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4: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工具的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策略研究
1.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历程
1.1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学定义和特点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提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本准则涉及的、具有如下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其具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跨期交易的契约性、杠杆效应和虚拟性的特点:
1.2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历程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拉开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股票市场建立;之后借助于股票市场先进的交易网络系统,全国统一的国债流通市场开始形成。此后我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提供了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不过,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此间也由于我国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而造成一段时间的发展坎坷。迄今为止,我国公开交易过的国内衍生金融工具品种主要有可转换债券、外币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等。论文参考。
2.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问题之思考
2.1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目标和内容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是否建立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原则及具体的交易标准,是否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2)是否制定和施行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监督及管理层的职责标准;(3)是否建立健全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相适合并与国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体系相统一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模式;(4)是否制定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准则,审计师根据准则对审计客户单位的衍生业务进行审计,加强审计师对企业衍生业务产生风险的关注程度,独立客观评价企业财务报告是否公允反应衍生业务给企业业绩和财务状况带来的影响;(5)监管机构是否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专门的网络系统实时收集分析有关会计信息等手段加强会计的事前和事中监管进而减少传统会计监管的事后缺陷。
2.2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2.1风险意识淡薄,缺乏财务警示机制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加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时间较短,那些只为利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或投机而获利的企业很容易因其复杂多变和技术难度等疏忽对其风险的控制,而且最能客观表现企业危机的财务警示机制也未建立。企业投资衍生金融工具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甚至破产的例子也是不少的,因此风险意识和财务警示机制对企业及利益相关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2.2.2以小博大的心理导致巨额损失
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看似初始投资较小,但交易过程中涉及的实际金额非常巨大,因为价格每降1%就有可能导致操作者100%的损失,一旦操作者的判断错误或是交易活动出现失误则可能会给企业及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2.2.3公允价值计量、虚拟交易形式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和泡沫化
历史成本是传统会计理论中计量的基础, 即以交易时发生的成本作为入账依据。但衍生金融工具跨期交易的契约性使得从合约的签订到最终的交割有一个时间段,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在这期间处于不断变化中, 导致损益的变动无法根据历史成本正确计量,因此,采用“ 公允价值” 加“ 表外注释” 原则,即采用市场价格来表现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但由于公允价值较历史成本更加动态,加剧了资产、负债及以公允价值计量损益的变动,进而加大了市场损益的波动性,而且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通常是一种资金博弈而非实物交易,这样一来,经济的泡沫化则会被放大。
2.3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2.3.1管理者操纵会计准则的应用,浮于表面的管理现象较为明显
国际会计委员会在制定国际会计准时原则上力求统一,但在确认、计量和披露等方面还存在过于理论、抽象、粗糙等问题,加上我国的衍生金融会计体系还不够系统完善,每次出台的政策法规或进行修订都是应急式的。所以,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制度和规范的实用性还不够,给管理者留下了很大的操纵空间,浮于表面的管理也只会阻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实施效果。
2.3.2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本身存在缺陷,其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论文参考。一方面,会计监管中相关会计准则的漏洞直接影响会计监管的效率和效果。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时间较短及其契约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都冲击了传统会计理论,也大大影响了准则的制定和完善;另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多在于事后监管,而其他金融工具的监管包括事前的制度监管和过程中的监管,这一区别也使得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完善。
2.3.3信息使用者缺乏心理准备及条件不够成熟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由历史成本模式过渡到公允价值模式或是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混合模式,存在着来自信息使用者心理上的阻力。由于历史成本在长期的会计实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生成的会计信息具有可靠性,使得相当多的人认为历史成本模式下的财务报告可以满足大多数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公允模式计量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因此他们对更改会计计量模式持排斥态度;也有相当多的信息使用者习惯了原有的计量模式,没有做好接受新模式的心理准备,更有部分银行界和保险界人士认为公允价值信息不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具相关性等。因此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来消除信息使用者心理上的障碍。
此外,公允价值完全取代历史成本的条件还不成熟,例如,会计人员专业判断需要精准、评估行业需要规范和完善、评估技术需要提高、社会诚信和执法力度需要加强等。
3.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策略
3.1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理论
实施监管、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的前提在于监管理论和制度的完整和详尽。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监管,传统的会计理论不能完全适合这个市场的特殊性,结合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特点和实际国情,考虑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大胆创新,独立制定符合这个市场的监管制度和规范,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会计监管道路。
3.2加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会计信息披露力度,及时准确完整地向信息使用者传播有效信息,使这个市场更加公开透明化
第一,改进现行会计报表结构,便于报表使用者直接读取信息,例如,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类项目按“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分类,权益类项目增设“衍生金融工具影响权益”项目,在编制利润表时加上“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损益”项目,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增加有关由金融衍生工具引起的现金流量变化的信息;第二,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披露,附加说明明细表中未能列出的特殊合同条款和条件、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如,利率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确认的时间标准、公允价值的来源及确认和计量衍生金融工具所引起的盈利和亏损的基础等内容;最后,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工作,提高对被审计单位衍生业务的关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及执行情况着重调查,采用详细的审计技术,运用数学性证据和分析性证据,对不同类型企业给予不同类型的审计报告。
3.3加强以投机为目的的不良交易行为监管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点,难免有些投资者存在不良的投机心理,以至于扰乱正常的操作秩序。论文参考。此外,还应加强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内部风险控制,无论是从制度上还是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程序中都应考虑内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从根本上杜绝会计监管出现更多的漏洞。
3.4强化国内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
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结构较为复杂,涉及的经济领域较多,所以,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因此,必须加强从业人员的专业业务理论培训,掌握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方法和会计的相关处理原则,减少风险损失,同时也能为有效实施会计监管提供必要保障。
论文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衍生金融工具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金融活动。但是通过准则的制定并不能消除企业内部会计系统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操纵会计报告的动机,也就不能保证企业会计系统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信息的可靠性。本文就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相关会计理论,以及建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概念框架进行探讨。
一、引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业务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金融活动。作为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式,衍生金融工具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但同时由于其极易做空且具有很强的杠杆作用,所以市场投机性也很强。正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既能避险保值又会带来巨大风险的现实,使得从事衍生金融工具业务的企业处在极不确定的财务状况中。相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环境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等会计理论新领域而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是比较迅速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金融交易市场上先后出现了远期利率协议、远期交易综合协议等新的远期合约品种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84年8月《SFAS80——期合约的会计处理》,之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理论研究和准则制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一系列准则相继,到目前为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和中同国务院财政部等会计机构都已经颁发了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相关准则,基本上形成了虽有过渡性质但也比较完备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披露和报告的准则体系。但通过准则的制定并不能消除企业内部会计系统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操纵会计报告的动机,也就不能保证企业会计系统提供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信息的可靠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有部分学者和研究人员提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财务会计分支进行研究,实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充分、可靠的报告和披露。笔者也比较赞同这一观点。因此,本文就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相关会计理论以及建立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概念框架进行探讨。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冲突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经济合约,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体体现为合约的签订和取消。这就涉及到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必须对等。但是衍生金融工具导致的权利义务关系又不同于传统的商品交易合约导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假定物价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传统的商品交易合约的任何一方在签订了合约但尚未履行时,本身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是同时存在且对等的,可以无条件取消。而衍生金融工具作为合约,一经签订也会导致合约各方拥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可是一方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时是对等的,有时却并不一定对等,但是一方拥有的权利却与另一方承担的义务必定对等。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对象是衍生金融工具合约。合约的价值取决于社会经济运行的物价水平、利率、汇率和各种指数等的变化。合约签订时的预期未来变化如果与将来的实际情况出现差异,就会导致合约各方权利义务的变动,引起相关的损益。传统的商品交易因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基本稳定,可以假设物价水平不变,但现代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情况却不能做这样的假定,否则就失去了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理由。承认市场物价、汇率、利率、各种指数的变化又与传统会计的基本前提矛盾。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对会计的特殊要求,使得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不能在传统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讨论。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主要的特征是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其他的一些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从相关性和可靠性中衍生和发展出来的。但相关性和可靠性有时并不能共存。需要会计人员作出权衡取舍。可靠性则是在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并作为会计报表的首要信息质量特征来反映,只有可以可靠计量的金额才能在相关的会计报表中得以列报。对于传统财务会计可靠性的追求,使得财务会计要素得到确认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否可靠计量。如果金额难以最终确定,就不能作为会计报表要素加以确认。与一直以来采用可靠性为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的会计模式不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更注重相关性这一特征。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对相关性的要求较高,凡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都在某种程度上对决策有用。但是衍生金融工具要在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就必须要达到相应的可靠计量的要求,这就使得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面临相关性和可靠性的选择。目前,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会计师在进行实务操作时的职业判断留有余地,这就要求会计师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标准,同时要承担较高的责任。
(三)会计确认和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不是在一个时点即可完成,从合约的签订到对冲或交割,都要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上的价格、利率、汇率以及各种指数等等不时地影响着衍生金融工具,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总是在不断变化着,此时对交易者来说是盈利,彼时却可能是亏损甚至是巨额亏损。显然,这种变化在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会计理论下无法表现,这便要求企业采用新的计量标准。同时,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没有初始净投资或是初始净投资很少,交易在未来发生,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来代表历史成本,因此,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被提出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举行多次听证会以及实地调查后,于1997年8月公布了《衍生工具及套期保值活动的会计处理》一文,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衍生金融工具应以公允价值加以计量。”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模式下,衍生金融工具的未实现损益应当立即确认,并记入当期损益。一般认为,以报告日的公允价值取代衍生金融工具的历史成本,是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初始确认和计量的必然选择。但如果其他资产、负债项目按历史成本计量,金融工具按公允价值计量,又会导致报表项目的不可加性,影响对报表的理解。同时,公允价值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包括市场价格、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净现值、可收回金额等,使得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和方法多变,没有统一标准。对“公允价值”的实质和取得的途径的研究存在分歧,导致“公允价值”计量执行的困难和人为操纵,也影响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其他财务会计要素计量上的推广应用。
