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评价秦始皇

评价秦始皇

时间:2023-05-29 18:2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评价秦始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评价秦始皇

第1篇

在大部分读者眼里,秦始皇的性格只有一面:刚愎暴戾,野蛮冲动,多疑猜忌,冷血无情。《史记》中曾这样评价他:始皇之为人,刚戾自用。兼并天下之后,志得意满,以为自古及今,无人可比。丞相以下诸大臣,都是唯唯承命,一切都决策于上。皇帝喜欢用严刑峻法来杀人立威,天下人于是谨小慎微,明哲保身而已,不敢尽忠竭智。

《史记》中的另一个小故事也经常被人提起:始皇帝幸临梁山宫,向山下一望,见丞相李斯车骑太众,甚为不满。太监把此事告诉李斯,李斯惶恐不已。下一次皇帝出行时,李斯大幅度减少随从,皇帝见而大怒,说:一定是有人给李斯传递了消息!于是审问亲从,无人承认,遂把当日在身边服侍的众人一起杀掉。这些记载在人们心中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秦王朝的君臣关系完全是建立在暴力和算计的基础之上,是猫和老鼠的关系,没有一丝人情味儿。

在统一全国、马放南山之后,秦始皇没有像刘邦和朱元璋那样大开杀戒,甚至也没有像宋太祖那样玩什么杯酒释兵权的花招。他对那些功臣宿将,继续任以腹心。秦始皇政治生涯中唯一杀戮的重臣是吕不韦。除此之外,秦始皇对一些重要政治人物比如李斯、王翦、蒙恬等著名将相都善始善终,关系相当融洽亲密。秦始皇与李斯君臣三十年,有始有终,李斯诸女皆嫁给始皇诸子。秦始皇对李斯用人不疑,李斯也鞠躬尽瘁。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也不过如此。比一比汉武帝如何走马灯式地换相,如何不断诛杀宰辅公卿,就可以明白秦始皇的过人之处。在历代王朝中,秦始皇时代政治核心层的稳定性可以说是最高的。

秦始皇用人的眼光、胆识和手段都非同寻常。他与人相处时,能屈能伸,有时候表现出相当浓郁的人情味儿。为了争取到尉缭,秦始皇不惜以帝王之尊“与之抗礼”,“衣服饮食与之同”(《史记・秦始皇本纪》)。虽然尉缭对秦始皇的为人屡有微词,始皇帝也充耳不闻,继续大力笼络他,其用人的胸襟气魄,远远超出一般庸主之上。郑国是敌国奸细,潜入秦国被发现后,秦始皇不但没有诛杀,反而予以重用,让他主持完成了著名水利工程――郑国渠,大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荆轲刺秦王时的助手高渐离在荆轲失败后流亡民间,秦始皇爱惜他的音乐才华,“重赦之”,命他为宫廷乐师。如果高渐离不再次刺杀他,始皇帝是不会杀他的。

秦始皇用人的最大特点是能放手。他将二十万大军交于李信,将六十万大军交于王翦,将三十万大军交于蒙恬,并没有设置各种限制他们权力的障碍,也不干预他们的作战过程。李信年轻气盛,率二十万大军攻楚,为楚所败。但秦始皇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而是继续信任他,让他与王贲一起攻燕,让他有机会立下了俘虏燕王的功绩。

除了用人的能力之外,秦始皇的自制能力同样突出。他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作狂,每天不批阅完一百二十斤竹简绝不休息。他自律极严,为人行政处处守法,“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事皆决于法”(《史记・秦始皇本纪》)。他坚持有功才能封爵的商鞅原则,就连自己的皇子皇孙也不例外,直到临终时,仍然“无诏封诸子”。他极少任情越法,任意处理下民。

然而在统一天下后,在巨大权力的腐蚀下,秦始皇身上的一系列优点都不可避免地转化成缺点。他的自信变成了自大。他能成功在于他敢于决断,气魄过人,然而统一天下之后,他却“以为自古莫及己”,巡行各地,不断夸耀自己的“圣”与“功”。他喜欢听颂歌,不愿意听批评之词,失去了纳谏的“雅量”。他刚烈的性情变成了骄横跋扈,明察秋毫变成了疑忌苛察,处事果断变成了刚愎自用,重视法制变成了滥施。他以为驱使天下甚易,使民无度,进取之心、功名之心过炽,连续兴大工、举大事,终于劳民无度,超过了百姓所能承受的范围,为秦帝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摘自《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

第2篇

【关键词】秦始皇;时代伟人;统一;中央集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09-01

秦始皇帝(公元前259年-前210年)名政,于秦昭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生于邯郸,嬴姓秦氏,又名赵政(赵正)。[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秦始皇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公元前221年,他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

始。”[2]。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3]。

而秦始皇究竟是怎样一个历史人物呢?真的是像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记载的一样,他是个暴君吗?在我的眼里,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

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军事策略,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历史意义。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符合历史发展要求,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民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二、秦始皇注重制度建设

为巩固统治,秦朝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具体体现为:

