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时间:2023-05-29 18:24: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关科学家的故事

第1篇

关键词:科学家故事 挖掘 应用策略

弧⑽侍獾奶岢?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他们不仅给了我们知识的累积、认识的提高和学习的基础,而且还给了我们相当多的研究方法、奋斗精神和为人类科技发展的决心。牛顿、阿基米德、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所留下的故事引人深思、催人奋进,探寻他们的足迹、了解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宝贵的启示,激发学生学习的上进心和求知的欲望。

对于初中生来说,喜欢听故事是他们的本性表现。故事有情节、有趣味,能吸引人,能抓住人的注意力,能引发思考,如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穿插一些故事性的介绍,肯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虽然过去有过《数理化演义》这样的书,但现行的科学教科书没有这样的安排,有的也很难用故事形式开展,但教科书中众多的科学家却能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讲述科学家的故事,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将是一种极好的尝试。

新实施的《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标准》对提高科学素养的要求主要包括:养成与自然界和睦相处的生活态度;形成用科技知识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意识;能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解释重大自然现象,解决生活、生产中有关的问题和个人决策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具有一定的提出问题、观察实验、收集信息、形成猜想、技术设计、交流合作和科学思维的能力等等。这些科学素养其实都可以从科学家的事迹中得到启发,从中获取方法和情感态度。

可见,把科学家的故事引入科学教学之中,既与科学课程标准相符,又能切合学生的心理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分析一下目前使用的浙教版科学(七——九年级)教科书,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科学家就接近50位,他们既有在正文中的介绍,也有用专门的“阅读”材料提供资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但开发这个功能、研究这方面的内容还不多见,所以有必要挖掘一下教科书中科学家故事的教育功能,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教学的实效。

二、科学家故事的教育功能

科学家事迹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

1、引领榜样。榜样的作用是无限的,榜样的极端例子就是对偶像的崇拜。中学生追星是过去说得比较多的话题,其实这也是难免的,因为青少年时期正是出现崇拜的年代,问题是如何引导中学生在心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在中学生的心里种下崇拜科学家这样的情结,那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科学家能不能成为中学生心中的榜样?回答是肯定的,曾有报道说,袁隆平、航天英雄正取代歌星成为中学生的偶像。做教师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把科学家的榜样移植给学生。恰当地结合教学过程讲述科学家的故事,有的时候会达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有可能在某个或几个学生心中产生共鸣,从而扎下榜样的种子。当然,有机地穿插一些科学家故事,目的并不全在于一定要培养学生心中的偶像,主要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操,培养团结协作、共同进取的集体精神,培养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树立追求真理的科学理想及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动力,也是维持持久力的最好方法,一个人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他的学习将会蒸蒸日上。当然,兴趣的培养可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良好的课堂氛围、多次优秀的考试成绩、有趣的科学实验等等,但用科学家的故事去培养学生兴趣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比如,在九年级下学期的复习阶段,学生已经对不断地解题练习感到一定程度的厌烦,我们不妨采用科学家故事的形式来个变革。如,在复习电磁感应知识点时,先讲述二个小故事:

故事一:从无意中觉察到的伟大发现

1822年,法拉第想到:既然电流可以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流呢?他决心去探索“磁生电”的途径。

1831年的一天,他做的实验再次失败,只好动手收拾器材。就在他从线圈中收起一根磁铁时,无意间发现和线圈相连的电流计上的指针摆动了一下,于是他抓住这一机会深究下去,终于发现了感应电流——“磁”确能产生电流!

故事二:在小小的失误中失去的伟大发现

瑞士物理学家克拉顿是与法拉第同时代的科学家,在19世纪20年代也进行了电磁感应的实验。

实验的时候,他把闸刀合上,然后跑到隔壁的房子里去观察检流计,结果看到指针总是指在零的位置。他的实验失败了。

在讲述这两个小故事的同时,出示题目:(1)“磁生电”在物理学里叫做什么现象?请你举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2)你认为克拉顿的实验装置可以看到感应电流吗?怎样才能产生感应电流呢?

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达到复习的目的,效果非常明显。

3、提供方法。新课程引入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这在教师和学生中都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不断地学习。其实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较多地使用了这种方法,所以用科学家的研究故事来说明科学探究的特点,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教学的方式,而且能带领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学习活动,给学生的印象更深,效果更好。

比如,在实验“食物上滋生微生物”这节内容时,引入巴斯德和普谢的故事,不仅可让学生明白人们对微生物研究的过程,而且还能建立科学的研究方法。故事如下:

法国里昂博物馆馆长普谢从显微镜里观察到,雨水、肉汤等只要暴露在空气中,就会产生无数的微生物。他认为微生物是自然生殖,他的观点称之为“自然发生说”。法国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空气中原来就有微生物的“原种”,肉汤变坏、牛奶变酸、啤酒变质,均为“原种”大量繁衍的结果,巴斯德的观点称为“生源说”。巴斯德和普谢的观点代表了两种对立的学派,他们进行过连续多年的激烈争论,最后“生源说”取得了胜利。

巴斯德为什么更胜一筹?是不是普谢不如巴斯德勤奋?

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勤奋,更需要讲究科学方法,方法造就了巴斯德,巴斯德的实验技巧、实验构思、实验方法比普谢高明、精细。比如:巴斯德运用了对比方法,用对比方法设计实验,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巴斯德不是像普谢那样只到高山顶上取样,而是在山底、山腰、山顶三处取样,作对比观察。他和助手们对60瓶密封煮沸过的培养液作了分别处理,沿山路小道陆续打开20瓶,放入空气后又封死瓶口;在850米的山腰又对另外20瓶作了同样的处理;在山顶上打开了最后20瓶。观察结果是:山底下的20瓶中有8瓶繁生了微生物,山腰的一批有5瓶腐败,山顶上的20瓶中只有1瓶起了变化。这么一对比,巴斯德的“生源说”比普谢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巴斯德的实验器材选择得好。他把肉汤装入两种形式不同的玻璃中观察:一种是细长而弯曲的曲颈瓶,一种是广口直颈瓶。巴斯德经过观察发现,两种瓶中的液体虽然都与空气相通,但直颈瓶中的肉汤很快变质,而曲颈瓶中的肉汤却可以长久保持新鲜。这说明,空气中的微生物通过曲颈时,附着于曲颈的转弯处,不能掉入肉汤中。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又会怎样?巴斯德将曲颈打掉,肉汤则很快变质。

巴斯德运用了严格的方法。在选好实验器材的基础上,为了使瓶中的培养液既消除“原种”,又隔绝空气,巴斯德先对液体煮沸灭菌。当瓶中空气随蒸气都冲出瓶外时,立即用高温灯焰将尖口封死。巴斯德的这种作法,巧妙、严格、无懈可击。而普谢却缺乏这类严格的方法,他选择不纯净的干草汁做实验,当然总也得不到正确的结论。

