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4: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思乡的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所写作的一首羁旅诗,诗中用精炼而极富艺术价值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所见到的春意盎然、水面壮阔的景致,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南国初春到来时的欢喜,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通过对该诗的赏析,世人更倾向于此诗是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把它定为一首写乡愁的诗。这就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了。笔者认为,从诗句来看,此诗是一首和乡愁无关的羁旅诗。
作者王湾在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后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优美的山水美景深深倾倒,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山水的优秀诗篇,但不知因何原因,王湾留存于今的诗作很少,现存诗仅有10首,而《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王湾的诗歌深受当时吴中诗人诗风的影响,有着清新隽秀的飘逸之美,而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也体现了他的这一诗风。
在首联中,“客路”“行舟”两个词语点出作者身份,是一位身在异乡的羁旅客,于是,有人就揣度此时的诗人会对故乡产生思念之情,这就未免有点绝对化了。难道仅仅凭借这两个词语就能意会出作者因思念家乡而产生愁苦的情绪吗?如果这样分析,那可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且看一两句的后面三个字各写的是什么:“青山外”“绿水前”。诗人由楚入吴,沿江乘舟而行来到北固山下,所到之地是一个有着青山绿水的所在。他为什么停船?是因为眼前所见之景吸引了他。“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遣词造句中,是很珍惜用词的。他会用最恰当的词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表现出来。如果诗人的本意是要流露思乡的愁苦之情,它会选择一些更能表达他愁苦之情的意象。“青山”“绿水”,这些亮丽悦目的景致是足以让诗人产生喜悦之情的,也符合王湾清新隽秀的诗风。
而在颔联部分,作者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对仗工整的句子,写出了春季到来,潮水上涨,漫上了堤岸,使河面更加宽阔。春风柔柔地吹拂着,使船帆高高地悬挂着的景致。这是身处船上的诗人所见之景。在读到“潮平两岸阔”一句时,我想起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两句可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所写的,都是春水上涨,使人眼界开阔,内心顿生旷达之感。而“风正一帆悬”更是写出了诗人此时恬适自在的心情。悲伤之情,我想是无从而来的。
而最为有名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的是诗人的所见所感。见到的是夜晚还没有消尽的时候,朝阳却从海边喷薄欲出;感觉到的是此时春天已经冲破了严冬的束缚,迫不及待地从旧年中走出,焕发着勃勃生机。“生”和“入”形象地把“海日”“残夜”和“江春”“旧年”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海日和江春那种动态的活跃之美。而这种时序的更替和新旧年交接的形象化描写,无疑会让人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使人产生一种欣喜之感。往往人们在分析此诗的过程中,会从“残夜”和“旧年”这两个带有贬义的凄凉色彩的词语入手,而没有从全诗的感彩整体分析。想当然地认为羁旅在外的诗人在面对时序更替的时候,生发出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再和后面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两句联系在一起,更加认为此诗的主题是抒发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认为此诗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我认为,此种理解是片面的。诗歌是精炼的语言艺术,如果此诗是写乡愁,作者在前四句里所做的铺垫是否太长了,直接写自己的乡愁多好、多直接。如果我们耐心品味,对这两句诗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这两句诗还阐述了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而这种人生感悟的获得,会使诗人更加留恋江南,更加喜爱初春时的江南风景。即使是身处异乡,但见到此种景致,定会使他萌生奋发向上的斗志。此时的诗人刚刚中进士,又赶上历史上文人最有希望的开元盛世时期,诗人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诗人离家在外,这时的诗人,是没有时间来思乡的。
《河岳英灵集》中记载,唐代著名文学家张说在任宰相的时候,曾亲笔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题于政事堂,令朝中文士作为楷式。试想,哪一个朝中要员会把写满思乡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悬在居所里,弄得自己每天都愁眉苦脸的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两句诗能让人产生向上的力量,流露的是积极乐观的心态,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这些要素才会让张丞相把这两句诗悬挂于政事堂上。
“诗言志,诗言情。”在前六句写景铺垫的基础上,诗人在结句开始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是以自己身为羁旅客的身份为立脚点的,所以,先以问句的形式吟出“乡书何处达?”一句,这一句是很耐人寻味的,似有着身在异乡游子的淡淡忧伤,可是,“归雁洛阳边”一句一扫悲郁愁苦之情,鸿雁传书,使诗人最牵肠的思乡之情也找到了寄托的对象。这样,诗人就更专注于眼前的初春之景中,沉醉下去了。甚至,由于初春之景给诗人带来的美好感受,我想,乡书的内容写的也不一定是抒发愁苦的思乡之情这样的语句,而很可能是以欣喜的笔调尽情地描述南方美丽的初春之景,让家乡的人共同感受一番江南美景吧?
所以,笔者认为,《次北固山下》一诗,主题是畅游吴楚之间的王湾在春季到来时,见到南方美丽壮阔之景,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欣喜之情,进而表达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部分赏析者所体会出来的思乡之情,只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或是断章取义罢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我也有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可是个跨越千古的“朋友”。让我为你介绍一下吧!
