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4: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问题的现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自卑、自闭
面对家庭的突然破裂,很多孩子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更敏感、更脆弱,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他们会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相比,自感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这样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做得胆怯,没有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他们还会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或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心理。他们不论老师怎么问、怎么开导,都不肯敞开自己的心扉。
2.自责
单亲家长总怕孩子不学好,从而对孩子提出过高要求。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对孩子赋予极大的期望,从而出现过度严教。这种过度严教剥夺了孩子的尊严,容易使孩子对自己产生否定感,出现“我不能干”、“我很笨”等负面情绪,从而产生自责心理。
3.焦虑
在有的离异家庭中,孩子的父母在离婚的过程中相互攻击、相互敌视,把不好的情绪带到与孩子的交往中,这会使孩子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缺乏安全感,在人际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等特点。
4.抑郁
经常在父母争吵声中长大的孩子在挫折面前非常脆弱,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会冲动,对生活中的小摩擦反应很强烈,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敌对情绪。他们经常会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这种情绪一旦爆发出来,能量就会很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这种倾向在女孩身上表现为想痛哭或离家出走,在一些男孩身上则表现为攻击行为。
5.缺乏独立生活能力
很多单亲家庭的家长会对离婚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怀有一种负疚心,他们总想为孩子多付出一些以作为补偿,因而对孩子百般照顾,孩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去体验一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风险”,因而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其后果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一旦离开家长,便不懂如何去应对生活中的困苦和挫折。
二、中职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中职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是成才的绊脚石。能否转化和教育好这样的学生,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地走向社会,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向。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初步教育对策。
1.多关注单亲家庭学生
要使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向更好的方面发展,班主任应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多数中职学生行为习惯较差,不善于帮助别人。对此,班主任应经常在班级进行爱心教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二是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课、晨会课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素质训练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自暴自弃的单亲家庭学生,教师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宽容和理解。三是班主任要有意识地与有“心结”的同学交朋友。同时,班主任还要多鼓励单亲家庭学生主动与同学交往,并可以暗示班干部及表现好的同学,多与单亲家庭学生沟通。
2.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
鼓励单亲家庭的学生多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同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在遇到困惑与挫折时所表现出的自我发展与自强自立的意识以及为改变现状所付出的努力,并予以适时的鼓励与支持,以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我。
3.重视家庭教育
单亲家长容易忽视孩子的存在,无视孩子成长中的变化或以粗暴的方式抹杀孩子稚嫩的情感,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作为家长对孩子要做到养育并重,不仅关心孩子的生活,更要注意教育孩子,切忌只管生活,不问其他。老师也应配合家长共同教育孩子,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
4.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独立性
三人世界变成两人世界,家长更容易对孩子娇惯溺爱,以作为对孩子的补偿。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具有性格脆弱、依赖性强、缺乏主见、独立生活能力差等。因此,作为家长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成为能独立生活的人。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高职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无力交纳学费以及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大学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高等职业教育也得以快速发展,其招生规模日益扩大,贫困生的人数也日趋增多,因此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当今社会的重视,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从而保证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成为一名身心各方面都合格的大学生,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任务以及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现状
(一)自尊与自卑心理的冲突
大多数贫困生是凭借自己的不断努力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所以相比于其他学生,他们更有自尊心、更好强、更加渴望成功,他们往往想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盛行,这些新的环境所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得贫困生逐渐迷失自我,他们对外界以及自身的认知开始出现误差,思想上越来越怯弱和保守,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展现自我,再加上本身出身卑微和经济窘迫,使得他们理想严重受挫,无限放大自身的弱点,看不到自己的长处,从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
(二) 心情焦虑与忧郁
高职院校贫困生大多数都肩负着改变家庭窘迫现状、实现自身命运转变的重担,所以他们在学校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发展,还要顾及家庭的经济问题,现实世界中日趋激烈的竞争使得他们思想压力巨大,精神上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当这种焦虑的心态与他们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不断纠结在一起时,容易使一些贫困生慢慢产生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的忧郁情绪。
(三) 孤僻和偏激互为影响的状态
高职贫困生常由于家庭经济实力的限制,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会产生很多顾虑,主要表现为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敏感多疑、沉默寡言、性格极其内向、自我封闭,不愿与别人接触,显得孤僻、茫然无助,正是这种孤僻的状态使得他们开始陷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中,世界观也因为自我封闭开始变得狭窄和局限,从而也使得他们的思想变得越来越偏激,他们常常会将现实世界中的一些不正之风片面扩大成社会的主流,从而反过来将自己与外界孤立起来。
二、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外界因素以及贫困生的自身因素。
(一)贫困生的自身因素
贫困生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和制约他们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因。有权威研究表明,许多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大都与人格缺陷有关。贫困生中有不少人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的人格发展开始发生缺陷,主要表现为孤僻、固执、逆反、易偏激、以自我为中心等。有时一些贫困生自我意识缺乏客观性,往往对自身认知出现偏差,从而易产生相关心理问题。
