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时间:2023-05-29 18:24: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第1篇

关键词:化学课堂;微型实验;创新实验;喷泉原理;课堂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79-02

一、教材实验分析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氨气性质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氨气极易溶于水。该实验的趣味性强,效果直观明显,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直接的体验。但是教材中的喷泉实验装置使用的氨气量比较大,采取双孔橡皮塞同时连接玻璃导管和胶头滴管,还需要借助铁架台搭建和固定,存在药品用量多、操作烦琐、仪器不易携带、气密性难保证等缺点。通过改进教材中的装置,用一个50 ml圆底烧瓶代替教材中的250 ml圆底烧瓶,用1ml注射器代替胶头滴管,在实验仪器和药品的用量上实现微型化实验创新,可实现学生分组实验。

二、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阶段的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敏捷,观察和动手能力强。因此,在学习“氨气的性质”时,若结合简单易行而且现象明显的学生微型实验,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微型实验认识氨气极易溶于水以及一水合氨的弱碱性等知识内容,通过创新实验实现多色喷泉,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氨气在喷泉实验中表现出的性质,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其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运用。B.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微型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出氨气性质的过程,学习利用化学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了解创新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创新方案并完成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与人合作与交流的品质;通过观察多色喷泉的实验现象,感悟实验中物质的变化,体验化学实验的过程和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的一水合氨显碱性的性质。突出方法:探究性学习法、观察学习法。教学难点:分析喷泉原理以及原理的延伸运用。突破方法:合作讨论法。

五、主要教学用品

A.实验仪器: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碳酸钙、稀盐酸、酚酞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50ml小烧杯、50ml三颈烧瓶、玻璃棒、单孔塞、橡胶管、1ml注射器、止水夹等。B.多媒体展示类:公园喷泉短视频、实验步骤与装置图、可乐与苏打喷泉实验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公园喷泉的短视频,让学生简要说出喷泉的原理。学生回答:水泵将水经过一定压力通过喷头喷射出来。设计意图:为学生了解氨气的喷泉原理做好铺垫。

(2)引出问题。教师提问:能否利用氨气和水制造喷泉?那么氨气和水在一起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学生猜想:氨气可能溶于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意识。

(3)设计实验,确定方案。教师引导:如何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准备:安排同桌两人为一组,每组分发一套相关实验器材和药品(烧瓶中已预先收集好氨气)。提示:教材中的装置可能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根据手中的器材,参考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在教师引导下,同桌讨论创新喷泉微型实验方案,绘制实验装置。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实施实验,观察现象。在教师引导下得出创新喷泉微型实验方案,投影实验步骤与装置图,进行实验。强调实验注意要点:装置气密性要好;实验开始时先推少量注射器中的水,再打开止水夹。观察要点: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溶液的现象与烧瓶内现象。两名学生合作搭建装置,按照步骤规范操作,一人观察,一人记录,讨论原理。实验现象及原理:观察到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溶液喷上去了,在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气体减少,导致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溶液被压进尖嘴玻璃管形成喷泉。由于形成的一水合氨可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所以溶液显碱性,喷泉呈现红色。设计意图:在操作前提醒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与描述实验现象。

(5)得出结论。教师提问:由实验现象能得出哪些与氨相关的结论?学生得出结论: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一水合氨可部分电离出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氨水显碱性。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推导、归纳结论的能力。

(6)评价交流。教师请实验成功的学生分享实验要点,未成功的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学生总结经验:装置气密性要好;烧瓶中的氨气要充满且干燥,操作要规范等。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的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认识到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的收获。

(7)实验拓展。教师提问:若将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溶液(烧杯A )改成滴有紫色石蕊试剂的水溶液(烧杯B),现象是怎样的? 能否做成双色喷泉?学生回答:可观察到有蓝色喷泉,能做成双色喷泉。教师进行双色喷泉实验:取用另一预先收集好氨气的烧瓶,搭好同样的装置;实验开始时先推少量注射器中的水,再打开止水夹,待烧杯A中的水喷上去一半时,关闭止水夹,换成烧杯B,再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可观察到双色喷泉,溶液上层是蓝色,下层是红色,交界处是紫色。设计意图:通过喷泉实验的趣味拓展,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8)自主探究。教师提问:哪些常见气体和液体可以组合做成喷泉实验?利用喷泉实验原理,能否选择一组利用微型实验仪器设计出它的喷泉实验?(考虑时间,可选做安全性较高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喷泉实验)学生同桌间相互讨论,举例说明。易溶于水的气体和水,如HCl、NH3、N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如CO2、Cl2、H2S、SO2。设计意图:科学探究的最高境界是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途径。

(9)联系生活。教师展示可乐与苏打的趣味喷泉实验视频。学生思考:身边的哪些物质和材料可以用来做科学实验。设计意图:感受生活与化学的紧密联系,体会化学就在身边。

(10)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并提出存在的疑问。学生进行总结交流。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除了总结知识,需要引导从实验方法、改进创新等多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11)作业设计。教师布置巩固性作业,点拨订正答案。学生当堂独立完成巩固性作业,根据教师的点拨同学相互批阅。设计意图:巩固基本知识,训练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

采取微型实验进行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为中学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实验的微型化更是受到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极大的青睐。国内多数中学化学教学的现状是:由于课时量、实验仪器和药品数量受到限制,使得教材中的很多实验学生无法亲自动手完成,只能由教师来做演示实验,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课堂上完全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常规的实验还会需要更多的药品和仪器,同时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逐步实施微型实验,既节约资源,又简易安全,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相当有帮助的。该创新喷泉微型实验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的特点。一是改进演示实验,激发实验创新。学生实验时,常常会出现装置搭设麻烦、耗时长、药品用量大的现象,影响实验操作的进展。而本试验对课本中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合理的微型化,寻找可替代性强的微型仪器,利用改进的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二是改进合作方式,贯彻教学理念。将实验设计成同桌合作实验的形式,改变多人一组、人云亦云、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不均衡的现象,不仅可以巩固知识、培养技能,还能发挥个人创新能力,更加切实地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三是通过实验的趣味拓展和自主探究,还可以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学习新知,也提高了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有助于他们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教学智慧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72-02

在化学课堂上,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学生聆听。而对于现在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就需要教师借助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使课堂气氛更融洽,师生之间更容易沟通。这一切都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智慧。

所谓教育智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1】。

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对教材的深刻把握,还需要在适当的时候正确的运用教育智慧,使一堂课“变活”。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攒经验,及时总结,形成属于自己的一套风格,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教育智慧。

以“氨”这节课为例,教师可以应用教育智慧将“氨的喷泉实验”放在不同的地方,以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

