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

时间:2022-11-25 14:14: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言训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言训练

第1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课程学什么?”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正确认识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和方式,客观辩证地看待它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语文课改,特别是对其中的主体部分阅读教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透视:从课程目标看语文教育的实质

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作为课程价值具体化的课程目标随之而重建。课标制定了十大总目标,对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落实,避免顾此失彼。同时,又要作一番由表及里的透视,理清十大目标的关系,抓住核心和头绪。否则,语文课程依然会陷入不知道学什么的尴尬境地。

因此,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才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或核心目标,只有它才是语文独立设科的理由和语文教学独担之任,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标志,是构筑语文本体的核心和支柱。

二、思辨: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方式与实践中的偏差

所谓“语言文字”,不应是“语言”和“文字”的简单相加,它指的是广义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我国公民而言,“语言文字”就是“祖国语言”,即母语。那么,“训练”又为何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那么,“语言文字训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具有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技能。

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训’是教导、教诲的意思,‘训’是教师的事,教师的讲、说、读、指点、教导就是‘训’;‘练’是学生的事,学生反复、多次的操作就是‘练’。”教师必要的基本知识传授也包含在“训”之中。由此可知:第一,学习语言文字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本是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二,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但更要着力于培养技能,即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第三,“训”与“练”辩证联结,指明语文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语言文字训练是获取必要的语文知识,形成语言交际能力的必经之路,舍此,语文教学就会成为空壳。

三、扬弃:语言文字训练的科学化

语文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程自身发展的必然。 具体地说,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独立式”和“依存式”语言文字训练

“独立式”和“依存式”语言文字训练,都为语文学习所必需,但两种方式特点不同,功效也不同。“独立式”训练,便于反复操作,长于牢记知识并转化为技能,但短于整体感悟和情感熏陶。这种训练适宜于在阅读教学课后进行。应精选那些对形成语文能力必需的知识点,精心设计训练题目,力求适当、适量,练得巧妙,练出效益;力避繁杂低效的机械操作,杜绝题海战术。“依存式”训练,对于知识点的识记不及“独立式”训练之长,却避其所短。阅读教学,特别是课内,应以“依存式”训练为主,披文得道,缘道学文,文道兼得,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得以切实体现

从语言学习角度看,这是积累和运用的训练,但这种积累和运用与被文人情,被文入境,互相依存。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但一点也不缺乏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

(二)在综合学习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不是各种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堆叠起来的“杂烩”,而是各种要素融合而成的“合金”。综合性学习无疑是锻造“合金”的有效途径,也是课标倡导的体现语文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课标的学段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写活、作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是分列的,。阅读教学中,这种综合主要是把说写请进阅读教学课堂,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吸收与表达熔为一炉;同时注重前后、内外的联系,以期产生合力与共振效应,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填空、诵读是运用和表达,依赖于对描写春天的诗句的充分吸收和积累,否则就无法达成;同时又积极地反作用于吸收和积累。二者互涵互动,获得和谐共振之效。同时,前后、内外的沟通和联系,又极大加强了综合的广度和深度。长此以往,必将有效地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什么是语言文字训练”与“语言文字训练是什么”

什么是语言文字训练?这个问题似乎是一个很好回答的问题,深究起来,实是在问哪些训练属于语言文字训练?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训练是不是只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不一定。比如,在数学课里,应用题的审题能说不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吗?在思想品德课上,对行为规范的语义的理解不也是语言文字训练吗?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日记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偶尔也要指导学生如何写日记,这显然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在家里,孩子说错了一句话,妈妈给予纠正,不能说不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 因此,语言文字训练不仅存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于其它教育情境里。所不同的是各种教育情境中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在数学应用题中审题是为了让学生弄清问题和条件,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辅活动;思品课为行为规范的释义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在家庭里,妈妈纠正孩子的语病则是一种不系统的随机语言教育的活动。

语言文字训练是什么?训即训示,指导;练即反复学习。语言在这里显然是指口头语言文字及书面语言,合起来说,语言文字训练是学生有指导地反复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这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

二、在语文教育中为什么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由教育思潮的流变,对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产生了许多不尽相同的解释,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种争鸣,一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二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三是主体性教育的争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焦点是人性与物性是否同构?教育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为本,或是说教育的价值在于审美、教化,还是在于传授知识。素质教育在于发展人的素质,认为人的发展中存在着基本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是高级发展层面的基础。而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在于发展人的主体价值,而不是把学生作为客体加以塑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自主性,而不是既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材的刻板的执行者。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是努力使我们看到人性的多样性与独特性,而素质教育则努力使我们看到人性中存在的基本层面,主体性教育的争论则使我们看到人在实现人的价值中的主体作用。

关于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训练问题的争论正是在这种教育思潮的流变中我们对于语文教育的价值的一种理性思考。

语文教育性质的讨论由来已久,这种讨论的中心话题是:语文教育是干什么的?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是从语文教育的功能、目的层面去思考语文教育的性质问题。就语文教育功能目的而言,受三个方面制约,一是社会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二是语言文字本身的内在逻辑,三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内在规律和价值期待。长期以来,我们较为重视社会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比较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化功能。反映在教学大纲和教材上以及教学过程中,语言文字的内在逻辑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主要是作为社会道德的体现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而学生语言发展的规律,我们则知之甚少,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没有得到适当的回应和重视。

在此种情形下,提出语言文字训练的问题是顺应了教育思潮对于人性的呼唤和重视,是人们从语文教育的结构和过程对语文教育的实质的一种深入思考。

在数学课里,在思品课里,教师可以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对于这些工作的开展并无大碍,但要不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则是把语文教育与其他教育区分开来的最重要的标志。如果语文课里不进行系统、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课就成为空壳。因为语文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获取系统的语言文字知识,形成系统的语言的沟通能力,而这些目的离开了系统的语言文字训练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审美和道德教育在语文课中也是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进行的。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教学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而在于如何进行这种训练。如果把语言文字训练看成是一种纯技能、知识的训练,显然是一种误解,语文训练理应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层面。思想、政治、道德、审美教育显然不能离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如果离开了则成了无本之源,无异于缘木求鱼。

由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考虑较多的是教什么以及怎样教的问题,对于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则是以教师的教为依归的。而教什么的问题似乎并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教学大纲已明确规定了一个小学阶段教学目标,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按照既定的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这里教师的自主性表现为对教材定课文的内容的前后顺序的处理上,教师对教学阶段的前后联系的方式和程度保持着一种被动状态,而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基本由教师的教学设计所决定,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价值期待基本处在自发状态,只是偶尔迸出一点火花。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需要极大的提高,这是增强教师教学自主性的重要前提。也正是因为教师整体素质较差,大部分教师已经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亦步亦趋地进行日常教学,以至于教学参考书成为判断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而没有教学的自主性,创造教育的口号无异于空穴来风。在总结著名特级教师的教学经验过程中,我们有一种非常朴素的想法,那就是,特级教师的教学生涯中是不是存在一种“恒常”的教学模式,而我们往往把这种“恒常”的教学模式,就看成是一种教学规律的表现,并努力使它具有一种推广的价值。这样的做法在建国五十年的教育史上应该说是一种较为惯常的做法,我们甚至试图将教材的每一课搞出一个教学流程图,以便教师拿起来好用。这些做法很大程度上顺应教师的低层次心理需要,如果有了这种“科学”的教学流程图,教师的课程运作能力显然就是多余的。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适宜于制作这种情境性很强、操作性很强的流程图呢?显然,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和审美个性不适宜,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能力和道德个别差异不适宜,人的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不适宜。惟一适宜的是便于标准化考试的语文知识和简单的语文技能。因为这样做,可以回避多样性,而人的成长的多样性与模式往往是矛盾的。

