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世界博物馆日

世界博物馆日

时间:2023-05-29 18:2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世界博物馆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世界博物馆日

第1篇

自本期起,我们郑重推出“世界之窗”专栏。该栏目由本刊与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合办,特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教授为栏目的学术主持人。本专栏将向读者系统介绍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的各项世界艺术展事及相关轶闻,还包括海外藏家专访、各国博物馆和其他收藏机构的综合介绍,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方面的资讯,期望藉以开拓国内读者的视野,使大家更多地了解世界文明脉络及文物知识。

缘 起

“窗”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隔离的屏障,但抽象的“窗”,却也是一个交流的平台。它可以是电视、报纸、书籍、网络、也可以是博物馆,美术馆等等或有形或无形的物件,“窗”的外延范围与承载的内容可谓丰富,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就是一个世界艺术文明与中国对话的“窗”。

2006年元旦、北京、一个崭新的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悄然走进人们的视野。她是中国第一家以世界艺术为收藏、展示对象并借以发挥研究,教育功能的公益性国家文化事业机构。

“我们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世界艺术博物馆?因为改革开放20余年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正以越来越快的步伐进入世界大市场和国家大舞台。走向世界,需要了解世界。一个开放的民族对于了解、理解、包容,吸收优秀文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通过博物馆向公众传播世界文明和文化,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与促进民族精神的现代化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国际化进程中中国民众一项重要的精神准备。可是,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经过百年发展的中国博物馆体系中。始终没有一个以世界文明和艺术为主题的博物馆。这一缺失,在国际化进程的今天,不仅仅是博物馆体系中的建设问题,也直接影响着我们所在的城市、甚至于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影响着我们的国际化进程。”王立梅馆长在2006年首届北京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上如是说。

世界艺术馆秉承传播世界文明、促进文化交流、普及艺术教育、服务大众需求为宗旨,以各国博物馆、艺术馆,学校等文化教育机构为合作伙伴,致力于建设一个各种文明的交流平台和世界艺术的展示窗口。从艺术馆开篇之作到专题展览,都在展示人类艺术文明的发展历程,公众从艺术品里可以阅读到世界沧桑而多变的历史与文化。

展 览

文艺复兴运动发端于意大利,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美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世界艺术馆开馆之展即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这也是2006中国意大利年的开篇项目,从佛罗伦萨乌斐济美术馆、学院美术馆等12个博物馆精选的80件(组)意大利13至18世纪的大师们的作品,在世界艺术馆华丽登场,展示了意大利在欧洲文艺复兴中的重要艺术成就。其中不乏大名鼎鼎的意大利巨匠一一马萨乔,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乔尔乔内、提香、波拉约洛等20多位大师的作品,有11件作品是首次向世人展示。展览中,最引人注目的,还属现已少有人能够表现的坦培拉绘画作品,如代表作:皮耶罗・代尔・波拉约洛为私人画的女性肖像,这可以说是中国公众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接触西方传统绘画。精彩的展览吸引了数以万计的观众,平均每天有1140人次前来参观,3个月下来,约计12万人次走进世界艺术馆。专业人士对开馆之作非常肯定,著名美术理论家、评论家邵大箴先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展的评价是:“具有学术性的大型欧洲古典艺术展,是迄今为止中国引进的反映意大利文艺复兴内容最高水准的展览。”对世界艺术馆的创建当初存在“质疑”的著名画家陈丹青也说:“我觉得最应该来的其实是文艺复兴展,它来得有点迟了,但还是很高兴它来了。”

送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2006年5月的黄金周眼看在即,可世界艺术馆没有享受一丝闲暇,而是把第二个大展“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馆藏印象派至现代派精品展”奉献在观众面前。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于从2005年开始了为期5年的扩建工程,直到此时,该馆的馆藏精品才得以离馆外出巡展。该展包括绘画46件、雕塑14件,与文艺复兴展相比,这次展览所展示的艺术品门类更加多元,涵盖的画派更加广泛,43位大师的美术作品令中国公众大开眼界。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凡・高、塞尚、马蒂斯、高更、毕加索、罗丹、蒙德里安、莫迪里阿尼、亨利・摩尔……这些如熏贯耳的艺术大师影响并主宰了西方近现代艺术的发展,其中的画家更是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荷兰风格派和巴黎画派的代表人物,其精美绝伦的作品让人们领略到了西方的浪漫情怀。这60余件艺术作品不仅是欧洲视觉艺术的珍贵遗存,也是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品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是迄今为止中国引进的境外艺术展览所不多见的。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先生对“从奠奈到毕加索”感受最为真切的是其中一幅奠奈的作品《红围巾:莫奈夫人画像》,靳先生讲。他买过这幅画的复制品、印刷品,但是与真迹面对面这还是头一次,机会实在难得。这也是王立梅馆长为什么如此急切地希望更多的观众去欣赏、去感受。因为参观博物馆绝对是美的享受。

世界艺术馆的高端展览令民众折服,也一时间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但艺术馆并没有因为开馆两个大展的成功而放慢脚步,而是按计划筹划下两年的基本陈列,即“伟大的世界文明”展,于2006年9月28日隆重推出,并长期展出。360多件艺术遗存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费城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宝尔博物馆等欧美14家著名博物馆。它主要向人们讲述了埃及、罗马,印度、希腊、美洲和美索不达米亚六大文明,使我们不出国门就可以感受不同国度的文明,这是国人何等的福气,这不仅是世界艺术馆的骄傲,更是国家、民族的骄傲。其中,古埃及展厅里神秘的木乃伊,古希腊展厅里和奥林匹克有关的瓶画,总能吸引孩子们前往观赏。“伟大的世界文明”展期将至2008年9月,2008年以后展品更换的后续计划也已基本选定,必将成为世界各民族之间和各文明之间增进了解,理解和尊重的窗口。2006年年底,世界艺术馆还配合中俄友好年,自行举办了“现代俄罗斯大师双人展”,承办了“俄罗斯民俗艺术展”“游牧人的世界”等展览。

指针匆忙走进2007年,这是中国人喜爱的猪年.就在除夕前几天。中国意大利文化年接近尾声之际,展览“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也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珍贵艺术品,虽说有的是残骸,但正是艺术瑰宝的不完美才给了人们思考与交流的空间,人们在想象中构建自己对庞贝的唯美幻境。展览通过古城庞贝一幅幅壁画,一件件珠宝、一具具在灾难中惨烈挣扎的人体残骸的模型,向人们诉说着悲壮,哀婉的人与天的故事。我们叹息维苏威火山残酷毁灭庞贝辉煌的同时。也要感谢火山,正是这大自然的力量才使庞贝弥足珍贵的历史印迹得以永久凝固,才使今天的人们通过庞贝就可感受古罗马帝国的人文脉络。

时下,“想象的时空――杰利・尤斯曼摄影展”3L将人们带到后现代主义的黑白胶片中。2007年9月20日至11月10日,展览“300%西班牙设计即将在世界艺术馆隆重展出,大家可以看到来自20世纪西班牙最知名的艺术家与设计师的300余件杰出作品:100把椅子,100盏灯,100张海报。充满工业与艺术之美的设计。令人眼前一亮:原来椅子可以这么制作:原来台灯可以这么设计:海报有时也可以这么涂画;是神奇与诡秘、激情与冷静的碰撞,是绝对的灵感泉涌.喜欢DIY的朋友千万不能错过。

梳理世界艺术的脉络

精彩的展览令人目不暇接,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到“从莫奈到毕加索”,再到“伟大的世界文明”,2006年的世界艺术馆就是在展览中推广介绍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艺术。选取“意大利文艺复兴”作为开馆之作,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是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它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在古典规范的影响下的艺术和文学的复兴。其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位的世界观,以挣脱1000多年封建教会势力的统治,挣脱精神上的束缚与奴役,被禁锢多年的古典文化又引起人们的重视。文艺复兴最早发生在意大利,因此意大利的美术作品也是最有成就,最具代表性,最有历史意义的。

走出文艺复兴,走进印象派,在展览“从莫奈到毕加索”中,人们看到的不再是严谨的构图与线条,而是更多的张扬的造型与奔放的色彩,在19世纪。人们否定和质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关于文艺作品的基本风格以及用艺术的想象真实地反映自然的信念。这给艺术创作带来了自由,但同时也带来了损失,文艺创作由此丧失了对人的真正形象的理性肯定。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等就是这样一些有双重性的艺术思潮和流派。它们从不同方面以新的视角真实地,科学地描绘客观世界(包括光和空气氛围,代表画家是某奈),描绘艺术家身边的现实,表达自己的感性与理性认识,虽然新的潮流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颓废”成分――在创作中舍弃崇高的理想。然而,具有的革新意义不容忽视,它们开辟了绘画语言的新天地,用新的技巧展示了客观世界和人们主观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因而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也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些新思潮和新流派本身是艺术领域中的革命,它们同时也孕育了20世纪艺术更为激烈、难以自我控制的变革。

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革新了人们的思想,革新了封建主义统治下的古代艺术。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印象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革新了文艺复兴,古代艺术、文艺复兴、印象主义这三个极具历史使命的艺术时期,用作品为人们梳理了西方艺术的发展历史。“伟大的世界文明”帮助大家找到了西方艺术的渊源,“意大利文艺复兴”让人们看到了颠覆封建主义的艺术变革,“从莫奈到毕加索”引领人们解读近现代艺术,展览按时间顺序把西方艺术文明融会贯通,给人们呈现出了充满激情和张力的西方历史画卷,帮助人们走进、认识、梳理和理解世界艺术脉络。这也是建立世界艺术馆的初衷。

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精彩的展览令人心潮澎湃,但是有谁知道展览背后的故事?这些顶级展品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如此大方地来到中国?可以肯定的是国家的魅力。中国在世界的发展有目共睹,经济的腾飞推进了文化与艺术的交流.国力无疑是世界艺术馆成长的强大后盾,从某种程度说,世界艺术馆的建立也是国家外事文化交流的点睛之笔。

世界艺术馆在建馆之初,就与国际阵营中的博物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博物馆遂无偿借给世界艺术馆如此之多的罕世珍品。通常,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都是属于自己的馆藏,尤其是涉及世界多国的古代文明,但这样收藏量的博物馆可谓屈指可数。我国国际化博物馆程度的提高,帮助我们实现了这一梦想,举办这样规模大,品质好,水平高的展览――“伟大的世界文明”。这基本依靠各国合作伙伴有计划地更换部分展品。实行长期陈列,使展览成为国际博物馆间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帮助我们进一步拓展了与国际博物馆界的良好合作模式。

从性质上看,世界艺术馆合作伙伴涉及博物馆的种类形式多样,有国立的、私立的、企业的、高校的、基金会的等等:从地域上看,合作伙伴跨越亚、欧、美.范围广泛而多元。包括:美国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宝尔文化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西雅图艺术博物馆.梅龙基金会;意大利的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佛罗伦萨地区博物馆中心局、乌裴济美术馆、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都灵埃及博物馆.罗马国家博物馆,国立东方艺术博物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庞贝考古博物馆,梅塔朋托国家考古博物馆,卡拉布里亚国家博物馆、塔拉托国家考古博物馆、朱利亚博物馆、帕埃斯通国家考古博物馆;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埃尔伯特博物馆;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东映株式会社、凸版印刷株式会社。世界艺术馆还与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机构有合作往来。如此众多的博物馆鼎力支持,展示着世界艺术馆国际化进程的前景,也为世界艺术馆的成功增添了信心和保证。