【教学片断1】用“氨的喷泉实验”来引课

教师可以在一上课就做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事先不告诉学生圆底烧瓶里的气体什么,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烧瓶里形成的水柱为什么是红色的?水上升到烧瓶的什么位置?以及猜想一下发生“喷泉”的原因。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激发出学生强大的好奇心,更有兴趣的继续学习下去。这样就强于平铺直叙的引课方式。

……

【教学片断2】在讲解完氨的物理性质之后,演示“氨的喷泉实验”

教师在讲解完氨的物理性质之后,学生已经清楚的了解到氨极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氨的喷泉实验来验证这一性质,学生可以从实验中看到氨的确极易溶于水,水几乎充满了整个圆底烧瓶。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水的颜色会变成红色?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氨的化学性质。实验在这一部分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教学片断3】可以将“氨的喷泉实验”放在第一个化学性质之后

教师可以在讲完氨的第一个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之后,做一下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小组讨论并总结出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运用到了氨的哪些性质。通过学生的观察及合作,既可以使学生复习巩固氨的物理性质,也可以充分理解“与水反应”这一重要的化学性质。

……

为什么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学生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更愿意在课堂上与教师配合。而有的课堂却死气沉沉,学生注意力涣散,思维跟不上教师,甚至出现了开小差的情况呢?其实,每位教师的想法不同,对教材的把握不同,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育智慧也不同。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对症下药。

不能片面的规定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授课。在课堂上,作为主体的学生不同,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也不同。教师要“因人而异”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但不是每位教师的教学机智都会随时迸发的,只有有了深厚的教学素养,才会抓住时机,使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妙趣横生,或鞭辟入里、或润物无声,让教学机智发挥到极致,使每节课都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以“氨”这节课为例,在介绍“氨的结构”时,不同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层次、自身的知识素养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以达到不同的效果。

【教学片断4】将氨的结构放在引课的位置

有的教师会选择将氨的结构放在引课的位置(如图2),可能很少有教师会这样做。但其实,这样做也不无道理。因为无论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来说,氨的结构都贯穿了整节课。介绍完氨的结构,可以设一个疑问,让同学思考因为氨的结构可以推导出哪些性质?从而继续下面的学习。

……

【教学片断5】将“氨的结构”放在物理性质之前

许多教师会选择将氨的结构放在氨的物理性质之前来讲,符合“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基本理论。教师在引课之后直接介绍氨的结构,如图2,让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总结出氨的分子式,观察氨的分子构型。为稍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

【教学片断6】将“氨的结构”放在物理性质之后,化学性质之前来讲解

有一部分教师会把氨的结构放在化学性质之前来讲,在高中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因此我们把“结构决定性质”规定为“结构决定化学性质”。把氨的结构放在了化学性质之前,起到了引课的作用。在讲述化学性质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氨的分子构型来判断某一化学性质是如何发生的。

……

其实教学过程会因为教师认知的不同、学生水平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可是万变不离其中,每个教师都是根据课程标准来进行备课、授课的。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运用教育智慧会使得一节课充满活力。当然了,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智慧。我们不能评价哪个不好、哪个好。要辩证的看待每位教师精心准备的每一节课。总之,教育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实践证明,教学活动中的偶况是始料不及的,教师的广博的文化知识,熟练的教学技能,特有的专业情愫都为解决教学中的突发事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育智慧”应成为我们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提高教学能力的目标【2】。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氨气;喷泉;制备;改进;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78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设计了氨气的喷泉实验(如图1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面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再打开下方止水夹,形成红色的喷泉!

该实验构思巧妙,现象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但是该实验也有一些值得改进之处:

1. 氨气的制备问题

笔者以“你最常用的氨气的制备方法”为题,与本市20位高中化学教师进行了交流访谈,并做了相应记录。统计后,笔者发现:教师最常用的氨气的制备方法是加热浓氨水快速制备氨气。具体方法如下:在一个干燥的圆底烧瓶鹊稳爰傅闻ò彼,用橡皮塞轻轻塞住瓶口,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当瓶口的塞子崩开时,氨气即集满,立即按图1组装装置进行实验。

笔者认为:此法制备氨气没有按照教材中的氨气实验室制法进行氨气的制备且验满方式不规范。在加热浓氨水后,烧瓶内部也不再是干燥的。氨气有毒,逸出会染空气,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更会刺激实验者的眼、口、鼻,引起短暂不适。

2. 实验装置不能重复利用。每做一次实验就需更换一个干燥的圆底烧瓶;反复拆装实验装置十分不便,带尖嘴的长导管易受损。

一、实验改进目的

将喷泉实验的装置固定化,流程规范化,操作简单化,使之成为标准化、集成化的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1. 仪器

试管、球形干燥管、圆底烧瓶、漏斗、三通导管、注射器、烧杯、铁架台、酒精灯、导管和止水夹若干

2. 试剂

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钙固体、碱石灰、酚酞试液、蒸馏水、红色石蕊试纸。

三、实验装置

按图2组成装置。其中,试管内加入已混合均匀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铵固体;球形干燥管内装入碱石灰;注射器内吸入少量蒸馏水;烧杯中盛有蒸馏水。

四、实验操作

1. 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

2. 关闭K1、K4,打开K2、K3、K5;向大烧杯内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3. 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内固体;在K5处用镊子夹持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待试纸变蓝后,关闭K2、K3、K5,打开K1、K4后熄灭酒精灯。

4. 将注射器内的水挤入圆底烧瓶内,再打开K3,引发喷泉实验。

5. 待喷泉实验结束后,移开大烧杯后打开K5,将圆底烧瓶内的水排空。

6. 更换试管内的药品,大烧杯内的蒸馏水,注射器内重新吸入蒸馏水,反复进行演示。

五、实验装置的创新点和优点

1. 创新点

(1)颠覆了圆底烧瓶必须干燥才能做喷泉实验的传统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反复强调氨气极易溶于水,而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的观点:只要有氨气就不能有水,如果圆底烧瓶是湿润的,肯定做不成喷泉实验。虽然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但是依然存在氨气的饱和溶液,即饱和氨水!也就是说,本实验中可以反复使用的湿润的圆底烧瓶中已经存在了饱和氨水,不会再吸收新制备出的氨气!

