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十三岁的际遇

十三岁的际遇

时间:2023-05-29 18:2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十三岁的际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词语,弄清一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2.掌握下列加点字的音、形:

3.掌握下列词语的解释:

际遇莫名稚气尘缘白驹过隙蓦然穹隆不胜恍悟茫然若失

骤然津津有味不折不扣迷离徜徉涉足絮语摒弃犀利一视同仁

谈笑风生绅士风度古朴凝重耳目一新安恬撷取惆怅

4.掌握一些修辞知识:

比喻:即打比方。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就是比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运用比喻,可以把事物描写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用比喻来阐述道理,可以把道理阐述得通俗浅显、易于理解。

二、能力目标

1.把握文章的感情线索,理清感情变化的轨迹。

2.品味本文语言优美的特点。

3.体会第一人称写法的作用。

三、情感目标

1.细细体味作者激情洋溢的文字,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激情。

2.学习作者那种“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

教学建议

一、主题思想

本文叙写了作者与北大的际遇以及自己在北大的怀抱中成长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热爱、感激和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情意。

二、思路结构

本文用空行隔开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在弹指一瞬间孩时的梦想实现并且已在北大生活了两年,欲向北大诉说心语。

第1自然段,写从泛黄的照片上初识北大,梦想产生。第2自然写乘车路过北大,表现少年的自信。第3自然段感慨时光飞逝,第4自然段再现初入北大天真浪漫的“我”和如今的茫然若失。第5自然段欲向朝夕相处的北大诉说心语。

第二部分:回顾两年来,北大的哺育和给予,展现北大的精神魅力。

这部分写的主要意思是北大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

知识魅力:第6自然段写由参观图书馆而顿悟自己的无知。第7自然段写与北大的际遇,是又一个新的开始。第8、9自然段写书籍为我打开新世界,北大为我开启智慧和真理之窗。

人格魅力:第10自然段写北大学生的物质。第11自然段写北大老师的风采。

第三部分:倾诉对北大难以分割的浓厚情感和歌颂之情。

三、写作特点:

1.语言优美,用词丰富,同时大量地使用了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散文的语言更具有诗样的美感,饱含了特殊的情感。

2.第一人称的写法便于直抒胸臆,并让读者感受到真实、亲切而自然。但文章也用了第三人称(如第四段),在人称转换中,作者也完成了时空的转换。文章还用了第二人称(如第五段),连用了三个“你”,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了对北大的深情。

四、优美的语言表达

例如第四自然段,作者将两年前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对比着描写:“短短的头发,天真的目光,还不满十四岁,完全是一个一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上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这段文字将两年前的天真活泼、好奇,两年后的沉静、敏感、多情写得十分生动具体,特别是将清脆笑声比作雪团四处迸溅,通感的妙用,将“我”的天真活泼描写得十分传神。另外,作者写心情也独具一格,她写秋风起,树叶黄、落叶遍地,无一不流露出她的沉静、敏感、多情,字里行间有诗画般的情意流淌。

文中类似如这样神妙的比喻比比皆是。例如,把北大比作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把向往北大的学生比作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把北大的教工比作舵手与船工,都十分贴切。又如,以“不系之舟”自比,“玫瑰”“绿阴”“宁静的港湾”是与“不系之舟”相关联的一系列比喻,“玫瑰”“绿阴”是两岸诱人的景色,“宁静的港湾”是“不系之舟”前进中的“避风港”。这一系列相关,极富表现力,将“我”渴望创造,不断求索的形象展现出来了。

作者用诗一般含蓄、凝练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北大的特殊感悟,细细咀嚼,慢慢品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五、拓展性阅读教学建议

本文为拓展性阅读,只要求学生大致感知课文,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揣摩一些精彩语句,积累词语即可。

1.鼓励引导后,让学生独自准备,扫除字词障碍。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发现哪个词用得好,并说出它的妙处,喜欢哪些语句,说说为什么等。

第2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探究辨析;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听、说、读、练的全过程,通过思维训练带动语言训练。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

    (1)提问导读。例如教《十三岁的际遇》时,开始进行这样的谈话:什么是际遇?(生:机遇,时运……)课题中十三岁的际遇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很快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发现疑点是学生读书的起步阶段,引疑之后,教师要相机疏导,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

    (2)辨析词语。把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表达,让学生分析、比较,激发其思考的兴趣。如《多收了三五斗》一文中有一句: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便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学生知道这里的“透”是喘一下气的意思;“占卜他们的命运”是指询问米价。我进一步追问学生,如果把“透”换成“喘”,把“占卜他们的命运”换成“询问米价”,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通过辨析,学生明白原句反映了农民丰收后心中很不踏实,是捏着一把汗去问米价的,所以“气也不透一口”像“占卜”一样,关注他们的凶吉祸福。

    (3)创设情境。努力把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环境变成可以感知的直观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蔚蓝的王国》一课时,通过画面、音乐、语言的描述方式把那种优美的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如临其境,通过眼看、耳听、口诵、心思,学生陶醉在屠格涅夫营造的蔚蓝梦幻的意境之中,展开联想,激发思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课文中的典型人物的言行来创设情景,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以激发其求知欲。

    (4)分析综合。对一些基础知识,应采用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思维过程进行教学。如教《天上的街市》一课,讲事物和联想时,我边提问边板书,“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里的第一个明星,第二个街灯是诗人看到的吗?(板书:联想)这些联想是看到什么才产生的?(板书:事物)诗中用来联想的词是什么?(板书:好像)

    教师通过这些具体内容,讲清了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事物,什么是联想,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以及事物加联想的作用和常见的形式。接着,又要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写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使概念具体化。