(一)在政治方面

第一,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他规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第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管制和行政机构。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以下设诸卿,分掌政务。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由以及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秦始皇参照六国律令,制定颁布了秦律。

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方发达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犹行秦法政”。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二)在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春秋战国时期,货币的形制、重量各不相同,各国使用的尺寸、升斗、斤两的标准也不一样。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的原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又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此后,各种单位量值虽有变化,但基本的计量单位名称一致沿用了两千多年。

(三)在文化方面,书同文。

秦统一之前,各诸侯国的文字也不统一。秦朝建立以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对政令的推行和各地区文化的交流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秦始皇下令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使用,颁行天下。后来还推行了一种新的字体——隶书。

统一文字,对于中央集权国家政令的统一、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并修驿道,开灵渠

秦统一以前,各地的车辆大小不一。当时,各国好修筑了许多路障、堡垒来加强防卫,这也不利于车辆通行。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这为庞大帝国的政令通达以及由此而来的郡县制皇权国家奠定了技术基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还下令修筑由咸阳通往各地的交通大道,称为驰道。驰道宽50步,两旁每隔三丈种一棵树。今天仍有一些道路沿当年驰道的遗迹修建。

在统一岭南的过程中,为了运输军粮,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灵渠全场34千米,首次把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连结起来。两千多年来,灵渠一直是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

四、固江山,修长城

嬴政掌权后,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部署统一全国战略和策略。自秦灭掉东方六国后,秦又统一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击退匈奴,取得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形成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史载“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北扩千里”,按战国地图看,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

以上措施的实行,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所以,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一点也不为过。

【参考文献】

[1]2 《千古一帝》

[2]《史记·秦始皇本纪》。

[3]李 白,《古风》。

[4]刘瑞方《中国皇帝史》,国防大学出版社。

第3篇

1.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秦灭六国及其意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书同文,车同轨 统一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 修筑万里长城 秦朝的疆域

能力:(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归纳秦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和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自己设计或制作秦朝疆域的简便口诀或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认识到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难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与作用

四、教法选择:运用多媒体,进行问题探究讨论式教学

五、学法引导:合作、讨论学习法

六、课堂组织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体现“先学后教”、“以生为本”。

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强授课效果。

八、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查学习资料。

九、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师:战国时期,战国七雄割据混战,不断兼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在七国中,哪一个诸侯国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呢?(生答: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秦是怎样统一中国的。

(教学新知)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组讨论秦统一的历史条件。

生:各组推出代表回答问题。

师:综合学生回答的要点作出点评归纳总结。

2.秦统一的经过

师:秦王嬴政亲政后,开始周密部署统一六国的战争,一方面用贿买、离间等手段,分化瓦解六国,另一方面实行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各个击破。重点要求学生记住三个要点:(1)人物:嬴政;(2)时间:公元前221年;(3)都城:咸阳。)

师:公元前221年,秦尽灭六国,实现了统一,偏处西方一隅的秦国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这是旷古未有的伟大创举,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秦统一的意义

师:同学们请回答秦统一有什么历史意义?

生:各组学生积极回答,相互补充,共同完善。

师:归纳总结,安排学生讨论:你能否描绘一下课本上嬴政的画像?秦统一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吗?

师:下面我们来探讨秦始皇统一中国与我们今天解决有什么联系?(教师指导学生从统一对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今天我们解决的方式方法等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

师过渡:秦王嬴政在历史上的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在完成了统一之后,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下面,分别请四个组的同学对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归纳总结。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第一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指导第一组学生阅读课文,和学生探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并向学生依次提出下列问题。

1.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生:看书归纳出皇帝制、三公制、郡县制。

2.嬴政为何自称皇帝?为何被称为秦始皇?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3.“三公”是指什么?各自的职权范围是什么?生:根据课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回答。

4.这套制度的建立属于哪个方面的措施?生:回答政治方面。师过渡: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是从政治上巩固了统一。但战国以来,各国文字、货币、度量衡各不相同,相当混乱,这不仅对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成极大不便,还影响到国家政治上统一的巩固。

三、书同文,车同轨(第二组学生探究讨论)

1.书同文,车同轨”这一个主题讲述的内容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生:文化经济方面。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生:统一文字。

3.秦始皇是怎样统一文字的?多媒体展示各国文字的不同及秦统一文字的过程。生归纳:秦朝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标准字体,还允许通用隶书。

4.中国的汉字从出现到秦朝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生答师补充: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四、焚书坑儒(第三组学生探究讨论)

1.“焚书坑儒”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什么方面采取的措施?生:思想方面。

2.什么是“焚书坑儒”?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生:阅读课文讲述故事。

3.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生:加强思想控制。

五、修筑万里长城(第四组学生探究讨论)

师:多媒体展示秦长城示意图,说明秦长城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不同,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朝修筑的。

1.这一主题讲述的是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哪个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有什么要点?生归纳:民族关系方面。“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越族凿灵渠”。

2.识读《秦朝疆域图》指出秦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生: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生:介绍匈奴族的历史,指出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

