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理论论文

网络理论论文

时间:2022-08-08 20:48: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理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理论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网络战略 管理战略 网络

 

一、导言

随着Internet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步入网络时代,它将彻底改变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战略行为。网络时代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企业合作网络之间的竞争,这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网络竞争。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基于“公司是独立、自治实体”的假设和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来研究企业战略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必须从嵌入于企业的关系网络视角来研究企业战略。战略网络 (Strategic Networks)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新战略思想。

所谓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战略网络及其管理“必然将成为新的管理范式与新的竞争游戏规则”,“战略网络管理是当今企业成功的关键”。因此,战略网络研究既是一个急需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正如《战略管理杂志》(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在2000年3月出版“战略网络专集”时,编辑所评论的那样:“我们觉得认真地强调战略网络是如何影响公司的利润率问题——战略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的时机已成熟”。战略网络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从不同的角度展开研究。但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现有的战略网络研究系统性不够,缺乏定量和动态分析及其支撑技术。为此,本文在评价现有战略网络研究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将是系统化、动态化和定量化,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可操作的战略网络理论与技术方法,使得战略网络理论能真正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之中。

二、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 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 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 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 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 Cluster)、伙伴关系 (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 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 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 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 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 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 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 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 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 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 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第2篇

关键词:网络战略管理战略网络

一、战略网络研究沿革

20世纪80年代以前,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资源稀缺,而且企业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价格控制和市场的份额上,网络参与者将网络视为一种投机选择,协调成本高和机会主义多,因而网络被许多学者认为有负面影响和缺乏效率,长期以来其优势没有得到理论界和实业界的认真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知识、信息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组织网络化日益凸现,而且网络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例如,日本的企业之所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国际竞争力迅速增强,国际化经营效果显著,就是因为日本的企业并非以单个原子状态来活动,而是以一群合作企业或组织构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知识共享、共同发展,形成了世界级的核心能力。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企业网络及其关系管理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相继出现了组织生态系统(OrganizationEcosystem)、组织网络化(OrganizationalNetworking)、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组织域(OrganizationField)、企业集群(EnterpriseCluster)、伙伴关系(Partnering)、关系治理(RelationalGovernance)、拓展企业(ExpandedEnterprise)、合作竞争(Co—petition)、组织间竞争优势(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关系能力(RelationalCapability)、关系资源(RelationResource)、网络资源(NetworkResource)、联盟网络(AllianceNetworks)、战略网络(StrategicNetworks)、战略区域(StrategicBlocks)、公司间信任(Inter—firmTrust)、供应商网络(SuppliersNetwork)等新概念,有学者和先行的厂商已认识到企业隐含的、不可模仿的社会关系网络和其成功的合作伙伴——供应商、顾客、互补者和联盟伙伴,是“创新关键来源”、“组织学习的关键来源”、“学习和能力的关键来源”。R·Gualti等人将这些具有持久性的、对进入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之间的节点构成的网络统称为战略网络,这些节点包括了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等。于是,战略网络研究就成为战略管理研究的新热点。

就战略管理学者对战略网络研究历程看,首先提出战略网络概念的是J.C·Jarillo。他于1988年在《战略管理杂志》发表题为“战略网络”的论文,可谓是战略网络理论的经典之作。该文从战略的高度阐述了战略网络的内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关系网络,获取企业生存和发展所需资源和知识的关键渠道,是“企业竞争优势之源”,而不仅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使之有别于一般意义的网络组织。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开始。随后,战略管理研究者开始对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网络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1992年N.Nohria等编写出版的论文集《网络与组织:结构、形式和行为》,汇集了社会网络理论、组织理论、战略理论、经济理论研究者对战略网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战略网络研究的奠基者J.C.Jarillo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实证考察,于1993年出版其专著《战略网络》,标志着战略网络理论基本形成。1999年F.J.Richter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促进战略网络理论走向实践。2000年《战略管理杂志》出版“战略网络’论文专集,介绍了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理论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强调这一理论要整合和系统化,使之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更有效地指导企业在网络竞争环境下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这标志着战略网络研究进入了一个系统研究阶段。

二、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学派

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目前战略管理的学者们都只能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战略网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战略网络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作者综合有关文献,将现有战略网络研究主要分为五大学派。

1.以R.Gulati为代表的结合新经济社会学来研究企业战略网络的理论,我们称之为经济社会学派。R.Gulati的主要代表作有《战略网络》、《联盟与网络》、《网络位置与学习:网络资源和公司能力对联盟形成的影响》。

他的主要观点是:(1)规范了战略网络的定义,界定了战略网络的研究范围,明确将对企业有战略意义的战略联盟、合资、长期的买卖伙伴和一群相似的节点都归集为战略网络,强调它是嵌入于企业之中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2)用社会网络理论的“嵌人性”和“结构洞”原理,证明了战略网络对企业行为和绩效的影响,说明战略网络及其管理能力是网络资源和关系资源,是战略网络参与者在参与网络后所获得的独特资源,具有独特性,难以模仿性,是一种核心能力。(3)强调战略网络是一个公司接近信息、资源、市场和技术的关键渠道,能够取得学习、规模和范围经济的优势,战略网络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和竞争优势。(4)嵌入于战略网络之中的网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既有机会又有约束的资源。因为“网络也意味企业被锁定在非生产关系里或排除了与其他可行的组织结成伙伴的机会”。(5)提出要整合战略网络于企业战略研究之中,并提出可从产业结构、产业内分析、企业能力、交易成本和转换成本、网络进化和企业收益来与现有的战略研究相结合。

该学派的主要缺点是:如何整合战略网络于战略研究中,没有提出具体的理论框架,缺乏技术方法研究,难于对企业的实践有实际指导作用。

2.以J.C.Jarillo为代表的用组织理论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组织学派。其主要代表作为《战略网络》、《战略网络——创造无边界的组织》(专著)。

他的主要观点有:(1)最早捉出战略网络的概念,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其目的在于通过战略网络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2)提出了用商业系统思想来研究企业经营活动。他认为,实现产品/服务有效地传送到顾客手中,整个过程的所有活动要合作,如何选择组织合作方式的中心问题,就是要保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3)提出了组织商业系统活动方式的评价标准,是最大化组织效率与灵活性,并通过比较层级制、市场和战略网络三种组织方式,说明战略网络是网络经济时代最佳组织模式。(4)初步形成了战略网络的基本理论,有利于指导企业进行战略网络管理,包括网络选择的时机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何时建立网络为好,利用博弈理论提出了加强组织间信任的机制。

其主要不足是:没有考虑网络关系、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对网络及其效率的影响,没有分析战略网络的成因、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对战略网络中组织间学习过程和网络进化过程展开研究。

3.以P.J.Richter为代表的文化学派。他根据自身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担任国际跨国公司代表、与这些国家的企业有长期交往的经历,发表了多篇有关东亚企业成长的论文,并于2000年出版了其专著《战略网络——日本企业间合作的艺术》。该书以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为例,研究了战略网络的理论基础、战略网络形成动因、战略网络的管理与进化,进一步丰富了战略网络理论和促进战略网络在实践中的应用。

Richter的主要观点有:(1)日本经济及其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企业的战略网络管理水平高,日本企业的战略网络与西方一般意义上的网络组织不同,它注重知识、能力资源的共享。(2)突出文化在战略网络形成和进化中的作用。强调由于日本企业受传统文化影响,容易形成战略网络的网络文化,包括高度忠诚、相互信任、自然尊重和统一价值观等。(3)运用企业系统理论、成长理论和博弈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的动因,为战略网络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4)重点分析了战略网络企业间的网络学习过程,说明战略网络在知识管理和能力培养中的特殊意义。(5)论述了企业后勤合作、技术合作和全球化合作中的战略网络管理问题,为战略网络走向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6)强调了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在战略网络中的重要性。

由于Richter仅从文化视角研究战略网络,没有将战略网络管理整合于战略研究之中,由于文化研究难于定量化,造成缺乏对战略网络进行定量研究,也缺乏对战略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4.以波特(Porter)为代表的用企业集群理论来研究区域合作网络。由于企业集群理论起源于区域经济研究,故我们将此学派称为区域经济学派。企业集群是指在一特定区域内的一群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各种组织(包括学校、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客户等),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联盟中获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而结成的网络。因此,我们认为,企业集群是战略网络的一种,集群研究也属于战略网络研究范畴。波特有关集群研究的主要代表作有《国家竞争》、《亚当·斯密:区位、集群和竞争的“新”竞争微观经济学》、《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和《产业集群与竞争:企业、政府和机构新议题》,其集群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各国典型区域的企业集群(如硅谷和波士顿的高新产业区、意大利的皮革制造企业集群等)的实务观察和研究所得,他认为“所有进步的经济体中,都可明显存在着企业集群,企业集群的形成,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

波特的主要观点包括:(1)集群是位于某个地方、在特定领域内获得异质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集合,地理位置是一个竞争优势。(2)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体系,具有外部效应,同一地区内的公司或机构之间相互联系、共享知识,企业集群是一种“新竞争”和“新经济”。(3)企业集群是由地理位置所处的社会、文化、政策等条件形成的,具有历史依赖性。(4)集群是空间布局上的新组织形式,“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是一种合作竞争思想,是一种群体思维的战略思想(突破单个实体的狭隘思想)。(5)分析了企业集群的成因、特征和网络关系,揭示了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丰富了战略网络研究的内容。

其主要缺点:过分强调地理位置在企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性,认为在网络经济时代“地点仍是竞争的根本”,产业选择首要问题是区位:过分强调政府产业政策对集群管理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在关系网络管理中的能动作用,利用集群理论侧重于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而非用于微观层面的企业战略研究之中。

5.以J.M.Moor为代表的从生态观的视角来研究战略网络,我们称之为商业生态学派。Moor提出的企业商业系统包括了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对手、顾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政管理部门、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我们认为,各个成员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依赖、共同进化所形成的交错复杂的关系网络,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战略网络,有关商业生态系统研究也应属于战略网络研究领域。Moor的代表作,是其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商业生态系统时代的领导和战略》。他认为,网络经济世界的运行并不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像生态系统那样,企业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共同进化”关系。在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中,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彼此间应该合作,努力营造与维护一个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因此,他强调必须有“新的语言、新的战略逻辑和新的实施方法”,用全新的理论——商业生态学来全面阐述了商业生态系统的企业战略。

Moor的主要观点包括:(1)用生态系统的观念来透视整个商业经营活动和研究战略,拓宽了战略网络研究的视野。他认为,企业是其所处商业生态系统的成员之一,这个系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价值,这个系统绩效直接影响到企业绩效。(2)按照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与动态进化的原则来设计网状结构组织和商业生态系统(即战略网络),通过共创愿景、系统思考、网络学习、共享知识、协同作用,使企业在创造未来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建立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学习、共同进化的企业生态系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的绩效主要取决于其在这个系统中的合作效率和网络关系管理能力的水平。(4)商业生态系统中的成员间相互合作演化过程,包括了开拓、发展、权威、重振或死亡,企业在这个演化过程中不断进化、异化和蜕变。(5)强调了企业与环境的相互渗透,企业的边界模糊。企业的战略行为受其所在的系统制约,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价都依赖于整个系统。

其主要缺点是:过分强调系统选择企业的作用,忽略了企业本身初始条件的重要性,忽略了企业核心能力对其战略行为的决定作用和对整个商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仅强调整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成员的合作,忽视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博弈过程,有合作也有竞争,并认为合作有周期性,无法持久。

综观战略网络研究各个学派的主要观点,我们认为,当前有关战略网络研究有以下的特点:(1)应用一种理论从某个侧面研究的多,而综合各种理论从系统观角度研究的少。(2)偏重于战略网络形成和企业战略网络案例分析的多,而对嵌入于战略网络的关系分析与战略网络结构分析的少。(3)侧重于战略网络的静态研究多,企业战略网络管理的动态研究少,更缺乏对深层次的网络管理问题和网络进化问题的研究。(4)在技术方法研究上,以定性为主,缺乏定量的具有动态性的技术方法,更缺乏有关动态战略分析方法、网络信息管理支撑技术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正因如此,战略网络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对企业战略管理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可操作的基本战略理论及其技术与方法,使之未能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之中。

三、战略网络研究趋势和主要方向

从上分析,我们认为,现代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是:(1)战略网络研究系统化。由于战略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动态关系网络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又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未来的研究必须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来系统研究战略网络,才能对战略网络有全面的认识和理解。(2)战略网络研究动态化。战略网络的基本特征就是动态变化和不断进化,只有引入社会网络技术、系统动力学、进化博弈、离散仿真的技术等分析方法来分析战略网络的互动性和动态性,才能真正揭示战略网络的演化规律。(3)战略网络研究定量化。由于战略网络涉及的组织多、相互的关系复杂,未来的研究必须采用社会调查统计方法收集大量的数据,利用现代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网络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才有保证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结合战略网络研究发展趋势分析,我们认为,今后战略网络研究的主要方向:

1.用系统观进行战略网络理论框架研究。综合应用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社会网络理论、协同商务理论、企业能力理论、系统理论和博弈论等,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战略网络理论框架。它包括战略网络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战略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动态关系网络分析,战略网络的目标与选择,战略网络的动态管理,战略网络绩效评价与网络进化。

2.战略网络中的组织间动态关系分析与技术方法研究。要运用系统动力学、社会网络技术方法和离散系统仿真技术,进行组织间动态关系网络分析与仿真模型优化,明确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不同作用网络节点之间的动态关系,保证战略网络的优化。

3.战略网络动态管理过程研究,要促进战略网络研究成果用于实践和可操作性,这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它包括:(1)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和企业网络理论,建立起有效的网络学习机制:运用博弈理论分析网络学习中的博弈均衡问题,制定出企业在网络学习中的最优策略。(2)运用委托—理论,建立长期网络信任机制,保证网络知识有效转换、整合与创新。(3)运用协同商务的原理和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等,开发和实现基于协同商务观的企业战略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保证网络内部信息、知识的快速交流、处理和共享。

4.战略网络进化研究,体现动态性和共生性的特点。要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结合进化理论和遗传基因理论,揭示战略网络进化规律,针对有限理者所组成的大群体中多次博弈背景下的进化力量,建立战略网络动态进化模型来描述其进化过程,研究网络行为的稳定性问题。

第3篇

论文摘要:分析了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困难,对基于小渡分析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应用前景。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在理论上可概括为:在已知网络拓扑结构、输人激励和故障响应或可能已知部分元件参数的情况下,求故障元件的参数和位置。