    (5)步步探究。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孔乙己叫什么名字吗?”我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哄堂大笑,既而教室里逐渐安静下来了,接着就发现少数同学窃窃私语,互相讨论。不一会就有几位同学纷纷举手回答:“孔乙己没有名字,只知道他姓孔。”接着绝大多数同学都说孔乙己没有名字。于是我立马抓住教学契机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孔乙己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名知识分子和丁举人一样都是读书之人,只是由于他屡试不中,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最后却落个穷困潦倒的悲惨结局,以致连个完整姓名符号也没混到,这一切说明了什么?”这一连串的提问,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步步探究,激发思维,最后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主旨。

    (6)揭示规律。规律应具有指向性和层次性。规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起作用。比如,写人的文章常有一些语言反映文章的中心和人物的思想。这些语言,句子短、意义深,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捕捉、思索。

    (7)大胆质疑。指导学生质疑,能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陶行知先生曾编了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者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如我教《我的叔叔于勒》,一开始不少学生提出:为什么课文对于勒有那么多不同的称呼?我启发学生自己读书分类找答案。

    (8)求异思维。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发散——集中——发散——集中”,教师逐层深入地思维引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有价值的答案出现的概率就愈来愈大,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和创造性方面发展。

    黑格尔说得好:“没有人能够替别人思考,正如没有人能够替别人饮食一样。”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探求阅读教学规律,摸索阅读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这是一个难题,还有待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摸索探究。

    参考文献:

    [1]李群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浅探[J]。教学与管理,2012(3)。

第3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单元主题化阅读 教学目标

新语文课程为帮助学生初步构筑精神家园提供了文本基础和契机。新语文课程便于教师制定宏观的单元主题教学目标,设计策划出有创意、综合性、高质量的学生活动,从而达到弘扬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初步构筑思想体系和精神家园,提升学生的精神素质这一目的。

新课程语文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和精神财富,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通过强化单元主题化阅读教学,挖掘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矿藏,帮助他们初步构筑精神家园,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生的思想与精神的园圃中,应该绽放如许绚烂的春天的繁花;热爱祖国的情感,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高尚的品德修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挚爱人生、社会和大自然,关注现实生活,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崇尚真知,好学上进,求知若渴,主动进取等。学生的美好心灵有待于教师去塑造。利用新语文课程提供的丰富的人文资源,在帮助学生构筑思想体系和精神家园的神圣事业中,广大的语文教师是会有一番作为的。

而种种做法中一条最基本、最便于操作的途径就是——强化语文课程单元主题化阅读教学。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通过强化单元主题化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初步构筑精神家园的方法作浅显的探究。

一、“纲举目张法”——围绕单元主题,对单元内每篇课文的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

新课程语文学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本上每个单元都设计或体现了一个主题,单元内各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呈现、展示和阐发。单元主题是“纲”,单元内各篇课文是“目”,纲举才能目张。或者说,单元主题是高高矗立的金字塔,单元内的每篇课文是托起金字塔的一块块基石。只有对这些“基石”进行系统化的堆砌,地面上才有可能出现金碧辉煌的“金字塔”;若“基石”东一块西一块,何来“金字塔”的耸峙云天?

同理,我们在进行新课程教学时,也只有对单元内每篇课文的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才吻合新课程语文读本的编辑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凸现和实现单元主题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功能,才能最有效地促成学生思想体系与精神家园的构筑。

下面我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作一说明:

本单元以“金色年华”为主题,共有四篇课文,这些课文包括散文(于漪《往事依依》、记叙文(沈复《幼时记趣》)、随笔(田晓菲《十三岁的际遇》)、小说(秦文君《伟人细胞》),有现代的,也有古代的。从内容上看,有的回顾学生时代徜徉书海的往事;有的记述童年时尽享来自大自然乐趣的故事;有的是成功少年学子尽情抒写在北大的青春往事,有的写聪明调皮的男生的成长历程。这些课文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对“金色年华”这一主题进行了阐发,以给学生鼓舞、激励、鞭策和警示。

我在教学本单元时,紧紧围绕“金色年华”这一主题,对每篇课文的教学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对每篇文章确定解读的角度:《往事依依》——“金色的年华”;《幼时记趣》——“快乐的童年”;《十三岁的际遇》——“非凡的青春”;《伟人细胞》——“成长的历程”。

二、“课外拓展法”——迁移延伸,扩充视野,强化主题的心灵冲撞力。

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程资源由两大核心组成部分:一块是课堂文本资源,另一块就是课外文本资源。课堂文本资源是单一的、有限的,用叶圣陶先生的话来说,教材永远只是一个例子。要想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单靠课堂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量地扩充课外读物,增加课外阅读量。需要指出的是:进行课外拓展,到底是放在课堂上还是放在课外,灵活机动,没有一定之规。下面我就如何进行课外拓展,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强化文本主题对学生的心灵冲撞力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我在执教苏教版新课程语文学本时,是这样选择课外拓展材料的:

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更深入地领悟课文的主旨,从而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我往往会从《读者》等课外杂志中精心挑选出跟课文有着相同或相近主旨的时文来辅助教学。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童年的朋友》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与外祖母之间的浓浓亲情,我精心选择了《读者》中的《父亲》及《母亲,请让我给你安宁》这两篇文章作为辅助材料。《父亲》主要写了一位儿子因没能在众人面前维护貌丑的父亲的尊严而一生心怀愧疚;《母亲,请让我给你安宁》表达的感情则更加真挚、细腻,文章表现了自己对因疏于对母亲的照顾而使得母亲受到伤害的愧疚及对母亲的感恩。这三篇文章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饱含浓浓的亲情。如果说《童年的朋友》让学生对外祖母倍加崇敬的话,那么《读者》上的两篇时文更促使学生警醒——不要忽视父母的爱,应该懂得回报父母的爱。这样拓展教学之后,就由热爱亲人这个主题延伸到如何善待亲人,回报亲人。

开展多角度的课外拓展,对强化文本主题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以我执教明朝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为例:这一课,我不仅在课堂上为学生扩充了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以及汉乐府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同时还在课后为学生扩充了清代彭端淑的《为学》、元朝王冕“僧寺夜读”、东汉任末“削荆为笔”等文章,对“勤学”这一文本主题进行了专题“集束轰炸”,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4篇