三、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和概念框架的探讨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目标笔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是反映一个主体进行衍生金融业务活动所导致的对主体财务方面现实状况影响的会计分支,隶属于财务会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管对会计本质有着怎样的不同认识,会计是一个提供信息的系统,这是不争的共识。因此,作为会计的其中一个分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主要目的也是向社会经济系统提供信息,包括有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的信息和有助于评价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信息,这就必须符合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要求,满足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总体目标,就是将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表明交易过程和结果的充分可靠的信息提供给需要者。由于一笔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一个主体内部导致的权利和义务并不完全对称,容易导致信息的割裂或遗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具有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两种功能,不同目的的交易实现不同的功能,结果也有所不同;衍生金融工具的投机套利功能允许进行“买空卖空”的操作,放大了交易风险,会因为未来市场参数的变化给主体带来巨额的收益或导致巨额的损失,所以,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具体目标的确定比较繁杂,涉及很多问题。简单来讲,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要实现总体目标,就必须要反映主体是否进行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交易的性质如何;是投机套利还是套期保值;每一笔交易所导致的权利和义务如何;该项交易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及计量方法和根据是什么等。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和评价一个主体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过程和结果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所必须反映的,也就构成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目标的具体内容。同时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目标的实现也涉及到对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披露与列报问题。我国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第37号也对此作出了规定,要求进行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企业在交易初始进行时就对所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别和目的进行判断,披露对金融工具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该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计量采用的方法和依据、该项交易涉及的风险(其中的信用风险还要求披露相应的变动额等数值信息)、相关的担保信息、金融资产减值的详细信息、相关的套期信息、与交易有关的收入、费用、利得或损失等信息,此外还包括一些分析性的信息。这些详细的规定对于实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具体目标很有帮助,也是达到总体目标的途径之一。
(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信息质量特征是建立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这一特殊对象上提出的,在遵循原有财务会计系统所要求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外,更加强调其中的充分性和相关性。在对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上,对相关性的要求较高,凡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都在某种程度上对决策有用。为了兼顾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可以考虑在可靠性的基础上,加大对企业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在传统财务报告的模式上,进一步扩大相关性信息的披露和列报,特别是对于以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为主要经济业务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适当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范围。同时,考虑到企业作为主体会对会计系统进行干预,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使得会计报表的可靠性降低,所以应尽可能地要求充分披露。目前,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为会计师在进行实务操作时的职业判断留有余地,这就要求会计师要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标准,同时要承担较高责任。
(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原则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作为财务会计的分支,也必须满足财务会计提出的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般原则和反映会计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但是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自身的特点和特殊性出发,也必须对传统的财务会计原则进行修改和补充。除了本文上述的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特殊要求外,要建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还必须对会计计量原则进行补充和调整。传统财务会计的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的,强调可靠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原则。然而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没有初始净投资或是初始净投资很少,交易在未来发生,难以找到合适对象来代表历史成本,相关性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加以强调。而作为计量属性和计量原则,目前公认采用的是“公允价值”计量。虽然对于“公允价值”的具体确定标准仍没有统一定论,但“公允价值”计量原则仍是强调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对主体以及信息使用者产生的决策相关性的较好的选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标准是: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一般情况下,企业应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且不扣除将来处置该金融资产是可能发生的相关费用。但以下两项例外: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对于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而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相应的衍生金融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同时,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第七章单独加以规定。初始确认时应以市场交易价格为公允价值的基础。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则应以市场报价作为其公允价值。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应参考类似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现行价格或利率。调整最近交易的市场报价,以确定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企业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包括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金融工具的当前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期权定价模型等。但是在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的情况下,要注意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信息的披露是否充分可靠,防止企业会计系统通过某些手段,利用信息的不对称,使信息使用者认为“可信”但实际上并不“可靠”的信息,用以粉饰企业财务状况。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会计准则 制定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ers and development
qin xiyun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73)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 iasc u.s., britain, canada, australia and other countries began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ts normative research on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began in the 1980s, from the content point of view, the main including the need to discuss the historical cost accounting and fair value accounting of criticism. normative research on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of accounting problems began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early 90s, its conten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outcomes research progress, few systematic innovation research. therefore, studies related to ifrs and fasb guidelin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standards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then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standards from the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1 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
1.1 美国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
表1 f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准则①
如表1,总的来看,fasb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发展的初始阶段;(2)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披露和列报阶段;(3)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阶段;(4)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修订与逐步完善阶段。
1.2 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发展
iasb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已有成果为:(1)准则的征求意见阶段;(2)金融工具会计的披露与列报阶段;(3)金融工具会计的确认与计量阶段;(4)ias32和ias39的后续修订及完善阶段。
1.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国际发展的特点
从1981年fasb第52号准则开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已经经历了20多年。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从某种程度来讲,就是以fasb与iasb为代表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发展。二者具有以下特点:
(1)发展进程相似。fasb与iasb均经历四个阶段,且准则的制定都是由易到难,其二者始终都坚持以公允价值为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目标,并在其过渡性阶段进行了细分与修正。
(2)准则规定均详细而复杂,且经过了大量讨论及长时间准备。
(3)国际会计准则充分借鉴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研究成果。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有非常大的影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重要处理原则方面,不管是确认与计量还是披露与列报,尤其是套期会计的重要处理原则方面,二者大同小异。另一方面,iasb的准则出台,往往晚于fas准则的出台。
(4)fasb的规定比较具体,iasb的规定比较系统。f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遵循的是“出现某种交易,发展相关准则”的发展方式。而iasb则是试图制定一个通用的、适合所有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
表2 iasb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时间简表②
2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研究
2.1 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认识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理论研究者们一致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对于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从而使企业的决策者、投资者和监管当局能够掌握更为全面有效的信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缺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系统性的风险。
大多数研究者对衍生金融工具提出的问题可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列报;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套期和嵌入式衍生金融工具。
2.2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与iasb的趋同性与差距
2.2.1 与iasb的趋同性
ias32是iasb于1998年12月的有关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完整的会计准则,由于其过于复杂,涵盖的内容广,我国财政部在准则的制定中将其拆分为3块,分别为《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这样既体现了与国际会计的协调,也结合了我国的实际情况,便于我国会计人员操作。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则主要参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ias 32)的主要内容。
从我国金融会计准则体系的内容看,有些内容虽表述不一样,但实质内容和国际会计准则是相同的。
2.2.2 与iasb最新发展的差距
当前我国四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主要借鉴了ias32和ias39的内容。而为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中关于金融工具披露的信息质量,iasb随后又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7《金融工具:披露》,以替代ias39及ias32中涉及金融共开具披露的内容。ifrs7的目标是要求企业披露的信息让使用者能够衡量金融工具对实体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重要性和金融工具风险影响的程度,并涉及企业管理层管理这些风险的目标、政策和程序、所有这些披露都将从总体上体现出企业使用金融工具以及因此导致的风险情况。因此我国的相关准则相对滞后。
3 完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建议
3.1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标准应充分借鉴国外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经验
首先,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必须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精神,包括公允价值计量和套期会计,这两个方面正是会计对衍生金融工具价值变动快、与基础金融工具密切联系的本质的特点的重要反映,也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根据衍生金融交易的本质特点对传统会计的主要突破和创新,并已将成为国际会计理论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其次是制定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应借鉴国外的规范。
3.2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标准应与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
衍生金融工具日益成为试题管理利率、外币、价格和信用等风险的手段,其发展变化也正是因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因素或管理风险的新需求。因此,我国应在不违背国际基本精神的条件下适应这些基本状况。
3.3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规范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1)先规范核算方法,后制定会计准则;(2)先规范披露及列报,后规范确认与计量;(3)先规范银行业,后规范其他行业。
注释
① 江百灵.衍生金融风险的会计监控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
② 陈秧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制定与研究——基于iasc/iasb的若干经验,2009:23.
参考文献
[1] 陈小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金融工具会计与保险会计.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
[3] 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 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译.国际会计准则2002.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6] 刘峰.会计准则变迁.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7] 李荣林.金融工具会计.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
[8]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衍生金融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fas133),1998.
[9]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特定衍生金融工具和特定套期保值活动的会计处 理(fas138),2000.