我的朋友名叫诗歌,他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也有许许多多的类型。有思乡的;有抒情的;送别的;还有咏物的……说也说不完。
它带给我许许多多不同的感受。每当读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时候,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一看到明月,就想起了故乡。每当读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一棵柳树,好想是用碧玉做成的,万千柳条像丝带一样低垂着。每每读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我都会联想到:送别老朋友,心中是多么的不舍和留恋啊,诗人与朋友的情谊深厚,不忍分离。
每一句诗所表达的意境也是不一样的。如:富有爱国情怀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描写事物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一件事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送别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往日朋友的留恋和不舍的情感。思乡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远离了已久的故乡的思念之情。
读每一句诗时的情感和语气都不同。这源自于诗人想抒发的感情不同。我们在读的时候,一定要用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跟诗人的心相系。
诗带给我不同的体会,是因为诗的体裁不同,有的诗豪情万丈;有的诗激情洋溢;有的诗依依不舍……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这位神奇的“朋友”制造出来的,他不仅跨越了千古,更在我们的心里建起了一座与古代相联系的桥梁。而诗则是这座桥梁的缔造者!
六年级:柠檬dragon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是一首怀乡之作,与他其余的富有浪漫气息的边塞诗风格迥异。此诗不假雕琢,语言平淡朴实但又透露出丰富韵味,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百读不厌。细细品味此诗,发现它与中唐诗人张籍的同是怀乡之诗《秋思》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就题目、思想内容、结构安排、语言这几方面谈谈两者的异同。
看到《逢入京使》这个题目,很难让人想到这首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反而由于岑参的生平、遭遇而认为这是一首抒发自己的抱负,希望建功立业的诗。等看了正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才明白诗人在思念家乡,可是这好像和题目没什么关系,而接下去引出“入京使”,点名题目,让读者恍然大悟:原来诗人是要人京使者来“传语报平安”。《秋思》与《逢入京使》不同,从“秋思”两字,不难知道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就点了题,向读者展示了诗人作诗的背景:秋天木叶枯黄,百花凋零,秋风带有肃杀之气,一种凄凉萧索的景象使人产生凄寂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勾起客居他乡的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两首诗在内容上都从描写眼前的实景来引出思乡之情:岑参“故园东望”引出“双袖龙钟”,张籍是“见秋风”而“欲作家书”:两位诗人都想用写家书的方式让别人捎信来传达感情:岑参碰到入京使是在西去边疆的途中,时间仓促,没有纸笔,只能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倾注在匆忙说出的“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一句极普通的话里,使它包含了丰富的感情,“平安”二字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意蕴无穷,给家人带去安慰的同时也使诗人怀乡思亲之心得到慰藉。和岑参相比,张籍虽有纸笔,写了信而不是口头传达,但“作家书”时思绪万千,欲说还休,恐怕把所要表达的给疏漏了,而等到“行人”走时,又匆忙开封检查,可见诗人对这封家书的重视,含蓄曲折地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两首诗都描写了实际生活中人人可以遇到的极平常的事:远离家乡思念家乡亲人。两个诗人都通过具体情节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不加任何修饰把自己的经历写进诗里。所不同的是,《逢入京使》中隐隐地表达了国事与家事难以两全的矛盾心理:想念故土亲人,但为了建功立业不得不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因而仅报“平安”,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气概。而张籍的诗所表达的感情比较单纯,仅是一个宦游者对家人的思念。
《逢入京使》以路逢入京使者为中心组织诗的层次结构,但诗中只有“君”字提及入京使,重点不在“逢”时,而在“逢”前“逢”后,入京使作为过渡,承前启后,这独具匠心的安排让读者体会到诗人感情变化的复杂:诗人“故园东望”,“双袖龙钟”,是悲切;遇到入京使,能捎家书,是惊喜;马上相逢匆匆,无纸笔,是遗憾;只能捎口信来报平安,是无奈。感情一波三折,构成全诗波澜起伏。形象地反映出诗人的心情。在这一点上,《秋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从特定的环境“洛阳城里见秋风”写起。是感伤;思念家人,铺开纸笔,是激动;思绪澎湃,想说又不知从何说起,是矛盾;复恐说不尽思念之情,是慌乱;临发又开封,是担心。全诗层层推进,复杂微妙的心思尽现。虽没用一个“思”字,却通过一连串心理和细节描写,把自己对家人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从而增强了思乡效果。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它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如光明、高洁、团圆等等,但更多的时候,它是伤感的代言人。在它清冷的光辉下,人间不知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这些事情的发生,或因它而起,或与它有关,正如一首歌唱的那样——-都是月亮惹的祸。
唐代的诗人对月情有独钟,在他们的诗中常常可以看到月亮的影子。无论是一轮圆月,还是一勾弯月,都会经常拨动他们的心弦,给诗人带来无尽的遐想,引发他们无限的感慨。此时,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从一些描写月亮的诗中,我们不难读到古代诗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
月亮极易触动人们思念的心情。思乡怀人也许是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情结,古代诗人们在诗词中常有反映。广为传诵的有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月光明而又清冷,孤身远行的人看见它,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从而想起家乡的一切,想起家乡的亲人。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出了真挚深切的思乡之情。“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是张九龄《望月怀远》诗中的四句,前一句写“望月”,后一句写“怀远”,诗中描写分处两地的情人,在银色的月光下,因为相思度过的一个不眠之夜。通过情景交融的意境,抒发了情深意远的情怀。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洁白的月光落在中庭的地上,此时鸦雀静了,桂花也沾满了露水,秋思随着明月的清辉,究竟酒落谁家呢?诗中充满了感秋之意、怀人之情,蕴含着思深情长的意味。
