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二月二龙抬头在我国民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太了解,甚至都不知道具体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那么二月二龙抬头是2022年几月几日?龙抬头这天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寓意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龙抬头是2022年几月几日 公历3月4日,农历二月初二。 龙抬头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时间时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像2022年龙抬头的时间则为3月4日。龙抬头又有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别称,“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二月初二龙抬头寓意是什么 寄托美好愿景 人们认为在龙抬头这一天剪头发能够让人鸿运当头,民间还有“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的说法。”儿童在这一天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民间风俗 民间习俗认为,在正月剃头不吉利,因此很多人普遍在年前理一次发,然后一直等到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剪头发,还有“理发去旧”的寓意。
以上就是二月二龙抬头介绍了。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民俗艺术;苦水社火;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K89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4-0045-02
永登苦水地处兰州市郊西北部,是兰州周边有名的文化名镇。这一带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苦水社火就是其中的代表。苦水每年举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二月二龙抬头”社火,农历二月二闹社火已成为苦水重要的文化习俗,甚至比过春节还要热闹,场面壮观,气势雄浑。苦水社火主要有太平鼓、铁芯子、高高跷、舞龙、跑旱船、秧歌、腰鼓等,尤以太平鼓和高高跷最具代表性。本文试图对苦水社火的艺术性、原生性、独特性进行评估,使这些艺术资源产生更为广泛的效应。同时,在着力打造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民俗艺术品牌,建立起与之相关的多项产品体系,构成支撑点,形成品种覆盖效应等方面略陈己见,从而使得苦水社火这一民俗艺术品种更好地繁荣和发展。
一、苦水社火的历史价值评估
任何一种民间文化形式的形成都蕴涵着一定的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太平鼓的形成就是永登地区部分艺术元素的集中组合。1986年,在大通河东岸的永登县河桥镇的乐山坪一带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距今4300~4500年)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其中有7件喇叭形陶器,据专家考证可能就是古文献记载的“以瓦为框、以革为面,可击也”的土鼓,是中国所有膜鸣鼓的母胎,据此推断太平鼓的发祥地当为永登。
鼓原是在各种祭祀活动中通灵请神的乐器,《周礼・地官・鼓人》中有“以雷鼓鼓神祀,以灵鼓鼓社祭,以路鼓鼓鬼享,以鼓鼓军事”的记载。①太平鼓大约出现在汉武帝开辟西域、建立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积聚交汇的历史背景下。这时的鼓除用于战争鼓舞士气外,还广泛用于祭祀、舞蹈、音乐活动中。据《玉海》记载:“羯鼓如漆桶,两头具可击。”这可能是太平鼓的雏形。
二、苦水社火的经济价值评估
社火成为吸引人们纷纷走出家庭聚在一起的大集会,包括庙会、集市和旅游节会,其凝聚力、吸引力巨大而神奇。苦水地方政府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地方特色旅游事业和庙会文化相结合,每年的二月二“龙抬头”闹社火及民俗文化艺术表演是当地一个重要特色,规模空前,气势宏大,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
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带动了当地庙会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四月初八是当地重大的庙会文化节――猪驮山庙会节,此庙会主要是为了纪念李佛爷而进行的。21.95米高的李佛爷铜像在猪驮山落成,庙会当天有许多人都去上山烧香,为当地民间民俗文化增色不少。
“2008中国玫瑰之乡・苦水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大力弘扬了当地民间民俗文化,进一步扩大了苦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节会期间,专门设立了苦水高高跷等民俗艺术节目,并不定期进行非物质文化义演活动达60余场(次),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苦水太平鼓和高高跷曾多次被邀参加演出。2001和2002年,由甘肃国际文化传播交流协会文化艺术部组织拍摄的两部关于苦水高高跷表演艺术的电视音乐片《千禧龙抬头在乡村》和《龙抬头乡情》,先后在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哈尔滨五个卫视频道和甘肃兰州电视台五个频道播出30余次,有力地宣传了苦水高高跷民间表演艺术。2007年5月,甘肃卫视文化影视频道拍摄了苦水高高跷大型专题节目。2008年5月,兰州电视台《兰州往事》栏目组在苦水镇拍摄苦水高高跷专题片。
三、苦水社火的社会价值评估