(2)实验操作简单,装置固定。只需打开和关闭相应止水夹,不需要拆装仪器

整个实验装置组装好之后,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只需要通过打开和关闭相应止水夹,就可以控制气流方向和水流方向。具体操作:制备氨气时,关闭K1、K4,打开K2、K3、K5;进行喷泉实验时,关闭K2、K3、K5,打开K1、K4,最后打开K3;排水时,打开K5即可。

(3)可重复性高。适时更换药品即可反复地进行实验

更换试管内的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并连接固定好试管,即可马上再次进行实验。

(4)整个实验过程中几乎没有氨气外泄,安全环保

在装置中添加了倒置的小漏斗,可以吸收装置中多余的氨气,避免使之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引起实验者的不适。

2. 优点

(1)装置的集成度高,集氨气的制备,干燥、验满,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于一体

一体化的实验设计,可以让学生对氨气的制备和性质有整体的感知,避免了学习是知识碎片化,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2)实验方法标准化,严格按照教材中的氨气制备方法和验满方法进行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验满方法是高中化学必修一当中的重要知识,也是考查的重点。本实验采用教材中的制备方法,避免了知识的混乱;整合了验满的方法,现象明显,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有助于学生认识防倒吸装置,加深绿色环保的科学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刻意强调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极易发生倒吸,学生会以为氨气的倒吸是很可怕的,会产生畏难情绪,害怕爆炸。笔者在装置中整合了防倒吸装置,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小漏斗在水面上下浮动,并不会倒吸到整个装置中,确立了对氨气性质的客观认知,同时对化学实验的绿色环保理念起到了应有的强调作用。

六、结束语

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物质、了解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的重要途径。本实验的改进装置现象明显、设计巧妙、思维缜密、完整流畅,体现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弘扬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为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A].(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华文清.氨的喷泉实验创新设计[J].化学教育,2007(9).

[3] 刘新文,王 灿,叶佩玉.喷泉实验装置的改进[J].化学教学,2010(10).

[4] 马云云.对氨喷泉实验装置的改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7).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教学方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都是把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整个教育活动就是为了教育人、培养人,学生更加应该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出发点。新课改革标准所进行的化学教学希望学生更多的参与在其中,独立进行思考,教师进行教学需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

二、以新课改的理念改进高中化学教学方法

1.化学教学中图解法教学的一般教学方法

目前化学的教学当中,较为常见的就是图解法。图解法就是用图案来说明某个道理的学习方法,能够将抽象的理论清晰的说明,学习起来更为直观。图解法以图形作为表面显示,其实是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一个过程,学习者根据各种不同的图解来不断提升思维的能力,将思维的整体脉络理清。图解法属于放射性的思考方法,通过人脑的思考,将各种资料存储在大脑里。放射性的思考方法,能够加速知识的积累,并且将各个数据加以有效关联,这样整个资料的存储更为系统,运作的效率高。

2.组织学生做好学生实验

每一堂课的课堂演示的实验需要做好。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充分地准备好,把实验的过程精心设计,最终保证整个实验的成功。实验开展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的规范,按顺序地进行实验。好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享受知识的乐趣,并且得到启发,从表面发掘出事物的本质,并且最终掌握这些知识。

比如说氨易溶于水的这个性质,教室可以通过演示喷泉实验让学生了解,在干燥瓶中装满了氨气,然后利用尖嘴玻璃管与滴管(先吸入水)的塞子将瓶口紧紧塞住,马上将烧瓶进行倒置,玻璃管插入溶有酚酞试剂的烧杯中,不断对滴管塑料胶头进行挤压,如果确认有少量水倒吸进入满是氨气的干燥玻璃瓶中,并且溶液显示出来是粉红色。学生能够发现水从烧杯中快速升起,变成红色喷泉的样子。当结束了实验,学生们肯定会对喷泉的产生存在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加以思考,了解氨比较容易溶于水,如果像充满氨的烧瓶中挤入一定的水,那么烧瓶中的压强减小快速,外界的大气压力能够把烧杯内的水快速的压入烧瓶,变成了红色喷泉。这种“神奇”的实验学生往往乐于愿意参与,更加容易接受相关知识。

3.指导学生做课外小实验

新课程当中安排的实验数量有限,教师应该不断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包括课外和家庭的小实验。在学校目前有的条件的基础上,多多进行实验,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加以联系,让化学知识不再是抽象的。

就拿乙酸与碳酸钠的反应来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家中完成这个实验。乙酸(醋酸)在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醋,人们在蒸馒头的时候需要用到的碱面是碳酸钠。乙酸与碳酸钠反映产生气体,生活中做这样的实验就可以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越来越热爱化学这门学科,探索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精神被快速发掘出来。

三、师资队伍是整个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

化学这门课程,九年级才开始出现,学生最初才能接触到。如果才能让学生关注化学,需要通过每节课的教学开展。化学课程不仅仅需要关注教学内容,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其中的快乐,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化学学科加以有效结合,并且在教学当中设置一定的悬念,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最终的主体就是学生。教师过程中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指导每一个学生,学生如果对化学充满兴趣,那么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最终各方面的能力大为提升。

2.以探究的方式开展化学教学

探究性的教学需要教师设置一定的情景,引导探究者不断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自身不断的活动来解决问题,探究性的教学属于目前较为新型的启发式的教学,主要为了提升学生不断探索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有目的性的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进行化学教学,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加强与他人的学习和交流,并且理解化学产生的各种问题,真正了解知识,真正掌握知识。比如学生在学习金属的各种性质的过程中,可以将水与钠的学习作为一种学习的典型,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各项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先猜测各种可能出现的反应,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得出各种的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会仔细观察,学习的效果更为明显。

探究性的教学把学生当做是主体,让学生积极进行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潜能。学生能够提升学习化学的能力,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是整个探究性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永信.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方法及实验教学的认识[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6).

[2]刘卫平.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转变[J].成功(教育),2009(01).

[3]毕华林.化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第5篇

关键词:化学 观察力 培养 实践 教学效果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夭的实验室墙壁上,有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这句话是指导他孜孜不倦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座右铭,他的许多研究成果确实是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取得的。许多科学家也都很重视观察的作用,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曾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在细微的观察之中。”可见,观察是发明创造的基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现象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学生们的感性知识大多是在实验中获得的,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出理论,又用理论知识来解释、验证实验现象,这样能使学生们深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而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的基础。对实验现象的掌握,离不开良好的观察。观察在化学教学中如此重要,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呢?