一个博物馆的成长和壮大离不开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世界艺术馆为此定期举办的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就是该馆与国内外同行进行集中交流探讨的方式。2006年9月。该馆以“世界艺术在中国”为主题.举办了首届“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来自英、美、意.日等国家和我国港澳地区的博物馆馆长和业内专家.就世界艺术馆的基本陈列展设计方案.各博物馆在2010年之前的展览交流项目以及博物馆教育工作进行了讨论,专家们各抒己见,为中国的博物馆献计献策。第二届论坛(暂定2008年3月举行)仍以“世界艺术在中国”为主题,重点交流博物馆管理模式。

“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促进了馆际交流.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对话.为我们了解国际博物馆发展大势.提高管理水平发挥了作用。同时也为我们向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学习、汲取经验、不断完善自己提供了机会。论坛这样的形式,也将逐步扩大世界艺术馆的国际合作体系。

博物馆教育

作为艺术类博物馆,世界艺术馆特别注重教育。教育是博物馆四大基本功能之一,博物馆具有典藏维护、研究、展示和教育四大功能。

王立梅馆长在建馆之初就指出“我们国家的博物馆参观人数的寥寥,足以显示出文化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缺失,换句话说:这也是社会教育的不全面。那么我们的艺术馆就是要培养人们参观博物馆的习惯,把看博物馆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早在1984年,美国博物馆学界的重要文献新世纪的博物馆中就提出如果说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的确。博物馆是社会公共文化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对比家庭与学 校的教育有优也有劣,但它作为全民素质提高和实现自我教育的大课堂则是另外两种教育形态所无法比拟的。

从国际上来讲。博物馆界近20年来形成了一个重要认识:博物馆不仅关心“物”,更要关心“人”。人的因素是衡量一个博物馆能否实现其终极目标的最基本的标准。博物馆的研究从重“物”向重“人”的转变,就是由一个学术研究机构向公众活动中心的转化。传统博物馆以收藏和研究为中心,强调学术性和时政性:现代博物馆则以人为中心,强调服务意识和服务的人性化,强调社会教育与发展文化产业两者兼顾、共同发展,从而形成良性的运行机制。虽然我们国家对博物馆教育缺乏整体认识,较之西方发展滞后,体制、教育观念等各个方面都有缺口。但是世界艺术馆并没有因此止步不前。艺术馆在成立伊始就设有教育部,主要在讲座、教育活动,志愿者培训等多方面进行推广。教育对象也是主抓儿童,因为我们的孩子从小没有艺术史的学习,只了解本国历史和文化远远不够,中国步入世界舞台。国民需要了解世界,补上这一课。所谓艺术无疆,文学与艺术的沟通最容易产生共鸣。世界艺术馆不仅重视儿童,还重视社会各个年龄段的公众,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教育活动进行艺术教育普及。

首先谈谈世界艺术馆的公益讲座。讲座拓展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拓展了机构间的交流,从形式上分为馆内和馆外讲座。馆内讲座一般是结合展览,主持者不但有国内的优秀学者,如丁宁,朱青生、邵大箴等,还有外国著名学者,如美籍印度学者丁文嘉博士、美国后现代主义摄影大师杰利・尤斯曼先生;馆外讲座我们走进了学校、教育研修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等。讲座给公众提供了一个与专家对话的空间和深入了解展览、了解艺术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讲座直接扩大了博物馆的受教育人群。

其次,教育活动方面.世界艺术馆积极配合展览,根据受众年龄,心理和学习特点主导策划家庭教育亲于活动,内容包括画画,泥塑、剪纸等等,其中已成功进行的活动主题有“亲临火山爆发”“神秘的埃及木乃伊”和“希腊与奥林匹克”。西班牙的斗牛举世闻名,其实西班牙也培育了许多著名的艺术家,如格列柯、里贝拉、委拉斯贵芝,戈雅、毕加索等人。今年是中国西班牙年,依据“300%西班牙设计展”,教育部也自主策划了一些与艺术设计相关的教育活动,对象有亲子组和成人组,主题就是展览主题的立体化,即如何设计海报?如何彩绘椅子?又如何自己动手制作台灯?活动侧重展览的学术性与社会的普及性,意在帮助人们体验、欣赏和理解现代设计作品。

博物馆教育分馆方主导。参与方主导和馆校合作主导三个方面。要想扩大影响,推进教育普及,就要有合作。2007年3月.世界艺术馆就与北京二中分校首度尝试了“馆校合作”项目。共同策划了以庞贝展为依托的初中多学科整合课程。馆校合作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良好结合,“馆校合作”项且,以互动的形式调动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博物馆的教育资源使书本知识实物化,具体化,博物馆让学生在尝试与体验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动手能力。

最后来谈谈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在世界上诞生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与此相比,中国的志愿者还属于起步阶段。但是世界艺术馆随着不断地摸索。总结,前进,逐渐组建了自己的志愿者队伍,因为有了热情积极的志愿者,艺术馆倍具活力,他们是世界艺术馆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志愿者的招募面向社会全体公众,只要是对艺术,对历史感兴趣,有意愿为公众服务的人们都可以报名参加,志愿者通过培训,考核方可上岗。我们的志愿者主要进行常规讲解,因为目前我国的大多数观众还达不到不需借助他人帮助就能完全看懂展览的程度,听不到讲解,看不懂展览,势必会影响观众的兴趣,所以就具体情况来说,讲解任务还非常重要与艰巨。2006年秋,《中国日报》《北京青年报》等新闻媒体对世界艺术馆的志愿讲解给予了很高评价,我们的志愿者为艺术馆带来了社会影响,也为艺术馆带来了口碑效应,这也证明成功的陈列与精彩的讲解总是相得益彰。

世界之窗就是要促进民族间,国际间的理解与认同。博物馆正是承载和展示人类文明的地方,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是衡量城市文明和个人文化素养的标尺。世界艺术馆就是一个文化载体,它将西方的艺术文明带到中国,将中国的艺术文明推广到世界,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世界,了解中国。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机构。不能忽视自身担负的艺术教育使命,世界艺术馆就是要努力通过自己的窗口,借以展览并与世界对话,借以合作并与世界交流,借以教育并向世界学习。这个“世界之窗”展现的不仅是人类文明瑰宝,更是资源丰富的教育平台,“世界之窗”也会继续发挥自己的特色,为公众服务,使世界艺术馆早日跻身于国际一流艺术博物馆之林。

第2篇

大凡了解麦格雷戈的人,没人会觉得他配不上这项荣誉,因为成为大英博物馆馆长十多年来,他带领这家世界上规模庞大、知名度极高的博物馆,一步步前行,适应越来越扁平化的世界。

在博物馆的管理和发展规划方面,麦格雷戈也遇到了问题,也是目前让所有博物馆挠头的问题。无论是在展品上还是经费上,近年来全球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面临转型的难题。

博物馆成为文明的一部分

虽然全世界每一家博物馆都在展示人类的历史,但大英博物馆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本身也已成为历史文明的一部分。这家博物馆建立于1753年,是全球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成立六年后正式对公众开放,因此2014年适逢大英博物馆开放255周年。

在这样拥有纪念意义的年份里,身为大英博物馆馆长的麦格雷戈自然是喜气洋洋。远的不说,仅在2013年这家博物馆就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共有670万人次参观,不但比2012年高出20%,也打破2008年600万人次的纪录。据统计,该博物馆在2013年访客最多的一天是8月16日,那一天是星期五,有3.38万人次的访客。麦格雷戈称,“我很高兴去年有这么多人参观大英博物馆的世界藏品。”

麦格雷戈一语点出了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藏品。之所以会有如此多人涌进大英博物馆,是因为那里的藏品由跨越世界文化史的近千万件文物组成,从原始人类的石器到20世纪的版画,跨越了2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其中包括解开埃及文明钥匙的罗塞塔石碑、亚述王国的猎狮浮雕、中美洲阿兹泰克文明的绿松石双头蛇等……每一件藏品都代表人类历史上一个个辉煌灿烂的时期。

“二百多年前英国议会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馆时的宗旨之一,是让世界上所有好学和好奇的人来到这里,发现他们自己的历史,找回那些没有书面记载的历史佐证,让幸存下来的物品讲述故事。”麦格雷戈告诉本刊记者。

作为全球最有声誉的博物馆,起初大英博物馆对所有“好学求知的人”免费开放。按照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解释,这种做法是基于启蒙思想,也就是说,尽管人类文化间存在着差异,但是通过彼此交流,它们是可以互相了解的。大英博物馆一直自诩是这种人类跨文化研究的平台,目前每年来这里通过参观藏品接受“启蒙”的全球观众,数以百万计。

但是,如果追根溯源,大英博物馆里面那些琳琅满目的藏品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来源算不上光彩。因为博物馆的建立正赶上英国崛起为“日不落帝国”,正是其在全球扩张的时候。英国人借着坚船利炮纵横七海,从全世界掠夺无数的历史精品,运到大英博物馆来。

从大英博物馆进门后往左边走,本刊记者看到一座“功勋墙”,上面的砖上密密麻麻刻了不少为博物馆添砖加瓦的人的名字。其中既有汉斯·斯隆爵士这样的博物学家,也不乏以及掠夺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父子等一大批在国外臭名昭著的名字。

大英博物馆目前有超过700万件藏品,麦格雷戈认为,“人们参观博物馆就应该像阅读‘格列佛游记’一样,通过不同的展品来经历一次不凡的世界旅行。”

在展品方面让麦格雷戈头疼的,是一些当年被掠夺国家接受了足够的“启蒙”后,让文物认祖归宗的要求。比如,希腊就一直要求英国归还曾经属于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埃尔金大理石雕,并且在雅典卫城建造了新的博物馆,准备安置回家的文物。

早在2003年时,麦格雷戈就坚决对希腊的要求说“不”,称埃尔金大理石雕永远不会归还给希腊,也不会借给希腊展览,只希望希腊政府接受一个大理石雕复制品。

如今在这个问题上,麦格雷戈的态度有所松动,起码说起中国文物来,发生了变化。虽然他坚称博物馆需要全球各国的文物,但也表示大英博物馆愿与中国合作,追回圆明园文物,也愿意围绕有争议的文物问题与中国研究人员展开联合调查。这种逐渐开放的态度,正是大英博物馆适应世界发展的表现之一。

怎样应对经费短缺

对于麦格雷戈来说,面对文物的国外追诉,可以用法律来遮掩,将问题全推给英国政府。可有关英国政府削减经费的问题,他就不得不独自面对了。

麦格雷戈算得上是一位勤俭持家的高手。上任伊始,他接手的就是一个每年有500万英镑赤字的烂摊子。因此这位学院派的资深研究人员不得不使出一些“外交手腕”—虽然他本人不喜欢这样的说法—为博物馆的生存发展四处化缘拉赞助,让博物馆适应在全球经济危机下的艰难岁月。

博物馆在前几年还是过了一段好日子。当时鉴于商业化的侵袭,英国人越来越愿意出入于牛津街商业区或者哈罗兹百货商场这些物欲横流的地方。为了反低俗,英国政府拨出大笔资金给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让其进行文化教育建设。于是乎,大英博物馆开始门迎四海、泰特当代艺术馆雄踞泰晤士河南岸,大英图书馆新楼拔地而起……

对博物馆等机构而言,英国政府多年来一直扮演着“发动机”和“财神爷”的角色,撒下大笔英镑。这不但帮助文化机构组织举办大量活动,而且也让这些机构的员工享受着与公务员类似的薪酬。在政府拨款的羽翼下,英国的文化机构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结束了这段好时光。危机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财政赤字。根据政府通过的财政年度预算案里,博物馆、画廊和历史遗产等文化方面的支出在总体预算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比往年有所下降。政府为了削减公共开支,狠狠一刀砍到博物馆的头上。