4、提高能力。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科学家故事描述了许多科学家善于从不被人注意的一些平常现象中细心地观察与思考的事例,能够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比如伦琴一生在物理学领域中进行过大量实验研究工作,一次实验中,他偶然发现包有黑纸的底片被曝光,但他没有放过这一个细小的现象。正是这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使他发现X射线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其实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1800年哥尔茨坦曾发现过这种现象;1887年克鲁克斯曾发现过未知射线使他的底片变黑,他却以为是底片质量问题……学生在了解科学家故事的过程中便可以认识到注意观察和认真进行实验是学好科学的关键。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就要有目的地观察,亲自动手实验,逐步培养勤观察、勤思考的习惯,这种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受益无穷。

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科学家的精彩事例,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善于提出科学问题的灵性和聪慧,使他们的思想沉浸在好奇之中,永远不闭塞怀疑的目光。

比如,在研究原子结构时,英国物理学家汤姆逊设想了“葡萄蛋糕模型”。可是他的学生卢瑟福在实验中发现,原子中全部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原子内一个极小的空间区域,称为原子核。他设想电子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在核外旋转,这一模型被称为“行星模型”。“行星模型”否定了“葡萄蛋糕模型”,但也是不完美的,后人又不断进行了研究。这一段历史体现在八年级下册的“原子结构的模型”一节中,能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提供素材。 转贴于

三、科学家故事的应用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讲述科学家的故事,一定要遵循“恰当”的原则,不能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应当与教育教学内容相符,要切合教学点,要出现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故事的功能。

1、扩展教材内容。当教科书中出现科学家的名字或事迹时,可适当作些介绍,以便学生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比如,科学的开门课“科学并不神秘”中提到了“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么一句话,如果能适当拓展讲述这个故事,将会使学生大大增加对牛顿的好奇和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故事如下: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1666年的一天傍晚,牛顿正坐在故乡花园的一棵苹果树下思考问题,忽然啪的一声,一只熟透的苹果从枝头上落下来,正好打中牛顿的头。这一击打使牛顿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一下被这十分平常的事吸引住了。他想:地球周围的空间那么大,苹果为什么偏偏垂直往地上落呢?也许是地球有某种神奇的力量,能把一切东西吸向地球?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教科书中有关牛顿的就这么一句话,19个字,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读一下这19个字,效果就不会出现;如果引入上述的小故事,不仅能适当展开,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同时可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而这样的故事有很多,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长此以往,学生心中就树立起一座座科学家的榜样。

2、调动情感态度。人总有情感的变化,情绪的高低总会出现。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波动是非常强烈的,要求他们自始至终全神贯注地上课,其实是不现实的,所以教师需要有调动他们学习情绪高涨的能力。其中,用讲故事来调动他们的情绪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特别是结合所学的内容讲述科学家故事,更是一举多得。

比如,有一次在讲解分子的构成过程中,由于内容有点抽象,学生上课情绪普遍较低,于是我就把事先备好的流程放在一边,给学生讲述了道尔顿小时候的故事:道尔顿出生于英国西部一个文化极其落后的农村,父亲务农,家境相当贫困。但坚强的道尔顿通过请教和自学,掌握了不少知识,在12岁时就开办了私塾。村民并不信任他,于是他采取不收学费的办法吸引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质量很好,于是家长都送小孩到他的学校。在15岁时他就成为附近城市寄宿学校的主力教员。但他决不放弃学习的钻研,曾把已经发馊的死猪抬进教室进行解剖,通过解剖了解了猪的内部结构。1781年秋,道尔顿到肯代尔城当教师。道尔顿自21岁起就开始气象研究,坚持气象记录达57年之久。他从观察气象开始,进而研究空气的性质和组成、气体扩散等问题。他研究气体时从实验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组成它的各种气体的分压之和。这就是他有名的气体分压定律。道尔顿研究了许多地区的空气组成,又得出一个结论:各地的空气都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四种主要物质的无数个小颗粒混合起来的……通过道尔顿故事的讲述,整个教室异常安静,学生个个伸长脖子眼神透光地听着,以致下面讲到的分子构成也非常投入地学习,师生融合在一起直至听不到下课的铃声,下课时学生还大呼“过瘾、有味”。一则小小的故事换来如此的效果是当初没有想到的,所以适当、适时地穿插一些科学家故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带领学生进入学习境界。

3、展示研究案例。当教科书中出现科学家探究介绍或学生需要了解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科学家的故事来开展教学。比如,把科学家的经典实验设计成学生课堂上能够完成的探究型的课题,让学生沿着他们的探索思路,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从而了解科学家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八年级上册中有“生长素的发现”一节内容,里面出示了三个科学家探究的过程。我们不妨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提问:达尔文所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靠吗?学生回答:不可靠,只是推测。这种推测应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呢?如果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是否有什么材料可以收集它呢?再引入温特实验。在温特实验中,琼脂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知道琼脂是否吸附了尖端产生的物质?在达尔文实验的基础上,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应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分别把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小块和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并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教师把温特实验转变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领会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并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还原认识过程。我们现在所接触到的科学知识和理论,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检验后的成果,已经有了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这样一来,很容易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来源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感到深奥、难以理解,也很容易形成对这些知识僵化和绝对化的理解。实际上科学不是静止不动的,认识始终是一个生动的历史过程。所以,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科书提供的材料,可以适当地讲一下理论的由来和发展,讲述它的成功,讲它解决了哪些问题,当然也可以讲清它的缺陷和局限,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亲身经历”一下各部分科学知识的“系统发育过程”。这样不仅会消除对这些知识来源的神秘感,而且还会从知识的更替演变中认识它的条件性、局限性。

比如,人们对地球、宇宙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浙教版《科学》中,从第一册开始到第六册,都讲到了这个问题,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讲述这个过程。学生的概念中总认为哥白尼是伟大的科学家,而把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科学家的功绩去掉,其实是不应该的。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人虽然从现在的科学观来说,他们对天体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也曾是科学发展中的“绊脚石”,但这主要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和认识,总的来看,他们对科学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所以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有关这样的科学家的故事,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和思维发展是有好处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科学知识内容,更好地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科学家的故事或事迹较好地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科学世界的现象、特性、规律和本质的历程,它包含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因素,包含着探索者的艰辛与悲欢,又体现着认识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继承与突破、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因而也包含着丰富的“教书育人”的教育因素。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地穿插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对我们科学的教学有时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志跃 著 科学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

