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9 18:24: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72-02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永恒而新鲜的话题,常谈常新。中国古代的孔子是“为人师表”的典范,他所倡导的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诲人不倦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当时以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也是指引教师道德言行的行为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教师职业道德在继承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展先辈的教育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吸收、借鉴现代的元素进行整合与创新。基于此我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文献资料梳理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并且针对建设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一、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现状分析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时应遵守的基本社会规范之一。不同的社会规范反应着人们之间不同的社会关系,也规定着个体之间不同类型的交往行为,因此其各自有着不同的性质与功能,不可相互取代与混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直接关系到规范本身制定的科学性与使用的适宜性,间接影响着教师对规范的认同与内化,以及师德教育的内容。目前,通过分析有代表性的各省市的学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本发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没有与教师教育活动领域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这些非道德规范区分开来,导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不甚清晰。首先,表现在教师的经济利益与学生的教育利益发生冲突时教师应当优先考虑学生的教育利益;其次,政治和道德的范畴和作用方式以及体现的社会关系各不相同,因此不应当从政治的视角要求道德使道德政治化;再次,法律其实界定了人类行为的最低道德底线:在这个行为底线以上的属于人们一般认为的道德问题,在这个底线以下的,就触及到了法律(属于法律范畴,但其实是更严重的道德问题)。所以说不应当将“依法从教”等法律规范写入教师职业道德当中,这样不但磨灭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在底线道德上的区别,而且不利于法律规范本身的落实,也会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带来混乱;最后,技术和语言本身是价值中立的,它们不直接具有道德涵义,只是技术和语言的使用关乎道德价值。所以,技术和语言的道德涵义来自于其与社会价值的吻合程度,来自于其与学习类型和内容的适切性,来自于教学情境需要的满足和教师自身特点的表现。综上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可以直接包含教师活动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规范,但可以在道德与教师的经济、政治、法律、技术和语言活动的联系中考虑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这些活动的限定。
(二)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地建设停留在理论道德的说教层面而没有重视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去培养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实际上,只有在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当中教师才能够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更深层次地领悟和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才能具有积极地教师职业道德认知和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然后通过教师地主动建构进而形成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而只有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教师职业道德才是理性的、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长久的以及具有发展性的。正如品德的形成过程一样,只有通过受教育者自主地、主动地建构才能形成健康的、良好的品德,而不是仅仅通过施教者的道德说教去形成。同时,由于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教师职业道德需求与水平,例如在教师入职前、入职以后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和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因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不能采取一刀切、大一统的方式。
(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代表了更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人格、品行等优秀品质会影响学生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而教师人格、品行等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实践活动当中充分地尊重教师的主体性使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借助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地建构;也需要学校创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外部环境,使教师体验到归属感和幸福感的基础上提高教育的信心和责任感;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多元、激励、认同为特征的评价体系将更有助于提高教师重建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求“和”为贵、以邻为善、仁义礼智信等等,具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在教育领域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这突出的表现在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身上。孔子作为我国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表现在师德方面,主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深切关怀、体贴备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有教无类等等。这些师德标准不仅体现了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操守,同时也反应出了一名教师所秉持的教育理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当今的教学对象、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与孔子所处的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师典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学校要创设协调的内外部制度环境使教师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同时教师也要自觉的将自己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形成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都经历过一个从忽视教师职业道德到例行一般性的德行要求再到教师专业化的过程。19世纪末以前教师职业道德还仅仅是一种自发、零星的渗透,还没有被提升到一个自觉专门的领域,也没有成为教师职业自觉发展的需要。到19世纪末期,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规定开始出现,直到1929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制定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这一规范的实行,将教师职业道德同从往笼统的教师教育剥离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尽管这一规范仍然存有种种不足,并且与专业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但在当时却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紧接着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了教师专业化的浪潮。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职业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而1972年英国的《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调查委员会的报告》更是将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职业专业化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由此,教师教育开始从职业向专业迈进。美国的国家教育协会于1975年正式颁布《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其中对有关师德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但专业化思潮的影响已经有所渗透,使得美国教师职业伦理在指导思想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将教师专业自主、专业伦理等教师专业特质纳入其中。与职业道德相比教师专业伦理更凸显的是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从行为规范层面的职业化道德要求,上升为将教师作为一种特殊专业人员的一种伦理考虑。
二、研究结论及对策分析
(一)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和实践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研究无论是从研究的视角还是在具体的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当中基本上停留在教师职业道德这一层面。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末开始已经通过制定相关的规范、准则等形式将教师职业道德提升到了教师专业伦理这一层次。教师专业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虽然在本质上都是指从事教师职业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所应达到的伦理和道德方面的要求,但是两个概念之间还是有差异的,两个概念背后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却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师职业道德更多关注的是教师行为约束层面的职业道德规范,而教师专业伦理体现的是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关注教师作为特殊专业人员的专业责任和专业精神等内在的伦理品质。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在做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制度设计时应当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俗话说:“站的更高,才能看得更远”,应当学习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先进做法,注重从教师专业伦理这一高度进行设计。
(二)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专业性、科学性、人文性和前瞻性。我国各地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但是制定的规范缺乏层次感和实用性。例如有的规范将教师不准进娱乐场所,教师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讲普通话,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等一些内容写进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首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渗透一定的教育理念,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对教师行为约束这一层面,应当上升到教师专业伦理这一高度。其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过程当中应当体现一定的人文性。教师也是人,教师也具有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需求和欲望,所以应当关注教师生命的成长。只有教师生活愉快、心情舒畅了,教师才会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活动过程当中,教育教学质量在无形当中才能够得到质的提升。所以在规范制定的过程当中应当体现一定的人文性。再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过程中应当体现科学性。比如在上面提到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使用普通话,应当采用启发式教学等等。我觉得这些规范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考量。难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普通话吗?有些地方学生、教师的普通话不是很好,刻意的要求说普通话不是强人所难吗?何况有些时候说家乡话、方言更能把意思表达清楚、透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认同感。课堂上也没必要都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只有在相应的教学情境当中采用才会达到一定的效果。所以规范制定的科学性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把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重要事项来做。只有教师的待遇提高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才会随之提升,教师作为知识的化身、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良好形象才能在全社会树立起来,全社会才能形成一股尊师重道的良好风尚。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具有尊严感和自尊感,才能激发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才能使得教师发自内心地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坚守教师职业道德操守,自觉地践行和提高自身的教师职业道德。
(四)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提升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追求。自觉的将教师职业道德纳入到自己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当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境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当深知自己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所在,自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境界,把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和有用之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为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职责。
参考文献:
[1]王清风.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
[2]包金玲.教师职业道德的传统与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6).
[3]冯婉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边界[J].教师教育研究,2009,(1).
[4]王清风.论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5]郅庭瑾,曹丽.美国教师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发展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9,(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一、引言
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目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业间竞争激烈,教师行业也不例外,再加上教师职业本身的特殊性,使教师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在这些压力下,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压力过大等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行为,使其出现职业道德失范的情况,事实上,我们经常会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中见到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情况,如:学术腐败、体罚学生、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等现象,除了社会因素外,更多的是因为教师心理的不平衡造成的。
二、概念界定
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关注的话题,以前,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停留在无身体的缺陷和疾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概念也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健康从最传统的生物模式转变到了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即由单纯的医学模式转向了更为科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健康概念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内涵,也就是说只要一方面出现了不适状态,个体就是不健康的。对于个体健康来说,这三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心理健康的含义
许多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对心理健康进行了论述,迄今为止,对于心理健康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标准。
2.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由教师、职业和道德三个子因素整合而成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并保持高尚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其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和终身学习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3.教师职业道德失范
本研究中,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一般是指教师职业规范范畴内的“非正常行为”,是教师群体和个体偏离或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也有人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是教师的职业伦理和道德偏离了学生学习榜样和模范标准。具体主要有:不够热爱尊重学生,甚至谩骂、侮辱学生;不能依法执教,上课不够认真、对学生乱罚款、收费;教育学术腐败,学术造假抄袭现象等。
三、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以上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不仅仅是由于社会等客观环境因素引起的,更多的也是教师个人的心理不平衡造成的,这些行为也违反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和要求。笔者认为的心理健康标准就是具备身心健康的人、完整的人格、良好的自控能力、持续稳定的情绪以及随时保持良好心态的人。这充分体现出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就是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也是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一种外在表现。
2.教师的职业道德失范的表现形式
体罚学生、与学生存在不正当关系等现象在网络媒体上随处可见,这些现象是明显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这些教师难道不知道会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不知道这是一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么?显然不是。我们认为,这些事件的发生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关系。教师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学校的考核、职称评定、对学生成绩的要求、生活的压力等,一旦这些压力得不到适当的释放和缓解,不能积极地进行自我调节,时间一长,必然会发展成心理问题,出现心理的不平衡状态,进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3.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关系
两者之间关系具体表现在:①两者之间处于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他应该具有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心理;同样,一位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其工作和学习中,也必然是爱岗敬业、疼爱学生、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会将个人的情绪问题带到工作中来。②两者密不可分,师德是人类社会赋予教师的职业要求,他必须要通过教师自己的理解消化才可能完成。其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生发出良好师德的重要条件;存在心理问题的教师,是不可能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的价值感失落、自信心丧失、焦虑浮躁、虚荣猜忌、冷漠无情、适应不良等消极不良心理有时也会直接表现为职业道德的缺失。
四、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心理因素分析
1.人际关系不良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与缺乏良好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果生活在一个尔虞我诈、缺乏良好合作的环境氛围之中,人们会感到自己的生活是灰色的,会经常感到压抑,情绪低落。教师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家长间、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校领导间的关系。在与这些人的交往过程中,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虚荣心强、攀比心理、嫉妒等方面。这些负性心理会使教师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对人、对事容易做出极端的判断,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沟通,影响到人际关系。这种不良的人际关系也将会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
2.教师职业压力过大以及由此引起的职业倦怠
职业压力是教师最主要的压力之一,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它是个体处于威胁性刺激情境中,一时无法消除威胁、脱离困境时的一种被压迫感受。这种压力本身就会影响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当教师职业压力过大或长期得不到合理释放的时候,教师极其容易出现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情况。
而教师职业压力的直接后果便是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意味着职业生活的失败、耗尽和筋疲力尽,表现在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无法顺利应对工作压力,以及在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这种状态使教师情绪低落,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对目前的职业生活产生厌烦和力不从心之感,从而导致对工作的意义、价值和自我效能感的评价都显著下降。进而使教师对工作产生一种消极的态度,这种对工作的消极态度,通常会在教师的教育教学等工作中表现出来,也将会导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
3.心身不健康
心身疾病是随着健康模式的建立而定义的疾病群,由单纯的医学模式转向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模式。它主要是指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在个人的身心焦虑因素和情绪状况。比如心理压力、恐惧、抑郁等一系列疾病。从教师这个群体中可以看出,经常会出现心身疾病,如头疼、肠胃病、神经性衰弱、严重失眠等现象。据有关调查发现,超过二分之一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心身疾病,而这些疾病通常会使教师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是引起教师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的主要原因。
五、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对策与建议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问题不仅约束着我国教育体系的快速发展,而且对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青少年的未来。因此,师德失范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焦点问题,必须予以解决。根据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特点、原因,提出以下解决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策略。
1.建立公正、公开的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师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活动。教师评价是否适当、公平、公正,不但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动机、效果,还影响教师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及教师未来的成长与发展。
学校和社会应建立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注重公平,注重教师的个人发展,尽可能地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和工作上。
2.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教师心理问题
促使教师努力工作的因素中,首先是心理因素,不但要保证教师心理健康,而且还要从心理、精神层面来激励教师,单靠物质刺激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是不够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的价值最终体现在教师职业的发展上。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保证教师的心理健康、心理平衡加上适当的心理激励,从而避免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另外,学校还应该建立专门的教师心理咨询、心理援助机构,更好地为教师的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全方位为教师的心理提供有效支持,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融洽、和谐的校园氛围
文化所代表的独特价值就是长期雇佣、信任和亲密的个人关系,这种良好文化氛围可以使教师具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将教师的工作与生活视为学校整体的组成部分,从而使教师努力与学校和工作团队保持相关的联系,并建立相互信任的感情。要让工作在学校的教师有安全感,可以自由地与管理者以及同事进行交流,感觉到自己的命运与组织的前途是连在一起的。这种文化氛围在给教师带来安全感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使其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谷 成,周 鹏.浅谈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与师德完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3).
