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教学意见

数学教学意见

时间:2023-05-29 18:23: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教学意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教学意见

第1篇

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字,小组合作

新时代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合作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教师应树立合作观念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目标重心在于改变学生、促进学习、形成态度、培养性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在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可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化。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这就要求教师以新角色实践教学。破除师道尊严的旧俗,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高高讲台,走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励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选择,甚至行动,努力当学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时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亲密朋友。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得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完成。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发,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能;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之中;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来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以“童趣”来解问题,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

2.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2.1 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一人,记录员一人,汇报员一人小组长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学生担任。

2.2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

2.3 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一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二是开展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3.寻找合作学习的结合点

3.1 引入学习情境“生活化”的点。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的资源。给学生合作探究的共同话题。

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模式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10-01

在我国的新课程标准当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明确。在此次教学体制的改革中,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三者要在教学体制变革的带动下进行变革。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热情与探究欲望,是将小学所学的数学进行丰富与细化的过程。所在,初中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不断进行数学探究与思考。

1 创设情境,规范学习目标

虽然情境教学法在创新教学方法当中已经属于较为传统的一个教学手段,但是情境教学对于学习活动有效性的提高作用依然不减。教师应当以初中数学的具体教材料为准,全面分析教材的内容与要求,对学生喜爱的学习方法进行研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创设数学学习的情境与轻松的氛围,使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初中数学课堂当中来。情境教学存在的最大意义最大意义就是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情感因素被调动起来,逐渐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1]。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观察与理解,不断加深自身对于初中数学的理解,找到学习目标,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兴趣对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当中,笔者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转变学生的数学态度,引导其摆脱数学的畏惧心理,实现畏惧向厌恶、厌恶向不讨厌、不讨厌到喜欢数学的态度转变。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利用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比如说,在学习几何性质的时候,为学生创造一个制作工厂的情境,使学生扮演工人,制造生产立体几何模型,使其更直观地了解到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另外,在学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之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动画,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于形象生动的动画之上,教师也可以实现寓教于乐,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2 探究学习,提高学习动力

教育事业是服务于广大学生个人发展的事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目的。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之时,教师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愿望为基础进行备课与教学目的的规定、教学活动的组织等等,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自主思考数学问题,探究数学原理。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应当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时间,正确的修正学生的逻辑错误,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当然,教师也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与学生一起探究数学理论,分享数学研究成果,分享喜悦。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要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教师要改变传统严肃的教师形象,与学生平等交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教师不可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自主学习之时,教师可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有不同需求的学生开展多样的帮助,因材施教。除此之外,教师要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探究性学生需要学生的自我思考、与同学生交流、分歧与意见的讨论、二次自我思考。在经历这些的流程之后,学生的数学探究才是一个完整的自主探究过程。所以,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适时给予学生帮助,使学生在探究中有所收获,找到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使学生找到数学的学习动力,愿意不断探究,不断进步。

3 合作学习,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合作精神一种重要的学习精神,在合作中,学生们对于数学问题进行自我意见的表达与他人意见的听取,通过对比,可以了解到自己数学思维的不足与他人数学能力的优势所在,通过互相学习的方式,达到共同提高与进步的学习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分组教学的方法来促成学生的合作学习[2-3]。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时,要科学分组,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精神水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级别,使每一个小组都具备最优学习力量,提高小组学习有效性。其次,教师所设定的数学问题要具有合作探究的价值,问题的解决要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允许范围之内,过于简单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过于困难则会使学生望而却步。另外,在小组学习中,要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使学生在合作的同时进行自主思考,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使得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了数学教学工作者的必然工作要点。本文基于避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缺失的目的,对我国初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希望我国的初中数学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更新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目标,利用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数学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萍.情境创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10):179.

第4篇

【关键词】情境;兴趣;调动思维;提高;巧妙设计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数学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维。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以下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摸索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教学中,应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获取新知的积极情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这样有助于驱动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在认识自然数“1”的教学中,教师仿照课本上的图,在教室的前方布置了一个真实环境,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坐在课桌前,手拿铅笔在本子上写字,桌上放着一个文具盒,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全班学生观察思考:在课台旁边有几个小朋友?她的课桌上有几个文具盒?几支铅笔?几本练习本?这些东西的个数都相同吗?这个数是几呢?

