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互相帮助的作文

互相帮助的作文

时间:2023-05-29 18:24:28

互相帮助的作文

第1篇

关键词 汉族学生 维族学生 一帮一 互助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一帮一互助学习的定义

所谓一帮一互助学习与西方的“同伴教育”相呼应,就是指以合作学习原理为指导,教师将班内学生综合学习情况进行分层,引导学生在自愿的前提下按照自己当前状况进行异质结合,让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语言上以及思想品行上帮助其他的同学,结成一帮一互助学习小组,引导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激励,互相提醒,互相探讨,互相交流切磋学习方法,同时在课上课下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和道德水平。

本文以三峡大学2011级临床医学4、5班的13名新疆维族同学为例,以维族学生的个人情感为主,自愿选择同班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二人小组,在学习上、生活上以及思想上互相帮助,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一帮一互助学习,重点发挥品学兼优的学生帮、扶、带的作用,帮助维族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成绩,以及提升他们的语言沟通能力,使维族学生适应大环境、融入新集体。

2一帮一互助学习的目的

三峡大学医学院2011级临床医学、中医、影像、护理等专业学生中共有维族学生27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24人。2011级的大多数维族学生都来自于内高班,但也有几名协作计划的预科生。不管是从内高班考入的学生,还是协作计划生,他们的汉语水平都远远不及汉族学生,再加上、生活习惯、语言沟通方式等不同,特别是医学上的专业名词、专业术语又特别多,因此,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语言交流方面,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为了构建和谐集体,营造学术探讨之风,增进学生间的感情,让各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共同进步,临床医学11级4班和5班开展了一帮一的互助学习。

一帮一互助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间教学相长效应,达到互学互助、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而对于新疆同学来说,在课堂上由于老师语速、语调或是偶尔使用方言等因素,对同样的问题理解起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适当地给予帮助,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加学习热情,更能建立友谊,使之增强两个民族的沟通、理解、信任。

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调配,因此自主学习的意识极为重要,组成一帮一互助小组可以起到相互监督、提高学习主动性的作用。在课余时间与维族同学一起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律性,更能帮助维族同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维族同学可能由于语言等因素不能有效地掌握,那么就需要成绩优异的同学在课下来帮助他们,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否则,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会减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对维族同学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进一步打消他们的学习热情,形成恶性循环。学习上的困难加之习俗、语言的不同很容易导致民族情绪的产生。因此,汉族维族同学一帮一互助学习对高校民族团结至关重要。

3一帮一互助学习的方式

3.1受助者和支助者自愿结对子定计划

由受助的维族同学自愿选出班里他们较信任的汉族支助学生,并结成对子、拟定好学习计划。这样,互助双方的学习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合作交流更顺畅。汉族维族学生互助组之间每周也开展学习信息的反馈与交流。

3.2受助者和支助者上课尽量坐一起

汉族和维族学生互助双方课堂上坐一起,能够起到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督促、共同进步的作用。双方在按时到课、课堂讨论、学习效率和听课习惯的养成等方面均会受益匪浅。

3.3互助双方平时一起自习、考前一起复习

课外一起自习,让汉族维族学生能有效利用课余时间;考前一起复习,便于互助双方对知识的总结梳理和强化。

3.4支助者带领受助的维族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学生的学习讨论与交流

让维族学生在参与集体讨论和交流中融入集体,增进汉族和维族学生间的了解,增强班级凝聚力。

4一帮一互助学习的益处

4.1互助学习有利于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更有利于民族团结

学习、生活、思想上的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可以使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尤其是对于新疆少数民族的同学而言,他们背井离乡,缺少家人的关怀,同时由于语言沟通不便,与汉族学生又缺少必要的交流。他们往往更孤独,内心更需要关爱。一帮一互助学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更送去了我们的关爱。同时一帮一的开展更为民族团结打开了一扇大门,由于生活习俗、的不同,而且当今社会存在许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使两个民族的学生在政治问题上相对敏感,而互助学习为汉、维两民族之间的沟通架起了桥梁,增加两个民族的信任,为民族统一、民族团结奉献一份力量。

4.2互助学习可以增强支助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互助学习帮助参与者做学习的主人,可以让互助双方产生责任意识,支助者在规范自己、提高自己的同时,可以组织、监督、引领新疆少数民族同学的学习,这既增强了自身责任感使命感,也能增强班级凝聚力。

4.3互助能够增强和激发受助者的学习信心和学习潜能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等原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会存在相应的困难,一个问题解决不了可能引发蝴蝶效应,打消学习积极性和信心。参加一帮一互助学习可以及时解决课堂上的问题,强化重、难点,激发学习的潜能,知识点的攻克可以提高受助学生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引起良性循环,增加学习积极性,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受助者的学习成绩。

4.4教学相长、互助双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学会发掘同伴的优点,学会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汉族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在学习、生活、思想上互相影响,对待同一问题学会如何求同存异也是一项必修课,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学会吸取同伴的精华,可以丰富思想、开拓视野,使自己迅速成熟起来,这使互助双方在人格上、思想上、学习上共同取得进步。

互助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而汉族维族学生一帮一的互助形式更是一种在高校值得广泛推广的教学模式,因为它不仅增强了互助双方的责任感,调动了双方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互助双方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而且更有利于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感情,增强民族团结,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人才培养。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高校教与学的良性循环,希望一帮一的互助学习在高校的不同民族之间、在优秀学生与学困学生之间、在中国学生与留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互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5-032-2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这也给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但存在问题也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功利化,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管理能力下降,对他人和集体的关注偏少,互助合作意识不强等。大学生互助,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可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和自我完善,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大学生互助的定义

大学生互助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层面来讲,指的是全部大学生间的鼓励、支持、安慰与劝导等互助活动。从狭义层面来讲,指具备助人技能的大学生互助员,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各种帮助活动。从本质上说,大学生互助是大学生之间出现的同伴教育,受助双方为同龄伙伴,互相信任,关系融合,并且受助双方的角色随环境、实践以及本身面临的问题不断出现变化,并且始终承担“双重角色”。互助主要关注的是大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互助使用的方法为关爱与接受宣泄、交流与倾听,解释和疏导、理解和共情、鼓励和支持、尊重和接纳、表扬和提醒等。大学生在进行互助进程中,助人者将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针对受助者帮助中,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本身也实现成长,达到“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境界。

二、大学生互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

(一)理论基础

一是人本主义理论。该理论指出,人不能脱离他人联系而存在,变为孤立之人。该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流便于人日常生活,并推动自己和别人的健康成长,个体在展开交流的过程中,深深体会以及表达出的内部精神状态。还需要说明的是,人本主义理论还强调爱为人类本性。渴望获得爱,并将爱给予他人,能让人产生归属感,获得集体温暖。二是亲社会行为理论。该理论代表人物巴特森提出“移情—利他模式”,该模式认为个体站在他人立场去体验当事人需要以及苦痛时,其会产生将心比心互助行为。三是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指出,人的复杂行为是后天习得,主要存在两种过程:一是,经由直接经验获取行为反应模式的整个过程。二是,经由观察示范者行为习得的整个行为过程;被观察对象可称为榜样,观察主体可称为观察者。观察者通过对观察榜样本身的活动影响后,明白过程,这实际上是示范作用,该理论表明榜样重要性。上面的理论表明,人类的存在与互助是分不开,并且互助还能影响并改变人的存在状态。

(二)现实需要

首先,大学生互助与大学生心理求助、年龄阶段特点相符合。大学生为人格塑造、习惯养成、价值观定型关键阶段。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生涯的完结期,即将开始社会职业生涯,学生既要完成学业,还需要进行求职、恋爱等,所有的目标实现,既要广大教师的培育以及学生自身努力,学生间的互助影响还能起到非常关键作用。俗言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大学生成长与进步都需要其它同学支持、鼓励与帮助;好的学习气氛能大力营造彼此共同努力,并为别提供帮助等都是有利的。每一位大学生需要面对多种挫折,和需要同学彼此间的关心、理解与支持,能给与受挫的大学生给与勇气与力量。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大学生之间可称为帮助者、促进者、辅助者、朋友与合作者,彼此之间的竞争能让大学生实现自我超越,并且通过学习榜样,来达到取长补短、收获成功,品尝获得别人帮助的快乐。