(二)外界环境的客观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其中家庭环境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高职院校贫困生基本都来自于经济实力薄弱的家庭,因此贫困生大都肩负着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家庭贫困现状的重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而贫困生由于社会阅历少,心态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上述风气的影响,加剧了他们对金钱的渴望,但这与他们本身的贫困现实产生强烈反差,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部分贫困生还会因为对学校新环境的不适应、恋爱问题的困扰、毕业就业的压力等因素加剧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管理对策
针对上述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形成因素,我们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当前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一)帮助贫困大学生改正以往消极的贫困观念
高职院校贫困生常常都抱有消极的贫困观念,我们要使他们从认知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让他们意识到家庭的贫困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观念上的贫困,学校可以选取一些贫困生的优秀代表做相关的专题讲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他们远离心理问题。
(二)不断完善贫困生的经济资助体系
高职院校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本为经济实力的薄弱,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不断建立并健全奖、贷、勤、助、补、减、免、缓等助困制度,此外,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设立勤工俭学岗位,鼓励贫困生通过勤工俭学减轻经济上的压力。这样可以使贫困生在劳动中不断培养自强自立的品质和拼搏进取的精神,解决相关心理问题。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应努力建立一种民主、文明、平等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这对贫困生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极其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上述校园文化氛围,不断促进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丽芳,谢倩.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0)
关键词:心理问题;社会组织;预防
中图分类号:G44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006-03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预防就是相关组织针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以达到控制和减少心理问题的目的。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面临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贫困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呈上升的趋势。贫困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心理健康的状况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反之,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对社会发展起到消极阻碍的作用,如耗费人力资源、影响社会安全等。社会作为预防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力量,需发挥自己应有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预防理念、原则及策略进行探讨,略陈管见。
一、理念
1.充分认识。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人类被心理疾病带来的危害程度,断言“心理障碍是给人类带来痛苦最深重的灾难”。有专家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大会上指出,21世纪影响中国最严重的疾病是心理疾病。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困惑长期解决不了,就会变成问题。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因此,可以根据它的规律进行预防。
2.科学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应建立在正确分析他们心理问题现状及科学预测他们心理问题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尽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难以预测和防范,但仍然有规律可循,例如,学习心理问题的学生表现为学习焦虑、学习自卑、学习动机不当、学习疲劳、无学习计划等;人际心理问题的学生表现为内向、害羞、孤独等;网络心理问题表现为无学习兴趣,迷恋网络等。这些征兆为我们识别和预防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还必须遵循科学的预防原则。没有科学原则指导下的预防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达不到预防的效果。
3.积极参与。预防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因此,要减少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今天就要做好预防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关工作。社会组织应该积极参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加强对他们心理问题的预测,即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人群、出现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做出准确的判定,群策群力,这样才能把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积极运用一切手段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原则
1.积极关注。贫困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他们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在处理工作、社交、学习的关系问题时,常出现内心矛盾冲突,带来不适感、焦虑感等消极心理体验,如果这些消极心理体验长期积累,则易出现心理障碍。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是贫困大学生大学期间正常生活学习的基本保证,也是促进他们完善人格和全面发展德智体的重要条件。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必须遵循积极关注的原则,了解他们近期的心理状况,分析心理行为问题的实质,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他们心理问题的发生。
2.发展与咨询相结合。贫困大学生有两类心理问题:一是障碍性心理问题,这类问题主要包括各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等;二是发展性心理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贫困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使自身潜能不能得到全面发展。第一类问题需要治疗,第二类问题则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解决,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因而,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要发展与咨询相结合。
3.全体与个别相结合。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要面向全体贫困大学生,根据大家的共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每个同学又有自己的特殊问题,这些问题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光靠自己是无法解决的,需寻求专业的心理机构帮助,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所以,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必须全体与个别相结合。
三、策略
1.净化媒体环境,发挥主流媒体的思想引领作用。媒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包括手机、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在大学生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日显重要。有研究表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社会基本原则的把握,90%以上的内容是由电视、网络和报刊来完成的。由此可见,媒体在贫困大学生社会化中的特殊作用。[1]媒体在影响贫困大学生社会化的同时,也对他们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媒体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媒体作为社会预防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之一,主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以及如何应对心理危机等方面的宣传,使贫困大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在行为上知道应对,从而保持心理健康。其次,开展一系列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发挥媒体的正向引领作用。
