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乳腺纤维瘤手术

乳腺纤维瘤手术

时间:2023-05-29 18:2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乳腺纤维瘤手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乳腺纤维瘤手术

第1篇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手术切口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230-01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发生于女性乳腺小叶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良性肿瘤[1],以青春期、青年期多发,尤其是18~25岁的青年女性多发,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切除为主。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采用放射状切口治疗[2]。但会在的皮肤上留下较为明显的瘢痕,影响了手术后的美观,不易被患者接受。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环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治疗成为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其微创及瘢痕愈合好的优点,越来越被患者所青睐[3]。为探讨和分析乳腺纤维瘤的诊治方法以及手术切口的选择,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乳腺纤维瘤患者上千例,随机抽取100例,触诊可触及肿块,经乳腺钼靶摄片、乳腺B超、CT三维成像及肿物细胞学穿刺等检查,结合临床病史均确诊为乳腺纤维瘤,瘤体直径1.0-10cm。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2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50例,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2岁,瘤体直径为1.0-10cm;5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18-26岁,平均年龄22岁,瘤体直径为1.0-10cm,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进行常规的超声监测确定乳腺肿块的体表定位,均在局麻下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具体步骤为以弧形手术方法沿乳晕边缘切开,同时以电凝的方式将皮下层切开,顺着管的走向,分离表皮与乳腺腺体,固定瘤体,将瘤体及其包膜完整切除。创面彻底止血,用可吸收线缝合腺体及皮下组织,缝合皮内皮肤,加压包扎切口。手术完成后将标本送病理进行检查。术后2天换药,术后8天拆线。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治疗进行治疗。切口方式为传统的放射状切口。其余与观察组操作方式相同。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均进行随访观察,随访观察1年。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手术切口方式对乳腺纤维瘤的治疗效果。

1.3疗效评价标准:按以下标准评价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疗效。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乳晕感觉情况、切口瘢痕情况,对手术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1.4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均愈合,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50例,乳晕正常 40例,瘢痕可接受20例,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50例,乳晕正常48例,瘢痕可接受45例。术后瘢痕可接受人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两组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分组例数切口愈合乳晕正常瘢痕可接受对照组50504020观察组505048453讨论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健康需求的增加,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女性的独有魅力,成为女性的象征。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采取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瘢痕明显,导致很多女性诊断出乳腺纤维腺瘤后也不愿意进行治疗[4]。随着医学的进步,改良的手术治疗方式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其中,乳晕房弧形切口手术切除肿瘤成为优选的手术方法之一。的血供主要是由胸廓内动脉、肋间动脉、胸肩峰动脉的支和胸外侧动脉外支等组成,在内互相吻合,共同构成的立体血供体系,提供给给乳晕以充沛的血供,对实施乳晕小切口手术愈合提供了必要的保证[5]。本研究证实,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治疗乳腺纤维瘤安全有效,切口隐蔽,不影响的外形,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应荣培. 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浙江创伤外科,2012,2(17):209-210

[2]沈加君,孙芸,陈美芳. 环乳晕切口与麦默通微创术切除多发性纤维瘤的临床优缺点比较[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6(9):53-54

[3]于万友. 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56例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杂志,2011,12(12):60

第2篇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 美容切口 手术疤痕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123

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患者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在基层医院外科以乳腺纤维瘤最为常见。由于广大基层医院条件差,无法开展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所以基层医生改进传统的手术切口,减少瘢痕,也可以达到美容效果。以往在乳晕附近的肿瘤采用弧形切口已达成共识,但位于乳晕较远的肿瘤往往采用放射状切口,但手术瘢痕明显。2007年8月~2010年8月采用弧形美容切口切除纤维瘤患者60例,均收到满意的效果。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0例,均为女性,年龄18~60岁,平均32岁。肿瘤位于中央区10例(10%),外上象限32例(53.3%),内下象限5例(8.3%),内上象限6例(10%)。病理诊断均为;乳腺纤维瘤。

手术方法:①手术切口选择:距乳晕3cm以内的肿瘤行乳晕旁弧形切口,>3cm的,沿皮纹弧形切口。肿瘤位于腺体深层,若无哺乳要求可顺弧形切口垂直切口腺体切除肿瘤;若有哺乳要求可以放射状切开腺体,切除肿瘤后修复腺体。②手术操作:术前常规标记肿瘤位置及切口位置,切口一般不超过2cm,一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放射状切开腺体,完整切除肿瘤及包膜,彻底止血后用4-0可吸收线缝合修复腺体,1-0丝线缝合皮下,4-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皮肤。不放引流,不必加压。若无哺乳要求,可垂直切口腺体,切除后可不缝合腺体。

结 果

60例患者手术均采用弧形切口,术后无皮下血肿,均甲级愈合。门诊随访平均1年均复查无明显瘢痕,双乳对称,外形无影响,患者满意。与以往传统的手术切口相比美容效果明显改善,患者满意,未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未见并发症。

讨 论

传统观点对于乳晕周围的纤维瘤采用弧形切口已经达成共识,但对于距乳晕较远的肿瘤往往采用放射状切口,手术简单,显露好,但术后瘢痕明显,影响美观,特别是年轻女性容易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如采用弧形切口,顺皮纹切开,张力小,符合美容要求,采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瘢痕明显小。

近期有些学者主张切除肿瘤后部缝合腺体,放置引流加压包扎,但对于基层患者往往不住院,不易随时观察,容易引起皮下积血或压力过大引起皮瓣缺血坏死。如缝合修复腺体彻底消灭死腔术后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不影响哺乳,对于年轻女性很重要。所以基层外科医师在有一定的外科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改进手术方法也可以达到术后美容效果,可以弥补基层医院设备条件较差的局面,使基层广大患者获得较满意的医疗服务。

第3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干预;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4.28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040-01近几年中,乳腺疾病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乳腺纤维瘤的发病率,乳腺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一种疾病[1]。目前,国内各大医院针对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临床护理干预越来越被广大人民所重视。本文通过分析乳腺纤维瘤手术切除方式的临床护理干预进行全面总结,报告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院治疗的13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资料显示,患者年龄在20-28岁间,经过医生诊断,确定病情为乳腺纤维瘤,并且治疗的方法以切除方式为主。138例患者中,有100例患者属于单反性,38例患者为多发性。

1.2方法针对入院治疗的1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患者入院的时间和顺序进行随机分配,分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中采用基本的日常护理,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上临床干预。对照组与观察组中的患者无论在年龄和性别方面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患者可通过调查得出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护理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针对每一患者进行调查护理的满意度,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打分,100分为非常满意,75-90分之间为满意,比较满意的分数在60-75分之间,不满意为60分之下。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在进行基本的日常护理,在护理期间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的指导和问题讲解,并且向患者讲解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方式。

