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自然奇观作文

自然奇观作文

时间:2023-05-29 18:2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自然奇观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然奇观作文

第1篇

八时二十四分,太阳的右上角出现了一个小缺口,像圆圆的月饼不知被谁偷吃了一口,传说中太阳是被天狗咬去了一口,这时的情景被称为“初亏”。

渐渐的,缺口越来越大,先是像一个缺了盖的瓷罐,过了一会儿,又像扣在头上的游泳帽,缺口到了一半儿,太阳多像一轮弯弯的月亮,多美呀!我的脖子酸了,眼睛疼了,连忙低下头,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我看见楼上楼下有许多人在观看,太阳缺少了一半的光线,我感觉周围比刚才暗了许多。

好奇心促使我继续观看。太阳的面积越来越小。它两头翘起,像弯弯的小船、像锋利的飞镖、还像橙黄色的香蕉,漂亮极了!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我们地区今天只能看到日偏食,真有些遗憾啊!但现在电视正在直播,我急忙跑回家去。

屏幕上显示现在是九时十分,安徽黟县出现了“食既”的画面。太阳只剩下了一个日牙儿,就像一弯新月挂在空中。快了、快了,快要全部覆盖了!太阳、月亮、地球三姐妹就要站到一条直线上了,这真令我们拭目以待。太阳的最后一丝光线,又来越小,天空越来越暗,黟县已经进入黑夜状态。路灯亮了起来,行驶的汽车也打开车灯,美丽的夜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鸟儿也产生了错觉,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太阳只剩一点点光亮,渐渐的,我们的肉眼看不到太阳的一点光亮,进入了全黑夜状态,天空中的星星也能清晰可见,多奇妙啊!

终于,最壮观的食甚出现了,刹那间,月亮全部挡住了太阳。中间是黑色的圆形,外面有一圈美丽的光环,十分耀眼,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用面纱遮住了容颜,还有一圈美丽的金项链露在外面,这是多么美妙而壮观的景象啊!多好看,真令人震撼!

大约过了五六分钟,太阳开始生光了。先是从右上角出现了一个小亮点儿,十分耀眼,科学家们叫它“钻石环”,真像一枚戒指上镶嵌着一颗硕大的钻石,漂亮极了。又像那位美丽的姑娘摘下了面纱,露出了自己娇美的容颜。渐渐地,亮点越来越大,像一棵大珍珠,光芒四射,更加耀眼,这就是“贝利珠”,多么奇幻的景象啊!我们看到了百年不遇的自然奇观,真是太幸运了,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

过了一会儿,太阳渐渐地,渐渐地,像小船,像弯月,像游泳帽,像缺了盖儿的瓷罐,像缺了口的月饼,太阳慢慢地复原了,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它把温暖的阳光又洒向大地,洒向美好的人间。

历经两个多小时的观察,我们目睹了日全食带来的神奇而迷人的景色。我们不在被天狗吃太阳的传说所迷惑。而是亲身体验到地球、太阳、月亮三姐妹会面时的壮观景象。啊!大自然是多么的神奇啊!而科学更让我们如痴如醉!

第2篇

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实际是知识、语言、认识等方面的综合。作文水平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平时积累材料的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上。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从以上几方面进行训练。在构成作文能力的诸因素中认识能力是基础,更应得到重视。

训练培养小学生的认识能力,也要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就学生认识事物来说首先应注意其有序的训练,按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认识。将学生在阅读课中理清文章脉络,寻找作者思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迁移到作文中就是让学生写作时按事物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表达。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大自然奇观的课文很多,要借此教给学生有序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掌握规律。如《海上日出》第三自然段用5句话描绘出海上日出的壮丽画面。先是写太阳露出了小半边脸,接着写太阳向上升,再写太阳冲破云霞,然后写太阳光,最后写太阳旁边的云。类似这样按时间或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也就是作者思路、观察顺序写成的文章很多。结合这些课文的教学进行思之有序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有序地认识事物的能力。

通过理清段篇的内在联系,可以发展思维,提高认识能力。《翠鸟》一文的第一自然段作者写“它的颜色非常鲜艳”。下面就分别按头、背、腹羽毛的颜色描述。这样总起分述,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由近及远,或按从下到上等写作顺序写成的文章是很多的。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理清各部分之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掌握了这些规律,迁移到作文中学生就会围绕事物中心有条理、有详有略地表达。

提高学生的认识事物的能力,要和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从读学写,以读促写,实现读写迁移。但只靠课内的教学或课内的读写结合是不够的,还要进行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奇妙的自然景象,丰富多彩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城乡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等,是作文取之不尽的源泉,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重要途径。这样就要进行和重视观察训练。要引导学生注意周围的人、物、景,从身边事物中搜集作文素材,增强认识事物的能力。许多教师以为学生写亲身经历的事不成问题,但实践活动中的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观察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某个情节或结果上,而忽视对事物的细致了解,忽视观察实践中思维的参与。表现在作文中不是三言两语,就是泛泛的流水帐。这是忽视观察的目的性、精细性和持续性所致。

布置学生跟踪观察,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才能取得对该事物的全面认识。跟踪观察某一观察对象在一个阶段的变化特点,就能有效地锻炼观察的目的性,提高认识能力。对小动物、周围景物、大自然的变化的不同特点的观察要抓其特点。如“风”,春风和煦;夏风炎热逼人;秋风清凉爽快;冬风寒冷刺骨。另外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观察。小学生最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这时教师就应时时提醒学生留心事物发展的过程、特点。为了强化观察训练,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所生活的自然环境的不同特点组织定向观察。运用阅读课中学到的定向观察的方法,去观察生活。逐步做到会看、会听、会问,及时记录见闻和感受。要求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把平时看的、想的择要记下来,就是每次三言两语,也会成为作文的好素材。这样,既丰富了生活积蓄,又能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总之,认识能力和思维、观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不能分开的,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必须同步训练。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提高。因此我们要提高对培养学生认识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并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