2.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引导贫困大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素质分为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社区居民的素质必然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也说明这一点。要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途径之一就是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要提升社区居民的素质,途径之一就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因为,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体育运动中,健康的心理对体育运动起到积极促进的效果;同样,体育运动对人们的心理状态也能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贫困大学生在这种运动的氛围下,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必然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
3.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引导贫困大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观点、概念的总和。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对整个人类社会起到一种教育和规范作用。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回避的历史潮流。在全球化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功利化和多元化的特点,集体主义本位和国家利益至上的一元价值观日渐脆弱,出现“价值困境”,如对幸福的解读出现偏差,理想信念模糊不清晰,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所以,培育贫困大学生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通过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使贫困大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向葵.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摘 要】大学生就业一直是我国就业研究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定位与
>>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建议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市场探析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主观能动性提升策略分析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艺术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探析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与举措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其能力分析 论医学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分析及调适 医卫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 试论艺术类中职学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地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意愿调查研究 浅析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探讨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中的职业道德问题 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浅析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护问题探究 高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张莉.综合性大学艺术专业就业现状与竞争优势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7):41~42
[3]谭世信、崔征、徐岩.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值 正确进行择业定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73~74
[4]李志强.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9(5):104~105
[5]曹玲.沈阳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引导策略[D].东北大学,2011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现状剖析;引导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现状简析
1.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
首先,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会在某些事情上与家长或者教师进行对抗,他们希望能够不依赖任何人,特别是在学习以及“三观”教育等方面会出现极为严重的逆反心理。
其次,其自身意志力相对较为薄弱,在受到打击以及挫折时就会出现消沉、自暴自弃等现象。
最后,学生在分辨是非方面还有所不足,极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1]
2.家庭原因使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众所周知,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思想、生活习惯等多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家庭环境较差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学生家长过于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和教育,这样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3.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不足
职业院校学生之所以经常会出现心理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教育观念扭曲以及教育模式老套。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大部分教育工作者认为职业学校学生各方面水平都相对不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被动式、训斥式的方式进行教学,职业院校学生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进行学习,其心理会产生严重的创伤,产生一定的挫败感,对其人格产生严重的影响。
4.社会原因导致的学生心理问题
职业院校学生多是没有升入高中就读的学生,他们正处在敏感阶段,其自身的“三观”也在逐渐形成中,因此这一时间段的学生不具备较强的意志力,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和负面舆论的影响时,容易出现打架、偏执、厌学等现象,长时间下来,就会阻碍其身心健康成长,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2]
二、有效引导教育学生的方法
首先,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尊重,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公平、民主。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人格和自尊心等,避免在教育过程中对其一味地责罚;并且还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确保学生心理诉求得到满足。同时教师还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只有这样,才能够被学生所信任,促进学生良好发展和成长。
例如,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抽出一些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出自身的想法,这样避免了课堂上学生不愿表达的情况出现,又尊重了学生的隐私,使其能够将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使其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
其次,要用足够的爱心进行教学。众所周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和优势,鼓励学生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再次,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不同的学生在性格、潜质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点,所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智力并不比其他学生差;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等方面与成绩优秀学生之间存在差距。
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地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力,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有效认识,从而使其潜能被充分发挥出来。