其次,大学生互助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求相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在坚持做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以及法纪观等教育之时,需要充分结合大学生思想实际,并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与适用性,让大学生能将相关的理念与知识能运用到学习、生活、工作之中。大学生互助是经由大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示范以及影响的方式,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实际实现密切结合,将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分解为明确态度、具有感彩的情境,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与适用性。在大学生互助团体内,其个体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个体思想政治素质既能反映自己,还能供别人借鉴。所以,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将大学生互助当成是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开展教育方面的引导,让其具有团结合作的心态与良好的人格素养;并经由大学生互助的相关路径,来进一步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教育,能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工作、思想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大学生互助的战略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及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非常重视加强并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备重要战略意义。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团结互助的优良素质对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凝聚意义重大。大学生一般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在应试教育长期影响下,其过多关注成绩。强调自我与自愿,但是集体观念、合作观念、组织观念等相对淡薄。相关实际调研表明,62.5%大学生对彼此间的互助行为进行整体评价是一般,只有3%大学生认为这一方式是很好的 。从这里可以发现,大学生互助的现状不容乐观。

四、大学生互助的模式及特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以及工作难点可通过大学生之间的互助加以分解与落实。不同情况下的互助模式,具备不同工作特点以及工作效果。大学生互助模式多样,按照其存在方式分,包含显性存在、隐性存在;按照组成意愿分,包含自发,家长或者教师组建的;按照大学生互助团体中受助人员特点以及需求分类,包含:边缘大学生特别互助、习惯不良互助、新生不适应症互助、学业不良互助、心理教育互助、新生不适应症互助等五个模式,这五个互助模式的前提是:一是互助过程中提供的帮助一方应在能力、学业、素质、经验等多方面要比受助方素质高;二是双方在友谊以及互信情境内互助,并且使互助方有效规避枯燥乏味,并具备人文关怀;三是施助者在进行帮助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发现受助者优缺点,不断改变角色,让帮助更加具备相互性。

(一)大学生学业不良互助。这主要是指的学生之间经由互相帮助开展学习的模式。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或者学习基础方面存在不足,出现学习成绩差,自己希望获得帮助的愿望。互助在形成后,施助者按照受助者实情来制定学习计划,并且在习惯、学习时间上开展合理约束与安排,确保活动能有步骤、有计划开展。学业不良互助应用于理工类院校比较多,能发挥实效性。

(二)大学生习惯不良互助。这主要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经由互相帮助后,能对习惯加以纠正,并形成好的习惯的模式。学生对本身不良习惯有明确的认识,并改善主观意愿。在形成互助后,施助者需要密切关注,发挥引导示范作用,及时加以督促、提醒与鼓励。

(三)大学生心理互助。这主要指的是大学生通过多种行为,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施加心理层面影响,让参与人员的心理素质能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互助模式。大学生从心理上存在帮助他人的倾向,也希望获得他人帮助,大学生心理互助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高境界。

(四)大学新生不适应症互助。这主要指的是组织高一年级的大学生和新生能结成互助帮扶对象,对其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灯多方面展开帮助与引导,确保新生能及时摆脱大学新生对不适应症困扰互助模式。这指的是大学生在其党支部开展学生党员和新生互助活动,并确保高年级学生党员能多帮助更多新生。紧密围绕相关互助活动,实行互助促进会、互助见面会以及征文比赛等活动。开展互助活动,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互助给其带来的新变化,为其更好开展大学生活打下良好开端。

(五)边缘大学生特别互助。这主要指的是那些价值观偏激、性格孤僻、喜欢独处以及远离集体的边缘心态致使集体或者学习的边缘个体。高等院校的边缘学生在针对比如存在厌学、缺乏理性、惧学心理;学生意志消沉、困难面前畏首畏尾,不能正常交往 。边缘学生虽然占的数量少,但是难度大。对该类学生采用互助的方法,能获取较好的效果。在对边缘学生全面掌握情况以及认真分析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互助计划,按照就近就熟原则派遣受助学生认可的学生加入到互助计划内。该自愿和制定相互结合的方式稳定性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监督以及教师介入的方式来获得成功。

总之,高校需要创建大学生互助系统,进一步丰富并完善多种模式互助活动,并切实发挥好大学生之间互助的正能量,让“助人互助”成为大学生新观念。

参考文献:

[1]张敏生.心理互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08,(8):82-83.

[2]林香港、项炳池.生命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87-89.

[3]朱志明.大学生团结互助状况的调查及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9):47-50.

第3篇

[内容]

一、导入部分“团结合作”这个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得很深刻,只能是字面解释为“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为了真正明确“团结合作”的内涵,教学中可采劝学习名言,提出观点”的方式导入新课。

导言:同学们,伟大领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你们能告诉老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人与人之间要注意团结,互相帮助,才能把事情办好。)同学们回答的基本正确,这句名言是告诉我们:要实现共同的理想,达到共同的目的,完成共同的任务,就要集中一切力量,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合作。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讲授部分本课教学内容是一则童话,通过圆圆和方方作梦,认识到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各自受到教育的事例,教育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学间只有相互学习、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为了逼真贴切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道德知识,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信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投影、音响等电教媒体的功能,并辅以彩色插图和简单的文字板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一)讲述故事,悟出观点。

通过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故事,使学生受到感染,初步了解圆圆和方方因互不服气而发生争吵,通过做梦各自认识到都有缺点和优点之后而团结合作的事。

(二)阅读课文,深究问题。

组织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然后回答。

1.圆圆和方方为什么争吵不休?(因为圆圆和方方认为各自都比对方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所以争吵不休。)对!这对好朋友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却找不到不足,谁也不服谁,争吵得很凶。结果怎样呢,请看第二题。

2.他们各自都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从中明白了什么?让学生默读课文5—16自然段,在此基础上出示课文中彩色插图,启发学生动脑、动口,概括总结出:“该是方的就不能变成圆的,该是圆的就不能变成方的,否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圆圆和方方各自都做了梦,并把做梦的内容都告诉了对方,他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圆圆有圆圆的优点,方方有方方的长处。)同学们,故事中圆圆和方方是不同人物的代表,也可以说是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我们每个人的化身,所以我们要像圆圆和方方那样,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3.圆圆和方方是怎样合作的?圆圆和方方彼此都知道了各自的优缺点后,就开始了愉快合作,谁能回答一下他们是怎样合作的?(学生朗读17—21自然段。)圆圆和方方这样合作有什么好处?(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结: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合作意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形成一种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社会氛围。要关心他人,愿与他人合作,虚心学习他人长处,主动帮助他人解决困难。这是社会主义公德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从小要养成的优良品德。

(三)播放录音,强化观点。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圆圆和方方这样团结合作的事例,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个配乐录音故事——《成功的合作》。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故事中讲的是第二医院的医护人员,齐心协力抢救一位生命危在旦夕的病人的感人事迹。这件事告诉我们:病人所以能转危为安,是全体医护人员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

(四)联系实际,以知导行。

同学们都生活在集体中,团结合作的事例一定很多,谁愿意把收集到的典型事例讲给大家听一听?(同学们纷纷讲述本班、本校或社会上关心他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感人事例。)

小结:同学们讲得很好,从你们谈到的事例中,大家又受到了更深刻的教育。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做到以下四点: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②谦虚谨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③尊重他人,遇事多想他人,帮助他人解决困难。④团结合作,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下面我们做一道辨析题:小刚和小锋是好朋友,小刚的数学成绩优秀,小锋的水笔画很好。一次小锋说:“我的数学很差,你帮助帮助我。你的水笔画差一些,我再帮助帮助你,行吗?”小刚说:“考大学也不考画画,我才不学呢,不用你帮助我,我也不想帮助你。”他俩这样讲对吗?为什么?(小刚的说法不对。因为他学习目的不端正,不是为了全面发展,而只是为了考大学,而且还很自私,没有帮助别人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小锋的说法有两种解释:如果小锋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去请小刚帮助,提高数学成绩并主动帮助小刚把水笔画学好,就是互相帮助,取长补短,说法正确。如果小刚是出于“交换”,即用帮助小刚学好水笔画来换得小刚帮助自己学好数学,这就不是团结合作,就不正确。)

