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4: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李清照的作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李清照;诗词;文学特征
李清照以词著名,兼具诗经等方面创作成果,在研究和分析李清照词作品时,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她早期创作的词作品,而是更加注重其后期的悲情词方面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针对李清照不同时期创作作品中蕴含的文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全面学习和理解李清照词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以及反映的社会现实情况。在基于对词人李清照人生遭遇了解和分析的情况下,分析其词中的文学特征。
一、李清照早期词中的文学特征――醉酒词、闺情词
(一)早期作品创作背景
李清照出生书香门第,其父亲和母亲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因此,使得词人李清照一生受家庭的影响,也很有作词方面的天赋。早年李清照生活比较安定,并且生活中充满欢声笑语,这也使得其创作作品中包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喜悦之情,其中以醉酒词和闺情词为典型的代表。
(二)醉酒词
醉酒词主要是李清照早年幸福生活中与家人和朋友之间对饮而作,如《醉花阴》是李清照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醉酒词,词中“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是被世人广为流传的优美词作,作者与丈夫分别之后为了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在微醉的情况下创作了这首《醉花阴》。这是李清照对自己幸福生活的写实,虽然与丈夫短暂分别,但是能深切感受到李清照与丈夫之间的恩爱之情和幸福之感。
(三)闺情词
李清照作为闺阁中妇女,深受旧社会制度的压榨和对自己思想的束缚,因此在早期李清照创作时也有很多代表广大闺阁中的妇女心情和情感的创作作品,这些作品能引起广大闺阁中妇女的共鸣,表达了就社会体制下,妇女希望自由和思想解放的情感。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中就表达了李清照独自呆在家中的孤寂和希望能外出看外面世界的心情,也说明传统封建制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从《一剪梅》这首词中体现李清照作品也能运用比较优美和华丽的辞藻来表达心中所想所思,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李清照后期词作品中的文学特征――悲情词
(一)后期背景介绍
李清照后期创作的词作品都散发着很悲伤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中原沦陷后,李清照原本安定的生活被打破,并且在背井离乡的情况下,李清照的丈夫也悄然离去,面对现实生活的突变,作者内心的伤痕越来越多,心情也越来越郁闷,在这种情结下,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作品也都是以悲情词为主。
(二)后期词中蕴含的文学特征――叠词修饰法
李清照悲情词中蕴含的文学特征主要以内心独白和对生活的失望为主,抒发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和内心的孤寂。后期的悲情词读者让人心疼,坚持用质朴的语言,不加任何修饰,将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结合在一起,这种情景结合的情境的创作手法表现了人间至情至性、大悲大痛,体现了女性抒情文学的典型特征。
其次还有《南歌子》中“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从整体结构看这首词,其主要采用的写作手法就是顶针,如“天上星河转”与“翠贴莲蓬小”对应。不仅如此,这首词还遵循着问答的形式,上片是“夜何其?”,下片对应“旧家时”,体现了李清照写作过程中注重上、下片的对偶和谐美,语言上自然而真挚,表达的思想感情极其丰富,充分展示了李清照的艺术手法和熟练和精准。李清照在晚期创作的词绝大部分都表达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还要她对自己人生中的不幸遭遇的抒发,作为一名动荡时期生存下来的女子,她内心充满孤寂和惆怅,这些复杂的情感成为她创作的重要灵感,通过写作抒发自己心中的郁结,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重要方式,也是对自己一生的写实。从李清照创作的词中,我们可以深刻学习到期词中的文学特征,即注重语言上的淳朴,写作手法上的灵活,讲究上下片之间的对偶和顶针,这些是李清照词中显著的文学特征,并且也直接影响着现代化文学的创作。
结束语:综上所述,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诗词作家,她的诗词在早期坚持以醉酒词和闺情词为主,后期作词趋向开始向悲情词的方向转变。如早期的代表作有《如梦吟》,就是对自己早期生活的热情之情的表达。而后来由于社会形势的动荡,使得自己与丈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尤其是丈夫突然离世,导致李清照晚年的作品都是以悲情词为主。因此,分析李清照词中包含的文学特征必须要全面,要与李清照创作背景相结合,准确掌握词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参考文献:
[1]陈玉秀.文学作品中的隐喻艺术思维――李清照的词《鹧鸪天》赏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
[2]王媛.如水情怀女儿心――浅析李清照两首悼亡词[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8)
关键词:李清照;意识;爱情;女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195-02
我国著名文学史家谭正璧先生曾说道:“中国文学史上很少有女性文学作家。汉之蔡琰、唐之薛涛、鱼玄机已属凤毛麟角,但不能占第一流的地位,只有女词人李清照却在有宋一代词人中占了个首要地位,独自博得个大作家的荣名。”长期处于男权社会的古代中国,“夫为妻纲”、“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观念禁锢着女性的思想,使她们丧失独立的人格,精神上亦无从发展。而李清照的出现,就仿佛茫茫黑夜中的一盏异色明灯,光耀整个文坛。这个才情横溢的女子,以“词坛正宗”之姿跻身文学大家之列。李清照的词作,以其特有的女性审美,描写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而其中所表现出来的完整而系统的女性意识,更是影响了无数读者。
一、女性意识在李清照词作中的体现
男子本位的封建传统极力宣扬男尊女卑的思想,礼教对于女性的束缚到了近乎残酷的程度。她们被视为男性的附庸,没有政治、经济地位,甚至没有选择伴侣、追求爱情的权力。而李清照则在自己的诗词作品中,大胆表现出对于封建礼教种种束缚的对抗与反叛。她敢于言爱、敢于论政,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
封建社会的女子多是没有个性的。她们终其一生都被囚禁在“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命运之中,完全没有独立的自我。而李清照则不然,她不仅文采斐然,个性也率真洒脱、不受拘束。她勇于表露自我,大胆赞美自我,更敢于评价、批判权威。她的自珍、自重、自信、自立在很多作品中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李清照的咏花经典《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以桂花自比,虽无绝代风姿,却有淡雅情致。她用桂花的“情疏迹远只香留”表达自己内在品格的高尚;更用“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极力赞美自己鄙弃庸俗、崇尚清高的审美品位与人生理想;她甚至以“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抱怨屈原未收桂花入《离骚》之憾事,大胆评价其情思不足。这首词从头至尾都表现了李清照这个奇女子自信、骄傲、甚至于近乎自恋的人生态度,充分彰显出其张扬肆意的自我意识。
(二)情爱意识
在古代,封建统治阶层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对于女性。千百年来,封建礼教传统的浸染,使女性在情感上被深深压抑,恋爱、婚姻等行为也被严格限制,只能以男人马首是瞻。
而李清照却毫无顾忌地用文字表达着自己对于爱情的追求、对于爱人的珍惜、对于感情生活的渴求和赞美。她以温柔婉约却激情四溢的笔触,用女性独有的审美视角记录生活及情爱的种种体验,塑造了一个自由率性、敢爱敢恨的自我形象,其作品更展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1.对于爱情的大胆追求
李清照的词作,尤其是早期作品,有许多是描写少女向往、渴望甚至主动追求爱情的。在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传统婚恋观念的时代,女性如此直白的表达自己对于爱情的渴求,是完全颠覆世俗的做法。王灼曾在《碧鸡漫志》中批评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天顾藉也。”尽管被封建卫道人士如此诋毁批判,却依然无法抹杀“易安词”超凡脱俗的光彩。
例如《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这首小令: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李清照仅用寥寥数笔便写出了一个艳妆美貌的少女对于自由与爱情的炽烈追求。“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怀春的女子被相思的愁苦的折磨,然而她并没有甘愿在等待中消磨生命,而是铺开素笺半张,将自己对于情人的思念尽述在信笺之上。更以“月移花影约重来”再定幽会之期。
李清照借用这个敢于叛离封建礼教的少女的形象,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于女性主动追求爱情的支持,同时猛烈抨击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更凸显了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2.对于爱情生活的不吝展现
李清照词作中对于自己爱情生活的展现非常直接,既不矫情,也不掩饰。不管是与爱人的甜蜜相处,还是爱人不在身边时的闺怨忧思,她都不吝表达。
例如《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便描写了男女之间一个温馨而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段。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首词写在李清照婚后不久。她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为了取悦爱人而到卖花担前买花。又因为“犹带彤霞晓露痕”的花朵太过美丽而怕遮掩了自己的光彩,于是将其“云鬓斜簪”,要让情人比比花与人哪个更美。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新婚伊始满怀幸福的小女人形象,充分表达了李清照本人对于自己和谐美好的婚姻生活的满足。
