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3: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数学课堂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组织学生积极有序地参加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如何有效加强课堂管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课堂的效率?以下是本人在小学数学课堂管理中的几点浅见。
一、尊重学生,建立师生友好关系
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课堂上教师是为学生解答疑惑的良师,课下教师是学生在生活上的益友。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成为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和生活上可以交心的朋友。教师要建立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实现课堂管理的民主化。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学生尊敬老师,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优点给予表扬,对学生的不足予以指点教导,要注意态度和语气,宽容学生缺点,避免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加强学生改进的信心和动力,展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势,乐于表现自我,在融洽的氛围中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二、注意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履行“育人”的职责,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行为给予鼓励和纠正,好的要发扬强化,不好的就要改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积极的心态。例如,在平时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生活行为,如课堂听讲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人际交往情况等等,需要改正的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改正,优异的行为要给予肯定与表扬,帮助学生养成上课积极听讲、下课认真复习、课后独立完成作业、不交损友的良好行为习惯。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建立了奖罚制度,例如上课认真听讲就奖励一个“花朵”,作业优异者就奖励一个“花朵”,做了好人好事的也奖励一个“花朵”,到了学期末后,学生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花朵”兑换奖品和礼物。这种游戏形式的教育方式,抓住了学生活泼好玩的心理特点,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在生活中有效地监督自己,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在“游戏”教学中得到了锻炼,是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三、采用隐形管理教学提高管理质量
公开的管理教学有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对于那些不服从管理的问题学生,教师要采取隐性管理,在不影响授课的情况下,进行非公开的教育指导,例如兴趣示意法、提问示意法、手动示意法、表扬示意法等。隐性管理具有其他方法不具备的高效性、灵活性,不失为一种教学管理的艺术,既能帮助小学生纠正错误,又能维护小学生的自尊心,是教学管理中一种高效实用的方法。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管理是关键,课堂管理是围绕着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的,是课堂有效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手段和保障。因此,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牛家梁九年制学校)
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主要采取管、卡、压等办法以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而结果往往是问题行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现代课堂教学管理则强调为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同时预防问题行为的产生。课堂教学管理的两个基本功能: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和创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
一、 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或干扰。例如,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打瞌睡、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游戏、发短信,有的学生做怪相、哗众取宠等。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必将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进一步还会造成整个班级学习纪律的涣散。为此,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就是,在学生入学一开始,就应当制定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行为准则,即教室常规。它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
习惯;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制定教室常规时,务必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它是为了维护学生们自己的学习利益;同时,还应考虑到学生执行起来是否有困难,比如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由师生共同来制定,这样的教室常规才不致流于形式。
二、 创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
制定了基本的教室常规以保证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教师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步骤得以实施,是否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优异的成绩呢?答案是显然的。因为上述因素仅仅是相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外因。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才是决定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作为教师,还必须在课堂上营造出积极的课堂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努力追求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尽力克服各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真正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由师生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课堂气氛按照师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大体上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为了建立有利于教与学的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 了解学生的需要
这是课堂学习管理的心理依据。毕竟,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此,教师应当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地位,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学业水平;平时应主动和学生交流、谈心,听取他们的各种想法和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态度和期望。例如,在刚开学初始阶段,收集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对自我的期望;半期或期末考试后,布置学生写试卷分析和自我总结等。事实上,通过收集学生对“我心目中的数学老师”的描述,我了解到学生普遍喜欢知识渊博,讲课生动形象,富有激情和幽默感,平易近人,能和学生交朋友的老师;而不喜欢老师抽烟,衣着不整、无精打采, 处事不公正,体罚学生。部分优生还具体提出老师应当多讲学习方法,典型题目以及解题技巧,平时还可以布置一些思考题以锻炼思维等;而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希望老师讲课放慢速度,深入浅出,多讲基础题目,甚至要求尽可能减少作业和考试等。 通过这样一些做法,教师可以提取出很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学业程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管理 学习环境
