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外国诗两首

外国诗两首

时间:2023-05-29 18:24:26

第1篇

关键词:思乡;勃朗宁;布鲁克;《异国思乡》;《士兵》

一、作者简介

罗伯特・勃朗宁是19世纪一位重要的英语诗人,也是维多利亚时期两位代表性诗人之一(另一位是丁尼生)。他出生在英国伦敦的坎伯韦尔,家境殷实。父亲热爱文学艺术,会多种外语。母亲是虔诚的福音派新教徒,信仰中包含人道主义成分,热爱自然和音乐,家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对勃朗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勃朗宁自幼便阅读大量书籍并对写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读书和写诗上。与女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的相识给他的生活及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灵感,二人谱写了英国文学史上一段恋爱佳话。1846年9月,勃朗宁和伊丽莎白秘密结婚,婚后二人私奔到意大利,定居在文艺复兴发祥地佛罗伦萨,虽然他和妻子在那里过着幸福甜蜜的生活,但是对祖国的眷恋和思念却时常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1845年,勃朗宁写下了著名的抒情短诗《异国思乡》。

布鲁克・鲁伯特(1887-1915)是英国空想派诗人,也是“乔治派诗歌”(这一名称源于一些诗人的诗被编辑的时候恰逢乔治五世刚刚登基)[2]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的拉格比市,父亲是拉格比学校的校长,在那里布鲁克学习了意大利语和希腊语,并开始了写作生涯。他因论文《约翰・韦伯斯特和伊丽莎白戏剧》(John Webster and the Elizabethan Drama)被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录取。1913年他成为了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布鲁克在诗歌、散文、游记和文学评论的写作上都很活跃。战争初年他的诗句被人广为传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立即入伍,先到比利时作战,后又到了土耳其,1915年在那里因血液中毒身亡。[2]布鲁克的《士兵》创作于大战爆发前,描绘了一幅士兵背井离乡,为国捐躯的场景,深刻的反应出作者对祖国的挂念及深爱之情。

二、《异国思乡》和《士兵》的相似点

首先,不同的内容却引出同一主题即爱国和思乡。勃朗宁的《异国思乡》向读者展示了一幅优美的英格兰春日风景图。开篇第一句“啊,但愿此刻身在英格兰”[1]直抒胸臆,将读者带入他对英格兰的美好回忆中:四月的英格兰,“小小的嫩叶已显出一片葱茏”,“苍头鹰正在果园里唱歌”。[1]紧接着作者又对五月家乡的画面作了更加细致的描绘:“燕子都在衔泥”、“白喉鸟筑巢”、“梨树的花瓣洒满苜蓿田”、[1]聪明的鸫鸟更是将美妙的歌曲唱两遍以显示第一次动听的声音并非偶然。每一诗句都能构成一幅形象生动的画面,足以见得故土的一草一木已深深地刻在诗人的脑海中。最后两句诗人将意大利的甜瓜和故土的毛莨花作对比,并直指甜瓜的俗是无法和故土的毛莨花相提并论,直接抒发了勃朗宁对祖国真挚的爱恋和强烈的思乡之情。

布鲁克的《士兵》同样开篇第一句“若我战死沙场,请这样记住我”以恳请式的口吻立刻带领读者走入一位漂泊在外游子的世界。士兵背井离乡,为国而战,要随时迎接死亡的命运。可他却告诉读者“在异国他乡的某个角落,那儿永属英格兰”,无论他身在何方,只要心系国家,哪里对他来说都是英格兰。接着士兵又将自己比喻为一粒尘土,“一粒在英格兰出生,长大,获得心智的尘土”,“一粒曾经欣赏过英格兰的鲜花、徜徉在英格兰小路的尘土”,“一具呼吸过英格兰的空气”,“接受了家乡河流的洗涤,沐浴过家乡太阳的,属于英格兰的身体”。英格兰就像士兵的母亲一般哺育照顾着他,所以士兵最终选择将自己的躯体献给国家来回报故土的恩情。随之他又继续告诉读者他是如何获得永生:他的心会因死亡而远离一切邪恶,士兵的魂也会将英格兰曾给予他的一切归还给未知的永恒国度。最后士兵更是将英格兰比作天堂,那里有着故国的风光和声音,朋友们的笑声也充满了整个天堂,只有在那里士兵的心才会得到彻底的安息。诗人借士兵之语抒发自己内心之感,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故国的眷恋之情。

其次,两首诗在并未直接出现“思念”或“爱”这类直白文字的情况下,都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成功表达出了同一情感。尽管布《士兵》是战前诗歌,但这首诗基本上承袭了传统英国抒情诗歌的表达方式。[3]最后,读者可以发现在阅读两首诗歌时,几乎无法感受到其中一丝的悲伤之情。《异国思乡》虽说在后半部分中表露出了作者的伤感之情,但最后两行诗又将情绪带回,一扫之前的低落情绪。同样,在《士兵》中,虽然战士是以献身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但是通读全诗,却未发现丝毫的悲凉氛围。所以在积极乐观的情感铺垫方面,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异国思乡》和《士兵》的迥异之处

首先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迥然不同。《异国思乡》重在对自然风光的描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方式是本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此外诗人还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充分地调动起来。比如人们开篇首先看到的是榆树和灌木,接着就听到燕雀唱歌,在五月又看到了梨树花瓣的飘落,听到鸫鸟美妙的歌声,整首诗呈现出了一幅充满动感而又生气盎然的画面。而《士兵》,既不像《异国思乡》拥有如此多艳丽的色彩,也不同于勃朗宁的借景抒情,布鲁克则是通过一位士兵的军旅命运来表达主题。诗中虽然有对故土风景的描写,但并未像勃朗宁那样做生动详细的景物刻画。《士兵》中所涉及到的风景仅仅是一些普通的景与物,例如诗的第一节中提到的鲜花、道路、河流和阳光,尽管普通,但这些都是英格兰给予的,没有它们士兵不会茁壮成长,也就是在这些普通的景物中士兵才深切感受到祖国母亲对自己的爱。诗中还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战士躯体在河水中的洗涤,太阳下的沐浴象征着身心的洗礼和净化,战士为国捐躯的壮举象征着最终的救赎,灵魂在此刻得到永生,从肉体上升到灵魂,主题也随之再次升华。

在文体风格上两首诗也各有特点。勃朗宁的《异国思乡》是一首自由体诗歌,全诗分为两部分,每部分都有自己的韵脚。第一部分为ababccdd,第二部分内容稍长,韵脚为aabcbcddeeff。整首诗音调比较自由,语调随情感起伏,从而更加自然的流露出作者对故国的牵挂和珍爱之情。而布鲁克的《士兵》则是一首典型的彼得拉克十四行诗,韵脚为ababcdcd efgefg。全诗也是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重在描写。第二部分重在抒情。整首诗形式工整,音韵柔美,充分表现出士兵对英格兰的思念和爱恋之情。

罗伯特・勃朗宁与布鲁克・鲁伯特相差75岁,生于不同的年代,因此《异国思乡》和《士兵》是在不一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但两位诗人却拥有同一片故土――英格兰。乡情犹如一颗种子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两位诗人将浓郁的思乡之情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真可谓“月是故乡明”。(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英)Browning,R著,勃朗宁诗选:英汉对照,飞白,汪晴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

第2篇

【关键词】高丽 边战 李世民 边塞诗

唐太宗李世民是初唐时期重要边塞诗人之一,其边塞诗以其独有的风格特征推动了唐诗的发展。异乎常人的丰富阅历与帝王胸怀,使他在诗歌创作领域呈现出迥别于同时代其他作者的鲜明特征。

在征高丽期间,唐太宗作有边塞诗五首:《辽城望月》《辽东山月临秋》《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伤辽东战亡》《宴中山》。这五首边塞诗能帮我们了解唐太宗的战争观。唐对高丽之战虽然吸取了隋对高丽作战的教训,但由于采取正面进攻的方略并无多大变化,而且“早寒、沼泽、堡垒,三位一体地构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唐军十万之众久攻高丽不下,又遭遇东北方边境的薛延陀引兵南寇河南(今绥远伊克昭盟),李世民不能施行两面作战,最后不得不班师回朝。此战的结果即是“凡征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叹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 唐太宗征高丽之战在历经三大战役、杀敌四万余而不能成功的情况下只得班师回朝,这是唐太宗生前亲自参与的最后的一场战争。

《辽城望月》作于贞观十九年五月 ,太宗亲率铁骑攻克辽东城,作《辽城望月》 诗。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这首诗是唐太宗率军攻下辽东城后的得胜之作。《资治通鉴》卷197这样介绍辽东之战:

丁丑,车驾渡辽水,撤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劳赐江夏王道宗,超拜马文举中郎将,斩张君乂。上自将数百骑至辽东城下,见土卒负土填堑,上分其尤重者,于马上持之,从官争负土致城下。李世勣攻辽东城,昼夜不息,旬有二日,上引精兵会之,围其城数百重,鼓噪声震天地。甲申,南风急,上遣锐卒登冲竿之末,爇其西南楼,火延烧城中,因麾将士登城,高丽力战不能敌,遂克之,所杀万馀人,得胜兵万馀人,男女四万口,以其城为辽州。