当然,生活并非总是温馨甜蜜,李清照也曾因为自己的爱情产生忧伤情绪。例如那首经典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写在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负笈远游之时,新婚燕尔却将面临离别,她难抑心中愁思,于是用锦帕写下这首缠绵悱恻的名作赠与赵明诚。她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写出了自己与丈夫的彼此牵挂,表现了夫妻二人平等独立又相携相依的亲密关系;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更深刻表现了作者对丈夫浓烈的相思之情。
(三)社会意识
封建时代的女性没有社会地位,很少有女子有机会公开表达对于家国社稷的关注,而李清照是个异类。她知识渊博、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的才华并非只局限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中。李清照生活在朝代更迭的时期,她身为女子,不能在外敌入侵之时上战场杀敌,也不能在国家危难之际入朝堂议政。但是她依然抱持着坚定的社会责任感,以一个女性独特的角度表达出对于国家与人民的深切关注。
1.对于国家社稷的关注
李清照虽为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又是女子,但是她骨血中却存有一股英雄豪气。尤其在是靖康之变后,她失家丧夫,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在极痛之下,却激发出她作品中少有的豪放气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问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通过描写梦中所见海天溟■、星河绚烂的景象,并借由作者向天帝倾诉“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来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的痛苦。她用一个女性敏锐而独特想象,塑造了一个“三山”之上的理想仙境,正对比出其对现实的深切不满。李清照反对南宋统治者消极避祸的行为,亦憎恨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切痛苦,而同时更传达出她主张的与不公平命运坚定抗争的心愿。
2.对黎民百姓的同情
在李清照创作生涯的后期,有许多作品以自己所经历的苦难来折射黎民的遭遇。她从一个女性的角度,用自己敏感的内心去体会身在水火的百姓的痛苦,并以自己真诚的文字去表达自己对于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李清照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
李清照词作中女性意识的形成并非偶然,这与她所处的社会背景、其家庭环境和个人因素都有关系。
(一)社会背景
宋代是我国封建正统思想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宋朝理学家奉行禁欲主义更是严重禁锢着人们、尤其是女性的道德思想;然而北宋又是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朝代,因为经济的空前繁荣,文化也得以极大发展。开放的经济文化与被囚禁的思想之间产生激烈的冲突,而李清照这样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满腹才华、见多识广,必然不甘心为礼教所捆绑,终生活在男权的阴影之下。从而促使其女性意识在内心迅速觉醒。
(二)家庭环境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则是状元王拱辰之孙女。他们不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礼教观念限制女儿,反而鼓励她学习文学、进行诗词创作。开明的家庭环境使李清照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正为她女性意识的觉醒奠定了基础。
比很多女性幸运的是,成年后的李清照遇到了一个知她、懂她的男人――宋代著名金石收藏家赵明诚。赵明诚学识渊博、酷爱文学,与李清照志趣相投。因此两人婚后生活十分和谐美满,丈夫所给予的独立而宽松环境使李清照得以保存其自然率真的个性,思想也未曾被封建礼教浸染。这也为其女性意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个人因素
李清照不是一个甘心被封建礼教捆绑的普通女子。
首先,李清照自幼学习诗书,少年时便以显现出过人才华。她艺术修养高深、文史功底坚实、政治见识卓越,有着不输于任何男子的学识与才干。
其次,李清照有着超凡脱俗的思想境界。她追求女性保持独立的人格,诉求女性在情感上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她的性格中既有女子的温柔婉约,又有一种连男性都难以望其项背的独特的强韧。因而沈曾植先生曾这样评价她:“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苏、辛,非秦、柳也。”
第三,李清照的人生跨越了北宋、南宋两个朝代,动荡的时代背景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她的生活经历,而她自身曲折的命运更迫使其“走出闺阁”,创作了很多与充满现实意义的作品。她的词作描绘了自己在黑暗现实中所承受的痛苦,更表现出不甘被无情社会所压抑的生命特质。她对于家国社稷的深切忧患,是其特有的女性意识发展的催化剂,终于使她成为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伟大文学家。
作为一名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性,李清照却以其内心鲜明的女性意识,跳脱出传统社会礼教纲常的严格禁锢。她卓然高立的挺秀风姿,成就了一个女人在中华文学史上的传奇。她的词作,唤起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众多知识女性以及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最终成为一座丰碑为世代读者所敬仰。
参考文献:
[1]济南市社会科学研究所.李清照研究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王艳峰.从依附到自觉: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①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追求不到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
②本来,几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岁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索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③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保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书籍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竞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脱俗,出污泥而不染了。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
④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⑤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
3.李清照与封建社会寻常女性之间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4.第③段写了李清照去莱州探亲的事,作者写这件事有什么作用?
5.在第④段中,作者对李清照词的艺术及思想特点作了精练的概括。在作者看来,李清照词的主要风格是什么呢?
6.课内或课外你一定阅读了不少李清照的作品,请写出两个出自李清照作品的句子。
关键词:李清照;前期词;艺术特色
在宋代的文坛上,李清照可谓是一朵最绚烂的奇葩。清人李调元在《雨村词话》卷三中云:“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对于她如此高的评价,笔者以为有一半是源于其前期词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原因。今天当我们再次仔细研究其前期作品,便会发现其前期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有如下三点:
一、李清照前期词的内容和取材
从李清照前期词的写作内容上看,她多写少女和贵妇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和含远伤别的闺思情调。此时她的词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欢乐趣事或离别忧愁,将自己的生活融合与词作中,以此来表现一个少女或的生活轨迹或情感历程。如她的早期作品《点唇》(蹴罢秋千)中,词人连用几个动词,写的充满了生活气息。特别是最后“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将主人公的俏皮、可爱写的惟妙惟肖。对此,詹安泰先生在《读词偶记》中云:“儿女情态,曲曲绘出,非易安不能为此。求之宋人,未见其匹。”另一首闺思词《一剪梅》是婚后李清照因思念远行丈夫而作。词中没有太多夸张与奇特手法,只是通过几个很平常化的生活意象,红藕、玉簟、大雁、月,就将一个少女绵绵不绝、无法排遣的伤别之情表达出来,使难于言传的意中之情,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很具有艺术感染力。
在李清照的前期词中“瑞脑”“金兽”等意象频频出现,这些不仅表现出她富裕、安逸的舒适生活,也表达出了她世俗的情感。更可贵的是这些日常物品用在词中给人一种亲近之感,拉近了读者与词人间的距离,从而和读者达成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另外,在李清照早期作品中还有一类物象如“梅”“菊”等常常出现。词人正是借这些超尘绝俗的自然之物展现出她的人格姿态,体出她的一种独立、孤傲的性情。
李清照前期词在内容上多写一些日常生活琐事和离愁,并经过作者审美化的视角进行加工,从而展现给读者一个邻家少女的喜怒哀乐的成长过程。相比之下后期词选材上发生了一些变化。后期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的重大人生变故,这使作者在内容上转而表现对家乡的思念、对命运的感怀。如《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写出深沉的身世之叹,光景依旧、风物不殊,而人已非昨,事事皆休。表达了国破家亡自身飘零的悲痛情怀。[1]此时李词中选用的意象多了些沉重和凄怆之情.。如后期词作中常出现的“乱山”“断香”“残酒”“残梅”“急风”“满地黄花”等,这些形象大多是破损的、零乱的,读来使人觉得灰冷、凝重。
通过对比李清照前后期词在内容和选材上区别,我们不难看出词人的前期作品以日常生活中琐事入手,以少女的天真浪漫眼光看待世界,没有爱人离去的悲伤,没有国破家亡的人生巨痛,因此世界在她眼中是美好的、幸福的,她所抒之情韵调优美、情感平和,给人一种清新、爽朗之感,读来使人心情愉快。纵是有离愁在其中,那也是淡淡的哀愁而非凄凉。而其后期词是在经历了战乱和腥风酷雨的磨砺,对世界充满了一种无奈之感而做成的,内容上多为家仇国恨所局限,审美情调较低沉,词中多有一种悲愤之情,给人一种压抑之感。