一、如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使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首先要使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如游戏竞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学生就会全神贯注地学习,所学的知识也掌握得迅速而牢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在创建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还要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在课堂管理上,对于学生的正当行为要给以鼓励和表扬,使之得到强化,长此以往,它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养成认真书写、积极思考、学会倾听及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的习惯等。对学生认真书写、积极思考习惯的培养,我是这样做的:每次作业书写认真就奖励一个五角星,全做正确了奖励一个优,每集十个优加五角星就奖励一个本子。在这样的强化中,学生的作业写得既认真准确率又高,为了能全做正确就要积极思考,完成作业后要认真检查,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学生良好行为的强化对于民主课堂管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化,教师由原来学习的传道、授业、解惑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课堂管理中,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素养。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其次,学会自我控制与耐心。无论课堂上发生了什么事,教师脸上要始终保持一副平静轻松的表情。这种自我控制的能力是制胜的法宝,也能有效地避免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发生。再次,要不断地学习以增加文化底蕴。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要不断从外界吸收知识充实自己,以满足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只要教师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自然能够提高驾驭课堂管理的能力。
4.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在多数教师看来,要管理好课堂,奖励和惩罚是必不可少的常用手段。在这里,笔者认为要有效地管理课堂,奖励当然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奖励会让奖励者有一种被认可和正面关注的积极情感,这样的情感有助于课堂气氛的建设。惩罚就是给学生带来不快的东西,当一个教师运用惩罚手段的时候,只能意味着他没有能力处理好问题。许多教师使用惩罚这种手段,并没有深入思考惩罚的效用和带来的后果,实际上惩罚对课堂管理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笔者认为惩罚是下策,教师只要能有别的方法就一定不要用惩罚的手段。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加以赞扬和奖励,使学生改掉缺点。有些时候惩罚可能不得已而为之,尤其对那些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但教师必须意识到,惩罚能遏制过失行为,却不能教会学生受人欢迎的行为。因此,教师在需要惩罚时要表现出对学生的深切关心和爱护以及对其行为的不解或者遗憾,帮助孩子认清错误,帮助他们找到改善的方法。另外,奖罚一定要公正、客观,让学生认清惩罚不是无中生有的,不要让学生觉得这种惩罚纯粹是教师在报复自己。
5.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可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教学很有帮助。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运用电教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数学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课堂上的有效管理是关键,也就是说“课堂的有效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与主持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
二、总结
课堂管理是围绕着课堂有效教学进行的,是课堂有效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手段和保障,因此,通过树立明确的课堂管理目标、建立课堂管理中教师的有效引导和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来保障课堂管理的有效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
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教师对差异化教学理念重视程度不足,缺乏个性化以及差异化的课堂教学辅导,对于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升十分不利。
(2)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内容缺失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深入的挖掘发展小学生的潜能也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这些要求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气氛以及教学形式的设置上过于呆板,导致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过于抽象化,不仅不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同时还有可能造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厌烦心理。
二、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改革策略研究
(1)以学生作为数学教学的主体,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中明确的提出了要以人为本,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上应该将小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点增加能够让小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以及自主运用的教学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在上一次课堂结束后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始之前让小学生自己提出预习后仍然不理解的内容,并重点结合教师的讲解深化对于预习中所遇到问题的理解。通过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差异化教学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规律、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数学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联系上注重差异化的教学。由于小学数学课堂时间一般相对较短,因此在数学课课堂内容的设计上要有计划性,必须简短。可以适当增加实例,并在课题设置方面增加层次性,通过启发引导学习能力较差的小学生逐步理解,进而实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整体教学质量的控制。
(3)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引入情景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采取情景教学的模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教学模式的主要流程为情景的设置、问题的探究、结果的归纳以及知识的实际运用。首先,由教师结合所需要教授的数学知识设立具体生动的场景,并通过这种情景演绎的方式,促使小学生将精力集中在情景问题的思考上,进而小学数学教师再与学生一起对其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探讨,然后得出结论并理解其中的数学知识,最后再由数学教师进行知识的总结归纳以便于小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记忆,通过这种方式完成数学教学计划。利用情景教学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不仅可以有效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于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有着明显的辅助作用。
(4)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 教学;组织技能;小学数学
一、基于三种组织性教学类型的小学数学教学
组织性教学一般包括管理性组织教学,指导性组织教学,诱导性组织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根据组织性教学这三种类型开展具体实践.