小结:同学们争论得很好,老师相信小刚和小锋听到大家的发言,一定也会同你们一样坚持正确的观点,修正错误的认识,做到团结合作。

三、总结部分1.首先师生共同整理本课的教学内容,同时完整规范板书。

2.组织学生看板书归纳观点,进一步明确通过本节课学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团结合作,这是社会主义公德,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良好品德。)

3.再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即谈谈今后如何增强团结合作意识,适应提高素质的要求。

第4篇

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3月发布的《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动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断优化、养老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充分释放,确保到2022年在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有效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及其子女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我省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正以超老龄化速度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21.77%,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六,多样化养老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县属于全省经济欠发展区域,因产业单一,社会就业率偏低,城乡青壮劳动力大规模向外县转移,全县在籍人口17万,实际常住人口约10万,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成为社会普遍问题。对老年人进行有效的生活照料、精神关爱和慰藉,需要政府、家庭和相关机构共同承担,用良好的服务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满足养老需求,单靠独生子女负担很重,依赖政府不够,县级社区(老年)学院如果能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适应民情的养老长效机制,就能为政府分担部分责任,为社会家庭缓解压力。近年来,××县在政府“下山脱贫”“地质避险”和“大搬快聚”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农村人口快速向县城、城郊、乡镇所在地、交通便利的沿溪公路一带村庄集聚,“互联乐帮”居家养老将成为现实可能。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并非最急迫的需求,多样化养老需求还包括老年家政服务、居家护理、文化养生、精神关爱等,国外对机构养老模式非常重视,有养老院、护理院、临终关怀机构等,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实行分级管理,根据身体健康状态、生活自理程度及社会交往能力,分出自理型、半自理型和完全不能自理型三级。发达国家中许多新的养老模式值得我们效仿,如德国的互助养老模式,老人与家庭外的其他人或同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结合起来,相互扶持、相互照顾。它具体包括老年人结伴而居的拼家养老、社区内成员相互照顾的社区互助养老等很多形式。日本的邻里互助网络和“时间银行”模式,邻里互助网络是指社区内65岁以上,特别是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在政府的扶持与志愿者团体的帮助下,组成相对稳定的协会组织,通过举办邻里聚会活动来促进老年人之间信息交流和经验分享,实现排解孤独、充实自我的互助目标。新加坡的乐龄义工模式,过了55岁之后的老年人就被称为“乐龄人士”,以 “乐龄”替代“老龄”的生活理念。 “乐龄人士”协助社区组织老年人开展文娱活动,无偿地服务他人,健康的“乐龄”老人服务于“高龄”老人。

根据我国国情和传统观念,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家庭养老、居家养老,因为机构养老模式下,老人并不情愿离开自己的家园,对于子女来说也可能觉得是丢面子的事情。我国的上海最先将互助养老理念运用到居家养老中,建立了志愿敬老服务“时间银行”,推出家庭互助服务项目——“老伙伴”计划,为上海高龄老人服务。低龄健康老人为高龄老人或孤寡、独居、重病老人提供服务,并把服务时间“储蓄”起来,以备在自己需要时可提取“时间”接受服务。

“互联乐帮”养老模式,体现了“老有所为”和“老有所乐”的理念,有助于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效用最大化,在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养老压力增大,社会劳动力不足的新背景下,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养老社会人力资源不足的压力。作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一种补充形式,通过老帮老,老少互帮,促进邻里及陌生老龄人之间交往,能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建立老人的社会关系,对老年人身心健康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有助于乐龄群体产生更多的共同语言,在接触的过程中彼此都体验到快乐。

二、实验项目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所谓“互联乐帮”,就是县老年学院通过组建“互联乐帮社”公益协助平台,把乐龄人士人力、智力、技能等资源整合成网,使“我能”与“我需”信息互联互通,共享信息,分享快乐。核心工作是充分利用以老年群体为主的各类人力资源的闲置时间或闲置资源低成本地相互利用。该实验项目以社团成员之间的情感为纽带,重点开展与居家养老密切相关的互助服务。社团成员可以自愿自由拼团活动,形式上可以老帮老、少帮老、老帮少,老中青少之间都发挥自身之长乐帮对方,建立邻里乡亲情感。学院从招募制度、回馈激励、教育培训、整合资源以及争取政府政策扶持等方面构建长效机制。

合作共享是互联乐帮的原动力,今天我帮你,明天你帮我,与志愿服务和有偿服务等情况有所区分。“乐帮时间储蓄银行”是重要的激励机制,乐帮时间储蓄可个人提取,或者赠予,乐帮付出者以收获受助机会作为回报,年轻乐帮人士时间储蓄可以赠予自己家的老人名下,可存可支。互助是一个大课题,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互助型老龄社会福利体系。

(二)基本内容

1.丰富老年人多样化需求

主要满足老年人的三方面需求:一是生活照顾;二是医疗护理;三是精神关爱。互助项目范围三个预设:政府现有政策享受不到,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照料不到,社会机构有偿服务不到的。明确指向求互补、讲时效、有温馨。老年人申请帮助的事项满足三个条件:时间不超过2小时,没有责任风险,没有安全风险。

2.设计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乐帮项目。

根据区域分:街道居委示范社、乡镇农村示范社、居民小区示范社、中小学校示范社、老年协会示范社。根据健康状态分:自理型、半自理型。根据需求分:生活解忧型、医疗护理型、精神关爱型、敬老爱幼型。

3.建立养老信息化机制

通过平台实现对社区老年人的统一管理,并及时处理老人的咨询等服务请求信息。在有条件的社区,开发与互联网连接的电脑、电视界面、电话和一系列传感器组成的可视家

庭紧急救助系统,用来监护独居或寡居的老人。

4.推广互助养老服务理念

在创建学习型城市的背景下,推动社会学习型组织建设,推广不以任何物质报酬为目的的条件下,满足和改善社区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需求开展的养老服务理念。推进互助型、储蓄型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建设,丰富互助养老服务的内涵和形式。

5.营造敬老爱幼良好社会氛围。利用假期,组织大中小学生开展敬老助乐社会实践,同时让乐龄人士的人生经验及智慧转化为教育下一代的丰富资源。

6. 探索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回馈激励制度,增强互联乐帮的内生动力,它是老年互助服务得以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是建立多层次、多样式的表彰、宣传和奖励制度,设置灵活多样又富有人性的荣誉奖项。建立互助养老星级认定制度,每年进行考评,根据互助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乐龄人士给予相应的星级认定,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实施积分管理制度。将乐龄人士情况以积分的形式进行记录管理,根据服务内容和服务时间折算积分,定期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宣传和表彰。三是建立“时间银行”,记录互助服务时间,推广“互助服务”“服务转换”等有效形式,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老帮老”队伍中来。 时间储蓄”,建立“邻里互助社”,制定《互助养老时间储蓄银行规则》《互助养老协议》等配套制度。

7.推动政府层面对互助养老的政策支持,如果本项目正式确立为省市重点课题规划,争取用县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的名义,发动教育系统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发动街道办事处、乡镇发动居委、农村开展活动,社区学院进行有效的业务指导和项目管理。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状况和已有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2.行动研究法。认真研究嘉兴学院以“实验项目”建设为切入口打造区域社区教育特色品牌的经验,以及典型案例,开展本项目的有关研究活动。  

三、预期成果:

1. 实现互联乐帮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由点到面,使更多的人群关注并加入到活动中。

2.形成一套互助养老管理配套制度和激励机制。

3.建成一批有代表性的实验示范点。

4.该课题最终研究的成果的取向:论文和相关调研报告的公开发表、研究成果提供相关部门决策参考、研究报告和视频资料送交县市相关领导批阅等。

四、前期准备

1.调查研究

设计调查问卷,面向老年协会、居委、老年学院学员发出调查问卷,了解老年群体的对养老服务的关切度和需求情况。申报课题材料。

2.制定实施方案

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5—2019.6) 