二、李清照词的语言风格
李词在写法上含蓄、婉转、音律和谐,为很多人所接受。在词坛,众多论者都推崇李清照的婉约风格,并给予其婉约风格以高度评价。清人王士祯《花草蒙拾》云:“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又称沈谦《填词杂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2]李词其实除婉约的主导风格以外,还融合了其他许多风格。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在这首词中不仅没有那种雌男儿笔下的脂粉气,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丈夫之气,文人之气在里面。沈曾植在《菌阁琐谈》中就评价过李清照词:“易安倜傥有丈夫之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也。”的确,仅用婉约来概括李词风格是不全面的。她在《如梦令》《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的俊逸和倜傥也给人们传递了不同于婉约的美感。也正是李清照多元化的风格奠定了其词坛的地位。
词经历了由俗到雅的转变过程。说道俗词要首推柳永,他主张以俗为美。到了北宋前期晏殊、欧阳修等人又追求语言的雅致,而到了周邦彦则把追求语言的典雅推向了极致,这可以说是将语言推向了两个极端。而李清照的寻常语既不同于柳永的俗语,也不同于晏欧派与周邦彦的雅语。她用语朴实,甚至也用俚语、口语,但却不失精美。她注意铸炼语言,但达到“极炼而不炼,出色而本色”(刘熙载《艺概》)的境界。另外,李词中经常可以看到重叠复沓、叠字叠韵的使用,并且她将这种手段运用到极致从而形成其语言的一大亮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声声慢》。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将当时的环境、氛围推向。《词苑丛谈》卷三曰:“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的确如此,十四个叠字置于篇首既打造了婉丽绝妙的词的境界,又奠定了珠圆玉润的词韵格调。
正是由于李词在风格上推陈出新、自成一体,因此被称为“易安体”。
三、李清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
在宋代,有很多男性词人模拟写作女性生活、闺中之怨,从而形成了“男子作闺音”的风气。这其中包括柳永、温庭筠等。他们写了不少描写女性的作品,但是他们毕竟不是女性,不能发掘她们内心的变化,因此塑造的人物形象不真实、不生动。如温庭筠笔下的女性缺少个性,缺少心理活动的细腻变化,造成所塑人物缺少灵气。柳永虽然塑造了大胆、泼辣的女性形象,但又流于底层市民的浅薄和低俗,不够典雅,缺少一种大家闺秀的风范。然而人物到了李清照这里,她以其女性特有的视觉和敏感去感知生活、抒感,以其大家闺秀的风范和涵养来塑造女性,从而使她笔下的女性有别于花间、柳词成为真正的“别是一家”。
李清照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来书写自己的生活过程和情感历程。因此其词多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说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其实大多是她自己。李清照一生可谓坎坷不平,在这不凡的生命历程中每个阶段都留下了她不同的形象。以南渡为界,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有很大差别。
在前期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多是她塑造的活泼、潇洒、自由的女性形象。如《点唇》中,作者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将女性描写的充满活力,同时又不失天真与顽皮,给我们展示了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状态。“我们虽看到的是一个慵懒的女性形象,不过这是表现少女尽情游玩,投入大自然和爱情怀抱,生命紧张运动之后肌体恢复和补充能源的短暂等待,是宋代女作家生活中少有的焕发着青春魄力的懒态。[3]随着婚姻的到来,李清照为我们塑造更多的是思春、盼夫的形象。如《一剪梅》中“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少女,给人一种孤独与冷清之感,可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却让我们感到欣慰,虽然远隔天涯但却心心心印,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在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中,李清照同样以自我为抒情主人公,但她更多写一种无所事事的懒散无聊之态。如《武陵春》中“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刻写了一个无心梳妆、懒于打扮的懒散形象。只是此时的懒更多的是一种无心之举,一种对生活失去热情,对万物失去兴趣的萎靡之态,表现出的是一种消极、低靡的女性形象。
通过李词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前期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是属于一个少女或在那个年龄段应有的热情与激情的释放:她们热爱生活、渴望爱情,同时又饱受相思之苦。总之这个时期的女性是焕发青春魅力的,因而是积极向上的。相比之下,后期李清照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身上有一种家国之愁在其中,给人一种长期压抑所导致的精神抑郁和形体的病态之感。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在经历了靖康之耻的大变动后,她的词风也随之发生了大的变化分为前期词和后期词。虽然她后期也写下了很多为人所称颂的思乡爱国之作,但相比之下她的前期词正如她在《鹧鸪天》中所说的那样“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指导老师:严都岿
参考文献:
[1]吴惠娟.唐宋词审美观照[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07-109
[2]邓乔彬.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280-283
摘要:韩莎,生活于阿拉伯伊斯兰前期,在阿拉伯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因她笃实的信仰和动人心弦的诗歌而敬仰之。李清照,我国北宋末年著名女词人,备受当时和后代文人墨客的击节叹赏,堪称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韩莎和李清照都生活于文学气息浓厚、社会动荡的年代。通过鉴赏两位女诗人的诗词作品可感受到不一样的女性风采和异国情怀。
关键词:诗歌;李清照;韩莎
一、生平简介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今山东省济南人。大约活了六七十岁①。李清照经历了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的动乱年代,因此她在不同时期写下的词作,其内在情感亦有所不同。李清照一生词作不断,留有丰富的作品与后人。
李清照的词作受到了很多著名诗人的大加赞赏。王灼②称李清照“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清代王士祯在对宋词进行整体概括时说:“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辛弃疾)称首。”③这一结论基本上获得了后人的公认。
与中华民族一样,阿拉伯民族也是一个诗歌的民族。在阿拉伯历史上的蒙昧时期,阿拉伯人的文化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在文学领域,以诗歌最具影响力。
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是阿拉伯古典诗歌的瑰宝,流传至今,后人视之为宝,其文学价值可想而知。而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出现了一位女诗人韩莎(公元575―645),④她是蒙昧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实际上,韩莎是一位“跨代诗人”,她经历了蒙昧时期和伊斯兰两个时代,因此也有文学家将她列入伊斯兰初期的诗人之列。蒙昧时期的诗歌题材主要有颂扬、矜夸、爱情、讽刺、哀悼、忏悔等。
二、李清照与韩莎诗作的才情与女性美
(一)、才气之美。严羽曰:“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⑤诗也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方面后,才可以作成一首好诗。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李清照的这首小词,短短三十三字,一气呵成;正如人的躯干,娇小而矫健。读起来朗朗上口,豪情逸兴随之而感。汉语言具有隐喻性的特征,即一字多意。这首词字数虽少,可李清照在词的字眼推敲上却下了功夫,一词一句便可包含许多重要的信息。李清照善于遣词造句和字眼的推敲雕琢。这种诗词功底是许多男诗人所不能及的。
“英国学者汉密尔顿・阿・基布说:‘阿拉伯文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突如其来性。’即最早的阿拉伯文学形式――蒙昧时期的诗歌,它是以一种完整的艺术模式突然展现的,无论是它的形式,还是它的题材,乃至诗歌的格律都已十分规范。”
在韩莎的一些长诗和短诗的作品中,她的每首诗歌的每一句都会结尾于同一个阿拉伯语字母上。诗歌的平仄节律和末尾的押韵,更使得诗歌如悲痛的音乐一般,渲染至极,感人至深,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对于她的诗歌,有人这样评价到:“在她之前,没有一位像她那样杰出的女诗人;在她之后,再找不出比她更富情感的诗人。”以及,她为在战场上牺牲的四个儿子所作的哀悼诗亦是一种历史的记载,记录的是一个时期的社会情况和人民的生活景象。因此,从这一方面来看,韩莎的诗具有着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二)、纯洁之美。前面提到,“诗之五法”中的气象和音节;一首好诗,“气象”要端庄,“音节”要明朗。即诗的意境要登得大雅之堂,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引导或是深受其感的回味。李清照善于以描写景物和人物动作来衬托心中的情感。情与景完美结合,相互映照,生动易懂。
诗之九品中说到“长”、“飘逸”和“凄婉”;可以此来体会李清照的词:浪漫潇洒、悲哀凄切、回味绵长。
严羽曰:“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李清照的词工整押韵,以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心中情感。既令人为之动情,也不乏人们为之产生肃穆敬仰之心。总之,李清照的词作中给人的是一种清新明朗的愉悦之感,鼓舞人心之气势和对美好的事物回味绵长。
如果以诗之九品中的“长”和“飘逸”来解读李清照的词的话。那么,韩莎的诗也可用其中的“悲壮”和“凄婉”来评价。如《哭兄弟》:“夜已深,回忆使我难眠,悲愁满怀,憔悴病更添…周围众人,都在为亲人哀泣,如若不然,我直欲命赴黄泉…兄弟!我发誓不会将你忘怀,纵然灵魂出窍,坟墓为我开绽…哦,我心悲痛,母心悲痛,莫非他昼夜将于孤坟相伴?”