5.桂林兴安境内有一个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是什么?生:灵渠。

(小结)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的统一,最终形成了一个疆域辽阔、强大的秦帝国。

(课堂活动)评价秦始皇

教师介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客观、全面、一分为二。学生讨论秦始皇的功与过,并在课后写成小论文。

十、板书设计

第13课 六王毕四海一

一、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的历史条件2.秦统一的过程3.秦统一的意义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2.在中央设“三公”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书同文,车同轨

1.统一文字2.统一货币3.统一度量衡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

四、焚书坑儒

五、修筑万里长城

1.北击匈奴修长城2.南征越族凿灵渠3.秦朝的疆域

第4篇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历史唯物主义 培养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满足于学生记住历史知识、能用历史知识进行考试答题的目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方法已经不适应教育教学方针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要通过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到历史这门学科,就是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思考历史问题,辩证思维,得出全面、精准的历史结论。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本文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供大家参考,并逐步完善。

一、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方式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的基本矛盾就是阶级斗争,最高表现形式就是社会革命,阶级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这些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逐步熏陶,能树立学生正确的史学观。

二、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和过

比如我们在学习中国历史时,对秦始皇大多数学生看过很多历史故事片,先入为主地评价为“秦始皇是个暴君”,只是看到了秦始皇的罪过,没看到秦始皇的显赫史迹。通过我在课堂上的讲解,学生逐步纠正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秦始皇是建立第一个中央封建集权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使用“小篆”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扩大和巩固了秦朝的疆域。对于“焚书坑儒”,我引到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正因为如此,征战迭起,天下兵连祸结,华夏大地诸侯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秦始皇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是人心向背,为了从思想上统一中国,采取了“焚书坑儒”的做法。这是历史的必然,客观上摧残了思想文化,主观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在当时背景下别无选择。事实上汉武帝为了达到思想统一,也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方式上比秦始皇进步了,这是历史的进步,有秦史做借鉴,改进了做法。但是秦始皇就无国家统一史作为借鉴,通过比较学生逐步改变了看法,看法趋于客观。

三、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作为高中学生,认识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史实的表面,要由表入里,进入深入的剖析,得出结论,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能力,形成自己的独到看法、有别于他人的见解。更多高中学生只满足于对史实的记忆和掌握,比如我们在学到中国历史《》一节时,如何评价?首先要从产生的背景和的指导思想入手,再来分析的客观功效。的指导思想,就是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制度下实施资本主义改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来巩固和维护中国的封建统治。客观上,中国派人员到国外学习技术,在中国开办近代资本主义工业,为中国培养了很多科学技术人员。洋务工业的兴起客观上刺激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但是为什么会在中国失败呢?最主要是新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适宜在封建社会的内部产生,遭到了中国顽固的封建势力的强烈反对,充分印证了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四、运用比较法,深化史学思维

第5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改革 实验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近两年的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验中,我校在初中年级尝试进行了学生历史学习评价改革实验。在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讨论法

讨论法是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它也是历史教学评价中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更有利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情况。

课堂讨论一般采用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小组6~8人,并选出组长、记录员、记时员、噪音控制员等。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每个成员就讨论主题都要发言,由记录员做记录。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诛暴秦》这两课后,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了关于秦始皇功过的讨论。具体过程如下:

1.评价目标。观察学生在“秦始皇的功过”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基本史实的掌握、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评价过程。确定讨论课题:秦始皇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设计评价标准:探究问题(5分),资料收集(2分),史论结合(1分),语言表达(1分),合作协调(1分)。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讨论。

3.评价总结。根据评价标准,在组长的主持下进行小组讨论,并对每一位成员的表现做出评价。

4.反馈。学生普遍欢迎这种评价方式,为了准备这次课堂讨论,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去图书馆及网上广泛地收集材料。在辩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秦始皇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有学生认为,“秦始皇是残酷的暴君”。每位同学都力争使自己的发言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在讨论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初步学习了如何客观地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通过该活动,教师不仅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还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的协作能力等。

二、活动法

活动法是指利用活动评价活动的方法,一般采用经过认真研究的活动评价标准进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等,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做作业、进行演讲、举办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开展社会调查等。在活动中,学生运用与历史学习活动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活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三、学生个人作品档案法

学生个人作品档案法是指收集学生个人的历史学习作品,建立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我校为七、八年级实验班的每位学生建立了“学生历史学习成长记录”档案袋。档案袋封面有评价记录表,袋内收入了与学生历史学习有关并能反映学生成绩的材料,每一单元学习结束后,收集整理一次。学生本人是建立档案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提出要求并给予适当指导。档案袋里装有学生的历史学习单元计划、课堂学习表现记录、小组讨论记录、常规性作业、探究性学习作业及综合性学习作业、测验和考试卷、历史学习小结、收集的历史资料等。

