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心理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心理学;网络课程;实践探索
心理学课程是高等院校所有师范教育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它是体现师范性、培养合格教师、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的标志性课程,也是学生学习教育学、学科教育及教材教法、教育实习等系列课程的基础性课程,承担着培养职前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任。心理学课程的受众面大,对师范生教育素质的影响非同一般。然而,在传统的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单向传递的授课方式,学生学习心理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兴趣难以激发,教学成效不太显著。因此,心理学课程改革应该置于高等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前沿。
从2012年始,我们以心理学课程改革作为师范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我们开展的心理学课程改革,着重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心理学课程存在形态的改革;二是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心理学课程存在形态的改革,是指心理学课程的存在形态要实现由理论课程向网络课程转变,即把以往固守于课堂教学的心理学理论课程建设成为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皆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学网络课程,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空,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心理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要实现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向,由过分依赖单向传递的“授—受”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依靠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强调多向度交流的合作研究模式,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研究能力。本文结合我们近两年来对心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拟就心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做些探讨,以期消解人们对心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认知偏差,为推进心理学网络课程建设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学素养提供实践参考。
一、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价值
“网络课程是教育资源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和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成为发展网络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而迫切的课题。”[1]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如Moodle平台)表现的某一学科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二是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有的教师认为建设心理学网络课程是“吃力不讨好的事”,也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学网络课程是“华而不实”、“搞花架子”,没有必要去创建。这些是一部分教师对心理学网络课程存在的浮泛的认知偏差。如果不廓清这些认识问题,认识不到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价值,那么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就难以启动。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价值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心理学网络课程是深化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生需要
教学改革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杠杆。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压缩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减少理论讲授时间,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减少理论讲授时间,并不意味着教学信息量的减少,而是要求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在减少理论讲授时间的情势下保证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量?笔者认为,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课程学习,是解决“减少课堂讲授时间与增大课程学习的信息量”这对矛盾的有效办法。诸多关于学生学习资源的获取途径与使用介质的调查表明,互联网资源是学生最为乐意使用的学习资源。互联网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检索方便、呈现形式多样等特点,是符合大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信息源。但是,如果通过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去寻找所需资源,有时要耗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未必能得到优质资源;有些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面对信息量大且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而不能专注于与学习科目相关的内容,易出现网络迷航现象。鉴于这些情况,如何做到既能利用网络的优势又能有效防范大学生上网迷航问题的发生,这对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课程学习甚为重要。解决“减少课堂讲授时间与增大课程学习的信息量”这对矛盾的最佳办法就是建设网络课程,通过网络教学支持平台实施课程教学。在互联网日益普及并且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的信息化时代,建设网络课程,依托网络环境实施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
课程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抓手。这是由课程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心理学课程改革必须顺应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与方向,致力于实现课程形态和教学组织形式的网络化。从这方面的意义上可以说,建设心理学网络课程是深化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内生需要。
(二)心理学网络课程是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积极性的有效形式
目前在高校开设的公共课中,除了要统考过级的《大学英语》和《计算机》这两门窗口课程,其它公共课程,包括心理学课程,一般都不被重视,教学效果常常不太理想。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影响公共课程教学成效的主要因素有:授课者的教学理念问题、授课者的教学方式方法问题、授课者的教学技能与能力问题、授课者选用教材的适合程度问题以及学习者对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问题等。从我们对师范生学习心理学课程的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发现,心理学课程不被学生所重视,其教学效果常常不太理想,这与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在传统的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学目标具有明显的一元化和知识化特征,教师大都以传授心理学理论知识作为首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学任务,往往采用“授—受”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学信息传输是单向的,教学信息呈现形式比较单一,过分突出和强调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冷落和忽视探究与分析,因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阻碍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相较于心理学理论课程,心理学网络课程具有以下这些显著优点:(1)心理学网络课程存在多条学习路径,适合不同起点的学习者学习,有利于进行个性化的学习。(2)心理学网络课程具有很好的交互性,不仅能向学习者提供教学信息,亦能接收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并及时做出反馈。它利用BBS、E-mail等设置讨论模块、问答模块来实现习者间、师生间的双向流,增加了习者间、师生间交流的形式与途径,非常有利于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式学习。(3)心理学网络课程在内容结构上具有扩展性,可以将学科最新发展的成果吸收到网络课程中,与时代同步发展,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能够不断拓宽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心理学网络课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改变了心理学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多向度的交流,并且使学生有较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时空,因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公共课的兴趣和积极性。笔者于2012年6月对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作过问卷调查,从该项调查的反馈信息看,喜欢和很喜欢利用心理学网络课程进行学习的学生占74.6%,一般喜欢的23.2%,不喜欢的仅2.2%。喜欢心理学网络课程的主要原因:有23.7%的学生是因为信息量大;48.5%的学生是因为学习活动多样(有讨论、问答、测验、评价等活动);15.8%的学生是因为学习内容比较有趣;12%的学生是因为想学好心理学,为将来做教师作准备。提问“学生上心理学课最喜欢的活动”,回答“师生间或同学间进行交流”、“上网学习”、“听老师讲课”分别占43%、35%、31%。上述的调查结果表明,心理学网络课程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心理学课程的主动积极性。
(三)心理学网络课程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进入二十一世纪,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焦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是创新的基础。一个人要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创新,他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有大量、充分的研究;没有研究就不可能有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心理学网络课程中,学生学习的形式主要是讨论、问答、作业、测验等等,而讨论、问答、作业、测验的内容大都以“问题”呈现的。对“问题”的探究是心理学网络课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它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大胆想象和创新灵感,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虽然有些学科课程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功能,但是由于心理学网络课程具有自主性、探究性强的特点,因而使其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方面比其它学科课程更为突出、更为鲜明。
二、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网络课程的建设一般要经过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试用阶段和推广阶段,其中设计阶段是最为重要的。网络课程的设计分为教学设计和系统设计。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对网络课程教学的各个要素所设置的计划,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活动的评价设计等。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思路的充分体现,指的是结构设计、导航设计、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等等。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区别于一般网络软件的特殊维度。它是网络课程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决定网络课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建设心理学网络课程,必须将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置于突出位置。
(一)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理念向度
1.教学目标:从“一元目标”转向“多元目标”
传统的心理学课程教学片面强调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忽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育人目标,这种一元化的教学目标造成了心理学课程教学功能的衰减。心理学课程的“本体价值”是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应然追求,也是定位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心理学课程具有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全面、均衡地实现心理学课程所固有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方法价值和品格价值,促进学生全人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2.教学时空:从“封闭教学”转向“开放教学”
传统教学将教学活动限定在一定的区域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缺乏对外在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注与联系,而利用心理学网络课程开展的网络教学,则要实现由封闭教学向开放教学的转变。这是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不同之处。利用心理学网络课程开展教学,不局限于校内、课堂和课本等空间,而且可以在任意的时间进行学习,信息传递也由单向变为双向,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充分的交互,因而“大大拓展了现行的教学时空,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维空间”[2],有利于提高心理学的教学效率。
3.教学重心: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受教师支配的地位,学生的学习完全在教师的主导之下进行,教学信息只能从教师传向学生。而利用心理学网络课程开展教学,是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打破教师的“权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的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按照个人情况来选择所需的学习资源,自主地决定学习的内容与进程,能够对个人学习有更多的支配权。
4.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探究”
学习理论是人们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的理论基础。开发网络课程,尤其是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离不开学习理论的指导。“任何教学技术中的设计都是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克里斯韦尔E.L.Criswell)。因此,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经验从外到内的输入过程,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以一系列“问题”来建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自主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认知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心理学课程教学自始至终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
(二)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着重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惠特洛克(Whitlock,2001)根据20年来网络课程学习者的反馈意见,提出了优秀网络课程的十大特征。它们是:明确的教学目标、富有吸引力的呈现方式、明显的标志、方便的使用、适用的语言、模块化的结构、多种多样的问题、反馈、测试和逻辑化排列。有鉴于此,在进行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设计时必须把上述要素考虑在内,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对教学起着“指挥棒”、“控制器”和“标杆尺”的作用。因此,教学目标设计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教学目标设计也是进行各个教学要素设计的重要依据。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就能够为后期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和学习活动的评价设计提供指引,使整个教学设计臻于完善和更具有针对性。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可分为课程总的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和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设计三个层次。无论进行哪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设计,都应从心理学课程的“本体价值”出发,力求使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多元化。基于此,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心理学的兴趣;②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③培养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④培养和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素养与能力;⑤增进学生的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2.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网络课程的内容设计是网络课程建设的主体。它是按照网络教学环境和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重组,使教学内容以网络教学的形式表达。根据师范专业学生将来工作的需要、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和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改变以往按照心理学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的做法,采用模块(专题)化组织方法,把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分成六个模块(专题)进行教学。这六个模块(专题)分别是:初识《心理学》;认识你自己;学习的动力与策略;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维护;教师的威信及其形成;学生的个别差异与教育。每个模块(专题)的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扩展性学习资源、练习、讨论、测验、作业、学习方法建议以及专用名词、术语的解释说明等。每个模块(专题)应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模块(专题)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这种模块化组织方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探究学习。
3.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
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是对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具体学习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它是心理学网络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学网络课程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既有个体化的,也有协作性的。因此,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设计包含自主性学习活动设计和协作性学习活动设计。要做好心理学网络课程的自主性学习活动设计,关键在于设计大量的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如讨论题、练习题、作业题、测试题以及拓展性阅读材料等。协作性学习活动设计则可通过协作交流平台和在线评价模块等来创设协作性学习活动环境,让学习者加入讨论和交流经验,并要求教师适时地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作出适宜的评价,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
4.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设计
网络课程的学习具有明显的个别化特征,需要学习者具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我国“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调节能力较弱”的情况下[3],要监控和促进学生的网络学习,必须在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中认真考虑学习评价的设计,充分发挥学习评价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的作用。实践表明,学习评价是监控学习进程、激励学生学习和考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开展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能够有效监控学生对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保障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网络课程的主动积极性。因此,在心理学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阶段必须重视做好该课程的学习评价设计。
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从功能上分,主要有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如果仅仅进行终结性评价,那是难以科学公正评价学生学习心理学网络课程的过程质量的。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应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因为注重过程性评价,可以改善网络教学中师生相对分离的状况,有效地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习者有一定的学习约束,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同时可以发现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推动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真正转变。例如,通过对心理学网络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设置相应的评价表,籍此实现对心理学网络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促使学生更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三、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
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是贯彻落实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念的落脚点,因而是心理学网络课程建设的重点。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借助网络教学支持平台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策略、结构和程序的活动范式。教学思想是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模式赖以形成的思想基础。在不同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会形成不同的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以往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多为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模式。随着网络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从单一的模式向多样化的模式发展,涌现出了问题型模式、协作型模式、教授型模式、案例型模式等等多种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心理学网络课程实行的教学模式是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这是一种既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心理学网络课程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包括专题讲座、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开展评价等几个基本环节。
1.专题讲座
师范教育专业使用的心理学教材普遍涵盖了基础心理学和部分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心理咨询等学科的知识。因心理学教材内容较多,在课时压缩的情况下,我们根据师范生将来工作的需要和他们学习、生活的实际,将要讲授的心理学教材内容整合为六个专题(见前所述),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专题讲座的内容约覆盖心理学课程内容的70%,专题讲授的时间可安排32学时,占心理学课程学期总学时的3/5。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又可称为自我调节的学习,是指学习者自觉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 、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人是通过自主活动获得主动发展的。”[4]自主学习是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网络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自由的时空和丰富的内容。为巩固和提高心理学专题讲座的教学效果,需要学生发挥认知主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心理学网络课程开展自主学习。利用心理学网络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在专题讲座前进行,也可以在专题讲座之后进行。心理学网络课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所提供的学习资源极为丰富,既有专题讲座的PPT、专题讲座的教学设计,也有与专题讲座相关的文本资源、互联网资源,还有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专题学习效果的讨论、练习、作业、测验和心理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等资源。在心理学课程教学计划中,自主学习的课时数可安排为10个学时,占心理学课程总学时的1/5左右。
3.合作研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是人的本质的体现。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愿望,并努力创造条件去帮助学生达成这些愿望,是教学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心理学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增进学生的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为此,我们把“合作研究”确定为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合作研究的基本流程是:组建研究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实施课题研究展示研究成果。合作研究的学时数可安排为10个学时,占心理学课程总学时的1/5左右。
4.开展评价
开展学习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心理学网络课程把学生置于动态、自主、开放、合作的学习环境中。为促进和保障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的正常、有序、有效开展,防范、纠正心理学网络课程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和各行其是的随意性,必须重视开展学习评价。
鉴于学生面对的是网络学习环境,对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宜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做法。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也就是说,对心理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评价既注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又看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学生学习心理学网络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是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练习、作业、测验的情况,其评价结果作为学生开展心理学网络课程学习的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对学生学习心理学网络课程的终结性评价,主要是以学期末的心理学课程考试成绩为依据,其成绩作为学生开展心理学网络课程学习的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做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利于比较客观、全面地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利于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发展”[5]。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要注意下面几点:第一,要将这种评价方式清楚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第二,要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价标准并进行公布;第三,整个评价过程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评价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评价主体作用,让每一学生成为评价者,使评价成为学生反思自我、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贾雪梅.网络课程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129.