这就要求我们,唤醒课堂,走出一条由课内带动课外,让课外充实课内之路。很早就有人进行过各方面、各种形式的探索,并留下很多精彩阐述,一些老师也做过或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精彩设计和精妙做法。我们学习和利用他们的经验,汲取他们的精华,对课堂教学也进行了一些相应的变革,想方设法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和拓展,让课外的鲜活激荡课堂的精彩。

一、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巧妙拓展延伸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一切课外活动、课外内容务必要结合课内内容进行,结合文本做文章,而不能搞两张皮,不能使课内课外互相脱离。课内的许多文章都和课外有联系的可能,都有让我们寻找到唤醒学生生活体验的“通道”。作为教师就是要积极寻找这些可能,想办法打通这些“通道”。

《春》、《三峡》、《夏》、《济南的冬天》这类文章与四季相关,我们可以一边享受文本给我们提供的精彩描写,一边在生活中寻觅春、夏、秋、冬的身影,利用文本的表现手法将四季的灿烂和多姿描绘出来。

《往事依依》、《幼时记趣》、《十三岁的际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类文章虽是别人的生活,可也让我们的心潮为之激荡,让我们温暖心灵的一角,那么,作为教师可不可以由此及彼去唤醒、去催生更多?完全可以。“我们也在十三岁的年华,我们可拥有动人的一章?”“当你感受了这背影,我们为之唏嘘,我们为之感叹,我们为之流泪,或许,我们不再会经历那时的苦难,但父母的爱依然萦绕在我们身边?父母不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背影,也会让我们或是潸然泪下,或是温馨一片,那就让我们打开记忆的屏,寻找那些让我们为之感动的背影吧。”

《社戏》、《端午日》、《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这类文章和节日相关,抒发的是一种美好的情愫,即使难免忧伤,可也是千古的情怀,可以让我们为之心动情荡,教师于此用力,或是唤起学生美好的回忆,或是让他们描绘季节的斑斓,或是强化某一种情感体验,只要有利于激发调动学生,既能感受作者情感,又能实现课外生活的接轨,便是双赢。

《三颗枸杞豆》、《甜甜的泥土》、《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这类文章写的是生活中的普通事物却赋以特别的意蕴、特别的情感,运用特别的手法加以特别的强化,虽然学生理解上有难度,但一旦从生活中寻找到这种相通,那么,突破就成为可能,即使课内课外实现连接,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后也会运用此类手法加以表达,可以说一箭双雕。

当然,这种延伸不是随意的、不是随便的,要巧妙、要适当,要有利于学生加强课内内容的学习,是对课内的延伸,是要唤起学生生活的体验,接通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也就是说,要在学习的课堂让生活的体验介入其中,不因偏执于课内而忘记了课外。

当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并不局限于文本,由此连接生活,切情切景,让他们沉醉在探索里,激情于表达上,我们也就不用担心教学能否成功了。

二、把生活中的无数精彩巧妙地融进课堂

生活是精彩的,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把精彩的生活引进课堂、融进课堂,使学生能精彩地融进我们的课堂。作文尤其如此,我们不可以不顾学生的生活,闭门造车,写作的材料可以来自于生活,作文的训练可以有计划地向生活倾斜,各地的中考也是如此,从题目的设计到写作的提示,无不让学生感到可以在生活中寻找,能够激发起他们生活的体验,尽可能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有的写、写得真、写得实。

江苏省各地中考作文题的设计,从南通的“就这样慢慢长大”,到宿迁的“我的人生我做主”、南京的“带一本书旅行”、无锡“幸福就在现在”、盐城的“眉头舒展了”、扬州“不能没有你”、苏州的“心中有首快乐的歌”、常州的“发现离不开用心观察”、连云港的“道路前面还是道路”等等可以看出,中考的命题者们虽然尽量避免猜题的可能,但依然想法让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引发学生甜蜜的回忆,温馨的思考,贴近的运作。

由此我们可以想见,在作文课堂指导中我们应该努力开掘生活的源流,让精彩的生活点亮课堂。如何让生活融进课堂呢?

第一,想方设法让学生多体验、多感受、多观察。没有这个作为基础,学生只能以空对空,以假应假,无法有真切的体验,真实的感受,细致的观察。生活不足,虚假难免,率性真情无处可来,只能是镜花水月。

第二,随时随地记录生活的精彩。今天的发现也许就是明天的华章,今天的感受也许就是未来的精彩,今天的叙说会成为以后故事中亮丽的一折。

第三,要给学生多咀嚼、多回味、多历练的机会。这要看教师如何设计和如何调动。作文课要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基础上,沟通学生的心灵,沟通学生的情感,他们才会回报以精彩的表现,作文课堂才会珠玑不断,精彩纷呈。比如,为了写亲情。教师事先布置作业,让学生星期天回家帮爸爸妈妈做几件事,或是洗脚,或是洗头,或是做饭,让他们仔细观察父母的一举一动,记录他们的言行,去品味每一个细节。

在作文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反馈设计几个动人的画面(真实的拍照),在课堂上放映,让当事学生讲述过程,说说心理感受,其余学生补充、讨论,教师激发引导,让感情在交流碰撞中澎湃升华。

第5篇

【技法解读】

叶圣陶在《作文论》中指出:“抒情的工作,实在是把境界、事物、思想、推断等凡是用得到的足以表达出一种情感的一一抽出来,融会混合,依着情感的波澜起伏,组成一件新的东西,可见这是一种创造。但从另一方面讲,工具必取之于客观,组织又合于人类心情之自然,可见这不尽是创造,也含着摹写的意味。”文贵有情,感人心者情为先。好的文章往往是以情感人,没有情感的文章是枯燥的,矫情造作的文章是虚伪的。