四、对语言文字训练的误解可能导致的后果

在语文教学中显然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但语文课并不只是语言文字训练课。形式教育论较为重视语文教学的教育功能,这在我国有着久远的传统,因为语文历来作为国学,而实质教育论较为重视语文教学的本位价值。如果从本位价值出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会把学生训练成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的储存器,学生无法完成从一个学习语文的人到善于使用语文的人的转化,学生无法经由语文的学习去体验美、实践美,体验善、实践善。

对语言文字训练的种种误解已经在实践中产生了如下几方面的偏差:

1.教学中较为重视书面语言训练,轻视口头语言训练,因为考试不考口语。

2.重视“训”,轻视“练”。教师讲得太多,问得太碎,学生读得太少,写得太少,想得太少,说得太少。

3.较为重视接受性的反复学习,较为轻视学生发现性的领悟、意会、体验、揣摩、顿悟。

4.较为重视训练的逻辑性、连贯性,把语文教学看成是一种既定目的展开过程,教师与学生对于这种既定的目的保持一种被动性,较为轻视训练中教师与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情趣萧瑟,兴趣寡然,以至于教育理论界醉心于专家程序和模式的研制,教师渴望能有一种拿来就能用的无须费心的样板。

第3篇

【关键词】语言性;咬字秃子;声调

一、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

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字头而言,即把声母按一定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予以咬准。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而言,即把韵母按照不同的口形交代清楚,并收清字尾。歌唱中咬字吐字的一般规律是字头要唱得短、轻、准;引长字腹;字尾收音要分明。

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头的,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即我们常说的“五音”:唇、齿、舌、牙、喉。训练这五大类的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唇音用力部位在唇上,上下嘴唇喷口应有力清晰;舌音着力在舌尖,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我们应充分运用歌唱语言的特色把歌曲演绎的更完美。字腹即韵母,是字在歌唱发音中的引长部分,它占时值较长,歌唱时响度最大是字的主体部分,与发声的关系最密切,它需要引长。字尾是指字的结尾部分。在歌唱发声中,凡是有字尾的字,都应把尾音收住,也叫做归韵,收好尾音才算唱完整这个字,否则只算唱了半个字。

二、关于声调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一个音节或字在单独发音时它的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汉语语言中的四个声调。在咬字、吐字中,虽然按三部分结构规律把字吐清楚了,但若字的声调不对,唱出来的字仍然容易使人误解。如果我们把四声搭配得当,就形成了声调的对比,有起有落,有高有低,有长有短,朗读起来好听,唱起来易于上口,这就强调了诗词的节奏美、旋律美。

还要说一下就是咬字吐字重要的是要研究语言如何表现歌唱感情的。一般来说,唱轻快的歌曲,咬字吐字应特别轻快、敏捷、灵活;唱雄壮的进行曲时,咬字应结实有力;唱抒情曲调时,咬字应优美柔和;唱慢速度的歌曲时,咬字吐字应相连,从而达到“以情带字,字里传情,声情并茂”的目的 。

总之,歌唱的语言离不开字的声、韵、调,只有掌握了字音的结合规律,不断地处理好每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歌曲情感的需要作出相应的变化,才称得上真正完成了歌唱的咬字吐字。

三、良好吐字是重要因素

良好吐字或对歌曲或歌剧歌词的正确发音、诵读,不幸被很多歌者忽视了。然而对于那些精通谱写歌剧所用语言的人们,虽然他们有语言的知识,但只能听懂一点儿唱词是普遍的经历。

最注意吐字的可能是法国,例如喜歌剧院的歌唱家们以清晰地发出每一音节而闻名于世。确实良好吐字与良好歌唱要求的条件差不多,法语中的许多微妙之处表明这种特别强调正确发音是够难的。

一个外国人要想把法语的风格精通到非常高的水平必须具有特殊才能。一般说,意大利语被认为在歌中是较易唱的语言。确实如此,所有元音音响都是圆润和响亮的,没有常见于法语中的“掩盖”或混合音质。然而,意大利语有其自己的困难,尤其是在清晰地发双辅音的方式中和连音的正当分配,或字尾元音与字头元音以及使字母适当柔和。

意大利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是元音和元音组合的丰满,嗓音的色彩主要来自它们,所以意大利语被称为“歌唱的语言”。因此意大利人自然而然就具有其他国家的人难以获得的——元音音响的诸多变化。

我曾谈到过,在演唱之前艺术家感到各种各样的神经紧张状态,有两种不同的恐惧:一则出自认识到自己所作所为的重要性;另一则出自对自己能力缺乏信心。如果歌者演唱时无内疚感,他就不会紧张,而是充满狂妄自信。后者的紧张是可以解决的,语言的清晰就是最应该解决的。

四、声乐教学的语言性

谈完歌唱中的咬字与吐字问题,我想说一下声乐教学的语言性。嗓音功能本身是人固有的,但是唱得动听的主要是后天训练的结果。歌唱主要是依靠声乐老师把自己歌唱发声的感受、体验、歌唱的经验和方法,通过通俗的、精炼的、准确的、形象的、生动的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并指挥他们的发声器官协调配合,声乐教学语言有其固有的特点。

1、形象比喻性

声乐教学语言语义如果不确定的使用,学生对教师讲述的要求常常感到迷茫不解,教师应采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看不见的概念具体化。为了达到训练的目的,教师还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所谓启发教学就是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和感觉用于歌唱和训练之中,通过这些感觉体会到科学的发声状态,达到训练的效果。此所谓艺术源于生活的道理。如:训练气息下沉时,用闻花的动作,双手提物的感觉去体会就不至于把气吸的过浅;当训练换声问题时,教师会说“唱歌犹如开车换挡的感觉”;“唱高音时要感觉声音像风筝一样在空中自由飘荡,气息要像线轴始终在下面拽住”。

在声乐教学中采用确切生动形象的语言,比用单纯技术性的阐述更容易让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声乐教学没有器乐教学那样直观,学生只能通过聆听教师的演唱和从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去理解发声的原理和歌唱的技法,去创造美好的声乐艺术形象。

2、辩证统一性

声乐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训练的总目标,但在具体阶段的教学中,不可能把未来的目标要求拿到每个阶段付诸实施。在对学生进行歌唱技巧训练,音乐处理表现、音乐感受和创造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整体要求和局部训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声乐教学主要是靠教师的听辨来指导学生的,听到了学生演唱中的问题,就要拿出具体办法去解决。声乐教师还要要训练学生有客观的耳朵,能听出自己演唱的对与错,所以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是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的。

