读,还可以边读边在脑海里描绘画面,走进诗中读。学会了这些,欣赏诗时,我们就可以体会诗人创设的意境,更加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含义了。比如:读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短短几句,让人感到琴声初起,仿佛小儿女在耳边窃窃私语。忽然,琴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就像勇猛的战士挥戈跃马冲入敌阵。与敌人奋力拼杀,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情节仿佛就在眼前。
这段时间里,我们开展了与诗同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的起源,学习如何欣赏诗歌,学习在生活中运用诗歌,自己还尝试写了诗,从而体会到中外诗歌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活动中,同学们分头搜集诗词资料,我负责收集宋词的资料。我一打开google输入宋词,马上进入了词的世界,屏幕上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名字:苏轼、陆游、辛弃疾、李煜、李清照我轻快地点击着,尽情地欣赏着这些词人的流光溢彩的作品。我被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吸引。读到李煜的《乌夜啼》时,我默默吟诵着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往来风。看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又沉浸在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美好意境中
通过交流,我还阅读了不少唐诗、元曲、以及现代诗等诗歌资料,了解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诗歌知识。
我知道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凝结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
我知道了诗歌如何分类。按题材分,有山水诗、咏物诗、边塞诗;按形式分,可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按体裁分,分为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我知道了从古至今诗人辈出。春秋战国时最著名的有爱国诗人屈原;在魏晋南北朝时,曹操父子三人为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唐朝这个诗的王朝,像诗仙李白这样的人不胜枚举,涌现出了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在宋朝,豪放词人苏轼、辛弃疾、陆游,具有婉约词风的柳永、李清照,他们共同造就了辉煌的宋词;另外还有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他们使元曲达到了高峰;现代诗人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杰出作品影响深远。
我还揣摩着如何欣赏名家诗篇,我觉得首先要明白这首诗是描写什么的,是状物、写景、还是咏物记人;接下来,就要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其中的含意;最后,体会诗人在诗中要抒发的情感。读诗有些好办法,例如,在读李白的《古朗月行》时可以用边想象画面边感受意境的方法去体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美妙描写,可以用已学过的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知识来理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句子,还可以用对比的手法来读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体会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等等,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走近诗人,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读了李清照《如梦令》,就能体会到诗人对自己红颜易老的哀叹含蓄;读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就能知道什么叫亡国之痛了,也能想到苏轼《赤壁怀古》的一腔豪情。
与诗同行活动虽暂告一段落,但我觉得徜徉在诗歌海洋里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如果把诗歌比作海洋,我觉得我只得到了沧海的一滴水;如果把诗歌比作花园,我得到的仅仅是百花中的一朵小花。我还得继续在诗的海洋里遨游,尽情地享受诗歌无穷的魅力。
在本单元中,我们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许多。
从上个星期三开始,我们就已经开始开展了这个活动。我们分好了小组,计划好每个人都干些什么,要怎样做之后,便开始匆匆忙忙地去准备。
我迫不及待地冲回家去,打开了我的百宝箱书柜。我就拿起了一本《古诗70首》来看。里面蕴含许多精彩、与众不同的诗。打开这本百宝书,可以闻到一阵又一阵古时诗人作诗的诗味。李白的《赠汪伦》表现出了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杜甫的《春夜喜雨》表达了他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范仲淹的《江上渔者》描绘了江上渔民冒风波危险、辛苦捕鱼的生活画面。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写出了宋代家夏天农忙的情景......
我还当了一回小诗人,创作了几首小诗,每一首小诗中都感受到天真活泼的感受。
在这次活动中,我知道了诗歌是很优美很有旋律的。让人读起来非常舒服、生动。我还知道了许多学习方法:了解诗的深刻含义,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有丰富想象力地去写诗歌......
在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的珍宝。让我们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常在我们耳边回响。在是个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
第六单元一共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诗海拾贝》,另一个是《与诗同行》。在《诗海拾贝》这一部分主要写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和外国诗。《与诗同行》这一部分主要写儿童诗、诗歌故事等内容。在诗歌故事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都是以前我不知道的好知识。
在这次综合性的学习当中,我们举行了许多活动,如:举行诗歌知识竞赛、每六个人分为一小组制作一个小诗集。
通过这一次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仅学到了很多诗歌,而且还学会怎么把诗歌分类;这样会更助于我们学习诗歌,也收集了很多的诗歌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自己写诗歌;应为这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乐园。充满了自己的渴望,在诗歌里,我们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我们的思维可以活跃起来,我们的想象力到了丰富的伸展,我们可以在诗歌里表带自己的渴望与情感。我们也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
读诗歌的方法:1.理解词语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3.想象画面.
