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29 18:23: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第1篇

一、正确认识学习方程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表征的过程。这个表征由“结构性知识”和“非结构性知识”组成。所谓“结构性知识”指的是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联系系统、从多种情景中抽象出来的概念和原理。所谓“非结构性知识”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形成的,具有和具体情景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正因为如此,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一支新兴分支“认知弹性理论”把人的学习分为两种类型,即“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主要是掌握结构性的知识,“高级学习”掌握的是非结构性的知识。“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之间是有界限的,先进行“初级学习”,然后才能顺利进行“高级学习”,它们之间是不能混淆和逾越的。人教版教材的方程教学编排,正是遵循这一学习规律的。

人教版教材在五年级上册安排了“简易方程”这一单元的学习,这一单元包括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解方程等内容,这些内容的编排是为学生的“初级学习”服务的。因为学生刚刚接触方程,需要了解方程的意义,学习如何列方程。在列方程中,教材编排了利用天平的原理解决诸如a+x=b和ax=b的方程,又安排用此类简易方程解决的问题。之后教材安排了“较复杂的方程”的3个例题,类型诸如ax±b=c和x+ax=b。在教材安排的列方程解决问题中,只有一步解决的问题,如例3:洪泽湖水位达到14.14米,超过警戒水位0.64米,问警戒水位是多少米?理解了题意,学生不难用算术解解答出来。如果用方程解,学生面临顺向利用数量关系式列式的问题,还有求解的过程,况且解方程格式的繁琐,让学生望而怯步。难道这样,我们的方程就不用教学了吗?当然不是,学习任何一种知识首先必须经历这么一个阶段,掌握普遍的、抽象的事实、概念和原理,即“初级学习”阶段。

人教版教材在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这一单元,又安排了解方程的内容,共两个例题。第1个例题的内容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类型如五年级上册ax=b的方程类型。第二个例题的内容是:已知美术小组有25人,还知道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1∕4,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类型如五年级上册x+ax=b的方程类型。教师千万不可单单将这个内容的学习看做五年级学习内容的重复,属于“初级学习”的复习巩固,这是学生方程学习的“高级阶段”。要想顺利通过学习的“高级阶段”,需要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者问题进行多方面的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所以,这一内容的学习,不可强调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而是创设情景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包括方程法,还有只能用方程解决的问题。

人教版教材在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安排的“鸡兔同笼”教学,是学生进入“高级学习”的顶峰。笔者所教得学生中,经过六年级“鸡兔同笼”问题的学习后,学生遇到问题不会问要不要用方程解。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甄别情景,选择解法,能充分利用方程的一般性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越来越喜欢用方程解决问题。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鸡兔同笼”问题的教材编排,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列表法对数据较小的问题比较合适,对数据较大的问题不合适,学生自然就淘汰列表法。学生选择方程法多于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是因为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使学生对假设法的理解感到困难所致。如“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已知鸡和兔共45个头,鸡的腿比兔的腿多60条腿,问鸡和兔各有几只。”学生把鸡设为X只,那么兔就有(45-X)只,根据数量关系式“鸡的腿数-兔的腿数=60”,很快就列出方程。如果用假设法解决问题,列式为:(60+45×4)÷(2+4)。通过画线段图和假设法结合来理解每一步算式的意义还是有困难的,所以学生会放弃假设法,而选择方程法。

学生开始青睐方程,是因为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者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由此获得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体会到方程法能解决其它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说,方程的教学需要一个过程,学生喜欢方程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初级学习”阶段到“高级学习”阶段,不可跨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这么个清醒的认识,不拔苗助长,做好自己应做的教学工作,再加上静静地等待,花开会有时。

二、有效改进方程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于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独立建构意义。其模式分为五个环节:①进入情境;②搭建支架,引导探索;③独立探索;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如果把小学阶段的方程学习看做一个整体,看做一个系统。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来指导我们的方程教学,那么五年级的方程学习就相当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第二个环节即搭建支架,引导探索;六年级的方程学习相当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即独立探索。当然,不管是五年级的方程学习还是六年级的方程学习,都需要支架式教学的其它三个环节:进入情景、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五年级的方程学习,如何有效搭建支架,引导探索?五年级的方程学习,属于“初级学习”,有必要将整体分解成局部,建立单一标准的心理表征。以五年级上册“较复杂的方程”为例,之前学生已经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单的方程。在这里,列方程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式。教学中,笔者曾经也经历放羊式的找数量关系式,以“较复杂的方程”的例1教学为例,让学生找数量关系式,学生会说出“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白色皮的块数+4=黑色皮的块数×2、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感觉课堂热热闹闹,思维活跃,但效果并不理想,课后作业学生对找数量关系式还是存在很多错误。原因是那节课是优等生的舞台,中下学生只是看客。其实质是教师没有为学生提供找数量关系式所需要的概念框架。后来,考虑到学生对数比较敏感,笔者换种方式指导学生找数量关系式。如读完例1后,问学生,题中少4块的“4”是怎么算出来的?谁能用式子表示出来?用这种方式找数量关系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它也符合“初级学习”阶段的教学策略如建立单一的心理表征,而且教材的编排也印证了笔者的做法,教材就只出示了“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这一数量关系式。为学生提供找数量关系式所需要的概念框架有个循序渐进,然后慢慢淡出的过程。在例2教学时让学生思考要找数量关系式要考虑哪个数,为什么是那个数?到例3教学时,学生结合地球仪,通过尝试,根据“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得出“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表面积”。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高年级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它是浓缩的精华。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的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并在附录中列出了1至6年级75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这些篇目分散在1至6年级低中高三个学段。新课标对第三学段5至6年级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其中需要背诵的书目如下:

五年级上册有《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这三篇以写景为主。

五年级下册有《出塞》《题临安邸》《示儿》,这些都是爱国诗章。

六年级上册有《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这些赞颂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六年级下册有《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惜别之情。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整理可以知道,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是通过诵读积累、感受形象、体味意境,最终目标是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让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使高年级的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这些古诗呢?下面是结合一些教学经验对高年古诗词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融入情境

1.配乐诵读。古诗词音律较强,节奏鲜明,如再配上一些音乐作品,将学生带入诗词情境,将会寓情于乐,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学习《暮江吟》,教师可以选择古筝曲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感受山水的完美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更加体会到诗人创作的心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的方法同样可以被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样化的戏剧表演形式更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有趣起来。

二、教师注重情感的培养

我们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确立全面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古诗词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古诗词中要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热爱自然。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将天门山的山水如画一般展现在学生面前;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表达了杜牧对深秋枫林美景的喜爱。从这些古诗词中要让孩子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在古诗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学生在学习后能够感受到诚挚的爱国之情,同时萌生出强烈的爱国情感。

3.在古诗词教学中同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韧性,教他们做一个励志向上、坚忍不拔的人,进而在感悟中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校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来传播经典文化。例如,可以充分利用每个教室门口的展板,展示内容适合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并定期更换;也可以在学校的树林里的石头上附上一首小诗;更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让学生诵读一些古诗文;还借鉴大学生社团这样的方式,在校园内组织学生建立古诗文社团,使爱好古诗的同学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个以古诗文为专题的学习网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优秀作品发表在上面,大家一起分享。同样也可以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建立一个兴趣群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

总之,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借助各种媒介,创设一种富有古诗文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随时随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我国的古典诗歌以语言凝练、感情丰富的特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学习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小学高年级的古诗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静.诗教结合以诗育人:浅谈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1):10.

[2]张高旗.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反思[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12):35.

[3]盖延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83-84.

第3篇

一、研读课标

钻研课标是深挖教材的基础《课程标准》是各种版本教材编写的依据和根本。作为在教学一线教师的我,每学期都深入研读课标,只有研读《课程标准》才能准确提前掌握重难点,明白交给学生什么,那些知识应该教,教到什么程度。才能不以“本”为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才能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重新组合。例如:五年级数学课本上册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讲到“0”是否是最小的偶数,这是我们要直接面对学生的一个难点和重点问题,绝对不能避而不谈,绕过去或者跳过去。我是这样给学生讲的:“自然数范围内“0”之所以是最小的偶数,“1”是最小的奇数,是因为偶数和奇数组成自然数,自然数就是整数;所以我们在研究数的整除、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是指除“0”以外的自然数,也就是说在研究“因数与倍数”里不包括“0”的自然数,因此,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奇数是“1”。只有这样,学生理解了,就不再发生质疑。相应对学习“倍数与因数”这一单元的所有概念就容易理解且不会反复出错。

二、深挖教材

在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这点我深有体会。

1.只有深挖教材才能活用教材,才会自己解读课本,灵活掌握课本知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做到课堂新授知识游刃有余,保证了灵活驾驭课堂。也只有深挖教材,才能对所教章节的知识点前后做以个性系统调整分类归纳教学。不能就一节课讲一节课。例如五年级下册我在教完第一章《分数乘法》后,我没有按照课本上的章节教而是接着教第三章《分数除法》。原教材安排第二章是《长方体的认识》它主要的目的是给学生留一些空间害怕学生对分数乘法和除法混淆。而我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由于本班大部分学生细心学习习惯已经基本养成,不会出现乘除法混淆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将分数除法提前进行教学,既可以使学生通过对比学习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又可以使学生学习运用逆向思维加深对分数乘法的巩固和理解。更注重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只有深挖教材才能使学生学的扎实,掌握牢固。新课程的教材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情景图片很多知识零乱,对知识归纳整理的更少,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深挖教材,补充许多知识点,在备课上多下功夫。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时,课本上只给了我们一种方法列举法,而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数字太大时特别的麻烦。这时我就查资料给学生补充了三种课本上未曾涉及的方法即:短除法、观察法、分解质因数法。观察法里又有互质数这个概念,课本上没有出现,这时我又给学生讲了互质数的概念;分解质因数法又要告诉学生再怎样分解质因数;这时问题又来了,许多同学质数、互质数、分解质因数又混在一起了,接着我告诉学生三者的区别。经过这样循循渐进的教学,学生一下豁然开朗。最后我再告诉学生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步骤:一看、二想、三做。并且分别进行了扎实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因为学生掌握了有效的方法学起来轻松,有条理,所以我们班学生的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错误率几乎为零。四年级上册简便运算教学时,我先认真挖掘教材,确定重难点,然后总结运算定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减法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在数学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七条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便计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例如67×99和67×99+67这种易混的题让学生练反复,反复练,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方法的意识,提高了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所以三年以来我班考试中简算题的正确率几乎为100%。五年级教学《比较分数大小》时,课本上用通分比较,而我在一本资料上查到可用“十字交叉法”比较,这种方法运用在填空、判断、选择题时,简单、速度快,准确率又高,我就大胆运用,收效极好。分数比较大小使用传统方法,但也可以用此方法检验正确程度。

