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术手工制作

美术手工制作

时间:2023-05-29 18:2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术手工制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美术手工制作

第1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50-01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而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从小学教育抓起。而小学美术手工课程就可以使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动手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对科学和文化产生兴趣,这样也可以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小学美术手工教学要明确其承载的任务,做好教和学的统一,积极吸纳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当前城乡教育水平的不平衡性,做到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水平。

1.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手工制作课实现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符合小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为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这些都指出了动手、动脑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中的重要性。手工制作使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美术知识与其他艺术成分,在头脑中进行构图,进而通过动手以美术创作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构图与制作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

2.将绘画技法和想象结合起来

在一个优秀的手工制作中融合了作者独特的绘画技法与大胆的想象,使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想象得到了巩固与提高。绘画技法和想象二者是完美统一的,片面地强调其中一个,都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片面强调想象,学生纵有奇思妙想也无法表现在作品中;片面强调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作品就会出现题材枯燥无味,构图形式教条、死板,失去童真。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集中表现在手工创作中,才能让作品焕发生机与活力,才能赋予作品以生命力。手工制作课不仅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的绘画技法,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上课用的工具材料要齐全

学生在上课前要准备齐全做手工的材料,如果缺手工材料,就会影响手工课的教学质量。由于课程不同所带的工具材料也不同,每次上课学生都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有的材料在商店里就能买到,而有的材料却要日常生活中积累才行,学生积累材料的过程又是一个走进自然、认识环境、认识社会的过程。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记住带齐工具材料,一方面要让学生对手工课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玩泥巴》一课,教师首先想变戏法似的出示一个个泥巴作品,什么小鱼啦、大象啦、小鸭子啦、花瓶啦……学生看到这么多有趣的泥巴形象,小手一定痒痒的,然后告诉学生是泥巴做成的,想玩泥巴就要带齐工具材料,学生听后会自觉主动想着。另一方面是得到家长的支持,因为美术用具毕竟需要花钱,有些家长不愿意支付,再加上有的家长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理解,对孩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强,导致美术课不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找到原因就要想办法克服,让学生做出好的作品,展示给家长看,使家长知道他的钱没有白花,家长就会支持和督促孩子带美术的工具材料了。

4.将手工制作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来

一是与绘画相结合。制作与绘画是相辅相成的,这样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对制作的激情,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与提高。如学生用纸盒做出机器人后,我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来进行修饰,学生在机器人身上用画笔画出了许多新的东西。二是与游戏相结合。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游戏深爱小学生喜爱,它可以与任何教学内容相结合,设计成综合活动,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形成技能。在美术创作中我们同样可以将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如折纸中,我们可以看哪位学生能够折出更多的花样等。三是与多媒体相结合。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的功能,可以将美术教材立体、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尤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一些难以讲解清楚的关键性知识点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呈现出来,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化解教学重难点,使小学生轻松理解,深刻记忆,灵活运用。

5.注重学生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第2篇

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智力和品质,使儿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这几年儿童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儿童美术越来越被重视,尤其受到家长的青睐,许多家长送孩子到外面的辅导班学习画画。美术课并非只是画画,包括手工制作等多种活动,而且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设计能力,许多孩子对手工制作非常有兴趣。如果美术教学过程中仅仅是画画,部分学生一定会觉得乏味无趣,根据学生好动、爱动手的心理,教材将手工制作课加入其中,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让儿童美术教学不枯燥,使学生更加热爱美术、热爱生活。手工制作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合理利用,使孩子们的小手更灵巧了,对绘画的兴趣更浓厚了,观察力、想象力都得到了提高,并且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丰富美术课。因此,手工制作在儿童美术教学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小学生好奇心强,但观察事物笼统、粗略,不善于区分事物之间的差别。生活中有着许多美好的事物,并不缺少美,对孩子来说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观察收集和发现生活中可以制作的材料,并进行构思。也可以指定一种特定的材料,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完成手工制作。由于学生存在年龄、智力、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因此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如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观察一些简单的事物,并能说出事物的名称、形状、色彩等,一年级第十五课多彩的拉花,做完拉花后要求学生创新,有的学生利用长拉花做大象的鼻子,圆形的拉花做蛇的身体等,根据动物原本形态配合拉花做出创新。三四年级学生开始对比较复杂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描述,可以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如易拉罐、雪碧瓶、泡沫塑料、冰棒棍等,变废为宝,如三年级卵石动物造型,根据卵石的形态在上面画上图案,制作成精美的工艺作品,既是对资源的合理和充分运用,又是环保意识的增强。制作完成后教师根据各个学生自身实际不同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肯定。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师口中经常听到“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实在是太差了,人家外国学生怎样怎样……”。其实,孩子动手能力并不差,能够成功使用筷子就是最好的证明,而差的是缺少锻炼的机会和无法将课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能力。美术教学中,将手工制作课融入其中,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并且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实际生活与课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实践、应用、表现,刺激孩子们求知兴趣,将创作欲望通通表现出来。在上手工课的过程中不用过分刻板,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乱”的场面,孩子们完全自主地、放松地在手工制作课上找乐趣,情不自禁拿起手中的盾牌,摆出防守的动作,全情投入其中,孩子充分感受到创作和交流的乐趣。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培养孩子的手工技能有很大帮助,更能使孩子爱上动手,爱上手工制作,爱上美术课,感受到动手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3.手工制作丰富了绘画的范畴

美术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提炼于生活。美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之中。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始终认为儿童美术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而应以教材为最基本的课堂素材,使术课堂融趣味化、游戏化、生活化、知识化为一体。现今小学美术教育并不以单纯的上课画画、培养画家为目的,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设计能力,美术课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动手能力非常重要。美术课上课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根据新课标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把美术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手工制作丰富了绘画范畴。如三年级的植物籽粒拼图,利用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植物籽粒,根据颜色、造型的不同拼出一幅作品,以手动制作课的形式丰富绘画范畴。

任何一件手工作品的制作都是具有复杂结构的创造活动。从材料的选择到制作方法、步骤的确定;从动手制作到不断修改和完善的全过程,充满创造精神;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交融;在素质培养上有着独特优势,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总之,要将手工制作合理运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进行辅助绘画教学。在美术课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剪纸、编织、撕纸、线贴及手工制作等有特色的课程。通过拼拼剪剪、撕撕贴贴、涂涂画画等活动,我们看到孩子们无一不陶醉于自己精心制作的美术作品中。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美术学习,不仅丰富了美术课堂活动,拓展了美术课堂的内涵,而且令学生享受到艺术的熏陶,使学生拥有一颗美的心灵,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这就是我们想实现的美术教育情感目标――以美育人。

第3篇

思考一:开设剪纸课有何意义?