社火源自于对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和祈求吉祥。《风俗通》云:“百日之劳,一日之乐,集社燃火,群歌群舞,祈于天,祷于地,以期吉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提高,在祭拜“社”和“火”的仪式中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民间娱乐活动。从自娱和娱神的角度看,社火是民族情感的释放,是才智和生命力的展示。苦水社火这一民间艺术活动不但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增强了认同意识,而且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的美好愿望。
作为一种表演仪式,社火在内容上有着自己的体系,反映了村民的集体意识和“公共性原则”。②苦水二月二“龙抬头”社火主要由群众自筹资金,置办各种服装道具,由各自村社推举的社头来负责管理,参与人数达到3000多人,几乎是全民参与,完全是群众自发的娱乐活动。
四、苦水社火的艺术价值评估
苦水社火的代表是高跷,高跷的绝就在于高。苦水高跷又名“高高跷”,据考证,苦水高跷在明洪武年间高2~3尺,通过多年的发展,高度不断拔高,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升高到8~9尺,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高跷”。现在,苦水高高跷已达3.5~4米,俗称“丈二高高跷”。苦水高高跷以全国第一高的美誉而晋升“国字号”,于2006年荣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民间杂技。
高高跷的表演艺术没有被局限于舞台之上,而是由表演者穿上表演服,拿着道具,自由灵活地行走于大街小巷,与观众面对面近距离地接触。高高跷队伍训练有素,排列整齐体现出一种宏伟庞大的气势之美。
社火中的人物造型是根据所要表演的内容而定的。不同的神话故事有着不同的人物造型和服饰,而脸谱则是区别不同对象的主要参照物。脸谱是戏曲的图案化的性格化妆,是用夸张的色彩和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苦水社火脸谱绘画是比较古老的脸谱绘画艺术,其历史久远,谱样多而齐全,绘画设色、章法布局均自成体系。民间艺人绘制出的社火脸谱,既古朴典雅,五彩缤纷,既简练单纯又复杂细腻,人物形象对比强烈而和谐统一。
艺人们运用夸张变形的色彩图案线条,同时加进极富寓意的纹样,突出人物的不同身份和性格,使脸谱显得非常丰富,富有装饰美,充分显示了我国民间彩绘艺术的特色。而脸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剧中人物的形、神、意上。几千年来,在中国各地民间流传着许多神话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丰富的想象和对美好愿望的祈求,人们在表达这些想象和愿望的手法上,形成了从原始人文身、文面到脸谱表现艺术的演变过程。流传至今,社火脸谱已成为中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充分显示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五、结语
总之,苦水社火这一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资源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正确认识这些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和适度开发利用,对于展示苦水民间文化特色、弘扬民族精神、带动当地经济及旅游业的发展、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庆祝活动1、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3、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4、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除夕的别称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除夕和春节的区别广义的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大年夜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通常设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为大年三十。这一天在古时候称为“岁除”,又叫“除夕”。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往往通宵不眠,俗称守岁。
关键词:山西剪纸 民间种类 民俗功能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46-03
民间剪纸产生于劳动者之中,劳动者的审美情趣又直接受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因此,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部分――山西剪纸的产生、发展与兴盛都与山西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息息相关。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山西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山西千百年来的人民飞剪走纸,将自己的情思、才华和美好的心愿都倾注在朝夕相伴的剪纸中,构成了特有的地域习俗与人文心态,并显示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可以说,剪纸艺术是山西人的精神寄托,而且,山西民间剪纸特别讲究对称,成双成对,这可以看作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外在反映。
从流派划分来看,山西剪纸属于风格粗扩、雄壮、简练、纯朴的北方派,但是山西各个地区因地域环境、生活习俗、审美观念的不同,剪纸风格又有差异。如晋南、晋中、晋东南、晋西北、吕梁山区的剪纸,多为单色剪纸,风格质朴、粗犷。而流行于雁北地区的染色剪纸,则婉约典雅、富丽堂皇,尤以“广灵窗花”为代表。
过去剪纸一般出现在农民家里的窗户上,如今在太原的大街上,凡是带有晋韵风味的酒店、宾馆的橱窗上都出贴着巨幅的剪纸,给人一种浓郁的地方特色。如今的剪纸主要内容多是民间传统吉祥题材,如十二生肖、寓意圆满的大幅团花,意义在于把好运带给客人,也愿自己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剪纸已经被作为一种山西特色吸引顾客,也反映出了剪纸在山西民间的标志性作用。