3.只有深挖教材,才能确定本节课采用什么方法教最有效。才能把知识点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使教学起点从学生不会不懂的地方开始。例如我在本学期六年级《圆的面积》教学时,我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剪、拼、画图等自己总结得出圆的面积的公式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自己经历了才记忆最深。课后复习时我感觉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的很好。还有三年级《分数的认识》教学时我也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这些环节不是盲目的,无序的。需要课前精心的准备安排,否则课堂乱而无效。

4.只有深挖教材,教与练才能有机结合。新课标的数学教材,练习题很少。我一直根据课本知识的重难点,在备课时结合大小练习册及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平时分层练习,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前大小册子的期中期末测试题,早被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消化了。这样避免了考试前的盲目练习。

5.只有深挖教材,才能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总结出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75-01

语文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教学策略越来越细致繁杂,出现了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泛化,甚至滥用的现象,使得语文课堂丧失了真实的面貌,让学生的说读能力逐步减弱。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不需要花哨的东西充斥其中,也不能囿于某种模式之内,而应真正落实语言文字教学,应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整课堂环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还原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

一、扎实基础,不滥用课堂表演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扎实学习基础知识。不少教师通过组织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气氛非常热闹,但是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收获,学生记住的只是哪些活动更好玩,而不是从中掌握了知识。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文章写的是一位小女孩与一个学者的对话,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安排了对话表演,先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对话朗读,之后各小组进行训练朗读,朗读占据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语言的积累不仅仅靠朗读,还有词语、句子的理解,文章主题的探究,写作手法的学习等。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中没有静思的过程,所学习的内容就无法变成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应动静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之余获得静思提升。在上述课例中,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分角色对话表演,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倾听、评价并思考问题答案,问题设计为:“通过阅读文章内容,你觉得季羡林先生告诉了我们哪些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呢?”学生思考总结,从文章的细节处归纳问题答案,其思维灵动变化,学习更加真实,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追求简约,脱离固定模式

语文教学要有教案作依托,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随时作出调整,如果学生的表现和预设不同,教师则要根据课堂实际延长或缩短相应环节的时间,让简单的课堂收获不简单的效果,这就是真实语文课的魅力。一节课40分钟,具体环节有课堂导入、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静读分析、合作探究、课堂反馈、总结反思、布置作业等。教师如果严格按照程序教学,整个课堂不仅太过紧凑,而且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往往浅尝辄止。教师应对语文课堂进行灵活把握,根据具体内容合理安排环节,留出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由于学生都吃过花生,一部分学生也知道花生长在地下,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讲解花生的播种和收获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以后,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理解父亲的话上:“父亲在说花生的好处时,为什么还提到了桃子、苹果、石榴?”学生结合对比手法的运用加深对主题句的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至此,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几个简单的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效。

三、探究细节,落实语言教学

课堂教学要注意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态,尤其是在对文本细节的探究上。如果一部分学生回答出问题,教师便一语带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只作蜻蜓点水式的指导,往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细节探究是学生对精要语段进行研读,近距离接触语文,对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分析和学习,这也是最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当抓好细节教学,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真正领略语文学习的真实性。教师在备课时要突出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优化课堂结构,落实语言教学,以求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如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细节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此处的时间叙述有什么作用?句中标点是逗号而不是顿号会有什么效果?学生分析出用逗号表示停顿的时间更长,在阅读时需延缓语气,表现出父亲的坚持。结合文中对父亲外貌的细节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课文为什么给父亲这样一个‘特写镜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细节,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力量,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章的思想主题。

第5篇

1.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字母组合ou在单词中的发单:/au/, 关键是引导学生准确拼读含有该字母组合的单词,并能使用自拼规律读绘本A Round House,认读更多的课外单词。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五年级是小学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句型,有较好的语音、语调和语言基础,并且基本养成了英语学习习惯。如:能够在老师示范后,掌握单词的发音;能够掌握简单的语言规律;具有交流的能力。但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缺乏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突破本课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发音/au/。

2.看到含有字母组合ou,能结合所学过的辅音字母的发音,准确拼读出单词。能拼读含有字母组合ou的单词。

3.能跟读绘本,理解绘本大意。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生能够熟练拼读含有字母组合ou 的单词。

2.能使用自然拼规律读绘本。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大意。

四、设计思路与教学方法

设计思路:

结合PEP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所学的语音知识,首先通过歌谣让学生感知ou的发音。接着引入绘本故事,引导学生发现ou的发音规则,接着进行书本上Let’s spell的学习内容,进行拼读单词,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拼读练习。最后再回到绘本,让学生学以致用读绘本。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phonics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Step 1

Lead in

1. Greetings.

2. 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以及评价方式。

3. Listen and chant: ou /au/

1. Greetings.

2.听读本课的学习目标,明确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如何进行自我评价。

3.Listen and chant.

1.通过与学生打招呼,拉近师生距离。

2.明确任务与目标,激发学习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吟唱有关ou绕口令发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ou的发音,激发兴趣。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t’s read a picture book.

2. Let’s try to read some words with letter “ou”

1. Look at the words and try to read them aloud.

2. Read the new words with the help of phonics by themselves.

看到含有字母组合ou,能结合所学过的辅音字母的发音,准确拼读出单词。

Step 3

Practice

Task : Let’s catch the Mouse

Task 1 : Point and read

Task 2: Quick response

Task 3: Pick apples

Task 4: Read a picture book-A Round House

1.Point and read

Ss try to read the words quickly.