月亮又会牵动人们别离的愁绪。“长安一边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李白的《子夜吴歌》中的一首。全诗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画面: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四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捣衣声,声音随着萧瑟的秋风散开,传出的都是思念玉关人的深情。诗中表现了期望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如果说这首诗写的是思妇念远,那么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写的就是征人思乡。“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唐朝虽然强大无比,但边关还会经常受到外敌的袭扰,以致战事不断。诗中描写戍边将士身处沙漠前线,在一个清冷的月夜,听到一声芦管吹响,顿时引发了浓厚的思乡情绪。“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见于杜甫的《月夜亿舍弟》,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遭逢乱世,亲人离散,抬头望月,忽然想起远方的兄弟,因音信不通,生死不明,于是心中夹杂着阵阵焦虑不安。诗人之所以强调今夜的露白月明,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怀想、对亲人的思念。
月亮还会唤起人们无限的感慨。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有圆有缺,有升有落,从而引发了古代诗人无尽的遐想。“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在《把酒问月》诗中,开始就提出了一个有关生命哲理的问题。“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日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月亮终古不变,而对月之人却如流水,上演了代代更替的一幕又一幕。诗人从月亮想到人生,感慨人生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流水,显得多么渺小,又是多么无奈。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却因《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成为大家”。“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诗人营造了一个倘恍迷离的氛围,把哲理的思考与对月亮的形象描绘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揭示了人生短暂而渺小、宇宙伟大而永恒的道理,表现了对美好人生的深深眷恋之情。“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的这首《江楼感旧》画面清淡,意味悠远。诗人在一个寂静清凉的夜晚,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置身广衮无际的大自然中,面对水天一色的明净景致,不禁感叹风景依旧而人事多变。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浑然一体。
又恐月光无好恶,自怜人意有盈亏。在现代的人们看来,月亮实在是承载着太多的情感,太多的心愿了。它不堪重负,又欲罢不能;它本无好恶,却舍已为人。它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元素,深深植入人们的思想深处,仍将一代一代传唱下去!
古典诗歌中的表现手法是诗人用来抒感、表达主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创作者往往借助各种表现手法来表达思想情感、阐述哲理,表现写作意图。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比(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情感)、兴(托物起兴,借某一事物的开头来引起正题中要描述的事物和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发展到现在,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等)、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写哀、对比映衬、典故、想象、象征等。
解题金钥匙
在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这一知识点时,命题者往往从多个角度入手,常见的考查角度有以下几点:
一、情感态度角度
题型:1.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3.诗句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来阐述什么样的哲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解读:反复阅读诗句,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层含义,结合诗歌主旨、意境和创作的时代背景等来分析。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诗人先写“地”“鸦”,而不写“月”,但却让我们分明感受到月亮的存在,因为“地白”“栖鸦”是月亮朗照的结果,既然地白如霜,栖鸦可见,即使诗人没有明写“月明”,我们也可以处处感到“月明皎洁”。因此这两句是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同时又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答题要点:表现手法+抒发的情感。如通过对比、欲扬先抑、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衬托等表现手法,抒发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建功立业之豪迈,离别思乡之愁绪等。
二、意境形象角度
题型:1.描述诗句中通过表现手法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其中的含义。2.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3.诗句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塑造了怎样的形象?4.对运用表现手法来描绘画面、情境的诗句进行扩充性描写。
解读:我们要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句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诗歌中的情境、意境,领悟诗人的情感。诗人在描摹细致委婉、隐秘难言的情感时,往往通过景物来渲染或衬托。如“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清江引・秋怀》)中,前两句道出诗人的思乡情。然而这种思乡之情有多深有多浓,诗中并没有直接表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蕉”“秋雨”这一组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那么诗人为什么要把这幅秋景着上浓丽的色彩呢?因为他要衬托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显然,这里用的是以景衬情的表现手法。
答题要点:意象特点+表现手法+深层含义。
三、整体分析角度
题型:1.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从表现手法上对诗歌内容作整体分析。
解读:根据诗歌内容,可侧重赏析诗句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群争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
答题要点:表现手法+描绘的情景+抒发的情感+表达的作用。
模拟训练题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旅夜书怀