2009年10月,广灵剪纸与河北、陕西等各省(市、区)列入国家级名录的剪纸项目联合打包,作为中国剪纸的联合申报项目,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审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山西剪纸进一步走向辉煌。
山西民间剪纸种类十分丰富,用途极为广泛。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山西人的民俗活动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剪纸遍布于生活的各个角落,装点着人们生活的每一天。根据山西剪纸的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窗花。窗花是指贴在窗户白纸上或者玻璃上的剪纸。过去农家窗户都是木头做成的方格,用纸糊在上面,以避风寒。窗花的形状一般根据窗户的形状设计,各地的窗棂构架不同,窗花造型也各不相同。晋北一带窗花格式多样,除方格外,还有菱形、圆形、多角(包括多孔小窗格及十字窗棂)等各种样式。还有的因为窗格较小,各个小窗格的剪纸拼凑起来是一幅完整的图案。所以窗花随窗而异,有左右对称或二方连续的图案,有四角、六角、八角等呼应的团花。窗花的题材丰富多样,人物风景、花鸟虫鱼、民间传说及戏曲故事等等,大多蕴含着吉祥幸福,对来年好生活的向往。在山西许多传统节日都会用到剪纸,不同节日、不同时刻会剪不同题材的窗花,春节的窗花是最为丰富多样,最有特色的。
2.墙花。墙花是为装饰室内的墙壁而贴在墙上的剪纸,有贴在土炕周围的“炕围花”和贴在灶边的“灶头花”。由于空间的大小不同,墙花的尺寸一般大于窗花。墙花的题材多为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炕围花多是戏曲故事及历史人物,且要粘贴连成片,起到挡灰的作用;灶头花则以吉祥题材为内容,有图案,也有直接剪出吉祥文字的。
3.顶棚花。顶棚花是指贴在室内顶棚上的大幅剪纸。过去农家的顶棚是用白纸糊的,在雪白的顶棚上贴上色彩艳丽的窗花,既可以美化装饰环境,又可以通过剪纸图案寄托希望。顶棚花主要是用于节日、婚庆或迁居的室内。顶棚花的幅面较大,一般是把纸折叠剪出来的对称结构的剪纸。形状多是圆形、菱形、方形或者其他多角形大团花形式,有的四角还配有三角形的角花,与中间的大团花主题相呼应。一方面顶棚有大块的空间,可以展开大幅的剪纸图案;另一方面,对称的剪纸也象征着生活的和和美美,圆满幸福。
4.门笺。门笺,又叫“挂笺”、“吊笺”“吊签”,是春节时悬挂在门楣或窗楣上面的剪纸。大多数学者认为在门楣上悬、挂门笺的习俗应当是由唐宋时期挂“春幡”的习俗演变而来的。门笺的形状为长条形,天头较大,便于张贴;外缘较宽;下摆较特别,或为流苏,或为锯齿状。门笺一般以四条或者五条在一起张贴,几幅不同的图案组合,构成喜庆吉祥的组合图。在山西,门笺一般用于喜庆的时候,大多是用红色或者五色纸雕刻。门笺的题材内容大多是吉祥的图案或者词语。图案有人物、花鸟虫鱼等;吉祥文字多是“福”、“寿”、“喜”、“四季平安”等;有的是文字与花样结合。
5.礼花。礼花,是用来装饰礼品的剪纸。过去在山西农村人们互相走动带的礼品(如:花馍、鸡蛋、糕点等)上都要盖上剪纸,现在礼品包装越来越精美,这一习俗随之逐渐被淘汰。
但是,现在在婚礼上,仍然可以看到礼花,由于是喜事,所以人们一般叫做喜花。新婚之时,凡使用之物都要有“礼花”覆盖。山西晋南一带女儿出嫁,陪送的各种嫁妆上都要用《喜鹊登梅》、《鱼儿扑莲》、《麒麟送子》、《鸳鸯戏水》等大型剪纸覆盖;除此之外,亲戚送的礼物有的用莳萝,有的用条盒,都是多层的,每层的礼物各不相同,每层都要盖上大红色喜庆剪纸。浮山也是如此,女儿出嫁时,嫁妆如衣柜、脸盆、茶具等上面,通常都要贴上或者盖上代表夫妻恩爱、早得贵子之类的剪纸图案。
礼花上的象征之物,诸如花卉草木、器皿吉物、字意图案等,又是托物寄情的艺术手法,往往包容了人们无法言传的理想、愿望、祝福。比如洞房窗户上剪贴的“扣碗花”,其造型两碗相扣严丝合缝,含“合卺”的实意。卺,是瓢,一瓠剖两瓢,两瓢相合谓之“合卺”。
6.刺绣底样。剪纸和刺绣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两项最基本的“女红”训练内容,而剪纸是基础的基础。因为剪纸往往作为她们刺绣的底样,根据剪纸花样绣出色彩艳丽的衣服鞋帽。刺绣花样大多是用白纸剪成。刺绣花样题材广泛,根据刺绣的用途主题有所不同。
鞋花是用来做布鞋鞋头、鞋帮、鞋底、鞋垫表面刺绣底样的剪纸。流传于山西的“金十果”鞋花是结婚时新娘穿的鞋上绣的花样,除此之外,还有“戏水鸳鸯”、“蝶恋花”等表现爱情的题材。流传于山西的谚语“头枕牡丹脚蹬莲,后辈子孙坐状元”,就是丧葬中,要给亡人的枕头上绣上牡丹花或者贴上牡丹花剪纸,要在鞋底绣上或者贴上莲花,这样子孙后代就能大富大贵。
帽花是用于帽子上的刺绣剪纸底样。帽子种类丰富,所以剪纸花样也丰富多样。儿童帽一般以老虎、狮子这些凶猛的动物为形,比如虎头帽、狮子帽都很常见。帽子上的刺绣花样则一般是一些花鸟纹样,比如佛手花、莲花、牡丹花等等。
围涎花是用于儿童围涎刺绣底样的剪纸。围涎,又叫“围嘴”,以前婴儿经常流口水,为了防止口水流下来弄脏衣服,就给婴儿做一个围涎戴上,既实用又美观。围涎呈圆形,围在婴儿脖子上。围涎上的形状多种多样,刺绣花样也很丰富多彩。有的是简单的圆形,上面绣上寓意吉祥的花,如佛手花、莲花等。有的是象征四季的四季花,这种围涎由四片组成,每片上面一种花,代表一个季节,希望婴儿四季平安。有些是五片拼接起来,形状像一朵梅花,上面绣着五毒。还有虎型围涎,老虎有虎虎生威的意思,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老虎一样茁壮成长,所以虎型围涎在民间是非常受欢迎的。
枕头花,又叫“枕顶花”,用作长形枕头两侧的刺绣底样用的剪纸。过去枕头是长形,两端是方形,就是“枕顶”。由于空间限制,枕顶的刺绣花样的构图一般是方形,内容多是花鸟为主的吉祥喜庆题材。多数四张花样是一套,可以绣一对枕头。
衣袖花,是要绣在衣服或者袖口处的剪纸花样。自古以来,民族服饰品种繁多,并且几经变迁,还按照不同庆典和节令,有着各种各样的服饰,比如以儿童服饰为主题的剪纸即有《狮子登元宝》、《如意石榴》、《丹凤朝阳》、《佛手娃娃》、《黄金万两》、《富贵花》、《牡丹花》、《白菜娃》、《长命锁》、头饰纹样等多种。再如婚嫁服饰、寿丧服饰等剪纸纹样也十分丰富。如《双凤朝阳》、《双喜如意》、《刘海戏金蟾》、《福寿双全》、《双猴献寿》等多种多样。
