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节约用水的广告语

节约用水的广告语

时间:2023-05-29 18:2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节约用水的广告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节约用水的广告语

第1篇

1、为何血浓于水?因有爱在其中。

2、让我们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生命之源。

3、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4、爱惜生命之源,“关”住滴滴点点。

5、努力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

6、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7、强化城市节约用水管理,节约和保护城市水资源。

8、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9、不要让水龙头伤心地流泪!

10、树立人人珍惜、人人节约水的良好风尚

11、水本如眼睛般清澈,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

12、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开始。

1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14、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15、现在,人类渴了有水喝;将来,地球渴了会怎样?

16、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7、别让孩子知道的鱼类只有泥鳅。

18、大力普及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19、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

20、世界缺水、中国缺水、城市缺水,我们家里更缺水,请节约用水。

21、保护水资源,让小溪永远流淌在我们视线中。

22、一滴水可以拯救一个生命

23、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首位,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

24、世界缺水、中国缺水、城市缺水,请节约用水。

25、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26、珍惜水就是珍惜您的生命。

27、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28、你珍惜我的生命,我滋润你的家园。

29、我们省下一滴水,子孙少流一滴泪。

30、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

31、人体的70%是水,你污染的水早晚也会污染你,把纯净的水留给下一代吧!

32、请不要让水龙头孤独的留泪。

33、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第2篇

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它是人类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殖的基本条件。可水并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我国的人均水资源本来就不丰富,如果再不注意节约用水,那么将会面临严重的水荒!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则广告语:如果人类不珍惜水源,那么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会是人的眼泪!地球上可用的水真的稀缺吗?是的。别看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从地球仪上看都是蔚蓝的一片,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 ,再加上我们人类大量地浪费,能使用的水更是少之又少了,如果再不节约用水的话,那么人类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如果长此以往,城市变沙丘、湖泊成荒漠,将并非耸人听闻,变为现实。翻翻史籍,古丝绸之路上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便是因缺水而消失的。由于水资源的缺乏,造成土地加速沙化。我国目前每年约有2460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沙漠化。更令人忧虑的是,沙化直逼北京城。今年阳春3、4月,西北风裹着大量沙尘和细小的砂砾一次又一次袭击北京,这便是浪费水源而给人类生存带来的恶果。

那么到底是哪些情况导致地球严重缺水的呢?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比如:由于采矿、采石、建筑、食品加工、造纸等产生的废物泄入水中使水里的鱼虾死去的污染;或由于人类乱向水中扔垃圾脏物而导致河流、江水发臭的人为污染……然而更多的是人们对水的稀缺不以为然,而大量地浪费水。你知道吗?家庭只要改掉不良的用水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不良的用水习惯有哪些呢?如:刷牙洗脸时不关水龙头;厕所水箱水流量过大;淘米水洗菜水随意倒掉,不会重复利用等等。

说完了导致地球缺水的原因,现在来说一说如何节约用水,像:用收集的家庭废水冲厕所;淘米水、煮过面条的水用来洗碗筷,这样去油又节水。这些一水多用的方法既节水又实惠。

“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如果没有水,就没有嫩绿的小草,盛开的花朵;如果没有水,就没有翱翔的雄鹰,飞舞的彩蝶;如果没有水,就没有人类,没有我们这个多彩的世界。美丽的家园需要水的润泽,健康的生命需要水的浇灌。人类的地球只有一个,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而积极行动,为创造绿色家园而共同努力!为了我们的未来,请您珍惜每一滴水!

第3篇

【关键词】公益广告;概念隐喻;认知

1.认知隐喻理论

隐喻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门话题。自1992年后,Fauconier等人认识到概念整合是人类所特有的心智运作,在心智空间理论的基础上于2002年出版了 The Way We Think,进一步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人类思维中概念叠加和整合的过程,探讨意义构建的动态性、心智空间的无限性、概念映射的连通性、意义生成的激活性,对认知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一理论不仅发展了Lakoff的语言体验哲学观,而且从人类心智体验上揭示了人类认知概念生成的机理。

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两者地位是互补的,概念整合理论弥补了概念隐喻理论的不足,是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和提升,发展了语言的认知研究,为研究各个层次的意义构建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了比较完整的认知隐喻理论,为研究大量的其他认知活动搭起了一个统一的框架。(Veale, 1999)

公益广告是一项通过提高市民关注度,影响他们的意见和态度并改变他们行为的一项活动,旨在增强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张明新,2004:11)。作为所有广告形式中最能体现广告文化的引导职能和社会职能,及其淡化商业性,容纳更多文化主题的特点,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认知行为,以其特有的修辞功能和表达效果不仅使各类广告变得简洁生动、新奇而富有启发,还可以激起受众的想像力。然而,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的不同的思维特点就使得英汉公益环保广告语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主要反映在概念层次上的隐喻映射域的异同及意义的差异上,即英汉公益广告语运用中思维结构的差异上。