1. 小学数学的管理性组织教学
小学数学的管理性组织教学强调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遵守纪律,维持课堂秩序. 教师主要从课堂整体秩序管理与个别学生管理两方面开展工作. 例如,数学课堂设置悬疑性导入,让学生快速融入到教学过程,从而不自觉地维持好整个课堂的纪律.
2. 小学数学的指导性组织教学
小学数学的指导性组织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活动的指导与矫正. 教师主要从组织学生的自学、组织学生的听讲、组织学生的观察,组织学生的课堂交流与讨论,组织学生的练习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 例如,教师授课过程中,设置类似于参观、购物类型的探究式活动.
3. 小学数学的诱导性组织教学
小学数学的诱导性组织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鼓励、启发、引导,教师通过热情激励、设疑激发等多种方式,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教师开展从具体实物到课本线性图形的过渡性讲解过程.
二、基于组织性教学原则的小学数学教学
组织性教学的教学原则包括: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注意表达方式,把握时机等方面. 小学数学组织性教学的原则为指导,具体开展方式如下:
1. 小学数学教学,坚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
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学习问题与学习需要等等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师根据学生个体来组织教学;同时,在组织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表扬为主,以正面教育为主,激发积极因素给学生发展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正向发展.
2. 小学数学教学,坚持注意表达方式,把握时机的原则
小学数学组织性教学是一个具有长远性作用的活动,围绕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通过标准的专业语与幽默的生活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的必然选择. 例如,教师讲课中与知识点有关的专业术语一定不能出错.
3. 小学数学教学,坚持明确目的,思想启发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基本的知识之外,还应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的严谨治学态度、精湛的讲课技术,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纪律行为等.
三、基于组织性教学意义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具有基础性、广泛性等多种特点.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大量工作来开展组织性教学. 组织性教学的意义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即为:
1. 可以组织与维持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起源于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情绪容易兴奋激动,注意力不稳定. 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可以很好地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一方面,通过对教学环节的组织,吸引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正式讲课前,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上;在讲到重点或难点时,教师可以故意地放缓语速、加重语气、或者提高声调、多重复重要的关键字等. 正确的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对唤起、维持学生注意力具有重要性作用. 另一方面,通过具体讲解过程,吸引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学习“常用的计量单位”章节时,教师可以从具体的实例出发. 例如,设置类似于“我们的数学课本长为多少?同学们的平均体重为30( ).”的即时练习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趣味性地提醒学生注意转化是否为等价的,同时教师不要生硬地给出或总结出求解步骤,应在充分分析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然地获得.
2. 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乐趣
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有利性因素.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分析小学生的整体性特点以及学生的阶段性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及各种组织形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超市购物”的活动. 学生以组为单位,每组分“100元钱”,图片展示常用的物品,并给出常用的物品价钱(以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让学生有效规划,看哪一组能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完备的生活物品.
3.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信心
学生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越有成就感,学生在新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情绪也就越好. 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时,应该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分步骤地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或者努力能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信心与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计算”章节时,教师可以率先将本节需要掌握的公式以及其他知识点列举出来,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让学生一一说出课堂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一点点学习与巩固本章内容,在不断升华学生思维的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为下一节课学生的主动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涂爱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讨论的组织[J]. 教育评论,2004.