[2]汪 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培养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应遵循和践行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的总和。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示范性强、自觉性高、影响广等特点,这也是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的特殊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人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因物质生活的改善而显著提高,相反,一系列道德问题逐渐显现。青年教师处于年龄的黄金阶段,身体强健,思想活跃,知识面广,创造能力强,是教育界的中坚力量,在整个教师队伍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新时期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升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就成为教师队伍职业道德水平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和信息日益多元化,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其中,师德教育引导的滞后性,导致部分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如下:
(一)部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意识薄弱。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指教师对教育劳动中客观存在的道德规范的反映与认识,包括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职业道德实践动力的内化等。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形成道德观念,并通过自身道德行为的具体实践培养道德判断能力,直至把这些感性认识内化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并在日常的教育当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当下,一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对职业道德的认识,职业道德意识淡薄。他们不热爱工作,对工作有倦怠感,课堂上不关心学生的主体地位,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课后不积极进行教学反思,一心只想赚钱谋利。大学生正处在社会道德形成的关键期,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青年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关系到能否区分真正道德上的善恶美丑,能否对道德行为作出正确评价,否则,就难以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认知,进而改变学生错误的道德观念[1]。因此,强化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就需要进一步内化职业道德认识,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
(二)部分青年教师职业责任感薄弱。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从业者应该对这一职业的责任意识、责任情感和责任信念有清晰的认识,并逐渐使教师责任感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与行为方式。对教师而言,责任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有了责任心才能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有了责任心才能拥有不断进步的动力,才能拥有勤奋工作的热情,才能有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然而,青年教师责任意识薄弱的现象比比皆是:有些青年教师下了课就迅速离开教室,根本没有责任意识,不去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寻求更适合学生的授课内容、授课方法;有些青年教师在课余时间办补习班,正常的课堂却草草了事,讲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稍难的知识放到自己办的补习班上讲,这就造成班里学生必须报名参加补习班,不报补习班学习就跟不上的怪现象;还有的青年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做生意,一心盘算着怎么赢利,上课则有口无心、照本宣科,甚至直接念讲稿。
(三)部分青年教师合作意识淡薄。青年教师大部分为80后,由于特殊的成长环境,他们比较缺乏合作意识。但是,教育教学活动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它需要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才能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树立“谦虚谨慎、团结合作”的育人意识,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有意识地维护教师群体的威信,特别是在学生中的威信。当前有一些青年教师合作意识淡薄,工作中只考虑个人得失,不关心集体,不主动维护班级和学校荣誉。殊不知,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教师要在具体的活动中寻找合作对象,努力培养分工合作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协作能力,促进整个教师团队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部分青年教师奉献意识淡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并在一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身体力行,为教育事业奉献出毕生精力。教师的奉献精神可以理解为一种信念、态度、决心和行动,为了学生的利益,把所有的精力奉献给学生。奉献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当代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然而,当前部分青年教师的奉献精神薄弱,他们只把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时时刻刻想到的是个人的蝇头小利。教育本来就是一条清苦的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中升华灵魂,实现自我价值。
二、青年教师道德人格水平下滑的原因
(一)受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绝大部分青年教师为80后,他们成长在国家实施改革开放的特殊时期,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打开了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大门,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得以改善,另一方面,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给我们的思想文化带来新的挑战。尽管我们党和政府以鲜明的态度和有效的策略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但在局部范围内,这种思想仍然对我们教师的道德状况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和行为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突出,严重的破坏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2]。
(二)个人物欲主义的膨胀。“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个人利益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极端个人物欲的膨胀。部分青年教师把金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关系,于是,为了追逐个人利益做出不道德或者不理智的举动。诚然,部分青年教师个人物欲的膨胀与教师工资长期较低有关,但教育教学管理方式方法不当也是部分青年教师错误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一些学校的管理者长期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依据,对教师进行金钱奖励,这种奖励手段“实际上是在引导教师将自己的工作价值取向向着纯商品化的价值取向转化”[4]。正如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富翁被困洪水之中,眼看就要被洪水卷走,一渔夫前去营救。在富翁的加价声中,渔夫的船速不快反慢,富翁最终葬送在湍急的洪水中。
(三)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建设放松。道德建设力度不够,这是造成我国部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因素之一。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队伍得以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如果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会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四)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在某些方面稍显滞后,这也是当下部分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强制力无从体现,直接导致了对教师的行为缺乏约束力,加上依靠社会舆论的导向问题和传统道德思想的逐渐消失,所以部分青年教师出现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因此,教师职业道德的实现不仅需要道德规范的力量,更需要职业规章制度强有力的保障。
三、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塑造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自身品德修养的内在要求,是教师健全人格的体现,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支撑之一。因此,作为青年教师,要特别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要特别重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要具备学高身正的职业道德和教书育人的强烈的社会使命感[5]。
(一)加强制度保障和监督。教师职业道德的塑造必须要有各方面制度的保障和监督。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制度完善,培养和提高教师道德素质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纪可纲。1.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激励制度。目前,教师激励制度存在手段单一的弊端,主要采用物质激励,忽视了精神激励。教师不仅仅对物质有所求,还有更多精神层面的需求希望得到满足。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政府、学校要积极地完善各种激励制度,通过目标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培养教师的自我激励意识,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2.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学生评教制度。教育教学活动是一项既复杂又漫长的工程,只重视学生考试分数和学校升学率最终会导致教育功利化倾向日益严重。国家应改革目前单一、机械的教育评价制度,这样才能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道德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人格[6]。另外,学生评教评学活动也是教育评价机制中重要的一部分,这就需要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健全学生评教评学的制度,通过学生意见间接提高教师道德修养。3.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随着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有没有职业道德,教师师德的高低已经不单是一个德行问题,其中还包含着相当的法制成分。我们在教师道德建设中制定相关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学校可以成立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小组,负责教师职业道德的检查评估和组织落实工作,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监督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监督,督促教师完善道德修养,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教师进行相应的惩处。
(二)注重信息媒体对教师职业道德塑造的导向作用。随着信息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热点话题日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大众对各类社会事件愈发敏感。尤其在教育界,每个令人寒心的道德失范事件的曝光都会引起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质疑。“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引导舆论,至关重要”[7]。大众传媒对教师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教师道德建设的成败,管理部门应加强规范社会舆论和对信息媒介的正确导向,加强宣传主旋律,注意正面信息的引导,这对建设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有着方向性的作用。因此,教育部门应当建立有针对性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媒体的导向作用,创新活动载体,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师道德人格塑造活动,树立师德典范,营造重先学优的氛围。
(三)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师德传统。我国是文化积淀深厚的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文化教育传承中凝结出了璀璨生辉的师德传统,在这些优秀品质的引领下,民族文化薪火相传、欣欣向荣。孔子所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是强调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了“德”的重要性。类似案例不胜枚举,利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这些丰厚的思想理论资源,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传统道德教育,也是培养青年教师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8]。
(四)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青年教师很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不健康的心理有可能成为滋生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土壤。一名教师的心理如果出现问题,就会扭曲正确的道德精神价值,对学生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9],作为教师,应当性格和善、积极向上、平等公义,对学生时时刻刻产生良好影响,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起到榜样作用。反之,一些教师的消沉自卑、喜怒无常、郁闷焦躁等负性心理特征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为此,教学管理部门应当留意教师的心理变化,及时排除心理上暂时出现问题的教师心中的疑虑,出现心理问题的工作者也应当及时进行自我反思觉悟,或者积极请求外界的帮助。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教育的力量源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对学生人格塑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知识的传授。
参考文献:
[1]王帅.“80后”中小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杜光强.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路径厘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13,(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涂兵,余志伦.教理不当是教师不良物欲的重要成因[J].教师教育研究,2014,(5).
[5]曾艳.论教师的道德人格及其塑造[J].怀化学院学报,2003,(6).
[6]孙杰远.当代教师道德养成特征与发展策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5).
[7]邢贲思.科学发展观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8]何承荣.经济全球化对教师道德人格的冲击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3,(3).