一、调动学生主动性,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我们对事物进行观察,往往只对周围的部分事物引起注意,不可能对全部事物都感知到。一般是只对少数事物知觉得格外清晰,对其他事物就不怎么注意。也就是说,人的知觉具有选择性,根据知觉的这一性质,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时,必须确定明确的观察目的,让学生围绕目的主动感知事物,这样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地进行观察,思维也会更加清晰、活跃。

在农干班做氨气(NH3)溶于水的实验时,实验前我没有做任何说明,只是要求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组装好仪器后,当一挤压滴管的胶头,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喷入烧瓶,形成红色的喷泉。由于现象非常明显,很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且做完实验后提问,发现大家对氨能跟酚酞起反应,使酚酞变红记忆很深刻,并且大多掌握了氨显碱性这一化学性质。但是对这个实验的目的——掌握氨极易溶于水这一物理性质却忽略了。我在军役班做这个实验的时候,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烧杯中的水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同学们带着这一个问题观察现象,对氨极易溶于水这一物理性质印象就非常深刻了。由此可见,明确观察目的,观察效果会大大加强。

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观察的客观性

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方面的局限性,观察的结果和客观事物有时不相符合,为了消除这种错觉,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的客观性。

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实验,取一小块铁片,把它放在稀酸中,实验现象是铁片逐渐溶解,有气泡冒出,溶液便成淡绿色。学生们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出反应原理:Fe+H2S04=FeS04+H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铁在浓硫酸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很多学生回答,铁溶解。放出氢气。把铁片放人盛浓硫酸的小烧杯中,让大家观察现象。通过观察发现,铁片没有溶解。同样是铁片跟硫酸,在稀硫酸中铁片溶解,在浓硫酸中却不溶解。这一结果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对实验用到的理论知识也加深了理解,铁比较活泼,可以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因此,铁跟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铁片放在浓硫酸中。由于浓硫酸具有氧化性,把铁片表面的铁氧化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使里面的铁与浓硫酸隔绝,故铁在浓硫酸中不溶解。通过这个实验,加深了学生对硫酸的酸性和氧化性的认识,并养成了在观察过程中不靠主观臆断,而是根据客观实际进行观察的好习惯。

三、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事物都具有自身的特征,事物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体现。我们要通过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这是认识事物本质的关键,因此,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精确性的过程。

有这样一个考试题目: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不产生火焰的是:A.硫磺B.氨气C.甲烷D.铁。为了分析这个题目,用上述四种物质作氧气中的燃烧实验,让人家认真观察,观察现象如下:A.硫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氢气燃烧:淡蓝色火焰;C.甲烷燃烧:青白色火焰;D.铁燃烧:火星四射(没有火焰),答案很明确,铁燃烧没有火焰。让学生思考问题:根据上面的实验现象,分析什么样的物质燃烧产生火焰,什么样的物质燃烧不产生火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氢气和甲烷是气体,它们燃烧能产生火焰,硫和铁是固体,硫燃烧也能产生火焰,而铁则不能产生火焰。然后用硫和铁分别在氧气中燃烧,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认真观察,同学们发现:在燃烧的时候,固态的硫首先液化,然后由液体变成气体,实际是硫蒸气跟氧气发生反应:而铁是直接在固态时跟氧气反应。通过比较得出结论:物质在气态时燃烧产生火焰。这个实验结论的得出,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的观察,才能揭示物质的本质特征,发现物质的变化规律。

四、要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观察,培养观察的全面性观察的全面性

是指通过观察能反映事物的整体,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发现感知对象所能反映的各种可能情况。要全面观察,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的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例如:在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的实验中,刚开始通人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由这一现象可得出结论:Ca(OH)2+C02=CaC03+H20,继续通入C02,过一会儿发现浑浊的石灰水又变得澄清,这一现象的结论是:CaC03+H20+C02=Ca(HC03)2。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观察只有按一定程序,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才能对事物的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6篇

通过多年来的教学中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我总结出要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一、目的性

演示实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就是说,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哪些基础知识,培养哪些技能技巧,工业发展的基本途径以及培养哪方面的能力等等,在备课时均要考虑清楚,做到心中有数。

二、直观性

直观性要求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对学生需要观察的物质、装置、操作及反应现象等,让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直观性要求实验现象鲜明突出,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外界刺激物新奇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时,在大脑皮层上就产生稳固有强烈的兴奋中心,使得暂时联系更容易形成和巩固。因此,要保证实验现象鲜明直观,必须在准备实验时根据具体情况,摸索及改进实验方法。如氨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的实验,教材原有“喷泉”实验,使得实验鲜明生动,如图省事,只用一支试管充满氯化氢或氨气倒立在水槽中,效果就不尽相同。再如讲盐酸和碱反应的特性时,采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就不如用盐酸跟氢氧化铜反应,后者可以鲜明地看见氢氧化铜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这样对初学化学的初中生来讲,就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盐酸跟碱的反应。

三、可靠性

演示实验必须效果可靠,万无一失,保证成功。对此我就特别注意做到课前预试,在预试中掌握实验的关键及注意事项,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以免课堂演示时由于条件的改变或其他原因而使实验失灵。

四、时间性

演示实验与教学内容是紧密结合的,安排实验过早过迟,试验时间过长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试验时间过长处理方法是,首先对该实验必须反复多练得出实验最佳方案,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预制反应物,预处理。或采取简化的方法。如冬天做:需水浴加热的实验,可在热水瓶中冲入开水备用,到时根据实验要求适当加入冷水调节水温,对于需时间较长的实验,开始演示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跟实验有关的问题或进行有关的练习,过一段时间再让学生观察,比如做“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演示实验时,加热到乙烯产生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过程中我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①酒精和浓硫酸的体积比是多少?②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什么?③该缓缓加热还是迅速加热?几个问题解决后,加热的时间也到了。

第7篇

关键词:化学;兴趣;需求

实验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实验课上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少,往往是按照教材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把学生的自主实验和教师的演示实验人为地割裂开来。(2)单纯地把实验当成是一种技能训练,只重视能否获得知识,而不重视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力的提升。(3)实验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等问题。对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采取下面的一些有效措施:

一、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

比如,氨易溶于水的喷泉实验,传统的做法往往都是教师在讲台上操作,学生在一边默默观看,稍远一些的同学既看不清现象,又闻不到气味,并且由于没有亲身参与而且积极性不高。为此,笔者对这一实验进行了改良,通过添加一些材料,让原本无色的喷泉变为了红色。实验时立刻就吸引了全班同学的眼球,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在学生分组实验的时候,我要求他们一边做一边思考:要想形成喷泉得有哪些先决条件?要是没有胶头滴管,实验还能不能顺利进行下去?这样,学生积极参与到试验当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既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用“探究实验”代替“验证实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并有助于学生拨开现象的面纱,看清事物的本质。

例如,“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实验,先设计预习实验报告如下:

请同学们猜想化学反应中的能量主要是怎样变化的,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根据下表写出你的猜想与假设,具体的实验方案、预测的实验现象以及结论与解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三)预习实验设计:“提出问题—预测的假设—预设实验—现象具体的实验方案—结论与解释”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实验的引导,既能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为他们进行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变在课堂上“观看实验”为“观察实验”。

再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按照以下步骤进一步讨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搜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让学生学会和运用探究的方法学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在课堂实验中引入趣味性实验,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趣味实验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它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巨大的兴趣,这会使他们在这堂课上始终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有可能产生创造性的成果。因此,教师在化学实验课中应该多设计一些趣味盎然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来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如,“水地火光”“清水变牛奶”等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有极大的作用。

四、化学实验内容的生活化和社会化,以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

当今社会,化学与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息息相关,化学知识需要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化学实践教学必须联系到学生的生活,这样就能使学生产生化学就在身边的感觉,明白化学的重要性,并且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正确理解化学学科的“两重性”。例如,通过观察鸡蛋放在醋里冒泡的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研究蛋壳的成分等。化学是把双刃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困扰。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的建设者,对这些问题也必须有所了解。如,可以进行“硫燃烧形成酸雨的实验”“污水净化实验”,由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土壤酸碱性的测定,并针对土壤的改良基础可行性方案;还可以自行设计实验,研究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药和化肥对农作物的影响等。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对提高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教育在不断的发展,化学教师同样要不断提高自己,改进教学手段。希望以上的分析与对策能给广大同仁一些启示,并对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产生一些积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曹洪昌.激活实验思维培养创新能力[J].化学教育,2004(1).