尽管目前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理论和方法都取得了不少成就,提出了很多故障诊断方法,如故障字典法、故障参数识别法、故障验证法等。但是由于模拟电路测试和诊断有其自身困难,进展比较缓慢。其主要困难有:模拟电路中的故障模型比较复杂,难以作简单的量化;模拟电路中元件参数具有容差,增加了故障诊断的难度;在模拟电路中广泛存在着非线性问题,为故障的定位诊断增加了难度;在一个实用的模拟电路中,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着反馈回路,仿真时需要大量的复杂计算;实际的模拟电路中可测电压的节点数非常有限.导致可用于作故障诊断的信息量不够充分,造成故障定位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因此,以往对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研究主要停留在中小规模线性无容差或小容差的情况,有些方法也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际。但如何有效地解决模拟电路的容差和非线性问题,如何解决故障诊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是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波神经网络则因其利于模拟人类处理问题的过程、容易顾及人的经验且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特点,所以在这一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小波分析理论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简单地讲,小波就是一个有始有终的小的“波浪”小波分析源于信号分析,源于函数的伸缩和平移,是Fourier分析、Gabor分析和短时Fourier分析发展的直接结果。小波分析的基木原理是通过小波母函数在尺度上的伸缩和时域上的平移来分析信号,适当选择母函数.可以使扩张函数具有较好的局部性,小波分析是对信号在低频段进行有效的逐层分解,而小波包分析是对小波分析的一种改进,它为信号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细的分析方法,对信号在全频段进行逐层有效的分解,更有利于提取信号的特征。因此,它是一种时频分析方法。在时频域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能并具有多分辨分析的特性,非常适合非平稳信号的奇异性分析。如:利用连续小波变换可以检测信号的奇异性,区分信号突变和噪声,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可以检测随机信号频率结构的突变。

小波变换故障诊断机理包括:利用观测器信号的奇异性进行故障诊断以及利用观测器信号频率结构的变化进行故障诊断。小波变换具有不需要系统的数学模型、故障检测灵敏准确、运算量小、对噪声的抑制能力强和对输入信号要求低的优点。但在大尺度下由于滤波器的时域宽度较大,检测时会产生时间延迟,且不同小波基的选取对诊断结果也有影响。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小波变换被有效地用来提取故障特征信息即小波预处理器之后,再将这些故障特征信息送人故障分类处理器进行故障诊断。小波分析理论的应用一般被限制在小规模的范围内,其主要原因是大规模的应用对小波基的构造和存储需要的花费较大。

2神经网络理论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在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模型,是对人脑功能的模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已形成了数十种网络,包括多层感知器Kohomen自组织特征映射、Hopfield网络、自适应共振理论、ART网络、RBF网络、概率神经网络等。这些网络由于结构不同,应用范围也各不相同。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本身不仅具有非线性、自适应性、并行性、容错性等优点以及分辨故障原因、故障类型的能力外,而且训练过的神经网络能储存有关过程的知识,能直接从定量的、历史故障信息中学习。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它已开始应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不断成熟及大量应用,将神经网络广泛用于模拟电路的故障诊断已是发展趋势。BY神经网络由于具有良好的模式分类能力,尤其适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领域,因而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是目前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用得较多而且较为有效的一种神经网络。  3小波神经网络的应用进展分析

3,1小波分析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结合的必要性

在神经网络理论应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过程中,神经网路对于隐层神经元节点数的确定、各种参数的初始化和神经网络结构的构造等缺乏更有效的理论性指导方法,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效果。小波分析在时域和频域同时具有良好的局部化特性,而神经网络则具有自学习、并行处理、自适应、容错性和推广能力二因此把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应用于故障诊断是客观实际的需要。

目前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的结合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先利用小波变换对信号进行预处理,提取信号的特征向量作为神经网络的输人,另一种则是采用小波函数和尺度函数形成神经元,达到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直接融合第一种结合方式是小波神经网络的松散型结合,第二种结合方式是小波神经网络的紧致型结合。

3.2小波分析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的结合形式

小波与神经网络的松散型结合,即:用小波分析或小波包分析作为神经网络的前置处理手段,为神经网络提供输人特征向鱼具体来说就是利用小波分析或小波包分析,把信号分解到相互独立的频带之内,各频带内的能童值形成一个向觉,该向童对不同的故障对应不同的值,从而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向量一旦确定神经网络的输入特征向童,再根据经验确定采用哪种神经网络及隐层数和隐层单元数等,就可以利用试验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调整权值,从而建立起所需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

小波与神经网络的紧致型结合,即:用小波函数和尺度函数形成神经元,达到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的直接融合,称为狭义上的小波神经网络,这也是常说的小波神经网络。它是以小波函数或尺度函数作为激励函数,其作用机理和采用Sigmoid函数的多层感知器基本相同。故障诊断的实质是要实现症状空间到故障空间的映射,这种映射也可以用函数逼近来表示。小波神经网络的形成也可以从函数逼近的角度加以说明。常见的小波神经网络有:利用尺度函数作为神经网络中神经元激励函数的正交基小波网络、自适应小波神经网络、多分辨率小波网络、区间小波网络等。

3.3小波分析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结合的优点

小波神经网络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可以避免M LY等神经网络结构设计的育目性;二是具有逼近能力强、网络学习收敛速度快、参数的选取有理论指导、有效避免局部最小值问题等优点。

在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领域,小波神经网络还是一个崭新的、很有前途的应用研究方向。随着小波分析理论和神经网络理论的不断发展,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模拟电路故障诊断领域将日益成熟。

第4篇

关键词:西方战略管理学 定义 历史 现状 前沿

战略管理学的定义、核心问题、研究对象和目的

学术领域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战略管理学术领域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者对公司管理和商业竞争有关问题感兴趣。区分战略管理和其他管理类或商业类学术领域的主要标志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战略管理学界关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导致企业的成功和失败?因此,战略管理是直接研究企业竞争行为的社会科学。

这个基本问题确定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企业和竞争。评价研究结果的尺度是竞争的产出。对企业来说,是生存和经济回报。研究方式是通过对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竞争(环境和过程)的认识,探索影响竞争结果的要素和原理。战略管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企业在竞争中生存和灭亡的原因,并推广具备独特竞争力的公司和组织,使之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Summer,Bettis,Duhaime, Grant,Hambrick,Snow&Zeithmal,1994)。

早期战略管理学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把该领域的研究问题定义为:企业如何行动?为什么企业和企业有所不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公司总部的设置有何必要性(Rumelt,Schendel& Teece,1994)?但后来,由于战略管理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学者对战略管理的研究侧重于探讨造成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原因。对经营业绩的探讨不可避免地导向对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研究。因此,战略管理研究的问题随着时间和研究的深入稍有变迁,但总体上还是围绕企业成败的原因这个核心命题。

企业成败的命题实际包含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企业能产生经济回报而其他企业不能?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带来更高的回报?为什么有些企业能持续产生回报而有的企业只是昙花一现?早期的战略管理学科和学术研究关注第一个问题(1960-1980年);中期和当代的研究更关注后两个问题(1980年至今)。尤其1991年后随着内部资源论的广泛流行,最后一个问题成为研究重点。

战略管理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和主要文献

(一)发展历史和现状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看,战略管理学可追溯到80多年前。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率先在高年级MBA课程中引进一门新课“公司政策”。该课程旨在帮助硕士研究生综合在各工商管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以提高毕业后经营管理公司的整体能力。随后几十年间,其他商学院逐步效仿哈佛大学商学院,在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科目中设立公司政策和战略。到20世纪70年代初,大部分商学院都设置了类似课程,并将战略管理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高年级的核心课程。全球公认的评定和认证商学院教育能力的机构—国际高等商学院联合会(AACSB),逐渐把战略管理、公司政策和相应课程列入其认证国际商学院商学类学士学位的重要指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战略管理内容不断扩充和细化,教学方法也在多元化。今天,案例教学、模拟和直接讲授都是普遍的教学方式。因其整合性和定位在高层管理领域,战略管理和公司政策已成为工商管理知识体系非常重要的部分。

虽然战略管理自从被引入商学院课程以来非常受欢迎,然而其知识体系发展迟缓。一个原因是战略管理最初就被列为独立的综合类核心课程,表面上看它和其他商学课程没有明显的理论联系。早期讲授战略管理的教师背景复杂,有些是在各职能学科如市场和金融授课的学者(Porter & Mckibbon,1988)。这些学者更关注在自身领域内的研究。有些是没有学术背景的经理人。此外,早期商学院教师的工作评定更关注教学而不是学术研究。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发展独立、系统的战略管理理论。因此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战略管理一度被认为缺乏具体的专业内容(Rumelt,Schendel&Teece,1994)。尽管战略管理学科已有特定的研究视角(即企业整体经营)和明确的服务对象(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其综合性反而约束了自身的发展(Hambrick & Chen,2008)。从起源到20世纪70年代初,战略管理学术界没有准确和系统地定义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理论范畴。实际上,专注于发展战略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学术界还没有成型。战略管理的教学目的只是被粗略地定义为发展全面综合管理能力及培养战略家和组织建设者。经营战略分析方法主要依赖零散的、不系统的分析模型。

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始,战略管理逐渐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根据昆(Kuhn)对一般性科学的定义,一个学术领域的成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占据主导地位和相对系统的理论规范的诞生;二是认可和探讨该理论的规范的学术团体的成型。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系列经典著作的出版奠定了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1962年,经过系统研究美国大型公司的历史,钱德勒发表了工业史研究的三大著作之一《战略和结构:工业企业历史的若干篇章》,简称《战略和结构》。钱德勒总结了他对通用电气、西尔斯、埃克森和杜邦这四大公司在成长过程中内部产品和组织结构变化的考察,指出公司的结构应根据公司战略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不同的公司战略应采取不同的组织结构。《公司和战略》区分了战略和结构,并系统探讨了多元化战略和事业部式结构的关系,从而为企业高层决策者在运营公司中制定长远发展目标和决策提供初步的理论指导。《战略和结构》还初步明确了高层管理的基本职能:制定战略和组织结构,为进一步确立战略管理的核心研究范畴奠定了基础。因此,该著作被后来的学者公认为早期开创战略管理学术领域的经典著作(Rumelt, Schendel & Teece,1994)。

值得一提的是,在钱德勒之前,也曾有著作探讨经理职能问题,但这些著作都没能从战略决策角度讨论高层管理者的职责。比如,1938年查尔斯·巴纳德发表的经典著作《经理人员的职能》深入探讨了组织的特性、组织目标和经理职责。但该著作关于经理职能的描述仅限于协调和沟通以有效和高效地实现目标,而没能指出非常重要的制定目标的功能。

在1960年前后,还有几篇理论经典著作相继问世。它们和《战略和结构》共同奠定了战略管理早期理论基础。这些著作有1957年伊迪斯·彭罗斯(Edith Penrose)的《企业成长理论》、1965年伊戈尔·安索夫的《公司战略》和1965年由肯尼斯·安德鲁斯(Kenneth Andrews)等主编的《商业政策:教材和案例》(Learned,Christensen,Andrews & Guth,1965)。在《企业成长理论》中,彭罗斯提出传统企业的成长过程,指出企业成长延续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化经营,然后走向国际化的战略轨迹。彭罗斯被认为是最早论述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利用内部资源进行创新和发展竞争优势实现战略性成长的学者。《企业成长理论》是公认的当前非常流行的内部资源理论学派(Barney,1991)的先导著作。

另一部开创性的著作是安索夫的《公司战略》。安索夫早年在洛克希德公司新泽西分部做经理时,感受到传统的基于企业过去经营历史的战略计划方式在实践中的弊端。到卡内基梅隆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生院任教后,安索夫把自己对战略管理的思考进行了系统整理,以《公司战略》发表。安索夫详细阐述了战略的概念,认为经营战略目标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报酬。他对经济效益和会计指标进行了区分,指出战略规划是5项重要的经营决策的交叉:产品和市场范围,成长方向,竞争优势,集成企业内部竞争力的衍生效应,及自我生产或收购策略。安索夫认为战略管理的核心是确保这5大决策的一致和相关,通过追求5个经营方向的相互促进来实现战略目标,即经济报酬最大化。

和安索夫的《公司战略》同年出版的《商业政策:教材和案例》虽以教材的方式出版,也对战略管理领域有深远影响。该教材的组织者安德鲁斯在书中提出了至今仍广泛流行的战略决策制定分析模型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SWOT模型吸取了钱德勒的战略概念和Philip Selznick提出的特有竞争力概念,把企业内在优势、劣势和外在的机遇、挑战结合进行一体化分析。合理的战略决策的制定应基于企业内在特有竞争力和外在成功要素。除了提出战略模型,安德鲁斯还主张区分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认为战略制定应包括制定明确的公司级战略目标、战略分析和选择,而战略实施应注重资源调配和行政性事务。

以上四部著作,特别是《战略和结构》、《公司战略》和《商业政策:教材和案例》,系统地定义了管理术语,如战略和战略管理,还描述了战略管理的目标,包括战略管理的内容、战略管理实施的主要步骤和分析方式,从而为战略管理奠定了理论框架和范畴,也为战略管理作为独立的学术领域铺平了道路。因其逻辑性和实践性,这些著作的发表立刻引起了学术界和产业界对战略概念和战略管理的极大兴趣。深入交流、探讨和延伸这些著作的思想促成了专注于战略管理研究的学术界的诞生。1970年3月,10名对商业政策感兴趣的教授聚集在芝加哥探讨如何定义商业政策研究领域及如何发展该领域。这次会议直接促成了1971年美国管理学会将公司政策和规划作为独立的研究分支(Hambrick & Chen,2008)。在1971年成立时,公司政策和规划分支共有60名注册会员。其后的几十年间,该分支不断壮大,注册的会员占据了美国管理学会会员的1/3,成为管理学会9个分支下的第二大分支。

另一个促进学术界形成的里程碑事件发生在公司政策和规划成为美国管理学会独立分支后。1977年,丹·申德尔(Dan Schendel)和查尔斯·霍弗(Charles Hofer)邀请了93名学者、咨询专业人员和职业经理人在匹兹堡大学讨论如何进行战略管理相关研究。匹兹堡会议是首次专注于探讨质量管理理论、研究成果和战略管理研究的大会,在此之前的会议大部分专注于讨论各类教学方法(Hambrick & Chen,2008)。根据大会讨论结果和论文,1979年申德尔和霍弗整理发表了论文集《战略管理:公司政策和规划的新思路》。该论文首次采用战略管理一词取代公司政策和规划来描述战略管理学科和学术领域,并指出战略管理过程应包括战略制定和实施两步骤;战略应是多层次的,包括公司级战略、业务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这些基本定义和分类确立了战略管理学科和研究的基本框架。该论文集的出版标志着战略管理正式取代公司政策和规划成为研究战略决策和战略实施的新领域。1981年,申德尔发起成立了战略管理协会(SMS),专门致力于战略管理研究。战略管理协会的正式成立和其专业期刊《战略管理》的创立,正式宣告了战略管理学术界的形成。