论文摘要: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支教活动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范生中广泛开展支教服务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tr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感,磨练坚强的道德意志,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具有积极作用。
师范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是一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系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通过教育和舆论等各种形式把有关的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传授给师范生,另一方面需要师范生在实践过程中,由被动到自觉主动地运用已掌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志愿服务活动,是指遵循志愿者组织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参加志愿者组织开展的“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活动。而支教活动是师范生充分利用校园内外的社会资源与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弱势人群所能做的最直接、有效的服务。
一师德培养的意义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社会职业道德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职业道德不仅影响和作用于学生,而且会影响整个社会,对社会具有辐射作用。师范生是储备教师,其职业道德状况影响着亿万青少年乃至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既取决于个人的职业生活经验,也取决于他们所受的教育。因此,探索如何加强对师范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使之能适应21世纪教育发展要求,对师范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有的师范院校都通过教育实习来帮助师范生实现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从而掌握教学技能;那么我们能以何种形式来帮助师范生实现职业道德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呢?
笔者在担任我校2005级英语专业的师范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期间,跟踪调查了 2005级该专业先后40余名师范生大学期间参加大学城周边马保小学支教活动前后的思想变化。认为师范生参加支教服务活动可以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马保村地处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南侧,在大学城建设中为福建师大的新校区建设贡献了2000余亩土地。马保小学现仅有一座教学楼,教室简陋,12个教师担负着全校6个教学班200位多位学生的教学任务,师资匾乏,英语教学的状况更是不容乐观,仅有一名中学英语老师轮流在周边各个学校上课。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05级英语专业的师范生自入学起,一直都组织团员青年志撼者,义务承担起一到六年级的英语教学任务,届届相传,风雨无阻,成为伴随大学城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支教活动对师德培养的作用
师范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培养与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有积极作用,而这些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能够在志愿服务实践中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并逐步形成个体相对稳定的内心信念和行为习惯。
(一)支教活动有助于培养师范生正确的道德认识
支教活动能够使师范生从市场规范中解放出来,自觉进入社会规范,从而培养师范生正确的道德认识。
有人曾邀请三组人参加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里,电脑屏幕左边会连续出现圆圈,右边是一个方框。参与者的任务是用鼠标把圆圈拖到方框里面,以5分钟内拖的圆圈数量来测量他们在这一任务中付出的努力。第一组参与者会获得事先声明的5美元的报酬;第二组获得50美分的报酬;第三组是志愿者,没有任何报酬。结果第一组的平均成绩是159圈,第二组是101圈,第三组是168圈。从这个实验我们不难看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一旦提及劳动付出与报酬,我们就自然而然在市场规范的环境里按规矩行事:前两组参与者中,得钱多的参与者受到的激励更大,工作更努力。而第三组是志愿者,没有获得任何关于劳动报酬的许诺,没有金钱的激励,他们仅仅是按照社会规范来参与,可是他们比那些为金钱干活的人们更加努力。
同样,师范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支教活动,能够使他们很快适应社会规范的环境,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的指导下,“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支教队同学始终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备好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将他们的爱倾注给马保小学的每一位学生,即使是备战专业四级全国统考的时候也没有丝毫的放松。他们充分利用学院给予的经费支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来丰富马保小学的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如“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等。此外,他们也经常自掏腰包购买一些糖果、文具送给马保小学的孩子们,用爱心呵护他们成长。当他们得知马保小学教学经费极度匝乏时,当即以志愿者教师的名义倡议全院学生为马保小学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他们筹集了s sba)元爱心款购得200套小学英语教材赠送给马保小学的孩子们。经历过马保小学的支教活动,“敬业爱生,甘于奉献”这一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他们来说,就已经内化成他们性格品质的一部分了。师范生在支教实践中,通过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学习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素质。支教活动是一个社会教化向个体内化转变的过程,这是其他有偿家教和其他兼职工作无法起到的作用。
(二)支教活动能够陶冶师范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志尾者活动一般以弱势单位、社会群体和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OS级英语专业师范生中有部分同学于2008年4月又报名参加校团委和勤工助学中心联合发起的“爱心家教”活动,这次支教活动的服务对象往往是条件较差的农村中小学,务工人员子女等。以这类单位、人群为对象的支教活动为师范生了解社会、体察民情、履行社会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在“爱心家教”活动过程中,师范生们亲历了弱势群体的生活境遇,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生活阅历。他们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通过自己的道德善行的社会反响,通过现实社会生活的道德实例,通过个人的道德实践体验,使他们身临其境深受教育和感染,由此激发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这种道德情感的特点是与师范生的职业道德规范相联系的。这种与师德规范相联系的道德要求表现为个体明确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同情感、正义感等等。从而也成为师范生追求真理和正义、积极进取和创新、不断完善个人道德素质的巨大力量。许多长期参加支教的师范生,受支教活动的教育、感染、熏陶,在支教过程中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师范生对待师德规范、职业理想的态度,是义与利、理智与情感的统一。这种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地把支教活动的目标、目的、愿望、意图、计划与师德规范的要求、自身的职业理想相联系。
(三)支教活动磨炼师范生坚强的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个体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通过自觉地确立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所表现出来的能动的实践精神Izl,它激励个体用自己的道德品质力量来实现高尚的道德目标。有些同学平时上课一遇到头疼脑热,就会想到请假,但是他们成为支教志尾者之后,却对“大学生老师”这个身份绝不含糊。他们每周都要骑自行车穿过一条土路去马保村上课,遇到下雨,那条路就变得泥泞不堪,但志愿者们风雨无阻,甚至带病坚持。在备考专业四级期间,学业任务繁重,又逢学校迎接本科评估的预评估之时,他们仍坚持不懈,合理安排,克服种种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支教任务。有些同学甚至遇到许多自己从来未经历过的困难和从未想到过的困难,但为了不辜负小朋友们对“大学生老师”的信赖,他们学会了认识困难、解决困难、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使自己的道德意志品质得到了磨炼和提高。它表现为:能自觉地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目的及其社会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自觉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志愿者活动的目的;能果断地在志退者活动中按有关要求确立活动目标、拟订计划、选择方法、迅速合理决断开展活动和处理有关事宜;能顽强执著地为实现志愿者活动的目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去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完成志愿者活动的任务;能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认真地执行志愿者活动计划、克服种种犹像、徽惰,克服和抑制消极情绪与冲动的行为,自觉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言行,以顺利地完成预期的志愿者活动目标。这种道德意志品质的磨炼效果显著,学生感受深刻。
(四)支教活动树立师范生坚定的职业道德信念
有人曾在一定范围的师范生中做过关于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的调查与分析。
从“你报考师范院校的主要原因”这项调查的结果看,只有9.12%的同学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喜爱,而有33.5%的同学是因为高师易于被录取,还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动员下或其它原因考人师范院校的。由此,在问及“毕业后的理想职业”时有48%强的同学认为毕业后理想的职业是公务员或到外企工作,还有10}强的同学选择了经商。有38%强的同学认为“毕业后有机会就跳出教育界”,还有60.35%的同学表示要酌情而定.这样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学生不是出于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喜爱来就读高师院校的,导致从教信念上的偏差,反映了对“爱一行,干一行”这样正常的社会职业态度的背离,也是有些学生“先就业,再择业”观念的真实反映。[3J
一、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内生逻辑:从职业道德规范到专业伦理标准
长久以来,由于人们对教师职业伦理的特征缺乏深入研究,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不够明确,教师的专业伦理与一般的道德修养往往被混为一谈,而且一些政治宣传因素也被加入其中,这种研究上的缺失已经直接影响了我国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社会形象,为此我们必须区分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专业伦理。
职业自从人类有了分工以后就出现了,从最早人们所熟知的“三百六十行”到现在劳动部门公布的几千种职业分类,不同的职业各有不同的特点。但对于各种职业来说,都有可能存在着“寻求专业地位的一般趋势,但是现代社会中数以千计的职业里只有极少数职业得到了它。”最常见的就是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专业形成的过程当中,一些带有标志性的事件一般依次是:(1)形成全日制工作的职业要求,而不是只有一些人兼职;(2)拥有专业训练学校,或者在大学中有相应的学科或专业;(3)成立专业协会;(4)寻求法律支持,以保护职业边界,制定伦理规范,明确从业者的权力和义务;(5)正式公布专业的伦理规范。这就是说,一旦一个职业具备以上5个标志,那么人们就会把它看做是一个成熟的职业,与此同时,职业也完成了向专业化地位的转变。
总的来说,专业与职业有以下几大区别。一是在于专业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技能;而一般职业无需以高度学理作为基础,只按照例规行事。二是专业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化训练,如高等教育训练等,而职业主要是通过个人体验和个人经验的总结。三是专业更多提供一种独特、明确、必要的社会服务,奉献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把工作看做是一种事业,在自主的范围内对于自己的行为与判断负责任,以高质量的服务取得报酬,因而专业人员一般具有较高职业声望;而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仅仅把工作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在社会职业声望排位处于中下层。四是职业更多地体现为工匠式的特点,一旦掌握较少创新,而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需要不断地面对变化,需要不断地再进修,并进行创新。
当教师开始作为一个职业时,并不是一个全职的工作,那时,“教师工作只提供微薄的精神利益和工资……而微薄的薪金促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之外的各种职业上:他们也是市政府的秘书、剃须匠或旅馆老板。”因此,那时对教师也谈不上什么专业伦理,基本上只能对其作一般道德要求。对于专业来说,具有一定的学识、经验固然重要,但仅这些还不足以展示出其未来的工作成就,因此公认的伦理规范也是专业必不可少的。1956年李伯曼(M.Liberman)在《教育职业》一书中提出专业工作的以下特征:范围明确,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运用高度的理智技术;需要长期的专业训练;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autonomy);在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非营利,以服务为动机;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Code of ethics)。从李伯曼对于专业特征的概述来看,八条中就有三条是关于伦理规范方面的,并明确指出了应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那么,作为专业的伦理(Ethics)与作为职业的道德(Moral)有无区别呢?对此,檀传宝教授有过总结,他认为,二者的含义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细微差别。伦理主要指客观的道德法则,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而道德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法,主要是指称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结果。也就是说,道德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的修养行为,表现为一种个人行为主观选择;而伦理则是对个人道德行为的一般法则或规则,更多的表现为社会性、整体性和客观性的特点。
专业伦理,是指人们从事各种专业活动的过程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准则的总和。一方面,它反映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要求在专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专业劳动特点所决定的特定的道德要求。教师职业伦理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所以,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二者混为一体明显是不足的,只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同”,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异”。从宏观上讲,专业伦理与其他的行业道德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都是社会分工条件下,各行业为了维护行业声誉、保护行业利益、对行业成员进行的道德约束。但是,由于专业与一般职业不同,使得专业伦理与普通职业道德至少有两点差别:一是作用范围不同,普通职业道德作用范围广泛,专业伦理仅在专业范围内起作用;二是作用机制不同,专业伦理的实行主要靠专业人员的道德自律,相比之下普通职业道德规范更容易接受他律的约束。除此而外,二者依赖的基础也不同,普通职业道德更多地依赖经验,“专业伦理必须有专业知识和技术作为支持,若无专业知识和技术,行为就会鲁莽,甚至伤害所要对待的生命或社会”。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精神支柱,对于教师来说,专业伦理应该是教师职业化首要的和基础性的要求,正如古德森所指出的,“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专业,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在新的教学道德规范中,专业化和专业精神将围绕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道德定义而达到统一”。由此可知,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志。因而也是推进教师专业化的一个重要维度。从对教师的职业做出道德要求到形成教师的专业伦理标准,这既是教师从一般化职业到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和要求。
由此可见,相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说,教师的专业伦理标准有以下特点:第一,教师的专业伦理标准只是在专业化教师中存在的一种规则或准则,不能泛化到所有的兼职教师、名誉教师等相关人员之中;第二,与职业道德的自律性为主相比,教师的专业伦理标准更多的是社会对这一专业的一种整体性的客观规定和要求;第三,专业伦理标准的客观规定性决定违背伦理标准应有相应的社会制裁措施。
二、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外在逻辑:教育法
律、专业伦理和道德自律三维度的关联性