麦格雷戈也有应对办法,他曾经纠集了泰特艺术馆馆长塞尔塔、国家剧院院长海特纳尔等一帮英国文化界响当当的大人物,举着“要舍得给文化花钱!”等标语牌,像讨薪民工一样委屈地并排坐在大英博物馆的台阶上。他还诱惑政府,称“给博物馆等文化领域不是赔本买卖,每投入1英镑能创造出2英镑的产出”。

金融危机把博物馆“饭来张口”的日子变成了明日黄花,馆长们不得不斯文扫地向政府伸手要钱,同时也不得不另想办法。这些整天和故纸堆打交道的聪明大脑开始搞起了经营,目前商业经营性收入在英国各个博物馆收入中所占比例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当然,英国博物馆并不会把房子租出去搞什么楼堂馆所,顶多是尽量挣点不带烟火味的“文化钱”。

博物馆的经营性活动慢慢成为获取博物馆运营资金的最有效渠道。在免费开放的形式下,英国博物馆的经营性活动中,以博物馆的文化产品经营和临时展览的门票收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前者如博物馆开发的各类纪念品,在每个博物馆的纪念品商店里,从几十便士的活页纸、明信片到上千英镑的文物仿制品陈列得琳琅满目,这些基于本馆的性质、特点和藏品而开发出的纪念品极具特色,每一个参观者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纪念品。

大多数博物馆提供餐饮服务,为观众提供休息、饮用咖啡、茶等饮料和食品。

以麦格雷戈为代表的博物馆掌门人筹集资金经验丰富,在伸手向政府要钱的同时,也没忘记零敲碎打的小钱来源。博物馆的门口,往往摆着好几个捐助箱。博物馆免票,但摆个箱子让愿者上钩是很重要的一环。从箱子上的标示也能看得出博物馆国际化的一面,用了好几种语言劝人慷慨解囊,而且不管是英镑、美元、欧元还是日元、人民币,统统来者不拒—如果加一个汇率表,就有点换汇商店的味道了。不管怎么说,这些遍布全球的币种,起码也反映了博物馆走向世界的步伐。

新出路:国际化与特展

博物馆走向世界,并不仅仅是摆着捐款箱的入口这一条路,网络也是捷径。2013年大英博物馆网站的使用流量增加了47%,达到1950万次访问。对此,麦格雷戈颇为自豪,他说:“在博物馆展览,在全国、国际上借出及巡回展览,在大屏幕上和在网上观看,显示这个确实充满活力的收藏是属于全球公民的,也为他们所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博物馆网站上浏览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但凡有机会都要走到橱窗前,一睹文物的真容,也就是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大英博物馆连续多年成为英国最热门的旅游景点—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名叫大英博物馆,但蜂拥而至的人中没有几个是来看英国文物的,他们都是想到这个文明的殿堂来认识世界。

总体而言,英国的各个博物馆很好地发挥了认知窗口的作用。除了大英博物馆外,英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五强中,其他四个席位也都被博物馆包揽。泰特现代美术馆、国家画廊、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均是游客青睐之地,这些博物馆的魅力和它们的馆藏一样,魅力经久不衰。

英国旅游局的统计显示,2013年海外游客来英国旅行的次数超过3000万人次,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行程都包括造访博物馆和画廊等英国文化机构。英格兰旅游局的执行总监桑蒂·道说,“我们拥有良好的文化艺术氛围,这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由于有庞大的参观人数作保证,英国的博物馆也经常策划一些专题性的特展。这些特展一方面可获得社会赞助,另一方面可靠出售门票取得收入。比如,大英博物馆这两年陆续举办过“埃及亡灵书”、“阿富汗文物”、“印度之夏”“庞贝古城”等特展,均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其中,“庞贝古城”在6个月的展期中卖出了47.1万张票,成为大英博物馆历史上第三大最受欢迎的展览。最受欢迎展览的头两位分别是1972年吸引了160万参观人次的“图坦卡门”,以及2007年吸引了85万人次参观的“中国兵马俑”。

第3篇

1、5月18日对应节日:国际博物馆日。

2、国际博物馆日为5月18日,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于1977年发起并创立。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

3、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2019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遇难同胞丛葬地纪念景观设计展开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柏林国立博物馆是德国国家博物馆的集合体,核心部分包括旧博物馆、新博物馆、博德博物馆、佩加蒙博物馆等,集中于著名的柏林博物馆岛。

柏林国立博物馆的历史可追溯到德意志民族统一前的普鲁士王国。当被拿破仑掠夺的文物和艺术品被退还并运回柏林后,国王威廉三世提议建立国家美术馆。同时,在全国掀起一场大规模的绘画征集活动,以弥补藏品的不足。此后,威廉三世又收购了英国收藏家爱德华・索里的3000幅绘画,在此基础上于1830年建立了旧博物馆,从此拉开了博物馆岛建设的序幕。

自1830年到1930年的一百年间,柏林国立博物馆发展为拥有19个博物馆的集群,成为与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并驾齐驱的世界一流的国家博物馆。值得注意的是,1907年到1930年期间,正是德国历史上多灾多难的时期,德国经历了鼎盛、战争、战败、魏玛共和国经济崩溃的曲折历程。而这期间国家博物馆的建设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而后,随着希特勒的上台,柏林博物馆开始了真正多灾多难的时代。

作为一个三流画家,希特勒将现代艺术视为洪水猛兽。于是许多艺术创作被禁止,作品被销毁,犹太艺术家和工作人员被送进了集中营。纳粹战败时,部分博物馆建筑毁于战火,许多艺术品又被苏联作为战利品掠走。二战后,柏林博物馆及藏品被划分为东、西柏林两部分,开始了近半个世纪的痛苦分离。1952年民主德国建立了德国历史博物馆;1956年联邦德国在新旧博物馆基础上重建了柏林国立博物馆,由14个博物馆和1个艺术图书馆组成。直到1990年东西德重新统一后,柏林博物馆岛又重现了往日的辉煌,再次成为世界博物馆重镇。

柏林国立博物馆的众多分馆中,绘画美术馆创建于腓特烈・威廉一世时代,收藏有13世纪到18世纪欧洲历代名画1500多幅,其中德国、荷兰、意大利绘画最具特色。著名藏品有:德国文艺复兴巨匠老克拉纳赫的《维纳斯与丘比特》、丢勒的《希罗尼莫斯画像》、鲁本斯的《圣女切奇莉亚》、伦勃朗的《戴金盔的男子》、凡・戴克的《祭坛圣母》以及提香的《维纳斯与风琴演奏者》等。

铜版画陈列馆创建于1831年,收藏了14世纪到18世纪素描速写作品和版画,共约37.7万件,还有5000册15世纪到20世纪历代附插图书籍以及100多件11世纪到16世纪附插图手稿。

民族学博物馆创建于1873年,约有藏品38.8万件,展示了非洲、大洋洲、美洲、西亚、东南亚和欧洲各地的民族文化。

雕塑馆创建于1830年,收藏基督教拜占庭时代早期至18世纪末的西方雕塑艺术品,藏品约有3500件。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04年,收藏公元8世纪到18世纪期间伊斯兰艺术品,涉及地域从西班牙、阿拉伯到印度。

印度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63年,为德国唯一一所印度艺术馆,收藏品包括印度、尼泊尔、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尼、土耳其地区古代艺术遗存。丝绸之路的文物遗存也在此处。

埃及博物馆创建于1823年,收藏史前时代到罗马统治时期古埃及历代文物,柏林国立博物馆镇馆之宝“妮菲蒂蒂王后半身像”即在此处。妮菲蒂蒂是埃及第十八王朝著名法老图坦卡蒙的母亲,有埃及古代第一美女之称。1912年底,德国考古队在埃及发掘出这尊胸像,在向埃及隐瞒了胸像的真正价值后,把它带回德国,是埃及流落在海外最著名的文物之一。世界雕刻史上有两件公认的最美女子雕像,一件是卢浮宫的镇馆之宝“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另一件就是“妮菲蒂蒂王后半身像”。今天,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这尊彩绘雕像看上去仍然光艳如新,要知道我国2000多年前的彩绘秦始皇兵马俑出土不久即颜色顿失,不禁使人佩服古埃及人艺术水平之高。“妮菲蒂蒂王后半身像”问世近一个世纪以来,埃及政府多次希望借这件宝物回祖国展览,均被德国人断然拒绝,怕的是宝物有去无回。

柏林国立博物馆著名的分馆还有创建于1830年的希腊罗马古物博物馆;创建于1829年的史前和古代博物馆;创建于1867年的美术和工艺博物馆;创建于1840年的石膏造型馆;创建于1876年的国立美术馆;创建于1906年的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889年的德意志学博物馆。其别值得一提的是藏有大量珍贵中国文物的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

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是德意志帝国时期建立的第二座非欧洲文化博物馆。1907年东亚艺术博物馆成立一年后,第一任馆长库墨尔就启程前往亚洲,收购东亚各国的文物。当时德国皇帝给驻中国和日本的德国使节发出命令,全力支持库墨尔的工作。库墨尔在中国停留了两年之久,走访了北京、天津等城市的古董文物市场,搞到了大批中国文物。库墨尔回到德国不久就向公众展示了他东亚之行所收集的文物,其中包括唐、宋、明、清各朝代的青铜器、玉器、陶瓷、金银器、钱币、雕塑、书画、漆器等。这次展览引起极大轰动,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中国文物的兴趣。1929年东亚艺术博物馆在柏林第一次展出了1125件中国文物,从上古的艺术品到18世纪的文物无所不有。这是当时欧洲最大规模有关中国的文物展。1933年柏林还展出了274件中国历代画师的作品,在此期间,刘海粟、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等中国绘画大师均来到德国柏林,这些中国绘画大师给柏林留下不少真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遭到盟军部队的轰炸,5%的文物、整个图书馆和照片档案馆均被炸毁。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大部分中国和日本文物转移到柏林郊区的一个地下防空洞中,这些文物虽然免遭战火,但被当时占领了柏林的苏联全部运回苏联。多年来德国政府和民间机构多次向原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提出偿还文物的要求,但均遭到拒绝。现在这批东方文物收藏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博物馆。

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大门口竖立着一块匾额,上面是启功先生的题字“东方艺术博物馆”,旁边是一块太湖石,高两米左右,下面配白色大理石须弥座。这是一件中国明末清初的文物,是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花大价钱从英国买到的。馆内现藏品主要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共计12000件,其中中国文物有2000多件,基本涵盖中华文化的各个时期及门类:陶瓷、玉器、青铜器以及历代名家书画等。

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还收藏着十几件中国皇帝“赠送”的文物。1900年6月10日,德国公使在北京街头被杀死,事件发生后,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决意报复中国,派遣了2万多人的对华远征军,清朝战败以后,与11国签订《》。清朝政府被迫派人赴德国就克林德公使被杀一事向德国皇帝道歉。光绪皇帝让醇亲王载沣随身携带大量珍贵文物礼品,准备奉送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因为克林德被杀,德国皇帝拒不接受任何礼品,于是这批文物就转赠给了德国的博物馆,文物物件包括明清两代的玉器、陶瓷、书画、织品等。

此外,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琉璃厂一带被德国兵占领,古玩铺的古玩字画、金石陶瓷等文物被德国兵抢走,所剩无几。侵略者还将从宫廷和官宦人家抢劫来的文物拿到社会上出售。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内有几件文物就是德国士兵当时从中国掠来的,他们的后代在了解到祖辈这段历史后主动将文物交给东亚艺术博物馆收藏。

第5篇

关于“虚拟现实将让博物馆退出历史舞台”,第一个迹象就是去年Oculus Rift DK2出现,那一次,当我试戴了这款产品之后终于意识到:它能够在数字世界中将现实中的影像完全复制映射过来。

而第二个迹象是出现在上个月,当我去访问大英博物馆的Sicily展览的时候。这次展览堪称完美,它把Silician有关希腊和诺曼历史的内容精美展现了出来。但是问题是,我看不到它。

它开展的四天后,一个星期日的下午,我兴致勃勃地进入博物馆,但人实在太多了,我必须排队检票,排队浏览场馆的分布图,排队去看一个个展品,但是每个展品我能看的时间只有几秒钟,我稍微驻足一下,后面的人就涌了上来,我生怕耽误了别人的时间,所以整个欣赏过程只是匆忙,或者称之为潦草的。

我当时想,也许……是这个场馆的布局有问题呢?也许……他们在某些角落里放了太多的展品,有太多长长的玻璃柜子靠着墙摆放?但这其实并不是问题的核心,设计师已经花费了所有的心思,做了所有他们能做的。回想一下,其实这样拥挤、匆忙的观展体验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让我们回归问题的本来面目:当一个展览越是成功,它所吸引拉动的人气也就越高,人气越高,那么你能够精心去徜徉在历史文明长河中的时间也就越短,你就只能走马观花。

所以,自然而然的,我们不禁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虚拟现实中,近距离的,全角度的去欣赏古玩,正如你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一样?即使在世界上最棒的博物馆中,我都无法获得这样的观展体验啊!”