最后,引导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因此一定要对问题学生进行长时间的引导,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只有坚定不移地完成这项工作,才能促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进而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总而言之,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一定要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重视,只有加以重视,才能够使其成长和学习不受影响,进而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原因;对策
1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贫困大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当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1]当代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各种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自卑心理
贫困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限制,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非贫困学生相比有所不同。有些贫困生不敢与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交往,担心别人看不起;还有些贫困生因为自卑心理,在班级活动中失利,由此更加胆怯、自卑,在心理上往往采取逃避、退缩的应付方式,而不是积极地克服困难。
1.2焦虑抑郁
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生活常面临危机。在消费上精打细算,还常为学费头疼。有的贫困生申请到助学货款,但临近毕业时得为如何偿还货款焦虑,就业压力也会引起他们的焦虑抑郁心理。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言语不多,还会出现情绪低落、行动迟缓、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2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2.1个人因素
个体的心理素质是影响贫困生心理的内因,不少贫困生自我评价偏低,自我认同的偏差往往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使他们在思索自身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时,难以正确认知,因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这使得贫困大学生无法及时寻求外在的帮助,使其无法针对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内在调节。
2.2家庭因素
贫困生一般来自于农村或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父母为了供孩子上大学辛勤劳动,但可能仍然解决不了大学生子女的昂贵费用。另外,因为贫困家庭,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比一般人高,因此贫困生普遍都存在着将来如何通过自己的成就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压力。此外,多数贫困大学生自小家庭贫困,受教育条件较一般大学生差,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足,自我心理问题调解能力低,因此一旦产生心理问题也难以解决。
2.3学校因素
对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关注。贫困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受到学校关注的更多来自经济方面,而针对他们心理状况的关注远远不够。其次,学校缺乏专职的心理咨询机构。大学生一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却没有地方可以进行咨询、治疗。
3 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3.1贫困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
要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得从贫困大学生自身着手。要从认识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贫穷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勇气正视贫穷。贫困既有物质上的贫困,又有精神上的贫困。暂时的贫穷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自身具有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等品德,在校努力学习知识,掌握实践能力,贫穷的现状是可以改变的。每个贫困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起信心,培养健全的人格。一味的自卑、消极对改变贫困的现实毫无益处。
3.2健全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源头是经济贫困,首要的就是要对其提供一定的经济帮助。学校应完善勤工助学系统,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并为他们创造勤工俭学的岗位,缓解其经济压力。另外,建立经济资助机制,通过社会资助、学校定期补助及减免学杂费等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扩大奖学金的覆盖面。奖学金的设立有利于培养贫困生的好胜心和拼搏精神,因此奖学金获取条件应向贫困生倾斜,以保证奖学金真正在资助贫困生方面发挥作用。
3.3建立心理咨询机制
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问题的同时,学校还应该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鼓励他们进行改善人际关系的尝试,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以降低心理焦虑水平等。[2]
参考资料:
关键词: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教育;措施
中职院校学生群体相对复杂,是一个极需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是初中毕业就被学校分流出来。缺乏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自制能力差,内心封闭,社交能力差等问题都是在中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中职院校必须对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并制定一系列积极可行的教育培养措施,以逐步改善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中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中职院校学生受自身素质,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的影响,普遍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1.自制能力差,学习觉悟性低,依赖感较强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趋向大众化方向发展,高等学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中职院校也毫无例外得放宽招生条件,这就使得大批文化水平和自身素质较低的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大部分中职学生由于在中学期间学习习惯不好,导致进入中职院校后依然保留原先的习惯,学习觉悟性低,自制能力差,不得不在教师的监督下学习,失去了学习的自觉性,导致他们形成了对学校和教师较强的依赖感。
2.自卑感强烈,自我封闭,社交能力差
在中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一批有着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他们在性格,心理,生活态度,人生态度方面存在着诸多固有问题,当他们进入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很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完成学业的信心。这部分学生在中职院校中也往往缺乏教师的重视,导致他们自尊严重下降,产生强烈的社会挫败感,因此他们大多自我封闭,与别人缺少沟通交流,社会交往能力大大下降。
3.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
中职院校学生大多处于青春叛逆期,由于社会阅历浅,无法全面看清事情本质,容易产生情绪冲动,缺少理智,自控能力弱等问题。加之有些学生缺少文明礼貌教育,易爆粗口,在处理事情上由于缺乏理性而导致情绪激动,使行为走上极端。在中职院校中,违反校规校纪的校园暴力情况时有发生。
二、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培育措施
针对目前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学校应该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培养措施,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个人都应该在自身方面为改善学生心理现状做出努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学习积极性
针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校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时,为学生制定一定的目标,让学生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学校还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对成绩进步,学习积极的同学进行一定的奖励和表扬,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进行爱心教育,使学生告别自卑,重拾自信