[2]陶丽霞.论小学数学的课堂组织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元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4-129-01
小学数学课堂要实现多元互动,教师作为小学课堂的引导者,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学习效率。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有利于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学习意识、竞争意识、探索意识、团队精神等,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1、营造出合作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
首先,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成绩、性格、爱好、兴趣、特点、能力等方面,一组可以在6个人左右,小组内要有组长管理,小组内既要有明确分工,又要有相互合作的内容,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中去。教师要善于观察小组间的合作氛围,对于一些比较活跃的小组,要及时给予奖励,对于一些状态不好的小组,要及时的给予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学生能够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课堂上积极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上主动的汲取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2、选择科学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材料
小学老师要深刻理解数学教学内容,对每节课的设计思路都要认真研究,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材料要紧紧的围绕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能够巧妙地设疑、创设情境,合理的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在师生互动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设计好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提供合作学习资料,也可以让小组对学习资料进行探究,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合作学习的教学氛围就会非常好。老师在设疑时,要注意问题不能太难,否则学生就不容易接受,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所以,老师设计的学习问题要难易适中,让学生可以欣然接受,主动去探讨数学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二、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在小学数学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思维的交流。对数学教学内容中重点、难点,经过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合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喜悦及合作的重要性。老师在学生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对每个小组都要认真、细心观察,对一些不正确的方法要及时进行引导,支持鼓励学生互动进行合作学习。在小组内的合作学习中,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对讲,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共享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善于合作、乐于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收获成功和欢乐。
三、各个小组之间进行互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过正确的引导,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同时,小组与小组也存在着激烈竞争。这样的教学氛围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效的激活了数学课堂。老师可以使各个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看哪组的发言最积极、最正确、最有创意,并进行小组评比,鼓励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小组之间的互动。由于课堂时间是一定的,因此,小组之间可以通过竞争获得机会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四、课内与课外之间进行互动
小学数学课堂的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互动,老师可以在上课前的5分钟让一个小组经过共同协商组织,提问上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引入新的数学知识。其他小组来回答所提的问题,他们需要认真思考问题、探究所学的数学知识并总结出来答案,有利于巩固数学知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内与课外之间进行的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制作新颖、形象、生动的课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先进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教学中, 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课堂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多元互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字: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与管理
1、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现状及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概述
1.1 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我国小学生的思维活跃,对数学问题与知识的反应最快,他们的思想能力正处于一生中最高的时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国现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学单一,不注意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影响与渗透,使学生显示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淡泊,导致小学生对数学课态度消极。这表明我国小学数学课教学方式中仍存在着巨大的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方式改革,找到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全面渗透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带动学生的数学学习。
1.2 关于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概述
渗透数学思想这个概念的引进是我国数学教育界的一项伟大举措,改革原有的数学教育方法,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作用放大,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思想的灌输与渗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我国的小学课堂上,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做到完全的融入,仍然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亟需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2、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手段与措施
2.1练习题是数学思想渗透的最好媒介
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多种的教学方式,比如画图,做表格,方程式的解开,规律与逻辑等方式,所以老师要准确掌握这些方法的使用,在课堂上进行对学生的教导,通过练习题来让学生对数学思想进行良好吸收,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教学是一个尝试的过程,首先老师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做练习题来进行课上知识的检验,这是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探究的第一步。其次,在学生尝试解数学题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所焦虑与困难的问题,在这过程中,学生会采取一种“蒙”的策略,即利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来进行判断,这就表明了数学思想在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往往对于这种困难问题需要老师来进行解答与肯定,带动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与钻研。
2.2在数学思想渗透过程中注意数学技巧的传授
数学技巧是数学学习中的必要途径,通过学生们与老师在对各种数学问题进行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对数学技巧进行深究。在数学学习中,画图是数学必不可少的专业技巧,小学生对图像敏感,进行画图讲解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更有利于数学思想的深入渗透。而表格有利于数学数据的排列与整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数学的数据使用。还有方程式数学策略,这是贯穿于整个数学学科的数学技巧,能够灵活的使用它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大部分数学问题,但是方程式对小学数学来说略微高端,不太容易掌握。对于这些数学技巧的掌握与使用,有利于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在小学生中的渗透。