这样,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处于教材内容所规定动作的环境中,通过概括一些集合的共同性质,而抽象出自然数“1”的概念,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

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习惯动手试一试,教学中教师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达为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安排一些“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的眼、脑、手、耳、口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知识建立在直观领悟的基础上。如:二年级“时、分、秒”的教学,涉及“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和进率复杂的计时单位制,是低年级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的,教学时可与下面同步:

1.先让学生动手制作钟面,初步了解将圆周等分为60份的方法,并且要求学生依照时钟,每5格标一个数字。

2.让学生观察真实的钟表,熟悉其中的秒针、分针和时针,了解它们每转一格或一圈所表示的时间。

3.观察秒针和分针、分针和时针的转动情况,注意前者转一圈时后者转几格,从而弄清楚时、分、秒的进率。

4.最后达到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针所指示的时间,并且学会将针拨到规定的时间。

学生运用学具直观操作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出现口手不一,随意性大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操作目的,教师要精心安排操作程序,设计操作方法,教会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操作,激起和诱发思维的展开,从而调动学生创造思维的积极性。

三、在实践练习中,提高思维

知识技能的巩固要靠练习,灵活精巧的练习能促进思维的提高。目前,广大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基本训练题,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补条件或问题,编题等练习让学生练习,这时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等良好品质很有效果。我认为要使学生在练中发展,提高思维可另外选择练习的内容,还应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坚持秩序渐进的原则。

四、巧妙设计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有了对思考对象的质疑,如何进行表述,是激发学生继续思考的关键,也就是说如何巧妙地设计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让学生思维的继续活跃。以《分数的认识》为例,在学生认识了分数,会动手折出分数、画出分数的基础上,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它的二分之一?这时,学生的意见有了分歧,一部分持同意意见(并且占绝大多数),另一部分持否定意见。我并没有急于做出判断,而是请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争辩,以辩论会的形式来解决。辩论时,各自向对方陈述理由,谁能把对方问得心服口服,就算哪一方赢了。后一种意见有破有立,并现场用一张长方形纸随意撕成两份,问道:“这是几份?这一份是二分之一吗?”同意的一方回答:“不是二分之一,它们的大小不一样,你们为什么不平均分?”否定方说:“题目里又没说平均分!”颇具说服力。这时,我才问道:“这题错在哪里?如何改正?”这样的“巧问”,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知识的争辩、体会,学生自己解决了原先不能解决的问题,从中还让学生们学会了交流,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

总之,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多样的。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才能行之有效,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另外,数学教学又是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学生以思维的方式去获取知识的重要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锻炼,把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作为我们数学教师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反思;方法;高中数学

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学生学习它的目的不应只是获得里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是注重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懂得怎样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进而获得数学里渗透的知识理念。但是,理想总归不是现实,想要缩短他们彼此间的距离,教师必须作为表率反思自己,同时引导学生自我反思。下面我从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和如何进行教学反思进行分析。

一、数学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数学作为重要学科之一,反思必不可少。教学反思指在课堂结束后,把教学感受、学生反应和自己的想法汇总成文字材料,然后进行总结分析。通过这种教学反思有利于老师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系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有利于提高教师素养和学生水平。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对自己教学方面的优缺点进行认真的剖析,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那么,就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养成反思的好习惯,及时积累课堂上的经验和教训,提高一个层次,使之应用到教学的各环节中,从而对教学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实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学反思的表现,通过查找原因和找到对策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如何实现反思教学

反思教学不单纯指教师的反思,还包括学生的反思,因为教师和学生的义务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两者都有改善,才能促进教师水平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1.教师的反思