在韩莎的诗中,善于描写“悲伤”与“流泪”。与李清照不同的是,李清照常以自然景物来衬托情感;而韩莎则多以回忆往事或用比喻的手法来诉说自己心中的悲痛之情,向世人传颂了一种人间真情。
(三)、刚强之美。无论是李清照,还是韩莎,诗词是诗人们生活经历的写照。这两位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经历了社会的不如意。她们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脉搏结合起来,写成了许多血泪凝成的诗词。在她们的诗词中,虽充满了悲伤哀愁之感,却看不到她们的颓废与厌世之情,这是一种情感的升华。
三、结语
动乱的年代,生活阅历的丰富可激发人们去思考问题,李清照和韩莎同处动乱变迁的年代。因此,她们的才华与社会环境是有着一定的关系的。季羡林先生把世界文明分为了四大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发展基甸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民大众的多愁善感致使文学形式多姿多彩;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使得文学成就熠熠生辉。
阿拉伯的古代文化与浩瀚的沙漠密不可分,这种生活造就了他们慷慨好客、豪侠仗义的民族性格。伊斯兰的来临,寻求知识的态势更加活跃,丰富了阿拉伯民族的传统沙漠文化,使得文学体裁多样化,诗歌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文学素养。中阿诗学体系在表述方式上存在许多差异,强调差异并不意味着否认沟通与融合。如何沟通两种文化的同异,在相互吸收,相互交流过程中实现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互识。李清照和韩莎深受各自文化的影响,跨过两种文化、语言和地域,寻求期间的共同点,了解文化的差异性,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交流。(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温绍 钱学培,《李清照名篇赏析》,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7年。
[2]严羽 著,郭绍虞 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钱钟书 著,《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开罗艾因・夏姆斯大学 编译,《阿拉伯古代诗文选》,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
注解:
①见徐培均 著:《李清照》,第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②宋朝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音乐家。
③见徐培均 著:《李清照》,第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关键词】李清照;词;别是一家;艺术特色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诗词文的造诣都颇深,其中又以词成就最高,清代陈廷焯称“妇人能词者,代有其人,未有如易安空前绝后者。” (陈廷焯《云韶集词坛丛话》)其词独树一帜,以“别是一家”闻名于世,被世人称之为“易安体”。
本文认为李清照词“别是一家”的艺术主要表现为协音和律、感情真挚和意境深远。
一、协音和律,优美和谐
李清照主张词要协音律。在《词论》开篇即说“乐府声诗并著”,协音律是词的主要特征。清人刘体仁谓“古词佳处,全在声律见之。”(刘体仁《七颂堂词绎》)
协音律体现了李清照对词体艺术特征的真切理解和准确把握。她作词十分讲究音韵的和谐自然,注重声调的平仄稳顺,以适应自己思想情感的跳跃起伏,使作品的抒情效果和艺术魅力培增,她的词总是给人一种旋律优美,富于感情变化和韵味浓厚的美感。李清照词声调韵律的优美和谐,特别体现在创造性地使用叠字、叠名和排句上。叠字几乎开篇可见,有四字相叠的,“争渡,争渡”(《如梦令》);有两字相叠的,“潇潇微雨闻孤馆”(《蝶恋花》);也有三句相叠排比的,“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读来朗朗上口,音乐感很强。运用叠字最成功的要数《声声慢》,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词学上成功运用双声叠韵的创格。词一开头就连叠十四个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低沉的音调,佶屈的语势和顿挫的节奏,由浅入深,细腻而有层次地揭示人物情绪发展,把孤寂词人那种身心俱寒的忧伤凄惶之情十分传神地描绘出来,令人荡气回肠。整首词,共九十个字,舌音,齿音字多达五十七个,渲染了冷落凄清的气氛,感人至深。
诗词创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格律,表达情感总要受到相关约束,但李清照“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语言功力炉火纯青。
二、主情致,感情真挚
词仅仅协音律还不够,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人。李清照词另一特色是“主情致”。李清照词没有一首不言情,无论是写景词,咏物词,爱情词还是身世词等,都抒发出真挚、深厚,婉曲之情,表现出女性内心幽微隐约、丰富细腻的情怀。如:
(一)幽微隐约的少女情怀
作为闺阁女子,李清照真实地吐露内心幽微隐约思春,怀春之情。李清照少女时期写的作品如《点绛唇》、《浣溪沙》、《如梦令》等就表现了向往自由,热爱自然,思春、怀春的少女幽微隐约情怀。
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里我们看见一个活泼天真而且颇为顽皮的思春少女形象。
(二)甜蜜温馨的夫妻幽情
李清照十八岁嫁与赵明诚,婚后两人生活恩爱幸福。沉浸在爱情的幸福与欢乐中的李清照,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自写闺阁心情,并在词中大胆真切地抒发夫妻幽情,勇敢而热烈地歌唱自己的爱情。
如《丑奴儿》: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橱枕簟凉。”
这首词表现了夫妻之间绵绵的情谊。表现了李清照心灵深处的幽微隐私之情。李清照词正因为情真,所以美。
(三)惆怅忧愁的相思之情
李清照婚后不久,与赵明诚两地分隔,常以诗词代书信相寄,在这些作品中,她抒写出自己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对丈夫远离带给自己的离愁别恨。
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整首词相思之情深深流露,将备受相思折磨的妻子的心理刻画得细腻入微。
吴世昌在《词林新话》曰:“填词之道,不必千言万语,只两句足以尽言,曰:‘说真话,说的明白自然,诚恳切实。’惟有真,才能体现真性情。” 李清照词大都深情而率直,她以真实的笔触表现着自我,以其笔写其情,真实地展现了女性情怀。
三、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意境是诗词的生命。它宛如神韵、韵味一样,是文学内在的精神气质对客观世界特殊的艺术把握。李清照为词,是十分重视词境的。她写词善于把思想和客观景物熔铸在一起以委婉的情思和超脱的襟怀构造出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
如《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词人南渡后期创作的一首代表作,全词满纸凄风苦雨,欲语犹咽。一个“愁”字,贯穿全篇。词上片开头七组叠字,由动作到环境、再到心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层层加深渲染了妇人之“愁”。
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寥寥数字,就浮雕式地刻画了词人暮年哀愁悲苦,无依无靠的憔悴形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用景物烘托女主人公深沉的心境,形成物境心境交相染色,词情层层加浓。“梧桐雨”典故来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此典故充分表达了她夫死神伤的愁绪,进而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痛苦呼声,反问语,更具有意外之意,说明女主人公在这个“愁”之外,尚有更广泛更幽深的愁情,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驰骋想象的余地。真达到了“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强烈效果。(钟嵘《诗品》)
以上是我对李清照“别是一家词”的一些浅显见解。她的词协音律,主情致,意境完整深远,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别是一家”之词。
【参考文献】
[1]陈学广.“词别是一家“的内涵及其现代诠释[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2]樊利军.李清照词艺术特色概说[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李清照的淑女情怀与古代传统的淑女有相同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李清照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化女性,她除了具有一般女子阴柔、善良的特性外,又有文化女性的特质,比如喜欢寄情山水、爱好文学艺术、关注国事等。
李清照于词史地位的确立,主要依凭于其词作。她的词作可以说是天才,情感,理想的三位一体。在她的词作中,表现了人类精神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女性情感世界。她发臻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婉美、多情的一面,而且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构成了一部女性情感历程的巨著。
李清照出生在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一个学者仕宦家庭,祖籍山东济南,父祖皆出于“蚤有盛名,识量英伟”的韩琦门下。父亲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精谙经史,擅长诗文,和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文潜、陈师道、晁补之有密切的来往,在北宋文坛上颇有名声,与廖正一等并称为“后四学士”。母亲王氏,也是一个通文墨、懂诗书的大家闺秀。李清照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文学气息十分浓厚的家庭里,她所受到的教育并不是普通女子所能相比的。
李清照早年生活比较平静安适,从小就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养成了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聪慧高洁、活泼开朗的品格。她的早期词作中的青年女性形象,就带有这一鲜明的品格特征。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
几个细节、数件物事、一串动作,就塑造了一个轻盈活泼,妩媚羞涩,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