2.中西隐喻性思维异同

通过对英汉环保公益广告中隐喻概念运用的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隐喻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具有其普遍性和共性。概念隐喻源于文化,文化对概念隐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文化的许多内容通过隐喻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世代相传,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在此,我们将对由于生活环境、生活经验、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不同所导致的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

(1)英汉公益广告语中隐喻思维的相似性

两种公益广告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概念隐喻,其中存在着类似的生命体系、机器、战争、旅途、自然、舞台、建筑物等概念隐喻。如将地球整体环境看作生命体系这一相同的隐喻概念,分别从身体上和心理上来表述环境恶化这一抽象命题。在身体方面,在源域中使用了unhealty, syndrome, bout of flu等用于描述病人症状特征的词汇来映射目的域中环境恶化这个抽象的概念;用nursing, recovery machine,等描述病人需要得到的治疗的词汇来类比环境恶化所需的关照;用overstretch 来映射病人生病的原因。在心理方面,使用了unconfident, fearful, vulnerable等形容人生病时焦灼、恐惧、脆弱等心理状态的词汇,用我们自身的体验更有助于理解抽象的概念。由此可见,隐喻就是用熟悉的具体的概念来描述陌生的、抽象的概念,推理分析结果的过程即我们的认知过程。

此外,英汉公益广告语中都使用了战争隐喻概念,由战争这一具体概念的“进攻、防守”特征而引发的对环境保护的抽象意义的映射,出现了用于描述战争的词汇:defend, attack, fight, protect;用于描述战争结果的 defeat, win的概念;以及表达承受战争带来的灾难的victim, refugee等属于战争的语义系统的词汇。保护环境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但是用战争这个大家都熟悉的事物去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因为我们看到了二者的相似性,在认知“保护环境”这个概念时,“战争”的特点被映射出来。由此可以看出,隐喻反映了人的认知方式,是将抽象思维和概念具体化的手段,反应出不同文化的人使用概念隐喻的相似性,体现出人类具有共同的认知体验,对同一事物能够形成相似的意象图示。

(2)英汉公益广告语的隐喻思维的差异

人类的共性也体现在隐喻映射过程中,对投射对象的最初选择可能完全一致,但社会历史、思维习惯、心理特征等因素会制约映射的延伸方向。每一事物都有多种自然属性,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选择该事物多种属性中的一种,因而会出现映射域相似甚至相同,然而其意义却不同的情况。

中国公益广告中偏爱将地球整体环境比做人类的家园以及生命的轮回, “同升一面旗,共爱一个家。”、“风雨同舟,心系我们的家园。” 这在英文的同类广告中几乎是没有的;美国环境保护广告常见的将环保行为视作成功与财富,如 “Stand up, Stand out. You are a super star.”, “People with vision and commitment can accomplish great things.” 在汉语的同类广告中也是罕见的。再如,有关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中,汉语用“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每一滴水”与西方的“Be water wise. It makes cents.” 形成鲜明的对比,汉语通过对生命的拆求来号召人们节约用水,体现出强烈的情感因素,而 “make cents” 展示了西方人崇尚物质主义与理性思维。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在宣传教育主题的公益广告中运用了不同的价值与道德隐喻,体现出东方感性主义和西方理性主义的思维认知差异。

3.结语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由概念构成的,概念隐喻对于构造语言、延续人类自己的观念以及认知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英汉环保公益广告领域中概念隐喻的认知解析,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产生的影响。旨在唤起公众在公益广告领域的文化意识,为广告语言的创作提供更有效的思路,提高广告的创作能力,更好的发挥广告独特的社会价值,促进中西方公益广告文化的互跨和融合。

【参考文献】

[1]Veale. T.et al. How to Blend Concepts and Influence People: Computational Models of Conceptual Intetration, html version,1999.

[2]高萍.公益广告初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3]郝宝燕.从认知语文学角度看广告中的隐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8.

第4篇

目前,百年一遇的西南干旱仍在继续,最近的几次降雨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干旱频发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解决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从旱灾中吸取教训,加强水利设施和节水型农田建设,唤起公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有数据显示,我国50%的耕地还是靠天吃饭。温总理在云南视察抗旱工作时说,我们已连续6年农业增产,农业增产政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老天爷也帮了大忙。老天爷帮了多大忙?旱灾从另一个角度对我们目前的发展方式发出了警示:农业这种沿袭千年的“望天收”耕作方式应该得到改进了!