山西民间,剪纸与民俗生活联系密切。一方面,民俗生活为它提供了素材;另一方面,剪纸又为民俗活动所应用。民俗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剪纸。这时剪纸在民俗活动中,不只是用来装饰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它有很强的功能性。根据功能不同,剪纸还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岁时节令剪纸。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相传已经有四千年的历史。在山西民间,春节是民间最为隆重的节日,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一般是从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最为重要。围绕着这个传统节日有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如扫尘、守岁、挂年画、贴春联、摆贡品、放鞭炮、拜年、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蒸花馍等。其中贴窗花和门笺成为人们每年必做的一项,也已经成为传统节日的标志。每年这个时候屋里院内都要进行装饰,窗户上贴得花蓬蓬、门画楹联红彤彤,色鲜花艳,迎风飘拂的五彩门笺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在山西农村尽管院门上贴着门画、对联,挂着门笺,还要再剪贴一对“桃核”,(“核”方言读hu)“核”谐“符”音,袭承古时称“春联”为“桃符’的习俗。而“桃符’在庄稼人的心中可不是“春联”的意思,仍旧保留着古老传说中‘桃符”的驱疫逐鬼、避邪禳灾的原意。贴鱼,贴鸡,贴虎,贴各种花卉、飞禽走兽。民间贴“鱼和鸡”,喑喻“吉庆有鱼”。而贴虎可能和中华民族对虎图腾与虎宇宙观的崇拜有关。
农历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人日”,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在古代人日有戴“胜”的习俗。“胜”是一种剪纸头饰,剪成人形的就叫做“人胜”,剪成方形的叫“方胜”,剪成花的就叫“华胜”。这一日,百姓家家户户剪纸为人,剪彩戴胜,以寓意人丁兴旺,以求年康。李商隐在他的《人日即事》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说明剪彩为人源于山西一带。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民间也称“灯节”。元宵之夜,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在山西的花灯有走马灯、宫灯、河灯等。近代民间流传的彩灯主要工艺是运用糊纸、扎纸和剪纸,剪纸也就成为了灯彩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家家门前悬挂彩灯,灯的造型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彩灯上张贴的剪纸丰富多彩。以影形而转动谓之“走马灯”,刻镂的灯花为适应转动均是侧面侧身,灯花的功能是美化灯,这就要求剪出的花样必须契合透光照明,为此,灯花的线条比较纤细,黑白对比不太明显,块面相间比较均匀。
农历二月二是“龙抬头”,是古代祭祀雷雨神的节日。山西地处华北平原,历来降雨量少,尤其是春季十年九旱。旧时,遇到久旱不雨,人们无力自救,便将希望寄于龙,到二月二时,妇女剪龙,家家门上贴龙,祈求龙王降雨。这类剪纸大都造型简洁夸张,轮廓分明,少有浮饰,呈现出拙稚的野味。在山西有句谚语“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门脑贴甘露”,这说的就是二月二贴剪纸龙的习俗。
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是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前一日是寒食节。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祭祀的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山西习俗,清明扫墓时,要带上祭品和吊钱。将食物祭在亲人墓前,吊钱插在坟上。吊钱是一种白纸镂空的幡状物,上面有铜钱的图案,也是一种剪纸作品。
谷雨节后,气温升高,各种害虫进入生长期及繁殖期,各种瘟病也容易传播。为了防止害虫及瘟病对人们的伤害,人们在谷雨日在家里贴上“谷雨帖”。山西北部地区在谷雨节,家家墙上都要贴“雄鸡叼蝎子”或“老君斩蝎子”的剪纸,并配上禁蝎谚语:“我是天上神,下界保万民,每逢谷雨日,定拿蝎子精。南斗六郎,北斗七星,太上老君急急律令!”有的则要贴“符”,“符”上刻印有:“谷雨日,谷雨晨,奉请谷雨大将军。茶三盏酒四盅,送蝎千里化为尘。”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据民间习俗这一天要插艾草,驱五毒。“五毒”通常指蛇、蝎子、蜈蚣、蜥蜴和蟾蜍。要在孩子衣服上绣上五毒图案,或者在门上贴上“虎除五毒”的剪纸或绘画,用以辟邪。
2.人生礼仪剪纸。人生礼仪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经历几个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的日子,代表人生中几个重要的阶段。剪纸作为一种民俗生活的表达,在人生的重要礼仪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孩子诞生是家庭中的一件大喜事。作长辈的为这新生命都得庆贺一番。山西家里要是添了丁就先用红纸剪个大大的、不做任何装饰的掐腰“葫芦”贴在门上,一为报喜,宣示添丁增口了,也为新生儿纳吉求福,禳灾祛祸;二为报信,也就是一种门标,人们深谙此俗,也就不随便出入了。此外,新生儿为男婴者,在门墩上用煤炭块压一片方形白纸,喻品行方正,洁白无瑕;女婴者则压一块红纸,喻洪福齐天。
