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4: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一,学习计划,具体
1.争取7月份完成语、数、英三门课的暑假作业本。
2.抄写语文四年级下册与五年级上册第一至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等词语。
3.预习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开始的课文。
4.预习五年级上册数学相关内容。
5.复习三四年级的英语课程,跟读磁带并听写有关单词。
6.让爸爸妈妈给我买几本好书,每天抽一小时读读,并摘录好词佳句写好读后感。
7.写暑假日记一本,作文10篇,读后感5篇,并多练钢笔字。
第二,生活计划,具体
1.合理安排好生活作息时间,每天要早起,不睡懒觉。早上7:30起床,中午饭后必须睡一会午觉,这样下午就会有精神,晚上9:00睡觉。
2.每天为父母做几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比如:扫扫地,给父母捶捶背,帮父母买点东西等等。
3.要每天锻炼身体,坚持跑步,晚上去公园学溜冰。每个星期去游泳馆学游泳二次。
4.在假期中注意安全,没有家人陪同,不单独下河游泳,不单独骑自行车。跟人接触要有礼貌。
5.让爸爸妈妈有时间带我去旅游。
以上这些就是我这个暑假的安排,我相信只要认真执行这些计划我就一定能过一个充实愉快的暑假!如果你也想有一个快乐轻松的暑假,你也快来列一个暑期安排表吧!我祝大家暑假快乐!
一、立足生本,二度开发教材
已有教材是经过许多专家、教师多番论证、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而产生的,因而它的科学性、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是很高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还是要尊重已有的教材。只不过,当遭遇教材中的内容主要面向城市儿童,不能满足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需要时,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度的二次开发。
了解学生是二度开发教材的起点。农民工子女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教师去深入调查了解。一般而言,普遍的情况是:1. 孩子的课余生活单调:要么关门在家,不敢出去与人交流;要么游荡在外,流连于不该去的公众场所。2. 作为监护群体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无法在学习上给予这些“候鸟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辅导和管理,并且由于工作时间比较长,极少与孩子们直面交流,亲子之间沟通不足。而我们的品德教材中,设计了许多要求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的活动,这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有些不切实际。
基于此,教师就需要以学生为本,或调整学习方式,或调整学习内容,以保障品德课程能够有效实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切实的促进作用。例如,《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上超市》一课,目标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付钱和购物。如果采用课外实践活动设计,对于家里不给零花钱的农民工子女来说,难度不小。因此,我们就可以采用模拟训练的方式。教师事先印刷小面额的“人民币”,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练习,学生们学起来兴趣盎然。又如《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我和大师交朋友》,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到课外书上找答案、向父母询问等方式,了解大师的童年。民工子女家里只有几本少得可怜的“小人书”,更别提上网了。大师离这些学生们实在太远了。于是,我们就可借助学校春游、秋游的时机,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名人展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在听导游介绍和看图片展示后,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原来大师是真实存在的,大师就在我们眼前!