[10] 叶永刚.衍生衍生金融工具.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1] 朱海林.金融工具会计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
【论文摘要】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包括金融期权交易日和结算日的初始确认。本文论述了在结算日对金融期权进行初始确认的理由,并进行了举例说明。
一、金融期权是在交易日还是在结算日进行初始确认
就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而言,首先必须明确区分交易日和结算日。交易日是指金融期权合约的签订日,结算日是指金融期权的履约日。目前关于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存在着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交易日会计和结算日会计。交易日会计认为,对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必须在金融期权合约的签订日进行,一旦金融期权的买方和卖方达成约定并成为该期权合约的一方,那么金融期权引起的权利和义务就必须在资产负债表内确认;结算日会计则认为,金融期权在交易日所引起的权利和义务应在表外披露而不应在表内确认,只有当金融期权的买方实际行权或转让该期权合约时(也即结算日),才能确认由该期权交易引起的利得或损失。
事实上,交易日会计的观点是基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金融期权的持权者或立权者成为该期权合约的一方时,该金融期权应确认为资产和负债”的表述。然而笔者认为该表述并不能充分支持交易日会计的观点,理由有三:
第一,金融期权在交易日所引致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是一项真正的资产和负债,它在本质上属于一项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众所周知,期权合约是一种选择权合约,其持权人享有在合约期满或期满之前按约定的价格购买或销售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如果在合约到期日之前,该金融资产的价格对持权人有利,他就会选择行使权利买进或卖出该金融资产。如果在合约到期日之前,该金融资产的价格对持权人不利,他就会放弃买进或卖出该金融资产的权利。而立权人则有义务在买方要求行权时出售或购入该金融资产。可以看出,作为期权合约的买方和卖方,他们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对等的。期权合约所引致的权利和义务的发生与否取决于期权合约的执行与否,而期权合约的执行与否,又取决于期权合约标的物的公允价值的有利变化这一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与否。既然是未来的不确定事项,那么这种权利就不是一种“很可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资产,而这种义务也不是一种“很可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因此在交易日,持权人和立权人最多只能在报表附注中以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形式披露该未来不确定事项,只有当持权人决定行使期权合约时,潜在的权利和义务才能转化成现时的资产和负债。
第二,金融期权属于衍生金融工具,它的交易具有不同于基本金融工具交易的本质特征,因此对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就不应该采用基本金融工具的处理方法。众所周知,对基本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的初始确认,一般在投资者从资本市场取得股权或购入债券时按照历史成本入账。然而对金融期权我们便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因为金融期权具有不同于基本金融工具的本质特征。这里引用美国《衍生工具和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①不要求任何初始净投资,或者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远少于可望对市场因素变化做出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约所要求的初始净投资;②合约条款要求或允许净额交割,或易于通过合约以外的方式进行净额交割,或者进行的资产交付将导致并不严重偏离净额交割的情况。也就是说,金融期权交易允许买空、卖空,它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初始净投资,并且一般采用差额(净值)结算方式,投资者只要缴纳相当于标的物公允价值较低比例的保证金就能参与交易,实现“以小搏大”的杠杆效应。一般的金融期权交易更多的是出于投机目的,真正实际交割的很少,因此,对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就不应该在交易日直接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第三,结算日会计比交易日会计更能简化会计处理,也更有利于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如果对金融期权采用交易日会计,那么在交易日必须确认一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而在合约到期日必须根据标的物公允价值的变化对原先的入账价值进行调整。如果对金融期权采用结算日会计,那么在交易日只需确认期权费,在合约到期日根据标的物公允价值的变化确认该期权交易的损益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假如资产负债表日在交易日和结算日之间,那么在资产负债表日,采用交易日会计将虚增企业资产和负债,以资产和负债为基础得到的财务比率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投资决策产生误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交易日对金融期权的初始确认应该仅仅确认期权费,由该期权合约引致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在表外作为一项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进行披露,等到持权人决定行使该期权合约或转让该期权合约时,才能在表内将标的物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由该期权交易导致的利得或损失。
二、金融期权交易初始确认的举例说明
例:a公司2005年11月1日与某经纪公司签订了一份期权合约,该期权合约赋予a公司2006年3月31日前按500 000元买入股票的选择权,a公司同时支付10 000元的期权费给该经纪公司。假如2006年1月15日,此项股票期权市价上涨至600 000元,2006年2月28日,a公司对该股票价格看好,于是决定执行此项期权合约,假设当日此项股票期权市价又上涨至700 000元,同时支付期权交易费6 000元。那么,a公司持有的金融期权在交易日和结算日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呢?下面列表(见表)说明并做简要分析。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第一,金融期权不管是在交易日还是在结算日进行初始确认,a公司在整个股票期权合约的投机活动中,都赚取了190 000元(700 000-500 000-10 000)的利润,扣除6 000元期权交易费,实际赚得184 000元。
第二,若金融期权在交易日进行初始确认,那么在资产负债表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期末余额为500 000元;若金融期权在结算日进行初始确认,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并没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假如a公司除该项金融资产外的其他流动资产合计为50 000元,除该项金融负债外的其他流动负债合计为100 000元,那么采用交易日会计计算,则a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91.67%[(500 000+50 000)÷(500 000+100 000)],采用结算日会计计算,则a公司2005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50%(50 000÷100 000),两种结果截然不同,91.67%的流动比率意味着a公司的偿债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而50%的流动比率则意味着a公司面临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采用交易日会计可能会对一些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
主要参考文献
①常勋.财务会计四大难题.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摘要】西方主流理论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可以降低公司的风险,国内学术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为此,本文以我国1151家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2007年横截面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风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情况与国外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的系统风险和破产风险均有微弱的增加效应。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Z-score;系统风险;上市公司
一、引言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外汇、利率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介入衍生金融工具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王志诚等,2006)。西方风险管理理论(Smith和Stulz(1985)、Mayers和Smith(1990)、Myers(1977)和Frootetal.(1993))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建立在降低公司风险的动机基础上。在特定的情况下,例如昂贵的财务危机成本和严重的投资不足问题,对公司的风险进行对冲能够增加公司价值。
但是,管理层和股东也有增加公司风险的动机。Black和Scholes(1973)指出,股东对杠杆公司的现金流量的要求权类似于一份看涨期权的报酬。Jensen和Meckling(1976)指出,因为这些像看涨期权的报酬随着公司的波动而增加,价值最大化的股东有通过增加公司的风险从公司外部的债权人处转移财富的动机。但是,股东可能在导致风险厌恶的经理将公司特定的资本投资于增加波动的活动方面有困难。
即使股东和债权人之间不存在冲突,管理层仍然有动机将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于非对冲的目的。例如,因为职工股票优先购买权的价值随着股票价格波动的增加而增加,使得管理层有动机从事增加公司风险的活动。与之相类似,当公司的收益刚好在或者接近奖励计划的下限时,经理的补偿计划类似于一份看涨期权的报酬。这样就产生了增加公司收益波动的动机。但是,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补偿计划会将这些风险偏好动机考虑在内,并且设计成降低不利影响的。
最后,管理层可以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利率、汇率或商品价格波动的投机。例如,Dolde(1995)指出,接近90%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者在决定自己的衍生金融工具组合特征时,他们有时会“看一看”(takeaview)金融市场的波动。因为投机行为一般来说与企业的基本风险是不相关的,基于这个目的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被认为是增加,而不是降低公司的风险。
在经验研究方面,国外的研究结果是不一致的,大部分认为非金融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公司股票价格对金融风险的敏感性(Smithson和Simkins,2005)。国内学术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对公司风险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以检验国外假说是否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1.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07年的沪深两市全部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对这些公司进行筛选。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执行了以下筛选程序:金融行业是某些衍生金融工具提供者,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较大区别,剔除这些公司;ST公司和一般的公司相比较业绩和财务状况较差,会有极强的动机操纵下一年度的会计盈余,因此剔除ST公司。经过上述筛选后,最后的样本公司为1151家。
采集数据时,笔者逐家查阅了沪深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分别在其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负债”及其附注中获取有关公司从事衍生金融交易的类型和金额的信息,收集关于公司是否使用衍生品和使用理由的数据。如果年报披露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是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公布了当期曾经持有衍生金融工具并披露具体的公允价值或者名义价值,则不论期末持仓盈利或者亏损,也不论使用规模大小,将其认定为是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公司;另外,即使年末无衍生金融工具持仓头寸,但是当年曾经持有且其盈亏计入当期损益,也将其认定为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公司。
2.数据来源
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数据主要靠手工采集自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原文,其他数据来源于锐思数据金融界巨潮资讯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网站上公开披露的上市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为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对数据进行了抽样复核。
本文数据处理使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基本数据处理使用了Excel软件,描述性统计、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使用SPSS统计软件。
(二)变量定义与描述
1.被解释变量的选取与计算
被解释变量为公司风险。一般来说,衡量企业风险的变量主要有两类:其一是以市场数据为基础,其二是以会计数据为基础。前者包括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等;后者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而美国学者Altman(1968)建立的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将市场数据和会计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被认为是能够很好地衡量上市公司的破产风险。本文采用两项指标衡量公司的风险,分别为:
(1)系统风险。上市公司风险按照能否通过资产组合方式予以分散,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那些影响所有上市公司的因素(如战争、政治革命、经济体制改革、通货膨胀、利率和汇率变化等)引起的不确定性。非系统风险是指能够被投资者通过持有分散化投资组合消除的风险,通常和公司特定的事件相关,如工厂爆炸、被盗、公司被接管、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等。本文用上市公司的年度Beta值表示系统风险。
(2)Z-score模型。美国学者Altman于1968年创建了Z记分(Z-Score)模型,该模型主要适用于股票上市公司,首先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计算出一组反映财务危机程度的财务比率,然后根据这些比率对财务危机警示程度的大小给予不同的权重,最后进行加权计算就得到一个企业的综合风险总判别分Z,将其与临界值对比就可知企业财务危机的严重程度。
Altman模型的判别函数为:
Z=1.2×X1+1.4×X2+3.3×X3+0.6×X4+1.0×X5
式中:Z=判别函数;X1=营运资金/总资产,即企业营运资金相对于资产总额比例,X1越大,说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强,财务状况越好;X2=留存收益/总资产,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留存收益进行再投资的比例。X2越大,说明企业筹资和再投资能力越强,企业创新和竞争力越强;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X3反映企业不考虑税收和财务杠杆因素时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X4=股权市价总值/总负债,主要反映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判断,它是资本市值对债务的比值,指标越高,说明企业越有投资价值,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该指标尤其具有说服力;X5=销售额/总资产,用来衡量企业资产获得销售收入的能力。
根据对过去经营失败企业统计数据的分析,Altman得出一个经验性临界数据值,即Z=2.675。企业的Z记分值高于2.675的为较安全企业,低于2.675的为存在财务危机或破产风险的企业。此外,Altman在对经营失败企业经验分析中还发现,如果一个企业的Z记分值低于1.81,该企业实际上已经潜在破产,如果不采取特别有力的措施,将很难走出深渊。
2.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为公司是否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虚拟变量。若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则该变量为1;否则为0。
3.控制变量