办喜事是中国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婚礼不仅是一个人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更是全家的大事。到了结婚当天,院落、客厅、门窗、洞房都要张贴剪纸,称作喜花。娶亲嫁女的主题就是“喜”,所以大红喜字是绝对不能少的。山西婚嫁贴“喜”字很有讲究的,嫁女的一方贴“禧”字,是表示一种喜庆、吉祥。而娶媳妇的一方则要贴“喜喜”字。这“喜喜”字,原本是民间集体创造的字,结婚是一喜,婚后很快就会怀孕生子又是一喜,因此以喻喜上加喜。“喜喜”的出现出于民间艺术家的丰富想象,也体现一种民族的共同心理,她们在剪“喜喜”字时,又将钱纹、瑞兽、花鸟等形象组合在一起,越发增加了剪纸的意蕴,也袒露出中华民族非常丰富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足以表达作者更深层、更广泛的一种涵义。家里到处除了贴上大红双喜字外,常见的还有“鸳鸯戏水”、“蝶恋花”、“鱼戏莲”等表现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题材,都寄托着人们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山西大多数地方还要在新房的窗户上、门上贴上“扣碗”窗花或者门笺。忻州一带,结婚时要贴“全窗花”。“全窗花”即剪出柿子、如意、牡丹、佛手、莲花、桂花、笙等,以及剪刀和尺子的图案,祝愿娶来的新媳妇是善于女红的巧手;并祝愿早生贵子,长命富贵,四时如意,美满幸福。山西阳泉地区装饰洞房的窗花用大型团花,名叫“盘合”,又叫“月廊”。其题材多以表现喜庆红火,吉祥如意为内容,突出一个“全”字。即天上飞的禽鸟,山上跑的走兽,河里游的鱼虾,地上长的花草都包括在内,以表示大千世界无所不有,各得其乐。其寓意合家团圆,幸福美满。在传统的月廊中,无论以什么题材,都必须将猪、柿子、如意、剪刀四样东西穿插在其间,是借助四种东西的谐音,猪(诸)、柿(事)、如意、剪刀(坚固),组成了“诸事如意坚固”。俗语谓:“诸事如意坚固,守住爹娘不走;事事如意坚固,夫妻必定到头。”
山西丧葬礼仪中也大量用到剪纸。民间殡葬礼仪极为冗繁。殉葬之物都是用纸剪出的,有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童男童女,名堂很多。人们怀着笃诚之心寄托对已故亲人的追怀、纪念,精心细致地剪制彩幡、花卉与殒者生前所喜欢的用品,为谢世者安排一个富富裕裕、快快乐乐的世界。这个习俗的由来,是从上古殉葬奴隶、陶器物品的礼制延续而来。山西浮山在丧事中有“头枕牡丹脚蹬莲,后辈子孙坐状元”的说法。就是说冥枕上要贴象征富贵的牡丹剪纸,冥鞋上要贴象征清白的莲花剪纸,这样后代才会有福气。吕梁地区有在棺木内死者枕头底贴“蛇盘兔”主题剪纸纹样的风俗。
寿花,就是为老人祝寿时用到的剪纸。祝寿一般为老年人祝寿,已嫁女儿奉献的寿衣寿帽上除用剪纸样花绣上“寿”字外,还用红色剪纸图案覆盖,宴堂或屏风上要张贴或悬挂诸如《福禄寿三星》、《松鹤延年》、《麻姑献寿》等大型剪纸,祝福老人多福长寿。祝寿仪式中宾客贺寿,在乡村一般携带的都是自制的寿馍,馍上再苫一帧朱色剪纸“寿桃葫芦”,或者剪蝙蝠(蝠谐福)、鹿(鹿谐禄)、寿星(或者桃子)三种构成的纹样。一言以蔽之,盼望福寿双全。
3.巫术祭祀剪纸。剪纸还是民间巫术信仰的一种媒介物,认为是能沟通阴阳二界、人与鬼神之间的信物。这虽然是愚昧落后的迷信思想,但在群众中流传已久。
参考文献:
1.陈竟.中国民俗剪纸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潘鲁生,苗红磊.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剪纸[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3.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4.薄松年,段改芳.山西民间剪纸[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5.刘泽民等.山西通史[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2001
关键词:舞龙;符号特征;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2-0029-04
龙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从远古时期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到今天龙的传人,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了中华文化积淀和凝聚的载体。舞龙也称为“耍龙灯”或“龙灯舞”,是在龙文化基础上诞生的民间习俗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舞龙运动作为集体性的行为仪式,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舞龙不仅是中华民族欢度节日和表达喜庆氛围的手段,也是寄托民族精神的符号象征。舞龙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普遍文化现象得到了炎黄子孙的充分认可,对我国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舞龙运动的本源和符号特征及其价值进行诠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1 舞龙运动的文化渊源及符号象征
1.1 舞龙运动的文化渊源
对于龙的起源自古以来一直众说纷纭,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的考古发掘显示早在8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有了崇龙的记载。龙的雏形在新石器时期已经开始萌芽,新石器时代的原龙纹是最早关于龙的雏形,原龙纹包含着浓厚的宗教观念,其本身被赋予了承担人与神之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使命,其身份的产生与原始巫术有着密切关系, 龙图腾作为一种特殊的崇拜, 其物化的表现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随处可见,我们祖先以丰富的想象力将龙描绘成了有着无比法力,能够在水陆空自由驰骋的“三栖动物”。其形态也是各种动物的集合体,如它是“龙麟凤龟”四灵之首,“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般的形状,它更是唤云播雨、遨游四极、吉祥庆瑞被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冠之兽。龙在中国古代还代表着帝王的象征,“龙床”“龙袍”等称谓曾是帝王的专属。龙作为帝王的象征最早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史记》中这样记载:秦王政的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的时候有人持一块玉璧拦住使者对其说“请把这块璧交给池君(即水神)”,然后又补充到“今年祖龙死”。正当使者听得一头雾水的时候那人将玉璧放到地上后便不知踪影,使者回朝后将玉璧交予秦始皇,秦始皇闻讯后沉默良久,随即谕令御史大夫查看玉璧,惊讶地发现是八年前秦始皇渡江时为祈福而沉江的那块。