2.3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全面培养与优化
对数学思维的培养是进行数学思想渗透教学的重要策略,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的开发很大一部分需要老师进行培养与带领,这类策略与教学方法多被分为两种。
第一种,对学生的数学状况进行观察与检查,由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数学的学习与练习,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将数学思想进行透彻的理解,由老师的带领下,对不明确的知识点进行提问与解答,鼓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出问题,全面培养学生数学思想的构建。
第二种就是分析学生数学思维状况,进行数学思想的深度渗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作用不可比拟,老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公布,让同学们了解到自身数学思维与数学思想的缺点。并且在老师备课的过程中,由老师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状况进行分析,决定数学思想渗透的手段与措施,全面推动小学生数学思想渗透的进度。
3、结束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是培养小学生优秀数学品质与思想的重要历程,需要进行完善的数学教育思想改革,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相结合,可以对学生的数学影响提升到最大化的地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优秀的课堂教学思想,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优化的重要手段,是将学生终身数学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的一种教学手段,现如今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的应用还处于摸索的阶段,需要老师与同学间的配合,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渗透手段不断完善,为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集合思想》[J] 金成梁《江苏教育》1995年,第01期:(37-38)。
[2]《小学数学教学中集合思想的渗透》[J] 杨宏权《甘肃教育》2000年,第22期:(66)。
[3]《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建议 科学性 设计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108
小学数学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课程, 然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使教师在管理上无从下手,有时候学生跟不上教师的讲课思路,教师有时候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感受,教学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于数学教学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改进,及时调整,才能够使数学课变得生动有活力。
一、教师方面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倡创新型教学
很多数学教师有深厚的数学理论基础,但是讲课不能让学生清楚明了,也就说有的数学教师讲课方式不对,使小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紧跟时代步伐,与学生减少差距和代沟,争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数学课上好。当今社会,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必须在教学中大胆创新,提出新思路,寻找新机遇,小学数学教学并不难,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做好。
(二)积极营造开放式的教学课堂模式
小学生的课堂不能像高中那么严肃,不能像初中那么紧张,小学课堂应该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因为小学生本身的天性决定了小学课堂的氛围。如果课堂过于沉闷,会阻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未来的教学路上也会出现状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积极营造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将小学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让学生能够自由自在地学习深造。
(三)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技巧
小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没有形成,他们往往都是根据教师和家长的意愿进行学习,所以说教师和家长在小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模式,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技巧和方法,只有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才会在学习数学方面有大的进步,也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铺垫了道路。只有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顺风顺水,及时完成教学任务。
二、学生方面
(一)积极配合数学教师的讲课
学生学习不是为了教师而学,是为了自己而学。这个观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跟孩子分享。学生必须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上用最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教师的授课,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听教师的授课。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素质也是其个人修养的体现。无论什么课程,学生都必须尊重教师,课堂是大家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
(二)认真听讲,课后多做数学练习题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如果前面基础学不好,那么后面就很难追上,因此学生在数学课上必须认真听讲,提前预习,做到心中有数,能够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将数学知识掌握好。还要在课后多做相关练习题,仅仅靠数学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数学公式都是熟能生巧的,只要肯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有自己的收获。小学生的通病是爱忘,教师刚说完的东西,可能一会就忘了,针对这种现象更加要认真听讲。
(三)加强对数学课的重视程度
许多教师有着一种错误的想法,就是学生学习与不学习都是客观不能改变的,其实这么想是不对的,教师必须积极地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之所以被称之为学生,就是因为他们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学习。小学生本身要加强对数学课的重视程度,因为数学课是以后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只有学生充分重视数学课,他们才能够踏实地听讲,才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才能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三、学校方面
(一)加大对学校课的师资投入
学校要提高对数学课的重视,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课时量的安排上遵循科学规律,让数学课在全体师生共同关注下顺利开展。有的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差,数学教学用到的教学工具都不齐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进行,也给学生学习数学课带来了阻碍。可见,学校对数学课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作为义务教育的重点学科,数学课必须要加大投入力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也为学校的数学教学增光添彩。
(二)多组织教研活动或者数学联考
数学教师获取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的渠道大多是网上或者同事之间交流,在这个基础上,学校应该多组织数学课的教研活动,只有加大教师交流的力度,才能够让教师掌握最新的教学动态,得到更多的启发,并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同时,学校可以多与其他兄弟学校组织数学联考,在每次联考中找到差距和不足,对于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也能够让数学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找到教学的方向和教学的重点。
综上所述,小学生正处于各项认知技能都快速发展的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做出贡献。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秩序,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凌铎林.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0(8).