[2]刘强,王磊.构建高中化学实验内容体系的新思路[J].化学教育,2003(9).

作者简介:

第8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 创新思维

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而在化学学科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研究,采用各种有效地措施,让学生多看(观察)、多想、多做化学实验,以学生为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以下是实验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谈几点认识。

一、挖掘实验教学与创新思维培养的结合点,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有关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要挖掘实验内容和创新教育的内在联系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设计创造性的教学程序,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1.将教材中关于实验的一些叙述性描述,设计为推理性的思维“台阶”诱导学生沿着设置的思维“台阶”去创新。如学习胶体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并引导学生思考:有三种以水为溶剂的混合物,泥土、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现将其混合起来,有什么方法将它们再重新分离开呢?又怎样证明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泥沙、淀粉和Na+和Cl-呢?

2.质疑法: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疑而启思,疑而生变。在学完NH3极易溶于水的性质后,可问学生Cl2、CO2在NaOH溶液中能否形成喷泉,接着又问,将一个气球膨大时可以用吹气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哪些方法?

二、创设开展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创设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创新行为的开始,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在创新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动的内在动力之一。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较为奇特的实验现象,如“滴水点灯”现象引出Na的性质。“摩棒生烟”引出氨的性质。讲Na2O2和CO2作用时,先用棉花裹住过氧化钠,然后向棉花中的过氧化钠中通过CO2,不久棉花起火“自燃”。这些始料未及的现象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去探索的心理,揭示其中奥妙的兴趣,在白热化的思维中创造火花会时时迸发出来。

2.利用“矛盾”展开讨论。矛盾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激活点。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制造一些相互矛盾的表面现象让学生寻求矛盾的本质原因,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培养其创新思维。

制造矛盾可利用旧知识的组合,如在“原电池”教学中通过下列实验制造出矛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实验中将铁片插入到稀H2SO4中的现象:Fe片上有大量气体;而将碳棒插入到稀H2SO4中的现象:碳棒上无气体产生,进一步把碳棒和铁片用导线连接一同插入到稀H2SO4,发现碳棒上有气体产生,这就产生了矛盾。针对此“矛盾”,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交流,大胆质疑,开展讨论、争论和辩论。

三、加强化学实验的创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1.利用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索性实验提供了进行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条件。探索性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来获得结论的一种实验。它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尤其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功效。

2.对教材中一些实验进行改革,训练创新思维。为了搞好化学实验创新,我们通过化学活动课学习创新技法。学生对实验充满了好奇,参加演示实验则更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在这堂课中我问谁愿意上来做实验,学生都踊跃举手。在讲解二氧化硫溶解实验时,注意事项是将装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置水中后再拔掉瓶塞。学生非常小心将试管倒置于水中,轻轻拔掉塞子,然后将试管用拇指堵住取出,观察到水大量进入试管,实验非常成功。该生将试管拿给学生看,其他学生注意力也非常集中,头伸得很长去看,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然后我又取少量该溶液让另外学生来做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实验,我问谁来做实验,全班所有学生都举了手,这种情景让人感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实验创新和实验设计的训练,强化了学生勤于进行科学探索的实践,并改进科学实验方法的意识。

第9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概念;理解;牢记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涉及大量的化学概念,感知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要素,内容的具体化是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第一个起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深刻理解和牢记所学概念。教师必须紧紧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验现象中,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教学大纲指出:“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现就依托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谈谈个人的体会。

1.提供真实的化学实验,形成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

反映物质本质特性概念的实验,教材中作了统筹安排。为了深刻说明物质特性的概念,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应该是真实的、鲜明的、生动的,直观性强,现象明显,易于激发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例如:培养学生形成酸本质特性的概念时,教材安排了盐酸与石蕊试液、锌、铁、铁锈、氢氧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反应一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培养学生认识盐酸能与指示剂、多种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反应,与碱起中和反应等化学特性,于是,引导学生推论酸本质特性的概念。

真实的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观察物质的本质属性。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只有提供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的溶解、颜色的变化、有气味或有颜色气体的逸出,都是帮助学生直接观察物质发生变化的直接感知,使学生信服地形成物质特性的概念。

教师在演示盐酸与碱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是说明酸与碱反应的特性,可是,事实说明,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就不同于盐酸与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因为前者反应时看不到任何明显现象,而后者则看到了有蓝色的氢氧化铜,现象鲜明。所以,我们设计、安排化学实验时,首先要考虑实验的鲜明性,才能使学生注意化学反应,使物质特性更明朗、更完整、更生动真实,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化学概念。

同样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由于提供实验不同,会得到不同效果。例如,氨气易溶于水的特性实验,用一支大试管盛满氨气后倒置水中,水会在试管内上升,反应出氨易溶于水的强溶解性。可是换成“喷泉”实验,就更加形象、生动,效果明显。由此观之,只有生动、鲜明、真实的化学实验去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中心,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化学概念,使具有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在学生大脑中深深打上烙印。

2.提供典型实验,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

化学反应中有许多类似反应遵循着一定的反应规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反应的概念,我们要安排、设计好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这些反应的规律。例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基本上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而形成的。

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时,还必须安排、设计正确反映概念内涵的感性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综合、归纳、总结,直至思维加工,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深化,即把零碎的、片面的感性知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例如,当学生做了木炭燃烧的生成二氧化碳和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前者燃烧生成一种物质,而后者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的本质区别,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凡是与氧气燃烧的反应就是化合反应的错误概念。为此,教材安排了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使学生清晰看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物质的反应。这样的实验对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概念内涵提供了典型的、必要的认识。

3.提供有说服力的实验,形成化学基本理论的概念

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实验教学,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对理解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概念较为有利。例如:“电离”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学生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物质电离后自由离子移动的过程,学生难以接收这样的化学结论。

第10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 实验教学

下面,仅就以实验教学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化学变化规律、基本理论三类概念,谈谈个人浅见,请先哲和同行们指教。