后人因此理解,这是因为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上天已不再福佑其统治,所以就派妖鬼化成人形将秦始皇祈福时奉献的玉璧退还,以示不再庇护秦国的意思。要使者将玉璧交给像周武王那样的有德者,讨伐暴秦,取而代之。“祖”有始的意思,“祖龙”即“初始的龙”、“第一个龙” ,这里所说的“祖龙”即指秦始皇。自秦始皇之后的帝王都把自己比喻成“龙的化身”、“真龙天子”,自此龙在中国古代也成为了皇权的象征。龙在民间更多的代表着与水有关的“动物”。闻一多先生就曾指出“龙是一种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之中而不在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生物,是由许多图腾糅合成的集合体”。龙是一种虚拟动物,属于水物,它的产生与农业对水的需求有关[7]。作为图腾和动物龙在中国古代被赋予神奇的色彩,不但可以兴云降雨还可以驱邪避异,更能给人们带来祥瑞与幸福。龙作为一种图腾是华夏先民在远古时代与自然环境斗争过程中的产物,更是给人们带来希望的一种虚无的崇拜物和精神寄托。舞龙运动的产生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据史料记载汉代的“鱼龙漫衍”之戏是舞龙运动的雏形,“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以观之。”(《汉书・西域传赞》)所谓“漫衍”颜师古注释曰“漫衍者,即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漫延’者也。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于庭极,毕乃入殿前,激水花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于庭,炫耀日光。《西京赋》云‘海鳞变而成龙’,即为此色也。”自此之后龙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之中,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意识和风俗习惯。如盛行于我国南方的“草龙”、浙江省流行的“百叶龙”,另外还有“彩绘布龙”、“纸龙”、“段龙”等等。资料显示我国的舞龙形式非常多,仅在重庆地区就有诸如“黑龙”、“扁担龙”、“肉龙”、“柑子龙”、“采龙”、“板凳龙”、“小金龙”、“蠕龙”、“虾子龙”、“火龙”等十多种舞龙的形式。而且舞龙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花样和技巧繁多诸如“金龙绕柱”、“青龙上升”、“龙头穿花”、“引龙出洞”、双龙抢珠”、“龙脱衣”、“滚龙”、“盘龙”等方法。虽然风俗与仪式不尽相同但是其对图腾的崇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基因符号,“龙作为虚拟的动物与图腾在民俗、宗教、文学、艺术及政治领域中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1]。舞龙习俗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得到华夏儿女的普遍认同,满足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精神需要。
1.2 舞龙运动的原始意象及文化符号象征
1.2.1 舞龙预示着繁衍生息,展示着人们对生命力追求的一种象征
对于以农业社会或以农业文明为主体的社会结构下,最具有魅力的当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古代先民对无法把握的风、雷、雨、电等自然现象做出解释时便试图通过“神”的图腾崇拜来表达愿望,于是舞龙活动便成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和情感平衡的重要仪式。龙的每一个身体结构和体貌特征均被赋予吉祥的意象。如虎一样的眼睛象征着威严;鹿一样的角象征着长寿;牛一般的耳朵象征着名列魁首;鹰一样的爪象征着勇猛;剑眉象征着英武;狮一样的鼻子象征着富贵;前额的宽阔隆起象征着聪明和智慧;马一样的牙齿象征着勤劳与善良;金鱼一样的尾巴象征着灵活等等[2]。人们在舞动这种祥瑞“动物图腾”的过程中表达着一种对生活和生产的本质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民间,舞龙习俗与生殖和繁衍生息更是密不可分。《墨子・明鬼》中就有关于“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桑林,楚之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也。”的记载。其中“祖”、“社稷”、“桑林”、“云梦”指的是在仲春之月男女会合的地方[3]。闻一多先生也进一步指出“仲春之月,令会男女” (《周礼・媒氏》),与夫《桑中》《溱洧》等诗所昭示的风俗代表着以生殖机能为宗教的原始时代的一种习俗[3][4]。另外舞龙与“灯”的结合形式也昭示着祭祖和繁衍后代的含义,在中国民间文化中灯有两层含义,灯不但代表着能够给人光亮和温暖还代表着“阳”是男子的标志,“龙灯”与“龙丁”谐音,预示着人丁兴旺,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的舞龙习俗中认为龙灯是有利于生育的,在舞龙灯的过程中摸“龙角”和“龙须”的行为也象征着为了受孕而象征性的与龙交合。胡朴安撰写的中国民俗中就记载着“妇女绕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如纸龙好,能作麒麟送子来”的诗句[5]。由此可见,舞龙运动已经超出了运动的本身,更多的是体现一种精神的憧憬与追求。在舞龙运动中也展示着繁衍生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象征。
1.2.2 作为农耕文化的遗迹,舞龙运动具有祈福性象征