1.2.1.1术前心理的疏导患者在确定手术时间后,很多患者都会有担心、害怕等情绪的出现,尤其体现在年轻女性中,很多女性担心手术期间的疼痛感无法忍受,害怕手术失败影响今后的正常生活等很多问题。这样,护理人员要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克服害怕的心理,减轻手术带来的负担,并且在讲解过程中,可把手术成功的案例讲述给患者,减少对手术的恐惧。

1.2.1.2术前宣教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要与患者建立好亲切的关系,这样患者才可相信护理人员的宣传教育,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和方法,术后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护理人员还要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做好家属的指导工作,是家属充分的配合医院进行患者的治疗,稳定患者的情绪,减掉患者的思想包袱,这样才利于手术的成功。

1.2.1.3术中护理患者在手术之前要学会一种呼吸的方式,就是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在手术期间会得到试用,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必须学会此种呼吸方法,这种方法在手术中可减少对胸大肌的损伤,同时还可降低呼吸的平率和幅度。

1.2.1.4术后的护理方法日常护理在患者手术后,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在刚刚结束手术的患者更要仔细认真的护理。护理人员要不定时的观察患者的神志、体温、脉搏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于患者的主治医师联系,进行第一时间的就治工作。

手术后患者不能及时的行走,这时护理人员要全方面的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的基本锻炼和活动,例如:帮助患者穿衣行走,及时的告知患者家属应注意的事项,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复查。

患者在手术后还会有疼痛感觉,可以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小剂量的止疼药,但是要注意在服用药物后是否有不良的反应。患者术后的饮食要以好吸收和高蛋白的食物为主,为减少伤口的感染,拒绝辛辣食物。

1.2.2观察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在护理方面上除了日常的基本护理外,增加了护理干预和加强了引流的处理方式。

1.2.2.1切口护理方法护理人员要定时对患者的手术伤口处进行检查,观察患者的绷带是否有松动的现象,松紧程度是否合适,患者的身体情况是否适宜,有无其他情况的出现。患者在术后最好等到拆线后进行洗澡,避免伤口得到感染[2]。

1.2.2.2加强对引流条的处理引流条在手术后的一天内最好拔掉,这样可减少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术后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切口处的压迫比血,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后在进行包扎,包扎过程中确保适宜的程度,保证血液循环可正常运行。2结果

138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中存在引流的患者有38例,经过手术治疗后,引流现在明显得到减少;对照组中有经过手术后病情加重变化为恶性肿瘤,还有患者出现了创伤血肿的现象。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达到很高,观察组中的患者有60%非常满意,对照组中非常满意度达到了40%,其他患者基本达到满意。3讨论

乳腺纤维瘤一般都是良性,发生成癌症的几率很小。目前治疗此病的唯一方法为切除,但是这种病情一般发生在年轻的女性身上,对女性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在手术前要与患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确保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去面对手术,这样不仅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还可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临床上的护理干预不仅缩短了患者的治愈时间还在事实中证明了,由此可知,针对乳腺纤维瘤的患者,做好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参考文献

[1]李贞采.乳腺纤维瘤手术的临床护理心得[J].中国保健营养,2012,(14):133.

第4篇

【关键词】 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外科学

乳腺纤维瘤主要由内分泌激素失调引起, 主要是发生于乳腺小叶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良性肿瘤, 好发于 20~35 岁的青年女性[1]。既往多采用放射状切口切除瘤体, 在肿块表面沿乳管方向作放射状皮肤切口, 将肿块连同包膜一同切除, 由于皮肤纹理切断生成明显的纤维瘢痕或局部凹陷畸形, 破坏形态美观, 给患者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2]。随着外壳手术治疗的微创化发展, 环乳晕切口的切除肿瘤手术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中。现将山东省招远市道头中心卫生院行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近两年来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43例, 年龄18~49岁, 平均(32.9±2.08)岁, 肿块直径0.4~4.2 cm, 肿块外缘距乳晕缘距离

1. 2 手术方法 患者在手术前根据B超检查确定肿块部位, 并在表面进行准确标记。常规消毒, 局部麻醉, 铺无菌巾。沿乳晕 边缘色素交界处做的弧形切口, 切口长度根据患者肿瘤的大小及该肿瘤距离乳晕的实际距离进行确定。切开皮下组织, 沿管走向在皮下脂肪组织与乳腺腺体被膜之间分离皮瓣, 直至肿块上方, 使乳腺腺体与表面皮肤分离, 确认瘤置, 楔形切除瘤体及周围少许乳腺组织[3]。切除肿瘤后彻底止血, 用3-0可吸收线缝合腺体创缘及皮下组织, 5-0可吸收线行皮内缝合, 切口加压包扎。术后注意观察患者切口愈合情况, 并随访6个月。

2 手术结果

本组43例患者手术切口均在一周内完全愈合, 没有出现皮下积液、坏死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 瘢痕轻微, 且的外形美观、形状正常, 和乳晕感觉正常。

3 讨论

3. 1 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是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管两种成分增生共同构成的良性肿瘤, 其发生与局部乳腺组织对雌激素作用的反应性过高有关[4]。近年来乳腺纤维瘤恶变渐有报道, 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手术切除, 彻底去除病灶是防治纤维瘤的有效途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放射状切口切除瘤体或应用麦默通进行旋切瘤体等手术方法。放射状切口手术就近在包块表面切口行开放切除术, 常在皮肤上留下手术瘢痕, 影响美观。麦默通旋切术在术后初期手术部位硬结, 常引起患者怀疑手术治疗效果而反复就诊, 且手术涉及多种特殊器械, 应用受限[5]。

3. 2 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由于越来越多的乳腺纤维瘤患者对美容要求较高, 希望手术切口小, 隐蔽性强, 术后瘢痕不明显, 而肿瘤主于乳腺腺体组织, 位置相对较深, 因而增加了手术难度。本组手术术式的最大优点就是选择乳晕内或边缘皮肤色差交界处的弧线上切口, 乳晕皮肤色素沉着, 有皱纹和结节样皮脂腺掩盖, 加之乳晕部位很少出现瘢痕增生;术中采用不可吸收的5-0血管缝线将外环作荷包收拢缝合, 减少了切口张力, 既减轻晕周瘢痕形成, 又保证乳晕形态大小稳定, 不致使乳晕扩大变形, 术后更美观, 没有坍陷和变形现象出现[6]。

3. 3 手术体会 通过对本组患者进行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手术体会总结如下:(1)、术前应对肿块进行定位、标记, 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好手术切口的位置及长度, 以及术中皮瓣游离的范围。切口尽量设计在乳晕外侧约0.5~1.0 mm, 长度不宜超过 1/2 乳晕圆周, 切口深度以达到乳腺表层为宜, 这样既不影响美观, 又不会损伤输乳管, 影响今后哺乳[7]。(2)、手术中在皮下沿管走向潜行分离应尽量在乳腺组织表面进行, 不会损坏乳管和乳腺组织, 容易分离且出血量少, 可以减少术后血肿和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多用钝性薄利, 尽量少切断韧带, 以免出现悬韧带无法维持形状导致术后双侧不对称。

总之, 采用环乳晕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既可彻底切除病灶, 又可以保持外形美观, 隐匿手术疤痕, 适用于需手术切除良性肿瘤的大部分患者,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国伟,张萍.乳晕切口行肿物切除治疗乳腺纤维腺瘤126例.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428-2429.