研究表明,地表灌溉水的利用率仅为45%,喷灌为75%,而滴灌可高达95%。回过头想一下,我们的西南地区有多少雨水是白白地流掉了?还有我国农村大部分的水利设施基本上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旱不能浇,涝不能排。要避免大灾临时抱佛脚,就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同时,建设节水灌溉农业,提高水的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旱作特色农业,从而实现以少量的水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更加符合干旱缺水地区的实际。

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的旱情也揭示出了中国人的一个“短处”,素以节约著称的中国人却不善于节约水资源。在水资源极度危机的现实中,人们感受到了水的珍贵;而一旦旱情解除,人们马上将生态灾难置之脑后,又肆无忌惮地浪费和挥霍水资源,比如家庭用水无节制,社会用水浪费无人心疼,洗车行、洗浴中心在城市遍地开花,工业和农业不仅大量用水,并且污染严重。

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今天,如果不懂得珍惜水资源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其造成的损失将远远大于这场旱灾所带来的损失。因为天灾带来的损失可能是一时的,而漠视水资源所造成的后果可能是无法生存。节约每一滴水,这句话听起来过于老生常谈,然而笔者想说,现在这不仅是一个号召,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否则,我们终将无水可喝。

西南旱灾也是大自然给我们传递的一个严重警告:一味地为了发展经济而不顾对大自然的保护,迟早要遭受自然界的报复。气候的变化,往往与本地生态系统的改变有紧密的联系。为了经济效益,不少地方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速生丰产林,而这些植物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从而使土地的抗灾能力被大幅削弱。西南地区正在体验着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

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我们应该摒弃那种只顾自己的生存权利和生存,却忘了对大自然最起码敬畏的行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崇敬大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倡导、践行低碳生活。不要因为无知的“人祸”,而毁掉我们的家园和生活。那时,也许真像一则广告语所言: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也许是人的眼泪。

第5篇

【关键词】语文综合性学习自主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语文教材设计了若干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案,让学生围绕一个学习主题,自主地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观察、调查研究活动,开展交流研讨,展示学习成果。综合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为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一、 培养好奇心理,探究兴趣、问题意识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主题为“说名道姓”的综合性学习材料。通过以“姓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姓氏,每个人都有,这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导入后,一下子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接下来,我即放手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姓氏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因其中的一部分字又和平时我们经常读的字音有很大差别,如“查、任、单、仇”等,学生有了强烈的探究兴趣。在这部分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正确读准字音,接着进行朗读、背诵,再交流课外自己收集的与姓氏相关的古今名人的姓氏。这部分教学,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积累和运用,把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现在重名的现象很多,同一所学校往往有好几个同学重名,甚至同一个班级就有同学重名,给我们的日常交往造成诸多不便,你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建议?”当这一问题出现后,学生通过调查统计、到图书馆和上网查阅资料等,了解到当代人名用字只有3356个,频率最高的6个字覆盖了人名用字的10%。人名用字如此集中,重名率高也就可想而知。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学生的思索。重名现象多有不便啊,在学校中,作业本、成绩登记等,在人际交往中,银行账户、电脑运行的确认工作也麻烦多多,容易给社会管理带来不便。

二、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并有所感受、有所体验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读报和剪报”综合性活动,就充分体现了鼓励学生观察生活,让学生有所感受、有所体验。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读报,在阅读的基础上,小组交流阅读情况,包括报纸名称、版面内容简介和自己喜欢的文章栏目等;其次,在班中进行“新闻你我说”栏目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觉读报,主动去关注国内外大事,发现身边的要闻;同时对于报纸上出现的新词语,让学生进行理解,还要关心社会中的一些新变化以及发生的新事件;再让学生做剪报,将报纸进行二次利用,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最后一个部分是成果展示,展示剪贴本,交流评选,颁发奖项。本次活动,无论是小组交流、专栏编写还是制作剪报,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活动进行中,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知道新闻来源于生活,在老师持续地关注指导下,学生都能亲身进行体验,感受深刻。

三、 强调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中“节约用水”这一综合性活动中, 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开展此次活动,共分为以下几部分。

1. 进行调查。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在所提供的三个项目中任选一个进行调查研究,将结果用不同的形式反映出来。三个项目分别是:自行设计一个有关节水的调查研究方案;在农田灌溉中,怎样提高水的利用率;家庭里有哪些浪费水的不良现象。这项调查,学生主要靠自己平时留心观察,还要利用双休日进行相关的访问。通过小组互助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合作学习。