(1)公司规模。根据资本结构理论,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经营多元化,抗风险的能力更强;而规模越小的企业,其经营不确定性也较大,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为此需要控制公司规模,本文以公司总资产作为公司规模控制变量。
(2)资本结构。企业负债比例越高,财务风险越高。本文以资产负债率表示公司的资本结构,用来控制其对公司风险的影响。
(3)公司成长性。一般认为,成长快的企业在投资规模和融资规模等方面均较大,不确定性较大,从而风险较大。本文选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来衡量企业的成长性,定义为公司前后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用来控制公司的成长性对公司风险的影响。
(4)资产结构。资产结构指的是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资产结构不同的企业的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构成也会不同,进而决定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大小,本文以固定资产比例作为公司资产结构的控制变量。
有关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公司风险以及相关控制变量的研究变量的代码及定义如表1所示。
(三)研究模型设定
为了从数量上考察风险管理及其相关变量对公司风险的影响程度,根据上文分析,本文以公司风险为被解释变量,以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行为为解释变量,以公司规模、资本结构、公司成长性和资产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构建如下检验模型并使用OLS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与公司风险之间的关系:
Beta=β10+β11×Hedge+β12×Size+β13×Leverage+β14
×Growth+β15×Fixed+μ16
这里使用βi1(i=1,2)是否显著大于零或小于零来研究使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时是否对公司风险产生影响。根据相关理论分析,如果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公司系统风险,那么β11<0。如果我国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公司破产风险,那么β12>0。因此,通过检验系数的显著性就可以验证运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是否能降低公司风险。
三、实证检验结果
(一)公司风险及相关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2是混合样本的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全部样本公司的系统风险均值为0.9885,这是由于剔除了ST公司而略低于市场风险。Z-score的均值(中位数)为6.4357(3.9413),表明样本公司的破产风险较低。资产规模的均值为79.1325亿元,高于沈艺峰、江伟(2007)的资产规模均值15.6320亿元。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50.37%,比沈艺峰、江伟(2007)的资产负债率均值47.33%和徐向艺、张立达(2008)的资产负债率均值49.1%略高,低于马连福、陈德球、高丽(2007)的以2005年中国205家家族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57.0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均值为65.11%,高于沈艺峰、江伟(2007)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值23.61%和刘伟、刘星(2008)的2004年403家制造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值34.7%,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较快。固定资产比例的均值为33.6%。从各项样本指标来看,样本公司之间的差距较大,这也便于考察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决策对公司风险的影响。
2.单因素检验
本文采用参数和非参数检验的方法,将风险管理公司与其他公司就一系列特征变量进行对比检验,判断其是否在某些方面与其他公司具有显著差异。参数检验(正态总体均值对比检验)要求所对比的两个总体服从正态分布,而非参数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总体分布及其参数不作任何假设,可用于关于分布中位数以及多个分布之间有无差异的假设检验。
从表3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参数检验(对均值的t检验)还是非参数检验(对中位数的Z检验),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上市公司比其他公司具有更高的系统风险,但是比其他公司具有更低的Z计分值,表明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并未起到降低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的作用,反而增加了公司的风险。这一发现与国外的经验证据相反。
3.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为了对待检验的变量间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首先对回归模型各变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有些变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如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公司规模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52)、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和资产负债率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74)、公司规模和固定资产比例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20)、资产负债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72)。根据HoandWong(2001)的研究,只要相关系数不超过0.8,就不需要担心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问题。因此说明本模型共线性问题并不严重,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在可容忍范围内。
4.多元回归分析
表5是模型I和模型II分别选用系统风险和Z-score作为公司风险的指标,将其作为因变量进入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两个检验模型的F值均在1%的水平上均显著,AdjustedR2为0.134和0.392,表明检验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各模型中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VarianceInflationFactors)值均在1.007至1.053之间,显著小于临界值10,表明多元回归模型基本不受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在残差独立性检验方面,D-W值均在2左右,说明回归模型的残差相互独立,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当以系统风险作为公司风险变量时,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哑变量估计系数为0.03621,在10%的水平上不显著,可以认为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增加了公司的Beta值,即对公司的系统风险有微弱的增加效应。
当以Z-score作为公司风险变量时,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哑变量估计系数为-0.535,在10%的水平上不显著,可以认为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降低了公司的Z-score值,即对公司的破产风险有微弱的增加效应。
【关键词】 金融工程 金融效率 关联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金融创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直接促进了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风险管理技术的爆炸式增长,使金融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其中金融工程技术是最重要的创新工具之一。金融工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领域中出现,并伴随和推动着金融创新的变革,至20世纪90年代,大规模、大范围地运用金融工程的技术、方法和手段来解决日益复杂的金融、财务问题的金融工程化趋势已不断加强,金融工程日益流行并对金融效率产生深远影响。
一、金融工程及金融效率
1、金融工程
关于金融工程的定义有多种说法,美国金融学家约翰·芬尼迪(John finnerty)认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
金融工程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金融工程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数学及通讯工具,在各种现有基本金融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形式的组合分解,以设计出符合客户需要并具有特定P/L性的新的金融产品。而广义的金融工程则是指一切利用工程化手段来解决金融问题的技术开发,它不仅包括金融产品设计,还包括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本文采用的是广义的金融工程概念。
金融工程的运作具有规范化的程序:诊断—分析—开发—定价—交付使用,基本过程程序化。其中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产品的性能目标确定,方案的优化设计,产品的开发,定价模型的确定,仿真的模拟试验,小批量的应用和反馈修正,直到大批量的销售、推广应用,各个环节紧密有序。大部分被创新的金融产品,成为运用金融工程创造性解决其他相关金融财务问题的工具,即组合性产品中的基本单元。
金融工程中,其核心在于对新型金融产品或业务的开发设计,其实质在于提高效率,它包括:第一,新型金融工具的创造,如创造第一个零息债券,第一个互换合约等;第二,已有工具的发展应用,如把期货交易应用于新的领域,发展出众多的期权及互换的品种等;第三,把已有的金融工具和手段运用组合分解技术,复合出新的金融产品,如远期互换、期货期权、新的财务结构的构造等。
2、金融效率
一般来讲,效率在经济上指的就是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因此,金融效率就是指金融部门的投入与产出,也就是金融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金融效率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指标,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金融机构在经济中的作用,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宏观金融效率、微观金融效率和金融市场效率三种。金融宏观效率包括货币政策效率、货币量与经济成果的比例关系,金融市场化程度和金融体系动员国内储蓄上的效率等几个方面。根据金融压制论的观点,资金外逃是一个国家宏观金融效率不高的重要标志。微观金融效率主要指市场微观主体即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微观金融效率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金融机构的盈利水平、金融机构的资本创利水平、金融机构资产盈利水平、金融机构人均资产持有量、金融机构人均资本(一级资本)持有量、金融机构人均利润水平和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资产质量。金融市场效率包括货币市场效率和证券市场效率。对金融市场效率的考察可以从市场的规模、市场的结构和市场的成熟程度多个角度来分析。
二、金融工程和金融效率的关联性分析
1、金融工程是市场不断追求金融效率的产物
(1)金融工程的出现顺应了金融创新需求。传统金融工具和方法在收益性、流动性上存在矛盾,但现实的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却有着以最小的成本(包括风险成本、流动性成本)换取最大收益的本能要求,因而对低成本、多样化融资方式的需求增加。为了提高金融效率,需要设计一系列交易成本更低,而流动性和收益性更好的金融产品,加强金融创新。金融工程正是顺应这种需求出现的一种新技术,这是金融工程发展的本质动因。
(2)金融效率理论的发展是金融工程发展的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对金融创新的动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许多创新理论。1972年12月米尔顿·弗里德曼的题为《货币需要期货市场》的论文,为货币期货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费金·布莱克和马龙·肖在1973年提出的期权走价模型,使当年的期权交易所得以成立。20世纪80年代达莱尔·达菲等人在不完全资产市场一般均衡理论方面的经济学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金融工程对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各种金融工程理论逐渐形成,如资产定价模型、风险模型等,金融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客观适用性和精确性也大大提高。
(3)技术进步及其向金融领域的渗透,给金融工程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持。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金融变量变动加快、风险增加,对金融工程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而且加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复杂计算能力的增强,使许多需要高精技术的金融创新成为运用的可能,许多理论模型获得了得以实际运用的条件,并能够模拟检验,从供给方面给予金融工程发展的技术支持。总之,提高金融效率是金融工程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推动力,金融工程是金融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断提高自身效率的结果。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归纳了发达国家引入公允价值会计对商业银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并分析了新的金融工具分类方式对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的影响;指出在当面的中国市场状态下尤其要关注公允价值的可靠性问题,同时金融工具的分类会引起监管资本的波动,进而改变银行的风险管理行为。
新《企业会计准则》最大的变化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新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一律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从表外移到表内反映。这将对银行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但是由于中国银行数量少,获取相关数据比较困难,加之新准则推出时间短,进行量化研究有难度。因此本文分析归纳了国外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结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准则SFASI15,和国际会计准则IAS39,分析了引入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及金融工具分类的确认与计量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以期在采用新的会计准则后能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一、公允价值对银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随着准则SFASI15的.许多学者对公允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作了深入的分析。由于公允价值反映了市场在考虑利率和风险等因素后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因而公允价值计量也有利于评估证券投资活动对企业的影响。从而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这种变革与我国目前的改变是一致的,我国原来实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通过要求金融资产计提各项准备来确认金融资产价值的下降,但不确认金融资产价值的增加,体现了稳健主义的要求。而新的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运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既确认了未实现损失,也确认了未实现利得;同时又规定上述两类金融工具的未实现利得损失分别在损益和权益中确认,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Barth,Beaver和Wolfson(1990)将银行股票收益可以分为两部分EBSGL(EarningsBeforeSecuritiesGainsandLosses),SGL(RealizedSecuritiesGainsandLosses),研究结果支持EBSGL要比SGL收益成分更完整的解释银行股票价格结构。建议投资者用EBSGL收益成分来观测相关价值。Bartheta1.(1990)认为SGL要比预期EBSGL要低(可能到零),因为SGL收益成分反映了用历史成本计量的证券的摊余价值(未实现的)和证券出售时实现的市场公允价值的时间滞后。换句话说就是,金融工具的损益只有在融工具出售时才报告在收益报表里,因而延迟了摊余成本和市场价值之间变化的确认。也就是说,如果证券在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价值下降的期间没有卖出,那么SGL收益成分就带来了误差,SGL的解释能力就减少了。Barth(1994)的研究结果也表明,EBSGL比SGL提供了市场的更相关和更可靠的信息。