第3篇

一、激发生命振奋力

“写作,链接着健康的生命。”青春年少,在写作中,更应张扬生命活力,洋溢青春气息。

1.写作的宽泛。文无定法,作文无“”。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尽量把准当代学生思想的脉搏,捕捉他们的喜怒哀乐,“钻到学生的心里出题”,让他们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从而愉快、主动地去写作。

2.心灵的鼓励。教师要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事,在习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也应予以放大、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于学生的不足教师要婉转指出,并加上安慰鼓励的话语,这样学生会对自己更有信心,写作的热情也会更高。

二、营造写作大环境

作文只有走进文本教材,走向学生生活,作文教学才会鲜活生动起来。

1.鼓励学生辩论。通过辩论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还能促使他们去积极查阅资料,灵活组织语言,培养阅读兴趣。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学生对菲利普夫妇改船而归与“我”给于勒小费的做法认为不一,到底谁对谁非。有人认为这不是菲利普夫妇的过错,这是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笼罩下的必然产物;有人认为不管怎样亲情伦理不能被掩埋。出现这种情况,因势利导,我将双方组织起来,开展辩论,让他们各自陈述理由。辩论过程中双方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使整个活动迭起,不时引来阵阵喝彩。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就这样在学生的掌声中度过。

2.开设文学欣赏课。世界多姿多彩,文学百家争鸣。要想提高写作技巧,学生应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汲取更多营养,增加知识底蕴。冰心的《繁星·春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等都成了中学生的赏析对象。受阅读的影响,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或多或少带有名家的痕迹,有的如鲁迅的“机警而风趣”;有的如郁达夫的“伤感沉郁”;有的“细腻”;有的“委婉”;有的“清妙”。学生尽情在文学海洋中徜徉,体味到文学的奥秘,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增强了语言能力,增强了语感,由“怕写”作文,进而上升为“乐写”作文。

三、厚积薄发,巧点拨

教师的巧妙点拨,可以诱发学生良好的写作情感,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创作更有激情。

1.感悟生活。创作需要生活的积累,生活是学习的源泉。生活丰富多彩,年轻的心,最容易被打动,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多彩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热潮中,观察五光十色的宇宙奇观,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事件,挖掘光彩照人的英模形象……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美好的生活应有美好的文章。应教会学生:用心观察,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激情。

2.用心积累。中华民族,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历史的长河里激起多少晶莹的浪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章宝库里有多少脍炙人口的杰作。注重课外阅读的语言积累,做读书笔记很重要。抄录名言佳句,揣摩,至能背诵,执笔为文,未尝不可。教学中可分阶段进行,如成语故事、格言警句、精彩片段等。学生长期坚持,养成良好习惯,就可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多读好书,提高学生自主作文能力。

3.自主仿写。名家的作品往往能起很好的示范性,教师引导得好,学生就可以抓住各名家的火花,乘上他们想象的翅膀,仿写出或鲜活或优美或想象丰富的句子。如我给学生读完“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后,学生在启发下创作了富有诗意的段落,自主仿写了一段关于著名作家的赞词《冰心赞》:“在笔墨与稿纸的摩擦间勾勒自然的亮丽,展现生机的蓝图;用你的心无形地连接着纯稚的童真,表现你无邪的炫丽,于只言片语间流露你母爱的伟大。这也许就是你生命的释放,编辑世间最美的诗集。”我给予其高度评价。学生在成功感的驱使下,自主创作的情绪高涨,又创作了更精彩的段落。仿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成功感。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创造新经验等。只要我们努力创设学生乐于作文的情境,始终坚持寓作文教学于实践活动中,寓作文于日常的广泛吸取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拓宽写作思路,学生的习作将会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惬意之中。

参考文献:

1.童金玲,《关注生活书写真情》,《中学语文》,2009.2

2.范金豹,《中外作文教学目标取向的比较》,《中学语文教学》,2005.2

第4篇

一、积累素材记录多彩生活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刮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关注生活。每一个地方都有风景,每一个人都有故事。家庭生活几许感动,故其材料生动贴切;学校生活真情无限,写作素材充实典型;社会生活苦乐交织,所见所闻真实新颖。每一个地方都有风景,每一个人都有故事。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要写好作文必须进行多方面的素材积累。郭沫若有诗云:“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多彩的生活要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观察,用脑去思索,用情记录点滴。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体味生活真实、细腻、深刻。学生养成记录自己零星感悟的习惯,把自己随时的感悟和想法记录下来,把生活中的有趣事物和观察所见随时记录下来,成为日后写作的素材积累,同时这也是练笔的过程,对于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有效的帮助。

二、积累阅读厚积薄发

阅读对于作文的提高,其作用世人皆知的。有人说没有阅读习惯的人,便不会写出好文章。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实践支持,在教学中,我们也看到,那些善于读书、爱读书的人,写作水平都是很高的。所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这好比做菜中的调味剂,可以使作文更有味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自古以来形容读对于写的重要性的经典阐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这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做的事情。学生在书中浏览,在文字中畅游,享受文字的滋养,享受书香的熏陶,之后把这种文学的积淀化作文化的底蕴,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是著名作家冰心的名言。要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在文字的培养中,提高作文水平。

三、积累情感谱写精彩华章

思想是内容的灵魂,情感是文章的生命。作文训练就是训练自己用语言文字正确、生动、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没有一颗易感的心,没有一颗慈悲的心,没有一颗博爱的心,难以有创作灵感。善于联想和想象、善于创新和思考,这是一个人有情感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有思想的表现。有了情感才会具有写作的灵感,才会具有写作的欲望,之后的立意、谋篇、遣词、造句等都要建筑在自己的真实感受之上。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中的一切,培养学生具有爱憎分明的情感,都是写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适时捕捉细节,真实地反映生活,真切地抒感,这是高中学生写作文的必备条件。写作历来有这样的说法,“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提炼生活中的美和善,是高中语文教学写作中,教师要大力灌输给学生的思想情感。我们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完全再现生活,完全将生活不折不扣地记录下来。学生在积累各种性质的故事的过程中,头脑中会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作文与做人密切相关,有了高尚情趣的人,才能写出有感染力的佳作。小至身边树木抽芽,大至宇宙奇观,尽在视野之内,如此历练一定是山也含情水也笑,情感会变得很细腻很丰富。于是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情溢于海。有了情感,定会写出精彩的华章。