对于学生档案的评价,我们尝试采用了学生自我、同伴、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第。除绝对成绩评定外,我们还设了相对评价成绩。如:某学生第一单元的测验成绩是及格,第二单元的测验是中,他的绝对评价成绩是中。但由于他相对自己来说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我们给他第二单元测验的相对成绩记上一个优。或某学生第一单元测验成绩是优,第二单元测验成绩是良,他的绝对成绩下降了,但如果他这次测验的成绩仍是班级前茅,那么他的相对评价成绩还是优。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建立学生历史学习成长档案,实行学生自我、同伴、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综合评价的方法,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教学目标并熟悉教学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建立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良好的协作关系,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这种方法确实是一种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评价方法。

第6篇

周振甫先生说,写书评(包括史评)有蚂蚁搬山式的,蜜蜂酿蜜式的,也有开山铸铜式的。评点二十四史就属于开山铸铜式的,作者读史。能抓住精华,总结前人经验教训,发表自己独到的真知灼见,语虽不多,却字字珠玑,句句生辉,能给人深深启迪。

首先,同志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是简单地用“仁”与“暴”、“明”与“昏”,“忠”与“奸”、“贪”与“廉”等现成的概念作简单化的概括,而是就其一生功过表现作全面辩证地分析,往往说出独到的见解。比如对商纣王帝辛,过去的正史野史,无不认为他是暴君的典型,而同志则认为他并非全无可取之处,说他是“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商朝是奴隶社会,奴隶主对奴隶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商纣王的残暴和奢侈在当时可谓司空见惯,就像解放前的奴隶主对待奴隶一样。所以这不光是他性格问题,更有制度问题。另外,商朝确实是灭亡在纣王手里,这不光是因为他的残暴激起民愤。人民都起来反对他。还有他在战略上的失策,给了周武王姬发以可乘之隙。这样评价既显公允,又抒写了独到见解,确实发人深醒。

再如对孔子和秦始皇赢政的评价:“一个‘说空话’,一个统一了中国。”在各种史书上,秦始皇自然也是个暴君,而孔子两千多年来却一直被称颂为“至圣先师”。的评价一反常论,可谓振聋发聩。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秦始皇是法家思想的实践者。在东周列国时期,战乱频繁。礼崩乐坏,儒家的重礼治根本行不通,孔子周游列国只是“讲了一通空话”,没有哪个国家采纳他的学说。而真正结束了七国纷争局面的是秦始皇。

再如对汉高祖刘邦的评价:“老粗出人物。”从《史记》到《汉书》,都指出刘邦的粗鲁和流氓气,但认为“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正因为他粗鲁,才肯于纳谏,善于选择。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韩信要求封他假齐王(齐王)。刘邦说不行,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他妈的,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刘邦是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

其次,评价历史事件,特别是历史上的一些重大战役,能从广阔的视野,独特的视角,发表自己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例如他评价三国时期吴蜀夷陵之战,认为刘备的失败在于没有打运动战。卢弼说刘备不应用山木札营,应以土石垒营。屯兵树林里,给陆逊用火攻创造了条件,所以遭到惨败。但认为:即使“土石为之,亦不能久,粮不足也。宜出澧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高瞻远瞩,洞悉幽微,加上他有游击战、运动战的实践经验,又熟悉家乡湖南地形,所以能发表如此高论。的杰出的军事天才决非头脑里固有的,这是他熟读历史。善于总结古代战争经验。并能运用于实践的结果。

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是一分为二的,充分肯定他“不贰过作风”,但也批评他的战略失误。“其始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因为当时魏国的国力、人口都远远超过蜀国,诸葛亮要“北伐中原,匡扶汉室”,只能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各个击破方针,由于兵力分散,形成不了打击力量,关羽北伐失败,丢了荆州,刘备伐吴败走狁亭,诸葛亮六出岐山,最终死在五丈原。对诸葛亮的“街亭之战”,认为“初战,亮宜自临阵”,亲自到阵前指挥。因为对手是魏国名将张邰。这是谨慎初战的思想。街亭之失,教训深痛,所以在木门之战,亮必在军,不贰过。即不重犯过去的错误。

再次,在评论各个朝代的兴替时,既重视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坚持唯物辩证分析,也不否认个别人的主观因素(性格、气质)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决定作用。例如他评论汉元帝刘爽在当太子时曾向汉宣帝提出“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汉宣帝作色日:“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道)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乃叹日:“乱我家者,太子也!”汉元帝优柔寡断,是非不分,贤佞并进。君权旁落,这是西汉从元初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总之,评价二十四史,处处显露出智慧的光辉,很值得一读。

第7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作业布置 历史素养

作业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完成学习目标而进行的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对知识扩展、补充、复习和总结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的基本教学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存在作业过量、无效练习等问题,不仅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影响到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索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做习题的作业模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作业练习指导,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历史学习效果。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布置历史作业,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呢?