首先,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很多教师认为,自己从事教学事业多年在教学方面的经验已经很优秀了。其实,经验并不全是教学活动的资本,尤其对数学教学活动,如果想单纯凭借自己的经验,只会使自己的教学课堂变得僵硬,没活力,自己总以一种教学模式教学,自己的教学激情也会慢慢磨尽,最后只是机械的讲课,犹如复读机一样。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会有怎样的结果。现在新课改一直在进行,教师也不应该墨守成规,应该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心理学、教育学等,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素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学习自我完善,只有不断自我完善且不断反思,教学才会顺利,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要与同事多交流。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老师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和尊重。个人犹如一个个水滴,一个水滴力量薄弱,但是一个个水滴聚集起来,形成江河湖海,力量就会无穷。同样我们要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改正自己的不足,这样我们才会变强,学生才能感受到我们的力量,拓宽自己思路的同时,学生也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吸收不同的意见也是我们进行自我提高和改善教学质量重要环节。

最后,教师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知识,那么学生的意见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经常进行交流,互相交换教或学的感受,才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2.学生的反思

首先,在学习中改进学习方法。老师一直在反思中改进教学模式,学生同样要进行反思赶紧学习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比如积极参加学生小组的讨论,主动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营造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与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利于教学目标的而实现;同学都知道在课上做笔记,但是做课后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对自己做错的题或比较经典的题型进行分析总结记录下来。

其次,在课堂上进行教学评估。教学评估顾名思义是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的不足,进而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改善。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既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也能促进教师进步。课堂教学评估有利于师生的互动,这样循序渐进,学生的沟通、独立思考能力都会得到加强。

最后,在学习时联系现实生活。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现实生活,我们之所以学习各门学科也是为了应用于生活,促进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更离不开数学了,最基本的,不会数学我们就不会基本的算术,同样我们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促进我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比如我们在学习正方体时,我们就可以联想到游戏玩具魔方,一想到魔方就加快了我们对正方体结构及特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既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又能给枯燥的课程引入一股清风。

三、小结

总之,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想学生能够参透这门学科,首先,教师应先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改善;其次,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全神贯注地融入学习氛围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学生也要在学习中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上积极与老师同学互动,提高自己的沟通和学习能力,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而为了适应高节奏学习生活,我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共同进步。本文重点介绍合作学习之于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育教学 合作 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10-01

社会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正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善班级内的心理气氛,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初中数学学科,其以严谨的逻辑性所著称,同学学习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而合作学习方式的出现,提高了教学效果。作为芦蒲中学一名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与同仁共勉。

1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众所周知,合作学习,是开放式的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构建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学生在教学中平等地讨论数学问题,并在相互交流合作中去解决数学教学中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而且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到学生合作交流活动中去,通过巧妙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避免合作中因为老师的批评或不恰当的干涉,使学生处于尴尬的境地,从而大大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我们要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乐于合作的意识。

2 合作教学,首先需要合理的分组

目前,课堂合作教学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重视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相互作用,使学生群体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关系,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首先我们应该组建好合作学习小组。为了取得最佳的合作学习效果,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由能力不同、性格各异的学生组成。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性格等多方面因素,为了使学生合作成功,还必须使学生在自己组内感到愉快。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教师应该熟悉和掌握每个学生的能力、个性和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应当要求学生表明愿意和那些同学在一起。分组时,教师应尽可能给予考虑照顾,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和他同组,促进小组内部的有效合作。 其次,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合作中的争论。合作必有争论,争论的情境和气氛应是合作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应强调整体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在合作的气氛下,争论无所谓输赢,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过程。大家在一起集思广益,充分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最后在分析综合各种意见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达到学习的目标。最后,每个小组成员在组内承担一个相应的角色,包括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等,这些角色轮流担任,每个人的机会应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优等生的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均等,确保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小组活动。其实合理分组并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统筹规划,最大化的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