一、感叹抒情法。就是要想方设法把各种抽象的感情,如喜、怒、哀、乐等,通过适当的修辞,转变成具体的印象,使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如一同学在《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鸟》中写道:“相信我们吧!外面的风再狂雨再大,也阻止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我们有顽强的毅力;山再高水再深,也浇灭不了我们斗争的热情,我们有坚定的信念!不管离我能够飞翔还有多长时间,我仍不会灰心,因为我是一只渴望飞翔的小鸟。”通过抒情真诚地呼唤,渴望理解,追求自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直陈抒情法。就是直接陈述,即把自己的情感,直接说出来传达给读者。如一同学在《感谢苦难》中写道:“我并不十分清楚‘坚韧’具体指什么,但我知道,我绝不是那么轻易地就会被困难吓倒的人。凄风苦雨中,患病的我独自去医院输液;夜深人静时,我独自一人在宿舍里为演讲比赛准备稿件;考试偶尔失利时,我睁大眼睛,把泪水逼回眼眶,让信念重新升腾……”用朴实的语言概写了她战胜苦难的三个典型细节,令老师、同学唏嘘不已,觉得这个在苦难中要强的同学真不容易。

三、比拟抒情法。“比喻法”或“比拟法”就是用“好像”“仿佛”“似的”“犹如”等词,或举读者熟悉的人、事、物,或“借物比我”,或“以我比物”来传达、衬托自己的情绪和感情,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如《十三岁的际遇》中优美的比喻抒情段:“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怎样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品析此抒情段中的比喻,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朝夕相处的北大的感激之情。北大这条“河流”的饱满生命给作者展示了一个惊喜的天地,使作者有了渴望知识、渴望创造、渴望生活、渴望充满希望的未来的饱满生命。北大的学者、园丁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去实现梦想与抱负。

四、点染抒情法。就是借描写周围的景物制

造出某种气氛,来衬托作者的情感,使读者有更深刻、更强烈的感受。

五、议论抒情法。就是寓情于理,与一般议论有所不同,这里的议论只是抒情的手段,是为抒情服务的。如杨朔的《荔枝蜜》就具有浓郁的诗意与丰富的哲理,作者由吃蜜而动情,这是作者情感的触发,也是作者探索生活底蕴和人生哲理的开始;又借蜜蜂采花酿蜜之景,抒发了浓郁的诗情:“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这是作者情感的发展,也是作者探索人生哲理的继续。最后写到“他们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行文至此,情景融合,所探索的人生哲理已全部揭示了。

第6篇

我叫彭钊,今年13岁。是第三中学初一(4)班的一名学生,也是初一(4)班的班长。“为集体尽职,为伙伴服务”是我的工作宗旨。我出生在医生世家,接受长辈善良淳厚,乐于奉献的熏陶,得到了心灵的洗礼,养成了良好的品质。我没有特别的人生际遇,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天性至真至纯,追求尽善尽美,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实,集中的展现新时代初中生应该具有的美德,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绽放,受到老师,同学以及认识我的人的喜爱。

我能够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懂得遵纪守法,热爱集体,助人为乐。在学习上勤学善思,那只不过是一部分而已。作为一班之长,深知肩上的责任重,一方面,对老师交给的任务总是积极认真地完成,如每天的收发登记作业,检查学生作业。检查纪律卫生等情况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我任劳任怨,经常是“早出晚归”。

我自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信。我和许多同龄孩子一样热爱学习,热爱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良好的兴趣,开阔的视野,刻苦的努力,为我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平时我博览群书,每天让自己徜徉在书的海洋,每当其他学生沉醉于玩耍,我却默默的伏案阅览或解题,在家有时候很晚还在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各个方面变得越来越出色。在学习上,我有一股钻劲,从不向任何难题低头。能学好书本知识,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及时理解、消化和吸收,课后独立完成作业,做到每天任务当天完成,保证与老师所教内容同步,并给新知识的学习留有自学的空间,这样学习起来会更加的轻松,所以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学校里,每位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看见同学们灿烂美丽的笑容,于是,每次谁有困难,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的,都会找我帮忙,我也尽力帮助,在班里我的书包是最沉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不仅把所有的课本和练习册都带上,还要多带些练习本,笔,橡皮,甚至素描纸,宣纸我也把家里所有的都带在身边,另外还提着一个沉沉的手提袋里面装的是最大最全的英汉和汉语词典,当上课时同学们缺这少那的时候我的书包就是百宝箱了,我可以尽可能的去帮助同学们,妈妈老是心疼的让我不要拿那么多东西了,可是我想我离家比较近,我带的学习用具全了就可以方便其他同学使用了。

学习上优异的成绩成为我帮助同学的有利条件,我对同学们真诚,热情,无论谁来问我题我都给他详细讲解,没有任何保留。有些优秀生不愿与差生交往,但我认为差生同样有许多优点值得我学习。正因如此,我在班里的人缘极好。我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无论谁有困难,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个宝,我也不例外。但我从不与别人攀比物质,也从不提出非分的要求,增加父母的负担,不比物质比精神,我选择用人格魅力来得到他人的赞赏。我是一个遵守公德、乐于助人、善良的男孩。在骑车行进的路上不仅自己自觉地遵守交通信号还要求爸妈和自己一样执行,这已经是我的习惯了。无论走在哪里,我都不会随意乱扔垃圾,更是看到垃圾便要捡起,这也是我的习惯。每一次在路上遇到乞讨的人,我总会或多或少的给他们一些零钱,曾经也有人告诉过我那些人可能是骗子,但我总觉得那些人中总会有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我要帮助他们。还有一次看到奶奶家属院门口设了一个捐款箱在为一名叫琳琳的生病小女孩捐款,看了她的病情介绍我感到她很可怜,于是就跑回家拿出了攒了好久的50元钱放在了捐款箱里。

我逐渐长大,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也努力成长为一个尊敬长辈,孝敬长辈的孩子。平时,每天吃完晚饭,我就主动洗碗,帮妈妈整理厨房。每到周末,做完功课,我都会打扫房间,或洗衣服、做饭。妈妈不让我做这些家务,怕影响我学习。我总是笑笑说:“学习也要劳逸结合,做家务等于是休息嘛!”父母有时因工作或生活琐事,心情烦闷,每到这时,我就用平时看到的一些幽默滑稽的笑话来逗父母开心。

