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4: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木兰诗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脱离文本 多媒体 深入文本 探索文本
孙绍振教授提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有一种顽症,就是脱离文本。自从有了多媒体以后,这种顽症又有了豪华的包装,喧宾夺主的倾向风靡全国。多媒体本是文本分析的附属,但是,许多时候,文本变成了多媒体的附属。”这一观点令我有更多深思。
许多时候,我们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认为一堂好的课,就是制作的课件如何华丽,如何精致,而老师在设计与运用时常常在追求丰富的视听与动画效果,其实这一过程中已经忽视了学生对教材的真正熟悉与关注。一堂短短的课堂,学生对视听媒体的注意就同时造成学生没时间阅读教材,削弱了学生思索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即正如孙教授所言“脱离文本”、“喧宾夺主”。如果正值重要课程讲授却碰上技术故障,无法演示多媒体,则会印证孙教授的观点“多媒体,如倒霉体”。
孙教授在谈多媒体与文本关系中举了一个在中学听《木兰诗》时的例子。例子中的教师在讲授《木兰诗》时播放了美国的《花木兰》动画片与课文进行一并讲解,可讲解过程就严重脱离了文本,忘记语文课本中的花木兰,就连多媒体上的美国花木兰也同时消失了,剩下的课堂已失去了原有意义,这样“多媒体就变成了‘遮蔽’”。
要真正读懂《木兰诗》,孙教授提出几点:
第一,花木兰参加了战争和她战斗的英勇,不是本文立意的重点。文本突出的恰恰是一种非英雄的姿态。这是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是英雄与非英雄的统一。更深刻的是,她不但恢复了平民百姓身份,而且恢复了女性身份。这个“英雄”的内涵不单纯是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更深邃的内涵是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她唯一感到得意的,就是成功地掩盖了女性性别。
第二,本文在写作上,表现了某种矛盾的倾向。一方面,该简略的地方可以说是惜墨如金,连花木兰怎样打仗都不着一字。百战之苦、十年之艰,一笔带过,该铺张的时候,又可谓不惜工本,极尽渲染之能事。这种渲染不是常见的比喻形容,而是一种特殊的铺张,抓住文本,就是要“去蔽”,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英雄的概念,像剥笋壳一样,把文本中间非常具体的、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原来这个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重构了一种“英雄”的概念。
结合孙教授的解读,我对木兰有了新的理解。她的英勇善战,她的丰功伟绩形象被搬上荧幕无数次,从此,木兰就与英雄画上了等号,人们的脑海里就永远存在一副图像――木兰穿着盔甲坐在战马上英勇杀敌。可能这一形象太深入民心,以致现在孙绍振教授的理论指导下我看到另一面的木兰。
一、勤劳孝顺农家女孩
我常在想木兰战场上杀敌无数英勇无比,除去盔甲后生活中的木兰究竟是什么模样的呢?通常英雄人物在家务事方面都是显得木讷的,木兰也会是这样吗?接触了《木兰诗》我看到不一样的木兰。
文章开篇“唧唧复唧唧”用一句拟声词把读者带入故事场景中,可能木兰的战场杀敌形象太深刻了,现在这句织布声让我们看了――夜深人静时,对着门户织布,一位农家勤劳女子的形象,是怎样的女子做到如此心灵手巧织布做衣呢?木兰贤淑形象悄然进入我的脑海。
二、谨慎机智的聪慧女子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是什么概念呢?“同行十二年”说明作战时间之久,伙伴之间生活交往之长,交情之深难以言表,既然一起生活这么久,伙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一名女子身份,“火伴皆惊忙”,这“惊忙”除了富有戏剧效果让人忍俊不禁外,更多的是突出木兰从军多么隐藏女儿身份从未露出破绽的谨慎和机智的赞扬。
在上课分析这句话时,我还曾举例:“同学们试想一下,三年后毕业典礼时突然发现你身边一名同窗好友(男孩)是一名女孩你有何感谢?”问题一抛出教室又沸腾起来,这又是何其艰难啊?这需要多么小心和谨慎,需要多少智慧才能做到呢?可是木兰做到了。
她的女儿身份隐瞒到回家一刻才揭晓,那是多么不容易啊,在课堂上我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木兰的英勇胜利凯旋的风光一面,还告诉他们,任何人要想在众人面前有多风光,就要在众人背后有多辛苦,木兰在众人背后所付出的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我们需要为木兰的谨慎和智慧喝彩。
三、女儿情怀
小女子木兰英勇拼搏十余年,等到胜利凯旋天子赏赐时,她的一句“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把她的形象带到了另一个高度――不慕荣华富贵,木兰的实在和淳朴值得赞扬,这是木兰值得我们敬佩的又一闪光点。
她回家后“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的迫不及待的真情流露,紧接着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每一句都显示出木兰重回女儿身的激动和喜悦之情,现代人都说“不爱红妆爱武装”,爱它的英姿飒爽,爱它的舒适与硬朗。可木兰却不,她的女儿情怀表露无遗,这与上文两句“不闻爷娘唤女声”相映相承,想父母,思亲人,爱红妆,表女儿,这就是木兰,就是就真实的“巾帼英雄”。
关键词:语言教学;课堂教学;语言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326-01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多媒体技术迅速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课件为载体的语文课堂已成为体现现代化教育高手段的基本标志。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然而许多语文教师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某次,在听一位年轻教师上《苏州园林》这一课文时,教师一节课足足用了82张的PPT。让学生领略了苏州园林的美轮美奂,粗粗听完觉得这是一堂好课,因为他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掌握了苏州园林的特征。然后细细琢磨这堂课违背了“真语文”教学,这堂课只是一堂风景欣赏课。他使学生远离了语言阅读和语言运用。
又一次听《小圣施威降大圣》这一堂课时,教师就播放了视频《大闹天宫》中的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的片段,然后让学生完成导学材。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展示答案。从教学进程来看确实是一门好课。然而课后我问了几个学生一个很简单的话题“悟空”、“二郎神”长得什么模样,答案异常统一,都是影视作品中的美艳形象。这不仅让我担心,因为他扼杀了孩子的想象空间。
表面上,多媒体好像启发人的想象,其实不然,它以固有的想象强加于你,形成一种想象的霸权,使得曾经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想象不再有。由于多媒体课件是由教师提前设计的,对于教学过程、内容,甚至问题都早已安排好。教学中教师又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的操作鼠标,千方百计得引导学生朝着设计的课件走,在这声、光、电的课堂中致使学生难以打开思维,失去了自由思维的空间。
真语文教学归根到底就是语言教学,所以语文课必须始终坚持以语言阅读和语言运用为主体。多媒体只能起到一种辅助的作用。
首先在导入课文教学中,多媒体可以起到对写作背景的客观化、形象化,让学生很快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如在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时,就可以先播放一段中国的衰败的历史和先驱们的抗争视频,这样就很好地把学生引入文中,又让学生明确感受到时代背景,就不会让学生产生与文本的距离那么遥远。在教学《登上地球之巅》时,以攀登珠峰的视频导入,让学生看到珠峰的凶险,感受到登珠峰的困难,这样就有利于课文教学。
语文的魅力就在语言阅读本身,语言阅读的乐趣就在语言阅读过程中的二次创作。这就是真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在现代化教学中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并把握好多媒体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地位,相信在课堂气氛中,那种“面红耳赤”,“百家争鸣”的生动场面一定会出现。如在上《木兰诗》时对于木兰的形象分析时,多媒体就不直接展示木兰的人物形象,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木兰的人物形象并从文中找证据来证明。于是学生的答案就从“爱国”到“勇敢”到“孝顺”层出不穷。最后教师归纳小结时以“个人”身份提出自己的“见解”给学生参考。这样不仅给了学生“答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有效的学习应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现代化的课堂结构更便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从而使过去的学生单纯听说变为多角度的思考,这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实践意识。学生的视野是多角度的,思维是多方面的,不少学生在电脑这方面很有兴趣,因此有些上课的相关多媒体资料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准备,有些声音、图片、动画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设计,有些操作过程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完成,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聪明的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制作一个课件鼓励学生们进一步结合课文制作解说词配合课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苏州园林。学生站在大屏幕前煞有介事地介绍受到观众的瞩目颇有新鲜感、成就感同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增强了直观性与形象性。