(二)研究机构、协会和核心文献

从主要理论著作发表时间和学术界形成年代看,战略管理还是一门年轻的管理学科。当前全球致力于战略管理研究的专业协会主要有美国管理学会公司政策和规划分会(BPS)、战略管理协会(SMS)、欧洲的战略规划协会(Strategic Planning Society)和各国家和地区管理学会下属的战略管理分会(如EURAM: European Academy of Management)。战略管理机构主要是全球各商学院下属的战略和组织管理系、战略管理博士点及专注于战略管理研究的研究中心。如位于哈佛大学商学院由迈克尔·波特教授主持的“战略和竞争力中心”。研究成果大多是各类学会所办年会的论文集、管理类期刊和专著。权威性的国际会议包括美国管理学会年会、战略管理协会国际年会、运筹学和管理科学协会年会和各地区管理学会年会和分会(如Asian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Conference)。专著的发表根据出版商和学者的研究领域有很大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战略管理类期刊有学术研究和面向管理者两类。对学者来讲,研究类管理期刊应是理论研究跟踪的重点。专业战略管理期刊包括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Strategic Organization,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和Long Range Planning。另外,综合管理期刊也接受战略管理文章,A类综合管理期刊包括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Management Scie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和Organization Science。

面向管理者的期刊主要有Harvard Business Review,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和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等。其他期刊不在此一一列举。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美国管理学会公司政策和规划分会列出的期刊进行跟踪()。

值得一提的是,新兴的由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主办的协会期刊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专门发表中国公司和组织管理的论文。另外,由Asia Academy of Management主办的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也倾向于发表中国和亚太地区管理的文章。国内学者可特别关注这两种期刊。

战略管理理论前沿

以下是当前战略管理学界三种较新的理论发展方向。一是社会网络理论,把社会学人际关系理论引入战略管理理论,由于具备较成熟的理论思想和实证研究方法,发展非常迅速(Borgatti&Foster,2003)。发展方向主要是解决理论内部的争议和扩大其应用性。二是动态竞争力理论,是目前战略管理前沿理论。该理论在学界已拥有一定的支持者,但还有待发展,实证研究也非常欠缺。三是客户价值理论,可能是一个研究热点,因为无论理论和实证都还处于初步阶段。

(一)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是传统的社会学理论之一,可视作对战略群体理论的改进。其基本思想是企业的外部联系和企业间的关系网络对企业经营业绩有影响。研究核心是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特别是网络联系的中心性和密切性。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外部网络关系决定了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业绩。社会网络理论和企业知识相辅相成,从外部认识企业如何创新,从而补充了知识网络理论从内部对创新的认识。

虽然社会网络学者一致接受外部网络影响企业创新和业绩这一基本观点,但对社会网络如何影响企业经营持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密切的网络联系能增加信任,影响信息和资源交流的质和量,带来社会资本从而对企业经营有益(Coleman,1988;Adler & Kwon,2002.);另一种观点认为网络联系能交流更稀缺的信息和资源,从而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Granovettor,1982;Burt,1992)。两种观点都有相应的实证研究支持(如Stuart,2001),但各自实证研究的情境和研究方法难以比较。对创新感兴趣的研究者应寻找相应的权变条件来解决其不同。此外,外部网络可能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该理论另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是负面的网络影响和企业如何建立和脱离外部网络,保持合理灵活的外部网络。

学术界对社会网络理论的批评主要是认为该理论是基于数据分析,而不是通过理论指导数据分析,因此不能作为一种理论(Salancik,1995)。但知识管理的兴起和外部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社会网络理论的内容和影响力,社会网络理论仍将作为一个主要的管理和组织理论被深入研究和运用。感兴趣的读者可参考Borgatti和Foster(2003)的综述文章。

(二)动态竞争力理论

基于对内部资源论缺陷的认识,学者们继续寻找企业能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原因。坚持以企业内部为基础建立竞争优势的学者在内部资源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有辩证性的竞争能力理论:动态竞争力理论。蒂斯(Teece)、彼森索(Pisanso)和苏恩(1997)提出能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应具备动态竞争力。动态竞争力指企业具有的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快速适应、整合、构建和重塑内外部竞争力的能力。支持动态竞争力的学者把动态竞争力和功能性能力区分开来,认为内部动态竞争力是导致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能力;动态竞争力产生功能性能力;功能性能力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而动态竞争力是不变的(Helfat & Peteraf,2003;Teece,2007)。这种区分解决了理论上造成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内部能力可能是无限的,从而弥补了内部资源论的缺陷。

然而,动态竞争力理论目前还不完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没能回答动态竞争力本身到底是什么的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动态竞争力本质上就是企业的学习能力(Eisenhardt & Martin,2000),但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不同企业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企业学习和创新的过程是怎样的?如何管理企业的学习能力?二是动态竞争力、功能性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关系还有待研究。近期有些学者提出竞争优势在日益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很难持续,企业最多只能拥有暂时的竞争优势(Brown & Eisenhart,1998;D’Aveni,1994)。暂时竞争优势的产生和影响正成为战略管理学者的研究热点。

(三)客户价值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的第三个发展方向也是针对内部资源论的缺陷。普利姆(Priem,2007)指出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或价值占有过程应把客户需求和消费过程结合起来。他指出企业可通过三种对客户的影响方式来创造价值:提高客户对企业产品的认识以发展客户人力资源成本;影响客户鉴别产品价值的信息以减少企业对客户需求的依赖;强化需求的特殊性而增强顾客对产品的依赖。普利姆的观点引进了市场学有关需求特殊性的理论。其观点还有待实证研究,但其关于价值的思想结合了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需求,和战略管理发展的初衷相一致。由于价值创造在战略管理中占核心地位,对客户在价值创造中的研究和相应理论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Andrews K. R. (1971),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trategy. H. Dow Jones-Irwin: Homewood, IL.

2.Ansoff, H.I. (1965), Corporate Strategy: 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 Homewood: Richard D.Irwin

3.Chandler A.D. (1962),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4.Hambrick, D.C., Chen, M. (2008), New Academic Fields as Admittance-seeking Social Movements: The Case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3(1), 231-251

5.Helfat, C.E., Peteraf, M.A. (2003), The Dynamic Resource-based View: Capability Lifecycl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4(10), 997-1010

6.Porter, L.W., McKibben, L.E. (1988), Management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Drift or Thrust into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McGraw-Hill

7.Preim, R.L. (2007), a Consumer Perspective on Value Cre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32, 219-235

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堂;教学组织模式;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3-02

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原理等学科内容紧密联系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都很高的课程,它涉及的许多基本概念、技术原理、网络协议等理论知识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讲十分晦涩难懂。为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几乎所有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高校都同步的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课。作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实验教学是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逐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认知结构不断优化,从而能够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1]。因此,对于学生来讲,无论是加深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是提高实践和应用能力,良好教学效果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堂教学组织模式都是十分重要的。

1 传统教学组织模式分析

随着国家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实践人才教育体制的大力提倡,及实践教学经费的加大投入。国内高校都相应的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堂教学也相应的配备了专业的网络实验室,实验教学的软硬件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然而,根据最近几年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网络应用实践能力来看,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并没有随着软硬件教学条件的改善而得到足够的提高。这其中的原因,归根到底是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变革,依然采取的是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组织进行,传统教学组织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整个课堂过程可以概括为“演示+模仿”。这种模式下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堂教学,首先,由教师根据理论课程知识的关联和需要,根据实验教材和讲义,先给学生简单的介绍本次实验项目的内容、目的、要求等,接着,教师对实验项目做实验过程演示。最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学生依据教师的实验过程演示,机械式的重复一次实验操作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填写实验报告。这种组织形式单一的实验课堂,学生对实验涉及内容的理解和体会非常浅显,有的甚至根本不懂实验原理,只是一味的“照葫芦画瓢”重得一次教师的操作。这种教学组织模式的实验课堂,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可想而知,严重影响到了培养高质量应用型实践人才培养的目标。

由于按传统教学模式组织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堂教学简单的采用讲解演示教学法进行,学生课堂纪律、效果、学习积极性等都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不利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教学改革研究。

2 假定应用情境五步教学组织模式

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组织模式下的不足之处,论文在这部分提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假定应用情境五步教学组织模式,这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将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组织教学,力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导入,由教师课前根据课堂实验项目的内容设定恰当的应用情境,并向学生解释说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教材或讲义相关章节的内容思考,如何运用本节实验项目的知识解决假定情境下的应用。用这种方式导入实验课堂来代替传统教学组织模式下教师介绍实验项目的内容、目的、要求等内容来导入课堂,优点是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用途更加明确,学习起来的针对性、积极性和求知欲将更强。

学生按学号进行分组,根据每组实验设备的数量可将若干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指定一套固定的实验设备,这里的实验设备和学生关系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如果实验室设备数量有限,一套实验设备可以由多个学生共用,力求做每个学生都对应到一套实验设备。然后要求分小组讨论,针对课堂实验内容对应的问题情境得出小组一致的解决方案。这样做的好处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保护相应实验设备安全的责任意识,同时又方便教师对学生后面实验操作实践的监督指导。

各小组成员,按照自己所在小组得出的解决方案,进行编码调试实现解决方案。在这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从旁细心的观察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做适当的记录。

小组方案实现完毕,针对学生调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教师在第(3)三个步骤当中发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做完整过程的实验参考答案演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参照教师的实验参考答案,通过对比,总结自己所在小组实验方案的优点,发现自己所在小组实验方案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最后教师总结结束实验课堂。

这种新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综合利用了问题应用情境假设教学法、分组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共同合作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动手操作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3 案例应用

第6篇

关键词:复杂网路;投入产出;度分布

一、引言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而网络是由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连线组成的,将真实系统中的元素看成网络中的节点,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看成网络中的边,用这种方式构建的网络可以用来描述各类真实系统。近年来,复杂网络作为大量真实复杂系统的高度抽象[2],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很多国际一流的期刊都陆续刊发了许多有关复杂网络的论文,研究范围包括:电力网络、病毒传播网络、神经网络、演员合作网络、交通网络等,而对产业结构进行研究的论文还较少。

经济的发展与其产业结构有重要的关联。产业结构转型是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3]。而优化高效的产业网络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4]。本文以我国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其抽象为由产业和产业关联所组成的复杂网络,产业作为网络中的节点,产业间的联系视为网络中的边,以此建立起产业结构的网络模型,计算网络的统计特征,研究网络的复杂性,希望能为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二、方法和数据来源

中国的产业结构网络由42个产业(即节点)组成,数据来自中国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对数据说明如下:

第一,不考虑本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这样可以避免建立一个自环的网络。

第二,引入消耗系数并作无向化处理。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计算直接消耗系数。

aij=xij/xj(i,j=1,2,……n)(2-1)

其中,aij为j产业生产时所消耗i产业投入的系数,xij为i产业对j产业的中间投入,xj为j产业的产出。

第二步:无向化处理。

rij=aij+aji2(2-2)

在本文中设a为消耗系数的临界值,然后对所有的rij取均值即得到a。如果rij≥a则认为这两个部门之间有联系,即两点之间有边。本文计算出的a值为4.324×10-3,即当rij≥4.324×10-3时,i和j之间有边存在,经计算网络中的边数为1936条。

三、网络相关统计指标

(一)平均最短距离

平均最短距离描述了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分离称度。在产业结构网络中,两个产业之间最少的边数即为两节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因此,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可定义为所有节点最短距离的平均数。计算如下:

L=2N(N-1)∑i>jdij(3-1)

其中,N=42是网络的节点数,dij为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最短距离,计算的中国产业结构网络的平均最短距离为1.372。

(二)平均簇系数

簇系数是用来衡量网络节点聚类称度的参数,节点i的簇系数计算如下:

Ci=1Ki(Ki-1)∑Nj,k=1bijbjkbki(3-2)

其中ki为节点i的度,bij为邻接矩阵元,当节点i,j相邻时其值为1,否则为0。

因此,整个网络的簇系数为:

C=1N∑Ni=1Ci(3-3)

计算可得中国产业结构网络的簇系数为0.533,具有一定的聚集性。

(三)度及其分布

与节点连接的边的数量称为节点的度,而网络的度是网络中所有节点的度的平均值。节点的度越大代表节点的影响力越大,在网络中的地位越重要,反之亦然。度分布用分布函数P(k)表示,可定义为在网络选择一个节点其度值为k的概率,也等于网络中度值为k的节点的个数与网络节点总数比值。根据数据可以算的中国产业结构网络的平均度为23.4,即每个产业平均与23个产业相连。

(四)度-度相关性

度-度相关性指的是节点之间相互选择的偏好,节点i的所有邻近节点的平均度可记为:

Knn,i=1Ki∑kij=1Kij(3-4)

其中,Kij是i的Ki个邻近节点的度,j=1,2,……,ki。度为k的所有节点的邻近点的平均度,公式如下:

Km(k)=1Nk∑iki=1Km,vi(3-5)

其中,度为k的节点表示为v1,v2,……,vi,Nk是指网络中度为k的所有节点的个数。

通过计算我们就可以知道网络的相关性,当Km(k)随着k的增加而增加,随着k的减小而减小,即可判断网络是正相关的,反之如果Km(k)随着k的增加而减小,随着k的减小而增加,即可判断网络是负相关的。运用Newman给出的计算方法可计算出网络节点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r[5]。公式如下:

r(g)=M-1∑ijiki-[M-1∑i12(ji+ki)]2M-1∑i12(ji+ki)-[M-1∑i12(ji+ki)]2(3-6)

式中,M为观察到的网络中的连线的数目,jk,ik是第i条连线两端的节点度数且i=1,2,……,M,-1≤r≤1。

根据公式计算出的中国产业结构网络的相关系数r=0.628,度度之间表现为正相关性,说明度小的节点优先连接度大的节点。

(五)介数中心性

介数中心性是以经过某个节点的最短路径的个数来刻画节点重要性的,简称介数(BC),具体地,节点i的介数可定义为:

BCi=∑s≠i≠tnistgst(3-7)

其中,gst为从节点s到节点t的最短路径的数目,nist为从节点s到节点t的gst条最短路径中经过节点i的最短路径的数目。计算可得,中国产业结构网络中各节点的点介数分布前十的产业如下:

表节点介数排名前十的产业

序号产业节点介数

1化学工业0.24836

2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14637

3电力及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0.11293

4农业0.08534

5商业0.07246

6货运邮电业0.06582

7石油和天热气开采业0.06191

8机械工业0.04237

9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0.03183

10食品制造业0.03012

节点介数的大小反映了该产业在网络中的影响力,因此如果将表中的某个或某几个产业乃至全部的产业从网络中去除将会极大的影响网络的运行。

四、结论

本文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对中国产业结构网络性质做了初步的研究,得出中国产业结构网络是一个小世界网络,具有小的平均最短路径和较大的聚集系数,度-度表现出正的相关性,说明度小的节点倾向于与大的节点连接。对于复杂网络所涉及到的更为复杂的研究方面包括:边的方向及边权、点权对网络性质的影响等在本文中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许国志,王涛云.论系统工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7-12.

[2]周涛,柏文洁,汪秉宏等.复杂网络研究概述[J],物理,2005,34(1):31-36.

[3]Sachsa J D,Woob W T.Understanding China’s economic performance[J].The Journal of Policy Reform.2001,4(1):1-50.