这首诗除最后两句抒怀时能看到一点战争的影子外,前八句写景没有透露丝毫战争的气氛。从景物看,辽城的月光如清辉一般洒在碣石上,月光时隐时现,月光下树影婆娑,引起诗人的遐思。月圆时月中的桂子也仿佛顺手可摘,月亏时月光也暗淡了不少。一切景致写来疏朗明快,丝毫不见边城的紧张氛围,到了最后两句才提到平定高丽,有一种平和的、胜券在握的王者之风。同为写边塞风光的诗,唐太宗还有两首诗作。《辽东山夜临秋》《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现举一例:

《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

边城炎气沉,塞外凉风侵。三韩驻旌节,九野暂登临。水净霞中色,山高云里心。浪帷舒百丈,松盖偃千寻。毁桥犹带石,目阙尚横金。烟生遥岸隐,月落半峰阴。连山惊鸟乱,隔岫断猿吟。早花初密菊,晚叶未疏林。凭轼望寰宇,流眺极高深。河山非所恃,于焉鉴古今。

这首《五言塞外同赋山夜临秋以临为韵》是唐太宗在征辽东期间与褚遂良、李敬宗的一首唱和诗,就是放在唐人山水诗中也是很精致的,如果不看前四句和诗题,我们丝毫看不出来它是一首边塞诗,写景部分可以明显看出受到宫廷诗风的影响,写得淡雅精致。正如宇文所安在《初唐诗》中评论的那样:“他既缺乏他们的博学,也缺乏他们在宫廷诗技巧上所受到的训练,但是他仍尽力使自己的诗符合他们的模式。遗憾的是,他既缺乏炀帝和李百药的诗歌敏感,在他的诗作里,他的强烈个性与宫廷诗人缺乏个性的雅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也就是为什么《辽城望月》一诗中在大量平和的景物描写之后来了两句“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才显出了一个纵横天下的帝王姿态的原因。

《伤辽东战亡》可以说是一首战争纪实诗。《资治通鉴》卷198记载了征辽之战的伤亡情况:“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 丙午,至营州。诏辽东战亡士卒骸骨并集柳城东南,命有司设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临哭尽哀。其父母闻之,曰:‘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这首诗李世民首先回顾了此次出征的经过,将士奉命出征,接下来两句写了将士的勇猛,如大鱼之振动鳞甲破水而出,如猛禽展翅凌空,但良谋还未施展就功败垂成,最后两句赞扬大唐的忠烈将士,虽黄沙埋骨但忠诚之心尚存于世,而战亡将士的父母听闻天子吊亡将士,也深感欣慰。

第3篇

本刊讯继今年6月《青春》成功主办“中国新诗100年·翠屏两岸诗会”之后,9月底至10月,《青春》再度联手《金陵晚报》、南京大学、先锋书店、南京诗词学会等单位举办“中国新诗100年·翠屏两岸诗会(第二季)暨第21届柔刚诗歌奖颁奖典礼”。将当今国内最重要的诗歌奖“柔刚奖”和两岸诗会合办,既体现两岸诗歌在空间上的遥遥呼应,亦是以新诗发展百年的成果向时间和历史致敬。其中,9月28-29日的三场活动是本次盛会的重头戏。

三种语言与一首诗

9月28日下午,第21届柔刚诗歌奖颁奖典礼作为两岸诗会的一部分在南京市江宁区翠屏紫气云谷举行。台湾著名诗人洛夫、方明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此次盛典;荣获主奖的王夫刚先生从山东赶来领取殊荣;此外,潇潇、朵渔、江雪、邓海南、育邦、黄梵、何同彬、李章斌、梁雪波、雷默等大陆知名诗人和诗歌评论家也悉数到会致礼。颁奖之后,各位诗人陆续登台亲口朗诵自己的诗作,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洛夫诗作《边界望乡》被分别用三种语言朗诵:首先是洛夫先生本人以带有浓郁家乡风味的“湖南国语”朗诵;继而是曾旅居法国的方明先生以法语朗诵;最后是洛夫先生的一名粉丝、同样来自台湾而现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求学的周晓慧同学以客家话朗诵。同一首诗,作者本人朗诵流露的是真挚思乡之情,法语的演绎则让听者着重领会韵律的典雅悠长,而后生晚辈的朗诵是诗歌在几代人血液里绵延的回响。

此次颁奖典礼和朗诵会由南京著名电台主持人文岚主持。文岚在表现出一名资深主持人应有的现场驾驭能力之外,还展现出良好的文学修养,与诗人和观众的互动恰到好处,为此次诗会增色不少。

两岸诗人共叙漂泊记忆

9月28日晚,两岸诗会转战活动主办方之一先锋书店,继续畅谈诗语,并与现场观众交流。交流会以“漂泊的诗人”为主题,由《青春》执行总编辑育邦先生主持。洛夫先生率先谈了自己在大陆、台湾岛、金门岛、西贡、加拿大之间的漂泊。虽然一生动荡难安,但在洛夫看来,只要有诗歌相伴,漂泊“就只是换了一个书房而已”。并且,洛夫先生还热衷于借漂泊传播中国文化:“我在哪,中国文化就在哪;我到哪,就把屈原李白杜甫坡带到哪。”方明先生也一生漂泊,且与洛夫先生一样都去过越南;朵渔先生谈了城乡的分离与割裂;潇潇女士回忆的是自己在家乡成都时的爱情;黄梵先生则着重谈到地理上转换导致精神上的漂泊。两岸诗人都认为,无论哪种漂泊,都是诗歌写作的财富,也是人生的宝藏。

整个9月28日,南京始终被笼罩在一片细雨微朦之中,这既为诗人们有关漂泊的回忆增添几多伤感,又映衬出诗人们永不凋败的青。

电台DJ的跨界朗诵

9月29日晚,两岸诗会又折返江宁,在百家湖畔的绿城水晶蓝湾举行“因为风的缘故·两岸经典诗歌朗诵会”,由十数位南京知名DJ倾情朗诵数十首影响他们人生的新诗。除28日参与活动的各位诗人之外,《扬子江》诗刊执行主编子川和诗人胡弦等也到场与会。洛夫、席慕容、余光中等台湾诗人的作品成为现场争相朗诵的对象。作为大众媒体代表之一的DJ们,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对诗歌的热爱融入朗诵,引得大量普通诗歌爱好者远道赶来,甚至是经过的路人也忍不住驻足聆听,成功地实现了一次新诗与大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此次诗会还向包括普通诗歌爱好者在内的各位与会者免费分发了《青春》杂志社编辑的《诗歌朗诵手册》、《金陵晚报》印制的“中国新诗100年·翠屏两岸诗会”一套明信片等纪念品,也为传播新诗增益良多。

第4篇

一、对比,学习研究方法

师:对比是研究的好方法。把这两首古诗放在一起,会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首古诗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一)相似点:

师:这两首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1.诗人

生:这两首诗的作者陆游和朱熹都是宋代著名诗人。

师:谁能简要介绍一下这两位诗人的情况?

生: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一生做诗甚多,今存九千多首,是创作最多的诗人。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他不仅是南宋诗坛的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像《示儿》《秋夜将晓出蓠门迎凉有感》等都是他脍炙人口的作品。

生:朱熹是我国历史上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著书立说、创办书院、讲学传道。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歌《春日》。

2.读书

生:这两首诗都是写读书的。

生:《冬夜读书示子聿》是陆游和儿子谈怎样读书的,诗共八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也是最出名的一首。

生:朱熹写的《观书有感》也有两首,讲的都是自己读书的一些感想与体会。

3.说理

生:这两首诗都是哲理诗,都闪烁着诗人理性的思考、智慧的光芒。

师:这是个很重要的发现。那么这两首诗分别讲了什么道理呢?

生: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告诉我们,做学问不仅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功夫,还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多实践,多运用。

师:看来早在一千年前,陆游就已提出“知行合一”的学习原则。从这首诗所讲的道理中,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名言或是诗句呢?

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生:学以致用。

师:有一个成语叫“纸上谈兵”,你觉得跟这首诗所强调的道理有联系吗?

生:“纸上谈兵”讲的是只会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实际运用的能力。与这首诗所讲的道理正好相反。

生:《观书有感》这首诗说的是一个人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求知,这样才能让自己像水一样始终保持清澄明净,聪明睿智。

生:由这首诗我也想到了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

【评析:在古诗词学习中,一些哲理性的诗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对此,教师通过拓展意思相近、相反的诗句,或让学生联想熟悉的成语、名言,形成对照联系,再加上老师恰当的精讲,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师:这两首诗有这么多相似之处,难怪教材编者要把它们放在一起。的确,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要用到这两首诗中的诗句,你能说一说吗?

生:要写出好文章,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这正如古人说的那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生:李明是我们班上公认的才子,有人问是什么原因让他这样出色,他只是笑笑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每天坚持读书,让我取得了一些小成绩。”

(二)不同点:

师:那么这两首诗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这两首诗虽然都讲了道理,但表达的方式却并不一样。《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前两句是写自己读书的感受,教育我们做学问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后两句教育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这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可以说,这首诗所讲的道理是直接表达的。

生:《观书有感》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由景色引发思考: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敏锐。诗中的道理并没有直接说,而是寓理于景,借景喻理。

【评析: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是一堂课学习一首(或再拓展多首),看似任务比较明确,学生容易把握,实际上却忽视了教材的编写意图,降低了学习的要求,时间久了教学也难免单一化。把两首古诗进行对比,引导学生用研究的目光进行赏析,不仅能读出这两首诗的异同,从中深入品味古诗内涵,还能有效地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不断生成的舞台。】

二、拓展,端正研究态度

师:通过刚才大家对这两首宋诗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与心得呢?