2. 谈节水问题,学相关成语,做抢答练习。我首先让学生了解自来水的来源,通过查找资料,访问等,学生们知道我们所用的自来水有的取自几百米深的地下,有的引自几十千米、几百千米外的江河或水库,还要经过水厂的净化、沉淀、杀菌等一系列工序,这里面包含着多少工人的辛劳啊。学生们明白了其实自来水并非真正“自来”,而是来之不易啊。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后,我让学生谈谈如何节约用水,背背相关的成语,最后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抢答题。

3. 介绍节水小窍门。通过学习书上的例子,学生们七嘴八舌,纷纷交流了生活中类似的节水小窍门。

4. 编写公益广告。活动中,老师提供三条广告:“水是生命的源泉,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惜水资源;假如人类不珍惜水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三条广告震撼力很强,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和警示作用。接下来,我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编写有创意的节约用水的广告语。

第6篇

“以小见大”不仅是一种创意原则,也是一种创意风格,更是一种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方法。如某个广告仅仅用一个枯枝点烟的动作,就足以将一个生命的旅行者,一个历经沧桑的男子汉竖立起来了。一滴水、一片小绿叶,配成一个非常和谐的绿色低碳环保的广告意境,节约用水,从你我做起,大家的一点努力,能够汇集成河流用以灌溉干涸的森林,以小见大,从自我做起,实现大家心中的“中国梦”,既点明了主题,也陶冶了情操。从小事物出发,能衍生出宏大客观的主题,如广州亚运会的会徽设计,以柔美的线条构成五羊外形轮廓,与广州“羊城”理念不谋而合,画面飘逸又不失稳重,象征着亚运会的积极向上精神,也表现了运动会应有的动感。

二、创意风格的多样性

广告创意风格因主体的区别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样性和独特性,由此制作出来的广告效果也千变万化。针对一般广告用语,可以列举以下几种风格,有肯定式的如:“我”喜欢飘柔之类的;劝导型的如:请用三金牌双黄连;比较型的如:只选对的,不买贵的(雕牌);比拟型的如:住在春天里(广地花园);祝福型的如:祝您百事可乐;无厘头型的如: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中国联通的中国年主题推广口号);众里寻他千百度,你要几度就几度(冰箱的广告)。影视广告中鲜明的色彩符号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色彩作为现代影视广告造型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不仅是反应客观世界的符号,而且具有传达资讯和情绪、塑造艺术形象的造型功能。在喜庆时,用暖色调表达一种热情与亢奋,悲伤或抑郁时,用冷色调表达一种压抑与伤感。特定的色彩可用来隐喻某种观念,如红色象征革命、暴力,白色象征纯洁、神圣,黑色象征死亡、悲痛,蓝色象征平静、冷酷、安详,绿色象征生命、和平、希望,黄色象征光明、欢乐等等。[2]

三、听觉创意

(一)故事情节的需要

1.幽默元素某方便面品牌用“泡的就是你”来做广告语,引来一片非议声,大多数观众觉得广告词听起来很低俗,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观众记住了这句广告词并在冲到超市购买方便面时会问到“那个泡的就是你的方便面在哪啊?”让售货员和其他人忍俊不禁,这就是广告台词的社会效应。内地某品牌的床上用品广告,让风情万种的女演员用魅惑的声音对着镜头说“哪有一夜不同眠?”这种语带双关、比较暧昧但较为含蓄幽默的表达方式能被更多观众所接受。2.戏剧性元素因为情节的突转曲折,才使影片具有戏剧性。影视广告戏剧化已经逐渐成为新世纪广告的潮流。例如:章子仪2001年末为VISA信用卡拍摄的长达2分钟的《餐馆片》电视广告片,充满了戏剧性,宛若《卧虎藏龙》的翻版:广告由参与创作好莱坞科幻电影《21世纪杀人网络》的澳洲导演BruceHunt执导,剧情充满了悬念和动作片的特点,但最终映入眼帘的不过是一张信用卡的特写。另外一个充满戏剧性元素的广告的开头:一个少女站在路边脱衣服,慢慢地解扣子,正在脱下来的一瞬间。广告的中间:关键时刻,一列火车开过。结尾:打出某某广告语,让想看结果的人心生感叹,又让观众自嘲,广告效果让人忍俊不禁。