[2] 江玉娟.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61例应用研究.中外医疗,2012,(25):56-57.

[3] 李泉源,郭小军,瞿丛新,等.环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切除450例临床分析.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108-109.

[4] 汤丁洁,戴国芳.应用环乳晕切口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临床观察.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116.

[5] 秦荣,张博,刘卫平,等.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应用.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0):998-999.

第5篇

[关键词] 乳腺纤维瘤;微创旋切术;临床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a)-0179-02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于青年女性的良性肿瘤,其发生于雌激素的分泌密切相关[3]。临床上主要以无痛性肿块居多。随着社会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高频多普勒B超等影像学技术的应用,乳腺小肿块的临床检出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4-5]。目前临床多采用传统的放射性切口进行手术,但由于其切口愈合后会在表面留下瘢痕,影响美观,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依从性,影响了其临床应用。本研究对2004年8月~2011年7月在本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62例中的31例,采取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8月~2011年7月在本院就诊并进行治疗的乳腺纤维瘤患者62例,年龄21~51岁,平均(35.9±8.3)岁,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放射切口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具体步骤如下:进行常规消毒后,用0.75%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根据患者症状设计皮肤切口并选择适宜的旋切刀,切开约3 cm的皮肤,旋切刀通过该切口进入乳腺内部,利用高频B超将旋切刀逐层对病灶进行切割后,利用负压将乳腺组织吸出体外。治疗后进行加压包扎,防止血肿的发生。术后动态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及时干预及治疗[1-2]。在手术过程中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美容效果、双侧对称情况、伤口愈合等临床效果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与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严重威胁青年女性患者生活质量的肿瘤疾病。临床研究发现乳腺纤维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因此对疾病进行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避免患者疾病恶化以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患者自身发现乳腺有肿块或者通过临床B超检查发现乳腺亚临床的微小结节病灶后,通常对患者实施手术切除,从而预防癌变的恶化。传统手术切除方法为放射性切口手术,虽然可以最大视野地保留肿瘤病灶及避免乳腺导管的损伤,但是由于术后容易在表面留有明显的切口瘢痕,影响美观。

本研究中发现,和对照组相比,采取微创旋切术治疗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原因为微创旋切术通过超声引导对病灶定位准确,且旋切刀对病灶反复切割,可达到彻底清除乳腺肿块的作用[6-8]。同时,微创旋切术通过X线或者B超引导经皮小切口后进入乳腺,其高速旋切刀可反复切割乳腺病灶,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可以获得足够的标本进行活检,使得对乳腺纤维素瘤的治疗达到高效、准确、安全、微创、美容的理想临床效果。另外,手术过程中创伤小,操作时间短,减少了术野与外界接触的空间和时间,保持其清洁度,减少了感染的发生。在术后将弹力绷带压迫包扎牢,从而减少了血肿及局部血肿的概率,但是对于发生微小钙化的乳腺病灶,对于临床医生的技术有非常高的要求,才能避免术后血肿的发生。需要注意的是,微创旋切术不适用于哺乳期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研究发现,微创旋切术对3 cm以上的肿块清除不够彻底,应选用传统放射性切口手术。

综上可知,微创旋切术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高效、安全的治疗手段,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晓飞. 不同手术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 中外医疗,2012,18(2):1-3.

[2] 邹燕鹏. 超声下微创旋切术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1):58-59.

[3] 李加平,龙劲松,邱冬. 超声在乳腺病灶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中的临床价值[J]. 微创医学,2010,5(3):209-211.

[4] 应荣培. 环乳晕切口与传统放射状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比较[J].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209-210.

[5] 何兆群. 乳晕边缘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J]. 中华乳腺病杂志,2011,5(6):687-691.

[6] 丁敏. 乳晕周围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2012,33(25):5437-5438.

[7] 李桂海. 乳晕边缘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7):164-165.

第6篇

患者,女,16岁,发现左乳肿块1年,未经诊治,近3个月来肿块迅速增大前来就诊。患者12岁月经来潮,月经量中等,颜色正常,无血块、痛经。检查:双乳明显不对称,双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双发育不良[1]。左乳半球弧度明显大于右乳半球弧度,左乳乳晕大于右乳乳晕直径约2.0cm。左三度凹陷,无溢液。左乳皮肤张力大,颜色发红且红色区域环形围绕于乳晕周围,直径约10.0cm。左乳皮肤无破溃、无橘皮征、酒窝征。左乳可触及一皮下肿物,大小约9.0cm×9.0cm,质韧界清,活动度可,无压痛。右乳二度凹陷,余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2]。双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均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彩超示:左侧乳腺下方可及一大小约87mm×75mm×43mm的低回声团,边界清,内回声欠均匀,距皮2.6mm。CDFI:内可及点线状血流信号[3]。乳腺X线示:双乳腺体呈ACR4致密型,乳腺组织非常致密,腺体成分>75%,乳腺X线摄影敏感性较低,影响微小肿块观察。左侧后方可见一椭圆形肿块影,大小约9.9cm×8.3cm,密度均匀,边缘清晰。右乳未见结节、肿块影,未见钙化,右乳腺体未见明显结构不良。双乳皮肤、未见异常。双腋下未见异常淋巴结。CT示:左侧腋窝内可见肿大淋巴结影,纵膈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腔无胸腔积液及胸膜粘连,肝脾内未见异常密度影。左侧乳腺内见软组织影。乳腺MRI示:双侧乳腺不对称,左侧乳腺明显增大,内见巨大团块等T1信号,压脂像呈高信号,DWI(b=800)扩散受限呈高信号,边界可。局部腺体结构呈受压改变。双侧较小、静注Gd-DTPA后:左侧乳腺内病变呈缓慢渐进性强化,病变中央见条索状低信号影,病变范围大小约79.5mm×82mm×82mm(左右径×前后径×上下径),病变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病变前缘紧邻皮下,病变后缘距胸壁约20mm。余双乳内未见明显异常强化信号。初步诊断:左侧乳腺内巨大占位,考虑BI-RADS 3级。青春型乳腺纤维腺瘤?见图1~2。