生:我发现宋代的诗特别喜欢讲道理。

师: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发现。但仅凭这两首诗就作出这样的判断还不够严谨,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再找一些宋诗来读一读?

师:回忆一下我们读过哪些宋代的诗,有没有像这两首诗一样讲道理的呢?

【评析:“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往往有一点收获、发现就会自然地放大、夸张。此时,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成果的分享者,还要成为学生研究的引领者、规范者。这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拓展同类的古诗,从更多的古诗中发现共同的规律,这既是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更是在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

生:苏轼的《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告诉我们要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全面地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生: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来”,这也告诉我们一切美好的事物,一切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

师:的确,唐诗已经创造了难以企及的辉煌。到了宋朝,诗人们只能另辟蹊径,他们在创作了与唐诗相媲美的宋词的同时,在诗歌领域也开创了哲理诗这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智慧之花。

三、存疑,延续研究兴趣

师:通过今天的研究,你还有什么疑问?你还想研究什么?

生:这两首诗都是组诗中的一首,其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生:唐代也有哲理诗,与宋代的哲理诗相比有什么不同?

师:古人说:“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有疑问才有研究,有研究才有收获,希望大家课后继续对这两首诗展开讨论、研究,还可以把今天学习到的研究方法用到其他古诗的学习中,让我们把对古诗的“研究”进行到底!

第5篇

关键词: 阿赫玛托娃 《抛弃国土,任敌人蹂躏……》 《故乡的土》 故土情节

阿赫玛托娃是二十世纪初俄国诗坛一颗璀璨的明星。她的诗歌的风格是俄国诗歌的古典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有机结合。她生前曾出版过六种单行本的诗集,其中包括多首爱国诗。本文选取《抛弃国土,任敌人蹂躏……》和《故乡的土》这两首诗进行解析,以最大限度地求取“窥一斑而见全貌”的结果,了解阿赫玛托娃的内心活动及其创作艺术。

阿赫玛托娃对于祖国有她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抛弃国土,任敌人蹂躏……》是阿赫玛托娃于1922年创作的以祖国为主题的无题诗。这首诗的创作时期正值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它描绘了诗人对革命的茫然却又不忍抛下自己祖国而远逃外乡的心理画象。她鄙视、同情那些卖国求荣及出逃他乡的人,就像诗中所说的:

……

我厌恶他们粗俗的奉承,

我不会为他们献出歌曲。

……

我永远怜悯沦落他乡的游子,

他像囚徒,像病夫。

……

在艺术上,作者采用了她诗歌创作的主要手法,即内心独白,如:“我厌恶他们粗俗的奉承,/……/我永远怜悯沦落他乡的游子,/……”这种“我”的独白,“我”与“你”的对白在阿赫玛托娃的诗中比比皆是。例如:

我爱上了你/却产生了苦恼

……

不过我不喜欢黄昏的到来,

不爱海风,不愿说“你走开”。

我不祈求智慧和力量。

但,要让我取取暖,烤烤火!

这种内心独白使诗歌蕴含了戏剧化的特征,赋予了言语行动性。对话的言语表述无论如何隐秘,它都是内心运动暴露无遗的外在表征。内心的运动,能使言语之流湍急、汹涌、闪烁变化不定。尤其是内心独白,其性质就是自己讲述自己,就是客观的。因此,内心独白更能赋予诗歌言语以活力,更能客观地反映诗人内心的活动。而通过这首诗中的内心独白,我们更能了解诗人对祖国忠贞不渝、迷茫又挚爱的复杂感情。

从《抛弃国土,任敌人蹂躏……》中我们感悟了诗人对祖国的忠实的信念,也看到了诗人开始走出早年所参加的阿克梅派的影响,不再拘泥于“室内情”,而开始写一些讴歌祖国的好诗。如果说《抛弃国土,任敌人蹂躏……》反映了诗人早年对于祖国的情感,那么在《故乡的土》一文中则折射出诗人晚年时期对于祖国的认识。虽然这两首诗的创作时间跨度达39年,但这两首诗就其情感主线来讲却具有某种承接性。《故乡的土》标题下所引的两行诗正是《抛弃国土,任敌人蹂躏……》这首诗的最后两行。这表明,诗人所写的关于祖国的主题诗是一脉相承的,研究它们,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诗人思想的发展与艺术的升华。

相对于《抛弃国土,任敌人蹂躏……》这首诗来讲,《故乡的土》的新意在于:它是诗人在晚年,在经过坎坷的生命历程后,对于祖国的更平和却更深刻的认识。思想境界跟艺术造诣都非常地深。

在《故乡的土》一诗中我们看似平平淡淡的眼前景(故乡的泥土),却是诗中最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反映了非平常的情感,折射出诗人对于故土(祖国)的珍贵情谊。在诗中,诗人不露斧凿地使情与景交融,还让诗歌的理与情并茂。“理”是人对外界生活概念性的本质把握,但在美的创造过程中,理往往和情感、想象、感知等交融在一起,成为审美感受中潜在的、深层的理知认识,而不同于一般认识论中的理性认识。“情”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我的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理”与“情”融合而成的“意”,可以以自觉意识的形态存在,也可以以非自觉的意识(潜意识)的形态存在。在潜意识中还包含着由历史性积淀、遗传而来的“种族集体无意识”和由社会性积累而来的“个人无意识”。在《故乡的土》这首诗中,诗人将对故土的理性认识同自己对故土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既包含自觉意识,又包含非自觉意识的“意”,即对故土的发自内心的挚爱。

诗题叫做“故乡的土”,这里其实包含了双层的意思。它既可指故乡的泥土,又可指祖国。诗人着眼于“祖国”,又从故乡的泥土这小处着手,使得全诗含蕴深远,形象鲜明。在这里,“故乡的土”属于具象性意象,诗人借用故乡的土表达对祖国的真挚情感。这种具象性意象我们在阿赫玛托娃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例如,在诗歌《爱》中,她这样描写“爱”:

有时像条小蛇蜷成一团,

偎在心田施展法术,

有时像只小鸽子

整天在白色窗台上叽叽咕咕,

她把爱比作小鸽子,比作小蛇。用“小蛇”、“小鸽子”这样的具象性意象去表达爱这样一个抽象的理念。再比如说,在《吟唱最后一次会晤》这首诗中有这样一句话:

我竟把左手的手套

戴在右手上。

诗人把内心的绝望与彷徨用“戴错手套”这样的具象性意象生动地表达了出来。意象对于诗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意象必须包容它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对于具象性意象来说就是抽象,对于非具象性意象来说就是具象。在《故乡的土》这一诗中诗人让诗的具象性意象与抽象达到了相容的自然和谐的状态。另外,从整首诗着眼,我们只看到“故乡的土”这一意象,可能会觉得单一。但是,就像庞德所说:“意象是在顷刻间理智和感情结合成一个综合体,或一个结节,呈现在诗人眼前。一个诗人写了一堆作品也许还不如找到一个‘意象’有价值。”“故乡的土”这看似单一的意象却足以架构我们与诗人内心感情的桥梁。

在诗中,诗人通过“故乡的土”这一意象作为我们感知诗人情感的桥梁,但诗人在诗中却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鉴了民歌中正反相衬的手法“不是……,而是……”,但诗人只取前半部,而舍去后半部,留给读者自己体会,使诗充满弦外话。如她说:

我们不把它珍藏在香里佩带在胸前,

我们也不声嘶力竭地为它编写诗篇,

……

第一句话的言外之意可以理解为:但我们可以把它牢牢地记在心上,或者说,但它对于我们始终非常珍贵。第二句话的言外之意可以理解为: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爱护它,而不用故作姿态。阿赫玛托娃想纵情讴歌故土的可贵,却又极言它的平淡,无非是想暗示我们:故土的真正价值,不是人们的一时感觉所能感知,而是无价之宝。只有“躺在它怀里就化作它”,这一意象才能揭开这个奥秘,但诗人始终没有道明,留给我们仔细体味。

除了言外之意,诗中还充满了对立的分裂,“但那不是二元意义的对立及分裂与循环,而是一元之内的对立及分裂与循环”。例如诗中诗人一面写故土“不扰乱我们心酸的梦境”,一面又说“我们也不把它看成天国一般”;一面写它不过是“套鞋上的土,牙齿间的沙,我们踩它、嚼它、践踏它”,一面又说“当我们躺在它的怀抱里,我们就变成了它”。从这些对立的分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这样的情感:不管是处于平静,还是经历风雨,我们要经得起各种波澜的考验,始终保持对祖国真挚的信念。

《故乡的土》最后两句是这样写的:“可是,当我们躺在它的怀抱里,我们就变成了它,/因此,我们才如此自然地把它称为自己的家。”这两句话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国古诗中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论是《抛下祖国,任敌人蹂躏……》,还是《故乡的土》,它们都深切地体现了诗人不管处于何种境遇,对于祖国忠贞不渝的爱。从《抛下祖国,任敌人蹂躏……》到《故乡的土》,既是诗人故土情节的不断深化,又体现了诗人艺术造诣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阿赫玛托娃著.乌兰汗译.俄罗斯文学肖像――乌兰汗译作选[Z].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42-512.

[2]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5.

[3]沈天鸿.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M].昆仑出版社,2005:71,120.

[4]俞兆平.诗美解悟[M].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23.