3.Read the words with the help of phonics by themselves

4.Read the story

通过设计捉老鼠任务的练习,让学生充分熟练单词的发音,并引出绘本故事,让学生学以致用读绘本,提高阅读能力。

Step 4

Homework

1.听读书本60页所学内容。(必做题)

2.写出更多含有/au/发音的单词。(必做题)

3.在一起作业上阅读含有/au/的绘本,给绘本配音。(选做题)

按要求完成作业

根据本学所学,布置不同的作业,照顾不同层的学生。

第6篇

一、从传道者变身布景者――创景激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这就必须教师摆脱传统的传道者的角色,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励者.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我让自己从一位传道者变身为布景者.

布景师在电影、戏剧等演出中根据剧情要求进行构思设计,塑造一种适宜的意境和氛围,为演员的精彩表演提供良好的舞台效果支撑. 数学课堂犹如舞台,数学教学好似一台演出,学生就是演出中的主角,为了学生的出色表演,教师要当好布景师,用心布设趣味性的学习情景,借助声、光、电等辅助媒体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的意义》时,为了让枯燥乏味的小数的意义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情境中轻松理解小数的意义,我创设了如下情景:王老师想要将一根长15分米长的彩带平均分给小敏、小丽和小东三位小朋友,老师说:“先给小敏5分米,再给小丽十分之五米,最后给小东0.5米. ”三位小朋友听后都不高兴,觉得老师不公平,分给他们三人的不一样多. 同学们,请你们评评理,老师这样做公平吗?我边介绍边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这根彩带,给学生思考提供支撑,我稍后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根彩带、一把米尺和一把剪刀,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将小数意义的学习融入了形象有趣的问题情景,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励着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无需教者去喋喋不休地传授布道,同时还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得理性的学习变得感性丰满.

二、从管控者变身引领者――引导自学

布鲁纳认为:“教学不是对学生心灵灌输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 ”高效地数学课堂应是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活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学生的管理者与控制者,对学生管得太多,控制得太死,以致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从管控者变身引领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领者只需交给学生学习任务,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探寻问题解决的路径,在学生成功时适时给予赞赏鼓励,在遇到困难时适度地予以指点迷津,为学生的学习推波助澜,胜利到达理想的彼岸.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我考虑到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而且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应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于是,我直接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先请同学们反思一下上一课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在学生讨论交流后,我说道:“同学们说得很好,接下来就请你们运用上节课的方法自主探究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比一比谁能最先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接着,孩子们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方法迁移到三角形面积的推导,孩子们通过亲手操作、测量、计算,都纷纷探究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从管控者到引领者的转变,没有老师的管控,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学生在学习中少了牵绊,放开手脚的自主探究更真实有效.

三、从为师者变身为学者――合作共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生命得以共同成长.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与传授者,而是与学生一样的身份,从拥有特权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者.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放下身段,走下高高的六尺讲台,融入到学生中间,从为师者变身为学者,和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合作共学.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校园绿地面积》是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其教学目的是综合应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计算稍复杂图形面积,让学生在亲自测量和计量中提高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虽然课前已经从学校领导处了解获悉我校的绿地总面积和人均面积,但是我并没有省却研究实践这一重要环节而直接将这个结果告知学生. 教学时我对学生说:“我们学校绿树成荫、花草茂盛,给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幽美、舒适的环境,这么大的校园内一共有多少绿地面积呢?我们人均绿地面积又有多少呢?老师也非常想知道这两个问题,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吧. ”我直接提出研究问题后,就将学生分成六个研究小组,我也加入其中一个小组,接着,我就像名学生一样,和小组成员一起制定测量和统计方案,一同到教室外面去测量、记录,共同汇总分析数据,在我的参与、组织、协助中,孩子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8-0088-01

情感教育运用于英语课堂,体现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健康发展的关注,体现了人文主义教学理念的价值。情溢课堂,方能使教学更有味道,使教学更富有浓浓的人文性。运用真情引导学生主动融入课堂,让他们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中心要点,更能够使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融入情感教学的英语,能使课堂充满诱惑力和新鲜感,更能让学生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同时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以人为本。

一、真情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从教师的真情中探得学习的乐趣,能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通过真情引导,可以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学生会为老师的品格与知识所折服,学习热情也会随之产生和提高。例如,在译林版(下同)四年级下册Unit 2 After school的“Story time”教学中,教师在一开始就故意卖关子,带着满面笑容走进教室,好奇心较重的学生自然会产生疑惑并不断揣测原因。在充分调动起学生好奇心的情况下,教师预设了这样的问题:Do you want to know why do I feel happy?并让学生去揣摩。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继续引出话题:Because I am going to have a party with my friends after school.让学生在明白本堂课学习内容为“放学后做些什么”的基础上,还能自然体味出教学的重点所在。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也纷纷尝试用英语表达自己在放学后想做的一些事情。毫无疑问,这种教学的开场白让整个教学过程从一开始就充满浓浓的人情味,让学生在主动修正自身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关键点,并且还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多给学生作榜样,运用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影响学生,让他们在主动模拟的过程中获得感恩,更利于他们主动接近老师,利于其在自觉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认知感触。