大英博物馆人们竞相欣赏罗塞塔石的情景

自从2010年,我已经访问博物馆不下250次,我的第一本书也是博物馆给我的灵感,我甚至还为了开发游戏,向大英博物馆咨询,我甚至还在Design Museum、MOMA、V&A等地方有我的展品。而我此时要说:虚拟现实将彻底摧毁博物馆。

在我开始证明这个观点之前,首先允许我解释一下博物馆的特殊之处,它究竟在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也许这是那些认为博物馆不会被虚拟现实所取代的人很容易想到的辩词。

博物馆的各个展馆给物品赋予情境

当你在博物馆,他们会告诉你这个物品是干什么的,在哪里找到它的,谁制造的它,怎么制造的,等等很多内容。而且博物馆还会通过“标签”、“时间线”、“照片”、“绘画”、“模型”以及“某种互动方式”来展现有关这个作品的全部内涵和意义,有些时候还会特意把一些东西归为一组,这样你会看到某种演变趋势。

如果你选取了正确的物品,那么你就可以在一个房间中讲述一个文明的故事,将上述的情境给拿开,你只不过是身处一间杂乱的仓库中;如果把这些物品拿走,也许你只是在读一本书或者看电视。展品是连接我们过去的纽带,它让我们的想象能够开枝散叶,让我们能够触摸到岁月。

但是,很多博物馆在提供“情境”上面做的并不是很好。是啊,预算有限、时间紧迫、各种物品的重要程度难分高下,所以,我在观展的时候往往会遇到这样的画面:

剑桥的Fitzwilliam博物馆的剑(但说实话,在这个馆内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到各种的剑)

我所看到的是没有“情境”的武器,它们并不是不好的,它们只是不属于这个博物馆。当然,这上面摆放着各种标签介绍,但是它们的出现是如此的突兀,凌乱,无序,也无法跟物品的摆放产生某种呼应。要是这么做就是展览的话,博物馆完全可以把讲解员给直接开除掉,然后自己前往某个商店,在货架上面挑挑拣拣,就选一些看上去比较酷炫的武器,然后把它们的名字、日期全部打成卡片,就这样摆出来就好了嘛。

在这个博物馆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展品,馆方很难很好地解释它们,正如乐器,有些时候博物馆只好让它们成为一个安静的摆件儿,让别人看来只不过是形状比较好看的物体而已;还有一些博物馆稍微能走心一点的,他们会提供某些声音片段。而布鲁塞尔的Musical Instrument Museum(乐器博物馆)做的是最棒的了。访客带着无线耳机,只要站在某个特定的展品跟前,耳机里面就会播放出这个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无法给物品赋予情境”,这可不是可有可无的缺憾,它简直就是博物馆展览的全部意义所在!

其实,你完全可以不用虚拟现实技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比如说武器展览吧,如果提供某种互动式的体验,一段讲解,又或者是动画演示,将不同的武器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让它们在准确度、射程、上膛时间、后座力、造价、当时社会的流行度等方面分个高低,我想没有人会不喜欢这样的展览的。当然,戴上虚拟现实的头戴设备,花上三分钟时间体验一下开枪也的确有趣,可是这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虚拟现实的真正价值就在于;它让“把情境赋予物体”这件工作变得简单了。它集合了所有能够想象得到的视听体验方式,而且还会在上面添加一些全新的“情境”,比如模拟和动画。当然,这样的体验只有将整个博物馆都搬到VR里才能获得,你不可能在博物馆里,在一个展台前戴上VR 5分钟,然后跑到下一个展区再戴上VR 5分钟……

所有你在博物馆中能够获得的体验,都能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获得更加完美的复制,甚至是丰富,除了“触摸”和“嗅闻”之外。

在苏丹北部穿行

虚拟现实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临场感

有关“虚拟现实该如何重塑博物馆”,大部分的讨论内容都是在说如何将“访客”瞬移到另外的一个世界里。这不奇怪,这恰恰是虚拟现实最特别的地方,但是,很多反对VR的人也会从此找到他们的反对理由:虚拟现实这种东西看上去更像是游戏或者电影,它好像跟教育项目没有什么关系。

但是,谁说游戏和电影就不能感化人教育人?而我更想谈谈“身临其境之感”跟在博物馆浏览展品有着怎样完全不同的体验。今年年初,我第一次访问埃及,在Luxor的好几个墓转了一个星期。这是我第一次在最为真实、原始的环境中去欣赏它们。这么说吧,在博物馆里曾经我所看到的一切,完全不能跟这次旅行相提并论,当我站在大英博物馆中,我完全无法搞清楚Sekhmet的雕像是怎样的巨大,我也不知道寺庙中的墙绘画具有多么强烈的史诗感。那种4000年前的历史扑面而来的感觉,历史博物馆给不了。

Medinet Habu, Luxor

博物馆是可以还原一些东西,比如桌子、房间等等,但是它无法还原一个城镇,一座城市,一片天空。这也是为什么研究古埃及的老师学生必须前往埃及亲眼看一看的原因。

这一切,VR都能办到,也许只是几分钟的完全沉浸之感,都能让你觉得“你就在那儿”,这已经足够让你获得对历史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见解和体验了。

但就算人类拿出最棒的科技出来,虚拟现实也不是灵丹妙药,它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

曾经我在Genoa开会,有幸进入了S518 Nazario Sauro潜艇的内部,我见识到了超迷你的厕所、超迷你的卧室、我把自己的头伸进了鱼雷管道里,我当时可不是在读一本关于潜艇的书,或者看什么模型,当时我可是就在潜艇内部!

但是如果让我说实话的话,我真的从这次参观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除了知道“潜水艇里面各种东西都很小之外”,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是啊!这就是一艘潜艇!

因为这是在意大利,我没有博物馆的那些标签可以供我阅读,了解。没有了它们,我就没有了很多非常重要的信息。潜水艇成为了一种令人兴奋,奇怪,却又十分神秘的物体。为了摆脱肤浅的认知水平,你需要一个人在旁边做介绍,告诉你现在该看哪儿,你什么东西是可以忽略掉的。不管你是在博物馆还是在潜水艇中,不管你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虚拟世界中,你都需要一名向导,一名讲解员。

所以我本人也是对虚拟现实有所疑虑的,如果没有讲解,你的眼前除了升起一个又一个壮丽宏伟的景象之外,还有什么呢?但这种宏伟的图像最起码充当了领路人的作用,起码能带人们入门,曾经博物馆也起到这方面作用,但是虚拟现实将它更完美化了。

虚拟现实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互联网上以边际成本为0进行规模化传播

有公共财政作支持,又或者是让亿万富翁掏腰包,博物馆每天都吸引大量的访客前来,大厅每天都能接待数以千计的人,问题在于,博物馆的接待能力是一个定量。每年大英博物馆的接待人数是700万人,怎样让它的接待能力提升十倍?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事,所需要的资金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另一方面,互联网本身就有着“无限规模化增长”的属性,Youtube的访客浏览成本,以及App下载的边际成本约等于0。一款讲述日本历史的视频,免费派发,免费观看,一个月能欣赏到它的人,要远远多于一年内前往日本的人。如果将互联网跟虚拟现实结合上,这种接待能力无上限,边际成本接近于0的技术,毫无疑问会给博物馆判了死缓。

你可以从世界各地到处去搜集在你眼中最棒的,最重要的展品,如果线上的访客不喜欢,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它们看不看并不带来成本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科技来跟踪这些访客的行为,从而更加精准地去发现访客的喜好,扔掉调查问卷吧!你可以在他们畅游虚拟现实世界的过程中,随时随地地去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些都会化为数据显现出来。你可以像Facebook和Google一样去做一些AB测试,借此来不断地提升访客们的观赏体验。

在这样的情景下,你很难想象现实中的博物馆还有什么招架还手的能力。

关于虚拟现实博物馆的商业化进程

还记得我之前所提到的虚拟现实中武器的尝试体验吗?也许得花上几十万美金才能把这个东西搞起来,这对于博物馆来说,完全超出了它们的预算,它们也是有“互动体验项目”的,比如触摸屏,但是也不过几万美金而已。但是对于一家资本充裕的商业公司来说,把这样的体验带给全世界,而不是一座城市,这几十万美金的小钱还是花得起的。

Netflix现在不断地加大对原创内容的投入开发力度,并将自己的影响力覆盖到全世界。在今年,他们准备花1亿5千万美金做十季的自制剧《王冠》。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电视台能有这样的手笔来砸这么大的一笔预算出来。如果现在博物馆界的“Netflix”能够花上5000万美金打造一个单独的虚拟现实展厅,全世界每一个人都能进入观赏,那么它将有能力请到全世界最优秀的讲解员、专家学者、艺术家、设计师。不管是The Met、Louvre、还是大英博物馆都无法与之匹敌!

我们同样有理由期待Facebook、Google、Amazon这三家公司能够投资开发与之类似的虚拟现实博物馆项目,它们渴求的是注意力和影响力,而一个博物馆式的教学体验就是非常完美的途径。

现在谈起“虚拟现实界的Netflix”实在有点儿言之尚早,毕竟现在拥有高端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消费者还不到100万人。但是我们这样试想一下,在短短的二十年时间里,我们已经看到互联网彻底摧毁了新闻业,那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虚拟现实会在很短时间内给博物馆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

第6篇

你是博物馆爱好者吗?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博物馆。互联网新出了一个全球排名前25的博物馆名单,我们一起去看看其中的一些博物馆吧!

The Museum of Qin Terracotta Warriors and Horses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There is an army (军队) from 2,000 years ago in China. They are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兵马俑). All of them are made of clay(泥土). There are 8,000 warriors. They are part of Emperor (皇帝) Qin Shihuang’ s tomb (坟墓). Qin was the first emperor in China. The museum is the largest underground(地下的)military (军事的) museum in the world.

2000年前,中国有一支军队,他们是兵马俑。他们都是用泥土做的。一共有8000个兵马俑,他们是秦始皇陵墓的一部分。秦始皇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这个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Fun facts about the warriors

1. They are 1.8 meters tall on average (平均). Some are 1.9 meters tall.

2. Their faces are all different. No two warriors look alike (相似地).

3. They have different jobs. Some have weapons (武器). Some lead horses.

关于兵马俑的趣事

1.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8米,有一些是1.9米。

2.他们的脸部表情都不同,没有两个兵马俑看起来是相同的。

3.他们从事不同的工作,有的拿武器,有的牵马。

Louvre Museum卢浮宫

Did you know?