四、积累习惯,提高作文水平

学生的习惯决定其最终的学习结果。对于高中学生的写作教学来说,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习惯尤为重要,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犹如生活中的水与植物,有了水的滋润,植物才能生长。培养高中学生养成摘记的习惯,多读书中,就可以实现多记录,多学习名家、经典中的文字运用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动笔写作的习惯,及时记录读书体会;养成学生编列提纲的习惯,指导学生有条理的作文;养成反复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保证作文水平的稳步提高。学生具备了上述习惯,提高写作能力指日可待。积累了良好的作文习惯,写作时才有东西可写,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真挚感人的好文章。我的具体做法是:每生准备专项积累本,定期检查,看谁积累得多,查后奖罚分明,然后抽出一条典型的语段命题,精心设计考查内容,认真批改,及时讲评,研讨精彩,加深印象。至于修改作文,我首先鼓励同桌间进行修改,然后拿到学习小组中,发挥小集体的力量,多鼓励,少批评;多督促,少放任;多引导,少纵容;慢慢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尝到了修改的好处。学生会逐渐认识到:要写好文章,就要重视修改文章。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要的知识,而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靠平时的阅读积累和观察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认真研究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作者:汤世才单位: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

第5篇

一、深入生活,仔细观察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窗口,培养观察能力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一环,观察是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材料变成文章的桥梁。叶圣陶先生说过:“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真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作。”叶老的许多文章都是靠观察得来的认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正是认真观察夏日西湖荷花盛开的美景所写出的优美诗句吗!唐代诗人杜牧被深秋时节的枫林美景深深的陶醉了,达到流连忘返的程度,才描绘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奇观。老舍先生对猫观察得仔细,才写出小猫咪的可爱与淘气。名人作家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小学生呢?

一位作家说:“观察是写作的一道铁门槛。”意思是观察是任何人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能越过的客观规律,既然观察与写作如此密切,我们就要培养学生深入生活认真观察的习惯,引导他们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意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做到见中有感,闻中有思,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质量。清晨我和两个学生走在一条湿漉漉的马路上,一位学生说:昨天晚上下了大雨,难怪马路上这么湿。另一个学生说:哪是下雨啊,分明是洒水车早上刚洒的水啊。你看,人行道上还是干的呢!后者观察得细致,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前者只是看到了马路湿,没有加以分析。因此多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自然,不仅要留心观察,还要善于分析,我在作文教学中,把观察作为重要的环节,让学生认真观察过日出,日落。刮风,下雨,下雪的情景。让学生们不仅用眼睛去看,还要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倾听,用手触摸。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小场景,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写在作文当中去。实践证明。让学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习惯,对于写作是至关重要的。

二、启发引导,展开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肃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是的,没有想象力就谈不上创造力,应从培养想象力开始。一节课中不仅要给学生传递一定的知识,而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将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即使是一种对现实问题的常识性的解决方法的思考,也应该是难能可贵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仅指导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还应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句子更优美。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章就是观察和想象有机结合的典范。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无不充满了大胆的想象。

人的创造力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其创造的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

我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小风铃”时,为了让学生表达出对小风铃喜爱之情,我创设了三种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一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失去信心,想退缩时;二是考了好成绩骄傲时;三是经过努力终于把难题解答出来时。由于多角度展开想象,学生的作文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语言丰富生动。写作时,请想象力来静忙。学生的作文不再枯燥乏味了。儿童是最善于想象的,为了不扼杀这一颗颗真挚的童心,我们教师应着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的语言水平更快发展,提高写作能力。

三、注意反馈,及时调整

控制论认为:没有反馈的系统是无法调控,无法优化的系统。在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教学系统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和修正,才能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堂课结束,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教师应进行分析回顾:我们作文教学中精心设计的观察是否恰到好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提出的问题是否奏效,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神态、情绪、姿势、纪律等情况反馈上来,最明显的是学生的作文会使你一目了然。

第6篇

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叶圣陶先生说:“把教师的要求转变成学生的需要是改变教学的最高境界。”这句话生动而全面地诠释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在教学中的意义和重要性。即: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呢?结合教材内容和特点可采用多种方法。

一、创设悟境,激发求知欲

因材施教,创设悟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能使学生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在教学《雾松》这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然后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四大自然景观,并相应出示了四幅相关景观图,请同学猜一猜,哪一幅是雾松美景?其它三幅各是哪三个景观。同学们纷纷争看答题,几乎不费多少口舌就掌握了四大景观的有关知识。课堂气氛一下活跃起来,这时我告诉同学:“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去走一走、看一看,去领略一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吉林雾松奇观,相信同学们都将为之折服,说到此处,班上同学兴致极高,随后请学生观看了雾松景观的录像片,边看边提问:这么美的景观什么时候才有?为什么只有吉林有,咱们无锡却没有?通过引导性提问,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看完录像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去寻找答案,引发了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

二、表演课文,达到乐学

修订版“大纲”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后面还附有80首古诗背诵推荐篇目,背诵是吸收语文营养,丰富语文积累的有效方法,但大多学生认为背诵是份苦差事,既费时又乏味,如何让学生从厌背诵到乐背诵呢?根据学生爱模仿、善表现、乐表演的特点,我将部分对话较多、适宜编排剧本的课文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自导自演编排剧本,利用兴趣活动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并评选出前三名颁发“金鸡奖”,学生参赛兴致极高,一下课,他们顾不上休息四人一组进行编排:从课文内容的改编、角色的分配、场景布置、编排时间安排均由学生自行调整和协调,学生自导自演表演欲极高,大有一决胜负之雄心。而要演出高水准,牢记全文熟背台词则至关重要,是取胜的前提和基础,此时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背诵课文内容,一改以往的厌烦情绪,显得不亦乐乎。但小导演们并不满足于死板地背台词,对演员们的表演神态、动作、语气都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远高于背诵要求。学生通过表演课文即牢固掌握了课文内容又受到了情感熏陶,思想教育获得了美的享受,使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地有所收获、发展,到达乐学。