二、热情交流,提升口语能力

交流是英语课堂的主线和生命力,更是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用英语沟通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能够让英语课堂上更加生动活泼。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学生相互交流,利于凸显英语课堂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借助热情交流来丰富英语教学过程,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感知体验,并将感知体验主动转化为实践体验。例如,在五年级上册Unit 2 A new student的“Story time”教学中,按照书中Su Hai和Mike的对白交流模式,引导学生就“Who is your best friend”“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the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your classmate”等问题开展小组对话练习,并鼓励学生在对话过程中尝试创设不同的生活场景,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变化。通过给学生创设自由、平等的交流情境,引导他们结合课文内容有针对性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让他们在大胆的对白中找到学习的载体和依据,让课堂成为相互学习与沟通的乐园,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展示的舞台,这就是热情交流所带来的正面效应。教师在引导学生热情交流的同时,应在关注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其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学习的基本权利,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不断深化和丰富认知情感的基础上,能够学会主动调整对话策略和方法,并在脱口展示过程中增强与人交流的自信心。

三、情感影响,升华价值观念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是英语教学目标之一,体现了生本主义原则与科学发展理念。引导学生从教材文本中探寻有价值的信息,引导他们在对比、鉴别的过程中启发、联想,能让英语教学在“凤凰涅??”中重新获得新生。教师可以借助情感影响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积极情趣与价值,让他们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例如,在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的“Story time”教学中,待学生了解了“The value of wild animal”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就“What do the human do for wild animal”这一话题进行自由论述,引导他们从“世间生命向来是平等”的角度来审视人类的行为。有的同学说,人类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对待野生动物;有的同学说,不杀生,多让其他生物保持繁荣;有的同学说,关爱应该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多给其他生物保护,也就是给自己的保护……通过这样的指导,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对课程知识有了深刻认识,还能够使得他们在互动探讨中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

四、结束语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中用“情”字激活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让他们在充满激情与热情的课堂中感受英语的人文性和趣味化,能够使得他们在富有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获得深刻体验。用真情实意活化英语课堂,鼓励学生在积极交流与拓展延伸中挖掘教材文本内在的思维情感,利于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写作;契合点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且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其知识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与他人的交流,甚至影响到其性格和以后的成长,因此,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意义重大。小学阶段属于启蒙教育阶段,学生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在五年级时已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挑战。

1.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墨客在写作是就有引经据典的习惯,尤其是在诗歌中,典故的运用可以帮助诗人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长亭”代表送别,“采薇”比喻隐居避世,“红豆”寄相思,“桑榆”寓晚年。这些其实都是一种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并将之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的具体表现。因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将一些优美的词句摘抄并背诵下来,运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考核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形式,多为叙事文,因此积累一些描述性的词句,对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是较为有意义的。比如说,在五年级上册的《梅花魂》中,作者以“多多冷艳,缕缕幽芳”来描述梅花,梅花在我国文学作品中是不屈不挠的象征,因此里面写到:“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这些优美的词语,将之摘抄在笔记本上,背诵下来,理解并将之运用在作文中。

2.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手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模仿就是一种学习,学习就是不断进步。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模仿,不断学习他人优秀之处,阅读与写作的契合点,其实就是模仿,使用文学家创造的优美辞藻,学习他们那种或热烈或委婉的情感表达方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类型丰富至极,包含古诗、词曲。现代诗、散文等多种形式,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表现形式不同,其表达手法也各有特色,当然,基础性的表达方式是相同的,比如拟人、比喻、排列等,学生在阅读中,就是应该学习这些表达手法,使自己的文字更为形象生动。

能够选人课本的文章,一定有它的优秀之处,因此,老师可以在授课时与学生共同探究写作手法。例如,在学习到《黄果树瀑布》一文时,第二段的内容为“透过树隙,便见一条白帘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似一阔幅白娟正从机杼上吐泻而下,而那‘哗哗’水声合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响遏行云”,老师在课堂上着重分析这一段,明确比喻手法的作用。在写作时,同学们开始采用这些表达手法来描述一件事物,比如说以白雪喻梨花,将自己的玩具熊拟为好朋友,获得了老师的赞赏。

3.读有所思。写有所感

读后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作文形式,也是老在课后经常布置的课后作业,比如读完一则寓言、一本名著或者看完一部影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阅读与写作,其实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前者是通过文字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后者则是将自己的情感以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感知,二者联系紧密,不可分割。老师在授课时,除了让学生学会课文中新的词句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其中表达的情感,学习他们那种表达方式。文学作品的高度,并不是以优美的辞藻、华丽的语句、花哨的表达手法来衡量的,而是其中情感的深度以及思想的高度。

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中《再见了,亲人》为例,全文都是一些叙事性的描述,讲述了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的故事,平直性的叙述手法,偶尔几句反问,却让人感受到同志对于朝鲜人民深沉的爱,以及亲人般无法割舍的情感。世间最伟大最不可分割的,莫过于以血缘关系为枢纽的亲情,同志与朝鲜人民虽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的情感却与亲人无异。同学们可以在课文的学习中,反思生活中自己的亲人为自己所做的感人的事情,以直接的叙述手法将事情表达清楚,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看是否能够感动到他人,不少同学在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情感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第9篇

下面,我就从转变教学模式、创设教学情境、展现课文情节三方面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论述和说明。