The entrance (入口) to the Louvre Museum is a glass pyramid (金字塔).

The Louvre Museum is the world’s most visited museum. It is also one of the oldest museums in the world. The building used to be (过去是) a royal palace (皇家宫殿). Now it has some of the best art works (艺术品) in the world.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aintings is the Mona Lisa.

卢浮宫是世界上被参观最多的博物馆,它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博物馆的建筑过去是一座皇家宫殿,现在它拥有一些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画作之一是《蒙娜丽莎》。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The museum is the largest in the US. It was built in 1880. There are more than 2 million(百万)collections from around the world. It has paintings like Van Gogh’s Sunflowers. It has Egyptian(埃及的)rooms. There, you can see 13 mummies(木乃伊).

这个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建立于1880年,里面有超过200万的世界各地的收藏品,其中收藏有梵高的画作《向日葵》。它里面还有埃及的展厅,在那里,你会看到13具木乃伊。(注:rooms在这里翻译成中文是展厅的意思)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

第7篇

【关键词】博物馆;功能角色;转变

博物馆无疑是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精神传承最为主要的承载媒介之一,其所具备的重要文化意义不言而喻。追溯博物馆的起源,学界普遍公认的观点倾向于以欧洲为核心,如石击湖面泛起层层涟漪般,扩散发展至全世界范围的。从古典时代(classical times,约BC5 -CE1)的古希腊、古罗马,用以公示炫耀帝国战利品的形式;到中世纪(middle ages, 约CE5-CE14)成为附庸于宗教的文艺收藏空间;再到18世纪之后,除了民族国家权力的象征载体外,博物馆的影响作用更延展到对大众“生活秩序”与“集体身份”的构筑上,并日益成为其中更重要的面向。

作为一项不可取代的生产、提供“知识”渠道,博物馆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定位可以从其展现方式的不断演化中一窥端倪。Museum的说法被固定下来是来自于希腊语mouseion,意指缪斯女神(Muse)的神殿。16世纪,欧洲人对知识的认知方式尚未脱离“神创世界”的沿袭传统,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尤以著名的意大利思想家卡米罗创立的“记忆舞台”最具代表性:按照神用七天创造世界来安排七排陈列――上帝(角锥体)、七大行星、简单物质、复合物质、人类制品、灵肉结合和自然中人的行为和艺术,参观者可以像俯瞰宇宙一样俯瞰展示物,当时的人们相信,“这种模式可以帮助唤醒人的沉睡记忆, 激活他们头脑中先已存在的那种无所不包的知识”(徐贲,2005)。

到了17世纪,欧洲在观念上对什么是知识的本质、以及如何实践求知等问题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不再局限于原先神秘的“相似关系”知识系统中(着力揭示与宗教神创世界的密切对应),而开始转向一种更为纯粹直接的“自然历史观”,选择通过“比较”来获得认知。这种认知方式的改变必然会紧紧牵系到博物馆展现理念的更新。“先前的物品展览十分依赖于文字和文本,否则无法说明物品背后的那些复杂而隐秘的相似关系。相比之下, 新的物品展览则无须文字说明, 只要将同类的物品陈放在一起(体量的比较或者是类别的比较),关于‘自然’的知识也就展现在人们眼前。这种博物馆展览使人能够直接与‘自然历史’产生对话,而世界也就是一个由世间万物构成的自然秩序。” i

18世纪是欧洲开启“民族国家”观念的时代。1765年,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在其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提出的“国家博物馆”的设想同样是争取平等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博物馆的馆藏应当开放参观,藏品归国民所有,而不再是王公贵族的私有收藏。由此为19世纪至今,博物馆模式经历的三次变革拉开了序幕。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博物馆模式第一阶段的变革时代,在这一时期,大致符合于现今规范化、常态化的馆邸型博物馆形式逐渐在西方接踵涌现,相关的行业道德、国际组织、培训教育一一创立,作为一种专业视角,博物馆学也正是在此语境下被引入界定的,不过博物馆仍旧保持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几乎完全受制于布展方法、应用艺术等一类封闭的展现思维下。20世纪中后期开始了博物馆事业的第二次变革革命,世界各地博物馆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其它类型公共文化设施(如美术馆、歌剧院等)的迅速膨胀,环境转变的挑战使得“博物馆越来越深地卷入市场的竞争中”(严建强,2000),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时展的要求而做出反思。这一阶段的博物馆解冻、摆脱了原本狭隘的单纯“器物”论,尝试着把注意力转向与整个社会关系有关的更广泛的范围,向人文主义靠拢。博物馆的社会角色愈加受到强调,尤其是教育的职能从组织结构中得到壮大,经营管理、通信、设计等多元跨学科的视角为博物馆展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辅助,同时也促成了当下又一轮第三次变革的产生――文化创意产业模式。

“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在20世纪4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眼中还充满着贬义色彩,到了21世纪初始,英国把“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作为一种新的全球经济促进形式而大力推崇,而“文化创意产业”则是台湾地区融合了“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精华特质的首创,将其定义为:“以文化与创意为核心,透过知识产权的生成、利用与保护,以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的产业。简言之,就是文化产业化,以扩张文化创作的消费市场;产业文化化,以文化内涵强化创意设计动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朱纪蓉,2004)国际博协的章程明文规定:博物馆不追求盈利。但“不追求盈利”并不等同于“不能盈利”,博物馆不应在现代丰富的生活环境中变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应当在新一轮“文化经济”产业的崛起之下寻求新的拓展。

在现代博物馆研究学者们看来,博物馆也是一种特殊的“企业”,也是城市消费文化的重要组成(吴武林,2010),现代博物馆由“专家型”向“通俗化”的转变是必然所趋。现代博物馆应当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机构,能够具备“凭空创造大众对园内藏品的兴趣”的能力。物质环境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而民众在其间氛围下所产生的需要就体现了“经济价值”,把博物馆与经营管理之间建立起联结的可能性,这种“利用过程”是“注重实效的、有审美感”的运用(彼得・冯・门施,2007)。台湾前博物馆协会理事长长、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教授富有创见地指出,博物馆的产品也可分为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两种,所谓藏品只是作为展览、研究之用,是为中间产品;真正的最终产品是指为人们提供的回想、经验与体验,包括“非博物馆服务”、外延以及能够直接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一切,而这恰恰是长久以来最容易被忽略的根本性部分。《体验经济》的作者约瑟夫?派恩也同样认为,尽管是对博物馆,消费者同样渴望一种体验经济式的接触,强调了博物馆挑战这种“氛围”、体验真实可信的重要意义,即通过一些专门活动与营销策略,甚至能够让原本很少进入博物馆的人变成文化物品的活跃分子,形成一种改变人生的体验方式。对比现今三种大致的博物馆分类,或许传统博物馆仍在埋头收集保管着各种藏品;社会博物馆已经关注到了对大众需求、意愿和参与的倡导,博物馆与来访者不再界限分明,并呈现出一种合作关系;而包容性博物馆则更是被视为“社会重建的人”(彼得・冯・门施,2007), (下转第402页)

(上接第400页) 把博物馆应当在社会变革中承担的任务上升到推动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高度。

台湾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早,与国际前沿观念的交流也日益成熟,频频焕发出引人注目的光彩,尤其选择以博物院为案例,是因为的经验己成为台湾文创中一项广受认可的“标杆性”成果范例。

博物院也经历过饱受战火威胁与迁移的颠沛历史,在此不再长篇负累。但通过《挑战2008》(2003-2007)以及《创意台湾》(2009-2013)两大规划的重点打造以及不断规范化的经营管理,现如今,它就是动人的“公民美学”策略的诠释者与践行者,精准运用多元化、多样态的营销手段,培育品味、带动消费,落实“艺术融入生活”的核心价值;它开创了育成经营的制度,在博物馆基础上引入文化企业、开发创意设计,使原本彼此唯恐避之不及的公共文化事业与文化市场产业良性结合,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也进一步成为了助推其自身影响力提升的重要管道之一,打造出传统文化资源更融于日常生活的时尚现代感,成效卓著。博物院营销处处长金士先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一个民族只要累积50年以上的共同经验就会形成文化,而只要有需求、有期待,创意便因运而生……”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历史中,首先大陆的渊源自然是无法分割的,而荷兰、日本殖民时期也同样或多或少对台湾文化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这种“兼容并蓄”高度包容的灵活性就是台湾文创与众不同的竞争利器。谈到之于台湾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金处长认为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内容的提供”――区别于北京故宫,让文物和产品诉说台湾的故事,传达台湾的生活态度。从2008年举办至今的“文化创业发展研习营”就是在通过教育训练的方式,将文物蕴藏的深层内涵授予厂商,把历史知识转化为艺术元素,从而打造出一件件充满巧思的产品,赋予传统的文化精神以新的活力与生命力。

博物馆是民族与国家文化精髓的强有力象征,特别是在当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得到极大富足,导致以博物馆为代表的典型传统文化事业必须面临转型的时代中,如何令博物馆成长为更加贴近人心的载体?怎样更好地实现博物馆从历史教育到艺术普及的多层次功能涵盖?以及它又是否能够为现今各种新兴的文化产业群体、为更广大的大众,做些什么、带来些什么、提供些什么呢?不断努力尝试着放低身段,使自身成为一种审美生活方式的推广平台,关注在追求和开发“美感”,令创意得以传递、渗透于每一个普通民众的点滴生活,这样的转变显然是深具正面价值和意义的。

注释:

i 徐.全球化、博物馆和民族国家[J].文艺研究,2005(5):50.

【参考文献】

[1]徐贲.全球化、博物馆和民族国家[J].文艺研究,2005(5):43-53.

[2]严建强.当代西方博物馆学理论化倾向及其特征[J].中国博物馆,2000(2):2-7.

[3]彼得?冯?门施.博物馆学与经营管理学:敌人还是朋友?――欧洲理论博物馆学和博物馆经营管理学的当前走向[J].中国博物馆,2007(1):20-30.

[4]约瑟夫・派恩.体验经济[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5]朱纪蓉.博物馆与创意产业:台湾的迷思[J].艺术家,2004(12):45-46.