做好调研、前测工作; 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9.9—2020.12) 

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互助养老模式的内容、途径、方法,着

力研究老少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请专家指导,规划本课题的深入研究。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21.1—2021.6) 

收集、整理子课题结题实验报告; 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研究工作报告; 

3.任务分解

本课题由本人组织动员、方案实施,制定计划表。由社区学院校级领导组织实施,其中党支部书记×××负责街道社区试点,副校长×××负责中小学校试点,校长助理×××负责老年学院、老年协会试点,×××镇校负责人×××、×××镇负责人×××、×××镇校负责×××分别负责乡镇村试点。×××、×××负责资料、图片收集、论文撰写。

4.参考文献: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老年志愿者服务》王放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 年第 4 期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养老模式探索》薛晓鸣(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江苏南京210008)

《美国全面的老年人服务项目模式》王秋梅 田新平 沈悌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北京  100730)

第5篇

一、 在政治上共同成长

我与麦麦提同志发展对象一同参加由县委组织部举办的党课培训班,并共同面向党旗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党课学习期间,我们认真听取了老师们关于党史、军史等知识,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退休老干部所讲授的“彪炳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课。围绕“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的长征精神内涵,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长征路上飞夺泸定桥的惨烈牺牲、跨雪山过草地的无私奉献、以及军民鱼水情的历史见证。通过这一课学员们再次温习了老一辈革命家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无私奉献的决心。课后,我与麦麦提同志再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我向他讲述了长征路上诸如“红军四渡赤水”的经典战役、小学课文《丰碑》的感人事迹;同时,麦麦提同志也通过描述电影《翻身》的情节,描述新疆解放前红军团结带领广大受压迫的维吾尔族穷苦人民,同国民党军队、封建地主等反动阶层开展艰苦斗争的历史。

通过学习与课后讨论,我与麦麦提同志进一步扩充了对党史、军史、社会主义建设史以及新疆发展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党性修养,我们共同约定在以后要继续不断学习、勤勉工作、履行入党誓言。

目前,我与麦麦提同志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上,但是我们都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着、且共同在进步着。,我们同日完成预备党员转正,正式的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 在工作上互帮互助

自去年我们二人熟识以后,便在工作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虽在不同岗位但一直互帮互助、发挥各自优势所长。

麦麦提同志因工作原因从原单位的“访惠聚”队员岗位调到发改委之后,我发现他在草拟材料中格式调整和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书写国语笔迹潦草难以辨认的缺点。发现这一问题后,我反复向麦麦提同志讲述公文草拟的规定格式、讲述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并且指出他以往的错误之处;同时还向他推荐购买《田英章楷书》,帮助他规范书写国语文字。通过努力,现在麦麦提同志在文字书写和文章草拟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驻村后,我因语言不通导致工作难度明显增加、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与群众根本无法交流,维吾尔语学习一直没有进步。麦麦提同志了解这个情况后,鼓励我先从学习常用的维吾尔语词汇开始并抽空教我发音,从数字到作物、从问候到餐饮。现在通过他的帮助和指导,已经能够与群众进行问候和简单生产生活情况的问询对话。今年4月,制定农户一户一策时,因村里翻译人员短缺,分配我的任务推进迟缓,我主动向麦麦提同志寻求帮助,邀请他利用周末到村帮我翻译,我才得以准时保质的完成工作任务。

在工作中,我与麦麦提同志在不同岗位上取长补短、互助互进,各自都取得显著的进步。

三、在生活上互相扶助

因家人都不在本县且恰逢同住一个小区,我与麦麦提在生活的接触较多,克服了所谓“民族之别”,成为生活中互相扶助的好兄弟。

体现最明显的便是日常互相“蹭饭”的次数多了,轮休之时,我经常不请自去的到麦麦提家中吃饭;下乡走访之时,他也毫不客气让我尽地主之谊。肉孜节、古尔邦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会互致节日问候。

今年5月,我不慎骑车摔伤导致行动不便,他下班后主动到医院照顾我,推车、取药、买饭,甚至出院时垫付医药费,让我在异乡受难之时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照料。

第6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招生规模的扩大,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进入高校的机会,同时贫困学生的比例也随之加大,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数来自农村,使原本存在的贫困学生问题更加突出。如何做好高职院校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研究贫困学生出现的新特点、新问题,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有效途径,提高其实效性,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研究的新问题。

一、贫困学生思想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

(一)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偏差

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忙于事务,只注重为贫困学生经济援助工作,忽视了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些辅导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传统的教育方式,现在贫困学生工作是以经济扶贫救困为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实用;也有的人认为可以忽略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要给每个贫困学生的钱发够了,经济关怀就是人文关怀,贫困学生也不会出现什么思想问题。这些都反映出部分辅导员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存在偏差。不仅一些老师如此认为,就是某些贫困学生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讲大道理,不能为贫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上的扶持才是最大的人文关怀。

(二)贫困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得不到满足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热衷于满足贫困学生的经济需求,较少关注贫困学生的精神文化需要。事实上,贫困学生除了经济上需要帮助,思想上也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其他学生要多,除了要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外,更要解决他们思想上的问题,需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帮扶、精神帮扶。他们希望得到集体的温暖,又害怕参加集体活动;他们希望得到更多同学的关心,又怕与别人交往;他们需要更多的精神支持,又缺乏勇气。因此,如何营造一个宽松的文化环境,让贫困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培养起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为,对贫困学生实施经济援助,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贫困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问题就算解决了。事实上,贫困学生除了有经济压力、学习压力以外,各种心理压力也是贫困学生面临的大问题。有的贫困学生因生活拮据,总是为自己的学习费用、生活费用而发愁担忧;有的为了不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困境,很少和同学、老师交流交往,害怕参加集体活动,对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消沉地对待生活,宁可生活很艰难,也不接受贫困补助;有的担心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愧对含辛茹苦的父母。各种压力使得他们焦虑、紧张、不安和恐惧,有的甚至出现焦虑不安、忧愁烦躁和抑郁等情绪障碍。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给予他们帮助,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出现的各种心理疾患和障碍,给贫困学生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否则,经济帮助再多也无济于事。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一)人文关怀是关心与呵护

在高职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突显人文关怀,是对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细心呵护,这一呵护不仅仅是“送钱送物”进行“物质扶贫”,更重要的是对贫困学生进行“精神扶贫”。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关心他们的进步和成长,有进步多鼓励,有困难及时解决,有困惑及时排除。尤其是多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多与他人交往,启发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勇气。

(二)人文关怀是理解与尊重

在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他们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和人格完善的善意扶持,使他们活得有尊严。经济上的扶持是必需的,但如果他们失去了别人的尊重,再多的经济援助也不会打动他们的心,反而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采取拒收的过激行为或对别人的经济援助不屑一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首先要体现在对贫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方式,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分析暂时的困难,理解并引导他们认识到贫困不是自己的错,更不能说明自己没有能力。通过情感上的理解,使他们感到温暖,引感上的共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人文关怀是教育与引导

贫困学生经济困窘,对就业前景担忧,加之高职院校对贫困学生扶助力度不足,一些贫困学生把他人的帮助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缺乏感恩意识。因此,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感恩教育入手,引导他们以感恩之心接受他人的关怀;引导他们找寻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知恩图报的道德情怀,并懂得回报他人和社会;引导他们消除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引导他们变资助为自助,激发热情和勇气,争做生活的强者。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与引导是最大的人文关怀。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人文关怀的措施

(一)提升贫困学生的道德素养

贫困学生生活在家境贫寒的环境中,过早学会了坚强面对社会生活,他们中大多数人具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但思想波动较大。因此,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一是在经济关怀的同时不忘道德关怀,引导他们学会知恩、感恩、报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在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发现其优点并给予肯定,如他们大都学习态度端正、吃苦耐劳、生活俭朴,做事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三是选拔一部分贫困学生担任学生干部,树立先进典型,让他们感受到被人重视的自豪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逐步在交往中体会到积极主动参与的价值,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自我。