一、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育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常规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都一贯采用传统式教学方法即“满堂灌”“注入式”,强行对小学生进行各种语文知识点的灌输,教学工具也仅仅局限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教师的主导性占据了整节课堂,学生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这就使得原本精彩有趣的语文课堂变得毫无生机,也无法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能使这一情况得到有效改观,教师不必一个人在讲台上面对几十位学生唱独角戏,而是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时,在课前我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回家上网搜集有关海洋的资料,如海洋特点、海洋和人类的关系、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等等,然后,让班里学生5人为一组,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汇总,并制成精美、详细的课件,在课堂上,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对本组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讲解,如此,我就调动了班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做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而且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知,并激发了他们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情感。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师总是用口头语言给学生描述课文中的情节和情境,这样纵使优美隽秀的文章,学生听起来也味同嚼蜡。而信息技术,集声音、视频、画面、文字等于一体,能够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描述通过生动有趣、色彩鲜明的动画效果演示出来,从而创设出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图、文、声并茂的活动影像来了解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这篇课文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了有关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图片,并给学生放映了一段黄果树瀑布的视频,于是,学生马上就感受到了文中所描写的“银雨撒金街”的壮观奇景,并被眼前的美丽景象所吸引,他们眼睛眨都不眨地盯着投影屏幕,认真观看着黄果树瀑布如诗如画、生动形象的壮丽景观。这样,我们一方面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感性上的认识和了解,为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丰富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运用信息技术,展现课文情节,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小学生年龄小、缺乏一定的生活阅历,而且由于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他们无法真正感知和体验,这就导致他们不能将课文中的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具有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等教学优势的信息技术,则能打破这一落后教学局面。它能使课文中所描绘的距离我们年代久远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重新展现在学生眼前,从而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10篇

一、 估算教学的内涵

估算主要是指在计算或者测量中,无法或无须精确计算时所采用的一种数学方法。广义的估算包括对于计算的估算、对于数量的估算以及对于测量的估算,分别简称估算(狭义)、估数、估测。估算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将估算作为一种计算方法教给学生,其教学内涵还应包括通过估算培养数感、锤炼数学思维、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苏教版教材在设计编排估算教学内容时,就充分体现了这三个方面的内涵。

1.以数感培养为目标

数感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十个关键词中的第一个,足见其对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视。苏教版教材在编排估算教学内容时,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首要目标。例如,一年级上册安排了数量估计的教学内容,在20以内的数的认识之后,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抓一把黄豆,估一估大约有多少粒黄豆,再数一数,丰富学生对20以内的数的实际感受。四年级下册安排了估计10 000张纸的厚度、推算1 000 000张纸的厚度等估算活动,丰富学生对大数的体验和感知。再如,在学习两、三位数的乘法时,教材常常要求学生先估算再计算,通过估算形成对结果的初步判断,再通过精确计算得出准确结果,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精算与估算紧密配合、相得益彰,在提高学生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2.以锤炼思维为核心

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1]估算是对数与数量的体验和感悟,是对运算过程的加工改造和对运算结果的预测估计的过程。可以说,在估算过程中蕴含着复杂的思维活动,估算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苏教版教材充分把握估算的特点,尊重估算目标的主观性、估算策略的开放性、估算结果的或然性[2],通过精心设计估算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计算、推理和验证等活动过程,启迪数学思维方式,锤炼数学思维能力。例如,教材在三年级下册安排了这样一道估算问题。(见图1)

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简单,需要经历严谨的思维过程才能作出判断。学生可以先将48估作50,50×5=250,实际座位数应该比估算出的250个少一些,而估计的座位数250又比村民人数272要少,由此判断5辆车不够坐。在将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以及实际需要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估算的基本方法,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3.以问题解决为载体

问题解决是课程标准具体阐述的四个方面的目标之一,旨在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苏教版教材在安排估算教学内容时,以问题解决为重要载体,以儿童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为生长点,精心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能力、发展创新意识。例如,教材有多处安排了类似下面的问题。(见图2)

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就知道,这个问题不需要笔算出精确结果,直接估算就能解决。然而这个问题又不只是简单地估算出结果就行了,在估算出5辆儿童车的总价是1 000元后,还要思考因为把210看作200估小了,所以准确的总价应该比估得的1 000元要多,因此1 000元不够买5辆儿童车。买2张儿童床的问题与此类似。这里,学生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他们的思维就不会只停留在估算方法与结果的层面。教材一以贯之地将估算包含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也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 估算内容的脉络

要全面认识和把握小学估算教学,就必须明确课程标准对于各学段估算内容的具体要求,了解估算在小学各年级的分布,理清估算在小学数学中的脉络,把握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笔者对估算内容各学段的目标与要求进行了梳理。

第一学段: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2.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3.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4.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第二学段:1.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3.会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图,并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4.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两个学段均安排了估数、估算和估测三个方面的内容,随着学段的提升,教学内容保持了很好的连贯性,且在难度要求上有所增加。苏教版教材按照课程标准关于估算教学的课程目标,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地安排估算内容,通盘考虑,分步实施。笔者对苏教版教材例题及习题中与估算(包括估数和估测)有关的内容进行了细致地统计,发现估算内容主要集中在二至五年级,在这四个年级教材中出现的次数占总数的91.2%。这种分布情况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进程有关。在二至五年级,学生重点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以及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与之相关的估算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伴随着这些知识的学习。五年级之后,学生的数学学习即将进入代数学习阶段,因此估算的内容也随之减少。

此外,基于对估数、估算和估测三个类别出现次数的统计,笔者得出,苏教版教材中估数内容约占20.4%,计算估算约占57.5%,估测内容占22.1%。计算估算在小学估算内容中占了过半的比例,足见小学阶段对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

三、 估算教学的实施

与估算在课程标准中地位的提升相适应,估算教学的实践愈来愈受到关注。而要真正提高估算教学的实效,教师须对教材编写的意图与特点有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苏教版教材估算内容的编排与教学,笔者以为应领会以下几点。

1. 整体与局部统一

估算内容的教学必须以与之相关的其他教学内容相融合,这也决定了估算内容的安排不可能特立独行,而要围绕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核心与主线,将估算内容合理穿插其中,逐级递进、螺旋上升,做到整体与局部的有机统一。