就声音的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的歌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思想方法是辨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全面的。比如在声音的训练中,当强调声的高位置时,同时要强调气息的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尖、挤、卡、虚的现象,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高的歌唱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凡事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歌唱的技术也不是铁定的,这一系列的训练方法、观点、语言无一不贯穿在辩证统一的规律之中。

3、精炼准确性

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而训练又必须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就要求老师的语言表达要精炼而又准确。老师的教学语言精而准才能抓住教学中的主要矛盾,精而准才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如通常可以听到老师在课堂训练中这样提示学生:气沉、吸深、提笑肌、开牙关、双肩落等。也有些老师在课堂上针对某个问题大讲面面具到,有的则空谈声乐理论,使学生感到漫无边际,无重点,演唱中会感到无所适从。

声乐教学语言的精练准确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往往会让学生莫明其妙,弄不明白。精练准确的教学是建立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的,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中就能达到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生动的教学效果。

总之,歌唱语言在声乐教学与演唱中都相当的重要。声乐教学语言在教学中起到信息传导与反馈的作用,对声乐教学的语言研究探索,对促进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洛克著,杨汉麟译.教育漫话[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余笃刚著,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3]赵震民著,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石惟正著,声乐学基础[M].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第4篇

【多听】

婴儿听觉发达,擅长用耳而不大会用眼。实验证明:出生只有三四天的新生儿,就能在不同声音中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婴儿对妈妈的语音特别敏感,妈妈的笑声常能使他兴奋,看着妈妈说话的口型,他也会禁不住张嘴“说话”,这就是所谓的“咿呀学语”了。

7~8个月的婴儿已能发出有意义的声音,并逐渐形成固定的音素或音节,表示某种感情或某种要求,如:用哭声“a”表示饿了要吃;用“e”表示高兴;或者用手指着发出“i”音,“iCai”音节,表示要东西,要妈妈抱;等等。这就是婴儿学语的最初阶段。

家长如何为婴儿创造一种咿呀学语的环境呢?要先让他多听,听大人说话,听不同响声,听低婉优美的音乐。对于不同音响,婴儿会有不同的反应:听见开门声会循声找妈妈;对碰撞声会表示惊讶;对欢快的音乐节奏会表示高兴……一个词,孩子通过反复听,反复刺激右脑,就能学会。家长若坚持训练,就可使孩子耳聪目明、口齿伶俐。但家长在训练中一定要注意避免尖锐的声音和杂乱的噪音,以免过分刺激孩子,引起惊恐不安。

【多看】

主要是通过视力游戏,让婴儿体验光线的明暗变化、物象的远近大小、色彩的浓淡等。不少家长在孩子两三个月大时,就把气球用绳子系在孩子手腕上,随着手的上下摆动,气球也随之飘移,过五六天后再更换一种颜色的气球,这样就能轻松地教会孩子“红的”“绿的”“黄的”等词汇,还可让孩子学会“圆”“轻”,形成形容词的概念。

1岁左右,可以教孩子看画、画画,由画引到字,如看小鸡图画,学认“鸡”字,这样,就将实物、图画、字联系起来,使孩子接受词的固定意义,具备了识字能力。由具体到抽象,由实物到文字,在游戏中学会语言,这是开启婴幼儿智慧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但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适量,要多次反复。即便是游戏,每次也不能超过15分钟,过量和操之过急都会适得其反。

【多触摸】

10个月左右的婴儿,触觉(包括皮肤)已很灵敏。这时触觉不仅会对疼痛或不适做出反应,即使是对一般刺激也能做出反应。如对妈妈的抚摸、手触到生活用品以及冷热等都能做出反应,报以微笑、摆头、摇头或皱眉,有时还会发出简单的语音等,以此来表达他对世界的认识。这时父母应有意识地教孩子说话,让孩子多触摸物件,并教以物名,如“书”“碗”“床”“门”“窗”等。婴儿触觉接受的刺激越多,感受越灵敏,反应也就越快,认识实物的能力就会不断加强。但家长在发展婴儿触觉的同时,要注意发展他的色彩感,比如五颜六色的小纸片、积木、七巧板、彩笔、明朗的线条等,都要让孩子多接触。

【多说】

说的训练是语言发展的重要一环。国内外教育实践的大量事实说明,尽快丰富孩子的词汇,鼓励孩子多说话,能推动孩子智力的迅速发展。

第5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培养情感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学生面对老师设计的语言实践环节持一种冷漠的态度,他们不愿意举手发言。细细寻找原因,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创设远离了儿童生活,缺少情趣,不能激发孩子表达倾吐的欲望。实践证明,只有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语言实践,才能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这时,儿童的语言才是鲜活的、生动的。

请看这两个教学片段——

【课例1】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小露珠》教学片段

师:小露珠就要走了,植物们在与她告别呢!(引读)你看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你听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

师:他们的告别情景,让你想到了什么词?(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师:是啊,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瞧,小青蛙又蹦来了,小蟋蟀也爬来了,小蝴蝶也飞过来了。(舒缓的音乐渐渐响起)可爱的小动物们、美丽的植物们,你们会与小露珠说什么呢?

生1:美丽的小露珠,我们多舍不得你走啊!

生2:小露珠,你把我们装扮得这么漂亮,谢谢你!

生3:小露珠,要不是你,我就不会这样生机勃勃了。我会想你的。

……

【课例2】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片段

师:这一天,小骆驼又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又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小骆驼难看。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同桌两个同学,一个演小红马,一个演小骆驼,看哪一组同学想象丰富,演得生动?

(生表演略。)

【听后思考】在这两个课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和表演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儿童表达,自然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课例1,老师让孩子们做小动物和植物来与小露珠告别,孩子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感受到了小露珠的美丽和无私,在交流中升华了情感。课例2来自于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的教学实录。薛老师设计的这个活动富有儿童情趣,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课文的语言和内容,实现表达能力的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二、通过感情朗读领会情感

声情并茂,满怀激情地朗读就是感情体验的表现。上课的时候,教师经常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实就是要学生做到朗读时应做到语速适当,语调抑扬顿挫,使读融于其中,达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的感觉。经过反复地读,从读中领会其义,深知其情,做到其情融于言表,从而欣赏美、感受美、体会美,逐步提升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教者的范读,师生接读也是很好的训练方法。

三、组织体验阅读激感

有人曾说:如果你被一本文学作品感动,真正感动你的不是这部作品,而是你感动了自己。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如果文本语言所营造的情境与学习主体(学生)的心境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共鸣。“切己体验”需要内心想象中的“亲历”。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生活阅历的限制,“亲历”,往往需要教师的引领。

案例中,《海伦凯勒》一文的价值取向是一个人在身处逆境中的不屈不挠,教师引导学生“闭上双眼、捂紧耳朵”去体验海伦的不幸遭遇的做法,旨在弥补学生感悟文本时生活经历方面的缺失,希望学生体验文本主人公遭遇,本无可厚非,然而,这一教学环节却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你是无法承受文本主人公的遭遇的。