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调整。例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篇课文是《这是我们的社区》。由于孩子们初来城市,根本没有“社区”的概念。现在租住的郊区民房,还是属于村委会管理。对于他们来说,教材中的老年活动室、社区健身房、儿童阅览室既陌生又遥远。播放课件、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城市社区生活,只会使学生产生羡慕情愫,而不会有共鸣,更无法开展活动。但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偷梁换柱”:学生来自农村,“村委”比“社区”熟悉,“村长”比“社区主任”容易理解,因此可以多开展一些“这是我们的村委”之类的调查活动。
总之,要有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我们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条件,或改变学习方式,或改造学习内容,最终提升品德课程与教学的实效性。
二、立足校本,拓展开发课程
必须承认,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面对不断变化、内容日益丰富的学生生活世界,显然难以满足当下儿童的学习需要。而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他们更需要通过我们的品德课程与教学,服务生活,从而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一)融合校级特色资源
当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教师都难以完全保证足够的品德教学时间。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提倡适时调整教学顺序,与学校的特色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既避免了课程重复,又能保障品德教学的时间。例如,每年六月,我校都会举行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汇演,届时,学生们会穿着自己民族的特色服装来参加演出。基于此,我们就可以调整教学时间,将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中的《多彩的服饰》一课调整到这个时间段来展开教学,既配合了这一校级特色活动,更提升了这一课的教学实效。
(二)发现家庭特殊资源
每个家庭都是特殊的,而这正是孩子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宝贵品德课程资源。尤其当某些家庭发生意外时,我们教师更应及时发现,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对学生展开爱心教育。例如,某班同学家中突然失火,将一切家当化为乌有。事发后的第二天,“我”就将消息告诉给学生。学生们二话不说,自发地踊跃捐款和捐物。尽管学生们的家庭都不富裕,很少有零花钱,但许多孩子依然拿出了自己最心爱的学习用品和书籍赠给这位同学。此时,再多的说教都不如行动有力。
(三)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
具有综合性的品德学科本身就具有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结的基础。基于此,我们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应努力拓展视野,实现跨学科的教学资源整合。例如,在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将品德教学与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开展综合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观察、收集资料,开展“谁不说我的家乡好”系列活动;也可以开展小演讲会“我说家乡的秋天美”“家乡的物产多又多”,还可以写作文……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音乐、语文和表演艺术都融合进来。在教学《秋天在哪里》《秋天的收获》这两课时,就可以利用音乐课上学的歌舞表演《金铃铛》《摘果子》《秋天》,在歌声、表演中引领学生去发现和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秋收的喜悦。
(四)关注周边自然资源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环境的艺术化,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以为,充分关注学生生活的周围情境,是当前拓展品德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本校位于经济发展迅速的开发区,处于许多大型企业的包围之中,其中不乏许多知名的上市公司。许多学生家长,在这些企业中工作多年,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看家乡新变化》时,我们特意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旁的大型知名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去工厂、下车间,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采访身边的劳动者,亲自上机器操作。由于有许多孩子的父母就在这些企业中工作,因此这样的活动既帮助学生了解了城乡的变化巨大,更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辛劳,在激发学生们热爱第二故乡的同时,也渗透了感恩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关键词: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心理学效应 习作兴趣
心理学效应即在环境影响下,由心理活动产生的,具有普遍规律性的人类心理行为效果机制及现象,是与心理学有关的规律现象。随着心理学的深入推广,心理学效应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此谈谈心理学效应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被提升到一个重要位置。然而,教师越努力,学生越怕“学”,多数学生提到作文就头疼,作文学习一直处于“被动”地位。如何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呢?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依然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课题。