有一次,妈妈生病在床,爸爸又上班,照顾妈妈的任务自然就落在我身上。我用冰块敷在妈妈的额头上给她降温,又倒好温开水,提醒妈妈按时服药,早饭和晚饭也都是我一人承包。妈妈歉意地说:“钊钊,辛苦你了。”我自豪地说:“妈妈,‘香九龄,能温席’,我都十三岁了,照顾你们是我应该做的。”

在父母眼中,我是个勤劳乖巧的孩子,我从来无须让他们为心,我更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我看到爷爷、奶奶带着老花镜剪指甲很费劲,就用自己的零用钱给他们买了一个大号的带放大镜的指甲刀。姥姥身体不好,行动需要坐轮椅,我只要有时间就会推着姥姥去散散步,让她享受一下阳光的温暖。

成绩代表过去,我的人生之路才刚刚起步,蜜蜂只有辛勤采蜜,才能酿出甜美的蜜糖,雄鹰只有勇敢的捕击风雨,才能使自己的翅膀更加加强有力。大浪淘沙,方显真金本色,风雪过后,更见青松伟岸。今后我会更加努力,为班级争光,为自己的人生添彩,不辜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和厚爱。

第7篇

抓住课题,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时候,老师要求学生认真去读课文,可有些学生刚拿到新书时,就已经凭着好奇心将部分有故事情节的课文粗看了一遍,对一些说明文或散文觉得没意思就不看,所以,再要他们认真去读,大部分同学即使读起来也是有口无心、不知所云,这样就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无法读好课文,并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要运用多种方法,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在教《十三岁的际遇》一课时,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想当一次解说员吗?我们将要学到的这篇新课文给你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你愿意试一试吗?”同学们都是好奇而又好胜的,听到激发性的话语一下子就来了兴致,一个个跃跃欲试。兴趣和好奇心的激发,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应成为阅读主体

教学千法读为本。教师示范朗读,可以使学生直接获得听觉上的美感体验。书页上的文字,原本是毫无生命的语言符号。教师倾注情感,个性化地美读,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将自己和作者所进行的心灵的对话、灵魂的拥抱、跨时空的交流,借助声音艺术地传达出来,将冰冷的符号转化为有声世界,引领学生进入到作品所描述的艺术境界中。教师范读,在诠释课文内容、传达文本意义的同时,更能够给学生以直接的听觉上的美感享受,从而使他们真正从情感上认同作品,愿意成为阅读的主体。试想,课文是对生活的反映,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那些生动地描写就会唤起学生地联想和思考。也就是说,渗透着教师理解地范读,可以沟通文本内涵与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搭建一座能够积极参与解读的桥梁,打通一条“对话”的通道,从而使他们更快地融入作品,成为阅读的主体。

比如,教授《背影》一课时,王春伶老师先作示范朗读,那感人的故事情节使教室渐渐安静了,学生们都沉浸其中。一遍读完,有的学生竟然要求老师再读一遍。王老师又读了一遍之后,让学生们谈自己的感受。有的说,这篇文章主要写父亲买橘子这件事,表现出他很爱护“我”,关心“我”……有的说:“这篇文章的感情很真实。去年暑假,我表姐到外地上大学,从家走的时候,她爸爸给她带了很多吃的,是留给她车上吃的。寒假回来时她对我说,当到火车站后,她爸爸又给她买了好几种饮料,怕她路上渴,怕她到学校不能及时找到水。等车时,又嘱咐了她很多话。临上车时,还给了她不少钱,告诉她别亏待自己。她觉察出了爸爸对她的爱是很深沉的。听完朗读,我想起了这件事。”

这些感受,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他们就文章的内容、语言等方面各抒己见,就连平日成绩最不好的一位同学也说:“从‘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能看出父亲怕‘我’路上不安全。”

教室里,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也有同学提出一些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比如:“老师,平时我们写作文,都要求开头开门见山。这篇文章既然是写父亲的背影,为什么前边还写祖母死,我们回家奔丧,到南京游逛?”这表明,学生们已经融入课文中了,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地说:教师的示范朗读有助于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中,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感悟和思考,受到了熏陶,获得了审美乐趣。教师范读,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思想的空间。

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是一种心智活动,它的本质是获取信息,需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去探寻作品的思想内容,在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反过来咀嚼语言文字的作用,经历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的解读过程。

怎样从文字入手,捕捉住其中的深层含义呢?怎样把文字符号(文本)还原为具有特定的个人特征和社会情境特征的“意思”呢?要完成这种把“言”变为“意”的释义过程,单靠学生自己的感悟是不行的,这种接受文字信息的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老师指导,教给学生操作方法。

比如,对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的理解。学生不一定能意识到这是一句重要的话,即使意识到了,也未必说得清楚其深刻含义。这时,需要老师提供帮助:“大约”的字面义是表示揣测,“的确”的字面义是表示肯定。鲁迅先生是文学大家,他难道不知道这是矛盾的两个词、不能同时用吗?在这里,同时用了,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两个词都是为合理、深刻地表达句意服务的。句中之所以用“大约”,那是因为二十多年来没有人知道孔乙己生死的消息;说“的确”,那是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情景,“我”做的判断――这样的人肯定无法生存下去了,必惨死无疑了。解读出了这两个词语的真正含义及相互联系,我们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认识到这句话对于小说前边的内容做了深刻的总结。这个难题,离开教师的指导,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恐怕也是无法解决的。

第8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以道育人

顺德区选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②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第9篇