第7篇

【关键字】 灰色理论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并应用到多领域中。BP神经网络具有很好的非线性逼近以及自学习的能力,可高精度拟合预测值,但是,由于很多系统存在不确定性,传统的BP神经网络将原始时间序列直接作为输入值,而原始时间序列中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神经网络在预测结果中,存在较大偏差。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将原始时间序列经过灰色理论进行白化处理,过滤掉数列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等灰色特性,再将白化处理后的结果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

二、灰色预测理论研究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可将其分为白、灰、黑三类,该分类取决于研究者对系统信息的掌握程度,是基于认识程度而言,具有相对性。其中白色系统信息完全明确,黑色系统信息完全缺乏,而灰色系统是介于白色系统和黑色系统之间,其信息具有不充分、不完全的特性。灰色预测为灰色系统最典型的应用,在样本数据量较少、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时,灰色理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克服了系统周期短和数据不足的矛盾。对于样本少、贫信息的不确定性系统[1]而言,由于原始数据毫无规律可循,因此灰色理论首先将原始时间序列进行累加,使其具有递增规律,然后对其进行拟合,最终将累加数据进行还原。其具体原理如下所示:设原始时间序列为累加为时间序列为,累加后是单调不减时间序列,可见,一般累加可将非负的任意无规律数列转换为单调不减数列。根据该时间序列,建立白化方程并得到方程的解。所得即为的估计值,但是由原始数列累加变换所得,因此,还需对估计值进行累减处理,最终即为所求预测值。

三、BP神经网络理论研究

BP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连续传递函数的前馈神经网络,其训练方法是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常用的为梯度下降法[2]。以均方误差最小化为目标不断修改网络权值和阈值,最终能高精度地拟合数据。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输入层,输入值为预测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定量值;第二层为隐含层,每个神经网络模型至少包含一个隐含层,为了计算方便,本论文中采用一个隐含层进行预测;第三层为输出层,输出即为系统的预测结果,输出可为一个或多个,本文采用一个输出模式。设输入层的输入值为,隐含层的神经元值为,输出层的神经元值为。输入层神经元与隐含层神经元的权值为,隐含层神经元与输出层神经元的权值为。隐含层神经元的阈值为,激发函数为,输出层神经元的阈值为,激发函数为。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时,分为两个方向:信息正向传递和误差反向传播。在信息正向传递的过程中,隐含层每个神经元通过该神经元的阈值、其与输入层各神经元的权值及输入层各神经元本身的值的结合,在本层激励函数的作用下取得。神经网络经过以上的正向信息传递,将M维向量的N个样本数据作为输入,计算出隐含层神经元的值,最后计算出实际输出值。利用其与期望输出值T可计算出均方误差。将所得MSE沿原来正向信息传递的路径逐层反向传递,依据输出的MSE计算出各层的,并将作为依据,更新各连接的阈值和权值,此时误差反向传递完毕。网络模型反复进行信息正向传递和误差反向传递着两个过程,直到MSE达到标准或小于标准ε。

四、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

由于灰色系统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因此用灰色模型先将原始输入数据进行累加,使其具有明显的指数特性,并对其进行白化即用微分方程对其进行拟合预测。对于有N个参数的灰色神经网络的微分方程为:

其中,xi(1)(i=2,3,...,N)为系统输入值,xi(1)为系统输出值。记微分方程系数为

将GM(1,N)的输出值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值,即可得到灰色神经网络模型。

总结和展望:由于现实世界中的系统很多属于灰色系统,在对未来数据的预测过程中,仅凭传统的BP神经网络预测存在很大的偏差。而本文提出的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以有效地过滤系统中的灰色特性,并充分发挥灰色理论和BP神经网络各自的优势,二者取长补短,使得最终对灰色系统的预测更加准确。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神经网络预测的过程中,采用的梯度下降法只能找到局部最有值[3],无法准确获取全局最优。可在以后的预测模型研究中考虑加入遗传算法等对此模型进行优化。

参 考 文 献

[1] 刘金英. 灰色预测理论与评价方法在水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

第8篇

关键词:社会网络 大学生 信息交互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123-01

一、前言

本文尝试通过调查获得大学生班级的社会网络概况,并重点关注大学生由于学习交流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其一,用比较直观的方法揭示班级成员之间以及各小群体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等;其二,采用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用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同时为对大学生群体网络对群体成员在科学研究、知识共享、就业培训、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特征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方法

1.社会网络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是在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验研究数学以及统计学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作为研究社会关系的一种方法。社会网络分析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一般认为,社会网络研究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年代的英国人类学。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首次使用“社会网络”的概念,他运用网络隐喻对社会结构作了部分的、暗喻性的描述,认为社会结构像是一个网络,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接触看起来就像是网络中结点之间的关系;关系有强、弱、无之分,正如人际交往中交往频繁、关系一般以及从不来往的现象。1934年,Joseph Moreno发表了《社会人际学的方法与工具引论》一文,后来很多网络分析的论文都引用了该文,所以人们通常把这一年作为社会网络分析正式开始的时间(Kate Ehrlich,Inga Carboni,2005)。

所谓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实质上就是为达到特定目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关系网。它基本上由结点和联系两大部分构成。结点是网络中的人或机构;联系则是交流的方式和内容。社会网络理论就是研究行为者(Actor)彼此之间的关系(Borgatti,1998),所谓的行为者可以是个人、组织或是家庭,通过对行为者之间的关系与联结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显露出行为者的社会网络信息,甚至进一步了解行为者的社会网络特征。而透过社会网络除了能显示个人的社会网络特征以外,还可以了解许多社会现象,因为社会网络在实体组织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无形角色,当人们在解决问题或是寻求合作伙伴时,都是依循所拥有的社会网络来寻找最可能帮助的对象。

2.研究方法和数据收集。本文主要运用了社会网络分析的整体网络分析法,从整体网络分析这个视角在关系层面上分析了该班级的整体人际关系,并进行了相关性及差异性的分析。从某专业选取一个班级进行调研,提取的数据主要包括班级成员的以下相关数据:点入度、点出度、点度平均度等。对有效样本的数据,统一输入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以某高校一个班级为例,首先将收集到的34个学生构成的整体网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接着做凝聚子群分析,以期找到不同的内部派别。运用UCINET软件中的CONCOR(迭代相关系数法)功能分析原始关系矩阵,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理论上讲一个整体网络可以有不同的分区。通过多次迭代计算找到不同节点的“结构对等性”,即是否同网络中其他节点之间存在相同的来往关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社会群体中的不同派别。运算后得到关系矩阵。

由表1可以得出,该整体网包括8个派别,其中第1个派别的平均密度系数最大,第6个最小。说明第1个派别中的互动最为密切,而第6个最少互动。图1中可以看出,33、2、19、29、4、25、28、32、1分别从属于各派系中,节点关系密度均大于其他各节点;其中第1、第4和第7具有2个关系密度较高的节点,可以推测其网络影响力比其他4个要活跃。第6个最不活跃,这和其所在位置的关系密度系数值最低有关(见表1),同时,在派系图中也有反映。

基于社会分析法生成的知识网络图清晰明了地反映了团队内部知识的实际流动和传播的状况。可以针对前述的“自我中心社会网”和“整体社会网”的理论分析,来探讨该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信息沟通和知识传播的相关问题。

三、结论

我们可以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互动都有一个中心。从密度和规模上来看,比较程度中心性的分析,我们也发现那些中介性高的成员往往属于派系成员,这一重叠性表明群体中存在着一些核心成员,这些核心成员积极参与互动,使整个班级群体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对现存班级群体的实证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班级中人际互动的特点,为我们进行相关教学、就业活动、心理健康研究方面的工作提供了借鉴。

第9篇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教学模式;构建

社会语言学是本科中文专业选修课,通常在本科三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开设,教学18周,每周两课时。与其他专业选修课不同的是,其课程性质强调学科性的同时,对社会更为关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笔者大胆尝试将“关注学术史、掌握基本概念、体悟语言生活和分析典型语言案例”作为教学目标加以强调,并构建了以此为核心教学模式的课程计划。以下就各目标进行例析。

一、学术流派与代表人物

作为一门课程,中国社会语言学也好,中国语言学的其他分支学科也罢,都不能回避学术史溯源。只有对学术史有宏观的认识,才能对一门课程或者一个学科有整体认识。中国现代语言学开端无疑要从1898年马建忠所著的《马氏文通》算起,虽然《马氏文通》不能看做中国社会语言学的滥觞,但其后序中提到:“因西文已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证繁引以确知华文义例之所在。”我们仍认为其对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发轫有显著的镜鉴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它为中国语言学研究打开了西学的天窗,更为中国语言学提供了比较研究的视角。正是由于《马氏文通》对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开端有破冰之意义,在课程设计时,我们将马建忠列在中国语言学代表人物的第一位介绍展示。

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对社会语言学的西方源流有一个明确的交代。威廉·拉波夫(William Labov)是社会语言学不能绕开的灵魂。粗略介绍这位伟大的人物至少要用一个课时,因为他的治学经历有太多可资借鉴的典型,甚或说是经典教学案例。首先是他对社会语言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研究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如,他在调查中首次运用快速隐秘法以准确获取调查材料。在其经典论文《纽约市百货公司(r)的社会分层》中,拉波夫(1985)注意到,在纽约黑人社团里,一般人都不发词尾后的“-r”音(如“four、car”等),只有在正式场合,他们才带上“-r”音。问题是如何在观察者的控制之下得到这种不同场合下的变异材料。拉波夫举重若轻、出奇制胜的本领在这里得到充分的表现。这就是他著名的“纽约百货商场-R”的调查案例。他首先选定一个百货商场并得知在四楼卖鞋,然后他到一楼问一个黑人售货员,“请问,鞋在几楼?”售货员回答:“four。”(不带“-r”音)拉波夫继续问:“对不起,在几楼?”售货员回答:“four!”(带“-r”音)这篇文章专门有一节谈到“有关方法的一些意见”,他认为,快速隐秘的调查是获取有关社会语言结构资料的可贵来源。

除此之外,他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者具有的社会担当也值得学习。拉波夫曾以语言学家的身份,三次出庭为被告辩护。尤以第三次最为精彩,他为一个被人诬告在电话里恐吓航空公司在飞机上放置炸弹的人出庭,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证明官方掌握的电话记录不是被告人所说的方言。

当然,在社会科学远不如自然科学受到重视的当下学术语境中,他的伟大还会让学生懂得社会语言学者有机会和自然科学家媲美,2012年,在其供职的宾夕法尼亚大学(UPENN)的主页上赫然公布,拉波夫作为宾大教授获得计算机与认知科学领域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这个奖通常发给在物理学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都获得过。但作为语言学家获得该奖实为难得。获奖理由是他通过缜密的分析为语言演变确立了认知基础,并且他的非标准方言研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文化影响。

作为中外社会语言学的奠基者,马建忠和拉波夫自然功不可没,但其后继者,如黎锦熙、王力、吕叔湘、罗常培、陈原、祝畹瑾、戴庆厦、李宇明、徐大明、郭熙等,伯恩斯坦、甘柏兹、莱考夫、费什曼、海姆斯、米尔罗伊、特鲁吉尔等也都是必须要交代的,这样“串糖葫芦”似的学术史线索梳理就清晰了。

二、回归语言生活

如果说一门课只会闭门造车或者纸上谈兵的话,那一定是故纸堆中的学问,社会语言学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点即是偏社会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计时对此特点着重加以考虑。而当下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实际情况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点,

自国家语委主持编写《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以来,迄今为止,作为《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其中之一的年度报告,国家语委偕同商务印书馆组织相关专家已出版8本年度报告,极大带动了国内对社会语言学的关注。同时商务印书馆等机构举办的“汉语盘点”活动每年公布年度热字、词等在学术界和社会均引起极大反响,“语言生活”等术语应运而生。可以说,21世纪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已明确转向到“语言生活”中来,农民工用语、网络语言、商场语言使用调查等一系列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在这一系列的社会语言学学术实践中,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原司长,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的学术主张尤为引人关注。无论是作为国家语言工作的管理者还是作为学者,他都对语言生活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发表《当代中国语言生活中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9期)、《和谐语言生活,减缓语言冲突》(《语言文字应用》,2013年1期)、《中国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中国语文》,2012年4期)、《论语言生活的层级》(《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5期)等一系列重要文章,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引起学术界重视。

中国社会语言学回归语言生活的另外一个重要表现,是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中心和云南师范大学汉藏语研究院教授戴庆厦领衔进行的跨境语言调查。戴庆厦先生依托985平台作为总主编在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著了一系列民族语言描写和解释性著作。多年来,戴先生不顾年事已高,坚持田野调查,获取第一手的语言材料,并提出跨境语言应为社会语言学要特别关注的课题。它的意义不只在于为语言变异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更为国家制定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提供鲜活数据和学理支撑。

三、核心概念: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语言学对研究方法有特定的技术取向,在教学设计中,如果只是循规蹈矩地抽象地讲解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恐怕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更是因为缺少练习而无直观印象。张廷国(2008)认为传统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是与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型相关联的,对既定的问题寻求答案的技巧、录音分析,对现象的描写以及进行试验等等。考虑教学时长,在单学期教学中,我们选取当下学术语境与社会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核心概念同时也作为一种方法进行分析。

这里必须要交代当下我们所处的网络化背景。2008年1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后公开肯定了IBM“智慧地球”思路,近几年IBM“智慧地球”战略已经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被公认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与“智慧地球”密切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更成为科技发达国家制定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李宇明(2012)认为,“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物联网和云计算已经从概念发展为现实,移动网络的发展势头更是强劲,这些都预示着互联网正在发生划时代的革命性变化。在此形势下,虚拟语言生活对现实语言生活的影响必将更加深刻。网络时代造就了大数据库应用,沃尔玛的研究人员通过数据挖掘,发现4成左右的年轻爸爸在购买婴儿尿布时会顺手买点啤酒犒劳自己,便对这两种商品进行了捆绑销售,结果销售量双双增加。更夸张的事例是,一个高中女孩某天突然收到了超市寄来的婴儿服广告,父亲大为恼火,但就在超市公开道歉几天后,这位父亲发现自己的女儿真的怀孕了。原来,超市已经可以通过顾客的食品消费数据做出趋势判断。

为此,我们在课程设计时,将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理论作为方法性概念进行讲解。这个理论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米尔罗伊夫妇提出的,被认为是对拉波夫语言变异理论的修正。拉波夫认为,语言变异仅仅与阶级、年龄、性别和声望等社会变量存在关联,而社会网络理论则认为,言语社区中个体间关联、群体及其交织的网络社会关系是引起语言变异的重要因素。这种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如百度等检索工具提供的相关性检索、即时聊天工具qq提供的圈子中可能认识的人、微信中的朋友圈、开心网中的好友关联等等都可以在该理论的框架下得到解释。

四、共同分析典型案例

以往课程设计均偏重于课堂教学,鉴于一手材料对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安排了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田野调查的环节,在18课时中设计四课时的田野调查。在此之前,确定选题的工作尤为重要,选题必须进行论证,否则选题调查的可行性就不可知,实际操作中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近年来,语言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值得调查的语言问题,如“撑粤语事件”、“字母词事件”等均可以做语言态度的调查。而近来我们对“商品名称洋化”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调查,获得了大量的一手数据,一方面锻炼了研究者的实地调查能力,一方面得到的一手数据也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通过初步分析,验证了先前选题论证时的假设,即“商品名称洋化”是为了迎合特定年龄阶段、特定性别、特定教育背景甚至特定区域的受众,也就是“洋化”体现了性别差异、年龄差异、教育差异,甚至是城乡差异。当然,研究者分析的样本还很有限,问卷调查的可靠性都有待检验。

五、结语

在学术语境发生变化时,教学模式必须要有所变化,否则知识更新便不能与时俱进。书斋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必须有所改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只能培养同质化人才,甚至是“睡才”(上课睡觉的天才),“知识在课内,实践在课外”的教学理念应有条件有选择地在教学模式中体现。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研究者应在田野中实践式的获得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庆厦. 社会语言学概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李宇明. 中国语言生活的时代特征[J]. 中国语文,2012(4).