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更有效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多媒体可以通过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向学生提出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思考问题,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悉心体会和充分讨论,然后回答解决以上问题;再通过计算机多媒体及时反馈学生对作品的背诵、理解、欣赏以及对内容的联系,最后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迁移和拓展的测验和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教育技术 创新精神 提高 探究 教学效率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谈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体会。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课堂模式,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信息化教育环境下,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讲《木兰诗》时,首先,备课时根据学生和本课文的特点,教师只需做好指导、点拨和引导学习即可。上课时,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花木兰故事,让学生点击课文出现花木兰像。让学生共同点击课文朗读,读准生字词音,并给生字词注音,二读课文是学生跟读,三读是有课文,无读音,学生自己准确朗读课文。最后,利用课件中的“古代诵读”课文欣赏让学生欣赏古文朗读。这种教学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深受学生欢迎。在这类学习中,教师的讲解只需较短的时间,教师控制的教学资源从讲台上来到学生的座位前的计算机上,学生用课堂上的大部分时间动手在计算机上使用课件提供的素材资源学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参与性强,主动性高,学习效果也较好。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与认识过程紧密联系,具有组织人们的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的作用,是人们进行学习、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新颖巧妙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第一桥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场景,从而达到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的目的。例如,在上《黄河颂》一文时,笔者在课前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同时利用电子白板播放黄河壶口瀑布等景色图片。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渲染课堂气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很容易就进入了课文。这种设计以一种轻松、抒情的方式创造出优美的情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三、运用现代教学技术,便于创设情境,突破重难点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便于学生观察、比较,从而能促进和启发学生思考,一些教学的重难点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认识、理解。如讲授《看云识天气》一文时,用制作的课件先展示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云;有的象羽毛,轻轻的飘在空中;有的象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的排列着……课件通过教师熟练的操作现代化教学仪器,大屏幕上显示了各种各样的云,教师导入新课:“看云识天气,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学生的感官和思想都被美丽多变的云吸引了,注意力自然高度集中。教师再分别从屏幕显示“卷积云”“积云”“高积云”……这种教学方式直观,形象,学生功能如象亲眼看到色彩逼真的天气。是传统教学一支粉笔加教师的讲解无法比拟的。这种根据教材进行选择、制作课件进行讲解的模式,较为广泛和普及。可以迅速使学生进入课文情景,感受课文内容的氛围,引起学生兴趣。课件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容易突破重难点。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我们可以把简单的文字变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图片再现于学生面前,再配以适当的音乐,使学生看得直观、听得悦耳,得到一种美好的视听享受,就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以《紫藤萝瀑布》为例,笔者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两组画面:盛开的紫藤萝和伶仃稀疏的紫藤萝,再配以适当的《命运》作为背景音乐。在让学生仔细观看紫藤萝图片的时候,利用音乐的起伏,结合当时作者的心境,思考:你从图片上看到的紫藤萝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作者对此有何感悟?通过观看画面,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到了紫藤萝花的旺盛与作者内心凄凉的矛盾,进而理解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感悟这一难点,自然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一、多媒体教学在文言文、说明文、诗歌等方面所发挥的优势
1.文言文教学
刚毕业于九年义务教育的聋生到初一学习文言文时,如何记笔记,是一大问题。很多同学把译文密密麻麻的写在原文的字里行间。最后复习时连自己也看不清楚。老师在讲课时用口译(打手语),学生记笔记。有时老师要重复几遍有的同学还听(看)不懂,记不下来。用多媒体课件解决了这个问题。把课文打在课件上,行与行之间拉开距离,重点字词的解释一个个出现在原文的下边。这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告诉了学生记笔记的方法。老师讲起课来省力又方便。例课件《木兰诗》一文。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中的另一个优势是讲完课文后将通假字、词的活用、古今异义及重要词语归纳梳理,较传统的语文教学要省空间、省时间、便于聋生对课文的掌握。
2.说明文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中,说明文被认为是最为枯燥的一种,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们可以把抽象的、简单的文字说明变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图片再现于学生面前。如果说散文中的图片是为了生动、形象,那么说明文中的图片就是为了给学生知识。例《看云识天气》。文中介绍了晴天的云: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阴天标志的云……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纸上谈兵,这些云什么样谁也讲不清楚,不能给学生以具体的知识。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发挥了绝对的优势,把各种天气的云归类展示出来,把简单的文字说明变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图片再现于学生面前,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还有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松鼠》等事物说明文我们同样把它们制作成色、像俱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成为教学的辅助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诗歌教学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第一道难题”,而电脑恰好可以方便快捷地将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生动的情境、抑扬顿挫的有声语言。这种融声、光、色于一体的形象刺激,能迅速地集合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思维指向,拉近学生和课文的距离,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观沧海》用flash制作登山望海的情境,领略曹操人至暮年,壮志不已的豪情。
(我教的学生由于是听力有障碍的聋生,所以在抑扬顿挫的有声语言方面,在配背景音乐朗读方面不能向健全孩子那样满足他们的听觉等感官需求,更好地体会课文中作者所具有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充分利用网络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逻辑必然。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音像、网络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成为教材卓然走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场所。信息技术给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每周设两节上网浏览课,几乎每篇课文都有上网浏览的必要。名家名篇要浏览作家情况,作品背景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例:学习普希金的《未选择的路》,就让学生走进网络去了解这位俄罗斯文学之父,读一读他的其它诗作:《致大海》,长篇叙事诗《金鱼和渔夫的故事》、《兄妹》、《雅内式王子》。学习鲁迅的《风筝》在教室的大屏幕上看看电影《祝福》,在讲《邓稼先》一文时看原子弹、氢弹爆炸及介绍邓稼先的电影片段。网络资源拓宽了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了语文学习的时空。语文学习好比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生活之旅、文化之旅:在旅行中,你看到,语文的含义丰富了,语文的外延扩大了。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在旅行中,你看到当代信息社会的“投影”。培养了聋学生搜集信息、检索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聋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长期以来都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文言文有着年代久远、文词艰涩、单调无趣的特点,所以学生大都缺乏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甚至许多学生畏惧学习文言文。因此,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式。笔者对此进行了以下的深入研究与具体实践。