关键词:体育课程;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授课形式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 16(2007)02-0004-04
《体育学刊》2005年第3期发表了贾齐、钟远金的文章[1]:《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以下简称“贾文”,具体引用内容按页码标出。)贾文认为,当前学校体育课程的基调是国家统一制订的身体指标,“体育课程对身体指标的追求不仅导致了对文化传承这一课程基本属性的违背乃至否定.其哲学基础也陷入了身心二元论的泥潭[1]5;现有条件下,身体评价指标不能与体育课程目标划等号;运动技能的水平亦不能作为评价体育课程的标准。还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就是彻底改变以身体素质训练和运动技能传授为主的现状,回到文化传承的轨道上来。“体育课程与其他任何课程一样都是对文化的传承,而体育课程则以运动文化的传承为主。”[1]8那么,传承运动文化就是体育课程的来面目。
贾文观点鲜明,措词严厉,自始至终以挑战者的姿态对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国家职能部门的政策与导向、学校体育实践工作等进行了全盘否定式的抨击,其勇气可嘉可敬,因为当前学者对现实的尖锐批评实在太少。当然,批评应该是理性的,要以理服人。由于贾文讨论的问题涉及到“体育课程应该是做什么的?”[1]5这一基本问题,涉及到对现行体育课程生存的“判决”,如果按照贾文“还体育课程以本来面目”,现行的学校体育课程应该全部推倒,另起炉灶。可见,这是一个十分严肃而重大的问题,需要通过理性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争辩。因此,笔者就贾文中若干观点提出商榷,并试图回答“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1 体育课程的属性
1.1 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培养人
贾文认为,“由于我国体育课程的评价落在了与力量大小、速度快慢、远近高低、灵敏协调等相关的一系列身体指标上,从而在现实操作上完全左右了体育课程的基调或基本走向。而这个基调或基本走向从根本上说,其性质是反课程的。”[1]6 按照贾文的观点,现有的体育课程根本算不上课程,所以论文开篇提出了“体育课程应该是做什么的?”这一根本性的问题。贾文的回答是,“体育课程既然冠以课程之名而归属于课程的范畴,理所当然的就应该与任何课程一样遵循‘文化传承’这一课程成立的一般普适的基本属性,也就是说任何课程都必须视文化的传承为已任。”简单地说,体育课程应该做的事情是文化传承而不是通过锻炼身体和传授运动技能而使青少年保持健康的体魄,至少后者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依此类推,智育课程、德育课程以及所有的学校课程都是为了文化传承(尽管传承的内容各有侧重),那么,课程的对象――“人”到哪里去了呢?办学校、兴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人还是为了传承文化,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传承是手段,培养人是目的!教育目的是通过课程实现的,因此,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培养人。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一部分是体育课程的性质,内容是:第一,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第二,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上述对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性质的描述无疑也适合于中小学体育课程,其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的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教学内容以身体训练和传授运动技能为主,授课形式以活动课程为主。离开培养人而抽象地谈文化传承,见物不见人,体育课程的生命力何在!
1.2体育课程中的文化传承包括身体训练和传授运动技能
按照“文化传承是手段,培养人是目的”的逻辑关系,手段不正确目的就不可能达到。那么,这里要厘清身体训练和传授运动技能是否属于文化传承之范畴。如果现行的体育课程内容本身就是文化传承,那么就不该彻底否定现行的体育课程。
贾文说,“就体育课程而言,尽管它所依据的母体文化表现为身体(运动)方式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体育课程的属性就因此而发生丝毫的改变,它依旧不能脱离文化传承这一课程的基本属性。”[1]6贾文还说,体育课程传承的文化包括“那些有形的或无形的、物质的或精神的”[1]6一切文化,并说体育课程“所传承的运动文化主要是以身体的操作为基本形式”[1]6。然而,贾文在承认身体(运动)方式的存在是一种文化、且是体育课程的母体文化,承认“有形的、物质的”文化的同时,又否认身体运动为文化传承,认为它们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文化而不予承认,只承认认识论意义上的文化。以身体训练和传授运动技能为内容的体育课程难道真是“良种场”和“马戏团[1]9”吗?以身体(运动)方式存在的奥林匹克运动及林林总总的运动会难道不是文化吗?可见,贾文在逻辑上是混乱的。况且,身体训练和运动技能传授的课程中既包括有形的、物质的“身体操作文化”,又包括无形的、精神的心理和社会文化,如拼搏精神、合作精神。可见,身体训练和运动技能的传授完全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能够达到培养人的目的。当然,如果体育课程受身体评价指标的导向,全部教学内容都是身体训练和运动技能的传授,那就走向了极端,是片面的文化传承。在传承有形的、物质的运动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传承无形的、精神的心理和社会文化(贾文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这里)。但是,矫枉不必过正,不能因为强调后者而从根本上否定前者,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1.3体育课程属性与“身心二元论”无涉
贾文认为,由于对文化传承这一课程属性的违背乃至否定,我国体育课程的哲学基础陷入了身心二元论的泥潭””。身心二元论是与身心一元论相对应的哲学概念。身心一元论强调人是一个整体,生命是身心合一的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身心二元论将人看作身、心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的结合。无论是哲学身心二元论还是古典的身心二元论,在科学与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没有存在的市场。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各要素之间是分层的,这也是分析哲学的思维方式。人是一个系统,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德智体美劳不同学科的课程分别承担不同层次的任务,这是分科课程的特点。体育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其目标当然是使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质”,如果把“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也作为主要目标,那
就不是体育课程了。这些目标只能寓于体育过程之中,教师和学生要尽可能地考虑这些方面,但无论如何也不能作为主要目标,否则就是喧宾夺主。可以设想,智育课程不可能把学生拉到操场上去从事体育活动,德育、美育亦如此,“各人种好自己的责任田”,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如果说体育课程抓了身体训练而没有以同样的精力抓心理发展和道德教育就是陷入了身心二元论的泥淖,那么教育方针中把德智体并列,课程设置中单列体育课程是最大的身心二元论。不同课程之间有分工、有合作,分工是前提,体育课程重视生物学指标与哲学上的身心二元论毫不相干。当然,值得警惕的是体育课程视生物学指标为惟一,对心理学、社会学的目标视而不见。作为体育课程的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要有明确的意识,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目标纳入到身体训练之中,尽最大努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体育课程能够做什么
贾文在论述“体育课程界限之无视”时认为,由于体育课时间的限制,“将国家制订的身体评价指标的实现与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之间划等号是违背科学常识的”,“以此作为对学生体育课程成绩的评价以及作为对教师的体育课程教学水平的评价是不公平的。”[1]7贾文专门进行了数学计算,结论是“在小学l一2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40 h,平均每天不到7min。在3~9年级,学生每年在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时间不到30 h,平均每天不到5 min。”[1]7显然,如此短的运动时间不可能实现国家制订的身体评价指标,也不能以此评价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贾文质问:“这样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逻辑关系居然没有被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和策划者所发现吗?”“如此管理基础教育的体育课程难道不是严重的失职吗?”[1]7其实,事情决非如此简单!相关部门和策划者也不会笨到如此田地!