这里展示的是包括作家本人在内的一群少女形象,表现了那种热情活泼,无拘无束,顽皮好胜,憨态可掬的少女的天然情态,在作家恬淡悠闲的回忆里,又蕴涵了多少留恋向往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这是一个感情细腻、爱花惜花的清丽优雅的青年女子形象,抒发了作家热爱春天,不忍春天离去而又无法挽留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李清照词中所表现的她早年的这种生活,虽然多少带有贵族少女的闲情逸致,但是,作品中洋溢着的蓬勃朝气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跃然纸上,字里行间分明可以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那无拘无束、天真烂漫的淑女形象。她的这种淑女形象既不同于古代贵族少女眷恋湖光山色,也不同于一般少女无聊地游山玩水,而是寄情于山水,托怀于自然。李清照这种淑女形象的形成和她良好的家庭背景以及她自身的文学修养是密不可分的。她虽然出身于名门望族,但她的生活情趣却不在声色犬马,生活理想却不是养尊处优,而是潜心写作,钻研学术,把诗词创作作为自己献身的事业。
心绪激荡,任性豪逸的少女时代过去了,李清照18岁时嫁给了赵明诚。赵明诚也生于官宦世家,其父赵挺之曾官至宋朝宰相之位。而他却自幼爱好金石书画,同样是一个才华横溢、诗文俱佳的青年。夫妻二人在艺术志趣与文学修养方面颇多一致,经常一起唱和诗词,一起整理古籍,共同搜集和研赏金石珍品,陶醉于艺术世界里,生活得十分幸福,真可谓“金石姻缘”。明赵杰称其“佳人才子,千古绝唱”(《古今女史》)。这既是夫妻,又是诗友、学友、知音的甜蜜生活,更增进了二人的文学涵养与夫妇情感,也使得每一次夫妻别离都给李清照的感情带来强烈的冲击。她把这种感情上的体验,融进了词篇,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如《浣溪沙》“辟食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和《减字木兰花》“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把一个新妇在丈夫面前的妖媚娇憨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显得清新活泼,犹不减少时词作中所写的天真风韵。
再如她新婚不久后写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送别了丈夫,不免有些失落感,举目所见,不管是白云、飞雁、明月,还是落花流水,时时处处,皆与丈夫联系起来,这种感情既执著,又缠绵,摆脱不开,搁置不下:“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夫妻间的相思之情被描写得细腻委婉,使我们仿佛看到女主人公眉头的一颦一蹙,心头的一震一颤,离愁别恨跃然纸上,使婚后不久的相思之情、思念之意,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相思之情、思念之情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它“剪不断,理还乱”,一旦萌发,难于消失;它刻骨铭心,像游丝一般萦绕于心。它可以从外在情态的“眉头”上消失,却又不自禁地钻入“心头”。李清照对这种感情作了独特、深细的体察和把握。女词人一路写来,或融情于景,或景中寓情,意象或隐或显,时露时藏,于词中的结尾处猛然出现,如群山的高峰,爆亮的灯蕊,令读者震动、深思。从中可见李清照既有一般女子温柔、善良、细腻的特点,也有作为文化女性多愁善感的一面。
李清照婚后至南渡前这段时期,是其生活最为幸福美满的时候,夫妇同志,伉俪情深;也是其艺术创作的成熟期,无论慢词、小令均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其学识更为渊博,艺术技巧更加娴熟,已基本形成独具特色的“易安体”。而词中所蕴藉的情感多于个人情感,独抒相思离愁及悠闲舒适的生活情趣。
后期的李清照由于生活环境的变迁,被迫从闺房和书斋中走出来,踏上了逃亡流徙的道路,由于国破、家亡、夫死的凄凉身世深刻地影响了她的思想,她的创作风格突变。
自此后她完全陷入“哀愁凄苦”的境遇,直到离去。流落江湖的女词人在这忧患余生中发出了低沉凄婉的声音,而这正是她饱经忧患的后半生的灵魂绝唱,正如诗人赵翼所言:“时代不幸诗人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这一时期便产生了李清照的杰作《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关键词:李清照;借鉴与反驳;人生态度;人生境界;真实与虚构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95-02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也正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而后人多层次、多角度的解读与理解,更使古代作品保持了长久的魅力,本文从四个方面来探究《乌江》的文化意义。
一、历史的借鉴与反驳
《宋史》中记载:“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1]她的诗歌作品中成就最高的是历史讽喻诗,她不但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具有独特的史学观点,“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炙手可热心可寒”[2]都是由历史生发,对历史上党争的危害有着清醒的认识。《乌江》更是她历史讽喻诗中的代表作。建炎三年,赵明诚被罢守江宁,李清照随赵明诚去芜湖途经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县,写下了这首诗。她选取了历史上“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皆人杰也”,[3]“子魂魄兮为鬼雄”[4]的故事,显示了她的远大理想与抱负。后两句与历史上一贯流露出对项羽的嘲讽之意不同,对这位楚汉战争中失败的英雄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因此,她认可了历史上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观点,但又提出劝谏统治者要学习项羽宁死不屈精神的新论调。这也成了影响后来历史观点的源头。“昔事尔朱,固执忠义,不用范增之言,终见乌江之祸。”[5]“若乃阴陵失路,钓台斜趣。望赤岸而沾衣,舣乌江而不度。”[6]等等,可以说项羽自刎乌江成了后来臣子劝谏君王的逆耳良言,以及君王自勉的例子,告诫他人或者自诫不要落下像项羽一样的下场。然而李清照在接受历史观点后,能够重新审视问题,肯定了项羽乌江自刎的行为应该受到人们的赞扬,并以此来劝谏宋朝统治者应该学习项羽,这就反映出她深邃而又独特的历史眼光。因此,李清照既继承了历史的某些观点,但又反驳了历史的主流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项羽的行为应该受到尊重和学习。
二、人生境界的开拓
从李清照的词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多愁善感的闺阁女子形象,而在她的豪放的诗风中我们却看到她性格中巾帼不让须眉的另外一面,站在杜牧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是单个人的奋起与拼搏,他们曾因为遭受某种屈辱或者困境,隐忍而等待时机,最后而成功,这是一种获取成功的手段与方法,但这总是一个小我的形象,并没有上升成为一种民族大义。李清照虽从自身利益出发,但却到了另外一种境界,在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为了“义”、“气节”,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这是一种前赴后继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精神的象征。李清照的诗歌《乌江》中正是体现的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也同样影响后来的诗人,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7]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8]等等。这些人都没有计较个人的得失,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事情看成自己的事情,具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这也是至今仍被人称颂的原因,如果没有这种民族大义,中华民族早已在外敌侵略中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从李清照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做人风骨,什么是做人气节,她写出的不止是一种宁死不屈的精神,更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如果说能屈能伸是个人荣辱,是关乎个人的前程,那么李清照的这种对人内心、精神的呼唤则上升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广义范畴,由此可见李清照的政治眼光与内心精神世界的光芒。
三、不同的人生态度
宋代是礼教盛行的朝代,然而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李清照,却形成了一种叛逆的个性。她的叛逆体现在她对于权威的挑战,她在《词论》中指出李氏君臣“亡国之音”,柳永“词语尘下”,苏轼“皆句读不茸之诗尔”[9]等等,可谓“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无一免者。”[10]可以看出她是一位极具创作个性的作家。李清照的《乌江》并不盲从前辈,杜牧的《题乌江亭》代表史学的一种主流观点,公元841年,他赴任池州刺史时途经乌江亭,有感而发写下《题乌江亭》,指出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这不失为一种可以借鉴的人生态度。从作者的切入角度而言,这种态度是个人奋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李清照写这首诗是在“靖康之难”后,当时北宋灭亡,金人继续南侵,宋朝统治者继续南逃,想到自己将要飘摇在这乱世,在流转过程中也看到沦陷区人民生活的困苦,因此诗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她认为在国家危亡的关头宁可战死,也不能苟延残喘,希望统治者担当起收复失地,保护自己子民的重任。她通过自己的呼喊,告诉我们人生中还有另外一种“不肯过江东”的态度。当你在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要勇于的去面对,要有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选择。
四、历史真实与虚构的和谐统一
历史的真实,目标是对真实的忠实复制,其实质是对实际发生事物的描写;而虚构则是一种非现实性的创作。“真实”与“虚构”如果一直以一种二元对立的状态发展下去,势必会走入一个死胡同。真实不等于唯物,虚构不等于欺骗。李清照的诗《乌江》是以项羽在乌江自刎这一事件生发的,她的历史认知角度是站在项羽在乌江自刎的史实的基础上,如果项羽乌江自刎的说法,那么这篇文章的表述的事实根据就是虚假的,这篇文章的真实意义也就大大下降了。冯其庸先生就曾在《项羽不死于乌江考》、《千百年来一座有名无实的九头山》、《项羽不死于乌江》三篇文章中指出项羽并非死于乌江,而是身死东城,这也形成了一个新的论点。其实我们很多人都从心里认可了项羽乌江自刎的历史事实,并构成了民族心理的一部分,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耀眼的因子,这就是真实与虚构和谐统一的魅力所在。从古到今,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具有独具特色的本民族传统的文化,这种传统文化也是基于一定真实之上的虚构,两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一种文明,如同太极中的阴阳两极,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形成万事万物,才会构成这个奇妙的世界。因此,在项羽乌江自刎的故事中衍生出的很多作品,李清照的《乌江》也是其中之一,这体现出的是一种包容、吸纳的文化进化观。
参考文献:
[1]脱脱等撰.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13122.