[3] 李宇明. 论语言生活的层级[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5).

[4] 李宇明. 当代中国语言生活中的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2012(9).

[5] 李宇明.和谐语言生活 减缓语言冲突[J]. 语言文字应用,2013(1).

[6] 张廷国 郝树壮《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7] 威廉·拉波夫. 纽约市百货公司(r)的社会分层[J]. 社会语言学译文集[C]. 祝畹瑾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传染;集散性;联接程度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4-0058-008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初,因浙江天煜建设有限公司破产而引发了浙江杭州地区的企业资金担保链危机,一时间,杭州众多企业纷纷陷入财务困境,杭州建筑、家具、输配电、化工、纺织等行业的众多企业均未能逃此劫难。此后,危机越过杭州向绍兴、嘉兴、湖州、台州、温州等地进一步蔓延,使得浙江民营企业出现了“火烧连营”式的财务困境。企业资金担保链何以具有如此巨大的风险传染能力?其传染机理何在?显然,对此问题的探寻是我国目前政界、学术界与企业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

电子文献检索表明,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传染研究的文献仅有两篇文章。一是吴宝、李正卫等(2011)[1]从社会资本角度对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机制进行了分析。他们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会提高网络平均中心度,降低派系构成的破碎程度,这会增强企业资金担保链的大规模风险传染能力;同时,也会增强网络凝聚系数,使派系内部关系过于密集,造成过多的闭合环路,加剧派系内风险传染。二是张乐才(2011)[2]探究了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渠道及传染条件。他认为: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渠道表现为其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信息传染渠道、投资传染渠道、交叉传染渠道等形式对危机进行传染。当整体经济环境有利时,资金担保链的风险消释机制发挥主导功能;当整体经济环境不利时,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机制发挥主导功能。

这说明,学术界仅对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进行了初步探寻。然而,可喜的是,实践部门对企业资金担保链的认识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防范和化解企业资金担保链危机,维护金融稳定,浙江省政府于2012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强龙头企业资金链应急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对于与上下游企业和银行关联度高,对当地经济、金融正常运行具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如其陷入了资金担保链危机,政府和银行将出手相助。”很显然,如果出现危机的企业为一般企业而不是龙头企业,政府与银行将不会对其进行救助。我们暂且不对政府救助企业的公平性问题进行考量,而主要探究:为什么企业资金担保链危机出现后,政府要对龙头企业进行救助?其原因何在?政府救助危机中的龙头企业能有效防范资金担保链危机吗?显然,只有充分了解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机理,才能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鉴此,本文决定以无尺度网络理论为分析视角,从企业担保联接的特征来对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机理进行分析。

二、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背景分析

从无尺度网络理论对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机理进行深入分析,至少有两个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首先,企业作为资金担保链的节点,彼此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接特征,企业资金担保链所组成的网络是否是一种无尺度网络。其次,如果企业资金担保链具有无尺度网络的特征,这些特征对风险传染具有怎样的影响,如何描述这些影响。为此,我们将对无尺度网络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为论文分析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

1998年,Albert和Eric(2002)[3]在研究万维网的网络结构时发现:万维网基本上是由少数高连续性的页面串联起来的。只占节点总数不到万分之一的极少数节点,却有1000个以上的联接;而80%以上节点的节点联接数不到4个。更多领域的研究发现,大量网络系统普遍存在这种少数但高联接的节点,这种节点可称为“集散节点”。包含集散节点的网络,通常称之为“无尺度网络”。已有研究认为,无尺度网络的形成与节点成长性和优先联接两种现象有关。

首先,节点成长性。在现实中,无尺度网络的节点数量均呈现高增长现象。例如互联网的页面数量,1990年整个互联网只有一个网页,而到今天它的网页数已经是数以亿计,其他大部分网络也都具有类似的发展过程。互联网在起步阶段只有几个路由器,随着新的路由器与网络原有的路由器相联接,如今路由器的数量已经高达百万以上。这些现实中的无尺度网络,均具有不断快速成长的特性。此外,人际网络中新朋友的加入,网络中新论文的发表,航空网络中新机场的建造等等均说明网络节点具有成长性特征。

其次,优先联接性。无尺度网络新增节点在联接过程中,并非所有旧节点与其相联接的机会都是平等的。例如,在选择将网页联接到何处时,尽管人们可以从数十亿个网站中进行选择,然而我们大部分人只熟悉整个互联网的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往往就是那些拥有较多联接的站点,只要联接到这些站点,就等于基本联接了整个网络。这种“优先联接”的过程,也发生在其他网络。例如新加入社群的人会想与社群中的知名人士结识,新的论文倾向于引用已被广泛引用的著名文献,新机场会优先考虑建立与大机场之间的航线,知名公司更容易吸引到同盟者的参与合作等。

在无尺度网络中,由于节点成长和优先联接机制的作用,打破了随机网络的均衡现象,使无尺度网络表现出独特的结构特征。

一是网络节点的集散性。无尺度网络中包含无数节点,但由于节点的成长性与优先联接性,故大部分节点的节点联接数量较少,而某些节点则与大量的节点具有联接关系,有些节点拥有的联接可能高达数百、数千甚至数百万。集散节点的存在说明:无尺度网络中节点的权力和地位是不均匀的,有主次之分。

二是网络的脆弱性。对于无尺度网络而言,如果以随机去除的方式破坏了那些不重要的节点,这不会对网络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如果破外了网络中的中心度很强的节点,网络可能不堪一击,这主要是因为无尺度网络对中心节点的严重依赖所致。已有研究显示,面对蓄意攻击(或称协同攻击)时,只需要移除5%~10%的中心节点,就能使无尺度网络彻底瘫痪,因此,无尺度网络对于风险传播的抵抗性较均匀网络脆弱得多。

(二)研究假设

上述分析表明:无尺度网络具有节点的集散性与网络脆弱性两个特征。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无尺度网络视角下企业资金担保链的联接特征与风险传染。故本文须说明企业资金担保链是否具有节点的集散性、网络脆弱性两个特征。为此,文章提出如下两大假设:

H1:企业资金担保链具有节点的集散性特征

H2:企业资金担保链具有脆弱性,容易传播风险

由于网络节点的集散性缘于网络节点的成长性与优先联接性,故要证明H1是否存在,除了要说明企业资金担保链是否具有集散性特征以外,还须证明融入了资金担保链的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与优先联接特征。故假设H1实际上应由以下三个假设所组成:

H11:融入资金担保链的企业具有集散性特征

H12:融入资金担保链的企业数量具有成长性特征

H13:融入资金担保链的企业优先与重点企业相担保

三、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集散性特征

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集散性特征表现为企业的担保联接呈现出一种中心的联接形式。即少量企业处于中心位置,其他众多企业则处于中心企业的,中心企业与所有企业均具有担保关系。本文用图1对企业资金担保链的中心形式进行了描述。图1显示,在资金担保链的第一层次,X为具有中心性特点的企业,A、B、C则为X的企业,X企业与A、B、C三家企业就构成了中心的担保联接形式。根据企业的担保特征,企业资金担保链的中心担保联接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首先,企业无担保形式。此种形式的担保特征是,企业除了与中心企业具有担保关系以外,不再与其他企业发生担保关系。如图1所示,在资金担保链的第三层次,C23为具有中心性特点的企业,C31、C32为其企业,这两家企业均只与中心企业C23有担保关系,他们相互之间没有担保关系,也没有与其他企业发生担保关系。绍兴企业资金担保链就存在这种企业无担保的联接形式。以图2派系5中的浙江医药集团资金担保链为例,显然,浙江医药为具有中心性特点的企业,其企业为康恩贝、升华控股、国投高科、昌欣投资4家企业,这四家企业除了与浙江医药具有资金担保关系外,与其他企业均没有资金担保关系,因此,浙江医药资金担保链属于企业无担保形式。又如派系1中的稽山控股为具有中心性特点的企业,其与企业华农财险、绍兴恒信银行、稽山集团的担保链联接也属于企业无担保的联接形式。

其次,企业再担保形式。此种形式的担保特征表现为企业除了与中心企业具有担保关系以外,与其他企业亦具有担保关系。图1显示,在资金担保链的第二层次,A企业为具有中心性特点的企业,其企业为A21、A22、A23三家企业。显然,A21除了与中心企业A具有担保关系外,其与企业A22也具有担保关系;A22除了与A21、A23具有担保关系外,还与A31、A32等企业具有担保关系,故A企业与A21、A22、A23所组成的资金担保链为企业再担保形式。以图2派系1中的华联三鑫企业资金担保链为例,华联三鑫为该担保链的中心企业,与其有担保关系的企业如展望集团、华联控股、加百利集团、华西集团、精工建设、南方控股等企业均为再担保企业。

从上述企业资金担保链企业联接的分类可知,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集散性特征具有相对性与程度不同的区别。

首先,企业资金担保链集散特征的相对性。企业资金担保链集散特征的相对性表现为企业的中心与角色之间具有相对性。图1显示,在资金担保链的第一层次,相对于A企业来说,A21、A22、A23企业属于企业,A企业则属于中心企业;在资金担保链的第二层次,相对于A22企业来说,A、A21、A23、A31、A32等企业均为企业,A22则属于中心企业。从图2的派系1可以看出,当把展望集团看成一个中心企业时,与之具有担保关系的华联三鑫、加百利、华西集团、江龙纺织、天马实业、南宇轻纺、永利精编、光宇集团则为企业;有些企业则又成为新的担保链内的中心企业,以华联三鑫为例,该企业又与华西集团、远东化纤、加百利、精工建设等具有资金担保关系,从而组成了以华联三鑫为中心的企业资金担保链;此外,加百利、华西集团、江龙纺织……等均与其他企业具有资金担保链关系,均组成了以自己为中心企业的企业资金担保链。可见,企业资金担保链的中心角色具有相对性。这说明,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集散相对性主要存在于再担保的企业资金担保链之中。对于再担保的企业而言,每一个企业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中心企业,因为该企业除了与中心企业具有担保关系外,还与其他企业具有担保关系,故该企业至少会有两个企业,故有再担保关系的企业均属于中心企业。

其次,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集散程度。对于无担保的企业而言,如派系1中的华农财险、绍兴恒信银行、五羊印染等企业,由于其只与1家中心企业具有资金担保关系,故这些企业的分散程度保持不变。可见,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集散程度主要通过中心企业的中心性程度表现出来。企业的中心性程度与企业直接或间接联接的企业数量有关。一般来说,企业与其他企业直接或间接联接的数量越多,则其中心性程度越强,否则,其中心性程度越弱。因此,对于中心企业而言,其中心性程度可从两个视角进行分析。首先,从直接联系的视角分析。以江龙纺织为例,该企业与五羊印染、南方科技、天马实业、展望集团、浙江雄峰、永隆实业、稽山控股等7家企业具有直接担保关系;以稽山控股为例,该企业与江龙纺织、绍兴恒信银行、华农财险、稽山集团、绍兴农合银行等5家企业具有直接担保关系,故江龙纺织的中心性程度要高于稽山控股的中心性程度。其次,从联接总量的视角分析。以派系7的上风高科为例,该企业仅与春晖集团、国祥制冷、盈峰投资3家企业具有直接或间接联接关系,以派系1的华联三鑫为例,与该企业具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企业则高达40余家,故华联三鑫的中心性程度要高于上风高科。

上述分析表明:企业资金担保链的企业联接呈现出一种中心的担保联接形式;根据企业的担保特征,中心联接形式可以分为企业无担保、企业再担保两种形式;企业资金担保链的中心企业亦存在中心性程度不同的区别。可见,浙江企业资金担保链联接具有集散性特征。由此,H1得到证明。

四、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

1.企业与风险传染

关于企业对风险传染的影响,我们只需就无担保企业对风险传染的影响进行分析,因为如果企业与其他企业具有再担保关系,则该企业对风险传染的影响可以归属于中心企业对风险传染的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无担保企业传染风险的能力相对有限:以A1企业为例,从直接联接角度分析,A1只与R有直接担保联系,故A1发生的风险只会传染给R,如果R能够承担该风险成本,这样该风险传递到R就自动停止了,此时的风险没有引起群体影响;从间接联接角度分析,如果A1发生的风险破坏力很大,R没能力承担此风险成本,该风险致使R崩溃,使得风险又由R传递到其他企业,这时的风险才具有群体影响。可见,对于无担保企业而言,只有当与之具有担保关系的中心企业无力承担风险成本而将风险对外传染时,其引致的风险才具有群体性影响,故无担保企业的风险传染能力相对有限。

2.中心企业与风险传染

如图4所示,从直接联接角度分析:当风险源为A1企业时,其风险会直接传染给A2与R两家企业;当风险源为A2企业时,其风险会直接传染给A1、A3与R三家企业;当风险源为企业R时,该风险会传染给链内所有企业。可见,从直接联接角度分析,中心企业联接企业的数量越多,其传染风险的范围越大。从间接联接角度分析,如果受感染的企业均不能承担风险成本而会将风险再次传染出去,则所有中心企业均会将风险传染给整个链内企业;但由于部分受感染企业能承担风险成本而不会将风险再次传染给其他企业,故平均来说,某企业与其他企业间接联接的数量越多,则其风险传染的范围越广。