一、提供真实、鲜明、主动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形成物质特性概念

反映物质本质特性概念的实验,教材中作了统筹安排。为了深刻说明物质特性的概念,教师精心设计的实验,应该是真实的、鲜明的、生动的,直观性强,现象明显,易于激发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例如:培养学生形成酸本质特性的概念时,教材安排了盐酸与石蕊试液、锌、铁、铁锈、氢氧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反应一组实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实验,培养学生认识盐酸能与指示剂、多种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反应,与碱起中和反应等化学特性,于是,引导学生推论酸本质特性的概念。

真实的化学实验,就是让学生观察物质的本质属性。化学实验就是通过学生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的,只有提供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的溶解、颜色的变化、有气味或有颜色气体的逸出,都是帮助学生直接观察物质发生变化的直接感知,使学生信服地形成物质特性的概念。

教师在演示盐酸与碱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是说明酸与碱反应的特性,可是,事实说明,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就不同于盐酸与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因为前者反应时看不到任何明显现象,而后者则看到了有蓝色的氢氧化铜,现象鲜明。所以,我们设计、安排化学实验时,首先要考虑实验的鲜明性,才能使学生注意化学反应,使物质特性更明朗、更完整,更生动真实,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化学概念。

同样反映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由于提供实验不同,会得到不同效果。例如,氨气易溶于水的特性实验,用一支大试管盛满氨气后倒置水中,水会在试管内上升,反应出氨易溶于水的强溶解性。可是换成“喷泉”实验,就更加形象、生动,效果明显。由此观之,只有生动、鲜明、真实的化学实验去刺激学生大脑兴奋中心,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深刻的化学概念,使具有物质特性的化学概念在学生大脑中深深打上烙印。

二、提供典型、系列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

化学反应中有许多类似反应遵循着一定的反应规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反应的概念,我们要安排、设计好一系列化学反应的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这些反应的规律。例如,在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教学中,我们借助木炭、硫粉、铁丝、红磷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其中有非金属与金属的典型代表物质,通过这些典型、系列的化学反应,指导、培养学生基本上形成抽象的化合反应概念。此外,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概念,也都是通过典型、系列的化学实验后,归纳、总结而形成的。

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各类反应的化学概念时,还必须安排、设计正确反映概念内涵的感性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综合、归纳、总结,直至思维加工,把获得的感性知识进行深化,即把零碎的、片面的感性知识,进行科学的概括总结。例如,当学生做了木炭燃烧的生成二氧化碳和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前者燃烧生成一种物质,而后者燃烧生成两种物质的本质区别,从而培养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的概念,否则学生容易产生凡是与氧气燃烧的反应就是化合反应的错误概念。为此,教材安排了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实验,使学生清晰看到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两种物质的反应。这样的实验对学生正确形成化合反应概念内涵提供了典型的、必要的认识。

三、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培养学生形成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

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通过实验教学,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对理解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概念较为有利。例如:“电离”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因为学生不能通过感官,直接感觉到物质电离后自由离子移动的过程,学生难以接收这样的化学结论。

第11篇

关键词:气体反应;趣味化学实验;实验优化设计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7)1C0068C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兴趣其实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物或某种活动产生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其中。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讲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引导其进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文以气体反应内容为例,结合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谈谈笔者利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实践。

1 气体反应的实验设计

“气体的性质”是高中化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学难点之一[1],因为绝大多数气体无色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如何生动而又形象地描述气体的性质?不少教师会利用实验进行辅课堂教学[2],但实验应怎样设计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其学习热情?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非常关键。一是所选内容在课堂上可当场操作演示,且实验现象要明显有趣,给学生以直观感受;二是实验过程要有悬念,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启迪学生学习的灵感,引发探究的欲望;三是由实验引出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留给他们进一步想象和拓展的空间。现举数例如下。

2 实验案例

2.1 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

现行上海市高中化学教材中对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是这样描述的[3]:取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及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两根玻璃棒逐渐靠近但不接触,这时可以观察到在两根玻璃棒之间有白烟产生(图1a)。按照教材教师在课堂上演示了氨水与浓盐酸挥发然后再发生气相反应的过程,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留给学生的印象并不深刻。因此笔者将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在一根长玻璃管两端塞上棉花,分别向两端同时滴入浓氨水和浓盐酸,马上用橡皮塞塞住,半分钟之后就可以看到白烟在玻璃管内生成;再仔细观察,会发现白烟的位置不在管的中央,而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图1b)。通过改进的演示实验教学,学生理解了3个知识点:①氨水与浓盐酸分别在玻璃管的两端,距离较远,挥发扩散后才发生反应;②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式量有关(Graham扩散定律),在同温同压下气体扩散速度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氨气的密度小,扩散速度快,故而反应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进行;③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铵(白烟)。与教材实验相比,改进后的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前者。

2.2 硫化氢与二氧化硫的反应

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反应,教材里是这样设计的[4]:取一瓶二氧化硫和一瓶硫化氢气体(图2a),把两瓶气体混合,观察瓶壁上有什么现象,结论是瓶壁有浅黄色固体和水珠出现,这是一个定性实验。

笔者对教材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采用矿泉水瓶收集两种气体(图2b)。在课堂演示时,将两瓶子撤去盖子后对接迅速用胶封住瓶口,按照Graham气体扩散定律,式量小(密度小)的气体扩散速率快,因此浅黄色固体和水珠应出现在盛装二氧化硫气体的瓶内,但实验结果恰恰相反,产物主要集中在硫化氢瓶内(图2c)。这一反常现象一下子引起了W生的兴趣,大家各抒己见。经过分析,得出了造成此实验现象的原因是: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H2S+SO23S+2H2O),反应物消耗比为2:1,即在同等条件下硫化氢瓶中的压强减小更快,由于压差的存在,导致二氧化硫气体被“吸入”硫化氢瓶中,并在其中生成硫和水。

此时,学生又进一步提出了疑问:既然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使系统的压力下降,为何瓶子没有变形呢?再对实验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检查和分析,得出了原因。由于实验中采用口香糖胶来封瓶口,导致装置的气密性还不够好。针对此缺陷再进行改进后,用插有短玻璃管的橡皮塞代替塑料瓶盖,两玻璃管口用乳胶管连接,中间夹以弹簧夹(图2d)。实验开始后松开弹簧夹,反应经数分钟或数小时(取决于玻璃管内径的粗细),可以看到玻璃管中生成黄色的硫,同时瓶子慢慢变瘪。以上实验结果环环相扣,过程充满悬念,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3 氨气与氯气的反应

高三的教材告诉我们,氨气与氯气存在两个反应:

反应(1)中氨气与氯气的计量系数比为2:3,即在温度、压力相同时,反应600mL的氯气需要消耗400mL的氨气。反应(2)中的系数比为8:3,即反应600mL的氯气需要消耗1600mL的氨气。于是有不少学生猜测,只有当氨气的量超过400mL时,才会发生第二个反应生成氯化铵。那么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只有反应(1)进行完全了才进行反应(2)?