[2]余文森 郑金洲 新课程物理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

[3]张家治 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

第2篇

孩子考科学家的评课稿 范执教了三年级语文《孩子考科学家》一课的第二课时,课题组其他教师都参与了听课。现就该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谈谈我的看法。

范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本人认为上的很成功,教师很好地把握住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教学设计条理清晰,教师表述准确到位,使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轻松。教师紧紧把握住课文的叙述顺序,以三个问题:孩子为什么要考科学家呢?孩子们是怎样考科学家的?结果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孩子考科学家的原因是(1)小兄弟俩很喜欢捉虫子玩。(2)爸爸讲著名科学家达乐文的故事。(3)兄弟俩对达乐文很感兴趣,想见达乐文,于是想考考达乐文是否真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在理解“孩子们是怎样考科学家”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动手划相关句子等形式,使他们理解了这对调皮而聪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个拼凑而来的“怪虫“来考倒达尔文爷爷,然而却被博学多才的达尔文爷爷一眼识破,在这之后,他们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在讲授完课文内容之后,进行课文内容拓展,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从学生的交流情况来看,他们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交流的内容丰富,表达清楚,流畅,也可看出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丰富,有一定的量的积累。

我的思考:

两天听了三节语文课,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通过读,能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谈自己的理解,认识,在学生理解、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好的体现,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课堂。

第3篇

被誉为“科普院士”的中科院院士林群曾多次指出,我国科研项目投入虽然很大,但却唯独少了科普经费。目前科学家从事科普只是尽义务,很难申请到经费。科普教育还要依赖大科学家。当年华罗庚做讲座,全国有百万人在听,自己做讲座就只有几十个人,这就是差距。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公众科学素养不高的问题,已经在社会上引发多次讨论。有人将这一原因归咎为应试教育体制问题,有人认为原因是人们普遍忽视科学的重要性。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群,在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当前公众对科学热情不高,不怪公众,都是我们科学家自己造成的。”

作为数学家,林群院士从事科普教育近20年了。他做过微积分连环画,出过微积分读物,有过多次微积分普及讲座,开过微积分博客,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微积分爷爷”。但他也有着深深的无奈,“每次我都满腔热情地去(做讲座),被泼冷水地回。”

记 者:您在上世纪90年代曾出过一本《画中漫游微积分——著名科学家谈微积分》,您怎么会想到要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做科普?

林 群:做科普时,我主张一定要把专业性知识降到最少。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说,真正的科学应该是“用看不用想”。我认为看图是最容易的切入形式,就像放电影,一张张胶片过去,就是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能让人们达到 “用看不用想”的效果。

记 者:您还记得自己画的第一幅作品吗?

林 群:记忆犹新啊。上世纪90年代的一天,我随团旅游参观一棵古树时,导游说,它年年都在长高,但是树高怎么测量呢?有人说把树砍倒了再量,有人说爬到树上再量。我学过初中三角,立刻想到了可由斜率求树高,而不必砍树或爬树。这不就是微积分的基本公式吗?回屋之后,我立刻将这个故事写下来,并配上图画,后来还发表在《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上,有好几本教科书用了这幅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说,他通过这幅画看清了微积分的本质。从那以后,我就越发中意用这种方式来传授数学知识。

记 者:您还出版了《微积分快餐》、《微积分减肥快跑》等科普书籍,开设了“微积分博客”,并且到全国各大高校进行讲座。对于科普教育内容,大家的反应如何?

林 群:反应很差,多数学生坐在后排,戴耳机或敲计算机,老师在前排也是应付应付,只有极少数真心地听进去。所以每次我都是满腔热情地去,被泼冷水地回。

我总结了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我从事的是数学科普教育。数学太难了,并且公式很多。英国物理学家霍金曾说:“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的每一个方程都会使这本书的销量减半,为此我决定一个方程也不用。然而,最后我确实用了一个方程,即爱因斯坦著名的方程E=mc2。希望这个方程不会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我也发现,我的博客中,如果是讲数学故事的文章,访问量很快上到几千。而一旦涉及数学公式,访问量一天只有几个。

其次,与许多人过于功利化的心态有关。我去做讲座时,有很多数学系的学生去听。但他们只喜欢听我讲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可发展方向,这样就可以踩着别人的肩膀继续做研究,能有更多学术成果。跟他们研究与论文无关的内容,他们都不在意。

记 者:您觉得当下公众对于科学热情不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林 群:现在很多公众对科学热情不高,不怪公众,都是我们科学家自己造成的。一方面,科学家们在心态上存在问题,有着长久以来的偏见与误解,导致现在致力于科普教育的科学家并不多,或者不敢去做,怕受嘲笑。很多人认为科普是不务正业、不学无术,没有创新性,是科研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甚至有人说“如果你继续搞科普,还有谁敢请你做讲座呢?”

还有很多人认为,科学家跟媒体记者沟通就是爱出风头,瞧不起跟大众接触的科学家。很多科学家都说,如果遇到记者打电话过来,就应该拒绝。他们认为记者就是胡来,科学家一定不能跟着瞎起哄。就这样,科学家把自己关在高高的阁楼里,很难与社会大众接触。

有些科学家还有一种很严重的心态:总觉得给大众讲授没什么意思,只愿与同水平科学家对话。好像全世界只有几个人知道,才更体现出我们了不起。

另一方面,一些科学家不懂得如何与公众沟通。交流传授的过程中,许多科学家有意无意地只用专业、枯燥的术语与公式,不善于把复杂深奥的科学问题通俗化、简单化,无法吸引广大群众,更别说让公众理解掌握了。慢慢的,公众对于科学的热情也就减少了。

记 者:很多人说现在从事科普教育的科学家不多,您怎么看待?

林 群:我觉得,科普教育本应是科学家的天职,我们归根到底是需要将知识传给下一代的。

有些国家,有一种吸引科学家与大众双向交流的机制。科学家为了使社会了解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会主动向公众宣传。为读者写科普文章,在一些科学家中成为惯例。科学家们都觉得有义务向公众介绍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也产生了很多世界级科普名著,如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法拉第的《蜡烛的故事》、别莱利曼的《趣味物理学》等。这些书在国外几乎家喻户晓,影响着几代人的成长。

在我国,科学家们从事科普教育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例如,张里千的《正交法与应用数学》、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吴文俊的《几何问题的力学证明》、张景中主编的《好玩的数学》、李大潜的《从欧拉的数学直觉谈起》、袁亚湘的《瞎子爬山法》等,都是很优秀的科普作品或演讲。而被评为中国好书之一的《十万个为什么》,也凝聚着中国老一代科学家的辛勤汗水及对科普事业的关爱。

谈到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数学圈子里做得最好的就是华罗庚先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罗庚在报纸上写了很多数学普及的文章。他还曾到全国各地给几百万人做“两法”演讲——优选法和统筹法。有一次,我搭乘出租车。当司机得知我研究数学,立刻脱口而出:“哦,0.618。”这正是优选法里普及的黄金分割。短短一句话让我非常惊讶,也为“两法”的影响之深远而震撼。一个人能将数学的财富让这么多人分享,是十分了不起的。这也正是科普教育的魅力所在。

记 者:我们应该如何鼓励更多科学家参与科普呢?