以2008年绍兴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风险传染为例,中心企业所起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其风险传染的形成缘于中心性企业成为了风险源。图5显示,在绍兴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传染的第一阶段(2008年5月—9月),华联三鑫因期货投资失败,其财务状况迅速恶化,银行决定对其停贷与抽贷,导致该企业迅速破产;在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传染的第三阶段(2008年10月—11月),同一派系内的江龙集团也因经营不善而停工破产。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华联三鑫与江龙集团是中心性程度很强的企业,正是由于这两家企业的破产,才导致与其有担保联接的企业出现了财务困境。其次,风险主要由中心性程度很强的企业将其对外传染。在风险传染的第二阶段(2008年9月—10月),华联三鑫出现困境后,与其有担保关系的展望集团和加百利集团迅速陷入财务困境,而赐富集团、远东化纤、华西集团三家企业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于是,这5家中心企业进一步将风险传染开来。在风险传染的第三阶段(2008年10月—11月),以江龙纺织为中心的企业将风险传染给了稽山控股、五羊印染、南方科技、天马实业等企业,以加百利为中心的企业则将风险传染给了永禾实业、浙江雄峰、永利精编等企业,以展望集团为中心的企业将风险传染给了光宇集团、南宇轻纺、天马实业等企业,于是,风险传染的分量进一步增殖,传染范围也越来越大。在风险传染的第四阶段(2008年11月—12月),风险由第三阶段受感染的中心企业进一步传染,使得派系1的企业全部受到感染,由此导致了2008年绍兴企业资金担保链“火烧连营”局面的出现,该局面直到地方政府强力介入后才有所改观。

上述分析表明,企业传染风险的能力相对有限,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则具有极强的风险传染能力,说明企业资金担保链的集散性有利于风险传染。由此,H2得到证明。

五、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无尺度网络理论为分析视角,就企业资金担保链的联接特征对其风险传染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

(1)企业资金担保链联接具有集散性特征。本文的研究表明:首先,融入资金担保链的企业联接呈现出一种中心的担保联接形式,故企业之间的联接具有集散性特征;其次,根据企业的担保特征,企业联接的集散性可以分为企业无担保与企业再担保两种形式;再次,企业资金担保链集散特征具有相对性,故企业资金担保链的中心企业存在中心性程度不同的区别。

(2)企业资金担保链联接的集散性特征对风险传染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对于无担保企业而言,只有当与之具有担保关系的中心企业无力承担风险成本而将风险对外传染时,其引致的风险才具有群体性影响,故无担保企业的风险传染能力相对有限;其次,中心企业由于联接企业的数量较多,故其具有极强的风险传染能力。

(二)相关启示

本研究的结论不仅丰富了关于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传染机理的文献,而且对指导我国制定正确的企业资金担保链监管措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经过两次企业资金担保链危机的重创后,浙江于2012年6月出台了克服资金担保链危机的对策,即政府对危机中的工业龙头企业进行救助。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资金担保链之所以具有很强的风险传染能力,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为中心企业的传染能力极强所致。因此,浙江政府对中心企业进行救助无疑具有学理上的合理性。

既然中心企业是企业资金担保链风险传染的主要力量,因此,为了减轻企业资金担保链危机的危害程度,我们应降低中心企业的中心性程度。为此,应严格控制企业的担保数量。一是控制某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直接担保的企业数量,二是控制担保网内的企业总体数量。通过这两个措施来降低中心企业的中心性程度,从而降低其风险传染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宝,李正卫,池仁勇. 社会资本、融资结网与企业间风险传染:浙江案例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1,(03):84-105.

第11篇

【关键词】网络学习境脉;无尺度网络;网络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080―04

目前随着我国信息化教育逐渐普及,数字化网络教育资源以其独有的优势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然而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热潮中,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面对新的瓶颈,需要研究者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并提出切实的策略。本文从网络学习境脉的视角,借鉴无尺度网络理论,对此展开探索。

一 相关的两个概念

1 网络学习境脉

“境脉”是指“所有可以用于确定当前主体(如人,地点,物体等)的所在情境的信息。“网络学习境脉(E-Learning Context)”的概念及模型由郑燕林等人提出,并对“网络学习境脉”提出了框架性描述:“网络学习境脉”涵盖了所有定义网络学习情景的元素,例如从物理环境到虚拟空间,从个人知识兴趣、知识背景到社会文化背景,从显性的交流到隐性的认知,从技术到媒体到情感状态等[1]。知识、人、技术媒体被认为是网路学习的三种核心元素,相应地,知识境脉、社会境脉、技术境脉可以被确定为网络学习境脉的三种构成要素,这三种境脉分别以知识、人、技术为主体,反之这三种主体之间的复杂关联又构成面向不同主体的境脉(如图1所示)。这三种构成性境脉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也没有绝对的界限,而是互为关联,相辅相承[2]。

2 无尺度网络

无尺度网络在实际生活中比比皆是,却长期不为人重视。早在1998年美国圣母大学物理学教授Albert-Laszlo Barabasi和麻省剑桥资讯公司的首席科学家Eric Bonabeau等人开展一个描绘万维网的项目时,就发现了无尺度网络结构,而在此之前,所有复杂网络被人们看成是随机网络。直到他们的文章Scale-Free Networks(无尺度网络)[3]被翻译并发表在《科学美国人》中文版上,才引起国内科学界的注意。

无尺度网络的特点是网络中存在“集散节点”,并且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结遵循幂次定律,大部分的节点只有少数连结,而少数集散节点拥有大量的连结。与随机网络中连结的随机性与民主性分布不同,遵循幂次定律的无尺度网络描述的是由少数集散节点所主控的非对称系统。无尺度网络中的集散节点有着极强的马太效应,在对意外故障中具有极高的强韧性,但面对协同攻击却不堪一击。无尺度网络的特性以及其推论诸如长尾效应、六度分隔等理论已在计算机网络、医学、商业、社会学、生物学等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曾提出无尺度网络理论在知识挖掘中的应用,就某一关注领域抓住集散节点进行信息推送的资源收集方法[4],可以作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技术策略的一个有效方法。

二 网络学习境脉视角下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资源就是信息的物化表征,而“网络学习境脉”隐喻着网络资源建设的三个层面:技术支持层面、知识组织层面、社会认知层面。网络资源建设的这三个层面分别对应着网络学习境脉的三种构成要素(技术境脉、知识境脉、社会境脉),也分别对应着三个主体(技术、知识、人)。因此,网络学习境脉可以帮助我们从技术、知识、社会三个维度全面的重新审视网络资源建设方法。

1 技术境脉:技术支持层面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技术境脉指所有可能影响到网络学习的技术因素。相应地,技术层面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以从网络教育资源的自身结构形态入手。我们发展了信息化教育资源结构形态分类理论,借鉴了无尺度网络理论,提出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四个方法:资源有效挖掘、离散资源聚合、异构资源同构、劣构资源良构。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困难,一是有效资源难以挖掘;二是在于资源的离散性,即海量的离散资源造成资源结构水平低下,并为检索和利用带来不便;三是在于学习资源的异种性(Heterogeneity),即资源编码形式存在差异;四是内容组织上,局部可能是良构的,但总体是劣构的[5]。根据以上分析,在胡小勇提出的网络教育资源的二维结构形态分类[6]的基础上,我们从资源的内容组织(良构与劣构)、资源呈现形式(同构与异构)、资源存储分布(离散与分布)三个维度构建了网络教育资源的三维结构形态分类模型(如图2):

据此,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分为如表1所示的类:

在这里,离散与分布的不同之处在于离散的资源是无序的,而分布的资源可以是有序组合排列的,即资源分布存储,目录集中管理。显然,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存在的状态大多是“异种――劣构――离散”型的,而完全集中的资源建设成本高、建设时间长、技术要求高,我们认为,“良构――同构――分布”是一种比较现实的低成本高效用的目标状态。而实现这个目标要解决四个问题:资源有效挖掘、离散资源聚合、异构资源同构化、劣构资源良构化。

(1) 资源有效挖掘

传统的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搜索的弊端在于信息过量与相关性不高,即过度关注知识的广度而忽视知识精度:几乎任意一个关键词的搜索结果都有上万条的查询结果,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所有查询结果进行阅读。

根据无尺度网络(scale free)的思想和实践[7][8],网络节点中5%到10%是集散节点,而根据网站评价方法[9],入链出链和网络影响因子是评价网站质量的关键,网站之所以能成为集散节点也是因为网站资源优秀,集散节点就代表着网站资源节点。以Vreeland的研究为例[10]:他发现10%的站点包含80%的出链、出链数与外链数没有明显相关、外链通常指向的往往都是资源优秀的原创网站等具体特征,并且集散节点有着极明显的马太效应。

根据以上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无尺度网络应用到教育资源挖掘获取方面,可以得出以下推论及应用方法:在某个学术领域,只要抓住这5%~10%的集散节点网站做信息推送,就可以实现互联网上超过80%的关键信息获取。这比使用搜索引擎盲目搜索有价值的多,从而提高资源检索能力。与此同时,资源并不是越多越好,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1]为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信息太多等于没有信息,资源泛滥等于没有资源。在资源数量增长的同时,边际效用也在不断递减。

那么,比如教育技术学,对国内学术门户网站比如中国教育技术、中国教育技术学科资源网与东行记等原创性较高的网站进行信息推送,将是获取信息效率较高的方法。对于有效资源的检索,提高查准率,关键就在抓住集散节点。因此,有时到集散节点进行站内搜索比用搜索引擎查准率高、效用高。而不要查全率高,因为资源够用是最好的,资源多了会产生边际效用递减,甚至产生负效用。

(2) 离散资源聚合

聚合即资源由离散转向分布的过程。离散资源聚合可以通过信息推送技术来实现。“信息推送”(Information Push)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标准或协议,从网上的信息源获取信息,通过固定的频道向用户发送信息的新型的信息传播系统。它是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将用户所需信息主动送达用户的技术[12]。信息推送技术改变了互联网上信息访问的方式, 将用户搜寻信息变为有目的地接收信息。信息获取方式由传统的信息拉取(Information Pull)到信息推送(Information Push),是从被动到主动的质的变化。它的应用使有选择性的智能化的方法得以出现,使离散信息能够按需聚合成为可能。

RSS技术是信息推送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工具。网络用户可以通过支持RSS 的客户端工具或网络订阅服务订阅自己兴趣、研究相关的资源网站,以后只要用户打开客户端浏览工具或者登录服务,都将在最新时间阅读所订阅网站的最新信息,这样一方面减少寻找目标信息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大加强了所关注领域知识信息的时效性。RSS技术应用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有着显著的优势:省时省力、个性化、准确率高、形式上同构、易于保存与整理。

(3) 异构资源同构化

互操作技术(Interoperation)是实现异构异种资源互联互用的关键技术,能解决异构资源同构问题。目前的互操作技术主要包括:系统层面的互操作技术,解决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的不兼容;文法层面的互操作技术,解决不同语言和数据表达方式的差异;结构层面的互操作技术,解决不同数据模式的沟通;语义层面的互操作技术,实现信息交换中术语的意义差别;教学应用层面的互操作技术,包括教育建模语言/通用学习格式(EML&ULF)等,直接实现将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相绑定的应用互操作[13]。

(4) 劣构资源良构化

结构化技术(Structuralization)能够实现资源从“劣构”向“良构”转变,将离散混乱的资源数据变成有序结构化的资源。目前已有的教育资源结构化技术是“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计算机科学思想在教育中迁移应用所产生的“学习对象(Learning Object)内容对象(Content Object)”等理念,以及“可重用内容对象参考模式(SCORMS)”、AICC等行业标准[14]。

2 知识境脉:构建以主题资源为主的分布式网络教育资源

知识境脉不但研究知识本身的特点,还研究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知识境脉直接影响到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一方面网络教育资源为主的网络学习环境形式决定了知识构建的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知识挖掘、知识表征、知识导航又直接影响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我们认为,围绕实际需求出发,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主题资源,低成本的分布式建设,是比较符合实际需求的方案。

主题资源是指按照教学实践要求,围绕某一主题展开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主题资源能够体现结构化资源的优点,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围绕主题在教学资源和教学任务、教学活动、教学环境之间建立有意义的关联[15]。主题资源是半开放性的,具有很强的生成性与动态性,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因此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将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和共同主题的资源构成一个主题资源单元,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结构化和模块化,弥补了以书本结构为主的传统资源组织形式所凸显的过于关注显性知识的整理与收集而轻视对隐形知识的挖掘与利用的弊病。

主题资源的存在形式可以是分布式的,即资源可以不集中在本地,通过链接与互访,即所谓的“链接主义”(Connectivism),可以容易的实现资源的获取。目前,已经有许多这样的成功案例:2005年北京市搭建的中小学信息资源平台,采用“资源分布存储,目录集中管理”的建设思路[16],有效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最大限度发挥优秀资源的使用效益。上海市教育资源管理系统采用分布式管理的方案[17],取得了较高的成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的东行记电子杂志是典型的分布式管理的例子[18]:杂志只是大量链接的集合,但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而有序展开的。这样的分布式设计,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实用化、低成本、高效用的知识管理方式。

3 社会境脉:依靠多主体发掘网络教育资源

社会境脉并不局限于社会情景,网络学习是有其社会性的,学习者是无法从社会情景和社会文化中剥离出来。作为社会学习的个体,社会认知的一部分,学习者必须与指导者、学习伙伴进行交流和协作,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社会境脉的视角来看,网络教育资源作为网络学习环境的一部分,也具有社会性。忽视学习者本身的个体实践资源的挖掘与利用;轻视知识的辐射、共享与创新;忽视帮助学习者之间形成有利于协作学习的良性社会交互网络是当今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误区。

如同现代教学系统设计呼唤使用者设计与置身于其中的设计(Designing Within)一样,我们认为,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人的活动系统必须由那些处于其中的人、利用这些资源的人以及这些资源所服务的人共同来建设。多主体发掘网络教育资源即教学专家、教师与学生群策群力,探索创造个人化与社会化的正向循环、开放性与聚合性并存的参与式架构的群智组织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新模式。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也需要使用者的参与,彻底摒弃只有教师才可以建设学习资源的旧思想。尤其在高等教育中,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学生需要什么,通过多主体的资源建设方式,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中心。学习资源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只是教师授课的工具,那么必须要以情境化需要为核心,以问题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发展生成性、动态性资源,即一种以使用者自身为中心的学习资源建设理念与实践。

三 结语

通过网络学习境脉的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清晰地把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内涵与方法,它给予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管理,从多个维度思考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策略,从而优化网络学习系统,提高学习绩效。

参考文献

[1][2] 郑燕林,李卢一,王以宁.“网络学习境脉”的概念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7,(8):17-21.

[3] 无尺度网络[DB/OL].

[4] 胡艺文.无尺度网络在知识挖掘中的应用[DB/OL].

[5] 胡小勇,詹斌,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6):56-61.

[6] 胡小勇,祝智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技术观[J].中国远程教育,2002,(10):54-56.

[7] 无尺度网络[DB/OL]. .

[8] 百度贴吧:信息融合与无尺度网络[DB/OL].

.

[9] 陈向东.一种新的教育网站评价方法链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7):66.

[10] R C Vreeland.Law libraries in hyperspace: a citation analysis of World Wide Web sites [J].Law library Journal, 2002, 92(1):9-25.

[11] 胡小勇.边际效用:教育资源怎么整?[N].中国电脑教育报/中国电化教育信息化版,2006-11-20(Z6-Z7).

[12] 杨向明.网络时代信息推送技术及相关问题[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3):79-80.