2 手术及病理结果

2.1患者于2014年2月20日在全麻下取左乳乳晕上侧缘弧形切口[4],长约3.0cm,切开皮肤全层及皮下组织,科罗拉刀分离瘤体与周围组织,完整切除肿物及周围约0.5cm的正常组织。肉眼可见切除组织大小约9.0cm×10.0cm×5.0cm,包膜完整,血管丰富。肿物取出后,彻底止血,缝合腺体及皮下组织,可吸收线皮内连续缝合手术切口(见图3~4)。 2.2病理结果:肉眼观:瘤体包膜完整,血管丰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均示:(左)乳腺病伴纤维腺瘤(见图5)。

2.3随访:术后随访3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未见复发(见图6~7)。

3 讨论

女性乳腺纤维腺瘤发病率在乳腺良性肿瘤中居首位,高发年龄为20~25岁,其次为15~20岁和25~30岁。青春期乳腺巨大纤维瘤是乳腺纤维瘤的一种类型,其中瘤体直径超过7.0cm称为巨大纤维腺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内雌激素过度刺激或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异常增高,光镜下可见纤维腺瘤间质和上皮成分混合增生[5]。该病大多数发生在女性患者月经初潮期,起初多为单发无痛性肿块,早期瘤体较小,生长缓慢,多数肿块被患者误认为是乳腺的不对称性发育,后期由于雌激素周期性的反复刺激,肿瘤生长迅速,最终形成巨腺纤维腺瘤[6]。

青春期乳腺巨大纤维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7],术中进行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及术后石蜡切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手术原则为在完全切除瘤体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减少对Cooper韧带及乳腺导管的损伤,减少正常腺体的切除,来保持哺乳功能的存在及正常的形态。本患者女,16岁,月经来潮3年,瘤体79.5mm×82mm×82mm大小,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首先应考虑青春期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可能[8]。该瘤于皮下2.6mm,位置表浅,形态巨大,手术采取乳晕边界上弧形切口以减少对正常腺体、Cooper韧带以及导管的损伤[9]。此切口仅3cm且位置隐蔽,瘤体切除后采用可吸收缝线进行美容缝合,术后瘢痕不明显且位于乳晕与正常皮肤交界处因而不易察觉,最大可能的保留了的美观[10]。

近年来,青春期乳腺纤维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青春期女性患者往往由于生理知识欠缺,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加之患者羞于陈诉,以至于形成巨大的瘤体才来就诊,使病情延误,增大手术创伤,影响手术预后。尽管青春期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恶变率只有0.2%,但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术后定期复查以排除复发及恶变可能。青春期乳腺巨大纤维腺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术式及远期疗效有其特殊性,对于青春期女性患者生长发育及身体健康有重大影响,应该予以重视,尽力达到治愈及美观的双重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春辉,李长勇,经乳晕边缘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82例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243-244.

[2]胡睿,万会来.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8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4):111-112.

[3]康武英.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乳腺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98-99.

[4]王勇霞.青春期乳腺纤瘤2例的超声诊断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01):215.

[5]刘英琼,袁红.青春期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声像图表现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97-98.

[6]易婧薇,陈萍,乳腺巨大纤维瘤18F-FDC PET/CT假阳性摄取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0(01):55-57.

[7]孔,戈伟.乳腔镜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4):170.

[8]吴洁.巨大软纤维瘤1例报道[J].中国美容医学,2011, 20(7):1165.

[9]牛正宣.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腺瘤[J].中国美容医学,2010,9(12):1748-1749.

[10]李佳,刘虹.青春期乳腺巨大纤维瘤1例[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3):224-224.

[11]陈辉,李晋荣.乳腺巨大纤维腺瘤7例钼靶X线诊断[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0):150-151.

第7篇

【关键词】乳腔镜技术;乳腺;纤维瘤

The clincal research of mastoscopic treatment of mammary gland fibroma tumors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mastoscopic resection of fibroma tumors. MethodsA total of 20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having fibroma tumors by using molybdenum target X-ray examinations. The tumor was located at upper outer quadrant in 7 cases, upper inner quadrant in 4 cases, lower inner quadrant in 3 cases, and lower outer quadrant in 6 cases, respectively. The operation was conducted via a transareolar approach under local anaesthesia. A tunnel was established underneath the breast skin, then the tumor was resected by using an eletrotome or harmonic scalpel. Frozen-section examination was routinely carried out during operation. ResultsThe operation w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in all 20 cases. The operation time was 35-70min(mean, 40min). The quantiny of blood during operation was 3-10ml(mean, 5.5ml). The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as 1-2d(mean, 1.5d). Follow-up checkups in the 20 cases for half one year,revealed good cosmetic outcomes, without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Transaxillary mastoscopic resection of fibroma tumors is safe and feasible, having changed the toutine method, and manifests the good cosmetic effects that cannot be achieved by routine surgery.

【Key words】Mastoscopic technique; Mammary gland; fibroma tumor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170-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乳腺疾病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乳腺纤维腺瘤是青年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乳腺腔镜手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以其特有的治疗效果和美容优势,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中国大城市中乳腺疾病患者对此类手术的要求亦逐渐增多[1-2]。笔者所在科室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对2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进行腔镜手术,手术均在住院部开展,疗效良好,简单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女性患者20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5岁。未婚5例,已婚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钼靶检查,诊断为乳腺纤维瘤。切除肿瘤后进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以除外恶性。肿瘤位于外上象限7例,内上象限4例,内下象限3例,外下象限6例,距6.3~8.2cm,平均7.5cm,直径0.6~4.5cm。

1.2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上肢外展90°,在手术消毒以前,用甲紫在乳腺表面标记出纤维瘤的位置及手术所需的大致范围。以乳晕为起点[3],向肿瘤方向做扇形标记,标出的范围要超过肿瘤1.5cm左右。手术直接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进行,在乳腺与胸大肌之间先用1%利多卡因20ml行浸润麻醉,再在乳晕及其周围用0.5%利多卡因30~40ml行浸润麻醉,轻轻按摩2~3min便于麻醉充分。根据肿瘤部位在乳晕作一2.5~3.0cm的弧形单切口,沿预先标记的界线进行分离,进入皮下脂肪与乳腺组织的分界面。在皮下脂肪与乳腺组织形成的间隙向肿瘤所在的位置分离,分离到预定范围后,在扇形的两角各缝一7号丝线及在肿块所在位置的乳腺组织缝一牵引线,术者与助手向相反的方向牵拉建立操作空间。放入5mm 0°腔镜,电钳及超声刀交替应用,将肿瘤切除。先后用3-0可吸收线缝合残腔及6-0美容线缝合乳晕弧形切口,手术完毕后加压包扎。