以上我们分析了在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中从职业道德规范走向伦理行为标准的内在逻辑,我们可能还需要继续追问的是:教师从职业道德规范走向专业伦理标准就能成功解决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中的问题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在实际情况下,教师常常面临着道德自律与教育法律之间的两难问题,如教师和以前的学生约会恋爱合适吗?“和以前学生之间的关系最初是从权利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始的,要在新关系中使不平衡的权利变得平等起来是很困难的。和以前的学生的这种关系暗示着不合适的迹象……如果--A的关系变得为人所知,领导、同事和家长们或许会对这个教师失去信心,他们会怀疑他在其他事情上所作的判断。”可见,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完善面临着道德自律与教育法律的两难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发展其实不能只重于道德自律、专业伦理或教育法律的任何一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道德自律是自内而外的,是以个人的自我省思和完善开始的;教育法律约束是自外而内的,是以群体的改进或改变开始的;而教师专业伦理是一种客观的道德法则,具有社会性和规范性,是自我修养的道德自律与社会形塑的教育法律约束之间的连接。
从静态的角度看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与教师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职业道德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我们用图1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图1所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其实受到三重约束。首先是教师管理的法律法规,是社会对教师群体的客观要求,是一个人成为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它表现的特点是强制性、稳定性和整体性。其次是教师群体的专业伦理规范或标准,是教师主观的认知能力和行为与社会对教师群体的客观要求相互作用的产物,在这一层面上,合格教师才可能上升到称职教师,其表现方式的特点是群体性、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性。最后,是教师自我的道德修养,这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其结果主要是受教师本人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所影响,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优秀教师,其表现方式是个体性、主观性、随意性。教师只能以遵守教师管理的相关法律为基础,因为这些法律是教师行为的最低要求,辅之以外在的专业伦理行为标准,以自我的道德修养为提升空间,追求个人层面的专业化发展和人生高境界,从而达到一个高度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重要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振兴在于教育,教育是一种社会行为[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也成为被关注的焦点。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健康成长,是否能学习到更多更好的知识,是否能成才、成功。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
所谓道德修养是指人们在道德方面进行的“自觉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功夫”[2]。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则指的是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的自律行为,它主要分为教学道德修养、科研道德修养和管理道德修养,三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为个人的道德意识,可以变为个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行为。
1.1教学道德修养
教师的第一使命就是教学,教学道德修养是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行为规范,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是教师在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义务时必须遵守的一个道德规范体系。高校教师的第一职责就是教好书,其教学成果能体现出一名教师,乃至一所学校的教学道德修养水平。这就是所谓的以教学质量衡量教学道德修养水平。
1.2科研道德修养
科研道德是科研人员对于科研行为的一套规范体系,是在追求真理、用科学成果造福人类的过程中应遵循的相应规范和承担的相应责任。高校教师科研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相对于崇高的科学道德理想应该具备的最低道德水准。科研的学术规范问题直接反映出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治学态度,反映出一名高校教师是否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一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它的人才培训和学术研究,高校教师只有边教学边研究并在相关领域中不断求索,才能带领学生进入该专业的最前沿。高校教师应该树立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理想,端正学术作风,以良好的科研道德修养来感染学生,做好表率。
1.3管理道德修养
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充当着学生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好学生也是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高校教师管理道德主要蕴含:(1)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调节高等学校教师管理活动中伦理道德关系的行为规范;(2)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高校教师管理关系在人们观念中的道德化反映;(3)高校教师管理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高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特殊反映。高校教师管理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拥有管理道德修养高的教师,既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
2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变成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行为,又可以指导和监督教师的行为,促使教师做出符合道德要求的职业行为。
2.1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育改革的重点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教育体制也在日益改革,教师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并且充满多元化。国务院原总理同志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日积月累、不容忽视的。然而,当前有不少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较低,经常使用偏激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还有一些教师因为一己私利大量占用学生时间,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更有一些教师道德败坏,殴打、骚扰、学生,严重损坏了教师的形象……这些现象或多或少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及高校教师在人们心中的美好形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示范性、深远性和崇高性,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职业是塑造灵魂的事业,这就要求教师道德境界更加崇高。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既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又是时代对高校教师的必然要求。
2.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影响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高等学校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大学、专门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统称,简称高校。“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3]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一所高校能否成为一流大学的关键。高校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责任重大,其职业道德修养的高低,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联系。高校是学术的圣地,不谈学术,无以办大学,但如果不讲学术标准和道德操守,那就无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办高水平大学就无从谈起。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反映着一所高校的学术水平,它与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影响学生
高校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导师。他们既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教育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和方式。2.3.1高校教师影响学生的学习、处事态度态度是学习和参与其他活动在认知上和情绪上的一种行为。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但学生态度的形成和转变会受很多方面的影响,而且最重要的是受教师态度的影响。教师对待自己所任学科的态度,即对这一学科价值、重要意义的理解,在传授学科知识时表现出来的热情,对学科进展新成果的关心等,都决定了学生对这一学科的态度。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会从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教学作风和乐观的处事态度等方面受到感染,从而更加积极高效地学习、生活。高校教师积极乐观的教学、处事态度也是拥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体现。2.3.2高校教师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师生关系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促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成绩不好时,有些老师批评过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丧失兴趣。如果这些教师能立足于高标准的职业道德修养,设身处地地关爱学生,耐心、积极地开导学生,这样既可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3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措施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的自我修养,是教师自觉地对自我进行再教育的过程。它属于个体品德的范畴,是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品质的产物,其构建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内化和外化过程[4]。过去,思想家们曾采用“学圣人”“内省”“静坐”“养心”“积善”等方法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儒家经典《大学》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目”,对个体道德修养构建了一个“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完整体系。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结合现在的国情,从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进行加强。
3.1高校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思想境界
要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高校教师必须在思想意识上对职业道德有所理解,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导,领会本质,而不能一味地模仿他人,行于表面。要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理论及《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要掌握职业道德修养的重点,深刻领会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同时还要多学习最新的前沿知识,结合自身情况,从而变成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高校教师才能真正从思想上提高对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深刻体会职业道德修养的实质内容,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重要性及与自己的关联性,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思想境界的目的。
3.2高校教师要学会“内省”“慎独”
孔子认为,不论道德认识或者道德实践,都需要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这就叫“内省”。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内省并不是闭门思过,而是对日常应该做的事,每天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是否有悖于道德。高校教师在结束一天的课程后,都应积极回想这一天的教学活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然后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期达到更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慎独”出自《中庸》。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会非常谨慎,再隐蔽的东西没有不被察觉的,所以就算是没有人的时候,做事也要非常小心谨慎。慎独是在内省的基础之上通过自我反省,发现自己身上或思想上存在不足,从而达到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的目的。教师的知识是否渊博、教风是否严谨、备课是否认真等方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所以,高校教师应学会自我了解、自我分析,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检查自己,审视自己,寻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更新和学习,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内省”“慎独”是高校教师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必须经历的阶段。教师通过每天的自我反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名符合学生要求、社会要求、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民教师。
3.3高校教师要学会多实践、多沟通
嘴上说是认识,行动起来才是真实。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曾说过:“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言过其行,在君子看来是一种莫大的耻辱;而言行一致则是一种美德。宋代的朱熹说过:“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即亲历其域,则知益明。”就是说,没有切实的道德践履的检验,道德认识往往是肤浅的、脆弱的[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并在实践中去检验、学习、反思、完善,才能更透彻、更全面、更高效地认识、理解、学习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从而真正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水平。教师在高校的角色之一是管理者,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多和学生沟通,教师要摒弃师生关系中的教师权威位置的观念,平等、耐心、友爱地和学生沟通,在沟通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3.4高校教师要学会虚心学习、不断学习
术业有专攻,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一些自己不太擅长的内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高校教师平时应该与他人多探讨、多交流,多虚心向他人学习,从而不断完善自己。当今社会,技术不断进步、课程不断改革、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本着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努力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3.5高校教师要明确目标,并为之持之以恒
有目标才有动力。作为教师,我们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上都应该有明确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立了目标就要将这些目标付诸实践,并持之以恒地去努力,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是一个苦力活,但厚积薄发,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成效。高校教师都应该明确目标,持之以恒地去学习相关知识并将之付诸实践,从而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
4总结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最真实也最朴实。作为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为国家建设培养高级人才的任务,还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乃至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做出贡献,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就是使大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的过程。在这个有机整体中,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自觉担负起育人的重任,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高校教师是高等学校的主导力量,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和核心,高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全体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在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探索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的新思路,既是时展的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德)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10.