第8篇

到美国旅游,最值得一看的是什么?照我看来,第一当然是美国的种种自然景观,诸如尼亚加拉大瀑布和黄石国家公园之类,其最鲜明的特点,当在于它们几乎完全是纯自然的,极少人类干预痕迹的景观。同时,另一非常值得我们仔细观摩,却又被绝大多数旅游团队忽略的地方,却是美国众多的博物馆。据统计,全美各类博物馆约有1.75万家,而以纽约和华盛顿是最为集中,其中纽约的博物馆超过130家。

美国博物馆分类很细,各类专业的博物馆,如自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几乎在各大城市都能找到,其他各种专业性、主题性的博物馆就数不胜数了。若论博物馆的规模,以我的经验,如果它不是免费参观的(如华盛顿就有许多这样的博物馆),从其门票的价格就能大体判断,一般不会错得离谱。门票售价10元(指美元,下均同)以下的,一般是小型博物馆,基本上两个小时内可以走完的;门票20元以内的为中型,大半天参观足矣;而门票价超过20元的(但从没有碰到过超过30元的公众博物馆),就是大型博物馆了,若要细看,一整天肯定是看不完的,更不用说这类博物馆还常年举办阶段性的特别展(一般需要另外买票进入)。

入小门而窥堂奥

从上面的分类来看,底特律的亨利·福特博物馆门票价为17元,算是一家中型的主题博物馆。虽然它以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姓名命名,但其内容绝不限于汽车。照我看来,其实它是人类与时空抗争历史的小小缩影。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不能局限于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而要不断地把各种物品连同自己送到越来越远的地方,乃至全球、全太空。在空间扩展的同时,人类还要追求快速,快些,再快些。从畜力车到火车、汽车是一个飞跃,再到飞机以至航天飞行器,又是一个飞跃。亨利·福特博物馆的展出内容涉及人类为与时空抗争所创造的各种陆上和空中交通工具,只有船舶和航天飞行器未包含在内,而理所当然地以汽车为中心。这是因为,底特律被誉为美国乃至世界的“汽车之都”,汽车作为“美国梦”的载体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车轮上的美国”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历程。

亨利·福特博物馆坐落在德尔堡,位于底特律西南12公里处,坐落在一大片广场里,不远处可以望见福特汽车公司总部大楼上的“FORD”几个大字。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就诞生于这座安静的小城。他不仅奠定了底特律汽车城的基础,也为美国汽车工业及整个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所以,1947年6月6日亨利福特去世的时候,《纽约时报》曾写道:“当他来到人世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是马车的时代,当他离开人世时,这个世界已经成为汽车世界。” 在美国人心里,福特是一个奇迹,亨利·福特博物馆就是美国人为了纪念他而建造的。

当我那天上午到达博物馆门口时,说老实话是很有些狐疑的:这么一座绝非高大和华丽的房屋,这么一个看起来有些寒酸的入口大门,难道是大名鼎鼎的底特律亨利·福特博物馆吗?走过长长的门厅,来到展览的敞亮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一架道格拉斯DC-3客机,这才颠覆了我最初的印象。

亨利·福特博物馆的布局

进入美国的博物馆,如果你希望像参观我国绝大部分博物馆那样,先找到一个气势轩昂的前厅,然后循其指点,从第一部分看到最后,那么你多半会大失所望。因为美国的博物馆多呈散点式的布局,各部分之间甚至也没什么逻辑联系,你必须仔细研究它们的参观指南,按图索骥,方才不致于遗漏了某个精彩的部分。

亨利·福特博物馆分为若干个或大或小的专门展区,分别是:美国人生活中的汽车展区、总统专车展区、火车与马车展区、空中英雄展区、自由平等展区、美国制造展区、寻找你的时代展区、农业机械展区、家具展区等几个分门别类的专属区。于此可见,这个博物馆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汽车博物馆,还陈列了大量工业革命后各种各样具有历史代表意义的东西,从小巧的钟表到巨大的蒸汽机,从美国19世纪末叶至今一百多年间的技术变革和工业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尽收眼底。

馆内大量的展品,为亨利·福特生前的收藏物品。当同时期的美国富翁们都忙于收集精致且昂贵的艺术品时,亨利·福特却从1912年起,就致力于收藏当时美国人的生产和生活物品。从小巧的钟表、工具、家具、农机、汽车、飞机到笨重的蒸汽机,亨利·福特都将其列入自己的收藏当中。亨利·福特有着与众不同的收藏观,他认为这些看似常见的物品,就是美国人真实生活的缩影。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每个年代的一些有趣发明:从第一支洗面奶,到第一件女士胸衣,从第一个热水瓶,到第一部电话机……哦,对了,亨利·福特曾经是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助手,所以灯泡的发明也有他的一份功劳。馆里还有一台专门展示发电原理的手摇发电机,你转动手柄的频率越快,灯泡就亮得越多。我小试了一下,最多只能亮4盏灯,而我离开不久,远远望见一位强壮的美国人,居然把所有20多盏灯统统点亮,赢得一片喝彩声。

汽车系列是重头戏

汽车当然是亨利·福特博物馆的重中之重。

首先看到的是总统座驾专区。里面展出的汽车,尤其著名的是肯尼迪总统被刺时所乘坐的林肯车,1905年老罗斯福总统坐过的汽车,还有里根、杜鲁门等总统乘坐过的车。

然后,沿着弧形并且起伏的长廊,你可以看到从卡尔本茨设计的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到历史上北美三大汽车公司相互竞争时期的各种经典车型,以及德国大众的T1面包车。其中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车辆,还是吸引了更多的眼球。比如,福特公司在1908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只卖850美元的福特“T型”车,而当时其他的汽车平均要卖到4000多美元。它的最终售价为260美元,成为全世界第一辆普通百姓买得起的汽车,美国也自此成为了“车轮上的国度”。1921年,T型车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创造了单一车型产量的世界最高纪录。

第9篇

步入博物馆,你一眼会看到一面“墙壁”,这可不是普通的墙壁,而是2亿多年前动物痕迹形成的化石。仔细观察,上面依稀可见一条规矩的曲线,这是当时的鱼类在水底游弋时,鱼尾或鱼鳍扫出来的痕迹;另外的一组线条也很有意思,它们全部都是一道一道的,这是当年的无脊椎动物,也就是某种虫子在水底爬行或觅食时留下的痕迹;还有多组爪印,也是当时的小型两栖动物或爬行动物留下的。

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片100平方米的化石墙,出土于陕西北部,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墙”,也是明星级的“镇馆之宝”。

另一块其貌不扬的“石头”也绝对不容你小觑,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年龄最古老的岩石之一,距今43亿年,全世界也没几块。它名为“变成砾岩”,产自澳大利亚,不仅保存了地球形成初期极为宝贵的信息,还见证了地球幼年时期惊天动地的变化。

海百合化石因其形似“百合花”而得名,但它不是植物,而是一种棘皮动物。地质学家眼中完美的海百合,应当由根、茎、冠三部分组成,但大多数化石都未能如此完整。陈列在博物馆的这块海百合化石,产自贵州关岭,距今2.3亿年,除特征清晰外、如花似画外,最难得的是保存完整,且面积达15平方米,为世界之最。

“梁氏关岭鱼龙”化石,亦会令你叹为观止。鱼龙是海洋爬行动物,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博物馆陈列的“梁氏关岭鱼龙”属于大型鱼龙,体长8米多,生活在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该鱼龙化石产于我国贵州关岭,其长度和完整程度在世界上位居第一。更为奇特的是,在这条鱼龙化石上还发现了它的皮肤化石,在世界上亦尚属首次。

如果论起自然界的造化神奇,“辉锑矿晶簇”也绝对值得你驻足聚焦。辉锑矿是一种金属硫化物矿物,也是提炼锑最重要的矿物原料,造型美观的辉锑矿晶簇可作为观赏石。博物馆中的这块产自江西的“辉锑矿晶簇”标本,造型优美,针状或柱状晶体长而完整,可谓神态天成,在世界位居首位。

博物馆徐世球馆长告诉记者,博物馆的前身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物馆,2001年受邵逸夫基金资助,新博物馆大楼建设启动,并于2005年正式对外开放。如今,“中国地质大学地学数字博物馆”也在网上公开,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徜徉于矿物、岩石、宝玉石、矿产资源等7个虚拟主题展区,了解地球的来龙去脉、生命的兴衰荣枯以及奇妙的“石头”世界。

名 称: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

地 址 :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光谷广场北)

开放时间:8:30~11:3014:30~17:009:00~17:00(节假日)寒暑假仅双休日开放

联系电话:67883347-8555,

68773347-8110

第10篇

这是一栋初建于19世纪90年代的法式建筑,原是法国俱乐部(亦称击剑俱乐部)的所在,是法国商人议事聚会的重要场所和娱乐中心。两年前,中国金融博物馆在这座充满金融文化气息的老房子里正式落成。用庆丰银号老伙计刘钟鑫老人的话说,“走到金融街的新华信托银行,看到对面这么一座‘讲述金融历史’的博物馆,仿佛又回到了70年前”。当时的解放北路是老天津卫的“华尔街”。

守望昔日钱庄票号汇集的“东方华尔街”,中国金融博物馆现在已经成为天津市旅游局公布的天津值得一游的12个旅游景点之一。作为一家公益性的专业博物馆,中国金融博物馆已经成为对金融感兴趣的学生、金融机构人员和旅游者了解金融历史、普及金融常识的文化场所。

“是时候关注金融了!”

2008年,当全世界的焦点都聚集在世界金融危机上,美国金融博物馆开始重新审视金融教育的重要性。这启发了并购专家王巍对建立中国的金融博物馆的构想。

“国内金融主题的博物馆已不止一家,比如上海有银行博物馆,北京有钱币博物馆,当个人财产和社会财富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金融的概念感兴趣,老百姓对金融知识有了渴求。” 中国金融博物馆馆长白丽华认为,金融博物馆的概念是伴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应运而生的。“金融是个大概念,它涵盖了货币,存取款,贷款,金银、外汇,有价证券,保险、信托等方方面面。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全方位展示金融的平台,不要让人们对金融的认识进入一个狭小的领域。早期的金融业发展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的数量上,实际上金融业发展需要多方面支撑,除了金融机构以外,还应该有历史文化和科技创新的支撑。中国金融博物馆就是金融大棋盘上的一枚棋子。” 紧凑精致的金融博物馆麻雀虽小,却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社会功能。

“让金融‘活’起来”

博物馆的展览大厅模仿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布置,在现有展览面积1600平方米的空间内,收藏和展示了中国及世界各个时期的货币、金融票据以及大量珍贵金融实物,其中包括亚当斯密的手稿、供销合作社股票、津巴布韦恶性通货膨胀货币等等。展览主题分为金融历史和现状、金融与我们、中国金融史、金融危机与金融海啸和黄金专题展览五个部分。

白丽华介绍说,“历史上的金融事件虽然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也会有重演的可能,这给了我们很大启示和借鉴。世界博物馆协会定义了博物馆的四大功能——收藏、展示、教育、交流。一个博物馆同时实现四个功能难度很大。收藏是国有博物馆的责任。而我们民营博物馆能够把展示、教育和交流做得更活”。 “钞阅”最美货币,揭秘黄金用途,看胡雪岩的算盘PK比尔.盖茨的电脑……这些深入浅出、趣味横生的展览创意让金融“活”了起来。

“巴曙松,那人是干嘛的?”

除了精干的管理团队,中国金融博物馆的幕后英雄还包括1400多位热爱金融、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后援团。88岁的刘钟鑫老人是专职志愿者中年龄最长的。每逢周四周六,老人都会挂着胸牌来“上班”。这位早年间庆丰银号的老伙计至今还能熟练地使用传统记账工具来记账。解放前经历过货币的动荡和更新换代,解放后又进入银行系统工作,老人家和“金融” 打了一辈子交道。听刘爷爷“口述历史”也是中国金融博物馆的一大亮点。

除了扫盲式科普,专业性展示,金融博物馆还经常面向大众举办读书会活动,邀请金融界知名人士解读金融奥秘,不少经济名家都是这里的常客。

“哎,上次咱们博物馆周年庆典,有个人在这儿给我拍了照,发了微博,他还给我看他那微博,那人是谁啊?”刘爷爷坐在模拟账房先生的工作台上问白馆长。

“巴曙松。”

第11篇

讲到收藏,我第一个想到中国最早的收藏家――北宋的欧阳修,为什么他是最早的收藏家呢?不是因为在他之前没有人去搞收藏,比方说西汉时有一个广川王,是个无赖。当时他的侄孙到处派人去挖坟,把最好的宝物都归于自己手上,但他这种行为不叫收藏,可以说是“寻宝”。到了北宋,出现了如欧阳修那样的收藏家,他进行收藏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他从事收藏活动,第二,有鉴赏能力,第三,有很好的收藏机会;最后,有研究,有发表,有著录等。具备以上这些条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收藏家。今天我们如果从事收藏也应该具备这些条件。欧阳修说过:“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有力而不好,好之而无力,虽近且易,有不能致之。凡物好之而有力,则无不至也。幸而有好之者,又其力或不足,故仅得其一二,而不能使其聚也。”强调其中的“力”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收藏有兴趣、有能力和机会,收藏就会得心应手。