[5]郑体武.俄国现代主义诗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57.

第6篇

如此受人关注的法涵诗,杉杉公司如此尽力在运作的法涵诗怎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呢?回顾一下其发展是有意义的。

一、法涵诗创办时动机和市场定位

1997年杉杉第一次推出法涵诗女装时,可谓目标宏远:一是做成国内最好的时尚女装品牌,具有最高设计师含量的品牌;二是服装质量达到世界顶级装的质量,按国际高级成衣的理念设计,其款式、色泽和做工均可与国外名牌相媲美。 同时又有适合国情的价格,为中国成功的女性进行“包装”;三是成为第一个可以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本土成衣品牌,为中国民族服装工业创立第一块叫得响、打得出的女装世界名牌。

为此在1996年下半年,杉杉公司在全国的一些报纸上以百万重向全国招聘优秀的设计师,并成功地聘到了当时国内最高水平的设计师张肇庆和王新元,全资设立北京杉杉法涵诗时装有限公司。为两位设计师提供了400万元/人·年的设计经费,被业内人士认为“杉杉为他们设立的设计总部、投入的设计资金都堪与国际大企业媲美”。

杉杉法涵诗的品牌定位是:

竞争对手——国外著名的成衣时尚品牌;

目标消费者——国内成功的白领女士;

价格定位——2000元以上/套;

服装质量定位——与国外顶级时尚成衣品牌相当。

二、法涵诗品牌的成功起步

根据杉杉公司对法涵诗品牌设想和聘请的著名设计师的努力下,法涵诗在1997年4月10日举行了“走进东方”--杉杉’97秋冬时装展示会,会上推出了两位大师最新创作完成的17个系列、200余套优秀设计的服装,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时的“杉杉”服装总裁郑永刚应该也是很满意的。他在接受采访是说:“杉杉”之所以如此,就是要有意识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内涵,把国产服装及其设计者早日推出国门,并表示要按照国际惯例,一年举办两次时装发布会。1997年10月,在宁波国际服装节上,杉杉集团的法涵诗做了再次展示“走进东方”时装发布会。

被称为“不断进取的杉杉集团”,1998年4月19日推出《不是我,是风——’98王新元、张肇达高级时装发布会》。  报道指出: 此次发布的216套时装,是杉杉集团暨“法涵诗”时装总设计师王新元、首席设计师张肇达近一年来的呕心沥血之作,对中国服装设计师是否具有冲击国际水准功力的一次检验。发布会上还有杉杉集团即将推出的新款、新品男装,以及休闲、运动、泳装系列。

同时,法涵诗专卖店在全国各地推出。公司在1998年先后在北京、上海、沈阳同时开十五家“法涵诗”高档女装店。法涵诗的荣誉也接踪而来,杉杉力推法涵诗的行为被业内认为是杉杉品牌国际化(运作)的重要表现,评为当年中国服装业的十大新闻之一(排第五)。1998年3月,中国名师品牌高级成衣发布周十大品牌中,杉杉·法涵诗是唯一的高级女装品牌。

此后对法涵诗的报道中,溢美之词纷纷加到了法涵诗的名头上:如国际品牌,国内第一个高级时尚品牌,国际高级成衣等等。

不过,在法涵诗初步打出名气,初步成功后,设计师与公司的资本者的不协调出现了。虽然,法涵诗在1998年下半年在宁波发做了98秋冬服装发布会。然而。位两位设计师的名字已经没有了。

三、设计师的频繁变动

法涵诗与设计师的矛盾在创办之初就已经埋伏了。杉杉重金聘请的中国当时最有实力的设计师王新元、张肇达(王新元为总设计师、张肇达为首席设计师),年薪虽高达100万元,每年的设计费是每人400万元。但在此之前,王新元已有自己的公司“新元时装”公司,张肇达也有自己服务的公司——广东名瑞珠秀时装公司,在该公司任总经理和设计师。第一年的合作双方还算满意。在1997年分别在北京和宁波举办法涵诗时尚发布会,但是缺点是两次的发布会是同一个名称,这一点我想郑永刚是不满意的。1998年两位设计师合作在北京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再次专场发布,从见于媒体的信息看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但时装发布会名称竟然没有“法涵诗”三个字,而是“不是我,是风——’98王新元、张肇达高级时装发布会”,成了两个设计师的个人作品展,而不是法涵诗的品牌服装展。因此,杉杉把武学凯推为法涵诗设计师,并因此成为当年国内十大最佳设计师榜首。此时,郑永刚一定与两为设计师产生了矛盾,郑永刚在有意识地在力推武学凯,打压两为高薪聘来的名设计师。同年,两为设计师与杉杉分道扬镳。

1999年张肇达在广东老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马克·张,2001年兼任福建七匹狼首席设计师,同时也是中国首席服装设计师和设计师协会副主席。在后来的三年中,杉杉品牌几乎从不与张肇达同台出现。王新元做为法涵诗总设计师也离开了媒体的视线,2001年加盟了如意集团,任公司艺术总监。法涵诗连续两年——1999、2000——没有搞法涵诗(女装)服装发布会。

第7篇

无论是全国的《考试大纲》,还是江苏的《考试大纲》(本人是江苏人),对诗歌鉴赏这一考点,均要求达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而无论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还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前提之下,即读懂诗歌内容。本人仔细研究了一下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的诗歌鉴赏题目,略有所得,大略整理了一下,发现要想读懂诗歌内容,就要做到“二抓三看”。

一、“二抓”

要读懂诗歌内容,必须学会抓住诗歌的意象、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

古代诗歌特别重视意象,我们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内容,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如:李白《送友人》中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两句,我们抓住这两句中的“浮云”和“落日”这两个意象。根据日常生活的积累,我们知道“浮云”行踪不定,让人联想到漂泊。“落日”徐徐落下,让人联想到对朋友的依恋。如此,我们也就能理解这首诗中诗人的情感了。

再如:2008年全国新课标卷蔡肇的《题李世南画扇》,第1小题要求“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要解答这个问题,就要抓住这首诗的意象,即诗中所描述的野水(小溪)、山涧、落叶、人、瓮、寺庙等景物。通过这些景物所组成的画面,我们可以感知到一种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

又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第1小题要求“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我们读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就要抓住关键词“吴宫、晋代”,可知写的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时的情况。颈联“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抓住关键词“山、青天、水、白鹭洲”,可知写的是南京的自然景色。前一句是昔,后一句是今,目的显而易见,古今对比,抒发作者古今兴亡盛衰之感。

二、“三看”

要读懂诗歌内容,除了抓诗歌的意象或关键词,还要做到“三看”。

一是看题目。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通过题目我们可以提炼出三点信息:时间是春日,地点是秦国,事件是怀古,由此可以推知这是一首怀古诗,进而可以推知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怀古伤今之情。而我们的推论由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及尾联一句“不堪回首思秦原”可以得到证实。

再如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晏几道的《思远人》,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怀人之作,由此“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解答了。

二是看作者。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经历和风格,把诗歌和作者结合,知人论世,有利于我们读懂诗歌。看到李白,我们应该想到他诗歌的飘逸洒脱;看到杜甫,我们应该想到他诗歌的沉郁顿挫;看到苏轼,我们应该想到他诗歌的旷达豪迈;看到辛弃疾,我们应该想到他诗歌的气势雄壮。遇到我们比较熟悉的诗人的作品,我们就可以借助我们对诗人生平遭遇和思想性格的了解,以及我们对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的了解,进而设身处地地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

如:2011年安徽卷欧阳修的《琅琊溪》,如果我们仅看到小注内容,就会认为是表达被贬后的失意之情。但是,欧阳修是“唐宋家”之一,我们对他比较熟悉,尤其是我们学过他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都是他写于被贬滁州期间。而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这里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他所写的关于滁州的诗文,对滁州山水之美作了极其生动、实在的描绘。因此,我们在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个问题时就要稍微谨慎一点,而我们从诗歌内容上来看,这首诗也确实是描绘的琅琊溪的美景以及作者对这种美景的喜爱。

再如:2010年安徽卷杜甫的《岁暮》,第1小题问“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杜甫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大多表现出忧国忧民思想,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诗人发出如此感慨,还是源于忧患之情。再根据诗歌内容与注释,我们就可以具体回答这个问题了。

又如:2008年江苏卷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第2小题要求回答“‘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们结合诗人的经历及诗歌内容,可以推知是比喻修辞手法,“浮云”比成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三是看注释。诗下注释往往交待了一些和诗歌有关的文化常识,文学典故,或写作背景。因此从诗歌注释中捕捉信息,对我们分析诗歌具有很大的帮助。

如:2009年全国卷Ⅱ严武的《军城早秋》,第1题问“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回答第一问,则需抓住诗的前两句中的意象,描绘景象,而回答第二问,则一定要注意注释“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的提示作用。

再如:2010年全国卷Ⅰ刘孝绰的《咏素蝶诗》,要回答第二问“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注释,便可知诗人托物言志,表达自己跟素蝶一般,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的愤慨之情。

又如:2010年安徽卷杜甫的《岁暮》,回答第1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时,除了知人论世答出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感外,诗下注释也能提醒我们还应答出“诗人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之感”,从而答得更全面。