[2]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82.
[3]陈小芳. 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研究[J]. 河南教育,2013(4):52.
关键词网络消费;非理性消费;强迫性消费;冲动性消费;感性消费
分类号B842.3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5.007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迅猛发展,随着互联网应用在消费领域的推广,全球步入网络经济时代。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商务类应用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网络消费用户规模达448亿,使用率达到631%,较2015年底增加3448万。新兴的网络市场环境催生了新的消费者心理,消费领域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变,加速了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过渡,消费行为在满足个体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起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的职能,心理学在消费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消费者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按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通常被称为理性消费行为,与之相对的是非理性消费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非理性消费是消费者基于直观体验、主观意愿、直觉冲动等因素做出的消费决策和行为。相对于理性消费所强调的客观性、逻辑性和效益性,非理性消费往往具有更强的主观性、体验性和非约束性特征,以网络平台为依托,通常可表现为网络强迫性消费、网络冲动性消费和网络感性消费。
2网络强迫性消费
21网络强迫性消费的含义
强迫性消费是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为个体易于产生消费冲动,失去对消费行为的控制, 持续过度地消费,正常生活受到扰乱(Valence,Astou, & Fortier,1988)。在网络情境中出现的强迫性消费行为,通常被归为网络过度使用的一种,具有突显性、情绪改变、耐受性、戒断反应、冲突性和反复性六个核心特征。网络过度使用指个体反复而难以控制地使用网络,出现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对网络使用所带来的满足感产生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可分为五种类型,即网络性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收集成瘾和电子计算机成瘾(陈侠,黄希庭,白钢,2003;Shapira, Lessig, Goldsmith, Szabo, Lazoritz, Gold, et al., 2003)。网络强迫行为表现为对网络贸易、拍卖或消费的过度沉迷,属于行为成瘾问题中的冲动控制障碍(Young,1998)。Davis(2001)提出的认知-行为模型,可体现网络强迫性消费行为的发生和维持过程。该模型强调适应不良的认知症状对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影响。如图1所示,适应不良的认知(maladaptivecognition)作楹诵囊蛩兀位于病因链的近端,是网络强迫性消费心理和行为发生的充分条件。个体易患素质和环境线索(压力等)位于病因链的远端,是网络强迫性消费形成的必要条件。
22网络强迫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网络强迫性消费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影响因素有人格特质、生理基础、社会与文化因素等。
221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指能引发和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体在不同时间与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特定心理结构。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人格特质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例如,具有一些特定人格特质的消费者(如高孤独、高抑郁、低自我认同和低冲动控制等)更易产生强迫性消费行为,社会性分离和人际关系冷漠与网络消费成瘾有较高相关性(Lee,Aaker, & Gardner,2000)。生活方式单一刻板的个体更易于网上消费(Bellman,1999)。
222生理基础
生理基础与成瘾现象密切相关。成瘾现象是广泛存在的,除药物外,赌博、消费、使用互联网等行为也能使人成瘾。网络过度使用现象的发生可能与“奖励系统”(包括海马、伏隔核、杏仁核、前额叶、纹状体等)有关,具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精神卫生研究者一般认为过度使用网络,是中枢神经系统持续受到刺激而引发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组症候群,以特定心理障碍、精神症状、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已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网络会导致纹状体中多巴胺水平的上升,给个体带来短时间的高度兴奋体验,吸引其沉溺网络,耐受性不断增强,但之后会出现更为强烈的沮丧感等戒断反应,长此以往便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Gaetano & Valentina, 2007; Koepp, Gunn,Lawrence, Cunningham, Dagher, Jones, et al., 1998)。研究显示,用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类抗抑郁药对治疗强迫性消费患者有疗效。
213社会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现代人不断面临新的生存压力和挑战。Young(1998)认为网络过度使用者大多是为了逃避现实压力问题,也是个体沉溺于网络负强化作用的结果。同时,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引起部分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网络强迫性消费行为可能是一种寻求自我的方式,也是一种补偿行为,个体通过更多地获得物质财富来寻求情绪修复、提高自我认同。已有研究表明,持续而强烈的消极情绪状态容易激发个体的强迫性消费行为(Maxwell & Kover, 2003; Miltenberger, Redlin, Crosby, Stickney, Mitchell, Wonderlich, et al., 2003)。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弗洛姆认为,生产性活动使人摆脱自然束缚,获得广泛的自由,但同时也割裂了人与自然原始的纽带联系,原始自然带给人的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随之消失,个体出现异化行为。在消费领域体现为物质主义消费倾向。在异化的消费行为中,重占有的价值取向使消费行为本身脱离了个体真实的需要,消费异化的个体追求占有更多要保存的物品,而不再仅仅满足于占有真正有使用需要的物品,他们企图在盲目攀比和炫耀的消费行为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消费行为由原本的一种手段演变成了一种目的,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
3网络冲动性消费
31网络冲动性消费的含义
网络冲动性消费是冲动性消费行为在网络购物情景中的体现,指个体在特定情境刺激中体验到突然而强烈的立即消费驱力,在未仔细考虑后果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且能从消费行为中立即获得满足(Zhou & Sengupta,2006)。虚拟在线情境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消费过程提供了虚拟的社会性氛围,网络商店的社会属性可以通过顾客评价、在线客服、热卖推荐、同时在线人数显示等形式得以体现。因此,社会心理学的从众理论对网络冲动性消费行为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网络虚拟社区中,消费者对网络的感知经验、网络参与程度以及规范性从众心理都是促成网络冲动消费的重要因素,在网络消费情境中消费者这些从众行为通常表现为消M者对商品销售数量、好评度、社区讨论等信息的参考和心理依赖。同时,当消费者处于虚拟社区时,社区成员的经验交流、处于虚拟社区所带来的归属感等因素也会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使消费者产生相应的规范性从众心理和信息性从众心理。另外,Youn和Faber(2000)的研究表明,低自我控制的个体更具有冲动性消费倾向。关于冲动性消费跨文化对比的研究指出,相对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的消费者,来自个人主义文化氛围的消费者更易于出现冲动性消费行为(Kacen & Lee,2002);从调节系统来看,前者更倾向于预防定向,而后者更倾向于提升定向(Lee, Lennon, & Rudd,2000)。
32网络冲动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当前对网络冲动性消费行为的研究多是以传统消费环境中冲动性消费模型为基础,结合网络环境新特点,探讨这一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例如,Jiang, Hsu, Klein和Lin(2000)的研究体现了网站信息的适时性、可读性对网络消费者消费决策形成的重要影响。Huang(2003)从环境心理学视角出发,表明网站信息量是影响消费和支配感的重要因素。Pookie,Michael和Vaidotas(2004)强调了网站互动性的作用。也有学者从网店形象、他人评价、图文展示、成交记录等角度出发,探寻网络购物环境构建的新特点为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作用(韩理俊, 2008;王庆森, 2008;袁晓媛, 2011;张迪, 2010)。
同时,感情动机也是影响网络冲动性消费的重要因素。感情动机是由人的情绪和感情所引起的消费动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动机,由心境、应激、激情引起,较为强烈但短暂;另一种情感动机,由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引起,较为稳定而深刻。相关研究表明,愉悦情绪可使消费者对环境产生趋近行为,反之则引发规避行为。虚拟氛围被看作是来源于在线环境的感觉信息源的集合,可以激起个体情绪和认知状态,进而引发趋近-规避行为。Sharon,Beatty和Elizabeth(1998)研究证明,愉悦情绪有助于消费者对网络店面的浏览体验,诱发冲动性消费行为。消费者情绪同样对自我控制有着重要影响(Tice & Bratslavsky,2001)。Dittmara, Beattieb和Frieseb(1995)研究表明,象征化和情绪化的商品更易引发冲动性消费行为。惠顾动机指消费者对特定的品牌、厂商或店铺产生、建立起信任和偏好,倾向于重复消费的动机,具有习惯性、频繁性的特点。已有研究发现,仅有积极的消费体验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会形成更高的惠顾动机。当个体形成高预防定向的成就感后(比如通过机警策略获得成功的消费经历后),消费者的重复消费意向反而会降低( Louro, Pieters, & Zeelenberg, 2005)。当然,网络消费所带来的直观经济效益也是诱发冲动性消费的重要因素。网络消费平台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也使消费者可以选购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强化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同时,也使其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4网络感性消费
41网络感性消费的含义
感性消费由世界著名营销学大师Kotler提出,认为这是一种以自身的情绪情感体验作为消费决策标准,以心理满足为主要消费目标,重视商品情绪价值的消费形式(王海鹰,2002)。他将消费行为划分为三个连续发展的阶段:(1)量的消费,此阶段消费者追求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的商品;(2)质的消费,此阶段消费者追求品质好、有特色的商品;(3)感性消费,此阶段消费者追求消费时与情感体验相关的因素。网络感性消费则主要表现为个体在网络购物平台中基于情绪情感或直观感知进行消费。调查显示,网上支付、互联网理财用户较去年规模增长率分别为 93%和 123%。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网上支付厂商不断拓展和丰富的线下消费支付场景,以及各类打通社交关系链的营销策略的实施,带动感性消费进一步发展。感性消费是继量的、质的消费之后的又一消费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个体以自身感性体验作为消费决策标准,强调产品及消费过程是否符合其喜好、理念的精神消费形式。
心理学研究对网络感性消费行为的解释可参考需要层次论和具身认知论:(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该理论将人的需要归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通常来说,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新的行为驱动力。五个层次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即较低级的的生存性需要和较高级的成长性需要。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存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更高一级的成长性需要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动力,侧重于满足心理需要的网络感性消费成为必然趋势。(2)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观点。不同于传统认知心理学仅将身体视为刺激的感受器和行为的效应器,具身认知赋予身体在认知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意义,强调生理体验对心理活动的激活作用(Landau,Meier, & Keefer,2010;Niedenthal,Barsalou,Winkielman,Silvia, & Francois,2005)。已有学者将这一理念应用于网络感性消费研究,认为认知的素材取自人对身体的主观体验,身体在物理、文化世界中的活动为认知提供了基础内容。Gorn, Chattopadhyay, Sengupta和Tripathi (2004)研究表明,采用暖色系展示商品可使对身体边界感知模糊的消费者体验到加固感。同时,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包括大脑在内),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认知、身体和环境三者有机结合,相互影响。Deng和Kahn (2009)研究表明,商品图片位于包装的右下角时,消费者倾向于高估商品的重量;而位于左上角时,倾向于低估商品的重量。
42网络感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互联网为感性消费提供了新的平台,越来越丰富的消费体验可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得以实现。网络消费平台集书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介优点于一体,构建了突出时间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虚拟消费情境,有效促进感性消费的发展。
421 网络消费的高效性和便捷性特征
一方面,网络消费平台虽存储了海量的信息且更新速度快,但高效便捷的信息处理和检索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消费信息的获取效率和质量。技术采纳理论认为,消费者对技术可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评估是影响消费者决定是否采纳该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证实(Dailey,2004;Gefen & Straub,2000;Parboteeah,Valacich, & Wells,2009)。另一方面,W络商店的全年、24小时营业,消费选项的快速查阅与对比,支付方式的逐渐简化,送货上门、退换货等快递服务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移动通信与金融应用的结合,弥补了传统消费渠道的不足,网络消费情境对消费者的约束(时间、 空间、 消费隐私等问题)明显弱化,消费者的主导地位提升。
422网络消费平台的信息传播特点与趣味性
在网络情境中商家可选择丰富的刺激类型,信息的传达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商家可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Flas等表达介质,以色彩丰富、视听兼备的方式展现商品。网站提供商品信息的及时性、详细性也是传统消费情境无可比拟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放大、对比、旋转等网络设置获得更新更完整的商品信息,消费决策质量大幅提升。同时互联网中的信息传递具有简化性特征,许多内容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剥离,最终仅剩余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得以流行,这些热点词汇通常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易记性。有学者认为网络消费情境在制造积极愉悦的氛围来促进消费行为方面更具优势,有关人机交互过程的研究也表明,网络情境中图像、视频、动画的操控简易程度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自我效能感(Eroglu,Machleit, & Davisb,2001)。Wu,Cheng和David(2008)的研究表明,慢节奏的音乐和冷色调颜色背景更易使消费者产生愉悦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消费决策。网络情境中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有利于创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借助娱乐元素在商品与客户之间建立情感联系,通过情感共鸣自然引发消费行为,而不仅仅是从理性角度说服消费者。
423虚拟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感性消费提供丰富素材