[2][9]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5][6]许嘉璐,安平秋等.二十四史全译・史记[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666;226;526.
[4]丁炳贵.诗词名句鉴赏辞典[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4.
[7]陈秋风,王志宏.中国诗句佳句[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关键词: 李清照 艺术境界 形象 语言
李清照(约1084一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同、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她是宋代可以和一流作家抗衡的女诗人,作品散失很多,今传《漱玉词》一卷。李清照创作的抒情词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抒写离情别绪,感时伤怀。她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以情制胜。词作里飘溢着淡淡的幽香,含悲的絮语中充分体现出女性意识及女性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素有“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之说。正是对真情实感的抒写和清新自然的语言特色,使她最终成为宋代词坛的杰出词人之一。以1127年的大变化划界,李清照前后期作品有显著区别。前期作品的反映面比较狭隘,多囿于闺情一类。到后期,凄凉的身世之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思想,风格突变。词之为本,委眇宣修,本以妍媚声姿,贵阴柔之美。李清照为女子,尤其能得其天性之所述。
一、栩栩如生的形象。
文坛中的传世之作无不以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永葆艺术生命力。唯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力。清照词的抒情既抒词中之情,又抒自家之情:既在词外,又在词内。在李清照为数不多的存留下来的词作中,几乎每一首词作都塑造了一个形象鲜明、个性独具,而又与作家本人生活经历、思想感情一致的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实现了自我形象的塑造和超越。不论是活泼可爱的少女,还是失落寂寞的寡妇,都各有特色、别具匠心。李清照前期词以空灵飞动的女性笔触写闺阁心情,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为传统的抒情词吹进了清新空气。
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词的上片刻画了一个青春亮丽、天真纯洁的少女形象。瞧她在荡秋千时的情景:罗纱轻飘,像燕子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其中“慵整”二字用得恰到好处,把少女荡秋千后极度疲劳、双手麻木、懒得活动的神情尽情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露浓花瘦”这一美妙意象同“薄汗轻衣透”的少女形象两相打通。露浓似喻少女的轻汗,花瘦似喻少女的姿影,花和少女一而二、二而一。词的下片通过写少女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想动弹,突然翻起波澜,客人来了(应是异性少年)。这“薄汗轻衣透”的少女,未免感到自己这副“露浓花瘦”的样子有点失态,慌慌张张地穿着袜子含羞妙开,头上的金钗也在无意中悄然滑落。然而这少女又不是一味地惊慌失措,而是极有情趣:“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料想这定是一位翩翩少年郎,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能大胆地见。“却把青梅嗅。”是一种有意无意掩饰自己的娇羞和心事的绝妙情态。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的惊诧、含羞、好奇以爱恋的心理活动描绘出来,栩栩如生。寥寥四十一个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又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美感一览无余。
她后期的词虽然主要抒写个人不幸,但这些已深深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在时代变乱中,满怀离愁别恨的思妇形象“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凤凰台上忆吹箫》),“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更是“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凤凰台上忆吹箫》),“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孤雁儿》)。我们仿佛看到了她的生活,窥见了她的灵魂。她把缕缕淡淡的愁情带入画面,形成全词的氛围,使每一景、每一物在“无语”之中都笼罩着一层愁雾,这就使画面升华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之中。我们未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从李清照的作品中向我们走来。几分同情,几分哀怜,几分喜爱。
二、清照词描绘事物不是单板刻画,而是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白描手法,彰显真实,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清照词大多是抒情诗,她在塑造鲜明生动的形象时往往用白描手法,只是稍稍勾勒面部神态,只是稍稍写出几个富有象征性、特征性的动作,就能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她的《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以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上阕:面对已经到来的美丽的春天,但是自己却是孑然一身,找不到可以与自己喝酒谈诗之人。下阙:“试夹衫”、“山枕斜欹”、“损钗头凤”“剪灯花”一系列动作,一个思念丈夫的跃然于纸上。
在她的笔下任何抽象的事物都是那么栩栩如生,变得具体可感、形象鲜明。再看看她的另一首词《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个“载”字用得多好,—个普通的“载”就让整首词都动了起来,富有动态;一个“浓”字,又让人深深地体会到她的烦恼,她表现自己:愁的方式是运用“浓”这个密度词,多么富有新意,化抽象为具体。清代学者余正燮说:“流寓有故乡之思,其事非闺阁文笔自记者莫能知。”
三、独具匠心的语言。
李清照力主“词别是一家”。她不追求辞藻的华美,不刻意熔铸前人诗句,以惊人的才华、大胆的笔触选用民间口语入词,不着痕迹,还善于运用通俗语言,极其工巧,婉约深细,又意境深远。
如《念奴娇》中日常口语就很多,有“种种恼人天气”,“不许愁人不起”,“看今日晴未”等,浅显自然,《声声慢》中从“守窗独坐”以下,完全口语化,表现出极其丰富的感情,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更是灵魂的呼唤,震撼人心,如泣如诉,惆怅至极,令人悲悯。
摘要: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一笔。她用文字倾尽了自己起起伏伏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辞情兼胜的动人篇章,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多面而真实的李清照。她有女人的柔婉和多情,亦有男儿的直爽和豪情。但是贯穿她性格的一条红线我觉得则是她的真率、自信和争强好胜,这里面固然有有家庭教育、婚姻爱情、生活经历方面的原因,但本文试从李清照所处鲁地的地域性来简要分析一种文化对其个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李清照性格直率争强好胜齐鲁
如果仅凭着高中所学的几首李清照的词作,大部分人很容易将她与婉约、惆怅挂钩,以为这就是一个柔弱女子、一个闺中思妇。可当你读到《乌江》、《金石录后序》、《打马赋》、《词论》以及她众多不同风格的作品时,才知道之前对李清照的评价是多么片面。李清照的形象是立体而多面的,她远远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整日哀怨彷徨,这是一个有着清醒而强烈自我意识的女性,特立独行的她不仅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已经引起人们褒贬不一的各种评论,在当下亦是众口不一。但笔者个人认为这是她之所以成为一个光鲜亮丽的生命的根本,自始至终,因为一直保持着这种自我、自信、和自强的率真本性,才成就了真正的李清照。
在对李清照个性形成的原因探究中,大家们往往归结于这样几个方面:良好的早期教育和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坎坷的人生经历,也有人说李清照是宋型文化的标准产儿。这些原因毫无疑问都有道理,并且可能还是李清照个性形成的主要方面,比如少年李清照似乎没有承受来自父母长辈的封建道德说教的压力,所以形成了开朗活泼自由任性的性格,其父李格非是苏门后学士之一,这也对李清照热爱自然、率真自我的性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这里笔者想说的是一个对李清照个性形成的更潜在或者可以说是基因式的影响因素,即她的籍贯:山东。她是山东人,她身上有着山东人特有的本真、坦率和争强好胜的性格。