剪纸艺术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经历了漫长岁月,传统的民间剪纸历千年生息到今天的事实本身就说明了这一份文化遗产的珍贵。但这朵民间艺术之花正面临失传的危险。其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呈现,生活方式和习俗逐步改变,剪纸赖以生存的空间已动摇和改变,而适合的空间存在形式又尚未完全形成。比如:昔日剪纸(窗花)依附的木格纸窗已逐渐消失,这无疑对剪纸(窗花)的延续形成威胁。其二,剪纸多少年来一直作为农家妇女自娱自乐的形式,多为母传女,长带幼代代相传。但由于多种原因,剪纸(窗花)却得不到人们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发展到从事剪纸的作者一般只局限在老一代农村妇女,年轻一代对此技艺兴趣不浓,出现了剪纸队伍青黄不接的状况。针对上述问题,怎样才能使剪纸后继有人?《汉书》认为:“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上之所化,指由上而下的教化,指下层人民所用以自我教化的东西,它在民间为人人所传习,所以中俗,民俗主要是由下层人自发创造,而又是人人所习,用心自我教化的习俗。民俗现象一旦创造出来,就为民所传袭,并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借助剪纸形式表现出来的民俗心理、信仰、愿望以及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可以称为民俗剪纸,民俗剪纸就像是一部民俗书籍,从中可以看到传统文化观念在民间的影响。可见,“风”对“俗”有推广的作用,有促进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助推广的力量,把剪纸的基础知识理论普及,让学生在自由之间,在创造中发挥,成为现代剪纸人。同时开设剪纸课符合课程的筛造机制。第一筛子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宗旨,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第二个筛子是学习理论,既课程资源要与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第三个筛子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学水平相适应。所以我们立项《剪纸》能够反映教育思想和目的,是学生发展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新课程学习内容的整合逻辑和师生的心理逻辑。

思考二:开设剪纸课有何作用?

在教学中,剪纸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认识之门,从传统到现代,从技巧到艺术特色,启迪着学生认识和思维,通过鉴赏和分析,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我国民间剪纸伟大之处,激发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剪纸的制作过程中,动脑动手可以感受到工艺制作的表现能力。可见,开设剪纸课是针对二十一世纪初中生生理、心理特点,采用愉快、轻松启发,暗示、无意识原则的指导下的美术活动、科学活动等,使初中生进行游戏般的趣味学习,最终达到智力素质、非智力心理素质、知识结构、体育和艺术修养、行为习惯全面完美发展,同时也将使剪纸艺术在学生心中发芽、开花、结果。

思考三:剪纸教学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通过担任剪纸课教学工作,我们进行了初中教学教法的一些尝试。体会如下:

1.关注的兴趣培养

在教学中不断采用名家名画的欣赏,让学生知道这些佳作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让学生畅游剪纸艺术海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激情,我在剪纸教学中,让学生亲自看到一刀刀的剪刻,最后成为了一幅很美的画面,剪纸最贴近生活,含蓄优美,情深意重,是历史文化珍宝,从而可激发起学生梦幻思维,丰富想象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1.注重基本教法

先教学生在纸上画出图形,然后确定保留和刻掉的部分,注意各部位要互相连接(由于初学剪纸知识,学生头脑中对剪纸的了解还很不全面,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先教他们作剪,刻几幅简单的作品)。来丰富感性材料,再传授剪纸的基础知识,如剪子的使用,阴刻(剪),阳刻(阳剪)等理论,教学生如何订稿。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就可以脱稿剪样。在此基础上,教学生进行创作,这样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完成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

肖伯纳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短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擎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透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第4篇

我国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现在蓬勃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由于这在本科高校是一个新兴课程,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有很多的不足。[1] 《手工制作》课程是绘画、手工制作、设计等教学内容的综合体,着重于学生美术和手工的创作与动手能力培养。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分低能者不再是现在社会的宠儿。随着教育的低龄化,学前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2]手工制作也是幼儿教师等学前教育工作者应用最为广泛的技能。然而从实际教学实施的情况看,首先,学前专业招生的对象限定,多数有较好的艺术感觉与文化素养,但更偏重于音乐方面,普遍缺乏专业的美术训练,动手能力弱;对《手工制作》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却往往心存畏忌。其次,课程设置三分之二的教学用于美术基础教学而忽略它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手工制作》课程由于材料、课程设计和教师缺乏,教育策略陷入不确定性与盲目的试探性摸索之中,缺乏创造教育的导向性、开拓性、确定性与全面性。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的意义

1.历史层面。手工制作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形成于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民族风光中。我国手工制作形式多样,品种极多,比如有剪纸、风筝、扇子、刺绣、皮影、脸谱、泥塑、编织等。如此之丰富的手工制作犹如一个巨大的宝藏,为幼儿的手工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的资源。同时,本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后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工作和再教授给学生,让我国的优秀丰富的传统手工制作文化不断的延续下去。[3]