3D、声控、数字信号模拟等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销售中的应用,可承载更真实化的感官信息,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使消费者形成直观的认知,增强感知娱乐性。感性工学主张运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心理学原理开发出感性商品,即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是通过商品的外观形态和功能来传达的, 而商品信息在网络渠道中的传达具有独特的优势,即可以通过逼真的实物展示与特效的虚拟构建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商品,网络情境的巧妙设置可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冒险乐趣。通常认为,消费者学习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认知加工获得经验与技能的积累,进而改变其消费行为的过程。一般分为模仿式学习、反应式学习、认知式学习三类(Arnold,Kozinetsb, & Handelmanc,2001;Biocca,Kim, & Choi,2001;Li,Terry, & Frank,2002)。消费者学习有助于使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商品或厂家形成认可和信赖感。高品质的信息呈现和互动方式有利于消费者学习,进而提高对商品的评价和消费意愿。
424网络社交媒介为消费群体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门户网站、虚拟社区、微博、论坛、搜索引擎等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的推广,使得网络消费过程更加社会化。在匿名情境中更自由地表达意愿的同时,社交媒介互动又满足了消费者的交际和归属感需求。聊天交流工具逐渐完善,特别是手机等即时通讯设备与网络应用的结合,实现了随时联系、海量检索、资讯服务、批量、分类管理、多方洽谈等业务,客服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具亲和力。电通公司针对互联网时代消费方式的转变提出AISAS消费路径模型,如图2所示,区别于传统的AIDMA消费路径模型(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Action),AISAS模型体现了互联网消费情境中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新特点,强调了信息搜寻过程和分享评估过程的重要性。在社交网络中进行信息分享、互动评估,不仅能帮助消费者更真实地鉴定商品的优劣,还使其自身成为品牌的推广者和传播者,增强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充分体现网络消费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提升用户粘性。更便捷的网络交流形式使得消费者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参考其他消费者的网络评价做出消费决策,网络口碑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425网络消费平台商品种类丰富,为个性化消费提供充足的货源保障
突破了传统消费渠道的种种限制,消费者可以选购到数量稀有、个性化强的商品(如DIY礼品、定制家居用品等),此类商品人工附加值高,能针对性地达成消费者的特殊需求,满足其猎奇感和成就感。同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个体消费倾向等因素会使得消费者对同一产品进行不同的感性解读。调节定向理论认为,个体对特定属性的信息更加关注和敏感,不同调节定向的个体易被激活的自我调控系统不同(提升定向和预防定向)。提升定向的个体强调积极正面目标和收益能否获得等与抱负相关的需求(即趋利型);预防定向的个体强调消极负面结果和损失能否避免等与安全相关的需求(即避害型)(Pham & Avnet,2004;Wang & Lee,2006)。这导致消费需求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在网络消费中的信息检索方式存在差异:提升定向的个体更依赖内部信息,通常是基于多重选项(item-based)或备选方案(alternative-based)进行选择,倾向于进行全局式搜索;预防定向的个体更依赖外部环境,通常是基于商品的特定属性(attribute-based)进行选择,倾向于局部式搜索(Jens & Tory,2005;Mourali & Pons,2009;Pham & Chang,2010)。总之,在多媒体宣传和促销互动中应准确定位目标消费群体,有针对性地体现出消费者的切实诉求。
5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网络消费决策是一个连续而又结构化的过程,网络强迫性消费、网络冲动性消费和网络感性消费在个体行为表现上虽具有明显差异,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发展转化的可能。因此,在对网络消费决策课题的探究中不应将三种行为表现绝对区分开来,也应注意到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网络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众多、作用机制复杂,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其三种表现形式(网络强迫性消费、网络冲动性消费和网络感性消费)的角度出发归纳探究现有研究成果,对后续网络消费决策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对网络消费行为的现实发展具有指导价值,也可为病态网络消费行为的临床鉴别与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尽管近些年有关网络消费心理机制的实证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构建日臻完善,但该领域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未来研究予以注意。
51克服以往有关消费心理研究的不足之处
以往有关消费心理的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1)以往研究多基于理性消费模型,将消费者的行为提前假定为理性的、遵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次消费都是完全理性、经过周密计划的,非理性消费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随着感性消费、体验消费等现象的出现,消费行为中的主观性、非约束性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2)以往研究多是针对实体商店中的消费行为展开的,网络购物的兴起,给消费行为和消费体验带来了新变化,结合互联网特点,研究网络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以往研究对于非理性消费多持否定态度,实际上非理性消费中的感性消费并非一无是处,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开始建立在用户体验基础上,这一新兴消费形式体现了实体商品消费与体验消费、服务消费融合的大趋势。
52辩证看待网络感性消费
有学者将我新主流消费群的特征归纳为三点:(1)越来越注重消费行为中的情感因素;(2)品牌偏好日趋强烈,品牌忠诚度提高;(3)网络购物比例显著增长(王烨,2014)。特别是随着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消费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消费者在市场营销中占据越来越主动的地位。对网络感性消费这种新兴消费形式进行理论的探讨和应用价值的开发,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521感性消费对营销实践中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电商企业逐渐从“价格驱动”转向“服务驱动”,网络消费体验不断提升,而这正是网络消费者规模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质量是影响感性消费过程中消费体验的直接因素。已有大量研究探讨论证了服务质量与消费体验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Mattila和Cranage (2005)研究发现,在服务中给予消费者一定的选择权(如选择靠窗的餐桌)会提高其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进而提升消费体验。Lemmink和Mattsson(2002)研究表明,服务人员的面部表情、语言和行为都会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等等。
Everett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提出,服务质量本质上是一种感知体验,是由消费者的预先服务期望与实际服务经历的比较所决定的。在消费过程中个体可以产生愉快、满足、兴奋等积极情感体验,也可以产生失望、不满、气愤等消极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Everett将服务质量划分为两个方面,即技术质量(与服务产出有关)和功能质量(与服务过程有关),进一步引入企业形象因素,并构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图3),系统反映了消费者服务质量感知的影响因素(范秀成,1999)。
由模型可见,未来营销服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从多角度出发,提升消费者感性体验。例如准确定位客户需求,彰显个性和风格,为消费者的情感表达提供渠道;通过沟通与互动引发对品牌或产品的情感共鸣;拓展体验,开发关联产品,定期升级和更新产品,使消费者能够通过新鲜和持续的投入感受到情感的联结。总之,感性消费的兴起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22心理账户理论指导下的感性消费心理机制研究不断深入
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Thaler于1980年提出心理账户理论,阐释了情绪情感因素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大到公司或组织、小到家庭和个人都存在一种特殊的账户体系,这种账户体系在运算规则上与传统规范经济学理论存在显著的差异,从而使个体的消费决策经常偏离理性经济人假设。后续关于消费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研究多以此理论为基础,如赵立军,刘永芳和佟丽君(2008)认为,相比于西方人,情感账户在中国人的心理账户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李爱梅,凌文辁,方俐洛和肖胜(2007)通过对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人情关系和情感维系在中国人的心理认知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见,根据心理账户的分类特点,设计与情感诉求密切相关的产品与促销手段,有利于营销效果的提升。Levav和Mcgraw(2009)在心理账户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表明,金钱所附带的情感标签会影响消费者对这些金钱的使用方式。当个体在负性情境下获得一笔金钱时,这笔金钱会被附带上负性的情感标签,此时消费者会避免将这笔金钱消费于享乐性的商品,而是更倾向于将其消费在实用性商品上。
虽然近些年心理账户理论在投资、消费、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的情感账户理论在消费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尚处起步阶段,基于情感账户视角对感性消费心理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523情感分析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了感性消费研究的发展
情感分析是进行网络舆情分析、挖掘网络热点、推介产品服务等应用的重要基础,是对带有情感色彩的信息进行归纳、推理等分析处理的过程(陈晓东,2012)。有关文本情感分析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常见两种基于不同思想的情感分析方法:基于文本分类技术和基于情感词典技术。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抒感的平台,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与人类心理和行为有关的文本信息,对这些文本信息进行情感分析,可为感性消费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持,有助于对网络感性消费现象的了解与分析。可以说,感性消费时代是自主性凸显的时代,网络感性消费更加追求个性的彰显、感官体验的满足、心理的愉悦与舒适。但也必须注意到:网络感性消费能否健康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物质财富的积累程度,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该种消费形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作用,只有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兴利除弊,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
53深化拓展c网络应用相结合的消费决策研究
互联网技术在经济领域的推广,体现甚至放大了非理性消费的主观性、体验性、非约束性等特征,也为消费心理学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课题。后续研究可将网络交易平台特征、消费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探讨网络强迫性消费行为的预防和治疗;网络冲动性消费行为的诱发因素已积累大量研究成果,可为网店经营者提供理论参考,但应注意不能违背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等基本前提;技术渗透的日益加速使得商品在性能、品质等方面难分高下,探讨网络感性消费发生机制、有效利用网络感性消费规律,关乎每一名消费者的切身体验,也关乎企业新利润的获得。同时也应注意到,三种非理性消费形式并无明显界限,三者相互联系甚至会相互转化,消费者应将是否影响正常生活、危害社会发展作为消费行为选择的基本评判标准,自觉预防网络强迫性消费,适度控制网络冲动性消费,健康体验网络感性消费。
参考文献
陈侠, 黄希庭, 白钢(2003).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11 (3), 355-359.
陈晓东(2012). 基于情感词典的中文微博情感倾向分析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范秀成(1999). 服务质量管理: 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 南开管理评论, 8(1), 8-12.
韩理俊(2008). 体验和心境的冲动性消费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厦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李爱梅, 凌文辁, 方俐洛, 肖胜(2007). 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 心理学报, 39(4), 706-714.
王海鹰(2002). 感性消费下的商场服务对策. 辽宁大学学报, 30(1), 92-94.
王庆森(2008). 基于网站特性与消费者个体特征的网络冲动性消费研究.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王烨(2014). 浅析中国新主流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及所带来的启示. 市场研究,62(1), 14-16.
袁晓媛(2011). 网络商店形象和个体特征对冲动性消费意愿的影响研究. 吉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张迪(2010). C2C模式下消费者网上冲动性消费实证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赵立军, 刘永芳, 佟丽君(2008). 组织公正管理――基于心理账户的视角. 心理科学, 31(5), 1202-120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6-09-02, 取自http: //.cn/gywm/xwzx/rdxw/2016/201608/t20160803_ 54389. htm
Arnold, S. J., Kozinetsb, R. V., & Handelmanc, J. M. (2001). Hometown ideology and retailer legitimation: The institutional semiotics of WalMart flyers. Journal of Retailing , 77(2), 243-271.
Bellman, S., Lohse, G. L., & Johnson, E. J. (1999). Predictors of online buying behavior.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42(12), 32-38.
Biocca, F., Kim, J., & Choi, Y. (2001). Visual touch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resence, multimodal interfaces, and CrossModal sensory illusions.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10(3), 247-265.
Dailey, L. (2004). Navigational web atmospherics: explaining the influence of restrictive navigation cu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7 (7),795-803.
Davis, R. A. (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 (2), 187-195.
Deng, X. Y., & Kahn, B. E. (2009). Is your product on the right side? The “location effect” on perceived product heaviness and package 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6 (6), 725-738.
Dittmara, H., Beattieb, J., & Frieseb, S. (1995). Gender identity and material symbols:Objects and decision considerations in impulse purchase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6 (3),491-511.
Eroglu, S. A., Machleitb, K. A., & Davisb, L. M. (2001). Atmospheric qualities of online retailing: A conceptual model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4 (2), 177-184.
Gaetano, D. C., &Valentina, B. (2007). Reward system and addiction: what dopamine does and doesnt do.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 7 (2), 69-76.