林 群:首先,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中国的科研评价机制还不完善,仅仅以科研成果衡量科研成绩。而那些花了精力做科普的科学家的工作,无法量化评价,这就很难调动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积极性。

以我为例,我虽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科普教育,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但为了职称,我也只能到1993年评上院士之后,才能做这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其次,是缺乏投入机制。我国的科研项目投入虽然很大,预算细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上,但却唯独少了科普经费。目前科学家从事科普只是尽义务,很难申请到经费。

第三,现在很多年轻科学家没时间留给自己去思考。要到国内外各地到处跑,去听报告、参加会议。但科普工作恰恰需要静下心来思考与回顾。

记 者:您觉得下一步我国的科普工作该如何发展?

林 群:恕我直言,科普教育首先必须由科学家来完成。一般人做科普有困难,他们很难让真理露出海面来,也很难把原创性的东西告诉大众。科学家作为科学知识的生产者,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科普的重任。科普对科学家本人也有益,它能使科学家更好地消化和理解自身的专业。

不仅如此,科普教育还要依赖大科学家。当年华罗庚做讲座,全国有百万人在听,我做讲座就只有几十个人,这就是差距。同时,大科学家对于问题理解最透,也才有可能以最浅显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公众。这方面我也做不到。

记 者:通过近二十年的科普教育,您有怎样的心得?

第4篇

一、创设体验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体液免疫”一课时,我们可创设体验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角色扮演体液免疫的过程。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创设体验情境能使学生情绪高涨,主动参与课堂展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得到锻炼,生物课堂实效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创设故事情境,训练学生思维习惯

趣味故事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感观,活跃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创设故事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还能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通过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趣味故事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生物知识,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达到预设的学习效果。

三、创设科学史情境,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史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密切关系,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生动教材。我们可以利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物科学史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中根据科学家研究过程来创设情境,能帮助学生深刻记忆和理解知识。例如,学习“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时,就可以创设科学史情境,通过展示细胞学说创立过程中每个时期的经典图片,让学生对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有感性的认识。如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切片,首次发现蜂窝状的植物细胞;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的基本构造,细胞不仅本身是独立的生命,而且是植物体生命的一部分,并维系着整个植物体的生命;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受到施莱登的启发,结合自身的动物细胞研究成果,提出一切动物组织均由细胞构成学说;1855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消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的著名论断,完善了细胞学说。又如在学习“基因的分离定律”时,可设置以下情境引领学生从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开始:①让学生介绍孟德尔的生平及孟德尔所用的实验材料豌豆的有关知识;②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③孟德尔对实验现象进行的分析(提出假说);④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说);⑤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总结规律)。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让学生沿着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从实验中领悟其蕴含的科学方法。

创设科学史情境,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并从中感受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提升科学探究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新知、不懈探求直理、为真理献身的科学精神。

四、创设探究情境,发展发生探究能力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习为主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探究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笔者认为: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把某一部分的内容创设成各种探究课题,让学生自主选题,合作探究,最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成果。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时,可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下课题中选择自己要探究的课题:①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氧气;②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淀粉;③验证光合作用的条件:光;④验证光合用的场所:叶绿体;⑤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中的氧来自水。让学生在了解有关光合作用探究经典实验的基础上,体会科学探究经典实验的基础上,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滔滔不绝的演讲者,而是参与到学生之中,帮助、引导甚至参与学生筛选资料、分析资料,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究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第5篇

在暑假的最后时光,我阅读了《居里夫人传》,深受鼓舞。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去世3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比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罗列他所得的名誉头衔,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纪录。

作者艾芙一开始就承认他要叙述的是一个传奇故事,玛丽居里一生中伟大实际极多,所以人们都喜欢像说传奇那样叙述她的历史。这本书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居里夫人这位具有高贵品质的、献身科学并作出伟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居里夫人出生于被沙俄占领时期的波兰,家境贫寒,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中学毕业后,没钱上大学,不得不依靠作家庭教师来自筹学费。在巴黎大学求学时,每到秋天不得不为学费和生活费着急,尽管这样,在实验室的条件非常简陋的情况下,依然作出了提取镭元素的伟大科学成就。一战时期在战场上的毫不费事就成了一名战士,他忘了早餐,忘了晚饭,困了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睡,在护士住的小屋里,或在露天的帐篷里,废寝忘食的在战场上进行救护服务。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科学家,在生活依然很艰辛的时候,主动放弃了申请镭元素的有关专利,公开了镭的提取方法,自己确因要买1克镭而不得不靠别人来筹集资金。

在居里夫人的传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人从来没有浪费时间,只有严谨的生活;没有享乐的懒散,只有英勇的奋斗;没有奸诈的人和事,只有和谐的空气;没有丑恶的画面,只有纯洁的灵魂---这是一本最精彩的历史人物传记。。

《居里夫人传》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儿艾芙-居里在她去世3年后写成的。该传记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比埃尔-居里的事迹,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书中引用了居里夫妇的许多信札和日记,书的最后还附录了居里夫人一生所得的奖金,奖章的情况以及罗列他所得的名誉头衔,是一本很翔实的个人纪录。

作者艾芙一开始就承认他要叙述的是一个传奇故事,玛丽居里一生中伟大实际极多,所以人们都喜欢像说传奇那样叙述她的历史。这本书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居里夫人这位具有高贵品质的、献身科学并作出伟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的一生。居里夫人出生于被沙俄占领时期的波兰,家境贫寒,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中学毕业后,没钱上大学,不得不依靠作家庭教师来自筹学费。在巴黎大学求学时,每到秋天不得不为学费和生活费着急,尽管这样,在实验室的条件非常简陋的情况下,依然作出了提取镭元素的伟大科学成就。一战时期在战场上的毫不费事就成了一名战士,他忘了早餐,忘了晚饭,困了随便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睡,在护士住的小屋里,或在露天的帐篷里,废寝忘食的在战场上进行救护服务。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科学家,在生活依然很艰辛的时候,主动放弃了申请镭元素的有关专利,公开了镭的提取方法,自己确因要买1克镭而不得不靠别人来筹集资金。