2.实践层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的实践教学应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以幼儿教师教育技能为核心、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全学程实践教学体系。这种体系应能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使学生具有从事幼儿教育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实践教学体系,要明确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及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保证教学体系能够满足培养目标对职业技能和职业关键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符合高技能人才和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律。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程教学的目标

1.培养美育素质。美育是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具体教育内容之一,《手工制作》教学课程历来都被一些学院学前教育、初等教育、艺术教育等专业作为培养学生视觉审美素养、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手工制作》课程的同时还能增强实践情感和实践观念,激发学生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的情感,培养认真负责、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和生涯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实践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学习和合作,使学生的专业成长与其终身发展相结合,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条件,更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4]

2.增强实践能力考核。根据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和幼儿教育的特点,学前教育专业考核方式应突出实践能力考核,在传统的以试卷形式考核理论知识方式外,可增加以下几种考核方式:(1)口试。学前教育专业应增加口试考核,通过口试测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训练他们将来从事本行业的表达能力。(2)技能课程采用发展性考核方式。如《手工制作》等技能课以设A(优秀)、B(良好)、c(合格)级,让学生有更高的努力目标,以便形成技能特长。(3)现场测试。在一些相关专业课程测试中,可以使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或模拟环境中进行现场操作。如现场给学生一些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4)案例分析。考核时向学生提供真实环境中典型案例,学生来分析并提出解决案。

四、有效提高《手工制作》课程教学效率的策略

1.环境设置方面。加强手工实验室建设,为学生的广泛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学前教育所涉及的动手制作门类可谓是五花八门,从纸艺、木艺到小型金属工艺都有涉及,而绘画种类基本都需要简单尝试一遍,这是普通教室和画室所不能满足的,这就要求有一个或者多个专门的手工实验室,才能满足众多实践需要。其中要能满足绘画课程和平面手工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大工作台面和较便利的洗涤区域;而要满足各类立体手工制作的需要就必须具备便利的工具操作区域;而如泥艺等特殊材质艺术,则需要能容纳一些特殊的工具材料,如小型搅拌机、碾压器等。

2.教学方法方面。拓宽教学思路,注重内容的趣味性。《手工制作》基础教学环节分为基本技能教学和鉴赏两大部分,手工创作教学部分则是通过手工制作进行创作教学,其内容主要是平面创作和立体创作两个主要部分。然而如果仅仅只是按照美术规律机械地传授,内容就变得单一而乏味,而将一些美术基本知识点进行重组教学,便能大大增加其趣味性,如色彩基本规律和使用技巧与染印内容相结合教学,简笔画的内容与中国画、儿童画的内容结合教学,平面和立体构成知识点技巧与幼儿园室内装饰课程结合教学等。其目的是让学生广泛接触美术的基本形式,在学会整体观察和局部处理相结合艺术处理方式的同时,掌握简便的造型技巧,为今后教学实践课程打下基础。

第5篇

中图分类号:F407.89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22-02

摘 要 幼儿的手工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有一定空间的、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可以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关键词 幼儿;手工制作活动;指导方法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美感为目标,以幼儿绘画、手工为主的活动。幼儿的手工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

1 教师指导幼儿手工制作时常见的几种问题

1.1 在美术教学中,重绘画、轻手工。幼儿手工活动和绘画活动一样,也是有益于幼儿手脑发育的美术活动形式。它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欢玩泥土是幼儿的天性。橡皮泥是泥土的良好的替代物,它卫生、无毒,颜色鲜艳,可以重复使用。幼儿也喜欢进行动手动恼的撕纸、剪纸、撕贴等趣味纸工活动。教幼儿制作玩具不仅是一项经济、实惠的活动,而且通过自制玩具可培养幼儿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1.2 知识技能传授与幼儿的全面发展相互矛盾。由于对新的教育观念有不同的理解,还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弱化,出现了不敢教、不指导的放任自流现象。知识技能传授与幼儿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辨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1.3 评价方法不当,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手工作品。最典型地表现在用“像不像”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惟一标准。幼儿作品里的每一块材料,形状,色彩都充满了幼儿独特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像力。我们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评价幼儿的作品,“你今天捏的小猪真像,”“你怎么跟老师粘的不一样呢?”如果以这种标准来衡量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拿起孩子手中的泥代替孩子完成作品。孩子不能亲自感受美、创造美的乐趣,也失去了体验成功的快乐,丧失创作的积极性。

2 指导幼儿手工制作的方法

2.1 意图阶段的指导。幼儿 手工制作活动 指导方法 制作一件手工作品的目的是什么。意图制约着一切行为的方向和途径。幼儿早期的手工制作多为自发性,就是玩耍。如:幼儿拿到一张纸,把它撕成纸条、碎片,听到了撕纸发出的声音。

使幼儿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但其意图是不明确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帮助他们逐步地将意图明朗化。

2.2 构思阶段的指导。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觉的,因而他们对手工制作的构思与成人有显著区别。一般说来,早期的幼儿很少出现“胸有成竹”的状况,大多是在行动中“迁想状物”、“借形造像”。首先,帮助幼儿积累多种表象幼儿表象的积累还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教师可让幼儿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的方式来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其次,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应把最具有表现力的一些材料提供给幼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最后是引导幼儿多欣赏佳作,学习其造型、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幼儿对于造型、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的学习,可以通过欣赏的途径来获得。

2.3 制作阶段的指导。幼儿的制作与成人制作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的操作受其生理发育的影响,不如成人那么灵活、精确。因而制作的手工作品显得粗糙,不整齐、不平滑。在活动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训练。

2.3.1 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手工工具和材料使用方法的掌握是手工制作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的基本的使用方法。

2.3.2 提供练习的机会,训练手的灵活性。在对幼儿进行手的灵活性训练时,可先进行分步练习,再进行整体练习。分步练习可以帮助幼儿确切地掌握每一种动作方式的要领;整体练习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系列动作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第6篇