(二)广告音乐

广告就是要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文化元素或流行元素。音乐是全人类无国界限制的共同语言,歌曲则是最有感性煽动力的元素。广告歌曲必须与画面配合,要遵循旋律简单、琅琅上口的特点。例如:《小霸王》的主题歌《读书郎》就来自于中国民间传唱已久的儿歌,熟悉的旋律、琅琅上口的歌词,成为多少小朋友的最爱,当年小霸王学习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潮流,街头巷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直到今天,谈到学习机,大家都会想到读书郎的儿歌。可见,这个广告的音乐与画面是几代人的回忆,是非常成功的广告。再如蒙牛乳业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故事,也成为业界佳话。广告画面中沁人心脾的绿色大草原,草原上壮实的奶牛,随着蒙古音乐荡气回肠的歌声“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顷刻之间深入观众的内心,也让观众牢记了蒙牛品牌的标志和产品,这对于蒙牛乳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广告片,因为当时蒙牛的负责人从伊利出来创业之初,频受伊利的打压和市场抢占,随着蒙牛品牌逐渐稳定的口碑和正确引导消费的宣传途径,成功从中国乳业巨头伊利手中占领一席之地,到如今已经可以和伊利正面交锋而不显颓势。可见,一支在市场收获成功的广告可以助企业和公司一臂之力,帮助公司开拓客户和消费者市场。

四、视觉创意

第7篇

第一个词语:储藏

第二个词:勺(教师出示象形文字)

第三个词语,挂在母亲的腰带上,成了幸福,权威的象征――钥匙。

出示核对。

出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齐读。

师板书:最珍贵。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个缺水的地方,看看文章哪些地方触动了你的心弦,和你的经历对照,想一想,并把你的感想,关键词写在书上。

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边写感受。

师:刚才边读边思,边思边记,现在,我们发言的时候要说出哪句话让你体会最深,最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对这句话感受最深,因为那些孩子对下雨天的水从不浪费,而我们洗澡的时候用好多水,如果我们能把那些水节约下来,送给他们那应该多好啊!

师: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真好。

生:我们随时随地都有自来水用,可是我们却从不注意节约,这样下去的话,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师:虽然你用的是一句公益广告语,但我分明看到了你心底的呐喊。

师出示: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大家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先是像我们这里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洗澡的行列里来,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的无遮无挡――男人们穿着短裤,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师:这一段还有哪里让你体会最深?

生:我对“先是像我们这里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尽情地享受水带给我们的抚摸与清凉,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我感受最深,城市孩子,嫌雨水很脏,看到有脏水要擦一擦,而这里的孩子却张大嘴巴喝,衬托出了这里的孩子对水的渴望太强烈了。

师:我们天天有水用,是多么幸福。

师:你能一个月不洗澡吗?

生:不行,身上会痒。

师:那你能两个月不洗澡吗?

生:不行,身上很脏。

师:你能三个月不洗澡吗?

生:很痒很脏。

师:村子里为什么不能洗澡?

生:因为没有水,没有水让他们洗澡。

师:所以他们只能一个月不洗,三个月不洗,一年不洗,现在终于盼来了一场雨,让我们加入到他们洗澡的行列中去,自己读读这一段。

师:谁愿意把这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你读得非常动情,声情并茂,有一个小小的遗憾,你的语速快了点。

你读得这么好,为什么?

生:老师教给我的,一边读一边想象情景。

师:把自己当成――

生:其中的一员。

师:请你来读。你是谁?

生:我叫刘俊。

师:你把自己当成谁?

生:我把自己当成洗澡的人。

生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用心读一读雨水给村里人带来的惬意。

齐读。

师:作者是这样生动地写了村里人洗澡,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

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你的?

生:第一节的最后一句:“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在他们那,水比酒还要珍贵,在我看来,太不可思议。

师:联系生活,谈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东西,老师奖励你,把这句话读得大家听听。

生读: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

师:你来读读。

师:水比酒还要贵重,村里人不想喝酒,而还喝水,说明――

生齐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我对这段感受深:一个村子里的人吃水,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师:这个同学,联系实际,并抓住了关键的内容,老师体会到,村里人为了吃了水,不管严寒酷暑,都要走山路挑水。这也说明――

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还有吗?

生:我们国家很多地区缺水,我们住在不缺水的地方,要注意节约。

师:是的,每个人都应该珍惜水。

生:我感受最深的是:让我们舒服得都“啊啊”大叫了起来,我觉得他们很需要水,从啊啊体会到他们觉得十分舒服。

师:这舒服的感觉是什么带来的?

生:水。

师:多少水?

生:一勺水。

师:一勺水几个人?

生:四个人。

师:母亲就用一勺水为我们四兄弟消暑。母亲有没有为自己浇水?

生:没有。

生读:母亲锁上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师:你读得很用心,很努力。母亲有没有为自己浇水?