一、开发教学资源,拓展文言文的学习空间
语文教材作为一个“大本营”,体现着主要的教学内容,可是,仅仅凭借“大本营”还会有着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教材领域,拓展文言文学习领域。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当中进行了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学校开设了“说文解字”、“中国成语故事的源由”等系列讲座。“说文解字”即为从中国汉字最初的源起,从古至今变进与发展的音调、字形、字意等方面,来使学生充分认知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开设“中国成语故事的源由”、“传统蒙学文化”等系列文化讲座,使得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具有着整体性的客观认知。教师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这些讲座,充分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了文言文教学的领域,让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奠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因为文言文无可避免的具有历史的烙印,通常会让学生在学习时形成一种心理方面的距离感。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当中有机结合现实情况,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应联系现实当中我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全球一百位伟大人物当中孔子名列其中等事实,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环境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需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创设栩栩如生的教学情节,促进学生的求知欲,构建起文言文教学当中的“情感意境”。教师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应驾轻就熟地引用各种历史典故、诗歌词赋,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来更好地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之后能够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能够学到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故事……这些都可以构建起一种愉悦的学习气氛,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师生学习文言文时产生出“情感意境”时,文言文课堂教学就能够获得良好的效率与质量。
三、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当前的在语文《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指出:“应倡导合作、自主、研究的学习方式”。文言文教学应依据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学习小组的协作、辩论会、趣味故事等多种活动来让学生快乐学习文言文。在教学当中可开展“大家讲述历史故事”的教学活动,例如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唐宋时期的历史故事;在学习《愚公移山》时,应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你认为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当代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并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学习《木兰诗》一文时,应用多媒体课件来播放《花木兰》的动画片和电视剧,结合影像与图文,使得学生直观形象地认知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敢无畏精神,充分应该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能够对于文言文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
四、创新作业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后作业是对语文教学质量进行巩固的重点环节,可通过练习开放性与认知性习题来达成培养学生语文创新能力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如在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教师可布置具有开放性的作业:“试就本文当中你最崇敬的一位人物来写出300字以内的感言”。有一位学生写道:“我在文中最崇敬的是子路,从其所答孔子之问当中,能够看出他的理想与抱负,也能够认知到他的才华横溢。在文中孔子由于子路的‘率尔而对’哂之,认为子路的回答有着草率。当然孔子也不可一概而论地觉得此为子路‘出言不逊’,依笔者个人所见,子路对于师长所问能有主动回答,可谓是为同窗们做出了榜样,并非是无礼之行为,而是尽到了学生的责任。因此我崇敬子路的雄心勃勃、文武双全,我欣赏子路的满腹经伦、奋发有为……”因为创新改变了课后作业的形式,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总之,唯有对文言文教学领域进行主动拓展,进一步发掘文言文教学的丰富资源,培养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方能有效提升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当中深切感悟到中国文学所具有的无穷魅力,使得学生喜爱上文言文的学习。
关键词:诗歌教学;预习;活动设计
诗歌鉴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诗歌的学习无论在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还是在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目前的职高学生而言,相对薄弱的学习基础使得他们无法理解诗歌广博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使得诗歌教学在教和学两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困难。怎样调动学生学习鉴赏诗歌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除了教师在课堂上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外,笔者认为诗歌学习课前的预习活动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一、诗歌趣味预习活动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脑筋,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会作深入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这句话高度概括了预习的重要性。
目前诗歌鉴赏课的预习准备活动一般都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前自己朗读几遍诗歌,解决字音问题。甚至由于教师没有强调,学生也不重视,往往会忽视课前预习这个环节。随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简单的几句开场白后就匆匆进入对课堂内容的讲授,没有预热的过程,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而诗歌趣味预习活动,就是在诗歌教学中的一般诗歌鉴赏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精心设计、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读、写、找、做、演等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活动,通过饶有趣味、富有创意的活动开展,迅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将开始学习的诗歌产生积极的认识倾向,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和深入阅读诗歌的兴趣。趣味预习活动是诗歌学习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的诗歌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学习和鉴赏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安排的各种形式的适合职高学生特点的诗歌预习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综合能力,而且在活动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就感,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诗歌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诗歌趣味预习活动设计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好”才有“乐”。那么,怎样设计独具魅力的诗歌预习活动,使之既符合职高学生的学情,又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呢?在听取了一些优秀教师的经验后,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活动可以供参考。
1.故事讲述活动