[2]肖刚云.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09(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重要方法。在新课程时代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减轻学生的负担,这样就要去思考,怎样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达到增加质量的目的。因此,课堂练习就变得异常重要。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问题
1.习题情境缺乏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基本会存在以下问题:未有创造课堂习题情境或是极少创造情景。多数教师对课堂练习不重视。只是把课堂习题当成课堂交流的工具,未能让学生一起参加到讨论当中,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培养他们主动思考、探究的能力。
2.练习内容选择不当
很多教学对习题选择不重视,有的设计太单一,有的又太复杂,有些题目是封闭性的,不具有引导思维的功能。时常是在学生完成练习后仍处在被动状态下,不具有学习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未能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中,练习选择的内容要精选,最好选择条件清楚且思路不复杂的习题。
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原则
1.实践性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所以一定要联系生活,开展课堂练习。需要以教材为基础,选择适当的内容,结合实际,合理设计。同时,所选的题目也要和生活相关,例如,在有关路程、时间等题目时,如果脱离了实际则无法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2.趣味性
多数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课堂中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要用趣味性比较高的题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开展教学设计时,可采用一些新颖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练习。通过习题比赛、讲故事等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
三、提升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1.对内容进行灵活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该让小学生可以灵活、生动地学习。只有将课堂练习进行灵活安排,才可激发他们的兴趣。生动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兴趣不断,并且稳定学生注意力,激发主动性、积极性。在设计课堂练习时,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设计一些习题本身的内在游戏,如数学迷宫、猜谜语等。开展书面、实践的练习。
2.合理的设计
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都有个性。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并根据学生特点、接受能力展开设计。
第一,选择合理的数量题目,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对其中的难易程度要有所把控,让基础比较弱的学生也可完成。
第二,正确处理因材施教的关系,注重每个孩子个性的培养,让他们可全方位发展。如,在设计合数、质数课程习题时要对习题的量、难度有所控制,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例如,如果b=1、2、3,则3b-1是合数?质数?这种设计可让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发挥思维能力,对学习能力的提升极为有利。
3.开放性课堂练习
学生的知识水平、经历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掌握也不一样,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在内容选择上可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所以一定要重视开放性。如,国庆节,爸爸要给你买一套新衣服,商店里的衣服有好多种,如果你只有100元,你自己做主,选择一个自己满意又不超出预算的方法。
这类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且有生活趣味,和学生本人有关。这类题目要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促进学生想办法来进行搭配。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习题时,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并结合教材要求,合理、科学地设计数学课堂习题。适当控制数量、难度,增加有趣的开放性习题,让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中。
参考文献:
[1]施燕.小W数学课堂习题的设计研究[J].成功(教育),2011(20):171.
一、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作用
(一)直接的导向作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善于抓住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评价,如教师合理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的自我评价等,让学生在评价中懂得为什么要学、学什么、怎样学,并对自身的教作出判断,这对教与学双方都会起到直接的导向作用。
(二)积极的激励作用。
教师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学习成果的肯定等予以及时恰当的评价,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当他们的闪光点得到认可时,他们更能激发出上进的动力。
(三)及时的诊断作用。
课堂的口头评价过程就是分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哪些地方见长,哪些地方不足,通过在集体中科学的分析,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全面的认识,能帮助学生克服盲目乐观或自卑心理。
(四)快捷的调控作用。
课堂的口头评价能广泛、快速地反馈信息,并通过与目标对照,找出不足与缺陷,分析原因,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方法,从而对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快捷、有效的调控。
(五)互动的交流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的口头评价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学生在他人的评价中和对自己与他人的评价中,可看见长处与不足,利于在集体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的口头评价并不是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它是教与学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它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表现,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口头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操作艺术
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基础知识、技能掌握的激励评价,忽视了对学生课堂组织管理,数学学习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激励评价,将焦点集中于学生学习成绩上,没有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多角度地去激励学生、评价学生。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确定正确的评价目的,讲究数学课堂口头评价的操作艺术。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消除“位差效应”,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口头评价是一种沟通的艺术。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是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实现最大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口头评价中,上位心理和下位心理所产生的“位差效应”造成少数教师的师道尊严、夸夸其谈,从而导致学生谨小慎微、不敢回答问题,甚至使个别学生在评价教师和同学时产生不真实的评价。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位差效应”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呢?