Gefen, D., & Straub, D. W. (2000).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in IS adoption: A study of ECommerce adoption.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 (1), 56-58.
Gorn, G. J., Chattopadhyay, A., Sengupta, J., & Tripathi, S. (2004). Waiting for the Web: How screen color affects time percep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1 (2), 215-225.
Huang, M. H. (2003). Modeling virtual exploratory and shopping dynamics: A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pproach.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1 (1), 39-47.
Jens, F., &Tory, H. E. (2005). How global versus local perception fits regulatory focu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8), 631-636.
Jiang, J. J., Hsu, M. K., Klein, G., & Lin, B. (2000). Ecommerce user behavior model: An empirical study.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19 (4), 265-276.
Kacen, J. J., & Lee, J. A. (2002).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consumer impulsive buying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2 (2), 163-176.
Koepp, M. J., Gunn, R. N., Lawrence, A. D., Cunningham, V. J., Dagher, A., Jones, T., ... Grasby, P. M. (1998). Evidence for striatal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 video game. Nature, 393(6682), 266-268.
Landau, M. J., Meier, B. P., & Keefer, L. A. (2010). A metaphorenriched social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6 (6), 1045-1067.
Lee, A. Y., Aaker, J. L., & Gardner, W. L. (2000). The pleasures and pains of distinct selfcontrols: The role of interdependence in regulatory foc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6), 1123-1134.
Lee, S. H., Lennon, S. J., & Rudd, N. A. (2000). Compulsive consumption tendencies among television shoppers.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28 (4), 463-488.
Lemmink, J., & Mattsson, J. (2002). Employee behavior, feelings of warmth and customer perception in service encoun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30 (1), 18-33.
Levav, J., & Mcgraw, A. P. (2009). Emotional accounting: How feelings about money influence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6, 66-80.
Li, H., Terry, D., & Frank, B. (2002). Impact of 3-D advertising on product knowledge, brand attitude, and purchase inten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presenc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1 (3),43-57.
Louro, M. J., Pieters, R., & Zeelenberg, M. (2005). Negative returns on positive emotions: The influence of pride and selfregulatory goals on repurchase decis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1 (4),833-840.
Mattila, A. S., & Cranage, D. (2005). The impact of choice on fairness in the context of service recovery.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19 (5), 271-279.
Maxwell, S., & Kover, A. (2003). Negative affect: the dark side of retailing.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6 (7), 553-559.
Miltenberger, R. G., Redlin, J., Crosby, R., Stickney, M., Mitchell, J., Wonderlich, S., ... Smyth, J. (2003). Direct and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compulsive buying.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34 (1),1-9.
Mourali, M., & Pons, F. (2009). Regulatory fit from attributebased versus alternativebased processing in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9 (4),643-651.
Niedenthal, P. M., Barsalou, L. W., Winkielman, P., Silvia, K. G., & Francois, R. (2005). Embodiment in attitudes, social perception, and emo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9 (3), 184-211.
Parboteeah, D. V., Valacich, J. S., & Wells, J. D. (2009). The influence of website characteristics on a consumers urge to buy impulsivel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 (1),60-78.
Pham, M. T., & Avnet, T. (2004). Ideals and oughts and the reliance on affect versus substance in persuas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0 (4), 503-518.
Pham, M. T., & Chang, H. H. (2010). Regulatory focus, regulatory fit, and the search and consideration of choice alternativ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 (4),626-640.
Pookie, S., Michael, H., & Vaidotas, L. (2004). Etail atmospherics: A critique of the literature and model extension.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5 (1), 14-24.
Shapira, N. A., Lessig, M. C., Goldsmith, T. D., Szabo, S. T., Lazoritz, M., Gold, M. S., ... SteinDan J. (2003).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7 (4),207-216.
Sharon, E., Beatty, M., & Elizabeth, F. (1998). Impulse buying: Modeling its precursors. Journal of Retailing, 74 (2), 169-191.
Tice, D. M., & Bratslavsky, E. (2001). Emotional distress regulation takes precedence over impulse control: If you feel bad, do i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1),53-67.
Wang, J., & Lee, A. Y. (2006). The role of regulatory focus in preference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3 (1), 28-38.
Wu, C. S., Cheng, F. F., & David, C. Y. (2008). The atmospheric factors of online storefront environment design: An empirical experiment in Taiwan.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5 (7),493-498.
Valence, G., Astous, A. D, & Fortier, L. (1988). Compulsive buying: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11 (4), 419-433.
Youn, S., & Faber, R. J. (2000). Impulse buying: Its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u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7 (1),179-185.
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 (3), 237-244.
Zhou, R. R.,& Sengupta, J. (2006). Motivational influences in consumer behavior: The role of regulatory focu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33 (1),532-535.
Abstract
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在舆论活动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社会公众通过大众传媒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借助新闻媒体表达他们的意见、建议和愿望。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舆论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作为一种公众意见,舆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
1.认识功能。舆论本身是人们的各种意见、态度和思想的表达,这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行为,是对现实生活的某种程度的反映;同时,舆论从性质上来说,有进步的、积极的、正确的与落后的、消极的、错误的之分,通过对舆论的考察也可反映出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社会文明程度等状况。
2.教育功能。舆论形成过程是一个各种意见、态度和思想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每一个个体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与其他人相比较,从而区分正确与错误、善与恶、美与丑,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制约功能。俗话说“众怒难犯”、“众口铄金”,表明舆论有一种很强的社会影响力,对人们的行为是一种外在的强制与约束力量。一个受到舆论谴责的人,会有一种相当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一种众叛亲离的孤独感,这种压力会迫使他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杭州飙车案中的网络舆论功能
首先,之所以杭州飙车案的每一步进展都能在网络上成为热点,是因为这一事件涉及到了现实社会中一些备受关注的问题。从事件发生以后网民对“富二代”的抨击,对公安部门执法不公的质疑,到对辩护律师“雷人”辩护词的嘲讽和对司法部门审判结果的失望,对这些问题的批判在网络上不计其数。然而,恰恰是从这些网络舆论中,我们才看到公众在面对这些社会问题时表现出来的焦虑和担心。
网络上发表的言论是第一手的、直接的意见,没有经过媒体把关人的筛选,没有经过党政机关和利益团体的审核,最真实地反映了民意。作为一个意见表达的重要平台,从某种意义来说,网络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其次,大多数网民是感性的,但是不代表他们没有理智。在网络上各种观点的碰撞中,网民仍然有自己的判断力。杭州飙车案刚发生时,警方称当时车速是70码,也有目击者称当时车速可达150码,韩寒在博客中从专业的角度判断车速在100~130码之间,大多数网民认可韩寒的这一说法,说明网民在整体上并不是“暴民”。在海量的信息中,他们最终有能力区分正确与错误,再加上一些主流网站比如人民网、中青在线等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也使网络舆论在导向上保持着正确的方向。
第三,网络舆论在对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施加压力的时候,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约束力,但是很多情况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杭州飙车案的审判问题上,法院被认为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但是结果并没有如很多人期望的那样“大快人心”,网络舆论的制约功能并没有对事件的最终走向产生影响,这说明网络舆论的脚步还需要走得更远。
如何对待网络舆论
1.宽容对待网络舆论
在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的今天,互联网作为一个大规模的民意自由表达平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在流行的一种说法叫网络舆论监督,顾名思义,网络舆论可以监督政府,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舆论都是为了监督政府,很多情况下舆论只是一种网民的情绪发泄。
社会如同大锅炉,气压太高时要通过安全阀排气。著名社会学家科塞形象地把“安全阀”应用于社会学,指出社会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社会主体会因此产生一些不满情绪,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使这种情绪不断堆积,便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将安全阀原理引入社会学说,就是希望为社会设置一个经常化的、制度化的通道以实现不同社会主体之间正常沟通和发泄不满情绪。它将保障社会运行安全,为堵塞的河流开凿一个渠道,及时排泄累积的不满情绪,以避免灾难性冲突的出现”。②媒体作为一个信息的平台,无疑肩负着这样一种“安全阀”的任务,公众在网络上宣泄不满情绪,也是在某种意义上维护着社会的稳定。
2.网络舆论需要适当引导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一个主流的价值观。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如果不能处理好主流与多元的关系,很容易造成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混乱。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意,它可能是积极的、正确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错误的。新闻媒介根据本阶级、本政党和社会多数成员的意愿,对之进行影响和引导是应该的。③网络舆论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各种意见、态度和思想表达与交流的过程,每一个个体在舆论的形成过程中,都会将自己的判断和评价与其他人相比较,从而区分正确与错误。
3.网络舆论最终需要得到提升
当年的“孙志刚事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而现在热闹的网络舆论很少能够善始善终。
杭州飙车案的审判结果令很多网民失望,症结在于对“危害公共安全”和“交通肇事”这两个罪名的争论。飙车行为本身是否是一般性的交通肇事行为成为法律专家和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而杭州飙车案的判决尴尬地凸显了相关法律研究的单薄和立法上的缺陷。对于这一问题,只能期待通过上位法的修订,或者由最高法院以案例指导的形式,统一各地对类似行为的法律适用,才能平息社会的争议。④任何一部政策和法规都要与时俱进,笔者认为网络舆论的发展趋势就是要将每一次澎湃的互联网民意转变为推动社会进步或制度改良的动力。
注释:
①张文彦:《社会心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页
②【美】科塞著,孙立平等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③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④丁国锋:《从交通肇事到危害公共安全惩治醉驾是否走到“拐点”》,《法制日报》,2009年7月20日
分类号 G255.2
心理学期刊作为心理学研究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是完成相关科研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因此。获取心理学外文期刊全文是及时追踪国外心理学研究发展动态,掌握最新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便捷经济、全面迅速地获取心理学外文期刊全文,是广大心理学研究者非常关注和需要了解的。本文对其主要获取途径作一介绍。
获取心理学外文期刊全文的途径有多种。主要概括为直接获取途径与间接获取途径。直接获取途径主要是指利用各种全文学术数据库,通过强大的检索功能,迅速直接地获得所需心理学外文期刊全文;间接获取途径主要是指通过检索大型的外文期刊篇名目次、文摘、引文数据库,获取所需文献线索,借助图书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机构,获取心理学外文期刊全文。
1 直接获取途径――全文数据库
目前心理学专题数据库还不多。心理学类期刊多散见于各大数据库中。同时,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是一个具有许多分支的学科体系,这就决定了心理学学者需要从其他学科的数据库查询资料。国外综合性数据库的数量和种类繁多,现就国内常见综合数据库以及其与心理学相关的主要子集数据库作一介绍。
1.1 EBSCO数据库
访问网址:
search.省略
省略(EBSCO网站)
EBSCO是一个具有60多年历史的美国大型文献服务专业公司,也是全球最早推出全文在线数据库检索系统的公司之一,有近150个在线文献数据库,15000种学术科研全文出版品。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等多种学术领域。国内购买比较集中的有十几个数据库。如:AcademicSearch Premier,Business Source Premier,Psy-cARTICLE,ERIC,MEDLINE,Newspaper Source,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llection,World Maga-zine Bank等。EBSCO的系统提供了跨库检索功能,因而可以选定多个与心理学相关的数据库同时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比较丰富。其中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数据库主要有几个。
1.1.1 美国心理学会全文数据库