【关键词】幼儿;手工制作活动;指导方法

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活动是以培养幼儿美感为目标,以幼儿绘画、手工为主的活动。幼儿的手工教育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直接用双手操作简单工具,对各种形态对各种形态的具有可变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①手工制作是一种工艺创造活动,是幼儿美术学习与美术创造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幼儿身心成长和思维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绘画。事实上,幼儿时期很多孩子在对画笔感兴趣之前,就已专注于摆弄手中的物品。如:小班幼儿经常会拿出自己的手绢,一会折成帽子,一会折成老鼠,或者把手捐一根根接起来拔河。可见,幼儿的兴趣首先是在手中。许多成人,至今仍对幼儿时期玩泥巴、堆沙塔、折纸飞机时所享受到的快乐记忆犹新。可见,顺应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从兴趣入手,把握时机引导孩子多进行一些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发展幼儿手部肌肉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促使智力的发展。

一、教师指导幼儿手工制作时常见的几种问题

(一)在美术教学中,重绘画、轻手工。

幼儿手工活动和绘画活动一样,也是有益于幼儿手脑发育的美术活动形式。它是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喜欢玩泥土是幼儿的天性。橡皮泥是泥土的良好的替代物,它卫生、无毒,颜色鲜艳,可以重复使用。幼儿也喜欢进行动手动恼的撕纸、剪纸、撕贴等趣味纸工活动。教幼儿制作玩具不仅是一项经济、实惠的活动,而且通过自制玩具可培养幼儿综合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

(二)知识技能传授与幼儿的全面发展相互矛盾。

由于对新的教育观念有不同的理解,还有些教师片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弱化,出现了不敢教、不指导的放任自流现象。知识技能传授与幼儿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辨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评价方法不当,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手工作品。

最典型地表现在用“像不像”作为评价幼儿作品的惟一标准。幼儿作品里的每一块材料,形状,色彩都充满了幼儿独特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想像力。我们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评价幼儿的作品,“你今天捏的小猪真像,”“你怎么跟老师粘的不一样呢?”如果以这种标准来衡量孩子,会不由自主地拿起孩子手中的泥代替孩子完成作品。孩子不能亲自感受美、创造美的乐趣,也失去了体验成功的快乐,丧失创作的积极性。

二、指导幼儿手工制作的方法

(一)意图阶段的指导。

制作一件手工作品的目的是什么?意图制约着一切行为的方向和途径。幼儿早期的手工制作多为自发性,就是玩耍。如:幼儿拿到一张纸,把它撕成纸条、碎片,听到了撕纸发出的声音。

使幼儿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但其意图是不明确的。因此,教师应注意帮助他们逐步地将意图明朗化。

(二)构思阶段的指导。

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觉的,因而他们对手工制作的构思与成人有显著区别。一般说来,早期的幼儿很少出现“胸有成竹”的状况,大多是在行动中“迁想状物”、“借形造像”。首先,帮助幼儿积累多种表象幼儿表象的积累还应特别注意表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教师可让幼儿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的方式来加强对表象形体的记忆。其次,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联想。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应把最具有表现力的一些材料提供给幼儿,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最后是引导幼儿多欣赏佳作,学习其造型、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幼儿对于造型、色彩、构成的艺术手法的学习,可以通过欣赏的途径来获得。

(三)制作阶段的指导。

幼儿的制作与成人制作的最大区别在于他们的操作受其生理发育的影响,不如成人那么灵活、精确。因而制作的手工作品显得粗糙,不整齐、不平滑。在活动中,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训练。

1.学习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手工工具和材料使用方法的掌握是手工制作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的基本的使用方法。

2.提供练习的机会,训练手的灵活性。在对幼儿进行手的灵活性训练时,可先进行分步练习,再进行整体练习。分步练习可以帮助幼儿确切地掌握每一种动作方式的要领;整体练习则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系列动作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第7篇

一、幼师手工课教学要与幼儿园教学相结合

我们应根据幼儿园教学的需要来选择幼师手工课的教学内容,比如剪纸、折纸、立体构成、粘贴画、橡皮泥、编织、墙饰设计、教具设计、自然角综合设计、游戏区综合设计、校园综合设计等,这些手工制作内容在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和校园环境设计中都被广泛地运用。选择合适的手工制作内容是上好幼师手工课的首要条件。记得有一年,我担任毕业班的美术课程,考虑到他们面临毕业,我给他们安排了幼儿园环境设计、教具设计、橡皮泥设计的教学内容。由于和他们以后的工作有关,所以学生学习起来特别的用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扎实抓好课堂教学

手工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完成的,所以要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1.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幼师专业学生掌握的手工知识必须为以后的教学实际服务。选择教学内容要从趣味性强、儿童感知熟悉的、简明又易于制作的题材入手,并考虑造型手段和表现形式,符合儿童的制作能力和条件。如泥工、纸工、废品工、编织、剪贴等。

2.注重示范教学

在美术教学中许多技法问题仅用语言表达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注重操作的手工教学,必须加强示范。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熟悉教材,熟练掌握制作技巧,以保证示范的规范性、熟练性,使讲解与示范配合自如。课前准备的范作或其他可视性的形象资料在课中适时演示,进行直观教学,可使教学更加生动,学生思维得以启发,构思得以驰骋。

3.注重启发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潜在的创造力,不能让学生按图索骥。例如,在讲授《拉花彩球》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按书本要求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启发他们大胆创新,找出更加简单快捷的方法。果然,学生解决了制作难度大、翻拉困难、成功率低的问题,省去了画角度、开槽口等繁琐的工序。方法是在长方形纸上等距离交替划线抹糨糊、贴纸,当纸贴到一定数量后,按所构思好的形状裁剪即可。方法简单易掌握,且一个彩球能翻拉出多种优美的造型。我对这一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并及时鼓励,增强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4.教学与各学科紧密结合