三、看看做做,激活思维

习作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强调作文讲究“真实”,但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说假话、套话,甚至无话可写,究其原因学生会说:“脑子里空空的,写什么呢?”为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诉。我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向生活体验生活,进而引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如写《校园一角》一文时。我没有告诉学生今天要写作文,而是一开始告诉学生今天来一次智力测试,看班上哪些同学记性好。比赛要求:每个同学去参观学校门口右侧的小花坛,时间15分钟,看谁记住花的名称最多,其中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花或草,不但能说出名称还要能讲出它各部分的特点,学生的好胜性被激发了出来,他们跃跃欲试、不甘落后,你看他们来到花坛边观察得多仔细哪!有的边看边说,有的虚心地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当交流汇报时,有好多同学竟然一口气报出了二十多种花卉名称,当讲到个别花卉时也是如数家珍,头头是道。此时水到渠成,学生思维被激发了,再让学生把刚才看到的小花坛景色写下来,学生还会说:“无内容可写”吗?

除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巧设问题、游戏启发思维、开展竞赛、做实验等等,总之关心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注意启发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是时代的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思维,以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审美的乐趣、创新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机,真正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学最高境界。

第7篇

一、有生活才有正确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随着和煦的春风,基础教育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死背硬记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而,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让孩子走入生活,触摸生活。

在教学义务教育教材语文时,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学生除了课文中所讲的,知之不多。特别是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时,我更是大吃一惊。我布置的题目是:请你用自己的笔画一画可爱的小蜜蜂吧!我看到学生画得太离谱了,有的将蜜蜂画成了蚂蚁,有的却将蜜蜂画成了小飞机。怎么办?这说明学生对蜜蜂的感性认识非常有限。于是,我决定带学生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

巧的是,刚好我班有一位同学的爷爷家养了几箱蜂。于是,我们一起去那位同学家的养蜂场所看了看。同学们亲眼看到了蜂箱中隔板上蠕蠕爬动的蜜蜂,看到了一个个精致的蜂窝……亲眼看到了蜜蜂,学生们非常兴奋,围着养蜂的老爷爷唧唧喳喳问个不停:蜜蜂怕冷吗?蜜蜂会逃走吗?被蜜蜂咬了怎么办?……热心的老爷爷一一回答了大家的问题。

回来的路上,学生们显得很激动。当天晚上的日记,学生写得可生动了,有写参观过程的,有写参观所得的,还有的干脆就给我写了一封信,说什么这样的课最难忘了。

接着,我趁热打铁,发动学生通过看书、查资料,进一步了解蜜蜂。第二次再画蜜蜂,学生画的蜜蜂可传神了。因为这是他们自己通过观察得来的体验,这种获得是积极的、深层的。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的生活大都单调,两点一线,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我在教学中,努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如教《鸟的天堂》一文,由于大榕树生长在南方,我们这里的孩子大都没有见过,也就很难想像“独木成林”的奇观,于是我就利用课件利用多媒体将大榕树的近景、远景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在惊叹的同时,体会“‘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叹。

二、有生活才有能力

修订版大纲中把“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作为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标准》更是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如我在教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向孩子们提问: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于是,我就在思考:如何把课堂延伸,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获得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此,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三、有生活才有精彩

第8篇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进行仿写。指导仿写作文是小学生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这样的仿写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积淀下,“依样画葫芦”操练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一、仿句式练笔

片断的描写,是作文的一个重点,可以从仿写起步。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学生完全可以仿写。如《泉城》一文第一自然段,用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描绘济南泉水的形态特点,可要求学生去读读,而后进行仿写。有学生是这样仿写的:天上的白云千姿百态,有的像飞翔的小鸟,有的犹如活泼的小猫,有的仿佛奔驰的骏马,有的宛如威武的狮子。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善于挖掘教材因素,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练笔。

二、仿构段练笔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其实是学生习作的范本,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把教落实到“写”上,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安排、材料的取舍,借此训练学生构思成文。比如《观潮》,这篇课文描写了钱塘江的八月十八潮,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文章分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三个层次来写。写潮来前,介绍了观潮的时间、地点和潮来前江面的平静,为气势非凡的大潮的到来营造了气氛;潮来时,是全文的重点,由远而近,从点及线到面,描写出白浪翻滚、波澜壮阔的场面;潮去后,余波仍“漫天卷地”。全文在写法上做到了抓住特征,有条有理,粗细有致,情景交融,写出一幅壮观生动的天下奇观图。我们在指导学生学完课文后,就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这一课的写法,有顺序地观察、有条理地记叙,练习写一些写景的观察日记。这样一课一得,学生的构思成文就会意到笔随,挥洒自如。

三、仿篇章练笔

篇章结构犹如房梁,就是利用文章现有的框架,去填充新的内容。如学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可以练分总的结构叙述,又如学了第七单元,可以学习运用一个事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除了可以仿写一些篇章结构,还可以仿课文的表达顺序,《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时间顺序介绍,《香港,璀璨的明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介绍,《富饶的西沙群岛》按地点的变换等都是一些典型的篇章范式,适合学生练笔。

教师如果能紧紧抓住文本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作文技巧、表达方式的训练,打通读写结合的思维通道,久而久之,学生对常见句式、常见段落、常见篇章结构就会了然于胸,就能在心中定格、固化,学生就能熟能生巧,用于作文中了。

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文内容,向生活实践延伸找准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相似版块,通过学习将课文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依照文本的表述方式记录生活、描绘生活。如:学习了《我爱故乡的杨梅》,可以以“家乡的特产”为主题,让学生以《我爱家乡的X X 》:有写水果的,如甘蔗、瓯柑;有写服饰的,如报喜鸟、森马;还有写瓯绣的……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家乡的特产;为家乡的特产设计广告语。