通过对苏教版教材估算内容的梳理和统计不难发现,教材对估算内容的安排并不是平均分布、平均用力的。一方面,在小学阶段,由于数与量的认识相比数与量的运算要少得多,所以估数和估测相比估算的内容安排也要少得多。另一方面,小学二至五年级是学习数的运算的重点时段,因而对于估算内容的安排相对其他年级也就比较密集。苏教版教材不同年级对估数、估测和估算都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安排,很好地体现了教材从整体谋划到局部刻画的有机统整。

教师应整体认识小学阶段估算内容的安排及不同年段的教学要求,在相应年段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从而在整体上达成估算教学的总目标。

2.意识与能力并重

估算教学不能满足于仅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而是要通过估算教学,让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体会估算的作用,从被动估算过渡到自觉估算、自主估算,从而增强应用能力与反思意识。苏教版教材在安排估算教学内容时,往往选择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素材,借助生活经验启发估算意识,使学生的估算能力与估算意识一起发展。例如,三年级上册教材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见图3)

这个问题安排在整十数乘一位数之后,普通两位数乘一位数之前,学生无法通过计算出48×4的精确结果来判断200元够不够买,这就“逼迫”学生另想它法。学生基于已有经验自然地联想到将48元看作50元,因为50×4=200,所以48×4

3.过程与结果兼顾

由于不同问题对估算的要求有所不同,不同主体对估算的理解也不同,因此估算的过程相比精算更加开放,估算过程的差异也会导致估算结果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估算教学中既要重视估算过程中方法的选择与指导,尊重估算方法的差异性,鼓励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又要承认估算结果与精算结果的不一致(有时估算结果与精算结果可能相去甚远,但只要估算的目的是明确的,估算的方法是可取的,教师就要肯定估算结果的价值),让学生既体会到估算的简捷高效,又明白在某些特定问题中估算的局限性,客观地处理好估算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例如,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见图4)

在估算3张特快列车总票价时,学生将312看作300,300×3=900,小于1 000元。此时,教师还应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特快列车票是340元一张,1 000元够买3张吗?学生通过估一估、算一算发现,虽然这个问题的估算过程和结果与刚才的问题相同,但实际上,1 000元是不够买3张单价340元的车票的。这里,在估算出300×3=900之后,学生还需考虑12×3的结果小于100元,才能确定1 000元够买3张312元的特快列车票。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估算过程的比较以及对估算结果的辨析,学生对估算的优势和局限会有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

4.情境与活动支撑

通过对估算内容的整理,笔者发现苏教版教材几乎没有单纯地给出算式让学生估算得数的题目,绝大部分估算问题都是镶嵌在情境中的。情境架起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象的儿童思维之间的桥梁,它联结起数学与生活,让理性和感性相趋近,使抽象与具象相映照。[3]教材精心选取了生活中需要估算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经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材还精心设计了很多估算(估测)的实践活动。例如,“升与毫升”单元就有很多类似下面的实践活动。(见图5)

这些估算(估测)活动寓教于做,让学生在做一做、估一估、算一算和想一想的过程中,感悟估算的意义和价值、积累估算的经验、培养估算的能力。正如杜威所说,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如果儿童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儿童的自然发展。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领会课程标准对于估算教学的要求,把握教材对于估算内容的编排意图,以教材为蓝本但又不囿于教材,适时拓展、开发估算教学资源,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与价值,提升估算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培养创新品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11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调控;量度;难度;温度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通过提问,师生之间互动沟通、交换信息,实现知识的建构与思想的碰撞。“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的好坏直接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好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劣质的提问则降低学生学习热情,甚至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笔者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经常反思自己的课堂提问,通过调控课堂提问的“三度”,改善提问效果,提高教学质效。

一、调控提问频率的量度,确保主体探究

“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提问成为广大教师教学的法宝,有教师课堂中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让学生应接不暇,疲于应付,失去了自主探究的时间。新课改倡导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课堂,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拥有更多的自。课堂提问频率宜少不宜多,我们在数学课堂中要避免满堂问,控制好提问的次数,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当的问题,减少低效甚至无效的提问,以挤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确保他们能够充分实施主体探究。例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一课,笔者没有过多提问,总共提出了三个主要问题,在复习导入时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谁能说说我们是如何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三角形面积推导过程,为梯形的面积推导抛砖引玉。接着,笔者为学生出示了例题并提问:“你们能够想办法求出梯形的面积吗?请各小组合作探讨。”直接明了地提问,将学习任务交给学生,为学生争取了主体探究时间,学生边讨论边利用学具进行操作、观察。在组织学生讨论归纳梯形面积公式时,笔者没有按照教材中的设计将五个问题逐一向学生提问,而是提出一个较为开放的综合性问题:“你们能够根据刚才的探究过程比较转化前后的梯形和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这样的提问给了学生更大的自,让他们有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二、调控提问内容的难度,激活灵动思维