2 结果

20例均在局麻下用腔镜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满意,无中转手术者。手术时间35-70min,平均40min,术中出血量3-10ml,平均5.5ml。术后住院时间1-2d,平均1.5d。无术后出血、淤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半年,乳晕切口瘢痕不明显,对称,手术剥离部位的皮肤无明显感觉异常,乳腺外形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近年来,腔镜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整形外科中,较好地实现了通过微小切口完成复杂手术的目标,为外科医生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兼顾患者的美容效果和心理效应的手术目标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作为美的体现和象征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是因体检发现直径<1cm的肿块前来就诊,并且积极要求微创治疗。乳腺腔镜手术代表了乳腺外科向微创、美容方向的发展趋势。目前,腔镜手术切除乳腺良性肿瘤一般采用乳晕及腋下2种入路[4],我们此次临床研究采用局麻下乳晕旁切口,基于以下几点考虑[5]:腔镜提供了多角度、可调控的视野,超声刀的应用明显减少术中、术后的出血,也是腔镜下保持清晰术野的可靠保证;东方女性偏小,距离8.5cm内的肿瘤经乳晕基本可以完成;乳晕切口术后不易长瘢痕,乳晕皮肤的颜色及瘢痕组织颜色相似,且最易被年轻女性接受。同有些学者的体会一样,在此次研究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了麻醉及运用混合切割模式的重要性。虽然腔镜手术与其他传统手术方式相比,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均未体现明显优势;但是腔镜技术使外科手术的微创理念得到了发展,从而将腔镜技术成功用于无腔隙的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改变了部分传统乳腺手术方式和程序,既能达到常规手术的治疗目的,同时明显减少常规手术的并发症,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手术;扩大了乳腺手术的功能,扩展了乳腺外科治疗领域,解决乳腺外科部分临床难题;突出微创和美容效果,从而部分改变了传统乳腺外科的面貌[6]。其实,微创不应单纯强调对人体组织干扰的生理微创化,更需注重某些特定情况下对心理打击的心理微创化。乳腺的腔镜手术在并不影响生理微创化的前提下,更突出了心理微创化[7]。

总之,采用经乳晕乳腔镜切除乳腺纤维瘤安全、可行,不仅改变了传统手术方法,还具有常规手术无法达到的美容、整形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向国安,陈开运,王汉宁,等. 乳腔镜治疗乳腺良性肿瘤68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 6(4):275-276

[2] 骆成玉,薛镭,林华,等. 乳腔镜微小隐蔽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观察. 中华医学杂志,2003, 83(14):1233-1235.

[3] 孙宝臣,葛述科,郭文斌. 乳腔镜治疗良性乳腺肿瘤的体会.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2(4): 485-486

[4] 孙宝臣,葛述科,郭文斌,等.乳腔镜治疗良性乳腺肿瘤的体会.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08, 2(4): 58

第8篇

【关键词】乳腺纤维肉瘤;病理学;治疗

乳腺纤维肉瘤临床较为少见,多以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入院,且肿瘤部位以外上象限多见[1]。但是因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就诊时多数肿瘤往往已占据的两个以上象限甚至全乳。单侧发病者较为多见,双侧则较少。肿瘤发病时间长短不一,短则1年,长则长达十余年。对乳腺纤维肉瘤的确诊需病理学检查,多见病灶内组织坏死,但是与肿物恶性程度及大小并不平行[2]。目前根据肿瘤的恶性程度等采取不同措施治疗外,提高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认识,更显得极为重要。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入选的31例乳腺纤维肉瘤患者,均为2006年3月至2011年5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门诊住院患者。年龄39~51岁,平均(28.7±4.9)岁。20例在单侧,11例在双侧。临床表现:多呈卵圆形,小则樱桃大,大则胡桃大。肿瘤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尽管推之可移动,不过放手即又回原位,多数无触痛及自发痛;境界清楚,和皮肤及周围的组织毫无粘连;表面表现坚硬,平滑。

1.2 诊断方法及病理表现 全部病例均行B超,红外线及X线片等检查。可见纤维肉瘤对VinmmentinI型表现为阳性反应,对基底膜成分及平滑肌组织细胞标记呈阴性者,最终仍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镜下特点:镜下观察显示为低分化者,形态大小不一,异型显著,瘤内血管丰富且核分裂象较为多见。镜下观察显示为高分化者则是由梭形纤维母细胞组成,细胞形态大小较为一致,核分裂象少见且异型较轻,细胞多以交织状、束状排列,间质内胶原纤维也较多。大体标本:肉眼仔细观察多数肿物直径在5 cm以上,有的具备完整包膜有的则无包膜,呈现卵圆形或圆形结节状;有的切面呈现为鱼肉样且质地较软,有的切面呈现为编织状灰白色,质地则非常硬韧。

1.3 乳腺纤维肉瘤类型 主要包括带状纤维瘤、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及黄色纤维瘤三种类型。带状纤维瘤是腹臂肌肉由于外伤或产生后修复性增生而形成,包膜不明显,因而宜手术切除。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其位于真皮层,形似瘢痕疙瘩,表面皮肤光滑,躯干较为多见。低度恶性,切除后复发率高。多次复发的话则恶性程度增高,并可能血行转移,宜尽早切除。黄色纤维瘤则多发于上臂近端的真皮层、皮下及躯干,多因瘙痒后的小丘疹或外伤所致,肿块边缘不清且质地较硬。瘤体如>1 cm,生长又快,则应疑为纤维肉瘤变,手术切除需彻底。

2 治疗

2.1 中医方法治疗 针对乳腺纤维肉瘤可用汤药或中成药治疗,早期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2.2 西医方法治疗 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肿瘤体积大者,因细胞分化程度较差,可实施单纯切除术,手术时宜将浅层胸大肌及其筋膜一并切除。由于该瘤主要为血行转移,为此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时不主张行根治术。乳腺纤维肉瘤体积小者,可实施肿瘤扩大切除术。

近几年来有文献报道[3],乳腺纤维肉瘤对放、化疗有一定的敏感性,可达到局部症状的控制或降低血行转移率,因而对肿瘤局部广泛切除术后,局部出现复发者宜尽可能争取再次彻底切除术。

3 体会

乳腺纤维肉瘤临床较为少见,多以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入院,且肿瘤部位以外上象限多见[4]。但是因肿瘤生长速度较快,就诊时多数肿瘤往往已占据的两个以上象限甚至全乳。单侧发病者较为多见,双侧则较少。肿瘤发病时间长短不一,短则一年,长则长达十余年。有的肿瘤生长速度迅速,以致于短期内就可能呈现恶化。乳腺纤维肉瘤临床症状表现与乳腺癌非常相似,因此在诊断时极易误诊[5]。肉瘤就诊时多数瘤体较大,最大者直径可达30 cm以上。多数无皮肤桔皮样变及内陷,但是肿瘤发展巨大时,乳腺皮肤则变的发亮,菲薄,皮肤温度表现较高且多有皮肤静脉显露。乳腺纤维肉瘤则是以乳腺肿物为主,肿瘤无压痛,边界相对清楚,表面光滑,质地坚韧且活动。细胞分化好可伴有局灶性坏死,有血行转移迹象,腋窝淋巴结转移最为少见。

综上所述,正确的病理诊断是乳腺纤维肉瘤首次正确治疗的关键所在。然而实际中乳腺肉瘤活检前或手术前很难与乳腺良性肿瘤或乳腺癌相鉴别,因而一旦确诊为乳腺肉瘤,应及早实施手术,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汪成,李蓉,包家林.等.巨腺恶性分叶状肿瘤一例.外科理论与实践,2008,13(2):173,173.