2.1体育课程的内涵
众所周知,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隐性课程是教学计划中没有出现,但实际上发生,并对学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课程。学校体育显性课程指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每周3~4个学时(大学每周2学时)的课程。此外,很多学生在课外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自觉利用学校的条件进行体育锻炼,这就是隐性课程。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还有一类是介于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课程,即“课外体育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计划和安排,但又是松散的,自由度较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在第三章“课外体育活动”中规定,“普通中小学、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可见,体育课程的内涵早已突破了传统的显性课程,包括学校的一切体育活动。
2.2体育课程与身体评价指标的关系
显然,几种类型的课程加在一起,学生课程的时间就不是每天几分钟了,而是以小时计算。每天有一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会与学校体育发生密切的关系,那么,体育课程的目标就应该包括身体评价指标。当然,身体评价指标与体育课程目标之间不能划等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规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可见,身体评价指标不是惟一的目标。由于体育课程中的身体指标是其它课程所不可替代的,所以身体指标在各项目标中是最重要的指标,应当放在突出的位置,但并不排斥其它目标的实现,不同目标之间是统一的关系。
对身体指标的评价既可以是国家统一的标准,也可以是地区性的标准,甚至可以是学校自定标准,这是管理体制的问题,前提是要有一个标准对体育课程进行评价。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由政府统一制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康标准既是对学校体育课程的导向,又是检测和评价全社会青少年健康状况的依据。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部分学校学生课外活动时间没有落实,说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权威性不够,决不能因此而否定体育课程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价值,从而否定国家统一制订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国家评价学生体质必须有标准,真正需要讨论的是标准高低的问题。如果标准定得过高,即使学生每天运动时间一小时以上,多数学生也达不到标准;如果标准定得过低,即使很少参加体育运动多数学生也能达标。显然,标准过高或过低都达不到导向和评价的作用。
调查表明,在普遍认为学校体育课效果不好,课外活动时间没有得到保证的条件下,中小学生达标率一般在95%以上,大学生达标率近100%[2];而在2006年召开的“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传出消息:我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当前中国青少年体质被专家概括为“硬(关节硬)、软(肌肉软)、笨(动作笨)”三个字,分析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学校教育存在不可推卸的责任,“教育部规定的每个学生每天至少要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一直没有落实,导致学生体质下降。”[3] 由此可见,我国现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偏低,对学校体育工作难以起到导向和评价作用。因此,需要适当提高标准水平,以督促学校延长学生体育运动时间。
2.3学生体育课程成绩与教师教学水平的关系
用国家制订的身体评价指标评价学生,可以激励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提高体育成绩。那么,学生体育课程成绩与教师教学水平之间有无直接关系呢?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尽管显性课程在时间上是极小一部分,但它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意识以及体育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学生是否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是否自觉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有直接关系。可见,显性课程是至关重要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所在,学生体育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反映课堂教学的辐射效果。将二者挂钩,可以有效地增强教师教学责任感,提高教学效率。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目前很多学校体育课程仅局限在每周3~4节课,体育教师的作用仅局限在课堂上,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下滑的势头,必须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将课外体育活动、隐性课程纳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l小时以上的运动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4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贾文认为,学生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学生身体评价的座次,以身体指标评价学生是对学生人权的侵犯[1]7。稍作分析,上述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第一,竞争性评价可以带来学生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我们承认,在身体指标方面确有先天的差别,如果仅以每年几十小时的课堂教学时间当然很难改变自然状态,但是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如果能保证1小时