(二)满足贫困学生的心理需求

高职院校辅导员与学生的联系最多,在与贫困学生的心理交流中,及时实施心理辅导是对贫困学生最好的关怀。贫困学生的心理困惑比其他学生多,需要他人的帮助和化解,若我们在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多一点心理关爱、多一点心与心的交流、多一点心理辅导、早一点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其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其一,帮助贫困学生消除焦虑心理。贫困学生的内心焦虑、错综复杂,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帮助贫困学生化解心理焦虑,这是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其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为有相同心理困惑的贫困学生进行系列团体辅导,如贫困学生成长辅导小组、自信心训练小组、人际交往训练小组等,通过组织团体辅导与行为训练来解决他们的某些具有共性的心理障碍问题。其三,结合贫困学生的实际建立预警机制,对存在个性心理问题的同学,选出特别的样本进行追踪研究,一旦发现异常现象,立即组织专门的访谈和辅导,由专家进行心理咨询和干预,及时给予心理援助和人文关怀,解除他们的困惑,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给予他们的关心和温暖。

(三)满足贫困学生的精神需求

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取、选择和传播的过程,就是用正确、生动的信息影响、熏陶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精神状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发挥信息优势,因势利导地开展贫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入校时对每一名贫困生进行调查,及时了解他们需要什么、精神上最缺什么,以便有针对性地利用报刊、互联网等,为学生们提供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从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和空间,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二是通过网络聊天、学生网站等与学生在网络上交流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最短时间内提供给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一个互尊、互爱、宽松的氛围,让贫困学生多一些感恩的体验,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引导他们从身边事情做起,学会接纳,自信地直面贫困。

(四)满足贫困学生的交往需求

在交往问题上,贫困学生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强烈的交往欲望,另一方面又怕遭到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往往想参加集体和社交活动,又因担心而远离集体活动,形成行为孤僻、冷漠的封闭心理,甚至会导致信心丧失、自我拒绝等自我意识的偏离。因此,满足贫困学生的交往需求,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一,辅导员改变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将对贫困学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改为以“以情感人”的情感教育。无论是与贫困学生交谈,还是处理贫困学生的问题,都要从情感入手,以善意的情意感化他们,让他们在温暖的情感中接受教育。第二,积极发挥学生中的党组织、团委、社团、班级、宿舍的作用,开展各种心连心活动,努力营造对贫困学生理解、尊重、信任、关怀的和谐集体氛围,使他们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友爱、相互关心、助人为乐、和谐融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第三,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如主题会、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在活动中体会人与人的关怀,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帮助贫困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心理,建立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当好贫困学生的四种角色

贫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就是通过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他们的心理状态,降低、解除贫困学生思想障碍。这是人性化的一种具体表现,是满足贫困学生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的一种科学做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解决贫困学生思想觉悟方面的问题,而应贴近学生的发展,从贫困学生的实际问题和状态出发来做思想工作,重视被教育者的整体发展和心理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须当好四种人:一是做贫困学生的知心人,努力贴近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种手段,要让贫困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二是做贫困学生的贴心人,解决贫困学生当下的问题,如经济、学习的实际困难和心理困扰等,给予指点、关怀。三是做贫困学生的引路人,关心他们的未来,为他们的职业规划当好参谋,让他们意识到成才不仅需要知识和技能,也要注重对健全人格培养、思维能力训练。四是做贫困学生的同行人,一个优秀学生的成长是在一个环境中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贫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一路同行,一次谈话、一句问候、一次关怀、一次帮助、一次鼓励给贫困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六)组建贫困学生的互助社团

组建互助社团。第一,心理互助。互助社团作为一个有亲和力的组织,为贫困学生搭建了一个互动、互助的平台,他们遇到的困难可以互助解决,有心理话可以相互倾诉,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相互交流,有困惑可以互助解开,为了相同的目标相互勉励。第二,信心互助。定期举办会员主题沙龙和讨论会,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活动之中。会员在讨论会上可以畅所欲言,在讨论中不断提高认识,树立自强的信念。第三,能力互助。通过举办各种小型活动,如组织各种学习竞赛、人际礼仪表演、勤工技能竞赛等,创造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展现自我,充分调动会员的积极性,发挥各自特长,在活动中互帮互学,提高社团干部及会员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第四,经验互助。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如学习方法技巧交流会、面试技巧培训、创业技能培训等,锻炼其人际沟通和实际工作能力,并让他们从实践中领悟,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七)增强贫困学生的自强能力

第7篇

一、适应阶段的具体目标和计划

1、合作技能目标

在这一阶段,合作小组刚刚形成,小组成员之间互不熟悉,群体意识较差,凝聚力较弱,但这样的“零”基础也容易激发学生相互了解的愿望。学生一方面渴望自己能通过为小组做些什么来得到群体的接纳,进而关心自己在小组中的受欢迎的程度,另一方面也乐于接受正在努力中的新伙伴。这一阶段笔者将教学重心放在帮助学生建立相互的信任和相互的悦纳的情感上,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形成较为理想的合作氛围。本阶段学生逐渐形成了积极依赖的合作态度,在小组间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接受他人、相信他人、表达观点、倾听发言、遵循指导、赞扬他人、积极求助、提供帮助、表达感谢、角色轮换和分享的合作技能。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笔者采用了帮助―接受型的合作学习策略,使用“三步采访法”来帮助小组间的成员互相增进了解;使用CIRC法来培养学生的组织、交流和主动帮助别人的技能;使用小组竞赛法来培养学生对他人的信赖感,对自己的责任感以及互助的技能。

2、学术性目标

在语言技能方面,Krashen,Terrel和Valerian Postovsky等人发现,在成人最初学习的时期里,较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沉浸在学习的氛围里。加强他们与目的语之间在听、说、读方面的接触和感受,打消他们对于开口就是犯错的顾虑,培养他们对开口说英语的兴趣和信心。由于中职学生的英语口语基础比较差,所以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通过互相问答,朗读课文和复述课文、听简单的英语故事并且复述故事大意和词汇学习等教学活动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使学生敢于用简易的单词、词组或句子表达思想和观点,养成他们在小组中和活动中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习惯,无论他们的表达是否正确或恰当,都要给予他们鼓励和肯定。

二、适应阶段的合作策略的实施

在这一阶段,笔者主要运用帮助―接受型的合作学习策略。这种合作学习策略适用于教师实施合作学习的初期,教学内容是掌握和巩固基本的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学生学习的任务比较简单,共同合作一般限于课堂时间,学习结果的评估比较单一,学生开始逐步具有初步的合作技能。

帮助―接受型合作学习策略是以全班教学为主,小组学习为辅,起始于全班教学,中间加以贯穿小组学习、最后结束于教师的课堂总结,全班教学的展开是为小组学习的顺利进行服务的。分派给小组的任务是各个小组所共有的,任务要求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在这种策略的指导下,初级阶段中笔者主要运用了“三步采访法”、合作性读写一体化、游戏竞赛法在对话练习、复述课文以及单词记忆练习中。

1、“三步采访法”在对话练习中的运用

“三步采访法”(Three-Step-Interview)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卡甘(Kagan,S)创立的一种教学方略“结构法”(structure approaches)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的操作步骤是:第一步,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行进两两配对采访,一名学生充当采访人,另一名学生充当被采访人;第二步,两名学生采访结束后进行角色互换再次进行采访;第三步,和组内其他同学分享采访同伴的收获。

例如,在“个人情况、人物”这一主题的学习中,配合练习二级口语考试中的第一部分“考生个人信息问答”,笔者向学生提出几个关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学习的科目,最喜欢的、最擅长的课目,最不喜欢、最难的科目以及原因,学生的思考重点在于表达喜欢和不喜欢的原因。然后请学生进行两人一组的互相采访以及角色的相互对调,仔细倾听伙伴的答案。在两人小组范围内的采访结束后,每个人以循环的形式按顺时针方向逐一向组内报告,和组内其他两名同学分享采访的结果。学生在交流中练习了一些表达观点的句型以及理解了同时参与和个体责任的合作。然后笔者随意选择两到三个小组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表述采访的结果。如:

A: What subjects do you study?

B: I study Chinese,English,accounting and so on.

A: 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Why?