[2]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456.
[3]方红,王春鹏.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对现今大学教育的启示[J].邢台学院学报,2007(1):306.
[4]包竞生.关于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几点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2006(6)50.
【关键词】专业发展;科研;发展
教师是一种很崇高的职业,同时也是很具专业水平的职业。无论是新课程还是旧课程,教师本人的角色意识应当都是很重要很深邃的。在新课程实施中,对于诸多专家理论,对于诸多报刊言论,教师们偶尔感到教育总是在生产一种“风”。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总是在不加思考地跟“风”跑。面对这一现象,研究教育的人在思考:实施新课程不是教育生产的新 “风”,它是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熟虑认真进行的科学研究。实施新课程,应当去掉不科学的人为因素干扰,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在继承教育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上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来适应新课程的改革。现在我就谈谈对教师科研能力认识。
一、现阶段新课程与现有教师科研专业之间的问题现状分析
当前的英语教师专业素质与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距离,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还存在数量上仅满足低水平,质量上合格教师不足,学历上层次普遍偏低,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研究与创新能力不足,实践技能比较缺乏,教育投人普遍不足,教育方法手段落后等问题。如在英语教学中,重教师的讲解教学,轻学生的探究学习;重书本,轻情景;重集体朗读,轻个人和小组活动;重语言知识掌握,轻交际能力培养等。而新课程却对教师提出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如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集体统一性教学向个别差异教学转变、知识技能接受教育向知识主动意义建构转变等等。在英语教学中,更加强调教学活动的多样化,不但有听讲,还应该有探索、实践;强调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不但有练习,还应该有体验、合作;强调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但注重学生学习的一致性,还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经验背景和不同的学习策略所带来的差异进行教学,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真正发展。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并能够不断地发展和成熟。这些都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并能够不断地发展和成熟。为此,英语教师素质建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建立英语教学信念
教学信念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理念)。从教师职业的共性看,教师的信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从英语学科的特性看,主要包含关于英语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性质的信念、英语教学特点的信念、学科价值的信念等。信念制约行为,因此,教师要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熟悉英语教学相关的知识
英语教学的相关知识是教师专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工作的动态发展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应含多元内容并且不断发展,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教学法知识。英语课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与其它学科一样,同样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原理的制约。因此,英语教师必须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使自己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2.个人实践知识。这里的“个人实践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通过实践研究,把前人的知识深化为自己的认识,去进行诠释、提炼,从而使这些知识带有重新创造的特征;其二,通过反思、研究等方法,把自己的经验提升到理论认识阶段。
3.普通文化知识和学科知识。教师作为“传递、授业、解惑”者,要具备某些普通文化知识,特别是当代外语课,由于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涉及中西文化、科普常识等,更要求英语教师不能“孤陋寡闻”。同时,英语教师还应具备较为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语言学基础(基本)知识和本民族语言知识。
(三)培养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提高自我发展需要的自觉性
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成分。“育人”必先“育己”,教师工作的特殊对象决定了教师表率作用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对学生应有一份特殊情怀,尊重、关心每个学生,使学生从英语教师的关爱中迸发出强烈的英语学习动机。
(四)加强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完成各种正常活动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和做事能力外,还须具备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必需的特殊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与教师教学实践直接相联系的特殊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二是有利于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教师教科研能力发展的思考与要求
针对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问题,应该理性思考是在如下三个层面上展开的。主观上只是期望通过在这三个层面上的理性思考,能够分别解决“应该”、“怎样”以及“必须”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认识问题。
[关键词]高校;师德建设;法制化
[作者简介]龙雪津,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8―0190―03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师德建设之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各高校普遍重视师德建设,采取了一些加强师德建设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体而言,我们教师的师德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年来,广大教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品行良好。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师德建设上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部分教师价值观异化,缺乏敬业精神
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错综复杂的态势,部分教师把教师工作仅仅当成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未把它看作是承担“传道、授业”重任的事业。有的教师缺乏敬业精神,无心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授课敷衍塞责;有的教师唯经济利益是瞻,不安心教学工作;有的教师随意缺课或让人代课,经常迟到、早退;有的教师对科研急功近利,甚至学术道德、学术良知丧失,等等。
(二)部分教师修为不足,垂范不力
教师为人师表是中华民族教育的一个优良传统。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者的模范。”然而,有的教师对学生语言粗俗;有的仪表不整,举止不文明;有的接受学生的物质利益后泄露考试内容,或送“感情分”、“礼品分”等,缺乏师表意识。
(三)部分教师的内心处境堪忧,身心健康问题日渐凸显
许多教师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加大,工作时间常常不是以8小时来计算的,除了正常的上班外,各种检查、考评、验收等也使教师疲于应付。但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却“不尽人意”,与机关单位、经商的同龄人相比,待遇差别很大。面对这种反差,部分教师忽视了教育的社会人文价值,忽视了为人师表的真谛,急功近利、拜金主义的观点,正在腐蚀着这些教师的心灵,使他们失去了对环境的适应和自控能力。此外,评职、评优、提拔、晋级等激烈竞争和常常出现的不公平性,更使教师的内心常感压抑、焦燥或苦闷,削弱了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心理时常处于不平衡状态。
二、产生师德滑坡问题原因分析及师德建设法制化的必要性
(一)师德原动力不足,外在压力不够
长期以来,我们在师德建设方面主要是试图通过说服教育、榜样示范、情感化育、自我教育等方式,使优良的师德内化于广大教师思想意识之中。但是,当前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许多教师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改变,教师“为人师表”的内在道德原动力已经不足,片面地寄希望于通过政治思想教育达到引导教师自觉自愿地做到“为人师表”已经不太现实。市场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一些教师形成了错误的“金钱观”,唯利是图,淡漠了“教书育人”的职责,敬业精神丧失,多元化信息和西方错误思潮也改变了一些教师的人生观,言行表里不一,师德失范;此外,由于对师德建设的认识片面,不少高校把教学、科研作为中心工作,师德建设成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再加上整个社会对个人成功标准“唯金钱是论”的价值观念作怪,依靠单一的道德教化方法已经不再奏效。当前,教师主动做到“为人师表”的内在动力不足,而促使教师被动做到“为人师表”的外在压力也不够,要实现师德建设的目标,我们必须寻求一种能够引导教师按照“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去履行其职责的外部力量。这种力量只能是法制的力量。
(二)对师德的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道德、舆论对师德的评价进入了一种模糊状态
受市场经济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做一个合格教师的理解和认识存在片面性:认为教师只要教好书就行了,在培养教师上往往只重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培养,而不重视思想道德的教育;在教师的任用上往往只考虑学历、职称、科研成果,而忽视教师的思想素质、道德水准;在对教师的考核上,往往只考核教学、科研成果,而不注重思想道德的考察。受市场经济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对于教师极力追求经济利益抱有一种理所当然的态度,对部分教师各种不正当的经济行为采取了放任或认可的态度,这使得道德、舆论对教师师德原有的约束、评价、制裁功能发生异化。
(三)教师不是神
说到师德,我们会想起许多富含文化隐喻的诗意语言,如春蚕、蜡烛、孺子牛等等。但实际上,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社会职业,是由千千万万普通人去从事的职业,从理性上说,我们要求从事教师职业的每一个成员的实际道德水平都能成为社会的表率是不现实的,要求用理想化的社会道德期望作为每一名教师的日常生活行为尺度,是有失公允的。“期待越高,师德在现实世界中越不堪一击”,我们合理的要求应该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做到依照法定的行为准则从事教师职业。因为法律是国家的意志,是最低的道德要求,是每一个主体都应该做到的。
4.我国目前的师德规范、制度远未完善,还不足以做到让教师按照预定的规范目标进行教书、育人的工作
我国已颁布《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大多数省、市、区也制定了本地区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性文件已经初步构成了师德建设的法制体系,为师德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基本保障,在规范师德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这些规定,总体上看,存在概括过于笼统、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从教育部到各省市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表述为:依法从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等,大多是口号式、概念性的内容,过于空泛和理想化,实践中往往无法操作,特别是对违背师德行为的处罚更是难以操作,结果是没有起到提高师德的作用。我们还需要增强师德建设法制化的操作性。
三、师德建设法制化的可行性分析
思想教育工作是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而通过行之有效的师德规范制度来调整好教师的行为,则是师德建设抓在实处、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这是我们师德建设的重要核心。
(一)师德建设法制化的法律依据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已经有许多关于师德建设方面的规定,如《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法》规定,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法》还规定了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规定了教师违反教师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教师应“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规定高校教师应“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规定“教师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际,由学校进行考核并将此结果作为聘任或解聘、晋升、奖励或处分的依据”。
《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这些规定为我国师德建设供了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师德建设法制化已经没有立法障碍。
(二)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依法治校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师德建设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纳入依法治校的范畴。师德建设法制化有利于实现师德评价从无序到有序、从随意到标准的法制化转变,从而促进教师正确对待自身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正视学生的个体存在和权利存在,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从而使教师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权利与义务的辩证关系,能认识到良好的师德是法律赋予教师的基本要求,懂得自己职业的法律特征,自觉履行教师的职责。
(三)法律所规定的师德规范可以内化为教师内心的道德规范
法的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可以将法律确认、保护的道德标准转化为人们内心自觉自发的行为准则,并自觉遵守,有利于师德的重建。而法的强制作用是规范人们行为,实现公平、公正的重要保证。
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对人的行为有导向、引路的作用,它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和高效率的优势,是建立社会秩序必不可少的条件和手段。评价作用是指法律作为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评价标准所起的作用,其作用对象是他人的行为,法律规范的法的评价不同于道德评价、政治评价等一般社会评价,它是用法的规范性、统一性、普遍性、强制性和综合性的标准来评判人们的行为,是国家对社会道德的一种最低要求。通过法律规范对师德的确认、保护,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评价和对违反规范的处罚,可以形成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持续性指引,养成教师职业行为习惯,并最终养成良好师德。
四、完善师德规范,真正实现师德建设法制化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规范
通过制定具体的法律规则,在法律的框架下提出师德的要求,对教师的行为基本是对公民层次上的要求,没有特殊的高的理想主义的东西,表述上偏重于外显的、具体的行为规则,可操作性强。例如,可具体规定:“教师应记住学生姓名;锻炼处理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热爱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默感,办事公道;认真备课,合理安排课堂教学,讲课时力求思路清晰、明了,突出教学重点;教室内应有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应衣着整洁;上课前应在门口迎候学生;制止他们喧哗嘻闹……”等等。
(二)高校应建立师德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教师师德的考核,开展教师师德质量评估工作
要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和教师的考核体系,把师德质量评估的结果作为教师职务评聘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实行教师择优上岗制度。进一步完善评选表彰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集体的工作制度;对师德表现优异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出国进修和学术梯队选拔等方面优先考虑;对师德表现突出者给予特殊津贴。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严格规范师德行为,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