[唐]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本诗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试分析一二句的景物描写与三四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
(2)本诗后四句是“书怀”,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的七八两句。
2.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杜甫《春望》首联言明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怀凄然。
B.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明月拟人化,想象奇特。
C.白居易《观刈麦》中“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侧面写尽农民矛盾的心理。
【关键词】美丽 哀愁 冬至 全唐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抒发思乡之情是一个恒久的文学主题。在中国古代,由于山川的阻隔,行旅的艰难,游学游宦的人们都有着浓重的思乡情结,尤其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渴求合家团聚,共享人伦之乐,在冬至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同样如此。
《全唐诗》中记载了唐代诗人许多冬至思乡的诗歌,其中杜甫、白居易、杜牧等人的冬至思乡诗,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将人们普遍具有的思乡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总体来看,《全唐诗》中的冬至诗主要有以下内容和特点:
1.直抒胸臆,流露出真挚的思乡情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形象生动地体现了逢佳节之际,异乡异客的思乡情结更为浓烈。在冬至这个特殊而又传统的节日里,一些文人墨客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对故乡及亲人,朋友那份特殊而又真挚的情感。如: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在冬至这个重要的节日里,白居易远离亲人,逢佳节而无限感伤。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从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冬至思乡诗。“抱膝灯前影伴身”,形影相吊,孤独寒冷。诗人用简短的文字描绘了一幅“家人共思”的感人场面,“还应说着远行人”,由于诗人离家远行,家人一定也在盼望、等待、祝福、思念。画面朴质而感人,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那份真挚的思乡之情。
2.思乡之情及内心忧愁难以排遣,寄托于亲人、朋友。当人内心的愁苦忧愁难以排遣,我们往往会找人倾诉,说出自己的苦闷。当一位游子远离家乡,孤身在外,思乡之情尤其强烈,在特殊的情境之下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亲人朋友,寄托自己的情感,宽慰自我。在冬至诗的思乡情结中也有所出现,如: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樽前岂解愁家国,辇下惟能忆兄弟。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杜牧《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作者身居他乡,适逢冬至节,“樽前岂解愁家国”,可见诗人内心充满忧愁,家愁、国愁相揉合,借酒消愁也难以排解心中苦闷。这时唯能想起自己的兄弟,“辇下惟能忆兄弟”,可见愁之急,思家,思亲之切。
3.即景抒情,因异乡之景而生思乡之情。思乡情结是一种对故乡的特殊情感,情真意切,在冬至思乡诗多数以直抒胸臆,抒情为主,然而也有一些通过描写异乡之景,异乡之境,由眼前之景上升为抒发对故乡之景热爱眷恋之情的。如:
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时。
自作江南客,昔逢下雪时。
有烟栖菊梗,无冻落衫枝。
昔日能寻径,临风尚覆棋。
鸟声浑欲啭,草色固应知。
与看平湖上,东流或片澌。
――陆龟蒙《江南冬至和人怀洛下》
作者选取冬至这一节日,整首诗重在通过今昔景物的对比,如将“昔居清洛涯,长恨苦寒时”与“自作江南客,昔逢下雪时”进行对比,突出景物反差之大,更能凸显对之前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以及无限眷恋之情。然而全诗对自己内心情感描摹很少,从所写对比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了解诗人的情感,那浓厚的思乡情结。
4.仕途坎坷,思乡之情更为强烈。古人非常重视功名利禄,希望踏上仕途,实现自己的伟大理想,然而众多有志之士,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在此情形之下,在冬至这个传统节日里,有志之士的思乡之情更为强烈。如: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杜甫《至后》
意象作为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
一、鉴赏意象的形态美
鉴赏意象必须以“象”品“意”,即通过诗人描写的具体物象的形声色等形态特征,品味蕴含在物象中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具体途径有以下几种:
1.以“形”品“意”
以“形”品“意”,即通过诗人描写的物象的形态特征品味其蕴含的诗味。诗人描写客观物象,往往通过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倾向的修饰语来凸显物象的形态个性,从而使物象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因此以“形”品“意”的重点是把握意象的修饰语。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藤、树、鸭、桥、道、风、马,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带有倾向色彩的修饰语,使意境顿生,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表现了诗人寂寞愁苦的情怀。
2.以“色”品“意”
以“色”品“意”,即通过物象的色彩特征品味其中蕴含的诗味。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情况下,暖色代表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如“红旗”为暖色调意象,陈羽的《从军行》“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之上天山雪”,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飘飞的“红旗”中得到展示。“白云”属冷色调意象,常用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古有见月怀人、望云思友的说法。崔颢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借白云表达自己的愁思,迂曲含蓄,回味无穷。
3.以“声”品“意”
以“声”品“意”,即通过诗人描写的物象的声韵特征品味其中蕴含的诗味。如古诗中常借鸟的鸣叫声抒情,从情感的角度看,诗人写的鸟叫声可分为两种:①乐音。自在欢畅的鸣叫,抒写诗人欢乐闲适的情怀。②哀音。哀婉的悲鸣抒写诗人愁苦抑郁的心情。杜鹃的悲鸣,多用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二、鉴赏意象的意蕴美
古代诗歌语言凝练,手法丰富多彩,思想意蕴丰厚,因此,我们还应该结合古代诗歌的艺术传统品味古诗的意蕴美。
1.意象的双关义
古典诗歌常常借助双关手法,使诗歌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用碧玉形容柳树,显出柳树的鲜嫩新翠,那一片片细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这是“碧玉”这个意象的第一个意思。它还有另一个意思,南朝汝南王小妾名叫碧玉,乐府吴声歌曲《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之句,后世遂以“小家碧玉”比喻出身小户人家的年轻貌美的女子。“碧玉妆成一树高”,可以想象那婀娜多姿的柳树,宛如亭亭玉立的小家碧玉。这样便通过多义词造成双关效果。