以上。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先天条件就会退居其次,后天的锻炼就能发挥巨大作用,就能改变排位座次。身体指标的评价必然带来竞争,而竞争就会带来动力。体育教育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身体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使身体素质达到最好的状态,不能因为少数人先天的不足而对多数人不进行身体指标的评价和取消竞争。对学生的身体评价可以带来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否认后天锻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体育课程就应该从学校课程中取消,竞技性体育的训练也不复存在了。第二,形成性评价可以使每个个体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一个人的学校生活长达十几年,每一次的身体指标和运动技能的评价都是形成性评价,个体从自身的进步中可增强体育的信心,进而提高身体素质。第三,综合性的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如前所述,体育课程目标包括五个方面,身体指标评价只是学生体育成绩评价的一部分,由于先天的原因少数学生在身体指标方面处于劣势,但在其它方面表现优秀照样可以获得较好的成绩,因此不存在对人权的侵犯。
3体育课程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贾文认为“‘使学生掌握一到两项可以终身从事的运动技能(项目)’实际上是想借助特定运动技能的获得来‘直达式’的解决体育课程与终身体育的关系。”“这种以‘此时’(在校期)之运动技能来对应‘彼时’(未来)之需要的‘以实对实’思考方式本身就是彻头彻尾的对终身体育所以提出之原由的无视。”[1]8
随后,贾文提出“虚实相交”的思考方式,“通过在体育课程中所获得的运动技能以及蕴涵于其中的学习(认识)方法、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所获得的那种积极的而非消极的情感性感受,构成了他们在未来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运动技能时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的基础和基本。”[1]9。这就是体育课程与终身体育的对应关系。
显然,贾文对现行体育课程中传授运动技能持否定态度,认为只传授运动技能而不管学习(认识)方法,不顾学生的感受,即便学生掌握了一到两项运动技能.他们还是缺乏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基本。然而,贾文在“虚实相交”中又肯定了运动技能的传授,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技能学习包括了学习方法、积极感受和解决各种问题的基础和基本,但如何操作贾文没有具体说明,不得而知。在高校中如何开展运动技能的学习研究较多,目前所采用的方式是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自选项目、自选教师、自选时间,完全依据学生的兴趣,以自学为主。想必贾文作者一定是了解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该模式就是为了与终身体育接轨,且在高校全面推开。尽管俱乐部模式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但大方向是正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和提高体育能力。至于贾文所说的“以实对实”,学生选择了踢足球,终身体育中就只能踢足球而不会做其它的,素质教育推行了十几年,好像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还不会如此之低吧!
令人费解的是,贾文既否定现行的传授运动技能,又试图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搞所谓“虚实相交”,看不出两种运动技能的学习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
4结论
按照贾文的观点,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是文化传承,教学内容以运动文化为主(具体内容贾文中没有明确表述,能肯定的是以非身体方式存在的文化);与传承文化相对应的授课形式必然是课堂教学。贾文在第一、二部分旗帜鲜明地反对身体素质的训练和运动技能的传授,在第三部分尽管提到运动技能的学习,但那不是现行的运动技能的学习,而是为了培养终身体育的基础和基本的运动技能的学习,最终是为了文化传承。
【关键词】人类学转向/人种志方法/科学技术人类学/文化解释学/本土方法论
【正文】
社会学与人类学1是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独立学科, 在它们的发展史中,其理论与方法的互相渗透与借鉴,对这两个学科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就科学社会学的发展史来说,至70年代中期以来,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相伴随,出现了“人类学转向”这种现象〔1〕, 在文献中也出现了科学技术人类学这个提法。
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anthrohological turn),也可以称之为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研究角度(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我简称为对科学的人类学研究。
那么,这种人类学取向的研究究竟包含着什么意思?我认为,至少包含着两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个含义是把现代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在这里,作为文化现象考察,并不是斯诺所提的独立于人文文化之外的、与人文文化相对立的科学文化,而是把科学当作整个人文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当作与宗教、艺术、语言、习俗等文化现象相并列的文化形式的一种。这样就把现代科学纳入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围。第二个含义是,对科学的社会研究采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选出某个科学家集本的场所,对科学家及其活动进行人种志〔2〕(ethnography)的研究,即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详细的记载、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如果说第一层意思是从宏观上把现代科学纳入人文文化范围,决定了研究的总倾向,那么,人种志的研究就属于微观的经验研究。在我看来,知识社会学的宏观定向相一致的研究和微观倾向发生学的研究[2] 正好与这两方面是相对应的。从这个角度说,整个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都和“人类学转向”有直接关系。