以职高学生的特点来看,很多学生对于枯燥单调的诗歌分析不感兴趣,但是对一些生动有趣的奇闻逸事、历史典故、背景故事等兴趣浓厚。所以教师在安排诗歌鉴赏的预习活动时,可以设计一个小故事讲述的活动。教师在课前,结合所学诗歌的内容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寻找与诗歌、诗人相关的小故事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上网搜寻等途径找一些与所学诗歌作者、写作背景、诗歌内容、诗歌主题相关的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然后在课上交流。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一些文学知识,而且可以通过故事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旨。更重要的是,这个活动可以引起学生的猎奇心理,使他们产生从对故事到对诗人再到对诗歌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等诗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与赤壁之战相关的历史故事,讲讲铜雀台和二乔,讲讲周瑜;学习边塞诗歌时,可以说说飞将军李广以及李广射石的典故;而李白、杜甫等诗人的逸事更是数不胜数。相信通过讲述和听取小故事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
2.媒体制作活动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在诗歌教学时,往往会根据诗歌的特点,利用教学设备、教学用具创设一个可观可听、声情并茂的良好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在诗歌鉴赏课前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制作活动。由教师与学生或是学生与学生合作,在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诗歌的内涵。
媒体制作活动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诗歌,大致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诗人的情感,才能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利用网络寻找需要的媒体;而在媒体寻找和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学生要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进去,听音乐、观看视频,理解相关素材的内涵。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说教,寓教于乐,易于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思想共鸣,进而把学生带入诗文描写的意境之中。这种预习活动更生动活泼,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安排爱好音乐的学生,根据诗歌的感情基调或是诗歌内容主题来寻找、选择相应的音乐作为课堂教学的背景音乐,或欢快、或忧郁、或激昂、或哀婉来渲染一种学诗的氛围,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例如学习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时,学生选择了与此诗同名的民乐《春江花月夜》作为背景音乐,来感受诗的意境;而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学生则找到了琵琶演奏名曲《十面埋伏》来体现诗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弹奏技巧。
除了音乐,影视媒体更能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如临其境,愉快地进入诗歌的特定氛围中去,产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作图片和音乐相结合的简单的课件,而对于一些有较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学生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是可以提高要求,让学生加入视频媒体来制作课件。如学习诗歌《致橡树》,可以让学生制作一段优美的音乐和展示凌霄花、小鸟、泉源、险峰、木棉、橡树等的图片相结合的课件,并找一些爱情短片的视频,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就可以制作一个插入《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视频片段的媒体,来加深理解。一些诗歌本身已被改编成了电影、动画和戏曲,如《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制作媒体课件时,可以插入相关片段,让学生在欣赏影片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把握。
3.改编表演活动
在诗歌学习鉴赏课前,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预先把诗歌中的一些重要的场景、片段改编成1~5分钟的短剧,在课前完成剧本的写作和短剧的排演,然后在课堂上学习相关内容时进行表演,然后与学生一起分析评价。在剧本的编写和排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当时的情境和诗人丰富的情感,并引起学生对诗歌的高度兴趣和共鸣。
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可以先让学生设计可以展现当时困苦生活的场景,让学生表演年迈的杜甫和顽皮的村童,从中让学生体会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理想。再如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将《静女》这首诗歌改编成一个短剧,通过对青年和静女的扮演,展示一对青年约期幽会的生动情景。要表现出赴约等待对方时的急切心情,相见后馈赠信物,双方内心的喜悦等。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静女的顽皮、活泼,男青年的忠厚淳朴的形象。
经过学生对诗歌“改编―表演―评价”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达到了乐学和善学的统一。
4.绘画创作活动
诗和画一直以来有着密切的关系,诗歌的创作往往情景交融,通过写景来抒情。很多诗歌都用文字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中国古代诗歌中就有不少题画诗,而后人也为许多前代的诗歌配上了与之意境相符的插画。对于职高生,特别是艺术专业的学生,教师在课前可以设计一个绘画创作的活动,针对一些写景的诗歌或是句子,让学生把诗歌中的意象、景物用画笔简单地描绘出来,形成一幅简笔画。通过绘画创作活动。不仅可以实现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教师可以布置预习活动任务,让学生将其中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田居悠闲景象,“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梅的高洁形象画出来。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描述了九种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更是可以让学生据此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来理解旅人凄苦的心境。
5.设问质疑活动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都是思维的“催化剂”,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人都会有好奇心,都会有探索了解未知的事物欲望。一旦这种感觉被引发了,就可以挑起他们对事物的求知探索的兴趣,带动他们主动去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设问质疑类的预习活动,通过巧妙设置一些与诗歌内容、主题相关的,又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激起学生追根溯源、解决疑难的欲望,使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心去学习、讨论,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诗歌《静女》时可以让学生讨论“你看过的影视剧中的哪个女主角最符合你心目中‘静女’的形象”,并让学生在诗歌中寻找两者相似的依据。学生往往会找出自己熟悉的影视剧中的经典人物如黄蓉、“小燕子”等与静女相比较,积极讨论两者的相似点。这比单纯的分析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诗文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听课的效率。
诗歌趣味预习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和个人活动两种形式结合开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要勇于创新,针对不同的诗歌,寻找出最适合的趣味预习活动方案,并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或是共同参与到活动中去,引领学生有效地完成预定的活动目标,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良好的习惯;教学方法;衔接教学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七年级的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文言文,连一些最简单的文言实词都难以理解。为帮助初―新生顺利地完成中小学文言文学习的过渡,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笔者在七年级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教学文言文之前,可以播放一段《三国演义》的视频故事,让学生来比较视频中人物所说的话和我们现在语言的不同。学生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兴趣陡然上升,这样自然就消除了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的畏难情绪。
二、养成良好的习惯,探求实在的方法
1.预习习惯