学校和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要用爱心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和生活有困难的学生,要走进他们内心,了解他们真实想法,帮助他们克服各种障碍。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积极进行鼓励和表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那些自我封闭,社交能力差的学生,要创造各种条件与他们沟通交流,督促他们慢慢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逐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3.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克服学生心理障碍
针对中职院校学生大都情绪波动大,易冲动的问题,学校应当适时开设专门心理讲座,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学会自我欣赏。此外,还可以对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学生逐步树立健康的心态。
三、结束语
面对中职院校学生这样的群体,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们的心理问题现状,采取切实可行的教育培养措施,促进中职院校学生逐步改进自己的心理问题,树立起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从而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队伍建设
近几年虽然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但是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仍然非常严峻,很多老师在面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时往往束手无策,所以重新审视和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和重要,从大的方面讲这关系到新时期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目标的实现,对能否解决当前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等问题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从小的方面讲笔者试图通过该探究来指导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希望对其他学校有所启示。
一、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转型,逐步迈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这一阶段往往是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展的高速变化期,与社会发展的转型发生共振,使他们处于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困惑与外在社会群体心理矛盾冲突的焦点上,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网络信息时代的影响。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一影响表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上就是: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扮演着种各样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又有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分不清现实与虚拟。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能是呼风唤雨的侠客,他们能够协调与各种角色的关系,但现实中他们沉默寡言,不愿跟人交流,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出现了人格分裂。我们观察到很多问题学生都特别依赖网络,很多心理问题往往伴随着网瘾的影子。
3.畸型教育的必然结果。这里包括两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二是学校教育的片面发展。(1)家庭教育缺失是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许多家长对心理健康几乎一无所知,有些家长其自身的心理甚至也是病态的。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许多家长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他们不愿意花时间或者没时间陪孩子,他们能够给予孩子丰厚的物质,却没能给孩子安全、归属、爱和尊重、需要的满足。(2)社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观认识不到位。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极不科学、极不严肃的态度对待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他们无限扩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数据。他们的思维逻辑是,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在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观的影响下,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针对的仅仅是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部分学校心理专业教师不能发挥专业作用,或沦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无法在专业上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
2.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门可罗雀,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有些心理咨询室和校医室合而为一。有些心理咨询员由校医兼任,心理咨询员穿着白大褂,让学生望而却步。有些心理咨询室面积不够,功能设施不齐全,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3.有些地区负责管理和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上级领导要么是负责管理校医、要么就是负责管理德育的领导兼任,缺乏专业性,而且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估和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和其他学科相比较,心理健康教育有被边缘化的现象。
三、应对策略
1.上级主管部门要规范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制。在目前有些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到位的情况下,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的指导和管理。
2.学校应端正心理健康教育观。林崇德教授认为:“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要求咨询和辅导,他们要求健康是主流。”从个人人生的意义上讲,发展孩子的健康心理比发展孩子的认知更重要。对社会、国家而言,拥有健康心理的公民也是一个健康家庭、健康民族、健康社会的基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等所不能替代的。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特殊的青年群体,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展现出了诸多特殊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和坐视不管,大学生本人、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大主体应积极参与配合,形成教育指导干预的合力,力求标本兼治,促使当代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顺利排解,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当代大学生各层面心理问题的表现
当前,我国大学生鉴于各种因素,主要存在学习层面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层面的心理问题、网络运用带来的心理问题、就业求职层面的心理问题、恋爱情感层面的心理问题和其他精神层面的心理问题,等等。
1.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90后”的大学生和以往高校学生一样,一个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学习,与高中那种高压力型的学习心理相比,又出现了新的大学学习心理问题,急需各个视角和各个学科理论指导的科学干预。比如,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明显不如高中充足,学习目标迷茫、学习兴趣淡化和主动性发挥不够;一部分努力学习的学生学习觉得疲倦,出现失眠、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很低和小错不断等现象,等等。这些学习心理问题严重,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发展。
2.网络生活方面的心理问题
网络生活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由此带来很多与网络有关的心理问题,简称为网络心理问题,这些网络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一部分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经不住网络世界的诱惑,沉醉于于虚拟的网络情感、网络游戏娱乐和网络在线谈心等;二是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网络自闭冷漠症状,严重依赖网络,与网络为友,导致其与现实人交往沟通不多,不愿参加班级活动;三是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网络忧郁症,缘于对网络上各种不安全的信息的恐惧;四是很多大学生由于有网络的存在,导致其网络人与现实人的身份有天壤之别,人格心理严重异化和扭曲,对大学生各种正确的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3.人际交往与情感恋爱方面的心理问题