提问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催生学生学习的动力,又能扑灭学生探究的欲望。数学提问的优劣在于问题内容的难易程度,过于简单的问题毫无思考价值,反而无法刺激和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难度过大则会阻碍和抑制学生思维,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控好提问内容的难度,才会激活学生灵动思维,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一节思维性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想象,探究发现小正方体涂色和位置的规律。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经过各种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数据、探寻规律,直接提问:“同学们能够从数据中发现规律吗?”问题提出后,只有几个学生举手,多数学生表现出迷惑不解的神情,笔者知道自己的提问有问题,问题的难度太大、太宽泛,于是我立即调整提问:“让我们逐个分析不同涂色面的小正方体个数与大正方体的棱平均分成份数之间的关系吧,请先说说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笔者明确了问题的指向,降低了难度,引导学生逐次分析寻找规律。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和学生,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认知特征设计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力求难易适度,尽量避免简单、空泛的提问,增强问题的针对性,缩小问题的思维跨度,提高提问的效度。

三、调控提问语气的温度,催发学习热情

提问是一门艺术,好的课堂提问似夏日的凉风给燥热的学生送去一丝快意,如同冬日的暖阳融化了学生思维的坚冰,同样一个问题,提问的方式和语气影响了提问的效果,提问语气应当是有温度的,适宜温度的语气可以感染学生,催发学生学习热情,幽默风趣、高低婉转是最为适宜的提问。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笔者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导入教学:“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唐僧让猪八戒去化缘,猪八戒只讨回3块大饼,唐僧让他平均分给师徒4人,猪八戒想:一人一块饼得要4块,3块饼怎么可以平均分给4个人呢?这可难住了猪八戒,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好分吗?有谁愿意帮一帮猪八戒?”向学生提出:“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好分吗?有谁愿意帮一帮可怜的猪八戒?”笔者故意提高了声音,用饱含疑问的语气故意学生,原本有趣的故事情境,加上绘声绘色的描述,一下子将学生内心表现欲引发出来,催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他们纷纷动脑思考,踊跃举手发言。调控提问语气温度要灵活多变、因时制宜,在教学导入时的提问语气要幽默诙谐、抑扬顿挫,以有效刺激学生听觉神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提问的语气要措辞婉转、流畅自如,以最大限度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调动学生探究动力;在课堂总结时提问的语气应圆润高扬、语重心长,以催生学生自我反思总结的自信。陶行知先生说过:“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调控好提问频率的量度、提问内容的难度、提问语气的温度,不断改进和提高提问的技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12篇

所谓“拓展性阅读教学”,是以课文为中心,通过收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重构文本语境,在重构的语境中拓展与延伸、联系与比较、发现与创造,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方法,习得知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通俗地说,拓展阅读就是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学习与本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使课内阅读成为课外阅读的凭借和依托,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拓展和补充。如果把课本比作一棵树的主干,那么拓展材料则是树枝和树叶。它使课外阅读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实践提供了更为科学和广阔的空间。

一、从人物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也有许多名人名篇。能让学生认识如巴金、冰心、老舍等许多作家,也能让学生认识许多名人,如、鲁迅等等。要想深入了解一位人物,仅仅看教材中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去查找人物的生平、作品等自己感兴趣的资料,阅读该人物的其他作品,了解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介绍学生看一些人物的传记,让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这个人物,让学生对他的作品了解得更深刻、更全面。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组“我爱阅读”主题单元之前,通过单元导学,引导学生了解本单元要认识的作家——林海音。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了解作者生平、重要著作等内容,便于更好地感受和体会课文《窃读记》中主人公小林海音对书籍的热爱和窃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学习作者细致地描写及独特的写作手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从背景拓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文章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内容,对现阶段小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有一定的难度。例如,《七律·》、《圆明园的毁灭》等文章,距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久远,历史背景复杂,理解和感悟上都有一定的障碍。课前,师生对历史背景的搜集和探究策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例如:在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的“四周黑洞洞的”、“碰壁”等含义深刻的词语,只要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对鲁迅当时从事的事业的了解则不难理解。课上,有了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的时代背景,查找与课文相关联的鲁迅的资料,以及教师的有效拓展资料的补充,难点不攻自破,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激发,课堂教学也显得别出心裁。

三、从题目拓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喜欢扣住文章的题目,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果在出示题目时,能引导学生抓住题目进行拓展性阅读会更加“锦上添花”。例如:《詹天佑》、《少年闰土》等写人的文章,师生共同进行拓展性阅读,搜集相关的资料(图片、故事、生平、名言等)。在课文导入环节,交流这些资料,既减轻难度,又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的信息分析人物,还原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帮助学生个性化地理解和感悟。

四、从重点拓展

许多文章,往往可以找到可以统领全文的一个中心句,或关键词。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紧紧围绕一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中的“不可估量”展开教学。她通过出示图片、文献资料等拓展材料,充分激发了作为一位中国公民的骄傲之情,用巧妙地引导朗读,把学生的情绪推向了一个个。但再到老师用一个个真实的史料记载,揭开列强们的可恶行径时,随着老师一次一次地边擦去黑板上那些值得国人骄傲的国宝名称,一边沉痛地重复着“……没有了”时,学生内心的愤慨之火被立刻点燃。但这还不够。更为经典的,窦老师在这似乎整节课戛然而止之时,反问学生:“什么都没有了,但你心中留下的是什么?”绝妙的拓展想象,再一次点燃了学生们的思绪,再一次激起了那份爱国情感。

五、从体裁拓展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不同体裁的课文。学习时,可以以文章的体裁为切入点,进行拓展性阅读,了解更多与本体裁相关的其他文章。就以说明文为例,五年级上册第三组是说明文为主题的单元。它安排了四篇说明文,习作也安排了练习写说明性文章。基于这样的编排,教师及时抓住良好的拓展机会,帮助学生收集典型的说明性文章,指导学生拓展性了解和学习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进行适当的拓展练笔,并加以运用,引导学生写好说明性文章,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