3 合作学习,注重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

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每个人的智慧,去解决问题。然而合作学习的基础就是学生必须要注重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合作学习习惯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这也是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好习惯、敢于在合作学习中发言,能够傲到保留和坚持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效率、围绕中心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回答问题简洁条理清楚,注意力集中。合作交流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及时作好记录。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在大脑里多问几个为什么等等。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善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都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而且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发表意见的语言模式。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学会讨论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讨论,因此讨论问题能力的培养也是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之一。如果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讨论问题时不能有效的讨论。自然表面上看上去再热闹的合作学习也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从一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方面的技能训练和培养,特别是在讨论问题时,既然是问题不可避免就会出现矛盾,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教会学生修正和保留自己的意见,这时可以请教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其次,还要教会学生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能够高效率的进行讨论。最后,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鼓励每个小组反思在小组合作交流方面的情况。教师可鼓励每个小组每个成员之间相互提出问题,使小组与小组之间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利用合作学习,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

总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重合作学习方式,明确合作学习方式的意义,并合理的开展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第7篇

摘 要: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而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借助于课堂观察,也能够进一步达到实现新课程数学教学目标的要求。详细分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课堂观察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堂观察;听课状态;思维状态

高中数学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学习乐趣”。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则是追求课堂教学的变革。为了有效实现这一教学过程,应重视课堂观察,通过课堂观察,调控教学进程,进行一定的判断及选择,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

长期以来,高中数学采用“独白式”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高中时期,已经分文、理科,大多女生的数学基础不扎实,若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则会使他们更加没有学习的动力,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提高学习效率。为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对话式教学,使学生参与进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首先,教师应在课堂中时刻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

二、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

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及工具性的学科,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思考才能够得出结果,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中数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教师在课堂中不仅要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积极发表意见,而且还应看学生提出的这些意见是否具有挑战性及创新性。这样就能够了解哪些学生积极思考了,哪些学生没有积极思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创造是教学中的一道风景线,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能够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课堂观察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的,尤其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使课堂内容能够容易被学生接受,就必须重视课堂观察。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是否投入到课堂中,是否进行了积极思考。本文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思维状态及参与状态,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注意力,最终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杨志文.课堂观察: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的有效抓手[J].中学数学月刊,2009(10).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

第8篇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 运用策略

一、引言

传统的数学教育由于科目本身的公式和理论复杂,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这种使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的拓展,而合作学习扭转了师生间被动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的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应采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诱导学生学习,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师引导,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

教师是课堂的全局把握者,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氛围。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中教师的讲解、提问、板书等几乎占据了整节课的时间,且每节课教授的知识点很多,学生被动接受却并不能理解和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和调整课堂气氛,跳出“教授为主”的刻板模式,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探讨中,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转变为“教师引导,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的合作学习模式。

三、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1.合理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理地建立学习小组是保证学习效率的重要前置条件,学习小组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基础等条件进行分配,活泼主动的搭配内向,基础好的搭配基础差的。学习小组的成立旨在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和互帮互助。可要求每个小组制定团队学习目标和个人学习目标,使学生意识到不仅要实现个人目标,还要帮助小组同伴共同实现团队目标,培养其团队合作的意识[1]。例如:在学习“统计”课程时,教师可先在屏幕上放映一段路口的车辆往来视频,要求学生数汽车的数量。老师再设置以下问题:①一共经过了几辆红色的小汽车?②货车和蓝色的汽车分别经过了多少辆?③正向行驶的汽车和逆向行驶的汽车各多少辆?④一共有多少种汽车,分别有多少辆?……随着问题难度的加大,学生会发现个人无法单独完成记录,于是不用老师要求学生就会自发组成小组,分工合作记录车辆的情况。从以上例子可看出,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心理后,可刻意设置一些学习障碍,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2.合作学习可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模式是多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思维被教师传授的思考所方式所禁锢,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学习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点。以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为例,其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长×高,以往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公式,而合作学习可以再课堂上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纸质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各小组证明这个公式的正确性[2]。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有的提出把平行四边形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通过拼图,变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还有的把其裁成两个直角梯形,再拼凑成一个长方形;而有的则把其中一个角裁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移到另一边,也凑成了一个长方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观察其他同学的方法,看到了同一个问题的多种解决办法,激发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