与高中生活不同的是,人际交往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和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在各种交往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非常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如对自己认识过足,过于看重自己,产生不正常的自负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不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的个性,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沟通,语言表达逻辑混乱不清楚,产生巨大的羞涩心理问题。这些人际交往心理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正常开展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另外,恋爱成为“90后”大学生的“必修课”,恋爱和情感成了其生活中的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表现出诸多不正常的恋爱和情感心理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对异性特别好奇,陷入对异性想入非非的幻想状态,以至于渴望和产生了不健康的同性恋心态;二是一部分大学生对待性问题,缺乏科学心态。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心情和情感世界健康发展与运行。
4.兼职、求职和就业方面的职业心理问题
兼职、求职和就业成为了大学生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在这些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职业心理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很多大学生对求职和就业前景的预期非常高,一旦出现与之相反的情形,便产生悲观失望的心态;二是一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表现出一味利己、片面从众和保守心态;三是在求职中自卑与自负心态截然不同的反差心态;四是兼职大学生表现出处理学习与兼职关系的左右为难心态。这些兼职、就业和求职中的种种心理问题,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不利于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二、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与举措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多样,阻碍着其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心理问题的处理有赖于各层面努力。其中,大学生本人是其心理问题能否顺利处理的关键性因素,理应成为自我心理问题干预和排除的主体力量;学校、家庭、社会等主要是从外部排除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和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制度和氛围等,很大程度上只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环体和载体的作用。
1.大学生层面理应采取措施,发挥主体性作用,自我排解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不像其他学科教育问题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借助于教师,因此,大学生面对各种心理问题,理应积极寻求措施,建立健全一套系统的心理自我调适办法,充分展现自己处理问题的主体性作用,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定期阅读心理健康、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杂志报刊和各种书籍,不断丰富自己心理健康的知识殿堂,积极掌握与运用心理健康的知识,努力增强自己有效预防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二是积极参加各种平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培训,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在这些不同的活动参与中不调适自我心态,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心理问题的有效预防。
2.学校层面应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和推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科学处理
高校理应科学干预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重点培训和提高这些专职心理教师和从事学生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指导的实际能力;二是利用各种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各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零距离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三是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四是积极联合学校各部门,积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提供各种尽可能的服务,从根本上排除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3.大学生家庭层面应积极配合,从氛围和对策上促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大学生家庭应该积极关心子女的成长,尤其是心理问题,为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积极指导教育。一是家长应该带头真正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良好理念,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务必要努力创造健康、文明、和谐、快乐和宽松的家庭气氛,营造良好的健康向上态势和让孩子拥有阳光的积极心态;二是采取以朋友式的态度方式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引导孩子主动说出心理话,用爱和责任心态去教育指导孩子,帮助他们科学处理生活学习中各种问题,养成处理问题的良好心态。
4.社会各界层面应积极努力,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全社会理应积极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一是绿化和净化各大媒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努力提升高校附附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 心灵成长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形象概括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身为中小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成熟度以及完善的人格修养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人生幸福感,而且直接影响着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及良好人格的养成,直接关系到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
因此,了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关注中小学教师心灵成长,促进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教师心理健康标准
1.关于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指在身体上、心理上和包括社会适应在内的健康状态。”即健康不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可见,心理健康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能力。其主要表现为:社会适应良好、个性健全、行为协调、情绪稳定等。
3.我国教师心理健康标准:俞国良教授在《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撰文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应具有以下标准:第一,对教师角色认同。第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三,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第四,具有教育独创性。第五,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二.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
早在1996年,联合国的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危机也日益显现出来。具有职业特殊性的中小学教师群体,近年来已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
有资料显示,教学一线教师中有一半以上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小组,曾经运用国际通用量表,对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心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度的心理症状。另外,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组用同样的量表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是: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相关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不良情绪反映突出。2.人际关系紧张冲突。3.自我认知偏差及自我角色混乱。4.心理或行为失常。5.人格缺陷或异常。6.社会适应不良及职业倦怠。7.躯体化症状反应及强迫症、焦虑症及神经衰弱等神经症性疾病等。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教师本人的工作的成败有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即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然而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中小学教师心理不健康主要原因源于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