从《语文课程标准》中各年级段的习作目标不难看出,无论是低年级段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还是中年级段的“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或者是高年级段的“懂得习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都把学生的习作兴趣放在首要的地位,“兴趣”是起点也是终点。如何利用心理学效应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呢?
一、从“登门槛效应”看习作目标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直接提出这个要求的居民区仅有17%的人接受;而先在请愿书上签字,再竖牌的居民区有55%的人接受了。实验结果表明,后者这个小小的“登门槛行为”,对结果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述实验就是著名的“登门槛效应”,它反映出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普遍地具有避重就轻、避难趋易的心理倾向。因此,根据“登门槛效应”,教师在制订习作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习作能力,制订有层次的、具体的,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习作成功的喜悦。应将远期习作目标和近期习作目标结合起来,将较高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不同的小目标,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一旦实现了一个小目标,或者说迈过了一道:“小小门槛”,我们的教育前景就宽阔得多了。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习作三,遵循“登门槛效应”,我将习作目标设计成这样几个:(1)观察图画,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这一目标是学生二年级就已经掌握的本领,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没有难度。(2)补充几种小动物,画上去,并给这幅画添上漂亮的颜色。这一目标是学生的兴趣所在,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会画出不同的小动物,为下面的写作提供具体生动的素材。(3)把观察到的景物先写下来。这是将目标1落实到位。(4)学习例文的方法,再写一写自己添上去的小动物,使表达更生动。最后这个目标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所在,指导孩子在例文的指引下学会描写小动物。孩子们描写的是自己画的小动物,当然有话可说。学生一旦实现了一个个小目标,或者说迈过了一道“小小门槛”,我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轻松地达到了本次的习作目标。
二、从齐加尼克效应说作文指导课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对正在完成工作的一组实验人员不断进行干预,使他们无法继续工作而未能完成任务,而让另一组人员顺利完成全部工作。结果顺利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随之消失;而未能完成任务者,紧张状态持续存在,心理上的紧张压力难以消失。这个实验结果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
实验结果表明:一个人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就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心理,只有任务完成,紧张才会解除。如果任务没有完成,则紧张持续不变。作文,就是语文学习中令学生长期紧张压抑的“罪魁祸首”。作文指导课,教师往往偏重讲授习作的方法、技巧,在学生习作之前提上很多条条框框,力求讲“深”、讲“透”。殊不知,教师的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泯灭了他们的童心、童真、童趣。学生在教师的“详细”指导下被动地完成习作,久而久之,他们对习作完全失去了兴趣,只为迎合老师的“口味”交上他们的作业。日复一日,学生的习作负担不断加重,习作兴趣也消失殆尽,长期处于这样的紧张状态之中,学习效率自然会下降。
受“齐加尼克效应”的启发,在作文指导课上,我们应打破以往的习作指导课的模式,运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
1.建立单元作文教学意识,减轻习作负担。
教材的每单元的训练重点明晰,把握好每单元的习作目标,由“片”到“篇”的推进整合训练,既可减轻学生的习作负担,又不失为扎实有效的训练方法。
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作文是介绍身边的小能人。《人类的老师》一课的第三段从人类遇到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让学生通过阅读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学习具体生动描写的方法,进行仿写训练。在学完《最佳路径》这篇课文时,布置学生为“最佳路径”撰写颁奖辞。从两次片段练习中学生学到了具体的写作方法,进行单元作文练习的时候,只要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就能出色地完成写作,达到整个单元的写作目标。
2.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习作兴趣。
作文是主体情感自觉倾诉的产物,写作冲动来源于自身,不受制于人,也不屈从于外。创设快乐的习作情境,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很重要。如果情境创设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习作的欲望,从而让学生逐渐地喜欢上作文,学生也就不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了。另外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心情愉快,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内心的独特感受也可以尽情地表露。
三、从赫洛克效应谈作文评价
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分成四个等组。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他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提高。
根据赫洛克效应,我们联系习作评价,应注意以下几点。