B: I like English best.Because it is very useful and we can learn many things of foreign countries.

A: Which subject is the most difficult for you? Why?

B: I think accounting is the most difficult.Because it is dull and I always can’t get high scores on it.

A: Which subject are you good at? Why?

B: English.Because it is very interesting and I can learn the words and grammar well.

A: Do you like your school? Why?

B: Yes,I like my school.Because it is beautiful and I can learn much knowledge in the school.

2、合作性读写一体化(CIRC)在复述英文中的运用

合作性读写一体化是教授阅读写作的综合课程方案,可以运用到口语教学中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的教学活动中,即将最有一步“写”变为“说”,所以,在口语课上,这种方法含有三个要素:基础活动、朗读的直接教学和复述一体化。在运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学生们遵循教师教学、小组练习、小组预习和再测评的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对要读的材料进行介绍后,学生分四人组进行活动,两人进行轮流朗读材料,复述故事情节的练习,另外两人观察和记录,然后交换角色。在活动过程中要求配对的两个人相互检查,相互帮助。在完成这些学习后,对学生进行一次独立测试,学生之间不得互助。因为口语课的性质以及时间的限制,笔者将测试的形式改为口头的抽查。

例如在“Daily Life”这一主题中,笔者使用该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复述能力。

第一步,介绍课文An Interesting Afternoon。

第二步,学生在小组范围内练习朗读课文,互相纠错。

第三步,提出问题,请学生讨论回答。

Why did the author have a lot of time to spare?

What did he do after buying magazines?

What did he find then?

When he told the truth to the assistant,did the assistant believe him?

What was the author asked to do if he wanted to get back his luggage?

After he made a discription,did he get back the luggage?

When he was ready to pay the money,what happened to him?

第四步,以两人为单位根据问题和回答复述课文。两外两人进行记录和观察、纠错。然后交换角色进行练习。

第五步,随即请小组成员复述故事并且作出评价。

第六步,对小组活动作出总结,奖励优秀小组。

3、游戏竞赛法(TGT)在词汇记忆中的运用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材料。从学生的测试和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学生口语水平较低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词汇。所以增加词汇量成为了口语课上刻不容缓的任务之一。但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背诵单词、默写单词这样的枯燥重复的程序显示出兴趣缺缺的态度。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尝试通过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对一些重点单词、词组复习的积极性。对单词进行识记的过程就是对单词进行储存,检索,再使用的加工过程。认知心理学认为,任何记忆将随着加工次数的增加而加深,加工越充分,记忆效果越好。所以笔者通过头脑风暴联想法,词根法以及对单词进行语义加工等方法的运用来促使学生激活和利用原有的知识,提供更多的检索路线,在促进学生理解的同时,还能够温故而知新,从而使学生对单词产生深层记忆。例如,由letter这个词通过头脑风暴可以想到很多相关单词:stamp,envolop,registered delivery,express,special delivery,ordinary mail在看到success这个单词时,可以联想到succeed(v.)successful(adj.),successfully(adv.)。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小组竞赛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游戏竞赛法(Student Teams Achievement Division,简称TGT)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结合了称赞/奖励积极依赖的合作学习方法。绝大部分的研究表明该方法能促进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生成绩的提高。

首先,笔者对学生布置学习和复习的单词。接着,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对一些单词分别进行头脑风暴联想、同根词联想以及单词的英语释义练习,要求小组里的成员互相帮助,掌握得较快的同学帮助基础较差掌握较慢的同学,力求达到人人都要完成学习任务的目标;然后,笔者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同质的考试,即能力相似的同学坐在同一竞赛桌旁。为了配合口语的形式,所以竞赛以抢答的方式完成竞赛,不同的基础的同学可以使用不同难度的题目,例如基础较好的同学使用英语单词的英语释义方式,一般的同学使用同根词联想的方法,较差的同学使用比较简单的头脑风暴联想法进行答题,这样使每个同学都能在竞赛中得到与自己能力和基础相应的提问,既能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又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接下来,计算分数,算出提高分。最后是给各个小组颁奖,给予奖励。

第8篇

我是一名学生,在学习中,我经常和同学一起钻研难题。你从一方面考虑、我从一方面出发。渐渐地,题越来越简单,最后很容易就攻克了。

这就是合作,在字典中,合作的意思是:互相配合某事,或共同完成某些任务。军乐队中,鼓手需要于号手相协调,这样才能奏出铿锵有力的军乐。在球场上,球员们要互相帮助,才能得到好的成绩。在制作中,大家要共同用心,在能得到好的制作。

合作在很早以前就有了。远古时期,古人类就互相合作,你去猎物,我去捕鱼,他去摘果子。个个都分配明确。合作不只是在人类中,在昆虫世界里也有合作。如:蚂蚁、蜜蜂……

在学习生活中,合作是不可缺少的。解题,大家互相帮助,背课文,大家互相提问,写字词,大家互相听写。甚至玩耍时也需要合作。每一件东西也是由合作产生的,一辆汽车,有多个厂家提供材料,合作生产而成。一棵树,它是由自身许许多多的细胞不断生长而形成。全世界的空气,也是有全世界的树木产生的。所以,合作是不可缺少的。

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财富。在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正是靠着团结合作的力量,告别了蒙昧和野蛮;也真是靠着群体合作的力量才得以生存并发展至今。在今天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哪一领域。也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要想顺利完成一项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通过合作学习,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彼此交流,从而获取更多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合作营造集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在团体中感受群体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我们形成开朗、活泼、勇敢……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实验中学初二:吕梁

第9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问题;交流

“学而不思则罔”,离开了思考无疑语文教学就失去生命力和活力。问题则是学生思考不可缺少的载体,提问则是开启学生丰富思维想象的重要前提。注重问的方法多元化,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在主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获得更多深度感知,便于他们在准确把握中强化感知,形成敏锐语感;另一方面,能使得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利于学生在主动思考和积极表达中发现更多的认知切入点,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与和激情。活化提问方式,能使得学生在主动探听和积极思考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感思体验。

一、质疑自问,让出空间探知

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应该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支配权,让他们能真正站在课堂中央主动说出自己的认知感悟。多让学生自我质疑自问,让他们在自我构思和主动猜想的过程中先学探究,更能激活他们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质疑自问,使得语文课程教学更有生本主义特征。

借助质疑自问活化课堂,让学生在自己代言的过程中形成深厚的学习感知。如,在《第一朵杏花》教学中,根据竺可桢爷爷在清明节记录第一朵杏花盛开的时间来表明其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可要求学生在整体阅读感知的基础上运用笔记圈划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让他们能够在主动阅读感知的观察中找到更多问题和不足。结合学生自我理解不同,可引导学生思考每年的第一朵杏花绽放在哪个时节?作者特意强调是第一朵杏花,对文本整体语篇表达有怎样的深刻道理?同时,可建议学生就各自的问题主动梳理提出相应的疑问,有的同学认为:竺可桢为什么关注第一朵杏花?为什么竺可桢爷爷不亲自观察第一朵杏花盛开的时间?等等。运用这样的疑问来筛选摘录相关课程内容,能帮助学生在集中注意力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真切感知。

质疑自问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感悟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多给学生提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他们在明确相应阅读目标和要求的过程中找到切入点。鼓励学生多运用笔记形式找出自己的理解疑难,让他们在主动自我预设思考过程中形成更多的感悟,并转化为主动运用的使然。

二、设题导问,用交流启思

给学生提供明确的阅读思考方向,帮助他们在主动表达交流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定能使得阅读教学富有指导性和针对性。创设题目引导学生主动回答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阅读,带着疑惑主动探知。

设题导问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感知,不断拓展延伸的过程。如,在《轮椅上的霍金》阅读指导中,结合学生对宇宙好奇的实际情况,我设置了这样的提问题目:(1)《时间简史》的作者告诉了我们什么?(2)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能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严谨的治学,发现了宇宙中的黑洞,你是怎么看待此事的?(3)如果你有机会和霍金先生进行交流,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同伴对话、小组讨论等形式来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帮助他们理清课文重点。有的小组围绕霍金先生的顽强毅力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就怎样学习霍金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小组则围绕教师创设的相关问题,结合各自的理解感悟提出自己的设想。教师让他们将自己互动交流予以总结归纳,帮助他们生成丰富的感思体验和多样化思维方法。