1.职业因素。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及教师角色多样化所带来的心理冲突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教师职业自身的高要求性及完美情结,无形中就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荷。教师角色的多样化,教师需要在众多的角色。教育者、管理者、学习者等不断转换,这需要教师发展多种能力。发展能力的要求与原有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也导致教师心理问题的出现。
中小学教师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是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过大心理压力,导致教师心理空间被压重挤压扭曲,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工作压力使中小学教师很少有自己自由活动时间,家庭也照顾不上,常常力不从心,精疲力竭,这是导致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一个长期的因素。中小学教师生活的单调性,造成人际交往范围狭窄,平时与未成年孩子交往最多,加之长期面对青春期学生的各种不同状况,给教师心理带来许多困惑和挑战。长此以往,导致中小学教师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和职业倦怠感。
2.社会因素。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面对的是每一批不同的教育对象,担负着整个家庭、社会的期望,因此,过高的社会期许,使教师无形中陷入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境地。家长在独生子女的教育方面输不起,于是对学校教育有着强烈的期待,当孩子成长与自己愿望出现偏差时则会迁怒于教师,给教师施加了无形的压力,这也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又一大因素。
教师的工作在全体社会成员的监督之下,处于社会舆论的焦点,给教师的身心造成压力是其他职业所无法体会的。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评比、检查更是给教师的工作带来额外的烦恼和负担。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健全,教师的心理压力难以释放,教师的心灵维护得不到重视和保障。
3.自身因素。在相同的压力下,有些教师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 有些则能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首先体现在个性特征上的差异。有的教师自我认知不清晰、不准确,自我评价不客观,理想与现实脱节;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弱与自我效能感不强,遇事不能客观面对,缺乏积极主动的心态和行为,压抑在心理而导致心理问题发生。其次,有些教师由于心理程度不够健全,在家庭生活和人际互动中上,主观强势,好为人师,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和自我觉察力,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处境,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也给自己的心理造成阴霾。另外,中小学教师自我的心理健康意识薄弱,心理健康及心理学知识匮乏,自我的心理调整能力不足。加之,自身原有的人格缺陷等也导致了自身心理问题的发生。
源于以上诸因素的存在和出现,导致了中小学教师不同程度心理问题频频发生和心理危机的出现。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和危机,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师的个人身心健康、职业发展及人生幸福感,而且严重危及到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养成。
四.中小学教师心灵成长的重要性
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其影响心理问题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首先,要加强中小学教师自我心灵成长。
教师的心灵成长是指中小学教师在了解和掌握了心理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我的觉察能力,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自身的问题情结,逐步澄清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越来越准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最终在心理成熟度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
教师的心灵成长是实现教师心理健康指标的重要前提。
1.教师心灵成长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先进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新课程标准的相继出台,这些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从教师的职业发展来看,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2.教师心灵成长是教师自我修炼的需要。教师中普遍存在烦躁、忧郁、敏感和偏执等不良心理,教师的心理问题已是o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教师要想受学生欢迎和爱戴,必须经历心灵成长活动体验,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觉察自己、修炼自己,完善自己。不仅要熟悉教育科学、精通专业知识、懂得教育规律,而且要提高自我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3.教师心灵成长是解决“师源性”伤害的需要。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制造和强化者。减少和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有效途径就是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4.教师心灵成长是教师人格完善的需要。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教师的人格表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良好的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心灵成长是提升自我心理成熟度、完善教师人格的重要途径。
5.教师心灵成长是学校心理教育全员化的需要。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教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之中,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心理辅导专业化。
教师心理成长就是用以人文科学知识为内涵的文化修养、以开拓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能力结构、以心理健康为标志的身心素质,来培养适应未来教育的现代教师。
五.结语
总而言之,中小学教师心灵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健康的心灵就是学生成长的指明灯,教师自身心理品质的提升,是塑造中小学健康人格的重要前提。中小学教师良好的心灵成长历程,有利于中小学教师自身的生理与心理健康,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在国外,心理咨询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对心理问题的广泛关注,他们一旦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就会去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心理咨询师在社会上也拥有较高的地位。此外,心理咨询师还因自身可观的收入和较大发展空间,在美国06年评选的十大最佳工作中列居第十位。
2、在国内,有心理问题的患者人数日益增多,但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却显著不足,甚至出现了近50万的缺口。针对这种现状,政府大力倡导心理咨询行业的开展,不仅要求三甲医院开设心理科,还要求在中小学学校配备心理老师。
(来源:文章屋网 )
1 概述
在课题研究展开之前,我们先探讨本课题相关关键词的内涵。
(1)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一般认为,心理危机是指心理产生激烈矛盾并不能得到解决,从而导致当事人精神失常甚至崩溃。而心理危机干预,就是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而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则是对心理危机干预活动进行有计划的管理,使其运作符合客观规律,从而使心理危机干预活动切实取得成效并提高效能。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有不同的解释与界定。在社会学中,人际关系定义为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在心理学中,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人际关系,可以解释为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将采用日常的逻辑来对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即把它看作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因此,人际关系贯穿于我们整个日常生活之中,对我们影响巨大:自从人类产生文明以来,我们的每个个体就从属于社会之中,没有能脱离个体的集体,也没有人能脱离集体单独生存。所以,人际关系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对我们人生的发展也尤其重要。