关键词:师德;现代转型;现代化;专业化;多样性;评价趋向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精神均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变化在教育领域还表现为师德观念的现代转变和教师个体道德的时代特点。社会及其道德的现代转型引起了师德的转型和发展。当今,教育民主、教育平等、教育公正、教育人道主义等正成为社会主导的教育道德观念。这对师德建设和师德评价提出了新要求。从行为主体角度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教师的独立意识、权利意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现象在教师群体中同样存在,与师德先进性并存的是教师德性状况的多样性、社会化、个体性,它给新时期的师德评价带来了新的课题。因此,从师德转型的视角全面认识师德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寻求师德评价的改进和完善,以积极应对现实,把握师德评价的新趋向,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师德现代转型发展的多重意蕴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教师行业道德的有机融合、有机渗透。作为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的类型及其观念形态既反映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也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和更新。换言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生活实践作为外在现实条件,成为师德观念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客观基础。师德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伴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并植根于生活世界。首先,经济转型对师德转型的影响。任何社会的道德都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都要反映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因而是历史范畴。道德是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产物。恩格斯说:“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1]师德是社会主导道德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其意识形态性决定了其必然反映社会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性质,使得我国的意识形态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特质和要求,在师德目标上就是坚持以为指导,体现社会主义道德的导向性。同时,市场经济本身也有自己的道德要求,它是市场活动理性化、有序化的内在条件。因此,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导致了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转变,它既反映了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同时也促进了师德观念和道德价值观的现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平、公正、民主、平等、诚信、友善、敬业、法治等不仅是社会普遍的价值理性,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准则,因而在现代性意义上带来了师德观念的转型发展。其次,师德转型发展的政治蕴意。恩格斯说:“一切以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2]在阶级社会,没有永恒的、超阶级的道德,道德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毫无政治目的和政治内容的所谓“超政治”“超阶级”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师德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充分表明,师德不仅具有职业性特点,而且还具有政治性和阶级性,受政治的支配和制约。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德归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范畴,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也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当代师德区别于传统师德的政治意蕴。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形势复杂多变,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价值观的渗透和颠覆。它在侵袭学生思想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教师的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教育既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也是价值观的传递者和引导者。师德不仅是指教师的道德素质,而且包含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师德的认识大多集中于道德修养,而不大注意它的政治维度和政治取向,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当代师德评价必须把握其政治属性,良好的政治意识是教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再次,文化转型中师德转型的要义。师德作为教师行为文化受社会文化转型的影响。师德的转型发展在深层次上反映文化的转型发展。文化的精义是道德价值观,它表征着人类精神追求所达到的高度。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思想和活动各个领域变革的多方面进程”。[3]相对于以宗法关系和绝对服从为特征的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于主体意识的觉醒。由于主体意识的觉醒提升了教师的道德主体性,使得他们对自身角色有了自我的期望和认同,师德被看成是对社会价值期待的实现和生命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一方面,在主体文化主导下,教师成为具有强烈自我意识、价值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教育行为主体、传授知识主体和道德实践主体。践行师德不再是被动的、外在的、强加的要求,而是行为主体自身主动的选择、内在的需要。由此,教师成为师德实践的真实主体、责任主体。这种主体文化通过主体间性的自觉为师生建构一种平等、理性、宽容的道德关系提供了文化条件。另一方面,主体文化为现代师德注入了人文精神。“以人为本”成为当代社会的时代精神,它要求教师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人的意识、人的观念、人的维度体现于师德实践中。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道德事业,其人文品格体现在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因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内涵是人自身的发展,而人的现代化取向体现了深刻的文化转型。因此,弘扬人本精神、注重人文关怀是文化转型对师德转型发展的影响。
二、师德现代转型和发展的基本特点
师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客观上它是社会对教师职业活动提出的道德要求,主观上它通过教师的德性状况而呈现,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伴随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具体来说,师德现代转型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师德精神的“现代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和师德评价必须确立具有道德进步意义的价值观,以现代教育伦理精神指引教师道德实践。也就是要使师德精神趋于“现代化”。现代教育伦理精神是现代社会伦理精神和伦理品质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代教育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要求,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它是对传统教育伦理的积极扬弃和时代超越。传统教育伦理既存在积极的方面,也存在消极的方面,教师道德行为中的教育专制、教育暴力、教育不人道、教育不民主等反映了传统社会教育伦理实践中存在的负面因素,这些因素不仅没有体现教育善的本质,而且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了教育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异化与不和谐。弘扬现代教育伦理精神就是以新的道德理念审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关系和师生关系,构建符合现代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道德关系,在教师道德实践中注入教育的道德关怀和价值理性。尤其是教师作为教育者对待教育工作应具有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人道精神,它们都是现代师德的重要内涵,也是师德精神趋于“现代化”的重要表征。
2.师德发展的“专业化”。在传统的意义上,师德作为调节教育活动中师生关系的道德准则,强调教师行为具有的教育性和示范性。师德规范只是约束教师行为、督促教师自觉履行教育职责和行为义务的外在手段,而忽略了对教师自我完善和保持内心和谐的作用。美国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和《明天的教师》报告中,强调教师专业性是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师德是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密切联系的,“尊重学生、尊崇独立、追求正义是美国师德的核心内容”。[4]在此背景下,教师专业道德被看作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核心要素。作为专业人员,教师需要用理性的专业道德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将自身的道德成长与专业成长相统一。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的精神蕴含与文化表征,是教师专业的现代性意义与价值的确证方式”。[5]促进学生发展和坚持自我提高是教师专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这是一种师德类型、功能的重构,将过去专注于师德教育功能的德性论与体现师德服务功能的义务论相融合。教师既从事专业性劳动,又为社会提供不可替代的“服务”。因此,师德的专业性与教育的服务性紧密联系,它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服务精神和专业服务技能。教师劳动的专业特性使得专业之外的人难以准确判断其是非得失,所以,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强调从规约到自律的转变。
3.师德状况的“多样性”。以人的独立性为标识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自我意识和权利观念逐渐增强。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多元道德的存在具有了现实依据。社会成员道德状况的多样化反映到教育领域,就表现为教师个体德性状况的“多样性”。在教育工作中既有具有奉献精神、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有仅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作为谋生手段的教师;还有的教师其行为不仅违背了最起码的师德,而且违犯了法律。上述教师不同的德性水平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是社会成员道德水准的不一致性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反映。在这种多样性中还存在一种道德功利主义的迹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经济自身所特有的利益交换机制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的主导,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既带给人类以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使市场成为衡量一切的砝码。这种利益分配方式的变革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的“革命”,尤其是以自我利益和自我价值为取向的功利主义倾向从社会大众生活层面膨胀到了教育生活领域和教师的精神文化领域。而且,“权利”“公正”“幸福”都成为与教师道德实践相关的概念受到关注和阐释。
三、转型条件下师德评价的新趋向
基于师德的现代转型和发展要求,师德评价必须走出传统的理论阈限,遵循师德建设的基本规律,把握师德评价的新趋向,从而更新理念和改进方法,更好地发挥其对师德发展的导向功能、规范和激励作用。首先,师德评价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师德评价基于一定的事实判断,对照评价标准,对教育行为做出应当与否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因为是以事实为根据,所以它不是主观臆断的,而应是客观科学的。科学的师德评价就在于它反映了评价客体的道德本质。科学的师德评价依赖于对事实的理性的全面判断,又必须依据合理的评价标准进行。因为师德评价依据的标准不同,得出的评价结论就不同,甚至可能相反。而一种科学合理的师德评价标准至少包含了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就前者而言,它应契合师德转型发展的现实,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专业性、层次性和完整性。就后者而言,它应满足社会的价值期待,即符合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在道德上就是善的,应当受到肯定和赞扬;而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就是不道德的,应当受到批评和谴责。如果说师德评价的科学性体现了它的合规律性,那么师德评价的人文性则体现了它的合目的性。师德转型的社会化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弘扬“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都应注入一种人文关怀。师德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测量或证明教师的道德水准,而是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师的德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道德发展。缺少人文关怀的评价容易导致评价的工具化、形式化,也不利于激发教师的道德主体性及其内在道德需要。因此,从转型意义上说,现代师德评价要从把教师当作“机器人”转变成把教师看成活生生的、发展的、自我实现的人。一种人性化的师德评价“应考虑到教师的期望、需要、自尊等内在因素”。[6]这将有利于调动教师在自我评价中的主体性及其在师德建设中的主动性。其次,师德评价要坚持“一元导向”与“多元取向”的统一。在现代多元社会里,“多样性”已成为师德转型的主体化表征。这种教师道德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要求人们在对师德进行善恶评价时,坚持社会一元价值导向与个体多元价值取向的统一。因为任何社会都存在反映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主导道德价值观,这是统治阶级意志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由此,我国的师德评价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主导道德的价值导向性,以促使教师的道德成长与社会的普遍要求相一致,否则师德发展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并导致个体多元价值的冲突和无序。同时,面对师德状况多样性的事实,师德评价不可模式化、简单化,应承认教师多元道德价值取向的现实合理性。在教育实践中,师德的一元道德价值是通过多元的方式来实现的。人们总是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的条件以及自身的能力来履行师德规范,从而使教育行为的道德价值以多种形式得到具体的呈现。基于教师德性状况的多样性,对师德的评价就应允许行为主体在不突破道德底线的前提下,确立自身的价值追求。但这种个体的价值追求与社会的主导价值之间只能是距离上的远近,而不应存在方向上的背反。这里,师德的价值导向是普遍、客观和一元的,而价值取向是个人性、情境性和多元的。“一元”和“多样”的统一是建立在基准道德上的价值包容,否则对教育行为的善恶评价就会因是非界限的模糊而失去意义。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说,对师德多元价值的肯定也表现在,它不仅应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而且应有利于教师自身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再次,师德评价要做到“外部他律”与“内部自律”的协同。师德评价借助于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的力量影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并作用于教师的内心世界。社会舆论的力量对于教师的道德约束是一种外在的他律,没有这种他律,道德的规范功能就无法显示。而内心信念的力量是主体的自我道德要求,依靠的是教师的道德自律,没有这种自律,道德的激励功能就无法显示。因此,师德评价是“外在他律”与“内在自律”的统一,是他评与自评的结合,是“要我做”与“我要做”的融通。在师德建设中,单靠道德评价的强制性约束,不重视教师德性的良心自律,是不可能提高教师的伦理水平的。片面强调道德评价的强制功能,就是把教师仅仅视为管理的对象,而隐匿了教师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与自觉性。当代中国教师面临的教育伦理问题、教育风气不良、道德水准下降等现象,有许多并不是源于制度和规范本身的不健全或不完善,而是有些教师没有完全具备与制度要求相适应的精神品质所致。相对于规范的他律,教师德性的自律是对自身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自觉承担与自愿履行,是社会评价向个体良心转变的必要环节。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才可以说是有德的。”[7]如果说道德评价的他律性主要是起到抑恶的作用,那么,道德评价的自律性主要是起到扬善的作用。师德评价要发挥他律和抑恶的作用,以规范教师行为;同时也要发挥自律和扬善的作用,以提升教师德性。自律的扬善和他律的抑恶是师德评价功能的两个重要向度。这两个方面,任何一方的不尽如人意,都将使师德评价功能的实现存在缺憾;忽视了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其作用机制都是不健全的。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8]停留于他律阶段的师德,无论怎样尽职地去遵行它,终究是一种外在于道德主体的“异己”的力量,师德的实现需要道德主体的内在自律和自我反思。他律的评价只有转化为自律的评价,才能充分彰显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形成自觉追求教育善的稳定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作者:糜海波 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4,435.