笔者以为“切己体验”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因为只有当学生能主动地、自主地认识事物并获得切己感受时,才能以自我的真实面目参与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

案例中这样暗示式的“切己体验”在教学中并不少见——教师常这样问: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吗?学生不难理解教师的言外之意。这样“牵牛”式的“切己体验”把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选择“引入歧途”,带来的是体验主体自主意识的缺失,学生所体验到的情感并非真实自我的意愿,而是教师意志的体现。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3年l0月在本院康复科进行语言训练患儿共计86例。其中,语言发育迟缓40例,运动性构音障碍15例,语言发育迟缓+构音障碍31例。男51例,女35例,年龄2~6岁。所有患儿均符合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脑瘫的诊断按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制定的诊断分型标准。语言障碍的诊断标准按李胜利修订的CRRC语言发育迟缓诊断标准[1]。

1.2语言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大脑受到损伤的部位与程度各有所不同,其语言发展的水平也是十分不相同的。一般地讲,有如下1.2.1言语发生的晚,词汇贫乏,口头表达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正常儿童约从2~3个月起就开始了"牙牙学语",口头语言能力到5~6岁时已基本形成。但是,智力障碍儿童往往要到3~5岁或十几岁时才开始说话。学龄期(6~12)智力障碍儿童语言水平低下的主要特征是词汇量少,对词语涵义的理解只停留在事物的具体性上,不能真正的抽象概括,达不到掌握概念的水平。他们讲话时,词汇十分贫乏,常常用词不当,语句不连贯,很难完整的讲述一件事或一般大意。有时甚至难以完整的讲完一句话,只能用少量的词语来表示一句话的意思。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很差,常听不懂他人讲话的意思。

1.2.2发音不准,吐字不清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发音系统各器官的损伤或大脑皮层语言中枢损伤等原因造成了他们构音困难,即发声器官在构音过程中,构音的方式、位置、速度、强度或动作协调发生问题,以至发生的语音错误。这使得他们对于相似的音节或相似的词,往往是读得"四不象"。

1.3方法 语言训练由专业的语言治疗师采取一对一的训练方法,在安静,宽敞充满童趣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并且尽量把训练时间安排在儿童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段。30 min/次,5次/w,连续治疗4个月。训练内容包括:①注意力集中训练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儿童注意的图片、玩具、声音进行训练。让患儿充分感受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增加患儿对人和物的注视。②改善交流态度的训练尽可能以游戏形式使患儿感到开心并乐于交流。③扩充理解的训练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训练患儿注意手势符号的存在并理解其意义,还有幼儿语与成人语的导人,词汇的扩大等。④构音改善的训练其内容包括唇的张开、闭合、前突、缩回、舌的前伸、后缩,上举向两侧的运动力等。要求对着镜子做,便于患儿模仿和纠正动作。⑤发音训练待患儿可以完成以上动作后,随后做无声的构音运动,最后轻声引出靶音,原则是先发元音,然后发辅音,辅音先由双唇音b、P、m音开始,能发辅音后,要训练将已掌握的辅音与元音相结合。⑥导引气流法的训练通过吹纸、吹乒乓球、吹蜡烛等集中和引导气流,还可以训练患儿延长吹气,有效地控制气息。⑦表达能力训练根据图片和实物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训练。⑧语音矫正训练等。2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月。

1.4疗效观察 显效:语言功能较前有显著提高,经S-S检查法评定,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个阶段者。有效:语言功能较前有明显改善,经S-S检查法评定,有2个项目通过。无效:语言功能无明显改善,通过项目在2个以下。

2结果

86例患儿中,显效75例,有效9例,无效2例,语言功能改善显著,达到97.7%的治愈率。

3讨论

3.1脑瘫患儿的语言发育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脑损伤为主要原因,其次是受语言环境影响较大。另外,由于脑瘫患儿存在机体运动障碍及异常姿势,这也势必导致患儿产生不同程度的构音器官的功能障碍,脑瘫儿童的口唇、舌、下颌、软腭、鼻咽腔等构音器官的运动障碍,会直接影响到言语的清晰度。而语言训练的作用就在于借助于口唇和舌的运动训练,结合听觉和视觉刺激,从患儿熟悉的语言、物品和动作开始,由易到难,刺激患儿的语言器官。

3.2加强与家长的配合方面,家庭是智力障碍儿童的主要生活场所,家庭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着人际交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家长要有意地安排儿童去参与,指导他们去讲些什么、干些什么,从中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家长有时可以有意创设一些情境,让他们利用这些情境来模拟学习语言。家长要经常带他们走出家门,去接触大自然与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家庭中的语言训练和学校中的语言训练,并不是两个独立体,互不相干。家长和教师应该保持长期联系,共同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

3.3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比较迟缓,常常会出现差错、闹些笑话。但是他们也知道害羞,不好意思。特别是当他人嘲笑或指责时,会变得胆怯不敢做声或出现故意捣乱等反常行为。对这些情况,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倍加耐心,细心观察,注意避免。对他们细小的正确表现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且要当着众人面称赞他。

从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来看,对患儿进行语言康复治疗时,应从多方面人手,丰富训练内容,调动患儿家属的积极性,以巩固和提高患儿语言训练效果,提高患儿的交流水平,减轻残障程度。利用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障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第7篇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合作”“探究”“开放”等阅读形式,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忽略了语言的形式,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关理念

语言是工具,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既有明确的目的,又要有科学的方法。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进入误区主要原因是,对学生的训练太呆板、太僵化、太机械,学生学习知识是完全意义上的被动接受者,并且主要为应试服务。在新的课改实践中语言训练不能取消,而需重新构建,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又是指导包括内在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二者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建构的,是统一的。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一)树立新的知识观。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以知识技能为价值取向,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导致了课程实施中的以灌输为主,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了学习方法。因此,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舍弃那些无助于学习语文的“知识与能力”,而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知识与能力,则要坚持训练。在新课程视野下,语文言训练应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必要学习的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语言训练要融合在新课程生机勃勃的教学中,不着痕迹,同时又扎扎实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策略任何教学理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行为,是毫无意义的。因此,语言训练必须要切入到课堂这一领域,才能取得实效。

1、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想象,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这些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使他们听与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

2、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提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语言问题只限于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且多数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学习课文中,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教师把握不好,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在课文的语言留白处训练。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这种“留白”,正是我们可以细细咀嚼、细细品味的精妙之处。每遇这些地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如《坐井观天》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引导学生说出小鸟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学生会想到,很多的高山、大海、河流、森林、果园、城市、山村等,和小鸟一起感受天空的无边无际,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

第8篇

【关键字】语言训练 表达 准备心态 口语交际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深刻感觉到我们没有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发挥出来,我感觉语言就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而现在的教学却只是聚焦在课文的分析上。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很多学生只会低头看书,害怕发言,交流都有障碍。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语言训练,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而且表达的好。