(一)
人类学转向的含义之一:科学是诗文化系统之一
特拉维夫大学教授、科学史家耶胡达·埃尔卡纳在《关于知识人类学的尝试性纲领》一文中明确地提出要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考察。他提出,在传统上,“科学很少被认为像艺术或宗教那样是属于人文文化整体的,因为它被看作是某种不相同的、独一无二的、互相背离的东西”,但他的“基本前提是,文化的不同维度:宗教、艺术、科学、意识形态、普通常识、音乐,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文化系统。”[3埃尔卡纳从人类学角度探讨这个问题,认为把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系统来考察的观念,可以追溯到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特·格尔茨的观点。在他的论文《深描:迈向文化解释学的理论》中,格尔茨说:“我所采用的文化概念,……本质上是符号论的。和M·韦伯一样, 我们相信,人类是挂在由他自己织就了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我们必须把“文化看作那些网,因而对文化的分析并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一种寻求意义的解释性科学”。[4]我注意到, 虽然格尔茨在他的论述中是把科学列入文化解释的范围中的,但是他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后面还要讲这一点)。而埃尔卡纳同样是把科学作为文化解释的对象,并且根据他对格尔茨的“深描”方法的理解,对科学史中的“深描”作出了解释。
而这也正是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论题。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凯、巴恩斯、布鲁尔等人都在他们的主要代表著作中,把对科学的社会研究的重点放到科学知识上面,并把自然科学知识等同于其他知识和信念、看作是文化现象。关于这个问题,我已在拙著《科学社会学》一书的第十章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在这里主要是把这种理论倾向与“人类学转向”联系起来。
爱丁堡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巴恩斯,在他的著作《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理论》一书中就指出,科学是一种信念,只是一种被接受了的信念,而不是正确的信念,他认为,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科学是亚文化的4集合’,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科学当然受到外部的整个大文化的影响。[5] 因提出“强纲领”主张而著名的布鲁尔也是把科学当作文化现象、人类学现象来对待的。他的“强纲领”的第一条就把科学知识与信念并列,并且认为可以归结为社会的原因。[6] 他在评述维特根斯坦的知识的社会理论时曾明确地说“数学是人类学现象”。[7]
马尔凯在他的著作《科学和知识社会学》中,以专门的篇幅论述了这个问题。该书第三章的标题就是“科学中的文化解释”,鲜明地表示出文化人类学的倾向,这也就是说,他要对科学作一种文化意义的解释、文化意义的分析。他的这种文化意义的解释和分析是怎样做出的呢?
首先,他分析了科学社会学中关于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的争论,分析了默顿的规范和米特洛夫的反规范,认为,在科学中,科学家的社会行为规范是多种并存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场合都共同遵守某种特定的规范,并不存在一种体制化的机制来保证科学家们都一致遵从或信奉某组特定的规范。在科学中, 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语言公式(verbal formulation),这就为科学共同体、 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节目单(repertoire)或字典(vocabrary), 科学家们可以灵活地使用它去分类不同社会背景中的不同职业行为。”因此,关于规范的讨论就走到了关于科学的文化资源的说明。”[8]这也就是说, 科学规范并不是像默顿所说的那样,并不是体制化的要求,而是“磋商”的结果,科学家们是从代表着不同文化资源的节目单及字典中去寻找自己的道德信奉原则的。
马尔凯的文化解释还在于对科学知识生产的动力学考察。他研究了若干实际案例,从中做出分析,他的结论是,对于科学实验结果的意义是什么的评判、对于科学论断的有效与无效,并不存在普遍的、一成不变的标准,在实验和解释的过程中,个人的特点、具体的环境都会产生作用,他说,“科学一致,因而科学知识,并不是仅由证明正确或拒斥来达到的。科学家们经常面对的是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思想和智力方面的信奉不是由于应用事先确立的正式标准来实现的,而常常和必定是制作而成的。对于研究纲领的拒绝或采纳,是一个更加实用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科学家的相对具体的旨趣利益影响的。”[8] 马尔凯承认在知识形成过程中,是存在着认识因素的,科学的判断和解释是受认识和社会因素影响的。他认为,不仅社会规范是社会地变化着的,而且对于任何一个研究纲领来说,认识和技术规范也是可能有很不相同的解释的。”在社会意义的磋商和知识主张的评估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社会与技术的公式表述,在具体情况下,是由每个参加者所选定的,所说明的;这两种资源,在具体科学知识被认可的过程中,在非正式的相互作用和正式的证明程序中,是紧密地综合在一起的。”[8]
马尔凯关于科学的文化解释的结论是:“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已经会聚到这样一种观念,即把科学看作是一项解释性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物理世界的本性是社会地建构起来的。”又说:“更好的普遍的公式是,科学知识是由磋商过程确立起来的,也就是被那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文化资源的解释建立起来的。在这种磋商过程中,科学家们也运用认识和技术的资源;但最终结果还是依赖于可利用的其他社会资源。因此,通过科学磋商建立起来的社会结论并不是物理世界的确定性说明,而是在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特定行动者群体看来是正确的科学主张罢了。”[8]