生:没有。

师:是笑着锁上了水窖。

师:在炎炎夏日里的水就更珍贵了,所以说――

生齐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课文第五节这一句让我感动: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湿润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讲了虽然只有一勺水,但是让身体很舒服,没有水会给人类带来痛苦,我想到一个资料:

师:你把情感带入了文字,所以能从心灵深处迸发出这么情真意切的文字。

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来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出示: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师:这一段中,还有让你感受最深的吗?

生:从这些话中,我体会到我们平常洗澡从没有这种感觉,而作者有这种感觉,说明夏天他们被风干的感觉是那么痛苦,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为了这样的感觉,而我没有。

师:你刚才用了一个词“风干”,谁来读这一句。

生读。

师:什么是风干?

生:身体里的水分全被风吹干了,一点都没有了。

师:炎炎夏日,身体里的水仿佛是被风干一样,还有一个词:晒干。

生: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快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

师出示狗尾巴草图片。

师:看,它苍翠有力,它生机勃勃。

师出示另一幅狗尾巴草图片。

师:看,这还是狗尾巴草,他生气全无。

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水。

师:在哪里?

水:水箱里。

师:所以说――

生齐读: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请你们把自己当作四兄弟中的一个,用心默读这段文字。

生默读。

师:刚才不知道风干的意思,现在知道了吗?

生:忙了一天,身段太累了,没有水,身体里像被风干了。

师:请你读。

生读。

师:这一段文字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想来读一读行吗?

师配乐朗读。(课文片断内容改成诗歌)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

滑过了

我们的脸,

像一条小溪流,

……

(鼓掌)

看了这段文字,听了老师的朗读,你有什么感觉?

生:我感觉我们浪费水,

生:觉得很舒服。

生:我觉得那里的水是那么珍贵,即使是那么一勺水,也那么舒服。

师:就请你把这十分十分舒服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

师:读得非常动情。

生读。

师: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这是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让我们把这感觉传达给大家。

齐读。

师:作者就是用诗一般的语言,写了一勺水带给四兄弟的美妙体验,让我们深切地体验到藏在水窖里的水是多么珍贵,也让我们感觉到了――

生齐: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我想把我们这里的水送给他们。

师:你的愿望快要实现了,因为国家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师:“母亲说,你们真是饿坏了。”怎么理解?

生:渴比饥饿真难受。

生:因为没有节约用水,所以我们国家成为缺水的国家之一。

生:因为那里的水非常珍贵,我们现在这里不缺水,我们再不珍惜水的话,也会像他们那样。

生:我从第一节的第二句话,看出不仅吃水难,而且用水也难。

师:一个饿字写出了水的珍贵,水对生命的不可或缺。

师:课文学到这里,有什么感受?

师:为什么作者不写有水对他们的乐呢?

师:有水的快乐更加交织出没水的苦。

师:这样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更加感受到――

生: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第8篇

“我们离星巴克有多远?――10磅垃圾。”

这是一条曾在美国费城的街头巷尾引起热议的广告语。这条大标语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都很疑惑,星巴克怎么能和垃圾扯上关系呢。

很快,人们便知道了其中含义,这是在告诉人们――我们在付费收垃圾。

在美国,垃圾分类回收业务不稀奇,付费给居民回收垃圾也不稀奇,而他们竟然按每磅0.5美元的价格回收居民的家庭垃圾,这引起了垃圾回收业的震动。因为这个价格不但无法盈利,甚至不够垃圾处理的费用。

然而,这一切,都在帕特里克・菲茨吉拉德和罗恩・戈南――这两个年轻人构建的“再生银行”(Recycle Bank)里实现了。

烫手山芋变得炙手可热

2002年秋天的一个下午,27岁的律师菲茨吉拉德郁闷地走出费城法院的大门。案子赢了,可作为被告辩护律师的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案子的起因是一家公司出资请环保局帮忙处理所在社区的垃圾,结果却是钱花出去了,效果没见到。公司一怒之下便将地方环保局告上法庭。

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将所有垃圾混在一起丢掉,这样会让环保部门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环保局也是有苦难言。其实都为保护环境,最后却闹得对簿公堂,而垃圾还原封不动躺在那里,显然,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结局。

在一次同学小聚上,菲茨吉拉德把这件事说给了在哥伦比亚大学读MBA的高中同学戈南,没想到戈南对垃圾回收也很感兴趣。很快,一份关于“上门付费回收垃圾”的商业计划书,从戈南的手中诞生了。

戈南认为,在美国,每吨垃圾的处理费用为54美元;再加上回馈给住户的钱、公司用于支付工资、购买设备等费用,所有的成本加起来为每吨80美元;而可回收垃圾每吨能转卖500美元。也就是说,1吨垃圾中,只要可回收垃圾的含量超过20%,就能够从中盈利。