我们进行了演示实验。如下图3,取两个体积不同的矿泉水瓶,600mL的大瓶储存氯气,350mL的小瓶储存氨气,两瓶子用乳胶管相连。弹簧夹一经打开,在玻璃管及瓶中立刻产生白烟,说明反应(1)(2)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与实验2.2相似,几分钟后,瓶子变瘪。

对此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后,得出了如下解释:氨气首先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酸性的氯化氢气体又与碱性的氨气立即快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据实验现象还可得出后者反应速率远大于前者的结论。因此,不待反应(1)中的氯气消耗完,反应(2)已开始。这一演示实验生动地描述了“反应速率”这一概念,也给了学生一个启发,很多化学实验的结果和我们当初的想象是不一样的[5]。

2.4 喷泉实验

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关于氨气性质的经典实验[6,7],教材中其装置如图4所示。当打开活塞时,烧瓶内的氨气迅速溶于水生成氨水(NH3+ H2ONH3・H2ONH4++OH-),在烧瓶内外产生压差,压差将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形成喷泉,由于氨水使酚酞变红,所以喷泉呈红色,非常美丽。

由于原理比较简单,笔者便尝试着请学生对喷泉实验进行创新改进,并在其间插入诸多问题让其思考。例如,问题1,如果将烧瓶中的气体换成氯气,还能形成喷泉吗?学生经过思考后很快就回答不能,因为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接着教师再提出问题2,那么能否设法提高氯气的溶解度呢?经过热烈讨论,学生给出了答案,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水。

新实验采用如下设计:以氯气取代氨气,把胶头滴管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高),在烧杯中也加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低),溶液呈粉红色。实验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挤入圆底烧瓶,轻轻晃动圆底烧瓶片刻,再打开弹簧夹,因烧瓶内的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形成负压:Cl2+2NaOHNaCl+NaClO+H2O,烧杯中的液体被压入瓶内,成功地完成了氯气的喷泉实验。此时观察仔细的学生注意到,喷泉的颜色由原来的粉红色变成了无色。这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知识引入点。教师继而引入问题3,溶液为何褪色?经过启发,学生分析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两个:①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消耗了氢氧化钠;②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生成的次氯酸氧化酚酞。原因究竟是哪一个?还是以实验事实来作答。利用烧瓶中的液体进行如下分析实验:在液体中滴入溲趸钠,如果溶液再次变红,则可推断是原因①;或在液体中加入酚酞,如果溶液重新变红,则证明是原因②。实验结果显示,溶液中加入酚酞后才会再次显粉红色,说明使溶液褪色的真正原因是由次氯酸氧化酚酞所致。在本实验中,教师对实验加以变换,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对问题的层层剖析,结合现场操作演示,将氨气、氯气的物理及化学性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3 结语

本文对四个原有教材实验进行了设计优化和拓展深化,将“氨气与氯化氢”、“硫化氢与二氧化硫”、“氨气与氯气”、“喷泉实验”四个反应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并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递进式提问及对问题的层层剖析,结合现场演示,将几种气体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些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思维,巩固了所学知识,拓展了学生认知,提高了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8,9]。同时需要提醒的是,上述气体均属于有毒有害气体,实验操作时须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这一点也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环保意识的唤起。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反应往往伴随有色彩、形态、声音、能量、气味等变化,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实验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其成为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愉悦、活泼的课堂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家昌.浅谈混合气体推断的起点与落点[J].数理化学习,2015,(12):42~43.

[2]魏书彬,陈加柱.浅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教学,2015,(11):75~78.

[3][4]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编.化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3,6.

[5]钱胜.例谈克服教学中的“想当然”[J].化学教学,2013,(7):17~19.

[6]程萍,李美星.从实验学化学――氨的教学设计及思考[J].化学教学,2013,(6):60~63.

[7]吕亚娟,曾有德,张力,陈洁.喷泉实验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J].化学教育,2013,(10):75~77.

第12篇

[关键词]化学教师;教师职业技能;体系构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79-03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职业技能对于师范生来说,是师范生入岗为师的必要条件,是教师职业生涯专业规划和发展的出发点。根据当前国考的要求,调查化学专业教师入岗前的教师职业技能的情况,对于分析高校化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内容与发展目的,都具有不可小觑的实际意义。

我国的学术界以及各大高校,对关于教师职业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思考已经逐渐完善、深入,但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发现目前本校化学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还不够完整,虽然在微格教学、化学教学技能训练和校内实训项目等课程中融入了一些有关教师职业技能如板书、教学设计、模拟上课、听课与评课、说课等元素,但仍然缺少一套较为完善的训练体系。[1]本文希望能通过现行教师职业技能类[摘 要]拥有突出的教师职业技能对于一名师范生来说,是进入教师职业的敲门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基。但在当前国考的背景下,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课题组发现化学专业目前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还不够完善。课题组通过结合温州大学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学习现状,对化学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分类,形成基本框架,初步构建中学化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目的在于提升师范生的教师素养。

[关键词]化学教师;教师职业技能;体系构建;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3-0079-03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政策与文献的指导下,提出一种有效提高化学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模式。

二、化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框架构建

结合《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专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精神和温州大学化学师范专业教学的实际,制订了温州大学化学师范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初步的实施方案。

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年颁布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中指出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内容是当代师范生在高校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的必修模块。[2]在该文件的指导下,联系新课程要求和本校师范生技能训练的真实状况,总结得出,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师基础技能训练内容应从四个方向来考虑,这四个内容为:教师表达技能,教学辅助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评价技能。[3]根据上述情况可以大致绘制出对化学专业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分类框架图。

三、化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项目和内容

(一)教师表达技能

将教师表达技能从即兴演讲和说课两个项目进行训练,一方面是考虑到部分地区的教师招聘中要考核教师的说课能力以及教师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说课的训练是帮助高校师范生尽早熟悉对教学的设计,即兴演讲的训练则能够激发师范生对教学中多方面的思考。

项目一 即兴演讲

教学目的:了解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情境命题类型;掌握通过口语将思维能力、知识学问和道德情操综合表达出来的技能。

教学要求:能够在规定时间内(3~5分钟)针对命题流利、有条理地表_出观点。

教学时数 :16

主要设备:微格教室(电脑、摄像机、投影仪、幕布、音响设备等)。

教学内容举例:

(1)教师品德评议类

学生小红阐述:“当家长给化学教师范老师送了礼,他便十分关注我的化学学习情况。一旦家长不送了,他就对我的学习并不是十分关心。”

问题:你对此有何看法?