一、为何要重视语言训练

要重视语言训练,我认为是学科本身就决定的。语文学科这个“语”字就代表了语言,当然这个语言包括很多,比如口语和书面语,那么书面语现在写作在考试中占有了较重要的部分,应该说是受到了重视的。但是口语呢?或许会有人说不是有拼音吗?首先拼音不算口语训练,而那可怜的几分也不会得到重视,同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读的准,而是能够很的好读出来,读出来还不够,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能力,什么能力?那就是让学生很好的交流。而我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学生连话都讲不出,不是讲不讲的好的了。开学第一天上语文课,让学生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有的学生不敢说,而有的学生也只会报个名字。这是很可悲的,学了那么多年的语文,却不能“语”,这实在是很可悲。而能“语”实在太重要了,生活中无时无刻都需要语言,而应该重视口语的语文学科却没有把这一块真正重视起来。我认为现在应该把课文的分析的重心转移一下,要弄清楚语文学科到底是要培养学生的什么呢?有句话说的好“爱在心有口难开”。很多学生理解能力其实没问题,我觉得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想法不一致,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应该只关注理解分析能力,也应该分点注意力在学生的表达和交流上,这个问题太需要重视了。

二、如何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非常重要,现在语文课堂的时间有限,虽然在语文教科书上有一定的语言训练教程,但是要在一节课上训练每个学生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语言的训练只能更多的把重心放在学生自己的课后训练和老师技巧的传授。以下是我自己归纳的一些小方法。

1、准备心态。

我把心态归纳为三个要素:微笑、热情、真情。一个微笑在先、大方热情有真情的人,无论走到哪都是受欢迎的。微笑、热情、真情归结起来首先要让自己有一个积极的心态。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是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比如我在课堂上是这样要求的,不管对不对,只要能看出一个好的心态,只要是微笑的回答,就表扬。

2、声音训练。

很多学生说话很轻,这有的是因为身体因素也有心理因素。但是一个说话轻的人给人的感觉就会是非常没有自信,所以我觉得声音也需要加大训练。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首先是让学生们练吐字方法,发每个字都要像乒乓球打在墙上那样清脆。吐字发声可以慢一点,声音大一点,咬的重一点。再就是声音响度训练,在家或运动后,尝试高声讲话,让自己释放出来。这个我主要是让家长帮忙监督。然后在课堂上我也鼓励学生大声回答、大声朗读。

3、好的思路。

现在有很多学生回答问题时,翻来覆去地回讲,就是讲不明白,这决然不是口才不好,而是没有好的思路。有句话说:思路对了头,一步一层楼;思路不对头,步步栽跟头。比如我在教学中常常这样想:让学生先明确告诉我“What”――他要回答的什么?,然后再说“How”――解答的想法如何,最后再说说――“Why”――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通过这个做法,现在很多学生答问思路越来越非常清晰。

4、思维训练法。

逆向倒转思维法,就是凡事都可以反过来想一想。追本溯源思维法,就是凡事往根儿上走一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纵横交错思维法,就是不管面对什么问题,都可以从纵的方向、横的方向或者综合性角度四老问题,以找到切入点。攻其一点思维法,在无法驾驭大问题时,我们应把谈话引向自己熟悉的领域。

5、肢体语言训练。

举手投足叫肢体语言,包括眼神、表情、动作等,是整个身体姿态的总和。比如眼神,看鼻梁和眉心――让他听见,看眼睛――听到心里去。表情要自然。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站姿要稳。手姿的表情达意作用是最大的。从肩到肘到腕到掌到指,对听的人的影响都很深远。肢体语言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语言表达。

6、游戏训练。

比如成语接龙、对歇后语、对对子、近义语描摹训练、单字联想训练,还有绕口令。这些训练既有趣又有效,对纠正发音、积累语言十分有益。当然我认为办一些演讲比赛等更会引起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7、一些技巧。

课上讲些小技巧同时留点时间给学生介绍自己和表现自己,给学生练练。比如让学生可以用“个人魅力五个一”的方法来丰富每个个体的人文素养和个人魅力。哪五个一呢?一首诗、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笑话、一副对联。把自己武装一下。找一首朗诵时很有韵味的诗,而大可不必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都背出来。只要有一个有头有尾的展示,会立即让你变得有魅力起来。

口语交际是构成人学习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语文素养也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础。在人文学科中,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希望语文课程中能将语言训练真正的重视起来,而以上内容我的一些浅见。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新探》张大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育艺术与思路》李元功 人民教育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9篇

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成绩,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和训练。在练习过程中练习技巧和技术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语言的作用也不能弱化,合理地运用语言往往能缩短学生掌握技巧的周期和增强运动员对动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充分发挥出语言的指导功能

1、激励作用:通过语言向队员讲明教学目标、任务,所学技术的意义、价值,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努力的方向及学习的榜样,用名言、警句、铿锵有力的口令、指示鼓励学生,可以端正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饱满,让他们能主动热情地参与训练。

2、启发作用:通过语言可以就技术动作的方法原理进行提问和置疑,队员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可以使队员开动脑筋,积极地寻找和发现解决的办法,唤起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出队员在训练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作用,使队员的身体和思维都参与到训练中。

3、教育作用:运动训练教学是在特殊的环境里展开的教学,运动员的身心活动也有特别的表现。因此,运动训练教学也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通过语言讲清训练课的课堂纪律、练习的要求、游戏的规则等,对运动员的纪律观念,塑造良好的行为,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有特殊的教育功能。

4、提示作用:在运动员完成动作之前,甚至完成动作之中,教练员可通过语言提示学生注意动作的技术环节,或提示学生注意避免某个动作错误,这样可引导运动员的心理,尤其是注意,指向动作的重要环节,或者是重要环节的时间、空间、力量等因素,从而形成一定的心理准备。

5、反馈作用:运动员完成每一个技术动作练习之后,教练员可通过语言给予及时的反馈,让运动员了解到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在下一次练习时巩固正确的肌肉用力,改正错误的动作环节。有效、积极、肯定的反馈,不仅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动作,而且还能起到鼓动激励的作用。

6、评价作用:在训练课的结束部分,教练员可以通过语言对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通常来讲评价的功能有以下两个:一个是调节功能,通过测试、诊断、分析来明确不符合训练标准、要求的偏差,找到原因,并加以调整;二是动力功能,通过经常的评价提供进步的信息,使运动员的学习、练习积极性得到强化。