[13]A.P.Sheth.Changing Focus on Interoperability in Information System: From System, Syntax, Structure to Semantics [DB/OL].

.

[14] ADL.SCORM2004 3rd Edition [DB/OL]. .

[15] 杨四耕.什么样的课程资源能满足教与学的需要[J].计算机教与学,2006,(Z1):15-17.

[16] 张虹波.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7,(7):25-29.

第12篇

关键词:社会网络;旅游地;联系

0 引言

旅游地是由旅游者旅游企业,管理部门,地方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NGO)等形成的复杂多元动态的开放系统不同空间范围内业态类型功能作用的各类旅游组织和个人,通过交通组织技术与信息传递资金和人才交流等,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相互分工协作互补交流和竞争的旅游地发展要素系统这其中以各种“流”为基础的多种“联系”贯穿旅游地发展过程中。因此,以“联系”和“网络”视角研究旅游地系统,将有助于识别旅游地发展中的重要行动者旅游联系旅游产业链等,并能够将传统的旅游利益相关者旅游社区参与旅游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等研究整合到统一框架中,进而揭示旅游地系统的构成特征运行机制和过程,并为旅游地系统的协调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然而,从“联系”视角展开旅游地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领域(Morrison,et al.,2004)。直到近年来才出现将“联系”作为理论支点对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网络结构和网络现象进行剖析的文献,其中,社会网络理论成为旅游地各种“联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基础

社会网络理论作为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已被广泛地运用到众多学科领域,并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旅游地研究而言,作为“他山之石”的社会网络理论则提供了一种结构性视角构建系统结构的理论方法通过对“联系”“结构”而非个体属性的分析,强调行动者(actor)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和作用,并从行动者之间的“联系”切入进而实现对社会结构的分析,使得这一研究范式能够对旅游现象中存在的“联系”进行深入研究。国外最早的旅游社会网络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Allen(1980)最先分析了游客的社会网络关系对其出游旅伴的选择(Allen,1980),不过这只能算是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者对旅游问题的偶尔触及真正涉及旅游地内在联系性的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对旅游政策网络的关注,随后拓展到识别企业间协同组织间学习,知识管理企业社区等方面早期研究虽少,但也为其他旅游地研究提供了大量定性和定量的成果贡献(Morrison,et al.,2004;Costa,et al.,2008)。随着旅游学者逐渐认识到网络分析用于旅游地研究的良好效果(Dredge,2006;Hall,1999),便开始运用网络理论来分析各种旅游地发展和管理问题(Dredge,2006;Hall,1999)一例如使用网络集群和集聚等理论分析旅游在影响区域增长和刺激区域发展中的作用(Morrison,et al.,2004;Gibson,et al.,2005;Tunsley,Lynch,2001;Scott,et al.,2008;Baggio,et al.,2010),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以Scott、Baggio和Cooper等为代表的旅游地网络研究的学术团队,他们的大量成果以专著和科学论文的形式发表在重要旅游研究刊物上(Scott'et al.,2008;Baggio,et al.,2010;Scott,et al.,2010)。如今,网络已经成为国外旅游研究领域中一个时尚热门的话题,围绕旅游流旅游政策旅游地营销与品牌等重要领域,出现了大量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

国内旅游研究中网络方法的引入则较为迟缓。陈秀琼和黄福才(2006)杨兴柱等(2007)最早将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于旅游流研究,掀起了国内旅游流网络研究的热潮不同尺度的旅游地和不同类型的旅游流被当做新的案例和研究对象(刘法建,等,2010a,2010b;吴晋峰,潘旭莉,2010a,2010b;周蓓,2008),旅游流网络模型和分析指标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开始同旅游地角色等研究进行结合(刘法建,等,2010a,2010b)。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旅游地网络研究出现了国外网络理论的介绍和述评(刘法建,等,2009;王素洁,2009)旅游系统的网络理论研究(赵磊,2011)区域旅游空间结构过程和机制研究(杨效忠,2009)跨界旅游区组织的社会网络分析(杨效忠,等,2011)等研究领域,但整体而言,国内旅游地网络研究数量仍很少,且集中于单一的区域旅游流空间结构等少数方面,以网络视角剖析其他旅游现象尤其是旅游地发展问题的研究还较为欠缺

1 旅游地网络及其体系构建

旅游目的地(destination)是同旅游需求相对应的(包含旅游吸引物、促销、交通、信息、服务等成分)并受到众多外部因素影响的旅游供给系统(Gunn,2005)。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各供给要素的全面积极参与,更为关键的是实现系统结构的整合协调优化与创新其中,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旅游地网络研究是阐释这一系统问题的得力工具(Strobl,Peters,2013)。旅游地网络是指以旅游价值链为导向并以资金技术信息产品旅游者等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横向与纵向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稳定与短暂的“联系”(relations)并且将旅游地内外的旅游企业组织政府居民旅游者(actors)组织形成的特定网络结构因此,即使小规模的旅游地内部,其旅游地网络都包含了众多不同类别的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交织着复杂冗繁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联系,形成的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

旅游系统的复杂性,在给旅游地网络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对象的同时(如旅游地政策旅游企业旅游流等关键网络类型都成为重要的素材),也决定了很难有效地归纳梳理构建出一个清晰的旅游地网络研究体系。目前,国内外分别有研究者对社会网络范式下的旅游研究进行了梳理(Baggio,et al.,2010;赵磊,2011),但是,一方面尚未聚焦于旅游地发展,另一方面分析的重点放在了网络本身,没有将关注点汇聚于旅游地网络形成的基础“联系”上作为社会网络理论的基础,首先要对联系进行界定和分类,已有的几种重要分类方法都是从联系的类型和属性展开的。如最常见的是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分为情感情报,咨询信任4类(罗家德,2005)。此外,从联系的强度(互动的频率,感情力量,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入手,可将联系分为强链接和弱链接(格兰诺维特,2007);依据联系的性质,可分为工具性联系和情感性联系等(Lin,2001)。因此,本文主要按照旅游地网络的联系内容和属性差异,将旅游地网络研究分为旅游流互动网络。旅游政策网络。旅游地知识管理与创新旅游产业链营销与品牌合作旅游地一般性整体网络等研究领域

2 研究进展和述评

2.1 旅游流互动网络

旅游流互动网络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宏观和中观层次上,旅游地(旅游景区)之间的旅游者空间移动及其形成的旅游流效应,凭借其间的旅游流,区域内的各旅游地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旅游地网络,这种网络结构能够影响每个旅游地和整个区域旅游的发展;其次是微观尺度的不同旅游企业之间的游客互送,属于旅游地内部一种较强的旅游联系,也是一种直接的工具性联系。不过目前,国内外有关旅游流互动的联系主要集中在第一个方面,即区域旅游流网络结构的展示和分析,如Hwang等(2006)用网络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客源地游客在美国的多目的地游程的特征,Shih(2006)研究了台湾南投地区自驾游的网络结构。有限的国外研究不仅体现了社会网络的基本思路,而且相关模型和指标运用得当,显现了社会网络定量研究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实现了旅游流网络同旅游空间结构旅游地定位的结合,并非对单一旅游流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从而成为这一领域的开创和代表性文献。

在国内,最早采用社会网络视角研究的旅游领域就是区域旅游流网络,从陈秀琼杨兴柱将社会网络分析法引入国内区域旅游流研究开始(陈秀琼,黄福才,2006;杨兴柱,等,2007),旅游流一直是社会网络范式研究旅游的重要内容。不仅空间上已从市内省内扩展到特定区域(陈浩,等,2011)全国尺度(刘法建,等,2010a),而且旅游流的内容不断扩大,旅游航空客流亦被纳入研究范畴(吴晋峰,潘旭莉,2010a,2010b;周蓓,2008)。同时旅游流模型的评价也更为全面,除了中心度,子群概念等被引入外(刘法建,等,2010a;吴晋峰,潘旭莉,2010a),利用旅游流网络模型对旅游地角色进行定位也被国内学者所关注(刘法建,等,2010b)。不难看出,国内外旅游流网络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尺度下的旅游地之间的旅游流互动,旅游地系统内部的旅游客流互送,及其对旅游经营企业的影响还未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

2.2 旅游政策网络

政策网络是政策科学领域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政策网络研究的出现可以看作是对国外公共政策制定方式变化的响应一过去几十年,随着社会政治系统的结构性转变,如政策制定过程的日益破碎化部门化去中心化全球化和政治的不确定性,政策越来越被看做是社会与政府参与者之间互动过程的结果,而这些互动都是紧密镶嵌在一定的社会互动网络中的(Pforr'2006)。因此,政策的网络分析正日益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一个主导性范式(Konig'1998)。

旅游政策网络研究是旅游学者将这一公共政策领域中的创新概念运用于旅游地研究的有益尝试(Pforr'2006),也是对旅游地政策制定过程日益多元化,复杂化的响应。旅游政策制定过程是一个“政府-企业-公民-社会”复杂的关系体系运作过程,涉及的部门和主体极为复杂和多元,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各异,对旅游政策制定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这就需要在一定的社会互动中进行协调和沟通旅游政策网络分析恰好是有效,深入理解这种复杂社会互动的“透镜”(Dradge,2006)。在政策制定及旅游规划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关注沟通和合作(Dredge,2006),这也成为国外旅游网络研究中最为深入的领域(Pforr,2006;Dredge,2006;Dredge,Pfor,2008)。鉴于特定的政治背景、研究阶段、层次和范式限制,目前国内旅游政策网络研究仍集中于特定政策的旅游业效应及其影响,如休假制度调整(张朝枝,2007;郭晓东,2008)、市场政策(何建民,2006;胡瑞娟,2009)、产业政策(何建民,2006;石培华,等,2010)、区域旅游政策的感知(刘俊,2011)等政策本身。尽管王素洁和李想曾研究了15类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决策中的关系和结构,在国内中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王素洁,2011),但仍缺乏对旅游地政策制定过程政策主体等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

由于关联到的利益主体十分多元关系内容复杂,旅游政策网络是一个多维复合的动态的网络体系网络行动者的边界难以确定,这也成为其他质疑政策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Dredge'2006)。所以,目前国外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特定的旅游政策议题网络(issue network),以便能够确定一个较为清晰的利益相关者框架,其中,关注最多的议题是旅游规划制定(Dredge,2006)。此外,利益相关者理论也被用于确定这些政策网络中的行动者(Pforr,2006,Timur,2010)。除了旅游规划等专门议题网络的实证研究外,研究者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旅游政策网络的理论建构上主要包括:第一,旅游地各种利益相关者为何参与到政策网络中;第二,网络结构和网络互动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影响;第三,政策网络在旅游政策研究中的适用性价值和优劣势;第四,旅游政策网络作为一种管理模式的优劣势,如何做到一个好的目的地政策管理等(Dredge,2006;Dredge,Pfor,2008)。其中,以Dredge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在上述问题上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好的旅游政策网络管理必须做到;准确定义网络,明确网络的结构和核心,明确政府的作用,解决特定时间和长久性问题,整合宏观与微观影响等(Dredge,Pfor,2008)。

尽管旅游政策网络开始逐渐增多,但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同其他旅游网络研究一样,旅游政策网络研究将视角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企业间的组织网络研究,检验社会互动和资源交换是如何影响到产品创新互补性和经济效率的;二是调查公私部门结构的网络特征,及其对旅游政策制定实施的影响。而这两个方面都缺少对企业,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对网络结构形成的研究(Dradge,2006),关注的焦点始终是地方政府旅游组织和地方旅游企业,缺少对地方社区居民、NGO、旅游者等群体利益的保障和关注。第二,需要整合政治学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理论旅游组织等相关理论,这样才能深入理解旅游政策网络,并提出好的管制方法第三,政策网络在旅游研究应用的合理性问题新的网络方法在旅游政策制定中是否更为有效和高效网络模式能否更好地促进旅游管制旅游政策网络的优劣势在哪里等都没有很好的得到阐释(Dredge,Pfor,2008)。第四,目前旅游政策网络研究,主要是对研究理论和研究框架的构建,以定性研究为主,尽管有助于深入理解旅游政策网络的本质和过程,但定量研究则对展示和描述旅游政策网络发展的现状和关键角色更为重要,对旅游发展实践更有指导意义。

2.3 旅游地知识管理与创新网络

网络合作是知识产生和分享的关键,应用网络可以使旅游发展各主体方便地获得知识资源市场技术,因此,旅游企业内部的知识传递网络成为其有效管理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促进各种知识的共享沟通和创新并创造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陈冬冬,等,2009),而依托信息传递等建立的旅游地知识网络则成为旅游地政府企业居民等主体之间沟通信息传播知识实现创新的重要载体。Costa就认为,知识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通过旅游网络关系获得的核心资源之一,社会网络具有传递知识等能力,并可通过知识的交换和共享策略引发创新(Costa,et al.,2008)。

尽管创新和网络之间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管理科学和社会学研究中一个热门话题(Fukugawa,2006),旅游研究中却十分少见(Costa,et al.,2008),其中还包括了一些旅游学术网络的研究(Hu,Racherla,2008;Racherla,Hu,2010)。如上所述,国内外以网络视角对旅游地知识管理与创新的研究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旅游地企业知识网络研究基于网络的企业内部知识管理成为其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还需要应用到目的地尺度上网络方法不仅可用于分析目的地各种结构,还可以提供建立知识共享的有效策略,尤其是确认阻碍知识传递采用和共享的因素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旅游业中的知识大多数是隐性的,较难管理,但它对竞争力的提升作用明显,是旅游企业的核心能力和战略优势。Hislop(1997)等认为,知识的表达就是通过知识管理让隐性知识显性化,这种管理需要通过两类网络,一是微观的组织内的网络,二是宏观的组织间的网络;第二种网络指的就是旅游地企业知识网络,“共享即是力量”已成为一种新的理念Noel等在依托旅游地网站的知识传递研究中指出,在目的地尺度上让组织间进行知识的传递需要特定的环境,例如竞争力旅游产品的持续创新通过网络和目的地知识“通道”(portals)的相互知识共享,以高度信任为基础的稳定关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可能需要一定的培训和引导)组织间有效的知识管理进程(Scott,2008)。

第二,旅游地知识网络与创新对于旅游地及其内部的旅游企业来说,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商业环境中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一个复杂无序的过程,包括一系列的复杂反应和回馈过程。目前还没有一个单独的理论能够对所有旅游企业创新做出完全的解释,不过创新网络恰好是一系列理论中最终能有助于解释旅游企业创新行为的理论学术界普遍的共识是,网络具有加速信息的交换从而加快企业发展、引致创新的作用(Costa,et al.,2008)。这对于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旅游地来说更为重要大型企业在R&D中投入较多,而小企业只有通过社会关系来有效的对接大公司的研发活动以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Acs,Audretsch,1993)。王涛与邓荣霖(2010)认为,只有当企业嵌入到其外部社会网络中,在面对新的理念信息和机会时,才会有效促使其利用学习活动来形成相应的能力。这种基于社会网络的能力构建活动是对能力内生模式的良好补充,竞争力和发展优势的确立同样如此创新依靠旅游地网络来实现,创新过程同网络的关系和行动者的一些特性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Scrensen(2007)的研究表明,旅游地创新网络具有地理属性;旅游地的创新依靠的更多是本地网络(local)而不是非本地网络(non-local),原因在于,高度的地方连接形成旅游产业集群,这使得各种联系的成本降低。这同其他产业知识网络案例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Saxena(2005)则检验了正式和非正式网络以及参与者(热情支持者,积极行动者,实用主义者和反对者)的不同态度对于旅游地知识交换和创新的影响