[3]杨耕.论哲学的中国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4]郭法奇.美国学校教育中的师德内涵及其特征[J].中国教师,2004(5).
[5]刘俊.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教师专业道德[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
关键词:师范生礼仪问题礼仪教育思考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礼仪之帮”美称。“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在人际交往中,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所以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
一、师范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1.加强礼仪教育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道德素质
礼仪与道德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德”诚于中,“礼”形于外,“德”、“礼”互相依托,相辅相成。在人的行为规范中,礼仪是最起码的、基础性的规范。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在“仁、义、礼、智、信”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中,礼是很重要的范畴。人们对礼仪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接受熏陶和教育,提高道德是非鉴别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精神的道德社会化过程。因此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利于提高道德自觉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有利于培养完善独立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优良个性,从而提高师范生的道德素质。
2.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有利于塑造未来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
师范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教师,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传播、创造人类文化、文明和先进思想。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近年来不少用人单位反映,一些师范类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成问题,但“德商”较低,有些学生连起码的人际交往礼仪都不懂。这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因此师范生在校期间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不仅可以提高个人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和思想境界,而且有利于培养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仪表风度,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对塑造师范生具备未来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都是极为有益的。
3.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综合国力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在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时,通常是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人们的言行举止、文明习惯所体现的公民素质与精神面貌入手的。礼仪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等方面的重要标志。礼仪广泛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通过社会公认的反映社会道德的具体行为规范,约束和规范无视社会道德的行为,从而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师范生礼仪缺失的突出表现
当前师范院校中,学生礼仪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
首先,师生间存在礼仪缺失。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然而在“知书达礼”之人集中的师范院校,师生间连最基本的礼节也逐渐消失。一些学生在校外甚至在校内遇见老师,总是视而不见或绕道回避,连打招呼、问好这些基本礼仪也很难见到。据了解,一些传统的课堂礼节已逐渐“淡”出课堂。眼下一些学校,“起立问好”成了稀奇事。偶尔有同学课上看见老师喊“起立”时,很多学生竟大感意外,常常要过上十几秒钟,才稀稀拉拉地站起来,很不“情愿”地问老师一声好。学生在课堂上起立向老师问好,其用意不只是提醒同学开始上课,也体现了学生对老师教书育人的应有尊重。
师生间的礼仪不仅是上课前的行礼问好,更重要的是课堂上的相互尊重。现在大学课堂纪律远不及中小学,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看报纸、看小说、接打手机、发短信、听耳机,有时学生相互间讲话,嘈杂声很大,特别是合班上课,杂音几乎淹盖教师的讲课声音。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对教师的基本礼仪的漠视程度已令人吃惊。
其次,同学之间以及学生对管理人员之间也存在礼仪缺失。有的学生见面常常以脏话代替打招呼。有的学生经常未经别人同意就擅自拿别人的东西,少数学生甚至直接偷别人的财物,男生中有偷盗现象,女生中也大有人在。每当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有责任的一方不能主动承认错误,双方缺乏谦让,致使矛盾激化,有的甚至上升为刑事案件。在日常管理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总是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但却不知道学会尊重别人,很难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另外,也有少数学生与父母之间缺乏基本的礼仪。例如有些家长远道为子女送钱送物,作为子女本应感恩,然而有的学生却对父母冷言相对,弄得父母很尴尬。有的学生平时很少和父母通信、通电话,只要通电话就是要钱。更有甚者骗父母的钱用于其他方面消费。
2.荣耻不分
一些师范生荣耻不分、美丑不分,把一些不文明、粗俗、陈腐的东西当做“新潮”、“潇洒”。例如有些学生把无视校规、校纪,行为不羁,看成是有“个性”;把结拜兄弟看成是够哥门意气。学生中讲脏话,抽烟酗酒,剪奇异发型,染黄发,穿拖鞋进教室,公共场合勾肩搭背,网上欺骗等现象在许多学生学习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三、师范生礼仪缺失的主要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从古到今,中国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现实社会中的家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礼仪方面的引导和教育。有些孩子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形成孤僻性格而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人际交往又往往与不懂礼节礼貌有关,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出现礼仪缺失也是必然的。
2.学校方面的原因
(1)德育忽视礼仪教育
长期以来高校忽视礼仪教育,重“知”轻“行”。在具体的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在概括性的道德发展境界方面的要求多,而行为养成强调的少;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而操作的技能、技巧讲得少;道德的知识传授多,而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得少。因此,尽管多数学生知识性的社会道德规范知道较多,但不知道应该如何把社会普遍提倡的道德规范,具体地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缺乏良好的行为和自觉的道德约束能力,造成基础文明方面的问题十分突出。
(2)教师的自身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些教师缺乏责任心。现在高校里的师生关系差不多是一种“职业关系”了,一些教师只是单纯地完成其教学任务,讲完课后就走人。这种只教书,不育人,缺乏责任心的现象导致师生间的感情疏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日趋下降,学生从内心上不尊重教师,直接表现对教师礼仪方面的缺失。
其次,少数教师缺乏爱心。教师缺乏爱心主要表现在一些教师不能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为学生排扰解难。有些教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常常讽刺、挖苦和打击,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缺乏心理疏导,动辄用处分、开除学籍吓唬学生。教师缺乏爱心,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造成师生间心理和感情上的疏远,礼仪方面的缺失也就难免不发生。
再次,个别教师自身仪表不整,精神怠倦。教师的仪表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也具有示范性,一个气质文雅、衣着整洁的教师走向讲台,会给学生以赏心悦目的感觉,而一个衣冠不整,形秽龌龊、精神怠倦的教师则会给学生留下思想萎靡、意志颓废的印象。有些教师忙于家务或第二职业,常常造成精神萎靡不振,不仅影响课堂效果,可以说对学生也是一种折磨,这些教师不可能得到学生的敬佩和尊重,礼仪上的缺失也就理所当然。
四、加强师范生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正确处理好礼仪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矛盾
礼仪本身是一种既有内在道德要求,又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礼仪的内在要求是指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要互相尊重、诚恳和善、谦恭和有分寸。礼仪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指礼仪的内在要求在人们的语言、行为、仪表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正确处理好礼仪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这一矛盾,应做到以下几点。
1.确定内在美德的决定性地位
没有内在的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等,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如果对礼仪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学校应将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这是解决礼仪缺失的首要问题。
(1)把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了公民道德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长期坚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学生“明礼”这一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礼仪修养。
(2)把礼仪教育与职业观教育结合起来
所谓职业观,就是人们对于职业意义、职业要求、职业规范的观点和看法。现代礼仪中的道德观观念,体现了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统一。特别是在职业礼仪规范中,蕴含着对职业的认识和从事本职业的要求。师范生未来的职业是教师,教师职业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要求,体现了对职业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
(3)把礼仪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确立科学的人生观是师范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在礼仪规范中,蕴含了许多与人生观紧密相连的思想内容,如为人民服务意识,说的就是人生的目的和意义问题,反映了一个人活着就要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人生观。
(4)把礼仪教育与纪律观教育结合起来
纪律观教育是任何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师范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或者说是从“他律”发展而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
(5)把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少数师范生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因此,如何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道德情操,构筑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
2.在强调内在美德的决定性地位的同时,不能否定外在形式的重要作用
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也是很不够的,礼仪和人的其他知识、能力一样,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得到。如日本航空公司的空中小姐,仅微笑这一项就要训练长达半年之久,直到笑得亲切、自然、文雅才能获得登机服务得资格。当前师范院校对学生应加强礼仪知识的学习和礼仪行为的训练,如开设“礼仪修养”选修课,让学生经过礼仪规则、礼仪态势和语言的学习、训练,习得高雅的礼节、礼仪,养成礼仪周全的交往风度,表现出谦恭礼让、动静有节的大家风范。学生在经过系统的礼仪教育和训练,无论是内在素质上,还是外在行为方式上,都与缺少这种训练的人有着明显的不同。
3.要以师范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强调知行的统一
礼仪对个人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举止不出格,谈吐不失礼,交往不失态。因此师范院校要把学生礼仪行为的养成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体现在日常行为的各方面。日常行为习惯既是学生基础文明、基础道德水平的体现,又是学校加强对学生基础文明,基础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我们应把礼仪教育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内容,当前要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制订包括礼仪内容在内的师范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加强监督和反馈,让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一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二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在礼仪修养过程中,环境的“他律”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师范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通过校园网络等形式,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
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身教也非常重要,教师应应通过自身的行动做榜样,去影响、带动、教育学生。
1.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礼仪必须以教师职业道德的自觉自律为基础。一个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和热爱之情的人,同时具有献身教育的价值观,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把职业道德修养看成是自身的需要,才能以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并严格规范自身言行,使自身素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当前,有些教师教学工作缺少责任心,对学生粗暴、冷漠,恰恰说明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滑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广大教师为人师表的道德觉悟入手。
2.注重个人仪表
一个气质高雅、仪表整洁的教师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教师的穿着、发式应根据自己的职业、性别、年龄、体型的具体情况做到合体、和谐、合度、整洁而又显示个性。男教师应尽量讲究朴素大方,体现潇洒的风度,女教师应尽量讲究淡雅、和谐、自然,体现高雅的情调。教师只有把言教和身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礼仪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李树青,薛德合.礼仪与教师职业道德德价值实现.[J].《道德与文明》2002.1.51~55.