在居里夫人的传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人从来没有浪费时间,只有严谨的生活;没有享乐的懒散,只有英勇的奋斗;没有奸诈的人和事,只有和谐的空气;没有丑恶的画面,只有纯洁的灵魂---这是一本最精彩的历史人物传记。

第6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渗透 科学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含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它除了发挥自身的学科功能外,还将成为各种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说到科技教育,很多老师都认为那是科学老师的任务。只要你通读小学语文教材,就不难发现,在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蕴涵着科学教育方面的素材,涉及生物、化学、天文等科学领域。这些科学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构成了科技教育的启蒙体系。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把语文学科的教学与科技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含量,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接受科技教育的感染和影响。针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我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元素

语文教材为我们的科技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许多课文中都蕴藏着科学道理:《狼和鹿》告诉人们不能破坏生态的平衡,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古诗《题西林壁》强调冷静客观地进行调查分析,全面正确地认识事物;《揠苗助长》告诉人们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急于求成,就会把事情办糟等。通过这些蕴含哲理的课文的教学,学生受到了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行动,正确认识、看待客观世界。在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如介绍环保方面知的《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美丽的丹顶鹤》、《云雀的心愿》等,介绍现代科技方面知识的《水上飞机》、《跟踪台风的卫星》、《奇妙的克隆》等,介绍文物方面知识的《莫高窟》等,介绍科学家的故事的《诺贝尔》、《装满昆虫的衣袋》等。透过语言文字我们不难看到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态度;尊重事实,注重调查,敢于实践的科学方法;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科学献身精神。这一切无不使学生深受感动和敬佩,无不激起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愫。这些知识,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加厚了学生的科学文化底蕴。语文教材中的这类课文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科学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二、利用课堂,适时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每天都要在课堂上学习各种知识,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主渠道,运用得当,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应当适时适度地挖掘课文中的科技基础知识。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探奇心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寓科技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1.了解科技知识,激发兴趣。

如《夜晚的实验》一课讲的是科学家斯帕拉捷通过多次夜晚的实验,终于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这一实验结果促使人们对超声波进行研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恩惠。事实上,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的,从而就产生了一门新兴的科学――仿生学。在学习完课文后,教师设疑,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人们还从哪些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从蜻蜓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复眼相机;从鱼鳔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从鸟儿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接着再请学生们想一想,自己从什么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觉得可以发明出什么?鼓励学生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学生兴趣盎然。尽管有的设想显得幼稚可笑,但闪耀着学生们创造思维的火花。

2.感受人物的魅力,培养科学精神。

人的情感因素十分重要,常常主宰着学业和事业的成败。科学情感更是―切科学行为之源,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科学情感的培养。在教学科学家的故事的文章时,我就是引领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体会文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把握科学家的精神实质和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让科学家们成为他们的榜样和偶像,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例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夜晚的实验》这些课文时,我就提出“你敬佩他吗?为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斯帕拉捷强烈的好奇心,以及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这些都深深地感染了学生,使学生的心中涌动着对科学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课后,让学生收集科学家的故事,利用班会时间举行“科学家的故事”演讲比赛。由此,学生明白了浓厚的兴趣加上目标专一,持之以恒,自己的理想就一定能实现。

三、课外阅读,延伸渗透

根据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取向及年龄特征的状况,引导小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汲取科学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我们必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多方面入手,积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他们养成关注科学的习惯。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有时间的保证。

我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课文需要去学校的图书室挑选一些科普书籍,在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中,引导学生阅读,并且细化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及时抽检阅读效果。

2.通过电视、网络,开阔视野,接受信息。

第7篇

关键词: 理想教育;物理课堂

中学物理课是普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它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材的实际,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三者融橐惶澹这是当前物理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长期以来,在教书育人方面,抛开物理教学的具体内容而另搞一套的形式主义,已经产生了消极的作用,应以此为戒.物理教师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深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新课改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思想教育的理想教育方面进行讨论.

常言道:“鸟贵有翼,人贵有志.”通过物理教学,使学生树雄心、立壮志,从而树立攀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那是何等的重要.

1结合教材,介绍著名科学家的动人事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学生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按科学规律办事的良好品质.

11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钻研精神

在讲授《电磁感应现象》时,介绍法拉第反复研究和实验,经历了几百次的失败,在他几大捆实验日记上记满了“没有效果”“没有反应”“不行”等字样,直到十年后1831年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而确定了电磁感应的基本定律.讲授《天然放射现象》可介绍居里夫人.居里夫人为了从沥青铀中提炼出纯净的镭,在破旧的棚屋里,用十分简陋的工具,冒着呛人的浓烟,不停地奋战,经过整整1460个日日夜夜,终于从30吨铀渣中分离出01克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仅凭一时的冲动,没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

12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讲授天体运动时,讲到“日心说”与“地心说”的斗争时,可以给学生讲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的故事.1584年,布鲁诺在伦敦出版《论无限宇宙和世界》一书,捍卫哥白尼的“日心说,”并阐明宇宙无限的思想.他在书中问道:“假如世界是有限的,外面什么也没有,那么我要问:世界在哪里?宇宙在哪里?”他指出:“宇宙是无限大的,其中的各个世界是无数的.”他还指出恒星并不是镶嵌在天球内壳,而是有近有远地分布在无限宇宙之中.他说:“恒星,并不是嵌在天穹的金灯,而是跟大阳一样大、一样亮的太阳!”他的著作富有强烈的反宗教的唯物主义思想,正是因为这样1592年被逮捕,押送到罗马宗教裁判所.布鲁诺被囚禁八年,始终坚持自已的学说,终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于1600年2月17日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布鲁诺对科学的痴迷,对真理的执著追求,造就了一个令世人瞩目、敬仰的科学家.

13敢于挑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敢于突破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框架,终于导致相对论的诞生,他曾经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我不过是保持了对自然界表示‘诧异’的能力,当大多数物理学家沿牛顿的道路继续前进时,我却试图走另外的路.”这正是使他成为走向伟大自然科学革新家的最可贵的品质.创新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创新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的动力.

14不求享受,不逐名利的人生态度

在讲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可介绍法拉第曾多次拒绝任命和封爵,辞去了一些报酬很高的聘请,以专心从事科学研究.“一辈子当一个平凡的人”是他一生的愿望.在他的墓碑上只刻了三行字:

迈克尔・法拉第

生于1791年9月22日

死于1867年8月25日

教师还可以介绍爱因斯坦谢绝当以色列总统的故事教育学生多奉献、少索取,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2结合教学内容,介绍著名物理学家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为学生树立楷模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科学家的成功之路,能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讲完电磁感应定律之后,介绍法拉第自学成才的故事.法拉第自幼父母双亡,9岁才上学,一边做工一边勤奋学习,他在一家印染厂学习装订书籍时,常常点着豆油灯刻苦学习到深夜,被老板发现后就是一顿毒打.他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对科学执着的追求,靠自学步入了科学的殿堂.