2.4 旅游地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网络

政策知识管理与创新等网络的行动者主体以旅游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为主,他们会以知识信息的传递共享等为关系形成特定的旅游地企业网络不过,旅游企业之间更多的是经济与产业上的合作与竞争关系旅游地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旅游产品,其完整性需要众多产业部门的合作和协调。Hialager(2000)认为,旅游地就是在一个地域内同一个经济部门内的各种专业化的相互依赖的公司组成的,因此,旅游产品也常常被消费者看做是旅游地服务网络中不同服务成分的价值增加链作为服务产业,旅游业只提高分销渠道是不够的;旅游地产业部门需要通过横向与纵向的竞合“联系”串联成为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体系,为旅游者提供完整的旅游产品这就需要从整体联系视角对旅游产业链进行研究,不过国内外对此关注不多(zhang,et al.,2009),尚未成为热点话题。

目前,旅游企业及旅游产业集群的社会网络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作为旅游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中小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不同于大型企业,它们小而多元,面临竞争和压力时,较难进行有效的抵抗,需要借助旅游地其他企业和部门的协助。Costa(2008)等认为,SMEs的竞争力、发展和收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减小增长的限制,他们必须同私营企业主和公共产业部门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和网络,一般战略导向性的网络会进化成为地理上或者产品上的产业集群Kalnins和Chunk(2006)在对美国住宿业中的印度古吉拉特移民企业家的研究中指出,拥有较大的社会资本显得至关重要,靠近同一种族开办的高等级宾馆,其生存机会大过靠近低等级或非本种族人员开办的宾馆;另外,相互竞争的企业之间可能会产生并维持紧密的私人联系从而避免冲突,这在有关悉尼的酒店管理者的研究中得到证实(Ingram,Robeas,2000)。徐红罡(2012)在桂林阳朔西街旅游小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研究中也指出,小企业主的社会网络是重要的影响因素。Lemmetyinen和Go(2009)的研究表明,旅游商业网络内行为的协调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增加价值的产生过程,二是通过网络建立品牌认同过程。另外,Tunsley和Lynch(2001)认为,旅游中小企业的网络研究必须考虑到目的地发展问题,甚至需要建立全球尺度的旅游产业集群网络以获得竞争优势(Erkus-Oeztuerk,2009)。

在选择特定“联系”建立旅游地企业网络集群时,多数研究者是从合作关系展开的,原因在于通过合作关系建立的旅游企业网络,不仅有助于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发掘外部经济的规模和范围,还可帮助小企业参与到旅游地发展的决策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推动旅游地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Erkus-Oeztuerk,2009)。此外,研究者还进一步将视角放到了合作关系的建立和持续性上,分别从公司的内外特征入手展开研究。Erkus-Oeztuerk(2009)指出,公司的集聚和专业化类型并非是决定各种合作关系连接程度的关键要素,而是由公司规模决定的Ataber(2011)则通过“竞争”关系来反映合作关系的持续时间,认为,产业集群内的经济行为是镶嵌在密集持续和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中的,直接竞争者之间更多的是短暂联系。

2.5 旅游地营销与品牌网络

旅游地营销是一个复杂的工程(Lemmetyinen,Go,2009)。一方面,构成旅游地产品的各类资源是分散在旅游地内外众多的企业部门和个人手中,旅游资源和产品构成的零碎性以及多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独立性,使得旅游地品牌管理不是一个核心行动者能够独立完成和控制的;另一方面,旅游地特定的管理和规范机制使旅游地营销缺乏一种整体管理概念,各相关者的目标存在差异,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利益上的冲突,在组织旅游地营销等公共活动时会面临混乱和困难的局面(Lemmetyinen,Go,2009;Friedrichs,et al.,2005)。因此,一个目的地市场营销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利益相关者内部以及同非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依赖和互动这就决定了旅游地的品牌和营销过程需要有效整合各级各类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这一参与进程在旅游规划中的重要性正不断被旅游研究者所认识并认同(Marzano,2008)。

面对旅游地营销“联系”内在的复杂系统性,国外有学者开始采用社会网络构建研究框架。例如在Marzano(2008)所界定的旅游地概念中,旅游地空间概念会受到共享同一目的地品牌形象的各种行动者的影响,旅游地作为一个互动的旅游供应商网络,需要一种有效的机制来带动旅游地的发展,其中,社会网络及“联系”模式是市场行为的根本要素,能够并且已经成为有效的市场策略的重要基础(Marzano,2008;Arabie,Wind,1994)。

旅游地营销联系网络中的重要基础是合作旅游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间的合作,是集群本身及其成员获得竞争优势的强有力的决定因素(Boari,et al.,2003;Pirter,1998)。旅游企业发展需要合作信任和共享价值。作为旅游地公共产品和旅游地营销一部分的旅游品牌,在其构建和形成过程中的合作联系,不仅是一个策略选择,更是目的地发展的本质与核心问题。Fyall和Garrod(2005)认为,旅游营销已经将关注点从理解个体组织之间的竞争,转移到面对营销相关问题时的合作,而社会网络视角尤其适合研究品牌形象如何形成以及如何表达出一些个体或成员的权利(Lemmetyinen,Go,2009)。Lemmetyinen和Go(2009)的案例研究还表明,旅游企业网络合作行为协调的前提条件有:一是强化价值产生过程,二是建立通过网络的评判识别过程此外,旅游地营销网络还是旅游地企业网络的构建基础,Baggio等(2010)采用旅游网站网络作为实质网络与实体网络进行对比研究时指出,因特网上的旅游企业的合作营销网络可能会反映出旅游地系统网络的类型,旅游公司集群的网站联系网络就是其所构成的社会经济网络的可靠性样本。互联网上的链接可视为原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的反映,旅游营销网络一定程度上也就代表了整个旅游地网络的基本架构

2.6 旅游地一般性整体网络

上述具体联系类型的旅游地网络研究,揭示了网络分析在研究旅游地发展过程中不同联系类型形成的特定旅游地网络研究的适用性理论和实践意义,但具体的网络结构只能反映旅游地发展的独立侧面如果忽略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之间关系的类别,统一泛化为“联系”,那么旅游地就是由相互作用的行动者构成的整体网络。这一旅游地整体网络研究也是国外旅游地网络研究的重要内容。Raggio等(2010)认为,旅游地通过信息扩散过程构成的是一个无标度的复杂网络;Scott和Coooer等(2008)则把旅游地内部组织关系网络当做是镶嵌在旅游地内的一系列独立的供给商连接起来提供一个完整旅游产品,旅游地发展是融入到一些非正式和正式的合作、参与和网络中的。作为一个开创性的研究,Pavolvich(2003)认为,旅游地通常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互补且竞争的组织多元产业部门基础设施以及一系列公司关系组成,这些要素能产生多样高度零散的供给结构,而网络分析则为整体结构的透视提供了有效的“透镜”。在相关理论框架基础上,国内外研究者还对旅游地网络进行纵向的时间序列演化研究和横向的比较研究。Pavolvich(2003)以新西兰Waitomo洞穴百年来的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展示其旅游地网络的形成、演化以及与重要事件的关系。Scott(2008)比较了澳大利亚4个不同地区、不同资源类型旅游地的旅游地网络特征差异。Timur和Getz(2009)则比较了Calgary、Victoria和San Francisco这3座城市的旅游地网络特征。国内方面,有王利伟等(2009)对武陵源旅游地网络进行构建,并分析了发展演变过程。

3 研究述评

社会网络理论之所以能被广泛应用和引入,并日益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不仅在于其提供了对各种社会结构进行有效的测量和分析的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层理论的发展独特的关系视角和结构主义分析的能力,可以为大型理论和微观事物的解释提供了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罗家德,2005)。采用联系视角及社会网络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亦是如此。它不仅为旅游地旅游企业内镶的各种网络提供了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和展示工具,提高了对旅游系统功能机制能力的理解,还为理解政府,旅游企业和市民社会之间社会关系和结构提供了有用的透视(Dradge,2006),使旅游地管理效果更好,效率更高(Scott,2008)。不过2004年之前,社会网络范式下的旅游地研究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研究领域(Morrison,et al,2004)。之后,国外研究者才真正将其运用到旅游研究中,开始关注旅游产业集群和旅游地发展众多层面的网络属性(Erkus-Oeztuerk,2009)。随着研究内容的拓展和研究层次方法的不断提升,旅游地研究中的社会网络不再只是对区域旅游要素,如旅游流饭店旅游企业等进行结构上的展示和解释,而开始转向探讨旅游地各种联系所构成网络的形成演化及其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内在联系。

3.1 国外研究经验

尽管国外的旅游地网络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旅游政策网络。旅游流网络,旅游地产业网络和集聚等少数领域(Erkus-Oeztuerk,2009),但相对国内而言,还是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一,注重社会网络理论的引入和价值分析社会网络的价值不仅是对旅游中的各种网络现象进行测度和评价,更在于其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研究思维的转换,是从“联系”和“结构”出发对旅游现象进行剖析这在国外研究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早期的研究,尤为注重网络在旅游地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剖析,强调理论框架的建构和梳理;而后,随着网络理论引入的不断深入和旅游流信息等比较容易确定边界的网络被关注,一些网络定量模型才开始用于旅游地网络的评价,并成为重要研究内容。整体上看,国外旅游网络研究更为强调社会网络理论内核的体现,层次较高,内容较为全面。这种注重研究框架体系构建的思维也有助于对旅游问题的深入理解。

第二,有效选择定量和定性方法在理论建构旅游地网络后,还需要定量模型对联系网络进行评价和测度。最常用的定量指标就是中心度和密度(Timur,2010;Pavolvich,2003),如被用来检验结构和凝聚力等(Scott,et al.,2008);除此之外,强弱连接、结构优化模型(Lemmetyinen,Go,2009)以及一些复杂网络模型和指标(密度路径集聚系数效率指数协同混合系数和接近比例等)也开始用于描述旅游地网络的复杂性(Baggio,et al.,2010)。此外,国外研究在建构和评价相关网络模型时不仅擅长从定量数据挖掘网络信息,而且善于对旅游地网络进行定性分析和解释定量研究可以揭示事物的属性,定性研究则有助于对事物的深入理解

第三,灵活采用整体网和个体网思路旅游地网络构建可从整体和个体两个思路展开,整体网一般运用在行动者边界容易确定且强调整体结构的旅游流旅游政策等研究领域;而对于网络边界较为模糊且更为注重行动者联系特征的问题,如旅游产业集群知识管理等,则常采用自下而上的个体网思路。由于旅游地作为一个模糊的系统,很难确定边界和整体结构,建立研究框架和获取数据往往十分困难一些国外研究在理论层次上采用整体网思路,用以聚焦特定旅游问题,以确定行动者边界但在研究过程中常使用个体网方法,例如多采用“滚雪球”方法来确定行动者获取数据构建网络

第四,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比较研究国外旅游网络研究并未局限在对特定区域特定时间截面的旅游地网络的描述和解释,而尝试进行不同旅游地的横向比较和同一旅游地网络的纵向时间序列研究对不同的案例地进行对比以发现不同旅游地网络差异是国外旅游地网络研究的一个重要传统(Scott,et al.,2008;Lemmetvinen,Go,2009),这样不仅多层次、多维度的检验了社会网络在旅游研究中运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有助于揭示旅游地网络的演化和发展,深化对旅游地网络的理解。

与之相对,国内旅游地网络相关研究,不仅内容少,集中在旅游流网络的构建及其空间结构等少数方面,而且存在以下不足,如:方法单一,以整体网为视角,案例研究为主;强调定量模型的评价,轻视研究理论和框架的建立;多数研究是零散的案例研究(王素洁,等,2009),缺少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开始关注旅游地网络,却忽视同旅游地发展进行结合;简单描述多,理论提升稍显薄弱

但是国内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杨效忠等(2009;2011)在跨界旅游区研究中,采用社会网络理论和方法,对空间经济联系合作机制边界效用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释,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研究启发性

3.2 研究不足

正如社会网络研究大师Granovetter(2007)所言,尽管近年来社会网络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研究中得到重视,但可惜的是往往止步于概念的传播,而非实际以此理论和观点所作的实证研究

由于旅游地社会网络研究出现的时间短内容相对较少,也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首先,研究热点集中在政策产业集群旅游流等少数方面,很大程度上将研究对象局限在局部利益相关者和少数类别的旅游联系,忽略了旅游地发展中的很多关键问题例如过分强调企业政府等行动者和谐的合作联系,却低估了竞争关系这一旅游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Ataber,2011);研究内容和视角的局限性及研究的相对零散性,使得难以很好地建立起旅游地网络研究的系统框架其次,同“关系地理学”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一样,很多研究将重点放在了整个网络的整体特性上,而很少关注“联系”的内容和行动者的特征;同时这些构型(configurational)类方法的研究并未对“联系”如何产生的机制做出很好的解释(Staber,2011)。最后,难以实现定量和定性方法的有效融合与互补,社会网络的定量分析优势并未在这些研究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在社会网络引入的初期,在理论的引入和解释上存在一定的水土不服,致使解释力不够,甚至出现偏差

3.3 研究启示

国内外旅游界已经掀开了旅游现象中“联系”和网络研究“黑箱”的一角,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各种旅游网络的内涵和机制奠定了基础。未来的旅游地网络研究,还需要从某类型网络拓展到旅游地整体网络研究,并从理论建构模型设计到案例等很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目前研究较多关注旅游地企业网络研究,没有将旅游企业网络放到一个更大的旅游地系统中,忽略了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形成的异质网的互动效应(王素洁,等,2009)。未来需要突破企业范畴,真正体现旅游业特性,将一般旅游企业内部的知识传递合作情感网络等研究拓展到旅游地尺度,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尺度多时间段的研究。

(2)进一步将旅游地发展同旅游地网络进行深度结合。目前有关旅游地网络演化与旅游地发展的研究,定性和描述性的居多,无法揭示旅游地发展同旅游地网络的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

(3)从空间特征入手,探讨旅游地网络的地理属性及其互动机制。现有研究局限于旅游地网络内在属性的描述,忽略对旅游地网络重要的外部特征,尤其是空间特征的展示分析以及形成规律的分析各种旅游网络都镶嵌在一定的地理系统中(Pavolvich,2003),对地理特征的忽视致使对网络的解释偏于肤浅和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