实际上,李清照自己早从齐鲁文化视角上评论着她自己的成长了。李清照作为齐鲁生人,在其著名的诗作《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三首》其二中明确说道:“嫠(li)家祖父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如雨。”李清照把自己家族的成名摆在齐鲁文化的传统影响之下,并突出了其家世在齐鲁文化背景影响下所取得的无可比拟的成就和荣誉。在这首诗里,李清照首先强调了齐鲁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渊源,指出公元前四世纪的战国时期,即出现了荟萃各学派学术成果的中心――稷下。稷下学宫始建于齐桓公,当时各国著名的文学游在此掀起了当时思想界的一大波澜,形成了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李清照用“挥汗如雨”的典故,宣扬了“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的精神、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历史盛况。这也就是说,李清照坚定地认为,她自己与她的家族祖上一样,同是在这种深远浑厚的齐鲁文化历史背景下成长发展起来的,并且在信手拈来的简单言辞中透露着她些许的自负与自豪心理。齐鲁文化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纵横家在稷下学宫辩论,更是形成了一种直率坦言追求自我之风。多种文化精神的融合,形成了山东人既有重礼文雅、刚健自强、爱国爱家的一面,又有崇尚自我、坦率本真的一面。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小词体现了李清照天真烂漫的少女情怀,充满了生命活力。喝酒、游玩、晚归、大笑、无所顾及、自由自在,其真其美完全展露出来。《浣溪沙》(绣面芙蓉)则色香味俱全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频送秋波、春心荡漾的娇媚女子,如此坦率大胆的语言,时人恐有不及。难怪有人说这首词“词语尘下”,怀疑非李清照所作。但是,结合李清照其他词作表现出来的率真性情,以及她和赵明诚之间和谐亲密的夫妻关系来看,写出这样有生活小情调的词并不是没有可能。
这种率真和直言是她性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而争强好胜的性格也是贯穿了她的一生。比如《减字木兰花》中买得一枝梅花,起初是“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可转而又说“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一个“徒”字鲜活地展示出了李清照争强好胜的心理。上片中极言花枝美丽:“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下片却要和它一比高下,从中也可窥见李清照对自己容貌的自信。这样轻松愉悦、活泼的文字定是写在她南渡之前和丈夫一起的快乐的日子里。在写给丈夫赵明诚的悼亡词《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的序中她写道“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首,乃知前言不妄而”。前人咏梅的作品太多,下笔即落入俗套,可她仍然尝试着挑战自己,也要作一首,自谦的同时怀着自负。可能由于年龄或经历了诸多磨难等原因,这种自负显然已经比“徒要教郎比并看”时期要内敛和含蓄了很多。这首小词词情虽浅,看似是随意点染的白描,却融入了李清照对亡夫的不尽相思和自己孤孑一人的凄清,细细品读,同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南渡流亡的途中,丈夫因病先她而去,国家又是岌岌可危,她的后半生一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可是好强的她并没有倒下,带着明城留下的金石器玩四处辗转,承受着被人诬陷通金的压力,却志在完成明城未完成的《金石录》。因为不屈于命运,她选择了再嫁张汝州。因为所嫁非人,她又毅然决然地做出了宁愿坐牢也要离婚的决定。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依旧笔力不辍,不仅完成了《金石录》进献给了皇帝,而且还和着血泪写出了堪称千古绝唱的《声声慢》,文字老练成熟,辞情兼胜,表达了一个有着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的沧桑老人的孤独、悲戚情怀。此刻,经历了世事的磨砺,她仍有表达自己的欲望,这足以说明她的内心仍然有某种信念在支撑,骨子里有她一直以来同命运抗争的不屈和争强意志。
她的诗文中则更明显地体现了这种自负好强性格。最为突出的是《词论》,它“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无一免者”,可谓锋芒毕露,锐不可当。“其意盖自谓能擅其长,以乐府名家者。”所以清人裴畅说她“自恃其才,藐视一切”、“一妇人能开此大口,其妄不待言,其妄亦不可及也。”其实,这正反映了李清照的直率、自信、自负、自强的开拓精神。自负好强已构成为清照的生命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那怕是作博游戏,她一也必争胜负,决不饶人。
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着、自信、自强之气的刚健之女子。在我看来,她是一个敢爱敢恨、极富现代精神的女子。有时她的刚烈和坚韧让我不紧联想到当代山东籍作家莫言笔下众多的女性形象。他笔下的山东女人,骨子里都散发着一种敢说敢作敢当、敢爱敢恨、真诚坦率,同时又坚韧顽强的不屈气格,这和李清照的内在性格颇为相似。当然,这只是笔者感性的肤浅理解,缺乏足够的论据。但是在山东人的性格中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共同的基因,在今天仍是如此,在一项大学生对人口性格特征印象的心理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山东人的性格特征最突出的印象是:忠厚老实、热情好客、豪爽、直爽、讲义气、争强好胜。而且在本人接触过的山东人中也普遍是直率、坦诚、要强的这种性格。所以笔者认为李清照个性中的本真、直率和争强好胜可以看作是她携带着齐鲁文化的基因而来,并且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齐鲁文化中这些性格特征。她在咏梅词《渔家傲》中说“此花不与群花比”,这也正是对她自己的写照,她就是这样一朵一枝独秀的鲁花,千古流香。(作者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李清照 诗 爱国主义
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誉盛名。她是一位诗词文赋兼擅,有着多方面艺术才能的女作家。可惜,其诗文散佚太多,欲窥豹一斑者不可得,历来学者鲜有提及。然而学者对其诗评价却极高,称她的诗可与李白、杜甫、陶渊明等比肩。
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了苦难。尚18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期间,夫妇俩诗词酬唱,生活舒心适意。此时,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幸福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李清照甜蜜宁静的生活使之诗词风格意境舒畅。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恩爱却短暂分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此时多创作表达相思夫君之词。靖康之难是李清照的人生转折,她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南渡后,她遗留下来的诗多是这以后所作,仅存诗近20首。这些诗文“抒情言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往昔美满自由生活的回忆,体现了李清照不图偏安,志图报国的士大夫情怀。
靖康之难前,《分得知字》为李清照和诗友在一起分韵作诗所成。《感怀》作于宣和三年,是在与赵明诚屏居之后,赵明诚出仕时所作,表现了夫妻二人的共同理想和正直廉洁的品格。《诗和张文潜二首》分析了唐朝之所以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通过总结历史教训,表现了李清照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借古讽今,揭示当朝政治危机,不难看出李清照赤忱的爱国之心。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于建炎三年,1129年,随夫乘舟出芜湖,沿江而上至乌江县,创作了千古流传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讽刺了宋朝统治者偏安偷生。《咏史》是借古嘲今,斥责了由金人扶持的伪齐、伪楚政权,对于在民族危难之际保持民族气节的人士给予赞扬和肯定。李清照于杭州所作五篇帖子系应酬后宫,是歌功颂德之作。《偶成》于赵明诚去世后所作,诗中抚今忆昔,从“十五年前花月下”到“安得情怀似往昔”,表达了诗人对亡夫思念哀悼之情。作《题八咏楼》时,李清照在金华避乱,“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她感叹祖国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现了她强烈的忧国之心。同时作的《钓台》,“臣舰只缘因利往”形象地刻画了受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形象,“往来有愧先生德”,是对汉隐士严子陵表示崇敬之情。李清照于病中越发思乡,作《春残》以抒发思乡之情,“春残何事苦思乡”可见她思乡之切、之苦。《晓梦》是唯一一首记梦诗,全诗想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寻求解脱苦闷的心情。《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中,李清照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原百姓的关切怀念。《断句七则》描述了诗人南渡以后的生活和时时感伤。
在李清照遗留下来的诗篇中,其中《诗和张文潜二首》是一首为数不多的和诗佳作,诗作中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过人之识和高超文艺。
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自唐以来,人们多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即史家也不例外。而李清照的这两首和作,不附和歌颂中兴大业,也不同于即景抚今吊古、感叹百年兴废,而是着重解析天宝的历史根源,昭示安史之乱后皇室内部斗争的深化,从总结历史教训方面拓展诗作意蕴,其中不乏警句“夏商有鉴当渠成,简策汗青今具在”、“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见出诗人有超人的识度,应该说没有深刻的历史反思是难以做到的。
在宋代,几乎没有哪一位诗人没有写过和韵次韵之作。但是和韵之作,因受原唱思路、用韵的限制,一般不容易写好,所以和韵之篇少有名作。关于这两首和诗,人们评价不一。有认为二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鹿革脯矣”。也有认为二诗“未为佳作”,不过基本都承认“出妇人亦不易”。