二、教练员的语言技巧

做为中学生运动员,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的心智水平上不完善,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应用和教练员的意图得不到很好的统一。要解决这一问题,教练员必须先从自己的语言运用上下功夫,使自己的语言尽量的简明、形象,让运动员易理解、易接受,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教练员所教授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技术和能力。教练员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作者认为:首先要深入理解要教授动作的实质,并将这一种实际性的东西转化为教练员自己的语言,而后,再将自己的语言再加工,使之转化为“运动员的语言”。一个教练员要具备这种“转化能力”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还要熟知每一个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智力水平,这样可以使教练员的语言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在进行快速跑的完整技术教学时,有的教练员只是用一个“快”字强调动作的技术要领,虽然,快速跑的指导思想就是快,但是,教练员只是用笼统的“快”来指导和提示运动员是很难将这种指导思想“分化”肢体动作的。这样一来,教练员的意图也就很难得到贯彻了。要想使运动员理解、接受这种“快”的思想,教练员首先必须深知动作的实质。快速跑的实质实际上就是上下肢协调的快速摆动技术,因为人的上下肢的摆动具有相互随同的特点,教练员可以将笼统的“快”,具体到“快速摆臂”之类的语言,这样便可以让运动员的“神经活动”找到“具体的任务”,使教练员的训练意图得到较好的贯彻。在评价运动员的动作或某一时期的成绩时,教练员应该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对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运动员,教练员在对其陈述评价内容时,首先应该采用较平和的语气,在指出其缺点和不足的同时,还应该适当地给予肯定,这样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课程学什么?”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语文老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1]其中,用“祖国语文”取代了修订版大纲之前的几部大纲所使用的“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试用版大纲频繁出现的“语言文字训练”“听说读写训练”“听说训练”或“读写训练”等提法在这份指导性文献里没有提及。对此,我们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就依然不能摆脱语文课程到底学什么这个问题的困扰。因而,完整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正确认识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和方式,客观辩证地看待它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语文课改,特别是对其中的主体部分阅读教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透视:从课程目标和国外同类课程核心理念看语文教育的实质

地山之石,可以攻玉。审视其他国家或地区同类课程的核心理念,对回答“语文课程学什么”的问题,也许不无借鉴意义。

(一)日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总目标:“培养对国语的正确的理解能力和适当的表现能力、思考力、想象力以及语言感觉,同时培养学生对国语的深切的关心和尊重的态度”[2]

(二)美国加州《英语课程标准·序言》中写道:“良好的交际能力——读、写、听、说——是人类经验的核心。语言技能是基础工具,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和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能丰富人的心灵,培养负责的公民,形成国家是一个集体的观念。”[3]

(三)韩国《国语科教育课程》中的教学目的是:在掌握韩国语言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韩国语言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韩国语言的性质和体系以及使用韩国语言的意义、作用,进而以开阔的眼界,正确地认识韩国语言的使用状况,有效地、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4]

(四)德国教学大纲规定:语言教学的任务是在语音、词汇、语法和正字法上传授标准的德意志语言,使学生理解人们是通过符号系统来相互进行交际的。[5]

以上表述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语文课程,学的是母语。我国课标“祖国语文”而非“祖国语言”的措词,异乎寻常,耐人寻味。也许是为避免人们在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理解上的以偏概全,抑或是为调和在“语文”涵义上的歧见与纷争。可谓用心良苦。然而,“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的名称,它所代表的正是对学生进行祖国语言教育的课程。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6]这是以“语文”命名语文教育时,我国仁人志士历经半个世纪探索达成的基本认识。

新课程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作为课程价值具体化的课程目标随之而重建。课标制定了十大总目标,对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全面落实,避免顾此失彼。同时,又要作一番由表及里的透视,理清十大目标的关系,抓住核心和头绪。否则,语文课程依然会陷入不知道学什么的尴尬境地。

摆脱唯知主义的框框,力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目标的和谐统一,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目标制定的突出特点,也是这次课改的亮点。在课程标准的十项总目标中,1~4项是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兼有“过程、方法”目标。第5项是侧重于“过程、方法”目标。后5项分别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使用工具书与搜集处理信息五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语文能力目标,侧重“知识与能力”这个维度,但阅读方面提出“注重情感体现”“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就属于情感、态度和过程方法方面的要求;口语交际方面提出“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属于过程方面的要求;“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又属于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

三个维度目标,互相渗透,彼此交融;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实践中必须视它们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绝不能厚此薄彼,唯有如此,“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课程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但是,“同样重要”并非“同样主要”。早在1925年,朱自清先生就指出:“我以为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须这样说明: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两个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所特有的;而在分科的原则上说,前者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但在论理上,我们须认前者为主要的。”[7]

三个维度的目标不是平分秋色、跑在三条轨道上的马车。美国加州英语课标中所说的——“语言技能是基础工具,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和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能丰富人的心灵,培养负责的公民,形成国家是一个集体的观念”——它告诉我们,在母语教育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必须通过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来实现,既不能游离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之外,也不能凌驾于其上。我国课标更明确指出: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必须“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8]同时,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常常是交互作用的,“情感、态度”可以成为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动因,强化这一维度,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也可以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至于“过程、方法”,是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方法,并不独立于语文“知识与能力”之外,其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一维度目标的提出,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同时也是为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服务的。

因此,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才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或核心目标,只有它才是语文独立设科的理由和语文教学独担之任,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标志,是构筑语文本体的核心和支柱。

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9]完全可以这样说,语文课程是通过学习母语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教育的实质就是母语教育。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部分,毫无疑问,是进行母语教育的主要载体。

二、思辨:语言文字训练的内涵、方式与实践中的偏差

所谓“语言文字”,不应是“语言”和“文字”的简单相加,它指的是广义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对我国公民而言,“语言文字”就是“祖国语言”,即母语。那么,“训练”又为何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那么,“语言文字训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具有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技能。

天津师范大学田本娜教授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训’是教导、教诲的意思,‘训’是教师的事,教师的讲、说、读、指点、教导就是‘训’;‘练’是学生的事,学生反复、多次的操作就是‘练’[10]。”教师必要的基本知识传授也包含在“训”之中。由此可知:第一,学习语言文字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本是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二,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但更要着力于培养技能,即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第三,“训”与“练”辩证联结,指明语文教学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语言文字训练是获取必要的语文知识,形成语言交际能力的必经之路,舍此,语文教学就会成为空壳,语文课程也就失去存在的理由。

语言文字训练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独立式”。将静态的语言材料或是从动态的课文语言中抽取出字词句,编拟出各类习题,独立让学生反复练习。二是“依存式”,即在学习课文,理解内容,领悟情感的同时,积累、运用语言;在积累运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领悟;二者互为载体,互相依存,一举两得。语言文字是工具,但有别于普通工具。它熔铸思想,蕴含情感,也承载形象,与人文内涵是一体两面,“依存式”的语言文字训练,就是同时接受思想教育、情感熏陶和形象感染的过程,从而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只有“独立式”训练,而没有“依存式”训练,致使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实践存在两种偏差。一是课内放弃一切训练,把“独立式”训练留在课外。其表现是沿用苏联20世纪50年代文学课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的是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社会背景、道德训诫,把语言本身的学习搁在一边。或者主要采用问答法和谈话法,用呆板琐碎停留在理解内容上的问题贯穿全课,学生疲于机械应答,很少自己直面课文,去消化吸收、迁移运用课文语言。二是不读书只做题,采用题海战术,课内课外单纯进行“独立式”训练。即使在阅读教学课内,也完全离开课文内容,抛却作者情感,放弃感悟涵咏,把字词句从语境中剥离开来,进行孤立机械的操作和演练。前者抛弃语文课程独担之任,与课文课程目标南辕北辙。后者则违背母语学习的规律,违背工具性与人文特性相统一的课程特性。于漪老师指出:“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11]二者都直接导致语文教学的费时低效。