Barth,Landsman,和Wahlen(1995)以137家美国银行在1971年至199o年财务报告数据为样本的检验发现,首先,对证券投资的损益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得到的银行收益确实比基于历史成本的收益具有更大的波动性。但这种增加的收益波动性并不一定反映银行经济风险(如银行股价反应的风险)的增加。其次,如果在样本期间采用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来确定银行监管资本的话,与历史成本相比,银行会更频繁地违反资本监管要求。尽管在公允价值会计下所发生的违反情况更有助于预测未来违反监管资本的发生,但与公允价值会计相关的监管风险的潜在增加并没有反映在银行股价中。引起证券投资公允价值变化的利率变化通过对利息收入的收益乘数反映在银行股价中,表明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估价银行权益是相关的。
Nelson(1996)以美国200家最大商业银行从1992年至1993年期间所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为样本,检验了银行权益市值与按SFAS107所要求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只有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才具有价值相关性,而贷款、存款、长期债务与表外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异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这同时也可以为我国新会计准则实行部分公允价值会计提供证据支持。
Barth,BeaverandLandsman(1996)以136家美国银行从1992年至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检验了SFAS107所要求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结果发现证券投资、贷款与长期债务的公允价值估计都具有价值相关性:但银行吸纳的存款与表外项目的公允价值信息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公允价值会计总的来说比历史成本更能反映经济现实,公允价值信息与历史成本信息相比增加了更多的信息含量,公允价值信息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但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几乎包括全部的金融工具.意味着SFAS115准则规定的收益测量方法所产生的报告收益量排除了银行操作的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Beatty,ChambedainandMagliolo(1996)以美国195家上市银行和94家上市保险公司从199o至1993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检验了采用SFAS115所引起的未实现证券投资利得与损失发生从披露到确认的变化,他们假定股价反应会揭示这种变化。结果表明关于SFAS115所引起的从披露到确认的变化对于银行监管机构来说是非常重要,而对其他利益相关者不重要的观点。其次,他们还发现,对于那些可能会增加按公允价值计量与投资证券在期限相匹配的负债的可能性的事件,银行呈现出正面的市场反应,从而支持了银行及其监管机构关于“混合公允价值会计(PartialFairValueAccounting)会降低银行权益准确性”的论断。另外,他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那些证券投资交易越频繁的,投资期限越长,对市场利率变化套期越充分的银行,受到该准则负面影响的程度越深。
从上述实证结果来看,尽管他们的检验结果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结果,但是,大多数经验证据表明:银行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具有信息含量:而贷款、长期债务与表外金融工具等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并不具有价值相关性。大多数学者把其归因于公允价值估计的可靠性问题(Nissin,2003):当以客观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估计的基础时,其可靠性就高,从而其公允价值信息就具有价值相关性;而当金融工具并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时,依靠估价模型与相关假设所估计出的公允价值信息对于投资者来说并不具有信息含量。因此,公允价值会计模式的成败关键在于公允价值估计的可靠性。
二、金融工具分类及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商业银行须按持有意图将金融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将金融负债分为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本节参照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对于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分类进行对比性的分析。以期阐述这种新的分类对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
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FASB)在SFAS115将所有债券投资和可确定公允价值的权益证券投资按企业持有意图分为持有至到期证券、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证券等3类,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对各类证券的后续计量、未实现持有利得损失及减值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研究SFAS115以意图为导向的资产分类方法能够揭示基于这些准则的实施对国外银行监管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可能影响作出推测。
1993年,安永公司对银行和储蓄所的调查发现,超过一半被调查者对于SFAS115的反应是改变他们的投资策略:他们会缩短债务证券投资的期限,增加套期活动:他们一可能会减少证券投资的比例。有证据表明,银行通过权衡不同的资产和风险来维持整体风险的理想水平。
SFAS115,金融机构普遍存在通过调整金融工具的分类来影响损益和权益,以及通过选择性出售金融资产的“利得交易”进盈余管理的情况。实施SFASll5准则的直接反应,就是预期大量的证券投资组合将从持有到期类被重新划分到可出售类。总的说来,FAsB对划分为持有到期类资产条件的严格限制,目的是减少管理层在此准则下操纵证券买卖。由于对持有到期类资产的预期的出售和转换的严格限制,估计管理层会重新构造组合,并且可能全面缩小证券组合由于公允价值改变的确认及更严格的证券种类划分。估计银行管理者考虑证券投资组合时会实行更细致的决策管理技术(Purcell,1994;Bowen,1994)。大量持有到期资产会减少银行公允价值波动和监管资本风险暴露,却减少了银行管理者对利率改变的反应能力,所以增加了银行利率风险。而保留大量的可供出售资产使银行暴露在公允价值波动引起的监管资本波动风险.而公允价值对利率改变也是很敏感的,但是保留大量可出售资产使银行更灵活。机构积极采取套期措施及资产负债管理很重要。目的在于减少利率风险暴露。
Hodder(2O02)用230家上市交易银行1993年一1998年间的数据做样本,对作为宏观经济因素和公司特殊因素函数的组合和风险决策建模的实证检验中发现。不考虑实施SFAS115准则的先后时,相对于估计的基准,银行划分较少资产到AFS类:相对于估计的基准,那些较早实施SFAS115的弱资本银行划分了较多的资产到AFS类(因为弱银行打算用证券的未实现收益来增加监管资本);当监管资本下降时,银行根据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水平改变证券组合的大小,即减少证券组合,降低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在采用SFAS115时,银行贷款组合的利率风险增加了。银行可以通过不将证券分为AFS(例如,将所有的证券分为持有到期类)来消除监管的影响。然而,证券若分为持有到期类,则当需要满足流动性需求时是有代价的。
Beatty(1995)以369家美国银行从1993年第二季度至1994年第一季度的投资组合数据为样本。检验了银行试图减少报告权益的波动性而做出的努力是否会影响到证券投资资产的比例、证券投资的期限以及归类为可供出售组合的证券的比例。其结果证实,在SFAS115实施期间银行所持的证券投资的比例下降了,期限缩短了,并且当银行平均杠杆率和权益的平均回报率下降时,其归为可供出售类的证券所持比例会下降。这些都说明了。采用SFAS115所引起的银行权益波动导致了银行投资组合管理实务的变化。他们的结果还表明,在SFAS115下,银行的投资组合管理实务受到减少报告权益波动性与保持影响银行收益的弹性的双重目的的影响。
Hodder(2002)提供了会计准则可以影响到公司经济决策的证据,发现银行在采纳SFAS115时进行会计选择将有利于获得真实的成本。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揭示银行实力是否与采纳SFAS的成本有关。其结果发现,成本对于所有的银行来说都是要承担的.但对于资本较弱的银行承担的更多。较强的银行分置较少的AFS证券,这是因为HTM有价证券会削弱流动性。这种低分配表示选择用摊余成本会计的可确认成本。对于较弱的银行过多的分配给AFS.暴露了潜在的监管影响。当银行采纳新的标准时,他们会降低它们的有价证券资产组合的公允价值敏感性(利率风险敏感性)同时增加贷款资产组合的利率敏感性。我们的发现指出银行均衡各种风险(利率敏感度的来源)的一种方法是重新配置。同样的,银行也降低有价证券的信用风险。因此,这和Schard和Unal(1998)的结论一致:银行会用一个整体的形式来管理风险。
三、结论
关键词:现状;政策;金融创新;流动性风险
1 2016银行业政策分析
4月21日,银监会与科技部、人民银行联合《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 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投贷联动试点落地,实现科创企业信贷风险和收益的匹配,通过提供持续资金支持的融资模式,提升对科创企业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自身转型发展。该政策旨在为金融行业的改革探路,以试点为代表先进行改革,成功后推向整个银行业。
4月27日,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的通知》,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进一步盘活信贷存量;7月6日,《关于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有关工作的通知》,推广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债权人委员会制度,按照“一企一策”的方针集体研究增贷、稳贷、减贷、重组等措施,有序开展债务重组,推动债权银行业金融机构精准发力、分类施策,有效保护金融债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10月10日,国务院《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银行债转股重启。当前我国正在积极发展实体经济,以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银行业的流动性枯竭或流动性不足难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这使得我国的实际经济难以为继。因此,通过此举增加信贷资金存量,优化信贷资金结构提高、提高金融资金的配置效率,有助于发展我国的实体经济,同时,优化了银行自身的资本负债结构能使我国的银行业为改革做好前期的准备。
10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互联网金融已经与银行在业务上构成了竞争,但银行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严密的监督和管制。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却不在此范围内,导致了它与银行相比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这对公众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也使得公众的财产可能被用于套利,在不知情的环境下承担风险。本次整治是为了改善互联网金融治理,防止监管套利,整治互联网金融诈骗等层出不穷的事件,使得互联网金融与银行处在一个相对可比的环境下,增强银行的竞争力,实现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包罗有序的发展。
2016年9月30日(华盛顿时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纳入人民币的特别提取款(SDR)新货币篮子于10月1日正式生效,成为第五种“入篮”货币,也是唯一的新型经济体货币。这使得随着人民币的境外结算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币流通范围的扩大,银行业将会收获更广阔的的市场,同时也要面临来自外资银行的更激烈的竞争。这使得中资银行不得不改善自身结构,来应对与外资银行间的竞争,同时也要开展新的海外部门,应对新的人民币结算需求。该举措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币市场化,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此举对银行业改革强大的助推作用。中资银行将不得不与外资银行站在同一市场,有助于我们学习外资银行对风险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加信贷需求,为银行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在全球化进程中完成对自我结构的优化与改革。
综上就是对2016银行业大时间的盘点,我们看到,国家从各个层面上为银行业改革铺路,不论投贷联动试点的落地、债转股、整治互联网金融等都是为了优化银行业的结构,而人民币国家化也为银行业创新改革提供了一个最好的时机。银行应该在保证流动性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主动探索改革的出路,进行金融创新,为自身发展谋出路。
2 金融创新对银行业的重要意义
要进行金融创新首先要明白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分为以下几种:
①金融体制创新是指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引入新理念、使用新技术、开辟新渠道以及创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制定、管理模式、机构设置、人员安排和业务流程等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最终体现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客户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②金融技术创新指金融数理工具和模型的不断完善和超越,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金融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创新的技术支持,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策略。金融技术创新的目标是通过建立预测流动性缺口走势的动态机制和强化流动性风险度量的技术管理手段,探索适合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达到风险识别准确、度量合理、预测精确、管理科学以及控制到位的目的,使商业银行所承受的由于流动性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③工具是金融市场交易的对象,商业银行通过综合运用金融工具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获得的收益来抵冲由于流动性风险所遭受的损失,所以,金融工具创新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金融工具创新包括基础工具的创新和衍生工具的创新。基础工具创新产品包括货币市场工具、固定收益证券、权益证券以及证券投资基金等。随着金融创新的迅猛发展,研发了一大批诸如远期、期货、互换、期权以及股指期货等衍生工具。与基础金融工具创新相比,衍生金融工具创新更具时代特征和影响力,已成为金融发展的时代象征。可以说,金融工具创新既是金融创新的核心,又是金融机构规避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工具。商业银行应充分运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组合投资,以实现创值和流动性风险的控制、分散以及转移的目的。
④金融市场是现货和衍生产品交易的主要场所,是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汇聚的舞台,通常将金融市场分为五类: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构建基于金融市场创新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就是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规范和创新,拓宽业务渠道,整合业务资源,在金融市场中综合和灵活的运用各类金融工具,最终实现流动性风险的规避。
上述我们从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体制创新、金融工具创新以及金融技术创新四个角度系统地对流动性管理的金融创新策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并构建了较为全面而有效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对四个创新角度的分析也是根据一定逻辑关系进行的,即:体制创新是基础,技术创新是手段,工具创新是依靠和市场创新是保障。由于复杂性是流动性风险的显著特征,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不能依靠单一粗放、零散孤立的风险管理方法来实现,而是应当以发展的眼光,从整体角度综合考虑、系统研究。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国内当前局势的分析,明确了银行业当前面临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但机遇伴随着挑战。我们应该在保证流动性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主动地进行金融创新。从体制、技术、工具和市场四个方面进行创新。流动性风险管理于金融创新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可控的流动性风险可以保障金融创新的有序进行,而金融创新也有助于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目前我国公司会计信息采取的披露方式和内容基本沿用传统的做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刻,而且应该由重点披露过去转向未来,并且要增加面向所有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所需信息的相关性。?