在讲授《开普勒三定律》时,讲述开普勒战病魔为天空立法的故事.开普勒自幼体弱多病,幼年患猩红热烧坏了眼睛,成了高度近视,而他却顽强地上完了大学,并立下了“为天空创造法律”的壮志.在去丹麦拜布拉赫为师时,他忍着饥寒劳累,步行40余天,差点病死在路上.开普勒同贫困和疾病奋战了二十年,建立了天体运动的三定律,即开普勒三定律,实现了年轻时立下的宏愿.

3结合物理教学,适当介绍物理学的前沿阵地,鼓励学生去努力攀登

第8篇

1.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

不寻常的恐龙软组织

古生物学家一直追寻着恐龙的更多细节证据,迄今已经发现了恐龙的皮肤、羽毛、胃石等痕迹化石,甚至还有一个不确定的心脏化石,美国科学家还发现了暴龙股骨化石中的血管软组织!

美国蒙大拿州洛山矶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杰克・霍尼尔带领科考队,曾在一处大约为7000万年前古地质沙岩中挖到了一具暴龙化石。

暴龙你一定听说过,这可是知名的庞然大物,在恐龙中也算是大个头。这具编号为MOR 1125的暴龙化石看起来有些平常,外形和其他恐龙化石没有两样。据研究人员估测,这头暴龙死时只有18岁,它的腿骨比一般的成年暴龙的腿骨还小一些。

化石被直升机搬到蒙大拿州波尔兹曼实验室中,研究人员确认这头恐龙生活在6800万年前。研究人员在检查暴龙腿骨时惊喜地发现,致密的恐龙腿骨化石内侧的骨髓腔中,竟有不寻常的软组织残屑,恐龙的腿骨竟然没有完全变成化石!这可是很罕见的事情。

研究人员暂时还无法了解这具暴龙化石中的软组织为什么能够存留下来,原因之一可能是暴龙死后,该骨骼恰好埋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研究人员还表示,必须对该暴龙标本做进一步分析,才能确定存留下来的软组织是否具有活性。

2.暴龙的骨架。

3.暴龙复原图。

4.巨大的暴龙化石。

恐龙的血管与鸵鸟类似

研究人员利用弱酸处理局部的恐龙化石,让化石中的无机矿物质被溶解掉,留下有机软组织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发现,所得到的恐龙软组织有弹性,能弯曲,呈半透明状。古生物的组织能保存到这种程度,可是以往恐龙化石研究中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

古生物学家使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检查后还发现,该恐龙的血管和现代的驼鸟腿骨的血管特别类似。研究人员把该暴龙标本与采自鸵鸟的骨骼相比对,结果发现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之所以选择鸵鸟来进行比较,是因为鸟类是恐龙的近亲,而且鸵鸟是大鸟。

研究这些残存的软组织,可以解答许多有关恐龙的疑问:恐龙是像爬虫类一般的冷血动物,还是像哺乳动物一样的温血动物?它们跟现代的动物有什么关系?

5. 电子显微镜下的恐龙残留组织。

6.这是鸵鸟腿骨的血管组织。

恐龙早晚会复活

继MOR 1125化石之后,科学家们又从其他两具暴龙化石及一具鸭嘴龙化石中,采集到类似的软组织。这些罕见又令人惊喜的恐龙软组织被发现,是否真的意味着恐龙复活的神话会实现呢?

科学家们表示,虽然有可能提取出恐龙残存软组织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但是目前要找出DNA来研究恐龙的遗传特性,或者从事克隆实验,那还是很困难的事情。

可俄亥俄大学古生物学家维特麦尔却表示,若是能拥有未化石化的活性组织,那么就有可能萃取出其中的遗传物质。有不少古生物专家也认为,恐龙化石中的软组织的发现是古生物学领域非常重大的发现,如果提取到的恐龙软组织真的具有生物活性,而且能够找到更多的恐龙活性组织,按照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让恐龙复活是早晚的事情。

第9篇

当前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广大教师都积极投入了这场改革.我在近几年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感到: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好教材,若把“阅读材料”的内容与教学过程融合起来,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谈谈我在使用“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的做法和想法。

一、利用“阅读材料”树科学家形象,学科学家精神

当前中学生中不少人是“追星族”,他们把影星、歌星的名字可以说出一大串,每天嘴上谈的是“星”的趣闻轶事,身上着装模仿的是“星”的装束.但对于科学家,他们却说不出几个名字,对科学家的事迹,更是知之甚少。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是:电视、电影、杂志、画刊中频频露脸的都是这些影星、歌星,而极少向这些天真的学生介绍科学家.所以他们没有机会了解科学家,科学家的形象在他们心目中树立不起来,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介绍了牛顿、安培、法拉笫……等众多科学家的生平和事迹。我把这些材料与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思想、精神、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教育。例如,当讲电磁感应现象时,介绍法拉第的生平,介绍他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介绍他一生对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还指出,法拉第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重视实验,他的许多重要发现都是通过实验获得的。如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等。法拉第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又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人们的爱戴和称颂。通过介绍,同学们既了解了法拉第,也从中学到了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我还针对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怕吃苦、不勤奋,又想取得好成绩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有目的地介绍科学家的有关事例。如:爱迪生为找做灯丝的最好材料,先后实验了1600多种材料;法拉第经过十年不懈努力才找到了磁生电的方法;现在看到的欧姆定律公式那么简单,但是欧姆为了研究这个问题,经历了多次失败,花费了十年心血,把数学和物理结合起来,最终才把电学中的三个量U、I、R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完美的形式表达出来,即I=U/R。学生从科学家的身上理解了“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阅读材料”有些是以故事形式出现的,风趣生动,很适合初中生年龄及生理特征,学生很喜欢听,每当我介绍科学家后,总有一些学生进一步追问,想知道更多的情况。学生从科学家身上学到的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利用“阅读材料”学物理史实,受辩证法教育