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可把手工教学与各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地理学要求了解地形地貌知识,可在泥工中进行地形地貌图制作,还可利用泡沫塑料、纸板、有机胶板进行各种建筑模型制作;联系生物学,可利用海绵、泥巴制作松鼠、大象、熊、狐狸、骆驼等动物;联系物理学,可用纸板等材料制作船模、航模;联系数学多面体教学,可利用纸板进行多面体几何模型制作……通过这些手工制作活动,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造的精神。

5.优化教学内容、学习民间手工艺

民间手工美术有着十分雄厚的群众基础,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教学中可结合各地实际,学习民间手工制作和经验,并加以改进和提高,赋予崭新的形式和内容。如剪纸、泥塑、面塑、风筝、花灯、草编、竹编、中国结等。民间手工制作具有悠久而灿烂的文化艺术传统,平时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整理。利用这些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手工美术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手工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起着补充课内教学不足,增强整体教学效果的作用。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认真开展了如下手工课外活动。

1.组织开展手工兴趣小组活动

兴趣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年级,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比课堂教学复杂。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学生在互教互学中掌握了丰富的手工制作知识,锻炼了综合能力。另外,手工兴趣小组应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活动,充分展示手工活动的意义。如在充满喜庆气氛的日子里做些大红灯笼、五彩花、彩球;在国庆节、教师节做些以歌颂祖国、热爱教师为题材的剪纸、彩带;在青年志愿者活动中,举办雷锋同志人像剪纸、刺绣、纸版画、雕刻比赛等等。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气氛,又联系了实际,把学到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学校和社会中,学生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还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手工教学的意义。

2.定期举办手工作品成果展览

第8篇

【关键词】美术教育;手工制作教学

手工制作课是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完成的,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他们完全沉浸在自我创造的情景里。他们为自己的制作愉快着、兴奋着,在刚刚完成制作的同时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的小作品捧到老师面前,希望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赞扬。他们喜欢这样的课堂期盼这样的课堂。为了更好的调动他们创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我们要为手工制作课堂创造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自在的翱翔在动手创作的情感体验中,让他们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达到心灵与创作的完美结合,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有效平台。下面我想就手工课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情趣入手,引发积极探索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手工制作课是以直观再现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以直观的视觉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感官、视觉的刺激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欲望。比如在上课前观看与教学相关的动画片,音乐、舞蹈或美术作品欣赏等等,这些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他们的心理会产生一种审美的愉悦感,他们会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以兴趣为先导,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很快进入角色,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教学质量。

高尔基曾经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好动、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把游戏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游戏与教学活动相互促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自然而然的游戏情境中有效的催生儿童创造思维的萌芽。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会滚的玩具》一课,我先展示一些会动的玩具,如猴子爬杆,会跳的青蛙等,并让几个同学自己操作演示,以此引发思考让他们从中领悟、摸索,不断改进制作方法。再把他们创作的玩具与游戏比赛活动结合起来。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玩具互相比赛,看谁的玩具滚动的时间长,谁的滚动的有趣,孩子们表现的异常兴奋,在玩的过程中使他们体会到成功后的快乐。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兴趣和欲望,又使小学生在想象与设计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一些奇思妙想随之而产生。

二、小组合作,优势互补

在手工课中我们经常采用多种合作练习的教学方式,即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小组表演、合作创作、比赛评选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合作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手工制作教学工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同学想到了,但做不出来;有的同学制作比较精细,但想象力不够丰富。如果让这些同学合作起来,达到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在合作中不断探索、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久而久之他们不论是在动手能力还是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都会有相当大的进步。另外,许多手工制作靠一人之力很难做的很好,如果通过集体合作创作,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二年级下册的《娃娃家》,要求几个同学共同合作完成,因为这是用较大的材料来完成“家”的建造。我给他们给出了制作流程图:分工合作设计草图制作模型布置展示欣赏评述。同学们为自己共同的家园思考、探索、想象。很快就制作出来许多柜子,沙发、桌椅和小床,连地板都设计出来了,可以说应有尽有,惟妙惟肖,大家都欣喜异常。这样的课堂氛围感染着、熏陶着每一个同学,使每个学生创作的热情都达到了极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合作与创新能力。

我们不能拘泥当前的小组合作方式,还可以把全班的智慧有机的结合起来,共同完成一件手工制作。如上《我是桥梁建筑师》,我采用集体创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的,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不同的部件,每个小组又分成不同的加工小组,要求他们预先设计好桥梁的大小,各部件的构造和大体尺寸,让他们采取“招标”的方式选择各小组的零部件,就像一个小小的加工厂,同学们既感到新颖又感到好奇,他们表现的热情而紧张,做好了一次次去“投标”,感觉非常有意思。有机地调动了每个学生积极性,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每课一特色,课课都精彩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手工制作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手工制作教学环境,把生活实际引进课堂,把不同特色的手工技艺引进课堂,让孩子们了解独具特色的手工制作工艺魅力,尽可能体现每一课的不同特色。

比如在上《泥塑》时,我以图片欣赏导入课题认识陶泥世界选择模具(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完成)交互装饰(尽兴表演)小组点评(欣赏评述)六个环节来完成。每个环节都是围绕“自创”来展开的,学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创作热情高涨,因此本课的设计突现“创造”的个性。学生们为自己创作的直观立体的泥塑作品兴奋异常。而上《夸张的脸》时,突出“大胆”两个字,夸张要有敢做敢想的不同寻常的“大胆”构想。我用多媒体放了几幅哭、笑、怒、惊喜的人物表情,又让同学们来表演这些表情,学生从表演表情开始,到将自己制作成的夸张变形的脸呈现在老师、同学面前时,大家都为同学们的“大胆”想象折服,无不为这一连串的“大胆”画面陶醉,在嬉笑惊叫声中结束了本节课,同学们的创作热情可想而知,课堂效果更是可见一斑。