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指出,“中小学语文课几乎没有写作教学”,一方面中小学习作教学课时被严重挤占,学生习作练习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习作教学收效甚微,教写作或不教写作效果其实差不多,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指导不得力。笔者对大量的习作教学常态课进行分析,发现教师对学生习作指导不得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习作教学目标制定存在问题。习作教学目标普遍存在虚化、泛化的现象,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的习作指导与习作评价没有方向,没有着力点,学生在习作课上得到的帮助非常有限。
怎样才能制定出科学恰当的习作教学目标,提升目标导向的习作教学课堂实效呢?在这里仅以叙事类习作为例与大家做些交流。写好一件事,是小学生习作首先要练好的基本功,又是写人、写景、状物的基础。因此,教师只有引导并帮助学生掌握记事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才能为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习作基础。
一、把握课标要求,依“标”制“标”
A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指出,要解决好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两张皮的问题。
只有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才能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才能让课堂教学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去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对习作的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课标对习作教学的要求具有普适性,没有对叙事类作文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个要求就是学生只要想写就好,写什么都行。在第二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不拘形式”“写见闻、感受和想象”意在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乐于表达;“新奇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写清楚”是中段对学生习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写一件事的基本要求。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其中“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包含了叙事类作文,在第二学段把一件事“写清楚”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的要求。同时,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出“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在“口语交际”目标中提出“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这些提法对第三学段“叙事类”作文目标要求有一些参考作用。
简言之,第一学段写话的要求是“乐于表达,学词学句,连句成段”。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是“学会观察,不拘形式,清楚表达,乐于分享”。第三学段习作的要求是“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分段表述,有读者意识”。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习作教学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都是比较宏观的,各类习作通用,并没有分门别类地指出写景、状物、写人、记事等习作的目标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心中装着大“课标”,再分门别类地系统研究,恰当分解,化整为零,把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小目标,作为每次习作训练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学习、掌握,逐步达成大目标,最终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梳理教材体系,按“序”制“标”
习作教学存在“教师教学无序,习作训练低效,学生自由生长”的现状,主要原因就是老师们对教材认识不够深入和全面。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凭借和载体,只有了解了习作教材的呈现特点和编排体系,才能更科学地制定每一次习作课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用教材来教、科学有序地练。
(一)关注教材呈现的内容
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材内容是这样的,“这次习作,要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别的感人的事,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再认真改一改”。其中,“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是对本次习作内容的要求, “写完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根据他们的意见,再认真改一改”属于注意事项。再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要求是这样表述的,“在口语交际基础上,选择一件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题目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其中,“一件令你感动的事”是对这一次习作的内容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是课程标准第三学段提出的习作要求。“写完以后,要认真改一改”是本次习作的注意事项。
综观小学阶段各版本关于写事的习作教材,呈现给老师和学生的几乎都是两个方面,一方面着重在界定“写什么事”,即对习作内容的一个提示和要求,如“有趣的事,感人的事,成长的事,相互关爱的事,第一次做的事” 等,有的加上了课程标准的学段要求;另一方面就是提出一些注意事项,比如,“写好后读给同学听一听,相互修改”等。而在本次叙事的习作练习中要重点关注哪一方面的训练,从习作教材内容上并没有提示。这是我国习作教材自身的特点,老师们应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如何确定每一次叙事类习作的教学目标,建立比较科学的叙事类作文训练序列,正是教材留给广大教师的自主创造空间,有待于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