创设的题目,应该在凸显针对性和多样化的前提下,能够给学生更多的自我酝酿和主动思考的机会,帮助他们理清阅读感知思路。设题应该围绕阅读素材要点,结合学生理解能力差异,多鼓励他们讨论交流,帮助他们在主动研读感思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认知视野,形成更为多样化的思维体验。

三、多方探问,用协作互助

找出学生关注的热点,多给他们自由探问的机会,定能使得课堂教学富有动感。多方探问的模式运用,使得学生在彼此协作互助的过程中找到更多思维灵感,让他们在相互提问和回答的过程中集思广益,满足其认知发展需要。

多方探问,使得学生拥有更多的话语表达权。如,在《但愿人长久》教学中,不妨结合学生对写作背景了解不深的实际,可建议他们就自己所理解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主动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意见。有的同学运用同桌互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在聆听《明月几时有》歌曲后的一些想法;有的同学则以小组提问的形式,结合“但愿人长久”的表达主题,围绕各自在朗读课文中的感受主动表达自己与作者苏轼的对话,帮助他们在全面感悟认知的过程中形成深厚印象;有的同学则是邀请老师一起参与他们的研读互问过程,通过唇舌战的相互讨论交流来主动向老师“发难”,帮助他们在不断梳理课文认知中形成更多不一样的精彩发现。通过多方探问,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情境中找到更多不一样的感知,帮助他们主动参与中相互协作互助。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多给学生营造民主、平等、自由的探问环境氛围,能使得学生在不断自我尝试和主动探知的过程中强化理解,产生不一样的发现。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想象思维,建议学生在彼此团结协作的过程中找到更多不一样感悟,定能使得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探知,获得丰富认知感悟。

如前所言,创设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进行互动交流,帮助他们在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知问题的过程中主动修正策略方法,更能使得课堂教学富有情境趣味。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实际,多创设相应的问题引导合作交流,定能使得语文课堂更有真实感和动感,利于学生在主动实践运用中提高语文学习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爱秀.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

第10篇

本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基础,采用多种方法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现存的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就互联网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微课程提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

小学 语文阅读 微课程 互联网+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从小开始培养,通过阅读教学一步步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在互联网时代,微课程成为目前课堂改革的重点,互联网的发展为语文阅读微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互联网在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已经成衍生性发展,通过市场,以往很多与互联网毫不相关的行业与这一产业建立了联系,实现了两大行业的结合,衍生出了很多新的产物。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新型的发展模式被人们称作互联网+,而微课便是互联网与教育结合的产物。

微课程是伴随着电子教学技术的普及而诞生的一种新型的课堂辅助教学模式。微课堂是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师通过视频的制作将课堂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直观的概括,将课堂中的重点内容浓缩到视频中。这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微课程的视频时间不长,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所以微课堂的内容大多是教师围绕课堂重点展开讲解的全过程,教师在进行视频制作的时候可以将视频做的尽可能生动精彩,并突出表现重点内容。这样教师便可以在微课程中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帮助学生不断地强化语文阅读课堂的重点内容。

2.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微课堂教学的意义

微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早先很多美国的教师通过互联网将自己制作的教学视频分享给学生,这便是早期的微课。随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运用,正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这使得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电子终端观看教学视频。因此微课的概念也由此诞生,而作为微课一般会遵循小的特点,并将知识尽可能的浓缩,学生在课下便可以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进行学习,这种碎片时间的运用也是信息时代的显著特点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微课堂正式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将学生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将课堂搬到课下,这种教学模式十分适用于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

2.1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学生识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认识大量的新的生字词,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能够了解不同语境下字面意思的不同。二运用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的掌握日常中的遇到的生字,加深学生的对知识的印象。

2.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通过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的延伸小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这对他们日后在做阅读题、应用题、其他数学题等题目时,能强化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

2.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对一个民族而言,对民族的兴亡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一个拥有丰富想象力的民族,其创造创新能力也绝不会差。人的想象力要从小时候开始培养。想象力的基础,是现有知识的掌握,然后经过人类头脑对这些知识展开合理的联系,产生不一样的意象。一切的科学和艺术都离不开想象力,然而,阅读是产生想象力的土壤,小学生通过对大量材料、知识的阅读,可以激发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微课程的内容相比于传统的阅读课堂内容更加丰富,看可以帮助学生涉猎更为广泛的知识。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现在很多家长并不太重视小孩的写作创作能力,因为科目繁杂且重要程度不一,大多数家长更加关注他们小孩在数学、英语等实用科目上的学习掌握情况。他们忽视了语文阅读、写作的重要性。然而想要学会写文章,首先得学会看文章。通过大量的阅读,小学生能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构思等,看得文章多到一定程度,必然能将一些好词佳句运用于他们的写作当中,对他们日后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3.互联网+时代下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3.1运用微课程为同类课文共同营造氛围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单元主旨较为明确,每单元的文章思想感情大致相似,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只需要将单元内的文章相互联系,营造相类似的氛围,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个单元内的不同文章,并且加深对文章主人公思想感情的理解,更好的把握单元主旨,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微课的利用可以钢架细致的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课本为例,第一单元主旨是主人公面对人生中的变动与挫折,所采取的态度与应对方式,以及思想感情的变化;第二单元描写的是国家危亡之时,社会大众的感情变化以及生活变化,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第三单元描写的是杰出人物的日常生活或者人物传记,让学生认识或者了解杰出人物的生活与情感生活,培养崇高的思想感情,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并且从杰出人物的故事中汲取到有用的学习方式或者生活方式;第四单元主要是对我国民族艺术的描写,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感受到祖国多彩的民族艺术,维护民族团结,并且优秀作家的描写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W生的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将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脉络,同时这种微课对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至关重要。

3.2影视资料创造氛围

相似的思想感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创造类似的阅读氛围,但是观看影视资料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文章的内容,方便学生换位思考,理解文章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第二单元的文章时,教师将一些国家灭亡的片子剪辑进微课中,特别时我国民族危亡期间的电影或者纪录片:圆明园、风云儿女、开天辟地等,这些影视资料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危亡时期,人们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感情的变化。除此之外,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向社区内或者家中的老人了解当时的人民的思想感情与生活情况。

【结 语】

微课在小学阅读课堂中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的内容,同时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课下时间帮助其扩展词汇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因此如何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发微课的教学方法成为我国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微课的利用提升我国小学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助困工作;教育资助一体化;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5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05-02

如何实现资助与教育并举的助困模式,一直是困扰高校助困工作的一个难题,长期以来,国家、社会和学校在对贫困生的帮扶上,多采取物质资助的形式,资助额度逐年上升,有效保障了贫困生的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但随着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中也出现了教育深度与资助力度相脱节的情况,本文拟在肯定助困工作取得巨大成效的前提下,重点探讨贫困生教育在资助工作中的突出地位,结合实际提出构建“教育资助一体化”的资助模式,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教育资助一体化”模式提出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积极探索资助工作的新形式,不断加大资助工作力度。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决定从当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北京等8个城市进行国家助学贷款试点。2000年,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在全国所有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开展了国家助学贷款。2002年,财政部、教育部在公办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制度。2004年,财政部、教育部在改革原有国家奖学金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了国家助学奖学金制度。200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教育部建立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有机结合的新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至此,我国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除了完备的资助体系外,财政投入的逐年增加也为助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2007年以来,随着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全部落实到位,每年国家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500亿元。全国每年将有大约400万大学生获得各种形式的资助。全国平均每100名大学生中就有20多人可以获得资助。体系的完备和资金的充足使高校的贫困学子得以没有后顾之忧的上大学,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保证了教育公平的实施和和谐校园的建设。但是经济脱贫是基础,思想脱贫才是关键。想从根本上达到解困目的,仅仅依靠经济的资助还远远不够,除了继续完善物质资助制度之外,还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帮助其坚强地面对和应付各种挫折,促使其全面成长成才。