四、仿立意练笔

许多文章的立意独具匠心,是值得学生模仿学习的。如《落花生》这篇课文,借物喻人,语言浅显朴素,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其子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教师要有机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教完这一课,就可指导学生模仿这课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东西。如“仙人掌”、“扫帚赞”、“粉笔颂”等文章。有一位学生在《粉笔颂》一文中写道:“无数细细的粉末儿徐徐落下来,像簌簌的玉屑儿,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但我想这更像一种精神,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更像一种高尚的人,这就是默默耕耘、辛勤地培育着祖国花朵的老师。”小作者由粉笔联想到教育战线上耕耘的老师。《扫帚赞》则说扫帚更像清洁工人,站在不起眼的角落默默奉献,从而说明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应像粉笔、扫帚那样为他人无私奉献。这些文章立意深刻,中心十分明确。

第9篇

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见,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我们教师面临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鉴于此,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1 有生活才有正确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随着和煦的春风,基础教育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死背硬记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而,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让孩子走入生活,触摸生活。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由于学生的生活大都单调,两点一线,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我在教学中,努力、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课文的有关内容通过直观、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缩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知距离。如教《鸟的天堂》一文,由于大榕树生长在南方,我们这里的孩子大都没有见过,也就很难想像“独木成林”的奇观,于是我就利用课件利用多媒体将大榕树的近景、远景展示给孩子们,让孩子在惊叹的同时,体会“‘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的感叹。

2 有生活才有能力

《课程标准》强调“综合性”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既能挖掘语文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共享资源,又能综合利用各科知识技能,推动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如我在教了《家乡的秋白梨》后,我向孩子们提问:我们家乡的特产是什么?——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于是,我就在思考:如何把课堂延伸,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获得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此,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一开始,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家乡有哪些特产,我就让他们回家问问父母,问问家人。课堂上反馈后,我就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现象观察,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从而了解家乡特产的一些情况、现状。家乡特产的调查研究:家乡主要特产列表,主要特产、主要出产地、生长或生产情况、销售情况(销量、销售地、收入)等。最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汇报课上,我发现有的学生写出了鲜活鲜活的小作文;有的对调查的土特产进行了分析,并能针对时势,向农家或政府部门提出自己独到的建议;有的以广告的形式,将自己调查的土特产推荐给大家。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学生提高了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他们在调查活动中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走出了学校,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社会,走向大自然,广泛收集了许多课外信息,他们了解了家乡有哪些特产,对某一特产深入地细致地进行了调查研究,接触了许多新事物,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无形之中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求知、努力创新的意识。我惊喜地发现,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的倾听技能、发问技能、观察技能、记录技能、访谈技能、调查技能等无疑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培养。

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期望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使各元智能都得到展示而得以充分发展。因此,语文课不只是语言的机械操练,可以凭借气氛音乐使音乐智能有所发展,也可以凭借想象,使空间智能得到展示。语文课还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自然发展多元智能。也就是说,具有综合性特征的生活化教学的确可以将教育与个人的潜能、社会的需求协调一致,将教育的个人化和教育的社会化两者协调一致,通过发展多元智能,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3 有生活才有精彩

“源于生活”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贴近生活,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是重塑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生命个性的教学层面,是具有个性的学习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放飞情感,表明态度,实践人生价值的体现。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学生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读着学生的习作,在感叹的同时,深深的明白,只有将语文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语文,语文才能精彩纷呈。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体验过程。体验了多少,体验了什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尊重学生真实的生活感受和体验,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 科学知识 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6-02

语文是各类学科的基础,语文知识中渗透了各类科学知识。在进行素质教育,开展科技教育中,如何有效地挖掘知识内涵,水到渠成地进行科学知识常识的渗透教育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在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科材料,适度进行科学意识培养

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给颜黎民的信》,鲁迅先生在写到怎样读书时,劝青年学生不但专看文学书,指出过去的青年看到“月缺花残,黯然泪下”的愚昧。在讲解这个知识点时,我进行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演示,让学生从实践中认识月缺的原因与科学依据。第九册《境泊湖的奇观》中讲到气温低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时,瀑布从不断流结冰。学生在科学课中学了水到零度就开始结冰的知识,而这里却讲气温低至零下四十摄氏度不断流结冰,同学们不明白是什么道理。我首先从知识角度进行了解释:由于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阻塞了牡丹江的河道,水面被抬高形成了境泊湖,当湖水泻入牡丹江时,上万年的激流冲击。侵蚀底部岩石,又形成了几十米的深潭,壮观的吊水楼瀑布因此形成。不结冰的原因是:因为水处在剧烈的运动中,所以凝固不起来。于是我让学生演示实验:两杯同条件的水,将它们置放在统一冷却装置上同时冷却,其中一杯进行震荡,另一杯水处于静止的状态,经过三分钟后,静止的那一杯水结成了冰,震荡的那杯水没有结冰。同学们不仅受到了科学知识的教育,而且培养了动手动脑的能力。第九册语文中有的诗歌《》,其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暖”与“寒”不仅是气候的写照,也是心境的暗示;不仅是地貌的状写,而是战斗结果的渲染。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湍急,指挥指战员巧渡成功。观看影片,放投影,让人心暖。大渡河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索悬水急,气势吓人,让人胆颤心惊,加之许多英勇的战士光荣牺牲使人心寒。前者写出了战士欢快的心情,后边却暗示了战斗的悲壮惨烈。使学生懂得自然景观与心情的喧照,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在课堂练习中,设计练习类型,适当进行科学知识的教育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有改错训练和排列顺序的练习。而这两种练习都是进行逻辑思维培养的。其目的就是让学生说话、作文分析问题有条理,符合逻辑。我在设计练习就有目的的进行培养,并把科学知识渗透进去,让学生懂得身边充满了科学。如改错,“桌上的闹钟又走了一圈,时间过去了一小时。”许多同学改成“桌上的闹钟里的时针走了一圈时间过去了一小时。”我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起初大家争论不休,但在老师的开导下同学们都从主观臆断,过渡到了尊重客观事实的层面上。接着,我出示闹钟让同学们观察,大家心领神会了。在设计排列训练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把国庆节、青年节、教师节、建军节、儿童节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初同学们不知道怎样做,大家纷纷把国庆节排在第一,而把儿童节排在最后,即按事件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有效的进行科学知识训练,又培养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三、语文活动中,开展科学主题活动,适时进行科学活动的引导