大量的收藏还跟皇权有关,跟军事力量也有关,比如卢浮宫大部分的收藏就是拿破仑四处打仗时所得到的战利品,他是以战利品的形式把文物收集到巴黎的。他收到的很多文物,后来还是回到了原处,不过还有大量的文物留了下来,例如埃及部分的展品。土耳其伊斯坦丁堡也有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些文物都是怎么来的?是通过奥托曼王国在16世纪东征西讨从地中海西岸和北岸掠夺过来的。他们打到波斯地区,这个地区原来收藏有大量中国明代早期的文物,像明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器等,他们便从该地区搜集到了这些文物,把这些文物搬到了伊斯坦布尔,所以今天我们到土耳其能看到中国古代的精美瓷器,这就是跟军事力量相关的收藏。另外就是霸权的收藏,大英博物馆的收藏就是一个例子。而财力也是收藏的一部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主要以财力收购文物为主,上海博物馆也是这样。不过财力并非博物馆本身的财力,是私人的财力。先有大量的私人收藏,然后由私人收藏家将自己的收藏品捐给博物馆。因此,大都会博物馆大量的文物不是靠自己购买的,而是靠私人收藏家捐赠的。尤其是12世纪早期那些富可敌国的富翁大收藏家,差不多将全部文物都捐赠给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以今天的大都会博物馆才拥有这么丰富、完整的收藏。如果博物馆的每件文物都要靠收购,恐怕是难以达到这么丰富的。上海博物馆也是这种情况,他们也是靠当时江南地区很多收藏家的捐赠,才拥有今天这么精彩的收藏,而这些收藏都已经成为历史。

18世纪欧洲几个大的博物馆开始从事收藏,这跟当时的启蒙思想有关。这个启蒙思想就是要摆脱过去对世界事物的一些看法、一些观念,不一定要靠宗教来替我们解释,要靠自己的理智去推敲、去寻找。在全世界大量吸收历史文物、艺术品,来认识自己,这就是西方大博物馆起源的最基本的思想。

现在我想介绍一下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是怎样进行收藏的。关于大都会的收藏程序有什么特色,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讲。大都会博物馆共有1 7个部门,相对于世界其他大的博物馆,属于比较完备的世界性博物馆。比如,大都会现有的两件瓷片,分别是在伊拉克和伊朗出土的。这些瓷片是根据中国商朝的瓷器,在尼泊尔仿造的。所以大都会博物馆有很多方面的资料是可以作比较展出的。

土耳其的青花瓷器是100年后仿造中国明朝永乐时期的青瓷器的仿品。因为他们当时从伊朗地区掠夺到的是中国早期的青花瓷器,后来才进行仿制。这就是为什么16世纪土耳其青花瓷跟中国15世纪早期的青花瓷基本一样的原因。中国的青花瓷器也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说中国宣德时期的一件瓷器就跟伊朗早期的一件金属器一模一样,这不是它们原有的风格,是借鉴14世纪至16世纪中东很多地区的一些风格和形式。中国永、宣时期的文物是受伊斯兰地区的影响,大都会博物馆对世界各地艺术品都有收藏,所以他们才可以作这种比较性的展出。

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程序有一个原则,就是这个收藏一定要符合大都会博物馆的使命。使命就是公平交易。让大家知道全世界各地的、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地区的艺术风格是什么样的,这样可以互相借鉴,也可以看到通过交流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是艺术家,也可以从古代艺术中得到灵感;作为工业设计家也可以浏览古代的工艺品,这样可以启发他们对现代工艺品的设计灵感,对他们而言也会有一定的作用。例如大都会博物馆有一个很大的纺织部门,做纺织设计的人士会常常来此参观。他们能看到古代各国各地区及不同时代的纺织品,这些图案对他们来说都会有启发。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收藏渠道有三类:第一类是捐赠,捐赠时需要填写一份表格,其中包括部门、类别、作者、国籍、年代、文化、艺术品名称、形式/材料、制作日期、规格/尺寸、接受登记日期、捐赠者、捐赠记录等等。如果是一幅画,它应该有两个尺寸,即画作本身尺寸和裱工的尺寸;接受登记日期就是藏品进馆当天的日期。这份表里提到的业务主任(curator),他的角色是多方面的,他不仅是研究员,也是管理员;不仅参与设计展览,也做研究和发表等工作,有的还充当库房管理员。比如博物馆的中国部里,大家是分工合作的,有人专门做书画,有人专门做佛教艺术,他们各尽其责。博物馆的董事局有专门的收藏委员会,他们负责决定捐赠品是否进馆。

第二类是一般性的收购,即10万美元以下不是很昂贵的艺术品的收藏,这类表格就比较严格。对于超过1万美元藏品的收购,必须附上保证单据,即必须说明这件文物经过怎样的途径收到的,在哪里购买的。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每一件文物的来源,因为如果没有明确的来历,我们是不能通过的。另外,最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收购这件文物,即这件文物是否能填补我们博物馆的某一个空缺,或它的艺术价值是否能在博物馆完全体现。如果一件文物有缺损,但它很珍贵并具有代表性,我们也会提出购买这件文物作为展示的标本。来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很多国家都有各自的保护文物出口的条例,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制订了一系列国际公约,对国家的出口文物有严格的限制和规定。所以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件文物离开原产地的合法性。另外一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件文物的下落如何,因为许多犹太人的收藏品被德国纳粹政府掠夺,如果你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以上几点,我们是不会收购这件艺术品的。

第三类是比较珍贵的文物收购。这份表格涉及的问题相当全面,填写的都是有关这件艺术品最详细的资料,填好后还要向董事局或收藏委员会口头介绍。这份收购申请表包括收购这项艺术品的原因,艺术品的完整描述,文物保护监测专家报告,艺术风格,来源,与这项艺术品有关的文献以及陈述个人获知这件艺术品的时间、商谈记录,还要列出所有的附加费用等等。

责编 王昆

第12篇

一、 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1.创新,首先是大策划、大思路

《创意设计源》:陈馆长,您好!上海博物馆建馆60年来的历程有目共睹。作为“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您认为近20年来,上博在哪些方面尤其体现了自己的创新力?

陈燮君:《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定义了博物馆的基本功能,那就是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研究、采集、保存、传播,特别是为研究教育和游览的目的提供展览。从博物馆最基本的展览角度看,所谓创新,我认为首先表现为大策划、大思路。

近年来,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创新主要体现在探索建构“3+1”展览模式方面。这里的“3”是指世界古代文明系列展、边远省份文物精品展、特别文物系列专题展;“1”是指馆藏文物珍品展。

《创意设计源》:“大英博物馆藏古埃及艺术珍品展”、“墨西哥玛雅文物精品展”、“伊特鲁利亚人的世界――意大利前罗马时期文物精品展”、“古罗马文明展:罗马帝国的人与神”、“古印度文明――辉煌的神庙艺术”等都是出色的世界古代文明系列展。

陈燮君:是的。除了上述世界古代文明系列展,“上博”已经实现的边远省份文物精品展有“新疆丝路考古珍品展”、“草原瑰宝――内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雪域藏珍――文物精华展”、“晋国奇珍:山西晋侯墓群出土文物珍品展”、“周秦汉唐文明大展”等。已经实现的特别文物系列专题展有“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千年丹青:日本中国藏唐宋元绘画珍品展”、“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等。至于馆藏文物珍品展,“上海博物馆藏历代花鸟画精品展”、“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特展”、“上海博物馆藏文房四宝展”、“上海博物馆藏欧洲玻璃陶瓷展”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2.创新,就是要瞄准制高点

《创意设计源》: 近20年来,上海博物馆以一个又一个高质量的展览掀动人类文明传播大潮,这其间创新力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陈燮君:创新,始终要瞄准制高点。上海博物馆是大型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做艺术史展览,我们坚持根据历史的方位来定位,从人类古代文明的高度来定位,立足博物馆艺术视野中全球各大博物馆主要藏品、精品来定位。从这三方面聚焦,创新和创意设计就有了高起点的支持。

策展及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这方面,上海博物馆的创新力已与世界水平接轨。有记者问,近些年来上海博物馆的哪些展览属于精品?在我看来,每个展览都立足创新,都精于策划、精于内容选择。以2002年“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中的书法作品为例,共26件作品不仅与同时展出的绘画作品一样,件件为国宝级重要藏品,通过精心挑选和策划,系列展品还呈现出中国书法文字的演变史。

《创意设计源》:“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不仅展出了王羲之的《行书上虞帖》、王献之的重要作品《行草书鸭头丸帖卷》,还有些佚名书作。

陈燮君:“二王”对中国书法发展史贡献巨大。王羲之的书法博涉多优,兼取众美,擅长楷、行、草三种书体,创造了兼容并蓄的书法风格。王献之的书法被认为“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清 吴其贞《书画记》)上述大作本足以担纲国宝展重任,但在2002年“上博”的国宝展定位中,我们不仅要呈现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艺术,更着意呈现“二王”书法作品在中国文字演变史中的划时代作用。从用笔的逆入、复势、右转等重复走向八面出锋的自由,从一波三折的古字到行云流水的今字,从篆书、隶书到后来的楷书,“二王”及其时人对中国书法史的最大贡献是完成了汉字及其书法的变革。

基于此,我们在展览一线陈列了佚名绢本《真书曹娥诔辞卷》。这件作品我们不认为是王羲之的,但一定属于王羲之时代的楷书,晋唐小楷抄本。我们还陈列了王纸本《行草书伯远帖卷》、欧阳询纸本《行书仲尼梦奠帖卷》。这样的成列策划,将单项贴、卷的展示有目的地聚集起来,突出了展品背后中国书法史划时代变革期的风云突起,大大深化了本次展览的意义。

2002年12月1日~2003年1月6日

上海博物馆 第一、二临时展览厅

为庆祝上海博物馆五十周年馆庆而精心推出的“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由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联袂举办。

此次展品共72件,其中书法26件,绘画46件,均为国宝级重要藏品。这是建国以来级别最高的一次古代书画展示,为千载难逢之“盛世之展”。

佚名绢本《真书曹娥诔辞卷》、王纸本《行草书伯远帖卷》、王羲之硬黄纸本《行书上虞帖》、王献之绢本《行草书鸭头丸帖卷》、欧阳询纸本《行书仲尼梦奠帖卷》在此次展览中意味深长地比肩陈列。

《创意设计源》:2012年上海博物馆包括“美国藏中国古代绘画珍品展”、“元代青花瓷器特展”、“法贝热珠宝艺术展”、“捐赠铜镜展”在内的六大展览令人印象深刻。“元代青花瓷器特展”将世界青花瓷研究的前沿话题、标尺范本引入发源地中国,实为“上博”创新力作。

陈燮君:景德镇元青花瓷器的生产至今超过650年,因为主要作为贸易商品出口,国内存量有限,相关研究起步较晚。1929年,英国的霍布森,介绍了由珀西瓦尔・达维德爵士收藏的一对有“至正十一年”(1351)铭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从此拉开元青花瓷研究序幕。

“至正十一年”铭青花对瓶上确切的纪年文字令元青花瓷器界限清晰可见;多年来,这对青花瓶逐渐成为世界青花瓷研究中衡量相同类型瓷器的标尺。

上世纪70年代,元青花逐渐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的重要关注对象。随着80~90年代国内一批元代窖藏青花瓷的出土,元青花成为国内外持续研究的热点。元青花窑址、年代、造型、纹饰、工艺、文化来源以及流传、性质等问题得以深入讨论,成果斐然。