EBSCO的美国心理学会全文数据库(PsycAR-TICLES)是心理学主题数据库,是一个可检索心理学领域同行评审学术文章和科学文章全文的权威来源。它包含45000多篇从59种期刊提取的文章,其中48种期刊由美国心理学会(APA)出版。11种期刊由类似组织出版。有数种获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权威性的心理学核心期刊,是最完整且权威的心理学研究资源,所有期刊索引皆被psycINFO资料库所收录。该数据库收录了每种期刊的所有期刊文章、致编者函以及勘误表。收录时间从1985年至今。数据库每日更新,与纸本期刊出版只相隔一周左右。PsycARTICLES可以满足心理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临床应用与心理治疗的需求。
1.1.2 心理学及行为科学全文数据库
EBSCO的心理学及行为科学全文数据库(psychology & behavioral science collection)收录全文期刊超过575种,其中同行评审性(peer-re-viewed)专业期刊达550种以上,包括Aging &Mental Health,Applied Psychology,nternationalJournal of Psychotherapy,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oumal of Family Therapy,oumal of Le-gal Medicine,ournal of Mental Health等,部份全文刊物可回溯至1975年。此外,约500种全文期刊同时收录在PsycINFO内,若与EBSCOhost公司的PsvclNFO同时使用,可自PsycINFO检索,进而连结至该数据库的全文期刊,使二次文献直接链接到全文数据库。涵盖主题包括:人类情绪及行为特质、精神学与心理学、心智发展过程、人类学及观察与实验方法等领域,是心理学又一主题数据库。
1.1.3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
EBSCO公司的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aca-demic search premier,ASP)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为学术机构设计的多学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之一,收录期刊8600多种,其中4700种有全文(最早回溯至1975年)。其中同行评议全文期刊3600种,被SCI和SSCI收录的核心期刊为1700多种,数据每日更新。该数据库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学术研究领域,如工商、经济、信息技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通讯传播、教育、艺术、文学、医药等,一些重要的心理学期刊如: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ducationM Psychology Review,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Psychology & Ag-ing,Journal of Analytical等,单以一个学科主题(psychology)检索数据库期刊列表,结果为784种,可见心理学资源很丰富。
EBSCO文献类型有摘要、索引、全文,全文下载提供有PDF、html、xml等格式,其中PDF可带有大幅彩色图片。EBSCO还具有比较独特的图象检索方式。包括人物、自然科学、历史、地图等方面,弥补了其他数据库忽略的图象查询领域的空白。
使用指南:
省略
1.2 ProOuest数据库
访问网址:
proquest.省略/login
il.省略
ProQuest全称ProQuest Online,是美国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公司(原名UMI公司)推出的网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通过Pro-Quest检索平台可以检索一组数据库,涉及商业管理、社会与人文科学、科学与技术、金融与税务、医药学等广泛领域。ProQuest提供多个数据库的一次性检索,并将二次文献与一次文献“捆绑”在一
起,为最终用户获取文献提供一体化服务。同样,ProQuest也提供跨库检索。其中与心理学密切相关的数据库主要有几个。
1.2.1 心理学全文数据库
ProQuest的心理学全文数据库(proQuest psy-chology journals,PPJ)是该公司提供的心理学主题全文数据库。它收录除美国心理学会外的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出版的主要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顶级刊物570种,其中全文刊460种,目前保持更新的全文刊315种。数据库中的文摘信息最早由1971年开始。图像全文从1987年开始,文本全文从1991年开始,图像和文本全文从1995年开始。图像全文部分收录了对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研究至关重要的数据、表格、图表、相片及图例等内容。PPJ数据库不仅收录期刊数量大,而且质量非常高。在其收录的全部554种期刊中,被SCI和SSCI收录的核心期刊达到347种,占全部收录期刊的63%;在有全文的460种期刊当中,被SCI和SSCI收录的核心期刊达到281种,约占全部全文期刊的51%。数据库涵盖了心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药理学、生理学、语言学等主题。
1.2.2学术研究图书馆
ProQuest的学术研究图书馆(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ARL)全文数据库,能够支持公共教学领域的大多数课程和学术研究,涉及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商业与经济、教育、历史、传播学、法律、军事、文化、科学、医学、艺术、心理学、宗教与神学、社会学等学科,收录了2831种综合性期刊和报纸的全文、索引,其中1995种是全文期刊,被SCI收录的全文期刊306种,被SS―CI收录的全文期刊661种,有图像。可检索1971年来的文摘和1986年来的全文。数据库每日更新。该数据库收录心理学学科全文期刊97种,占全文期刊总量的5.8%,教育学科123种,占7.3%:医学学科84种,占5%:社会学科59种。占3.5%。
使用指南:
lib.neu.省略/news/PQDT.ppt
1.3 ElsevierSDOL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
访问网址:
省略
荷兰Elsevier Science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商,ElsevierSDOL数据库收录了1995年至今该公司出版的2200多种期刊的全文,其中包括2002年并入的美国Academic Press出版社的200余种期刊。被SCI收录1375种,EI收录522种。该数据库涉及众多学科:农业和生物科学、化学、数学、物理和天文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工程、能源和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433种)、神经科学(102种)、社会科学(154种)、心理学(120种)。120种心理学刊物比较侧重大脑、认知、行为研究,如:Cognitive Psychology。Brain and Cogni-tive,Learning and Motivation,Neurobiologv ofLearning and Memory以外还有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等。
使用指南:
lib.jlu.省略/down/SDOL.pdf
1.4 Springer Link全文数据库
访问网址:
springer.lib.tsinghua.edu.en(清华镜像)
省略(德国施普林格)
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的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刊,自2005年起,合并了荷兰Kluwer On-line Journals电子期刊,目前Springer Link已包含1250多种全文学术期刊(凡是在期刊列表前有符号,即表示可阅读全文),并将陆续添加1997年以前的过刊回溯数据,此外,与SCI、EI建立了从二次文献直接到Springer Link全文的链接。该数据库按学科分为以下11个“在线图书馆(online li-braries)”:行为科学、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人文社会与法律、医学、数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物理学与天文学。心理学相关期刊主要集中在前三个学科中。有120多种,期刊多收自德国、美国、瑞典等国家。如: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Research,Psy-chotherapeut等。
使用指南:
省略/portal/downloads/introduetion/Springer.rar
1.5 John Wiley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
访问网址:
interscience.省略
John Wiley & Sons公司是有近200年历史的国际知名专业出版机构,在化学、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工程技术等领域学术文献的出版方面颇具权威性。Wiley InterScience是其综合性的网络出版及在线服务平台,1997年正式开通。目前,收录了400多种科学、技术、医疗领域及相关专业期刊、30多种大型专业参考书、13种实验室手册的全文和部分Wiley学术图书的全文。其中被SCI收录的核心期刊近200种。期刊涉及与心理学相关的有:Education(12种),Life Sciences(83种),Medicine(81种),Social Sciences(12种);Psy-chology(24种)。心理学多倾向临床心理学,如: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BehavioralInterventions,Psycho-Oncology;发展心理学多侧重健康、教育、护理,如:Children & Society,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还有应用心理学,如:Journal of CommunityPsychology,Journal of Community&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在收录的专业参考书里心理学有两种:Stevens’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sych01,
ogy,Comprehensive Handbook of Psychology,以及在线图书十余种。
使用指南:
lib.bupt.省略/new/second/Wiley.pdf
1.6 Blackwell全文数据库
访问网址:
省略
Blackwell出版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期刊出版商之一,与世界上850多个学术和专业学会合作,出版国际性期刊700余种,全文数量已超过45万篇。其中包含很多非英美地区出版的英文期刊。其中有300多种期刊被SCI收录,有近200种被SSCI收录。它所出版的学术期刊在科学技术、医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等学科领域享有盛誉。能检索到心理学相关期刊40余种(含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APS所属刊物在内的多个心理学刊物),CALIS集团成员可访问1997年以来的全文。
使用指南:
159.226.140.180/netclass/Blackwell.ppt
2 间接途径――全文传递服务
全文数据库是获取心理学外文期刊全文较直接的方法,如果在全文数据库获取不便,或想进一步获取更多信息资源,可采取间接获取途径。将所需的文献线索,通过网络填好申请表,或用E-mail发至全文传递服务机构,请求帮助查找,但需支付查询和文献复制等费用。现在,许多文献服务中心、馆藏丰富的图书馆、CALIS文献传递网成员馆等都提供此类服务。以下介绍几个含盖学科领域广,收录期刊信息多,检索方便,与文献传递机构有效连接的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便于利用。
2.1 CALLS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
访问网址:
ccc.calis.省略
CALIS外文期刊目次数据库(calis currentcontents of western journals,简称CCC)数据库收录了24000种学术类外文期刊近1000万条篇名目次数据,它覆盖了国内现订购纸本期刊的80%以上,涵盖了文、理、工、农、医等各个学科,每周更新一次。9种著名二次文献的期刊收录数据(如Current Contents,Medline,Science Citation Index,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等)是国内已引进的二次文献库中报道数量最大的,两年更新一次;可以显示400多个图书馆(包括高校、科研单位和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数据,一年更新一次;20个已在国内联盟采购的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的全文链接(大约8000种期刊)。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有:目次数据的检索、来源刊被九种二次文献收录的情况、国内馆藏情况的揭示、国内馆藏期刊的OPAC链接、约8000种电子全文期刊的链接、各种统计、馆际互借及原文传递功能(通过CALIS馆际互借系统)。通过CCC服务平台,用户能清楚的知道纸本期刊的馆藏地点,比较方便的通过CALIS文献传递系统获得所需要的文献。读者可以直接获取电子全文期刊全文(本馆必须购买了电子全文期刊)。CCC所提供的二次文献与一次文献的链接,纸本期刊与电子期刊的整合,信息查询与全文索取的一站式处理,都为用户获取外文期刊信息及全文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使用指南:
ecc.calis.省略(在线帮助)
2.2 OCLC FirstSearch基础组数据库
访问网址:
firstseareh.省略(帐号方式)
firstsearch.省略/FSIP(IP方式)
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v center,OCLC),创建于1967年,用户遍及世界各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之一。FirstSearch是OCLC的一个联机参考服务系统,通过该系统可检索到70多个数据库,从1999年开始,CALIS全国工程中心订购了其中的基本组数据库。FirstSearch基本组包括10多个数据库,大多是综合性的库,这些库的内容涉及工程和技术、工商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医学、教育、大众文化等领域。基本组中除WilsonSelectPlus为全文外,其它均为文摘题录数据库,为检索使用,数据库每天更新,原文需通过其他手段获得。
OCLC-FirstSearch一体化服务分为3个层次:一是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文献的检索;二是查找文献所在地,其所在地包括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以及世界上可提供全文服务的文献服务社或O-CLC自身:三是提供一次文献,联机文章在记录表的每条记录后面有标识,可通过屏幕显示、打印、E-mail获取联机全文,或通过记录表的标识在用户所在馆获取原文,也可通过联机的馆际互借系统获得原文,还可单篇文章购买。
检索指南:
lib.tsinghua.省略/database/guide/firstsearchguide.省略
中图链接服务(cnpLINKer),是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依靠自身行业优势,联合国外几大出版集团组织开发的国外各类期刊文献在线数据库检索系统,其中包括Elsevier,Blackwell,Springer,John Wiley,Taylor&Franc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等出版社。系统于2003年1月正式开通的。经过几年地不断发展。系统可以提供国外八十多家出版社的1万种期刊的目次和文摘数据查询检索、电子全文链接、期刊国内馆藏查询及单篇订购等,并保持时时更新。
enpLINKer收录心理学方面的期刊是比较丰富的,有两方面的统计:一是以psyclNFO光盘版的1460期刊为参照,统计1460种期刊被cnpLINKer收录情况,结果是257种,占17.6%。二是以心理学学科的核心期刊列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版)为参照,统计422种核心期刊被cn-pLINKer收录情况,结果是154种,占36.4%。
cnpLINKer提供文章检索与期刊浏览,每个文章条目下方都有文摘、全文、馆藏和购买四个链接,其中全文有两种链接,一种是直接链接到国外出版社系统该篇文章的摘要页,找到全文链接,有权限访问,才会打开PDF全文;二是提供一组链接,包括一个或多个该篇文章在国内镜像系统的地址,可以选择国内链接。其馆藏查询分为本馆馆藏链接与中科院期刊联合目录链接。文章定购需要在线提交订单,依用户不同确认方式不同,一经确认,便可在线看到全文。cnpLINKer以其资源与服务成为国内在线外文期刊信息的佼佼者。
使用指南:
202.205.213.102/lib/databasel/cnpLINKer.doc
心理学实验的计算机化是心理学实验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该校在2005年时,已有80%的心理学实验是在计算机上完成的。陕西师范大学在心理实验中,建立了基于Micrsoft Studio.NET2003技术建立学生的身份验证、作业提交、成绩查询以及教师的作业指导与评价等功能系统。[1]
但是受到硬件投入不足和技术力量的限制,地方高校的心理实验的数量和质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琼州学院、[2]新乡学院[3]在心理学实验教学中也遇到了和河西学院同样的问题。各个地方高校都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展开了相应的心理实验促进与改革的教学研究,以期通过心理实验的研究和改革促进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心理实验网络平台的建设
地方高校心理学实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心理学专业的《实验心理学》课程中的心理学实验,这部分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传统心理物理法、现代心理物理法、反应时间中的实验方法,分析各类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第二个层次为公共课层面的心理学实验,比如师范类院校中针对教师教育类学生开设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的部分实验,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开设《基础心理学》的课程中的实验部分。
目前,大部分地方高校普遍装备的Psykey、Exppsy等软件合成了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核心课程的主要实验,这些软件具有实验种类全、设计科学等优势,有利于学生迅速理解心理学实验设计的思想、理解实验的原理;但由于开发这些软件的成本等因素,这些软件进行了硬件加密处理,学生只能在实验室使用这些软件;由于使用场地的限制,这些软件往往只能保证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使用,对于学生数量更多的学习心理学公共课的学生,则没有机会能使用这些软件。
为使学习心理学公共课的学生有机会做心理学实验,笔者尝试建立“河西学院心理实验网络平台”,基本构想是建立一个开放的互联网网站,学生在网站上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地去做心理学实验。建立网络实验平台的构想于2011年底获得了河西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的资助,建设工作随后展开,在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郑荣副教授和都桂英副教授的技术支持下,“河西学院心理实验网络平台”于2013年4月正式接入互联网供广大心理学学习者使用。[4]这一教学成果于2014年2月获得了“河西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于2014年11月获得了“河西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于2015年4月获得了“甘肃省教学成果奖(教育厅级)”。
目前,“河西学院心理实验网络平台”已经链接于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网站上,学生只要能用电脑上网,就可以在电脑中做心理学实验。河西学院心理实验网络平台挂靠于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网站,其网址为http://jyx.hxu.edu.cn/xlsy/default.asp。
学习者也可以在进入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主页后,点击“教学科研”按钮,在弹出的下级菜单中点“心理实验”,即可进入“河西学院心理实验网络平台”。
三、心理实验网络平台的特色
河西学院心理实验网络平台的建设历时一年半,课题组在课题申报时规划的基础上,边制作网站边完善,使已经建成的心理实验网络平台具有鲜明的特色:
1、开放性
与心理学实验室现有的2套实验系统不同,“河西学院心理实验网络平台”没有进行任何的加密措施,教学资源向全社会开放,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2、科普性