在初中阶段物理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仅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等的讲解,这使得学生对物理学发展的曲折历史知道得很少,学生不了解所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不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了解,教科书在“阅读材料”中对这方面内容做了一些弥补。如在热学部分,“阅读材料”介绍了历史上对“热的本质的认识过程”。学生学习后知道了历史上对“热”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把热看成是一种特殊物质,即“热质说”;另一种认为热是物质的某种运动形式。“热质说”这种违背事实的观点,曾一度被人们所承认,后来科学家们通过对一些热现象的细致观察和反复的大量实验,证明了“热”不是一种物质,从而否定了“热质说”,为分子运动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能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把历史上不同学派间的争论展示给学生,可以打破传统的逻辑教学给学生留下的科学发展是直线前进的印象,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发展史是一部理论与实践交叉、失败与成功并存的发展史。回顾历史,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探索、开拓精神方面的教育,不同内容的历史,可以使学生得到不同方面的教育。例如利用“热机发展史”可以向学生阐述这样一个道理:各种机器的发明,是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先进机械设备的出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工业革命的发展又带动了机器设备的不断改进。社会要前进,科学发展永无止境。物理学史实中包含有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介绍物理学的某段历史,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领会并接受辨证唯物主义。

三、紧密联系实际,提高各种能力

近年来,初中物理教学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物理教学在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技术等方面做的还不够。造成学生知识面窄,知识学的死,影响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阅读材料”广泛收集了物理学联系实际的事实,大到世界各国重视的能源问题,小到家用电器;上到无线电波,下到海洋开发;远到日本银行大楼的日光镜,近到常看的电影片,它们在学生面前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把学生眼中用概念、公式堆积起来的物理变成了活生生的生活,活生生的物理,在介绍“阅读材料”中的“电冰箱”时,我特意把冰箱里里外外做了仔细的观察,弄清了冰箱各个部分的位置、形状、作用,还查阅了有关资料。课堂上我既结合汽化、液化讲清了冰箱的原理,又给学生讲了使用冰箱时节电的关键是,缩短开机时间,延长停机时间。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应注意尽量少开启冰箱门,减少冰箱内外的热交换,还要注意冷凝器的通风和清洁,以保证良好的散热,我在讲“海市蜃楼”时,把光的折射规律结合进去;在讲“不是老天爷显灵,是建筑师的杰作”时,把回声知识融进去,从“阅读材料”中,学生看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阅读材料”中讲的物理知识并不深奥,但使学生感到了知识的价值;使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科学,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物理实践活动,在学校,老师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学生总要利用课外时间,到办公室要求重新操作,仔细观察。在家中,学生找日用品作材料,亲自动手做课本上、习题中介绍的小实验。如:把缝衣服的钢针磁化后做成指南针;用铅笔芯做滑动变阻器,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和电阻的关系;利用音乐生日卡上的闪光二极管做单向导电实验;还有制作潜望镜、小天平……。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发展了思维能力,增强了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中,我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讲授.有的穿插在教材中进行,有的单独讲,有的内容要详讲,有的则略讲,还有的让学生自己阅读。

总之,重视对“阅读材料”的巧妙运用,定会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化学史教育,科学探究能力,质疑精神,化学教学

 

1851年,英国科学促进会(BAAS)主席在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是科学方法,更不如说是科学史。科学史作为人类长期以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真实记录,每个章节都留下了先行者探索的足迹,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前人的卓越智慧[1]。因此,科学史能从科学的方法、精神和态度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史还能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等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科学史能让教师在每一个伟大的历史瞬间中得到自我充实并提高[2]。

化学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中相关的化学知识的系统描述,它是从化学发展的历史角度,对化学科学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3]。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史的讲述,可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点并非凭空出现的,不是纯粹偶然的,而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再现这些化学探究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可使学生掌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质疑精神,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4]。以下是笔者联系教学实际,有关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在孩子们身上把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这句话说的含义是用尽一切办法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5]。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介绍那些古往今来伟大的化学家成功的事迹,是诱发学习动机的一个极好的动因。教师可利用化学史上的故事,引导学生去寻觅化学家成长的足迹,追溯化学历史发展的长河,把学生引进化学家进行科研创造的实验室之中,了解每个科学成果背后或辛酸、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从而积极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怎么写论文。

例如:在卤素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氯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化学武器的历史故事,1915年,伊普尔前线阵地上,德军和英法联军两军对阵,英法联军指挥官通过阵前观察,发现德军阵地上出现大量的“啤酒桶”,顿时感到大惑不解,窃以为德军在开玩笑,遂不以为然,掉以轻心。甚至,指挥官还说:“打赢了大家就有啤酒喝了!”话音刚落,只见德军战壕里许多士兵迅速拧开了“啤酒桶”桶盖。在绵延几公里长的战线上,所有的“啤酒桶”全被打开了,冒出来的非但不是啤酒反而是浓浓的黄绿色的烟。顿时,在风的推动下,一人多高的黄绿色气浪紧贴地面,像潮水一样扑向英法联军阵地。跟在黄色烟雾后面的德国军队,没有开一枪打一炮,就轻松地突破了英法联军防线,把整个战线向前推进了至少4公里,重新占领了失去的一些重要的战略要塞。在这次毒气袭击中,英法联军死伤惨重,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悲剧,仅仅是由于这个简单的分子式:Cl2。通过这简单介绍历史史实,使学生认识到氯气的毒性。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化学课,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入化学史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珍贵的求知欲望。通过化学史料故事的催化质疑精神,培养并保持学习化学的热情,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对所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6]。利用化学史料,使学生重复化学家曾经经历过的、成功的研究途径和采用的科学方法。从提出问题开始,到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收集实验事实、处理与分析化学实验事实、运用一系列的逻辑方法进行科学抽象,直到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再用实验检验认识成果。这种做法易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放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从中学习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

例如在《苯的结构和性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讲述苯的结构课堂教学做如下设计,将课本知识还原为发现这一知识的历史背景中。19世纪的欧洲,在电灯还未被发明的年代里,许多国家寻常百姓家里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储存和运输通常都是压缩在桶里,用了一段时间后,桶里总会产生一种油状液体,但这一现象长时间被人忽视。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这一现象后,立即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提取这种液体花费了法拉第整整五年的时间,当时他把这种液体命名为“氢的重碳化合物”。直到近十年后的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制取的液体相同的一种物质,并把它命名为苯。此后,随着有机化学中的正确的分子式概念的建立,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人又确定了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其中碳的组成含量如此之高,使化学家们感到困惑。如何确定它的结构式呢?当时包括凯库勒在内的化学家们都倍感为难。