三、扬弃:语言文字训练的科学化

语文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这是时代的要求,是语文课程自身发展的必然。以课标精神为依据、审视语言文字训练、趋利除弊、合理扬弃、使语言文字训练科学化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何为科学的语言文字训练?简言之,就是必须合乎为了学生发展的新课程价值观,合乎语文课程的特性,合乎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有助于全面高效地实现课程目标。具体地说,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合理调配两种方式的训练,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独立式”和“依存式”语言文字训练,都为语文学习所必需,但两种方式特点不同,功效也不同。“独立式”训练,便于反复操作,长于牢记知识并转化为技能,但短于整体感悟和情感熏陶。这种训练适宜于在阅读教学课后进行。应精选那些对形成语文能力必需的知识点,精心设计训练题目,力求适当、适量,练得巧妙,练出效益;力避繁杂低效的机械操作,杜绝题海战术。“依存式”训练,对于知识点的识记不及“独立式”训练之长,却避其所短。阅读教学,特别是课内,应以“依存式”训练为主,披文得道,缘道学文,文道兼得,使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得以切实体现。比如,教学古诗《咏柳》,首先让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歌,在学生理解大意、领悟诗情、背诵诗句之后,让学生从本首诗歌或背诵过的其他诗歌中选择词句填空,然后全体学生用朗声诵读填好的语言片断,就是“依存式”训练的范例:

伴随第一声春雷击打的鼓点,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花枝招展地走来。

和暖的“二月春风”,是她手中的剪刀,她裁出细长别致的柳叶,裁出不甘寂寞的出墙红杏,裁出“离离”的原上小草,裁出千姿百态的蝴蝶在万花丛中翩翩飞舞。

“润物细无声”(或者:“随风潜入夜”)的绵绵春雨,是她神奇的画笔,她描画出大地缤纷的色彩。山青了,水绿了;梨花白了,桃花红了。于是,江岸上的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草长莺飞,万紫千红,春色满人间。

从语言学习角度看,这是积累和运用的训练,但这种积累和运用与被文人情,被文入境,互相依存。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获得实实在在的效益,但一点也不缺乏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精神的凝结。“依存式”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就是多元文化的积淀过程,就是民族意识精神的接受和培育的过程,就是认同或同化融于语言文字中的美好情惊、价值取向和睿智哲理的过程,从而落实培养思想文化素养的任务,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

(二)整合三个维庆的目标,在综合学习中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课标制定了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实践中,每一单元、课题、课时乃至每一个教学片断也必须有自己的目标。这些大小不一、具有递进关系的目标构成了一个系统,下位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即使是一个片断的教学,也必须努力体现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既要有明确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目标,又要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学生应该经历怎样的学习过程,采用或学会怎样的学习方法,形成怎样的学习习惯,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整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

语文素养不是各种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堆叠起来的“杂烩”,而是各种要素融合而成的“合金”。综合性学习无疑是锻造“合金”的有效途径,也是课标倡导的体现语文教育特点的学习方式。“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的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课标的学段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写活、作文)、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是分列的,但根据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在综合性学习以外的上述各项教学中都可以进节不同程度的综合。阅读教学中,这种综合主要是把说写请进阅读教学课堂,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吸收与表达熔为一炉;同时注重前后、内外的联系,以期产生合力与共振效应,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长期以来,我们把阅读的功能定位于吸收,与表达决然分家。于是乎,阅读课堂教学中重视吸收的听读,而鲜见表达的说写,这俘于语文教育的特点,也悻于课标精神。

在上述教例中,积累诗句,提供语境尝试运用诗句,这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填空和随后的朗声诵读,学生们意趣盎然,课堂上荡漾着浓浓的诗意,使学生更深一步进入《咏柳》的意境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油然而生,这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直接与诗句“对话”,亲历学习诗歌的过程,这是方法与过程目标。即使是这样一个不长的教学片断,一个小的教学环节,三个维度目标,也得到整合,和谐地交融于一个训练过程之中。

填空、诵读是运用和表达,依赖于对描写春天的诗句的充分吸收和积累,否则就无法达成;同时又积极地反作用于吸收和积累。二者互涵互动,获得和谐共振之效。同时,前后、内外的沟通和联系,又极大加强了综合的广度和深度。长此以往,必将有效地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

注:

[1][8][9][12]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6、2、18

[2] 付宜红.中日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J]pep.com.cn/xiaoyu/jiaoshi/xueshu/haiwai/17.htm.

[3]江明.比较:中外对母语教学地位、作用的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2001.(9):16

[4]权瑚.中韩两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比较[J].课程 ·教材·教法,2001,(5):77

[5]张桂春.中德小学数学及语文教学大纲差异的缘由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1,(4):38.

[6]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C].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94 506

[7]朱自清.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J].教育杂志,1925,(1).

第11篇

音乐能力的训练

(一)音色的训练

音乐剧的演唱方法与演唱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人物的演唱要根据戏剧情节和性格特点,在音色、音区、力度、速度、表演诸方面产生较大变化。演员要具备一副好嗓子,音色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1.强化自然声和中声区的音色训练

音乐剧的演唱特点是音色亲切、自然、结实、明亮,与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有着一定的区别。自然音区是音乐剧演唱训练的基础,在唱好自然声区的基础上再向上向下扩展音域。加强中声区的训练,重点是在正确呼吸的基础上,获得较深的气息支持,使喉部、咽部、颈部的肌肉放松,让所有的发声器官的动作能够灵活地配合,掌握和调节控制能力,产生自然松弛的,结实有力的,集中明亮的,亲切优美的音色。同时还要加强呼吸的耐力和持久力的训练,使发声器官在高强度,大负荷的演唱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最大限度地延长演唱的寿命。

2.起音的训练

发声开始的那一刹那称为起音。起音分为“激起”和“舒起”两种。激起时的声带要紧密坚实地并拢,歌唱时要根据所发音的音高音量和情绪等因素,调整好发声器官的状态,然后控制好横隔膜有弹性的运动,以合适的气流冲击声带而发出集中明亮且有力的良好声音。对于强声的演唱多以激起式起音为主,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重要发声技能。训练时要在舒服的吸气后在哼鸣的基础上转化为“啊”母音的练习,还要结合强声的跳音及跑动音阶的练习。起音时要用巧力,不推气,不漏气,保持音色的纯净。声音要求圆润、清晰、富有弹性,有声带的整体振动感。可以用五个元音为发声的基础训练,并组合成简单的乐句,在不同的声区,以不同的力度速度反复练习。随着声区的升高,要求口腔内部柔软地张开。随着力度的增强,气息的支持也要随着相应地增强。舒起是在发声的时候,采用少量的气息冲击声带的边缘,使声音舒缓地发出。舒起的起音方法应注意吸气要慢而深,发声时不要有声带撞击的声音,每个元音之间的转换要柔和流畅。口咽腔的柔和状态贯穿始终,声音音色要自然柔美。