2 在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以及与心理状况的关系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来看,大学的管理模式与中学的管理模式存在巨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的自由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张。这种转变也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更大的考验,心理素质亦是。
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网根据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对涉及大学生心理困扰产生的原因、现状及对策等10个方面的问题所做的网络调查出炉的《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当被问及心理健康的最典型的特征是什么时,处事乐观、热情诚恳排第一位(83%),其它依次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56%),心平气和、与世无争(51%),吃的下、睡的香(38%)。而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次是人际交往带来的压力(67%)、就业压力(55%)、自我管理能力不强(51%)、情感问题(48%)、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48%)、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45%)、学习压力(44%)、经济困难(26%)、不适应大学生活(16%)。①显而易见,人际关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密切联系,本文下面将详细探讨两者的关系。
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的主要诱因是学习问题不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不再由学习引起,其心理问题的发生几率要远远大于中学生。浙江省某校曾做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初中生占13.6%,高中生占18.7%,而大学生则高达25.9%。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不是渐渐得到解决,而是越发严重。一方面,这确实是因为从中学到大学,学生越来越需要独立面对问题,压力越发增大,挑战和挫折也日益增多。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初高中教育在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空白,使得中学生在学习中只为大学做好了知识的储备,缺乏独立人格的培养,使之不能马上适应大学生活,特别是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障碍,遭遇挫折。又因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够成熟,往往难以解决这方面的矛盾,久而久之,则产生了心理问题。所以,人际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诱因,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能力上的欠缺。这种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缺乏自我表达能力,不善交流。中学生活的主要内容即为学习,较少涉及人际交往,甚至排斥人际交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不仅没有得到适当培养,反而不断退步。我们经常看到初中也许十分开朗的学生到了高中却变得十分孤僻。而初高中是自我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即使学生进入大学,获得了较为宽松的环境,也常常难以转变角色。而且自我表达能力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起来的,缺乏先天积累的大学生想要增强自我表达能力需要耗费大量精力。而缺乏自我表达能力的学生常常会在人际交往中受挫,容易出现逃避,排斥的心理。
(2)自卑。没有什么时候比青年时期更渴望被人承认了。大学生便正处于这一时期,时刻都渴望被人承认。特别是一些原先在中学成绩较好的同学,成为大学生之后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沦为平庸。一时得不到认可,便产生了自卑心理。这种不成为焦点就否认自己的逻辑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问题,并且它还是产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一种诱因。自卑的人不敢表现自己,介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显得十分怯弱,无法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而且,自卑的人往往多疑,总是怀疑被人负面评价,或是怀疑别人言不由衷,对人际交往有一种恐惧。
(3)不能适应大学的人际网络。大学里班级氛围没有中学浓厚,交往单位往往是以寝室为主。所以经常出现同寝的人关系很好,与其他同学关系十分生疏的现象,寝室界限便成了一种隔阂。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不善于主动推销自己,结交新朋友。
(4)缺乏宽容。现在大多数大学生属于独生子女,缺乏谦让、包容意识。而且大学生大多来自天南地北,习俗和思维方式千差万别,容易发生分歧是很正常的现象。但若缺乏宽容,往往小矛盾无法解决,还经常积累成为大问题,最后难以解决,留下心病。某些极端案例更是引发流血事件。
由上不难发现的是,人际关系和大学生心理状况存在着互相影响的趋势。人际关系虽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但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常常也影响着他们的人际交往。心理危机和人际交往障碍可以互为原因和结果。其中一环出现问题,往往产生恶性循环。从另一方面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心理状况的一种保障。调查显示,人际关系良好的大学生幸福感普遍高于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与人交谈”和“异性朋友”对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表现为:“与人交谈”、“异性朋友”困扰越小的同学幸福感越高。②所以,不管从正向还是反向来说,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状况存在着双向影响的趋势,互为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现状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实施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据了解,现今全日制高等院校已普遍形成了较为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例,早在2004年学校即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小组领导相关工作,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每个班级都有选举产生的心理委员,年级有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学院也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已经形成初步规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国内其他高校对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也有自己的方式。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在宏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细节上考虑,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很多相关工作仍然流于形式,没有成效。相关工作功利性较强,很多高校只顾回应上级要求,对大学生心理工作缺乏其重要性的认识。相关投入少,甚至只是个空架子,起不到任何作用。
再者,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都比较落后。心理危机干预人员素质偏低,数量上也与在校人员不成比例。有的学校竟达到了1:10000。可想而知,在实际工作中,其效能是多么低下。据笔者了解,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力量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二是医务人员,三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就是辅导员。第一、二类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但与学生接触较少,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心理动态。而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但相关知识掌握较少。在相关人员结构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最后,我国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工作方式和理念上也比较落后。首先在发现问题的方式上,主要通过同学的反映,信息来源单一。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也基本属于事后干预,缺乏预防措施。而心理问题的解决,重在预防。所以,我国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距离完善仍然有较大差距。
4 结论及建议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的精神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作为社会特殊群体的我国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存在着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际关系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