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铸就了我国古代形成了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下丰收的取得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辛勤的耕种,另一个就是上天的风调雨顺。人们依靠谷物维持生命的根本,人们无力主导自然只能求助于神的力量,龙的作用也就进一步凸现。龙也成了护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祥瑞“力量”,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保护神。因此最早的舞龙与古代的祈雨祭祀活动有密切的联系,《神农求雨书》中就有这样一段关于舞龙求雨的记载:“春夏雨日而不雨,甲乙命为青龙,又为火龙,东方小童舞之;丙丁不雨,命为赤龙,南方壮者舞之;戊己不雨,命为黄龙,壮者舞之;庚辛不雨,命为白龙,又为火龙,西方老者舞之;壬癸不雨,命为黑龙,北方老人舞之”[6]。在舞龙的过程中人们都要举行各种仪式焚香祭祖、祈祷神灵、焚烧祷文以祈求五谷丰登和风调雨顺。在传统节日中的元宵、春节、庙会等喜庆的日子里人们都要舞龙助兴加以庆祝和祈福。如在我国的安徽省休宁县就流传这样的民谣“二月二龙抬头,五月端午赛龙舟,八月十五香火龙,天不下雨晒草龙”[3]。这些舞龙祈福仪式在我国内地的一些地方比较普遍。人们纷纷在舞龙的过程和仪式中祈祷神灵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护佑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1.2.3 作为广大民众情感的衬托,舞龙运动代表喜庆象征
在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中给予了龙无比崇高的地位,把龙作为神物在观念上也将龙同祥瑞联系到了一起,龙也成了美好事物的象征承载着广大民众的情感寄托。舞龙习俗在汉代就成为庆典娱乐和民间表演的精彩节目。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代表着原始祭祀仪式的舞龙习俗也随着人们的需求赋予了娱乐与观赏功能,这期间舞龙的技巧和花样也不断翻新,对鱼龙本身的扎制和表现也不断呈现美观化。重庆地区的“火龙”表演以及浙江地区的“断头龙”,安徽等地的“草龙”都是较为精彩的舞龙表演。龙作为代表祥瑞的图腾人们在祭祀等仪式上可以借助龙的“力量”许下美好的心愿和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期盼,在庆典和狂欢的时候人们又怀着感恩的心理来表达对龙和祖先的崇敬和谢意。
1.2.4 作为传统认识中吉祥的化身,舞龙运动具有禳祓作用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由于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和自身的认识相对有限,出现一些自然现象和疾病无法解释的时候往往会理解为是神的力量所使然,在出现对生产生活有利的现象时人们常常要感谢“神的关照”,在出现一些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时候人们常常会认为是“妖魔鬼怪”所使然,借助一种法力无边的神奇力量驱除邪恶成为了人们的心理需求。龙作为一种祥瑞和有着无比法力的“动物”,再次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精神与情感寄托,于是龙又被赋予了驱避求吉的功能。如在我国四川等地的舞龙习俗中就有“开门”、“拜香”、“穿屋”、“扫圈”等过场,这一过程的目的就是要驱除灾祸,迎吉纳祥;河北的一些地区的“摆字龙”和“摆字龙灯”等活动也具有驱除邪恶的内涵;重庆等地的舞龙活动中的“抬龙女”和“捉旱魅”等仪式表演也具有驱除邪恶,祈求祥瑞,迎吉纳祥的含义。这些舞龙仪式活动的出现说明了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在民间习俗中具有禳祓性的特征。
2 舞龙运动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2.1 舞龙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及精髓诠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龙作为中华民族想象中的物种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反映了炎黄子孙对生命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中华文化中的神异与灵迹、变异与周游在龙文化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龙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龙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特有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意蕴。“随着时代的发展,舞龙运动使龙文化与爱国主义、创新精神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积淀和弘扬了传统优秀文化,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9]。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和谐统一”[10]。人们通过舞龙活动传递着与自然、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信息沟通,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洽互动。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龙作为人与神的中介,舞龙习俗中人们通过龙的道具传递着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更传递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对龙的敬畏与崇拜已经形成了一种族类认同,这种认同成了世代相承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而且这种叙事和传统进一步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2.2 舞龙运动是汇聚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