从这两首诗来看,应该说写的比较直白,但也应看到两诗写得非常流畅恢廓,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上浑然一体。而且诗作采摭了唐末以来的正史、野史笔记传说,融化了大量历史掌故,写来蕴含深远,显示出诗人深广的文化素养。而且诗人有时作诗用险韵,即以她和张文潜的这两首诗来看,实际不是和韵,而是次韵。即完全按照原诗的韵字和次序。以次韵之作,完全按照张文潜的原诗的韵字和次序,受到的限制可想而知,且受张文潜思路的限制,能写到如此不能不让人佩服其诗艺之高超。
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而且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史带论的。一个文人要想证明自己有识见、有思想,他不是要在哲学中作抽象的思考,而是要在具体史实的褒贬中体现才力。在这里史与诗有着血缘关系,钱谦益说:“诗之义不能不本于史。”李清照在和诗中回顾了具体史实,但就在这种回顾中表达了自己的历史识见。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意境。诗词的最大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李清照和诗虽行文较直白,跳跃性不是太大,但其笔力还是凝练的。关键是她没有人云亦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体现了自己对历史的感受,且识见卓越,不能说没有自己的意境。尤其是两首诗的结尾用典,让人感觉意味深长,细细琢磨又觉得很微妙、含蓄又透彻,完全可以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了。
由此不难看出,她的诗多有哲理感悟、爱国抗敌的大夫情感。所以,爱国主义精神是李清照诗文创作的亮点。
李清照在她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诗作中,生动地展示了她的情感历程和生命历程:崇尚高洁之志;爱国抗敌之思想;针砭时弊之情感。这些诗大多与民族兴亡直接有关,几乎没有一首是感叹个人得失,际遇不平的,充分展示了李清照作为一个女子却难得的政治胸怀、民族气节、雄伟气概。而这些诗歌的创作也无不体现其艺术价值之高。
首先,诗人善于根据不同题材选择不同的形式内容构成和谐统一的诗境。《偶成》是悼念亡夫之作,属七言绝句,基调凄凉,诗中只有花与月,都是红颜易碎,感怀伤时之物。作者触景生情,传达了南渡以后,国已不国,家已不家,四处流浪之感,和对昔日花前月下幸福美满生活反对怀念。其次,诗人针砭时弊,干预现实,还巧妙地引用历史人物故事,与现实社会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政治倾向性。在《咏史》中,引用两汉王莽篡政的历史借古讽今,严斥了金人扶持的伪楚伪齐政权。史中还赞扬了嵇康注重气节,敢于斗争的骨气,表达对当朝卖国求荣小人的愤慨。最后,李清照的每首诗都各有其特点,都有典故。
总之,李清照的诗具有的政治情怀,强烈的政治批判色彩,和对英雄主义人生观的歌颂。无论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中,还是处于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涯,李清照都传达了一个声音:爱国思乡!这种士大夫的情怀非闺中女子所能言。
参考文献:
[1]陈祖美.李清照作品赏析集.巴蜀书社,1996.
一、要做到心中有“我”
这里的“我”,即每一位身处诗词课堂的一线教师。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课堂的安排设计及对诗词的理解必然受自身经验影响。一位有个性的教师才能让学生感受独特的审美体验,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对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只有不照本宣科才能教出思维独立的学生。同时在纷繁复杂、风格多变,学生理解困难的诗词作品教学中,尤其需要个性化的教师来引导学生。
首先,心中有“我”,就是教师要有海纳百川的知识储备和虚心学习的博怀。做有个性的教师,不是让教师闭目塞听、闭门造车,而是在不断学习前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断总结、归纳、吸收,逐步形成自身的特点。叶圣陶先生认为做教师要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肯负责,二是有本钱。”“有本钱”就是对教师个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授人一滴水,自己当有一桶水”的最佳注解。
其次,心中有“我”,是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安排。例如下面分别是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册《蝶恋花》与《雨霖铃》的教学目标设计:
例一:教学目标
1.了解晏殊生平及写作背景。
2.认识词中意象,感悟全词意境。
3.反复诵读,感受词人情感。
4.通过吟咏,体会词人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例二:教学目标
1.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2.熟练朗读并背诵全词,感受《雨霖铃》的节奏。
3.体会主人公的离别之情。
4.学会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以上两个教学目标的设置,虽然都兼顾到了一首词的主要几个方面,但是如果不呈现课题,是无法分清它们分别是为《蝶恋花》和《雨霖铃》而设计的。这样毫无个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目标,无疑会给整个教学环节带来一定的影响,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在讲授《雨霖铃》这首词时,并未把传统的“情景交融”作为教学重点,而是以学生初中曾经学过的《天净沙・秋思》为引,向学生介绍了他们并不熟知的一种写作手法――“点染”,使学生对这一新奇的概念保持了良好的关注度,同时也能从《雨霖铃》中找到“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点染手法的运用,并能展开分析。同时我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做了一定的补充和延伸,使教学内容既符合教师的个性,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二、要做到目中有“人”
首先,目中有“人”,就是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首诗也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感受,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以自己的鉴赏所得来抹杀学生的鉴赏感悟,而应充分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文化积累、阅历、生活经验等因素,个性鲜明地作用到诗词鉴赏中,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哪怕思考不够成熟、见解肤浅或者表达杂乱,甚至对诗词的鉴赏有偏颇或错误的地方,教师都不应打压学生的积极性,而是要鼓励、尊重他们的话语权,与他们认真讨论,因为这样的精彩瞬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是一个主动鉴赏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例如在教授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时,我首先让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料去搜罗李清照各个时期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熟悉李清照身处的时代背景,感受作者丰富的感情世界,另一方面,通过接触许多不同题材的词作,开拓学生的眼界,加深他们对“婉约”这一特点的理解。随后我让学生将这些收集到的作品归类,用几首词来概括李清照的特点,学生对这个任务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热情。有的学生用几首词来说明李清照的“少女情怀”,有的学生以词来说明李清照的“亡国之恨”,还有的学生分析出了李清照的“孀居之痛”“漂泊之苦”“年老之悲”等,不仅如此,学生之间还因为产生的一些分歧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最后《声声慢》这首词的艺术特点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在学生自己的分析中总结归纳出来,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要做到手中有“料”
诗词作品是学生鉴赏的载体,因此分析出作品的独特性,是进行个性化教学的基本前提。所以手中有“料”,就是要把握住教材的所有相关信息。
首先,要掌握作者的个性特点。例如对项羽乌江自刎的看法,李清照认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杜牧则认为“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王安石则说“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李清照以一个女性的角度,更多地从感性上把项羽看成一个英雄人物。而杜牧与王安石则更多从理性角度分析战争形势,且这两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杜牧以一个诗人的身份,为项羽假设了一个美好的前景,而王安石身为宰相、政治家,更多了一份现实和冷静。三人不同的个性特征在对同一事件的不同阐述中得以充分体现,因此在鉴赏诗词时务必要关注作者本身的特点。
其次,要把握背景的“个性化”。不同的背景体现出的作品特点、情感意蕴同样带上了其独特的标签。再以李清照为例,她的作品特征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她的闺中生活,表现离愁别绪,风格多为清丽婉转,南渡后的作品大多反映战乱生活,感时伤怀,表现思夫、思国之情,风格沉郁凄凉。因此只有精准把握作品背景的独特性,对诗词的理解才会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