我把目光投向窗外,闪烁的霓虹灯将夜色搅得零乱起来,都市的夜已不再只是浓密的黑。茶吧里的音乐很轻柔,周围的人们在亲密地交谈。

进出的人,会好奇地瞟瞟我。是的,在一个靠近门厅的位子上,一个年轻女子端着咖啡杯独坐,是很独特的。更何况,在她右脸颊下面经过纤细的脖颈到漂亮的锁骨处,一只彩绘的斑斓蝴蝶,在迷离的灯光下泛着冷艳的光。我将投向窗外的目光收回,于是看到了他。

我没留意他是什么时候坐到这里的。三十四五岁的样子,身材挺拔,还没有发福,不胜酒力似地手扶着额头。我倒了一杯茶递给他:“需要喝点水吗?”他抬起头,仿佛才注意到我的存在。“谢谢。”伸手接过杯子。

“只不过喝了两杯,可头晕得厉害。”他解释。

“是与不太喜欢的人在一起吧?”我问。他有点惊诧,然后笑了,说是啊,公司的客户,不得不应酬。你对人性很了解啊。我轻笑,我说我在这里正好一百天,与形形的人聊过天。

看着他诧异的神情,我微笑着说:“你不认为聊天是件很有趣的事情吗?”

“哦,是吗?说真的,我不太会与陌生人打交道。”他认真地回答。

“与生活没有交集的陌生人打交道最容易,因为不必顾忌与提防,尽可以摘下面具。”我搅动着手中的咖啡勺,悠悠地说。

我和峰就这样不经意地相识了。许久以后我终于相信,有时候不经意的相识也会改变生命的轨迹。

我照例在午夜十一点回到家,第一个动作是打开电脑,卸妆后十指在键盘上翻飞。今夜我的思绪像一匹光滑的绸缎,毫不迟滞。定稿并发送完毕是凌晨三点半,窗外已有隐约的曙光。我拉上窗帘开始睡眠。我想起与那个男人的对话,不禁暗笑,觉得很有趣。

第二次见到峰,是在十几天以后。他走进来时,我正与一个年轻人聊天。他迟疑了一下,走过来坐下。

他专注地看我。然后说,你有一张年轻的脸,却有一颗苍凉的心。常在这里谈话,不仅仅是收集素材吧,更像是一种冷眼旁观的姿态。

我笑起来,别那么早下结论。

他接着说,感觉你很敏感,敏感的人不容易获得快乐。愚钝的心才会刀枪不入,所以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难得糊涂”。

我偏头微笑着看他说,我不会装糊涂,可是会在疼痛之后很快忘却,这样的境界算高还是低?

他笑起来,嘴角微微颤抖。我心一动。这是个有故事的男人,他将是一座宝藏,令我笔下生辉。

他说,你写爱情故事吗?爱情会伤人。

我说是啊,年轻时向往爱情,然后陷入,可能受伤,留下印记。就这样反复,几乎耗尽了全部精力,一生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他再次专注地看我。然后他说,给你讲一个故事好吗?他深吸了一口烟。

一个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男孩,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个大他一岁的漂亮女孩。因她的细心提醒,他避免了一次重大失误,长期相处下来就这样简单而纯粹地爱上了她,她没有拒绝。这场恋爱一谈就是六年,二十三岁到二十八岁,男人一生里最富有活力与激情的岁月,他毫无保留地给了她。可是在筹备婚礼期间,他意外在房间里发现她与另一个男人在一起。原来女孩等这个男人离婚已经七年,她在与他在一起的时候一直没有割断与这个男人的联系。她沉默地坐在床上望他,没有忏悔,也没有乞求。散乱的长发下,的肩膀格外瘦弱。他的目光渐渐由愤怒变成平静,没有过多地责备和怨恨。转身离开时撞翻茶几上他精心挑选的台灯,碎裂的声音在漆黑的夜里格外清脆。

他离开那座城市,用繁重的工作填补一切空白时间。浮萍一样与相遇的女人相处,又分开。他的身心终于不再被爱情羁绊,前所未有的自由与空虚。

他停下,无言地抿灭烟头,抹了一把脸。

我忽然懊悔自己因私念而令他坠入伤痛的回忆。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表达我的歉意。我递给他一杯清茶。

那晚我们再没有交谈,各自坐着,然后无言地告别。

就这样,我们常常在这家茶吧相遇,我不再更换谈话对象,因为对面这个男人深情而沉重,每次与他的交谈都让我记忆深刻。

峰说,其实生活里,温暖的陪伴远比激烈的爱情更重要。就像此刻我们在这里互相述说与倾听,给漂泊的灵魂找一个家,哪怕只是在颤抖的枝头做短暂的栖息。

那个休息日,初秋的阳光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我穿过人群,向约定的湖边走来。这是我第一次在阳光明媚的白天见他。

峰回转身来微笑着迎接我,温暖的。然后,他的目光冻结在我敞开的风衣领口处。一条长长的疤痕,从右脸颊下经过颈部到锁骨处,蚯蚓一样伏在那里。晚上,这里是一只冷艳的蝴蝶。

他轻轻地说,为什么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我们并肩在湖边走了几圈,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之后,我却再也没有在茶吧看到峰。我也不再聊天,常常不自觉地望向门口,期待他像以前一样推门进来,径直走到我身边。没有他的夜晚,茶吧的音乐格外寂寥。

他就这样消失了。我们没有其他任何的联系方式。像这个茶吧的名字――“季风”,过了季节,就散了。但四季轮回,季风有再来的时候。他会吗?

我照例在深夜赶稿。有时我站在浴室的镜子前,轻轻抚摸脖颈间的那条丑陋疤痕,粗糙冰凉。那是一场持续四年却痛苦不堪的恋爱留给我的永久印痕。那个男人离去的时候甩过一张方椅,我就这样倒在血泊里,他却没有回头。

它像一个符咒,让我在爱情上止步不前。原来很多人可以容忍心灵的伤痕累累,甚至扭曲变形,可是不能容忍形象上的破损。

终于相信这一点后,我在床上昏睡了一天一夜,然后去旅行,把绝望扔在与天最接近的地方。回来后再没有去那家茶吧。

冬季不知不觉来了,城市渐渐被星星点点的雪花覆盖,记忆也被一点点埋起。我想,到了明年春天,草尖钻出地面时,我就可以忘记那场际遇了。

那晚,去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邮局支取稿费,离开时,旁边一个男孩突然追过来问:“你是在季风茶吧里聊过天的那个女孩吧?”