考虑到网站浏览及在网站中做实验的人员基本都是初次接触心理学,因此,在实验程序的选择过程中,课题组即选择了一些专业特点突出的实验,有选择了一些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实验,使做实验的人员容易理解实验及其意义。如在简单反应时实验中,以往采用单一色光进行实验,被试不容易理解简单反应时和生活的关系,在心理学实验网络平台中,选取了被试听到手枪击发然后迅速点击鼠标左键这样的实验方式,看被试是否能在特定距离的子弹到来前进行躲闪;通过这些实验,被试很容易就理解简单反应时和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3、趣味性
专业的心理学实验往往是很枯燥的,对河西学院大部分学生而言,做心理学实验的目的是更好的理解心理现象与原理而不是对心理活动进行量化,基于此,课题组在实验平台中选取的部分实验带有一定的趣味性,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理解心理现象与原理。比如简单反应时中选取的用飞镖扎小羊的实验,就是很有趣的实验,在实验最后,实验程序将计算出被试的反应时间及等级。
4、创新了部分实验
在多年教学及资料积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心理实验原理,课题组完全自主设计了部分实验。如操作实验中的“时间知觉实验”、“STROOP效应实验”就是课题组根据教材中阐述的原理进行的自主创新实验。
5、部分实验弥补了现有实验系统的不足
由于实验室2套心理学实验系统在实验设置中具有一定的倾向性,部分实验没涉及到,“河西学院心理实验网络平台”进行了一定的弥补。如“视听联合反应时”实验就起到了弥补的作用。
6、尊重原创者的知识版权
基于教学的需要,实验平台大量引用了心理学前辈及同仁的研究成果,对能查到原始作者的材料,都在网站显著位置进行了标注并致谢;出于保护知识产权的需要,课题组舍弃了一些非常好的实验程序。
四、心理实验网络平台解决的教学问题
通过调研,课题组能深切感受到学生对心理学实验的需求量和心理学实验室能提供的实验设备及时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对称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任课教师在承担公共课《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很少意识到用实验辅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二是实验室设备有限,加之没有专门的实验教师,学生的实践教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由于实验室的实验程序被厂家进行了硬件加密,学生以往只能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平台的建成,使学生可以通过本课题团队建成的“河西学院心理实验网络平台”在家、在宿舍方便地进行实验,减轻了心理学实验室开放的压力;心理实验网络平台的建成使学生更方便地进行相关实验。
关键词:网络心理咨询;信息通信技术;认知科学;电子诊断;评估测试
一、引言
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在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经济学领域、教育领域和心理学领域等[1]。在教育与心理学研究领域,有关教育与心理的互联网信息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检索到[2]。目前,包括心理科学在内的众多学科都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科学研究,并从中获益。心理学家使用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开发出一些程序来进行心理评估、心理干预、心理疏导、职业规划与指导等[3]。因此,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互联网不仅仅是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进行诊断与评估等交流的一种媒介,它同时也能代表基于互联网时代的心理咨询的未来方向[4]。Lytras等(2008)认为通过互联网,心理学者可以根据各种目的来设计互联网环境,可以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工具及论坛等电子工具,选用音频和视频会议等形式与来访者进行互动与交流,从而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进一步进行心理咨询[5]。Fogel等(2001)指出[6],网络心理咨询的有效运行必须要以有效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为基础:(1)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设计要以用户的需求为根本;(2)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内容和工具应该是模块化和灵活的,只有这样,心理咨询师才有能力为来访者提供不同的心理环境和不同类型的服务来满足不同目标群体的需要;(3)交付给来访者使用的网络心理咨询应嵌入现代多媒体和互联网通信技术。这样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能与来访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并缓解来访者的心理不适。因此,可以预见,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诊疗将由原来传统的面对面模式改变为基于网络的网络心理咨询诊疗模式[7]。本文对西方新近发展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及其运行模式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希望为我国心理咨询领域提供借鉴,助推我国网络心理咨询与国际接轨。
二、网络心理咨询系统及结构
1.网络学习与网络心理咨询
网络心理咨询与互联网时代的网络学习(electronic learning)有着很多类似之处,但它们之间的差别也是巨大的。
网络学习又称“数字(化)学习”“电子(化)学习”“网络(化)学习”等。E-Learning主要是指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8]。简单地说,就是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即在教育领域建立互联网平台,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Craig和 Doris(2011)指出,这种学习方式离不开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全新的网络学习环境[9]。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广义的网络心理咨询是指咨询师与来访者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使治疗过程达到一种全新的沟通水平。狭义的网络心理咨询是指通过电子信息和通信技术,为来访者提供心理的支持、诊断、评估、治疗、咨询及干预等众多服务,通过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进行积极的基于网络的互动,实现积极有效的治疗效果。就目前与心理咨询相关的理论而言,尽管每种理论的原理不同,但在所有的分支中,评估测试、诊断和治疗过程是一样的,都根据不同行为和心理问题对不同目标群体制订不同策略[10](图1)。
2.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结构
每一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都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而开发的,但是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结构却是基本一致的(图2)。网络心理咨询环境支持的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的操作实现了对目标群体的成功覆盖,根据心理学研究方法设置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一个有效的网络化治疗结果[11]。这些操作参考了用户的目标群组(既包括来访者也包括心理咨询师),并以网络心理咨询环境为依托,从而以最便捷的方式达到希望的效果。
训练模块在每一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结构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网络心理咨询领域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不仅应用在心理学的各个领域,而且还能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不断升级的系统和程序支持,并且在网络心理咨询环境中不断提供各种模块的支持。除了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训练模块还为那些获准进入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研究者及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训练工具[12]。在普通用户训练中,训练模块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提供了关于日常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如压力控制、感觉或行为偏差、药物滥用,甚至是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记忆问题等,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从而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3.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用户级别
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一般可包括四种不同的用户级别,即管理员、咨询师、来访者和普通访客。无论对于信息和交际工具还是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这些用户都有不同的作用和不同权限级别。管理员的角色是利用心理系统管理工具来管理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这些工具让管理员有能力允许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其他用户根据各自需要访问各种服务,同时,管理员还针对心理咨询的进展情况,在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进行沟通[13]。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管理员的角色其实是创造和组织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具体内容,从而为来访者和其他对此服务感兴趣的人提供服务。管理员还可以将有关心理健康的一般信息上传到系统,以便访客及时了解和掌握,这就能够让来访者在自己方便的时间接收到远程信息,使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进一步开展互动,提升治疗效果。另外,来访者通常可以通过查看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中相关内容,并适时与咨询师进行沟通实现在线诊疗。在每一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系统上,普通访客也有机会进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所讨论的电子内容,这就意味着一般访客也可以获得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咨询材料、一般性电子会议记录和论坛的讨论内容[14]。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咨询师与来访者间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是非保密性的。显然,该网络平台的普通访客没有(也不可能有)能力来访问该电子平台的有关咨询师和来访者间保密内容的电子信息,这些受保护的信息,只有那些注册过的其他三个级别用户(管理员、咨询师、来访者)才允许访问。
4.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运行环境
Lytras (2007)认为一个完整的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必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电子信息和通讯技术基础上,这些技术为来访者提供心理测试、评估、诊断、支持及干预等心理操作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操作系统[15]。它可以为来访者提供大量的心理操作和服务,如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的测试、评估、诊断和干预等活动,同时,它为来访者提供了所有必要的教育程序和服务。因此,我们认为这种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旨在补充和完善传统心理咨询服务,即当来访者无法与现实中的心理学家或咨询师近距离接触来进行心理咨询时,这种形式的心理咨询就起到了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目标就是将信息和通信技术与传统心理咨询服务整合为一个系统。这种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心理咨询与电子信息的整合,可以很便捷地提供给来访者各种所需的服务。通过这一平台,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可以直接通过电子工具,如论坛、聊天工具、视频和音频会议等来进行交流,这将有效利用心理与电子信息整合技术,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咨询服务[16]。
5.网络心理咨询的运行模式
网络心理咨询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一种技术手段,它的实施一般首先需要通过建模来实现(图3)。第一个步骤就是为了开发和设计网络心理咨询环境,建立一个心理操作的模型,这一网络心理咨询模型发展的基础是诊断和治疗计划报告。
在提供网络心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诊断,诊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诊断标准,如可以借助《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和《国际疾病分类》(ICD-10)等传统经典心理学量表作为心理诊断依据;另一个是诊断方法,可以借助面谈和观察等方式实现。很明显,在这些基于信息和通息技术的诊断程序基础上,可以创建一个网络心理咨询环境的嵌入式系统,来执行诊断支持(网络诊断)的运作。需要强调的是,建模阶段和心理治疗过程对网络心理咨询环境设计和实现网络心理咨询至关重要,根据两个诊断标准所得出的评估报告,能够直接在心理诊断过程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开发出各种类型的网络心理咨询环境。
治疗计划报告包括治疗方法和程序两个方面。对长期心理治疗方法的发展来说,需要借助各种心理学与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如心理动力学理论和现象学心理学理论,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等。对长期治疗程序的发展来说,还需要通过一对一、小团体、家庭式等干预方式来提供小范围点对点服务。
三、网络心理咨询的实施方案
网络心理咨询过程与传统心理咨询一样,也需要经过一个完整地实施心理咨询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事先设计好的网络心理咨询实施方案来进行(图4)。来访者通过注册就可以申请并通过安全套接层协议(SSL)审核。此后,来访者可以浏览一个临时的个人支持页面,通过诸如心理测试的网络程序等进行操作,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最后会提供给来访者一个结果报告[17]。
此外,通过查看来访者的历史文件夹并建立相应的审查机制,来访者的个人信息能够被传输到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相应的虚拟诊所和相关部门(类似于医院挂号),并在那里通过选择或设计合适的治疗方案来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匹配,从而实现基于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心理咨询。从西方网络心理咨询的最新发展来看,在这个阶段,上述程序是根据来访者的日程安排、他/她的健康档案、他/她的个人信息、网络心理咨询卫生库和基于互联网的论坛来实现的。在该阶段结束时,来访者可以得到一个由治疗计划报告、治疗进展报告和治疗结果报告三部分组成的结果报告。
由于网络心理咨询是通过具体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及工具和服务来实现的,这些工具和服务是基于现有的网络论坛、聊天工具和电子图书馆等公共网络服务构成的,可分为信息工具和服务与交际工具和服务两大类,信息工具和服务包括相关证明材料和网络心理咨询环境的介绍服务;交际工具和服务可分为同步(实时)和异步(非实时)的交际工具和服务,它允许不同的通信用户组之间(用户属于不同的会话级)进行交流[18]。将上述信息、通信技术工具和服务用于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就强化了传统学习、心理咨询过程与同步、异步学习和心理咨询在网络心理咨询平台上的应用。一方面,信息工具和服务可以提供电子测试(E-测试)、审计工具、自动诊断、电子内容即时获取、在线数据库的网络托管以及治疗或辅助治疗方法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交际工具和服务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可以提供其他的替代选择路径(实时和非实时),以便随时追踪到对其心理支持、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的影响和治疗进展情况。(图5)
另外,根据用户组权限,该网络心理咨询平台能够提供有关信息工具和服务管理的服务。除了前面所论述的内容,信息工具和服务还包括以下内容:网站目录、材料支持、治疗进度、视频和音频讲座、活动日程、相关新闻、公告和邮件列表、练习、诊断和诊断测试等内容。至于交际工具和服务方面,同步交际工具和服务包括:视频和音频会议、即时消息、聊天和电话等内容;异步交际工具和服务包括:电子图书馆、论坛、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内容[19]。网络心理咨询和网络学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是网络学习与网络心理咨询的方法联系紧密(图5)。因此,前面提到的所有工具和服务,如网站目录、材料支持、治疗进度、视频和音频讲座、活动日程、相关新闻、公告和邮件列表、练习、诊断和诊断测试、电子图书馆、论坛,聊天记录,电子邮件、视频和音频会议、论坛、即时通讯、聊天和电话等电子内容,都可以很容易地应用于这个网络心理咨询平台,实现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直接或间接沟通。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心理咨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信息社会对心理咨询和心理诊疗的需求。随着当代认知科学以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心理咨询的兴起弥补了传统心理咨询的不足。新兴的网络心理咨询以传统心理咨询、认知科学、信息和通信技术等学科的发展为基础。网络心理咨询虽然与传统心理咨询、认知科学联系密切,但是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网络心理咨询是对传统心理咨询和认知科学的超越和拓展,是与上述科学融合为一体的一个学科,换句话说,它是信息和通信技术渗入心理学领域衍生的结果。虽然网络心理咨询相比传统心理咨询是一种创新和进步,但它一开始就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取代和削弱传统心理咨询的地位,而是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的新手段,对传统心理咨询起到补充和强化的作用。传统的心理咨询过程可以使来访者和咨询师进行即时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得出有建设性的结论,而网络心理咨询可以通过其强大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借助电子工具、电子设施和电子服务等来给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点对点的心理服务。应该强调,网络心理咨询的设计和开发要尽可能以人为中心,充分利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尽可能多地覆盖那些心理需要支持的个人,以其模块化和灵活性的优势,为来访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服务。在21世纪的心理治疗领域中,如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作为支撑,那么无论是咨询师、心理学家还是来访者都可以享受到极大的快捷和便利。
参考文献:
[1]姜永志. 互联网技术支撑心理咨询[J].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05-16.