二、“教育资助一体化”模式构建的原则

1.以生为本的原则。“以生为本”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工作中的体现,也就是说教育不应该存在偏颇,而是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注重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关注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并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必要的思想引领和情绪疏导,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转变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能够健康全面地成长、成才。

2.合力教育原则。高校贫困生助困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以解决贫困生的经济难题为基础,坚持以教育为先导,以育人为目标,鼓励贫困生正确认识和对待贫困,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使每一位贫困生在经济脱贫的基础上,依靠各方面的教育合力,成为一个学有所成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品德良好的人,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生摆脱贫困。

3.创新实践原则。以经济资助为主的助困方式是帮助贫困生脱贫的基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更要重视教育的力量。我们要不断创新资助方式,摒弃单一型的经济资助,倡导以勤工助学为主的资助模式,消除一部分同学等、靠、要的不良思想,逐步将无偿的“输血型”的经济帮扶逐步过渡到“造血型”的有偿帮助。同时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朋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思想上脱贫。

三、“教育资助一体化”模式的实施

1.资助与自助相结合。目前,国家、社会和高校分别采取了各种措施以缓解贫困生的困难。但是,任何的减贫方式若没有贫困生主体的参与和实践,就不可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因此,我们提倡在获得资助的同时,也同样要强调通过贫困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助。对贫困生而言,虽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等资助方式对他们如同雪中送炭,但是单纯的发放助学金、给予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无偿资助措施,容易使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思想,学校应提倡贫困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加一些兼职工作和勤工助学。勤工助学作为有偿的资助方式,使学生通过付出一定的劳动来获得一定的报酬,依靠自食其力以完成学业,能体现贫困生自身的价值。但实际生活中也存在这样一些现象,即勤工助学岗位太少、工资太低,而且还要占去一大部分学习时间,重学业的同学不愿影响学业等。这就要求高校要把勤工助学活动真正作为一种成才的方式来加以认识,勤工助学不仅是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增强高校贫困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自立、自强、自尊的品格。因此,高校应尽可能地给予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并设置弹性工作时间,根据学生的课业安排情况来安排勤助工作,真正帮助贫困生把经济资助和自我救助结合起来。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助时,还要帮助他们不断发现并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心理的成长。

2.资助与互助相结合。心理学上的互助教育方式是指从学生心理问题的相似性及其自发助人的愿望出发,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借助一些典型个案,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当事人,其实质也是分析、帮助自己。在贫困生教育中提到的互助教育,指的即是朋辈教育。这里的朋辈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贫困生之间的互相帮扶和启发。在成长中,每个学生都会遇到一些困惑、挫折,贫困生尤其如此,他们普遍具有自尊心强,容易自卑等特点,而且求助意识较为淡薄,即使有求助行为,其对象往往是同伴,通过与之有相同背景的人来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易于被其接受。因此,高校利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对贫困生进行教育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倡导贫困生之间的互助,要善于发现贫困学生中品学兼优、励志奋斗的优秀典范,用他们的生动事例来勉励广大的贫困学生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朋辈教育中的另一方面,则是指贫困生与其他同学的互相帮扶。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平时要多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状况,耐心解决贫困生的学习困难,在学习优秀的学生和学习困难的贫困生之间开展帮扶活动,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3.资助与助人相结合。高校贫困生在受助之后是否具有感恩意识,是否懂得帮助他人,这是衡量资助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继续完善经济帮扶制度外,还因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要认识到感恩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要通过教育的不断引导。要让他们明白所获得的一切经济资助并不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而是要知恩于心,报恩于行。具备了感恩意识,有助于贫困生与他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良好人际关系,有助于贫困生树立回报他人、回报社会的信念。为了倡导感恩意识,高校可以对于贫困生享受资助设置要求,如要求他们每学期参加一定时长的志愿服务,才能获得资助。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等为别人服务的工作,他们可以看到人与人是相互支持的,正因为有了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那么他们也必须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祖国,来奉献社会。另外,在助人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并提高他们帮助他人的能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在助人过程中,贫困生通过体验被帮助当事人的情感,分析其问题的原因,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做出一些正确的判断。这不仅仅是贫困生情感的培养,同样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修正自身的一些不当行为。

资助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总之,高校目前的助困工作在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我们仍必须意识到,贫困生的困难绝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因此,高校贫困生的资助观念不能只单纯地停留在“经济助贫”的层面,还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自助、互助与助人的引导,建立起“资助育人一体化”的模式,真正帮助高校贫困生全面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2]张桂华,黄建美.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政策中的缺失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11).

[3]邹树梁,简世德,王莉芬.和谐校园视角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7).

第12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文本 过程 潜能

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中指出,重视从文本中挖掘有效信息点,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中集思广益,不仅吸引学生阅读注意力和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自主探究良好习惯,促进知识技能生成发展。按照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多注重发挥文本阅读的功能,以方法优化和过程活化为根本,突出指导意义,能在帮助学生保持阅读激情信心前提下,更利于他们有效参与阅读,注重理解感知,提高学习效率。

1. 利用导读案引导学生摘录有价值文本信息

学生预习不充分或者阅读前奏引导不到位是他们对阅读素材缺乏应有的认知和兴趣的重要诱因。让学生从相关的提示中发现言外之意和暗示,更利于他们带着好奇心主动深入探究。

导学案则能使得学生在了解阅读素材相关主题大意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更能帮助他们开阔知识视野和丰富感知思维。根据文本表达内容要求,多给学生提供与阅读文本相关的素材,能使得他们不再拘泥于单一素材的束缚,主动参与跳出文本寻找阅读要点。在导学案设计中,多结合文本背景内容提示给学生提供相关的素材,鼓励学生就相应的知识找出其中的精彩。建议学生根据导学案提示从文本中摘录出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有针对性查找,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予以理解感知。导学案的运用能使得学生在相应的预设中深入了解自己的阅读缺陷和短板,鼓励自主阅读探究。

这些导学案的运用能使得学生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文本阅读,而是带着新鲜感主动探知素材中的精彩。例如,在译林版七年级上册的《Unit 3 Welcome to our school!》的“Reading: Welcome to our school!”阅读指导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世界各地的中学生活,围绕“The interesting school life in the world”让学生广泛了解各地的学校生活。在此基础上,可利用录音形式播放Mum和Millie对话内容,建议学生思考:Do you think Millie’s school is beautiful?以此来帮助学生深入阅读理解,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2. 用协作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差异化阅读难点

让学生快乐阅读和自由交流则是帮助他们提高理解感知水平的重要前提。通过任务化的合作探究方式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定会使得学生在彼此交流中加深理解,在探究中破解难题。

协作化方式运用能针对学生各自不同的阅读理解难点,便于学生从中发现各自的问题,共同探寻破解策略。在指导中,教师多结合学生阅读理解问题,尝试运用任务形式设计相关思考探究题目,帮助学生在相互合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难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基本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争辩竞赛,让学生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在理解中相互碰撞,产生多元化的思维方法。教师多融入学生的讨论交流,根据交流情况,多给学生提供相关意见,引导他们能更好参与互动。

通过协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发现不同疑难点,能使得学生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理解,帮助他们剖析原因,提高阅读理解准确性。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7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 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就“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ORBIS doctor?”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表达主题。根据学生的同伴交流情况,围绕“Which information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和“What do you want to do for poor people after the interview?”等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破解阅读中的理解难题。

3. 以背景拓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让学生在回味无穷的过程中仔细揣摩和深入体味,更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激情。拓展延伸阅读能使得学生的思维想象更加丰富多彩,更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生成语言知识。

在背景拓展延伸过程中,多建议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互联网资源查阅相关资料,形成拓展化的阅读过程。多给学生提供可展示的平台,组织利用阅读竞赛、佳句摘录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思维。在此基础上,可建议学生针对文本中精彩内容,撰写阅读学习心得,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主动表达,增强理解广度。

如上所述,文本阅读的精彩在于学生对阅读过程的理解探析,需要教师在不断指导的过程中,多给学生自我品尝的机会,让他们在经历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感知体验。跳出文本的阅读本本框框,指导学生以更为宽阔的思维体验阅读中精彩,更利于学生获得丰富体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