3.在合作学习辩论中发现真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误区或不解,出现意见不一的局面,这时候老师应不急于说出正确答案,而是鼓励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说出各自的观点,进行辩论。例如为了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出了一道判断题:把16颗糖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一定得4个。对于这道题,学生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对,有人认为错。老师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让双方进行辩论,在辩论中使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并询问应该怎样改才是对的,学生即可明白平均分的含义。由此可知,对合作学习中的意见差异进行讨论,也是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接受和参考他人意见。有些学生比较有主见,不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省,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3]。学会倾听和参考别人的意见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帮助学生养成归纳别人意见的能力和习惯,并得到启发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上一个台阶。其次,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要时刻把握整体局面,收放有度。老师要注意把控讨论的时间和效率,适当地参与学生的谈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避免合作学习过程偏题跑题。

五、结语

合作学习,是以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法,能调节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并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具有与时俱进的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鲍芳.数学分析教学中应培养的几种思想与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03):78-79.

第9篇

【关键词】 新课改;农村中学;兴趣;对策研究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素质教育成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素质教育主要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所以,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让素质教育在我们数学教学的课堂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何才能进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一直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新课程的到来,犹如一道闪电,使我们眼前一亮,只有真正素质化了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课堂教学,素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减轻思想包袱,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活起来. 因此,研究民勤县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是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减轻学生的思想包袱,还是促进新课改的蓬勃发展、为祖国的未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民勤县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 农村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比较枯燥、单一

初中学生一般都在13-15岁之间,这个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过程,所以,初中数学对于中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由此,在我们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师要想方设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 只有这样,才能把我们学生的眼球吸引到我们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来. 但是,民勤县农村的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忽视了这一点. 有时候本来只需要学生会分析解答应用题就可以,但是老师非得抓住几道抽象的应用题反复地向他们讲解,由于教师反反复复的讲解一个例题,学生觉得数学课堂枯燥乏味,没有激情,久而久之,对数学产生了厌恶之情.

2. 数学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

调查发现,民勤县农村中学好多学校还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教师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师说了算. 在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师就是领导和主宰者. 片面的强调教师的教,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整个课堂,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走,这样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这样的课堂,毫无兴趣可言.

3. 教学方法死板,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

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尽管新课改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但是甘肃民勤县农村的数学教学课堂依旧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完成教案为目的. 根据传统教学的观点,课堂教学必须按照进度有计划地进行. 上课铃是起点,下课铃是终点. 教师每一节课都要在计划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教师考虑的是怎么教好每一节课,而忽视了学生的学,这就使得教师把大量的心思花费在教案的撰写上,教师往往凭个人经验或通过模仿别人的经验撰写教案,至于怎样从学生的角度衡量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想,教者心中无数,缺乏必要的钻研.

二、针对我县的教学现状,提出对应意见和建议

1. 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倡导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人人平等,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定位于“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领域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情感领域的进步. 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不能歧视数学基础差的学生,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只要每一名同学都参与到我们数学教学的“大家庭”中来,我们数学教学的课堂才会充满欢声笑语,才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提高. 我们要充分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翱翔.

2.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引路. ”所以学生学习的好与坏,与引路人息息相关,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我们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来,教师要了解每一名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方案,这样可以让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吃饱,学生基础好的同学吃好,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品尝到数学带来的,这样就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 科学的赞扬,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我们数学教学的课堂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及时的给予科学的评价. 对于学生的进步,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成功,教师都要及时的给予评价. 赞扬是学生内心深处渴望的,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都可以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满足,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增强了,他们学习会更加努力,期待教师的下一次赞扬. 所以在我们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正面的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每一名学生通过数学学习,都能感觉到数学带给他的快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64-01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

1.对教材把握不够,缺乏创新性

首先,对新教材的把握程度不够。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小学数学的教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还是受限在以往的传统内容框架中,忽视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其次,教学方法陈旧。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老师还是侧重于单纯地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再次,小学数学课堂缺乏创新性。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些老师还是坚持讲解—做题的模式,忽视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不能够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2.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过重