?
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目前已经形成一套初步的信息披露制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会计信息披露所涉及的违规、违法事件仍时有发生。因此,规范公司信息披露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试就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作些研究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凡影响各类信息使用者对公司目前和将来的预测,进而影响其决策行为的信息,都应予以揭示并公布于众。信息披露能否做到公开、有效、及时和充分,直接关系到资本市场的良性运作和健康发展。规范化的信息披露可以使各类信息使用者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帮助其作出决策,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也把公司的发展状态置于广大股东的监督之下,促进公司管理当局优化决策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股东财富和社会经济效益。为此,会计信息披露的健全与完善至关重要。?
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是财务报表,但财务报表的附注、其他财务报表也是提供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重要手段,与财务报表共同构成财务报告。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随着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冲击,传统财务会计遭遇挑战,建立在原有经济基础上的现行财务报告不能对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应有的、及时的反应,所提供的真正有用的信息越来越少,从而招致会计界、会计信息使用者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多方面的指责。会计信息披露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克服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充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值得人们认真研究深入探讨。?
二、现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
四表体系在目前满足了社会要求公司真实、公允地披露会计信息的需求。但在股份制企业遍布全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现行的公司财务报告日益显露出滞后性。,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比如现行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不重视未来;主要提供货币信息,非货币信息无法在表内反应等等都尽显出弊端。?
1.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基本上成型于上世纪60年代,在此之后,财务报表改革只是“小修小补”,最大的变化就是又加入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但没有触及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的结构。然而当前的经济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立足于原来经济环境之上的财务报告体系不能完全反应经济现实。尽管完整性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但会计信息披露的不完整性已经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形资产确认与计量困难,披露不足。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企业形象、商誉等无形资产由于不直接与企业的交易活动相关,且在确认和计量中存在不确定性,担心由此引发财务报告项目计量的不确定性而在财务报表中得不到反映。虽然这些资产的价值难以用可靠的历史成本计量和报告,但其价值体现在公司创造的超额利润上,对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等信息使用者都是很有价值的信息,对企业日后经营业绩的意义更是深远。?
其次,人力资源投资的费用化,低估企业资产。随着人们加速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力资源即由管理层和职工共同形成的智力网络,决定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时机、品种和功能,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传统的会计模式下,对人力资源的投资直接作为期间费用,不会形成资产。这就大大低估了对人力资源投资比重较大的公司资产,特别是高科技公司资产。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人才至关重要,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许多学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未被广泛应用的症结在于计量的困难;另有学者认为其关键在于人力资源会计赖以构建的基本理论供给不足。但无论何种原因人力资源这种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未得到真实反映。?
第三,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缺少衍生金融工具的反映。目前,在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非常剧烈的债权价格、利率的波动。为筹集资金、规避风险和投机、套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手段,金融界创新了大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以及互换交易等。与基本金融工具不同,衍生金融工具以特定的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以及价格指数等为标的,其收益来自于标的物价值的变动,因而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和未来交易的特点。它既可以作为筹集资金和规避风险的手段,也提供了投机和套利的机会,这种两面性可以使人们获取暴利也能招致严重损失。如巴林银行破产被荷兰银行兼并;中国万国证券损失10亿被申银证券兼并。因此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所引发的巨大金融风险不能被忽略。如果保持原来传统,将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所形成的金融资产或负债排除在资产负债表之外,把它们可能带来的收益特别是风险排除在损益表之外,显然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未来交易和杠杆效应的特性,按照传统的收入实现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无法在报表中确认和计量。?
2.会计信息披露侧重历史信息而缺乏前瞻性信息?
传统的财务报表以报告受托责任为目标,它建立在权责发生之基础上以提供历史成本信息为主,以财务状况和财务资源为核心。这种反应方式虽然可以较好地满足受托责任的报告与评价要求,却忽视了企业未来成长能力、企业价值和企业财富变动等信息的披露。现在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是资本市场上处于流动状态的投资者,其信息需求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关注历史信息转向对未来信息的关注。信息使用者要求提供有关企业未来活动和有助于预测、评估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指标和相关信息。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风险和报酬的对比。但现行财务报告表现出财务报表目标转化后的不适应性,缺乏有助于投资者可靠地评价投资的风险性、不确定性、预期盈利等有关未来的信息。而预测信息是指上市公司基于生产计划和经营环境对外公开披露的反应公司未来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前瞻性财务信息。它的公开披露能够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上市公司未来生产经营状况,并据此作出合理有效的投资决策,从而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这就克服了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更符合财务报表的目标。?
3.会计信息披露只重整体忽视局部?
许多企业为了分散风险,开拓市场,抢占资源,在跨行业、跨地区乃至跨国经营方面迈出很大的步伐。特别是在兼并浪潮的推动下,企业集团化拥有了更大的发展,今后还将有一个长期的发展。对于大型的集团公司甚至跨国公司,通过编制合并报表能够公允地表达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部分需求。但现代集团公司往往横跨几个性质、风险、获利能力迥异的产业和市场,有时还面临着部分所在国的政策风险和政治风险,合并财务报表隐匿了这种跨行业,跨地区的经营的信息,从而降低以公司整体为表达基础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信息使用者不能了解公司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和风险情况,混淆了企业分布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利于投资者据此将资金投入到“盈利大,风险小”的分部中去。所以,分部信息对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是必须的。但如果不厌其烦地公布所有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可能有违“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同时可能造成信息过量,使用者无所适从的问题。?
4.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固定,缺乏灵活性?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固定的格式呈报信息,且以会计报表为主体,要求纳入报告的项目必须符合一定的要素定义和计量原则,其信息供给量十分有限,一些应该披露的重要信息被“省略”掉,一些新的业务无法在会计报表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加以反映。因而,现行财务报告更像是为遵循标准和法规而编制的报告,而不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工具。这就势必削弱了其决策的相关性。从宏观角度看,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通用财务报告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即大量生产会计信息这一标准产品。大批量生产是指大量生产某一标准产品,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大规模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从而获得规模效益。通用报告模式由于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相同的报告,并将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标准化,所以它本质上是一种大规模生产。这种报告模式至今依然广泛流行是因为它具备大规模生产的优点:(1)生产大量相同的标准化财务报告可以产生规模效益;(2)报告的标准化简化了程序并增强了不同公司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也便于监管者和准则制定者更有效地监督公司信息披露;(3)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不同信息使用者共同或类似的信息需求。由此可见,通用财务报告模式应用广泛的原因在于它对于报告单位,审计人员及监管者是经济的和实用的,而不在于它能更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和使用上也存在差别,不同性质的公司通过标准化财务报表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充分性和相关性将打折扣。通用报告模式不可避免的忽略了这种多样性和差别性,从而既不能满足一般使用者的需求,可能给那些需求较少或需求不同信息的人带来信息超载的问题,也可能引起信息的单一化。?
三、会计信息披露局限性的改进?
1.突破传统会计模式,重视对无形资产,人力资源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
由于像商誉、人力资源、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要么因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定义与确认目标,要么因不具有实物形态或非货币性,而一直被视为表外项目不加重视。事实上,一方面,行业竞争的加剧和经营风险的释放,使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利益团体迫切要求揭示相关信息;另一方面,要相应在报表体系中对上述事项加以确认与计量,必然要求改革现行的传统会计模式。比如衍生金融工具给传统会计理论带来巨大的冲击:权责发生制不能合理核算企业的金融资产;历史成本不符合衍生金融工具价格活跃的特点;特别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均立足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而且在未来期间又必定有经济利益或资源的流入流出,衍生金融工具显然不能完全符合该定义和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因此要在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必须修订资产、负债的定义。FASB经过较长时间探索后,在的FAS133《衍生工具和套利活动的会计处理》中提出了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权利、义务符合资产、负债定义的主张。但并未对资产、负债的定义进行修订,舍弃资产、负债必须由过去事项形成的特征,而是突出获取和牺牲未来经济利益这个特征,避而不提其他两个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铺平了道路。笔者认为可行的做法是根据金融工具的确认标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视为一个过程,包括初始确认、后续计量和终止确认,并突破历史成本原则以公允价值计量所有的金融资产。?
财务报告披露诸如商誉、人力资源、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性质与数量的详略程度应符合充分披露原则,即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地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为提高财务报表的有用性,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披露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条件和会计政策;(2)利率风险;(3)信用风险,即一方违约,企业可能损失的最大金额;(4)公允价值。?
我国的会计制度还处于逐步完善和发展阶段,对商誉、人力资源、衍生金融工具等项目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探索,为解决信息使用者的燃眉之急,可以首先解决信息的披露问题,暂时绕过确认和计量问题,待时机成熟再行研究。在没解决之前,特别是目前,应遵循充分披露原则,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 ?
2.鼓励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预测性信息?
上市公司公开披露预测性财务信息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微观看,它有助于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和客观评价企业管理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企业降低筹资成本,树立良好形象;从宏观看,它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优化配置社会资源,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但目前在我国,根据1997年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的规定,公司上市时必须在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中披露税后利润总额、每股盈利、市盈率等预测性信息。至于公司上市后在年度报告中是否披露预测性信息,则取决于自愿。在上市公司担心自己经营成本增加和商业秘密泄露的情况下,预测性信息披露显然不足。这就影响到使用者对未来风险和收益的判断,增加了使用成本。此外,我们在预测性财务信息监管方面还不够成熟:(1)有关部门对企业披露预测性财务信息的要求太低。强制披露主体范围过窄,仅限于上市公司上市时;要求披露的内容太少,仅要求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其他重要的预测性财务信息则没有要求;盈利预测的披露渠道主要局限于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2)没有完善的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外部监管机制,对企业约束不力;(3)责任不清,没有建立盈利预测保险制度。在盈利预测存在重大偏差,误导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时,由于责任不清,不知追究企业管理当局还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只能笼统归结为宏观环境的影响,推卸责任了事。?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预测性信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预测性信息的质量难以保证,并由此引发法律责任。预测性信息是着眼于未来的信息,是基于一系列假设基础之上的推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因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差异而使上市公司和会计师招致法律诉讼。因此,应该建立预测性信息质量保证机制,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强化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法律意识,明确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责任;(2)若预测信息与实际有重大差异,要求上市公司作出说明,以促使上市公司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提高预测的准确性;(3)在相关法规中规定披露预测性信息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4)规定注册会计师的免责条件。?