2.意象的象征义
中国古典诗歌中,题为“咏怀”或“感遇”一类的作品,取做象征的事物相当广泛,表现的内容多半是政治的感慨,或伤时,或忧生,或言志,或讥讽。如阮籍咏怀诗中《西方有佳人》一首,“佳人”象征自己的政治理想。张九龄《感遇》中《江南有丹橘》一首,经冬不凋的“丹橘”象征自己坚贞的品格。这些意象都因为象征而含蓄深沉、意义丰富。
一、特殊的时空变化
诗中往往有一定的感情基调,它们的表现形式多样,但时空变化往往是作者常用的一种形式,特殊的时空变化往往会引发文化积淀的外扬。自然现象的变化在人脑中的根深蒂固,它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由内而外地呈现,还可以通过语言形式移情给读者,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中的“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宦游人”是空间的变化,诗人在外做官,离开了自己原有的生活地域;“物候新”是时间变化,“物候”是指自然现象变化反映出的气候不同。物候的不同正是时间变化的反映,“惊”字奠定了诗歌的基调,写了诗人对于物候变化的敏感,表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时空变化也会影响到诗歌气势的强弱,时空越紧张,诗中所蓄含的气势就越强大,就好像在狭窄的时空中蓄积了大量的能量,一旦情感爆发,将会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如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诗人用简单的篇幅把紧张而激烈的战争场面描写得淋漓尽致。诗中时间变化很短暂,空间变化却十分巨大,作者描写了一只军队迅速从帝京长安,偷袭敌人的要城龙城,动作十分迅速。此外“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则通过视觉、听觉描写了战争的场面,不同时空的场景既有呼应又有对比,烽火与“旗”、“鼓”相应,“烽火”的暖色调与“雪暗”的冷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用环境的恶劣烘托出唐军的威猛。
二、描摹社会的常态
生活中的常态往往是诗人描写的重点,因为指导的是日常生活,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鸣。生活常态还可以反映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及文化特征,从诗中记录的生活,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生的事。
古人生活单调,自然万物便成了诗人经常抒发的对象,人们欣赏万物,感受自然给人带来的身心愉悦。如上官仪的《入朝洛堤步月》:“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月在古人眼中有着冰清玉洁的美,古人举目便可以看见,从而使月成了一种永恒的象征。诗人在月色下,望着滚滚逝去的江水,在长洲之上骑马驱驰,乌鹊纷飞,黎明前的灰暗与月色的黯淡,蝉的聒噪,凉爽怡人的秋风,都是一种享受,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古代社会,战争是国之大事。战争中男儿方显方刚本色,但是战争又是残酷无情的,它磨灭人的意志与精神,充满了人生的无奈,所以战争也往往成为诗人关注的对象。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边关烽火旺盛,碉楼的高大与人的渺小形成了一个暗比,黄昏时分一个人独在边地,海风吹过,让人不禁有一些寒意。诗人吹着羌笛,想要缓解思乡之情,但羌笛哀怨的声调与明月的清冷让人无法抑制内心的思乡之情,又想到家中妻子的苦楚,使思乡之情又多了一层感伤。
三、细节的暗示
唐诗中有很多细节需要读者去关注,这些细节蕴含着诗人真实的生活体验,具有很强的审美效果。只有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的人,才能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此外,细节的暗示还会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人有时写景并不直接抒情,而是以物的视角来反观人的心理活动,间接地表现人对当下景物的一种情感反映。如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描写地方是宜阳,宜阳在唐代即福昌县城,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连昌宫就坐落在此。安史之乱后,这里遭到了破坏,所以诗人描写了凄凉的景观“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诗人从物的角度表现了人世的荒凉,无人欣赏的残垣断壁,鸟儿只好空啼。诗人通过独特的视角表现了自己对时代兴衰的悲叹。
【关键词】李白;月;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诗人将心中之“意”诉诸外在之“物”的结果。在诗歌中,意象是最基本的审美单位,它们都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并且饱含着无限情思,皆着诗人之色彩。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典型的传统意象之一,是思乡、怀人的凭借,在诗仙李白的笔下,月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摇曳生姿。据《全唐诗》【1】统计, 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涉及月亮的有400多首,仅“月”这个意象就出现了336次。在李白的诗中,月亮不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诗人人格理想的化身,他们同样孤独,同样高洁,人格化的月亮与诗人的心灵世界相契合,具有独特的象征意味和情感内涵。
第一,月宣泄了李白无限的苦闷、失落与悲愁。诗人一生曾被赏识、又弃官、流放、漂泊,月亮的阴晴圆缺与他坎坷一生的经历相符。“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玉壶吟》)饮尽三杯浊酒,拔剑对着秋月挥舞,高声吟咏,泣涕涟涟。这两句诗将诗人的激愤苦闷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鹦鹉洲》)此诗写于李白被流放时期,一腔热血遭到打击后,诗人借纯洁干净的月亮控诉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一)》中写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诗人举起酒杯邀明月共饮,低头看到三个身影。月亮不知道畅饮的乐趣,只有影子陪在他身边。他在政治失意后写下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孤寂忧愁。诗中描写了诗人自身、影子和月亮,看似把寂寞环境描写的十分热闹,实则将这份寂寞渲染的更加深刻。刘大杰认为李白“在诗歌的语言上,放射出五光十色的绮丽的光辉,形成明朗透彻的个性”。【2】清新明朗的语言风格,使李白诗歌中的月在宣泄孤独失落的感情时别具一格。
第二,月代表了诗人执着的理想追求和精神归宿。《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这样写道:“他厌恶现实的鄙俗,反抗封建传统的一切束缚。他把孔、孟那一般人,看作是礼教的奴隶”,“他这种排圣贤,反封建,鄙权贵,轻礼教的思想,贯通他的全部作品”。【2】李白不仅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又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理想抱负。首先,李白诗歌中的月亮寄托了他的人生理想。李白在艺术中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是他豪迈伟岸性格的体现。“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人充满豪情壮志,想要腾空而上,摘取皎洁的明月。这正是其远大志向的生动反映与真实写照。“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不慕虚名。其次,明月象征了诗人的高洁品质。月亮本身就是纯洁明净的,李白借对月的描写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他在《江上吟》中写道,“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当繁华逝去,唯有屈原之精神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 在诗中,他毫不吝啬地赞扬了屈原的高洁品质,当然这也是诗人自身品格的写照。