在进行“蚂蚁运粮”的语文教学活动训练时,我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通过观察写出科学日记;二是自己动手,让一群蚂蚁把一只小虫搬走。我首先与学校科学兴趣小组联系,将同学们带到蚂蚁巢穴前,通过震动爬出几只蚂蚁,接着让这几只蚂蚁咬住昆虫,齐心协力的蚂蚁任凭怎么使劲也搬不动。这时有一只蚂蚁向穴里爬去搬兵,不一会儿就来了一大群蚂蚁。在路上我们放上水,蚂蚁躲过继续前进,接着我放上一只盒子,蚂蚁爬上盒子,摇动触角,又朝前爬去,我把它们放入盒子,蚂蚁就失去了方向四处乱窜。通过观察,同学们明白了“蚂蚁靠触角辨别方向”的知识,接着我让学生把这个活动记录下来,最后交流,把优秀作文在全班进行表扬,并推荐给学校广播。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进行“到埝上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错别字调查”活动,在询问老师,翻阅作业上进行了大量的工作,把学生中易错、易混的错别字分门别类,并调查了数以百计的学生。写出了分析报告。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活动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交往、社交意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习作教学;信息技术;有效途径

一、运用信息技术,扩展写作空间

创设写作情景作文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书面表达,这种表达的起因完全是出于一种需要。有的语文老师说作文教学是一个费时低效的教学过程。当学生亲身参与了一个活动之后,已经有了表达的需要,但对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印象模糊,只记得大致轮廓。而现代教育技术因其有准确记录和反复播放的功能,无疑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一)情境再现。我校曾经组织过一次拔河比赛,比赛当中我请电教老师用摄像机记录下了比赛的全过程。作文课上学生一边看录像,一边回忆当时的比赛情景,个个说得兴高采烈,好像比赛还没有结束,他们仍在赛场一样。对于精彩的情节,暂停下来让学生仔细观察,从而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引发出更加深入、广泛的思考。

(二)反复播放。在训练写人作文时,我鼓励学生写自己身边的同学。但要表现他们什么呢?典型事例又在哪儿呢?好办,把以前拔河比赛的带子找出来再放一遍。引导学生观察平时极腼腆此时却拿着小旗在队伍前面大喊“1,2,3……”的班长,观察站在队伍最后脸憋得像茄子一样,但还拼命拽绳子的体育委员,观察其他奋力拼搏的同学。好了,孩子们记忆的大门打开了,人物有了,事件也有了!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一个活动利用了两次,甚至可以更多次地利用。

(三)扩展写作空间。李吉林老师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情境的创设对学生学习语文是非常重要的。潘自由老师也认为学生习作的需要可以由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情境中产生。而现代信息技术恰好给我们这样一个平台,使我们能更好地创设出习作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世界,认识一些我们平时甚至不可能接触的事件,从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突破时间限制。比如说彩虹,我们可以搜集到许多彩虹的图片、视频,制作成剪辑播放。学生可以仔细观察,一次没看清再来一遍。从彩虹一点点出现,到彩虹慢慢退去,即便此时教室外艳阳高照,学生却早已陶醉在自然界瑰丽的奇观之中。

(2)突破空间限制。如在训练学生写《我又找到一个家》这篇想象作文时,我首先出示了许多优美的风景图片,接着播放用flash制作的动画视频:地球上的树越来越少最后一棵也没有了,土地慢慢变成了黄色的沙漠,以同学形象制作的人物缓缓出现在屏幕上,一群无家可归的小鸟,以为找到了一棵树,纷纷飞了过来。图片、视频前后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同学们被震撼了,陷入了沉思当中。许多同学的作文出奇地深刻,有的同学写到:“我似乎感到那个人就是我自己,是我剥夺了鸟类的家园,也失去了我自己的家园,看着无家可归的小鸟,我哭了。人们啊!觉醒吧……”

二、运用信息技术,在合作中作文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让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合作是比竞争更重要的素质,而传统的作文教学认为习作是学生个人的行为,不重视甚至忽视合作的功能。有的老师虽然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但却存在流于形式、走过场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使之能真正为学生服务,成为促进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21世纪之所以称为信息时代,人们之所以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就在于信息技术使人们之间的合作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广泛、更深入。我们的作文教学既然定位在习作的基础上,就不应只让学生“单兵作战”,应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使学生互学、互助、互评、互赏。

(一)写前合作,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最广泛的素材。学生总说作文没得写,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材料。但一个人的材料再多也没有集体的材料多,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互相交流、材料共享,从而使每个人都能拥有更广泛的素材。

(1)搜集材料。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指电脑、网络,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只要它能够有效地传递教育教学信息,我们都应把它视为现代教育技术。我鼓励学生坚持每天观看新闻节目,鼓励学生收听广播、看报纸,开阔学生视野,及时积累好的写作材料。

(2)材料共享。以前,我经常在班内召开“小小新闻会”做“日记展览”等活动,使学生个人积累的材料能被更多的同学获得。随着学校电子教室的建立,我鼓励学生在自己的学生机上建立电脑日记本,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更方便、更仔细地浏览他人的资料,互相学习。从而避免了以前班内展示时不全面和走马观花的不足。当学生需要资料时,只要进入别人的资料夹,就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当然,我们所说的材料共享不是简单的照抄,不是毫无体验地拿来就用,对于好的材料可以让搜集材料的同学详细介绍,还可以制成幻灯片或排成小话剧演一演,为学生创造出习作的情境。

(二)写中合作,运用信息技术提供最便捷的交流平台。学生完成草稿后,我们经常要进行再指导,肯定学生文中的成绩,指出文中的不足。我在处理这一教学环节时,经常是在电脑上进行。学生通过学生机首先欣赏优秀文,教师电脑演示,指出文章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然后出示需要修改的文章,学生先自行修改,然后将文件另存,指导时展示这些被同学修改后的文章,经过和原文比较及修改后文章之间的对比,使学生明白应该怎么改,为什么这样改,既明确了写作的方法,又增强了合作的实效性。