以上是对科学知识社会学所代表的“人类学转向”的第一个含义的简单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转向并不是没有历史根源的,也不是孤立的现象,它代表着旧的“知识社会学传统的复活”,它反映的是“社会和人文科学注意重点的变化和重新取向的过程”。[1] 深入的研究将会说明,这种转向与当代哲学的、社会学的以及文化的思潮有着多种复杂的联系,不过,这已不是这篇文章所要讨论的问题了。
(二)
人类学转向的含义之二:对科学作人种志研究
文化是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起源于对初民社会(primary society)的研究, 起源于欧洲和美国的学者对于“不开化的”、非欧洲文化的研究。与人类学的发展相联系,形成了一种主要研究方法,这就是人种志方法(ethnogranhicat method)。 人种志研究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民族群体的社会和文化生活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这种研究首先要选定地点,即某个部落或民族的聚居地,作为田野调查(field work)的基地,进行参与观察,作详细的记载,最后形成描述性分析性人类学著作。许多文化人类学的名著都是人种志研究的成果。这种研究要求有较长的时间投入(一般在一年以上,离开以后有时还有通讯联系或回访);这种研究要求研究人员学习当地的方言土语,尽可能地参与研究对象的日常生活,并保持一个观察者的客观独立的立场,除了参与观察以外,研究人员通常选定或培养某个当地人作为信息提供者(informants),等等。这种研究也常常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于所研究的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对照性的分析。
当代人类学的人种志研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于初民社会的研究(可研究的初民社会愈来愈少),已经发展到为对现代社会中某个社区、某些特殊人群的研究,例如,对城市中少数民族聚居地的研究,[9] 对于工厂、精神病院、科层制的研究,等等。[10]人种志研究的技术也有很大进展,如广泛利用电影、录音、录像等等手段。显然,这种方法是可以同样应用于研究科学活动所在地和科学家人群的。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的第二个含义:对科学作人种志研究。具体说来,这就是科学知识社会学代表人物对科学进行的人种志研究。70年代中期以来,一些对科学知识持有建构主义观点的学者,以人类学家的身份进入实验室,他们以实验室为田野调查的基地,进行长期持续的参与观察,对于实验室的环境、仪器设备、科学家的日常活动和对话,对于科学家与实验室以外的联系,以至于科学论文的形成、发表,论文引证等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记载,做出分析,写出研究报告或专著。这就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的一批研究成果,它们有一个概括性名称,即“实验室研究”(Iaboratory S-ludies)。在这种成果中,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拉都尔对美国加州萨尔克实验室的研究、谢廷娜对伯克利大学中生物化学等相关实验室的研究和这两项研究的成果《实验室生活》和《知识的制造》以外,还有若干研究及其相应的成果。[2] 虽然这一批著者在他们的进一步分析中表现出差异和分歧,但他们的共同认识是“深入到科学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经验材料,就可有益于对科学的理解”。[11]而谢廷娜则把这一批“实验室研究”看作是说明科学知识的建构主义纲领的,她说:“这个纲领是被若干个实验室研究所支持的。”[2]
拉都尔的《实验室生活》一书的工作基础是长达一年零十个月的田野调查,他进入实验室观察科学家的日常活动,进行相关研究,他的书内容确实展现了人种志研究所得的大量资料:有实验室场景的多幅照片,有科学家在不同场合的对话记录,有科学仪器状况的一览表,有某项化学物质合成的报告记载,有科学家个人事业经历的摘要,等等。拉都尔运用这些资料得出了认识论的结论:实验室是文学标记的系统,仪器所显示的现象是“技术现象”,科学实验室中的事实是“人工事实”,因而科学事实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制造出来的,科学的陈述是磋商的结果等等。其实,拉都尔在《实验室生活》的第2版后记中就说过, 他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就已经形成了一种看法即科学认识是受社会因素制约的,他在参与观察中的工作只不过是搜集详尽的材料罢了。这就使得这部运用人种志研究的著作读起来与其他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很不相同:其描述与分析结论似乎有某种不连贯;这些分析,与其说是文化人类学的,不如说是认识论的,与其说是社会学的不如说是哲学的。
《知识的制造》这部书的特点就更加明显了。这部以人种志研究为基础的专著,已经完全把调查来的资料编纳入作者的认识论结论的框架中了。“科学家作为实践的推理者:知识是在环境中建构起来的”;“科学家作为索引性推理者:科学研究的机会主义和情境性”;“科学家作为类比推理者,取向的基本原则和革新的隐喻推理批评”;“科学家作为社会环境中的推理者,从科学同体到跨越科学的领域;”“科学家作为文学的推理者,或者实验室推理的嬗变”;“科学家作为符号推理者,或‘我们以什么造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这就是该书的章节标题所构成的框架。这样,在文化人类学著作中通常见到的对文化现象的完整而生动的描述性记载不存在了,资料“沦为”结论的例证。
在这里,我们不能详细讨论这些结论与哲学、社会学思想的具体联系,那是需要专门的研究的。我们在这里要说明的是,科学知识的微观建构学派是运用人种志研究方法寻找经验资料支持和论证科学知识的建构主义纲领的,因而就恰好代表了科学社会学的“人类学转向”。不过,我们又可以看到,这个学派的运用,与本来意义上的文化人类学人种志研究是不完全同一的,因为他们进入了认识的领域,而且是科学认识的领域。拉都尔也承认了这一点,他说,他“所使用的人种志方法,只是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与人种志方法相一致。”[11]因此,我们一方面把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建构学派的“实验室研究”看作是“人类学转向”标志;另一方面,从严格的人类学意义上考察,又只能把这些研究看作是特殊的、值得讨论的具体运用。
(三)
科学技术人类学:有待开发的领域
科学知识社会学所代表的“人类学转向”,只不过是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取向或者科学技术人类学的一种类型。全面系统论述科学技术人类学,笔者尚力所不及,仅就目前的初步认识,说明以下要点:
(1)科学技术人类学,在严格意义上说, 应该是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运用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于科学技术所作的研究。在人类学领域,早已存亡可以归纳入这个范畴的研究成果,这就是:考古人类学及人种志研究对于含有科技内容的“物质文化”的研究;人类学家所考查的非西方的知识系统,为民族数学(ethzo-mathmeties)、民族心理分析(ethnopsycehiatny)、民族植物学(ethnobotany);医学人类学所研究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非西方的知识系统〔3〕,等等。 因此,有的学者指示,“在这个意义下,人类学开始研究科学技术,要比跨学科领域STS研究科学技术早得多。”[13]当然, 人类学家在上述研究中所涉及的科学,是非西方文明中的传统科学,并不是现代科学技术。
(2)正因为人类学的研究传统是关注欧洲以外的文化,所以, 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技术就必然处在专业人类学家的研究视野之外。现在,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已经发展为大的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人类学家进入这个领域的仍然为数不多,为1988 年美国的4S’学会召开会议,有来自各学科的学者529人,其中人类学家只有18人。[13]
但是在70年代中期以来毕竟出现了一批人类学取向的科学技术研究,其中就包括有前面提到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那么,这些研究成果是由什么人完成的呢?”绝大部分科学人类学研究或者人种志研究是由社会学家、哲学家及其他并没有受过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专门训练的人完成的。”[14]这样一些社会学家哲学家在采取了人类学研究角度、完成了具有人类学特点的著作以后,就获得了人类学家的称号,如拉都尔就是一例。这些不是人类学家(或者说准人类学家)所作的研究,被人类学家看来是存在着某种混乱的,有人指出,“实验室研究”作为人种志研究的一种版本,是与人类学家的研究不相同的。”[14]拉都尔也谈到他的人种志研究所引起的批评。[11]
(3)正因为如此,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个领域, 关心科学技术研究的人类学家的建议是:必须弄清人种志方法的真谛,弄清这种方法的要害在于记和写(grapy)、在于描述, 在于通过写他们来说明人民和他们的文化;必须了解文化人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学者:以马林诺夫斯基为代表的整体主义的人种志学,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比较主义方法,以格尔茨为代表的符号象征主义的文化解释学等等。[14]我以为对于当代有重大跨学科影响的文化人类学家格尔茨及其文化解释学尤应引起注意。[15]
(4 )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做的工作也许是接近于格尔茨的文化解释学的。如前所述,马尔凯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对科学进行了文化解释,埃尔卡纳则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深描”方法在科学史中的运用,讨论了科学知识增长、科学与其他文化因素,历史舞台上的科学等。但我们没能读到埃尔卡纳或是马尔凯都没有运用人种志的“深描”方法所作具体的研究。而“实验室研究”所作的经验描述的意义在于得出认识论的、哲学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版本。这是因为他们给自己规定去研究的文化现象,是格尔茨都认为是棘手的问题:科学。格尔茨是有法律实践经验的学者,他从文化解释的角度说明了法律现象,但是当他把科学与其他文化现象并列时,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尽管我们很偏爱科学,但它仍然不失为一种棘手的事务”,“但物理学和雕塑以及其他所有的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人类学上难以理解的问题。”[16]
(5)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决不局限于对实验室的研究, 可以从实验室、研究所、研究中心扩展到学术会议上的扩展到法庭中的科学家,[10]这也就是说要“从实验室走向更为广阔的和多元的领域。”[13]有的社会学家选择了科学事业管理组织及其附属机构,[17] 有的学者进入了政府设立的海洋生物养殖经济研究组织[18]在这些研究中,注意的集点也不单纯是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涉及到了这些机构中科学家的社会身份,涉及到实验室与顾客、科学知识与生产方法以及科学政策和经济组织的关系等问题。特别要揭示的是,同样进入实验室,其研究重点也不一定就是科学知识的生产,以特拉维克对美国及日本的线性加速器中心的研究,其重点就是实验室组织结构,领导风格及什么是“良好”的物理学工作条件的模式差别。[19]
(6)正是因为如此, 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可以并不局限于人种志的田野调查,其研究方法也可以多样的;发展一种“跨学科的、批判的、文化的方法”,这也就可以包括历史的研究、比较的方法、文本阅读、……等方法;并且基于这种种方法的运用,“对于‘科学技术’意义的定义,不可避免地以理解专家到理解非专家。”[13]虽然我们对于上述这些方法也许还不能都了解和掌握,但多样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7)总之,科学技术人类学的研究,极为扩散,各具特点, 我们只要看看《诸科学与诸文化》(《Sciences and Cultures》[1])和《知识与社会第9卷,科学技术学人类学》[13] 这两部文集的论文题目就可以知道了。每个作者都按照自己对于人类学的理解,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注意焦点,进行不同的人类学探讨。研究这些以及其他科学技术人类学的论著,要在纷云繁复的论述中弄清来龙去脉把握要害,我认为,有一项工作要做,这就是要注意作者所使用的主要关键概念,诸如“人工事实”、“技术现象”、“磋商”、“文本”、“深描”、“反思性”(reflexivity)、“结构的和形容的”(emve and etic),等等:它们就好像一片模糊背景中的亮点,了解除它们可以有助于深入的研究。