怎么?

我是那里的服务生,你很久没来了。一位先生打过很多电话找你,可是我们不知道你在哪里……

哦。我随口应一声,依然往外走。

那个男孩急急地挡在我面前边掏手机边说:我帮你打个电话到茶吧问问他的号码,他找过你很多次,你应该给他回个电话,他一定很急……

后来我常想,为什么这个男孩要管一件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也许答案只有一个――他的急切已让陌生人觉得不忍。

那个号码我攥了几天,终于还是拨通。我对自己说,出于礼貌也该回一个电话的。

我还没有出声,峰问:是你吗?

他说:我被总部急召回上海工作。我没有跟你辞行,我本来不喜欢牵挂的感觉,我以为很快会忘掉你。可是来到上海之后,我时常想起茶吧里有你坐在身边的时刻。一个星期后我忍无可忍,托了朋友查找这个茶吧的电话,找到后,你却已不在那里。我几乎要绝望了,我不知道怎样把你从人海里面打捞出来……

长久的停顿后,峰说,你愿意到上海来吗?

伤了一次,何必再要一次呢。我轻轻地说。

我宁愿要一次锐利的疼痛,也不愿要无边的遗憾,来吧。峰说,我愿意把自己交出去,任你伤害一次。

我又站在浴室的镜子前。

一个男人愿意与我交换伤口,相互抚慰。是的,生命里,更能让人铭记在心的就是温暖的陪伴。在成串的白昼与黑夜里,牵着手,一起老去。

很长时间以来,我第一次在十点之前关上电脑,静静躺在被窝里,我决定,明天开始打点行装。

第10篇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语文教育必须在生活的依托下方能表达其旨意。生活又不得脱离教育引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让孩子们在探索生活的道路上走进语文课堂,让老师们在语文教学的课程中感悟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通过教室集体或个体授课为方式,把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体验融为一体,最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语文教学过程生活化

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更快地领悟其中的涵义,才能更好地感受和表现语文教学。教学方法必须得当,注重经验交流,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在乐趣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教不仅仅是为了教,更是让学生更好地学,教师是帮助学生开启知识宝库的指引者。恩格斯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激活学生的思维就找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源头。以一种博爱、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无拘无束地展示生活中的自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发明性,使他们的智力水平得到高度发展。

二、课堂教学引申社会生活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的成长阶段,社会错综复杂的环境深深影响他们的成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本的学习,把学生的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起剖析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教材中有些议论文的论点、小说的主题,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不足,认知水平有限,不能清晰透彻理解,教师这时就可以联系生活,分析课文中蕴涵的道理,让学生很通俗浅显地接受。如在欣赏《十三岁的际遇》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产生情感,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学生对课文就留下整体的印象,为更好地融入课本打下基础,也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然后大胆、踊跃地发言,感受到作者勃发向上的追求与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利用课堂时间组织活动,或者每堂课结束之前给学生留下10分钟自由探讨的时间,让学生组成“生活追踪小团队”。通过生活中各种有利的途径,如互联网、电视、手机、街头广告等等资源,让学生们搜集资料,为下次课程进行充分的准备。通过这种长期的收集积累的认识,积极的交流发言,学生不断提高口头交流和沟通能力,锻炼思考能力。

三、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走进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有着其特殊性,活动课与传统必修课相比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侧重点在学生,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在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就有明显的特点。语文活动课是开放的,涉及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与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强烈的生活色彩和感彩。比如生活中的“错别字搜集”、“优美散文朗诵”、“默写诗词比赛”等专题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的知识应用到课堂上,也使学生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在生活中找到答案,丰富学生的生活,并且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活跃整个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活动课是开放性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尤为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平时的课堂因为过于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多想法或者观点都被忽略。所以在活动课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开展“讨论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上都是促进作用的,实实在在地领悟到语文原来是一门那么有趣实用的学科。

四、让学生利用生活感悟表达思想感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都明白作文来源于生活,但是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又很难与生活真正联系在一起,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日的学习和同学老师的交流都叫生活。教师们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随时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多去观察用心感受,用双眼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细节,并且学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可以班级为单位,也可学生自行组织购买课外读物,比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刊物,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往事依依》一课中主要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几件事情,对童年趣味的回忆,尤其是对文学作品深深的感情,说明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本篇课文让学生们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写出自己的童年趣事,比如文中作者读《水浒传》这则故事,学生们自然会联想到小时候曾经接触过的故事,当时又是怎么样的心情,是好奇还是惊恐,都可以大胆地表达出来。

五、语文教学源于生活超越生活

随着新教材的不断改革创新,课文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更加生活化、人性化,涉及面更为广阔,涵盖古今中外,为学生认识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自然地领悟到语文魅力,获取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也就是说,无论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德育的渗透,我们都必须融入生活,贴近生活。

第11篇

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它利于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然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有的老师忽视了情境的创设,有的老师过于重视情境的创设,认为一节课没有创设情境,就脱离了新课程理念。没有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和目的性,忽视了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服务。一些脱离了学生生活的情境,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呢?