(三)写后合作,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全新的习作展示园地。21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已进入千家万户。为了能更充分地利用网络,使之能科学地为习作教学服务,我除了鼓励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在班上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外,还大胆鼓励学生在网上发表作文。

这学期,我通过调查了解到,班内尽一半的同学家里具备上网条件。我就鼓励同学登陆中小学作文网站,申请网上作文本,将自己的习作在网上展示出来。 利用网络不仅能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园地,使同学有用武之地,更能将合作推向更广泛的范围中去,使学生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三、运用信息技术,改变学生和教师的作文观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搜集、积累材料,在更快捷的平台上写作文、展示作文,有助于消除学生对的畏难心理,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材料,事事皆可作文。

(1)习作应成为学生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延伸功能,它可以使作文课堂教学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在大量的资料面前,学生必然有话可说,甚至不说不行,从而主动地习作。

(2)习作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可以是一个个体独立思考与创作的过程,但不应是一个个体唯一孤立而封闭的生命活动过程。习作是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生成的,所以,应该在习作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开放有效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使这种交流更及时、更广泛。

第12篇

一栋栋壮丽的小洋房,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加上丛丛绿树红花,真是美丽极了,家乡的变化真大呀!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以全面小康美丽家乡为主题的作文700字范文5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作文1说起家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的家乡变化可大了!主要是建了一个叫“客天下”的地方。既然是客天下,就不用收进门的费用了。进入“客天下”的路是泊油路,加上路的两旁有鲜花和大树“拼”在一起,可漂亮了。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迷你商场”,大约占地二百平方米吧。住在这附近的住户就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去买生活用品了。再走进去一点就到约占地一千平方米的广场了,不用说,肯定会有厕所的。只要不下雨,到晚上7点左右就会有一大批老奶奶结伴一起跳舞,不是激烈的舞。她们还在新年联欢晚会上表演了!包括我奶奶在内!站到广场的高处往右看,几座并排的房子——别墅,在远处看就已经很漂亮了,更别说住在那儿了。还有五星级酒店!再往里走,还有一个小型的游乐场,不过现在还在扩建中。再走进去就有一个寺庙。早上可以去那儿敲钟。还可以许愿,只要你头一块硬币,然后有诚意的说就会实现的哦!我上次许了一个愿:让我们家中不要有悲伤在我们家中“成长”。这几天真的没有什么悲伤的事发生,家人们个个嘻嘻哈哈的,悲伤的事都被我们忘的一干二净了。记住哦,要有诚意,愿望应该能实现的。再往里走一百米就会有一个占地约二百平方米的游泳池,岸上是海上运来的一些沙,旁边也有海上的一些树,就像真的在海上游泳似的。那取个名吧,“嗯”“梦幻海洋”。还有一个怎么比喻都比喻不出来的房子,要亲眼所见才能知道它的漂亮、辉煌。还有一个山泉之地,只要喝了它,就等于喝了圣水一样,精力充沛!“客天下”还在不断扩建中,那里空气清新,风景迷人。如果有机会,我就带这你去参观吧!

我们的四季是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他们有的非常热;有的非常冷;有的凉爽;有的又让人感到舒服!春天是春暖花开的,是万物复苏的;是春意盎然的,是百花盛开的。!夏天是树木苍郁的,是烈日炎炎的;是艳阳高照的,是骄阳似火的。

秋天是五谷丰登的,是果实累累的;是瓜果飘香的,是层林尽染的。

冬天是天寒地冻的,是雪花飞舞的;是冰天雪地的,是寒风呼啸的。

这就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的四季!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作文2说到天府之国,你一定会想到成都,那里以生活安逸著称.其实,并不只有成都才这么美丽,无论是谁的家乡都可以变成天府之国.例如,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湖北,以前谁也没有注意过它.但是这些年政府投入了大量的姿金去做改观,使它成为了众人的焦点,而焦点中的精华还是家乡的路.

有句老话叫:“晴天一脸土,雨天一脚泥“.用这句话来形容家乡以前的路再合适不过了.听爸爸说,在他学开车的时候,宣恩是当时练车的难点.因为宣恩的路非常难走,不仅崎岖,而且还有许多沙石,要说路面有多宽,窄的只能一辆车通过.如果两辆车相象而来,就必须有一辆车停下来,向路旁边的荒地上“挪“,等另一辆车走了,再“挪“过来.才不会酿成大祸.如果天气好,去一躺宣恩要五个小时,如果遇到下雨天,就更别提了------自认倒霉呗!

以前的路泥泞不堪,现在的路却焕然一新.

那天家住宣恩的弟弟叫我去他家玩.一上路我才发现,这条路真美啊!路是水面铺的,坐在车里很舒服.以前在路的两边只有荒地,有些野狗还在上面拉屎拉尿,散发出一阵阵恶臭.现在路的两边已种上了蔬菜和花,两面的高山上种上了树.净化了空气不说,还发出一阵阵香味,治疗晕车很有效哦!看到这里,你一定会问:这次去宣恩是不是又用了5个小时呢?哈哈,告诉你吧!只用了30分钟呢!

其实,家乡的变化还远远不只这些.比如,以前在家乡,夜晚只能用蜡烛,现在用电已经很方便了;以前买个东西要去几十里以外的市里,现在家门口的街上就能买到;以前家乡的孩子不能上学,现在到处都是朗朗书声;以前--------

家乡之所以变化这么大,都离不开党的领导.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的家乡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变成天府之国.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作文3我们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我们的家乡也变化了。

电器的发展极快,特别是电视。以前的电视最多也就只有三十几个频道,对着那几个仅有的频道,怎么可能不烦不厌呢?人们对电视的形容也就只有“没意思”“真无聊”。而现在,基本上每门每户都安装了数字电视,甚至还有网络电视。要知道,数字电视最少也有六十几个频道,是原来的两倍!你调节目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这六十几个频道说不定会把你搞得心里痒痒:怎么这么多台呀!当然,它所涉及的范围也广了,关于购物的,时尚的等等等等,里边儿都有。网络电视就更不用说了,它压根儿就是个电脑视频,除了少数电视在它上面搜不到外,其他都可以搜到。我用一个字概括的话,那就是:牛!