第8篇

摘要 浪漫主义是西方文学发展史上一个有着明确风格和创作群体的流派,李白作为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因其豪放自由的诗风,也被冠以了浪漫主义诗人的桂冠。过去对于李白的浪漫主义特征的讨论往往集中在其手法的夸张、想象的瑰丽,但是如果我们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比较阅读两种异域文化中孕育的具体诗篇时,会发现李白在表现自然,抒发情感等方面,尤其与西方浪漫主义有着艺术上的息息相通。

关键词:李白 西方浪漫主义 自然 情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的西方浪漫派文学是一个庞大而模糊的集合体,在浪漫主义的这个名头下包含了许多创作特色各异的诗人,就像拜伦早年在讽刺诗《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中调侃的一样:华兹华斯不厌其烦的表达神是乏味的、柯勒律治的神经幼稚得像个孩子,而托马斯・穆尔的诗则格调低下……。连缺陷都如此的不同,更妄论各个诗人所擅长的。

李白和整个浪漫派相比,就仿佛用一棵树去比较一座森林,而且还是一棵遥远的异域的树。然而从1941年出版的刘大杰先生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开始,“浪漫主义”这顶桂冠就已经戴在李白的头上很久了。“他感情热烈,性格豪放;他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语言来表现他的思想、感情和性格。”除了这些公认的特征以外,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几首小诗,来看看李白与西方浪漫派的其他共同点。

一 自然诗比较

李白一生游历过许多地方,在他的诗作中有许多描写自然的诗歌,自然在他的笔下面貌不一,既有以描摹名山大河来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也有借清新景物寄田园逸兴的诗行。以下面这首《日出入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所表达的自然观念: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流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 同科!

诗的开始描绘了日出日落的自然状态,同时提出了一种诘问:自然现象是永恒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命怎么能与无限的自然结合在一起呢?这仿佛是应和了汉代乐府的同题诗歌,感叹生命的短暂,宇宙的浩渺,心为形役,无力抗衡。但是诗歌到了中段,意思一转,草不会因为春天萌发而感激春风,木也不会因为秋天零落而埋怨于秋风,一切都是天地运转的自然规律,万物同此,没有分别。诗的最后以对羲和与鲁阳公的质疑,提出了诗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不能逆道违天,而是要“浩然与溟 同科”。道是自然之道,天是万物之天,诗人要的就是顺应天地,与自然长存。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就曾反复出现过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宏大形象。他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登太白峰》);他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呢?读了《日出入行》,我们终能理解,这个能与“溟 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19世纪的西方浪漫派也喜欢自然,以至于勃兰兑斯将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称作“英国自然主义”诗歌。下面我们来看一首华兹华斯的十四行诗:

人世的负担过分沉重,起早赶晚,

收入支出,浪费着我们的才能,

在属于我们的自然界,我们竟一无所见,

啊,蝇营狗苟使我们舍弃了自己的性灵!

向月亮袒露胸怀的这浩瀚大海,

可以无休止地呼吼而此刻已经

消歇的风,正像熟睡的花一样自在,

对于这一切,我们却格格不入,

无动于衷。哦上帝!我倒宁愿

是陈腐的教条所哺育的异教徒,

那样就能伫立在这怡神的草地

领略定能缓解我孤独感的美景,

看那普罗丢斯从海面上升起,

听老特里顿的海螺号角长鸣。

在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当中,华兹华斯是最接近自然的,虽然他的诗歌往往会用神性来武装自然,但是剥去表面的泛神论,在华兹华斯的心里,自然始终是一个人类应该融入的对象,就像这首诗里所描述的那样,人作为宇宙伟大和声中的一个音符,应该和自然融为一体。

过去总有一种成见,西方对于自然多是征服态度,而中国对于自然多是欣赏态度。西方诗歌中的自然与宗教结合紧密,多刚性壮美;而中国诗歌中的自然与隐逸政治相关,多柔性优美。但是从上面的两首诗可以看出,李白笔下的自然不是一个把玩的对象,它同样可以充满哲学的思考。华兹华斯的自然也不是上帝的化身,不能帮他解开人生之谜、解决创作之苦。两位诗人同时关注的都是人与自然心心相映的“情”。两位诗人在诗中都批评了那些与自然对立的人和生活态度,李白否定羲和、鲁阳对自然的驾驭;华兹华斯则感叹世人在繁忙的世俗生活中不仅隔绝了自然,同时失掉了自我。两位诗人同时都羡慕花草木叶、鸟兽虫鱼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李白叹草木与自然一体,而华兹华斯则通过“向月亮袒胸露怀的浩瀚大海”、“消歇的风”、“熟睡的花”表明了自然界中的万物本是同生共灭,怡然自得。诗的最后,李白要“囊括大块,浩然与溟 同科!”,华兹华斯则希望能“看那普罗丢斯从海面上升起,听老特里顿的海螺号角长鸣。”两位诗人都表明了自己对自然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爱慕与眷恋,虽然两首诗都主要是说理,但是与理相映的是“情”的单纯真挚。古往今来,自然可谓中西文学的一大根本母题,然而这样诚挚的“赤子之心”其实并不多见,自然早已与他们灵肉一体,合二为一。虽然素昧平生,两位诗人却在面对自然时达成了精神上的息息相通。

二 爱情诗比较

爱情往往是西方诗人对情感百表达的重要载体。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而且西方爱情诗大多写于婚姻之前,诉说的是男女之“慕”:容貌的爱慕、青春的爱慕;中国爱情诗则多写于婚姻最后,诉说的是男女之“怨”:离别之怨、相思之怨、丧偶之怨。总的来说,中西方的爱情诗确乎如此。但是具体到个别诗人,却另有不同的风貌。我们试来看两首诗: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So late into the night,

Though the heart still be as loving,

And the moon still be as bright.

For the sword outwears its sheath,

And the soul outwears the breast,

And the heart must pause to breathe,

And love itself have rest.

Though the night was made for loving,

And the day returns too soon,

Yet we"ll go no more a-roving

By the light of the moon.

拜伦的这首诗(查良镛先生译为《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创作于1817年2月,虽然并不是写给哪位美女佳人,而是写在一封寄给托马斯・穆尔的信里,但是这首诗却一直被认为是拜伦的情诗代表作。《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因为写在四旬斋开始前的狂欢节,它的内容因而很值得考究,长期以来,国外的评论家皆认为它带有很浓厚的讽刺色彩。到底是在感叹盛宴过后的空虚,繁华之后的落寞?还是诉说欢爱过后的孤单、相聚之后的别离?这首诗无疑在具体的内容之外传达出一种挥之不去的忧伤与无奈。我们再来看一首李白的《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地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二首是李白诗歌中少见的温柔之作,第二首描写妻子对征夫的思念没有异议,但是这一首历来对其中之寄意多有论断。到底“美人”为何?“长安”又为何?李白感叹的是“长相思,久别离”?还是“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含义有疏别,但诗中之“情”却是可以肯定的:它表达了一种慕而不得的悲苦。

《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诉分离,含蓄简练,而《长相思》表倾慕,却直露大胆。实际上,拜伦的爱情生活可谓多姿多彩,风流艳遇数不胜数,但是爱情诗在他的诗歌中数量不少,写得最好的,都是表现分离悲苦的。而李白虽然爱情诗数量不多,但却并不完全都含蓄微妙,热烈坦诚的同样很多。上面两首诗主题内容迥异,但是“情”却相通,都带有一种无法排遣的“忧郁”,忧郁即是浪漫主义的另一个关键词。前一首诗中,虽然心还在爱着,月色依旧动人,但是人却不得不分离。这种别离不是生离死别般的悲痛,也没有政治、家庭等外在原因带来的沉重。拜伦为什么不再一起漫游了呢?是因为爱情也需要休息,就像利剑会磨损剑鞘,固执的灵魂折磨着胸膛,我们是不是应该爱得少一点,欢乐短一些?拜伦这首诗用对“情”的放弃表达出一种情深而不寿的无奈,诗句简单,但是爱与不爱之间的忧郁却让人怅然有失,别有一番风味。李白的《长相思》用尽了夸张的辞藻,比如“孤灯不明思欲绝”、“天长地远魂飞苦”等,都将情以悲之极致渲染而出。诗行非常巧妙,在明处的是绮丽的情思,但诗意的关键却只蕴含于三句之中:“长相思,在长安。美人如花隔云端。长相思,催心肝。”李白擅长于将胸中之情以夸张豪放的风格抒发出来,但是在这首诗中,同样用蟋蟀的凄厉鸣声、霜灯的孤苦惨淡,以及高天波澜的阻隔渲染出来的相思之苦,却仅以一句“美人如花隔云端”表达了情之无奈。欧文・白壁德在《卢梭与浪漫主义》一书中认为浪漫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忧郁”,他们的爱情诗无一例外都抒写着忧郁,因为他们爱的永远是那个遥远的对象,他们期望的永远和现实是两个模样。

写作《好吧,我们不再一起漫游》时的拜伦是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这大约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那时的他虽然还很年轻,却已经有着丰富的经历和坎坷的心路历程。他的一生总在追寻着意义,即便是生活的多姿多彩也不能满足他好奇的心灵,但是追寻却总是一件痛苦的事。李白写作《长相思》时间不确定,多数认为是在离开长安以后,在漂泊的日子中写下的,他的一生同样也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曾经的理想抱负如水东流。这两位浪漫派的诗人都爱慕人生的浮华与喧闹,但是离开了生活,他们都有一颗忧郁的心灵,怅惘着无从把握的“情”。

正如西方浪漫派是一座森林而不是一棵树,李白的创作也是丰富多变的,也许李白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与西方浪漫派的契合,所以这种比较探索不应该停滞,也不应该决断,我们总是可以在更多的具体作品中发现另一些可以丰富我们对二者理解的内容。浪漫主义的文学也不只是历史中的一个流派,它是文学的一种风格,中西皆同,各有所美。而我们在这种比较阅读中,却往往可以获得更加广阔而丰富的超越性审美体验。

注: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项目编号:LB07-08。

参考文献:

[1] 瞿蜕园、朱金城校注:《李白集校注》(一)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 [丹麦]勃兰兑斯,徐式谷、江枫、张自谋译:《19世纪文学主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3] Byron"s Poetry,W・W・NORTON& COMPANY,New York ・London,1978.