四、有效组织、形式多样

手工制作不是单一的材料组合,我们可以把绘画与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上,也可以欣赏与手工制作同时进行,还可以是多种感官参与手工制作。多形式的参与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意空间,使手工制作更富有情趣,更能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例如我在教学《千变万化的帽子》这一课时,我组织学生举行了一场模特表演秀,融合表演、绘画、制作、游戏于一体,在第二节课时又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帽子进行绘画创作,同桌互画,互换装饰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比如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手工制作,可以是在学校里完成,也可以是在家里完成。我们还可以和语文、数学、音乐等课程集合起来,表演课本剧,制作数学教具,举办化妆舞会等等。

还可以走出校园去参观,去实践,加强课堂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在不同的学习环境里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和想象的空间,因此要带孩子们走进多媒体教室、美术室、去河边、去登山等等。随着学习环境的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断地提高。他们会用心观察,热情询问,心里充满了好奇,每个学生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这种愉悦心理就能极大的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既能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的操作能力。

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运用多途径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创设互助合作、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舒畅的情境中完成了作业,加强了动手能力的训练,促进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有效促进了手工制作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

实践证明,手工制作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多重感官的直接参与,使得学生的智慧与能力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手工制作教学工作总结,供您参考。

手工制作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一手工活动是一种可视的、可触摸的艺术形象教学活动。对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建立立体空间思维能力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活动中,我们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安排了本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与支持下进行的手工活动。

在活动中,我们在教导时注意让学生积聚现象。先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增强对学生现象形体的印象,再加之学生对具体物体查看的差别水平,学生也会使现象再现,犹如一幅作品那样,记忆深刻。其次我们教授还注意引导学生遐想,学生在手工制作时,只管为他们供给丰裕的活动质料,让他们凭据本身的意图选择质料,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力,构想出本身的所想,用多种制作方案来结束制作。学生在构建了抱负造型后,有选择地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东西和质料的根本利用要领,然后再用切当、浅易说话解说制作程序,让学生议决本身的思虑,在明白的基础上掌握技巧技能,训练手指的灵敏性。我们是采取分步操练、团体操练相联合举行,分步操练可以援助学生切当撑握每一种行动的要领与方法,团体操练则可以援助学生掌握系列中的关联与和谐。

在手工活动中,我们还把手工制作与绘画联合了起来,如许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用。同时也变动了学生的制作乐趣,训练了学生团体协作和装饰粉饰本领。比方:当学生制作出蝴蝶后,引导幼儿用彩笔添画了种种花卉,配合成漂亮的蝴蝶园,为作品润色、增了彩。在学生折纸完后我们将作品贴在底纹上,勉励他们议决想象,添画上宽裕想象创意的形象,还议决使用制作的费脚粘贴,构成一幅有立体感的画面,加强了作品的体现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本领,从而搞高学生的手工制作程度。

活动中我们还重视了创新的渗入。学生喜好游戏,游戏可以使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把手工制作寓兴趣教学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乐中学、寓教于乐,到达了游戏和传授双重教学的目的。促进了学生明白美、体现美的本领,体验审美愉悦。

手工制作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已经顺利结束了。在活动中,我主要让学生学习剪纸、折纸、纸贴画、布贴画等手工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和创造精神。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他们的积极性很高,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学得也非常认真,都有很大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在活动中他们体会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所以对手工的兴趣更浓了。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切身体会到了这一点,每次活动,他们做出的手工都很出乎我的意料。为每月班级手工展区增加了一抹亮色。

2、学生的动手能力比以前都有明显的提高,他们现在都能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花,自己动手折一些作品等。

3、在活动中我还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给他们感悟艺术品的机会,

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审美能力比以前也有很大的提高。

4、在活动中我还注意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当他们有不会的时候旁边的同学就会主动帮助他们,现在小组中的学生都已形成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本学期的手工兴趣小组活动中有收获,也有很多的不足:如有的学生在活动时会不注意卫生,把一些碎纸、废树叶等东西扔到地上;有的学生在活动前不能把活动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还有的学生做手工比较粗心,做出来的作品质量不高等等。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手工制作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课型。它的直观性、形象性、灵活性都比较强,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手工课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收集各种材料,做好课前准备

准备好制作的材料是上好手工课的前提条件。没有材料,或材料准备不充分,手工制作也难以完成。课前是美术老师最繁忙的时候,除了按要求进行的常规准备外,还要多去考虑制作材料的问题,如学生需要带哪些工具与材料,寻找这些材料有无困难等等。平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材料、发现材料、挑选材料、积累材料。例如,《变废为宝》一课,要布置他们寻找和收集各种能利用的废旧材料,如塑料瓶、卫生筷、废纸杯、花布头、旧手套、旧袜子等,同时还要启发他们动脑筋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创作成不同风格的艺术品。

二、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导入新颖有吸引力。如《蝴蝶飞飞》一课,我在导入新课时播放优美的音乐,再展示几只造型、色彩各异的蝴蝶供学生欣赏,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蝴蝶群中。这样,孩子们就会用心去听、去想了。学生主动参与了,动手实践的能力自然也就得到培养。

三、精讲多练,保证动手时间要在有限的40分钟之内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惜时如金,妥善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制作。教师的精讲力求浅显易懂,措词得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要演示制作方法。演示的可见程度要大,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四、鼓励求新,拓宽想像空间

在手工制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演示实物等形式创设情境来拓展学生想像的空间,让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例如,《漂亮的建筑物》一课,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各种建筑物的造型,引导学生观察其外形、颜色特点,同时展示几件“建筑物”的作品,引导学生大胆想像、求新求异,运用自己带的材料,制作出造型各异的建筑物。这样为学生提供了材料上的空间、造型上的空间和功能上的空间,学生就能制作出造型各异、与众不同的建筑物,同时又让孩子们体验一次当设计师的滋味。