中学阶段的预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可以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本古汉语词典,教会他们选择义项的方法,养成在阅读中尽可能地自己扫除文字障碍的习惯。其次,在预习中应该反复朗读。再次,利用古今汉语相通的原理,养成用跳读、猜读的方法来整体感知古文大意。最后,主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所讲古文的作者、出处及背景资料。
2.朗读习惯
首先,教师范读。好的范读往往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且必须是真人范读,既不能用听录音代替,也不能用录像带、VCD、DVD等影音设备代替,因为即使录音读得再好,画面再逼真、生动,也不能像教师在学生面前范读得那样亲切可感。
其次,学生跟读。学生跟读后教师及时点评纠正在字音、停顿、节奏、感情表达等方面的不足和错误,直到正确了再往下进行。如,蒲松龄的《狼》中有这样―句:“其一犬坐于前”。读时的停顿位置“其―/犬坐于前”和“其一犬/坐于前”不同,句意的理解就相去甚远。
再次,学生的自读了。可以用同桌互读,纠正错误、男生女生竞赛朗读、小组竞赛朗读等形式促进学生多读。
3.质疑习惯
(1)把提问权交给学生。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个问题更重要。”教师把提问权交给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去寻找问题,以显示学生自己的才干。
(2)把解问权放给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千万别管不住自己,又去行使不泼属于自己的权力――解决问题,一定要把解问权放给学生。
4.学会归纳、总结文言现象
如特殊词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句式中的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
三、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
1.运用生动有趣的影视动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古代寓言二则》时,可以播放一些寓言故事的动画课件,在教学《木兰诗》前,可以播放动画片《花木兰》,趣味盎然的情境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2.编演课本剧,再现古人古事
如在教学蒲松龄的《狼》时,我让两位学生扮演两只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时可能商量的对付屠夫的计谋,在充分预习的前提下,学生的表现滑稽,切合文章内容,课后学生仍意犹未尽地在探讨课上表演的情节。
3.讲故事。加深课文理解
如在教《赵普》一课的时候,可以补充介绍有关赵普与太祖交往的故事以及赵普如何拒绝大臣升官的故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好的体会赵普的“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
4.朗诵表演,享受古文的韵律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德育渗透 渗透途径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远胜于获得更多的语文知识。那么,应如何在初中阶段加强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这是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在诠释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文学作品是道德教育的良好材料,挖掘其中心思想,深究其内涵,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的过程。中心思想既是文章的主旨大意,又是作者写作意图的表现。所以,解释文章的中心思想,成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因为这一过程,一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材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二是可以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思想感悟,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很多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上花费了很多时间,他们常常把语文参考书对文章中心的解释作为唯一答案。还有一些老师,在分析文章中心时,虽然能起到引导的作用,但最终仍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参考书的预设答案中。从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个体差别,忽略了文章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所以,在解释中心思想的过程中,语文老师一方面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总结和解释,让他们对文章形成自己的理解。另一方面老师不能仅简单地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更要教给他们挖掘作者的真正写作意图的方法。
二、在解读文章人物中渗透德育教育
很多文章描写了无数的风云人物。这些人物大多具有高尚的品德,他们思想进步,心灵美好。深刻地挖掘这些人物的思想感情,剖析他们的内心活动,可培养学生对善与恶的分辨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逐步形成优秀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木兰诗》中的木兰不慕名利、坚强勇敢、热爱祖国的崇高品质;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关爱学生、严谨治学、没有民族偏见;还有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坚强不屈的江姐形象,等等。分析这些文章时,要擅长从赏析的角度,使学生受到人物美好心灵的熏陶,从而产生一种美的享受。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还能促使他们以文章中的美好形象为榜样,努力追求心灵的高尚。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的反面人物。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守财奴”葛朗台,但这些反面人物同样也可给人以美的感受。正是作者用辛辣的笔调对他们加以讽刺、嘲笑,在人们的嬉笑怒骂声中激起了读者对他们的厌恶与憎恨。所以我们在课堂阅读过程中,一定不要轻视反面人物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通过正反人物形象的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加疾恶如仇,从而弃恶扬善,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在情境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上尽量引导孩子们进入文章的境界,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运用图画、简笔画、多媒体课件等方法营造课堂氛围,把学生的感觉器官有效激活,进入教材所描写的情景中去,与作者的思想融为一体,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比如,在讲授《我的信念》一文时,让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从内心体会居里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进而让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并培养学生为目标努力奋斗的精神。如讲授《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我先让学生闭目想象,假如自己去庐山旅游,真正看到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从而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感情。如《望岳》和《三峡》,两篇文章分别描述了泰山的雄壮和三峡的美丽,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得到了美的感受。而且文中也渗透着浓厚的道德教育,即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及悠久历史的感情,从而培养了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为自己出生在这个国家而骄傲。
四、在反复诵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初中教学;多媒体技术
一、初中教学改革中信息化资源的作用
1.能使教学生动形象,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教学只依赖教材及黑板板书来辅助教学,并不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而信息化资源恰好适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能够令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这样学生就能够主动投入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
2.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所以教师要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有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将信息化资源融入到教学中,可让学生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3.能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减轻教师的负担
学习的过程不只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还是师生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只有教学内容简洁、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才有利于师生间的沟通,提高教学效率。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信息化资源能够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还能辅助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减轻教师的负担,让教学的内容不再抽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信息化资源在初中教学各学科改革中的具体运用