[2]Athanasios, D., Lefteris, K., & Yannis, P.. E-psychology: Towards an ICT-based Psychology[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1, 27: 14161423.
[3]Bob, M., Vicki, M. S., Sung, H., Lee, J., & Bruce, 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online spoken word recognition: Implications for SLI[J]. Cognitive Psychology, 2010, 60, 1-39.
[4]李成奇.网络心理咨询研究综述[J]. 中国特殊教育,2007 (5): 86-93.
[5]Lytras, M. D., & Garcia, R.. Semantic Web applications: A framework for industry and business exploitationWhat is needed for the adoption of the Semantic Web from the market and industr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8, 4: 93108.
[6] Fogel, J., Albert, S., & Schnabel, F.. Health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1, 285: 26122621.
[7]杨晶, 余林.网络心理咨询的实践及其存在问题[J].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140-145.
[8]蓝雯飞, 郑波尽. 基于资源整合的E-learning系统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1, 28: 53-56.
[9]Craig, E. S, & Doris, U. B.. The effects of electronic portfolio tools on online students' perceived support and cognitive load[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1, 14: 142-149.
[10]Thomas, B., Franz, C., Robert, R., Bernhard, K., Daniel, S., & Gerhard, A.. Internet-based treatment of social phob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unguided with two types of guided self-help[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1, 49: 158-169.
[11]Derek, R., & Thomas, R.. Computer-base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2, 32: 329-342.
[12]Gomella, L.. The wild, wild web: Resources for counseling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in the information age[J]. Seminars in Urologic Oncology, 2000, 18: 167171.
[13]Lytras, M. D., & Sicilia, M. A.. The knowledge society: A manifesto for knowledge and learn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Knowledge and Learning, 2005, 1: 111.
[14]David, A. Moskowitz, D. M., & Jill, O.. Power ON: The use of instant message counseling and the Internet to facilitate HIV/STD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J]. 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2009, 77: 20-26.
[15]Lytras, M. D.. Teaching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An art of pass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Case Studies, 2007, 1: 19.
[16]Eysenbach, G., Powell, J., & Kuss, O.. Empirical studies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health information for consumers on the World Wide Web: A systematic review[J].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02, 287: 26912700.
[17]Jaap, L., Bout, A., S., & Victor, I. S.. Internet-delivered or mailed self-help treatment for insomnia? A randomized waiting-list controlled trial[J].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2012, 50: 22-29.
今天的广告人会像教师那样,去认认真真地研究心理学,并从中理解广告策划的原理与方法。从表面上看广告人与教师这两种职业好像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但二者却有一个共同的伟大目标就是:广告或教师工作都如何去影响人们的心理与行为。
尽管消费者或受众都期望有朝一日能够看到建立在心理学原理基础上的广告,但这一天一直没有真正到来。只有当广告人发现心理学知识对广告而言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时,并让自己的广告建立在心理学原理的基础上,这一天就指日可待了。
成功的广告人,无论是通过个人的努力获得了成功,或者是通过他所在的广告的集体努力获得了成功,都必须认真研究心理学。他们必须懂得消费者或受众微妙的心理活动,必须知道什么事让人厌恶反感,而什么事又能引人入胜,必须了解什么事才能够创造利润,什么又会导致产品滞销等等。
作者为不少商家或企业广告策划做过相关研究(2010),如针对80后的广告就是多年来的思考内容之一。80后作为第一批独生子女的代表,他们既是中国的一个特色产物,又是一个与世界各国同龄人几乎有着相同观念的群体。因为他们成长在冷战结束以后,全球消费新潮与消费文化基本趋向大同的年代。他们喜欢上网聊天、打电子游戏、手机换个不停、吃洋快餐和穿新潮服饰。80后一代消费者有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自我化的价值观念,他们崇尚个性彰显,特别是敢于标榜自我,这是上一代人不敢想象的。因此作为广告人就要研究商品在80后的消费心智中代表什么,能满足他们什么需要和利益。
80后一代喜欢网络与娱乐结合的广告模式,要想通过传统的广告形式打动80后现在看来是不容易的。而相反,趣味性的、体验式的、互动性的网络广告与娱乐营销活动有机结合更能打他们,激发他们的购买欲。因为今天的80后没有网络、手机是无法想象的。他们获取商品信息主要途径是通过网络,因此商家要学会借助各种网络工具、游戏等加强与80后消费者的沟通或热点话题的营造。
今天广告界对心理学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始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广告策划并做了不少工作,但目前广告界还很难看到十分适合的具有心理学原理的广告作品,1908年W.D.斯科特的《广告心理学》是美国出版的第一本《广告心理学》专著。从此在广告界开始兴起运用心理学原理思考广告,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使广告心理学的系统化的重任。
我对广告心理学的界定是分析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和营销环境下,广告活动与消费者(受众)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以广告心理学理论构架为基础、广告策划过程为主线构建广告心理学体系,这是多年来的思考与尝试。(2006)
近年来有关广告心理学研究又提出了新研究方向,如:注意前过程的研究、诉诸感性的广告的情绪动机因素的研究、非文字沟通的研究等。如大众沟通理论对于广告心理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利用权威信息源来制作广告,便能提高广告的说服力。同时小众沟通理论要求广告要有针对性和个别性。如象征性消费就是针对这一小众群体的。在象征性消费情境下,消费者选择商品或品牌的准则不再基于“好”或“不好”这一理性认知观,而是更基于“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态度观。因为消费者-全球品牌网-所追求的是产品或服务能提供的一种象征性感受价值,包括身份或阶层的象征、美的感受、时尚与先锋、好玩及趣味性、潮流或流行性等等,而广告就是体现这一情境。
象征性消费是否成功的心理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消费者的价值观与信念。因为消费者的价值观与信念反映了他们的生活观念。第二,消费者的兴趣与情怀,特别是能为消费者带来额外的情感性利益。第三,消费者期望为拥有物所表现的行为。从广告心理学角度讲就是广告策划前要分析广告受众他们想成为什么,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要做什么,等等。
今后的广告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关键词】认知理论网络课程网页“信息”设计
1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课程作为教育传播的一种方法和捷径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而在网络课程的开发及实现中,网页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网页设计的认识上,有人认为只要学好了网页制作软件,就一切搞定,还有人认为网络课程网页的设计与一般网页设计无异,其实不然,网络课程网页设计是一个感性思考和理性分析相结合的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设计者具有良好的网页开发技术,设计者更要思考如何把各种辅助教学技术完美地嵌入到网页中,提高学习者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对网络课程网页“信息”设计的认知因素分析就显得弥足重要。本文试分析网络课程网页“信息”设计的认知因素,以更好地利用认知因素对网络课程的网页“信息”进行设计,使其适应于人的自然特性,满足学习者的要求。
2认知因素对网络课程网页设计的指导意义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起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相反,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那些不能观察的内部机制和过程,如记忆的加工、存储、提取和记忆力的改变。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认知过程就是人们在环境中获得、加工、贮存、使用信息的全过程,此研究对有关教学和学习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课程也深受其益处。从认知理论的角度对网络课程的网页设计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对网络课程的网页设计做出以下的界定:“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网络课程的网页设计不仅仅是‘外表’的比拼,更要注意有意识地对所展示的信息刺激加以组织,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基于认知理论的网络课程网页“信息”设计
认知理论中有很多方法有助于网络课程网页的设计。认知图式,概念理解活动,调动过去的知识以及利用动机图形、动画和声音都是认知理论大大有利于教学的各种方式。
3.1图式法
图式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它所描述的知识由一部分或几部分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其中的组成部分称之为变量或槽道。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存储的方式,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在网络课程网页设计中,利用图式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以及概念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做到对复杂概念的全部理解。如下图1,是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讲解遗传学时采用的图式法,清晰明确地表达出了正交、反交、自交、回交、测交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关系。
3.2概念形成法
概念形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首先向学习者提供属于及不属于一个概念的各种例子,以便使学习者清楚了解该概念的特点,然后,学习者就该概念的定义形成种种假设,直到得出定义为止。在网络课程的网页设计中,可以要求学生分成小组,利用聊天室形式进行“实时”交流,或则通过电子邮件或牵引式讨论进行异步交流。但无论采用哪一种交流方式,都需要采用一系列属于及不属于一个概念的各种例子,供学生在讨论假设时参考。如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网络课程(如图2)的网页,采用了在线讨论室,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属于及不属于一个概念的各种例子,和学生进行交流。
3.3调动过去知识法
调动学生过去的知识,新信息会更有意义且更容易学。在网络课程的网页设计中,我们应如何调动学生过去的知识呢?第一,可以让学生觉得新的信息对自己具有意义;第二,设计出一系列问题,以及一套对学生可能做出的各种回答进行评估的程序;第三,利用交流平台让学生回答问题;第四,采用预先组织法,可以使用声音文件或屏幕文字来做。如下图3为东南大学、装备指挥技术学院联合开发的网络课程关于惯性力的教授,运用了预先组织法,提示了学生在前面学过的一些内容,使他们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更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
3.4多媒体素材的综合运用法
图形、动画和声音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但须掌握好尺度,过多地使用图形、动画和声音来调动注意力反而会分散学习者的精力。
在使用图形、动画和声音时以下几方面要特别注意:
(1)在对图像信息进行解释时,尽量用叙述的方式而不要将所有的信息通过文字呈现出来。这是因为,如果对图像信息的解释以文本形式呈现,将引起图像信息与文本信息对注意资源的竞争,出现所谓的“视觉分裂注意”效应,而另一方面人对信息的接收可以同时从视觉和听觉通道进行,因此充分利用这一点,将减轻单一通道的认知负荷。
中图分类号: C913.5、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4-0295-02
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大学生上网成瘾现象越来越多。网络成瘾对大学生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不同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其防治进行了探讨,但有关网络成瘾与气质类型关系方面的研究少见。本文探讨大学生上网成瘾与其气质类型的关系,为预防和早期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某重点大学的文学院、新闻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质系11个院系的二年级和三年级中随机各抽取一个班共计22个班4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470份,收回有效问卷457份。其中男生218人,女生239人;平均年龄20±1岁。网络成瘾量表[1]筛查结果:无网络成瘾者236人,轻度网络成瘾者199人,中度网络成瘾者22人。艾森克人格问卷[3]评定结果:457名大学生气质类型分布比例为抑郁质104人(占22.76%),胆汁质91人(占19.91%),黏液质89人(占19.48%),多血质144人(占31.51%),混合型29人(占6.34%)。
1.2 工具
1.2.1网络成瘾量表(Internet Addiction Impairment Index, IAII)[1] 该量表由2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按0~5级记分,满分为100分。0~30分为无网络成瘾者,31~49分为轻度网络成瘾者,50~79分为中度网络成瘾者,80~100分为严重网络成瘾者。该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264,各项目与量表的相关在0.32~0.88之间[2]。
1.2.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成人式)[3] 该问卷包括内外向(E) 、神经质(N) 、精神质(P) 、掩饰性(L)等四个分量表共85个项目,每个项目均为二级回答(是、否)。E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7~0.92,N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8~0.92。本研究采用EPQ中的E量表和N量表对大学生性格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进行测定,以E为x轴,N为Y轴,0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根据被测者E、N坐标点所在象限判断其气质类型:第Ⅰ象限属胆汁质,第Ⅱ象限属抑郁质,第Ⅲ象限属黏液质,第Ⅳ象限属多血质,其他情况归入混合型[4] 。
1.3 统计方法 进行χ2检验、Fisher确切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的气质类型比较
表1显示,随着网络成瘾程度的加重,抑郁质和胆汁质者所占比例上升,而黏液质和多血质者所占比例下降,混合型者比例也出现缓慢上升。
2.2网络成瘾症状与气质类型的相关分析
将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依次计1、2、3、4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量表总分与气质类型之间呈中度相关(r=0.52,P0.001)。网络成瘾症状与不同气质类型之间的相关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抑郁质和胆汁质的大学生易于形成网络成瘾,而黏液质和多血质的大学生不容易形成较严重的网络成瘾;严重的网络成瘾者主要发生在抑郁质和胆汁质的大学生群体中。抑郁质和胆汁质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特别是抑郁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密切,即抑郁质心理特征越突出者形成网络成瘾症状的程度越严重;而黏液质和多血质则与无网络成瘾的关系密切,特别是多血质与无网络成瘾的关系密切,即多血质心理特征越突出者越不容易形成网络成瘾。
根据艾森克气质类型模型[4]可知,抑郁质和胆汁质都是属于神经质表现较为突出的气质类型,黏液质和多血质都是属于神经质表现不突出的气质类型。有关神经质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显示,神经质与网络依赖行为成正相关 [5,6],神经质表现越突出者越容易产生网络成瘾问题和各种心理行为问题[7,8] 。神经质的这一研究结果从另一个角度支持了本研究抑郁质和胆汁质容易出现网络成瘾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美]金伯利.S. 扬.著.毛英明, 毛巧明. 译. 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2 林伟,黄子杰,林大熙. 医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其与情绪状态的相关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501-503.