关于教师自查报告最新范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材的神圣职责,教师的教学水平、师德师风,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时刻在迁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但是在目前有些教师不注重自身修养。为国家培养高水平、高素质、有道德、有修养、讲诚信、守公德的有用人材,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在改革开发的现代化建设中,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作为教师不仅要较好书,更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具备了高尚的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收获
我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针对自己在思想、工作实际中的所作所为做了深刻的剖析。我按照局发《通知》文件精神,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六查”活动。并深刻认识到这次活动的深远意义。
1、爱岗敬业。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才能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教育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
2、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严谨治学。使我认识到教师都能够认真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关爱学生。作为教师要平等地对待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当学生有进步时我给予表扬,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及时指出并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5、廉洁从教。我没有收受任何学生家长的财物。对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公平的,对家长、对学生要一视同仁,教书育人就是我们的职责。
二、不足之处
1、我存在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是耐心地教育,而是爱犯急躁心理,对教师、学生管理过严。
2、对有的教师要求过于严格、近于苛刻,求全责备,结果适得其反,此时会使他们产生懈怠的情绪。往往把自己放在被动的位置,有时会手忙脚乱,事倍而功半。
这次自查自纠使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整改找准了重心及如何做好自己工作的方式、方向。
三、整改措施:
通过深刻查找剖析,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1、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
一是在政治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强对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二是在业务,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
2、 强化责任,提高效率。
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同时变压力为动力,积极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3、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教师的教学水平、师德师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起到它的作用。
经过这段时间的师德师风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岗、敬业、奉献”的内在含义,也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从职业道德范畴来看,良好的师德师风对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永恒的要求,是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
关于教师自查报告最新范文 时光荏苒,我在教师这个职位上已站了七年了,应对自我走过的路,有艰辛也有欢乐,有成就也有不足,现就我的师德师风方面的自查,向领导,同事做一个报告。
一、师德师风方面存在问题:
1、在爱岗敬业方面,我能够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传播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思想。爱是教师职业的基础,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前提。但有时候我对待工作还不够尽职尽责;在批改作业、考试阅卷等方面,偶尔有敷衍现象。
2、在关爱学生方面,我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其人格;耐心教导,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平等、公平对待学生,异常是要求学生方面,还不够严格。热爱学生是教师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爱是教育的万金油,当教育之爱成为普照的春晖,师生之间爱的能量就会在交换与互动中不断裂变,释放能量,产生一个个教育的奇迹。如何激发爱心、永保爱心,我尚待努力。
3、教书育人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善力度,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所以我必须不断学习。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是优化校内育人环境的关键因素。这是教师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4.在为人师表方面,我基本上能够做到谦虚谨慎、尊重同志,就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忙还不够梦想;我能够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关心团体,进取维护学校荣誉,但对如何更好地共创礼貌校风,还缺乏智慧上的协作;我应当经过靠团体的力量,群体的智慧,合作创共。
5在终身学习方面。我注意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我注意严谨治学,提高业务水平;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缺乏长期性,教育教学方法还缺灵活性和改善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还任重道远。
二、我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现代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学习不够深入,放松了依法治教这个准则。
2、爱心没有很好的培养和树立,因而爱心的激发、永保不够而出现敷衍塞责现象。
3、缺乏刻苦耐劳精神和态度,因而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还不够快。
4、降低了自我要求的标准,缺乏对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的理解。
三、我就以上存在的问题的改善措施:
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对优秀教师的要求,我拟定如下4项整改措施:
1、坚持梦想,坚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信念。
思想上清醒、坚定;梦想信念不动摇;理论要强。为此,我必须做到:切实加强党教育理论学习。约束自我,认真整改;继续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先进而纯洁的现代教育观。
2、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增强制度的严肃性。
注意加强学校教育制度的宣传工作,虚心听取各方的意见和提议,增加自我对教育不良现象做斗争的勇气,树立良好教师的自我形象。
3、转变作风,进取工作。
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教育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严格要求,自我加压,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我,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讲价钱,不图虚名,不事张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为教育、为人民服务。
4、加强语文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我必须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向广大的教职工学习,学习他们先进方法和思想,二是勤于从书上学,学习自我的专业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业精于勤,信服于人。三是向挫折和教训学,不断加以改善和提高,以致完善自我,丰富人生。
关于教师自查报告最新范文
本人感到做为一名教师所担负的责任重大,以下是个人的自查报告:
工作不够主动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我对学校的发展不够关注,工作缺乏主动性,常常是上完课改完作业就离开了,很少与领导、同事沟通交流,常常囿于自己个人的天地,追求一种平静而单纯的生活,倒也怡然自得。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知道这是一种自私的本位主义思想。
工作不够深入
理想主义思想常占据我的内心,使我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深恶痛绝,导致我只能“冷眼向阳看世界”。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上,对于一些行为习惯较差、品行不端的学生,我有些缺乏耐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不够深入,转变后进生的工作还需继续努力。
专业发展意识不强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可我在很长时间以来,都只是在尽职尽责的工作,力求把课上好,把学生管好,不出什么差错就满足了,从根本说缺乏专业发展意识。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走近教育大师时,才发现自己的浅薄。专业发展,是一个教师成长的命脉。缺失专业发展,我们便只能沦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书匠”,干一辈子重复劳动。
缺乏坚持精神
坚持是一种品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并不是由于力量强大,而是能坚持不懈。可我正缺乏这种品质。我做事情总是忽冷忽热,属于“看了激动,听了感动,回去不动,想起来一阵子干几天,放下了长时间埋怨”的典型。每天坚持读书做不到,坚持写日志做不到……这都是不求进取的惰性思想在作怪。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道理最简单,可做起来却很难。
缺乏反思精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教学中的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可让我们尽快成长起来,而一个人,不经过不断的反思,就很容易盲目,容易自大,他的思想,只能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教学反思,最好的方法是勤写教学日志。遗憾的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忙忙碌碌,并未做到。
鉴于以上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注重专业发展,多读专业书籍,多反思自己的教学,勤写教育随笔,让发展落到实处。
2、确立楷模,锤炼坚持的品质,逼迫自己去努力,坚持不懈,坚持到底!
摘要:绝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他们总是将人品、敬业,责任感作为聘用员工的先决条件。因此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从我们对用人单位进行的多次调研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对人才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水准,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第一质量。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发挥应有的作用,既要看其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看其对待工作的态度、责任心及是否减实守信。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尤为重要。那么新时期如何在教学中能更好的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基本具备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从而缩短学生到员工之间的差距,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人才培养目标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重要特征是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它侧重培养工艺型、操作型、应用型的中、高级技能人才。与此相适应职业学校德育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抓好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并把素质考核纳入学生的成绩考核之内,考核方式可以分为教师评定,学生巨评,以及结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任务完成的情况,实训操作是否符合行业规范等,教育学生断进取、勇于创新;火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学校德育应紧紧抓住职业性这一鲜明特色,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专业意识、技术道德意识为丰要任务。
二、课堂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先从课堂理论教学人手,逐步向养成教育和实践教学过渡,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及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会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根据市场需求择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十会实践,使学生能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一,并将职业道德知识内化为信念,将职业道德信念外化为行动。在实践中,可采用:一一年级以公共职业道德的基础理论教学为主,同时辅之与专业相关的行业职业道德的启蒙教育,重点讲述职业道德规范及职业生规划与设计的相关内容;在学生中开展“职业生设计大赛”,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我,确立职业目标。二年级以行业职业道德内容为基本出发点,讲授内容以个案教学为主,可开设职业指导与求职面试技巧方面的选修课,举办以所学专业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座谈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三年级是以下企业亲身体验和结合实习实训为主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进行座谈,开设以“就业与创业”为主题的讲座,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指导学生顺利就业。
三、注重在日常管理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团队合作,交流沟通,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都在职业道德教育的范畴之内。这些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单靠说教就能达到的,学校要营造一个文明、卫生、优美、高雅的学习生活环境,通过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开展“文明小区建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品德;通过“文明班级”、“星级宿舍”的评比培养学生讲文明、讲卫生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专业技能比赛等,提供给学生施展才华的平台,从而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水平。其次,在公共场所设置职业道德教育的格言、警句牌等,在校园网上开辟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网站或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开辟职业道德教育专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把择业观、职业理想等根植在广大学生的心中。
四、校企合作,共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行业要求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学生只有在职业实践中感受、体会和锻炼,才能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加强实习、实训,既是职业学校专业实习训练的需要,也是职业道德养成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实训教学中更多的引入企业的管理元素,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做到实习车间和工厂合,学生和员工合,教师与师傅合一,从根本上让学生在校就接触到企业的文化氛围。实践证明,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坚持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做统一”,摒弃“坐而论道”,让学生在职业实践中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同,增强道德选择能力,是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
五、提升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形成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而培养高素质人才,教师是关键。一是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心理素质;二是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下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以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体验性和实效性;三是从企业中聘请相关专家或从生产一线挑选品质高尚、有经验的师傅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充实职业道德教育的师资队伍力量;四是树。立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为全校教职工学习的楷模,同时挑选部分优秀教师有组织地开展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科研工作,以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并逐步成为德育学科的带头人。此外,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完善师德的考核、奖惩机制和建屯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优秀教师”报告会制度,使“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每个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六、多方合作,就业教育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