电器里边儿当然少不了电脑了。现在几乎家家都有电脑了,而以前的电脑网速十分慢,效率就像一只乌龟一样在缓缓爬行这样的慢导致很多人都被磨灭了耐心,从而用鼠标在桌面上瞎点着,最后电脑——死机了。这样的事儿天天有,而且一天比一天多,谁又有办法呢?可这是在以前,而现在,大多数人家的电脑安装了新产品,容量很大,速度也异常快,通常点击一个页面几秒钟就到了,所以人们不用再对着电脑做出不耐烦的表情,电脑也真正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刚才都说的是家里的变化,自然也少不了学校的变化。你见过哪个学校以前有电风扇么?肯定没有。如果有的话我们还用在夏天听课时摆出一副昏昏欲睡,快要中暑的样子吗?可是现在有了,我那时第一次看到电风扇时,眼睛“刷“的一下亮了起来,虽然我表面上很平静,但是心里早就欢呼着:“有电风扇喽!耶!”你以前听说过教室里有电脑和投影仪这样先进的玩意儿吗?肯定没有。但是现在每个教室里边儿都有,你说先进不先进。要知道这些东西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吗?数都数不清,你说我欢喜不欢喜。

家乡的这些变化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方便,我真喜欢这些变化呢!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作文4保安镇,有濒临全国四大无污染淡水湖泊之一的保安湖,既是千年古镇,又有“金汉口,银保安”的美誉,

这里的山山水水让我更留恋它,我美丽的故乡。

故乡的早晨,弥漫在山谷和树林里的炊烟,好像海洋上的雾气。太阳公公脸上沾着笑容缓缓升起,在我身上透着一丝丝暖意。放眼望去,不远处那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高山,山与山相连仿佛正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不远处的小花也绽开了笑脸,小草又换上一身新装,显得那么光彩亮丽。亲近这样的大自然让我有了更多的回味。

到了中午,我该回家吃饭了。远处,炊烟袅袅,家家都在做午饭,一缕缕青烟像一条条直线似的升上天空,看不出有一丝风。

晚上,满山遍野闪耀着若明若暗的灯火,好像城里的夜景。夜晚的大坝更有一番奇观哩,天上满天星斗,地上遍地明灯,天上地上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那真是天上银河落人间啊!在月光的照耀下,山庄、山川、田野好像披上了银装,显得那么美丽。

美丽的春天到了,像往常一样,我又散着步在村里。瞧,那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夹杂在绿油油的麦田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色画卷,使人赞叹不已。来到一座小山上,村子东西两面,各有一条小溪,缓缓地流着,要是站在高山上望去,就像系在村腰上的两条白色的绸带。村后是一望无际的桑园,在春天雨露的滋润下,桑树抽出了新芽,整个桑园就像绿色的海洋。

炎热的夏天,如果你到我的故乡来,我一定会把你领到附近的果园游览一番。此时正是哈密瓜和葡萄成熟的季节。看,那哈密瓜一个个懒洋洋地躺在地里,有的用叶子遮住自己,生怕别人“伤害”它。有的大胆地躺在叶子下面“熟睡”。成熟的哈密瓜样子特别逗人,黄澄澄的颜色真叫人喜爱,瓜皮上布满渔网似的“皱纹”。用鼻子闻闻,有一股浓郁的清香气味;在轻轻一咬,香甜可口的汁液流入口中,甜到心里。

我故乡的那个保安湖,可谓是绝妙的。它清澈见底、纯洁无暇,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水中游”的感觉,当太阳照在湖面上时,水面溅起那晶莹透亮的水滴,仿佛像星星,若影若现,若有若无,使故乡更有魅力,更加诱人。

另外,故乡的人与人和睦相处,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现在的一草一木、青山和绿水的自然优美,才能撑起家乡更好的明天。

故乡的美一幕一幕不时在我脑海里浮现。我爱你,我的故乡——保安镇!

全面小康美丽家乡作文5我去过很多地方,那里都很美,但我觉得最美丽的地方是我的家乡。

我觉得家乡的美在于有绿树,小河,忙碌的大人和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家乡的美,美在春天。这里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都是春姑娘的功劳,是她的到来使花草树木都苏醒起来。我家门前的那几棵树木,一到春天,就长满绿叶,密密麻麻的。站在树底下,抬头往上看,几乎看不到空隙,这就有利于夏天的时候乘凉。离我家不远处,也有一块碧绿的草地,很适合孩子们玩耍,孩子们经常到那块草地踢球,因为草地里的草很柔软,所以孩子们来这里踢球不怕那么容易摔伤。

家乡的美,美在夏天。在夏天的时候,树上有许多蝉,“知了,知了……”地叫着,孩子们总喜欢抓来玩。而小河里的水非常透亮,阳光直射水里时,会看见一些水面反出来的光,这显得小河的水更加透明。我也常常来这里玩一下水,孩子们也很喜欢这条小河,每次来这里都弄得湿湿的回家。河边的一些柳条伸进了水里,好像在跟河水亲切地握手,打着招呼。

家乡的美,美在秋天。秋天是个丰收的好季节。站在高处望去,像是铺了一块很大的金色的毯子。这时候往往也是大人们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大家都赶着收割稻谷。虽然忙,但大家都很开心,因为这是他们的劳动成果。而树木的叶子也慢慢变黄,开始飘落下来,像降落伞那样飘落而下。在河边的一些树木,黄了的叶子也有许多飘落而下,落在水里,一些小鱼把落在河里的黄叶当做伞,阳光强时,可以用来挡太阳。

家乡的美,美在冬天。淘气的北风顽皮地吹着口哨来了,呼呼地吹着。也许有人会觉得冬天那么冷,有什么美的。不过,在我眼里,我觉得冬天也是美的。一些人因寒冷而不愿出门,一天到晚都待在家里。其实,冬天的时候,偶尔出门走走,都会觉得让人清醒。我家乡这个地方冬天虽然没有雪,但也算是很寒冷的,一些不怕冷的孩子也常常成群结队的出门去玩,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他们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