和预想的一样,公司一开张生意就很红火。可好景不长,便有很多同行纷纷跟进。为了争夺更多客户,同行们纷纷提高回收价格,然而,结果却是大家都没得赚了。

陷入僵局的两个年轻人开始努力寻找新的玩法,以求迅速摆脱困境。

在走访了全市的几十家大公司后,两位年轻人发现,很多企业每年都要捐钱给环保机构,以支付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但是环保机构的垃圾处理工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大多企业心存不满。如果能联合政府和企业,将这笔捐款通过垃圾回收的方式回馈给社区居民,居民通过消费再转向企业,从而构建一个政府、企业、居民的垃圾回收生态系统,将会实现多方共赢。

2003年初夏的一天,费城市长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正是菲茨吉拉德,他自信地提出,将会很好地解决垃圾处理问题,而且每年能够节约上千万美元的开支。

费城每年要产生75万吨垃圾,仅垃圾处理这一项,政府每年的开支就高达4000万美元。现在有人主动接手这烫手的山芋,没有理由不去一试。更何况,转卖可回收垃圾,政府每年还有数百万美元的进账,市长很快约见了这个口气不小的年轻人。

见面后,罗恩向市长介绍了自己的构想,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菲茨吉拉德和戈南负责处理全市的垃圾,政府每年为他们补助1200万美元,转卖节能减排可回收垃圾后所得的收入,由双方平分。 再生银行的模式具有无限扩张的基因,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参与的居民越多,再生银行的利润空间就越大。

两个年轻人一边着手与企业签订合同,一边走访社区居民。2004年1月17日,费城西部橡木路社区的1600名居民在“垃圾回收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借助政府、企业以及科技的力量,“再生银行”的试点正式开始。

利用政府的前期a贴,再生银行为每个家庭提供一个免费垃圾桶(分类回收箱),居民可以将瓶子、纸张等可回收垃圾分类放入其中。垃圾桶的底部装有RFID(一种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技术)标签,为该家庭创造一个唯一固定的ID,用以测量该家庭在什么时间、投递了多少垃圾。住户每投递10磅可再生垃圾,再生银行就向他支付5美元,这笔钱会被划到专门为住户开立的银行卡上。以此类推,上限为每月35美元。账户上的钱,人们可以到参加这个项目的企业购物,到快餐店消费,甚至可以用来支付汽车油费,而居民们持卡消费额度的一部分,企业必须返给再生银行。

试点后的效果非常成功,垃圾回收率由原来的25%提高到了90%。戈南曾说,“这个构想被证明是行得通的。之后,各个社区都主动来找我。我们选择了一些几乎没有任何回收系统的城市,并回收了这些城市40%的垃圾,不能回收的都放到填埋场处理。”如今,全美有超过500个社区参与了该项目,已有3000多家企业加入了这个计划,包括星巴克、可口可乐、卡夫食品、全食超市(Whole Foods)、家得宝(Home Depot)、连锁药店 Rite Aid等等。

无限扩张的基因

将买卖关系“移植”到垃圾回收,再生银行在居民补贴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种政府、居民、企业多方共赢的公益商业模式。

对企业而言,尽管要把居民消费额的一部分(小于50%)拨给再生银行,然而,企业还同时绑定了客户群,垃圾回收工作效率也有所增强。再生银行将环保责任与企业的利益捆绑,企业在获得商业利润的同时,也向消费者树立了企业形象,远比过去单纯捐款更实在,企业没有理由会拒绝。

而在企业不断涌入的同时,政府部门也给予了积极回应,宾夕法尼亚州环保局认为,如果该项目覆盖的范围更大,参与的企业更多,将会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此外,政府在税收、土地、资源调配等方面都给予参与计划的企业适当的照顾。

第9篇

我国著名的报学史专家戈公振先生就曾说过:“广告不仅为工商界推销商品之一种手段,实富有宣传文化与教育群众之使命也。”从理论上看,公益广告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为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旨在引导一般公众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通过倡导或警示等方式改变他们的观念和行为,从而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或者缓冲。

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社会传播现象。由来已久。早在时期。人们就把“抵制日货,请用国货”的标语刷在墙上和印在火柴盒上,传播抗日救国的思想,号召人们使用国货。解放初期,徐百益先生为配合抗美援朝,制作了幻灯广告片《志愿军在朝鲜》,为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还先后编制了普选、爱国卫生、婚姻法等广告宣传幻灯片100多套,供全国各地放映宣传。党的后我国广告业复苏,1984年由《北京日报》、《经济日报》、《北京晚报》等几家报纸联合主办了“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赞助宣传活动。1986年。贵阳电视台摄制了我国第一则经过专业创作的电视公益广告“节约用水”。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在每晚黄金时间里播出的“广而告之”公益广告栏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1996年9月全国开展“中华好风尚”主题公益广告活动。推出了大量宜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广告作品。1998年夏天,全国人民上下齐心抗洪救灾期间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公益广告。在抗击非典的行动中,公益广告同样起到了鼓舞人心的作用。