一、作业内容要目标化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布置一些目标性强的作业,在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同时,全面、系统地落实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把握学生的发展水平、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教师布置作业才能有的放矢。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只重视训练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书面作业,而缺乏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教学活动形式。所以,教师布置作业一定要精心准备,要杜绝“拍脑袋式”的临时布置,避免搞盲目的“题海战术”,从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二、作业题材要生活化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联系时政、热点问题,促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学习完中国近代史“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列强侵华史一览表,分类整理《》、《》、《》的有关内容,系统掌握本主题包括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历史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养成自己动手动脑的习惯。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列强的侵略掠夺是造成近代中国落伍的主要原因。然后用“对比法”分析中国近代史上开放通商口岸和今天我国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有什么不同,从而让学生理解:旧中国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被迫开放,是不平等的;旧中国的被迫开放,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对象,成为列强经济掠夺的场地。而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是以平等互利为原则,开放的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引进了外资,扩大了对外贸易,大大加快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教师布置这种生活化的作业,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能实现历史与生活的有效结合。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生活化的作业,让他们在搜集和设计作业题材的同时,提高历史知识素养,进而促进他们形成关爱社会、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以及乐于思考、善于探索的学习态度。

三、作业要体现开放性

教师在布置历史作业时,要尽量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给学生提供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机会,作业形式方面应有较大的自由,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兴趣的激发、积极性的调动。同时也要注重过程和学生的体验。如在学习《》一课时,课前我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教材编演历史课本剧,然后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表演,展示才艺,其他看表演的同学边看边思考这样几个问题:维新派为什么要进行变法?变法遇到了哪些困难?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献出了生命,我们应该向谭嗣同学习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探寻问题的答案,注意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尽量用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解决历史问题。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四、作业要体现人文性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体现人文精神,即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让作业成为学生自己的作业,只有这样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才会感到学习的快乐和趣味。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是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机械式地复习、记忆,便会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减弱、思维能力下降,因此教师要设计多样性、新颖性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把自己的困惑、见解写在作业本上交给老师,然后老师将存在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合作探究,同时把那些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全班学生分享。如学习完《秦朝的统一》一课后,我提出问题:“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作为千古一帝,他该不该修长阿房宫、秦始皇陵……?”“今天我们为长城骄傲和自豪,把它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是公认的‘世界奇迹’,但秦始皇却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我们该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功与过?”然后组织学生分小组探讨。最后我总结:秦始皇虽然暴虐,但不能只注意到他修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及“焚书坑儒”的暴虐表现,还应该认识到他对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对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影响。如果没有秦始皇,就没有今天的阿房宫和兵马俑。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长城和兵马俑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个功劳离不开劳动人民。这种作业,既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互相学习的能力。在师生互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且可以提高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五、作业评价要多样化

教师对作业的评价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有效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业评价时,可以采用语言文字评价和等级符号评价,必要时还要进行当面批改。如在语言文字评价方面,当学生作业有所进步时,教师可以这样写:“看到你有进步,老师很高兴,老师也相信今后只要你努力学习,就会有所收获。”当学生的解题思路独特时,教师可以这样写:“你的想法很独特,在老师心里你是个爱动脑思考的好学生。”又如用等级符号评价,教师可以用a、b、c、d四个符号代表学生不同等级的作业情况,其a代表分值5分、b代表分值4分、c代表分值3分、d代表分值2分,到整个学期结束时累计作业分值,按分值比较公正地评定等级。面批对初三学生来说尤其重要,面批时,要认真给学生反馈作业中体现的学生的解题能力、对知识的准确掌握程度、归纳比较分析等能力的运用情况等,还应指出学生的错别字、病句等。还要让学生多谈谈对题意的理解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进行反思,从而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是平时不认真,基础知识的记忆总出错,还是只停留在对基础知识仅仅是记忆的层面,没有主动地思考问题,缺乏发现、比较、综合等能力,或是太粗心或是求快,没认真审题,或是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不足,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以提高学生应对中考的能力。作业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之一,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方法评价学生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而且能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总之,作业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内容要目标化,题材要生活化,要体现开放性、人文性、评价要多样化,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参考文献:

[1]齐健,魏效冰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历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一平主编.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学关键性问题 历史情景教学 学为中心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把握对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与社会核心内容、学科本质、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是高效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面对历史教学,现实中的大多数教师以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历史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特定的历史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现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主动思考与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历史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历史的小主人。那么如何在历史情境教学法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回到学生喜爱的“历史现场”

要使历史情境教学法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在课前历史情境的选择与设置环节就要选择真正从学生主体出发的历史情境。

首先,历史情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心理上迅速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在设计八年级《秦朝一统》中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内容时,我预设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可能会遇到的难题,设计了秦始皇内心的独白与大臣们的对话,邀请学生进行秦始皇与大臣们的角色扮演,并用漫画形式展示了秦始皇与大臣的形象,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对于本课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立即进入历史角色,整堂课在愉快热烈的气氛中解决了秦始皇所遇到的难题,成了学习历史的主人。

其次,历史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自然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在设计九年级《改革开放》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家采访长辈,听长辈讲述改革开放以前家里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后对比如今自己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后通过对比具体生活实例亲身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实际参与调查,细心观察,最后对比总结,真正身体力行地感悟历史、总结历史,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

二、回到学生自己运用的“历史现场”