(8)在谈到实验室的人种志研究的时候, 不能不提到对实验室的民俗学研究,这就是社会学中民俗学方法论(ethnomethodology )〔4〕代表人物加芬克尔及其学派的工作。麦克尔·林奇把这一批研究称之为“对科学工作的民俗学方法论研究(tthnomethodological studiesof scientific work), 指出这种研究要详细考察实验室中“自然地组织起来的日常活动”“讨论”有关实验室工作的暂时的秩序”[20]。他并且专门著书论述了民俗学方法论与科学的社会学研究的关系。[21]那么,这种研究与前述人种志研究有什么关系?在民俗学方法识者看来,人种志研究是与“民俗学方法论的文献是有密切关系”的,甚至认为那些作者都是“民俗学方法论的说明者”[20];而人种志研究的学者则认为民俗学方法论是人种志研究的一种。[10]弄清这两种研究的区别与联系,决不是轻而易举的工作。我们要指出的是,从已有的人种志研究的著作来看,他们确实从民俗学方法论者的著作中吸取了某些概念工具和分析方法。了解这一点,对于认识知识社会学微观研究的特点也许是重要的。
(9)最后要说的是, 科学技术的人类学研究中的专业人类学家在增加,〔5〕但是非人类学背景研究人员仍然会占相当大的比重。 因为,专业人类学家即使转向现代社会生活的广大领域,能够专门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也毕竟是少数。这种情况,对于在人类学科并不充分发展的中国从事于科学的社会研究的学者来说,也许是一种机会:他们也许可以增添几分勇气,去涉足这个确实颇为陌生的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领域。
注释:
〔1〕人类学是一个大的综合性学科,包括有体质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语言人类学、社会(或称文化)人类学等分支学科,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文化)人类学。
〔2〕ethnography 另一种译法是民族志,我这里采用的是《大英百科全书》的中文版的译法。
〔3〕1996年我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特尔多)人类学系讲学时,就见到一位研究藏医的研究生,她已不止一次到西藏作田野调查。
〔4〕这个词在社会学中有多种译法,如:民俗学方法论, 人种方法论。
〔5〕从两本文集中的撰稿人可以看到这一点:1992 年出版的《知识与社会》第9卷9名作者中有4名是人类学家;而1982 年出版的《诸科学与论文化》9名作者中只有1名是人类学家。
【参考文献】
[1] Wotge Lepenic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in thesociology of science, in "Sciences and Cultures", Edited by E.Mendelson and E.Elkana,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g, 1981, p.245,p253.
[2] Karin Knorr- Cewua: " The Ethnographie Study ofScienelifie Work: Towards a Constractivisl Interpretation ofScience, in" Science Observed", Edited by R.Knorr-Centina andM.Mulkay,Sage Publicalion Ltd, 1983.p.115,pp.117—118.
[3] Yehuda Elkana: A Programmatic Auemtt at anAnthronologg of Knowtedge in "Sciences and Cultures",P.6.
[4] 克利福德·格尔茨:《深描:向文化解释学理论》, 《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40.
[5] Barry Barnes: Scientigie Knowtedge and SociologicdTheory. Roultedge Kegan Paul L td.1974.p.63.
[6] David Bloor: Science and Socidl Image, RonteedgeKegan Paul & fd.1976,pp.4—5.
[7] David Bloor: Wettgenstein- A SocialTheorg ofKnontedge, Macmillan Education L td.1987.p.83.
[8]Michael Mulkay:Science and the Sociofogrof Knonfedge,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79,pp.68—95.
[9] Ethnography, Britanica Voi.4,pp.583—584.
[10] R.S.Anderson: The Necessary of Field Method inFliedgm method of Scientific Recearch, in "Scienees andCutlures,p.218,p.216.
[11] Bruno Lalour: Laboralorg Life Princeton UnicversityPress,1986,p.278.
[12] Karin D.Knorr-Cetina: The Monutacture of Knowledge,Pergamon Press,1981.
[13]"Precoce", in "Knontedge and Society: theAnthrop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 9, 1992, " JALPress Inc.p.x.
[14] David J.Hess: "Introduction: The new Ethnographyand the Anthropolog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 ibid,pp.1—17.
[15] 詹姆斯·匹科克:《芬三流派:韦伯、帕森斯、格尔茨》,《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p.106—110.
[16] 格尔茨:《地方性知识》,《国外社会学》1996年1—2期,p.91,p.93.
[17] Slacie E. Zabushy: " Multiple Conlexts, MultipleMeaning: Scientist in the Europea Space Agency, in "Knowledgeand Society, Vol.9.".
[18] M. Collon and J.Law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o-technicee Networks: Content and Context Revisited", in"Kowlege and Society, Vol.8,1989 Sludies in the Sociologg ofScience Past and Preseut, JAL Press INC.
[19] Karin Knorr-Cetina: " Laboratory Sludies and TheConstruction Approach in the Stndy of Scince and Technologg,(日)《科学·技术·社会年版》1993、卷2p.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