3.共鸣的训练

起音练好后要注重共鸣的训练。通过头腔和口腔的腔体共鸣,使声音的音色更加丰富,音色的变化更加多样。充分掌握共鸣器官的调节能力,做到高中低三个声区音色的协调统一,找到整身歌唱的感觉。使音色更具魅力和表现力。

(二)音准、节奏感、乐感及音乐听辨能力的训练

上述几点是音乐的基本素养,对于既歌又舞的音乐剧演员来说,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在大幅度的动态演唱时,音准节奏就很容易出问题。必须加强在边舞边唱时保持准确的音准和节奏。为适应多种节奏型的演唱,教师要选择优秀的有代表性的节奏型曲目来进行训练。乐感和音乐听辨能力的训练重点是能够准确分析音程的转换,节奏的特点,旋律的走向,音乐主题的陈述和再现,曲式结构,的推起,力度速度的起伏变化等。通过对音乐形象的深刻了解,增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演唱的表现力。许多学生缺乏对和声音响作用的认识,教学中应加强和声基本知识的训练,懂得和声音响的感彩功能。如大三和弦是明亮,刚强有力的,小三和弦是柔和黯淡的,减三和弦是幽怨伤感和恐惧的,增三和弦是扩张有冲击力的。使学生能够通过和声色彩的变化准确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感情,甚至可以使演员的肢体语言表现的更加细腻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当然,音乐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学习和声,不象学作曲的学生那样要弄清和声的连接和功能的序进等复杂问题,只要能够听辨和理解不同和弦的音响效果和感彩就足够了。

多种音乐风格的作品演绎的训练

音乐剧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强烈的国际化、现代化、多样化的大众音乐文化,它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音乐风格,既有保留了歌舞和音乐戏剧风格的“音乐喜剧”,也有用音乐来表现剧情和人物的“古典音乐剧”,还有“叙事音乐剧”、“摇滚音乐剧”、“概念音乐剧”、“史诗派音乐剧”等。我们要认真了解和熟悉西方音乐剧史,通过图书、图片、音像等资料,了解每一部音乐剧的时代背景、人文特点、风俗习惯、艺术特征,较好地把握每部音乐剧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与思想内涵。为我们准确地表现每一部作品的音乐风格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音乐剧风格的多元化发展,音乐剧的声乐演唱也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据我在国外接触的一些音乐剧作品来说,音乐剧通常有五种演唱类型:“轻歌剧风格”“更加口语化的轻歌剧风格”“角色感很强,很夸张的演唱方法”“喜剧的,不是很夸张的,有角色感的演唱方法”“用全真声的自然演唱方法”。这些方法有的与传统声乐教学有相同之处,作为声音训练完全可以使用。但是由于对音乐风格和语言的要求不同,就使发声的方法和方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必须遵循本文在前边提出的两个基本方面进行训练,学会各种演唱方式,用不同的声音去塑造人物。让学生养成自己分析人物的习惯,了解每一首歌是在什么规定情境,什么心理状态下演唱的,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演唱方式,什么样的音色,这些都要作出精心的安排。比如同是一个年龄段的少女的演唱,有的需要采取传统的美声唱法进行演唱,有的则需要用富于气声的演唱方式,有的使用哀怨伤感的音色,有的则使用放荡不羁甚至沙哑的音色去演唱。更有特点的是有的角色用一种近乎绝望的声嘶力竭的声音去演唱……这些丰富多彩的演唱方式,都用各具特色的声音塑造了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震撼力,这就是音乐剧声乐演唱的魅力所在。除独唱外,剧中的重唱和合唱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重唱和合唱对戏剧情节的推动,讲述故事的发展脉络,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声乐课的重唱和合唱课也是音乐剧声乐课的一个重点。它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互相交流的能力,建立角色之间的戏剧冲突,塑造鲜明的人物感。重唱的重点是音准、节奏、音色的对比,音量的平衡等等,要做到人物形象要鲜明,各声部的声音均衡,特点突出,相得益彰。合唱的训练基本同于重唱,此外更加强调音色统一和动态下演唱的协调,平衡和较好的持久力。

第12篇

一、细读文本,放眼全文,找准主线,深入挖掘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师在明确文章的目标及重难点之后不要急于设计具体的教学点,而要反复琢磨,找准文章的主线,围绕主线,对文章进行甄别、筛选,在选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再去深入挖掘语言点,设计具体的训练方式。如北师版六年级上册《荷塘旧事》一文,首先要抓住荷塘的自然美与和谐美这条主线,围绕这条主线所贯穿的两部分内容,分别设计了两个训练点:(1)让学生体会动静结合的描法;(2)感受热闹的场面并学会刻画这样的场景,从而使“感受”和“训练”两条腿同时走,交叉着走,既去除了原来那种光“感悟”不训练的空洞,也去除了光“训练”不“感悟”的那份枯燥,由于两者有机结合,就可保证阅读的高效性。

二、明确学段目标,做好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状态,有的放矢

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对训练点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好,从而降低了语言训练的时效,对低年级学生和有一定阅读、写作经验的高年级学生训练的层次是有区别的,低年级更多的是从词句的积累和运用这一角度入手,高年级更多的是从布局谋篇、表现手法这一角度出发。如一位五年级的老师在教《梅兰芳》一文时,仅让学生找找四字词语;一位二年级的老师在教《北京》一文时,让学生体会首尾呼应,我想这样的训练都是无效的。训练过易或过难,都会影响学生。可最佳训练点在哪里呢?就需要教师明确目标做好学情分析,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下果子,这种感觉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确定好训练点之后,采用合适的训练方式既能保证训练的效果,又可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时效。在日常教学中常见的训练方式有以下几种:

1.比一比

通过对比句子,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两种表达形式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而且也能发现对比句、段落之间的差异所在,这种方法对低段学生更为适用。低段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及表达能力有限,很难感受到文中的好词好句,而借助对比的方法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原句为什么好以及好在哪里,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从而将训练落实到位。

2.换一换

针对句子中的关键词,可以引导学生替换其他词语,一方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明白了语言表达要精准,这种方法对中高段的学生更有效,因为他们已积累了一些词语,可选择的范围就更广一些。

3.读一读

“在读中感,读中悟”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声情并茂地朗读是一种示范,更是一种启发。一位教师在执教《长城赞》时,通过其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词与词的对仗、呼应,随后又出示了几幅对联,强化对这一文化传统的认识,这种方法低段、高段都适用。

4.写一写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通过运用不断提升说和写的水平,这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诱之、导之,学生体味之、仿效之,边涵咏玩味,边练习写作,让教材这个“例子”成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桥梁。在教《荷塘旧事》一文时,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刻画热闹场景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写一写生活中这样的热闹场面。

总之,言语是一种技巧,要掌握它,必须凭借一个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通过多次、反复的训练,学习理解,从而达到运用与积累祖国语言文字,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