一、巧用多媒体演示情境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演绎直观、巧妙引导、体验成功的方法已成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这样,既提供了学生身临其境的实践机会,也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经验的缺陷。在教《夏》时,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了蝉儿长鸣图、成熟小麦图、麦浪翻滚图、热风浮动图、麦收景象图,使学生在景美、人勤的画面中,了解了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从而产生对夏天的喜爱之情和对辛勤劳作的农民的赞美之情。在教《西游记》时,我播放了《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这些经典片段,孙悟空嫉恶如仇、勇于反抗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应用于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多媒体的运用,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宜用则用,不宜用则不必勉强,一般要用在教材的关键处,教材的疑难处,教材的精华处,教材的深奥处。

二、联系生活实际展现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提炼生活素材,利用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我们能设身处地去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以己之感,悟彼之情,我们就一定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主旨,领悟作者的情感。在教《繁星》时,我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观星感受,有的学生说,天上的星星像眼睛,眨呀眨的;有的学生说,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钻石,闪闪发光;有的学生说,月亮皎洁的晚上,星星很稀疏;有的学生说,心情好的时候看星星,就会觉得星星在笑,心情不好的时候看星星,就会觉得星星好像要掉下来,砸向自己……在教《幼时记趣》时,我让学生谈谈小时候的趣事,有的学生说,小时候把盐当作米来淘,结果都融化了;有的学生说,小时候和伙伴一起捉蟋蟀;有的学生说,小时候因为做饭引起了火灾……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的生活体验,所以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有感而发。其实,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知识是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充分感知课文,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语文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三、设置疑问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过程。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生疑发问的时机,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在教《十三岁的际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说她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她感到自豪。有人认为作者这样说有些狂妄,有人认为这是作者自信的表现,还有人认为这反映了作者入学之初的幼稚无知,你怎样看?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要给谁“献鲜花”,我想和谁“握个手”,我想向谁“砸鸡蛋”。通过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阅读,教师的指导,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学生的思维活动常常是在发现问题,引起注意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因此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所教的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把巧设问题情境,解决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四、通过表演体会情境

第12篇

关键词:题面;特征;中心;背景;阅读;文体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188-01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二十年,还记得刚走上讲台时的情景,当自己在课堂上不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时的那份尴尬,那份焦虑,至今印象深刻。后来,有幸接触到了一些优秀教师,看到他们驾驭课堂的技艺那等娴熟,在仰慕之时也激起了我对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热情。尽管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个人的努力,我的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同行们的关注、热捧,亦或是崇拜,直到后来被县教育局命名为“教坛新秀”,但我清楚,那只是我对于某一册教材中的几篇文章细研后而得到的一丝回报而已,平时的教学根本达不到那几课的效果。在深知自己的“底细”之余,总想寻找出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一个突破口,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二十年来只是酝酿而一直未果。

2009年12月中旬,扬州市教育局组织了“市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我奉命参加,两三天时间,我全程参与了7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竞赛及为此展开的评价活动,说实在的,每节课都有我学习之处,每一位专家的点评更让我获益匪浅。回到自己的单位后,时不时拿出自己的笔记来深思,研究之余,觉着有必要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所获结合优秀教师、专家们给我的一些启发,拟作下面的一些尝试:

一、 从题面切入寻求突破

宝应实验初中徐连书老师的《幽径悲剧》的课堂设计是这样的:教者抓住题眼“悲剧”,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悲剧――“把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且深述“越是美的东西受到毁灭,其悲剧性越强”。由此,他依据戏剧中多幕剧的特点,设计了“三幕”教学法。【第一幕】藤萝生前之美,【第二幕】孤儿在风中微笑,【第三幕】谁的眼泪在飞。【第一幕】的教学,徐老师让学生阅读文中描写古藤萝的优美的句子,读中每名学生都领略到了藤萝的生前之美,同时也油生出对藤萝的爱慕之情,这就为【第二幕】的教学埋下了伏笔,这么一株美藤萝却无辜受到愚氓的戕害,当残留在枝头的那段藤萝在风中似在微笑时,课堂上的每一个人的心都像似被揉碎,内心的被刺痛感,怜惜,暗怨之情顿想爆发,这无疑引发了学生们的情感上的共鸣。在无助、无奈之时,人们只得在内心为藤萝流泪,于是水到渠成自然过渡到【第三幕】的教学,我想此时不仅仅是作者在流泪,课堂上的学生、老师、专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会为之动容。文章的主旨也在人们的情感跌宕中渐渐显现,突兀。这样的切入,并围绕此所作的设计,难道不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好的有效突破吗?

二、 从特征切入寻找突破

邗江实验学校的郭迎春老师在教学《童年的朋友》时,为了通过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达到刻画人物形象的教学目的,她采用了这样的一种设计:在让学生通读文本后,紧紧抓住对人物外貌描写这一点,让学生圈画出所有相关的句子,并从“文学家善于用色写人”作启发,要求学生找出作者对外祖母用得最多的色彩的词语,毫不费力的同学们就找到了“黑”,郭老师牢牢抓住“黑”这一特征,从黑头发,黑眼珠,黑衣服,黑鼻烟壶等入手,引导学生很轻松地就剖析出了外祖母其人的朴实、健康、年轻、明朗等个性。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得来又是那么的容易,这样的突破会让“外祖母”这一形象永刻学生的心底,并永远熠熠生辉!

三、从中心句切入寻求突破

笔者在教学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一文时,事先考虑到:一、文章的篇幅长。二、文章的内容相对于我所教的学生来说难于把握。于是在备课时,我依据文中的一句入学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自豪。”对此我稍作改动后,使之变为“今天我为北大而骄傲,明天北大因我而自豪。”除让学生更易接受些外,更主要的是围绕改动过的这句话,我做出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在学生初读文本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今天我为什么为北大而骄傲?北大有什么让我骄傲的呢?”学生很快找到了“北大图书馆”,“北大的人”。接着我又提出“明天北大为何因我而自豪呢?”学生终于读懂了“我是不系之舟”的含义。这样的切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利于他们把握文本,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从背景切入 寻找突破

在教学冰心的《小橘灯》一文时,对于小橘灯的象征义的揭示是一难点,如若牵强附会,显然课效不会太好,如能结合时代背景切入,那会容易很多。对于当时还处于黑暗现实中潜行、苦寻的人们来说,小姑娘身上所具备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不正是人们所需的那份光明吗?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需要借助背景的切入来帮助学生解决理解上的困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何不做点这样的尝试呢?

五、从阅读切入寻找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