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有形象性及趣味性,而信息化资源的应用,能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例如: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借助信息化资源播放关于“木兰从军”的视频、图画等,协助学生体会当时的风土人情、历史背景等。另外,教师也可播放朗诵音频,让学生能够在朗诵中体味、想象,进而领悟木兰的忠孝之心,对名利的淡薄之情,对于父亲孝敬之情,从而提升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中的品德修养,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怎样才能让讲解过程更加形象具体呢?如在讲解“立体图形”时,教师可借助多维动画系统,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的PPT课件,这有助于学生理解立体图形的对角线、异面直线等比较抽象的概念,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英语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种语言,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存在一定的困难,借助信息化资源能让学生融合到英语的学习氛围中去,提升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播放原声英语的发音,用这种办法让学生学到地道、纯正的英语发音,为学生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也可播放对应的英语对话音频,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让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得以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
地理作为一门文理兼容的学科,具有思维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因此,教师要采用独特、多样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应用信息化资源能够充分解决地理学科中所出现的难题,如学习“地球”这一章时,教师可利用信息化资源,把地球的经纬线指出来,辅助学生的理解;还可将地球的五大洲、七大洋呈现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地球的地理分布,扩大学生的视野。
生物学习对于生活有着很大的实用性,并且这门学科和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如果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将信息化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讲授“人体内部的血液循环”时,教师可采用信息化资源,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就可以观察、思考,进而理解所传授的知识点,提高认知水平。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化资源渐渐融合到人们的生活里,怎样运用这一先进的信息化资源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的教学任务。在初中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新时代的特色,把多媒体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里,提升每门学科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学生兴趣,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推动学生技能的发展,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提高其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让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白静华,李文博.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
[2]叶玉娟,袁彩霞.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问题教学的优势的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8).
关键词:语文 多媒体 教学
多媒体技术其本质是课内外教学的可行性手段之一。时下,教育系统各层次的专业人士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广泛而积极的研讨。语文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习惯为己任,对文本本身的语言和情感进行挖掘,在语言知识教学中进行人生教育。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把教学作为简单的解说手段,而需要把教学与生活相交融,将其上成一种艺术。由于语文具有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的特殊性,这种理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碰撞时,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其挑战的难度远远大于其它科目。不同于数理化等多媒体教学设计可以格式化、定义化、程序化的模式,相反,我们应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在进行语文多媒体教学时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在相关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源于传统教学而高于传统教学
语文多媒体教学应以传统语文教学为基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创造新的教学情境,从根本上提高教学的效果。虽然这一观点很容易得到教育者的认同,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其实又不是那么简单,必须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基础上有所加强与创新,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众所周知,全面、均衡地发展和提高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相比较而言,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的手段比较有限,大多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学生只能聆听课文朗读,看看书本上的黑白插图。在此基础上,老师接下来讲解课文,学生当然会觉得乏味。但是,如果聪明的教师制作一个课件,学生肯定会听得轻松自如,津津有味,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二、语文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安排应合理
1.结合多媒体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要求设计者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很难说清楚道明白、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真实而自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总结下来,安排教学内容多而全面、计算机技术难度高的作品并不一定是好课件,而那些设计简而优、少而精,具有准确、简洁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的课件才能真正获得大家的青睐。
现实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普遍趋向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对复杂问题则绞尽脑汁,花样叠出,力图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可是课后学生却几无所获,稀里糊涂。有些教师甚至将传统教学中逐句分段分析课文的方式照搬到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根本未能显示多媒体教学真正的优越性。作为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者必须明白,教学的过程并非肢解课文文本的过程,而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课文的各知识点巧妙地串连起来,尤其是在分析课文结构、层层深入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结合传统教学方式,取长补短
我们应该明白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两者应是相辅相承,取长补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其实是不必要进入课件的,比如说教学目标、生字词及相关解释等教学任务,完全可以在熟悉课文文本的同时完成;有些需要补充介绍与讲解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则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做笔记。切不可一味将大容量的文字资料尽数搬上屏幕,以致于看上去密密麻麻,而当教师讲课时由于课时安排的限制,往往一读而过时,学生仍在费劲地辨认并判断所需攫取的有效信息,更未来得及做笔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声色俱佳的论述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语文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现代科技的出现带给教育许多的有利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让教师有条件偷懒,认为一次性完成课件制作后,只需动动手指就可以完成好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给教师提供广阔的创新空间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