3.采用大规模按需报告模式?
信息使用者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1)使用者的目标和方向不同;(2)被估价的资产不同;(3)报告公司的环境不同;(4)使用者的信息偏好不同。并且信息具有不断合计与再分解、易于表达以及可以模块化和组合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信息提供者以较低的成本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通用报告模式被看作是一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大规模按需报告模式确是大规模按需生产模式,即公司运用技术和管理方法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及通过灵活性和快速反应满足顾客千差万别的需求。它假设需求是变化的,千差万别,并且难于被生产者事先确认的,其目标在于获取综合效益,即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的结合。与大规模生产不同,它以顾客为中心。由于物资产品与数据信息存在巨大差异,有人担心大规模按需生产不适用于财务报告,其实信息比实物更适合大规模按需生产,这是因为数据和信息具有不灭性、共享性、易复制性、可以不断合计与再分解、易于表达以及可以模块化和组合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信息提供者以较低的成本满足不同的信息需求。?
采用大规模按需报告模式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通用报告模式。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并不排除使用者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另外,某些财务信息的需求至少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因此通过与使用者沟通,公司可能在事先获得使用者一些信息需求。因此通用财务报告模式对使用者是有用的,并且具有可比性和经济性的优点。?
4.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披露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质量特征要求,应加强化对会计信息的披露监管:(1)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是保证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当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及监督,减少由舞弊行为带来的信息失真; (2)加强会计法规、会计规范的建设,从源头上杜绝制度性失真,并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体系;(3)企业内部要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能够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保障系统,从法人代表、内审人员到每一个会计人员都应担负起保证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责任。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现在的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最初只是财务报表)原是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传统的会计与报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资本市场产生并成熟之后,财务报告对市场所起的财务信息传递,帮助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和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作用,是很独特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今天人类已跨进新经济社会,财务报告在许多方面已经滞后于整个经济环境的要求。因此,对其进行重大的改进及发展势在必行。
1 我国财务报告及其种类的发展过程
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表内确认和表外披露两种表述形式共同构成今天的财务报告,乃是财务报告经历了60多年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再从报告和报告的种类看也产生了很多重要变化:
1.1 报表的种类不断增加早期的基本财务报表只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两种。20世纪60年代中期增加了财务状况变动表,到1987年被现金流量表所取代(SFAS财务会计准则公告》95),成为第三财务报表。1997年,美国又发表“报告财务业绩”的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提出:企业可增加“全面收益表”作为第四财务报表,(在此以前,英国已在ASB(《会计准则公报》的第3号财务报告准则中提出“全部已实现利得和损失表”作为第四报表)。
1.2 财务报告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改进①从覆盖面看,原先的财务报告只反映一个主体的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或现金流量的变化。后来,由于出现控股企业,控股企业除编制本身的财务报表外,还要编制覆盖整个控股企业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同时,一个企业由于规模很大,分部很多,又要求对具有不同机遇和风险的地区和业务分部编制分部财务报告。合并报表和分部报告都能向投资人补充提供对决策更有用的信息。②从时间间隔看,传统的财务报告是一年报告一次,属于年度报告。为了提高报告的及时性,后来,在年报之外,又陆续增加了半年报、季报、月报等统称为“中期报告”的财务报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将来信息的报告将越来越快,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现在实际上已开始在网上实时信息。③从内容上看,第四报表较好弥补了传统报表违反漏计损益原则的缺陷。长期以来,西方会计界对编制收益表都声称坚持“满计损益观”而不是建立在当期经营业绩基础上,但实际上对可赚得却未实现的收入,往往绕过收益表,而把它们列示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这种做法,实际上压低了企业当期所确认的全部损益,违反了满计损益的原则。第四财务报表即全面收益表,所报告的企业财务业绩包括了所有已确认的损益(不论是否实现)。这种业绩报告,才真正体现以满计损益为基础的收益表。
2 财务报告的改进措施
现行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不注意未来、只重视货币性信息而忽视非货币性信息、只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结果不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对社会的影响等弊端,正日益深刻地影响着财务报告的相关性。而财务报告存在的基础之一就是决策有用性,即为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利益集团提供有用的信息。如果财务报告无法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财务报表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质疑。
2.1 应重视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收益和风险信息的披露随着金融创新,诸如期货、期权之类没有实际交易而仅是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义务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日益繁杂,这类衍生金融工具可能会引起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的剧烈变化。如不对这类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加以披露,极有可能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在投资和信贷方面的决策失误。虽然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尚不成熟,衍生金融工具尚不多见,对企业的影响还不大,但我们应该着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配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2.2 应注重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把信息披露重点放在存货、机器设备等实物资产上的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已日益显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实物性资产价值量的大小与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减弱,甚至与企业现行市场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也减少。在现行会计制度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这就使人力资产被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高。这也是现行财务报告受到越来越多批评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应当披露股东权益稀释方面的信息由于公司股票的账面价值往往与股票的市场价值存在着较大差异,且多数股票市价高于账面价值(这种情况在我国的A股市场上特别明显),这就给公司经营者提供了通过权益交换方式来增加利润的机会。可以说,公司这种利润增加是建立在原股东权益稀释基础之上。这种利润增加究竟是对公司原股东有利还是不利,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并没有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因利息费用减少而增加的利润,而将原股东权益稀释的核算排除在外。将这种信息对外披露,必然会误导投资者对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行为加以肯定,从而容易作出有损自身经济利益的决策。因此,财务报告在这方面也有必要加以改进。
2.4 应重视企业全面收益信息的披露现行财务报告中的收益是建立在币值不变假定基础之上,这在经济活动相对简单、币值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该收益与全面收益差异不大。但随着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市值变化频繁化,这种传统会计收益与企业真实的全面收益差异日益扩大,若再用传统的会计收益作为基础进行决策,就有可能作出错误的决策。
2.5 应重视对公司未来价值趋势预测信息的披露在经济环境变化不显着的情况下,人们可以简单地用反映企业过去经营结果以及行为的因果联系的财务报告去推测企业的未来,但在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人们已不可能直接用过去的财务报告去推测企业未来,这就导致财务报告的相关性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是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企业未来价值趋势的预测信息。对于如何披露预测信息,目前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从理论上讲,最佳的披露形式是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但从实际操作看,要编制准确完整的预测财务报告难度很大,可行性差。从实践上看,世界上许多国家仅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每股收益的预测数据。
论文摘要:结构性理财产品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国内理财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灵活的产品设计机制和与市场高度的相关关系使其成为理财产品中最具活力的一支力量。文章首先解释了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义,并简要分析对该产品需求产生的动因,之后着重探讨产品特征和风险,为投资者了解结构性理财产品提供框架。
一、前言
通常意义上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义,是按照对理财基金的特殊的投资运作方式为标准的,它是一种根据需要定制的金融投资,既投资于债券、股票等基础资产,又要投资于以相应基础资产为标的的、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通过复杂多样的投资模式,以保证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得超过居民定期存款的到期收益率。总而言之,它是将固定收益特征与衍生交易特征融为一体的新型金融产品。
目前我国市场上最火热的理财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固定收益类、浮动收益类、保本浮动收益类。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是最早出现也是相对发展最为成熟的理财产品,按投资标的和产品设计不同分为信用联结型、票据债券类、信贷资产转让类和信托贷款类四种类型。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在股市活跃时应市场呼声而出,可以投资于信托贷款、新股申购、货币市场、股票基金等等方向。构成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最庞大的队伍就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它与上述两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通过投资于以基础及产为标的的衍生金融工具规避了相应的系统性风险,也因此成为最复杂多变的理财产品。
二、结构性理财成品的诞生动因
(一)规避资本金管制的要求
商业银行在经营自有业务时需要按监管当局规定的风险权重计算资产对应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常常会出现因为资本金约束而无法满足客户信贷需求或经营高盈利项目的情况,结构性理财产品和其他理财型产品一样同属于银行的中间业务,能够使银行在不增加或减少自有资产负债的条件下,即不占用或极少占有资本金条件下,满足客户的特别投资理财需求并获得手续费等收益,避免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二)规模化运作降低,便于涉足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