五、延伸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第10篇

【关键词】 中职生 手工制作 二度创作

在多年的美术教育积累中,深切地体会到二度创作能力的重要性,更是学生对手工制作进一步深入的了解极大前提。特别是对一些美术基础较差,理论知识贫乏的,人文知识知之甚少的学生来说,更是尤为重要。何谓二度创作,也就是学生理解手工制作中的传统图案,处理传统图案,表现传统图案的能力。

一、熟悉、理解传统图案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手工制作也需如此,想要创作出更好的手工作品更为巧妙的对传统图案进行二度创作,首先要追根溯源了解其发展历程,明确其典型图案;第一,了解最基本的图案结构,熟练运用对称、平衡、分割、连续、放射、重叠、联合、分离、组合等方法,对最基础的图案结构应该熟练掌握,并深刻理解;特别是这些最为基础的功底性的内容,要将其熟记于心多练习多实践;第二,理解传统图案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要善于联系这些传统图案的创作时间,创作背景和创作人物,以及图案中所交代的景、境、形中,发现图案所蕴含的情、意、神及图案的基本情绪和艺术形态。第三,冷静的欣赏传统图案,将图案的感情、形象和情景意境品味体会,领略其精华所在,对于理解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为其进行简单的分析讲解。第四,多欣赏手工艺品上所绘制的传统图案,理解分析手工制作与传统图案的合理融合,使传统图案为手工制作品更添色彩。

二、传统图案的巧妙处理

作为传统图案的创造者,已把图案的线条与色彩流畅的融为一物,并使图案更美化,更形象。要对图案进行巧妙的处理,首先要有一定的基本画作功底,对于绘画者,必须要先准确地画出所想要画的作品,如果连最基本的画画功底都不能掌握,就根本无法谈得上对传统图案的创作。其次,要有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如分析图案的格调、体裁、风格、特色。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才能对图案进行巧妙处理,其体裁首先要善于抓住图案中的特色和其韵律,这在传统图案二度创作中尤为重要。

三、绘画技巧的提高

在图案创作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对于图案的理解很透彻,但在绘画中始终表现不出来,会有“心有余而力不足”。更为甚者,创作者内心激动,无法静下心来进行很好的创作。这些现象主要是创作者的基本功底有所欠缺,应该明白创作技巧的重要性。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创作者可以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提升自我。绘画技巧的训练不使目的,只是为艺术内容服务和进行绘画再创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绘画与生活融为一体,这也是专业创作者所具备的最高涵养。

四、情感的准确把握

长期的创作积累形象地说明了创作中对于情感使用的分寸感的重要性。但凡成功的作品,创作者都能很好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并很好地把握情感流露的分寸。有时候看同学们的绘画作品时情感流露的太过夸张或者情感的饱满度不足,会感觉达不到作品的理想效果。创作者应该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多领会,多琢磨,多欣赏优秀的手工作品,并细细品位其传统图案的魅力,以及其表现形式的合理得当。平时绘画时多体会,多领悟,这样才能逐步增强创作者的情感调控把握能力。

五、传统图案的整体驾驭

一个二次创作的传统图案作品的整体呈现是要靠脑力与体力的完美搭配结合。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聪明的大脑和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最主要是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这四者缺一不可。很多时候灵感来源于一瞬间,创造这就需要在这灵感来源的瞬间快速地将其记录下来,运用自己超强的基本功将其巧妙地表现出来,并与传统的图案进行完美的结合。很多时候创作的图案难度较大创造出的作品勉强可以,但会暴露很多缺点,创作者就需要从整体上来分析自己的作品,分析其不足之处来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作品。有很多时候问题还是会出在根源之处,也就是基本功的扎实程度不够。所以创作者还是需要勤学苦练,扎实的基本功会为创作者的创作带来更大便利。熟知传统图案的基础魅力,才能更好的表现作品,以便达到欣赏者的共鸣。

总结:对于传统图案的二度创作对于创作者也有着极高的要求;首先要熟知传统图案的历史,究其根本了解其深意,Y合最初创作者的初衷,深入了解作品的情感及其内涵,明白作品的潜在深意;而对于创作者本身更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在平常要多学习,多练习,从而避免在创作中有思维有想法却无法去完美的将其呈现出来;创作者更要有一颗细心并善于观察生活的心,更要有犀利的眼睛,来发现生活中美妙的瞬间,以此来使创作者的作品更为优秀。创作者要学会将自己的所学所想完美的融入作品中。

参 考 文 献

第11篇

[关键词]手工制作 想象力 创造力 观察力 思维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121-01

1了解幼儿的发展特点,提高幼儿对手工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幼儿手工创造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让幼儿体验到他们是手工活动的主体,才能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如果幼儿对手工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手工活动就不会有热情。老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了解和熟悉,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手工创造性的热情。众所周知,3-6岁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像力大胆丰富。因此,在手工活动中,应创设各种各样的环境来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兴趣。如:在开展折纸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在活动室布置好折纸环境,这对幼儿折纸的兴趣极为重要。

2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欲望

2.1欣赏同伴的作品

《纲要》指出: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之间的思想和情感是相通的,他们的手工作品最容易被小伙伴感受和理解。活动结束后,我经常把幼儿成功的有创造性的作品放在“手工”的区角里,引导幼儿相互交流欣赏,并邀请其他幼儿相互欣赏,激起幼儿间的相互启发,形成积极向上,你追我赶,大胆创造的学习氛围。利用幼儿间的平行学习,促进幼儿更大程度地发挥创造。

2.2提供丰富多彩的手工材料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幼儿在手工制作活动时,我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活动材料,如:硬壳纸、挂历纸,花布、绒布以及各种树叶、羽毛、植物种子、旧纽扣、棉线、麻绳、豆子、塑料、筷子等。把它们投放到手工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最后,每个孩子的相架都没有重复雷同的,但又都是漂亮而有趣的。