1.教师必须加强艺术修养
古人云:“精通琴棋书画”,作为现代语文教师,仅仅精通专业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每制作一个课件,都要设计画面、图案、艺术字等,还要配上轻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有创新意识,更要求教师有一定的音乐素养、美术素养,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避免生搬硬套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疑惑。
2.教师应加强审
美教育意识
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不用多言的,语文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意识,但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我们还应该有所加强。比如:时下,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者往往不太注意对背景的设置,也有些课件作品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曾经有一制作者在设计《爱莲说》时直接将一幅荷花图搬上屏幕作背景,花哨的背景导致打上去的文字很难辨识得清。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从中也体现了语文教师在有些细节方面的审美意识不到位。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好背景,有机会请学生发表他们的意见,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意识。
电脑软件中有模板设定和自定义设置两种,操作熟练的制作者还可以从网上下载更多的图片背景,所以制作者的选择空间很大。一般来讲,背景设置的格调应与课文文本内容相呼应。如: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背景,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紫色系列作为背景色来衬托作者因爸爸去世而表现出的平静而成熟;制作《木兰诗》等文言文课件时,应选用使课件整体呈现古典沉稳风格的底色;另外,在设置背景时需要根据教学步骤选择相应的背景,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各页的背景风格反差太大,应尽量保持课件的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在语文多媒体教学领域里,我们如果只满足于现有的专业知识而忽略钻研业务,培养综合艺术修养,何以能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大浪淘沙,终究不能在教育领域取得真正的成绩。
语文多媒体课件为专业教师提供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帮手,但这个成效并非一蹴而就的,在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的同时,我们只有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的符合认识规律的道路,勇于进取,不断探索,扬利去弊,才能让多媒体这朵奇葩在语文园地里开花结果,让语文多媒体教学折射出多彩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闫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改革课堂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改革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必须转变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新时展的创新型人才。
一、变灌输式为对学生的有效指导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但是,一些教师受片面追求智育的观点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是把学生当做知识的容器,一味地“灌”,课堂上过多地凸显出教师的“教”。其实,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知识的学习不是靠老师“灌”出来的,只有在自己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过程中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了解文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深入领悟,对文章内容产生兴趣。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故乡》中捕鸟一段时,就可让学生试着做,让学生熟练捕鸟的动作;再如《安塞腰鼓》时,可让学生模仿舒缓急促、高低起伏的擂鼓,让学生的心跳和鼓声融在一起,客观真实地领会那种激情,这样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变单一灌输式的知识型教学为对学生有效指导,也就是说教师借助形象思维和富有激励,吸引式的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使他们独立自由地思考问题,使外来的精神养料通过自己选择、理解、吸收和重构,真正成为活的有机体的组织部分。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得有兴趣。
二、变机械地学为探索性学习
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要从教学中解脱出来,积极进行创新教学。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自己学。如果教师觉得学生离不开我,有很多东西要教给学生,学生也要教师在课堂上讲很多,那样的教师就一定不是新课改中的教师,新课改也不需要这样的教师。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变机械学习为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性学习后,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教学,学生通过读书,能很快了解到课文描写“三拳”时,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但是这里还有一种重要的修辞方法学生未必看得出。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感官这个角度探索。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很快就看出,第一拳打在鼻子上,被打者可以从嗅觉上感受,但作者把嗅觉写的从味觉上能够感觉出来,这一拳嗅觉与味觉相通,实际上就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试看第三拳,发现第三拳是触觉与视觉相通也用到了通感的修辞方法,这种探索性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触类旁通获取新知识的创新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获取未学过的东西,自然会在将来有所创新。
三、变传统的教学为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和一张嘴上完一节课是普遍存在的课堂现实。这样的传统教学手段,造成了教师以多讲多灌为主组织教学,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微观和宏观的、不可见的和可见的、非实现的和实现的各种人、事、物的运动过程逼真地表现出来,起到变静为动,变远为近,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深化知识,详解重难点,把难点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之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例如《石壕吏》一诗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有位老师依据课文内容设计境图课件:图中一方凶如狼,一方弱如羊。在教学时,指导学生由文到图观察。通过观察、思考和想象,把学生思维带到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的意境中,从而恰到好处地理解了“呼、怒、啼、苦”的意义,顺利突破了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容量丰富。教师还可让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和网上写作等活动。新时代的语文教师要学会并善于使用网络资源,让现代化教学设施最大限度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用多媒体播放优秀电影电视片也是丰富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在教学《木兰诗》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花木兰》,以此弥补学生对人物认识的不足,从而使学生对这篇文言文感兴趣,记忆深刻。
四、变小课堂为大社会语文教学活动
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代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入语文课堂”。如作文教学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的重点是作文教学的改革,作文的题材及写作技法都是创新的大天地。要引进生活中的语言材料进行语言训练,就要把语文课中的口头作文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读书汇报演讲比赛等活动充分开展起来,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文学的无穷力量。然后比较自主自觉地学习语文,把学生的优秀作文变成全校学生的范文,既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又让其他同学从中获得文学滋养;举行生活现象辩论会;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学生写调查报告,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等主题性语文活动,这些大社会的语文教学活动,对于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和才干,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深远意义。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尝试性地将语文课堂设置于教室之外,将语文教学的阵地从课内尝试性地移向课外,从而让学生感受大社会语文的教学风采。在功能上,不单单追究智能目标,而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成长,身心和谐的发展。