(二)梳理教材编排的体系
要确定每次习作训练的点,首先要对教材中叙事类习作的部分编排有整体把握,理清叙事类习作在小学教材中的编排顺序,才能科学分解,自主建构,有序落实。以人教版的叙事类习作安排为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先后安排了20次写事的习作练习。这些练习分布在不同年段不同年级,那各年级的习作又有什么不同的层次和要求呢?这些都需要老师们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身心特点等进行整体思考,全面规划。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在其总主编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写话・习作》一书中指出:三年级要求把自己感兴趣的、愿意写的事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发展过程;四年级在写清楚事情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可以在重点内容“写具体”方面提出要求;五、六年级强化具体的要求,并提出了“感情真实”的要求,引导学生寓理于事,融情于事,更关注真实感受的表达,更倾向读者意识的唤醒,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可见,中高年段关于写事的要求是呈螺旋上升逐步提高的。
(三)规划习作教学的训练点
把握了各年级叙事类习作的相同点和序列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分解、梳理出叙事类习作的训练点,教学时才能做到心中有课标,心中有年段,心中有教学点,才能循序渐进地把训练点落实到习作教学目标中,进行更有针对性、序列性的习作教学指导与评价。
比如,中段如何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样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清楚;如何选择有趣的事;如何写出事情的“趣点”?再如,高年级,老师不断要求学生“描写具体”“描写生动”,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描写具体、生动呢;本次习作要着力在哪一点上去教给学生写具体、写生动的方法技巧呢?是“把瞬间发生的事展开来写”,还是“把综合性的事情分解开来写”;是“写好事情过程中的‘慢镜头’‘特写镜头’”,还是“写好事情过程中的连续动作”;是“直接抒发内心感受”,还是“借助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抒感”。只有这样不断反思,在对课标和教材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课标要求进行有效解读,并把教学点确定到每次习作教学目标中,在目标引领下落实训练,才能让学生在每一次的习作教学中有所得、有所悟、有所增长,学生对习作课的兴趣才越来越浓厚,学生的习作信心才能不断增强。
三、分析学生需求,以“学”定“标”
王荣生教授指出:写作课程应当基于学情,这是变革写作课程极为重要的取向。学生的学习永远不是零起点,一切有效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已有知识的背景之上。习作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避免与以往的习作简单机械地重复,让学生在原有水平之上有所生长,有所发展。
比如,郑桂华老师执教的习作课《描写的奥秘》,老师让学生描写图片内容。第一个孩子很认真很热情地写道:两只青头鸭,结伴在碧绿的江水上嬉戏;它们淋浴在早春的阳光中,欢快地叫着,互相在水上追逐,拍打着翅膀,溅起珍珠似的水花;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台下听课者传出一片掌声,大家都认为学生已经写得很好了。但郑老师却让同学们仔细对照图片和那位同学的描写。同学们一看才发现,他写的和照片上的图像完全不一样。上台写作的同学,很会用修辞,写了很多图片上没有的,而对于图片上的实际事物却视而不见。郑桂华老师及时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为此,教会学生“有什么写什么”就成为这堂课的基本目标。因为学生的语言能力很强,单纯的语言表达教学,已经可以不作为教学目标了,而学生在描写中喜欢“想当然”是其主要不足,甚至为了所谓的“生动”不惜无中生有。郑桂华老师所确定的目标完全依据学生的写作实际。如果我们都努力地像郑桂华老师一样,根据学生的学情,找到每次习作中有针对性的训练点,才能让学生对描写的认识,一步一步由不知到知,描写的方法技能由不会到会,逐渐形成会描写的能力。
王荣生教授指出,写作教学就是要研究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根据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确定最近一个阶段写作重心和要突破的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因为习作能力的形成本身就是在习作练习中一个个习作方法的不断叠加、生长和反复运用而成的。
何谓“留心”?下面生活中的一个小小插曲能较好地诠释“留心”的内涵。“谁知道新校门上的校名涂的是什么颜色?”在新校门使用将近一年的时候,这个毫无知识含量的问题竟然问倒了在场的老师。而笔者本人,在重新去实地确认之前,也无法在脑海中找到印象:是什么字体?是何种颜色?有多大?刻在怎么样的大理石上?……这现象就是不“留心”。这恰恰能解释为什么我们许多同学明明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却在写作时总是觉得无话可写,写不具体——那就是因为他们不“留心”。古人云:“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同样的道理,习作也必先通过观察获取大量的感性表象,使有东西可表达。因此,要能“乐于表达”,必先要“留心”。
受年龄所限,小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对生活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发现,使许多生动有趣的素材错失眼前。那么如何使学生“留心”呢?
一、 借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留意各个生活场景,学会“留心”