首先,老师给予了学生过重的负担。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偏重。比如,在课后作业之余,许多老师还布置相应的同步练习,让小学生难以应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社会的不断发展,但是“望子成龙”的想法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让孩子加班加点,造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压力不断增大,甚至对数学产生了恐惧;再次,由于受到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对数学课程的意义感受不够,自己给自己过重的心理负担,反而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3.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目标不明确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新教材打破了以往教材的传统知识结构,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还是存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样阻碍了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其次,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有些小学数学老师只是重视知识目标,反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价值目标以及能力目标等等,不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积极优化教学观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数学教师应该紧扣新教材、新大纲,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其次,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教师在开放性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唯师、不唯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同时,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辨析,细致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对学生的富有创意的见解表示肯定和赞扬,增加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勇气和信心,实现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采取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才能,消除学生胆怯而后依赖的心理,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不满足于现有的答案,不墨守成规。提出问题,勇于质疑,积极探索和思考,用创新的意识看待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应该注意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情景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提供了最大的心理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因人而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不断改革旧的教学框架,积极采取新方式。传统教学观念是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一切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改变这种状况,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区别对待。

3.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积极优化学习观念。在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要转变以往传统的学习观念,放弃“以老师为中心“的学习观念,要强化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总结数学解题的方法,把所学的知识与身边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认真分析内部之间的联系,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其次,深入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我们学习要坚持“学以致用”的基本原则,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深入实践,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再次,不断强化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要关注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见和方法。老师把自交给学生,敢于放手,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地去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启发他们多提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讨论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并进行条理清晰的表达。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真正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三、结论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对我们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学生思维,保证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培刚.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6期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8437(2015)02-0102-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构建的课程充分体现了数学思想的气息。“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所设定的一个基本目标。

同时,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也指出,要培养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与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把数学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还应该把数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知传播给学生,培养其数学思想素养,提高其对数学价值的了解。

1 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现状调查

1.1 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成都市部分小学(共计21所),近450位数学老师,调查近450份问卷,有效问卷443份。调查内容:数学教材、教师男女比例、年龄阶段、教龄、学历、职称、班级学生人数、对于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看法及建议。调查过程:(1)确立课题与任务分工;(2))前期相关文献查阅;(3)拟定调查问卷;(4)与各农村小学相关负责人进行联系,确定调查时间与地点;(5)实施现场调查测试并现场回收;(6)问卷整理与分析;(7)撰写报告。

1.2 调查分析

1.2.1 小学教师年龄分布情况

现在的小学教师队伍,30-40岁区间的教师是最多的,文化程度都较高,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数学教学工作都有一定的研究;其次是40-50岁区间的老师,他们都是教学经验很丰富的老教师,尽管他们大多数都是以前的中师毕业生,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对学生和教学工作都很了解;20-30岁区间的老师也比较多,他们中有80后和90后,文化程度大多为本科,有的甚至是研究生,他们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最后是50-60岁区间的老师,他们在学校里是资历最老的,但可能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不容易接受新事物,对数学思想不甚了解。

1.2.2 小学教师人数年级分布情况

任教1―2年级的老师所占比例大约是28.89%,任教3―4年级的老师所占比例大约是51.11%,任教5―6年级的老师所占比例大约是20.00%。

由于他们任教年级的不同,对数学思想渗透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经调查了解,大部分低段的教师认为,低段的小学生认识能力不足,所以在教学中对数学思想的渗透的必要性不大。大部分小学中段教师认为,对于中段的孩子而言,他们的认知水平已有所提高,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可以给与他们相应的数学知识中数学思想的渗透。大部分高段教师认为,对于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高段学生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的渗透是很有必要的。

1.2.3 小学教师对于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开展的相关意见

对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定理、概念的来历,59.82%的教师赞同,38.25%的教师基本赞同,1.63%的教师不赞同,0.30%的教师持反对意见。对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质量,61.83%的教师赞同,33.42%的教师基本赞同,4.00%的教师不赞同,0.75%的教师持反对意见。

1.2.4 小学教师对数学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过对教师掌握数学历史知识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目前对数学历史有较高素养的小学教师还很缺乏,大部分小学教师还不足以应付日常教学需要。这足可以说明目前小学教师把握数学思想方法的结构尚需完善,需要加大对小学教师学习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知识的培养力度。