[2] 张晓娜.乳腺纤维肉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1(8):8,9.

[3] 董洪芳.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肉瘤的体会.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36(21):84,84.

第9篇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腔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乳腺良性肿瘤行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后效果良好,瘢痕小,美容效果好。结论:腔镜治疗女性乳腺良性肿瘤安全、美观且操作简单,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诊断;腔镜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42-01

乳腺微创手术得益于腔镜技术的产生,是目前较先进的手术技术。近年来,人们在乳腺疾病的手术治疗上改变了观念,患者非常关注的外形和美观,而不仅仅是治疗效果。笔者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64例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并采用腋窝入路行腔镜下肿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病例均为女性患者,共64例,年龄23-39岁,平均27.5岁。经过临床和病理诊断发现:乳腺囊性增生病16例,乳腺纤维瘤48例;肿块直径2.2-4.5 cm,平均3.3 cm,均为单个肿块,边界较清楚,肿块位于外上象限的患者30例,外下象限15例,内上象限10例,内下象限9例。1.2诊断方法

彩色超声提示纤维腺瘤、增生性结节或乳腺囊肿。通过诊断发现大多数患乳腺肿瘤的患者均为良性,其早期症状为轻微的疼痛,常呈间歇性且局限于病变处,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1.3麻醉及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取半侧卧位,于患侧腋窝从下向上平行做1 cm、0.5 cm的切口,各切口相距2 cm左右。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后,用皮下穿刺棒分离,置入腹腔镜穿刺鞘,接CO(sub)2(/sub)气体,气压6-8 mm Hg(1 mm Hg=0.133 kPa),分别放人5mm腔镜、分离钳及10mm超声刀。用超声刀分离,使皮下空间至肿块周围完全显露,然后逐步切开肿块周围正常的乳腺组织,最后完全切除肿块。再根据情况将标本常规快速冰冻切片送检。2结果

64例乳腺良性肿瘤在腔镜的辅助下成功切除,手术时间45-80 min,住院时间2-4 d。经病理诊断乳腺纤维腺瘤患者48例,乳腺囊性增生症16例。术后没有出血和血肿,感觉无异常,皮肤无瘢痕;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皮下隧道处脂肪液化,伤口愈合延期,其他全部一期愈合;10例患者出现皮下瘀斑,但范围较小,7-10 d即恢复正常;9例患者在伤口愈合后出现手术区域组织变硬,3个月后变软。3讨论

目前腹腔镜器械和技术大量发展和应用,根据临床实践和经验。腔镜下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的,不仅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还具备最大限度地保持美观、提高生活质量、微创伤、低干扰、痛苦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低等优点。治疗的前提是诊断,本组发现乳腺肿瘤的诊断特征主要有,①部位: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有些位于的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其他部位较少;②数目:一般单侧的单发肿块较常见,偶见2~3个;③生长缓慢,有的还会停止生长,极少数可发生退化;④一般不发生转移;⑤少数良性肿瘤经多年未治后会恶变;⑥手术切除后,一般不复发;⑦预后良好,大多不影响健康,但位于重要部位的可威胁生命。总之。良性肿瘤是指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的肿瘤,绝大多数不会恶变,很少复发,生长缓慢,对机体影响较小,其周围常形成包膜。因此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用手触摸,推之可移动。为确定肿块的性质。应对肿瘤发生的时间,生长速度、部位、大小、质地、活动程度、单发或多发、是否与周围组织有关系、是否伴有区域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作出全面的检查,结合患者的年龄、全身情况及有关病史才能作出乳腺肿瘤比较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腔镜乳腺手术要正确把握手术人路,如采用腋窝人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中应注意好分离的层次和范围,分离须紧靠乳腺浅筋膜层,应避免乳腺组织和皮下脂肪层的损伤,尽量减少手术创伤,达到治疗、微创、美观的目的。小切口隐蔽在外侧的腋下或位于乳晕区,具有比传统手术较好的美容效果。应当注意40岁以上的妇女。特别是绝经期及绝经后发生纤维瘤者,恶变的危险性增高,患有乳腺囊性增生的患者如同时患有乳腺纤维瘤,也会增加患癌的危险。药物对乳腺纤维瘤的作用,目前看来很小,手术是治疗这种良性肿瘤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基于对于女性的重要意义,除非必要,绝不要轻易动刀,以免留下身体的瑕疵,此外,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大导管状瘤、脂肪瘤、平滑肌瘤也是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虽然它们恶变的几率都不高,也没有必要一发现就手术切除,但需定期到医院检查、对病情实施动态的跟踪监测。笔者认为乳腺良性肿瘤是腔镜下乳腺手术的适应证。而乳腺的恶性肿瘤是否选择腔镜下手术应持慎重态度。

第10篇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瘤;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了2004年3月~2008年3月广州市机关、退休干部在我院健康体检时经医生触诊有包块及增生病史或乳腺红外线、钼靶发现异常,送彩超室进一步诊断的女病人共29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2岁,平均年龄45岁。多数伴月经前胀痛,月经后症状消失,少数为无痛性包块,共检出327个肿块,好发部位为外上象限,左右区别不大(表1)。

1.2检查方法使用仪器为飞利浦IU22型彩色诊断仪,选用频率7.5~10MHz的宽频高频探头。启用SonoCT、XRes、I-Scan功能,使图像更加清晰。视病变部位而定,一般取仰卧位及侧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以为中心呈放射状扫查及交叉扫查,观察乳腺厚度、内部回声、边界、肿块及结节大小、性质、活动度。CDFI观察乳腺及肿块血流情况、阻力指数(RI)、血流速度(PSV)及血流分级。随后常规扫查双侧腋下淋巴结,对可疑病变进行存图进一步分析。检查中要考虑女性内分泌周期性变化,并与对侧相应部位进行比较。注意检查时不要使随探头滑行而移动,以免影响对的观察和遗漏病变。重视探头加压,探头加压可使深部肿物显示更清晰,并可防止假声衰及观察肿物受压后形态改变和活动度等情况,但扫查肿块内血流时应避免探头压迫,以免丢失血流信号。检查乳腺腺体组织的同时,应观察前后脂肪层、Cooper's韧带等是否有病变,有时伸入腺体层内的脂肪组织会造成类似肿块的假象,应加以鉴别。诊断标准参考相关文献。