第三,李白诗中的月寄托了无尽的思乡和怀人的情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凄凉寂静的长安夜城,沉浸在漫漫的月色中,家家户户捣衣的声音清晰入耳。风呼呼的肆虐,却吹不尽家人对远戍玉门关亲人的无尽思念。什么时候才能打败胡人,使我的丈夫远离战场,回到家乡来呢?这是李白边塞诗《子夜吴歌・秋歌》中的月和情。“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一片”与“万户”,写光写声,似对非对,措辞天然而得咏叹味。此句情景交融,寄托了妻子对丈夫无尽的思念和期盼。“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望着深邃天空清晰的明月,我把满满的愁绪托付给它,希望这种感情能随风陪伴着你。这是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月与情。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李白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月,使之同样具有感情,即人格化,浑然天成。
第四,李白诗中的月也包含着哲学思考。《把酒问月》中“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明月在夜间从东海升起,拂晓隐没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环不已,尘世间便在其反复出没中推演至今。这两句既表达了对明月踪迹难测的惊异,也隐含着对人们不知珍惜美好时光的叹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二句造语极具重复、错综、回环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两句在前两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前两句分说,后两句总括,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回肠荡气。初读《古朗月行》时,觉得它表达的是作者年少时对明月的认识和幻想。但是深入去解析时,却读出了一丝理趣,那是一种深层的潜在的具有超越性的生存之理。诗中对过去的月亮的描写是“白玉盘”和“瑶台镜”,这些是美好的意象。而如今的月亮却“蚀圆影”和“夜已残”。这鲜明的对比,写出的是过去月亮和现在月亮的对立和矛盾。这种深刻的哲学思想折射的是生存的悲剧,体现作者的悲哀和抑郁之情。就像蓝冰所说的“这是对诗中潜在生命哲理的认同。”【3】
李白心中的月是苦闷,是忧愁;是理想追求是精神归宿;是思乡是怀人;是深刻的哲学思考……这位“盛唐之音”孕育出来的伟大诗人,将夜空中的皓月引为人生知己,可谓因月而生,又因月而死,与月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他对月亮的描写,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继承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不愧为一代诗仙。
参考文献:
[1]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0.
【关键词】古诗;鉴赏方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 在 7 ~9 年级,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古诗鉴赏历来是日常学习和中考备考的重点,也是许多学生感到棘手的难点。这是由于古诗的语言含蓄、凝练,表达赋予跳跃性,再加上学生有意疏离,领悟能力欠缺,致使平常学习局限于死记硬背,未能真正领悟,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读懂诗歌,把“意会”到的东西“言传”出来?我认为应抓住下面几个要点:
1走近诗人
我们常说“诗如其人”,那么了解 “其人”也能从侧面了解其诗。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例如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其诗可分为四个时期: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
2关注诗歌题目
俗话说: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诗题往往点出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解读诗题往往要前后延伸和拓展,从多个角度了解诗歌。从诗题之中,我们往往能明确诗歌的类别,把握其表现手法和内容特点。如写景诗的借景抒情,咏物诗的托物言志,怀古诗的借古讽今,送别诗的留恋愁苦,闺怨诗的思远怀人,羁旅诗的漂泊思乡,边塞诗的壮志豪情或厌战思乡等。从《春夜别友人》中读出离愁,从《望月怀远》中读出思乡,从《钱塘湖春行》中读出喜悦。从《归园田居》中读出惬意。
3抓住诗歌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质,即诗中的景和物。一些意象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如流水代表时光流逝功业无成或绵绵的愁思,柳代表送别,草代表离情,月代表怀人和思乡,菊代表高洁和隐逸,竹代表正直和谦虚,落叶代表悲秋、失意,柳絮代表愁绪、飘零,阑干代表思念、寂寞、离愁等。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抓住意象及其特点,并反复揣摩体味作者思想感情,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如松柏象征孤直、顽强、高洁,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又如诗歌: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4掌握诗歌内容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内容博大,从 《诗经》 到明清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
4.1写景抒情。如: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歌景中含情,融情入景,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着诗人的无尽思念,惜别之情从每个画面中渗透到读者眼前。
4.2咏物言志。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清风明月,飞禽走兽等均成为诗人引用的对象。如王维 《山居秋暝》 表达了诗人怡然闲适的心情,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4.3边塞征战。如:范仲淹 《渔家傲》 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4.4怀古咏史。如刘禹锡的“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西塞山怀古》)。
4.5即事感怀。如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6羁旅行役。如: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以上是对诗歌的大体分类,目的是让学生在具体的鉴赏时,能快速地了解其内容,以便把握其诗的要旨。
5品析诗歌语言
诗歌语言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5.1严实质朴,含蓄隽永。如 《悯农》 运用白描,不加修饰,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全首诗20字,读者容易理解。而含蓄隽永其特点是意在言外,不直接叙述,言在此而意在彼,让读者体味。字短情长味深,启人联想、想象,开启读者悟性,导入美感的享受。如:李商隐的 《雨夜寄北》 向夫妻间挂念问候,时、境、情融为一体,倾吐深情的憧憬均显示言外,隐于其中,越嚼越有味。