作者简介:

第9篇

摘要:传统的中国绘画自发生就与传统诗词结缘,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交融,有“诗画本一律”之论。诗画都属于艺术范畴,诗和画相结合,并不是两种独立形式的交融,它也不能统辖于形式范畴之内,而是艺术精神的一个十分明亮的折射。在文中首先对诗画的关系进行概述,然后详细论述诗画交融的过程。从题画诗的出现到把诗来作为画的题材再到以作诗的方法来作画,以及诗画除精神、意境的交融外,在形式上的真正融和。最后做总结性的阐述道出中国诗画艺术精神交融的本来。

关键词:中国画;诗;交融

我们在欣赏中国画的的时候,经常看到在中国画的空白处,有画家本人或他人在上面题的诗,而诗的内容多是感叹诗的意境,有的诗写的位置在画面上,所以也就成了画的一部分,而与画完整统一起来。

对于诗画问题的研究,是中西方艺术家所共同感兴趣的。但是对诗画问题的理解却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艺术家是在尽心竭力地为诗、画寻找界限,和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如黑格尔认为诗有音乐的一面,也有绘画的一面;西蒙尼底斯已经说过“画是静默的诗,诗是语言的画”。而在中国艺术家看来,观照宇宙,提高和净化人格与实现艺术境界是同步的。真正的宇宙,不是人们可以用感观感受到的层面,而是不可言说的精神——“道”的世界。“道”是无形无色、无声寂寥的,宇宙的本源就是如此,真正、永恒的美也就是如此: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要真实地表现大美,要让艺术创作者用虚静的胸襟去容纳宇宙精神。所以中国艺术精神相融思想的存在,决定了中国画和诗两种不同形式艺术在表现宇宙精神时,自觉的交融在一起。所谓“诗画体一律”正是鲜明的表现出这种审美心态。

诗与画的交融,不是突然出现,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题画诗的出现。王渔洋《蚕尾集》说“六朝以来,题画诗绝罕见。盛唐如李白辈,间一为之,拙劣不工……杜子美始创为画松、画马、画鹰、画山水诸大篇,搜奇抉奥,笔补造化……子美创始之功伟矣。”

王维早于杜甫十三年出生。在他以前的画家,诗画兼工的极少。而王维则诗画兼工,且两者都对后来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自为诗“夙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是画与诗,已经融合于他一人之身了。但从他上面的两句诗看,他只意识到自己兼备这两种艺术,并不曾把自己的诗写在自己的画面上,并且除十五岁时有一首《题友人云母障子》的五绝,及另有《崔兴宗写真咏》的五绝一首外,就没有其他的题画诗。

交融过程的第二步,是把诗来作为画的题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有晋明帝有《毛诗图幽诗七月图》,是把诗作画题的,可说起源甚早。但对绘画自身,没有太大的影响。唐代的时侯诗歌盛行,在唐末时,可能已有域家以诗为画题的情形出现了。由此再前进一步,是以作诗的方法来作画。《宣和画谱》记有李公麟作画,“盖深得杜甫作诗体制,而移于画。如甫作《缚鸡行》,不在鸡虫之得失,乃在于‘注目寒江倚山阁’之时。伯时(公麟之字)……画《阳关图》,以离别惨恨,为人之常情;而设钓者于水滨,忘形块坐,哀乐不美其意。其他种种类此。”按李公麟在时代上稍后于郭熙。从上面一段材料看,当时的大画家,不仅在诗里找题材,而且以大诗人写诗的手法来写画,因此而提高了画的意境;这便是在精神上进一步将二者融合在一起。后来王渔洋却又以李伯时所画《阳关图》,来说明诗的“远”的意境(《自题丙申诗序》)。反映出诗与画的互相启发,相互交融。画与诗在精神上的交融,把握得最清楚的,在当时应首推坡。东坡的《韩斡画马诗》有“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由他“无形画”“不语诗”的说法,而把诗与画的对极性完全打破了,使两者达到了可以互相换位的程度。诗和画内在精神的交融和逻辑选择的一致,决定了它们外化形式的必然性渗透。

因为在北宋时代诗画的交融,在事实和观念上已经成熟。所以在宋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所设立的画院,至徽宗时,“如进土科下题取士”,即以诗为试题。《画继》中记有徽宗皇帝曾以“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及“乱山藏古寺”的试题。由当时取舍的标准看,所重者乃在画家对诗的体认是否真切,及由体认而来的想象力所能达到的意境。至此而可以说画与诗的融合,已达到了公认的程度。龚贤《春泉图轴》是有题诗;“静壁春泉一道飞,白龙藏彩见斜晕晖。谁家草阁虚无际,半醉诗窗下以微。”李晴江画梅,疏影横斜,画中题有“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一种贯注于诗、画底层的宇宙、人生、艺术精神,使诗画构成一个有机冥合的艺术世界。

但上面所说的交融的成熟,乃是精神上的,意境上的;距形式上的融合,依然还有一段距离。唐代的题画诗,在形式上是诗与画各自别行,两不相涉。北宋的题画诗,大概和画跋一样,只是写在画卷的后尾,或画卷的前面,而不写在画面的空白地方。《图画见闻志》中记有五代卫贤的《春江钓叟图》,“上有李后主书《渔父词》二首”,就当时一般的情形判断,这也会是写在卷尾或卷前的。从形式上把诗与画融合在一起,就我个人目前所能看到的,应当是始于宋徽宗。《故宫名画三百种》图八九,有徽宗《蜡梅山禽图》,此图的构图,是一株梅花由右向上,横斜取势;诗画的交融,当然是以画为主,画因诗的感动力与想象力,而可以将其意境加深加远,这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这种交融,不是单纯的两种艺术形式在形式围墙某一点上,相互突破后的某种程度的融合,也不是象西方艺术家所理解的那种,借助人们的想象,把两种原先是独立的形式联系起来。中国艺术的诗画融合问题,其意义远要超过形式的疆域,它是中国人的宇宙一一艺术精神的一个十分明亮的折身,是中国艺术家对宇宙、人生理解后产物。也可以说,是精神与精神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撞击。

在美术史上,自古以来就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方式。一种是以再现客观世界为主的写实型艺术,它以西方古典油画为代表。一种是以表现主观心绪与情感为主的浪漫、表现型艺术。中国画就是以此为其基本特征的。浪漫、表现性绘画思潮,早在战国时代的楚墓帛画《人物夔凤图》及西汉马王堆幡画中就已初露端倪,自唐际文人画初创以来,中国绘画则更加注重托物抒情,以画寄乐的表达方式的运用。而“绘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也正是苏子对先贤们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它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且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一直被文人们捧为绘画的至理,离不开在中国哲学虚空的宇宙观(老子“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影响下艺术家对诗化的精神内质与诗意的形式外观的永恒追求。的确,中国绘画的这种观念也正是把握了中国艺术的精神实质、把握了中国艺术诗性的品质特点,才经受住了时间风雨的考验,并一直影响至今。

第10篇

在先秦的寓言故事中,宋国人经常是被嘲弄的对象,如宋人“守株待兔”、宋人“揠苗助长”等。在寓言里,宋国人为什么多受嘲弄呢?

原来,宋国是我国周朝时期的一个小诸侯国,它的第一个国君是商纣王的哥哥。商纣王是个暴君,刮尽了天下的民脂民膏供自己享乐,连哥哥的劝说也听不进去。后来周部落的姬发(周武王)起兵讨伐商纣王,灭了商朝,商朝的一些贵族遗民们就纷纷迁到宋国去住。周朝的百姓都看不惯这些往日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权贵们,于是就编造了大量的故事讽刺他们。因此,宋国人就成了被人们攻击的目标、嘲弄的对象。这些故事互相传诵,最后以寓言的形式流传下来。

“海外赤子”的由来

“海外赤子”现已成为我国旅居海外同胞的一个美称。这个词语由何而来?