1.淡化心理定势。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口头评价往往只是表面上的民主平等,而因师生双方处在直接或间接的隶属关系之中,各自的权限和地位是不平衡的,所以形成习惯性的“心理定势”――在心理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教师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居高临下的心理状态,学生相应存在自卑或戒备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安或紧张,不敢大胆、坦诚地敞开心扉,即使身不由己地发言,也往往是试探性的询问,或是看老师的脸色应对。因此,在评价学生时,教师不仅要坚持讲“理”,更要讲“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隐私权和选择权,尊重学生的看法、建议和合理的辩解。只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口头评价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针对个性进行选择。
不同水平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位差不一致,即使同一水平的学生,与教师的心理位差也有较明显的区别。因而在课堂口头评价时,教师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讲究激励和表扬的语言和方式,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的评价。小学数学课堂中激励性口头评价语言要求准确和个性化。准确,是指评价语言要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学生的认知出现错误时,教师、同伴等要引导其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取向正确的价值判断。当同伴在评价学生时,出现不规范,甚至是出现不正确和歧视倾向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加以引导。同时,评价者(教师、学生)要针对被评价者的个性及价值客体的特点,作出具有评价者自身特点的课堂口头评价,或幽默风趣的评价,或平和亲切的评价,或循循善诱的评价。
(二)适时评价,把握激励时机。
课堂口头评价的时机把握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握不好,会影响评价的结果,甚至适得其反。由于小学生心理素质不够稳定,且同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位差也存在时间差别,因此,评价时机应选在学生真正感到教师可亲、可信赖之时,选在师生情感在教育空间弥漫之时。
1.瞬时评价,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课堂口头评价有时是一种瞬时评价,教师要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及时地进行激励性评价,还要引导学生也学习在评价时善于捕捉、把握时机,进行对话交流评价,促进师生、生生心灵沟通。
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育应建立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理念上。因此,课堂上激励性的口头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口头评价。更重要的一点,评价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施纵向评价。考查学生个体进步或退步及幅度,注意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反思,调整心态和评价行为,不断进步。激励性口头评价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作出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评价的认同和接受,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在数学课堂这个小世界里,让不同的学生全力投入、尽情发挥,获得发展。
2.延缓评价,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在重新认识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思考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选择,为新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献计献策。
二、小学数学学科性质再认识
素质教育时代下,小学数学的学科性质至少具备如下特征:
1.生活性
小学生数学学习回归生活化,是当下素质教育小学数学教育观念转变的重要命题。由此,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更多关注的是,帮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中认识数学,实现儿童数学学习真正地回归到儿童的生活中去。
2.现实性
小学生数学是现实的数学学习,这种现实存在于儿童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和交流之中,存在于儿童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活动之中。而课程的任务在于构建抽象与现实的连续体。所以,小学数学课程应该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的联系,加强数学应用于实践地联系,真正实现儿童数学学习的现实性。
3.体验性
学校的数学教育应当积极倡导努力探求解法,而不单是记忆步骤;主动探索模式,而不单是记忆公式;积极形成猜测,而不单是做些习题。可见,学校的数学教育应当成为学生亲身体验数学问题解决过程的一种活动,不要总是将整那好的详细证明(事实)材料提供给学生,而是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白己进行仔细的观察、粗略的发现和简单的证明,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真正经历超越局部的、非单纯接受的问题解决的过程。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选择
1.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有目的地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问题的提出比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新课标准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从新的角度,用创新的思维去看待原来地问题,变被动的学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由此可见,对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可以从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开始。很多数学问题源自于社会生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课堂教学生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可以从贴近生活的问题着手进行。比如,在连乘类问题的解决中,可以创设这样切合生活的问题情境。有一天,妈妈让你去买一箱牛奶。这个时候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思考,一箱奶多少包、每包多少钱、自己应该拿多少钱等等问题。借此时机,教师可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讨论可得出解决方案,其一是看标价,其二是询问售货员。在此基础上,引入连乘主题――“一箱奶24包,每包3元,一共需要多少钱?”。如此,学生可在日常的购物情境中,得到学习的乐趣,也锻炼其实际问题解决的思维能力。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问题提出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始,而问题的解决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体能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本着如此的教学态度,建议今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成立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要囊括高、、中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并在小组内举荐一个小组组长,负责小组内成员间学习信息的反馈和交流。在具体的教学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寻求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小明遇到数学学习上的难题:18+7=?,他是苦思冥想得不出解决的方法,同学们思考下该如何帮助他呢?”。其次,小组内成员开始讨论,学生们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法是五花八门,这个时候小组组长负责汇总信息,并指派或者是自己代表小组发言。最后,教师将每个小组内反馈信息进行总结,启发学生最为便捷的解决方案。在整个过程中,要鼓励每个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满足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成就感、自豪感和价值感,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提供原动力。