5.2形象生动,清新雅致。如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用语新颖别致,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美感。如:杜甫的 《绝句》:“两个黄莺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动静相结合,色彩绚丽,语言形象清新生动。
5.3绚丽飘逸,和谐婉转。如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色绮丽,变幻莫测,体现着绚丽飘逸之美。
6掌握艺术技巧
诗歌的艺术技巧包括内容很多,常见的分析角度如:行文构思、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风格流派等。行文构思如“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采用一句一景的方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采用意象相加的形式。诗中常用的修辞特点有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比喻、反复等。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抒情等。描写又有白描和细描,如白居易、陶渊明的诗多用白描,王维的很多诗则善工笔细描。抒情又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诗中多用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等间接抒情的方式。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渲染、烘托、用典、比兴、象征、虚实结合等。如:“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极力渲染昔日之繁华,结句却落笔于今日之荒凉,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对比,让人顿生人换、古今盛衰之感慨。诗中的风格流派如李白的清俊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刘禹锡的寄寓深远,陆游的激昂悲壮,陶渊明的平和闲适等。
7领悟思想感情
乡愁,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情绪,是一段扯不断、理还乱的心园藤蔓。风吹雨淋的破坏不能锈蚀它的棱角,秋霜冬雪的摧残不能抑制它的萌动。从古到今,描写乡愁的作品不胜枚举,长满乡愁的诗人层出不穷。然而,余光中先生却因那首看似质朴无华、平直无奇的短诗,奠定了他乡愁诗人的祭酒地位。这不仅是一种奇迹,更是一支标杆。这不能不让我们动心、动情,让我们反思。作者凭什么创造了这首短诗的独特审美,作品凭什么牵动了这么多读者心田的痛觉神经。纵观语文教学参考和不少赏析评文,虽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也总有一丝“析情不尽、析艺不清”的惋惜。凭什么,这首诗用一串质朴的生活意象,思亲念家的倾心表白,就凝聚成氤氲的挥之不去的游子思乡念家之情;用一组平直的口语素材,独具匠心的天然构合,就迸发出荡气回肠的赤子思乡念国之愁。我们都知道,能获得这样的艺术效果,离不开作者厚积薄发的诗情和诗艺,离不开作者深厚敦实的文化积淀和深邃浓郁的思乡情结。在此,笔者认为有两个问题最需要厘清,否则会出现许多牵强附会的解释,影响诗歌强烈的使命感,削弱诗歌巨大的感染力。
一、要领悟诗人“慎终追远”、“思时之敬”的民族信仰
这首诗中一共四个意象,表达了四种特定的情感。对于“邮票”、“船票”、“海峡”都比较好理解,唯独“坟墓”让人困惑。苏教版教参上解释为这是一个“丧母之痛”的画面,实在让人费解。更何况“景为媒,情为胚”(吴介《围炉讲话》),用丧母之意来诠释,破坏了由“邮票”、“船票”甜美意象营造起来的和谐意境,使温情脉脉的思亲念家赞歌蒙上一层让人伤感的悲情。
其实,这是作者从另—个更深的视角抒写了思亲念乡之情,那就是尊祖敬宗的民族信仰。吉礼即祭祀,是我国古代五礼之首,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是中国人重要的社会活动。祭奠祖先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通过祭祖,可以表达“慎终追远”、“追祖溯源”、“绳其祖武”的孝道,也可以满足“事神致福”的愿望。百善孝为先,而祭祖在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就是尽孝的最好表征。作者提取这样—个意象可谓神圣,祭祖活动是承载民族文化传承的脐带。通过对先祖的祭扫场面的刻画,表达了追本报始、知恩报恩的情怀,也流露出了诗人思乡念亲的寻根情结。这个意象散发出浓浓的孝情,是庄重而神圣的,是向世人宣誓诗人是神州华胄,大陆是诗人的宗脉所在。
二、要清楚诗人用对比手法彰显了赤子的思乡爱国情结
对比在这首诗中运用得淋漓尽致,通过物象与情感、意象与意象、历史与现实、浓浓的乡愁与拳拳的爱国之情构成了多层次、多视角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一)巧用叠词,将娇小物象与思乡爱国的赤子情怀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枚“小小”的邮票,传送的却是母子涛涛的思念之情;一张“窄窄”的船票,装载的却是夫妻绵绵的思恋之情;一方“矮矮”的坟墓,供奉的却是子孙对祖先追本溯源的崇敬之情;一湾“浅浅”的海峡,割断的却是大陆与台湾同根同宗的血脉之情。这一组组对比可谓意象鲜明,用物象的微小突出了意蕴的宏大,用意象的单纯折射出思乡爱国之情的丰满。
(二)精于构思,将思亲报本的乡愁与祖国分离的民族之痛形成了强烈对比。这首现代诗可以说是传承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样板,用比用兴信手拈来,化功夫于无痕。用一个个质朴物象作比,营造出一种深情浓意的“乡愁”意境,使“乡愁”这种可感难叙的内心感受,在漂泊异乡的心灵罅隙中生长;使游子难归、祖国分离的惆怅,在华夏儿女的灵魂荒原上弥漫。
特别尾节一个“而”字,更是这种精妙构思的应力集中点,使全诗如晴天霹雳、振聋发聩。为什么诗人要用一个表示转折的“而”字,这里有没有转折的意思呢?试想,思念母亲可以用一张“邮票”满足依念之情;思恋妻子可以用一张“船票”化解相思之苦;追思先人可以用祭扫一方坟墓的仪式慰藉孝敬之情。与母亲异乡分离,与妻子远隔重洋,与先人阴阳两界,虽然怀有无尽的乡愁,但还可以通过“通邮”、“通航”、“祭扫”来实现情感的沟通和交融。然而,就是这一湾“浅浅”的海峡,没有异域它乡的遥远,没有茫茫大海的宽广,没有阴[论文写作 dylw.net]阳两界的永别,却让诗人只能凭海远眺对岸的故园。更何况这不是天灾,却让同根同宗的华夏儿女只能隔海相思相恋,让宝岛的游子有乡不能回、有亲不能聚、有母不能孝、有子不能教……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历史悲剧?通过前三段对思亲念家的乡愁铺陈,尾段飞流直转,至此,水到渠成,发自诗人灵魂深处的所兴之情砰然而出——期盼“三通”、期盼统一的爱国之情,无须诗人一句直白的宣告,无须诗人膜拜的说教,读者已在这诗意盎然的“乡愁”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灵魂洗礼。对于这首诗,只要我们通过对民族文化层面的审视,就能从更深层上解开诗中的困惑,从历史长河的河床上滗出那牵肠挂肚的乡愁;只要我们通过对传统诗歌美学的静心品味,就会欣赏到比兴手法的审美意趣,从思亲报祖的乡愁中感受到诗人念家爱国的赤子之情。
经过两轮的《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我发现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翻阅历年各地的高考试卷,发现诗歌鉴赏的得分往往最不理想,老师们也常常感叹诗词教与不教的效果是一样的,学生也常常感叹看不懂诗歌到底在说什么,每次都是等着老师评讲,然后恍然大悟,然后机械地抄答案订正,下次遇到诗歌鉴赏的题目,仍然得分很低,偶尔一次高分,也谈不上方法的积累,似乎是运气使然。针对这样的情况,再次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时,我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利用教材,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的水平。