首先,穿越时空,角色体验。学生在以为自己创设的情境中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发现探究、解决历史问题。如组织八年级《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世》教学时,我从学生角度出发,创设具体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时空隧道分别来到了明清时期的湖广地区(湖南、湖北)、松江、江南地区及安徽和山西。要求学生根据史实,展开想象最有可能会从事的工作,并说明原因。通过学生进入角色的自主学习与思考,在多样的工作中了解了明清时期不同地区丰富的社会经济种类(农业、手工业、商业),感受到了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

其次,由易到难,梯度探究。在历史情境的创设中设计的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又不能过于深奥,应有知识层次,有难度梯度,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八年级《面临挑战的中国――最后的盛世》中要让学生对中国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有所察觉,我设置了“我眼中的盛世”历史情境探究环节,先由学生总结本课已经学习的中国明清盛世繁荣的具体表现,再由学生分析所给资料总结这一时期西方各方面的变化,最后通过东西方各方面的对比,得出中国盛世背后隐藏危机,面临西方的严峻挑战。这样学生由易到难,逐步在历史情境中探究历史问题。

最后,竞争合作,相互促进。在运用历史情境的过程中遇到较难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组合作,

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体现学习历史的主人地位。在八年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与发展》的教学中,我将清朝前期疆域划分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四个区域,以小组探究合作的形式,小组合作解决清朝各对这些地区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作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有分工、有记录、有帮助、有竞争,使得本堂课清朝前期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的措施的教学任务高效地完成,而且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技能。

三、回到学生自主反思的“历史现场”

对于历史情境的评价与总结是提高学生反思学习能力、提高学为中心课堂实效的重要措施。由学生课后对历史情境学习进行自主归纳,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总结与评价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在八年级《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以图表形式对本节课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分析归纳出丝绸之路与大运河的异同,在学生自主回顾总结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归纳与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奎文.历史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学周刊,2011(31).

第9篇

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一历史上第三单元复习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构思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单元介绍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形成。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隆盛时代。秦汉的历史最重要,也是本册书的重点。

2、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武帝大一统

难点: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评价

、教法设计

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高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采用创设情景法,直观演示法、整体教学法,诱思导学法等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根据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实际情况,我让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法、发现法、历史联系法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深化对教材的整体认识,把握本单元重点,并提倡学生与教师互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而思,思而疑,疑后悟”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

1、设计理念

鉴于对《新课标》的理解,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我在教学中精选了教学内容,设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历史学习,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2、教学过程

在整个新课教学中,我以“自主学习、实践、创新”为主线,对本课教学环节作如下构想和设计。

[

引入新课]

以秦始皇时期的4幅照片和汉武帝时期的4幅照片导入本单元。

[新课讲授]

(1)、串讲本单元

(2)、检测本单元,为了鼓励学生,调动积极性,分成两组,回答对的加一分,回答错的扣一分。报证正确率。共涉及了60到小题,涵盖面较全,题量较大。

[小

第10篇

传统的天下观一方面把世界各国、各地都看作“王土”,但另一方面又把“天下”限制在中原王朝疆域的范围,甚至只限于中原王朝的中心地区。在这种矛盾认识的支配和影响下,对仅仅作为部分中原王朝北方边防的长城就作出了异乎寻常的高度评价。

今天的中国人不知道长城的大概绝少,但真正了解长城的却并不多。

山海关有座孟姜女庙,据说孟姜女寻夫到此,哭倒了秦始皇筑的长城。在北京北面的长城又有不少古迹同北宋的杨家将挂上了钩。而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明长城往往被人糊里糊涂地加到秦始皇头上;无数游客会站在八达岭上赞叹这“二千年的奇迹”。其实这些都是民间世人、文人雅士和胡编课本的先生们开的玩笑。

因为实际上秦长城在山海关以北二、三百里,孟姜女在山海关不仅哭不倒长城,就连长城的影子都不会看到。北宋末年以前的军队最远只到达今天北京的南郊,像杨家将这样的正规军绝对不可能越过辽国的南京幽州城而活动在它的北面。山海关至嘉峪关间的长城筑于明朝,与秦始皇毫不相干。八达岭一段长城至多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也不会找到2000多年前的影子。

到了现代,长城的价值又有了最现代化的标准,因为据说它是一位美国太空人在太空中唯一能用肉眼见到的地球上的建筑物。之前又有消息说这一报道有误,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即使被太空人看到了,也不见得就抬高了长城的身价。因为今天的长城已不是什么贯通万里的建筑了,很多地方已成断垣残壁,甚至已经杳无踪影。残留的长城有相当一部分只剩下黄土堆积,与周围的荒野并无明显区别。而地球上比长城的形象明显很多的建筑物并不少,何至于它们却没有进入这位太空人的眼帘?要真有这样的事,就只能归结于一系列偶然因素:如这一段长城上空正好未被云雾遮盖,光线正好适宜,太空人正好在观察,他事先又知道地球上有长城。只要缺少其中一项,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如果这位太空人看到的不是长城,而是其他国家的什么建筑,长城的价值是不是就会降低或被取消了呢?看来大可不必担心。长城就是长城,它的价值客观存在。