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发生和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呼唤的必然产物。从我国国情出发,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传统,来创造性地解决我们所面对的一切问题,这就是公益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我们希望通过公益广告来塑造国民的文化性格,以构建起一种适应今天市场经济需要的思想文化品德。提高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公益广告应该是:面向社会广大公众。面对现实时弊和不良风气,通过短小精悍的广告形式、极其特殊的表现手法。激起公众的欣赏兴趣,进行善意的规劝和引导:匡正过失,树立新风,影响舆论,疏导社会心理。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以维护社会道德和正常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运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有序发展为目的的广告宣传。

我们今天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地得到改善和提高。大多数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和有住房了。一方面,在消费观念上,人们有了更多的现代意识,讲究科学,祟尚时尚,追求情趣,注重文化品位,体现自我价值。从另一方面来看,金钱以其巨大的震撼力,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深刻地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世界。造成人们心理的失衡和行为的不适应,也导致一些人的举止不当。所有这一切。使我们今天的生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使许多人心态失衡、行为失控。在这种形势下,公益广告怎样才能把精神信息传递给受众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过程中,公益广告还起着提倡社会公德。引导和培养人们的道德感、义务感、责任感。进而帮助人们确立一种新的价值观的作用,并且按照时代的要求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激发人追求美好舒适的生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广告形式,既是艺术的创造,又是文化的创造。凝聚着对社会生活的评价感受、理解。它所呈现出的价值取向、人文精神能够使大众在感受或欣赏设计作品时得到熏陶或影响。通过公益广告的宣传,把思想、意识、政治、信念、道德、纪律等信息传递给受众。在提倡社会公德,呼吁文明进步、推动知识创新、科教兴国、弘扬爱国精神各个方面,发挥其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广告事业已是方兴未艾、蒸蒸日上。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简短易懂的广告形式,来提倡一种社会公德,唤醒一种社会良知,树立一种社会行为规范,敏锐地提醒和规劝公众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来改善我们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经济繁荣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就成为它的首要任务,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种影响力首先来自公益广告的真实性、可信性,让受众真切地感知到这是真实的。就是发生在我们周围生活中的事实,这种心理的认同感,来源于它的贴近生活。《控制人口,刻不容缓》、《为了你和大家的健康,请停止吸烟》等一系列经过多重取舍、提炼、概括、加工之后再现的公益广告。既保持了生活的“原汁原味”,又能引导观众对生活做出规律性的认知。让人们领悟:什么是过时的、荒唐的东西,应该抛弃;什么是新的适时的、得体的东西,应该学习、力行。从对这些广告的品味中,让大家去正确地理解人生,领悟人生真谛。感受到我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厚谊。

公益广告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在于它的社会公益性,“公益”通常是指广大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当一个人的行为损害或危及了别人的利益时。即侵犯了公众的利益。公益广告始终把目光盯住人自身的完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上开掘主题。来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倡导新风。

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应该是社会个体成员通过良好的系统的教育,学习人类社会通行的行为规则,成为一个文明的人、善良的人。如“希望工程”系列广告、为残疾人献爱心系列广告等,都旨在正面提倡个体的文明修养,对社会的责任感、义、务感、对社会秩序的自觉遵守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沟通、相互尊重与温情、良好的社会风尚等,这样有利于消除人与人、个体与社会的摩擦和对抗,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如在许多对义务献血的宣传中,有一句话是:我不认识你,但我要谢谢你。一句朴实无华。返璞归真的话语。却是一种至真至纯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一句广告语,深入人心,其冲击力和影响力自然不言而喻。

公益广告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手段,不是强制的教育。而是通过沟通、劝导、警示等多种方式来影响民众,传递社会提倡的精神和美德。唤起人们真挚的情感。警示公众规范自己的行为,促使人们建立一种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增进公众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和关注,从而得到公众的理解,也有助于矛盾的化解。所以说,公益广告的魅力就在于“润物细无声”,它能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应,使公益广告传播的观念在人们的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影响,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自觉和无意识地接受设计作品的教育和熏陶,对塑造人类心灵,创造人类精神财富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都会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作用,比一般理论教育更强烈,也更持久,起着单纯说教、灌输所无法起到的作用。

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共生共存是当代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保护环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公益广告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鸟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爱护花草,美化环境》等,对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大家认识到保护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