创新能力素质与生活阅历有很大关系,所以社会生活实践,学生学到的知识会更完全、更牢固。只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大胆创新,我们就一定会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大潮中走在最前列,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社会课堂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素质。
关键词:引导;文本细读;品味涵咏
一、教学现状
新课程实施八年以来,作为一名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一线语文教师,的确感受到新课程的实施打破了一些传统语文教学的窠臼,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很多生气与活力,可同时又深深感受到一些随之而来的新问题。
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为了最大限度的活跃课堂气氛,所做的课件花样繁多,令人应接不暇,一会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一会儿即兴表演,又唱又跳,一会儿拓展辩论,热闹非常。可静观整个课堂,一切都是匆匆忙忙的:几分钟快速浏览课文、几分钟快速交流,几分钟思考若干问题,……学生刚刚接触文本,还没有来得及读上一遍,还没来得及涵咏意会文本的内涵,就会被教师叫起来进行交流感悟;一堂课在教师赶着学生走的过程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满满当当,可是学生真正消化了多少,掌握了多少,缺乏课堂效果的反馈。
二、解决策略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呢?我们需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走进文本、走进学生,提高自己,从而真正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目的。
1、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走进文本。
(1)调整阅读角色。朱熹在《读书诀》中说过:“看文字须要在里面,猛滚一番,要透彻,方能脱离。”我们语文老师刚接触一个文本的时候,最好暂时忘却教师的身份,教学的任务,把我们的教材文本看成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文学作品,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去激活去点燃。这个时候我们是以一个纯粹的阅读者进入到文本的特定情境中寻觅那些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细节,获得自然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的审美直觉。这样,就更容易从文本中见人之所未见,随之而来的教学设计也就更容易突破窠臼,面貌全新。
(2)注重文本细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对文本的细读关键在于潜心涵咏文本中的语言文字,细细体会他们的作用。学生对文本难点的突破应该是站立在教师文本细读的“肩膀”上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中,如《背影》中,引导学生对父亲爬月台时那几个动作的细读,从而理解父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木兰诗》中,写阿姊听到木兰回家时的梳妆是“当户理红妆”;而写木兰回家后的梳妆却是“当窗理云鬓”。同是梳妆却是却一“户”一“窗”,细细品味,原来阿姊梳妆时不时向门外看,表现她急于想看到妹妹的心情;而木兰则是重新回到自己闺房中的爱恋与喜悦。一字之别,却能让学生品味到语言文字的精妙:哦,原来是这样的!
2、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走进学生。
教师应设身处地的替学生想想,学生所面临的学习焦虑与困难,摆脱那种习惯指挥别人学习的角色定势,体验作为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1)学会等待。在教学中,教师应成为一位“等待者”,留给孩子足够的思考余地,静静得等待孩子的精彩。课堂需要静静地思考,在安静甚至有些“冷场”的教学中细细地品味语言文字带来的甘甜,浓浓的感受流淌的喜怒哀乐。在“冷场”背后是学生与文本默默的对话,是孩子积极的思维,情感的酝酿,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沉淀!
(2)学会尊重。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学生的解读有时不免幼稚甚至错误,但这些都是可爱的,要给予他们最无私的包容之心,引导他们学会好好保存这种体验,不断丰富内心的累积,涵养情感,从而使自己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焕发出人性的光辉!
(3)学会倾听。在倾听中你会对学生有新的认识,你会发现学生的无限潜能。倾听学生能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判断他们的理解程度,发现他们的困惑,准确地介入对话。
在讲授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这一课文时,讲到对课文中“东京无非也是这样”这一句话的理解。
师: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作者对东京的什么情感?
生:瞧不起的情感。
师:好,你从那个词看出作者这种情感?
生:无非,它的意思是只不过。我理解为东京只不过是这样。作者觉得东京没什么大不了的。
师:好,请你用瞧不起的情感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谁还读出了不同的感受?
生:我也认为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不过我读出了作者失望的情感。
师:很好,失望的情感。那说明在作者来东京之前,对东京是抱有什么情感的。
生:抱有希望的。来了之后才感觉很失望,所以说出了这句话。
师:听听你读得是不是很失望。
生读
师:谁还有别的滋味?
・・・・・・・
老师的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和差异,通过倾听学生的阅读体验,用“读”来激发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独特感受。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体验,学生的发言,既是情感的流淌,更是灵性的涌动。
3、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提高自己。
(1)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语文课程涉及的面极广,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市井风俗,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丰富阅历,关注生活里的热点、焦点,寻找能引起学生心灵共勉的切入点。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在对新知识追求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夯实自己的文化知识基础,使自己在语文课堂上成语典故信手拈来,最终促成师生共同发展。
(2)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从繁忙的紧张的教学工作中,抽身出来,我们教师应该多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先进的教学教法;多去钻研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掌握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并将它很好地与自己的教学融合在一起。有了丰厚的积累,深入的思考,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得心应手。
(3)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课堂上,老师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人性美。请看靳家彦老师在指导学生理解《珍珠鸟》中“信赖能创造美好的世界”一句时的教学片段――
师:“信赖能创造美好的世界”,它指什么?
(小男孩语塞,哼哼半天,说不出来。)
师:我知道,你心里明白,嘴上说不出来,是吧?
小男孩:嗯。
(师非常信任地点点头,笑着对他说:“一定是这样的。”并摸摸他的头,请他坐下。)
师:先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好吗?
(其他同学大致将问题说清楚了,老师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
小男孩:(突然将手高高举到靳老师面前)我知道了,只是一种爱,是一种没法用语言表达的爱。
师:(幽默地笑着)噢,怪不得你刚才一时回答不上来,没法用语言表达呀,呵呵。(众鼓掌,笑)
靳老师和这一小男孩的教学互动,正是在用其行动引导学生理解“信赖能创造美好的世界”这一话的含义,他用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给予学生无声的熏陶,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只指望靠表面看得见的刺激激发学生对学习,对课文的兴趣,那就永远也培养不出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厚积”才能“薄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我们语文教师真正需要的是放慢脚步,静下心来,走进文本,走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让我们摒除那颗浮躁之心,抛弃那些远离语文本体目标的种种作秀,多一份解读语文的平静,引领学生潜心读书,真正品味涵咏我们语文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堂需要一方净土》吴栋
[2] 《语文新课堂,追求静悄悄的色彩》陆一平
[3] 《正确理解新课程标准,让安静走进语文教学》鲍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