2 结果

2.1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296例327个肿块结节全部经高频超声检出,检出率100%。327个乳腺肿块均经手术或穿刺后病理活检:246个为小叶增生结节。占75.2%,其中囊性增生75个,占小叶增生结节的30.5%。加个为乳腺纤维瘤,占12.2%。41个为乳腺恶性肿瘤,占12.5%,肿瘤术后病理分类:浸润性导管癌21例、乳腺腺癌9例、髓样癌7例、乳腺硬癌4例。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表2)。探查到结节最大约35mm、最小约3mm。超声误诊5例,均误诊为良性乳腺增生,其中3例呈增生结节改变,CDFI未见明显血流;2例为钙化型,超声显示囊性增生结节。好发年龄分段:乳腺癌多见于40~75岁。乳腺纤维瘤多见于22~40岁。乳腺增生结节多见于30~50岁。

2.2乳腺肿块二维图像及CDFI影像主要表现

2.2.1乳腺恶性肿块36例典型二维声像图特点内部回声以不均匀的实质性低、弱回声为多,尤其是髓样癌,因为肿块主要由大量弥漫分布的肿瘤细胞组成,间质成分少,故回声可以极低。无包膜,横纵比小于或等于1,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边缘多呈毛刺状或蟹足状(图1)。14例探及肿块内簇状针尖样或砂砾样强回声钙化灶。半数以上的乳腺癌发生在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及乳腺中央区,多为单发结节,肿块内血流丰富,血流呈高速高阻型血流频谱,并可见穿入血流,RI0.71~1.0左右,搏动指数(PI)大于1.30(图2)。16例探及腋下淋巴结增大,结内呈低回声,内部和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

2.2.2乳腺纤维瘤40例声像图特点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形态规则,有完整包膜,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光滑。边缘锐利清晰可伴有轻度的衰减(图3)。挤压探头肿块可滑行移动。其内部回声根据腺体和纤维成分的不同而异,当以纤维成分较多时则内部回声均质偏强,且通常无血流信号,如腺体成分较多时则内部呈低回声,其周边可见低回声环,低回声的纤维瘤在脂肪性乳腺中难以检出,当生长快时局部可囊性变为无回声区,多数见侧方声影,反映了肿瘤壁的结构,可伴有轻度的衰减,直径多数小于或等于3cm,多数纤维瘤无血流信号,少数可见周边有血流信号(图4),血流一般分布在肿块周围,但纤维瘤生长很快时,也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呈低速低阻型。

2.2.3小叶增生结节215例声像图特点腺体增厚,回声强弱不均,内见单个或多个低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常呈三角或条带状,内部回声不均或欠均,边界欠清晰,深层呈排列紊乱增强的条索状回声,以双乳外下侧为主,肿块直径多数小于或等于1cm,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5~6)。

3 讨论

1)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健康体检的普及,乳腺肿块检出率越来越高,被称为妇女的“现代病”,特别是乳腺增生结节发病率最高,本组资料可能由于样本数较少,略低于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乳腺增生中囊性增生癌变风险较高,属于癌前病变。本组病例中囊性增生占30.5%,在体检中一定要注意排除恶性病变,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有很高的检出率,特别表现为对触诊阴性的小肿块的检出,本组检测到最小肿块直径约3mm。另外,超声还能鉴别肿块的囊、实性,应作为触诊后进一步检查的首选方法。

2)乳腺癌因无症状、无疼痛,许多肿块从发现到就医已非早期,提高乳腺癌生存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决定因素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因此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成为临床诊断的关键。本组资料提示对于中老年女性、单发、无痛性肿块要引起高度警惕。乳腺肿瘤能释放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刺激肿瘤组织产生新生血管,这些新生血管管壁薄,数目多,缺乏肌层,常形成紊乱血管吻合和动静脉交通的特点。这些特点为肿瘤内部的血管增加、流速增快提供了解剖学基础,CDFI能灵敏、直观地显示肿瘤的血流情况。恶性肿瘤CDFI表现为血供十分丰富,血管粗细不一,血管呈逐渐变细状,血管不规则呈分支状,血管紊乱,肿块内可见血管融合成血池,多数见穿入型血流,文献报道RI大于或等于0.70为鉴别良恶性的临界值,本组病例诊断为乳腺癌者tI在0.71~1.0范围,PI大于或等于1.30,PSV大于20cm/s。良性肿瘤CDFI表现多数无血流信号,少数周边可见血流,血管较细而规则,有些可见星点状血流信号,本组病例RI在0.55~0.71范围,PSV小于10cm/s的低速血流。乳腺小叶增生结节可在病变区测得彩色血流,乳腺纤维瘤的血流多在周边或包膜周围探测到。良性肿块足够大时其内也可以有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尚需结合二维超声图像、年龄、病史等综合考虑,必要时行肿块穿刺,避免误诊。

第11篇

关键词:乳腺病 发病率 病因学 两癌筛查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52-01

我社区卫生中心于2011年1-11月对辖区内妇女展开了免费两癌筛查活动,现将乳腺筛查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社区常住居民,已婚育龄期妇女,年龄为35-59周岁,平均47岁。各种职业均有。

1.2 方法:填写全市统一的妇女病普查病历,详细询问并记录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情况以及与妇科疾病有关的症状表现等。再予以常规妇科体检、白带检查、宫颈刮片、高频探头乳腺超声检查、乳腺钼钯摄片等。

2 结果

2.1 普查结果:本辖区内女性人数约6千多,此次参与普查人数3070人,普查率达51%。查出所患乳腺病前四位分别为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纤维瘤、乳癌。具体情况见表1。

2.2 所患疾病与年龄关系,见表2。

3 讨论

3.1 乳腺疾病似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中以乳腺增生的发病最为普遍和广泛,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其困扰,甚至一定程度影响生活和工作。临床表现为经期前后肿胀、疼痛以及内肿块。现代医学认[1]乳腺病的发病主要与内分泌激素失调和精神因素有关,特别是下丘脑-垂体-性腺激素紊乱有关。许多文献也报道[2]此病与情绪、精神、劳累、抑制哺乳、不良生活习惯(烟、酒、染发)、饮食习惯(高脂、高胆固醇、高糖)等有关。本此普查,笔者也有意从脾气是否急躁、工作压力大否、有无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询问患者以侧证,均能得到或一或二以上因素的肯定回答,且以35-45年龄段人数为多。此阶段女性处于人生的旺盛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管是生活压力还是工作压力抑或是感情压力均能造成自身激素不均衡,而导致乳腺病发病。但此次普查,总的发病率为42%,低于[3]葛宏升、周军、孙建飞等报告咸阳地区妇女患病率(44%),但高于[4]金宗浩所普查上海地区女职工患病率(40%),说明无锡地区虽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乳腺病发病率程度中等,但有上升趋势。