3 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的项目分析.心理学报,1983,15(2):211-218.
4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586-589.
5 刘本荣. 大学生网络依赖和艾森克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8):41-42.
6 罗天玉,丁道群.人格特质、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4):365-367.
7 毕玉,苏文亮,孙雅峰,等.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70-172.
作者:苏芩
《30岁前,最好的修行是恋爱》写给所有在亲情、爱情、友情中迷失的现代人,无论从哪一页翻看,都将让人幡然顿悟,心灵得到滋养,让你早一步学会爱人、爱己,早一步懂得珍惜,早一步拥有。“30岁前”并非是特指的一个年龄段,它更像是一个符号,告诉你无论身处于何种年龄,都应该保持这样的状态,婚前婚后都以恋人般心态,热情、积极进入高层次人生状态面对生活,令自身充盈强大力量,激发内心最崇高的品质,充满激情,以此为纽带的力量,可以粉碎一切羁绊。全书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每一字每一句都值得细细品味,文字间给人以一种说不出的触动,是一本适合所有人阅读的好书。
30岁前,最好的修行是恋爱,每个人都要从爱中修行至人生顶峰。爱自己、爱世界,世界便会爱你。
先斟满自己的杯子
作者:金韵蓉
一本女人写给女人的幸福魔法书。有着诸多身份的金韵蓉女士,在《幸福女人的芳香生活》之后,奉献给读者的又一部极富女性特质的品质生活读本。
关于爱、关于婚姻、关于婚姻内外的男人和女人,尤其关于在纷繁的都市生活中昂扬着、努力着、迷茫着、寻觅着的女人自己,那些散发着智慧光芒的真知灼见,实为我们生命过程中的奇遇。
下载个男人来结婚
作者:赵格羽
现在的我们对网络无比依赖,也因此而诞生了网络相亲这一情感模式,它和传统的相亲模式不同,交流沟通更方便,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但是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也因此而出现了种种情感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所以这就有必要让我们擦亮眼睛,去正确地看待和辨识和你交往的异性,尤其是对于待婚的女性,更是如此,让网络帮助你找到属于你的真命天子,避免受骗,避免成为那些网络坏男人的牺牲品。
书中对网络相亲的特点和对女性情感生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中肯的意见来,告诉女性如何在网络防狼,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另一半,贴心、实用,的确是现代女性在网络情感世界亟需注意和需要的一本网络情感攻略。
爱情中的心理学
作者:秋秋
【关键词】中职学校 班主任 心理学
中职院校的学生年龄参差不齐,文化程度落差较大,思想各不相同。目前中国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网,对班主任教师更是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时期学生既具备这一年龄段青少年的共性,他们的心理状态又迥然有别,进入中职学校后,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有独特的特征。所以,结合心理学剖析中职学生心理特点,适当的对他们进行理论指导,对中职班主任教学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中职学生心理状态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家庭问题
中职学校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孩子比正常家庭的要多,这样的学生在残缺的家庭中成长,这样的成长环境中许多孩子为了得到家长的注意,故意去做一些错事、坏事来达到目的。有的家长就任其自然发展,漠不关心,班主任也不能及时的联系到家长,得到相应的配合。
1.2网络、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如今是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学校,而网络和媒体是现今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由于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差的辨别能力等特点。这一系列的弊端将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审美观,追星和模仿成为他们生活的潮流,这些问题将造成他们心理状态不正常。
1.3学校教育模式的不当
尽管素质教育一直在推进,但是考试仍是他们学习的目的,仍由成绩来定乾坤。而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存在底子薄、基础差、玩心强等特点,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自卑、孤独、没有进取心、自我评价低,对于学业更是没有信心。更有的学生在之前的中学受过粗暴的教育方式,最终导致中职学生对于班主任的管理产生对抗心理,逆反情绪强烈。
2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策略
2.1以班级为整体开展团队心理学训练
心理学研究中心以教育为目标针对青春期学生展开研究,结果指出,建立团队或小组进行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帮助,要想使学生在平日的学习生活中有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就要从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开始。依照这一观点,中职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应该多组织开展团队合作形式的活动,学校举办运动会以及其他有利于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活动,加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进而培养良好的班级风气,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的心态。
2.2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促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
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建立信任可以提高他们的团结意识,对于平时的学习和班级活动的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拓展训练,要重点培养学生之间的信任度学会互相理解。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让他们了解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全程参加活动,增进师生感情,建立师生间的信任。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状况、特长及爱好等有规划的进行管理,聆听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想法和意见,采取有效合理的建议,做到以德服人,赢得学生的尊重。班主任应尽量少使用权利和命令,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真正了解到班主任教师的德才学识和良苦用心,建立师生间的信任与尊重,进而改善班级状况。
2.3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心理分析, 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
依照中职学校教学活动的现状,中职学校班主任以培养班级自主管理为工作重心。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学生心理活动并掌握其自制力情况,进而建立班级自主管理系统,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挑选出学生中号召力强并具备管理素质的学生实施班级自主管理计划,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例如:说教式和权威式管理产生的叛逆情绪等。最终实现班级自主管理,改善班级现状。
2.4 针对中职学生特点, 开展班主任管理工作
当代中职学校研究理论表明,中职学校班主任教师一定要针对学生心理活动特点进行管理,综合家庭原因、网络游戏以及青春期特点等各方面因素实行管理与指导。比如,现在几乎家家都有计算机和网络,有些家长从孩子进入中职学校后便疏松了对孩子学习的管理,以至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这种情况在现今中职学校非常广泛。根据相关调查和心理学显示,中职学校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中考落榜导致心理失意,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清楚自己职业发展情况。对于不明确自己学习目标并且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让他们知道现今的就业形势和竞争,以及他们的基础知识对于中职专业学习并没有太大影响,同时向他们讲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孙艳华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J].教育心理学信息资讯,2011.
1.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安全教育和教学质量是悬挂在学校上空的两把剑。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讲求和谐校园,安全教育尤为重要。自2006年起,安全教育已被教育部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安全教育成了教师的工作重点,尤其是班主任。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欢乐和幸福,但近年来,各地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学校竟成了家长担心孩子受伤的地方,这就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无法回避的难题。
2.令人棘手的早恋问题
中学阶段的男生女生都容易对异性有莫名的好感和好奇心,渴望和异性多接触,多交流,这种心理学家所说的“异性相吸”的现象成了班主任和家长都很棘手的问题,说重了怕学生有了逆反心理,伤了自尊心,置之不理的话又怕影响学习成绩。而且,现在的学生受到网络等方面的影响,早熟心理严重,因此,早恋问题是班主任十分棘手的问题。
3.第二——网络游戏的迫害
“网络游戏”是这个时代的亮点,在这个网络的时代里,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已经超过了任何事物,学校和家长将他视为第二。据调查,我国的青少年中有2300万人被网络游戏吸引,其中有260万沉迷其中。因网络游戏迫害,使得父母痛彻心扉,家破人亡的例子屡见不鲜,很多原本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因为网络游戏,毁了自己的前程。
二、心理学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
班主任可以利用心理学方法,例如观察、交谈‘娱乐互动等方法,深入了解学生,多倾听学生的心里想法,从而正确的把握个体的心理活动特征。在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心理学方法,管理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活动的动因。做到“对症下药”,不至于因为手段过于偏激或者方法不正确的不到预期的效果。
2.有利于赢得学生的信任
谈心是心理学的常用方法,在同学生谈心的同时,再结合学生的同时期心理特征,不仅容易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还有利于获取学生此行为的动因。在对学生“知根知底”的情况下,教师在语言的措辞,以及劝说的理由上,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内心,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老师建立于学生之间信任的桥梁,有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进行。
3.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学校所提倡的保证学生健康,不单单是指传统意义上医学范围内的健康,与此同时结合了心理精神上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仅要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还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以及精神境界。作为陪伴学生成长最多的班主任,应该利用心理健康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
三、中学班主任常用心理方法以及应得效果
1“.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
“罗森塔尔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就是指教师的期望能够作为一种强大的教育教学力量而存在。师生相处一段时间后,学生会从教师的行为和表情中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各种情感。不信任感的产生会使得学生对老师产生消极的态度,这种消极的态度日积月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对每个同学都怀有期望,即使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也不要对他丧失信心。教师的期望有利于激发学生奋进的斗志,当一个老师对每个同学表达出恰当的期望时,学生会因被尊重、被重视而拉近同班主任之间的情感,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2.巧妙的心理暗示
暗示一般是指人或者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会在无意中受到这个信息的影响,并作出相应的心理反应。无论是大家眼中的好学生还是调皮捣蛋的坏学生,巧妙的心理暗示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班主任可以用技巧性的语言和表情,基于学生良性的诱导和暗示,班助学生改变原在的自卑情绪和消极心理。巧妙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加学生自信息以及学习的动力,鼓励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种方法在性格比较内向敏感的学生身上效果更佳明显。
3.关爱心理效应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动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交往动机,一种是荣誉动机。前一种表现出学生愿意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热爱自己喜欢的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想通过认真学习获得老师的关心和关注。后一种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女里获得大众的认同和表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经常表扬每一位学生,使他们的内心的得到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也有利于减小从独生子女到不被老师关注的普通学生的心理落差。
4.对情感教育的有效合理应用
情感教育是西方学者首先提出并定义的,它一般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情感教育就是指学生可以接收到愉快开心的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班主任对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关心时,学生会给学生积极的回应,教育工作者的关爱与温暖,可以学生对老师的抵触心理,使得学生热爱学习,热爱学校和老师。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