毫无疑问,长城是我国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我们的先民在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下,以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显示了他们的智慧、力量和决心。但是要把长城说成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象征,歌颂它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如何大的作用,就违背了历史事实。

从战国时的秦国、赵国、燕国开始到明朝末年修筑的长城,历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手段。且不说长城沿线埋下了多少尸骨,耗费了多少财产,就是以军事上的作用而言,长城又何尝达到了中原统治者当初的目的呢?实际上一旦中原王朝失去军事实力,长城就形同虚设。秦始皇死后匈奴就越过长城占了河套地区,明朝末年清兵出入长城如入无人之境,真正沿着长城作武力对峙的例子并不多见。

长城固然多少遏制了北方游牧民族对南方的入侵和破坏,但同时也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农牧业的界线。所以历史上修筑长城次数最多、工程量最大、质量最高的明朝,正是对西北和北方最保守、最无作为的王朝。随着长城的最终完成,明朝的势力再也没有越出嘉峪关一步。相反,能够把农业和牧业民族同时统一起来的政权就不需要、也绝不会修筑长城。到了清朝,长城内外归于一统,残留的长城开始还作为地区间的关卡,以后就被完全废弃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

秦朝人、汉朝人、明朝人的爱国主义自然只能以长城为界,因为长城外面就不是全心全意的国了,而是另一个政权或民族的疆域了。但唐朝人、清朝人的爱国主义就绝不会受到长城的限制,因为长城外边同样是他们的国。到了现代的中国,长城内外的各族人民早已融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岂能再用历史上部分中原王朝狭隘的民族立场来认识长城?岂能用它来象征中华民族?

究竟是筑起长城、守住长城对中国历史贡献大,还是将长城南北统一起来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大,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从汉朝以来把长城作为“天之所以限胡汉”(老天爷用来分隔胡人和汉人)的界线,把“天下”限于长城之内的想法,其流风余韵,是否还存在于某些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深处?这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第11篇

若问广西最古老的城市是哪一个?大概十之八九的人都会回答:桂林。这样回答不能说错,但也不能说对。

为什么?说对,因为它基于这样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史实: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开发岭南,派了大将屠睢率兵50万分五路南下远征岭南。屠睢被西瓯部落袭杀后,秦始皇又派大将史禄开凿灵渠沟通湘漓二水,以解决军饷的运输问题,继而又派出大将任嚣、赵佗,率领浩浩荡荡的船队,沿湘江穿过新开凿的灵渠,再沿漓江南下进入西江水系,讨伐南方边鄙小国……这场征战进行了好些年,岭南人顽强地抵抗了秦军,连秦军的最高统帅屠睢也被他们杀掉了,只是由于秦王朝的不断增兵,这场抵抗才逐渐平息下来。征战的结果,却也为中华民族版图的拓展和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距今2220多年前的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帝国的疆域在36郡的基础上,增设了岭南的桂林、南海、象郡3个郡。

桂林郡就包括了现在广西的大部。

这是中原王朝对岭南行使行政权力的开始,也是岭南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开始。几乎岭南每一部地方志,都会引用这段历史作为自己的开篇,基于此,说桂林是广西最古老的城市是没错的。

但如果接着要问:那时候的桂林,是在今天的桂林吗?我想大多数人仍会不假思索地说:是。因为桂林是世人皆知的历史文化名城。但能够给出正确答案的人,肯定是极少数。

广西最古老的城市,其实在贵港。秦始皇当时设置的桂林郡,就在现在的贵港市,当然当时还不叫贵港,而是叫布山,是当时桂林郡的郡治。

有钟文典教授主编的《广西通史》为证:“桂林郡包括今广西北起兴安、南抵扶绥和右江一线,东起郁林、西抵河池一线,郡治设于布山。”“据目前发现的考古材料看,贵港市郊附近已发现几百座西汉时期的墓葬,说明这里至少从汉初起就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在贵港城郊的罗泊湾发现的一个汉初南越国时期的大型木椁墓中,出土若干件上面带有‘布山’字样的器物,更直接说明布山县即在今贵港;又结合历史文献考察,布山之名首见于《汉书·地理志》,它是汉武帝平南越时所置,而据前述罗泊湾木椁墓年代,可知布山县并非汉武帝时所置,而是沿袭南越国时期的旧县而来;又据《史记·南越列传》和《汉书·两粤传》载,南越国时有桂林郡监,可知其时沿袭秦桂林郡不改,故南越国时的布山县应是沿袭秦时的旧县而来。”

由此可知,布山县实在是广西的第一古城,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它从公元前214年开始设立,至公元606年并入郁林县,存在时间共820年。期间,从公元前214年至公元前111年,一直作为桂林郡的郡治;从公元前111年至公元502年,一直作为郁林郡的郡治;从公元502年至公元606年,仅仅作为郁林郡的一个普通县存在。