《唐诗宋词选修》的编排旨在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诗人、词人及其代表作品的学习和鉴赏,感受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精神上的陶冶,在学习技巧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通过的对作品的赏析,领悟作品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从而获得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拓展视野和空间。为了契合新课标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高选修教材的范本作用,我努力尝试把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通过选修教材重新编排,给学生一把金钥匙,让他们提高诗词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选修课教材重组,是不是应该突破教材的现有模式,从而多关照一点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学习的例子,从而达到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另外,根据教材编写的目标原则,即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如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学习目的、现有基础等,充分考虑学情,通过重新编排,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符合教材编写的趣味性原则。
还有,在重新编排教材时,如果我们考虑到作为学习者的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即学生在学习完相关内容后,都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的需求。我们就应该让学生不断形成概念体系,就能把原本难以操控的诗歌教学变得有条理性和目的性。这样一来,学生在感受诗歌的魅力的同时,更能学有所得,目标清晰,学习的指向性也就更明确了。
我想以怀远诗为例,谈谈《唐诗宋词选修》教学中合理编排教材,构建高效课堂的想法。
《考试说明》要求我们要能阅读浅易的古诗文,抒发思乡怀远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思乡怀远诗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在《唐诗宋词选读》选修课本中也选取了好几首这样的诗歌,我们可以把这类诗歌整合在一起,作为统一板块让学生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怀远诗的相关知识,还要学习赏析这个类型的诗歌的过程与方法,找出解答这类诗歌的方法。《望月怀远》《送魏万之京》《与诸子登岘山》《旅夜书怀》《九月齐山登高》都是这类诗,我们可以把他们放在一个版块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材文本作为范本,进行类的拓展,让学生感受一类诗歌,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学习同类型的诗歌,很容易找到内容上的共性,能很快克服诗歌鉴赏中普遍存在的畏难情绪,立刻参与到主动学习中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老师就能从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另外,学生在学习《望月怀远》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到“月”这个意象,以及由月引发的思亲、思乡之愁。之前的教材诗句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均有这个意象。为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对过去诗句的回忆中体悟月这个意象表达的思乡怀人的情感。
体悟“月”形象后,我们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一类意象。鸿雁、杜鹃、杨柳等都是思乡诗中常见意象。
鸿雁:候鸟,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之愁。“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秋风、秋霜、衰草:引发行人孤独、凄凉、惆怅之情。
杜鹃:又叫杜宇、子规,叫声凄切哀伤,声如“不如归去”。口角鲜红,故有“杜娟啼血”之说。常与哀怨、思归有关。如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杨柳(或《折杨柳》曲):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而《折杨柳》曲,听后会激荡起蕴藏心中的乡思。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猿啼:常象征漂泊之人的悲苦之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沙鸥:往往喻指漂泊不定,孤苦伶仃的形象。如杜甫《旅夜书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驿亭:借人在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其他如暝色、日暮、黄昏、落日、夕阳、暮霭、烟波、寒山、宿鸟等。漂泊的旅人停泊休憩,羁旅愁思也会蓦然而生。
在边关将士思乡诗中,孤城、塞鸿、胡笳、羌笛等意象常与月亮、黄昏结合在一起,通过视听双重感受抒写幽怨乡愁,意境雄浑深远,情感深沉含蓄。
而这类诗歌的情感也是固定的,①羁旅愁思: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②思念亲友: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幽怨愤慨:抒发漂泊、贬谪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怨愤慨之情。④征人思乡:抒发征人思乡,厌恶战争之情。
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参与,思考,归纳。进而很自然地学会学习《旅夜书怀》等这一类的其他诗歌,并且学会分别把诗中的意象和诗歌的情感进行相应的归类。
回顾我们的高考试题,命题一般从分析思想情感、分析手法、品析炼字中考察思乡怀远诗,比如今年的安徽卷的两首诗:
《秋斋独宿》
唐 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 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这两首诗,从内容上,我们可以初步判定为思乡怀远诗,月的意象,人的孤独,鸟受惊时候的一声叫,我们可以感受到孤独之情。但是对月的描写是不一样的,“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所以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而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这样,通过意象的分析和情感的体悟与具体的手法和对字的品味,可以让学生体味到同一情感中的细微差别。
再如:2005年全国卷2《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羁旅在外的人思念家人,是想象着家人在思念自己,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为此,通过意象营造出意境,表现出情感,我们可以总结出该类题目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有时候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同类型教材的学习以及与题目的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会鉴赏诗歌。使学生不仅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而且在美的熏陶中提高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