“赤子”本指婴儿。如《尚书·康诰》中的“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义”,后人对此的注解是:“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又如《孟子·离娄下》中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也是指婴儿。“赤子”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传》中的“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亲自主持射箭比赛的殿试,大臣们怕有人趁机行刺,纷纷劝阻,唐太宗答道:“王者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朕一一推心置其腹中,奈何宿卫之士亦加猜忌乎!”从这话中,人们引出了“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从“海内赤子”转变而来。后来,“海外赤子”被海外侨胞用以表达他们热爱祖国、向往祖国的赤诚之心。

一字千金

传说,唐朝大才子王勃路过南昌时,在都督阎伯屿举办的宴会上一气呵成写下了传诵千古的《滕王阁序》。写完序之后,他还附上了序诗: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_自流。

诗作最后一句空了一个字没写,王勃将诗文呈上就走了。在座的人看到空缺,有人猜是“水”字,有人猜是“独”字,阎伯屿都觉得不对,忙派人去追王勃,请他补上。

赶到驿馆,王勃的随从对来人说:“我家主人吩咐了,一字千金,不能再随便写了。”阎伯屿知道后,说“人才难得”,便包好千两银子,亲自率领文人们到驿馆来见王勃。

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地问:“我不是把字都写全了吗?”大家都说:“那里是个空(kòng)字呀!”王勃说:“对呀!是‘空’(kōng)字,‘槛外长江空自流’嘛!”大家听了,都佩服不已。

王勃用文中留“空”暗指“空”字,巧妙地将直观的形象和抽象的文字联系在一起。无独有偶,宋代文学家坡也很喜欢这种思维游戏,据说他还因此创造了一类近乎谜语的诗体——神智体诗,将文字的形、义和诗的意境融合得天衣无缝。

如上图,图中这12个奇诡的字合起来,其实是一首七言绝句《晚眺》,即: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是不是很绝妙?

有趣的吟诗酒令

清代初年,江南地区出了三个神童:孙寅、朱光和戚琳。

一次,三个神童学着大人的样子在家喝酒行令。他们约定每人先吟诵一首古诗,但必须有意漏掉一个字;然后再吟另一首古诗,诗中必须有一句说明前首诗漏字的原因。

孙寅先吟了一首唐诗: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_自横。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名诗《滁州西涧》。诗中末句漏了一个“舟”字。那么“舟”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孙寅随即吟出另一首唐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既然“轻舟已过万重山”,当然见不到“舟”了。李白的这首《朝发白帝城》被孙寅用得如此自然、恰到好处,另外二人不由得齐声叫好。

下一个是朱光。他吟了一首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_度阴山。

咦,“马”到什么地方去了?只听朱光接着吟道: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名作《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雪拥蓝关马不前”一句,巧妙地回答了“马”不见了的原因。

眼看另两位神童纷纷出彩,戚琳也不甘示弱,吟出了一首唐代诗人王驾的名诗《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_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第三句中漏掉了一个“蝶”字。“蝶”飞到哪里去了呢?戚琳又很巧妙地运用了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回答了这个问题: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原来,蝴蝶飞到菜花丛中,找不到了。

数字诗

数字是抽象的,诗歌则要用形象来表现思维,然而这两者结合,同样有佳作产生:可以是豪放的——“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可以是细腻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是沉痛的——“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可以是感伤的——“六朝如梦鸟空啼”;可以是愤怒的——“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可以是夸张的——“孤臣霜发三千丈”;可以是讽刺的——“三千宠爱在一身”;也可以是欢快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不过,这些诗中的数字,仅是作“镶嵌”之用,真正的数字诗,必须是以数字为主体。如南朝民歌:“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剩有二千在。”可以解读为一个长途行者的倦歌,他在不停地计算里程;也可理解为一个远离家乡、归心似箭的男子的情歌,期盼着早一点与心上人见面,但路还长着呢。心理描写非常准确。

另一首“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个位基数词全无遗漏,还描绘了一幅恬淡宁静的田园图,用之作为儿童启蒙读物,可一举多得。

第11篇

1、朗读全诗,注意节奏。

2、分析、讲解全诗的内容。

3、体会诗人因对时代失望和对祖国、家乡和亲人思念的淡淡的哀伤、无奈和惆怅情绪。

教学重点: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步骤:

一、课前三分钟:(3分钟)

1、请一位同学(优生)谈谈最近的感受或见闻。

2、请一位中等生从内容、仪态和技巧方面评价。(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认真听讲,练习口才,让说话者也有紧迫感。)

(备学生)如果学生讲得不好,教师应给予纠正,学生评价若不知如何说起,教师也要给予指点。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

背诵《天上的街市》

三、指导朗读。(目标1)

1.这首诗和前一首的感情基调差不多,请同学们先试读,试着划分节奏和重音。

2.朗读这首诗时节奏也不直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直快,要做到柔和、舒缓。全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静夜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四、分析、讲解全诗。

1.全诗分两小节。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哪节写实?哪节写想象?

明确:第一书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河岸边鲛人对月流珠的情形。

2.请同学们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一下全诗的意境。

明确: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诗人独自站在大海边,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由得思绪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边,是否也有一位美丽的鲛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宁静、美好却又凄清的月夜,伤怀流泪呢?

3.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目标3)

明确:流露出诗人因对时代失望和对祖国、家乡和亲人思念的淡淡的哀伤、无奈和惆怅情绪。

4.这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天上传说中的人和事,以此反衬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对前途感到渺茫,表达出诗人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但两首诗还是有些区别的,请同学们细心感受一下,两首诗中哪首流露出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更为明朗一点?

明确:前一首诗。这从两首诗所用的不同神话传说就可以看出来。

五、背诵比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

第12篇

《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毛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鲁迅更认为诗能“撄人心”,而且“不与缄口同绝”(见《摩罗诗力说》)。在光辉而坎坷的一生中,鲁迅精心创作了《诗经》国风体诗、楚辞体诗、近体诗(鲁迅称为旧体诗)、新诗、民歌体诗等共79首,其中近体诗就有59首,占他全部诗作的74.7%。所谓近体诗,是唐人指与唐以前古诗相对而言的唐代律诗和绝句。鲁迅擅长写近体诗,在他的这些近体诗中,诗人亮出了一颗 炎黄赤子之心,忧国忧民的思想象一根红线贯穿他的诗集,感人至深。这种闪光的思想无疑具有团结国人,振兴中华的巨大作用。

首先,诗人强烈地抒发了爱国情愫。青年时代的鲁迅在出国前做的诗里,如《别诸弟》等篇,还只是写离愁别恨。他到日本留学接触了旧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以后,树立了满清王朝,拯救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整个心灵就被爱国的感情占有了。

试读《自题小像》这首诗:“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塞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写于1903年,诗人在诗中不仅描绘了祖国风雨飘摇的黑暗情景,诉说了同胞尚未觉悟的寂寞之感,而且直抒献身祖国的怀抱。“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诗人毕生实践的一句誓言,也是当时如秋瑾、陈天华、王金发等留日爱国青年的共同心愿。

再读《偶成》:“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百物腾贵,弄笔者或杀或囚,书店多被封闭,文界孑遗,有稿亦无卖处,于生活遂大生影响”1931年4月15日《致李秉中》)。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抵抗,诗人的住处在火线上,只好避居英租界内山书店,到3月19日才搬回去。诗人于3月31日为沈松泉写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时亦有意,去此危邦,而眷念旧乡,仍不能绝裾径去”(1931年2月18日《致李秉中》)的感情。这种爱国感情跟屈原对祖国的忠贞是一致的。

其次,诗人明显地流露了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无限向往。诗人留学日本,弃医从文,荷戟奋战,积毁销骨,都是为了救国。诗人辛苦辗转,上下求索,都是为了寻找一条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当、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创建以后,诗人看到了祖国的光明前途,情不自禁地唱出了动人的赞歌。

请看《湘灵歌》:“昔闻湘水碧如染,今闻湘水胭脂痕。湘灵妆成照湘水,皎如皓月窥彤云。高丘寂寞竦中夜,芳荃零落无余春。鼓完瑶瑟人不闻,太平成象盈秋门。”这首诗是1931年3月5日写的。当时,红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结束,湘赣边区工农民主革命政权进一步巩固发展。这首诗的前面四句正面描写革命根据地的美好景象,并用神话来写革命根据地的新奇可爱,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喜悦之情。“胭脂痕”、“彤云”写的就是万杆红旗映入水中的美景。传说中的湘灵是忧伤的,可是现在的湘灵高高兴兴地对着湘水梳妆打扮,连湘灵也喜爱这块地方了。后面四句描写统治区死气沉沉的景象,用来反衬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兴旺发达。

再看《赠画师》:“风生白下千林暗,雾塞苍天百卉殚。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日。”这首诗是1933年1月26日写的。显而易见,前面两句写一片黑暗,百花凋零的反动派统治的白区。“春山”象征红色革命根据地。“愿乞画家新意匠,只研朱墨作春山”,请求画家运用新的艺术构思画出生气蓬勃、春意盎然的春山来,这不就是号召艺术家们描绘、反映红色革命根据地吗?这里含蕴着诗人无限的希望和理想。

再次,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大革命失败以后,诗人轰毁了进化论,接受了阶级论,学习辩证法,用马列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分析问题,从脚踏实地的共产党人身上看到了中国的脊梁,从欣欣向荣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中看到了中国的美好未来。诗人后期的一些诗篇形象地写出了革命胜利的信心,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1934年5月30日写的《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声处听惊雷”可谓石破天惊之笔。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诗人的心跟全国人民连在一起,他想得很远,想得很深,感受到人民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力量。这样的诗,反动派看了会不寒而栗,革命人民看了会斗志昂扬,其社会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这类作品中,《亥年残秋偶作》说得更有深意:“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这首诗作于一九三五年秋末,正值同志领导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之时。当时,鲁迅和茅盾共同致中共中央一个庆祝长征胜利的电报,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这电文的意思也寓寄在《亥年残秋偶作》这首诗中。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写,前半部分明写军官在日军威胁下纷纷南逃,结尾暗写红军长征胜利,北上抗日。这就向人民指出了,当时的中国虽然还是万籁俱寂的黑暗社会,但长征的胜利已经给黑暗的时代透露出快要破晓的曙光了。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喜讯啊!诗人就是这样盼望着明天,向往着黎明,憧憬着未来,心里充满希冀,一见曙光即发而为诗,犹如五更鸡鸣,给生活在漫漫长夜中的中国人民以莫大的鼓舞。