由于布山存在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以至于直到唐代被改称“贵州”之后,人们还是习惯以秦汉时的名字“布山”来称呼它。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就曾有一首《送王山人归布山》诗:“王子析道论,微言破秋毫。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尔去安可迟,瑶草恐衰歇。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从地理位置来看,贵港大致处于广西的几何中心,且正处于西江水路的中段,东可通现在的广东,北可经现在的梧州溯漓江经灵渠而入湖南,南可经合浦而连海南和东南亚,西可溯郁江而经龙州、百色往云贵高原,其战略位置的重要不难想见。

因而历史选择了它,始皇帝选择了它,成就了它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一段辉煌的历史。而当时秦始皇为什么要将它定名为桂林的原因,已无确凿证据可考,流行的说法,说是因为南下征边的将士看到当地桂树成林,因而以物定名。

这种说法确实大有道理。贵港全境地处北回归线上,十分适宜桂树的生长。而桂树是一种十分古老而又十分重要的香料和中药材,无论是《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还是《本草纲目》,对它神奇的药用价值都有高度评价。

《神农本草经》把它列为药中上品:“味辛温,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利关节,补中益气。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通神,轻身不老。面生光华,眉好常如童子。”而《本草纲目》则称它“坚筋骨,通血脉,宜导百药,久服神仙不老”。何况,它还是一种可食用、可外用的香料,它的温补习性,对于苦寒之地的北方人,对于身体虚弱的老病者,有着神奇的功效。有卧病几近垂危的耄耋老人,服用了数滴桂油后,奇迹般康复起来;而年轻力壮者将一小滴桂油放进嘴里,舌头上就会长出小泡来,因为它实在是太过燥补了,以致健康的人根本无法承受它。

2000多年前始皇帝的将士们从寒冷的北方来到温暖的南方,看到他们在北方视为奇药却又无缘一见的玉桂树在这里竟然长得漫山遍野、香风袭人,他们的兴奋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一道奏折随着驰骋的快马北上而去,那被飞扬起的尘土裹起的马背上,或许还有将士们精选出来进贡给皇帝的玉桂。

桂林桂林,桂树成林。这个名字之所以产生,就不难想象了。

到了后来,桂林成了现在那个山水甲天下的城市的名字。再后来,“桂”便成了广西的代称。真正是古代“桂林”的贵港,两千年来像一个为她人做嫁衣的姑娘,把新人推到台前之后,她便更名换姓,渐渐地退隐到幕后。连同她后来使用的“郁(玉)林”、“贵州”这些曾经响震天下的大名,都相继大方地送给了别的地方,她自己的本名反而渐渐地被世人所淡忘了……

罗泊湾:一波三折的考古发现

岭南诸郡尽管从秦王朝开始就纳入了中央版图,尽管到了汉代这里又设置了郁林郡,但由于山高水远,交通不便,以中原文化为中心的中国历史对这里的描述一直都是粗线条的,一种扑朔迷离的氛围一直笼罩在它们的周围,以致它们就像浓雾中的远山、面纱后的少女,让人无法看清它们的真实容颜。

第12篇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

远古人类开始建造房屋过起定居的生活。右图干栏式

房屋是下列哪一个远古人类的房屋样式?

A.北京人B.山顶洞人

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实地考察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应该去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3.“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齐桓公B.秦穆公C.晋文公D.楚庄王

4.2008年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放假节日是

A.元宵节B.清明节C.端午节D.中秋节

5.秦国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的国家而完成全国的统一,主要是因为

A.进行了管仲的改革B.进行了商鞅变法C.修建了都江堰D.修筑了长城

6.秦始皇巡游各地时,往往要刻石记功。当时刻石使用的文字应该属于

A.甲骨文B.小篆C.楷书D.行书

7.在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为后来封建王朝长期沿用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郡县制度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统一文字

8.赠给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的皇帝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汉光武帝D.孝文帝

9.历人们常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相提并论,主要是因为

A.两人都是开国之君B.两人对中国历史发展都产生过重要影响

C.两人都重视农业生产D.两人都实行焚书坑儒

10.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四川B.陕西C.甘肃D.x疆

11.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

12.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的是

A.三顾茅庐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七擒孟获

13.下列改革中,直接起到了促进民族融合作用的是

A.管仲改革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

14.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B.南方相对稳定

C.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D.祖逖北伐使北方经济落后

15.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是

A.《史记》B.《齐民要术》C.《九章算术》D.《水经注》

16--31题为思想品德,每小题1.5分,共24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1分)

历史部分(共25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得分评卷人

史书记载,某一水利工程修建后,“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烧。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绿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闭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这是讲的哪一水利工程?修建于何时?(2分)

(2)这是谁主持修建的?历还有谁可与之相提并论?(2分)

(3)这一水利工程在今天还有哪些价值?(2分)

得分评卷人

33.阅读组图,回答问题。(7分)

(1)商鞅“城门立木”的目的是什么?(1分)

(2)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3分)

(3)商鞅后来被处死,但我们仍然说商鞅变法时成功的,为什么?(3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很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分)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2分)

(2)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2分)

(3)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立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1分)

35.阅读下列材料:(6分)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北魏),目睹了洛阳的繁盛景象,感慨的说:以前以为大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请回答:

(1)北魏社会的这种变化与哪位皇帝有关?应怎样评价他(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