笔者曾对三年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作了分析,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三字表达现象:去公园是“好玩来”,去参加生日会是“好开心”,品尝美味是“真好吃”,去世博是“人多来”……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已具有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但就是表达不具体。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观察目的性低,一般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往往是怀着看热闹、找好玩的心理去关注事物,观察事物时凌乱、笼统、不细心,看到哪儿算哪儿。这样对事物的观察停留在表面,感受不深,容易忘记,于是就产生上述现象。小学生对观察任务的了解,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观察目的越明确,学生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深入,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
针对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笔者的做法是在课文中寻找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点,就是那些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有着类似的经历和人生体验的片段作为联系点,利用这些片段让学生尝试应用各种有效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带着具体观察任务去留心生活,留心身边的人情物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的民族小学》中,作者通过对“树枝”“鸟儿”“蝴蝶”的描写,突出了安静,表现出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如《槐乡的孩子》中,“鸡耷拉着翅膀”“狗吐出舌头”“蝉不知如何是好”,是对八月炎热的天气的生动描写,也衬托出了槐乡孩子的吃苦耐劳。“安静”“炎热”的场面生活中比比皆是,却是学生未曾留心过的。这就是课文与生活的联系点,在学习课文后,笔者让学生在生活中由点及面全方位寻找“安静”“炎热”的场面。要求学生细心观察,至少要用三个方面来表现“安静”“炎热”,鼓励他们去不同的场合观察,尽可能多写几个片段。如有一位同学通过两天的观察,写了三个反映“炎热”的片段:家人吃晚饭的情景,放学时家长在校门口等孩子时是如何面对炎热,阳光体育活动后同学是怎么样的。如一位同学写得特别好:“今天真热。阳光体育活动结束后,我们回到教室,大家都是满头大汗。四台大电扇都开到最大,我们觉得还是不够,纷纷拿起胸前的校牌扇个不停,有的同学直奔饮水机,‘咕咚,咕咚’喝了个饱,老师热得脸上的汗直往下流,背后的衣服都湿透了。可是我们都不怕热,还是照常认真地上课。”对全班同学习作的片段进行整体分析,笔者欣喜地看到同学们明确观察任务后,观察面宽广了很多,能去不同的地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不同的群体。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后,笔者还经常性地给他们一些词语,如热闹、寒冷、快乐、幸福等等,让他们去生活中寻找相应的场面,通过细心观察再进行表述。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有几个典型的句子,如《桂林山水》中的“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时而……时而……时而……”这些句子的仿写练习也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先观察后仿写。观察前,让学生讨论一下可以去哪些场合,观察哪些人、事、物?观察后,学生写起来就不觉得难,不会依样画葫芦简单机械地仿造句子,语言不再干巴巴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仿写跟“造句”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以多方位的观察为基础,以广阔的生活天地为场景,因此学生所写的句子才不僵硬,不呆板。
随着学业的推进,他们还会接触到更多的片段,跟随着名人名家的脚步,慢慢熟练各种观察方法、掌握一定的观察顺序,同时尝试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最终将各种观察方法、基本的表达方式了然于心,得心应手地使用。
二、 借别人的观察成果,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分析事物的能力,坚持“留心”
如果说上述方法是突击性的、风暴式的训练方式,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绵绵流长式的、和风细雨式的训练方式。那就是在生活实践中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习惯,时时处处“留心周围事物”的训练方式。
我国学者丁祖荫通过对幼儿园到小学高年级学生观察能力发展的研究,认为第二学段的学生正处于认识“因果联系”阶段,即认识对象之间不能直接感知的因果联系;此阶段学生观察的顺序性也有较大发展,一般能系统地观察,能从头到尾边看边说,而且在表述前往往能先想一想再表述,即把观察到的材料进行加工,使观察到的内容更加系统化。因此,小学第二学段是激发观察兴趣和培养持续观察能力的一个最佳时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有好些课文都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第一组中《金色的草地》、第三组中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第四组中的《花钟》《蜜蜂》等课文都在告诉学生一些观察方法,同时也告诉学生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勤于观察,就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秘密。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他们的“发现”之趣、“发现”之了不起,从而激励学生以课文作者为榜样,处处做个有心人,能像作者一样发现美,发现秘密,享受快乐。在学生实践之前,笔者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大量从实地拍来的图片,告诉学生我们身边到处是美,到处是秘密,只等大家去发现。校园里,每逢连日雨天,就会出现大量的地衣,操场上,跑道上,花坛里,草丛中,到处都是,天一放晴就不见了;樟树那一颗颗紫色的种子,像极了奶茶里的珍珠;落霜了,抬眼可见田野里一片白色,蹲下去却能发现枯草丛中的那点嫩绿更能感人;落光了叶子的桑枝,每个叶芽呼之欲出时充满了生机……为了方便指导和鼓励个性化的发现,笔者将观察任务分成共性和个性两种。共性的观察任务是选择校园中的一些事物,要求人人都去观察同一事物,并记录下来与大家交流,比一比谁有一双大眼睛观察得更仔细。个性化的观察任务是,除了老师提示的事物,你还有什么发现,比一比谁有一双慧眼发现的秘密更多。另外,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蜜蜂》《花钟》《秋天的雨》《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文章都是很好的范文,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白,这些有趣的发现、美的感受都是源自于作者对自然界的关注与热爱。