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旧中国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鲁迅的近体诗中同样得到了真实鲜明的反映。特别是三十年代,鲁迅的诗歌从革命民主主义者的诗发展为无产阶级战士的歌声,真实地反映了十年内战时期的阶级大搏斗,有力地鞭挞了反动派,灭了反动派的威风,长了革命人民的志气。

一是愤怒地反对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如《无题·禹域多飞将》,就暴露了空军狂轰滥炸革命根据地的凶残行径。《二十二年元旦》更把矛头指向的头子。这首诗写道:“云封高岫护将军,霆击寒村灭下民。到底不如租界好,打牌声里又新春。”这首诗写于1933年1月26日,写在庐山设立总部,进行反革命事“围剿”的罪恶活动。“高岫”指庐山。开头一联是对偶,“护将军”和“灭下民”相对,正好说明“灭下民”的罪魁祸首是那个“将军”,即在庐山上的。这首短小的诗好比一大篇声讨的战斗檄文。当时这样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

当革命根据地的军民粉碎了的三次军事“围剿”以后,鲁迅兴奋地写下了《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这首诗指出了反动派军事“围剿”的结果只能有两个:一个结果是红军的壮大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展;另一个结果是反革命营垒更加分崩离析,日暮途穷。这完全是现实生活的生动写照。

1931年2月写的《送O·E君携兰归国》控诉反动派进行文化“围剿”,害得“椒焚桂折佳人老”。1933年3月写的《无题·大野多钩棘》有“花树已萧森”的诗句,指出中国文化界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惯于长夜》这首诗反映了反动派的文化“围剿”彻底失败,而采用凶残的逮捕和屠杀的最末手段来对付革命作家;反映了李伟森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被秘密杀害后,以鲁迅为首的革命作家、诗人无限悲愤和“怒向刀丛觅小诗”的战斗精神,具有振聋发聩的政治鼓动力量。

更值得一读的是《无题·一枝清采妥湘灵》:“一枝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诗中“一枝清采妥湘灵”,是赞美瞿秋白同志一枝富有才华的笔。许广平在《鲁迅回忆录·瞿秋白同志与鲁迅》中讲到,一九三三年三月,瞿秋白同志在一天里写了《关于女人》《真假堂·吉诃德》《内外》《透底》《大观园的人才》等五篇战斗的杂文,说:“能在同一天里写作出来,真使人感到秋白同志的革命才华,足令我们人民感到骄傲,令敌人为之丧胆。他为革命文学的威力增加了不少分量。”这就是“一枝清采妥湘灵”的最好注脚。“九畹贞风慰独醒”,指出了革命根据地的广大人民坚贞的革命斗争精神也给秋白同志很大的安慰。这首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反映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反对军事“围剿”和国统区革命作家反对文化“围剿”这样两个不同地区、两条不同战线的密切配合,同时取得伟大胜利的社会现实。

此外,《秋夜有感》指出了反动派在“柏栗丛边作道场”,揭露了反动派镇压人民的两手:一手是刽子手,杀人;一手是牧师,进行宗教欺骗。这对于革命人民总结斗争经验,增长斗争才干,也是十分有益的。二是形象地勾勒出反动派腐朽没落的丑恶嘴脸。反动派对人民穷凶极恶,内部也经常勾心斗角。1931年春天,内发生了严重的派系斗争,和胡汉民冲突得很厉害,5月,广州竟另组拥胡反蒋的国民政府,使的统治四分五裂。鲁迅的政治敏感性很强,及时暴露了反动派的种种丑态。那年2月作的《赠邬其山》写道:“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诗中“一阔脸就变”这一神来之笔,生动地刻画了“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形象。“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二句对“落水狗”进行了揶揄。鲁迅在原稿里还把“南无阿弥陀”五个字写得特别大,这反映了鲁迅对那班军阀和政客的蔑视和冷嘲。

6月,鲁迅作了一首《无题》:“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六代绮罗成旧梦,石头城上月如钩。”这首诗写南京政府一片寂寞凄凉。人们从这里不难看出,反动派的末日不远了。在同一天写的另一首《无题》里,诗人不禁发出浩叹:“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这是通过怀念孙中山这位“美人”,让人体会到弦外之音,即背叛了新三民主义,葬送了辛亥革命的精神。

《学生和玉佛》《吊大学生》等诗揭露反动派只会夸大口,不敢抗日寇,掠夺大批古董,在“烟花场上”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慨之情。在日寇得陇望蜀,步步进逼的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反动派却出卖华北,出卖中国。鲁迅写了《亥年残秋偶作》,用“金风萧瑟走千官”的诗句,怒斥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不抵抗而一味逃跑的反动派。

三是辛辣地讽刺了反动文人的丑恶行径。反动派用钢刀杀人,反动文人用软刀杀人,鲁迅对这种丑恶的社会现象也进行了深刻的揭露。例如《吊卢骚》:“脱帽怀铅出,先生盖代穷。头颅行万里,失计造儿童。”鲁迅在这里揭露梁实秋借卢骚来攻击一般浪漫文人的行为是“借头示众”,用软刀子杀人,这同反动派杀人以后将头挂来挂去示众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反革命罪行。

衡量一个诗人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人民性。鲁迅的近体诗表现出对被压迫人民的深切同情,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生活最热切的关注和从中迸发出来的正义呼声。

第一,是对被迫害致死的进步人士表示沉痛哀悼。无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还是反动派肆虐时期,进步人士都受到排挤打击,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诗人满腔悲愤,写下了几首悼诗,读来催人泪下。例如《哀范君三章》描绘了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的倔强形象,赞扬了范爱农洁身自好、蔑视权贵的高尚品质。在诗中,诗人关切地询问范爱农在天之灵“独沉清冽水,能否涤愁肠?”感情多么真挚深厚!在诗中,诗人还深刻地揭示了造成范爱农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这就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社会照旧没有公正是非,坏人当道,好人受欺。

又譬如《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竭力地把悲痛深深地埋在心里,不让它流露出来,但当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铨被蓝衣社特务暗杀以后,又抑制不住,洒泪痛哭了。还有一首《悼丁君》,是从谣传丁玲遇害来的,哀悼“耀高丘”的人,即有才华的人被害,揭露反动派的罪行。

第二,是对旧社会不幸妇女表示深切同情。连年内战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和无数家庭的和平生活,使千千万万的妇女陷入痛苦的深渊。诗人目睹旧中国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在诗中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向统治集团和日本侵略者发出严正的谴责。

请看《所闻》:“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樽。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啼痕”。这首诗是1932年“一·二八”闸北被炸毁后有所闻而作,写出了一方的豪奢,一方的无告。罪恶的侵略战争把民居化为焦土,无数女孩子的父母兄弟都被炸死了,这些女孩子就沦落到豪门去侍宴。诗里勾画了凄楚可哀的少女形象:在豪门的下,她们连内心的痛苦都不敢流露出来,当内心痛苦难熬之时,连忙“佯看罗袜掩啼痕”。诗人表现少女的痛苦心情极为细致,充满对“娇女”的高度同情心。

再看《赠人二首》:“秦女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须臾响急冰弦绝,但见奔星劲有声。”“明眸越女罢晨妆,荇水荷风是旧乡。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这两首诗都写歌女的不幸。第一首写秦女(泛指陇陕一带女子)理筝,弦断星奔,担心亲人被害,心里充满恐怖。第二首写越女(泛指江浙一带女子)在天灾人祸的迫害下,离乡背井,流落城市谋生,学唱新词,一想起故乡的严重旱灾,笑容就立即消失。这样传神的诗无疑具有震憾人心的作用。

第三,是对患难中的日本战友表示热情关怀。三十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十分猖獗,军人集团横行,对外发动侵华战争,对内镇压日本人民的反抗,因此,诗人对日本反法西斯主义的战友十分关怀。《一、二八战后作》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这首诗是为日本山本初枝女士写的。在1932年2月和3月间,日本军人集团策划政治暗杀事件多起,5月间,连在对华侵策略政治中主张“持重”的首相犬养毅也不能幸免。山本初枝是憎恨法西斯主义的歌人。因此,鲁迅在这首诗里特别关心她的安全,诚恳而热情地祝她平安。

日本西村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鲁迅写了《题三义塔》一诗,“聊答遐请”,表达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奔霆飞@①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在这首诗中,“精禽梦觉仍衔石”一句,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精神至死不渝;“斗士诚坚共抗流”一句,使我们看到了中日反帝战士精诚坚强,一同斗争;更值得一提的是,诗人为我们指出了美好的前景,“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就是说,抗战胜利以后,中日人民依旧会保持着兄弟的情谊,在一笑中泯灭掉过去的仇恨。由此可见,诗人的胸怀何等宽广,目光何等远大!这些动人的诗作给中日两国人民以深刻的启迪,架起了一座中日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

综上所述,鲁迅一生所写的近体诗数量虽然不多,却具有深广的内容,真实地反映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现实生活,揭示了社会的基本矛盾,提出了发人深醒的社会问题,激励人们去争取光明的前途,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这就是鲁迅近体诗的历史功绩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