结构性理财产品将众多投资者闲散资金聚集到一起,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化投资,由于规模巨大对投资方向和产品就有选择性,能够以批发价格进行交易,获取规模化收益。同时,结构性理财产品能够进入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的自有特点,使其区别于其他理财产品,能够同时满足投资者和银行在自有资信不足或自有经营项目方向受限制的情况下涉足金融衍生市场的要求。
(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无论是投资债券、股票等基础资产,还是投资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都会在买卖过程中承担相应的印花税和手续费,这是实际发生的成本。投资前所做的信息搜集、数据处理、形势分析都会造成相应的决策成本,这是隐性的成本。万一信息掌握不充分或决策失误,也会带来选择其他资产获得收益的机会成本。而这些成本,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专业化运作、规模化运作的情况下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
三、结构性理财产品特点分析
(一)原理上近似于购买一个零息票债券的同时持有一个看涨期权多头
以保本型股票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例,它是这样一类理财产品,其收益率可能与某只股票或某股票组合或股票指数相挂钩,挂钩标的资产的市场表现决定该产品的到期收益率。一般情况下,标的资产的市值越高,产品可以获得的收益也越高,当然这也要受到产品收益率设计的影响,有的产品就是观测期内标的资产表现越平常波动越小,收益越高。而同时,其本金得到全部或部分保护。对于投资者来说,这种理财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与同时购买一个零息票债券和持有一个看涨期权的多头近似。零息票债券保证投资成本和无风险收益,看涨期权保证在支付相应期权费(理财费)条件下获得未来的一个权利,该权利帮助投资者实现价格上涨时获取收益价格下跌时成本为0的投资模式。对保本型股票挂钩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价亦是按照这一原理,产品价值等于零息票债券价值与看涨期权价值之和(V=B+S),产品收益率等于1+min(k,max〔(ST/St-1)θ,λ〕,其中,k表示保本型产品的最高收益率,ST/St-1表示股票收益率,θ表示参与率,即挂钩股票价格上升时,投资者可从股票收益率上涨中获得的分享比例。(ST/St-1)θ就表示投资者从股票收益率上涨中获得的实际收益率。λ表示保本型产品的最低收益率,即保本率。λ等于0意味着完全保本,λ小于0意味着部分保本。
(二)一般挂钩的标的资产都要求有某种金融衍生工具相对应
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设计就是一种满足特定需求的金融投资,这种投资的特征就是投资挂钩的基础资产的同时投资以相应基础资产为标的衍生金融工具,依据复杂的计算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原理,对全部或部分本金套期保值,最终暴露的风险头寸仅局限于运用市场资金成本与产品设计的最低收益之间的利息差异。这就要求,在挂钩的基础资产选择上,需要以是否存在对应的金融衍生工具为标准。目前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尚不发达,无法为发售产品的提供相应的该类避险工具,现有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主要标的资产依然局限于国外金融市场上的基础资产。
(三)收益率结构制定以大数法则为标准
(四)封闭式操作,赎回条款向多样性发展
由于投资期限一般为一年以上,结构性理财产品在通常情况下都是不可赎回的,即使设有投资者赎回条款也会规定特定的时间,同时需要支付赎回费用。如如东亚银行推出的“股票篮子挂钩保本投资产品”,其中就规定投资者可在交收日后每年的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三个营业日向银行提前赎回投资金额,但银行要扣除相关手续费用和损失。但是,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的扩大,产品差异性的要求迫在眉睫,一些银行开始尝试改革某些产品设计条款,如赎回条款,以获得自身优势。
四、投资结构性理财产品需谨防的风险
(一)市场风险
目前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挂钩标的资产种类十分丰富,包括债券、股票、基金、股指、利率、汇率、大宗商品价格等等,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又是与这些标的资产的市场表现相挂钩的,当市场萎靡不振或遭遇危机时,标的资产的走势就相应步入盘整或下跌区间,此时很难保证相应的预期到期收益。即当市场向不利的方向变动时,投资者将面临由于标的资产价格波动导致到期收益很小或为零的市场风险。
(二)流动性风险
一般来说,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操作复杂,都会选择封闭式运作,对投资者设定赎回限制。虽然这能够保证在封闭期内理财基金全仓位运作,但是不存在结构性理财产品二级流通市场的限制,又会使投资者不能像投资固定收益类债券、股票、交易型基金等其他投资工具时主动地买卖套现,进行主动性。因此,当投资者面临资金缺乏时,会遭遇到无法赎回或卖出手中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
五、
我国第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是中国银行2003年7月发行的挂钩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的价幅累积产品,之后,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银行、外资银行纷纷推出自己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纷繁的产品创新和复杂多变的产品设计将中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市场推向全面的茁壮成长期。然而,国内投资者在这方面的知识仍然有所欠缺,与市场的接轨程度尚不充分。文章尝试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定义、产生、特征以及涉及风险四个方面简单论述该产品的与众不同之处,希望能为提高投资者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认知程度贡献一二。
参考文献:
[2任敏、陈金龙,保本型股票挂钩结构性外汇理财产品定价研究[J].研究,2002,(12).
论文摘要:在全面开放的背景下,我国所面临的国际金融风险首当其冲的是汇率风险。因此,持有外汇敞口头寸的有关经济主体应当怎样管理汇率风险,就已成为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也已成为当前需要全面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简要的介绍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分析我国汇率市场面临的风险,介绍传统的汇率风险管理办法,阐明金融工程的涵义及概况,说明金融工程在控制我国汇率风险的必要性。
在世界金融动作极其活跃的今天,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这一尖端金融技术应运而生。金融工程所具有的高度灵活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令其在金融领域备受注目。另一方面,我国不断在进行汇率制度改革,汇率逐渐市场化,这样面临的汇率风险也逐渐加大,传统的汇率管理办法已不能满足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因此,使用各种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成为我国各经济主体的首选,而金融工程所具有的巧妙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特性恰恰极大地满足了这一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上述两者的关系,来说明我国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去应付难度较高的汇率风险的必要性。
1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制度改革开始启动。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又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措施,在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同时加大了资本流动开放的力度。汇率制度改革的启动对于有关经济主体的影响深远。长期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使各经济主体对汇率风险既缺少足够的了解和重视,也缺乏必要的外汇风险管理的经验和技能,汇率制度改革使各经济主体开始真正面临汇率风险的考验,尽快适应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对汇率风险是一个重要课题。
2传统的汇率风险管理办法
在金融工程方法出现之前,主要有三种汇率风险管理手段:一是资产负债管理;二是保险;三是证券组合投资。(1)资产负债管理法。从总体上来说,这种汇率风险管理方式要求对资产负债业务进行重新调整,使本币和外币资产负债相匹配。这种方法存在明显的弱点,表现为:①耗用的资金量大。调整本外币资产负债结构,设置风险基金等资产负债管理方法都要耗用大量的资金。②交易成本高。为了达到资产负债风险暴露状况的匹配,需要在谈判协商、业务调整和具体实施上花费许多时间与金钱。③会带来信用风险。企业为了达到目标,在资产负债项目上要作频繁调整,这可能会从总体上带来企业的信用风险,丢失一部分客户。④调整有时间滞后。这种风险管理措施涉及具体业务的谈判、调整与实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不能紧随短期市场金融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当风险管理措施真正落实时,风险损失可能已经造成。所以,资产负债管理的成本较高,见效慢,价格适应性差,应用范围有限。
(2)保险。通过大多数法则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保险业风险事件概率的计算和风险的共担,成为一种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使得海上保险、财产保险相继迅速发展。但在汇率风险的处理上,保险的作用十分有限。一方面由于保险市场有效运行中一直存在道德风险和不利选择问题,道德风险提高了损失发生的概率;不利选择由于投保人分布的偏向性而使保险公司赔付率超过预计水平,二者还相互作用,如道德风险会加重不利选择;另一方面,可投保的风险又具有较为苛刻的选择条件。可保风险必须是很多企业(或个人)都面临的,而这些企业(或个人)彼此之间的风险状况不是高度相关的,而且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确定的。所以,保险可保的是部分有形的风险,此类风险在本质上属于非系统性风险。伴随货币经济的发展,一个金融社会正在出现,有限的保险服务远远无法满足人们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
(3)证券组合投资。在传统金融市场上,投资基金的证券组合投资是最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证券组合投资理论认为:预期收益与风险成为证券投资优化的两个主要评估指标。对投资者而言,在最小风险与最大收益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必须在二者之间权衡取舍。投资者就要倾向于通过证券组合投资来获取适当收益。由于组合投资策略的投资风险小于任何单项的证券投资,预期收益介于各个单项证券投资收益的最大与最小值之间,所以被广泛采用。经济学家们也采用了各种模型来实现在具体操作中确定各种证券的投资比例系数以使风险减少到最低程度。最著名的模型要数马柯维茨资产组合理论。但单一的证券组合理论运用到国际证券投资领域,尤其是在汇率风险管理时就相形见拙了。原因一方面是模型本身有缺陷,如模型计算比较困难,数据难以获取等;另一方面则因为单一的证券组合投资理论来规避风险只能有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对于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波动往往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汇率风险中的系统性约占总风险的一半以上。
为了解决新经济形势下的风险管理问题,为了满足巨大的风险管理需求,为了弥补传统保险服务和投资基金证券组合投资手段的不足,金融工程这种新兴汇率风险管理手段就应运而生了。
3金融工程
3.1金融工程的涵义
(1)芬纳蒂。最早提出金融工程学科概念的美国金融学教授约翰·芬纳蒂(JohnFinnerty)在1998年发表的《公司理财中的金融工程综述》一文中,将金融工程的概念定义为:“金融工程包括创新型金融工具与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实施,以及对金融问题给予创造性的解决。”
(2)格利茨。1994年英国金融学者洛伦兹·格利茨在其著作《金融工程学》一书中提出一个“统一的定义”:金融工程是应用金融工具,将现有的金融结构进行重组以获得人们所希望的结果。
(3)马歇尔和班塞尔。马歇尔和班塞尔在其《金融工程》一书中,肯定了芬纳蒂对金融工程的定义。更进一步,二人还认为金融工程不只限于应用在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层面,近年来,许多富有创造性金融创新都是面向零售层面,有时也称为消费者层面。从实用的角度出发,
金融工程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公司理财、金融交易、投资等现金管理以及风险管理。其中风险管理被认为是金融工程最重要的内容。
3.2金融工程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必要性
传统的三种控制汇率风险的方法仅是表内控制法(指公司在资产负债表具体项目基础上,通过调整公司基础业务中的资产与负债的不同组合方式来消除市场金融风险)。与之相比,
金融工程对风险管理采用的是表外控制法即是利用金融市场上各种套期保值工具来达到风险规避的目的,由于此类交易不涉及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项目,不改变基础业务资产负债的平衡,一般也不在资产负债表上显示出来,故称为表外业务。金融工程与传统汇率风险管理手段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1)更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衍生工具避险的一个重要内在机理就是我们在定义中所言明的衍生性,其价格受制于基础工具的变动,而且这种变动趋势有明显的规律性。成熟衍生市场的流动性(一些创新的衍生产品除外)可以对市场价格变化做出灵活反应,并随基础交易头寸的变动而随时调整,较好地解决了传统风险管理工具管理风险时的时滞问题。
(2)更大的灵活性。场内的衍生交易头寸可以方便地由交易者随时根据需要抛补,期权购买者更获得了履约与否的权利。场外交易则多是为投资者“量身订造”的。而且,以金融工程工具为素材,投资银行家可随时根据客户需要创设金融产品,这种灵活性是传统金融工具无法相比的。
综上所述,我国汇率逐渐放开,进行市场化,金融工程在控制汇率风险有着明显的优势,所以,应用金融工程控制汇率风险是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唐建华.汇率制度选择:理论争论、发展趋势及其经济绩效比较[J].金融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