古代龙文化就在加强民族团结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华阳国志・南中志》中就记载 “诸葛亮为夷作图谱:先画天、地、日、月、君长、城府;次画神龙,龙生夷及牛、马、羊;后画部主吏……以赐夷。夷甚重之,许致生口直”。 钱其琛同志也曾经指出“龙的形象作为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象征,从更为深层的意义是来讲是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合力的精神内涵”。这种突破地域、族群之间的精神力量把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无论是身居何处每一个中国人都铭记“自己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舞龙运动就生动地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舞龙运动是集体运动的体现,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每个人都要团结协作才能够完成,如果个人力量不能够融入到集体的节奏中去,那么必将遭受失败。舞龙运动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喜庆的节日气氛,更是传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载体。龙文化已经延伸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人们用龙来比喻吉祥美好的事物,在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各类物品上均有龙的印记。如自古以来的龙宫、龙床、以及雕龙画凤的建筑装饰,带有龙的地名、传说、人名;各种与龙相关的食品与饮食文化,如龙井茶、龙须面、龙眼等等不胜枚举。在中国古代龙又成为帝王的象征,隐喻着皇权与高贵,随着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龙与国家民族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了最高意义上的图腾崇拜,“龙的传人”、“龙种”、“龙的子孙”的观念根深蒂固、世代相传。无论身居何处、无论天涯海角龙的传人就是中国人血脉相通的生动概括。龙的神圣地位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文化体系、核心观念、艺术风韵、审美风格以及风俗习惯,是对中华文化的有效凝聚。经历了历史的积淀,龙文化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象征,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向心力与凝聚力的核心资源。因此笔者认为在有着深厚龙文化底蕴的现代,人们通过舞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更是对龙文化记忆的强化。
3 舞龙运动与民族文化的认同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其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及内心对所属文化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11]。舞龙运动作为集体性的行为仪式,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12]。舞龙运动不仅是中华民族欢度节日和表达喜庆氛围的手段,也是寄托民族精神的符号象征,得到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合作、拼搏的象征,多少年来在华夏的版图上各个民族每逢节日和重大传统活动中都有舞龙运动的出现(表1、2)。
上述资料中的关于舞龙运动与习俗的记载只是中华龙文化中的一小部分,我国关于舞龙运动的开展十分广泛,这其中既有现代的舞龙运动也有传统的仪式庆典,虽然因民族和习俗的差异各个地区对龙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对龙的信仰是相同的,龙文化与舞龙运动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文化现象,铸就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特征,因此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代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凝聚的象征和文化自觉。
4 结 语
起源于远古农耕社会时期求雨祈福活动的龙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滋养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永恒信仰,如今龙文化已经深深地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舞龙运动作为传统舞龙习俗的仪式再现是对中华文化的强化与继承。其原始文化符号特征主要表现为舞龙预示着繁衍生息,展示着人们对生命力追求的一种象征;作为农耕文化的遗迹,舞龙运动具有祈福性象征;作为广大民众情感的衬托,舞龙运动代表喜庆象征;作为传统认识中的吉祥的化身,舞龙运动具有禳祓作用。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寄托,舞龙运动是对中华文化的弘扬及精髓诠释,也是汇聚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潘一焕,等.中国龙文化景观[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13-15.
[2] 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43.
[3] 吕韶钧. 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11,71-72.
[4]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26.
[5] 胡朴安.中国风俗(上编)[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244.
[6]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5,271.
[7] 白度百科.龙的名片记载[EB]baike.省略/view/6392.htm.
[8] 汉书补注(列传卷六十六)西域传下.P5550转引自吕韶钧. 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11,72.
[9] 张远波,等. 舞龙运动的文化解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08.
[10]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