3.2 本次普查查出纤维瘤4例,3例发生于40岁之前,最低年龄是35岁,但此患者述六年前此肿块已存在,且已经确诊,一直保守治疗。说明纤维瘤仍多见于青年妇女,且与女性雌激素过多刺激有关,青年妇女也应重视纤维瘤的防治。

3.3 共查出2例乳癌,后均已手术治疗;一例为乳癌I期,一例已转移,为Ⅲa,两例年龄一为42岁,另一例为43岁,显示出本地区乳癌患病年龄的提前化趋势,乳癌仍是育龄期妇女健康最大的杀手。随着医学的进步,乳癌治愈率也进一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达到5-10年生存率,甚至治愈,其中的关键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手术。

3.4 通过此次普查,说明了普查仍旧是了解掌握本社区妇女病发病情况、发病趋势以及早发现早治疗疾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我们以后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数据、确立方向的同时保障了本社区广大女性的健康。普查中也显露一些问题,比如本次普查一例乳癌患者,数月前就自行摸到肿块,不及时早些就诊的原因是:不痛不痒,不影响什么;还是这例患者得知可能是癌症后,第一反应是没治了,回家等死吧,不去看了。医学知识的浅薄,疾病认识的匮乏令人着急!(在工作人员的解释劝说下终去就诊),这更让我们反思且得出结论:社区医院设立的初衷,不仅承担全社区居民的医疗工作,还肩负着社区居民健康预防保健任务。我们在适应职能转变做好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保健、卫生宣教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普及医学常识,提高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防病治病常识,掌握一些疾病的自查方法,了解一些疾病症状的代表意义,及时就诊。同时我们应坚持两癌筛查,形成规范,持久进行,并扩大宣传力度和筛查面,让社区女性人人皆知,积极参与,就能更好的做到对乳腺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广大妇女生活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 楼丽华、娄海波、赵虹等著《乳腺病研究新进展-乳腺增生病辩证分型与性激素相关研究》[M].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4年 P154-158页

[2] 顾世光、高尔生、赵鹏飞 著《生殖健康》[M]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0年 P491-650

第12篇

[关键词] 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8(c)-0120-02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Benign Breast Tumors

LI Bin,HE Xiao-dong,ZHAO Xiao-lei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Armed Police Force General Hospital,Shenzhen,Guangdong Province,518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for breast benign tumor. 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December 2015―January 2013 in the hospital 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breast benign tumor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B two groups, each group of 50 cases, group A of breast benign tum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group B using traditional incision surgery,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of operation time, the breast surface aesthetic sco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Results Group A operation time (31.4 ± 2.3) min, the breast surface appearance score (2.90±0.03)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B group (36.7 ±3.6) min, (2.05 ± 0.39), the difference of that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Benign breast tumor;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Clinical effect

乳腺肿瘤是女性乳腺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比较常见的有乳腺纤维瘤以及管内或者囊内状瘤。而乳腺纤维瘤多发于20~25 岁的女性,一般多为单发性,也可有多个在一侧或两侧乳腺内出现者。乳腺腺纤维瘤的发生多因雌卵巢功能旺盛关系,因此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妇女。管内或者囊内状瘤多见于40~50 岁的女性,一般患者不会有痛感,主要症状为溢液或出血,有时可在部摸到小的长圆形肿物 ,质软与皮肤不粘连,可推动。挤压乳腺时可自中排出血性分泌物。乳腺管内或囊内状瘤可有6%~8%癌变率[1-3]。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就诊治疗的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探究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就诊治疗的10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A组年龄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37.23±2.89)岁,平均病程(3.01±0.78)d,其中乳腺纤维腺瘤40 例,囊性增生症9例,导管内状瘤1 例,肿瘤平均直径( 2.47±0.27)cm,肿瘤位于乳腺外下及外上象限23例例,内下象限13例,内上象限8例,中央区6例;B组年龄在19~64岁之间,平均年(36.81±2.32)岁,平均病程(2.98±0.76)d,其中乳腺纤维腺瘤39例,囊性增生症10例,导管内状瘤1 例,肿瘤平均直径(2.52±0.24)cm,肿瘤位于乳腺外下及外上象限24例,内下象限12例,内上象限9例,中央区5例。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应用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手术,术前借助超声确认病灶,选择切口位置,肿瘤在中央区3 cm 内者,在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 肿瘤位于中央区2 cm 外者,在病灶皮纹处完成弧形切口的选取。将患者皮肤切开,切口0.3 cm 左右,切口要求平整、平滑。以弯钳将切口两侧真皮层提起,手脂肪层内向肿瘤方向做潜行分离,直到肿瘤的位置,分离腺体,并将肿瘤进行清除。将肿瘤整块剥离,包括包膜,避免引发周围乳管损伤,应用悬吊法完成创面的缝合[4]。

B组采用传统切口手术,在患者良性肿瘤局部,通过放射状切口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表面美观评分[5] (Breast surfacebeautiful score,BSBs): 术后 6 个月,患者门诊复查,评价表面美观程度患者门诊复查,评分标准:①3分:形状正常形态,尖挺,丰满、无切口瘢痕、无色素沉着、乳晕感觉正常, 感觉良好;②2分:形状接近正常形态、切口瘢痕轻微、色素沉着轻微、乳晕轻微异样;③1分:形状中度异常、切口瘢痕中等、色素沉着中等、乳晕明显异样;④0分:形状显著异常、切口瘢痕明显、色素沉着明显、无乳晕。

1.4 统计方法

该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表面美观评分

A组手术时间(31.4±2.3)min、表面美观评分(2.90±0.03)明显优于B组(36.7±3.6)min、(2.05±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患者满意度

A组患者满意度92.00%明显高于B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饮食习惯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罹患乳腺良性肿瘤。目前,手术仍然是最为主流的治疗方法。传统切口手术不仅手术并发症多,遗留瘢痕和对乳腺组织创伤大,而且还会使致周围留下明显疤痕,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胸部的美观,导致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精神压力。微创手术则因此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6]。

在该次试验中发现,A组手术时间(31.4±2.3)min明显优于B组(36.7±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于乳腺良性肿瘤,采用微创手术比传统切口手术临床效果更佳,手术时间更短,表面美观评分更高,更使患者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玉香,李俊霞,王国栋. 乳晕弧形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 80 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 2013,42( 7) : 429.

[2] 朱彩荣,马宏民,蔡媛璇,等.乳晕弧形切口薄皮瓣法乳腺良性肿瘤切除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26(6) : 596 - 597.

[3] 冀峰. 乳晕边缘小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体会[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2,10(4) : 312 - 313.

[4] 姜银海. 27 例乳腺良性肿瘤乳晕环切口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 125-126.

[5] 陈伟,王凤君.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物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0):177-178.

[6] 王培新.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评[J].环球中医药2015,8(2):28.

[7] 林海晨.美容切口手术在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