(2)教学方法探讨类

一次化学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氨气的喷泉实验装置图,开始讲解氨气的性质,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得出氨极易溶于水和氨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等性质,并在黑板上书写了化学方程式,同学们也基本上掌握了氨的性质。而此教学方式引起了部分学生的不满,他们质疑这种类型的化学课为什么不做实验。

问题:倘若你是这位林老师,你会如何处理案例中的情况,以及你如何看待化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3)教育理念认识类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4)课堂机智处理类

课前,一位教师进入教室看到黑板上有一幅夸大了自己长相的缺陷画像,在班级引发了一阵哗然。

问题:遇到类似的状况,你认为教师应如何应对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项目二 说课

教学目的:清楚说课的特征、形式和内容,掌握说课的技能。

教学要求:学习说课的特征、形式和内容,依据化学教学科学理论、教材和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对特定课题进行说课训练。

教学时数:16

主要设备:微格教室(电脑、摄像机、投影仪、幕布、音响设备等)。

教学内容举例:

(1)说课训练内容:《化学》(苏教版必修一)“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2)说课训练内容:《化学》(苏教版必修一)“氯气的性质”

(3)说课训练内容:《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4)说课训练内容:《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化学反应速率”

(二)教学辅助技能

教学辅助技能,应该从板书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两个方向训练,化学学科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图式等)和实验上,如何快速地在黑板上书写整齐美观的板书以及制作专业性课件是对化学专业师范生应用辅助教学技能的考验。

项目三 板书

教学目的:通过训练,进一步提高课堂板书技能的水平。

教学要求:根据特定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板书训练,熟练运用提纲式、问答式、表格式、 图式式、 计算式、推理式、方程式、综合式形式板书。[4]

教学时数: 16

主要设备:教室(黑板、粉笔等)。

教学内容举例:

(1)化学方程式训练

课题1:《化学》(苏教版必修一)“硫和含硫化合物的互相转化”。

课题2:《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2)化学装置板画训练

课题1:《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课题2:氨气的喷泉实验。

(3)物质性质学习训练

课题1:《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课题2:《化学》(苏教版必修一)“氯气的性质”。

(4)理论概念学习训练

课题1:《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课题2:《化学》(苏教版必修二)“不同的晶体类型”。

目四 课件制作

教学目的:灵活熟练运用多媒体,提高课件制作的能力。

教学要求:根据一定的教学计划,在规定时间内(60min左右)熟练应用多媒体,收集合适的素材来完成不同课型的化学课件制作。[5]

教学时数: 16

主要设备:计算机

教学内容举例:

(1)物质知识课:《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2)物质知识课:《化学》(苏教版必修二)“乙醇”

(3)理论知识课:《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化学反应限度”

(4)知识梳理课:《化学》(苏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复习课

(三)教学设计技能

教学设计技能是指教师将个人备课,课堂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能力,是课前对教学内容的透彻分析以及通过设计表现在课堂上的传授能力,是对课堂上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保证。教学设计和模拟上课两个项目自然被考虑在教学设计技能训练中。

项目五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清楚完整的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内容;掌握进行化学教学设计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教材与教学对象的特点,在规定时间内(60min左右)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设想和计划。

教学时数: 16

主要设备:计算机

教学内容举例:

(1)物质知识课:《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2)物质知识课:《化学》(苏教版必修二)“乙醇”

(3)理论知识课:《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化学反应限度”

(4)知识梳理课:《化学》(苏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复习课

项目六 模拟上课

教学目的:清楚模拟上课的形式和特点,能够将个人备课、上课技能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于模拟上课中。

教学要求:在一定的准备时间内,根据内容进行模拟上课(10-15min的片断)。(可使用项目五中已完成的课件)

教学时数: 16

主要设备: 微格教室(电脑、摄像机、投影仪、幕布、音响设备等)

教学内容举例:

(1)物质知识课:《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二氧化硫的性质与作用”

(2)物质知识课:《化学》(苏教版必修二)“乙醇”

(3)理论知识课:《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化学反应限度”

(4)知识梳理课:《化学》(苏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复习课

(四)教学评价技能

教学评价技能包括从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两个方面,那么该技能训练内容就包括试卷命题和评课两个项目。评课的学习可以定向地对视频课堂进行评价,熟练后再让师范生自主综合评价。试卷命题的教学重点则侧重于师范生对选题和编题的训练。

项目七 评课

教学目的:清楚评课的形式和内容,正确把握化学课堂的评课价值取向,掌握评课的技能。

教学要求:针对视频听课,进行现场口头评课训练和评课稿的撰写训练。

教学时数: 16

主要设备:教室

教学内容举例:

分四次分别选择不同课型的视频进行观摩,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观看一节完整化学课堂的视频

分别从教师整体素养、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方面等方面进行点评。

(2)撰写一则完整的评课稿

项目八 命题

教学目的:清楚命题的测试目的和意义;通过训练,提高化学命题能力。

教学要求:依据新课程标准和现行新教材,按照各类考试的范围和要求,一定的命题原则,编制出一套题量适中、题目新型、结构合理、内容科学正确、难度适中、 有较高检测度和区分度的试题。[6]

教学时数: 16

主要设备:计算机

教学内容举例:

(1) 同步测试:《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测试卷

(2)专项汇编:《化学》(苏教版必修二)“元素周期律”专题训练卷

(3)期末/期中测试:《化学》(苏教版必修二)期末测试卷

(4)学业考试:根据学业考试范围和要求,出一份高中化学学业考试模拟卷

(五)考核制度

1.每个项目在不同的学期分别进行,独立考核。成绩评定由导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综合决定。评分根据百分制,导师评价占60%,学生互评占20%,学生自评占20%。每项成绩最终根据分数来评定等级,分为优(90-100)、良(80-90)、中(70-80)、合格(60-70)、不合格(60分以下)。

2.无故不参加训练或者多次不参加训练的学生,该项目成绩直接做不合格处理。

四、结语

本次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调查和访谈分析了我学院目前师范生的教师技能现状,再配合学校开设的相关教师教育类必修、选修课程和化学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构建了一套化学专业教师技能训练模式。考虑到学生从第6学期开始要参加教育实习、教师资格证考试,后续还有毕业论文、专业实习、编制考试等任务,以上所涉及的教师职业技能类课程分别在第2-5学期开设,每个学期两个项目。本研究所构建的化学专业教师业技能模式已在2014级化学本科班进行了部分实践,2015级化学本科班也刚刚开始实践,其教学效果仍需要得到进一步实证研究的支持。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庆春.新时期师范生的教师技能训练体系的完善与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2):155-159.

[2] 何其国.浅谈师范生如何做好微格教学实训[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4):29-30.

[3] 张纬.简论物理学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6.

[4] 刘瑞章,王成江.化学教学中的板书设计[J].临沂师专学报,1998(3):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