1.2.5 教师建议

在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教学形式中,通过教材的有53.91%的人赞同,通过校园文化的有42.13%的人赞同,通过开设专题讲座或兴趣班的有26.70%的人赞同,通过网络资源的有25.72%的人赞同。

2 建设与对策

2.1 教师建议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的知识点都很难渗透完,没足够时间去渗透数学思想,很难真正理解或了解。现在学校的数学老师自身数学思想方法也欠缺,要改善就得从设施设备、社会文化环境,教师提升上进行。

(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形式要多样。比如多做数学游戏,多讲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浓厚兴趣;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做到多动手、动脑,学生自己就是数学专家。

(3)所有数学老师应有渗透数学思想的意识,准确的说应该要有主动意识。

2.2 研究小组

(1)加强教师的培训与意识的培养,不断对教师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引导其再创造。

(2)在教材的编写中穿插数学思想方法,配以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故事。

(3)在教学中注重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的精神。

(4)教师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素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综合本次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小学师资力量中教师老龄化呈日益增张的趋势,教师教龄越高的对于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意识越薄弱,且在课堂上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更少,年龄大的,几乎就没有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在不同年级中要求数学思想渗透的内容不同,3、4、5年级的教师日常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内容要多一些,所以教师的活动跟学生的需求有相当大的联系。高级职称教师对于数学思想渗透持强有力的赞同意见,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做到强有力地推动。

高职称的低学历绝大多数年龄高,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很好,对于数学思想渗透有一定的认可度,但在真正教学中却没有积极实行。而高学历的低职称的绝大多数比较年轻,接受能力较强,在教学中更具有主动创新性,教学中数学思想渗透的活动相对较多。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2] 吴炯圻.数学思想方法创新与应用能力的培养[M].厦门:厦

门大学出版社.

[3] 郑毓信.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姚飞燕.构建小学数学文课堂的有效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

2012(6).

[5] 王林.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和思考[J].课程・教材・

教法,2013(9).

[6] 王小霞.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现[J].基础教

育示范,2011(4A).

[7] 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

教法,2010(7).

[8] 林碧珍.深研数学教材,渗透转化思想试谈数学思想方法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一)[J].湖北教育,2010,(08).

[9] 谭伟明,李连芬,苏芳.数学思想方法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

养以“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09,(06).

[10] 张茹华.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及其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

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2):97-100.

[11] 郑毓信.数学文化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空间形式;教学开放度

【Abstract】New century, is a highly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international, democratization and a wide range of mental-intensive era of rapid 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loser era of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to carry out the examination is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nnovation needed to solve a major issue. Open to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a kind of exploration is the current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a development trend. So, to explore way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opennes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t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Teaching space form; Teaching degree of openness

新世纪,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是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国际关系更加密切的发展时代;新世纪,教育必须培养更具创造力和锲而不舍、追根到底的人才。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考试的改革和创新是当前教育界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开放式数学教学就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探索,是当前数学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那么,探讨如何切实提高数学教学的开放性程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1.开放式数学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开放”,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结合现代认知心理学对数学学习过程的要求及已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开放式数学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

开放式教学的意义就在于①培养和捉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②促进学生积极探索的态度和探索的策略;③鼓励学生参考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新问题,探索新问题;④刺激学生提高数学智力;⑤鼓励学生彼此讨论交流与合作。

2.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

相对而言,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联系、沟通,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和合作的互利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空间,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提高数学教学开放度,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2.1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T型、马蹄型、蜂窝型等。这些形式都以打乱原有的秧田座位排列方式为基本模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而构成,小组一般由5人或7人组成,也有4人、6人小组等等。小组的这种排列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合作学习。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学习主要以协同活动为中介实现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活动中,应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交流和合作学习。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2.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活动的开放度。

教学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力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题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才会真正实现主动参与。

2.3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其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热情;变式教学是对数学中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变式,以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通过变式教学,使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常给人以新鲜感,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能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保持其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