上海博物馆很多年前就开始策划国际性的元青花展,十年磨一剑,2012年到2013年初,在庆祝上海博物馆建馆60年之际,我们终于将来自世界各地,其中主要包括土耳其、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文博、考古机构和本馆收藏的元青花精品集聚一堂。总数90余件展品每件都经过精心挑选,它们来自30余家参展机构;其中国外展品基本上是首次来到中国,有的国内展品也属首次公开露面。我们以这近百件青花精品揭示了当今世界收藏、研究元青花的“面貌”,还以“至正十一年”铭青花云龙纹象耳瓶、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这样的标尺性作品,为来自全世界的研究者提供了近距离实物观摩、比较研究的学术现场。

元青花重返中国参展,是中国古代陶瓷研究中的重要事件,上海博物馆有幸成为这一重要事件的主要策划者。

3.创新,应该是系统工程

《创意设计源》:上海博物馆将展览、研究、教育、传播等诸方面工作的展开当作博物馆文化的有机组成来看待,有创新特色。

陈燮君:创新,本来就应该是系统工程。我们将布展、研究、教育、传播当作上海博物馆创新实现的模块系统。

我们有实力很强的展览部。展览的策划方案确定后,怎样布展,如何突出展览主线,都需要创新力的支持。

展览部先期要为不同性质的展览采集文化符号。大部分情况下,主创人员去展品收藏博物馆现采;条件不允许的,就去图书馆找资料补充。经过反复锤炼,定下设计思路。

准确并有创意地表达,对展陈设计来说非常重要。“上博”展览部为大型展览所设计的展览现场每每令受众赞不绝口。2012年下半年,“上博”四大展览的陈列布展获得了包括国外送展博物馆的高度评价,俄罗斯送展方甚至向“上博”索要“法贝热珠宝展”配色方案,认为“上博”展的色彩表达非常贴切精准,值得俄罗斯借鉴。

此外,科学的展示技术也是“上博”创新力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无论是以 “至正十一年”(1351)铭云龙纹象耳瓶为代表的元青花,还是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复活节彩蛋”为代表的法贝热珠宝,件件都是人类文明的无价财富。所以,展览需以万无一失的技术质量作为保证展品安全的首要前提。在展示元青花瓷器时,展览部事先设计了中心展柜的钢筋入地支架,正是稳定、坚固的支架保证了展品的安全。

《创意设计源》:每次展览都有设计亮点吗?

陈燮君:是的。布展是很精细的工作,曾经的固定用道具“大头针”会在射灯照射下反光,影响展览细节;“上博”自创“牙签”道具,既能有效完成固定任务,也不会产生任何负面效应。

《创意设计源》:“上博”的创新力在展览领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在社会服务层面也有很好的口碑。

陈燮君:博物馆有收藏保管功能、研究功能和教育功能。

我们有实力很强的教育部。创新上海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展开,除了常规工作,我们开设讲座,出版书籍,推出衍生产品。从成年人到未成年人,从专家到普通人,从中国人到外国人,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教育部门的工作千头万绪,最有特色的,我们不仅在馆里配合展览开讲座,还与上海市教委密切联系,与上海的三十几个基地学校密切联系,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我们培训教师,发展了2000名教师会员和教育系统的志愿者,在重点高中做校园展览,请专家去学校做讲座。我们构建起一个公益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城市的未来服务。

《创意设计源》:“上博”与大展配套的图书出版创意连连,深受市场欢迎。

陈燮君:针对馆庆60周年的几个大展,我们编辑出版了多套图书。一般来说,“上博”的出版部负责出版面向专业读者群的图册,如《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宝光璀璨――法贝热珠宝艺术》;而教育部则负责出版面向普通受众的普及性教育读物,如《翰墨荟萃――细读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青花的世纪》、《元青花――博物馆绘本》等。

“上博”有很强的科研力量。青铜、陶瓷、书画、工艺四大块共21大类是我们的收藏优势,当然也就成了我们的主要研究领域。还有一方面的创新就是宣传。“上博”的大展一般有五到六波宣传:每年春节前,我们对当年将要推出的大展启动宣传;展品抵沪后,设计一个开箱宣传。以后,展厅布置完毕、开幕式当天、展到中期,都会设计相应的宣传推广。“上博”非常重视展览收官阶段的宣传策划――闭馆,常会成为我们历波宣传的。2002年,“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闭幕是上海博物馆的“书法不眠之夜”,我们邀请上海100位著名书法家现场演练书法。在“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的闭幕之夜,我们也邀请了几百名学生观众,举行了导读性现场大型活动。

可以这样说,上海博物馆从策划到宣传,处处充满创新创意。2003年上海SARS盛行,5月我们策划“《淳化阁帖》最善本特展”时有个策划思路,就是期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以10月1日展览开幕时观众的观展长队作为申城走出SARS阴影的标志。结果,那天真在“上博”出现了等候观展的长队。

创新离不开一个一个具体的“点”,但创新绝不仅是一些散在的“点”;当我们以“上博”的创新力将本馆的布展、研究、教育、传播联系起来,将“上博”的创新力与城市文化推进联系起来,我们的创新就以系统工程方式展现出更磅礴的合力。

“上博”的创新力究竟怎样发散到博物馆服务体系整体运营的末梢?我们向上海博物馆教育部副主任陈曾路单向追踪了“上博”教育部近年为本馆大展配套出版的普及读物。陈曾路告诉我们:通常,教育部在大展开幕前一年左右时间就了解了未来展览的性质、规模、特色,从而启动相应的图书出版策划。

配合“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教育部找全世界最好的从事中国绘画研究的专业人士,一幅一幅地对展品作针对性解读。单国霖、高居翰、邵彦等专业作者的加盟,令黑封皮的《翰墨荟萃――细读美国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深深吸引了相对专业的观众,成为去年艺术界的名书。

配合“元代青花瓷器特展”,教育部特别策划了与出版部《幽蓝神采――元代青花瓷器特集》相呼应的两本册子:《青花的世纪》,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元青花与元代的历史、艺术、考古;24开本的《元青花――博物馆绘本》,以全部手工插图、精巧的书籍装订方式和富于创意的装帧形式,向小学生普及有关元青花的常识。

配合“‘纸无不言’――上海博物馆‘纸文化’”系列讲座,教育部造访手工造纸厂,拜访做木活字的老匠人,考察雕版印刷博物馆,拣选民国时期的课本、读本,请来设计师引领受众回顾中国书籍设计的历程。教育部策划以“纸源、字纸、纸工、纸韵”四大内容模块,数百幅精心绘制的手工插图,朱锷设计事务所出色的书籍装帧设计,来完成“一张纸能承载多少传统,一张纸能成就多少创意”这个穿越中华民族文明历程的选题。普及读物基于科学的严谨,又充分展现了创意的自由;教育部策划的《纸》书因此大受市场欢迎,国家造纸专业人士甚至按图索骥,依据《纸》书的插图尝试工艺还原。

当然,今天所谓的“书”,已经更多义为知识的载体。今天的“上博”教育部不仅组织青少年参与各种体验活动,还于2012年开启了中国博物馆APP知识传播的先河。

二、 创新力与博物馆文化

1. 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创意设计源》:陈馆长,在“上博”的整体策划中,您怎样确立创新力的终极落点?

陈燮君:简单说,我们把博物馆收藏保管、研究、教育等基本平行的功能作用深化为文化层面的认知、认同、自信、自强进阶。这是“上博”创新力的终极落点,也是“上博”“博物馆文化”的本质内涵。

对“上博”而言,文化认知,是通过系统创新,将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各种人类文明向社会成员实现知识性渗透。文化认同,是通过系统创新,守望与引领精神家园,促进社会成员追求真善美,守望精神家园。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认知、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所谓文化自信,是通过系统创新,促进社会成员对国家、民族的自身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念。当我们有了文化认知,当我们的民族形成文化认同,我们的国家才有机会以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凝聚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保持自己、吸纳外来,去创造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博物馆”是民族与历史记忆的宝库,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上海博物馆应该有历史的担当。

2.坚守和创意是“博物馆文化”的传承智慧

《创意设计源》:去年末,“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您在论坛上代表“上博”提出了自己对博物馆文化的深刻见解。

陈燮君:2012年 11月2日,上海博物馆为纪念建馆60周年举办了“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众多省、市的博物馆馆长参加了这一论坛。与会代表结合实践探讨了博物馆文化力量的源泉、表现形式以及博物馆如何发挥文化功能等议题。

我认为,“博物馆文化”的研究是博物馆办馆规律的探索、博物馆运营智慧的集聚、博物馆精神家园的守望和博物馆人文态度的磨砺。“博物馆文化”具有文明的原创力、艺术的感染力、人文的震撼力和历史的穿透力。“博物馆文化”是博物馆风华魅力之所在、发展动力之所在、文脉传承之所在和未来时空之所在。“博物馆文化”与博物馆同生共长,支撑起博物馆的璀璨星空。

《创意设计源》:您非常明确地提出,坚守和创意是“博物馆文化”最重要的传承智慧。

陈燮君:建馆60年来,“上博”以坚守和创意,以“3+1”展览模式探索,以收藏保管、研究、教育“三大传统功能”的现代化实践实现了对博物馆文化的传承。我们还进一步提出了明天“博物馆文化”的十大新理念,那就是:“以物为重+以人为本”,“以史为鉴+拓展未来”,“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数字博物馆”,“人事管理趋向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的窗口+城市的课堂”,“安全保卫趋向平安建设”,“外事工作趋向文化交流”,“礼品制作趋向文化创意开发”,“保管展示捐赠品趋向善待收藏家”,“博物馆管理理论研究趋向博物馆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我们要以坚守和创意,连接博物馆文化的昨天和明天。

3.人生就是创新过程

《创意设计源》:2012年10月,“视觉意象――陈燮君油画展”在上海美术馆揭幕。人们欣赏您气势恢宏、意象万千的艺术创作,更感叹作为上海博物馆馆长的您在人生经营方面的智慧和创新。

陈燮君:个人也是系统,人生就是创新过程。

我最早从事航天航空专业工作,70年代主要搞导航计算机整体设计,打下了系统思想的基础。世博会期间,我是主题演绎总策划师和顾问之一,主持建造“城市足迹馆”和“世博博物馆”,这在别人看来可能是一个人没法周转的事,但在“上博”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系统论大框架下,我们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切入角度和处理方法。

我曾在上海社科院从事哲学研究;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搞的是西方哲学和科学方法论。新学科、新方法与创新创意息息相通,所以,无论担任图书馆还是博物馆的管理工作,所谓创新创意,对我来说并不陌生。

我酷爱绘画,喜欢音乐。面对复杂多向的“城市足迹馆”和“世博博物馆”建造,我们形成共识:要启动左右两个半脑,用系统方法去处理;为两馆创意定位,我们确定了“人在景中走,人在史中游”的视觉和史诗基调。城市足迹馆的29个大展项,一个序厅,三大板块,都将“史”和“像”结合了起来。上下左右天地六个空间,五大灯光系统,六大色彩关系,统统都要落地。我们还有自己创作的馆歌。

人生是不是创新过程?要做好工作,首先就要让自己的每一份素养积极地在“系统中”发挥作用。

2012年11月,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在“博物馆的文化力量――国际博物馆馆长高峰论坛”上语词铿锵地说:“博物馆文化”的新理念来自于昨天和今天的实践,连接着博物馆的明天。博物馆“以物为重”,加强藏品的征集、收藏、保管与研究、展示,毫无疑义。这既是传统的,又是今天和明天必须坚持的。然而,博物馆同时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才能进一步把百姓的文化民生放在心坎上,才能使观众乐于走近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才能使“以物为重”的博物馆更好地发挥“物”的重现历史、展示文明、传播知识、教化心灵的作用。上博将在回顾总结60年发展历程基础上,从管理实际出发,升华管理理论研究,从博物馆学的高度,进行理论创新,反哺新的实践,充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地去迎接更加辉煌的明天。