苯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如果在座的各位是当时的科学家,根据你们所学的知识能不能推测出苯分子可能的结构?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在学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实时启发学生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不失时机地再引入化学史。在1858年,这个时间距苯的分子式被确定已有二十多年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集中所有精力,花了七年的时间,对大量的实验事实进行系统分析了之后,终于在1865年,对苯的结构提出两个大胆的假设: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了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角闭链;2)原子之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形式怎么写论文。在座的“科学家们”, 如果你们真的在当时知道了这些,如何验证凯库勒所提出的结构是否正确?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些学生提出用实验来验证质疑精神,结果发现这个结构式存在不合理之处。肯定了同学们的观点之后,讲述化学史上被人津津乐道的凯库勒关于蛇形苯环的奇幻故事,据凯库勒自己的描述这源自一个梦。那时他任教于比利时的根特大学,某天晚上,又是用功了一整天之后,犯困的他趴在书桌上打起了瞌睡,眼前立刻浮现出不停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构成的长链就像是一条蛇盘绕弯曲,突然这条蛇不顾一切地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盘旋在天空中。就在这时他触电般地清醒了,又继续工作了一夜,提出了苯环结构这个极具创意的假说。但是,苯分子的真实结构应当是:六个碳连成环状,苯分子中,既没有单键,也没有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凯库勒的这个结构式虽然是错的,但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苯结构探究中的巨大贡献,至今一直沿用了他的结构式。

通过讲述这样不朽的传奇故事,学生不仅理解了苯的抽象结构,也深刻领悟到苯分子结构的发现绝非偶然,而是科学家们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忠于实验,勇于探究的必然结果,这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并迸发出学习化学的热情。

通过化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全过程[7]。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是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且必要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试验由两个步骤组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不是对象的自然变化,而是人造变化。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来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质,对实验作出解释,而解释的前提是理解。同科学观察一样,科学实验也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理解,切忌主观主义。

例如:1822年,在著名化学家巴拉尔发现元素溴的前四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收到德国商人给他的海藻灰的滤液,分析这瓶浸泡过海藻植物的溶液成分,借助当时李比希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通过化学分析实验,从这瓶液体中发现新元素溴。但是,李比希在没有做任何系统详细的实验情况下,只用眼睛观察,就急于下结论质疑精神,认为瓶中之物是氯化碘,然后随手将这瓶液体放入实验柜里,这一放可就是四年。1826,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宣布,发现了新元素溴这种元素性质介于氯和碘之间,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化学界。李比希看到了巴拉尔的报告以后,立即想起那四年前被他放进实验柜里的氯化碘,他急忙翻箱倒柜,把那瓶棕色液体找出来,认认真真的做起化学分析实验,确定这瓶棕色液体既不含氯,更不含碘,也绝非他所猜测的氯化碘,这正是巴拉尔所发现的新元素溴。如果四年前李比希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通过实验分析那瓶棕色液体,那么发现元素溴的不是巴拉尔,而将是李比希。也许那时他只要通过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不轻易下结论,这个重大的科学发现不会与他失之交臂。

通过结合化学家的真人真事进行化学史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重视化学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没有通过实验检验之前,绝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能用肉眼代替实验。从而在思想上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验科学家们的科学观察、科学谈究的过程,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则需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人张载这句话指的是,做学问必须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从事科学研究,问题意识极为重要怎么写论文。只有敢于怀疑,勇于向所谓的权威提出不同意见,勤于思考,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提和明确存在的问题。因此有人说,质疑是探求发展真理的前提和基础。将化学史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每个化学史上伟大的发现,或多或少都起源于怀疑精神,质疑或许有时也会有出错,但是,只有经过千百次的锤炼,在不断纠正错误中探寻真理,才有可能获得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因此质疑精神,只有在怀疑中学会思考,才能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如果没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便不可能促使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化学家维勒、柯尔柏也正是因敢于怀疑“生命力”学说,先后合成尿素、醋酸,打破了“生命力”学说的神话,推动有机化学的迅速崛起。然而德国化学家李比西、维勒却由于一时的疏忽,使他们与溴、钒元素的发现失之交臂,遗憾终生;普利斯特里虽已发现并制出氧气,但受传统的“燃素学说”束缚,让真理从自己的鼻尖下溜走了。

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不仅让学生识到质疑精神在科学发明和创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给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质疑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学生们了解到科学史上许多当时的权威科学家,都曾犯过较为严重的甚至有些愚蠢的错误时,这难道不会大大增强他们质疑前人的勇气和信心?

古罗马西塞罗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这个道理非常正确,西塞罗指出了历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化学的历史则是化学学科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把化学史引进课堂,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实验科学的教育目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日华.试论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08,(28): 181

[2]庞正龙.化学教育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研究[R].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7

[3]孙建新.谈高中新课程化学史渗透教学的策略[J]. 广东化工,2008,34(10): 124-127

[4]宋付州.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3

[5]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7]郭保障.20世纪化学史[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第11篇

近百年来,标准宇宙学理论认为:宇宙的形成起源于一次大爆炸,而且正在无限膨胀。不过,近年来,科学家开始提出新的“末日理论”——宇宙将以“大崩塌”的形式终结。这种预测不久前得到证实:丹麦大学的物理学家通过运算,证明了宇宙大收缩的理论,并得出结论——宇宙发生坍塌的风险比之前科学家想象到的程度更高。

科学家认为,宇宙虽然始于大爆炸,但是由于万有引力,物质会不断收缩集中。一旦此力克服大爆炸产生的惯性,宇宙便会无止境收缩。而当收缩中心的密度超过大黑洞时,原子之间的排斥力就不能承受压力,进而导致原子崩塌、原子结构破坏,从而极大程度收缩体积。宇宙也会随之崩塌直到收缩一点。那时,所有物质将被挤压成为一个超小、超热和超重的球体,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宇宙状态将不复存在。丹麦南方大学的博士生詹斯·克罗格甚至推测,崩塌可能正在发生,所在区域可能距地球10亿光年。

作为“末日理论”,“大崩塌”并不唯一。迄今为止,历史上曾出现过80多个版本的末日论。最早的版本要追溯到3 000年前诺亚方舟的故事,虽然它的准确性已经无从考证,但却成为日后很多末日预言的基石。在现代,人类更是天马行空地预言了各种末日会发生的原因,如行星撞击地球、太阳喷发吞没地球、地球磁极翻转等等。

不过,绝大多数的末日理论都是人们在畏惧大自然或超自然力量的心理影响下,产生出的不切实际的悲观预期。现实中,科学已经破解了很多预言,比如小型天体撞击地球十分常见,并不会造成毁灭性的后果,由此而来的末日论更无从谈起。再如,科学家已经证明了,在最近几百万年里,地球的磁极曾经发生过多次颠倒,但并没有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

人类成长的历史,也是见证各种末日预言破灭的历史。宇宙究竟是在扩张还是崩塌?这个问题还不可能有确切的答案。崩塌理论推测和计算的前提是,宇宙是由我们知道的基本粒子构成,倘若宇宙内存在未被我们发现的粒子,则相关预测的基础便也不复存在。

宇宙的未来究竟如何,没有人可能准确预测。不过,有关宇宙命运的研究从未停息。

第12篇

这一学期我还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