以学生优秀观察习作为例,用评价作导向,在评价中表扬优秀,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观察指导中,不能只局限于表象,要进一步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对比、联想、归类等方法,对事物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除了在观察训练中不断提高要求外,笔者更注重的是平时导向性的评价,不着痕迹地指引学生走向所希望的方向,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想象,对所要观察的事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猜想和问题,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一些特殊来,看出一些新东西来,写出个性来。
如前面写到学生去观察校门口放学时的情境,有位学生在段尾加了这样一句话作为总结:“奶奶真辛苦啊,每天都要冒着炎热来接我。”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评价,先表扬这位同学一番:“××同学真会观察,在大家只看到家长很热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奶奶的辛苦,××同学,你今后可要对奶奶好一点!老师让大家去校门口观察,就是希望大家能看到家长们的辛苦。××同学有一双灵敏的眼睛,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现象。”接着出示第二位同学的一段话:“有个同学出了校门就去买零食。他的奶奶找得快要哭了,急得她拿起三轮车上的脏毛巾就擦汗,把自己擦成了一个大花脸还不知道。”然后引发思考,让同学们对此现象说说自己的看法,最后让同学们在自己习作的开头或者结尾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再现画面,捕捉细节,突现重点,强化“留心”
小朋友的观察往往比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无意义的特征,而且受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无法清晰有效地再现画面,给他们的表达带来难度。照片、录像、录音可以将一闪即逝的现象永久保存,可以放大细节、筛选内容,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帮助学生抓住重点,使原本模糊、无序的画面清晰化、条理化。
人物活动、语言的描写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虽然亲身经历,但因为他们关注的对象太多,他们的观察总会被一些细枝末节的现象纷扰,影响画面的再现,写起来总是抓不住重点,没有头绪。此时我们可以用相机拍下学生的一些活动画面,或者从影片中剪辑一些片段,来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我们来看《金色的草地》和《槐乡的孩子》中的两个片段,前者是对弟兄俩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描述,后者描写了槐乡的孩子去采槐米的场面。两个片段有个共同之处,都是分两部分写:《金色的草地》中先写哥哥怎么吹,再写弟弟假装打哈欠把花朝哥哥吹;《槐乡的孩子》中是先介绍男孩子削槐米,再介绍女孩子如何配合。两个片段层次清楚,生动有趣。笔者根据以上两个片段的观察方法,选取了几个录像片段,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将复杂的画面提炼成两部分。通过多次练习后,逐步将观察和表达指向更复杂一些的活动场面,指向现实生活。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引号的一般用法,借助录像、录音片段进行练习,效果更好。在以往的练习中,笔者往往只是提供一些文字性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引号用法练习,练习将提示语放在句子的不用位置。练习中发现,三种方法的引用非常生硬机械,特别是将提示语放在中间,大部分只是硬生生地将一句长话分成两半,中间放进提示语。借助录像后,让练习结合具体的语境,指导变得实际而有效:如果说话时,中间有动作或者神情变化的,提示语宜放中间;如说话之前有动作表情的,提示语宜放前面;而对话时,接话很快的,提示语可以考虑放在后面。
四、 建立展示平台,拓展读者群,乐于“留心”
陶一本在《谈谈作文教学中的两个问题》中提到:“作文是一种交流,是一种用书面语言来进行交流的方式。既然是交流,当然要有交流的对象,即读者。”学生的文章缺少的就是阅读对象,一直以来是为教师而写,为作业而写。我们曾通过创办班级小报,把学生的作品以推荐到学校或者杂志社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但这还远远不够,班级小报的读者仅限于本班同学,发表作品也毕竟是少数,更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将学生作文打印成册发放,为学生建立一个更大的读者群,在这个读者群里首先是同班同学,我们可以把同学的优秀作文当成课文一样学习,进行圈圈画画,说说评评,同学间的交流更能促进成长,而且同学间有着共同的话语和想法,更能借鉴学习;其次是老师,老师不仅是学生作文的指导者,更是阅读者,教师要蹲下身来看待学生的作文,只要有亮点就值得表扬;第三是父母,亲子间的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步,同样也能帮助父母了解孩子;第四是亲戚朋友、其他班的学生和社会。在读者群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习作带来的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快乐,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和认同感,激发写作的欲望,变“为教师而写”为“为读者而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正如张化万老师说的:“必须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在沟通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懂得写作文的意义,增强作文的社会责任感。”以此激发学生自主“留心周围事物”,乐于“留心”生活。
在要求学生多写观察日记的同时,教师自己也要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用相机记录周围的事物,和学生经常进行交流。鼓励学生随时用笔或者相机记录下生活中的一些新奇有趣或者搞不懂的现象,拿到学校里与大家交流。这样做对学生是提醒,是熏陶,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