3.鼓励学生合理地运用知识,锻炼学生创造性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知识能力的锻炼,首先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生活中蕴含的大量数学信息,其次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学习解决数学问题的技能和技巧,最后在于引导学生将问题解决的技能、技巧,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知识的学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最终目的。在这方面,教师课外作业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比如说:在学习了“统计知识、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体积、容积等测定”的内容之后,可布置这样课外作业――“课后测量一下家里家具的长宽高”、“测一测父母的体重、身高”等等,这样一方面可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下,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验了学以致用的喜悦感。
四、结论
总之,素质教育时代下,小学数学的学科性质至少具备如生活性、现实性、体验性等特征。针对小学数学学科性质的重新认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贴近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有目的地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合理地运用知识,锻炼学生创造性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这样这样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海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4)
[2]赵丽.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建模思想相结合的探索[J].品牌(理论版).2010(10)
[3]吴文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9)
关键词:有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贯彻有度教学理念,把握好课堂进度,使学生能够跟上教学步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
一、有度教学的重要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使用各种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是数学课堂的最终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有度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需求得到满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带着高度的热情学习数学。另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度教学,通常是结合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共同实现的,例如多媒体工具,在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之下,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使课堂张弛有度。
二、管理课堂秩序是有度教学的基础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实施有度教学,必须确保良好的课堂秩序,规定课堂纪律并传达给学生;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达成共识,并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教师应通过激励措施制约不良行为的发生,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把握好课堂教学进度,避免拖堂现象发生,防止学生因拖堂而产生不良情绪,这样既能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将自身主导作用发挥出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进度,确保课堂的良好秩序。
三、掌握教材节奏是有度教学的资源
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实施有度教学,一本优秀的教材是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教师必须谨慎选择教材,并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中的内容,避免学生的认知被忽略。另外,教师还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完善课堂教材的安排,把握好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领悟教材内涵所在,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充分拓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对现有的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不能一味用学生的成绩衡量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实施教学,避免给学生过多压力,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思想,鼓励学生养成独立解题的习惯,并引导学生使用多样化手段进行解题,在此过程中改善原有的定向思维。另外,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需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并寻找合适的契机为学生解答这些题目,以此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小杨去复印店复印两份文件,其中有一份文件需要复印15份,另一份文件需要复印25份,请问根据以下价目表,小杨使用怎样的复印方式比较划算?(使用复印机印刷,每页复印一份的价格为0.5元;使用一体机印刷,每页复印一份的价格为0.15元,每起印一次需要另加5元制板费)这类问题可以有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教师应确保教学中各个课时习题量的平衡性,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跟踪,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与相互评价。
四、创新教学方式是有度教学的延伸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指导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分析问题,寻找各种契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利用一些计算机教学设备辅助有度教学的开展,推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师应养成撰写教学日记的习惯,通过文字、数据、图片等形式将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记录下来,并持续跟踪,使师生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确保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最后,教师在课堂中应根据一定的技巧进行提问,围绕重点和难点内容设计问题,避免偏离课堂主题的现象发生。
五、开展教学实践是有度教学的结果
根据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时间,并结合学生的兴趣与实际水平开展相应的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核心拓展课堂内容,使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得到提升。另外,还应跟随课堂进度进行相应转换,通过批判性思维学习新的理念,并接纳传统观念,提高对学生参与性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开放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机会,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共享,但是对于这种合作的开放度也要把握到位,并掌握好教学难易程度,避免出现与学生能力不相符的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作者:吴鸣凤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高建国.小学数学目标教学的实验探讨[J].湖南教育,2003(12).
[2]肖光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