3丰富幼儿的感知,提供创造的源泉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不足,创作内容范围较窄。因此,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让幼儿积累更多素材,为创造提供方便。天气晴好的日子,教师可带幼儿到户外,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房屋、马路、树木,行人等环境,观察云彩的变化、人们的服饰,各种车辆等事物,以此来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养成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索的习惯。通过观察,可以让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材料,为日后创造性的活动打好基础。例如:在深秋时节,我带着孩子们去散步,看到地上有很多的落叶,只见一个小孩拾起几片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对我说:“老师,我想把这个漂亮的落叶夹在书里,等叶子干了以后,我用它来拼成很多东西。”话一说完,小朋友们都很感兴趣,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去寻找漂亮的树叶了。回到幼儿园,我马上引导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看着自己用从大自然中搜集到的材料做成的《树叶贴画》,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啦!在进行活动《新年贺卡》时,我给幼儿提供了彩色的小纸片、漂亮的图案、剪刀、糨糊、水彩笔和白卡片。让幼儿在听了老师的要求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组合粘贴或画出漂亮的图画做一张新年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幼儿根据意愿开始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卡片,他们一边做一边还兴奋地说着什么,有的粘贴的圣诞老人,有的粘贴的花,有的是房子和娃娃,有的画的熊猫,有的……。当孩子们拿着自己做的卡片互相欣赏时,洋溢着的是成功的喜悦。

4注重激励,增强幼儿创造的信心

正确评价每一幅作品。幼儿肌肉群不发达,小手总是不听使唤,往往把直线剪成曲线,把曲线剪成直线,而且每个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手工制作中幼儿的能力也有强有弱,因此,科学的评价会激发幼儿再创造的自信心。否则,会打击和伤害幼儿的自信心。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评价的环节,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对差的给予鼓励。这样,使每个幼儿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手工活动有兴趣。在大班手工活动《贴小鱼》的评价中,我首先作出肯定:“壮壮小朋友贴得真不错”。然后提出期望:“但是如果能贴出小鱼的不同形状,比如正唱着歌儿的小鱼、低头吃食的小鱼、还有在玩耍的小鱼等等,那就更棒了。”在第二次活动《鱼妈妈数小鱼》时,壮壮已经注意了我上次的评价,创造性地设计出各种小鱼的姿势,非常的形象、生动。当幼儿在创作完一张作品后,其心中的得意溢于言表,他希望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赞许。这时,教师应该用鼓励语气和欣赏的眼光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努力找到孩子的优点。

参考文献

[1]《公共艺术实践教育体系研究》汪大伟.

第12篇

教育部所推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开展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不仅可以锻炼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还能够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这顺应了我国低碳环保的时代主题。

二、依托废旧报纸开展中班美术活动实践

近些年来,我园积极开展利用废旧报纸开设各种美术活动,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感受作品成功的喜悦,并且逐步养成细心耐心良好态度和独立操作的习惯。下面就结合笔者在幼儿园近年来工作中的经验和教学体会,对利用废旧报纸资源开展中班美术活动的实践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一)剪贴画册

在实际美术活动中,结合幼儿园中班小朋友的特点,笔者首先让幼儿利用废旧报纸中的图案制作剪贴画册,每个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多张报纸中选择同一类型的图案制作,报纸资源可以全班循环利用。这样做,不仅可以引导幼儿认识色彩,注重色彩搭配,提高审美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分类和归类的能力。

(二)美术绘画

在制作简单的剪贴画册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开设了利用废旧报纸进行美术绘画的活动。把废旧报纸作为画布,不设定固定的题目,让幼儿在上面尽情发挥,随意作画,在活动结束后,由每位小朋友展示他的绘画作品,并且为大家做介绍。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造能力,更是通过作品介绍环节,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美工黏贴画

美工黏贴画是非常受到幼儿园中班幼儿喜爱的一种利用费用报纸开展的美术活动。起初,笔者同样不设定固定的题目,让幼儿随意将报纸撕成各种形状,然后将报纸碎片拼成想要的图形,用胶棒粘贴起来,形成一幅幅报纸碎片想象画,再让幼儿逐一介绍自己的作品。后来,笔者对美工黏贴画设定了题目,例如制作树木、房屋等,让幼儿自己选择报纸资源,粘贴成命题作品。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幼儿的造型表现能力。

(四)手工制作

手工制作虽然是幼儿园大班的美术活动,但是笔者也为中班幼儿精心准备了一些利用废旧报纸开展的美术活动,由于中班小朋友年龄还比较小,所以在实际手工制作课程上,笔者让几个小朋友作为一组,共同完成一个作品。例如将报纸捏成纸团,蘸上颜料在画好的花茎上印花;用废旧报纸卷成小纸棒或揉成小纸团,再将纸棒或纸团组合粘成物体的造型,创造立体手工制作品;用废旧报纸折帽子、做衣服等。通过这些更困难的手工制作,可以更好的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训练幼儿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依托废旧报纸开展中班美术活动建议

虽然我园已经针对废旧报纸资源展开了一系列多姿多彩的美术活动,也收到了幼儿和家长们的一致认可,但是,在实际美术活动之中,还是有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下面笔者提出几个小建议,希望对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中更好的利用废旧报纸资源有所帮助。

(一)建议尝试运用废旧报纸与其他材料相结合

在中班幼儿感受到废旧报纸独特的性能和创作乐趣之后,可以将废旧报纸这种资源与其他废旧材料资源相结合,以废旧报纸为主,适当添加其他材料,以创造更多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例如,可以在实际美术活动教学中,将不同材质的纸张(例如瓦楞纸、卡纸、皱纹纸等)与报纸搭配制作黏贴画,让幼儿感受不同纸张材质不同的同时,还可以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锻炼幼儿合理分配资源。或者可以利用废旧报纸结合饮料瓶、易拉罐制作娃娃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